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5:03:51

恋爱心理学论文

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指出,爱情由亲密、激情、承诺这三要素组成,爱情的三要素就像一个三脚架,三者缺一不可。真正的爱情是具有其积极意义的,爱情是一种平衡结构,其核心是自信,爱情能推动自我完善,爱情是人性的学校,在爱情中最大的收获莫过于通过爱情来认清自我,完善自我,学会成熟地去爱。[1] 而针对大学生来讲,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往往呈现浪漫性、易变性、多元性、突击性的恋爱特点。[2]也有研究认为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常伴有轻视恋爱结果、注重恋爱过程;缺乏理性、盲目跟从;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摆脱孤独寂寞、填补心灵空白的心理误区。[3]究竟这些心理误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查阅相关的文献发现大部分文章从哲学层面探析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从心理学层面探析的文章分析很浅显。处于“第二次断乳期”的大学生们,产生这种心理误区不仅和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并且还和其自身内在心理因素存在密切联系。

因此本文着重从人格特点、依恋方式、认知偏差、人际交往能力的角度探析大学生产生恋爱问题的原因。目的是为了使得大学生对自己的性格、能力、恋爱观和心理成熟程度、对异性或恋人的关系有一个比较客观、正确、全面的估价。进而能够通过恋爱问题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学会合理地分析解决恋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人格特点与大学生恋爱

心理学界将人格定义为,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景特点的,对个体特征模式(内隐的以及外显的)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4]。人格特征是大学生恋爱心理活动的重要心理基础,人格特征包括气质类型和性格倾向,而不同的性格和气质类型又影响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发展及恋爱表达方式与程度。在大学生的恋爱交往当中,人格更是其中重要的心理基础。它就像一个潜藏在内心的“自我”,无意识地影响爱情的价值观、恋爱态度、恋爱方式等方面。

首先,人格特点对大学生恋爱的影响表现在人际吸引方面。健全人格的大学生较容易得到异性的喜爱,在人际交往的理论中,个性品质是决定人际吸引的重要条件[5]。或许有些同学有这种疑惑:“为什么他(她)有那么多人真心地喜欢,但我就没有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她)的人格特点起了关键作用。因此,在渴望一份真诚恋情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另外,除了人格完善,具有吸引力之外,性格相似与互补也是恋爱得以长久的一个因素[5]。但由于我们的情感来之匆匆,因此,相互了解后因为性格不合而最终分手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也体现出了大学生恋爱草率的特点。

其次,人格对恋爱更为深刻影响的表现是,不同人格特点的个体对待恋爱的方式、恋爱表达的方式、处理与恋人关系的方式、恋爱情感的表露程度大小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如性格内向者在恋爱中多表现为情感体验深、被动、冷静、悲观和谨慎;而外向者往往主动而狂热、开朗而冲动[6]。有研究表明,在人格特质方面,易冲动、任性、喜欢浪漫幻想、稳定性差、敢为性强、独立性差、紧张性强的个体更容易陷入“网恋”[7]。

再者,恋爱双方已有的人格状况往往直接影响着恋爱的质量,不良的人格特征甚至会导致恋爱畸形发展或失败。如有些大学生由于过去形成的诸如孤僻、退缩、冷漠、自卑、冲动、暴躁、骄傲、虚伪、自私以及不负责任等不良人格特征,对恋爱有消极的影响,在失恋的处理上表现得更为明显[8]。其中,自卑的人格特点容易导致产生孤独和压抑的情感体验,从而对情感采取敏感的态度。这种人格的个体还容易在处理恋爱关系时孤芳自赏,又或者发展为爱情虚荣心理,进而掩饰自己的自卑情绪[6]。又如,叛逆型人格的大学生,在处理恋爱关系时,通常以“叛逆行为”“对立态度”来作为表达与众不同的恋爱个性方式,以借此获取他人的关注,如过分开放、滥交朋友、过分追求性体验、只追求“曾经拥有”的恋爱等。

依恋方式与大学生恋爱

依恋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专业术语,最初专指婴儿对母亲(或主要照顾者)的依恋,后来逐渐扩展到了成人领域。依恋一般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依恋具有安全性(即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感到安全愉悦)、分离焦虑性(面临分离时则会产生分离焦虑)、对象的有选择性、身体的亲近性、深层性、持续性等特点。在儿童依恋的扩展上,成人依恋指成人对其童年期依恋的回忆和再现,即当前对其依恋经历的评价[7]。因此,孩提时我们对母亲或其他主要照顾者的依恋模式是影响成人以后依恋风格的关键因素。

1987年,心理学家Hazan和Shaver发表了一篇论文《浪漫的爱情可以看成是一种依恋过程》,第一次将依恋理论运用在成人恋爱关系的探讨上,随后研究也逐渐发现,依恋理论是成人恋爱、婚姻关系最具有说服力的依据之一。依恋模型预测当一种关系能满足重要的、在任何他人那里都得不到满足的需要,那么人们就比较可能要保持这种关系[4]。依据依恋理论,审视当前大学生在恋爱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发现依恋风格对大学生的恋爱模式、特点有很大的影响。

当前,广泛认为成年人的依恋有四种类别,即安全型、过分投入型、淡漠型、恐惧型。其中,后三种类型都属于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成人恋爱关系最为持久。这四种不同的依恋风格通过与恋人的沟通方式、解决冲突的方式、情绪调节的方式、认知归因的方式来影响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和效果[9-12]。

安全型。这种类型的人认为自己是值得爱的,他人也是值得爱和信任的。研究发现,此类型的个体对待恋爱的方式是比较成功的,其会更多看到与恋人在一起的好处,不回避遇到的矛盾和冲突,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正由于对恋人的充分信任,发生婚前的情况也比较多。成人依恋是其对以往依恋经历的评价,因此,若处理不当,也很容易由于婚前的不良后果这段痛苦经历而导致安全型个体改变自身的依恋方式,逐渐对感情及他人抱以怀疑的态度。

过分投入型。这种类型的人具有焦虑和情绪化的特征,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是没有价值的,但是他人是可以接受的。过分投入型个体常扮演依赖者的角色,且因为对自己的消极看法,因而容易向自己的恋人施加压力,控制冲突解决的过程,表现出更多不友好的情绪,但冲突后又感觉到内疚和伤害,从而导致恋人的疏远,恋人的疏远行为又会强化他们的不安全感和担心。他们为了寻求安全感,在交往中又会更加控制。

淡漠型。此类型的人崇尚独立、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但否认渴望亲密关系,该类型的人会以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作为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的手段。他们较少与恋人亲密接触,认为恋爱关系不必刻意维持也能很稳定,回避情感的卷入、自我表露和相互依赖,压抑与依恋有关的想法和情感。

恐惧型。这种类型的人常表现出焦虑和信任、害怕和拒绝。他们投入爱情的程度不高,也较少主动与恋人发生亲密的接触,也不愿倾听和处理恋人的烦恼;在冲突解决过程中容易退缩,对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表现出不自信,常对恋爱进行灾难性的归因,从而容易导致消极的情感反应和冲突不断升级。

认知偏差与大学生恋爱

认知偏差即认知失真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在恋爱过程当中也更为常见。容易导致恋爱出现问题的认知偏差主要有:以偏概全、角色认知偏差、过分理想化、自我中心等。

心理学中有“爱情地图”的说法[13],指我们会容易爱上或追求那些与预先设置在我们大脑中信息最符合的人。或许正因为如此,晕轮效应,即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常出现在我们的恋爱交往中。由于晕轮效应的影响,我们很可能只因为对方某一个特征被深深吸引,而忽略了另外你不喜欢但对方却具备的特点;还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失恋观,如失恋后认为“天下的男(女)人都不可信”“再也不会有人爱我了”“世界没有真情在”等,这是以个别事物、个别经历推测所有的事物都是如此的认知偏差。

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体处在社会中是具有不同角色和身份的,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认识其不同的社会角色及正确表现这个角色所应有的行为和心理品质。如作为子女的角色时,爱护家庭、孝敬父母;作为学生的身份时,认真学习、尊敬师长;作为国家公民时,爱护环境卫生等。在恋爱关系中,我们对恋爱双方所应该扮演的角色认知不足或错误时,也很容易导致恋爱问题。如缺乏责任感、缺乏平等性、缺乏互相关心、认为男生一定需要负主要经济及恋爱责任、恋人不是朋友关系等,即是对男朋友或女朋友这个角色产生认知偏差而出现的错位爱情价值观。

