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05:44:09

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

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世界农业博览 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65011)、石河子大学青年教师与对口支援高校名师“结对子”培育计划(SDJDZ201509),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特殊人才项目(CSC201405215035)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220-01

随着我国农业由传统自然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农业生产从产前、产中到产后都需要实现现代化。多年来,中国农业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为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但同时也看到,我国的农业与农业发达国家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与问题,急需从多方面继续努力加强建设。

一、开设此公选课程的意义

世界农业博览(World Agriculture Exposition)是从2012年起,我校面向各专业本科学生新增设的一门公选课。课程设置24个学时,1.5个学分。本课程在归纳和总结世界农业发展概述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了世界农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前景等内容。整个课程计划从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2学时)、现状与区域分布特点(2学时)、当今世界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4学时)、世界农业与典型代表性国家农业发展特点(6学时)、中国农业发展现状、特点与对策(4学时)、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与新动态(4学时)及世界农业发展的前景与展望(2学时)六个章节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世界农业发展领域的相关知识。

二、课程内容考核及效果

本课程采取课程论文加个人汇报考查: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了解学生掌握全球范围内农业的发展历史、基本特征及区域分布特点、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并结合当前实际,使学生了解中国农业发展基本情况和面临的问题,考查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其中课程论文成绩占 70% ,平时成绩(个人汇报、网络在线作业、课堂讨论、考勤等)占 30%) 。

有效的避免了学生最后单凭一篇论文一锤定音的情况。对考核的各个环节尽量做到公平、公正。教师根据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环节、网上学习交流进度等环节综合评定成绩。

三、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信息量,使用教学录像、幻灯片、图片册等丰富教学内容,并结合世界农业热点问题组织课堂讨论,采用现代媒体教学手段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保持本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基础上,必须突出重点、难点,可运用“微课”新手段翻转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及其生产规范知识点做成“微课”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加深重点、难点知识点印象。

(2)在讲授基本理论时,要联系中国农业的实际特点多举例。比如了解我国在农业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技术壁垒、农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哪些中国农业可以借鉴等。

(3)部分章节在教授的基础上,要开展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综合分析问题、书写及语言表达能力。如要求学生要学会分析自己家乡农业的发展现状、优势与特色、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措施、今后发展的前景与展望等。

(4)充分利用我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上传网络教学材料,包括课程简介、课程计划、教学日历、教学大纲、教师简介、课后习题等,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真正实现课前有了解、课上有讨论、课后有思考的良好效果,与任课教师、同学们可以随时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和交流,使授课更加生动、具有时效性。

四、结语

从接到新增此课程任务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这门课程的建设,从制定教学大纲、选用教材、师资队伍、课程教学等各个环节进行了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通过课程实践,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各知识单元的内容,并掌握了有关全球范围内农业的发展历史、基本特征及区域分布特点、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并结合当前实际,使学生了解中国农业发展基本情况和面临的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有意义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晓方.《世界农业科技发展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2]高旺盛.《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作者简介:

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老挝;改革开放;农业;综述

老挝地处中南半岛,国土面积为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为600万,其中80%以上从事农业生产i。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雨、旱两季,全境雨量充沛,季节温差不大,终年湿热,适宜农作物生长。

老挝自古就是以农业立国,但近现代沦为法国殖民地、二战时期日本入侵、二战日内瓦会议后美国的干涉和国家内部分裂使老挝农业遭受重创。虽然老挝政府在1976年颁布了《农业条例》,并与1978年颁行了《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暂行规定》和《在全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决议》在全国展开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但由于政策方针严重脱离了老挝实际,农业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1986年党的“四大”召开,提出了“改革开放”,农业政策的逐步调整,使老挝农业发展迅速。1990年老挝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了360公斤。到1999年老挝仅稻谷产量就达到了创纪录的210万吨,人均400公斤。ii如今老挝粮食不但实现了自给,还成为了东南亚主要的大米出口国之一。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中国也很关注老挝的发展。随着老挝加入东盟与世界贸易组织,并在区域政治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老挝农业发展的研究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方面,对老挝农业发展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了解老挝经济发展的过程,并更加客观的认识老挝当前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另一方面,中老两国有着相同的政体和经济发展模式,老挝在短时间内实现农业的改革发展对我国有着借鉴意义。

目前学界对老挝农业研究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研究人员数量不多。老挝虽然与我国山水相连,但其是中南半岛唯一的内陆小国,不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在老挝国内除了少数农技学校的教科书外,也很难找到关于老挝农业发展研究的相关著述。二是对老挝的研究多集中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而传统的农业领域受到忽视。所进行的对老挝农业发展的研究大多零星而不系统。

目前涉及老挝农业研究的著作有:覃主元等《战后东南亚经济史》(民族出版社.2007);马树洪、方芸《列国志.老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申旭、马树洪《当代老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马树洪《当代老挝经济》(云南大学出版社);(美)约翰.F.卡迪著.姚楠等译《战后东南亚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申旭《老挝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格兰特.埃文斯著 郭继光等译《老挝史》(中国出版集团.2011);[澳]米尔顿.奥斯本著,郭继光译《东南亚史》(商务印书馆2012);[新]尼古拉斯.塔林著,贺胜达等译《剑桥东南亚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王民同《东南亚史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张瑞昆《走近老挝》(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梁英明、梁志明《东南亚近现代史》(昆仑出版社,2005);梁英明《东南亚史》(人民出版社,2010)等一系列著作,对老挝的改革开放和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进行了大体的简要描述,在这些专著中对老挝农业的发展进行了一定论述。

涉及老挝农业问题的期刊论文主要有:陈江生、毛惠青“老挝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10);张琦、余国培“老挝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新趋势”(世界地理研究2010/01);吕荣华等“老挝农业生产概况”(广西农业科学2010/12);张富刚等“老挝土地管理工作现状及启示”(国土资源情报2011/08);龚秀萍等“老挝北部就剩主要农作物优势分析与区域分布”(西南农业学报2011/03);李建武等“中国杂交水稻在老挝栽培示范表现”(杂交水稻2010/06);坎鲁翁“老挝革新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及发展前景”(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03);王正立“老挝土地管理机构”(国土资源情报2011/03);周行等“老挝的水稻生产现状”(世界农业2006/08);张勤“老挝总理谈老挝建国30年成就”(东南亚纵横2006/02);史如林“近年来的老挝经济”(印度支那1985/04);覃茂新“走近老挝”(当代广西2009/22);丁传英、赵和曼“老挝经济形势初探”(现代国际关系1988/04);周在群“老挝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国际展望1989/03);方芸“老挝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东南亚2005/01);常州“老挝的粮食生产”(印度支那1985/02);伍昕、吴萍“老挝北部9省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探析”(东南亚纵横2008/06);殷和才“老挝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印度支那1986/03);宫葩昌、孙鹤“老挝产业结构及国民经济调整情况介绍”(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01);许梅“柬埔寨、老挝政治经济发展现状”(东南亚研究2002/01)等论文在分析老挝社会政治经济的同时也对老挝农业的现状或前景做了部分的分析和展望。

尽管关于当代老挝农业发展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而且许多研究成果还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但现有成果仍然有一些有待进一步突破的地方。主要在于在对老挝农业发展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不足。尽管现有成果不同程度涉及到了老挝的农业问题,但是把老挝农业问题作为整体进行纵向考察的研究成果仍然较为薄弱。其次,最新的资料尚未充分运用,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延展和深化。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四大”以后至21世纪初。至今出现了十年断层。

作者简介:王h(1985.5-),女,云南华坪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2012级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东南亚政治与经济。

参考文献:

[1]覃主元等,战后东南亚经济史[M],民族出版社,2007

[2]马树洪、方芸,列国志.老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申旭、马树洪,当代老挝[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2013年;现代农业;研究评述

