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与人民币走出去

时间:2022-02-28 03:16:56

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与人民币走出去

货币国际化的本质是一国经济的国际化,它需要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巨大的外向型经济规模、开放的金融市场与稳定的货币币值作为重要支撑。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是一个国家外向型经济的“双翼”,既要受到本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又反过来对本币国际化的进程产生制约。从英国、美国的成功经验看,英镑和美元的国际化都经历过工业强国、出口大国和投资强国三个阶段。

人民币走出去的重要内容

人民币走出去与我国跨境直接投资具有内在互动机制:一方面,人民币走出去有利于促进我国跨境直接投资的深入发展,为企业走出去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跨境投资快速发展又能够加快人民币走出去的步伐。

首先,人民币走出去可以促进投资便利化。一是简化手续。外商以人民币进行直接投资,可以减少外汇账户核准和开户以及结汇等手续,而境内以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减少购汇环节。二是加快结算速度。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境内外银行之间已经建立了畅通、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结算渠道,该渠道可以为跨境直接投资提供安全、高效的结算服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规避汇率风险。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可以节省境内企业汇兑成本,丰富跨境资金调配选择,降低资金错配风险以及不同币种报表合并产生的汇率风险。

其次,人民币走出去可以形成跨境人民币资金循环。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扩大和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协议重新修订,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境外人民币存量迅速增加。开展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事实上在资本项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渠道,有利于境外沉淀的人民币存量资金回流,同时也有利于向境外补充供给人民币资金,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

最后,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必须从经常项目下的开放逐步发展完成资本项目下的开放。直接投资是国际收支资本项目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实现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之后,推出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符合人民币走出去的步骤,与人民币走出去的目标完全衔接。

当前人民币已经实现了经常项目全部自由兑换。在资本项下,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战略早在十余年前已经确立,目前已经实现部分项目可兑换。我国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创造了条件,将加速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实行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之后,境外投资企业可不发生资金汇兑,直接以人民币汇出投资资本金,这就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创造了条件。随着境外人民币来源的不断充裕,外国投资者以人民币对我国进行投资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强,届时外国投资者以人民币投资的政策也将进一步放宽,这将为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创造条件,从而进一步推动直接投资项下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另外,外商投资企业向境外举借外债等跨境融资人民币结算需求也会应运而生,为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跨境融资人民币结算也将会放开,从而推动外债项下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

因此,以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为契机,推动资本项目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必将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起到加速的作用。

系统性的金融政策支持

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通过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强化人民币的计价、结算和储备功能,推动和加快人民币走出去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相关金融支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是对宏观经济管理能力的要求更高。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的变化与国内货币政策、金融稳定等因素相互影响,要求提高宏观经济管理和政策有效性、灵活性和协调性。人民币跨境业务的拓展必须以稳健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为根本基础。为此,必须保持宏观经济的健康成长,避免大起大落,努力保持国内财政的稳健性,完善金融调控机制,不断增强货币政策公信力,增强对人民币的信心。

二是对金融服务水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要求更高。以贸易和投资为基础形成的货币计价、结算,交易和支付等都离不开银行服务,银行要能提高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要能提供高效和便利的服务。因此,需要加快完善金融体系,加强公司治理,改善金融服务,为人民币跨境业务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三是对我国金融市场深度、广度和开放度的要求更高。人民币要走出去、被广泛接受,就要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发达的二级市场来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丰富的投资选择和投资场所,以便能更好地满足境外人民币持有所产生的多样化资产配置需要。产品要更加丰富,市场运行的效率要更高,市场制度建设要更加完善,市场的监管也要更加有效。因此,要逐步有序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加快建立相对发达成熟的市场体系,有一套较为规范完善的监管体制提供制度保障,包括分工明确的金融监管机制、较完善的金融监管法规体系等。

四是对防范和管理风险的要求更高。人民币跨境流动整体上能够降低货币错配风险,由于减少了汇兑环节的限制,资金流动也就相应便利。这就要求我国在发挥其积极正向作用的同时,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测和交易合法性的约束与监管。要认真总结汲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参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在加强常规金融监管的同时,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及时识别、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等。

