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今年衰退的可能性有多大

时间:2022-08-07 09:49:58

美国经济今年衰退的可能性有多大

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有多大?各方面对这一影响全球经济的关键性判断都非常关心。

美国经济衰退的概念和认定

目前我国经济界仍把美国GDP连续两个季度以上的负增长作为衰退标准,但美国经济衰退的权威认定机构――全国经济研究局(NBER)在若干年前就已对此标准作了修正,不再把GDP连续两个季度以上的负增长作为衰退的单一标准。比如,2001年4个季度的GDP增速最终修正为-0.5%、1.2%、-1.4%和1.6%,并未出现连续两个季度以上的负增长,但NBER仍认定该年3月至11月为经济衰退期。

NBER对经济衰退的解释是:“衰退是经济活动的重大下降,漫延整个经济体并持续若干个月度,通常是通过实际GDP、实际收入、就业、工业生产和批发零售来观测。”显然,依此解释,经济衰退与否要看通过上述5个指标所反映的全国范围经济活动活跃程度,而不是只看GDP产出指标。当然,NBER并未否认GDP增速是个观测衰退与否的重要指标。

美国次贷危机的严重程度

正确判断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还要实事求是地估计可能引发衰退的次贷危机严重程度。

1.次贷违约状况日趋恶化。据美联储估算,到去年底,美国固定利率次贷的严重拖欠率达8%,而可调利率(简称调息)次贷的严重拖欠率已达23%,其中有10%的调息次贷才发放了6个月就进入了严重拖欠状态。3季度进入丧失抵押赎回权程序的调息次贷增加了17.1万笔,比2季度增加了36%。这种严重状况已经引起美联储的高度关注。

美国丧失抵押赎回权率与房价涨落呈反向变动关系。据全国房地产商协会(NAR)统计,2007年旧房年度中位价从2006年的22.19万美元降至21.89万美元,下降了1.4%。据称此次房价下降是自该协会开始旧房统计4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预计2008年旧房价格很可能继续下降,因而年内进入丧失抵押赎回权程序的房贷数量很可能会大大高于2007年。

2.次贷发放大规模收缩。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次贷发放机构普遍严格了放贷标准,导致次贷发放出现了大规模的收缩。2005―2006年美国次贷的年发放额都在6000亿美元以上,而2007年的发放额还不到200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8%,且集中于上半年,下半年的次贷发放基本停滞。预计今年次贷发放的收缩程度可能远比去年严重,甚至可能完全停发。

3.抵押债市流动性严重不足。由于近两年发放的次贷有3/4都实现了证券化,进入了债券市场。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美国债市的流动性大幅下降。瑞银(UBS)在去年10月对证券化次贷的流动性作了个估算,结果是与次贷相关的资产抵押债券(ABS)、担保抵押凭证(CMOs)和担保债务凭证(CDOs)的交易量均下降到不足危机前正常交易量的10%。而目前的次债交易已基本停滞。联储甚至将抵押证券市场的严重近况称为虚拟关闭。

4.次贷危机造成的损失巨大。从次贷危机的总损失看,2007年8月次贷危机爆发后,有关权威机构在4季度先后就次贷损失作了初步估算,结果在1500亿至6000亿美元之间。其中美联储的估算为1500亿美元,美国银行(BOA)估算为1700亿美元,标准普尔估算2650亿美元,德意志银行估算3000亿至4000亿美元,瑞士银行今年2月份的估算达6000亿美元。随着次贷危机的扩大,对其损失的估算数字还会继续上升。

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影响的评估

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有众多传导渠道,以下仅就其中的3条传导渠道进行初步的评估。

1.次贷危机通过房市和住房投资对美国经济的影响。1947年以来,美国共出现了10次经济衰退,其中9次衰退前出现了住房投资收缩,多数收缩期为2―5个季度,最长的收缩期发生在1950年代,持续了9个季度。截至2007年底,本轮住房投资收缩已持续了8个季度,且收缩幅度仍在增大。

2004―2007年,美国住房投资占GDP的比重在4.6%~6.2%之间,经济增速分别为3.6%、3.1%、2.9%和2.2%,呈逐年下降态势。2004―2005年美国住房投资分别为经济增长贡献了0.53个和0.39个百分点;而2006―2007年分别下降4.6%和16.9%,影响经济增长降低0.29个和0.97个百分点。从趋势看,随着次贷危机和房市低迷的加重,今年经济增速很可能会降至2%以下,而住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则可能会加大到1个百分点以上。

2.次贷危机通过消费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从次贷对个人消费的直接影响看,相对于数万亿美元的年度个人消费支出来说,由于次贷发放规模太小,对个人消费的影响显得微不足道。但是,次贷对消费的间接影响较之直接影响要大得多,次贷及Alt-A发放的大规模收缩甚至关闭,除引起美国抵押银行业的萧条和失业率上升之外,还会导致数万亿美元规模的抵押债券市场出现混乱和银行亏损,继而间接传导到个人消费。这种间接影响可能数十倍于次贷对个人消费的直接影响,所以不容忽视。