1 2013年中国现代农业研究成果概述

(1)研究成果总量

现代农业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等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1],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深化,学术界对现代农业也日益关注,2013年现代农业的研究成果大幅度地增加,说明人们对现代农业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本文通过"知网"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信息统计源,采取高级检索的方式,检索项以"现代农业"为主题,共检索到 2013 年度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现代农业的文献10098篇,比2012 年增加1586篇;检索项以"现代农业研究"为主题,共检索到 2013 年度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现代农业研究的文献309篇,比2012 年增加44篇;检索项以"现代农业"为篇名,共检索到 2013 年度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现代农业研究的文献3968篇,比2012 年增加407篇;其士论文69篇,硕士论文62篇。

(2)研究成果类型分布

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研究、现代农业科技研究、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的研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技术等六个方面,其分布如表 1 所示。

由表 1 可见,2013年现代农业研究的重点是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发展模式的研究,这表明人们越来越注重如何选择一个适合本地农业发展的现代农业的模式,由此也引起了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

(3)研究主体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形成了一支以各类院校、研究院所为主体,规划咨询机构、政府机构为补充的庞大的研究队伍,并吸引社会各界、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大量进入现代农业的研究领域[2],形成了一支规模大、层次多、多样化的研究队伍。从2013年研究成果的发表者来看,主要是以各类院校的教师、各高校在读的博士、硕士生及各研究院所的研究人员为主体,同时也有社会各界、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旅游、金融、气象、园艺等相关行业[1],这些学者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对现代农业进行了不同视角的研究,

(4)研究三大亮点

2013 年现代农业研究有三大亮点:一是博硕论文数量显著增多,在"知网"上检索项以"现代农业研究" 为篇名检索到有关文献共有3968篇,其硕士毕业论文131篇,占总数量的3.3%,这说明研究主体的文化层次越来越高;二是与相关行业的研究成果有所增加,这表明现代农业与其它行业的结合越来越密切[3];三是有关某一区域的现代农业研究成果增加,这表明人们越来越重视现代农业对区域的贡献。

(5)研究三个不足

2013年现代农业的研究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尽管关于某一区域现代农业的研究成果很多,但研究倾向于政策解读与经验总结,太笼统[2],适用性不强,这表明国内关于现代农业的应用性的研究过于空泛,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差异的研究关注程度不够;第二,国外现代农业的研究涉及不多,这方面仅检索到 3 篇文献,包括 2 篇期刊论文和一篇硕士论文,表明国内学者们不注重国外现代农业的方式及研究成果的比较与借鉴;第三,一些应用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条件较好、便于集约化种植的地区,对于贫困落后的山区如何进行现代农业建设研究却不多,研究成果也更少。

2 研究展望

2013年学术界对现代农业的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但,要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研究方法要改善

2013年现代农业研究的文献数量多,但高质量、有价值的文章并不多,原因主要是没有有效地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大部分学者还主要是从描述性、定性去研究,尽管有些学者侧重于用实证进行定量研究,但研究的一般比较粗略,不够深入。因此,改善研究方法迫在眉睫,应该借鉴其他学科,进一步改善现代农业的研究方法[3],其途径主要有三:一是要继续积极倡导和鼓励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定量研究;二是要在借鉴其他学科或国外同行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力求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突破与创新;三是从我国是农业大国的具体国情出发[4],特别是针对某一区域的现代农业研究,更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合适的研究方法来进行。

(2)研究领域要拓宽

现在农业与其它行业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离开其它行业单从农业角度来研究现代农业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5]。这就需要学术界从不同角度、拓宽研究领域、创新研究课题、借鉴国外经验等方面进行研究。

(3)研究成果要转化

对现代农业进行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研以致用,应该把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农业中来,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所以,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研究和应用的一体化的体系,加快理论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换。

参考文献:

[1]徐志仓.现代农业的理论综述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1(1).

[2]王碧峰.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1).

[3]刘喜波. 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1(8).

[4]李成贵.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政策选择[J].学习与探索,2007(4).

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范文第4篇

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

一、有机农业产业化基本概述

(一)有机农业的意义与特征

要探讨有机农业产业化就必须要先知晓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有着许多种类似的名称,例如生物动力农业、生物农业、持久农业、再生农业、生态农业等,其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和瑞士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对其含义有着统一的解释,不同国家、不同机构对其有着不同的解释。2005年,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根据中国国情以及目前有机农业发展特点,颁布了中国有机产品标准(GB/T19630-2005),在该标准中的定义为:“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有机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其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有机农业具有系统性

有机农业并非只是一个封闭的生产系统,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有机肥、生物肥、生物农药等,强调农作物、植物、禽畜三者的有机统一。它的生产是一个完整的良性的循环过程,一个系统循环的结束理应作为下一次生产过程的开始,并最终实现对土壤与环境的保护与改良。

2、有机农业具有正的外部性

有机农业并非像传统农业那样单纯注重量的提高,其科学选种、合理耕作、应用生物技术等都对环境和土壤产生着不可估量的改良作用。同时,由于没有像传统农业那样不顾环境问题、安全问题而使用农药化肥,有机农业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有利用生命健康的有机食品。更为重要的是,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利于土地培养肥力,保护环境,它的生产、加工、储运、消费过程,都有平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动物、植物、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尽量循环利用有机农业自身系统物资,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很好的可持续性。

3、有机农业具有高成本、低产出的特性

有机农业并非简单的放弃农药化肥进行生产,它是一个完整的注重良性循环的系统,其以科技作为支撑的特性注定了要有更高的科技投入,并且,有机农业的产品与普通产品并无太多差别,不易被人鉴定,其得到认证的方法通常是得到有关机构的认证,而这笔不菲的认证费用在一定成度上增加了它的生产成本。同时,有机农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科技发展并不完善,其在产出上并不能与传统生产方式下的农业生产产量相比,这是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的一个短板。

(二)有机农业产业化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农村出现的一种新的经营模式,中国农业大学生态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乔玉辉博士这样讲到:农业产业化是以农副产品为主导,把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衔接起来,通过多种形式的利益分配关系,所形成的一种体系较为完善的经营方式。而这种经营方式,则需要以市场为基本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把有机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环节有机的集合在一起,并且这全过程的所有环节都要完全符合相关标准。

(三)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关于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界研究已久,成果颇丰。并且国内外学者对其外部性均做了深度的研究,但是两者的研究方向大不相同。如国外学者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有机农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国内学者却主要研究其经济效益。

事实上,有机农业产业化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如制度创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分工协作理论、规模经济理论都可以成为有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而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有着很强的正外部性。

1、就国外研究现状而言,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的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有机农业耕种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碳和有机氮元素;明尼苏达州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研究中心通过对比2006―2009年明尼苏达州有机农业公司与常规农业公司的财务收支数据发现,有机农业公司的总体收益好于普通农业公司。

2、而在国内,张新民通过研究数据发现有机水稻的生产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席运官提出5种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即公司租赁经营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国有农场模式、有机生产协会组织模式和地方政府带动有机农业生产模式,等等。

二、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有机农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展起来的,1989 年,我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生态研究室加入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IFOAM),成为中国第一个IFOAM 成员;1990年,浙江省临安县的裴后茶园和临安茶厂获得了荷兰SKAL 的有机颁证。

此后,中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认证机构,根据 IFOAM 的基本标准制定了部门的推荐性行业标准,以开展相应的认证工作;并于2002年11月1日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为起点,中国不断完善有机产品的相关法律规范,是我国有机产品事业走向规范化。

目前,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迅速,大豆、蔬菜、茶叶、杂粮等,主要出口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并且其出口额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有机农业土地面积广大,已经超过200万公顷,在世界排名排名前五,居亚洲首位。并且截止到2012年3月,我国大陆处于有效状态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有23家,7 728家从事有机农业的企业共获得了 11 090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我国有机认证机构数量已超过1000余家,这对有机农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产生了很好的积极促进作用。

(二)我国有机农业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目前有机农业发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但是,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仍有许多问题。

