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师范生用嗓技巧的重要性

时间:2022-03-17 10:17:02

提高高校师范生用嗓技巧的重要性

据《教育研究》杂志介绍,教师中70%以上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嗓音职业病。如慢性咽炎、喉炎、声带息肉等。表现为声音嘶哑、粗糙、干涩、音质不干净等。导致这种后果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师范类院校必修课的课程中也许有心理学课、伦理课等,但唯独没有针对师范生将来就业的“嗓音技巧”训练课;二是大部分教师对自己是一个职业的嗓音使用者的意识不够明确,对科学用嗓的技巧知之甚少,对教师科学用嗓意识淡漠造成的。众所周知,歌唱演员、话剧演员、播音员、戏剧戏曲演员在他们从业之前都要接受很长一段时间严格、系统的发声训练。而同样以嗓音为基本职业手段的教师,人们往往重视的是他们的道德品质、情感情操、文化知识、思维方式、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很少或根本没有接受过发声训练。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育学院负责嗓音训练项目的教授詹姆斯・威廉姆斯先生说:“教学离不开交流,嗓音是交流的主要工具,不给教师做有关嗓音技巧的培训,就好比培训外科医生而不给他们讲解手术所需要的器械一样。”随着现代社会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加强人们对教师――嗓音使用者的重视程度,提高教师尤其是还未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高校师范生的用嗓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1、教师口语专业化迈出的第一步

对师范生进行科学发声训练是教师口语发声专业化迈出的第一步。目前,在我国对声乐演唱、播音主持等专业的发声技巧已有了非常全面、深刻而又专业的研究,训练方法也是既规范又系统,而对于提高师范生用嗓技巧的研究却不多。声乐演唱和播音主持等专业领域的发声训练方法和研究成果为我们对师范生进行嗓音技巧训练提供了最直接的可借鉴的经验和理论指导。从形式来看,面对学生讲课和面对观众演唱、主持属同一形式,都是借助“嗓子”这一独特的工具来工作;从发声所要达到的效果来看,这三种活动都必须要让他们的对象――教室里的学生、音乐厅里的观众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声音;从发声原理来看,歌唱时要求采用胸腹式呼吸方法,气沉丹田,打开共鸣腔体等。而讲课时的声音要想持久洪亮,就必须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如:吸气要深、气沉丹田、充分打开共鸣腔等。但教师讲课和演员演唱、主持又存在不同之处如:演唱一般是几首歌曲间断进行,每首歌曲最长的也就几分钟,而且演唱和主持还可借助麦克风来扩音,而教师讲课几乎是不间断的用嗓并很少借助扩音器材,一般一节课持续的时间在四十分钟以上。由于教师与演员在用嗓强度上的不同,要求教师在发声时更加注意用嗓方法与用嗓技巧。对师范生进行用嗓技巧训练就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而做的准备。

2、为高校师范生的嗓音健康提供保障

发声方法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嗓音的健康问题,科学的发声方法不仅可以对嗓子起到保护和保健作用而且还可以增强嗓子的机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绝大多数师范生将来要从事的是教育工作,嗓子是他们工作中必需的“工具”。因此,一副健康耐用的嗓子对于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对于嗓音的保护和保健,一般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就是依赖药物,知道或采用科学发声护嗓的人并不多。防病胜于治病,对师范生进行科学用嗓技巧训练就好像是给他们的声带打了一剂预防针。为使那些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高校师范生免受嗓音疾病的困扰,从他们进入大学之日起就应该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训练。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教师职业的特点和性质有所了解,然后需要让他们对嗓音在他们以后工作中的重要程度有一个基本认识。最后,还需要向学生们讲解和介绍有关“嗓子”这一人体器官的基本构造、功能、特性的知识。相信他们每个人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性以及自己工作“工具”特性进行认识和比较之后,就会从思想意识上重视科学发声的重要性,从而发挥他们学习科学用嗓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充分调动内因的积极性,在外因的辅助下为嗓音健康建起一道牢固的屏障。

通过实践证明,普遍提高高校师范生的用嗓技巧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这一课题的彻底实现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需要这方面的研究人员进一步使这项工作系统化,使之更为完善,实现教师队伍的全面口语专业化。

上一篇:歌唱心理对于歌者的重要性 下一篇:论古筝教学中的乐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