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火灾防控工作探讨

时间:2022-02-11 07:59:48

农村火灾防控工作探讨

作者简介:龙清林(1973-),湖南怀化人,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公安消防大队政治教导员。

摘要:当前农村火灾事故依然突出,影响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加强农村消防监督管理,提高火灾防控能力,有利于改变火灾事故防控工作中被动应对的尴尬局面,维护农村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 火灾防控; 问题; 举措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262-02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村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农村火灾事故依然突出,影响农村的稳定,阻碍农村的发展,破坏新农村建设,成为构建平安乡村的不和谐因素。分析农村火灾防控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防范和控制农村火灾事故的对策,提高农村火灾事故应对能力,有利于改变火灾事故处置中被动应对的尴尬局面,维护农村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农村火灾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1.1 防火意识和消防知识贫乏

因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消防宣传教育滞后,加之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导致农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差,消防知识贫乏。主要体现以下方面:一是用火、用电、用气缺乏管理,点蜡烧香、放火烧畲等习俗依然流行;二是自防自救能力差,不懂起火后怎样报警、如何扑救初起火灾、怎样逃生等灭火、自救知识尤为欠缺;三是对火灾的危险认识不足,对火灾隐患根本不重视,对购买火灾保险不感兴趣。

1.2 农村公共消防产品供给不足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消防基础设施都用于保障公共安全,其建设效率具有公益性、长期性和社会性的特点。由于消防基础设施投入巨大,投资者不能获得直接收益,个人或经营性组织都不愿也无力提供,无法通过市场机制予以解决,只在政府才是农村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的主要投资者。但多年来,农村消防工作一直得不到重视,农村消防缺少规划,农村消防基础设施缺乏投入渠道,导致农村消防基础设施极其薄弱。据统计,全国95%乡镇未编制消防规划,97%的村庄没有消防安全经费,90%以上的村庄缺乏消防水源、没有配备消防手抬泵等基本消防器材设施,农村公共财政政策导致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消防工作开展的瓶颈性问题。

1.3 火灾隐患十分突出

火灾隐患,是指生产、生活中潜在的或固有的火灾危险性或火灾危害。火灾隐患一般有三类情形,一是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二是火灾时会增加对人身、财产的危害,三是火灾时会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农村火灾隐患最为突出是建筑火灾隐患,农村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或木结构,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缺少必要的防火分隔物,一旦起火,便会火烧连营,破坏巨大。其次是农村家庭火灾负荷大,建筑内部随意堆放稻草、茅柴等易燃物质,发生火灾蔓延速度快,扑救难度大。再次是电气线路布置不合理,电气火灾隐患多,农民缺乏安全用电常识,乱拉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使用质量不合格的电器设备,甚至违法偷电,导致电气火灾居高不下。

1.4 应急救援力量薄弱

消防力量不足是困扰我国消防工作大力发展的关键问题,这种状况在农村尤为突出。由于缺少经费来源,农村基层组织结构松散,农村应急救援队伍基本上处于空白。据统计,全国3.7万多个乡镇中有3.5万个基本没有消防力量,村屯几乎还是空白,大量火灾得不到及时有效扑救,农村火灾死伤人数占全国的65%以上。[1]农村消防力量的缺乏,发生火灾只能靠农民群众组织人员进行自救,但当前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基本是妇女儿童和老弱病残,这些人逃生自救都十分艰难,哪能指望他们进行火灾扑救。救援队伍少,自救能力差,往往错过了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火灾危害。

1.5 火灾事故救济不力

农村火灾事故救济机制不健全,也是农村火灾防控当中的一板“短板”。当前农民的安全意识普遍不强,主动购买房屋火灾保险的寥寥无几,加之农村没有慈善机构为灾民募捐善款,一旦发生火灾,只能期望国家给予救济补助。我国是一个灾害事故频发的国家,政府对自然灾害救助非常重视,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自然灾害救济补助,2010年7月国务院公布《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从法规层面保障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而对于人为灾害事故,政府的救济补助力度不大,家庭发生火灾事故,民政部门一般发放救助金500元,这对于需要重建家园的农民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把火烧回解放前”,这句顺口溜是农村火灾事故的真实写照。

