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2-09 03:49:50

情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可是,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浓厚的学习兴趣呢?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融入课堂,快乐有效的学到知识呢?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学在乐中,乐在学中。

【关键词】情境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

一、情境教学

皮亚杰为代表的认识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教学放在学习环境四大要素的首位。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环境或氛围,其目的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其情感体验,达到对作品内容具体而深刻的理解。

1.情境教学的定义。情境教学是一种将学习者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规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其核心概念认为教与学有需要通过多种不同的情境进行,例如家庭、学校、社会,使教学的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各种环境联系,并在这些环境下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强调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投入和自发的学习者。

2.情境教学的定位。从教学实施的层面可以将情境教学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乃指在课堂中透过特定的情境来进行的教学,目的在“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将知识应于日常生活中 ,并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广义乃指在课堂外运用特定的情境来进行的教学,目的“在学生活动空间中创设不同情境,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从而获得自主发展,使课内与课外相通,教学与活动结合,学校与社会相通,认识世界与锻炼自主能力相配合。”

二、信息技术学科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相对来说新兴的学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在 Internet上浏览信息、下载信息、信息的基本操作。一些知识(例如网络),对学生来说兴趣非常大,学习的欲望比较大,相对来说学生对这个章节的主动性就很高,而对其它一些章节(如硬件知识),学生平时都没亲眼见过,让他们去理解并掌握就非常困难,而又不希望他们“知其名而不知其真面目”,就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方便、有效的帮助他们学习。

1.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应该是: ⑴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注意;⑵为了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沟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枯燥的数学概念、方法的学习生活化、具体化,从而便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

2.教学情境创设的时机。 教学情境创设的时机应当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为前提,并服从于情境创设的目的。所以我个人认为情境创设的时机有三个阶段:

⑴教学开始的导入。“导入学习情境”是在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这种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学习活动的起点与动力,是利于学习活动展开的一种情感,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的语言,具体的音像,动听的音乐可以创设产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某种自然、社会现象与学生已有知识与能力产生联系,形成新的问题,也可以创设学生产生好奇心的心理。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就会变为探究的欲望,兴趣产生是为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形成和学生学习欲望产生服务的,这是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导入情境的具体方法:①制造悬念,创设导入情境。制造悬念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例如:在讲“程序文件”与“数据文件”时,具往年的教学,发现学生无法理解何为程序文件,何为数据文件,往往教师在上面讲的洋洋洒洒,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为此,我特地在上这节课时,在铃响后学生静坐等我开始上课时播放周杰伦的一首流行歌,就在学生一边陶醉于歌声中,一边奇怪为什么会听歌而不上课时,我又把这首歌发给学生,请他们自己打开,欣赏美妙的音乐。结果所有学生都大喊,无法收听时(事先我已删除学生机上的相关的程序文件),我再开始讲解为什么他们不能听歌,是因为缺少听歌所需要的程序文件。这样学生就比较有兴趣,并且有耐心听我细细讲解程序文件与数据文件;②巧设疑问,创设导入情境。古人云,“学则需疑”、“怀疑”是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有效动力。讲到 Excel的筛选时,我出示一张该班级的一次考试成级,希望他们能告诉我在这次考试中,是男生的成绩优秀,还是女生的成绩优秀。所有的学生都很有“性别”荣誉感,都觉得自己所代表的“性别”是优秀的,可是口说无凭,得有真凭实据证明是优秀的呀?怎样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判断出来呢?这样,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都希望自己能正确的回答出谁是最优秀的。于是,自动翻开课本,找到筛选内容,按照课本所说的步骤,完成了相应的内容。这样,整节课里,积极性被调动,显示出充分的热情,并且生生之间、特别是男女生之间合作良好;③操作实践,创设导入情境。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的学科,虽然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应该培养一种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多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会操作。在 Excel的教学中,特别是在讲图表时,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试,去实践,自己找到制图的方法。首先,我用一张数据表与一张根据数据表制作出来的图表,呈现给学生时,非常直观,每个学生都觉得图表比数据表更能清晰表达出制表者的目的,怎么做呢?用图表向导,请每个学生自己操作。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试,不规定做出来的图一定要怎样的,不管他们做出来的图是什么样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自己在操作实践过程中得出图表的类型,图表区中的数据选择,图表上应该有的相关信息等,这样,学生根据每个人的喜好,作出他们觉得清晰明确的图来。

情境创设是一个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应或活动的过程,它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治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情境认知能意识到思维中的疑难困境及产生背景,并能揭示真实的生活情境在学习中的内在意义。置身情境中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探究的愿望,解决问题的热情与责任感,这些学习的动力资源促使学生主动评价甚至开发信息要素,自主建构认知,掌握知识。因此,情境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也是有效的。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的教育创新能力 下一篇:让童心在“绘画日记”中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