八项政策建议

加大人民币对外输出力度。一是利用我国独特的贸易结构,实现区域性的人民币输出。我国对外贸易整体表现为顺差,其中对东亚等地区是贸易逆差,对美欧等国则存在大量贸易顺差。这使得人民币既具有升值的前景,同时又在东亚等贸易逆差地区具有输出的条件。只要保持人民币的相对稳定,同时有效运用好积存的大量外汇储备,仍能引导企业在东亚等地区使用人民币结算。二是我国正处于资本输出阶段,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可借助企业走出去之际,尽可能鼓励企业使用人民币,特别是在东南亚周边国家和对中国进口需求较旺的国家。在已开放的资本账户下,鼓励使用人民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并购活动。当然,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既需要人民币,也需要外币。在鼓励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使用人民币的同时,可借助我国拥有的美元资源,对其美元需求给予有力支持,在美元输出的同时带动人民币输出。特别是,由于海外金融机构对我国企业信用度不了解,往往需要支付相对较高的风险溢价。而国内金融机构对国外市场和企业不了解,对中国企业较了解,便于其与国内企业加强协作,给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建立以人民币为币种的海外投资基金。在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市场和行政资源的结合,建立人民币海外投资基金,服务走出去的企业,分散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实现长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建立以人民币为币种的海外投资基金,可以减少中国企业以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的摩擦和困难,降低交易成本,为企业提供前期、过程和善后方面的服务和指导,保障它们的合法权益。

推进人民币跨境融资。一是借鉴日本协力银行的组织模式,设立专营海外人民币贷款的机构,通过债券市场募集人民币长期资金,以市场化利率向对我国有需求的国家或地区提供人民币贷款,支持其对我国的出口采用人民币结算,用获取的人民币收益偿还贷款。二是开放境外企业境内发行人民币证券,允许境外有需求的企业在我国境内募集人民币资金,用于其生产经营所需。虽然人民币资本输出可能会对我国金融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是当前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必须付出的代价,从整体风险评估来看,我国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少其不利影响。

适度推进境外人民币融资利率市场化。目前,境内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跨境人民币融资的项目期限一般较长,如果对跨境融资利率视同境内贷款利率管理,境外借款方面临较大的利率风险,很可能对使用人民币融资产生疑虑。为此,可以考虑在确保不对境内货币政策造成冲击的前提上,适时推进人民币融资利率市场化。具体而言,可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作为跨境人民币项目融资的基准利率,每个项目的具体利率由商业银行在考虑贷款相关成本及风险后,与借款方协商在SHIBOR的基础上加点确定。在跨境人民币融资中推进利率市场化,一方面可以在不对境内市场造成较大冲击的前提下,为境内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上海成为人民币资产定价中心,有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加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一是保持汇率形成机制的灵活性。固定汇率制下,本币国际地位受到其他货币的制约,固定汇率也不能成为反映国内外资源配置变动以及外汇市场供求变动的变量,较容易出现汇率偏离经济基本面的失衡现象,也会影响货币在国际上的接受程度。当前人民币离岸市场已经开始形成,境外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有利于引导人民币汇率走向上下波动的合意区间。应进一步完善境内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适度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适当扩大境内银行的人民币购售额度,改进境内银行涉外敞口头寸管理模式;开发人民币对多币种的直接报价交易机制,形成人民币对多币种的国际外汇交易市场。二是保持汇率相对稳定。从国际经验看,日元汇率不稳定,严重阻碍了日元国际化进程。从近年全球外汇储备及全球外汇交易的币种结构来看,日元占比均呈下滑趋势。相反,在德国马克国际化过程中,马克汇率水平相对稳定,从而为其顺利走向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是提升人民币国际接受度的一项关键性安排。三是增加汇率避险渠道。逐步向境外主体提供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产品的进入通道,逐步向境外开放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尤其是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等具有套期保值和风险对冲管理功能的产品,使境外主体能够借助这些产品管理其外汇风险。适时推出人民币远期购售业务。远期购售的政策设计应强调真实交易背景,额度以账面实有敞口为限,期限以实际商务合同为限。

