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观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1 19:12:00

恋爱观调查报告

恋爱观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我们就在校大学生恋爱观做了调查,此次调查为全校范围内的大学生,调查不分年级,调查方法为随机调查,调查全程历时一个星期,受调查对象共计八十五人,部分受调查对象接受的是纸质问卷调查,另外一部分受调查对象接受的是电子稿问卷调查。

针对调查所整理的数据,我做了如下的分析:

有约87%的受调查者对恋爱的理解是“是为了选择终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是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而认为恋爱是“是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没有过多考虑将来”和“是为将来的事业做跳板”以及“不必考虑太多,跟着感觉走就行”的比例极少。大学生目前的恋爱状况为“正在恋爱”与“曾经有过恋爱”的比例分别为“43%”与“32%”,而另一部分的受调查者的恋爱状况出于“观望”和“不准备恋爱”。在“是否喜欢并愿意与异往”这个问题上,分别有“63%”和“32”的受调查者认为“非常喜欢并愿意”和“愿意正常交往”而另外三项“谈不上喜欢但也不厌恶与异往”、“害羞,不太愿意”、“不喜欢也不愿意”所占的比例很少。

针对问卷中的数据,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代大学生面对恋爱还是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也许这种态度态度会给我们带来一种不负责任的结果。

总之恋爱双方要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感情,意愿;尊重对方的独立人格,兴趣爱好,学习工作,社交活动等等。总之,任何一方都不能只要求对方履行义务而自己却不承担相应的义务。

要忠贞专一,就是爱一个人要始终如一,永不变心,双方在共同的人生旅途中,能始终如一地在事业上互相帮助,生活中同甘共苦,能承受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

恋爱过程中要含蓄文明,举止文雅,正如马克思所说:“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用含蓄、谦恭至羞涩的态度,而决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我们要做自己感情的主人,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使起恰到好处。

要理智和宽容,恋爱中的失恋是难免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修养、有道德的大学生,在失恋时,首先要作到失恋而不失态,我们应该明白失恋是一件很正常的是,没什么大不了的,要保持平和、理性的心态。其次,还要作到失恋而不是志,爱情是美好的,但不是一个人的唯一,生活中有很多更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不要一蹶不振,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应该转移注意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再次,要作到失恋而不失德,爱情不在友情在,要理智和宽容,想到对方的难处,这才是一个大学生较高素质的表现。

尽管我们追求美好爱情是好的,但大学生毕竟是一学业为主,青年学生对爱情的追求并不意味着对学业的荒废。但必须搞清楚,“当前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处理好学习和爱情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安排,我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出自:

恋爱观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及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周围初中和高中同学朋友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0份,回收39份,有效率为97.5%。

二、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四个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恋爱观,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扩展,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的恋爱观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现实。大一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开始觉得原来爱情也有苦涩的味道,但还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余,进入大三后,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最后到大四的学生更加理性的对待恋爱,恋爱观趋向成熟。

三、大学生恋爱观及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 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 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 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 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 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有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因为空虚而爱。调查显示,6.7%的大学生因为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2.择偶动机不纯。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3.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4.不注重恋爱的后果。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很多青少年带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成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所以毕业那天一起分手也成为正常现象。但双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

恋爱观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西南大学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98.75%。

3. 调查时间为20xx年xx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大一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经谈过恋爱的仅有4人,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4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而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80%的学生选择很小。

(二)大二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2. 在对待异地恋和爱情能否天长地久的问题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看好还是不看好,人数都是50%,这说明在大二的学生这个群体里面,部分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实际,另一部分人则对未来充满迷茫,表现出这个阶段的人的还不够成熟的心态。

3. 在恋爱时间份额问题上,60%的女生认为占大学生活时间的35%就够了,男生则普遍认为在35%65%才适合。从中看出男生的恋望比女生要强,而且这也说明在本校女生比例远大男生比例的情况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对待失恋的问题上。40%的男生选择了感到悲痛欲绝,而同样选择这个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时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会再找一个,这说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乐观。

5. 在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上,大多数男生比较重视女生的内在美,而女生则要求男生内外兼修。这也说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较大差异。

6. 在对待对方脚踏两只船的问题上,大多数男生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态度是不能容忍,这也说明在爱情里,男生比女生豁达、大方。

大二学生的恋爱观尚处于发展时期,相信爱情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普遍能获得一份比较理想的爱情,而不相信爱情或自信不足的人还在寻觅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学生的恋爱观是在迈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三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调查的学生来看,多半已经恋爱,但恋爱的人近60%是男生。这可能跟师范学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关系。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恋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类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较浪漫,认为自己能与恋人走到永远,换句话说在爱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调查也显示,大三学生比较现实,21人有17人表示没有网恋经历。对于异地恋,男生显得比女生更理性点,不看好异地恋,并认为大学生恋情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会发展成为婚姻。

针对男女生的许多不同,做了对比的记录。70%表示是否恋爱无关紧要,只有个别认为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关于寻找恋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为寂寞和空虚,并非为了寻找下半生伴侣。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恋,少数人(以女生为主)把爱情看得很重;在恋爱时间上,女生把恋爱时间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学业;有60%的人有暗恋的对象并表示会表白,部分表示不会表白(女生居多)不难看出女生比较矜持,把爱深藏,而男生却勇于表达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轻易爱一个人,且对恋爱的对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恋人的外貌,女生则更注重内在修养,恋人品行成为主要依据,家庭经济背景也很重视。

总而言之,本校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大都能在爱情中面对现实,但现实没有抹掉他们的纯真,他们对爱情仍有美丽的向往。

(四)大四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四学生共有20人参加填表,男生7人,女生13人。大四的学生在问卷调查表中表现了一下几个特点:

2. 对于是否与恋人走到永远的问题上,认为可以的只有7人。

3. 对于大学爱情是否成为婚姻,则所有人认为是不可能的。

4. 对于恋爱与学习,12人表示同等重要,4人表示恋爱重要。

5. 对于分手后的态度,有6人表示会伤心欲绝,大多数人表示可以再找。

6. 对同居的态度,不赞成的有7人,其他人则持不反对态度。

从以上几个特点可以看出,大四学生的想法更为现实。也许是经历的事情多了,看法也就更加务实。大多数人的恋人并非是所理想的人,而是在现实的实际接触后才确立的。绝大部分的人不相信网络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更多的人不相信也不会网恋。对于大学的恋爱能否变成婚姻这个问题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悲观的认为是不可能的,可见在大学生看来,大学恋爱是有花无果的事情。也许是彼此接触的时间久了,对于相处的时间,大四的学生觉得彼此腻在一起太长时间反而会暴露出更多的缺点,也许距离真的会产生美。对于恋爱的花费,也许aa制是最好的消费方式,毕竟大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实际稳定的经济来源,如果只是一个人来承担恋爱开支,那么是很吃不消的,所以选择aa制是最现实的方式。大学生是否可以同居呢?在这个问题上,大部分人并不反对,采取了开明的态度。可以看出,更多的人对于婚前的已经不再是那么保守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排斥婚前。虽然大四的学生对于恋爱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现实了,可是他们对于恋爱所要承担的责任却没有完全认识清楚,许多人都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去恋爱的。这样的想法只会带给自己与对方更大的伤害。所以,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懂得对他人,也是对自己负责。

综合上述四个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恋爱观,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扩展,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的恋爱观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现实。大一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开始觉得原来爱情也有苦涩的味道,但还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余,进入大三后,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最后到大四的学生更加理性的对待恋爱,恋爱观趋向成熟。

