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时间:2022-01-26 10:36:12

多媒体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小学生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一直在探索一条简单易行、易于学生掌握、适合小学生写作的途径。近几年来,笔者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给作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1 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也就失去了写作的动力,作文也就没有了主动性,没有兴趣的写作,越发显得枯燥沉庸,也就不会写出声情并茂、内容充实的文章。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突破时空限制,通过声音、图片、动画等手段,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激情和欲望。

如指导作文《老师,我想对您说》,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一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由远而近,飘至耳际,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组组特写镜头的播放依次在学生眼前展现——白发、皱纹、烛光,作文本上的勾勾划划,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优美的旋律,拨动了学生感情的心弦,感动的画面使他们忆起了老师的付出和教诲,唤起了对往事的回忆,他们七嘴八舌讲起老师对自己、对同学的关心和教育,对老师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一句句真诚的话语在笔尖流淌……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情自然也出来了,此时埋在心中的话也想一吐为快了,一篇比较成功的作文很快写成了。

2 丰富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对生活的亲历和观察相对匮乏,甚至远离生活。又由于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他们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往往是模糊的、零乱的、肤浅的。因为缺少了观察,缺少了了解,没有认识、感受,也就缺乏了写作的素材;因为缺乏素材,即使有写作的冲动,面对作文也会感到无话可说;即使硬着头皮去写,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倘若所写之物,都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观察后再写,这又是极不现实的。所以作文课上不管怎样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写些什么,该从何处下笔。为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师生共同收集、积累的材料,进行提炼、合理分组制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为学生搭建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平台,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犹如增加了一次实践机会,弥补了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的缺陷,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写作所需要的素材,效果明显。

例如,指导学生写《沉吟春天》的书香美文时,笔者把搜集来的有关春天的资料(包括学生自己搜集的),经过筛选、组合,选择了一些有一定代表性的镜头制成课件,并配上解说词。在指导写作时,笔者先放了一些从各个侧面反映春天的画面,如春景有“轻烟、垂柳、嫩草”“鸭先知、燕回归”“春笋、春雨”等;春趣有“小儿嬉戏”“放风筝”“挖野菜”等;春色有“白的梨花”“紫的木槿”“粉红杏花”“红的桃花”及“各色玉兰”等……学生尽情欣赏春天的美丽,徜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简便、快捷地直观春天的美景,感觉真切、自然,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勾起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回忆,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在充分感受了春天的迷人气息的同时,又诱发写作动机,作文还能没话可说吗?

3 调动多种感官,激发想象力

想象力是学生写作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拓展学生写作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而多媒体技术既能够做到形象、色彩、声音的完美结合,也能够提供其中的某一要素。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利用多媒体以生动的画面、悦耳的声音、多变的情节和色彩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和灵感,并以此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取得不错的效果。

例如“小鸡抢虫”的镜头,让学生通过镜头展开联想和想象。一群小鸡飞奔到虫子跟前,嘴里叽叽叫着,使劲争抢着,启发学生联想此时小鸡像在说什么?抢到虫子的小鸡,嘴里啄着虫子,边吃边跑,嘴里发出焦急地“叽叽”声,为什么?像什么?没抢到虫子的小鸡,跟在后面拼命地追赶,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引起学生对已有情感体验的再现,唤起对相关生活活动形象的联想。通过联想,让学生的思维张开翅膀,笔下快速地表达此时内心的所思所感,很快完成一篇生动、有趣的习作。

4 优化修改途径,培养写作技能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让学生学会评价和修改习作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传统的作文评改,都是教师在后台忙碌,费功夫不少,却不能当面讲清“为什么”这样改,更不能根据学生的写作实例,实现写作技巧的当面指导,有时候即使能当面指导几个学生,却不能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运用电教媒体技术后,作文的批改、修订就直观、简捷、高效了许多。笔者的做法是选择比较典型的学生作文,将文章通过大屏幕展示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当堂逐字逐句修改一篇作文。从选材到结构,从正确的表情达意到词语的运用,比如,文章怎样“开头”更好?要表达同一个意思,还有没有“更简洁、更生动”的句子?在这里用哪个“词语”更确切?用“什么句式”表达更有气势?在修改过程中,学生既可以畅所欲言,参与讨论,集思广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同时又方便实现增添、删除、调序、变换等修改。既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了修改过程,又一步步地培养了作文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了推敲,大大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习作水平。

5 改变传统课堂,实现师生角色转换

传统作文教学都以教师为中心,一般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学生在写作课堂中,很难发挥主体作用,使学生养成依赖心理,缺乏独创精神;教师主观的设计,脱离学生的讲评,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自主创新。结果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写得苦,写得累,要么空话满纸,要么抄袭范文,以致于作文写了不少,写作水平未见提高。

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完成激趣、收集素材、开阔思路的同时,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课堂是开放的、民主的,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观察、思维、表达,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学生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在融洽的交流中,激发了想象力,打开了写作思路,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资料,选择表现形式,形成对全文的基本构思。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在写作方法上的启发引导,为学生架设一个“梯子”,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完成写作目标,从模仿到创新步步攀升,能自由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到言而有序,言之有物,实现由怕写到乐写的转变。

总之,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作文教学中,改变了学生课堂上的被动局面,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受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写作素材,把学生带到一个崭新的视听氛围之中,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生品尝到写作的乐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而写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州市王府街道团结小学)

上一篇:运用信息技术 构建互动的化学教学模式 下一篇:关于铣工实训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