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精神 和谐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时间:2022-03-09 09:50:56

人本精神 和谐管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以人为本,和谐管理”的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审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后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和谐管理”的具体工作思路。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管仲《管子 权修》中提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妨可以看作“树人”中最深层面的根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和谐管理”的指导思想,对于改善和促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一、“以人为本,和谐管理”的科学内涵

(一)从哲学和历史的角度看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伴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资本主义产生之初,就高举着“人权”和“自由”两面大旗来对抗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主义。之后,“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哲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探讨,甚至产生专门的哲学学派。在我国,儒家的中心思想就是“仁”字,从本质上看,“仁”就是一种和谐的,以人为主的良好状态。

(二)从党的理论基石和教育政策的高度看

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 这句话揭示的真谛是:个体的自我概念具有社会性,其自我概念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教育政策也逐渐向和谐化、人本化方向靠拢,如坚持以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体现了对学生各种能力及兴趣的培养的和谐考虑。

(三)从时代和现实的需要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和谐管理”精神实质是高校要重视人文建设,强调人文关怀。对我国高校来说,人文建设和人文关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让青年学子树立一种“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对人乃至整个人类的存在与命运的终极关注或终极关怀”。所谓“终极关怀”就是对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予以关注和追问。[2]

二、从“以人为本,和谐管理”的视角来审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过去的误区和现存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当然目标之一,是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心任务。但是,由于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滞后于形势的发展等因素,致使过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少误区。具体表现:一是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二是重学校强制管理,轻学生自律。三是重形式,轻效果。四是重成绩,轻德行的养成。五是重智能教育,轻心理健康教育。

(二)抓住有利时机,实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更新

在我国,教育理念的更新一来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二来因受传统文化的束缚,显得沉重而艰难。这和我国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内的蓬勃生机形成鲜明的反差。

“以人为本,和谐管理”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教育理念,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教育理念更新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要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和谐管理”的工作思路

(一) 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中的深层次参与

第一,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们不仅在入党积极份子发展为预备党员,从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这一过程中要从严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要求上进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范带头作用,要让他们以实际的行动去做好其他学生的引路人和带头人,让更多的学生受到感染和鼓舞,以此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

第二,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高校的学生干部一般上都是成年人,不宜采用居高临下的管理模式来进行,而应根据高校学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实施新的管理模式,而这新的管理模式就是要以学生干部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主,学校的引导,协调,督察为辅的模式。

(二)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中的多渠道实施

首先,要重视学生自我管理和发展。“凝聚力是任何组织最为重要,也是最难形成的人文力。凝聚力是集体组织运行中个体活力最后凝结而成的组织合力。”[4]现在有不少学校领导还有一种“政绩思维”的惯性,只想让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对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则遮遮掩掩,惟恐他人知悉。事实上,正是这种遮遮掩掩的态度反而让人心存疑虑。

其次,在学校宏观协调上营造合谐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即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良好文明的校园文明能起到一种课堂上起不到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对培养和完善学生的人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最后,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辅导员工作的作用。辅导员和学生交流中的一言一行,可能改变一个学生根生蒂固的思想,也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终生的命运。实践证明,辅导员通过自己辛勤工作、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完全会成为学生心中的一面旗帜。

(三)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上的全方位发展

第一,强化人本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人的需求与发展出发,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也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的关系。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能更有利的推动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完善和进步。

第二,推行和谐管理,构建和谐关系,创和谐校园

教育本身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了和谐管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大学校园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化的社会,也有着纷繁复杂但又脉络清晰的各种关系。我们现在说的合谐管理,其根本途径就是理顺各种关系,考虑到各种因素,进行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的师师、师生、生生关系,创建校园和谐的人文关系。

【参考文献】

[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8,476.

[2]秦晋.关注与超越-也谈人文精神与文学[N]北京:北京作家报,1995(6),17.

作者简介:姚锋,2005年毕业于湖南大学,获民商法学硕士学位,现留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上一篇:浅析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荣辱观教育中的重要作... 下一篇:高职师范院校合唱教学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