三、大学生恋爱观及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 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 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 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 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 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有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因为空虚而爱。调查显示,6.7%的大学生因为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2.择偶动机不纯。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3.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4.不注重恋爱的后果。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很多青少年带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成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所以毕业那天一起分手也成为正常现象。但双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

5.道德观念淡化。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大学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开放的思想对大学生性及婚姻问题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新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旋涡,性的观念逐渐开放起来,而忽视了结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现了对性的好奇、大胆的尝试,但在尝试之后往往面对的是尴尬和无尽的悔恨。

6.爱情与事业定位不当。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爱情和学业的时候,往往是把爱情放在首位,认为只要有爱情,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爱情与学业从其内涵是两个不相联系的概念,不可能相提并论,就算是有联系,也不可能耽误学习,因为在学习的时候心理根本没有爱情的存在。大学生在主观上认为恋爱与学习没有关系,互不影响。

7.物质至上。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是建立在对方的家庭、社会地位上,或者以自己的条件优越为背景作为双方感情的基础,传统上认为女性依赖性强,大多数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将来托付给一个即可靠、又安稳的人身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性、权利性的爱情不仅仅表现在女性身上。当代大学生男女功利性、权利性的色彩都明显越来越多起来,越来越把自己的将来寄托在对方身上。当然,这种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观形成也与社会就业压力、主观个人心理上的成熟有关系。

四、树立合理恋爱观

针对上述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特提出以下一些对策与建议。首先学校和社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主要谈谈作为大学生自身应该怎样做。

(一)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法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总则则增加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在法律责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一方重婚而导致的离婚的,无过失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不难看出,国家法律加大了对重婚的处罚,目的就是规范婚姻关系。对于恋爱中的一些过激行为,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律要求。

(二)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暂而丰富多彩,在一个人的身边伴随着亲情、友情、爱情。但最重要、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则是爱情。无论你到哪里、无论你有多大,只有白头到老,结发夫妻会最牵肠挂肚,也只有爱情会给人无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青少年大学生考虑爱情的问题是无须指责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真爱是以互爱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获得力量和幸福,充实人生,促进成材,构建和谐家庭。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则表现出了彼此的真爱。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那些以钱取人、以貌取人、以恋补虚等恋爱动机不纯的青年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的。它不但玷污了爱情本身,而且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强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感

恋爱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有许多恋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而是为了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成游戏,三角恋、多角恋油然而生,伴随着两个人交往,性问题也开始发展,婚前逐渐增多,未婚先育的问题屡见不鲜,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大学校园外的旅店、日租房层出不穷。这样的情况怎样能与道德无关呢?其次,大学生经不住金钱、权贵的诱惑,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当今最流行的词汇,而且在一些娱乐场所,大学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成了大学生的最新理念。

恋爱与大学生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与此,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

(四)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

在相当一部分同学眼里,爱情与学业是不相矛盾的,爱情能促进学习,作为学习的动力。确实,在大学生中,存在爱情与事业双丰收,但比率相当低,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软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青年大学生们更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大学生不能因为好奇而过早涉入爱情,更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到你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加强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五)学会识别爱情,注重保护自己

在爱的时候,恋人的智商几乎为零。因为在鲜花、美言的背后,恋爱双方要看清你所爱的人的真伪那是相当难的。有许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优雅的动作、高贵的气质欺骗着无数无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纯洁的恋爱动机里,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不一定能栓住你爱的她,天下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运落在你的身边,你一定要识别它的真伪,不要成为爱情的牺牲品。真爱是不需要任何承诺的,有承诺的爱情就预示着即将走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当代大学生随着性心理和性生理、性思慕期、性意识期的到来,在没有了各方面压力下,在充满美丽幻想的大学校园里,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序曲。但由于人生的经历、生活阅历的缺少,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成熟。因此在相爱的同时,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想法。影响着两个人的感情发展,甚至引发痛楚事件。

恋爱观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范文1.

调查时间:20**年4月15日至20**年5月15日

调查对象:XXX校学生

调查方法:采用了分层抽样,随机抽样对各学院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关于恋爱观问题的抽样。主要采取书面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共发出纸质问卷60份,回收50份,问卷回收率为83%;同时发起网络问卷调查,以电子邮件和网络日志形式发出,作为纸质问卷的补充,收集到8份。共58份。

一、我校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

恋爱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对恋爱和爱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大学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也是人生恋爱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恋爱观进行了一个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爱情观的现状。

(一)大学生恋爱现状

接受调查的学生年龄在18~23岁,其中男生31人占53、4%,女生27人占46、6%,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有近67%大学生有过恋爱经历或正在恋爱,且男生恋爱比率较女生高,同时大学生恋爱在大一、大二、大三年级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恋爱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的恋爱态度

大学生对在校期间谈恋爱的看法

大学生对恋爱所持的态度有积极、消极两种。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无可厚非,是一种正常现象,因而持积极态度。只有少部分同学认为不好。显而易见,大学生认为在校谈恋爱是一种正常现象。

(三)大学生的恋爱动机

表3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恋爱并不完全是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更多的是出于爱情以外的原因,包括寂寞、好奇心、从众心理等等,极少一部分是为了婚姻而恋爱。

(四)在恋爱中的消费态度

可以看出来,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应该是男生掏钱,这点还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一部分认为应该AA制,共同付出共同承担;而女生掏钱的情况和不分彼此的情况相对较少。

(五)失恋后的摆脱方法

对于失恋以后的摆脱方法,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理性的方法,比如转移注意力,或者找好友倾诉,但也有一部分不知道怎么去化解失恋的痛苦,选择报复对方来达到内心的平衡。

二、大学生爱情观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需要一个人来倾诉。

2、孤独心理。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在大学里一个人太寂寞,整天无所事事,急于找另一半来跟自己度过无聊的时光。

3、游戏心理。其恋爱动机是为了满足与异往的欲望,寻求刺激,甚至发生了婚前,完全持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4、大众心理。周围人都谈恋爱了,自己还没谈恋爱觉得很没面子。

(二)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存在的问题

大学是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其心智虽趋于成熟,但在处理大学中恋爱的问题时却往往不够理性,本次调查结果凸显大学生爱情观的迷茫与困惑。

1、恋爱动机不明确。调查显示,高达25%的大学生因为一个人孤单,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大学生在经过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一些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于是便将注意力转移到谈情说爱上,以寻求短暂的快乐。

2、不注重恋爱的结果。目前恋爱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没有考虑过毕业之后的发展,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心理遍布在大学生群体中。他们把恋爱当做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大学不恋爱,便觉得大学不完整,而从未考虑过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这就造成毕业那天一起失恋成为一种正常现象。有24%的同学从未考虑过恋爱与婚姻的关系,在爱情观上表现出不负责的态度。

3、道德观念淡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5%的同学赞成未婚同居,更深刻地体现出大学生对婚前的开放及不负责的态度,很多学生从未考虑过未婚同居给他们带来的潜在严重后果。

4、爱情与学业定位不当。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5%的大学生认为恋爱影响学习。在爱情与学业面前,多数同学把爱情放在较重要的位置上,认为只要有爱情,其它一切都不重要了。完全没有理解作为一个学生的根本任务。

范文2.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西南大学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98、75%。

3、调查时间为20**年10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一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经谈过恋爱的仅有4人,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4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而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80%的学生选择很小。

