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

时间:2022-02-25 02:30:39

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

摘要: 自2007年首批村镇银行试点以来,无论从质与量上看,中国的村镇银行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伴随着高速发展问题接踵而至。文章基于亚洲农村、农业特点,着眼于亚洲村镇银行及农村金融系统建设的成功案例,立足于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通过对比、分析,以期为中国村镇银行的竿头日进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字:村镇银行;制约因素;发展模式

一、引言

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无不表明,一个健全、有效的金融市场能够有效提高农村收入和福利的农民,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农村金融之于农业、农户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银行金融机构及经营模式在面对农村、农业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市场时又略显力不从心。以此为背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许多国家纷纷试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村镇银行就是这一改革创新的产物。

二、亚洲各国村镇银行典范

农业经济相比其他产业而言具有与受自然条件限制多,产品价格波动剧烈,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亚洲诸国除以上共性外还表现出农业人口众多且贫困人口占比大、机械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而分散、不是根据利润决定参加退出而是为了维持生活继续农业经营,与其说是“生意”不如说是“生计”的特性。基于以上特点,相应的农村金融市场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这种严峻的挑战下,不少亚洲国家克服重重困难在村镇银行建设取得了成功,为他国农村金融建设提供了参考。

(一)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村镇银行建设经典模式

孟加拉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该国的格莱珉银行及“格莱珉模式”的成功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开辟了一条消除贫困的新思路。格莱珉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做出了一系列创新:

首先,该行主要经营的是一种小额、短期信用贷款。无需要客户提供任何担保,手续简便易行,贷款客户即可直接取得贷款资金;

其次,基于农户及贫困人口贷款需求特征,开创 “支持小组+贷款中心”的模式。暨每个贷款者须加入一个由社会背景、贷款目的相似者组成的小组,若干小组构成贷款中心。支持小组是一种典型的团队激励机制,以内生性的激励机制取代抵押担保;

第三,组内顺序放贷。 格莱珉银行在支持组内采用“2-2-1顺序”放贷:最初允许2名成员申请贷款,根据这两人的还贷情况另2名成员再行申请,小组组长最后得到贷款并监督还款情况[ ];

最后,贷、存、股三位一体。贷款者还贷同时存入一笔存款,债务清偿后除可享受更高额度的贷款还将享有一笔可以动用的资金。银行鼓励贷款者持有股份,目前该行国家持有10%股份,贷款者则持有该公司90%的股份[ ]。

格莱珉模式为村镇银行的经营提供了新思路。该国已有58%的穷人通过格莱珉银行提供的小额信贷摆脱了贫困,格莱珉模式还被复制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地区,全世界有超过1亿穷人从中受益[ ]。

(二)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ICICI)――大银行的村镇银行策略

ICICI的成功得益于创造性地铺设网点增加在农村的业务渗透率。概括说来,暨直接服务模式与间接服务模式结合:

直接服务模式主要是通过自助组。ICICI在原有自助组模式上开发了项目经理、协调员和促销员的三级制度。项目经理属银行从业人员,监督6位协调员,批准地区经理的贷款申请;协调员是自助组成员,负责督导6位促销员工作;促销员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新小组成立;小组成立初只进行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000卢比之后这部分资金以低利率在小组内部贷放,贷款利息收入成员共有,在内部贷款运行一段时间后银行开始向小组发放贷款[ ]。

ICICI又推出了间接服务模式――与小微金融机构(MFI)合作。将互助组、贷款发放和回收、资金管理、等日常事务完全由MFI负责,银行根据各MFI业务经营情况向其发放贷款,MFI再将贷款转贷给农户。随后该行又进一步升级间接服务模式,开发出合作伙伴模式。该模式下MFI不再承担转贷职能,只提供诸如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等服务。所有贷款由ICICI直接发放,这种设定保证了ICICI对贷款的追索权。介于MFI不再担当贷款者角色,ICICI为对其加以约束采用了“第一损失担保机制”,要求MFI承担不良贷款的一定比例,MFI所管理的贷款质量越高其收益也相应高。同时,ICICI还向有关MFI提供一个透支额度,只有在MFI经手的贷款违约时才会实际动用,一旦动用MFI就要为实际提取的资金支付罚息[ ]。

(三)日本农协系统――立体农村金融体系

当今的日本农村金融体系是一种合作金融与政策金融有机结合的金融体系,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农业协同组合。早在中世纪日本农村就自发的出现了诸如赖母子会、报德社等以地缘、血缘为中心,共筹劳动力、相互交换为目的的组织,而今更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日本的合作金融机构主要是三级农协系统,暨农业协同组合、农业协同联合会、农林中央金库。农协作为基层组织,直接与农户发生信贷关系,吸收农户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保险等业务。农协联作为中层组织起到在基层与高层中央金库间桥接的作用,帮助基层农协进行资金管理,吸收基层组织的剩余资金并在必要时给基层组织提供融资。中央一级的农林中央金库是各级农协内部以及其它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渠道,主要对系统内资金融通、调剂、清算,对会员办理存贷款、汇兑业务,指导农协联并提供咨询服务。

日本的农协系统与一般的农业合作金融相比有许多独到之处:

(1)非营利性。农协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致力于农协会员利益、支持农业发展。以基层农协为例,日本1947年颁布的《农业协作组合法》规定农协“所从事的各项事业是最大限度的为组员做贡献,不以营利为目的”[ ]。

(2)相互金融。农协在运作上与格莱珉银行有类似的三位一体模式,在日本被成为“出资者=利用者=经营者”三位一体。按照这一原则农协提供的是期待存款人不久可能成为贷款人的“相互金融”[ ]。

