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评级业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时间:2022-02-13 11:09:25

论美国评级业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本文从美国《金融改革法案》中关于信用评级行业的改革措施出发,通过比较中美两国信用评级业现状的主要差异,同时结合我国信用评级业面临的困境,提出推动国内评级业规范发展的改革举措。

关键词:金融改革法案;信用评级;规范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3-0112-04

一、美国《金融改革法案》中关于信用评级业的改革措施

(一) 《金融改革法案》中关于评级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1、强化监管机制:在SEC下设立信用评级监管署,专门监管NRSRO评级机构,确立这些机构的规则与违规处罚,并对这些机构进行年检。

2、消除监管法规对评级的依赖:删除法律、法规中对于信用评级的引用。

3、提高信息披露要求。

一是废止NRSRO评级机构对于“公平披露法规”(Regulation FD)的豁免权,这一改革要求评级机构在得到发行方内部消息后必须将其公开披露。

二是要求NRSRO评级机构披露其信用评级的绩效数据,并在信用评级时附评级表格,披露相关信息如评级假设、评级方法、相关数据、服务商报告和其它相关信息。

三是对于结构化融资产品,要求发行机构或承销商公开第三方尽职调查报告结果,为保证尽职调查的质量,要求尽职调查机构提供正式认证。

4、追究过失责任。

第一。撤除法规中对NRSRO评级机构的一些保护,使评级机构可能因过失遭到诉讼,这些过失包括评级或相关言论的“不实或误导”、在评级调研中蓄意或轻率的失职。

第二,明确SEC有权暂停或吊销评级机构的NRSRO登记,有权对评级机构进行反欺诈调查,将过失处罚范围从机构层面扩展至包括个人行为不当和管理层管理失职。

第三,要求评级机构正式向SEC备案指定文件;要求评级机构得知证券发行机构违规时必须上报监管和执法部门。

5、完善公司治理。

首先,要求NRSRO评级机构董事会一半以上成员(不少于两个)为独立董事;要求NRSRO评级机构设立专职合规官并建立机制保证合规官独立性,专职合规官每年必须向公司和SEE呈交合规年报。

其次,要求NRSRO评级机构设立内部防火墙,防止市场推广和销售影响评级;要求NRSRO评级机构向SEC上报与被评级机构间的人员流动,如果被评级机构的雇员加入NRSRO评级机构。要求NRSRO评级机构防范和审查利益冲突。

最后,要求NRSRO评级机构设立有效内部控制架构,保证其规章、流程、方法贯彻到评级中,并向SEC呈交内部控制年报。

6、改革评级流程。

一是要求SEC颁布关于NRSRO评级机构评级流程方法的规则,其主旨是评级机构应保证评级规章、流程、方法的一致性,并告知用户评级所用的流程方法的版本、流程方法变更及对评级的影响,在发现流程方法有误时及时告知用户。

二是要求NRSRO评级机构在评级决策中考虑的信息不再局限于发行方和承销商提供的信息:要求NRSRO评级机构明确界定评级符号及其含义,允许对不同种类的金融工具采用不同评级符号:要求’NRSRO评级机构评估违约几率。

三是要求SEC颁布关于NRSRO评级机构雇员资质要求的规定。

7、探寻模式变革。

第一。要求SEC研究NRSRO评级机构独立性及其对评级结果的影响,以及在跨评级机构和跨资产类别范围将信用评级的某些方面标准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第二,对于结构化融资评级,要求SEC研究评级流程、利益冲突、评级精确度测算指标和激励精确评级的付费模式等,并研究建立一个集中指派结构化融资评级项目的独立机构和相应机制的可行性,随后建立指派机制或更优的机制。

第三,要求美国政府问责局(U.S.Goverrmaent Accountabiliw Office,简称GAO)研究激励精确评级的付费模式,并研究建立一个为评级业制定独立标准和道德规范并监督评级机构的行业组织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二) 改革特点

一是改革措施彻底打破了以往少数几家评级公司对整个行业的垄断,提供了其他评级机构被认可并加入竞争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评级行业的竞争性。

二是在提高竞争性的同时,它又大幅度地加强了对评级机构的监管,通过对评级机构的信息披露要求及业务的监控,针对评级机构历史存在的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了监控。这些措施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对评级业放开后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剧的担心,为评级业的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由于竞争的加剧及透明度的增加,以往评级机构的“神秘面纱”被逐步揭开,与此同时,评级机构的权威性也开始受到了挑战。未来如何通过提高自身评级的准确性及预测性进而维护评级的权威性将是摆在所有评级机构面前共同的难题。

四是对于评级机构评级表现的统一衡量标准,SEC也表示将进一步考量,未来在条件合适的时候推出。这表明未来SEC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将持续强化。评级行业的整合规范未来仍有许多的未知数。