(二)大二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1、在已恋爱的的男女生中,觉得自己有理想恋人的男生占2/3,而女生只有1/10,这说明在对待恋爱对象的态度上,男生比较实际,而女生比较倾向于理想化。

2、在对待异地恋和爱情能否天长地久的问题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看好还是不看好,人数都是50%,这说明在大二的学生这个群体里面,部分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实际,另一部分人则对未来充满迷茫,表现出这个阶段的人的还不够成熟的心态。

3、在恋爱时间份额问题上,60%的女生认为占大学生活时间的35%就够了,男生则普遍认为在35%―65%才适合。从中看出男生的恋望比女生要强,而且这也说明在本校女生比例远大男生比例的情况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在如何对待失恋的问题上。40%的男生选择了感到悲痛欲绝,而同样选择这个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时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会再找一个,这说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乐观。

5、在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上,大多数男生比较重视女生的内在美,而女生则要求男生内外兼修。这也说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较大差异。

6、在对待对方脚踏两只船的问题上,大多数男生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态度是不能容忍,这也说明在爱情里,男生比女生豁达、大方。

大二学生的恋爱观尚处于发展时期,相信爱情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普遍能获得一份比较理想的爱情,而不相信爱情或自信不足的人还在寻觅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学生的恋爱观是在迈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三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调查的学生来看,多半已经恋爱,但恋爱的人近60%是男生。这可能跟师范学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关系。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恋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类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较浪漫,认为自己能与恋人走到永远,换句话说在爱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调查也显示,大三学生比较现实,21人有17人表示没有网恋经历。对于异地恋,男生显得比女生更理性点,不看好异地恋,并认为大学生恋情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会发展成为婚姻。

针对男女生的许多不同,做了对比的记录。70%表示是否恋爱无关紧要,只有个别认为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关于寻找恋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为寂寞和空虚,并非为了寻找下半生伴侣。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恋,少数人(以女生为主)把爱情看得很重;在恋爱时间上,女生把恋爱时间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学业;有60%的人有暗恋的对象并表示会表白,部分表示不会表白(女生居多)不难看出女生比较矜持,把爱深藏,而男生却勇于表达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轻易爱一个人,且对恋爱的对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恋人的外貌,女生则更注重内在修养,恋人品行成为主要依据,家庭经济背景也很重视。

恋爱观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1)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 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恋爱观,我在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范围内开展了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 调查。对会计学院的100名同学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8份,回收率为98%。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

现状一:

进入大学,大学生渴望恋爱调查结果表明,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支持率高达83.2%,中立比例为9.3%;

对待失恋问题上有55%的人表示会十分悲伤,希望再找到一个恋爱对象,而有22.5%的人却表示对爱情看透,无所谓,不想再找。处在青春期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刚刚从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及家长过于严格的管束,生活相对轻松自在;而此时的他们又正值 心理断乳 时期,渴求社会与他人的理解,常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和孤独,渴望一种心灵的慰藉;再加之会长时间远离家乡或父母亲人等因素,内心更是十分空虚寂寞,故想找人陪伴。即使是要饱受相思之苦的异地恋,也有63%的人表示可以考虑;而58%的学生认为 没有爱情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 , 66.4%的学生在 恋爱是否影响学习 的问题上选择了 不影响 :可见同学们渴望爱情来临的心理还是很急切的。

现状二:

当代大学生对恋爱目的不明,且对自己找什么样的人恋爱没有规划调查结果表明,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学生,对 为什么要谈恋爱 ,不明原因的占了大多数,占到总调查人数的67%,大部分学生对自己为什么要谈恋爱不能给出合适恰当的理由。而在剩余的33%学生中,即使自己知道自己恋爱理由的学生,给出的理由也难以令人满意。除了想摆脱孤独与寂寞等这样的托词,还有部分学生还给出了之所以要恋爱是因为怕同学笑话,为了充面子等这样的解释。对恋爱对象有无确定标准时,76%的同学选择了 顺其自然 ,而对于 是否要将自己大学期间的这份爱情延续到天长地久 更是很少有人考虑。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恋爱抱着随遇而安的心里,只是内心的渴望与追寻使然,对于自己为什么要找恋爱对象,找什么样的恋爱对象并没有什么想法与要求,只是觉得自己大了,应该找一个人来谈一场恋爱,不问它的期限有多长,更何谈将来的婚姻与家庭。

现状三:

男女大学生要求在恋爱中地位平等调查结果表明,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学生,在 恋爱中男女消费应大致相当 一项上支持率高达63.2%,只有27%的学生认为男方应该付出的更多。从这一项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观点和思想正在逐步转变,女性变得更加独立好强,在生活中处处要求平等,即使在消费上也希望摆脱男方的束缚,自力更生。在男女双方吵架时选择女方应先认错的比例与男方应先认错的比例几乎各占到50%。现代的大学生几乎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习惯了来自别人更多的呵护与关爱,因此导致了很多当代大学生不能忍别人之气,不具备化干戈为玉帛的精神。而对待 如果感觉到对方变心是否会分手 的问题时,95.4%的同学 几乎所有同学都表示不可以忍受,无论对方多么优秀,无论自己有多么喜欢对方,都必须分手: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的爱情面前,任何人都是不享有特权的,人人平等。

实施对策及建议

建议一: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大学生恋爱及婚姻问题的法律法规条文恋爱观的形成离不开当今社会的影响,社会及政府应该为当代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并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国家和政府可以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条文,更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与婚姻,积极促进当代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形成,让他们在爱情和婚姻面前不再盲目追寻,也不再畏缩不前。

建议二:

学校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恋爱心理的健康教育某种程度上讲,恋爱观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只有加强教育和管理,才能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爱情,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并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将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是培养人的社会组织,承载着非凡的社会使命。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教育与引导,学校应不遗余力的做好各项工作。学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如何走向社会。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关乎于中国当代家庭的走向,关乎到全民的幸福指数,是整个社会的大问题,因此培养在校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恋爱心理是当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建议三:

从大学生自身做起,正确看待爱情并处理好爱情与学习的关系当代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端正恋爱动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随着西方思想的涌入,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得前所未有的开放与活跃,因此也导致了他们中的部分人由于好奇与不考虑后果而做出了遗憾终生的错事。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把持住自己,严格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按章办事,依法做人,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不违背法律法规条文的要求,更应该不违背道德和伦理底线的要求。而当代大学生还应该懂得是:爱不仅仅是拥有,是得到,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对自身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因此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和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恋爱调查报告(2)

对于文化水平较高,情感体验较为丰富的大学生们来说,除了学习之外,恋爱也是热门话题之一。那么我校大学生是怎样看待大学生谈恋爱的呢?他们的恋爱观又如何?在择偶的时候哪些才是他们看重的呢?就这些问题,我院社调部、女生部对全校八个院系做了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恋爱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被调查的同学中, 42% 的同学表示自己谈过或是正在恋爱,而有 31% 的同学则表示目前未谈,若遇到合适的也会陷入其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学明确表示至今未谈,也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以上数据表明,大学恋爱绝不是个别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三年级以 43.4% 和 44.4% 的认可率被认为是恋爱发生的集中年级,而文法、管理、外文等文科院系则被认为是恋爱发生最为集中的学院。

关注大学爱情的普遍,是什么使得恋爱之火如此旺盛的燃遍校园呢?