3.次贷危机通过金融市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次贷危机通过金融市场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一是造成美国的债券信誉大跌,通过发行新债进行融资的难度加大。以次贷和Alt-A为基础的抵押支持债券及衍生品成为垃圾债券,甚至影响到优质房贷的抵押支持债券的发行信誉,导致美国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严重不足。二是造成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下降。次贷危机的持续扩大,致使与次贷有关的大银行和住房金融机构不断报损,严重打击了投资信心,使投资者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日益强化。当然,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官员在公开讲话中总是低估次贷危机的损失和影响,这可能是出于增强公众特别是投资者对经济前景信心的考虑。三是造成信贷规模的收缩。这是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所有影响中最要害的。根据联储的调查,最近3个月以来,美国各银行都进一步收紧了放贷标准,从严掌握各种房贷的条款,造成信贷成本的提高和放贷的收紧。次贷危机使美国经济的信贷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化,这对美国经济弱势增长的影响是致命的。

美国宏观当局应对次贷危机的政策措施

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既是个市场过程,也伴随着逆市场的政策过程。美国当局采取了一系列缓解次贷危机和减缓经济衰退的政策措施,整体力度并不算小。

在货币政策方面,美联储对金融市场大量注资;大幅降低贴现窗口利率,收缩了与联邦基金利率间的利差;在危机爆发后不到半年就加频加力降息225个基点;引入“定期拍贷措施”(TAF)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开辟了向银行和贷款机构放款的新方式。推动国际宏观政策合作,与各国央行联手注资救市。

在财政政策方面,对抵押债务实行临时性减税,提高各州免税债券的上限,并快速出台了1680亿美元的减税刺激经济方案;方案中2008年的房贷收购上限已从41.7万美元上调至729750美元,以扩大优质抵押债券对债市的注入,增强债市的流动性。

在政银合作方面,美国政府开始协助次贷借款人进行房贷调整和再融资;与抵押放贷机构联手,2008年将调息次贷初期利率冻结5年,以避开违约次贷的高风险期;建立大银行救市基金;财政部与美国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共同推出了针对房贷市场的“救生索计划”,使严重拖欠的抵押借款人获得30天的缓冲期,其间抵押房产可暂时中止被拍卖。

在国际宏观合作方面,除与多国央行共同推动TAF政策的实施外,还注重吸引外国官方或官方控制的证券资本流入。次贷危机爆发后,流入美国的长期证券资本非但未减,反而有所增加。2007年4―8月,净流入美国的长期证券资本为2832亿美元,而次贷危机爆发后的9―12月,长期证券资本净流入规模提高到3134亿美元。在净流入的长期证券资本中,欧洲净流入规模最大,达1275亿美元,占全部净流入的40.7%;亚洲净流入956亿美元,占30.5%;拉丁美洲净流入802亿美元,占25.5%。从“石油美元”看,英国长期证券资本净流入为1228亿美元,占全部净流入的39.2%;挪威净流入306亿美元,占9.8%;巴西净流入190亿美元,占6.1%;俄罗斯净流入97亿美元,占3.1%。从“东亚美元”看,中国净流入为322亿美元,占10.3%;香港净流入266亿美元,占8.5%;日本净流入226亿美元,占7.2%。从“加勒比美元”看,加勒比海若干小岛国的净流入规模达487亿美元,占15.5%。这其中开曼群岛的净流入规模是除英国以外最大的,达577亿美元,占18.4%;巴哈马群岛净流入99亿美元,占3.1%。由于次贷危机爆发后流入美国的私人证券资本大规模减少,所以上述净流入应以官方为主。

如果次贷危机及对经济的影响继续加重,预计美国宏观当局很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大国际金融合作,出台力度更大的防衰退措施。

次贷危机引发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判断

以上分析表明,本轮次贷危机的严重性和负面影响都不容忽视。上述美国政府和联储应对危机的力度也可反衬出次贷危机严重性和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程度。

尽管此次危机严重,拖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也较大,但由次贷危机引发经济衰退过程具有可预见的特点。就是说,次贷发放和证券化的规模和结构、还贷安排的分布,以及未来可能出现高违约率的时期和风险都是可预见的。美国宏观当局会据此作好充分的抗衰退准备。

今年上半年本应是美国调息次贷违约的高风险期,但部分次贷调息的利率冻结,可能会减缓次贷违约状况恶化的势头。从目前已出台的政策措施看,应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阻止经济滑入衰退,关键是看措施能否及时有效。此外,次贷危机爆发后,由于出现“石油美元”、“东亚美元”和“加勒比美元”的大量回流,对缓解危机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当然,12月份的长期国际证券资本规模有所收缩,如果外资流入规模进一步收缩,有可能减弱外资流入对美国经济的支持力度,使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有所增大。

综合来看,预计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仍大于50%,但深度衰退的可能性不大;若措施得力,也可能实现全年经济2%以下的弱势增长。

(摘编自《学习时报》)

上一篇: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下一篇:苍南:全力打造海洋经济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