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戒毒”靠什么

时间:2022-03-11 03:29:18

品牌“戒毒”靠什么

作为率先表态的李宁公司,8月22日和24日先后在官网发表声明,明确指出“李宁产品符合欧盟REACH标准”,“还做出了在供应链中实现环境友好型排放的积极承诺”,在此之后的26日,李宁又对承诺做进一步补充:2019年成“去NPE化”最后时限。这是作为全球知名服装品牌应有的态度,只是,这场“戒毒”行动,单靠品牌企业之力还远远不够……

谁扯了“后腿”

近日,一份调查报告引发了民众对于穿着安全方面的担忧。这份报告直指耐克、阿迪达斯、彪马、匡威、KAPPA、李宁、H&M等多家全球知名服装品牌,产品中含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残留。NPE在纺织生产中常被用作表面活性剂,被排放到环境当中迅速分为NP,NP是壬基酚,是一种公认的环境激素,它能够刺激模拟雌激素,对生物的性发育产生影响,因此会干扰生物的内分泌,对生殖系统具有毒性,同时NP还能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存有积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证据表明NPE能通过皮肤进入人体,所以有专家提醒民众对此也不必太过担心。

随着报告的公布,涉及其中的李宁公司明确表示,其设计、生产的所有产品都是安全、可靠并且完全符合国家和欧盟的相关标准,与此同时,李宁也做出了相关承诺。2011年8月22日李宁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了《李宁公司在供应链中实现环境友好型排放的承诺》:“李宁公司将在8~10年间,在李宁公司的全部产品(包括鞋、服装及运动配件)的整个生产环节过程中(包括各级供应商及原材料提供商),消除影响环境的化学物质,全面实现环境友好型排放。”8月26日,李宁公司又在北京总部召开记者见面会,对之前提出的环境友好型排放承诺做进一步补充:在原来承诺的基础上,付出更大的努力,于2019年在供应链中最终消除影响环境的化学物质,实现环境友好型排放;将NP、NPE等列入化学品控制名单,推动供应商在各个环节中严格遵守这一要求;在接下去的4个月时间里,和200余家供应商、行业权威机构、NG0组织等密切沟通,商讨对于2019年实现环境友好排放目标的具体实施办法,并在2011年底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公布于众。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多个品牌很早就声明支持有毒有害物质零排放的原则,但其供应商的污染仍在继续。全球纺织品供应链非常复杂,它涉及不同的阶段和参与人员。供应链的复杂性必然导致产品制造的各道环节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无法透明化。就如一些品牌对NPE在服装上的残留的确是有规定,但由于这些品牌都没有政策去从源头淘汰NPE,因此导致生产商往往通过“洗”的方式将服装上残留的NPE都冲掉,以达到品牌的要求,但这么做只是加大了NPE对于我们环境的污染。

供应商在服装生产的哪一个环节为这些品牌提供服务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品牌应有一个对化学品进行全面管理的政策,从而去确保他们了解自己供应链使用和排放有毒物质的情况,并且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一般情况下,在整个供应链中,品牌所有者起着主导作用,对于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各个品牌需要立即对其供应链采取行动,这一点至关重要:了解其供应商在使用和排放何种有毒有害物质,并将此环境信息公开给公众,立即优先淘汰已知的有毒有害物质等。品牌应该和供应商合作,从根本改变他们的生产方式。

李宁公司已经采取的措施是将NP、NPE等列入化学品控制名单,然后推动供应商在各个环节中严格遵守这一要求。这意味着李宁公司的二级供应商在向一级供应商供货时,被强制要求出具第三方证明,说明产品(比如染料)中NP、NPE的含量达到欧盟标准。虽然由于NP、NPE广泛存在于纺织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整个行业都缺乏技术手段立刻彻底杜绝NP、NPE的存在,但是该措施将在短期内将李宁产品中NP、NPE的含量降到最低。

谁说了算

衣食住行,是老百姓的生活之本。然而知名品牌接二连三地深陷信誉危机,让人们不禁感慨,“我们还能相信什么?”就如这一次这么多耳熟能详的服装品牌出现问题,消费者不免对穿着安全表示担忧。而在调查报告公布之后,也有不少企业表示自己产品各项检测均符合标准,而在中国,只是因无官方数据或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支持,难以得到消费者响应。

据了解,在报告出台之前,李宁公司于2011年7月22日将中国市场中自行抽查产品送至国际权威的检测机构SGS和CTI进行NPE含量检测,检查结果均符合欧盟REACH标准。在调查报道公布的对李宁抽样产品检测报告中,所抽查的4件产品NPE含量分别为680毫克/千克、98毫克/千克、71毫克/千克、28毫克/千克,均在欧盟REACH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欧盟于2005年颁布了《REACH法规》,在附录17中明确提出:在欧盟市场上销售的用于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助剂其添加的NPE物质不得超过1000毫克/千克。而李宁的所有产品都通过了第三方国际检测机构的检测,是安全的、无毒的,完全能在欧盟任何国家销售。只是,调查报告的机构认为李宁对其法规存在误读。阿迪达斯随后也在声明中称,“有关组织的报告中所提到的检测结果表明,我们的NPE浓度远远低于指标值,从而证明我们所实施的政策是有效的。所检测的大部分阿迪达斯产品并未检测出NPE(9件检测样品中的5件均不含有NPE)。阿迪达斯一直严格坚持NPE浓度为100ppm的标准。”耐克公司在书面回复中表示,根据有关组织的报告,在衣物中检测出的NPE水平“对穿着者尚无已知的直接健康的威胁”。但是“由于其潜在的对环境的影响,耐克集团已经将其列入最新的限制物品列表和生产限制物品表中”。

而目前在中国,尚未对NP、OP及其聚氧乙烯醚的生产、使用及排放进行管制。不过NP和NPE已列入《中国严格限制进出口的有毒化学品目录》中,表明这两种化学品须获得许可方能用于进出口,但对于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和排放尚未做出限制。

针对此次事件,也有不少企业表示希望我国相关部门出台对NPE及其化学制剂的管理标准,以预防性原则和防范性措施为基础的化学品管理,一个能及时更新的优先管理有毒有害物质名单,以及一个可供公众查询的污染物排放转移系统。此外,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专家也表示,需要法律法规对化工源头生产化学剂的企业进行控制,规定这些企业公布NPE在化学制剂中的含量,为服装企业担负更多的责任。与此同时,也有批评者指出,消费者要了解有关服装纺织方面的欧盟标准到底和我们的国标有什么差异。此次的NPE风波,暴露的不仅仅是服装业的质量问题,目前,在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的一些领域,存在标准外严内松的情况,出口产品质量标准较高,而内销产品有关质量要求较低甚至缺失。

对于品牌服装企业来说,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会为其增加更多的安全感。就如相关标准和系统可以不断提供有关有毒有害物质的信息,确保企业政策与时俱进,更可以使企业政策得以强化。此外,从技术层面上讲,现在国内已经有可以替代的无毒印染助剂产品,成本要比原来高出5%~10%,法律法规还可以为企业创设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使安全的替代物质能够在市场真正站稳脚跟。

上一篇: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下一篇:把纺织行业规划做得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