富于理想化是我们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特征[13],在爱情这个问题上,我们也倾向于把它想象得过分美好,表现为将恋爱“理想化”、恋人“理想化”等。但是万物总是过犹不及,过分追求完美就很容易因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过远而导致心理不平衡。如有些同学认为恋爱一定是浪漫的、纯洁的,不容许有任何杂质,若恋爱及恋人的现实与理想中的不相符,他们就很容易对这段感情缺乏信心,以致不满对方的任何表现,甚至会错误地将恋爱失败归因为他(她)不是自己的白雪公主或白马王子而导致的,而忽视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大学生常见的恋爱认知偏差还有过分的自我中心[14]。自我中心过强对一个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利己主义方面,恋人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信任、爱慕和给予,应该是真诚地、平等地相处的关系。因此,若在恋爱中有较强“自我中心”的人,总要求对方围着自己转、言听计从,且很少考虑对方的需要、兴趣、处境和心理承受度,甚至还以对方的俯首贴耳为骄傲的资本,长期以往,恋爱关系难以和谐发展。

人际交往能力与大学生恋爱

恋爱关系其实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关系,很多恋爱关系的确立都是从正常异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俗话说:“相爱容易相处难。”这里的相处即是人际交往。因此,个人人际交往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恋爱关系的发展,如果一个人善于交往,与同伴的友谊关系也比较深厚,他(她)就很容易与恋人处好关系[15]。

概括而言,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人际吸引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等方面[3]。而恋爱过程也可简单分为“认识、了解、相容”三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和基础,且这三个阶段对我们的交往能力有不同的要求。首先,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有助于增加我们的人际吸引能力从而获得他人的喜爱,从而增加相互认识的机会和可能性;其次,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有助于我们相互准确的了解;再者,较强的人际冲突解决能力有助于我们快速、理智、正确地解决在相互了解之后出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达到和谐相容的恋爱关系。

但很多大学生在恋爱交往过程中很容易忽视自身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相互沟通及冲突解决的能力。如有些女生在恋爱中总喜欢让对方猜测自己的心思,而男生却不太注意细节,这样信息就不能有效地传达,因而很容易在双方之间产生沟通的障碍;或者信息没有被正确传达给对方,使对方不能准确理解或误解了传递的信息,因而不能作出令恋人满意的行动;又或者使用的沟通方式不恰当,如拒绝沟通、缺乏沟通、不平等沟通、沟通时间、地点、语言不适当等也是导致大学生恋爱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另外,很多大学生由于认知的偏差,并未意识到沟通对恋爱的重要性,因而忽略了与恋人的经常沟通,更不会创造恰当的机会增加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与人相处的过程难免会遇到冲突,若冲突能及时、恰当地解决,则可以进一步增强双方的关系,反之,问题日积月累之后,则很容易变成使感情瓦解的蚁穴。而一个人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的人格相关联的,不同的人格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我们处理各种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再者,由于认知的偏差、依恋风格的影响,以致于我们对待恋爱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出现错误或偏颇的归因,进而阻碍了我们准确地解决冲突。

综上所述,新世纪的大学生恋爱和自身的心理特点存在着微妙的联系,大学生只有通过挖掘自身内在的心理因素,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分析大学生的感情观,才能实现爱情的积极意义。进而在恋爱的过程中,能通过爱情来认清自我,完善自我,学会成熟地去爱。

参考文献:

[1]林艳艳,李晓旭.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42-43.

[2]肖晓鸿.当代大学生恋爱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

[3]欧阳江宁.大学生恋爱心理误区及其引导.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24.

[4]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506.

[5]章志光.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何希耕.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探析.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2):56-60.

[7]程燕.大学生“网恋”心理研究――“网恋”与传统恋爱大学生自我表露、情感体验及人格特质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7.

[8]王东莉.恋爱: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契机.当代青年研究,1993(2):35-38.

[9]杨吟秋.成人依恋风格和婚姻质量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

[8]江琴.早期依恋对个体未来人际关系的影响.当代青年研究,2003(3):42-44.

[10]骆珊.运用成人依恋理论改善情侣亲密关系的探索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11]古玉.恋人依恋型的交互作用初探.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12]张玲等著.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19-344.

[13]秦维红.对大学生恋爱现状的一点思考.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89-91.

[14]黄颖,陈.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心理世界,2004(10):26-30.

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 浅谈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及正确恋爱观的培养 高职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及调适 高职院校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及对策 浅析音乐类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及教育对策研究 大学生恋爱心理实况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 贫困大学生群体不良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90后大学生思想特征与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 高校女大学生恋爱心理误区及健康恋爱心理的培养 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与教育 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表征与教育对策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现状调查与教育对策 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浅谈 浅析我国大学生恋爱心理困惑的表现及对策 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加强信仰教育 浅析高校大学生恋爱心理误区及教育途径 大学生恋爱心理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赵晓敏 刘歆")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爱情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给大学生带来成长的同时也会带来伤害。当今大学生的恋爱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特点进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心理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147-02

在当代大学的校园里,爱情一改20世纪七八十年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样子,成为每位大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大学生恋爱也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爱情是那样的独具魅力,拨动着每位大学生的心弦。肖晓鸿的研究结果显示有85%的大学生谈过或者正在谈恋爱。赵锦权于2011年对广州市10所高校300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1.7%的大学生正在谈恋爱,有23.1%的大学生表示还没有找到合适人选,仅有10.6%的大学生表示目前不打算谈恋爱。而且职业院校、师范院校和医学院校比理工类院校的学生谈恋爱比例要高。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没有完全成熟,使得他们在感受爱情魅力的同时,极容易受到伤害,小则情绪低落、伤心难受,大则人格扭曲,精神失常。因此,对大学生恋爱心理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在阅读文献和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 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

经过日常教学工作中与学生的接触、对学生的观察,我们发现大学生恋爱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恋爱动机多种多样

恋爱动机指恋爱行为产生的原因,即一个人为什么要恋爱,它能反映人的恋爱价值取向。当被问及恋爱动机时,大学生的回答各式各样。大多数人认为大学生活太无聊,如不谈场恋爱就无聊透顶了。这类学生谈恋爱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有的是为了排遣寂寞,而有的则完全是因为生理需求,有的仅仅是因为大家都谈了,自己不谈会被笑话,这纯粹是虚荣心和攀比心在作怪。当然也有学生是抱着非常认真的态度谈恋爱的,这类学生不仅仅是想谈场恋爱,而是想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伴侣。

蔡融指出,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包括:(1)生理需求;(2)心理需求;(3)物质需求;(4)社会影响;(5)家庭影响。李奕慧等列出了大学生恋爱的七种动机:(1)寻找人生伴侣;(2)因寂寞而寻找情感寄托;(3)证明自己的价值和魅力;(4)生理和性的需要;(5)同学和社会的影响;(6)恋爱游戏;(7)其他。总之,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多种多样,早已不再单纯。

2.轻视恋爱结果

当被问及有没有想过两个人毕业以后怎么发展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没有想过,过一天算一天,也许毕业那天就分手。这类学生对恋爱抱持的态度是注重过程而轻视结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少数的学生回答说这个问题真的想过,可是越想越纠结,引来很多烦恼,结果就不愿意再想了。也有少数的学生回答说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两个人将来是要结婚的,会一起努力到同一个城市打拼,但是做出这种回答的大学生少之又少。宋迎秋等的调查显示有39.3%的同学认为恋爱“不一定会结婚”,13.4%选择“不会结婚”,36.8%选择“希望会结婚”,只有10.5%的同学肯定地回答“会”,也就是约9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恋爱不一定会走向婚姻。赵锦权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有65%的学生同意或基本同意“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淡化了传统的爱情道德观念。可见,大学生在谈恋爱时并不看重恋爱结果。

3.爱情与学业难平衡

在大学校园里经常看到一对情侣每天都在一起,不管是上课还是吃饭。上课的时候总是一起坐在教室的某个角落,不停地聊天。课余时间,两人往往相约外出约会。爱情成了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情,学习不再被重视。在大学中,这种现象比较常见,很多大学生因为谈恋爱而心系对方,无暇顾及学习,难以保持爱情与学业的平衡。赖小林等的调查发现30.8%的大学生认为恋爱肯定影响学习,58.4%的大学生认为恋爱可获得学习动力。赵锦权的调查发现在对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上,80%左右的学生认为“学业高于爱情”,只有9%左右认为“爱情高于学业”。虽然调查结果似乎是爱情对学业影响不大,但有研究者认为这正是大学生恋爱的一大特点,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第一。这往往也成为一些大学生的苦

恼,他们主观上想把大好的时光用于学习,可是谈了恋爱之后不由自主,很难再专心学习,导致成绩大幅度下滑。

4.难以应对爱情中的挫折

对恋爱中可能发生的挫折如表白被拒、长期追求无果、失恋等,大多数大学生难以应对。当这些问题出现时,往往导致他们情绪极度低落、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无心学习、无心交友、陷入痛苦的泥沼而无法自拔。有的同学甚至从此一蹶不振,完全消极颓废。极少数的同学甚至产生病态心理,做出极其过激的行为,触犯法律,毁人毁己。赵锦权的调查显示,54.7%的学生有过失恋经历,面对失恋挫折有半数以上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心理才能够逐步恢复正常,而有26.8%的学生陷于失恋的痛苦情绪中难以自拔,有的甚至走向极端或轻生。宋迎秋的调查也表明,面对失恋,有27.5%的同学选择“接受不了失恋的打击和痛苦,要求对方说明原因或追究责任”,10.2%的学生选择“远离爱情,避免再度受伤”。

