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家庭生态观

时间:2022-03-29 08:38:54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家庭生态观

[摘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儿童个体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家庭则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场所。从家庭生态观的视野来看,当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存在着目标系统、对象系统、内容系统、环境系统等多方面的生态危机。因此,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必须在这几个方面寻找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儿童;社会性;家庭生态观;家庭生态系统

一、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与家庭生态观的引入

与儿童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并列的社会性发展,是儿童个体发展研究的三大主题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就已经进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1934年莫雷诺(J.L.Moreno)用社会测量法对儿童的人际关系作了考察。4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探讨家庭和父母对儿童发展的作用。60年代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展,人们开始注意从儿童的角度去分析问题。70年代,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考察了学习因素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其中涉及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等。进入80年代以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研究的问题、观点和方法等都呈现出多元化趋势。[1]近年来,家庭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家庭环境、家庭结构、父母的特征及其职业等与儿童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讨论,并且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但是综观这些研究,总不免给人以支离破碎之感。因为家庭作为儿童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对儿童的影响是整体性的。本文力图从生态系统观人手,引入家庭生态理论,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来透视家庭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家庭一直是生态学理论考察的对象。著名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将生态发展观指导下的以家庭这一生态系统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的研究称为家庭生态学(EcologyoftheFamily)研究。当前在众多的家庭生态学研究中,以布朗芬布伦纳的研究最有代表性。[2]在一篇题为《作为人的发展环境的家庭生态学:研究观点》的文章中,布朗芬布伦纳集中阐释了其理论观点。按照这种生态系统观,包括社会性发展在内的儿童发展是儿童个体与环境相拟合的结果,家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各子系统的影响力受制于系统内外系统或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各子系统会依据来自其他方面的反馈信息来调整自身的活动方式和作用方式,当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达到相对平衡,即相互拟合时,其作为一个整体的作用就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因此,从家庭生态学的视角来考察家庭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将为我们提供看问题的新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社会性可以看作是那些由于人的社会性存在而获得的一些特征。它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与个性表现等方面,诸如反映在个体身上的道德行为规范、人际沟通能力、价值观倾向等特征。家庭生态系统是儿童社会性形成的初始环境,是儿童获得早期生活经验、形成最初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的主要场所。这一生态系统催生了儿童第一次社会性的微笑,第一句具有符号意义的人际交往话语,发展了儿童对外界和他人的信任感,使儿童开始了人际交往,并习得了最基本的社会规范。因此,如果家庭生态系统出现失序或失衡,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就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在许多时候,父母可能对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也有一定的认识,并采取了一些较为正确的教育引导措施,但由于没有注意到家庭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动态平衡性,因此这些引导措施的教育效果有可能在失衡的系统状态中被减弱或抵消,而无法对孩子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家庭生态危机

从生态学的视角看,当前家庭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上存在着诸多危机和误区,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上,缺乏对目标子系统的统整性整合

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升学竞争,使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已深入到许多父母的骨子里。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素质教育提出后,人们就认识到单纯的知识教育、智力开发不利于儿童的发展,但是现在仍有很多家长误认为教育就是开发智力,对传播知识、开发智力抓得很紧,将孩子的智力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而忽视对孩子的人格培养。虽然很多家长也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品行端正,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赞成对孩子施加学业压力。殊不知,这种严重失衡的培养目标会对孩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潜在威胁。我们都知道,入是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之一,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交往面会越来越宽,他们要面对各种人际交往问题,如何竞争、如何合作、如何帮助、如何自我表达等都是他们要面临的人生课题。而一旦他们在这些社会性问题上遭到失败而又无法自我调节,他们的发展就会受到威胁。因此,儿童的发展作为一个人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目标也是一个系统,只有不同的目标协调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育对象上,缺乏对儿童子系统的主体性的关注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可看作一个大系统,而在这个大系统中,儿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儿童具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一切重要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主体性。儿童是一个活动主体,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无条件的接受父母指导的客体。对于来自父母的指导,他必须经过自己的理解、内化、整合,才能最终把这些来自外部的指导信息变为自己的观念。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更是如此,因为社会性本身就体现着个体与他人交往的行为特征。如果父母只把儿童作为一个任由自己塑造的对象,而不考虑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那么长此以往,就很可能使儿童养成一种被动性的社会性人格特征,这将很不利于儿童的发展。比如一些家长经常“教导”自己的孩子在与小伙伴玩耍时,应该如何如何,当孩子做不到时,就会训斥道:你怎么这么笨呢?不是告诉过你吗?你不会……这种直接操纵式的教导,就是对孩子交往主体性的剥夺,不仅使孩子失去了在交往实践中的尝试和建构,而且还可能使孩子形成对人际交往的挫败感,进而影响其社会性的发展。