1、区域分布不均衡

目前,我国大部分有机产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东北各省,西北地区虽然近几年在西部大开发宏观战略下,有机畜牧业得到一定发展,但还是远远无法与东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较。同时,从数量和面积来看,东北地区最大;从产品加工程度和质量来看,以上海、北京、江苏等城市较为占有优势。

2、产业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

虽然我国经过认证的产品有700多种,但是其主要集中于蔬菜类、五谷杂粮类、豆类、油料作物类等,动物性产品类较为缺乏。据中国农业大学吴文良教授透露,目前中国有机食品的种类只占到全部食品种类的0.1%,而国际的平均水平是国内的20倍。我国有机农业比例的失衡,极大制约了良性循环系统的建立,加剧了对外来品的依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3、农村的发展状况制约着有机农业发展

我国农村普遍采取的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土地制度,而由于我国9亿多农民的人口基数,导致了人均耕地少,造成了耕地极其零碎化的的现象。而这极大限制了土地的灌溉效率、生产效率,阻碍了新技术的推进与应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目前我国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现象遍布全国的村落。而这些人又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大都难以更新,其固有的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增加粮食产量的思想根深蒂固。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很难得到推广。

4、诚信危机问题十分严峻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很难直观上分辨出有机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只能依靠有机农产品标示或认证标志识别,可是很多生产经营者,在利益的驱动下,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用普通农产品代替有机农产品,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真实性有着很深的怀疑。

三、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及前景

有机农业起源于欧洲,慢慢在全球发展开来,事实上,正如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定义中说的那样,有机农业的发展不仅仅在于它的生产环节,其还涉及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而作为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让其所有环节都符合相关标准,对其进行产业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目前,有机农业产业化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并且各国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产业化模式,而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主要采取以下模式:

1、“有机订单农业”模式

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并且由于有机农业生产的认证成本高,单一农户难以进行有机农业生产,这导致了以公司带头的“公司+农户”模式成为了有机农业生产的不二选择。并且这种“公司+农户”又主要分为三种具体模式,即简单的“公司+农户”的订单模式、“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公司+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的合作社式。此外在此模式下还产生了,由公司把土地吸纳过来然后雇佣农民为员工从而进行有机农业生产的反租倒包式。

2、有机农场模式

有机农场是指由个人、家庭或集体所有并经营的有机农业生产单位、生产企业或生产组织。有机农场大小不等,小则几十亩,大则上千亩,而大规模有机农场主要以有机农业生产,小规模有机农场一般在进行有机种植的同时,还兼养殖、餐饮、休闲、旅游、娱乐于一身。其将种植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方式,很好地促进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促进了乡村经济和服务业的联合与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城乡的结合。

(二)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

在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历史还很短暂,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而有机农业产业化更是一个新生代的名词,还需要逐渐成长。我国政府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综合效益”。这为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就目前而言,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下的三种模式已为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其发展开辟了道路。就全国有机农业发展状况,结合其短板,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还有很多要不断改进的地方。

1、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建立规范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的现实是认证机构管理上混乱,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关法律来规范认证机构的行为,但是出于利益上的考虑,有些认证机构还是没能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致使认证水平大打折扣。同时相关企业部门的监管工作也应进一步加强,这就需要政府在加大立法的同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及处罚力度,使监督机制涵盖有机农业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

2、加强土地空间上的联合,促使其规模化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村土地十分分散,散户经营模式下很难承担有机农业的高成本、高技术和高风险。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促使土地在空间上的集合,形成“土地连成片”的现象,为有机农业的生产提供充足而富裕的土地资源,形成规模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3、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促进有机农业发展。

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综合调控,从总量上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支持,转变支持方式,由补贴转向科技上的投入,从根源上促进有机农业在质上的提升,同时根据有机农业高风险的特性,加大对其保费的补贴力度,减少进行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户承担的风险。当然对有机农业相关产业给予税收上的优惠也很有必要,进一步在税收这一环节促进人们的积极性,加快有机农业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薛恩玉,王焕群,李春英,《黑龙江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1年1月,第47-50页。

[2]张新民,《有机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益――给予农户认知角度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2011年7月,第92-96页。

[3]席运官,《我国有机食品开发模式与保障体系建设》[J],环境保护,2005年7月,第25-28页。

[4]陈辉,《有机农业的产业化――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乔玉辉博士》[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绿色食品),2005年6月,第18-19页。

[5]丁长琴,《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及理论探讨》[J],农业技术经济,2005年2月,第122-128页。

[6]吴魁斌,赵幸福《浅议我国有机农业》[J],现代化农业,2014年9月,第39-40页。

[7]黄慧英,《中国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以此京市为例》[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6月。

[8]丁长琴,《中国有机农业发展保障体系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4月。

[9]周继强,《从有机认证制度到论我国有机农业发展》[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3月。

[10]王大鹏,吴文良,顾松东,牛新胜,毛文峰,《中国有机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探讨》[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8月,第250-255页。

[11]杜相革,董 民,《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对策》[J],农业质量标准,2007年2月,第4-7页。

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学研究生;培养教育;培养方案;人才

展望21世纪,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国际间、区域间、领域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高层次人才越来越成为竞争的焦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民生活、经济水平的日趋提高,研究生教育将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型人才的重任。高等农林院校作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建设美丽新农村的人才储备基地,人才的培养要紧跟世界的发展和祖国的建设需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农学研究生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基础教育。农学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基础农业有益的课题。在研究中,一味强调研究前沿,研究生追逐导师进行“前沿”研究,强调研究的前瞻性、创造性,乃至贡献性,而导师、研究生和学校制定的培养方案都忽略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使现在的一些学术论文只追求高难度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的研究结论,而缺少基础理论的支持,使研究出现“两张皮”现象。研究生教育亦是如此,基础教育跟不上,一味追逐前沿使研究生教育出现“脱节”。

(二)轻视实践能力。农学研究生不同于基础学科研究生,他们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我国的农学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教育。我国的农学研究生大多都是在实验室里埋头做实验,然而实验并不等于实践,实验室里培育出的粮食育种在田间实践时未必会有预期实验收效;临床兽医专业的研究生面对临床实践时也远不及在实验室里得心应手,这些都充分显示出目前的农学研究生更像是“实验员”,而专业实践能力非常薄弱。

(三)缺乏学习热情和创新理念。如今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受到了各界的反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农林院校乃至其他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仍存在“填鸭”现象。这种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热情,另外,更使学生难以锻炼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书本为“支点”,以教师为“拐杖”,极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难以完成“学生”像“研究生”角色的转换,影响学术界未来的发展,使学术界变得死板化、僵硬化、陈旧化,丧失学术活力和科研动力,并使农业发展受到冲击。

二、提高农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对策

(一)完善农学研究生培养过程。培养过程对研究生至关重要,应根据学科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农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教育培养。首先,培养农学研究生多样化的理念、创新化的思维,树立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培养农学研究生多方位全面发展。其次,要深化教学改革,打破“学科壁垒”,鼓励学科交叉和学科综合,拓宽研究生培养面,课程设置要综合化、多样化、职业化和精品化。另外,要加强科研,提高学术论文质量。夯实专业基础,培养适应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农学专业具有应用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要求研究生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运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强调人才的应用与开发能力。农学研究生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合;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讲授与实验的结合,并注重教师的专业基础与实际操作能力。另外,通过加强专业实践的组织与实施以及试验田、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不断强化农学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其职业素养,并提供科研所、畜牧兽医院、农业推广公司等部门的交流实习机会,做到产学结合。

(三)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了培养优秀的农业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让一切外部和内部条件都更加适应培养进程的发展。外部条件方面,为调动农业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可制定促进人才培养的鼓励政策和基金配套政策,把奖励和创新挂钩,设立创新奖学金,以此调动农业创新积极性。内部条件方面,主要是精神环境的优化。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将国内外一流的农业学术专家请进高校,定期做学术汇报、交流活动,了解农业学术界前沿动态和技术方法,激发研究生学研灵感;另外,把研究生派出去,通过不断地田野考察、不断地在农村第一线进行实践,使其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的交流与操作,把考察、学术交流等活动与培养和创造农业重点产业开发项目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国外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可以为我国进行教育改革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结合我国国情和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科学研究方面,加强与国际农业发达地区、农学研究发达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使我国的农学研究走上国际化道路,由此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提高农学研究生质量,培养国际型农业人才。

三、结语

研究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主力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研究生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各领域的中间力量,而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基地,责任重大。农学研究生的培养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的一面,要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剖析个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我国农学研究生教育更加完善,为农学研究提供后备力量,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 郭智奇.修订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高等农业教育,1992(2).