5.恋爱方式不文明

热恋中的大学生感情比较丰富,情绪十分强烈,渴望与对方有亲密的身体接触,于是在教学楼、食堂、操场、校内景点等经常看到大学生旁若无人地过度亲密,行为不检,令行人心中生厌。调查发现,对于公共场所的亲昵行为,有13.7%的大学生认为是“很正常的事”,男女之间有性别差异,有20.3%的男生选择“很正常的事”,而女生只有5.5%选择这一项。这种行为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形象,给他人带来不良印象,影响校园文化。

6.发生率增高

大学生生理发展成熟,然而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面对性的生理需求,有些大学生难以控制自己,过早地偷尝禁果。再加之受到西方性解放观念的影响,对性抱持开放的态度,觉得发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导致大学生发生率增高。李奕惠于2011年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32.6%的恋爱中的学生有发生过,远远高于赖小林于2003年对大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的男生的5.5%,女生的6.4%。有些同学甚至仅仅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去谈恋爱,这往往给年少的大学生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

二 教育对策

1.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与性知识的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和性知识的教育,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等方式,向广大学生讲解正确的恋爱观和性观念。使他们明白什么是爱情,高质量的爱情是怎样的,如何去恰当表达自己的爱,如何去经营、珍惜一份爱情,以及大学生需要了解哪些性常识,明白什么是健康的,远离危险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教会女生在恋爱中保护自己。

2.帮助大学生有效应对恋爱中的挫折

恋爱中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挫折面前不知如何应对或是错误地应对。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应对教育,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宣传栏、团体活动、讲座等向大学生传递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使得他们在恋爱中遇到挫折时,知道哪些方式是万万不能采取的,哪些方法是有效的,以及要去哪里寻求帮助,找谁寻求帮助或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自己。

3.教育大学生养成文明的恋爱方式

学校可以通过课堂,讲座、宣传栏等教育学生学会文明的恋爱方式,使学生们明白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的过度亲密行为是不文明的,既是对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使他们学会表达爱要分场合,适时适当表达。

4.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作用

每个高校都设立有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面对恋爱中的挫折以及平衡恋爱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方面,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无疑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从新生入学开始的新生适应讲座、心理健康课到心理讲座,都可以向大学生传递恋爱心理知识,教会他们什么是爱,如何表白,恋爱中如何沟通,如何面对恋爱难题等。另外,心理辅导中心也可以通过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帮助有情感困惑的大学生。

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恋爱焦虑 问卷编制 信效度

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追求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调查显示,81 %的大学生表示想恋爱。健康的恋情对于大学生将来的婚恋有重要的意义。恋爱焦虑是指渴望或者处于恋爱中,由于内在、外在的某些因素的影响,不能冷静思考感情相关问题,不能把握自己,易产生迷茫、躁动的情绪体验。参考恋爱焦虑的定义,结合已有文献本研究认为,单身恋爱焦虑是指目前处于单身状态的人,源于恋爱心理需求产生的躁动、不安、忧虑的情绪体验。我国关于恋爱焦虑的直接测量工具目前只有徐甜甜编制的研究生恋爱焦虑问卷和罗文萍编制的研究生恋爱焦虑问卷。但两份问卷均针对研究生群体,对本科生的适用性有待考察,因此,有必要编制适合大学生的恋爱焦虑问卷。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处理大学生的恋爱焦虑问题,有必要单独研究单身大学生的恋爱焦虑,编制有效的测量工具,为恋爱焦虑研究提供测评工具,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向广西3所高校抽取单身大学生(须经同学确认填写问卷时处于未恋爱状态)发放初测问卷380份,余有效问卷345份,其中大一108名,大二80名,大三115,大四22名。男生156名,女生174名。1.2方法。对30名被试进行访谈,访谈问题主要包括被试过去到的恋爱经历对现在的影响、现在对恋爱的看法和忧虑,对未来恋爱发展的想法三方面,重点追问被试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所提到的关于恋爱焦虑的的原因。依据访谈结果,编制大学生单身恋爱焦虑初测问卷,共16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从“无焦虑”到“严重焦虑”为“1~5”计分。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AMOS 17.0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2结果2.1项目分析。采取临界比率值法,将被试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取前27%为高分组,后27%为低分组,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题1,题9未达到显著水平(P

依据项目内容将各因子命名。①人际魅力: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自我评价人际吸引力的不足,而使得在恋爱中不敢主动与异性来往产生的焦虑。②未来发展:担心恋爱会破坏自己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业、工作、经济、感情)的设想。③舆论压力:他人关于自己恋爱的看法造成的压力产生焦虑。2.3信度分析。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问卷3个维度人际魅力、未来发展、舆论压力的信度分别为0.894、0.689、0.791,问卷总信度为0.884。2.4效度分析:2.4.1相关程度分析。表2表明,问卷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且各维度与总分相关大于各维度与维度间的相关,说明各维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且能反映问卷所要测量的内容。

2.4.2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另外的170份有效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确定模型对数据的拟合程度,各项拟合指标见表3。从表3可知,模型拟合较为理想,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3讨论本研究依据对30名单身大学生深度访谈,获得关于单身恋爱焦虑的真实信息,参考了相关理论与测量工具编制了16个项目,并在严格的项目筛选和分析之下最终确定了大学生单身恋爱焦虑问卷。所编制的单身恋爱焦虑问卷共11个项目,包括人际魅力、未来发展、舆论压力三个维度。问卷维度与设想有差异,原本设想的父母观念和朋友看法两个维度结合为舆论压力一个维度。差异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初步编制的项目不够有代表性,这一点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验证并完善。问卷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89~0.894间,总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4,均接近或大于0.7,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数均比较理想,说明问卷结构效度良好。本问卷符合心理学测量的要求,可以为大学生恋爱焦虑研究提供合适的测评工具,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单身状态的恋爱焦虑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袁立.当代大学生恋爱态度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278-280.

[2]徐甜甜.女硕士研究生的恋爱焦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罗文萍.成渝两地硕士研究生恋爱焦虑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

[4]汤芙蓉.大学生恋爱压力问卷的修编极其现状特点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

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择偶标准 发展特征

一、 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都将面临着择偶这一环节,婚姻准备就是当事人在性、爱情、婚姻三方面持续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过程。?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受中国传统文化、伦理与外来文化、价值观的多重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恋爱价值观,尤其是择偶标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关注大学生的恋爱价值问题,并针对他们的恋爱心理、恋爱动机、择偶标准、恋爱生活方式等问题进行恰当的心理辅导与教育,将会有助于减少由恋爱受挫导致的孤独寂寞、攀比、从众、虚荣心、失眠、神经衰弱、自我折磨甚至自杀等一系列心理创伤和问题。

择偶标准是个体选择什么样的恋人进行恋爱的内在依据与尺度,是对恋爱对象条件的要求,它解决的是恋爱的标准问题,体现恋爱的认知成分。它是恋爱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外表,个性品质,家庭背景,才智。本研究作为大学生恋爱价值观项目的一部分,主要针对大学生的择偶标准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被试来自于昆明市的6所高校,分别是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昆明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共发放问卷850份,有效回收816份,有效回收率为96%,其中男生345人,占42.3%,女生469人,占57.5.6%;大一至大四分别为233人、217人、165人、200人;文科类专业474人,理科类专业341人;独生子女199人,非独生子女616人;居住城市123人,居住城镇160人,居住农村531人;从恋爱情况来看,正在恋爱的295人,有过恋爱已分手的233人,不曾恋爱有此打算的143人,不曾恋爱无此打算的144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杨良群2009年编制的“大学生恋爱价值观问卷”,共计42个题项,包括恋爱动机和择偶标准两个分问卷,其中恋爱动机共27个项目,包括性、情感性、婚姻性、面子性、功利性和消遣性6个因子,择偶标准包括家庭背景、个性品质、外表、才智等4个因子,共15个项目。每个题从“1完全不赞同”到“完全赞同”5点计分。本研究主要针对择偶标准问卷进行分析和探讨,择偶标准的同质信度为0.725,分半信度为0.768。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测验在15min内完成,当场回收问卷。

(三)统计方法

所有的数据使用EpiData3.0录入,并用SPSS17.0进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以P

三、结果

(一)大学生择偶标准的特点研究

1.大学生总体的择偶标准观诸因子水平比较

根据描述性统计结果,绝大多数因子的平均分处于中等程度范围。择偶标准分问卷的平均数排序为:个性品质>才智>外表>家庭背景。说明总体上看,相比个人的外在条件,大学生在择偶时较看重对方的内在素质,特别是个性品质。

