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单飞

时间:2022-03-15 06:14:47

上海银行单飞

摆脱上海金控格局之累,上海银行将寻求独立上市

筹划上市多年却迟迟未果的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银行),近日终于在股权结构调整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财经》记者从上海金融界一位权威人士处获悉,上海银行一项重要的国有股权转让计划已于近日完成。目前,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联和投资)已经成为持有上海银行15.09%股权的大股东。

《财经》记者获悉,上海银行的国有股权重整之后,不再进行私募,而将直接启动上市计划。此前,上海银行曾打算完成一轮私募之后再上市。

随着联和投资终于走向前台,其多年来所扮演穿针引线的特殊角色,注定它将在上海银行上市,以及未来更为广阔的沪港台三地银行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市马拉松

上海银行最早于2000年提出上市计划。孰料,作为国内综合实力排名位列前茅的城市商业银行,上海银行八年来仍未能如愿以偿。昔日城商行中名不见经传的“小兄弟”――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却已捷足先登。

上海银行原名上海城市合作银行,1995年12月29日,在98家原上海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市联社的基础上合并发起设立。上海城市信用合作社以其净资产折股9.5亿元投入,上海市、区两级财政投资4.58亿元,上海市上投投资管理公司、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投资人民币1.5亿元。资本合计为15.68亿元。

此后,上海城市合作银行多次进行增资扩股,包括对内募集职工股和对外募集内外资法人股。

2000年,“上海城市合作银行”正式更名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本增至20亿股,并提出尽快公开上市的计划。此时,国际金融公司(IFC)已参股其中。

截至2001年底,上海银行的股本总额增至26亿股。在此期间,上海银行又引入了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参股8%)、香港上海商业银行(参股3%)等投资者,同时,IFC增持至7%,外资机构合计持有上海银行股份达18%。

此时,上海银行吸收外资商业银行参股、并由多家外资金融机构投资,不但早于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商业银行亦属首例。

2005年,上海银行全力向上市发起冲刺。当年12月,上海银行向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打包出售了近30亿元不良资产,使其该年末不良贷款率降至4%以下。

同时,上海银行2005年年报显示,该行当年实现净利润12.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达13.46%。上海银行向外界公开表示,当年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主动调高了资产减值损失或呆账准备金,此举正是为上市做准备,以使各项财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上市计划被一再推迟,症结在于其股权结构。由于历史原因,上海银行股权一直较为分散,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未超过10%。同时,与其他城商行相似,上海银行的自然人股东众多,早在城信社时代,内部员工与管理层持股的比例已很高。截至2001年底增资完成后,上海银行自然人股东合计持股比例高达30%以上。

上海银行内部人士多次向外界表示,股权结构得到合理调整,是上海银行公开上市的一项必要条件。上海银行高层曾明确称,比较合理的股权结构,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应达到20%-30%。

联和投资增持

2007年上海银行的上市之路还有一段插曲。由于上海国际集团被定位为上海金控的整合平台,浦发银行成为该集团银行板块的旗舰企业,上海有关部门提出,上海银行与浦发银行,应该仿照恒生银行与汇丰银行的合作模式进行整合,以增强竞争力。

“一份关于浦发和上海银行合并的方案曾上报至上海金融办。”一位知情者言之凿凿。

这一整合方案也遭到上海一些金融界人士的反对:浦发银行和上海银行同为上海本地银行,有一定的相似度,合并后协同效应有多大?是不是资源的重复?整合的困难又有多大?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最终,这一合并方案胎死腹中。

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5月,上海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受让了上海市财政局持有的上海银行全部股份,合计持有上海银行8.4%的股份。2007年底,上海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被划归上海国际集团,后者被认为是上海政府打造金融控股集团的重要尝试。

“上海银行不会被纳入正在打造的上海金控集团版图,也不会被纳入其银行板块进行整合。”知情者对《财经》记者称,“上海银行将走独立上市之路。”

