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预见与专利地图关联研究

时间:2022-03-18 05:22:17

技术预见与专利地图关联研究

摘要:技术预见对推进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预见方法与自主创新的要求还存在不适应的地方,需要对技术预见方法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因此,在充分阐述技术预见和专利地图的基本内涵基础上,强调了专利地图在技术预见中的作用,论述了二者的相互关联和区别,提出了构建基于专利地图基础上的技术预见法。

关键词:技术预见;专利地图;自主创新;关联

技术预见经历了“始于美国日本改进欧洲跟进世界各国开始加入”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先后有中国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上海、北京、云南等多个部门和地方政府层面开始了技术预见活动,召开了3次全国技术预见研讨会,并于2006年10月成立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成果研究会技术预见专业委员会,有利地促进了国内技术预见的交流合作。但是,我国的技术预见主要是注重实践应用上。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研究还不足。根据在中国数据期刊网(1996~2006年)检索与技术预见相关的122篇文章中,有41篇是关于技术预见的理论介绍与研究,基础研究与实践研究的比例大约是1:2,而在预见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的文章就更加少,不到10篇。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比较技术预见与专利地图的异同,揭示二者之间的关联,构建基于专利地图的技术预见方法。

1 基本内涵概述

1.1技术预见

一般认为,起源于美国的技术发展趋势预测,经过改进后演变成技术预见,并很快为其它发达国家所运用。对于技术预见定义,目前公认的是英国技术预见专家马丁(B.Mar)的观点,就是对未来较长时期内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其目标是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以及选择那些对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最大化贡献的通用技术。事实上,从理论上看,一是马丁关于技术预见的定义包含三个方面的假设:①“契约论”,即选择和将要发展的通用技术,能给一个国家或地区带来社会经济方面的效益,就像生产契约一样,有投入就有产出:②“稀缺论”,即选择技术要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最大贡献的技术,而不是选择所有技术:③“构建论”,即通过发展技术,能确定战略领域,塑造未来,实现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二是技术预见要遵循6“c”预见原则:沟通(Communi-cation)原则、聚焦未来(concentration on the Longer Term)原则、协商一致(Consensus)原则、协作(Co―ordination)原则以及承诺(Commitment)原则、理解(comprehension)原则,涉及到系统协同论、系统信息论、系统控制论、突变论和博弈论等。

从技术预见应用与实践上看,技术预见的过程和结果要体现创新性、客观性、科学发展观。创新性就是要求技术预见应为创新决策服务。促进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创新预见方法,增强预见结果的可操作性,推动科技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社会化。客观性就是要求技术预见要准确体现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反映国内科技发展态势,把握地方和行业科技发展优势和特色。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技术预见在关键技术选择原则上不仅要选择那些能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尖端高技术和通用技术,而且要选择那些能促进社会节能减排、解决国计民生和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尖端高技术和通用技术,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从技术预见方法发展来看,技术预见的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目前国内外运用的技术预见主要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类:①外推法,具体包括趋势外推法、仿真模型法、Genius预测法、德尔菲法:②创造法,具体包括头脑风暴法、专家组法、交叉影响分析法、情景分析法;③优先筛选法,具体包括关键技术法、技术路线图法、文献计量法。目前比较通用的技术预见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专家组法、情景分析法、关键技术法、技术路线图法和文献计量法。另外,每一种方法所适用的领域也不一样,如德尔菲法主要用于技术发展规划制定上,而文献计量法主要用于基础领域的预见研究。

从预见的层面来看,技术预见可以分为跨国技术预见、国家技术预见、区域(地方)技术预见和企业技术预见。目前有超过40个国家正在组织或曾经开展过技术预见,其中60%以上的国家在欧洲。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欧盟(EU)、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联合国(UN)等机构也开展了跨国技术预见。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区域间经济合作加强和企业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区域、地方以及企业层面的技术预见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德国的一些地方州,开展了地方层面的技术预见。西门子公司开展了企业层面的技术预见,每年出版一本技术预见研究成果――《未来城市》,以引导该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