2.大学生择偶标准观的年级差异

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择偶标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除家庭背景方面外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四年级的学生比其他年级学生更加重视对方的外表、家庭背景,一年级学生更重视个性品质,三年级学生最重视才智。不同年级大学生度更加重视个性品质和才智等内在因素,尤其是个性品质(见下表1)。

3.大学生择偶标准观的性别差异

对男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进行比较,发现男女学生在个性品质、外表和才智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注:*p

4.大学生择偶标准观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

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择偶标准进行比较,发现是否为独生子女在家庭背景、外表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5. 大学生择偶标准观的专业类型差异

对文理科大学生的择偶标准进行比较,发现文理科大学生在才智和个性品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才智:F=10.201,P=0.001;个性品质:F=4.12,P=0.043)。文科类与理工类学生都看重恋爱对象的个性品质、才智的要求都较高,相比较而言,文科类学生更看重恋人的个性、才智、家庭背景。

6.大学生择偶标准观的家庭来源差异

对不同家庭来源大学生的择偶标准进行比较,发现不同家庭来源大学生在家庭背景和外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家庭背景:p

注:*p

7. 大学生择偶标准观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

对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的择偶标准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大学生在个性品质和外表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个性:p

四、 讨论

本研究发现,总体上看,大学生在择偶时较看重对方的内在素质,特别是个性品质,不太看重个人以外的条件。选择取向上:个性品质>才智>外表>家庭背景。高年级学生的择偶标准更趋于现实化,即希望自己的恋人具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外表,这是由于他们在择偶时比低年级学生更倾向于寻找终身伴侣,因而更倾向于背景信息的匹配和选择,恋人的良好形象。学生总体都比较看重个性品质和才智,而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更看重对方的个性品质,如人品、爱好、性格、兴趣爱好。大二、三学生相较其他年级跟希望找到与自己才智相匹配或能促进自己发展的恋人,因而最看重对方的才智。

男女生都看重恋爱对象的个性品质和才智,女生较男生而言对恋爱对象的才智期望更高,这与向光富,的结论基本一致。男生则比女生更希望对方有较好的容貌,这与董枚枚、杨群良的研究结果一致。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看,女生希望男性家庭条件优越和有能力才华,其实质就是希望从男性那里得到实惠及获得安全感,以便自己哺育后代。男生对恋爱对象的外表要求较高是由于希望自己的后代具有优质的遗传基因。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都比较看重恋爱对象的个性品质和才智,而对家庭背景和外表的要求都相对较低一些。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重视恋爱对象的才智和家庭背景,这与郝玉章[5]的研究结论保持一致。

文科类学生和理工科类学生都比较看重恋爱对象的个性品质和才智,而对对方的外貌和家庭背景的要求都相对低一些。文科类学生比理科类更看重恋人的才智和家庭背景,杨群良[4]的研究认为原因是文科类学生的就业不如理工科类学生。

来自城市的学生比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学生更看重对方的家庭背景、个性品质、外表等素质,三类学生对才智和个性品质的要求都相对高些。溺爱教养方式成长下的学生对个性品质和外表的要求要低于替他教养方式的学生,而比他们更看重恋爱对象的家庭背景,放任和民主教养方式下的学生更看重对方的才智。

参考文献:

[1] 杨艳玲.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调查与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08,24(5).

[2] 向光富. 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调查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

[3] 赵洪伟,董玫玫.大学生恋爱心理及性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4).

[4] 杨群良. 大学生恋爱价值观问卷编制及其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2009

[5] 郝玉章.青年独生子女择偶观念与行为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8)

[6] 范忠烽.大学生恋爱心理比较分析及其引导[J].考试周刊,2008,(44).

[7] 渠东玲.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表征与教育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10).

[8] 李伟雄,林传军,吴雯娟. 近年来大学生恋爱心理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0,(24).

[9] 苏红.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05.

作者简介:

张蕾,女,1986年8月生,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0级心理学在读研究生。

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学;新兴学科

近年来,基于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的研究,积累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使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学(以下以“高职学生心理学”作为基准缩略形式)走进初创阶段。本文依据对“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的统计分析粗线条地描述了高职学生心理学的创生背景,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高职学生心理学的基本论题,提出推进高职学生心理学稳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从高职学生心理研究期刊文献看学科的创生背景

作为高职学生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的“高等职业学校大学生心理”,有多种简化或缩略形式。在一个学术领域或一门学科中,期刊文献是最便捷的研究成果展示方式,其数量远远多于学位论文、专门著作(含教科书)。探寻一个学术领域或一门学科的演进轨迹,可以从分析以该学术领域或学科的研究对象作为篇名主题词的期刊文献入手。近期,笔者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分别以“高等职业学校大学生心理”的多种可能存在的等义词组作为检索词,,进行文献“篇名”的“模糊”检索。“模糊”检索的长处是可以检出一些检索词构词不连续的主题词,扩大文献检出量。例如用“高职高专学生心理”进行“模糊”检索,能够将“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高职高专学生求职心理”、“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心理”、“高职高专学生团体心理”等符合要求的文献都呈现在检索结果中。笔者共使用来24个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其中有6个检索词的检出文献超过100篇。其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301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713篇,“高职大学生心理”552篇,“高职学生心理”2092篇,“高职生心理”432篇,“高职高专学生心理”134篇。表1的前6行列出了这6个检索词的文献年度分布情况。(因2015年的文献数据不完整,在表中加括号予以标示。)除“高职学生心理”之外,“高职学生人格”、“高职学生意识”、“高职学生精神”等也是高职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了拓展检索范围,笔者又以上述3个词组及其等义概念作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检出文献分别为189篇、527篇、242篇。同样,“模糊”检索可以扩大文献检出量。以“高职学生意识”进行“模糊”检索,能够检出篇名中包含“竞争意识”、“创业意识”、“自我责任意识”等主题词的文献;以“高职学生精神”进行“模糊”检索,能够检出篇名中包含“职业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主题词的文献。上述3个词组的检索结果也列入表1。表中9项文献总数为5182篇,以下将这些文献统称为“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检索结果表明,1999年发表的《关于高职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1]是中国第一篇涉及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期刊文献。我们由表1最后一行年度合计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2000年以来,“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的数量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文献数量的持续增长,从一个侧面表征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当年教育部批准新设置44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次在全国大规模招收高等职业学生,高等职业教育由此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学术研究的起步和发展规模,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需要。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的出现,高职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加,自然而然地提出了研究高职学生心理的实际需求。2000年,也就是高等职业学校开始在全国大规模招生的第二年,中国大陆期刊中出现了7篇以“高职学生心理”及其同义词组作为篇名主题词的文献[2][3]。5年后,“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迅速上升到1年154篇。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其中提出的近期目标是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2010年时达到高等教育总招生人数的一半以上。与此相对应,“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数量在2006年达到200篇以上、2008年达到接近400篇,最近两年维持在年产600篇左右的水平上。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宗旨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同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有所区别的一种偏于实践性、社会性、职业性、应用性的教育类型,其功能呈现出多重性、多元性的特征。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障碍、心理矛盾和学习心理、交往心理、就业心理、恋爱心理等,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异。高职学生心理作为一个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的研究对象,是高职学生心理学得以创生和发展的内在依据。由于社会需要的强力拉动,这种内在依据迅速外显,一些研究者清醒地意识到将已有研究成果整合为一门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于是,在“高职学生心理”研究起步不久的2004年就有以“高职学生心理学”作为书名主题词的著作问世[4],由此揭开了创建高职学生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序幕。