2 强化农村火灾防控的举措

2.1 创新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形式

农村消防宣传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要想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就要在继承传统宣传教育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情况开拓创新。一是进行火情播报,定期不定期地向村民通报有关的消防安全情况。二是及时提醒群众消除安全隐患,消防执法人员、派出所民警在走访、执勤当中,发现各种消防管理漏洞,就应该口头提醒,督促群众及时改正。三是发放报警回执,消防队在接、处警时,在报警回执中发放附页,介绍防火、灭火、逃生自救常识,这样的宣传方式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加深群众的印象,更受群众欢迎。四是结合文艺演出、趣味竞赛和农村运动会的形式,进行消防知识抢答,进行火灾扑救和应急疏散演练,调动村民参与,寓教于乐。

2.2 保障农村消防公共产品供应

消防安全关系到公共安全,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村民,国家都应保障他们平等地享受公共安全服务的权力。政府部门在追求GDP持续增长的同时,也要将公共安全尤其是农村消防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明确政府在提供消防安全公共产品中的主体地位,制定年度财政预算时要将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纳入其中,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向农村进行倾斜。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由地方财政承担;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可以承担的,由地方财政承担;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不能承担的,由国家财政下拨专项经费投入农村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湖南省通道县从2010年至2014年每年落实专项经费1000万元,用于50户以上大团寨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要与与农村水利设施、道路建设、电网改造、村庄整治等工程联系紧密。在建好水利设施、村镇道路和入户电网的同时,也建设好配套的消防设施。

2.3 强化监督管理,消除火灾隐患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往往是消防安全隐患的积累导致系统失效的结果。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当前农村火灾隐患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威胁到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农村消防监督管理,消除火灾隐患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对于农村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消防部门要在政府牵头下,配合财政、建设、水利、公安等部门深入调研,全面论证,重点对火灾危险性大的村寨实施“五改工程”――路改、寨改、水改、电改和灶改,提高建筑耐火等级,增加安全保险系数。要发挥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作用,赋予社区民警消防监督管理的职责,社区民警在开展治安巡查的同时,也应进行防火巡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有条件的村寨要设立消防协管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举报消防违法行为,形成上通下达、反应灵敏的村寨消防工作监督网络。通过多渠道的消防监督管理,有效预防村寨火灾发生,大力减少农村火灾损失。

2.4 加强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设

我国农村地区远离城镇,一旦发生火灾,关键在于自救。所以,农村地区应以乡镇为中心、以行政村为网点,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力量,建立的农村消防力量体系。各个地区要根据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七部委颁发的《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建设好消防队伍,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要尽快建立乡镇专职消防队;乡镇企业比较发达、集中的地区,应该组建企业联合消防队;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应该以治安巡防队、民兵组织为依托,建立兼职消防队,或组织村民成立志愿消防队。[2]公安消防机构应定期深入农村,指导乡村专职和志愿消防队的建设,组织消防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协助修改和完善火灾扑救和应急疏散方案,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2.5 完善火灾事故救济机制

要解决农村家庭因灾致贫的问题,就必须完善农村火灾事故救济机制。一是鼓励、引导村民购买房屋财产火灾保险,或者由政府划拨专项经费为村民购买保险。如湖南省永顺县从2007年开始,每年拨出120万元的专项经费,无偿为广大农民群众在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投保,每户保额为10元,一旦发生火灾,受灾农户将获得4000至6000元不等的赔偿金额。[3]二是成立农村火灾慈善基金,让社会各界帮助受灾村民重建家园。2010年上海市胶州路“11・15特大火灾”发生后,在上海慈善基金会的发动下,短短几天就收到捐款550余万,这对农村火灾事故救济来说,很值得借鉴。[4]三是中央财政要增加灾害事故救灾补助经费,不仅对自然灾害实施救济补助,对火灾事故(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也应实施救济补助。

参考文献

[1]熊涛,袁志勇.农村如何消除火灾频发的隐患[N].光明日报,2007-4-19.

[2]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 《城镇化动态》网络版:www.省略/xhpaper/article.asp?id161&classid42.

[3]吴天宇.永顺120万元为全县农民购买火灾公众责任保险[N].团结报,2007-08-25.

[4]陈里予.上海慈善基金会收到550余万火灾[N]. 新闻晨报,2010-11-19.

上一篇:大型电子汽车衡检定规程探析 下一篇:自动化仪表工程质量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