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货币供应量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时间:2022-03-16 04:03:04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货币供应量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金融危机背景下,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基础上,通过协整、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以及货币供应量M2对进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近期实际汇率指数上升对进a出口均产生负效应,且贡献度在逐渐加大。M2的增加对中国的进出口都有微弱的正效应,且对进口的影响大于出口。

关键词:实际汇率 货币供应量 贸易收支

2007年8月从美国次贷事件开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市场。美国次贷风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过一波,其金融体系摇摇欲坠,世界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在此情况下,中国经济也受到不小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其间人民币汇率波动性也不断加强。美国一直认为中美贸易差额是由于汇率造成的,但事实是否如此还值得探究。

文献回顾

传统的贸易收支弹性理论认为,当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时,人民币汇率升值应该能够使中国的贸易顺差趋于平衡,事实却不一定总是如此。汇率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三个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国际贸易收支并没有影响。王胜等(2007)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无论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影响并不大。中美贸易顺差中长期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经济波动的影响。

第二种观点认为其对国际贸易收支的影响较微弱。项卫星、王冠楠(2012)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水平变动无法对中美两国贸易收支进行调节,但适度增加汇率波动弹性有助于缓解贸易失衡。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汇率是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原因。刘尧成等(2010)分析结果表明贸易收支弹性理论在我国基本成立,而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化对我国贸易差额存在明显但有修正的J 曲线效应。戴翔(2011)利用1994-2009年的季度数据,认为汇率波动的敏感性对中国贸易收支是有影响的,但是不同贸易模式下中国贸易收支对汇率波动敏感性存在差异。另外有少数研究人员分析了货币供应量对中国进出品贸易的影响。邹璐(2006)通过研究得出了我国进口、出口对货币供应量M1的弹性都是呈弱弹性,并且出口的货币供应量弹性大于进口的货币供应量弹性的结论。

以往研究大多是从贸易总量或者差额或中国与某一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出发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分别研究汇率对我国进口和出口总额的影响。其次,以往研究中大多是年度数据,即使有月度或季度数据,但专门研究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实际汇率对贸易额影响的文献颇少。再者,几乎很少学者将货币供应量放入模型中考查它对贸易额的影响。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以VAR方程为基础研究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实际汇率及货币供应量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实证分析

(一)数据说明与模型构建

1.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中的实际汇率来自国际清算银行(BIS),进出口数据来自中国海关。本文选用流动性偏弱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其能反应未来通胀的预期压力,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鉴于数据的对数形式不会改变其特性且能消除异方差,因此在模型中对数据作对数变换处理。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月度数据,其带有一定的季节性,在此采用X-11方法进行调整将数据中的季节性因素剔出。

2.模型构建。本文主要采用2008-2011年的月度数据估计模型。为研究实际汇率与货币供应量M2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lnXt=β0+β1lnREt+β2lnM2t

lnMt=α0+α1lnREt+α2lnM2t

其中,X表示中国的出口额、M表示进口额、RE表示实际汇率指数(RE上升表示人民币升值)、M2表示货币供应量。根据经济学理论,应有β10,β20。

(二)单位根检验

由于大多数的时间序列经济变量都是非平稳性的,可能会出现伪回归问题,所以首先采用ADF法对上述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这些数据的一阶差分序列均是平稳的,说明lnRE、lnM、lnM2、lnX都是一阶单整变量。

(三)协整分析及脉冲响应

基于出口和进口额均可建立稳定的VAR模型,其滞后阶数分别为2和1,因此用Johansen方法进行协整检验时滞后期分别为1和0。在5%显著性水平下,迹检验表明M2、RE分别与中国出口和进口额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lnX=-5.62lnRE+1.44lnM2 (1)

(1.16202) (-0.20897)

lnM=-1.37lnRE+0.88lnM2 (2)

(-0.57769) (-0.10746)

由以上方程可知,RE上升1%,出口和进口都将减少,但幅度不同,出口减少5.62%,进口减少1.37%。M2变动1%,出口和进口将分别同向变动1.44%和0.88%。进口方程中实际汇率系数与出口方程中M2系数符号均与理论不符。