二、高职学生心理学基本论题的初步梳理

一门学科的内容体系,由若干基本论题组成。所谓基本论题,就是那些不断以新面目出现、思考者和研究者比较多、常研常新的学术问题。梳理高职学生心理学的基本论题,是其进入初始创生阶段后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基本论题的梳理,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从“高职学生心理”类著作中归纳一些重合度较高的研究内容,二是归纳“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论文篇名中的高频主题词组。表2列出了3部“高职学生心理”类著作的各章标题。通过“读秀学术搜索”,笔者共找到3部以“高职学生心理学”作为书名主题词的著作。除前面说到的2004年出版的1部之外,另外2部著作出版于2010年[5]和2012年[6]。因为后面2部著作的主编者为同一人,表2仅列出其中章数较多的1部著作。另外,我们从众多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作为书名对象词的著作中选择了出版年份较近、内容相对丰厚的1部列入表2。比较表2中的3部著作并翻看多部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作为书名对象词的著作的目录部分,可以发现这些著作在体系内容方面有许多“同类项”,如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健康人格、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就业或择业心理、恋爱和性心理、心理咨询等。对5100多篇“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的篇名进行检视和粗略统计,其结果同“高职学生心理”类著作的内容“同类项”大体一致。依据上述梳理结果,笔者将高职学生心理学的内容归纳为以下6个基本论题。1.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论。据笔者的统计,在“精确”检索所获得的1314篇“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中,以“心理健康”作为篇名主题词的文献多达879篇,占总数的66.89%。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笔者以“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作为“正题名”检索词,检出60多部相关著作。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成为高职学生心理学的第一主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论的任务,主要是探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影响因素、测评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模式等。2.高职学生心理素养论。心理素养同思想素养、知识素养等一样,都是人的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心理素养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性格品质和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在高等职业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活动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发展良好的心理素养,在心理健康的状态下完成学业任务。高职学生心理素养论的任务,是重点研究高职学生心理素养的内涵、评价标准、生成条件、培养方式、提升手段等。3.高职学生人格塑造论。人格或个性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标志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是一个人的魂魄之所在。具备健全、完善人格的人,才可能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能力。学校、教师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高职学生人格塑造论的任务,主要是探讨高职学生的人格特征、影响因素、人格发展模式、化解人格障碍和塑造健全人格的途径等。4.高职学生心理问题论。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学校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的现实问题越来越复杂、多样,面临着自身成长中的各种压力,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多,在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环境适应、自我管理等方面产生了某些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心理冲突。高职学生心理问题论的任务,是重点研究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表现形式、类型判断、心理疏导、自我调适方法、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和特殊学生群体(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残疾学生等)的心理问题及其防治对策等。5.高职学生心理咨询论。多年来,许多高等职业学校设置了心理咨询机构,接待存在心理纠结、心理障碍的学生,担当咨询者的教师在倾听来访学生的倾述、询问后,与其共同讨论找出引起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实践证明,心理咨询对于一些学生恢复心理平衡、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环境适应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高职学生心理咨询论的任务,主要是探讨面向高职学生的心理咨询的功能、类型、实施原则、模式、心理档案的建立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的方式等。6.高职学生人际沟通论。人际沟通是指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系统在个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相互了解的行为过程。一个人只有通过顺畅的人际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达至生活愉快、学习精进、工作顺利的境地。由于性格、心理特点、思维方式、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原因,有部分高职学生存在不同类型的人际沟通障碍。高职学生人际沟通论的任务,是重点研究高职学生人际沟通的特点、功能、原则、动机类型、方式、技巧和人际沟通障碍的形成内因及其化解对策等。以上几个基本论题不是孑然孤立的,相互之间有着“剪不断”的内在联系。依据“高职学生心理”类著作和期刊论文,当然还可以概括出高职学生自我意识、高职学生情感发展、高职学生意志培养、高职学生学习心理、高职学生择业心理、高职学生网络心理、高职学生恋爱和性心理等论题。笔者没有将这些论题列为基本论题,是因为这些论题能够从上述几个基本论题中衍化、派生出来。

三、推进高职学生心理学稳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1.突出学科意识。除了前述3部“高职大学生心理学”著作之外,目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没有发现以“高职学生心理学”作为篇名主题词的期刊文献,也没有看到对3部著作做出评论的文章。种种迹象表明,尽管十几年来已经有5100多篇“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问世,但研究者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他们的研究工作应该归属于一门称之为“高职学生心理学”的学科。换言之,“高职学生心理学”这个学科名称还不为很多人所熟知,远没有达到深入人心的地步。任何领域的学术研究,都有相应的学科归属。学科的细分化,是科学知识体系演进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学科细分化的依据,则是研究对象的细分化,亦即找到新的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以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细分化,先后生成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大学心理学)、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学)、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高等职业教育学等[7]。十几年的研究工作已经充分地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心理是一个比教育心理、高等教育心理、职业教育心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更为具体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研究对象,对其研究成果进行学科化整合是创建和发展高职学生心理学这门学科的题中之义。从学科分化的所属层级来看,高职学生心理学可以看作是介于高等职业教育学与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学、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学是高职学生心理学的临近层级上位学科,高等教育学、职业教育学、学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是高职学生心理学更高层级的上位学科。高职学生心理研究者的学科意识,不仅表现在能够自觉地将自身的研究工作放在高职学生心理学的整体框架中进行审视,能够积极参与研究成果的学科化整合,而且能够自觉地将高职学生心理学同多门上位学科联系起来,充分借鉴、利用这些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相携相伴、互动前行。2.强化基础研究。对草创中的高职学生心理学来说,基础研究主要是指学科元研究。所谓学科元研究是指对于这门学科具有一般性、普遍性、基础性特征的各种元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它的历史沿革、对象范围、学科定位(学科关联)、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理论体系、学科结构、应用领域、文献述评、发展状态、演进态势、发展环境、未来前景、国际比较、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学科人才等。学科元研究对处于任何演进发展阶段的学科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是一门学科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可以影响到这门学科的基本走向和发展速度。因此,学科元研究的涉猎广度和开掘深度,通常可以作为该学科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标尺。迄今为止,高职学生心理学元研究还没有真正起步。3部“高职大学生心理学”著作为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做了可贵的尝试,其中隐含着探讨对象范围、理论体系的意味。从期刊文献来看,如前所述,目前还没有检索到以“高职学生心理学”及其类同词组作为篇名主题词的论文。这表明,对于高职学生心理学这门初生学科的许多基本问题,还没有展开相关研究。为了学科的有序、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一部分研究者擎起“高职学生心理学”这面旗帜,多方面地、渐次深化地开展学科元研究,破解高职学生心理学艰难起步期的一些理论纠结、观念障碍。3.扩充研究队伍。目前,高职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参与者主要是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政治辅导员。“干什么爱什么”,干什么研究什么,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高职学生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还需要来自于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学等学科的“志愿者”参与其中,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学借力这些上位亲缘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尽快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研究范式和理论框架。未来的研究者来自于今天的求学者,所以要特别关注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参与程度。在“中国知网”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笔者近日以“高职学生心理”作为检索词进行“题名”的“模糊”检索,检出学位论文57篇,全部是硕士学位论文,起始年份为2005年,平均每年约5篇,数量明显偏少。这些学位论文分别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软件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等9个一级学科,涉及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医学、管理学6个学科门类。这个统计结果表明,许多学科、学科门类都可以在高职学生心理研究领域找到用武之地。今后,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研究生指导教师要继续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以高职学生心理研究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他们将成为高职学生心理学研究队伍持续扩张的后备人力资源。

作者:唐成人 单位: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雷平化,陆朋,田秀红.关于高职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1999,(09):53.

[2]王志斌.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0,(04):19-21.

[3]李勇,刘传华.高职学生健康心理的整合与重构[J].中国成人教育,2000,(09):29.

[4]邹亚超,张传龄主编.高职大学生实用心理学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5]韩光道.高职大学生应用心理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

[6]韩光道.高职大学生实用心理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

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左东岭先生曾撰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中心与边界》,指出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形成依然存在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一是古今文学观念的差异问题,二是中西文学观念的差异问题。中国古代文学的边界相当模糊,左东岭先生还说:“它就像一颗树,你能够看清其树干与枝叶,却并不能轻易弄清其根须究竟伸向何处。你可以说根须不是树,但没有根须却永远不可能长成树。因此,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既要紧紧抓住其审美的根本特征,从而总结出适合于世界的共同文学经验与文学理论;同时又要深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入探讨各家思想学派对文学的不同看法与复杂影响,像儒家的诗教观念,道家的解脱理论,禅宗的妙悟境界,都是中国所独有并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观念,不弄清这些,就很难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因此,所谓回归中国本体与建立中国话语,都是既要照顾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又需要广阔的世界视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重要领域之一的中国文学史研究,明白这种边界的界定尤为重要。

现就古代文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作一阐述:

一、古代文学研究与心理学的交融

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与心理学的交融范围与日俱增,这与心理学的蓬勃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像心理学对古代文学的爱情主题的解释,变态心理学对古代文人的分析等等,都是这种趋势的表现。

1、心理学对爱情主题的影响

爱情是文学中最为珍贵也是最有生命力的主题。从宋玉的《高唐》《女神》二赋的巫山神女情结中,研究者们嗅到了弗洛伊德在《诗人与白日梦》的气味:“作家每一次幻想都包含有一个愿望的实现,通过乔装打扮,来弱化白日梦中的自我主义性质。”又从《登徒子好色赋》“礼对性的约束”,找到《精神分析引论》的观点。直至后来研究者从傅毅《舞赋》,曹植的《洛神赋》,杨修、王粲、陈琳、应?的《神女赋》,阮籍的《清思赋》,谢灵运的《江妃赋》,江淹的《江上神女赋》,乃至《聊斋》《红楼梦》《牡丹亭》等等中,提取出“巫山神女情节”,并定义为“后俄普斯情结”,并切合心理学大师荣格的理论:“每个男人心里都有女人的一种永恒形象,不是这个那个女人的形象,而是一种绝对的女性形象。”[1]

没有爱情的文学,不是完整的文学。爱情的过程中,必然有心理的变动。因而用心理学来分析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作品形象,对于古代文学研究是重要的途径。