1.2专利地图

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是构成我们可认知世界的基本要素。未来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谁掌握着信息,谁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专利作为技术信息最有效的载体,囊括了全球90%以上的最新技术情报。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估算,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专利信息。可以使企业研发工作平均缩短技术研发周期60%,节约科研经费40%。因此,作为收集、整理、利用专利技术信息的专利地图将在未来信息世界竞争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什么是专利地图(Patent Map),目前尚未见到统一定义。笔者在收集一些资料和分析的基础上,将专利地图表述为:专利地图就是将专利信息进行图表化归纳和“地图化”,将总申请专利获准件数、各个国家、公司、发明人、各个专利被引用情形、技术生命周期等专利统计分析信息整理成图表,使其具有类似地图指向功能,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专利数据库的建立,使得专利技术的分类分析变得容易起来。形象地讲,专利地图就是政府产业决策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与竞争对手进行博弈、对抗、合作的“作战”战略情报地图,有了它。决策者就可以做到“知此知彼,百战不殆”。从本质上讲,专利地图是科技竞争新形势下一种重要的战略情报获取工具,未来无论是产业的国际竞争还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专利地图都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专利地图在专利信息利用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承上是指将检索到的专利信息,经过整理、加工、综合和归纳,以数据的形式归入一张图表中,可供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之用;启下是指通过对专利地图的对比、分析和研究,作出相应的预测和判断,从而得到可利用的技术水平、动态、发展趋势等情报。为企业制定经营战略、专利战略、选定开发目标等服务。具体作用有:①对手的研发活动年期分析,观察其在此期不同年份对研发活动的投人,可知各公司在其间所使用的研发资源;②专利的年龄分析,专利年龄等于各专利年龄总和除以专利件数,专利年龄越小,说明该公司在本领域享有较长的技术垄断优势,反之亦然;③被其它公司引证总引证次数分析和引证

率分析,被引证得越多,证明该专利的价值越大,可能是该技术领域的基础或核心专利:④重要公司的专利排行榜分析:可以看到本领域内技术上的竞争态势:⑤重要公司历年专利件数分析,可以看到在不同阶段各个公司的技术研发趋势和整个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实施自主创新的战略背景下,通过专利地图分析,共享全球资源,避免重复投入,降低科技成本,为先进技术的引进装上“千里眼”。同时,发现专利雷区,规避投入风险,为技术自主创新保驾护航。

专利地图作为一种搜集、整理和利用专利信息的工具对企业有重要意义,早在若干年前就为发达国家和地区重视与利用。如日本政府为了帮助和促进企业对专利信息的使用,在过去的20年。一直由政府收集和分析每一个技术领域的专利信息来制作专利地图,并将这些地图免费放在网上。韩国知识产权组织受其典型项目――移动电话专利地图运用的激励。已从2000年开始在所有的工业领域制作和推广专利地图。我国台湾地区在最近10年里,也成功的制作出语音辨识、多芯片模块、MPEG视讯、碳纳米管等诸多领域的专利地图,为技术研发和进行未来产品战略部署起到了重大指导作用。大陆的一些学者和机构也在专利地图领域进行了相关研究和应用。对专利地图的概念、作用意义和制作方法进行了阐述,论述专利在企业管理中如何应用,如何利用专利地图来应对国外贸易壁垒。一些研究机构和企业已经从事专利地图市场应用工作。包括开发相关的专利地图软件,如上海汉之光华公司给国内多家大企业提供了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地图报告研究。但是,在技术预见与专利地图的结合研究方面,目前还未见到相关文献进行详细论述。

2 技术预见与专利地图的差异比较分析

2.1定性与定量的差异

目前通用的技术预见方法有定性的,有定量的,还有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但主要的技术预见方法多数是定性的,如头脑风暴法、关键技术法、情景分析法、专家组法等都是定性技术预见。而专利地图主要是通过对公开专利数据的检索,某个领域的专利在国别、法人、申请时间、发明人的数量分布情况,通过模型计算技术的生命周期,侧重数量上的分析。

2.2着重现状与未来的差异

专利地图的数据是对已经公开的专利数据展开分析,而且专利从申请到授权本身也存在着1~3年的时间差。因此,目前专利地图是侧重过去的技术现状展开描述,侧重对现状的判断,对未来的技术发展预测也是短期的,一般是1-2年的预测。而技术预见的预见时间跨度相对较大,目前通行的预见周期长的为15-25年,中期预见为10-15年,短期为5-10年。

2.3宏观与微观的差异

技术预见一般用于大领域整体扫描和宏观预见,或者大专题的行业技术预见。一般国家或地区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时,需要技术预见为其提供支撑,此时的技术预见一般为整体预见,而为计划实施和动态修改提供支撑的预见,一般为专题预见。如日本在制定第三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时,也开展了第八次技术预见,涵盖了信息、电子等12个领域,共计133个主题和858个项目。由于在整体科技扫描时,需要对专利数据进行详细的分类,而且可能相互重复,工作量非常大,这样专利数据的检索和专利地图制作的成本相当巨大。因此,专利地图一般适用企业的产品技术预测,多数应用在企业的技术规划中,属于微观或中观层面的预测。

2.4预见的技术链上的差异

专利地图主要适用于应用技术和产品技术的发展规划,也就是说只有申请过专利的技术,才能通过专利地图来对这类技术进行过去和现状的扫描和判断,而对那些还没有申请专利的基础研究领域,专利地图分析法就无能为力。而在这些还没有申请专利的基础技术领域,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一般是用文献计量法,通过关键词的检测以及共词网络的关联频度,来预见其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

