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初探

时间:2022-03-03 01:04:34

初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初探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它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如何提高初中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教学实践的基点,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探究,我认为作文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及运用语言表达生活的有机融合。作文教学的实效在于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激发观察兴趣,训练观察能力,形成观察探索自然的基本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名篇佳作,指导学生用心体悟生活,通过自己所学知识的运用,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 阅读观察 积累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43-0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它主要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如何提高初中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初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教学实践的基点,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探究,我认为作文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及运用语言表达生活的有机融合,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然而现实中许多学生都感到“写作文真难”、“怕写作文”、“一提到作文头脑发胀”。就算是硬着头皮写出作文也是东拼西揍的,读起来或空洞无味,或无病……让人读不下去,究其原因,还是缺乏观察、体验、积累和品味生活的兴趣,能力和水平偏低。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我将谈几点个人初步见解。我把它归结起来为作文的“十五字诀”,即:“广阅读、勤观察、多积累、亲体验、常练笔。”

一、在阅读教学中学写作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是学生的优秀范文,因此,可以说阅读教学是提高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直接手段,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这块阵地,引导学生学写作,归纳起来有三种方法。

1.阅读中学积累。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但由于学生平时练笔少,积累少,再加上不够重视,总是觉得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讲,这就需要学生多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从中积累好词好句、精彩片断。读书就像蚕吃桑叶,写作就像蚕吐丝,让蚕不断的吃桑叶,自然它就会吐丝,不给它吃桑叶它就不能吐丝!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断,是写作的好材料,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这样平时功夫下的多,积累的东西就逐渐增多,到时就不怕写不出东西来。只有功夫下到平时,积累的东西多起来,写作文时语言才会像清泉一般,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灵动而鲜活,有一种下笔如有神的感觉。

2.对比中学语言。

在教学中,如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我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春天,然后再读读文中的春天,通过学生自己与文章的对比,让他们自觉领悟到朱自清笔下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多荣,春风和煦,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整体感觉到《春》是一幅春光秀丽的画卷,又是一曲赞美青春的颂歌。通过对比来找自己的不足,找自己对春天的理解。从语言表达上,作者开始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的叠词,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作者先从总的方面描写春境,勾画出盼望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

接着,作者推出五个特写镜头,细致入微地描绘春天的动人景象。在春天,花儿“赶趟儿”地开,人们为了迎春,“也赶趟儿似的”走出家门,在春天,花卉争荣,各不相让;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了工作。而《春》的语言简朴,活脱、口语化,他用文笔把短暂的春天从自然界拉回到书面上,使其四秀常驻,随时可睹。学生通过阅读和比较,既开拓了视野,也积累了语言,借鉴了写法。

3.片断练习学表达。

在进行了读、说的基础上,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片段练习,要求学生利用5分钟时间仿照课文的写法,仿写一段话,学生写出后,分小组讨论交流,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交流,教师进行点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语言创造的乐趣,从而激发写作的兴趣。

二、观察积累中打基础。

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激发观察兴趣,教会观察方法,训练观察能力,初步形成探索大自然的能力,并学会用语言总结自己观察、探索的内容。学会在自然界中观察动物,观察大自然,在理科课上观察理化生实验;在体育课上学会观察描绘把握动作,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在劳动课上学会使用工具,了解程序;在美术课上学生写生,制作各种小物品,设计喜欢的东西,即学会认识形、色方法,提高描绘物体形态、色彩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1.对于我们的生活,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初中学生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心中才会流出语言的潺潺清流。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积累生活,了解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不少同学写作时苦于无言,只是望题兴叹,究其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煤球”有几个孔,很多学生只是摇头,不知道,有的说9、10、12等,说明了学生缺乏细致观察的能力。有的学生提笔作文,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因,便是在积累上下了功夫,材料储备丰富。所以说要作文,首先观察,这是一个不可缺的过程。

2.有积累,才能表达,才能有感而发,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有理有据的文章来,反之不可。

义务教育语文大纲提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同时,还指出:“课内和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其他学科中的观察、参观、操作、实践等实践活动,有的可以作为作文的内容。” 因此,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阅读有益书籍是有效地积累材料的方法。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五彩斑斓的,作文要不断地生活化、平凡化。要经常带学生走出教室,去看、去体会,了解大自然中生物生每个季节的特征,让学生走进田间野外,走村串巷去了解体验当地民俗风情,学生有了亲身经历,就会写出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3.虽然有了充实的生活,丰富的活动内容,但并不等于学生就有了积累。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强调,学生准备积累本,指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摘抄,积累词语;读文章,找到写作的模样。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值得深思的现象,抓住细微的“小事”,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一瞬,开动脑筋,写成日记。常常练笔,不仅可以深化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积累感悟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指导写作行之有效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名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片段,积累课内外、国内外的优美诗词,积累文学文化知识等,并且经常在小组或课堂上交流,不定期地对学生积累的内容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积累,掌握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循序渐进的阅读、摘记、背诵,学生的语感有了明显提高,而且阅读能力大大提高,表达能力也有较快地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提升了,写作也得心应手了。

三、真体验才有真素材。

吕叔湘先生说:“对于人文可以首先要求它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叶圣陶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只要学生把平时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即可。学生作文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创作原则。真诚是一切文字之本,尤其是初学写作所必须遵从的。

要让学生说好话,就要教会他们先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有些同学害怕写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偌大个社会、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我们身边每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还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而在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究其根,是平时“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少了用心地体悟。要培养学生写的能力,首先要练练说话的能力,这就是写话的基础,有话可说,才有话可写,说得精彩,才会写得绘声绘色,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得从小学抓起,让学说熟悉的词语,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表达一定的意思即可。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常于练笔,亲身体验,写作的源泉一定源源不断,长流不息。

总之,学生写作的过程是观察、记忆、想象、思维、逻辑,整合等能力的集中体观。教师应指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中,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去实际应用,写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教师要巧妙的运用多种手段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维,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智文 《作文其实很简单》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12月。

[2]任长松 《走向新课程》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3]陕西教育厅主管的《陕西教育》。

个人简历:刘祥军,男,汉族,197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96年7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中学一级语文教师。现任汉滨区中原镇中原初级中学书记、校长职务。

上一篇: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的“合作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