2、精神分析心理学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影响

精神分析心理学在20世纪上半叶,特别是20、30年代,对文学理论影响巨大。郭沫若1921年发表的《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是第一篇运用精神分析学说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论文。他从精神分析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必定受尽种种约束和诱惑,逼成了变态者,正常的感情被破坏,性也不能完完全全地向正当方向发展,很明显,郭沫若是以精神分析学说来张扬《西厢记》中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人性自由的精神。他还以为《楚辞》《胡笳十八拍》《织锦回文诗》等都可以用此说说明。还有孙席珍的《变态的林和靖》,用变态心理学来解释林和靖不仕不娶的心理原因。张弓的《中古文学鉴赏》自觉借用变态心理学理论解释文学创作的和品赏,认为“纯真的文学”,皆是“文学者的白日梦”,而“纯真的文学者”,又大概是有“暴露心的生活的狂疾者”。赵景深的《中国文学史新编》依据弗洛伊德的变态心理学来解释阮籍和李渔。说阮籍是一个“变态者”,曾自称“少年时轻薄”(《咏怀》)又未能忘情于“欢爱”和“美人”;论李渔的传奇多写变态心理,如《怜香伴》,是写女子的同性恋爱;《意中缘》里强盗大王说林天素欢喜北道,不欢喜南道;《巧团圆》中的儿时忆梦,都可用弗洛伊德的变态心理学来解释。闻一多先生不仅继承了清乾嘉朴学大师的考据方法,而且也意识到借鉴西方新兴学科方法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朱自清论闻一多时说:“他不但研究文学人类学,还研究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来照明原始社会这个对象。[2]”

二、古代文学研究对民俗学、人类学的延伸

神话人类学、民俗学是19世纪在西方思想兴起的学术热潮。这种思想的实证主义方法,偏离正统的思想观念的特征,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方法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严复很早就应用“图腾说”来解释中国古史。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刘师培的《舞法起于祀神考》《说文巫以舞降释》等文章把戏曲歌舞和巫风祀神的原始习俗联系起来,像顾颉刚,黄作宾,周作人,魏建功,茅盾,钟敬文,郑振铎,闻一多,孙作云等等先后在中国古代神话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孙作云说过:“古文学的研究已经由文字训诂、文学欣赏诸方面进到民俗学,考古学的领域了。我们对于一篇古代文学研究,不应专斤斤注重于文字学或文学史的研究,应该从这些较古的作品中,寻求古代人的生活及风俗习惯,迷信,传说等等。[3]”闻一多研究《诗经》,运用了民俗学等多种方法,而根本目标是在于“带领读者到《诗经》的时代[4]”。李长之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立足于文学审美,借用人类学的性格研究来分析司马迁,让司马迁的形象显得更为饱满。

三、理科思维对古代文学的推进

胡适曾经说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成为科学研究的法则。从1916年《诗三百篇言字解》到1960年《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胡适一生所写注重“学问思想的方法”的文章,不计其数他坦承杜威的“有系统思想的分析”对他的帮助,他还反复强调自己研究《红楼梦》的目的在于“传播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理科思维的引入,极大地冲击了以经学考据为代表的传统模式,对学术的现代化转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种理科思维对文学研究的变革引导也随处可见。条理性层次性渐渐在古代文学的研究中显露出来。如同科学的方法阐发阐发文辞意蕴和文理思致,就是以楚辞学研究名世的姜亮夫的方法论特点,王易在《词曲史》“序言”中阐述其编纂意图说:“以科学之成规,本史家之观察,具系统,明分数,整齐而抛解之。”凡在《自序》中也提及撰写《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目的就是要用“科学方法整理国故”。总而言之,近代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大大借鉴了理科思维中的各种理论方法[5]。

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积极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马斯洛(A.H.Maslow)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该书中的标题为“走向积极心理学”[2]。但是并没有引起心理学界的重视,直到塞利格曼在APA年度大会上明确提出把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任职的主要任务时,才开始使积极心理学走上了人类的视野[3]。2004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著名的心理学史家、心理学家舒尔兹把积极心理学称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之一[4]。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意义

1.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

积极心理学和传统主流心理学相比:传统主流心理学是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决现有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只关注到一部分人群,无法广泛性地服务于普通的大众学生[5]。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是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概论、交往心理和调适、情绪纷扰与控制、恋爱心理与调适、学习心理与调适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6]。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幸福感主要是体现于生活质量和积极品质感受,这种幸福感的主要是个体的自我实现体现如何与生活质量的一种协调。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是否个体感到幸福,有没有幸福感[7]。这也是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和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感受[7]。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探讨人类的幸福感、积极品德、愉悦感,研究积极品质和积极情感体验[8]。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可能会导致资源不足、出现就业难,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巨大差距会导致大学生的没有幸福感。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是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2.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前主要关注的是消极心理学的方面,主要内容是对个体现存的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侧重于心理问题的解决[9]。积极心理学是以注重大学生个体内心潜能的激发,培养积极的品质,如个体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思维、积极的品质等;现阶段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目标[10]。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把目光聚集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理性的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不同,以积极向上的品质来自我调整,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大学生在面对未来生活和危机时,能够积极面对,自我调整心理问题。这是积极心理学在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3.以积极心理学理论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

在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就算意识到了心理障碍也不愿意主动咨询并寻求帮助,而学校对这些现象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只能通过在一定区域开展心理学讲座、建立咨询室、情绪发泄屋等。这些工作却没有带给学生多少效益,甚至使学生接受了负面的影响。所以,要以积极心理学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首先,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建立积极向上的品质与态度,注重个体的生活态度与幸福感,帮助学生以积极向上态度的面对外在环境和挫折,以完善个体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品德境界。

本文认为在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心理特点来使大学生参加各种心理剧演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与他人分享的愉悦,使大学生的有一个良好的的情感体验,挖掘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结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显示重要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培养全方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启到了重要作业。现阶段是利用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建立学生自信与自尊,对社会现状与生活质量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促进个体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作者:刘宗利 刘宗顺 孙佳慧 曹华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4]Schultz,DuaneP.Ahistoryofmodernpsychology[M].NewYork:Thom-sonPress,2004:152.

[5]叶昇尧.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161

[6]裴利华.模糊数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测评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2):115-118.

[7]Dinner,E.SubjectWell-Being:TheScienceofHappinessandaProposalforaNationalIndex[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

[8]卡尔.积极心理学[M].丁丹,译.第2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96-197.

[9]吴霞.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高校;女大学生;爱的教育;意义;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作为未来知识女性的代表,今天的女大学生终将成为活跃在社会各界的精英女性,同样也将为人妻为人母。她们以不同的人格特征和道德情感影响着丈夫并教育着儿女。整个社会对女大学生寄予了厚望,她们璀璨夺目备受全社会的关注。而在大学期间女大学生对爱的不同领悟、不同选择、不同体验将塑造和改变着她们的人格气质、性格爱好,甚至影响她们今后的人生。因此,对当代女大学生的教育显现出不可忽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研究调查对象及方法

为真实了解女大学生的对于爱的智慧的理解,本研究针对当前高校女大学生在恋爱观问题及人际交往困扰等问题,编制了三份调查问卷,主要包括:“爱的智慧”开放式问卷、大学生恋爱观[1]以及大学生人际关系诊断表。本次调查以高校某学院女大学生作为主要调查对象,主要采用问卷法兼访谈法,利用百分比的方式及词频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

二、女大学生恋爱观及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分析

1、爱的智慧的分析

通过对当代女大学生对“爱的智慧”的理解,分析得出在开放式问卷中,通过开放式问题“你觉得爱的智慧包括什么,哪个最重要?”中的得出恋爱和人际交往的词频出现率最高,分别占94.1%和95.2%。

2、女大学生恋爱观分析

在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中,针对择偶取向、恋爱动机、依恋方式、恋爱中的四个方面对问卷进行了设计,编制了共60个题项的初测问卷。所有项目采用李克特式五点记分制,并且采用单选形式,其中“非常重要”记5分,“比较重要”记4分,“一般”记3分,“比较不重要”记2分,“不重要”记1分。

表1 择偶取向

因素 A2 A7 A9 A11 A3 A13

总积分 544 544 542 340 356 204

百分比 81.14% 81.14% 80.10% 50.75% 53.13% 30.45%

表1的结果显示,当代女大学生在恋爱中最看重A2能对我好、A7人品及A9两人感情这三个因素,而最不看重的因素为A11家庭社会地位、A3家庭经济条件及A3是否是学生干部。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指出,男性在择偶上比女性更倾向于“以貌取人”,即对方的相貌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女性则更倾向于两人的感情、男性的付出、对方的人品、事业心等条件,这与本次调查结果一致[2]。

在恋爱中的中B2当我了解对方曾有过,我坚决不会继续恋爱;B7我完全赞成未婚同居或“试婚”的做法这两个因素是女大学生觉得中最不重要的因素。调查结果说明90后女大学生对恋爱过程中的持传统意向。这与我们认为的现在90后女大学生的性开放观念是相悖的。