3 专利地图在技术预见中的作用

专利地图虽然与技术预见有区别,但专利地图经过相应的改进与技术预见结合后,可以使技术预见方法更加完善,预见结果更加科学。

3.1专利地图与技术预见结合。为自主创新保驾护航

技术预见的基本功能是在分析技术本身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来选择关键技术。但是,在日益开放和专利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单纯的依靠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来开展技术预见,可能会遭到知识产权的打击,即预见选择的关键技术可能别人已经申请了国际专利保护。因此,在外国对我国实施专利围堵和我国要实施自主创新的背景下,加强专利现状分析,建立基于技术推动、市场拉动和专利地图基础之上的预见体系,为自主创新保驾护航。

3.2专利地图与技术预见融合,有利于提高预见的质量

目前技术预见过程中对现状、基础和优势的判断一般是基于专家的主观理解,甚至由于专家知识眼界和局部个人利益的限制,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预见结果非客观性。如果运用专利地图分析来判断现状、基础和优势,是通过专利数据来说话,因而判断是客观的。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预见的结果更为客观、科学、合理。

3.3专利地图与技术预见结合,有利于预见方法的创新和完善

科技决策是一门系统工程,因而单纯的某一种技术预见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科学决策的需要,尤其是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比较合理和完善的技术预见方法应该是一个综合预见方法。在预见程序上。研究基础和现状时运用统计年鉴、文献计量法和专利总量分析。研究需要时运用情景分析法。再用德尔菲法做整体预见,之后用技术路线图做专题预见。在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需要运用专利地图法来分析和预见,对关键技术进行细化。运用专利地图分析,找出目前和预测未来的专利雷区,结合自身优势,提出创新模式建议:是通过资本运作,或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还是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等。

4 技术预见与专利地图的关联分析

技术预见与专利地图的关联可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通过专利地图分析国外的发展态势。通过专利地图分析国内的研发态势,通过专利地图分析和找出地方的研发优势。

4.1通过专利地图分析国外发展态势

检索专利申请的历年数据,通过建立预见数学模型分析,预测其未来的申请趋势。检索上中下产业技术链的专利历年分布,并通过预测模型分析,预测其未来的分布变化趋势和热点领域。检索法人专利申请情况。包括总量和各个链上的专利、国别分布。通过外延技术生长率、外延技术成熟系数、新技术特征系数,来综合判断技术的成熟度、技术发展周期。通过专利引证率,判断是否是核心专利和关键技术。根据专利的变化情况,得出技术成长的图谱。根据专利数量(国别)随时间的变化,得出各国该领域创新能力的变化趋势。

4.2通过专利地图分析国内研发态势

检索专利申请的历年数据,通过预测模型分析,预测国内未来的申请趋势。检索上中下产业技术链的专利历年分布,并通过预测模型分析,预测其未来的分布变化趋势和热点领域。检索国内法人专利申请情况,包括总量和各个链上的专利、各省市分布。通过外延技术生长率、外延技术成熟系数、新技术特征系数,来判断国内该技术的成熟度和技术发展周期。

4.3通过专利地图分析地方研发优势

检索地方某技术专利总量,判断在国内的地位,并通过预测模型分析,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检索技术链专利在国内的地位(比例),以预见最有优势的研究领域。检索法人的专利情况,并通过预测模型分析,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通过模型自有专利数量/出口产值,预见被诉讼的可能性,即该比值越小,被诉讼的可能性越大。

4.4构建技术预见专利地图法的可能性分析

专利作为技术信息最有效的载体,囊括了全球90%以上的最新技术情报,相比一般技术刊物所提供的信息早5~6年,而且内容翔实准确。同时,专利技术一般只是一种技术构想,并没有产品化,因而专利技术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前瞻性,代表了未来的技术方向。此外,通过前文分析,专利地图和技术预见之间虽然有差异,但是二者之间依然有很强的关联。因此,构建基于专利地图的技术预见方法,可以预见未来技术的发展走势,并且建立相关预见模型,综合考虑技术预见专利地图分析得出的核心技术、未来热点技术、技术周期、本地的优势、专利陷阱等指标,来遴选出关键技术,为自主创新装上导航器。

5 结束语

专利地图与技术预见结合目前还是一种尝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今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是加强专利地图与技术预见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与合作,对二者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更为深刻的比较分析,分析它们之间本质上的区别和联系。积极吸收专利地图中一些有益的定量指标到技术预见方法中去,并结合技术预见的特点,建立基于专利地图的技术预见方法指标体系。二是对基于专利地图的技术预见方法指标体系进行模型量化,并开发出相关的软件,以方便技术预见研究人员,降低工作强度。三是在技术预见专利地图法研究的初期阶段,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加强知识产权和科技部门之间资源的共享利用。

上一篇:西方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综述 下一篇: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