加快金融市场开放。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快境内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建设。

一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高度发达的本国国债市场是货币国际化的坚实基础。目前,我国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还在雏形阶段,利率政策对收益率曲线的影响力有限。建议加快国债发行市场化,形成完整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尽快建立人民币国债远期市场,推出相关国债远期交易产品。同时,要完善金融债、地方债、公司债的市场建设,打通目前相互割裂的几大债券市场,从而形成有效的、分层次的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为不同市场主体提供定价基准。

二是及时启动境内金融市场面向本币开放的步伐。顺应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需要,我国已经开放了境外三类机构进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进境内资本市场,但还远远不够。境内金融市场是人民币市场,率先向境外人民币开放符合法理,开放只是意味着允许境外持有的人民币存款转换为境内金融市场上的有价证券而已,有利于降低境外人民币的变现性,稳定境外人民币持有量,同时扩大境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提高市场需求的多元化程度,避免出现日元国际化过程中,本国金融市场空心化的结局。

三是防范市场风险。人民币跨境流动总量受我国货币当局控制,境外机构通过人民币冲击我国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总体可控。但须要防范跨境人民币流动在某一时点、对某一金融产品、对某种交易量较少且流动性不大的市场造成冲击。要在建立健全对境外人民币资金流动实时监测的基础上,防范其对我国单一产品和市场的冲击。必要时,人民银行应当进入相关的金融市场进行调控性操作,及时将境外流动性吸附出金融体系,或是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采取直接的管制措施,彻底避免其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侧重资本项目交易层面管理,逐步放开汇兑环节限制。审慎监管是与企业激励相容的管理方法,是对交易主体的管理。即在控制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又不过分干预企业的微观行为。这是对经济扭曲最少的管理方法,应该是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这种方法要能达到控制系统风险的目的,需要具备的条件较为苛刻,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无法实现。交易层面的管理属于实质管理,是从具体市场、交易逐项管理的方法。我国在房地产、证券市场等领域的监管要求,都属于这方面的要求。汇兑环节的管理与交易管理,往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由于我国对于汇兑后的资金走向缺乏必要的监管,仅仅是汇兑环节的管制,成本较高,且较难全面管制,仅仅只是增加交易成本,在实质监管方面功效不大。再加上我国汇兑环节的管理与交易环节的管理分属不同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协调问题。事实上,为控制资本流出入的风险,需要管理的只是限制资金进行某些具体交易和进入某些市场。因此,交易环节管理能力的提高,将缓解汇兑环节管理的要求,甚至可以完全放开汇兑环节的管理。当然,也只有交易环节的管理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可以放开汇兑环节的管理要求。

加快金融业海外战略布局,提高对境外投资的金融服务能力。在海外资产规模不大、信用记录不完备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要想在海外获得金融支持是非常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授信”、“内保外贷”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这就需要中国国内的金融机构能够在海外有分支机构来完成相应的操作。要通过业务创新,结合走出去企业的特点,充分利用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直接投资、保险、基金、租赁等多个领域在内的多元化业务平台,为客户量身定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满足企业在境外的多元化金融需求。结合企业走出去的情况合理机构布局,有效扩大服务范围。

加强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资金流动监测。一是加强外商投资企业人民币资金流动监测。商业银行对境外投入的人民币资本金专用账户建立收付业务信息台账,详细记录每笔资金来源、去向和用途。同时,商业银行在资金汇入专用账户后,将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支付业务详细信息报送人民银行备案。人民银行建立对该类账户开立及其使用的监测制度,加强监测分析。对于资金使用真实性可疑的交易,由人民银行进行查处。二是加强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监测。及时了解人民币投资款的来源和境外用途,监控人民币可疑资金交易。全面了解对外直接企业经营情况,掌握境外投资项目进展情况。

(作者单位: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上一篇:浅谈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计算的参数取值 下一篇:湘桂铁路提梁站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