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须从用好教材文本做起

时间:2022-03-10 05:07:21

阅读教学须从用好教材文本做起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人类获取知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的质量,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并且还要在多读的基础上深入文本进行有意识的素材挖掘、技法探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的阅读课应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高中学段,学生阅读量大幅增加,认识水平迅速提高,正是形成阅读品格,培养阅读素质,为阅读人生奠基的关键时期。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令人忧心的问题,那就是绝大多数学生在完成高中三年学习后,对于语文课本上最基本的篇目都不能留下清晰的印象,个别同学甚至说不上几篇课文的篇目来。我们的语文课文在学生脑海中烙下的精神印迹是如此的模糊浮浅,不由不让人感觉悲哀与震惊。这不能不让我们去认真反思我们的教材阅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笔者认为课文阅读绩效太差的根源正是我们对教材文本的挖掘不深,对课本的利用率低下。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漠视文本,二是孤立阅读。对文本的漠视并不是指轻视课文,而是指在具体的课文解读上,限于课业负担,教师只是把课文处理当作一个知识与技术层面上的问题来解决,而绝少考虑到用优秀文本的思想内蕴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心灵塑造,深化思维认知。而学生阅读课文缺乏层次感,过于停留在感性理解层面上。读课文,只求解决字词,只求了解文学常识,只求知道文章大体内容等等,这恐怕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对深入挖掘教材的必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就会造成课文的孤立阅读,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就此打住,没有时间也没有意识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时间一长,势必会打击学生的兴趣,禁锢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视野。

“走出较为狭窄的精神洞穴,放眼世界文明,领略中华民族的精神风采,从文本言语中去倾听伟大的心灵的搏动,感受言语世界的奥秘,同时打好语文和人文精神的底子。”(《新语文读书·出版说明》)这是时代对语文学习提出的新要求,要让学生走出“狭窄的精神洞穴”,教师自身首先要摆脱传统的说教式授课模式的束缚;要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和人文精神的底子”,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敏锐的教材文本挖掘利用意识。以教材典范文章为依托,结合课外扩展阅读,通过阅读实践,把模糊的“言语世界的奥妙”具体化,帮助学生从茫茫书海中梳理相对清晰稳定的精神养料源头,从而教会学生深入阅读,提升品格的方法。通过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我们可以获得指导学生深入挖掘利用课文素材,学习写作技巧的基本方法。

一、典型示范,激发兴趣

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会学习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学生之所以对教材文本印象淡漠,根本原因在于缺乏阅读的兴趣。通过阅读优秀教师们的教学随笔和反思,我们可以看到典型示范是他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之一。翻开历年的高考作文佳作,撷取课文材料入文且能自由驱遣者比比皆是,而借鉴课文体裁结构拟就佳文者也屡见不鲜。可以通过展示历年高考作文中那些借鉴课文素材、观点、技法重新整合出炉的成功之作,激发学生从课本中寻求写作素材、思路。如2004年全国卷一“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意见”,满分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对秦灭亡的原因讨论、对文言文政论文系列的诸多观点、思路的间接化用;2004年全国卷二“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满分作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对课文中涉及的苏轼诗词文赋、名言名句的直接引用等等。这些优秀范文的示范对学生深入阅读,广泛积累的引导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学生一旦认识到教材是写作素材、写作技法的丰富源泉,就会自然而然地把阅读积累的重点转向课本,而不再脱离课本一味课外猎奇。

二、巧用联想,举一反三

很多优秀课文,是情感与理智的完美结合,深入挖掘典范课文的思想内蕴,既可陶冶情操,又能启发思维。教师在指导学生挖掘课文思想内蕴时,要充分调动学生联想思维,上穷碧落,爬罗剔抉,进行扩展。