[2] 魏东,黄智鸿.关于农学研究生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

[3] 王根顺,曹瑞红.基于不同学科专业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4).

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风险社会;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城镇化

文章编号:2095-5960(2017)03-0101-10

中图分类号:F304.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我国新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界定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三化同步”,即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党的十进一步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四化同步”,这些纲领性文件开启了我国以立体系统工程思维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征程。

时至今日,改革开放已然走过近40年的征程,“三农”问题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尤其是2004年以来连续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为涉农文件。可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业“靠天吃饭”现象层出不穷,农业风险尤为突出。农业现代化是当前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主流方案,从整体来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处于上升趋势[1],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从局部来看,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呈现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2]。此外,农业现代化水平还具有一定的“俱乐部趋同”①①“俱乐部趋同”效应,是指一些经济结构相似的经济体之间存在着经济趋同现象。 特征,随着时间积累,“俱乐部趋同”迹象有所缓解,但一直都存在“高水平垄断”现象[3]。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农业现代化特指农业由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以及推进这一过程的各种措施。农业现代化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完整含义是指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提升农业耕种效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把生产力严重不足的传统农业改造为既不损害环境质量又极具生产效率的现代农业的过程[4]。而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的比较与透视,可以发现农业现代化不仅指从低生产效率的传统农业转变为高生产效率的现代农业的过程,也指农业的经济特性从典型的家庭式自给自足转变为具备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的过程[5]。可以说,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技术变革或创新的过程,也是制度变革的过程[6]。

农业现代化内涵伴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具有时代特征;同时,它随着各地区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资源要素的差异性而出现区域发展的特性,又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而具备融合性,既涵盖生产方面的改进与资源配置的持续优化,又包括上层制度的变化与适应[7]。关于农业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相关研究也较为系统和深入。因此,对国外农业现代化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利用CiteSpaceIII软件,对国外农业现代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及系统分析,从中整理出1929年以来国外农业现代化有关研究的研究路径、相关学科主题和研究热点,以期加深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研究发展的理解,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Web of Sciences(WOS)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WOS数据库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文献索引数据库产品。它收录全球9000多种权威性科学技术期刊,数据每周更新一次,信息资料翔实,几乎囊括当前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重要的是,其数据具有引文回溯功能,由此形成的参考文献网络是运用CiteSpaceⅢ进行文献共被引分析的基础。

为了更全面地检索到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相关文献,我们通过WOS数据库的高级检索方式进行检索:在WOS中的四个子库(SCI-EXPANDED、SSCI、A&HCI、CPCI-S、CPCI-SSH)中进行检索;主题(TS)检索方式为[(agricultu*)and(moderni*)];文献类型为文章、评论、会议论文和会议摘要(ARTICLE OR REVIEW OR PROCEEDINGS PAPER OR MEETING ABSTRACT)。基于此,我们一共检索出1497条文献记录,根据其出版时间,最早的一篇文献为1929年。本文便运用1929年~2015年的1497条文献数据进行后续的文献计量分析。

三、指标选择和计量分析

首先,利用WOS数据库自带的分析功能对农业现代化研究文献进行时间分布分析、国别分布分析、机构分布分析和期刊分布分析;其次,利用CiteSpaceⅢ软件的共被引分析、学科分类分析和关键字分析梳理出农业现代化研究的演进路径、学科分类以及热点。我们所运用的CiteSpaceⅢ,是陈超美博士[8]开l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可用于科学文献中识别并显示科学发展新趋势和新动态,在信息可视化分析领域颇具影响力。本文运用CiteSpaceⅢ探寻农业现代化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前沿以及对应的知识基础,并基于此对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到相关分析图谱。透过共被引分析图谱和关键字分析图谱,可得到两个重要的信息:一是关键节点文献。关键节点文献通过burst值和共被引频次综合衡量,一般而言,关键节点文献在共被引分析图谱中以较大节点显示,是农业现代化研究史上极具创新思想,开辟新研究方向的文献。二是研究热点。研究热点由关键字分析图谱得到,在关键字分析图谱中同样以较大的节点显示。

四、研究结果分析

现代社会风险问题愈演愈烈,农业风险尤为突出。在某种程度上,农业现代化是当前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缓释农业风险的主流方案。我们将通过WOS 数据库自带的时间、地区、机构、期刊分布分析功能对农业现代化文献进行研究,再利用CiteSpace Ⅲ软件的共被引分析、W科分析和关键字分析对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的研究路径、学科分类、研究热点等进行图谱分析。

(一)农业现代化文献的分布分析

1.时间分布

本文通过WOS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得到有关农业现代化研究相关文献,从1929年开始,到2016年3月17日截止。

由图1可清楚看出,1929年出现了第一篇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文章;1929―1966年,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文章寥寥无几,农业现代化研究处于沉寂期;1967年发文量出现了小幅增长,相关农业现代化的文献达到10篇;1968―1989年发文量相对平稳,基本维持在10篇以内;从1990年开始,论文数量超过10篇,呈振荡增长态势,一直到2006达到42篇;2007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并于2014年达到了最高值124篇。值得注意的是,1997―2015年,这18年的发文量高达1079篇,占总发文量(1497篇)的比率高达72.08%,平均来说,这几年发文量增速都比较高,显示出这十几年农业现代化研究的迅猛发展。其原因在于: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农业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农业的落后带来的社会影响也迅速攀升,累积的农业风险亟待缓释,同时,全球范围内的现代技术迅猛发展,成熟的资本市场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近年来农业现代化研究文献日趋增多,农业现代化实践项目的开展亦趋增加。

2.地区分布

图2为在农业现代化领域发文量居前十四的地区及各地区发文量占总文献数量的百分比。其中,美国的发文量位居第一,为297篇,占总量的19.84%;中国的发文量位居第二,为219篇,占总量的14.63%。这两个国家的发文量远高于其他国家(地区),显示出中美两国在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第三是英国,发文量为115篇,占比7.68%。其他国家(地区)的发文量都在百篇以内。经WOS数据库统计,全球共32个地区在农业现代化领域发表了文献。发文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对农业风险治理的关注,而地区间农业发展程度的不同导致了对农业风险关注度的不同。

3.机构分布

从机构分布看,在农业现代化领域前20位机构中(图3),欧洲的研究机构数量最多,有11个,由此可见,欧洲在农业现代化领域的研究实力遥遥领先。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瓦赫宁根大学,为19 篇;中国科学院和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紧随其后,发文量分别为17篇和13篇。此外,特别注意的是中国农业大学发文量为11篇,位列第4名。这说明中国在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只有两个机构榜上有名,说明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当前,中国正处于现代型社会变迁和发展的高速转型期,其中农业风险尤高,中国学者对农业风险的关注度显著提高,但与农业风险治理成熟的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4.期刊分布

表1为刊载农业现代化相关文献期刊的前10位。前10位期刊刊文量总计178篇,仅占总论文数的12.63%,这说明农业现代化相关文献的刊载期刊相当分散。前3位期刊为乡村社会学 (SOCIOLOGIA RURALIS)、农民研究杂志(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和农村经济发展(ECONOMIC SCIENCE FOR RURAL DEVELOPMENT),刊文量分别为31篇、23篇、17篇。排在其后的期刊多为跨农业研究期刊,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现代化研究交叉发展特征明显,涉及多学科内容,所以相关文献发表在不同类型的期刊上。