二、我国信用评级业现状分析

(一) 主要成效

近年来,人民银行按照“行政引导、市场主导”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稳步推进国内信用评级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评级业务稳步增长。据人民银行总行统计,从2004年到2009年6年间,企业债项评级从53笔增加到811笔。增长了15倍,融资金额由1056亿元增加到20947亿元,增长了近20倍;主体评级业务从31885笔增加到45702笔,增长了43%。二是评级品种逐步增加。在最初开展借款企业主体评级的基础上,通过人民银行的行政推动,不断增加新的评级业务品种。从借款企业评级到担保机构评级,再到近两年开展的商业承兑汇票信用评级,不仅有效助推了担保业务和商票业务的推广使用,而且促进了评级市场的产品创新。三是评级行业发展不断规范。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评级机构在评级质量上不断提高,在内控管理上不断加强,在评级方法上不断改进,在社会影响力上不断提高。年来的信用评级工作卓有成效。

(二) 目前信用评级面临的困境

1、评级机构。数量众多,参差不齐。虽然评级机构数量众多,全国有80余家,但仅有中诚信、大公国际、联合资信、上海新世纪等几家评级机构,规模相对较大,评级业务与种类有了一定发展。其他大多评级机构资质差,专业人才不足;评级品种单一、业务量小;评级产品公信力不足,认可度低。为了求生存,一些评级机构只顾眼前利益相互压价,采取低价格、高评级的手段抢夺市场,使信用评级业纯商业化,失去了其公正性。

2、企业没有参与评级的动力。对一些大型企业而言,融资不难,尤其是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

经营状况良好,商业银行争相为其贷款或承销其发行的债券,这些企业融资渠道多、融资不难,因此没有参评动力;而对一些有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而言,往往是级别带来负效用,因此企业要么是出钱买高等级、要么是放弃评级。

3、金融机构对外部评级的使用率偏低。金融机构是外部评级结果的主要使用主体之一,但到目前为止,企业信用评级结果的使用价值尚未在金融机构使用层面体现出来,一是因为各金融机构有着本身的内部评级体系,二是外部评级质量不高,没有形成社会公信力。尤其是新巴塞尔协议后,各大商业银行为了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内部评级高级法的标准,对内部评级投入更多,对外部评级更加淡化,致使外部评级结果的使用不甚理想。

三、美国与中国评级业的主要差异比较

美国《金融改革法案》的出台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多重的借鉴意义:对于评级机构而言,它指出的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规范与趋势,可以此为标杆来提高自身的实力:对监管机构来说,它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标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规范国内评级行业的发展;而在投资者来看,它更是一个可以对评级机构和监管机构提出要求的基石。

然而,我们不能照搬照抄美国的信用评级改革经验,因为美国信用评级业已发展到成熟阶段,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刚处于起步阶段,二者存在着诸多不同,例如:美国的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已具有较为成熟的评级技术,在美国乃至全球具有了较高的公信力,投资者将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当作投资的依据。而在我国,评级机构参差不齐,评级质量不高,市场需求严重不足,急需行政推动。具体而言,中美两国的评级业在行业发展、评级监管、评级需求、行业竞争、行业自律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详见表1。

四、以美国评级业改革为鉴,推动国内评级业规范和发展

(一) 关于评级模式创新的举措

1、大、中小企业分类的评级模式。对于目前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评级已初具规模,但信贷市场评级仍然需要进一步规范。鉴于国内信贷企业中中小企业偏多,可以考虑大、中小企业分类的评级模式,例如可以按照企业资产规模进行分类,对于一定规模以上的大型企业,可以采用统评模式。要求评级机构严格按照规范化的评级流程开展评级作业,并将评级结果录入企业征信系统;对于中小型企业评级,可以设计一套符合中小企业特征的信用评级体系进行评价,并要求其逐步向大型企业的规范化评级靠拢;另外,可以考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报告使用制度,将推动企业评级工作与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结合起来。我们认为,将中小企业评级作为目前推动评级工作的切入点是可行的。

2、特许企业“双评级”模式。特许企业,即涉及国计民生的央企、地方重要国企、国防工业行业企业、部级通讯行业企业、能源行业企业、交通行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对这些牵涉到国家安全的企业,采用指定两个评级机构评级的“双评级”制度,可以实现对市场主体间的利益交换、评级过程中技术风险的双重监控,有利于有效检验评级质量并逐步将“双评级”制度加以推广。

(二) 关于评级市场培育的举措

1、继续加大对评级业发展的行政推动力和扶持力。资信评级行业的规范发展需要法律制度的有效约束,监管部门需要继续为资信评级行业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而努力,使各参与主体有法可依;另外,由于我国信用活动初具规模,但经济信用化程度仍然不高。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的基础条件还不完全成熟,市场主体缺乏使用信用产品,因此,评级市场的发展需要继续加大行政推动力和扶持力,为行业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空间和外部信用环境。