(3)地区金融。农协以传统的农村部落共同体为基础,是以地区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为基础的金融,各地区农协能提供更加符合本地情况的金融服务。组合成员间乃至组合之间甚为了解,是以“对人的信用”为基础的金融。

(四)启示

通过上述案例的展示我们不难发现,在农村、农业生产环境复杂的亚洲成功的组建村镇银行乃至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农业发展是完全可行的。显然,在这一系列成功典范的背后是存在共性的:

首先,以内生金融需求主导;其次,对农户与农村金融充满信心,如果村镇银行设立、开展业务的初衷不是基于内生的金融需求,那么村镇银行业务“脱农”现象在所难免;再次,基于对农村、农业的深入了解,扎根于农村,始终不偏离农村金融这块阵地以有别于传统金融的方式开展农村金融业务;最后,在发展模式和业务安排上勇于创新,突破了传统商业银行依靠屋里网点推进业务的桎梏,为农户提供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有助于农业生产、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的服务。

三、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内部制约因素

1.市场定位偏差

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的基本定位。但从实践中看,偏离这一目标已成为普遍现象。具体表现为贷款的脱农化、大额化、短期化[ ]。就目前来看不少村镇银行的大客户中非农企业占比明显偏高。另外,该投放在农林牧渔行业的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也存在逐步下降的趋势。

2.自身业务缺乏吸引力

村镇银行理应提供区别于一般商行、立足于地区情况的差异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根据比较,村镇银行不少业务与一般商行雷同。以安徽桐城江淮村镇银行为例,不难发现这些村镇银行经营的业务除个别“农字头”以外,大部分与传统商行交叉重叠[ ]。这导致村镇银行与一般商行间发生竞争,村镇银行绝对优势无从谈起,比较优势也将逐步丧失,长此以往村镇银行势必失去长效发展机制。

3.运营成本高

由于村镇银行经营机构的小型、分散化,在应对储户提现和其他日常运营问题上,所需的高流动性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相对较高。另外,村民居住偏散,以当前单纯依靠机构扩张加物理网点覆盖的模式非但不能深入到本地区业务的腹地,还导致业务经营成本增加,双向制约了村镇银行经济效益。

(二) 外部制约因素

1.组建村镇银行的动因不明

近些年村镇银行的发展如火如荼,笔者却不禁要思考村镇银行爆发性增长背后的动因是什么?究竟是以政策为驱动还是以客观需求为目的?究竟是外生主导还是内生金融需求主导?组建村镇银行的动因如果不能厘清,势必给往后村镇银行的发展带来制约。

2.普遍以传统商行发展模式应对农村金融

就目前村镇银行金融许可证发放情况来看,我国村镇银行依然是以扩张村镇银行总行、网点数量来推进村镇银行发展。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农村人口众多的大国,单纯的物理网点膨胀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支农,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笔者认为有待商榷。

按照“金融功能观”观点:金融机构的数量、规模大小的变化,并不能有效说明金融体系宏观效率与微观效率的同时进步。事实上,能够表明金融体系演进路径的因素应当是金融功能的升级[ ]。只有金融功能升级才能推动整个金融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充分满足来自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四、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

(一)提升自身发展能力的对策

1.厘清村镇银行定位

村镇银行应定位为为区域内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微型金融机构。与大银行相比,村镇银行在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存在显著特征优势:村镇银行处理软数据的能力略胜一筹,这里的软数据是指借款人的特征或管理的能力,这种信息一般只能通过与借款人之间的亲身互动搜集到。村镇银行土生土长,债权债务双方情况互为了解,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村镇银行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扎根于农村、农业之中。

2.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一方面,各村镇银行要抱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产品创新理念,开发设计出更加符合于本地与本行特色,有别于一般银行业务,面向支农金融业务。

另一方面,村镇银行要创新服务手段,摆脱单一凭借物理网点提供服务的经营方式。一改传统银行“坐商”作风,深入到广大农村中去,与农村合作组织、农户建立良好关系,了解他们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此外要积极反馈信息为产品创新提供依据,将产品与服务、手段与目的有机结合。

(二)改善外部环境的建议

1.鼓励以内生金融为主导的村镇银行发展模式

农村内生金融组织的存在不仅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是适应中国农村圈层社会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特殊信用结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地适应了农村和农户金融需求的特点[ ]。

农村内生金融具有信用与经济功能的双重属性,各级政府部门应注意引导发挥其内接农户、外联市场的双重作用。鼓励在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内部开展信用合作;对于已建成的农村内生金融组织,依靠组织资金把农户的劳动力、土地与市场结合起来,提高组织化程度,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同时把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调整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其经济功能[ ]。注意合理运用股权信贷模式将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由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延伸到信用合作,使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生质的变化,使合作机制更加完善,更具保证,配合已初具规模的村镇银行系统共同搞活农村金融、支持三农事业。

2.差别政策安排

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包括对欠发达地区的村镇银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给予支农再贷款等支持。人民银行应加快制定村镇银行临时资金缺口和支农资金缺口再贷款支持的步伐,着力解决村镇银行在运作过程中的难题。

此外,目前的存贷款利率安排也不利于村镇银行合理定价以区别传统商行贷款,更不足以使农村金融机构获得合理的回报来弥补其成本和风险。反而使许多农村金融机构业务上持续向商业银行业务靠拢;经营上可能出现贷款越多,亏损越多。因此,在条件具备时,应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地区情况、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债务人承受能力、以及各村镇银行自身发展水平与经营策略自主厘定存贷款利率。

上一篇:整合培训模式 提高培训实效 下一篇:浅议FDI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