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紧密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2-19 05:05:02

中高职紧密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和质量提高的关键。针对中高职衔接的有关问题,只有探索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从而实现在终身教育背景下的中高职教育的紧密衔接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中高职衔接”,狭义是指如何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使之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广义则是健全职业教育从低层级到高层级或是更高层级的教育衔接。但两者的逻辑重音和本质属性一致,即强调“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都不是终结教育,而是纵横贯通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能产生巨大吸引力的教育。

2012年12月,广东省教育厅批准佛山市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粤教高函【2012】196号),由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从佛山市华材职校、南海信息技术学校、三水理工学校、三水工业中专、顺德陈村职校、顺德乐从陈登职校六所中职学校切入,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光伏应用技术、物流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五个专业为纽带,终身教育背景下的中高职紧密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全面展开,结合佛山市产业布局和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和创新,在中高职紧密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国内外中高职衔接的模式

(一)国外中高职衔接的模式。

1. 以英国为代表的文凭等值衔接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是国家出台职业资格制度,认可不同层次职业资格与相应学校教育文凭的等值关系,并使二者具有升学与就业的同等效力,职业资格的获得者由此取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2. 以德国为代表的通过预备教育 (专门补习或工作经历)衔接模式。

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除了具备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外,还要经过专业补习或一定时间的从业经验等才能获得高职教育的入学资格。

3. 以美国为代表的教学大纲与内容的衔接模式。

中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具有延续性和连续性,它们之间通过系统衔接的方式接轨,中职与专科层次职教大纲或课程呈现系统性,通过大纲与课程的对接保障这两层次职业教育的顺利衔接。

4. 以台湾为代表的学制一体化衔接模式。

“五年一贯制”是最典型的一体化衔接方式,如我国台湾地区的“五专”实行学分制,规定至少修满220学分,学生在前两年公共课学习结业后允许进行一次专业选择,在具体教学中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

(二)我国“中高职衔接”常态模式。

1. 对口招生模式。

该模式是指完成三年中职学习的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通过春季高考升入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目前高职招生普遍采取3+X考试方式。“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文化基础课,一般由高职院校所在省、直辖市的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命题、考试和评卷。“X”指专业综合考试,由招生高职院校确定,并根据招生特点及培养要求组织命题、考试和评卷。

2. 分段贯通模式。

该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合作,实行分段贯通式联合办学。招收的初中毕业生先在中职学校学习,毕业后经考试按一定的比例选拨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通常说的“3+2”就是这种模式,但中高职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整合、重组中高职课程和教学计划。

3. 五年一贯制模式。

这是我国较早试行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包括由部分高等院校招初中毕业生举办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下伸式)及在部分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提升式)两种情形。其入学考试与普通中专相同。一般分两个阶段组织教学,第一阶段以公共课为主,主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进行一般能力的培养;第二阶段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主要学习专业技术理论和培养职业能力。五年学习期间,通常前三年按中职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后两年按高职院校学生学籍管理。对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证书。

三、中高职紧密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试点的“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模式在吸收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成立中高职衔接工作委员会,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作用、制定中高职紧密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建立健全过程监控的管理制度等几方面。

(一)成立中高职衔接工作委员会。

由市教育局领导、市人社局领导、各区教育局领导、高职、中职学校领导、企业及行业领导组成。主要职责包括:①整合各中高职学校内职业教育资源,开展联合办学,促进优质资源共享;②制订中高职衔接工作委员会章程和工作制度;③定期召开中高职衔接教学研讨会,研究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④统筹规划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二)制定中高职紧密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1. 体现一体设计、分段培养、整体优化。

按照“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制定评价方法”的思路制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学校负责实施前三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学任务,其中第六学期为过渡学期;高职院校负责实施后两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学任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于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培养学生高职业素质为主线,以培养本专业合格毕业生标准的目标为导向,立足教学过程,对教学模块选择配置、有效组合和合理排序,给学生提供一个毕业后多渠道发展的平台,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

2. 主动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围绕佛山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求,注意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性,合理确定各自的人才培养规格,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考虑学生就业后职业岗位的变化性,培养熟练的职业技能,以快速主动去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动态变化。

3. 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实施四大对接。

强化系统设计,统筹考虑中职学段与高职学段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编排。以职业岗位群构建课程体系,贯穿“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的思路。基础理论课程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优选设置综合课程,注意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努力使课程功能取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取向一致;专业实践课要强化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选修课程适当设置经济与管理类、人文与社科类、科学与艺术类等三个类别,兼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4. 强化高素质、高技能的能力培养。

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改进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引进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视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鉴优秀企业文化,培育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

5. 注重创新,突出特色。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体现在专业定位和工学结合,反映国家对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类型、层次和质量要求,具体方案应按照高职院校专业定位和工学结合的要求统一设计,突出“专业+技能证书”的特点。同时,各专业也充分分析各自的实际情况,分析不同区域产业发展阶段对技术的不同要求、不同实习实训条件对人才培养方式的影响,充分发挥地区产业优势,积极探索适应本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办出专业特色。

(三)建立健全过程监控的管理制度。

中高职紧密衔接的转段工作,按照计划单列、委托试点高职院操作的方式进行。为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较高质量生源,衔接转段设立“优胜劣汰”机制,按照“转段遴选、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思路进行。即转段时,试点中高职院校采取过程监控与专业水平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联合对学生进行遴选。

由佛山职院牵头,采取行进式测试手段,与试点的中职学校联合对试点专业学生三年学习情况进行跟踪测试。即佛山职院根据“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按照学习模块,每学期选取若干门骨干课程,对试点中职学校衔接专业学生进行统一测试。各门课程测试成绩累积后取平均值作为转段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中高职紧密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既涉及宏观教育体制,也涉及微观教学领域,具体包括教育体制、招生考试制度、培养目标、课程、教材、职业能力培养及评估制度等,招生考试制度是突破口,培养目标是前提,专业建设是基础,课程是核心和落脚点。

(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来源:①佛山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职业教育专项课题《佛山市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中高职紧密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②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基于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项目编号:20120302002);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终身教育背景下的中高职紧密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012ZX-001)、《佛山市中高职衔接招生转段遴选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2012ZX-01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项目编号:2012JG-010)。】

参考文献:

[1]朱雪梅.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职业技术教育,2011,(7).

[2]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3).

[3]林晓丹.新办地方本科院校建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哲理,2010,(15).

[4]张金英.中高职衔接的“接口”和“通道”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0).

上一篇:高等职业院校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下一篇:多声部合唱中声音训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