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研究

时间:2022-03-17 10:51:44

创业板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研究

摘要: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主要趋势,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运作效率。公司的经营绩效评价是现代财务成本管理的核心部分,每个上市公司都应该在运营管理中选择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绩效的经营策略与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改善经营绩效、提高投资回报、做出科学决策的一个重点。创业板上市公司在筹资和市盈率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在资本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良好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很有必要。

关键词:创业板 公司治理结构 经营绩效 相关性研究

一、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

(一)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主要是指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主要包括股东、董事会、经理的关系,这些利益关系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业绩。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用于保障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有效分离,在股东、董事和经理层及其他利益关联人之间分配权力与职责,说明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用以实现公司目标和监控经营的制度和手段。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在保证投资者(股东)的投资回报、协调企业内各利益的关系、提高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经营绩效

经营绩效又称“经营效率”,是公司营运管理最终的成果,具体表现在一些指标任务达标的情况。一个公司的经营绩效如何,深受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基本且重要的方面,经营绩效也是国内外学者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但是,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统一且权威的经营绩效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不同的计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片面反映公司的经营绩效。对于经营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经营绩效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5个要素: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1.评价主体。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其不仅仅涉及股东和管理者这两个方面的当事人,还与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相联系。

2.评价目标。企业价值评价的目标是资本的增值最大化。

3.评价内容。根据公司治理结构,其价值评价体系可分为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管理者三个层次的评价。

4.评价指标。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对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非常重视,因为它是决定企业配股资格的唯一硬指标。在选取经营绩效评价指标时,本文采取的是净资产收益率指标。

5.评价方法。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核心方法是收益法,收益法是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至某特定日期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收益法中核心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就是现金流量模型和经济增加值估价方法。

二、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的实证设计

(一)变量设置

为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进行相关性分析,本文设置了以下变量(见表1):

(二)实证研究

为了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进行更好的研究,本文阅读大量的文献,国内外学者经过考察经验数据得到:主板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的关系。综合创业板上市公司与主板和中小板的特点,本文实证研究提出假设:

假设1: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显著的相关性。

假设2:流通股比例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假设3: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显著的相关性。

三、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阅读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2010-2012年的财务报告,根据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相关数据的列示,本文通过计算得到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率、长期资本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税后经营净利润以及股权集中度指标、流通股比例等数据。

(一)对假设1进行验证

探讨企业经营绩效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性,本文采用的是前十名大股东持股比例这一股权集中度指标。根据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可以得到:

2010-2012年财务报表显示,创业板公司大股东股权集中度下降的公司由24家增加到95家、156家、199家,同期股权集中度提升的公司数为42家、57家和62家,股权集中度下降和上升的公司差数由53家增加到99家、137家。这显示大股东股份加速流失。

根据逐步回归法的基本原理,股权集中度(前十名大股东持股比例)这一指标被剔除出方程。所以,根据分析结果可知,以股权集中度为计量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绩效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假设1不成立,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经营绩效没有相关性。

(二)对假设2进行验证

探讨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流通股比例等于流通股数除以总股数,根据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表2。

在2010-2012年度中,股东户数减少势头明显,流通股东集中度上升。通过这一现象,本文可以得出:原始大股东持股减持明显,金融资本不断渗透。在95%的置信区间,流通股比例和公司的经营绩效指标的sig值为0.025,明显小于0.05,说明以流通股比例为计量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绩效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又由于两者的相关系数大于0,所以,以流通股比例为计量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所以,假设2成立。

(三)对假设3进行验证

探讨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经营绩效的相关性,本文选取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日的董事会成员人数,我们可以得到表3。

根据SPSS软件的逐步回归法分析我们可知,董事会规模这一指标被剔除出方程。所以,根据分析结果可知,以董事会规模为计量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绩效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假设3不成立。

四、总结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在2010-2012年度,董事会规模、股权集中度两个公司治理指标与企业经营绩效没有相关性,而流通股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经营绩效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正因为流通股比例偏低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稳定运行的隐患之一,本文可以得出:价值越大、业绩越好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就会越高。对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增加创业板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

对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应适当加快新股“全流通”步伐。提高流通股比例,实际加大了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的供给。加大创业板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比例,不仅能根据时展的变化、技术的进步,适当地进行资本资产的调整、转移和重组,还能促使创业板管理层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具有实际意义。

(二)加强公司治理结构信息的全面披露

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东要全面了解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正确评估管理层的相关业绩,必须要求创业板上市公司全面充分地披露各种相关信息。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机制改革迫在眉睫。

(三)寻找一个平衡点

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普遍具有高风险、小规模、建立时间短等特点,创业板与主板和中小板有很大的区别。由于创业板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起步较晚的创业板不应效仿主板股权集中的趋势。而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前进和行业环境的变化,创业板上市公司应不断摸索,结合不断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股权集中的平衡点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J

参考文献:

1.费方域.什么是公司治理结构[J].上海经济研究,1996,(5).

2.孙永祥.公司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8).

3.吴晓求.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姚禄仕.多元化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7,(5).

5.任冷.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J].南开经济研究,2008,(6).

上一篇:我国工业企业全方位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浅谈工业锅炉节能技术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