2、探索建立“两个层级”的信用评级行业架构。目前,国内信用评级机构数量众多,参差不齐,可以考虑将现有的评级机构进行撤销、合并和整合,进而形成“两个层级”:

第一层级由2―3家规模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公信力较强的本土自主品牌评级机构组成,承担国家全部特许评级业务,通过政府授予“双评级”资格,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双评级,掌握国内评级市场话语权,并作为国际性评级机构,参加制定全球统一的评级管理规则和国际评级标准,在国际资本市场对世界金融组织、各国政府、跨国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的信用状况进行评级。

第二层级由若干家本土与合资评级机构组成,合资机构只允许对不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和项目开展信用评级。

同时,考虑在两个层级的评级机构间建立保证评级机构更好地履行评级责任的竞争机制。如第二层级评级机构中的评级机构作为第一层级评级机构的备选,通过定期绩效考核实现优胜劣汰,形成适度的良性竞争机制。

3、通过政策与制度性安排,增加评级需求。目前评级产品的使用率偏低是评级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能通过行政和市场手段相结合,对评级结果的使用做一制度性安排,推动各方积极使用外部信用评级产品,评级需求量有可能会大大增加。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从制度上要求金融机构在发放信贷业务过程中要使用企业的外部评级报告;(2)从制度上要求投资人在信贷、债券等信用交易中充分使用信用评级信息;(3)在国家重点投资项目的审批和实施中、在境外信贷、投资活动中引人本土评级机构进行风险评价;(4)规定境外经济实体在我国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务工具、外币债务工具或在我国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必须由本土评级机构进行国家信用风险评级或主体评级。(5)政府在经济、金融、投资、监管决策中率先使用信用评级信息。

(三) 关于加强评级市场监管的举措

1、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规范的前提是有效监管,因此,首先要加快信用评级立法。以法律形式确立监管依据,保障信用监管执法的客观公正性;并统一行业标准,从信息采集、信息加工整理、信用评价等各个环节人手规范评级操作流程,促进信用评级业健康有序发展。另外,要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与权限。针对目前实行的以行业划分的准入管理制度,可以探索建立“伞型监管”体系,由各监管部门负责监管本行业的评级机构和业务,并由监督经验丰富的部门承担协调全局的职责,防止出现监管重叠与空白。

2、创新收费模式,切断评级机构与受评对象的利益链条。目前“发行人付费”的收费模式无法避免发行人与评级机构之间的利益冲突,极易出现以价定级、级别买卖现象,而由于国内评级产品公信力差,没有固定的使用方,这使得国外成熟的“使用方付费”模式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在国内使用,因此,解决利益冲突,必须探讨改革收费模式。

(1)大型企业评级收费模式:建立独立的“发行人托管基金”。目前,国内大型企业多通过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信用等级直接影响融资成本,为防止收费模式产生利益冲突,从源头切断评级与受评对象之间的利益交易,可设立“发行人托管基金”,由监管部门或中立的托管人依法从债券发行人处收集,评级结束后由监管部门支付给评级机构,基金收集的要求和支付的条件可通过专门的法规或信托协议予以规定。此外,在“发行人托管基金”中可考虑建立评级技术创新研究基金,支持评级机构的技术创新。

(2)中小企业评级收费模式:依托财政补贴或财政与企业共同付费。近年来,我国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可以获得财政专项补贴。我们认为,对中小企业的评级收费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当地财政部门可以按年度从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中划拨出专项费用对评级费用进行一定比例的补贴,从而减少中小企业的负担,提高其参与评级的积极性。

3、建立评级结果问责机制,加强评级约束。目前对评级机构的监管基本是以行政审批为主,仅局限于准入管理,市场约束远远不够,借鉴美国在问责机制方面的经验,国内评级监管要变革监管理念和方法,增加对员工资格、调查方法、评级流程的检查评估,严格执行信息披露要求,建立评级结果跟踪和问责机制,保证评级机构权责对称。对于复杂的融资产品,要求发行机构或承销商公开第三方尽职调查报告结果,要求评级机构加大实地调查力度,强化评级机构的责任。

4、建立违约率制度,切实提高评级质量。违约率是资信评级的重要指标,通过违约率,可以检验评级机构的评级指标体系、评级方法的科学性,可以为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核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历史违约率数据统计有利于评级机构完善评级指标体系,提高评级质量。2007年人民银行组织建立了信用评级违约率系统,组织国内有关评级机构报送违约率数据,在此基础上,建议继续加快违约率制度方面的调查研究,尽快开放违约率系统,探索运用违约率计算方法进行评级质量检验。

上一篇:外资银行进入对上海银行业经营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