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恢复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3-12 07:18:22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恢复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复明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07例(118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及110例(118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无眼底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相比,术后复明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眼底增殖性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复明效果较差。结论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适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手术复明效果受眼底病变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白内障; 糖尿病; 视力; 并发症

糖尿病致盲的主要原因是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1]。随着白内障手术的日臻完美及糖尿病治疗的不断进展,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力问题被更多的眼科医师所关注。然而,白内障术后视力及远期效果除了手术因素外,主要取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2,3]。现将本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疗效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型糖尿病白内障患者107例(118眼),男64例,女43例;年龄51~89岁,平均(60±6)岁。糖尿病病史1~19年。单眼96例,双眼11例。术前视力:光感~0.3,光定位及红绿色觉均正常,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术前及术后散瞳后,用双目间接眼底镜详查双眼眼底,并详细记录眼底改变。所有患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DR分期的诊断标准参照1985年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所定标准[1]。对照组随机收集在同时期施行同样手术的110例(118眼)血糖正常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男66例,女44例,年龄48~90岁,平均(62±6)岁。术前视力:光感~0.3。

1.2 方法 (1)术前血糖控制在8 mmol/L以下;(2)术前常规行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及眼超声检查;(3)本组病例全部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医师操作;(4)术后常规检查视力及眼底情况,视网膜病变分期参照1985年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所定标准。118眼中64眼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余54眼不同程度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术后第1天、第3天及1周复查视力及散瞳,用双目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记录,以后每月复诊2次,至3个月后不定期随访。对侧非手术眼同时行散瞳检查以便对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改善,无眼底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 d视力达0.4~0.6者31眼(48.44%),0.8~1.2者16眼(25.00%),见表1;与老年性白内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单位: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通讯作者:王蕊

2.2 两组手术并发症情况 两组均出现并发症,有角膜水肿混浊、前房纤维素性渗出、虹膜粘连和后囊混浊等,见表2。糖尿病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视力及DR分期情况 存在眼底增殖性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复明效果较差。见表3。

2.4 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处理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常规

散瞳并用双目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Ⅲ~Ⅳ期患者同意术后15 d~1个月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确定是否需光凝治疗及确定光凝方式。 NPDR患者行局限性光凝,PDR患者行全视网膜光凝(PRP)。伴黄斑水肿者先行黄斑区光凝后再行视网膜光凝。光凝后于第1、2、3、6个月以及第1年复查眼底,3个月后行FFA检查,必要时补充光凝治疗。其余患者除要求定期复诊外,建议口服羟苯磺酸钙、甲钴胺等药物治疗。

3 讨论

糖尿病性白内障比老年性白内障发病年龄早,其白内障发展加重也更快,可能高龄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的白内障除糖尿病因素之外,还有老年性的因素在内。或者说这是糖尿病因素使老年性白内障提早出现或加速其发展。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机制尚无定论,但动物实验实现晶状体内糖代谢紊乱,是其白内障形成的生化和管理基础[4]。糖尿病性白内障在手术摘出后,其术后并发症比老年性白内障多[5]。本资料糖尿病性白内障118眼中,术后有并发症者有28眼(23.73%),而老年性白内障118眼中,术后有并发症者仅有15眼(12.71%)(P

3.1 角膜水肿 术后早期发生角膜水肿较多。可能和机械性损伤、灌注液、化学因素或其他因素有关。其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减少、角膜厚度增加、透明度下降,有时也可能有后弹力膜皱褶。本组中糖尿病组角膜水肿6眼。单纯角膜水肿,无需特殊治疗,多可自行恢复。

3.2 虹膜炎 术后并发虹膜炎较多见。其炎症反应程度与受刺激强度、受刺激的不同情况及灌注液有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房水浑浊和纤维蛋白渗出,有的形成虹膜后粘连。本组糖尿病性白内障118眼中,发生虹膜炎症35眼(29.66%)。其中房水浑浊者14眼(11.86%),纤维蛋白渗出者5眼(4.24%),虹膜后粘连者6眼(5.98%)。而老年性白内障组术后并发虹膜炎者仅15眼(12.71%)。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术后虹膜炎发病率比老年性白内障显著增多(P

3.3 后囊浑浊 晶状体后囊浑浊是白内障摘出术常见并发症。系由于囊袋内细胞增生所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发生在术后数月或数年后,糖尿病性白内障组术后早期可发生。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的治疗,在发病早期积极治疗糖尿病,配合滴用治疗白内障眼液,晶状体混浊可能部分消退、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当白内障明显影响视力时,在控制血糖情况下施行白内障摘除术,术中可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在手术时机掌握上,术前空腹血糖要求接近正常,血糖控制在8 mmol/L以下可明显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1]。在血糖得到控制以及确认外眼无炎症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手术较为安全。从本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看,糖尿病组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4眼中,术后视力≥0.4者47眼(73.43%),对照组中118眼术后视力≥0.4者88眼(74.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只要无明显眼底病变,手术效果是满意的。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者,大部分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眼部表现。对合并视网膜病变尤其是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由于手术前存在眼底尤其是黄斑部的病理改变而使复明效果有所降低。合并眼底增殖性视网膜病变3例者,无1例术后视力≥0.5,复明效果大为降低。说明糖尿病性眼底病变尤其是视网膜增殖性病变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原因。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视网膜病变的基本措施,若能努力使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接近正常水平,可显著推迟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应用口服降血糖药的患者,当出现视网膜病变进展迅速或已进入增殖期,应改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手术并发症多是影响复明效果的另一原因[6]。本文糖尿病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3.74%(28 /118),非糖尿病组发生率为11.86%(1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 考 文 献

[1] 张承芬.眼底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39-255.

[2] 卞小芸,宋秀君,张晓融,等.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视力相关因素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3):185-187

[3] 白晶,徐晓宏.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前后血糖水平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9,31(8):585.

[4] 吴洁,赵燕麟,高伟.Ⅱ型糖尿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一年的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定量分析 [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19(2):118-122.

[5] 常文勇,迟革,门大伟,等.糖尿病合并白内障与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疗效比较[J].西部医学,2010,22(11):2072-2073.

[6] 黄涵.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两种手术方法疗效和并发症的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40-41.

(收稿日期:2011-08-26)

上一篇:黛力新与帕罗斯丁治疗冠心病抑郁并发症疗效分... 下一篇:压宁定注射液用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效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