(二)农业现代化研究演进路径分析

探究农业现代化研究的演进路径可以加深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框架性认识。将由WOS数据库高级检索方式得到的文献(1497篇)导入CiteSpaceⅢ软件中,时间间隔(time slicing)锁定为4年,以“被引”(Cited Reference)方式运行软件,即可得到文献被引分析图谱(图4),此图谱由633个节点和535条连线组成,节点以时间关系排列。统计文献因被引频次越高而在文献被引分析图谱中以越大的节点显现,节点上不同颜色的圆圈代表不同的被引年份,圆圈的厚度与文献的中介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有关,中介中心度越高,圆圈越厚。

图4为农业现代化领域文献被引网络图谱。通过综合burst值和共被引频次的5篇关键节点文献的详细信息见表2。

代表研究前沿论文的引文作为研究前沿论文的知识基础,是研究前沿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之间的共被引关系可以体现农业现代化研究的发展脉络。经由共被引分析得到的5篇关键节点文献粗略代表了农业现代化研究的发展演进路径。

第一篇文献是由Held J[9]在1980年出版的《农业现代化:匈牙利的乡村转型》。作者认为,农村转型过程取决于生产方式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观念的转变。经农业集约化后,匈牙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农业增长和高效的农业生产新形式。很多学者对匈牙利农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Held J的著作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它提供了关于农业经济研究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各种方法。在对匈牙利农业进行简单介绍后,这本书以两系法―农业发展与农民运动分析了19世纪下半叶匈牙利农业生产现代化,并在最后一章汇总于农村改造的经济和社会政治方面。书中的七项研究试图遵循一条共同的路线,探究在不同时期的相同经济问题,但遗憾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一个全面的图景。

第二篇文献是Price Roger[10]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著作《法国的农业现代化:19世纪的交通网络与农业市场结构》。Price Roger教授认为,铁路网络降低了农产品运输成本,从而改变了法国农业市场结构。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铁路建设前阶段、铁路建设中阶段和铁路建设后阶段。在铁路建设前阶段,粮食流通的基本经济特征是缓慢和昂贵的交通运输费用、粮食需求的非弹性流动和粮食库存的地域分散性。在这些情况下,协调匹配库存和流动需求是不可能的,本地价格的波动可能会产生不稳定的投机活动,而不受私人库存的影响,这非常不利于农业的发展。而在铁路建设后阶段,铁路和电报的完善降低了农产品运输成本,统一了法国农产品价格,使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这本著作的最后一节介绍了新的农业市场结构的发展,并总结了农民对变化的积极反应是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篇文献是Amann PH[11]在1990年出版的《法国西南部的农业现代化:比泽的玉米穗仓库》。这是一本充满了人文关怀并且逻辑缜密的著作,充满了对法国农民的同情。Amann PH教授认为探究农民和特定社区如何应对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土地政策、技术l展以及欧洲共同体等的压力与机遇,有重要意义。农民针对机械化农业和大规模农业的反应是一个包含了五个变量的函数:社区独特的农业资源,其以前的历史(最不重要的),两代农民之间的关系,移民的作用(来自北部的高地)以及整合分散小地块的程度。Amann认为,对于农业现代化造成的经济形势的改变,中小土地所有者比大地主更具有适应性。

第四篇文献是由Chaplin Joyce E[12]在1993年出版的《焦虑的追赶:在落后南部的农业创新和现代化》。Chaplin这本著作的贡献是双重的:她填补了关于南美农业研究的一个空白,此外,她打破了人们对经济发展的固定思维。她认为落后的南美并不是一个反现代化,缺少进步的地区,相反,由于启蒙思想的影响,那里的农民积极追求创新。但白人愿意接受的现代化只延伸到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接受现代化以使他们能够获得和维持对环境、劳动力和经济的控制。通过选择性地接受现代化思想并塑造它以适应特定的环境,南美白人设法保留奴隶制度。作者细致的研究、对启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南美自由人与奴隶行为的洞察,使这本著作极具说服力。

第五篇文献是Mcclelland P D[13]在1997年出版的《播种的现代性:美国第一次农业革命》。这篇文章总结了从古至今农业工具的演变,并详细分析了17世纪至19世纪中期农业工具创新。第一、二章节主要介绍了创新,接着解释了创新发生的原因。著作的主体部分对应于农业生产阶段:耕、耙、播种、收割、脱粒、培育和筛选。大多数章节都遵循一个相同的框架,包括每个阶段生产任务的讨论、从古至今农业生产技术的讨论以及农业生产技术创新的讨论。作者用图表来解释特殊的创新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后续的创新来纠正问题。

通过对核心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农业现代化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起,主要集中在对20世纪80年代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成就进行分析,农业现代化的来源,政府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民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与行为研究等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更多的研究侧重于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的测度、农业现代化的跨学科研究以及农业现代化与具体问题结合的研究等。农业作为典型的风险行业,其风险大致分为两类: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业现代化研究的演进与农业风险的变化趋势高度相关。基于社会风险管理视角,农业现代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缓释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早期,农业现代化研究集中于解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于降低农业风险程度的比较;后期,基于缓释农业风险的考量,农业现代化研究集中于农业现代化的跨学科创新和农业风险与其他风险的多风险平衡治理。

(三)农业现代化研究学科领域分析

文献的学科领域是对文献研究方向的集中描述。通过分析统计文献数据的学科领域可以发现农业现代化领域当前研究的门类。运行CiteSpaceⅢ,与农业现代化领域相关的学科门类由于统计文献在具体学科门类的发文量高而在学科主题知识图谱中以较大的节点显现,我们得以清晰发现农业现代化领域当前研究的学科门类,即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的大致方向。学科主题知识图谱(如图5所示)由97个节点和161条连线组成,节点的大小与相关学科的发文量有关,节点越大,发文量越高。

表3为与农业现代化研究相关的前10位学科门类。其中,在农业学科门类下的论文数量最多,说明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学科和重点;同时,在商业与经济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经济学学科门类下的发文量位居二、三、四位,说明这些领域的专家学者同样对农业现代化研究关注密切。公共管理、规划及发展、历史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学科门类的发文量紧随其后,说明农业现代化研究跨学科特性明显。总的来说,农业现代化研究以农业为中心,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特征非常显著,并趋于纵深化和广泛化,逐渐渗透到不同的学科领域并日臻成熟完善。

(四)农业现代化研究热点分析

文献的关键词是对文献主题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描述。通过分析统计文献数据的关键字可以追踪农业现代化领域当前研究的热点。运行CiteSpaceⅢ,与热点相关的关键词会由于出现频次高而在关键词图谱中以较大的节点显现,我们得以清晰追踪农业现代化领域当前研究的热点。对显现出的关键词经过剔除无意义的词与合并同义词处理后,就生成了关键词聚类图谱(图6所示)。关键词聚类图谱由237个节点和274条连线组成,节点代表关键词,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相关关系。表4为将居于前10位的关键词整理所得。

对共现频次居前10位的关键词进行简单总结与挑选,当前农业现代化研究热点为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和城镇化。

1.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sustainability development):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当中,如果片面追求生产的高效率和高效益,而置资源环境于不顾,那么即使农业现代化取得巨大的进展,也会由于严重的环境恶化与能源危机而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可持续发展被视作是整个社会与自然环境构成的复杂系统中的行为矢量,该矢量方向就是国家或地区日趋合理和谐的发展方向[14]。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强调生产、经济和生态可持续性三者的有机统一,既提升生产效率以满足人类需要,又保证生态环境。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面,Stockle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需包含食品的生产能力、食物的安全性、资源保护、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等方面[15]。Nambiar等人根据农业营养平衡、作物产量、土壤质量、农业管理、农业环境质量、农业生物多样性、经济和社会方面以及农业净能量平衡等八类指标来定量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16]。

纵观农业发展史,不难发现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基调。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农业发展被称为“石油农业”,一般以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起点。而传统的机械化意味着高耗能,过度消耗资源。这样的方式极大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也意味着“石油农业”难以为继。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约农业资源,美国之后着力发展农业保护性机械的使用和耕作技术的推广。由此,美国的农业现代化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精准农业道路。