知情者向《财经》记者透露,近日,上海银行原第一大股东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将其所持8.4%股份全部划拨给联和投资。

划拨完成后,联和投资将持有上海银行15.09%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联和投资为上海市国资委独资公司,加之上海各区县财政局持有的股权,国有股东在上海银行所持股份达到25%-30%。

联和投资于2006年即开始了收集上海银行股权和退出浦发银行的一系列行动。当年,该公司以约3548万元的价格向申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工会协议收购了约1155万股上海银行股份。同时,以约2.5亿元的价格拍得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所持上海银行8240万股。至2006年末,联和投资已持有上海银行约1.74亿股,占总股份约6.69%。

同年,联和投资将持有的全部上海浦发银行1500万股国有法人股(占浦发银行总股份0.383%),以7800万元转让给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联和投资行事低调,频频在多个合资、创投项目上显露大手笔。该公司成立于1994年9月,惟一发起人股东为当时的上海市计委,注册资本1亿元。其后,经过多次国资产权划拨和增资,目前注册资本达到17.15亿元,至2006年12月,联和投资的全资股东由上海市计委变更为上海市国资委。

该公司工商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底,该公司的对外投资额达22.4亿元,投资的各类公司达38个。目前,该公司除联泰大都会人寿,还是上海航空(上海交易所代码:600591)的第一大股东,并与微软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更充当中国网通最早的发起人之一。

三地合纵连横

知情者透露,联和投资的介入或许意味着上海银行下一步合纵连横的开始。

早在2006年,上海银行便设立港台业务部,还特别推出沪台之间汇款一日通业务,逐步展开了沪、港、台三地“上海银行”的合作。

台湾和香港的“上海银行”,分别是指“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与“香港上海商业银行”;前者是后者的控股股东,其创办人为上海老一辈银行家陈光甫。目前,荣式家族的荣鸿庆与荣智权父子分别担任台、港“上海银行”的董事长。

早在2001年底,香港上海商业银行参股上海银行3%股权后,时任上海银行行长傅建华即向外界表示,上海银行正在加快沪港台三家银行在资本纽带上的紧密合作,并希望未来沪港台三地银行在资本运作上进行合作。多年来,上海银行一直将H股上市作为其首选方案。

实际上,上海方面目前已成为香港上海商业银行的大股东,并先后派出了两名董事。香港上海商业银行公告显示,1999年3月起,原工行上海分行行长沈若雷以申联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身份,出任香港上海银行董事。自2004年,傅建华以申联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的身份,亦加入香港上海银行董事会。

据《财经》记者了解,申联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正是联和投资的附属公司。1998年前后,联和投资在英属开曼群岛发起成立了申联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投入约5.97亿元,占34%股权,随后又在香港成立申联国际投资(香港)有限公司,投资5585万港元,亦占34%股权。

目前,沈若雷还兼任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这家寿险公司此前是联和投资与花旗银行在上海成立的合资公司,花旗银行与大都会保险分家后更名为联泰大都会。目前联和投资仍持有这家合资寿险公司50%的股权。

随着上海银行股权的逐步收拢,联和投资终于走向前台。多年来所扮演穿针引线的特殊角色,注定它将在上海银行上市,以及未来更为广阔的沪港台三地银行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海银行2007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07年6月30日,上海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1.82亿元,不良率2.99%。前十大股东中,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8.4%、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持有8%、国际金融公司7%、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6.69%、上海黄浦区国有资产总公司3.08%、香港上海商业银行3%、上海汇鑫投资经营有限公司2.62%、上海浦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92%、上海市闸北财政局1.62%、上海市卢湾区财政局1.53%。

截至2007年底,该行总资产达3212亿元,人民币存、贷款总额分别达到2579亿元和1499亿元,拨备覆盖率为115%,全年实现税前利润32.4亿元。

上一篇:叫停股票增值权之后 下一篇:熊来了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