3.教育内容上,缺乏对社会性内容子系统的利他性的认识

当然,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许多父母是重视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和培养的。但是对社会性这一教育内容,许多父母缺乏辩证的深刻理解,因而导致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偏差。这首先表现在对社会性理解的“自我中心”观念模式上。(3)许多父母在规范孩子的社会时,都是要求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在讲到为什么这样做时,往往传递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观,体现出强烈的自我保护色彩。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如,别在公交车上大声说话,免得人家笑话你;别拿人家的东西,免得人家打你;别在路上跑,免得车碰着你。这种“别……免得……”式的告诫,反映出一些父母对社会性理解的误区,忽略了社会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念,即“要为他人想一想”。许多儿童的自我中心、自私、任性恐怕与此不无关系。其次,表现在缺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人文理解上。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教育者经常告诫儿童要学会分享,这固然是一种好的教育意图,但分享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相互给予,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帮助也是值得推崇的亲社会行为,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限制的,帮助者也要尊重对方,征询对方是否需要帮助,否则就变成了支配或干涉。另外,谦让也不是绝对的,教育者提出“谦让”时不要忘记引导幼儿维护自己的权利。[4]因此,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这一教育内容系统中本质地蕴涵着关心、同情、平等、尊重、公正、差异等观念。而这些恰恰在许多家庭的教育中被不同程度地忽视了。

4.教育环境上,缺乏对环境子系统的交互性的理解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观点,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系统,每一个环境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影响。从生态学的视角看,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造成影响的环境除了家庭环境外,园所环境、社会环境、虚拟的媒体网络环境、物理环境、精神环境等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许多父母对这些不同的环境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例如,在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关系上,往往重视家庭物理环境的创设,忽视和谐、健康的家庭精神环境的培育,如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支持、相互理解、鼓励等。殊不知,这种积极的家庭精神环境不仅为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提供了心理安全,而且也可以使儿童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并学会与人交往的方式。再如,许多时候,父母的教育指导往往不注意与幼儿园的教育指导相配合,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作用不是走向拟合而是背离,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优化儿童社会性培养的家庭生态系统

要走出儿童社会性培养的生态性危机,为他们的发展奠定基础,就必须从整体出发,整合相关的教育资源,优化家庭生态系统。

1.确立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子系统

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这个理论还可以扩展一下,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儿童的发展也是如此。正如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多方面的物质营养一样,儿童的精神发展也同样需要多方面的精神营养。因此,父母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和统整性。身体锻炼、行为习惯养成、书本知识学习、动手能力培养、社会性发展等要有机渗透,相互促进。学习科学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过程具有社会性特征,许多知识的学习都是在与同伴、成人的互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缺少了这种互动,儿童的学习将变得困难和低效。对于父母而言,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2.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多给他们锻炼和体验的机会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是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这种指导作用必须与儿童这个子系统互动、拟合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儿童的发展。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人际交往技能大多是默会的隐性技能,这种技能的习得往往主要不是靠别人教授,而是靠个体切身的体验和锻炼。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鼓励他们在与同伴、与成人的交往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宽容与理解,学会面对交往中的挫折和失败,从而不断增进他们对自身、他人、环境和社会的理解。比如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遇到了困难,父母不必立即给出解决方法,而是多问问孩子应该怎么办,以增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移情训练,真正体现社会性发展的本质要求

所谓移情,就是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处境并产生共鸣。移情训练可以使儿童学会体察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是改善儿童社会性品质的重要方法。因为个体的社会性品质主要体现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体现在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而不是支配、控制他人。加强儿童移情能力的方法很多。首先可以经常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然后再改善对他人情绪情感的理解。例如,在讲故事时,在要求孩子说出故事中人物的情绪感受之前,可先让孩子尝试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体验自己在某种场合中的感受后,儿童才能逐渐理解别人在不同场合中可能产生的感受,这样,对他人的内部体验的理解才会有所改善。再如,在亲子关系上,许多父母都会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但在有些时候引导孩子学会关心父母,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开展同步教育,整合各种环境资源

所谓同步教育,也称一致性教育,主要是指家庭与幼儿园对幼儿进行一致的或同步的教育。从当前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现状来看,同步教育的开展,往往是幼儿园带领家庭同步。许多研究都在探讨幼儿园如何引导家庭保持与园所教育同步,而对家庭如何主动“出击”,与幼儿园教育互动,形成同步教育态势的研究则较少。我们认为,这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主动配合带班教师实施教育计划,多与带班教师联系,主动沟通,不但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也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反映给教师,共同协调配合,针对孩子的优缺点,及时给予表扬或纠正。此外,家长还要积极参与幼儿园举办的各种家长开放日活动,这不仅可以了解孩子在园的各种情况,更可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为他们包括社会性发展在内的各方面发展提供积极的心理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榕芳.4~5岁幼儿气质、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广西师范大学2001届硕士学位论文

[2]席居哲.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3]朱玉华.家庭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1,3

[4]郑三元.从竞争的误区看幼儿社会性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幼儿教育(教师版),2005,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不同学科视野下的教师待遇研究综述 下一篇:幼儿学习方式转变导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