%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因为学业压力不大,空闲时间太多,内心空虚寂寞,需要慰藉,引发了爱情。的确,进入大学后,摆脱了高中式重压的机械学习,时间变得随机而灵动,假如不擅长安排时间,就会感觉有了过多空闲,似乎无事可做。而且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等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身心压力。长期如此,内心的空虚日益加重,压抑开始充满心头。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而恋爱是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转移。另外,一些大学生对信念、价值和自我长期把握不定,而在恋爱中则有人来共同分担茫然、沮丧的情绪,从而缓解了压力。大部分正在恋爱的人也承认,或多或少的存在 找依靠 的心理。

赶潮流会导致恋爱的发生?17%的同学是这样认为的。

这与从众心理有关。在一个群体中(如一宿舍),如果大部分人都在谈恋爱,剩下的人也会受到影响。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往往对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甚至有人会为自己没有恋人而自卑,所以他们不会 逆潮流而动 。

赶潮流还与周围文化环境的诱导有关。超越生死的爱情电影,风花雪月的言情小说,缠绵悱恻的爱情歌曲,体验恋爱感觉的广告片 校园里流行的一切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行为。

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有恋人是证明自己魅力的重要方式他们非常需要他人的赞同, 有人爱 似乎是自身价值的某种证明,自然他们也就走入了恋爱的阵营,显然这种观念是有失偏颇的。但,还有一种呼声是高涨的,他们说是因为 真爱 如果说大学爱情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希望它成为恋爱坚定且唯一的理由。

总之,大学生恋爱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提醒大家,恋爱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健康的爱情是把双刃剑,害了别人也伤了自己。希望同学们能够端正恋爱动机,用真心呵护感情。

恋爱行为面面观

A、关于某些大学生频繁更换恋人的行为, 31.0% 的同学认为,他们是在寻找更合适的人。认为是 喜新厌旧的思想在作怪 过强的爱情征服欲和占有欲 是在玩弄异性 的反面呼声则占据了近七成。有位大二女生甚至气愤地指责 这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不配称之男生 。专家认为:初进大学,思想的放松,内心的空虚,往往让人轻易的坠入爱河,而过少的考虑对方是否真正合适。随着交往的深入,矛盾产生,裂痕出现,他们开始反省自己是否真的找到了所谓的 人生的另一半,今生的唯一 ,思考后的一种可能即 寻找新恋人。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若夹杂了其它目的则是可耻的行为。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以此为律,让爱情纯洁起来

B、安静的自习室、优美的人工湖、飘香的食堂 随处可见一对对恩爱的学生情侣。但他们似乎并不顾及周围人的目光,当众喂饭,甚至拥抱、亲吻。就这个问题,广大同学也有自己的看法。二成的同学认为不合适,但这是别人的私事,我们管不着,也有五成的同学认为,这是不文明的行为,对其他同学有不良影响,应该管一管,还有二成的同学则认为 欣赏他们的勇气,但自己不会这样做 。只有一成的同学大胆表示 恋人之间这样很正常,我有恋人也会这样 。

马克思说: 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的过份亲昵。 恋人间的举动并不是评定感情是否深厚的标准,这种较私人的行为似乎并不适宜在公共场合公开表露,同时也侵占了公共空间。而且,半数同学对此种过于公开,过于私人的行为表示反感。所以我们建议并提醒大家:在公共场合请注意您的行为。

C、改革开放二十年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得风气之先的大学生们的观念就更加前卫。和中国社会传统的道德观相比,大学生们对爱情、婚姻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如今的大学生眼中,同居已不再是一件新鲜事了,对此我们的同学持什么态度呢?调查结果显示 37.8% 的同学认为短暂的快乐过后带来的是无尽的悲伤和更多的无奈; 29.0% 的被调查者则认为这是严重违反校纪的事情,应予以管制;不过,同时也有 24.9% 的人对此表示接受;还有 5.7% 的人则欣然赞成。

以上数据表明,当代的大学生对同居的看法已经不比20世纪末时那么敏感。

当代大学生择偶观

根据调查数据,我们按照各选项的得票率排序,制作出表格(见附表)。

在大学生人群中,把理想爱人的条件转向注重有内涵,注重人品,是普遍的一个大趋势。在本次调查中,男、女生均把 人品 作为了第一要素,而经济状况、身高等已不再是择偶的主要因素。这反映了广大同学成熟的爱情心理。但其中,我们又可以看到男、女生的一些不同:对于相貌的要求,男生要高于女生不少;而对于知识能力的要求方面,女生又要比男生看中的多。

不可不说的话题 失恋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失恋后,顺其自然比例大于痛苦忧郁,且呈显著性差异。88.2%的同学能够及时、合理的调整情绪,转移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只有12.8%的同学认为自己不能够承受,会悲观失望不得解脱,甚至心理失衡,有报复倾向。且个别同学表示当他们示爱被拒绝或爱情关系结束时,曾企图自杀。

恋爱观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2016年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报告(1)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 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恋爱观,我在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范围内开展了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 调查。对会计学院的100名同学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8份,回收率为98%。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

现状一:

进入大学,大学生渴望恋爱调查结果表明,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支持率高达83.2%,中立比例为9.3%;

对待失恋问题上有55%的人表示会十分悲伤,希望再找到一个恋爱对象,而有22.5%的人却表示对爱情看透,无所谓,不想再找。处在青春期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刚刚从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及家长过于严格的管束,生活相对轻松自在;而此时的他们又正值 心理断乳 时期,渴求社会与他人的理解,常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和孤独,渴望一种心灵的慰藉;再加之会长时间远离家乡或父母亲人等因素,内心更是十分空虚寂寞,故想找人陪伴。即使是要饱受相思之苦的异地恋,也有63%的人表示可以考虑;而58%的学生认为 没有爱情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 , 66.4%的学生在 恋爱是否影响学习 的问题上选择了 不影响 :可见同学们渴望爱情来临的心理还是很急切的。

现状二:

当代大学生对恋爱目的不明,且对自己找什么样的人恋爱没有规划调查结果表明,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学生,对 为什么要谈恋爱 ,不明原因的占了大多数,占到总调查人数的67%,大部分学生对自己为什么要谈恋爱不能给出合适恰当的理由。而在剩余的33%学生中,即使自己知道自己恋爱理由的学生,给出的理由也难以令人满意。除了想摆脱孤独与寂寞等这样的托词,还有部分学生还给出了之所以要恋爱是因为怕同学笑话,为了充面子等这样的解释。对恋爱对象有无确定标准时,76%的同学选择了 顺其自然 ,而对于 是否要将自己大学期间的这份爱情延续到天长地久 更是很少有人考虑。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恋爱抱着随遇而安的心里,只是内心的渴望与追寻使然,对于自己为什么要找恋爱对象,找什么样的恋爱对象并没有什么想法与要求,只是觉得自己大了,应该找一个人来谈一场恋爱,不问它的期限有多长,更何谈将来的婚姻与家庭。

现状三:

男女大学生要求在恋爱中地位平等调查结果表明,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学生,在 恋爱中男女消费应大致相当 一项上支持率高达63.2%,只有27%的学生认为男方应该付出的更多。从这一项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观点和思想正在逐步转变,女性变得更加独立好强,在生活中处处要求平等,即使在消费上也希望摆脱男方的束缚,自力更生。在男女双方吵架时选择女方应先认错的比例与男方应先认错的比例几乎各占到50%。现代的大学生几乎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习惯了来自别人更多的呵护与关爱,因此导致了很多当代大学生不能忍别人之气,不具备化干戈为玉帛的精神。而对待 如果感觉到对方变心是否会分手 的问题时,95.4%的同学 几乎所有同学都表示不可以忍受,无论对方多么优秀,无论自己有多么喜欢对方,都必须分手: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的爱情面前,任何人都是不享有特权的,人人平等。

