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经济合同解决中的执行问题

时间:2022-03-11 10:13:47

探究经济合同解决中的执行问题

【摘 要】民事合同纠纷的执行占了民事执行工作乃至执行工作很大比例,民事合同纠纷执行难不仅影响社会公众对执行工作、对司法的信任; 而且也不利于法院执行工作的开展。执行难已经超越司法领域,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律规定不完善而致使执行工作难以操作的因素,也有当事人的风险意识不强、执行协助单位不配合等社会因素。因此,我们应从社会的角度去看待“执行难”,从社会的角度探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经济合同;执行;解决路径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75-01

一、经济合同纠纷的概念

经济合同纠纷是指当事人双方在依法签订经济合同之后,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意见分歧或争议。经济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当事人首先应及时协商解决,双方要本着相互谅解、实事求是的原则,寻求都能接受的自我解决办法。如果双方当事人隶属于同一个主管部门,也可请求上级主管部门调解解决。如果通过协商调解不能解决争议或者当事人不愿意通过协商、调解解决的,那么当事人任何一方均可按照书面的仲裁协议,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没有书面仲裁协议的,则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二、经济合同纠纷的界定

(一)行为人有无实际履约能力。

一般情况下,有履约诚意的,都是有履约能力的,否则就不会签订合同。而合同诈骗者则往往是根本没有履约能力的。

(二)行为人签订合同有无使用欺骗手段。

合法企业签订合法有效的合同,没有适用欺骗手段,且有履约能力,一般是可以证明其有履约诚意的。但是,对于根本无意履约的合同诈骗行为而言,是不可能没有欺骗的。这种欺骗可以在签订合同之时,以虚构的单位或者以伪造票据、虚假产权等手段签订根本不可能履行的或者是使对方在发觉被骗时无法追回损失的合同,也可以是在签订形式有效的合同之时,隐瞒自己根本不打算履行合同的真实意图,在获取对方财物之后即逃匿。

(三)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

有履行合同诚意者,必然会努力创造条件履行合同,而合同诈骗者一般是不会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行动的,有的即使履行部分合同,也是为了骗取对方信任,以达到骗取其财物之目的。收受对方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之后,即逃匿的,根本不履行合同,不论其合同形式上是否有效,其诈骗意图确定无疑,当然构成合同诈骗罪。

三、经济合同执行难的原因

(一)对民事主体资产及负债状况缺乏法律调整

从法律规定来看,人民法院的执行措施很多,权限也很大。但是执行这些法律条款的的前提首先是,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十分清楚的了解。这又依赖于国家队民事主体特别是自然人的资产及负债状况的法律调整。民事主体资产的形式有许多种,这些资产可以是存款、股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以及各种收藏等等。它们的处所以及流向只有所有权人最清楚。法律对“确无财产可供执行”后如何实现债权人合法权益缺乏进一步规定在民事案件执行的过程中,经常遇到除了法律规定的执行豁免财产,被执行人再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不能执行的情形。由于被执行人生活困难或其他原因无履行能力,人民法院穷尽执行措施仍无法找到可供执行的财产,被申请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

(二)法院执行措施需要进一步具体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法律提供的只是指导性的措施,而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案。如被执行人只有一套价值较大的房产,如果将其房产置换成价值较小的住房,则可以部分实现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同时又可以保障被执行人的生存,但能否进行置换缺乏法律依据; 即便可以置换,置换的操作程序、由谁主持、费用由谁来承担,这些法律尚未明确。如果由法院主持置换,在执行中执行法院为其找好置换的房子,被执行人如果拒不搬出原来住房又该如何操作? 这些都需要法律的进一步明确。

四、解决民事合同执行难的建议

(一)制定确切的民事执行方面的法律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逐步繁荣,执行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执行工作方面的立法已显得过于单薄,立法滞后的现象已经明显暴漏。因此,迫切需要制定更加确切的执行方面的配套法律。在有的国家采取了单独的强制执行法的体例,在实践中的优势也值得我们借鉴。

(二) 加强对民事主体的资产及负债的监管

民事执行的实质是财产执行,执行案件立案后必须设法找到被执行人的责任财产,如果我国能够加强对民事主体的资产的监管,将有利于解决当事人财产难寻的问题。建立完善的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并明确被执行人不依法申报的责任; 建立统一的账户管理体系,尽最大可能的解决多户头、公款私存等问题; 完善立法,加强相关部门对企业、法人注册资金的监管以及责任,减少空壳法人以及抽逃资金的出现。

(三)建立信用体系

我国的信用体系刚刚起步,许多方面有待完善。如果能够建立全国的执行案件信息库,与工商登记、房地产管理、出入境管理、车辆管理等建立的信息共享与措施联动机制,与人民银行的征信信息数据库系统互通,并在有效保护当事人个人信息的基础上将个人信用状况予以公开,允许公众查阅,将有利于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就能够预知当事人的资信状况,从而降低风险。同时,被执行人如不履行法院判决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其融资、投资、经营、置产、出境、注册新公司、高消费等等,都将受到严格的审查与制约,可以促使其在利益衡量中选择自动履行其义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将有助于约束当事人自觉履约,提高违约成本。如果这一机制能够真正建立,对法院执行难的解决将意义重大。

五、结语

“执行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我国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制度改革、法治建设过程中日积月累而成。“执行难”的原因既有法律制度不健全、法院执行不规范的原因,也有社会公众的诚信度、风险意识等方面的原因。因此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调控,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可以期待,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执行工作会一步一步走出困境,步入坦途,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童兆洪.民事执行前沿问题[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166.

[2]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办公室.执行工作指导[M].第2辑.北京:人民法院出版,2008.

[3]江平.民事诉讼法[M].4 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37.

上一篇: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研究 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细节”的预设和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