表2 恋爱动机

因素 C11 C13 C4 C9 C10 C5

总积分 257 217 194 151 143 138

百分比 38.36% 32.39% 28.96% 22.54%5 21.34% 20.60%

表2的结果显示,C11我没打算谈,和对方相处时间久了,自然就谈了;C13对方对我太好了,为了不伤害他(她)就谈了;C4我谈恋爱是为了无聊时寻找感情寄托是女大学生觉得在恋爱动机中最重要的,C9我谈恋爱是为了使我的物质生活过得更好些;C10我恋爱只是玩玩而已,要付出真感情的恋爱我不会谈,C5我谈恋爱是为了满足生理的需要这三点是女大学生最不看重的。女性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女大学生在恋爱动机上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恋爱,这也与本次调查结果一致。[3]

在依恋方式中D1总的来说,我不喜欢让恋人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觉;D10我会无条件的满足恋人的任何要求这两个个因素女大学生最不看重。

三、女大学生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1、教育意义

(1)女性教育的意义是塑造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女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尊自爱的高尚情操,以及培养她们良好的道德修养、自信、乐观、希望、韧性的积极优秀品质,成为拥有高尚人格的新时代知识女性。

(2)针对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掌握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异性,正确区分爱情与友情,克服恋爱从众心理。爱情是以异性间的为基础,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爱情最终的归宿是两性的结合,组成家庭,而友情则不具有上述特点[4]。正确区分爱情与友情的界限,把握好爱情与友情的尺寸,理智地看待爱情所包含的责任与义务,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是在大学期间是非常重要的。

(3)社会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女性的努力和付出。女性学教育中应通过几种不同的女性为典型,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学习,帮助女大学生树立自信、克服自卑,使她们自主自为地走向成长成才之路。对个体意识薄弱、自卑人格突出、情绪波动较大等问题突出的个别女大学生,一方面,我们应积极关注,注重培养她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有针地性地做好个体心理问题识别与自我调适技能培训,实现心理自救。做好培训教育的同时,辅导员还应做好相关危机干预预案。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2、开展方法

第一,成立专门的女大学生工作坊。通过团队训练、课程讲授、分享和讨论等形式,让女大学生进行交流与对话,对女大学生共同存在的疑惑和困扰进行专题教育和团训,对个别问题突出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第二,通过一些典型影片、优秀书籍的观赏分析和阅读找出映射在自己身上的影子,汲取营养,克服存在问题。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好书来提高女大学生的品味,陶冶其情操,培养她们高尚的人格、善良美德和对成功执着追求的精神。

第三,每年在新生入学后女性系列专题讲座、邀请校外成功女性讲座、优秀女性影片展、女性选修课等内容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创造浓郁的女性校园文化氛围,开辟女性报刊橱窗,展示时代女性风采。

四、结语

将高等教育与性别教育相结合,将女性研究与女性发展结合是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成才的现实需要,同时也为女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女大学生爱的智慧的认知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她们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 提高女大学生爱的能力,减少、消除其恋爱心理困惑,避免、纠正恋爱行为的盲目性, 平衡学业与爱情两者的关系,有效实现女大学生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注 释】

[1] 安晓斌.大学生恋爱观及其人格类型的相关研究.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2] 罗之仁.从斯特赖克认同理论与特纳角色理论看大学生社会定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1.

[3] 范梅.从心理学视角看女大学生恋爱.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恋爱幸福感

一、引言

作为校园生活的一大主题,大学生谈恋爱已经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人们对待大学生恋爱所产生的问题也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以往关于恋爱心理的研究往往都集中于恋爱价值观、恋爱动机、恋爱道德、恋爱行为等方面,关于大学生恋爱幸福感的研究并不多见,最新的资料是漳州师范大学张瑞的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的编制以及团体干预研究一文中,自己编制了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并检验了其信效度。因此,本研究的第一个目的,就是验证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的信效度。同时,我们对对大学生恋爱幸福感的相关人口学、个人恋爱经历和社会学等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大学生恋爱幸福感可能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近年来有关幸福感的研究越来越多,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群体幸福感的研究必然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一个领域。有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无显著差异,都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某几个因子显著相关。[1]可见由于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幸福感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家庭教养方式对子女幸福感的影响会不会体现在恋爱中,表现出与恋爱幸福感的高度相关呢?本研究的第二个目的,便是从恋爱的体验和感受出发,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恋爱幸福感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在郑州大学内方便取样,选取了大一至大五的恋爱中的本科生共280名,最后得到有效数据的大学生257名,其中男生108名,女生149名。

2.材料

(1)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gmaminnenav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

采用Perris等编制的EMBU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国内学者根据中国的语言习惯做了修订,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EM BU包括6个父亲因素和5个母亲因素,分别为父因子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2:父亲惩罚、严厉;3:父亲过分干涉;4:父亲偏爱被试;5:父亲拒绝、否认;6:父亲过度保护。母因子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2:母亲过分干涉、保护;3:母亲拒绝、否认;4:母亲惩罚、严厉;5:母亲偏爱被试。[3]

(2)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

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包括6个维度,分别为性格匹配度、恋人交流方式、共同兴趣爱好、相互扶持度、性态度和相互信任感,共计23个题目。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以作为调查、研究大学生恋爱幸福感的工具。[4]

(3)其他因素

此外还收集了性别(男-女)、年级人口学变量(大一到大五),恋爱时长(1年以内、1-2年、2-3年、3年以上),家庭来源(城镇-农村)、是否独生、父母受教育程度(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以及父母是否离异等可能会存在恋爱幸福感差异的因素。

三、结果统计

1.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的信效度

用spss18.0对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的分半信度进行统计,得到分半信度是0.871,p=0.000。结构效度的检验结果显示,6个分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262-0.643之间,且均显著。表明本量表具有很好的信效度。

2.大学生恋爱幸福感的人口学差异

对男女大学生恋爱幸福感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男女大学生除了在性态度上(t=3.05)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M男=14.90,M女=13.91)。其他维度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对年级在恋爱幸福感各个维度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恋人交流方式(F=2.93)和相互扶持度(F=3.89)两个方面年级差异显著。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在交流方式上,二年级的大学生恋人在交流方式上的得分(M2=16.83)显著高于三年级(M3=15.82)和四年级(M4=15.61)。在相互扶持度上,四年级(M4=16.32)显著低于其他年级(M1=17.69,M2=17.67,M3=17.25 M5=18.88),三年级(M3=17.25)显著低于五年级(M5=18.88)。

对大学生恋爱幸福感在恋爱时间上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恋爱时间在恋人交流方式(F=4.89)和性态度(F=2.70)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在恋人交流方式上,恋爱1年(M=15.78)的大学生显著低于恋爱2年(M=16.89)、3年(M=16.91)、3年以上(M=16.76)的大学生。在性态度上,恋爱1年(M=13.91)的大学生显著低于恋爱3年(M=15.19)的大学生。

对不同家庭来源的大学生恋爱幸福感进行各个维度上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农村和城市大学生在性格匹配度(M农=19.17,M城=20.00)和相互信任感(M农=12.04,M城=12.66)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性格匹配度(M独=20.12,M非独=19.30)和相互信任感(M独=12.75,M非独=12.15)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大学生恋爱幸福感各个维度在父母受教育程度上都没有显著的差异。

在相互扶持度上,父母离异的大学生子女在恋爱中得到的分数更低(M离=16.74,M未离=17.48),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

3.大学生恋爱幸福感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

表1 母亲教养方式5个因子及父亲教养方式6个因子与恋爱幸福感的相关系数

从表中可知,大学生恋爱幸福感与母亲拒绝、否认和母亲惩罚、严厉,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拒绝、否认四个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其中除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外,与另外三个因子均为显著负相关。

四、结论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结论一:新编的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结论二: 收集的性别、年级人口学变量,恋爱时长,家庭来源、是否独生、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是否离异等因素,除父母受教育程度外,大学生恋爱幸福感的不同维度在其他因素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三:大学生恋爱幸福感与母亲拒绝、否认和母亲惩罚、严厉,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拒绝、否认四个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说明恋爱幸福感与父母的负性影响的关系更密切。

五、讨论

1.验证了新编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的信效度,可以为后来的研究者使用该问卷提供依据;

2.提供了可能对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造成影响的几方面的因素,这对家长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提高恋爱幸福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3.本研究的不足是由于时间限制,搜集资料的被试数量偏少,可能不足以说明问题,笔者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会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胡洁,姬天舒,冯风莲.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01).

[2]岳冬梅.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07增刊).

[3]张志涛,王敬群,刘芬.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庚心理学杂志,2012(07).