2.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现代化(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保护资源环境,同时实现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作为环境治理研究的主流理论最初是由德国学者Martin在1982年提出的[17]。之后,荷兰学者Gert Spaargaren和Arthur Mol发表了第一篇生态现代化的论文,系统阐述了现代化关系的适用性[18],完善生态现代化理论,为后续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生态现代化的核心机制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19],不管是提高农业种植效率的技术进步,还是农业污染预防与治理的技术进步,都有助于环境保护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融合。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制度创新则主要强调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转变[19]。对于农业污染导致的环境治理,生态现代化理论主张政府对于污染的态度应该从应对型转变为预防型,为社会主体的污染预防管理提供激励和空间。市场力量应该成为政府在关于农业污染预防与治理方面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农业生态现代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即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使生态环境从现代化进程中脱离出来,对于农业自然资源进行永续利用或循环利用,保证森林覆盖面、水资源、土壤有机质等不受影响。农业生态现代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可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Urbanization):在农业现代化的研究过程中,与农业现代化相关的城镇化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城镇化源于法文Urbanisation,后演变为Urbanization。城镇化指的是要素分布的结构由分散式向集中式渐变的过程[20]。城镇化起源于工业化的发展,其结构转换过程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非农产品需求增加,导致产业非农化,继而产生就业结构偏向非农化的现象,进而引起收入结构偏向非农化,最终导致人们的居住地由农村转向城市[20]。目前,国外学者就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之间的问题存在不同观点:其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应以城市为重点,当城镇化达到一定阶段,为了满足城市的需要,建立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21];其二,农业现代化应该以农村为中心,因地制宜,实现各地农业资源利用最大化,在满足当地居民生活需求的前提下,为城市提供农产品,以此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平衡发展[22]。

总体而言,基于社会风险治理考量,当前农业现代化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农业风险与其他风险的多风险平衡治理,包括农业风险与自然风险、农业风险与经济风险的平衡治理。其主旨为在降低农业风险的同时,控制其他风险不加剧。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WOS 数据库收录的农业现代化领域的文献信息为数据来源,通过WOS 数据库自带的分析功能对农业现代化研究文献进行时间、地区、机构、期刊分析,然后利用CiteSpace Ⅲ软件对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的研究路径、学科分类、研究热点等进行图谱分析。

通过WOS 数据库自带的分析功能发现,从时间分布看,20世纪90年代以前,农业现代化研究发展缓慢;1990年至2007年,由于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成熟,农业现代化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前期知识积累引发质变,农业现代化研究进入迅猛发展的阶段。从地区分布看,全球共32个地区在农业现代化领域发表过具有影响力的文献。其中,美国、中国的发文量分别位居第一、第二,表明中美两国在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从机构分布看,欧洲在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具备领先的实力,发表农业现代化文献最多的20个研究机构中,11个位于欧洲。通过对研究机构的深入分析,发文量最多的是瓦赫宁根大学,中国科学院和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紧随其后。就中国大陆而言,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分别位列第二名、第四名,表明我国在农业现代化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只有两个机构榜上有名,也说明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升。从期刊分布看,农业现代化相关文献的刊载期刊相当分散,前3位期刊为SOCIOLOGIA RURALIS、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和ECONOMIC SCIENCE FOR RURAL DEVELOPMENT,排在其后的期刊多为跨农业研究期刊,表明农业现代化研究交叉发展特征明显,涉及多学科内容。

通过CiteSpaceⅢ软件文献共被引分析,就研究路径而言,早期的农业现代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对20世纪80年代欧洲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成就进行分析,包括农业现代化的来源、政府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农民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与行为研究等方面。进入21世纪,更多的研究侧重于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的测度、农业现代化的跨学科研究以及农业现代化与具体问题结合的研究等。根据CiteSpaceⅢ软件的学科主题分析,就学科主题而言,农业现代化研究以农学为中心,跨学科、多领域相关的综合性研究特征较为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现代化的研究趋于纵深化和广泛化,渗透到不同的学科领域并日臻完善。就研究热点而言,根据CiteSpaceⅢ软件的关键词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当前的研究热点为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和城市化。

总体而言,本研究在方法论上参考本人的另一篇文献计量分析[23],具有一定可操作性,但在文献数据收集和处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WOS数据库虽包含了国际上大部分有影响力的文献,但并不能囊括所有;其次,虽用高级检索方式保证了统计文献的全面性,但主题检索特有的检索方式可能导致文献数据准确性存在些许偏差。本文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之后还需要通过专家访谈进一步确认验证,在之后的研究中,还需对这些缺陷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辛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6):646-650.

[2]龙冬平,李同异,苗园园,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J].地理学报,2014,69(2):213-226.

[3]周迪,程慧平.中国产业结构水平的分布动态及其空间依赖[J].经济经纬,2015(4):79-84.

[4]傅晨.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涵义与标准的理论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1(12):4-9.

[5]宣杏云.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透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3-8.

[6]陈孟平.农业现代化与制度创新[J].北京:北京社会科学.2001(3):55-62.

[7]毛飞,孔祥智.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态势和未来取向[J].改革,2012(10):9-21.

[8]陈超美,陈悦.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28(3) :401-421.

[9]Held J.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rural transformation in Hungary,1848-1975[M].Columbi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0.

[10]Price R.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Franc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and Agricultural Market Structures in Nineteenth-Century France [M].New York:Martin’s Press,1983.

[11]Lehning J R,Amann P H,Loubere L A.The Corncribs of Buzet:Modernizing Agriculture in the French Southwest [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12]Chaplin J E.An anxious pursuit:agricultural innovat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lower South,1730-1815[M].Noth Carolina: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3.

[13]Peter D McClelland.Sowing Modernity:America’s First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M].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

[14]牛文元.可持m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纪念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20周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5):9-14.

[15]Stockle,C.O.,Papendick,R.I.,Saxton,K.E.,et al.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J].America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griculture,1994(9):45-50

[16]Nambiar,K.K.M.,GuPta,A.P.,Qinglin Fu et al.Biophysical,chemical and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for assessing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the Chinese coastal zone[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1(87):209-214.

[17]郇庆治,马丁・耶内克.生态现代化理论:回顾与展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1):175-179.

[18]Gert Spaargaren,Arthur P.J.Mol.Sociology,environment,and modernity: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s a theory of social change[J].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1992,5(4):323-344.

[19]金书秦,Arthur P.J.Mol,Bettina Bluemling.生态现代化理论:回顾和展望[J].理论导刊,2011(7):59-62.

[20]赵宏海.安徽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3:17-18.

[21]Don C Ok pala.Urban Agriculture a Complementary Strategy to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J].Urban Agriculture Magazine,2003(5):1-6.

[22]Stohr W B,D.R.Fraser Taylor.Development from above or below? the dialectics of regional plann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Wiley,1981,19(4):430-432.