实施对策及建议

建议一:

国家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大学生恋爱及婚姻问题的法律法规条文恋爱观的形成离不开当今社会的影响,社会及政府应该为当代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并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国家和政府可以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条文,更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与婚姻,积极促进当代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形成,让他们在爱情和婚姻面前不再盲目追寻,也不再畏缩不前。

建议二:

学校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恋爱心理的健康教育某种程度上讲,恋爱观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只有加强教育和管理,才能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爱情,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并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将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是培养人的社会组织,承载着非凡的社会使命。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教育与引导,学校应不遗余力的做好各项工作。学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如何走向社会。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关乎于中国当代家庭的走向,关乎到全民的幸福指数,是整个社会的大问题,因此培养在校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恋爱心理是当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建议三:

从大学生自身做起,正确看待爱情并处理好爱情与学习的关系当代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端正恋爱动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随着西方思想的涌入,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得前所未有的开放与活跃,因此也导致了他们中的部分人由于好奇与不考虑后果而做出了遗憾终生的错事。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把持住自己,严格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按章办事,依法做人,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不违背法律法规条文的要求,更应该不违背道德和伦理底线的要求。而当代大学生还应该懂得是:爱不仅仅是拥有,是得到,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对自身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因此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和的有机结合。

2016年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报告(2)

对于文化水平较高,情感体验较为丰富的大学生们来说,除了学习之外,恋爱也是热门话题之一。那么我校大学生是怎样看待大学生谈恋爱的呢?他们的恋爱观又如何?在择偶的时候哪些才是他们看重的呢?就这些问题,我院社调部、女生部对全校八个院系做了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恋爱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被调查的同学中, 42% 的同学表示自己谈过或是正在恋爱,而有 31% 的同学则表示目前未谈,若遇到合适的也会陷入其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学明确表示至今未谈,也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以上数据表明,大学恋爱绝不是个别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三年级以 43.4% 和 44.4% 的认可率被认为是恋爱发生的集中年级,而文法、管理、外文等文科院系则被认为是恋爱发生最为集中的学院。

关注大学爱情的普遍,是什么使得恋爱之火如此旺盛的燃遍校园呢?

%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因为学业压力不大,空闲时间太多,内心空虚寂寞,需要慰藉,引发了爱情。的确,进入大学后,摆脱了高中式重压的机械学习,时间变得随机而灵动,假如不擅长安排时间,就会感觉有了过多空闲,似乎无事可做。而且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等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身心压力。长期如此,内心的空虚日益加重,压抑开始充满心头。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而恋爱是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转移。另外,一些大学生对信念、价值和自我长期把握不定,而在恋爱中则有人来共同分担茫然、沮丧的情绪,从而缓解了压力。大部分正在恋爱的人也承认,或多或少的存在 找依靠 的心理。

赶潮流会导致恋爱的发生?17%的同学是这样认为的。

这与从众心理有关。在一个群体中(如一宿舍),如果大部分人都在谈恋爱,剩下的人也会受到影响。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往往对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甚至有人会为自己没有恋人而自卑,所以他们不会 逆潮流而动 。

赶潮流还与周围文化环境的诱导有关。超越生死的爱情电影,风花雪月的言情小说,缠绵悱恻的爱情歌曲,体验恋爱感觉的广告片 校园里流行的一切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行为。

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有恋人是证明自己魅力的重要方式他们非常需要他人的赞同, 有人爱 似乎是自身价值的某种证明,自然他们也就走入了恋爱的阵营,显然这种观念是有失偏颇的。但,还有一种呼声是高涨的,他们说是因为 真爱 如果说大学爱情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希望它成为恋爱坚定且唯一的理由。

总之,大学生恋爱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提醒大家,恋爱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健康的爱情是把双刃剑,害了别人也伤了自己。希望同学们能够端正恋爱动机,用真心呵护感情。

恋爱行为面面观

A、关于某些大学生频繁更换恋人的行为, 31.0% 的同学认为,他们是在寻找更合适的人。认为是 喜新厌旧的思想在作怪 过强的爱情征服欲和占有欲 是在玩弄异性 的反面呼声则占据了近七成。有位大二女生甚至气愤地指责 这是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不配称之男生 。专家认为:初进大学,思想的放松,内心的空虚,往往让人轻易的坠入爱河,而过少的考虑对方是否真正合适。随着交往的深入,矛盾产生,裂痕出现,他们开始反省自己是否真的找到了所谓的 人生的另一半,今生的唯一 ,思考后的一种可能即 寻找新恋人。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若夹杂了其它目的则是可耻的行为。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以此为律,让爱情纯洁起来

B、安静的自习室、优美的人工湖、飘香的食堂 随处可见一对对恩爱的学生情侣。但他们似乎并不顾及周围人的目光,当众喂饭,甚至拥抱、亲吻。就这个问题,广大同学也有自己的看法。二成的同学认为不合适,但这是别人的私事,我们管不着,也有五成的同学认为,这是不文明的行为,对其他同学有不良影响,应该管一管,还有二成的同学则认为 欣赏他们的勇气,但自己不会这样做 。只有一成的同学大胆表示 恋人之间这样很正常,我有恋人也会这样 。

马克思说: 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的过份亲昵。 恋人间的举动并不是评定感情是否深厚的标准,这种较私人的行为似乎并不适宜在公共场合公开表露,同时也侵占了公共空间。而且,半数同学对此种过于公开,过于私人的行为表示反感。所以我们建议并提醒大家:在公共场合请注意您的行为。

C、改革开放二十年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得风气之先的大学生们的观念就更加前卫。和中国社会传统的道德观相比,大学生们对爱情、婚姻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如今的大学生眼中,同居已不再是一件新鲜事了,对此我们的同学持什么态度呢?调查结果显示 37.8% 的同学认为短暂的快乐过后带来的是无尽的悲伤和更多的无奈; 29.0% 的被调查者则认为这是严重违反校纪的事情,应予以管制;不过,同时也有 24.9% 的人对此表示接受;还有 5.7% 的人则欣然赞成。

以上数据表明,当代的大学生对同居的看法已经不比20世纪末时那么敏感。

当代大学生择偶观

根据调查数据,我们按照各选项的得票率排序,制作出表格(见附表)。

在大学生人群中,把理想爱人的条件转向注重有内涵,注重人品,是普遍的一个大趋势。在本次调查中,男、女生均把 人品 作为了第一要素,而经济状况、身高等已不再是择偶的主要因素。这反映了广大同学成熟的爱情心理。但其中,我们又可以看到男、女生的一些不同:对于相貌的要求,男生要高于女生不少;而对于知识能力的要求方面,女生又要比男生看中的多。

不可不说的话题 失恋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失恋后,顺其自然比例大于痛苦忧郁,且呈显著性差异。88.2%的同学能够及时、合理的调整情绪,转移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只有12.8%的同学认为自己不能够承受,会悲观失望不得解脱,甚至心理失衡,有报复倾向。且个别同学表示当他们示爱被拒绝或爱情关系结束时,曾企图自杀。

恋爱观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西南大学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98.75%。

3. 调查时间为2009年10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 大一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经谈过恋爱的仅有4人,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4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而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80%的学生选择很小。

(二)大二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1. 在已恋爱的的男女生中,觉得自己有理想恋人的男生占2/3,而女生只有1/10,这说明在对待恋爱对象的态度上,男生比较实际,而女生比较倾向于理想化。

