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江苏建设服务业集聚区的做法值得借鉴

时间:2022-03-21 12:28:58

上海、江苏建设服务业集聚区的做法值得借鉴

最近。我们到上海、江苏学习考察服务业发展情况,对其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两省市的这项工作不仅抓得早,而且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上海、江苏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主要经验

服务业集聚区的概念由上海最先从海外引入。2004年上海市提出,以区为单位,建设一批集商务、住宿、旅游、购物、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06年启动首批12个集聚区建设项目,2007年正式公布第二批8个集聚区名单。目前全市集聚区规模达到20家。上海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进展较快,普陀长风和闸北苏州河北岸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经开工,将成为承接企业总部等外迁的重要区域:漕河泾高新科技产业服务区按照国际化、信息化、生态化的标准,已在加快建设和招商进度:杨浦区“海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开业,并成功举办了上海国际创意产业周。

江苏是全国最早借鉴上海经验开展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省份,而且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上已迈出实质性步伐。2005年出台的全省服务业发展纲要中,江苏省就提出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到2007年6月底,江苏省已挂牌成立47个集聚区,共分7种类型,分别是现代物流园、中央商务区、软件园、科技创业园、创意产业园、产品交易市场、服务外包示范区。2007年上半年,47个集聚区共完成投资21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485.8亿元,利税42.1亿元,比年初新增入区企业6557家,新增就业4万人。

上海、江苏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加强规划指导,确立服务业集聚发展布局。上海市已出台服务业发展实施纲要和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强化“三带19区”的集聚格局,即构筑三条市一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带,在中心城区建12个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及在郊区以生产业为特色建造7个集聚区。江苏省2005年出台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纲要,强化“四带五区”的集聚格局,即依托“四沿”产业布局建设四条服务业集聚带,着力打造五种服务业集聚区(在中心城区布局建设商务商贸集聚区,在城郊结合部和交通道口布局建设产品交易市场集聚区,在重点开发园区布局建设技术服务和物流集聚区。在主要交通枢纽布局建设综合物流集聚区。在集中居住区布局建设生活服务业集聚区)。

2,加大政策扶持,优化服务业集聚发展环境。上海市2007年开始设立服务业引导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筹措。2007~2008年两年市财政共安排2亿元,区县按照1:1比例安排配套资金,引导资金中有一大部分用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论证等。江苏省从2005年起,每年安排1亿元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服务业集聚区内公共平台、重大项目建设的补助和奖励服务业品牌企业。上海市2005年出台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意见,对集聚区规划、用地、拆迁等给出较多优惠。江苏省南京市2007年还专门制定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意见,规定集聚区内项目优先获得市服务业专项资金扶持:可享受一般工业企业在省级以上开发区的水、电、气价格;企业在集聚区内的项目可优先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优先办理农用地转(征)用报批手续,等等。

3,盘活存量资源。拓展服务业集聚发展空间。借助城区退二进三,充分盘活城区闲置土地资源发集中规划建设几个软件与服务业外包基地,整合软件企业、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以软件开发、生产、售后服务为核心,积极承接国际软件服务外包,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集成软件等相关产业。

科技创业园。科技创业园主要依托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相关扶持政策。吸引中小型科技创业企业集聚。是科技研发企业的孵化器。科技创业园建设主要借助开发区及高新技术园区等资源。不断完善技术检测、技术研究与试验等公共服务平台。在租金、税收、水电价格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促进高技术企业孵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创意产业园。创意产业园(或称创意产业特色街区)是把诸多的艺术、设计、广告等以创意为主的个人工作室或服务性公司,集中在一个特色的区域。形成多元文化生态和创意服务产业链。创意产业园建设主要利用城市内的保护性开发建筑或存量土地,通过创意设计和改造,成为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集聚创意产业的场所。

物流园区。总体来说,物流企业布局需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物流园区是指由多家物流企业或与物流相关的机构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物流园区主要布局在邻近海港、空港的区域以及后方城市经济开发区内。物流园区一般具有社会化加工、配送、分拣、包装、仓储、运输、货代、信息等服务。构建综合性物流、特色专业物流等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物流网络体系。

生产集聚区。生产集聚区是指为制造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配套而形成的多种类服务企业的集聚场所。主要围绕桌一特定制造业集群,同时注重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针对制造业集群的共性需求。构建集金融、信息、物流、研发和展示等多种生产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布局模式。

新型专业市场。专业市场发达是我省的优势。这里所称的新型专业市场,是指以传统专业市场为基础,通过信息化改造和提升,形成具有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等新业态、新功能的专业市场。换句话说,新型专业市场是传统专业市场的升级版。新型专业市场的网上交易应占相当比例,真正成为信息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和价格中心。

3,研究制定引导和鼓励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需要在规划、用地、税收、财政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给予积极引导和鼓励。

加强规划指导。尽快组织力量编制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布局总体规划。选择确定一批已有一定基础、发展前景看好的服务业集聚区。并且,对各集聚区要明确定位和发展目标,注意做好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协调,避免一哄而起,盲目建设。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一旦确定。各集聚区和所在地政府要进一步做好更加具体的建设发展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

强化用地保障。对服务业集聚区内的建设项目,凡符合国家政策和集聚区目标定位的,应优先安排用地计划,确保项目落地,并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在土地出让方式、土地出让价格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

加大税收优惠。在国家税法规定的框架内,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尚处于探索阶段的税收政策。可优先安排在集聚区内的服务企业先行试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水利建设基金、教育附加等地方税。可考虑给集聚区内鼓励发展的服务业行业的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倾斜。

加大财政支持。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要更多地向服务业集聚区倾斜,主要用于集聚区的规划编制、公共平台建设和重点项目补助。地方政府也要根据财力情况,逐步增加对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资金支持。

4,加大服务业集聚区的招商选资力度。目前我省乃至全国服务业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领域缺乏领军企业。这就赋予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做好招商选资工作。要抓住国际资本加快向服务业领域转移的有利时机,注重产业导向。加大招商选资力度,扩大服务业集聚区的开放与合作。强化规模效应,变项目招商为集聚区招商。以全省或各市为单位,召开服务业集聚区专场招商推介会,组织相关人员赴国外及港澳台进行整体招商。在自我招商基础上,积极拓展委托招商、以商引商、产业招商、网上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

明确招商选资的重点。着力引进服务业知名国际公司,重点吸引国内外知名服务企业来浙江设立地区总部、分支机构等。在引进资金的同时,更加注重学习国内外优秀服务企业的运作方式、管理经验,提升服务业集聚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调研组成员:黄勇、张国云、戚飚、陈依慧、周鸿飞)

上一篇:江苏省改善民生的十大举措 下一篇:全面推进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