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管理:统一步调与个性回归的动态平衡

时间:2022-03-16 09:22:04

课程管理:统一步调与个性回归的动态平衡

摘 要: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是新课改的亮点之一,反映了统一步调与个性回归之间的动态平衡的趋势。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是时代进步的现实需要,是“统一步调与个性回归动态平衡”趋势下的必然选择,该管理趋势意味着思维方式上的革新、管理方法上的变革。

关键词: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统一步调

课程管理是新课改的重点之一,是新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保障,关乎课改全局,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该项改革反映了新课改之下课程管理的一个趋势:统一步调与个性回归之间应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

一、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级课程管理划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次的课程管理指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管理;中观层次的课程管理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管理;微观层次的课程管理指学校对课程编制选择、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从行政权限的角度入手,既发挥了国家对教育的宏观领导和统一作用,又把部分课程管理权限下放,调动了地方和学校对课程管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课程管理是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其概念处于一种百家争鸣的状态,综合分析这些课程管理的定义,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管理的主体;二是管理的内容。管理主体往往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与管理内容联系起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即新课改所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包括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和学校内部对课程的生成、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进行的组织和控制等。

新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新课改之前,由于受到苏联教育理论的深刻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主要采取中央集权管理模式,该模式在建国初期曾对国家教育和课程体系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国家政治文化的统一。但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进一步发展,这种集权型管理逐步暴露出弊端,该管理模式开始脱离地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没有课程管理的自,学校就像培养千人一面的标准化工厂,没有自己的特色,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影响。这种课程管理模式开始逐渐不适应现代多元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改革这种集权式的管理模式非常迫切。

因此,我国新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时代变换的现实需要,是“统一步调与个性回归动态平衡”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三、对“统一步调与个性回归动态平衡”的解读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反映了“统一步调与个性回归动态平衡”的课程管理趋势,该趋势意味着社会和文化的进步、思维方式上的革新、管理方法上的变革。

1.从现代走向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世界性文化思潮。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整个后现代思潮的一部分,是在人们为了使教育适应“后工业社会”,对教育的“现代性”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于现代性下的统一性、本质性和封闭性而言,后现代主义强调差异性、多元性以及“去中心”的边缘性和创造性、开放性等,这丰富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

2.从预成性思维走向生成性思维

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Whitehead,A.N.)说:“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生活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断流动和变化,面对鲜活的生活世界,只有面对人的现实存在本身,关注现实中丰富多变的问题,才能使生活本身获得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生成性思维是一种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思维模式。它“重过程而非本质,重关系而非实体,重创造而反预定,重个性、差异而反中心、同一,重非理性而反工具理性,重具体而反抽象主义”,对以二元论和预成论为特征的预成性思维进行了批判和驳斥。哲学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而“生成”是“现代哲学的最强音”,它已经成为当今一种主导的思维方式。

“统一步调与个性回归动态平衡”的课程管理趋势开始关注生成性思维重视动态、差异性,重视具体、实在的课程和课程的实施,重视对计划外生成性资源利用等理念。国家宏观层次的课程管理和课程计划,随地方和学校以及班级的特点而有所不同,因此,涌现出一大批校本课程、园本课程。在学校内部,变固定计划为弹性计划,变统一量化检查为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学校有权开设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要,并实现自身的特色。表面上是权力的下放,其实质是管理者思维方式的变化,是整个社会生成性思维关照的结果。

总之,“统一步调与个性回归的动态平衡”是我国社会文化进步、思维方式转变和社会现实需要的结果。课程管理应使统一步调与个性回归之间,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在相互协调的动态中求发展,在相互映照中保持平衡。

参考文献:

[1]黄春平.课程管理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改革,2006.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数学学习观的内涵探析 下一篇: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网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