2. 在对待异地恋和爱情能否天长地久的问题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看好还是不看好,人数都是50%,这说明在大二的学生这个群体里面,部分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实际,另一部分人则对未来充满迷茫,表现出这个阶段的人的还不够成熟的心态。

3. 在恋爱时间份额问题上,60%的女生认为占大学生活时间的35%就够了,男生则普遍认为在35%65%才适合。从中看出男生的恋望比女生要强,而且这也说明在本校女生比例远大男生比例的情况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对待失恋的问题上。40%的男生选择了感到悲痛欲绝,而同样选择这个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时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会再找一个,这说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乐观。

5. 在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上,大多数男生比较重视女生的内在美,而女生则要求男生内外兼修。这也说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较大差异。

6. 在对待对方脚踏两只船的问题上,大多数男生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态度是不能容忍,这也说明在爱情里,男生比女生豁达、大方。

大二学生的恋爱观尚处于发展时期,相信爱情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普遍能获得一份比较理想的爱情,而不相信爱情或自信不足的人还在寻觅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学生的恋爱观是在迈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三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调查的学生来看,多半已经恋爱,但恋爱的人近60%是男生。这可能跟师范学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关系。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恋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类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较浪漫,认为自己能与恋人走到永远,换句话说在爱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调查也显示,大三学生比较现实,21人有17人表示没有网恋经历。对于异地恋,男生显得比女生更理性点,不看好异地恋,并认为大学生恋情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会发展成为婚姻。

针对男女生的许多不同,做了对比的记录。70%表示是否恋爱无关紧要,只有个别认为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关于寻找恋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为寂寞和空虚,并非为了寻找下半生伴侣。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恋,少数人(以女生为主)把爱情看得很重;在恋爱时间上,女生把恋爱时间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学业;有60%的人有暗恋的对象并表示会表白,部分表示不会表白(女生居多)不难看出女生比较矜持,把爱深藏,而男生却勇于表达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轻易爱一个人,且对恋爱的对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恋人的外貌,女生则更注重内在修养,恋人品行成为主要依据,家庭经济背景也很重视。

总而言之,本校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大都能在爱情中面对现实,但现实没有抹掉他们的纯真,他们对爱情仍有美丽的向往。

(四)大四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四学生共有20人参加填表,男生7人,女生13人。大四的学生在问卷调查表中表现了一下几个特点:

1. 只有25%的人认为恋人是原来所理想的人,75%的人认为不是。

2. 对于是否与恋人走到永远的问题上,认为可以的只有7人。

3. 对于大学爱情是否成为婚姻,则所有人认为是不可能的。

4. 对于恋爱与学习,12人表示同等重要,4人表示恋爱重要。

5. 对于分手后的态度,有6人表示会伤心欲绝,大多数人表示可以再找。

6. 对同居的态度,不赞成的有7人,其他人则持不反对态度。

从以上几个特点可以看出,大四学生的想法更为现实。也许是经历的事情多了,看法也就更加务实。大多数人的恋人并非是所理想的人,而是在现实的实际接触后才确立的。绝大部分的人不相信网络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更多的人不相信也不会网恋。对于大学的恋爱能否变成婚姻这个问题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悲观的认为是不可能的,可见在大学生看来,大学恋爱是有花无果的事情。也许是彼此接触的时间久了,对于相处的时间,大四的学生觉得彼此腻在一起太长时间反而会暴露出更多的缺点,也许距离真的会产生美。对于恋爱的花费,也许aa制是最好的消费方式,毕竟大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实际稳定的经济来源,如果只是一个人来承担恋爱开支,那么是很吃不消的,所以选择aa制是最现实的方式。大学生是否可以同居呢?在这个问题上,大部分人并不反对,采取了开明的态度。可以看出,更多的人对于婚前的已经不再是那么保守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排斥婚前。虽然大四的学生对于恋爱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现实了,可是他们对于恋爱所要承担的责任却没有完全认识清楚,许多人都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去恋爱的。这样的想法只会带给自己与对方更大的伤害。所以,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懂得对他人,也是对自己负责。

综合上述四个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恋爱观,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扩展,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的恋爱观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现实。大一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开始觉得原来爱情也有苦涩的味道,但还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余,进入大三后,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最后到大四的学生更加理性的对待恋爱,恋爱观趋向成熟。

三、大学生恋爱观及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 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 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 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 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 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有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因为空虚而爱。调查显示,6.7%的大学生因为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2.择偶动机不纯。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3.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4.不注重恋爱的后果。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很多青少年带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成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所以毕业那天一起分手也成为正常现象。但双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

5.道德观念淡化。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大学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开放的思想对大学生性及婚姻问题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新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旋涡,性的观念逐渐开放起来,而忽视了结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现了对性的好奇、大胆的尝试,但在尝试之后往往面对的是尴尬和无尽的悔恨。

6.爱情与事业定位不当。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爱情和学业的时候,往往是把爱情放在首位,认为只要有爱情,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爱情与学业从其内涵是两个不相联系的概念,不可能相提并论,就算是有联系,也不可能耽误学习,因为在学习的时候心理根本没有爱情的存在。大学生在主观上认为恋爱与学习没有关系,互不影响。

7.物质至上。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是建立在对方的家庭、社会地位上,或者以自己的条件优越为背景作为双方感情的基础,传统上认为女性依赖性强,大多数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将来托付给一个即可靠、又安稳的人身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性、权利性的爱情不仅仅表现在女性身上。当代大学生男女功利性、权利性的色彩都明显越来越多起来,越来越把自己的将来寄托在对方身上。当然,这种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观形成也与社会就业压力、主观个人心理上的成熟有关系。

四、树立合理恋爱观

针对上述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特提出以下一些对策与建议。首先学校和社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主要谈谈作为大学生自身应该怎样做。

(一)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法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总则则增加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在法律责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一方重婚而导致的离婚的,无过失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不难看出,国家法律加大了对重婚的处罚,目的就是规范婚姻关系。对于恋爱中的一些过激行为,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律要求。

(二)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暂而丰富多彩,在一个人的身边伴随着亲情、友情、爱情。但最重要、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则是爱情。无论你到哪里、无论你有多大,只有白头到老,结发夫妻会最牵肠挂肚,也只有爱情会给人无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青少年大学生考虑爱情的问题是无须指责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真爱是以互爱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获得力量和幸福,充实人生,促进成材,构建和谐家庭。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则表现出了彼此的真爱。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那些以钱取人、以貌取人、以恋补虚等恋爱动机不纯的青年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的。它不但玷污了爱情本身,而且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强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感

恋爱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有许多恋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而是为了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成游戏,三角恋、多角恋油然而生,伴随着两个人交往,性问题也开始发展,婚前逐渐增多,未婚先育的问题屡见不鲜,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大学校园外的旅店、日租房层出不穷。这样的情况怎样能与道德无关呢?其次,大学生经不住金钱、权贵的诱惑,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当今最流行的词汇,而且在一些娱乐场所,大学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成了大学生的最新理念。

恋爱与大学生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与此,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

(四)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

在相当一部分同学眼里,爱情与学业是不相矛盾的,爱情能促进学习,作为学习的动力。确实,在大学生中,存在爱情与事业双丰收,但比率相当低,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软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青年大学生们更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大学生不能因为好奇而过早涉入爱情,更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到你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加强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五)学会识别爱情,注重保护自己