在此进一步对两个VAR模型作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见图1、图2、图3、图4)。脉冲响应函数主要考察脉冲响应函数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变动对内生变量及其未来取值的影响。其中横轴是脉冲响应函数未来响应基数,纵轴是响应程度。

如图1所示,给实际汇率指数一个正向冲击即人民币升值,将对出口产生负效应,这种效应在滞后6期达到最大,为4%左右。如图2所示,实际汇率指数受到一个正向冲击时,将对我国的进口也产生一个负效应,在滞后4期达到最大超过4%,比出口的负效应稍微偏大,这与以往的结论有所偏差。如图3所示,给M2一个正向冲击将对出口产生正效应。M2的冲击对进口也产生正效应,在滞后5期达到最大,此后保持平稳。通过图3与图4对比可见,M2的冲出对进口产生的影响比出口更大。

(四)方差分解

为了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以及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和贡献度,本文再将方差分解方法引入进行分析。

表1显示,在我国收支结构中,出口的波动有0-63.71%由实际汇率变动来解释,且由其变动解释的部分越来越大。另外有0-0.27%由M2解释,其余部分由出口额自身变化解释。综合看来,实际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的解释程度远大于M2。出口贸易自身解释的部分逐渐变小,至第7期开始低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解释。表1还表明进口贸易的0-43.84%由实际汇率变动解释,0-3.11%由M2解释,余下部分由进口自身变化来解释。由表1可见,M2对出口和进口的解释程度明显不同,其对进口的解释远大于出口。此外实际汇率变动对进口的解释程度却远低于出口,进口贸易自身的变动解释一直占比最大。

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在VAR模型基础上,通过协整、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进行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以及货币供应量M2对进出口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如下:首先,进口方程的RE系数、出口方程的M2系数与理论不符。人民币升值对进口产生负效应,M2增加对出口也产生了正效应。其次,由协整分析可见货币供应量M2的增加对中国的进出口都有积极的效应,且对进口的影响大于出口。但从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可知,其作用均不明显。最后,实际汇率变动对贸易的贡献度在不断加大,在出口贸易中的第七期甚至超过出口自身的贡献。

(二)政策建议

第一,人民币汇率的单边上升并不会改善中国的贸易收支状况,在金融危机这个特殊时期,人民币升值反而对进出口都有所促进。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直以来有增无减,中国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也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这使得人们更愿意长久持有人民币,等待大幅升值,同时减少对国外商品的消费,进口需求下降。此外,由于危机之后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现象,以致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较快,抑制了部分需求。为了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行,纠正上述扭曲的现象,应该顶住国际社会的舆论和压力,维护汇率稳定,缓解升值的压力,扭转国内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第二,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会同方向影响我国的进出口,但对我国贸易收支的改善作用并不大。因此在控制货币供应量时应充分考虑其是否会引发通货膨胀。货币的供给应该是在市场流通不足,需要更多的支付手段来维持正常的经济活动时才可以增加。单从通货膨胀来看,应维持物价稳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控制投机者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以减小价格对进出口产生影响。

第三,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影响程度相对货币供应量而言在逐渐增大,这与我国的产业结构关联很大。正是因为利润微薄的加工企业较多才会导致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较大。我国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90%以上,这表明汇率波动对这些产品出口额的影响较大。因此,首先要加大产业结构升级。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占比较大,应放宽服务业的市场准入要求,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现代化的服务理念以改善我国服务业的质量,从总体上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应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向产业链的高端方向发展,降低汇率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1.王胜,陈继勇,吴宏.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5)

2.项卫星,王冠楠.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结构收支的影响—基于SITC分类标准的实证分析[J].东北亚论坛,2012(1)

3.刘尧成,周继忠,徐晓萍.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动态影响[J].经济研究,2010(5)

4.戴翔.中国贸易收支对汇率波动的敏感性分析—基于不同贸易模式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3)

5.邹璐.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位论文,2006

上一篇:信息化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方法初探 下一篇:口语教学在中学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