[4]张瑞.大学生恋爱幸福感问卷的编制以及团体干预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

作者简介:商玲玲(1990-),女,河北邯郸人,郑州大学教育系基础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心理研究。

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1.1调查途径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自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电子邮件、学术会议、考察访问等方式发放问卷,辅之以电话访谈。此次向河南省60多所高职院校发放了1070份问卷,其中共发放教师版问卷70份、学生版问卷1000份,收到教师版有效问卷55份,均为各高职院校心理咨询中心填写;学生版有效问卷850份。

1.2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教师版问卷主要内容有:目前学院是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课时多少,学院是否开设心理类选修课,设置了什么选修课程;学院目前有几名心理课教师,是否学心理学专业或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经常进行教研吗;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困难有哪些等等。学生版问卷主要内容有:最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有哪些、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有哪些、教学满意度如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或建议有哪些、你觉得上课能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吗、课外你还想与教师进行哪些方式的交流等等。

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调查显示:所调查的60多所高职院校中已经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的共有20所,占1/3左右。没有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的学校,其中大部分正在克服困难、积极争取,努力达到教育部的要求。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专科生在校外实习多,在校内时间短,而其他课程课时又多;师资力量匮乏;学校不够重视等。这20所学校中所有学校将该课程开设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总课时都在20个以内,而且均采用大课堂形式上课,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加上论文成绩或闭卷考试成绩。这些学校中大部分学校还开设有专门心理学选修课,主要有:《人际关系心理学》《恋爱心理学》《人际沟通心理学》《成功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问卷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心理学专业教师匮乏且教学经验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实施,需要具有一定数量且专业化水准的教师队伍。而被调研的90%的学校普遍存在心理学专业师资力量紧缺、需要加强业务培训的问题。目前,河南省高职院校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大部分都难以达到1∶5000的师生比要求,而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大多由专任教师、辅导员和学工干部组成,心理学专业教师偏少且大多年龄较年轻,对专业领域研究相对较弱。辅导员和学工干部整日忙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疲惫不堪,教课只是应付过关,没有精力钻研心理学业务,专业又不熟,更谈不上有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甚至对某些神经症、人格障碍一知半解,妄加揣度,试图使用德育教育方式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所以,有时不仅不能达到目标,反而适得其反,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大多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必修课刚刚开设起来,相对于其他公共基础课来说,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比较匮乏,相关教研教改活动开展得比较少,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调查显示,48.20%的学生对课程教学比较满意,20.50%的学生非常满意,15%的学生对课程教学不太满意,其余的学生评价为一般。学生反映的问题主要有:希望多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够贴近学生实际、希望教师有较多的咨询经验、不少教师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全面等。

2.2教学时数不足

教育部文件规定该课程32~36个课时。然而,调查显示,实际上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因为领导不重视、心理学师资力量紧张、学生实习多、在校时间短、其他课程挣课时等原因,所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限制在20个课时以内。这样往往造成不能完成应有的教学内容,很多内容只能让学生课外自学,教学效果自然不能得到保证。

2.3教学方式不受学生喜欢

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是团体心理游戏、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案例教学、心理测试等,讲授法和讨论法被学生排到最后。但因为课时和场地等限制,课堂上不方便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心理游戏等,大多数教师只能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自然深受影响。知识性的教学内容虽然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讲授知识型内容,学生往往感觉没有新意,很难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2.4考核方式单一

据调研了解,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与其他课程考核方式一样,采用课堂出勤、回答问题、平时作业成绩、期末写论文或考试的考核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不符合这门课程的特点,学生不喜欢,因为它不能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充分了解学生参与各类心理健康活动的自我体验和感受。总体来说,很多高职院校积极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心理健康教育史上也是一个质的飞跃;不过,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公共课相比,依然处于被动和边缘化境地,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不少学生还抱有心理健康教育课学分低、能够轻易过关的思想。这些都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

3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建议

目前,部分高职学校存在以下状况:学习习惯不佳,缺少学习动力;时间管理能力略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有时感到迷茫、郁闷;未来就业环境差,吃苦精神和抗挫折能力仍待加强等。所以,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应符合高职生的培养目标、针对高职生的特点来进行;而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教育部文件对此就做了明确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课程应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

3.1重视心理调节技能训练,采用项目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高职生一般不擅长知识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能力欠佳的特点,我们在确定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时,就不能仅从认知角度去考虑,只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而应更重视心理调节技能的训练,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化教学等。传统教学模式的目标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师教为主,学生被动地学,课堂活动多是单方面的,虽有互动,学生也是被动的,学生在教师驱使下学习,学习动力和兴趣不可能持久。而项目化教学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项目化教学可以创设一种符合教学目标的、能激发学生课堂兴趣的情景,采用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方式展开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完善自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能主动学习,课堂交流是双向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我要学”的选择,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充分得以调动,学习兴趣将会持久。

3.2适当增加课时数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渐变过程,仅仅一个学期,十几个课时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以学生需求、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和优化心理品质为主。而对教学内容的需求因人而异、各有侧重,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应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此,一方面应该适当增加课时数,以达到教育部所规定的课时数量标准为宜;一方面还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做到年级不同侧重点不同。比如,一年级课程重点在于心理调适、自我管理、学习方法适应和人际交往等内容;大二着重于心理素质拓展、学习成才、情绪调节、交友恋爱等内容;大三重点在于职业心理学教育、求职择业、生涯规划等内容。不过,这样安排课时虽然符合学生心理需求,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往往难以实现;因为高职院校的心理专业教师匮乏。所以建议变通教育部文件中将32~36课时都安排在大一上学期的做法,可以在大一上学期安排16个课时,下学期安排16个课时,单双周交替上课,这样既能解决师资力量匮乏问题,又能兼顾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需求。针对学生的心理需要,可以这样安排教学内容,上学期可以主要安排心理健康入门知识、大学生活适应、自我认识和接纳、学习心理、情绪管理等内容。下学期主要安排交际心理、恋爱与性、人格完善、网络成瘾、心理危机干预等内容。为了兼顾其他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可以开设专题讲座或选修课,如职场心理学、恋爱心理学、交际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素质拓展等,形成课程体系。

3.3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由于课时及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采用“粉笔+黑板+PPT”的教学模式,多数为大班教学,多以灌输方式讲授,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体现,参与度较低。今后课程改革方向是应该尽量小班化教学、适当增加课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团体心理咨询室、素质拓展室中上课。针对高职生的特点,使高职生上课更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将团体心理活动、心理拓展训练、心理测试、案例、自我探索引入课堂,增加互动性和参与性,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4避免病态化案例教学,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学生

传统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问题、掌握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主要提倡关注消极心理品质,是一种“消极心理学”。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课堂常常充斥着临床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病态案例,甚至一些教师为吸引学生兴趣,刻意举一些极端严重的心理疾病案例。这种做法只会使学生对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患者产生恐惧和排斥心理,甚至强化学生对心理问题患者的病态产生刻板印象。实际上,这种以心理问题的病态性作为教学切入点的做法,除了可以对学生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外,对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调适并无实际帮助,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正面教育,而这种正面教育理念即是新近倡导的积极心理学取向。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和幸福感受,认为人类具有爱、勇气、意志、创造力等人性优点。并认为,心理健康标准不仅仅在于疾病的消除,更在于积极品质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转变了传统(消极)心理学研究方向,强调研究人性积极的一面,提出心理学是研究快乐的学问,以积极的价值取向关注人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方式注解心理现象。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提出对心理学各个领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间接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在积极心理学影响下,国内孟万金教授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汲取积极心理学理念,促进大学生积极自我的形成和积极情绪、积极情感体验的培养,提高大学生从学习生活中挖掘社会资源支持的能力。教学内容上要从“疾病课”转向“健康课”,关注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增加积极心理案例;在教学方法上更加强调体验性和参与性活动,以及更加注重自我教育或自助式教育(例如自我剖析、自我改造与自我训练等活动)。

3.5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任课教师业务能力

调查表明,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45.7%)、高水平的授课技能(31.1%)、扎实的心理学科学知识(22.1%)和学历(1.1%),这是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需要具备的几种能力与资质。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完美的教学实施。高职院校的心理学任课教师普遍紧缺,为建立完善的师资力量,首先各位教师应当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参加相关的培训,并与其他院校交流,借鉴成功的教学案例。其次要相互听课研讨,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收放自如地控制课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6根据课程特点,设置科学化的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评价不是只检验学生学的好坏或努力与否,更在于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监督、评价与修正。因此,应改变传统考核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心理、智力、知识、技能等全面发展为宗旨,融考核评价于教学过程之中,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坚持考核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等,以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选择性和机会。为此,建议学生的总体评价成绩应由多项构成,并突出参与分值的权重。比如,可根据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完成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情况以及课外作业等综合评价。其次,应改变期末考核方式并降低其分值权重,比如,可采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上平台答题的形式,题型包含判断、单选、情景选择、视频考查等多种类型,既涵盖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知识重点、能力难点和技术要点,还要结合平时教学活动和生活案例,并适应不同学生个体要求。从而,把教育的重点引向过程之中,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对考试的恐惧,也为以后教学活动的改进提供了方向。

4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应该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采用项目化教学,以学生实际需要为准绳安排教学内容,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采用多元化的灵活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教研和培训等。这样才能使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得更好,为国家培养出心理健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来自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上一篇:心理学博士论文范文 下一篇: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