在爱的时候,恋人的智商几乎为零。因为在鲜花、美言的背后,恋爱双方要看清你所爱的人的真伪那是相当难的。有许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优雅的动作、高贵的气质欺骗着无数无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纯洁的恋爱动机里,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不一定能栓住你爱的她,天下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运落在你的身边,你一定要识别它的真伪,不要成为爱情的牺牲品。真爱是不需要任何承诺的,有承诺的爱情就预示着即将走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当代大学生随着性心理和性生理、性思慕期、性意识期的到来,在没有了各方面压力下,在充满美丽幻想的大学校园里,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序曲。但由于人生的经历、生活阅历的缺少,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成熟。因此在相爱的同时,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想法。影响着两个人的感情发展,甚至引发痛楚事件。

恋爱观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90后 恋爱观 择偶标准

一、恋爱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的持续变革,现代社会时尚观念的冲击了传统的恋爱观、婚恋模式。而恋爱观的变化体现在“90后”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呈现出多维度、多元性的特征而已经不再单一。“90后”大学生的主流恋爱观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同样存在着认识误区。“90后”大学生青春发育期趋于成熟,思想思维愈发稳定,已进入恋爱年龄阶段,他们对爱情有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对异往要求也较为强烈。本文调查中发现,8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在校恋爱很正常,是大学生生理与心理的正常需要,大致66%的学生认为大学谈恋爱是一种人生体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校园恋爱是可以促进学习,是寻找另一半的最佳地。通过访谈调查,更为直接地了解了“90后”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1)爱情与成才兼并,一方面希望在大学校园里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终成眷属。另一方面也希望实现自身价值,渴望学有所成。

(2)就业形势的压力令“90后”大学生心存焦虑与爱的烦恼。为了毕业后职业生涯有一个好的开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选择了在学业上充实和提高。多数大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学业是大学生活的重心,这对大学生未来事业的发展及获得成熟稳定的感情有积极的效应。

(3)恋爱动机不够正确,对待失恋分手有失理性。恋爱动机的多元化,恋爱目的不纯粹,内心承受失恋的能力较弱成为“90后”大学生恋爱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现状

二、“90”后大学生恋爱观特点

(一)择偶标准趋向功利化

“90后”的大学生中有人向往纯洁的爱情,但是更多的人则认为爱情就是人生步骤中的一个流程。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会沉浸在不现实的恋爱中,不会相信有可以天长地久的爱情他们更看重的是对方的经济条件,包括家庭条件和个人的经济能力。造成这一观念的原因包括自身的经济条件的制约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恋爱观念开放化

1.对中国传统观的态度

观是一种性观念。传统的是指女性不失身,或在婚姻上从一而终的操守。根据调查显示:66%的同学认为观是对人性的压抑,且在这一问题上,女生所占比例还大于男生。更多的人选择“没有也无所谓”。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性意识淡化,忽视性关系的神圣性,在面前相对开放;

2.对婚前的态度

21世纪初我国大学生的、性观念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反映与分析。从历年来的调查显示: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对婚前持肯定态度的有48%,90年代上升到76%,如今上升到了91%。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的性观念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专家认为,“91%的学生肯定婚前”,其比例与西方的比例已经非常接近。由于对于婚前后果的严重性缺乏足够认识,已经使部分大学生面临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和性病等生殖健康问题的威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3、恋爱自主性强,追求“浪漫”性

“90后”大学生恋爱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悦,他们心理永远都有美丽的幻想,想象着自己的“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当二人正式确立关系,每逢圣诞节情人节等重要节日,互相赠送礼物似乎成为了一种必修的功课,在两个人交往期间,他们一起幻想着未来,憧憬美好的明天。在大学校园里,我们还经常看到男生跪拜在女友的前边,送上红色的玫瑰;在情人节及恋人生日的时候则是精心准备礼物;就在浪漫的同时,他们已经冲昏了头脑。

4、婚恋方式的多样化

多元化的社会使得婚恋方式也令人眼花缭乱,各种时尚婚恋都得到了青年人的追捧和效仿。试婚,顾名思义就是实验婚姻,它不是正式的婚姻,只是男女双方在正式步入婚姻殿堂前的一次实验。男女正式结婚前,可在一起生活一个阶段,以求彼此相互熟悉、相互适应,在此期间允许自由的发生性关系。在试婚期间如果感情融洽,可以正式结婚,反之则各奔东西。而“闪婚”是当代社会快节奏速食文化的产物,是指青年男女闪电相识,婚恋速配。闪婚族的观点是,在正确的时间遇上正确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婚恋感觉不在时间长短,即使是马拉松式的爱情长跑,也不一定就能了解配偶,也不一定能保证婚姻的长久幸福。

从以上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传统和现代并存,恋爱动机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对婚前和同居普遍持认同态度,对其产生的后果认识不足,认为恋爱和其行为是个人的“私事”,因而忽略了社会道德和责任的问题,造成部分学生形成了模糊,片面的婚恋观。

参考文献

【1】岳晓东.登天的感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人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黄希庭.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80一208.

【4】孙守成,李印.当代大学生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1.

【5】雷骥.象牙塔中的柔情与理性「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恋爱观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一、集体参观,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现代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参观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如参观文物古迹、风土人情、教育基地、风景名胜等。参观活动能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在学完“文化与生活”和“文化与民族精神”两个单元后,笔者组织学生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并布置了如下作业。

请在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时仔细记录,认真思考下列问题,并通过小组交流总结共识。1.闽台文化姻缘关系在生活中有什么表现?2.闽南文化的范围有多大,对台湾文化有何影响?(3)如何建立闽南文化保护区,扩大闽南文化的影响力,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的统一?

学生在参观过程中亲眼见到许多文物、图片、展品和资料,很容易就了解了闽南的文化历史、文化遗产、文化消费以及闽台文化交流的姻缘,感受到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中华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闽南文化和台湾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海峡两岸的同胞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的参观活动和作业设计,不但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对文化的兴趣,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地域优秀文化的熏陶;而且使学生对祖国和文化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让文化教育升华到爱国主义教育,顺其自然地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二、专题探究,提高能力

专题探究型作业具有实践性、社会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解决学生感兴趣和关注的社会问题。专题探究型作业的设计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把理论观点的学习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探究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取作业素材,引导他们动手、动脑、自主探究生活化的问题。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调查采访,运用课本知识积极地探索、分析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这种类型的作业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投资与创业者”这一单元的教学中,笔者精心布置了一项专题探究型作业。

我离自主创业有多远

请你站在高中生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采访一位通过自主创业走向成功的企业家,一方面了解这位企业家创业的艰苦历程和成功的秘诀,另一方面了解当前就业的前景和政策,并以《我离自主创业有多远》为题撰写一篇小论文,分三步展开专题探究。

步骤1:充分准备,确定目标。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分工合作,了解本地区哪些人是通过自主创业走上成功道路的,确定采访目标,查阅与自主创业相关的资料,设计采访问题。

步骤2:采访交流,共同分析。采访结束后,在小组交流会上发表自己的采访收获和感悟,与大家一起分析、探究,形成共识。

步骤3:正视自我,畅谈理想。在班级交流会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差距,畅谈职业理想,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这样的作业设计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开始思考经济领域中的各种问题,了解自主创业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探究如何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竞争中寻找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样的探究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未来事业的筹划能力,促使他们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品质、形成创业动力。