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指导学生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江水”这一意象进行赏析时,不可就诗论诗孤立赏析,而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联想思维,在课下对“水”的意象进行丰富拓展,深入挖掘“水”的人文内涵、文化品格。首先可以运用相似联想,积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与原诗句雄浑苍茫意境相似的诗句;然后可以对整个教材所学诗一回顾,选取与“水”有关的名言名句、名人故事进行相关素材积累。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水的相思柔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花自漂流水自流”——水的寂寞哀愁;徐志摩“康河柔波”里的灵动,闻一多“一沟死水”中的愤懑,“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壮等等。通过联想,触类旁通,由学生自己对“水”这一传统意象的文化特质进行了深入体悟,既加深了对教材文本的印象,又拓宽了文化视野,阅读效益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联想作为一种扩展思维的手段对于阅读学习意义重大,作家们的创作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们凭借联想,“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刘勰《文心雕龙》)。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巧用联想,可以让学生读书思路清楚,积累事半功倍,摆脱沉陷书海之苦。

三、素材卡片,分类汇聚

在课文阅读中遇到一些优美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刻的哲理,可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别,建立素材卡片,不断充实,建构自己的写作素材库。阅读积累的素材要能够引发学生心灵的感触,是感受思考的触发点、醒悟点。这样才能产生持久的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素材卡片,分类可以“景”、“事”、“情”、“理”四个阅读写作的基本维度为纲,下设不同素材的专题。分类汇聚素材,首先以课文材料为主,创建素材卡片样式。

对语文教材的挖掘,尤以体现人文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现今中学语文课本中,表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的篇章和材料,俯拾皆是。如孔孟儒家学说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清洁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品格;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超然物外的洒脱,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一身傲骨;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这些丰富的精神养料,可以让学生分类进行积累,不断扩展材料,通过具体材料深化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这样分类建成的素材卡片会让学生反复品读时产生一种容纳 “方寸之间,天地精神”的充实感和成就感。

四、课外扩展,声画光电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程标准对教学资源的界定也从大语文教育的角度出发,把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土地上,让学生的视野拥抱整个世界:天地山川、名胜古迹、城乡变迁、民间风情、乡音俚语、影视报刊、时事新闻、公益活动……无不是语文学习的丰富宝藏。对教材的挖掘也要立足教材求扩展,探寻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课内与课外的沟通。以本为本,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运用的学习资源,广采百花,拓展蜜源,丰富学生的积累。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力,也提供了深入挖掘教材内蕴的可能性。能够强化学生形象思维的网络、声音、画面、视频都可以尝试引入课堂,作为传统纸上阅读的必要补充手段。如在指导学生阅读《鸿门宴》时,教师可以补充阅读读本上的相关篇目《垓下之围》,让学生欣赏琵琶大曲《十面埋伏》,于冲突激烈、音调悲怆的乐曲声中浓化英雄末路的悲剧氛围。学生对《鸿门宴》的人物性格与历史命运的关系也有了更为立体丰满的认识。有时候,过于花里胡哨的阅读形式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收不到辅助课文阅读的良好效果。因而信息技术辅助阅读手段的应用要注意谨慎、适度,切忌喧宾夺主。

五、写作实践,迁移运用

学生对教材文本的挖掘逐步深入,开阔见识明晓事理,丰富学养提升品味,表达运用就会言之有物,得心应手。具体到作文实践中,引进课文材料入文,既有效地解决了作文素材枯竭的危机,又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文化意蕴,学生品尝到深入挖掘教材素材的甜头,反过来就会激发对教材的更深入的挖掘兴趣。教材文本思想内蕴可作学生写作素材,有些结构开合自如,文法严谨有度的文章则可在作文形式上作为借鉴范本。如学生作文思路不清晰,可以模仿一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过万重山漫想》的过渡方式。学生作文思路打不开,可以研究研究《灯下漫笔》《剃光头发微》的联想艺术。对教材文本内容与形式的迁移运用也正体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学习规律。

我们传统的阅读教学总习惯于把教材对学生写作的作用体现在学习抽象的写作手法上,调动不了学生深层阅读的兴趣,导致读写脱节,反把通过阅读积淀深厚文化底蕴的希望寄托于课外,实属舍本逐末之举。当我们的学生沉陷于茫茫书海之中,苦于无楫可依,无舟可渡时,何妨就近取材,深入教材文本去寻珍探宝呢?对教材文本的挖掘足够精深,厚积薄发,学生在阅读素养提高的同时,写起文章来也会成竹在胸,左右逢源。

上一篇:路在心中 5期 下一篇:我是志愿者,我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