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财政支农;农村社会保障

农业财政政策是国家财政通过分配和再分配手段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政策的总和。通过运用农业财政政策,为我国“三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持。财政支农政策的存在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重要性以适应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而现行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体系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完善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迫在眉睫。

一、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来的不断调整、创新,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适应,以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加快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框架体系已经显现,但该体系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财政农业绝对两周增加,相对量趋于下降。表现在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呈现出下降、徘徊和增长缓慢的趋势。二是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1.财政支持对象不合理;2.农业内部支持结构不合理。三是财政农业投入体制不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投资渠道较多,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面、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重复和交叉,造成重复投入等问题,这种投入体制使整体目标不明确,有限的资金无法形成合力。四是财政支农力度小一些。这必然造成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影响到农业的均衡发展。

二、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

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必须立足稳定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促进农民收入增加这两个主要目标,不仅要保持必要的支出增长幅度,体现公共财政资源分配向农村倾斜;而且要合理确定支出重点,优化支出结构,有效配嚣公共财政资源。

(一)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展望

1.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倾斜力度。

加强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立公共财政与wto框架相适应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切实加大国家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2.建立规范的支农资金管理机制。

积极推进支农资金的,积极创新财政支持和民办公主的机制,规范和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3.着力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扩大“省直管县”、“乡财县管”财政体制和方式改革试点范围,完善县乡财政收入体系,加强县乡财政管理。

4.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现代税收制度。

统一城乡税制的目标是:强化城乡税收协调,公平城乡税负,规范和统一城乡税收管理体制,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税制结构,最终实现农业、农村、农民与工商业、城市居民适用税制的完全统一。在税收政策上体现对“三农”的扶持,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创造良好的水质环境,为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投入。

(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具体措施

1.稳定农业投入政策,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

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人,必须建立在用法律、法规进行制约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依法投资,真正落实。同时,各级对农业的投资总额、投资方向、资金匹配额都应制定具体标准和办法,以分清责任,强化对农业的投入。要积极利用政策作用,引导集体、农民和其他有关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2.改革农业补贴政策。

要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的政策法规,使财政对农业补贴成为一项长期稳定的制度。要改变目前国家对农业补贴绝对额逐年减少、相对数明显下降的状况,逐步增加对农业的补贴额度。

3.利用好财政贴息政策。

财政贴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补贴方式,是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配合的一种形式,它既能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又能发挥银行信贷资金的优势,它是在市场基础上维持有效率的农业需要。目前,我国的财政贴息只要用于政策性银行的贷款贴息。但因为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全部政策性贷款的需要,故还有必要对一部分商业银行的农业贷款进行贴息。财政通过贴息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资到农业上,以解决当前农业投资整体资金不够的问题。但应注意的是,按照wi’o规则,财政贴息是属于应予减让的政策,这一数额不宜过大。

4.整合农业税收政策。

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税费改革,建立新的农业税制,然后做好新农业税制试点的配套改革。

5.加强财政扶贫开发的力度。

首先以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加强对贫困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然后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扶贫移民开发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运销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壮大,支持贫困人口教育和医疗卫生。

6.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范文第8篇

我国休闲农业起步于20世纪末,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发展探讨也起主要集中于21世纪初,2006年后研究的论文开始大量出现。从研究内容看,主要分成两大类:基础理论研究和个案研究。具体内容归纳如(见表1):从表1看,国内关于休闲农业的研究成果偏重于理论研究,个案研究局限于描述性研究,基本处于一般性研究阶段,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实证研究,从内容上看,对于和服务企业密切相关的服务质量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领域,仅仅在部分研究成果中闪现一下。并在浙江等地方性评价标准中,以非常小的比例体现在评价项目中。因此,有关国内从知觉服务质量角度研究休闲农业营销创新的问题还处于萌芽阶段。

国外休闲农业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休闲农业起源于19世纪,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在欧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最为盛行(方世敏),当前国外学者对休闲农业的概念、产品和功能的开发、市场研究、可持续性发展和宏观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充分,获得较多的研究成果。国外休闲农业的具体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产品和功能开发研究。A.Hjalager(1996)研究认为休闲农业是在多功能农业的基础上,由农业多样化经营形成的。乡村旅游因其规模小、特色设施、环保主义而形成富有创新性的旅游产品。但其潜力还未能充分发挥。C.Hegarty(2005)在对波兰和爱尔兰作了比较研究后认为,休闲农业产业多样性决定了休闲农业发展的潜力,但其多样性则取决于区域资源及客源市场条件。麦基(N.G.McGehee,2004)认为农场主拥有土地、经济上依赖于农场经营、休闲农业深受大众欢迎,是刺激休闲农业发展的推动因素。

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关于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外多数学者认为虽然有诸如物价上涨的负面影响,但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转型与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文化是休闲发展的重要内容,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挖掘。JohnTribe(2000)认为,随着旅游规模的扩大,乡村性将受到削弱。T.J.Forsyth(1995)对泰国北部的一个小山村的研究表明:旅游业不能使最贫穷的小农户致富,但它可使那些有能力通过雇佣劳动力发展旅游业的农户增加收入,发展旅游可能使农村社会进一步贫富分化,并因提高土地利用强度或环保意识的增强可能导致环境退化或环境改善。

宏观管理政策研究。在欧洲,政府扶持乡村旅游的措施主要是制定开发政策,提供人力、财政支持,设置专门管理、服务机构等。休闲农业产品的质量保证制度方面研究较多。英国约有10000个农场提供膳宿服务,但一半多的经营者未参加任何质量保证监督计划。AlizaFleischer(2005)对基于农业生产活动的乡村旅游企业与放弃农业生产活动的旅游企业的比较研究证实:基于农业生产活动的乡村旅游企业经营业绩更好。

休闲农业服务质量研究。当前国外学者在休闲农业的服务质量的研究文献较少。但已有的文献揭示了服务质量对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Reichel(2000)则采Gronroos(1984)的观点,以技术质量及功能质量维度衡量服务质量,并参考Fleischer(1993)技术性及功能性二维度下之衡量问项,拟定休闲农业观光服务质量属性的问项;Akama&Kieti(2003)探讨肯亚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狩猎旅行游客服务质量满意度,服务质量衡量维度采用了Parasuraman(1988)服务质量五维度,并参考SERVQUAL问项,以服务为导向,配合国家公园特殊性来拟定服务质量属性;Maryam(2003)则是探讨参与生态旅游之期望服务质量,经因子分析,将参与生态旅游者所期望的服务质量归纳出六项维度,分别为生态有形性、确实性、可靠性、反应性、同理心及有形性等方面,并将其命名为“ECOSERV”,为生态旅游服务质量建立了一个指向性的方向,其中生态有形性为生态旅游服务质量中最受游客重视的一个维度,游客对生态有形性的重视所表现的行为对环境是友善的、具有较小破坏的,该篇论文验证了应用服务质量于生态旅游研究的可行性。

其他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了地理位置、休闲农业分类等等方面。国外研究在早、中期基本局限在产业的界定和政策支持上,随着该产业的逐步成熟,研究重点偏向于具体经营的角度,主要还是围绕顾客,如何在一个新兴产业中嫁接成熟的服务理念,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从微观角度分析企业服务营销的质量问题,仅仅停留在服务质量与休闲农业的相关性分析,为对服务质量评估维度和休闲农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因果关系论证。

结论与展望

总之,国内目前研究侧重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定位和功能,缺乏对休闲农业实际接受者---顾客感受的研究,而国外虽然对该问题已经展开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研究的对象为其本国的公民和休闲农业,其研究的对象与我国的公民消费心理存在较大差异,且外部环境也不一样,且未进行深入的因果关系研究,国外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休闲农业的服务创新不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将基于国外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实际情况,针对我国公民,以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影响休闲产业的各服务质量因素与休闲农业的发展的因果关系,提出我国休闲农业服务营销创新的路径,推动休闲农业健康发展。

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网络培训

1新型农民培训现状

1.1农民对技术培训具有迫切需求

现代农业飞速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逐渐增高,这就要求农民具有专业系统的农事知识和农机操作技能。现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农民大部分都已具备电脑、手机等上网条件,愿意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农民越来越多,因此培训新型农民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必然趋势。

1.2农业部门支持农民培训

近年来,农业信息技术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领导的重视,并得到了有能力提供农业知识的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本科研项目借助各方面的支持,希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

2农业科技网络培训的意义

2.1网络培训及时高效

如果在农村地区都设置实体图书馆、科技馆,可能会出现因投入过大而布点不足的问题。科技信息的传播需要及时,实体图书馆很难具备实时传播信息的优势,因此有必要设立网络图书馆。

2.2现场培训成本过高

传统的农业技术培训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和农民面对面交流,但专家下乡成本太贵,培训人数也有限。网络推广可以提供完善系统、长时间可用的培训材料,节省了交通费、招待费、住宿费、印刷费。