三、生活实践,领悟责任

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和归宿。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作为社会成员,学生必须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检验所学的基本理论,做生活的主人。在进行实践型作业设计时,教师要注重挖掘教学资源的实践性因素,让学生能自己动手,亲身体验,理性思考,服务于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教师可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各种社区福利服务和便民生活服务活动,如参加志愿者卫生、法制、交通等各项宣传活动,参加义务劳动、募捐活动、勤工俭学活动、帮助老弱病残、慰问烈军属的活动,等等。

在学完“人生价值创造和实现”一课后,笔者布置了生活实践作业,指导和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养老院进行了一次义务劳动,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清洗被单衣服、进行文艺表演等。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和体验了劳动的辛苦,更好地理解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社会发展的保障,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生活实践是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培养奉献精神的有效途径。

四、社会调查,角色体验

调查型作业就是让学生针对生活或学习中的某些现象提出问题,设计调查方案,多渠道、多方法、多角度地进行实际调查,根据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认真思考,将调查结果和结论写成调查报告或小论文。教师可指导学生采用民意测验法、个别访问与问卷调查结合法进行社会调查。教师不仅要指导方法,还要落实调查过程,力求数据真实,切忌弄虚作假。调查活动让学生深入实际去感受生产、生活,去感受社会,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社会生活的现象和问题,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用性知识,既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又能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观察、判断能力。在学习“婚姻与家庭”的内容时,笔者布置了一项关于“当代青年恋爱与婚姻观”的社会调查。调查之前,笔者对学生谈了自己对当代青年的特点、恋爱观与婚姻观的看法,并指导了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

请你按照学过的调查方法先设计调查问卷,利用周末就“当代青年的恋爱与婚姻观”问题展开问卷调查。然后,对调查数据及时进行分类、整理和统计分析,要求对问题的认识和定位尽量做到全面、客观、合理,切忌偏激片面。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分析当代青年的恋爱观和爱情观存在什么问题,探究自己作为当代青年的一员应树立什么样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结合学校开展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笔者召开了班级社会调查报告会,让学生站在青年人的角度畅谈自己的看法。调查活动不仅使学生发现了问题,还及时树立了正确的认识,促进了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五、军事训练,磨练意志

不少中学生存在着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依赖性较强,不能吃苦,铺张浪费严重,有必要通过适当的军事训练来培养他们健康、自立、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在学完“当代国际与社会”的内容后,笔者联系了学校的共建单位,给学生们布置了军事训练的作业,邀请部队干部利用周末时间,向学生们介绍基本军事理论、我军发展的历史、我国的对外政策、“亚丁湾护航”行动、当今世界局势和主要国家的军事力量状况等。还请部队官兵带领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如队列训练、内务整理、紧急集合、野外生存训练和医疗救护等。

这样的作业不但让学生学到了一些基本的军事技能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训练中树立了自强自立、战胜自我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国防意识,锻炼了坚忍不拔的意志,树立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精心设计作业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一种积极尝试,通过完成这些“另类作业”,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探究方法,增长了知识和能力,树立了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正是思想政治课的本真目的。

恋爱观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婚恋观;就业;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女大学生是明日社会精英,全社会对他们寄于了厚望,他们的婚恋观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婚恋观是对男女两性之间婚姻关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折射出人的恋爱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目前,在校女大学生的平均年龄在18-22岁之间,他们生理和心理都已经趋于成熟,有了恋爱的需求。本文通过对福州地区四所大专院校的300多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了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后,发现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且这些问题对女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分析

1.恋爱动机不纯。根据调查数据,37.65%的女大学生认为恋爱的目的在于心理、生理的正常需要,把恋爱当做享受,并没有考虑结婚;31.25%的女大学生认为恋爱是一种体验,是大学阶段必须经过的;16.27%的女大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能恋爱就恋爱,不能恋爱就分手;14.86%的恋爱可以填补在大学期间的生活空白。由此可见,当前,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多种多样,呈现出动机不纯的现状。

2.网恋较为盛行。近年来,网恋比较盛行,对过去较为传统的相识、相亲、相恋的有所改变,《2006 年中国婚恋服务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一千多家网络婚恋网站,还有一些是专门为大学生量身定做的,女生多于男生。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出,79.26%的女大学生正在进行或曾经有过网恋,12.35%的女大学生表示曾经同时有过与多位异性进行网恋,90%网恋的目的在于寻求刺激,填补心中空白,0.4%的女大学生曾经因网恋而发生意外,如怀孕、欺骗等。由此可见,近年来,网恋得到了不少女大学生的垂青,且大有越来越盛行的趋势。

3.择偶标准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当前,“君子”、“才子”、“财子”成为了女大学生追逐的目标。调查数据显示,有52.3%的女大学生选择“君子”,32.2%的女大学生选择了“财子”,只有15.5%的女大学生选择了“才子”。可以看出,受各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当前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们把“君子”和“财子”放在了各项择偶标准的前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4.性观念呈现出保守与开放并存的特点。通过对我们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69.31%的男大学生和58.63%的女大学生认为婚前可以有,但是有45.21%的大学生认为应理智对待婚前;31.26%的男大学生和59.32%的女大学生认为婚外是不道德的,应受到良心谴责和法律制裁;74.25%的大学生对性解放等问题持有无所谓的态度;34.68%的大学生认为发生了性关系就一定要结婚。因此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性观念呈现出保守与开放并存的特点。

二、女大学生婚恋观对就业的影响

1.恋爱影响学习,进而影响就业。通过调查得出,85.69%的女大学生正在恋爱或者曾有过恋爱,那些没有恋爱过的女大学生也表示有着比较强烈的恋爱愿望;92.65%的女大学生认为大学期间学习第一;22.45%的女大学生认为恋爱不影响学习;86.26%的女大学生认为恋爱会影响到学习;45.36%的女大学生认为可以较好的处理好学习与恋爱的关系,但是也有54.64%的女大学生认为不能较好的处理学习与恋爱的关系。女大学生如果把过多的时间放在恋爱或娱乐上,必然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甚至造成不愿学习、不想学习、且学习成绩下滑,最终导致就业本领不高,就业实力不强的局面,这就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埋下了障碍。

2.婚恋观影响就业观。2011年11月,“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了“2010年中国城市婚恋观念与方式调查报告”显示:其中7成受访者认为做得好真的不如嫁得好。另外,还有高达4成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对婚外恋持宽容态度,小三不应再被人人喊打。虽然这组数据不是针对女大学生的,但是也容易影响到女大学生的就业观。这和对福州地区四所大专院校女大学生调查显示的数据并无太多差异,即32.2%的女大学生选择了“财子”,这一以物质为主的婚恋观直接导致女大学生选择经济实力较强的男性作为婚姻伴侣,更容易导致女大学生拜金主义的产生,即寻找工资待遇较高的岗位,这对女大学生的就业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也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一定压力。因此,这对女大学生来说,不良的婚恋观导致他们错误的婚姻观,错误的婚姻观导致他们产生错误的就业观。

3.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1990 年,国家对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涉及到女大学生就业的目的这一问题时,数据显示,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占比例为69.35%,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的占比例55.91%,希望在经济上能够独立的占比例32.46%,维持家庭和自己生活的18.32%,充实自己的12.32%。从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女大学生更渴望在社会中体现个人价值,就业的经济型动机较弱,社会性动机和自我价值动机较强,希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反观现在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恋爱行为和婚恋观点都会对将来的就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不对那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及时引导,就会使得女大学生不能为将来个人价值和为社会做贡献锻炼才能,更不能最终达成自己的就业目的了。

参考文献:

[1]范梅,周华兰.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女大学生恋爱[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80-82.

上一篇:价值观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应用文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