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库存物资管理中的“三级”分类管理

时间:2022-02-20 03:41:41

医院库存物资管理中的“三级”分类管理

[摘 要]随着医院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库存物资的管理在其整个经营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库存物资是否能够实现有效的管理,对于整个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都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医院;库存;物资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9-0022-01

1 医院库存物资管理的“三级”分类管理概述

库存物资的“三级”分类管理主要是借助于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将库存的物资按照物资的价值、品种,分为特别重要、一般重要和不重要三个等级。同时,在进行等级分类的基础上再实行药品品种重点管理、控制管理和总额灵活调控管理。

(1)一级材料。一级材料主要是以一些贵重的医学仪器和医用药品为主,比如,植入人体内的各种材料以及其辅助材料,这些材料是医院实施医疗救护的主要用品。

(2)二级材料。二级材料主要指医院办公常用的、后勤部门使用的低值易耗品,比如,金额比较小的一次性卫生材料、病人使用的床上用品等。

(3)三级材料。三级材料主要是一些金额比较小,而对于医疗救护并不起直接影响的常用的材料,比如印刷品、办公室用品以及水电等。

“三级”分类标准的实施,必须有相应的硬件设施与之配套:设施齐全的二级库房、完善的库房管理制度、统一的科室编码、全院电子化管理系统等。只有具备了实行“三级” 分类的客观条件,医院“三级”分类才能实现对库存物资有效的管理,从而推动整个医院救死扶伤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医院库存物资管理“三级”分类管理过程的实施及效果分析

2.1 “三级”分类管理过程的实施

(1)一级材料的管理。目前,我国医院对一级材料的管理,主要采用分批次进行核算的方法,单种材料从购进、领用直到最后的消耗,都对其进行跟踪管理。领用一级材料的科室以各个病房、临床科室以及手术室为主,这些科室在领用一级材料的时候即办理出库手续,每个科室二级病房的材料自动入库,确保了材料的库存与领用的一致性。相关科室在领用一级材料以后,再以规定的价格用于对病人的治疗,相应的科室的二级库房的药品自动减少。医院财务主管部门再根据一级材料的入、出库和各个环节的记账明细,进行核对,病人付款完成后,财务部门对其进行勾账,一级材料的管理与使用过程随之结束。

(2)二级材料的管理。二级材料主要是一些常用的低值易耗品,每个科室根据职能的差别和人员的多少,确定二级材料的使用数量。二级材料的管理主要是在二级库房的范围内进行的,二级库房对于低值易耗品进行进出库登记,主要实行的是以旧换新的领用方式,对于应该实施“换新”而没有换新领用的材料,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可以要求相关科室进行赔偿。这类材料基本上实行的是检查和盘存的管理方式,在进行定期盘点的基础上,实施大类管理。

(3)三级材料的管理。三级材料由于其在医院的业务工作中仅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一般实行的是总额控制的管理方式。三级材料品种众多、单个价值比较低,但是数量却比较多,很难实行按类或者按品种进行大类管理,实行总额控制,每月进行盘点,能够满足对这些材料的有效管理,管理程序简化,成本也大大降低。

2.2 医院实施“三级”分类管理后的效果分析

成本控制效果明显。“三级”分类方法的实施,使得材料的领用、支出有效地衔接在一起,确保了材料流通的真实性、准确性,提高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由于“三级”分类管理方法真正实现了领用材料落实到责任人的方式,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树立起成本节约的工作意识。

监督力度加大、透明度更高。“三级”分类管理方法使得各个级别材料流通的透明度显著提高。由于在这种管理方式中,各个科室都有了自己的二级病房库,每个科室可以对照病人的消费情况、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核算,建立自己的最佳成本模型。特别是对于一级材料来说,由于材料流通的渠道更加明确,这就使得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3 结 论

医院“三级”分类管理方法的实施,可以在有效地对医院的各种材料进行高效管理的同时,使得各个环节的材料的进出都能够有效地衔接,既压缩了医院库存物资的总量,也加快了医院资金的流动速度,医院的运营成本显著降低。

上一篇:基于多阶段决策的库存动态规划模型研究 下一篇: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配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