2.3科学技术准确详实

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是农业创新成果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互联网传播农业科技信息会存在不详实、不精准的问题,网站信息可以对科技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应用大数据的思维来管理农业技术资源,建立市级和地方农业专家库,搭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新平台。

2.4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支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决策部门提供农业科技发展的信息。网站所提供的技术内容可以为行政领导决策、科技型企业技术研发与引进、农村实用技术定向推送提供有价值的科技信息产品。帮助农业发展解决人才瓶颈,提高掌握专业技术的新型农民总量。

3农业科技网站介绍

3.1网站规划

网站向大众用户提供与本市主营农业相关的图书、期刊、报纸、成果、专利、标准、论文、实用技术等的在线阅读、浏览服务。技术内容包括:蔬菜、果树、养殖、花卉、食用菌、装备机具等专业。培训形式包括:文章、课件、视频节目、互动留言咨询等。网站主要分为图书期刊、成果专利、实用技术、视频讲座、设施农业、企业信息、专家名录、县区专栏、咨询留言九大部分。

3.2网站主要功能

3.2.1图书期刊、成果专利

网站参考图书库包括和本地农业相关的农业工具书(百科、手册、词典)、实用技术图书、农业期刊杂志、科技成果信息、专利信息、专业期刊论文、农业科技标准、国内现行的三农问题政策法规。

3.2.2实用技术

设置专门网站信息员负责专业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录入、调试等工作,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农作物的整体栽种方案、病虫害的防治方案,为各类用户提供及时全面的技术与信息服务。围绕本地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特色农产品,主要针对本市特色的蔬菜(黄瓜、茄子、番茄、辣椒、角瓜等);果树(枣树、苹果、水蜜桃等);养殖(牛、羊、猪、鸡等);食用菌等产品。

3.3视频讲座

相较于系统化的图书期刊,农民首先更易接受可视可听、真实形象的视频讲座,网站播放收集或录制的农业实用技术方面的讲座视频。参考整理网络实用技术讲座、三农专题片,邀请知名专家录制视频讲座,提供符合本地农业情况的视频节目,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另外,部分讲座能够提供培训资料下载功能。

3.4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农业示范园区、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济体的发展影响着农业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尤其是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本网站关注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设施农业技术、发展资讯。

3.5企业信息、专家名录

按照国内权威、本地适用的原则,通过成果、专利、标准、专业论文加权统计建设国内高校库、科研机构库。提供和本市农业相关的龙头企业、专家、学科带头人、研发团队等信息。

3.6县区专栏

县区专栏包括县域文化、特色旅游、供求信息、农业资讯、名优新特农产品、农产品价格等内容。传统病虫害发现、预报方式不及时,农民对病虫害发生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和掌握,所以经常出现误诊、盲目防治等不必要的损失。网站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事农时预报提醒服务,安全有效地防控病虫害,规避了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风险。

3.7咨询留言

3.8网站辅助工作

4问题和反思

网站建设时间短,积累经验不足,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培训内容有待完善;培训方式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与农民面对面的交流;目前咨询留言部分互动不多等。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希望能不断引导农业企业、乡镇农技站、科技示范户、农民合作社、村委会建立远程教育示范点,探索网站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5发展和展望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农民的素质水平是决定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开展农业远程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和农业实用人才的重要渠道,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将传统的培训方式和现代网络培训手段相结合,把网络作为农技推广的公共服务平台,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径,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谦.参与职业农民培训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平台[J].中国合作经济,2014,(4)51.

[2]许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14,(1)5.

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植物保护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079-01

一、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园林实施植物保护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乃至世界的自然环境也受到严重破坏,威胁到了人类生存,绿色植物的大范围推广能够不仅能够减缓环境的恶化,还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

二、植物保护的必要性

植物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树冠的截流、地被植物的截流以及死地被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减少或减缓了地表径流量和流速。还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树林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均可降低风速,以背风面降低的效果最为显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植物以其美化、绿化、净化环境等功能受到人们的重视,植物在具有遮阳、降热、防尘、净化空气等功能,而植物常因病虫害、日灼、冻害等损伤致使其无法发挥其功能,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不仅会丧失植物应有的功能,还会给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深入调查植物保护现状,并根据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确保植物充分发挥其功能。

三、目前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面临的新问题

1. 耕地资源减少给粮食增产带来了压力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加之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而使得我国房地产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这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尽管大量推广选用优质品种、先进的种植技术等,确保粮食产量,但是,却增加了农作物发生病虫害的频率,加大农作物的防控难度。

2.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

目前,植物保护专业的实习有三种,分别是生产实习、课程实习和毕业论文。这些都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创新性和创造性能力培养的平台。可是现在内容越来越过于形式化和任务化,包括:形式单一,看和听是主流,缺少动手的机会;二是教师实践技能缺乏,不能全方面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三是学生实习时间不能与整个农业生产季节相匹配;四是经费过少,学生往往只能在生产一线参观而不能长时间去参与生产实践;五是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常把自己的科研项目与学生毕业论文结合起来,造成理论研究内容过多,与实际农业生产脱节。

3. 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在“豇豆问题”出现之后,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也为人类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除此之外,世界各个国家提高对进口农产品指标的要求,所以,当前世界农产品进出口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由此看来,我们必须要大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才可以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步。

4. 农业生产与农民就业形式要求彻底改变植保服务的方式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分散方式变为规模化经营方式,这样一来,使得我国农业生产趋于规范化生产。现如今,我国农村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年轻人都进城打工,然而,剩下的主要为生产能力非常弱的成员来管理农业生产,但是,这些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偏差,再加上对植保防控技术认识存在不足,从而严重阻碍了植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植物保护的对策

1. 培养植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新型农业体系的形成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特别是植物保护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需要:植物保护的目的在于通过有效地控制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危害以保证农业的增产增收,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我国传统的植物保护体系在农业生产中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受到化学用品的毒害,现象严重。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提出培养人才的方案来培养人才解决问题;我国基层农技队伍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基层植物保护人才严重匮乏,知识老化,断层严重。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存在植物保护人才需求与供给的巨大矛盾,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才能增加为农民提供科学技术服务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2. 绿色植保技术

绿色植保技术指的是对生态环境一作物没有任何副作用,并且满足绿色食品生产需求的一种防治病虫害的新技术。但是,在实践过程,必须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禁止使用那些含有高剧毒的农药,而是要积极推广使用不破坏环境、高效、低毒的农药;第二,应该回归到大自然中,建设多样性的农田,换言之要建造一个品种、种植与景观多样性的农田。

3. 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

在病虫害防控过程中,我国传统防治对策主要以化学农药为核心,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控制某个单一有害生物,但是,此种防治对策,又会杀死有害生物体的天敌,污染环境,此外,还会使病虫害抗药性增强,进而招引更多有害生物的繁殖,这直接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安全、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等工作。

4. 强植物保护方面的科研工作

首先,进行测报防治。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应该结合病虫害发作的规律,另外,还要结合天气、土壤、植物生长情况等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只有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才可以更好的掌握植物保护趋势,进而对其进行科学的预测;第二,实行档案管理。构建植物保护方面的技术以及信息档案,总结归纳常见病虫害病例,以便在后续工作中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加强实验室建设。对常见病害虫进行实验研究,以便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第四,实行市县乡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的网络构建。

五、结束语

植物保护工作是一个相对复杂并且长期性的工作,我们要着实做好这一项基础而艰巨的工作。提高植保成果的利用率,并树立起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加大力度发展绿色植保技术,切实加快由粗放型农业向精细化农业的转变,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雁华.城市园林植保的现状与防治对策及新技术展望[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6):27-30.

[2]陈恩祥,甘国福.发展“绿色植保”的障碍因素与应对措施[J].甘肃科技,2011(11):19-21.

[3]梁萍.植物保护教学中应用病虫害新鲜标本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2(14).

[4]安长富.园林绿色植物保护的相关问题研究[J].现代园艺,2012,(20):148.

[5]陈贞艳.小议园林植物保护[J].科技致富向导,2012,(9):362.

上一篇:农业技术与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业技术推广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