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1 07:21:53

旅游行业调研报告

旅游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一、前言

我国旅游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展现出在21世纪的广阔发展前景。WTTC预测中国将在十年内成为全球第二大旅游和旅行经济强国。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其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实施旅游人才战略,搞好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增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加强旅游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过硬的旅游业队伍,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岗位培训,实行旅游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和考试制度,建立选拔任用人才的激励机制。”

为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中国旅游业“十一五”人才规划纲要》,结合*市“十一五”海洋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我们组织开展了*县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课题调研,提出今后几年*县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措施,为实现将*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居民海上度假基地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一)旅游人才的含义

在现代社会,我们把人才理解为具有一定知识、技能和品德,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取得显著业绩的人。旅游行业是一个对从业人员有特殊要求的行业,该行业的人才需求品种和专业门类不仅涉及文理各学科,而且注重品行与操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形象,懂礼仪,爱岗敬业,有亲和力,专业技能熟练具有实践经验。一般来讲,旅游人才被理解成直接为游客从事旅游服务的人员,如导游、饭店从业人员等;而广义的旅游人才是指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要素各个岗位上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才,涵盖行政、服务技能、管理、销售、工程、设计、客运、物流、会展等各类工种。我们对旅游人才的定义,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对人才的要求,凡是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能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的从业人员,称之为旅游人才。

(二)*县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

近几年来,*社会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旅游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05年,全县共接待游客77.50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2053人次,旅游收入为4.34亿元。而到2007年我县接待的游客达到了111.25万人次,比05年增长了43.55%,入境游客9664人次,增长率高达370.73%,旅游收入6.86亿元,增长了58.06%。今后几年随着*大桥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上海世博会的辐射,*旅游将获得更加飞速的发展。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10年我县旅游人数将接近249万人次,*旅游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在新的形势下,要实现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跨越,一个关键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加快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实现旅游人才资源的快速积累,使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跟上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的客观需求。

1、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旅游人才素质,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建设精神文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旅游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现代经济条件下,旅游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对旅游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旅游教育体系,推进旅游人才培养和教育,打造一支优秀的旅游人才队伍,从而全面提升我县的旅游竞争力,推动我县旅游经济的发展。

3、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的客观要求。旅游人才的培养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旅游目的地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挖掘旅游人才潜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是提升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和知名度,进而提升旅游目的地功能和综合实力的客观要求。

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使从业人员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崇高的职业道德,扎实的服务技能;高层管理者有较强的企业管理能力和驾驭市场的能力,对于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全面建设*旅游经济强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县旅游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2008年*县旅游业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截至6月份,全县共接待入境旅游者4324人次,同比增长59.44%,旅游创汇229.17万美元,同比增长25.62%;接待国内旅游者62.7万人次,同比增长17.31%,国内旅游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25.62%。与此相应*县旅游人才队伍也有所发展,但目前仍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尤其是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与旅游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

“十五”期间,*县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明显成效,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综合素质逐年提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旅游从业队伍规模发展较快,对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总量不断增加,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从总体上看,*旅游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旅游人才总量不断扩张,旅游人才素质逐步提高,旅游业的整体实力不断提升。至2008年9月,全县共有星级饭店9家,旅行社7家,旅游景区(点)20多家,旅游开发公司8家,旅游用品商场2家。“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产业配套格局基本形成。全县拥有旅游从业人员超过3600人,年龄层相对年轻,使旅游行业充满生机和活力。调查显示全县星级饭店和旅行社从业人员中35以下的占60%,这样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知识更新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全县星级酒店和旅行社持有与旅游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的人约为20%。表面我县旅游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2、合力兴旅的“政府主导型”行政构架基本形成。*旅游业起步较晚,2001年9月*县旅游发展委员会成立,经过数次改组后,于2003年6月更名为*县风景旅游管理局,将原建设局承担的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建设、管理职能划入其中,成为*市第一个风景旅游一体化的旅游主管局。县级旅游主管部门开始运作,成为全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这支队伍的形成使“政府主导型”合力兴旅战略具备了执行载体。

3、培训与行业管理相结合。在全行业开展岗位资格培训。目前全县星级宾馆和旅行社中,总经理资格证书持有率为75%,60%以上的工作人员接受过岗位资格培训。从2001年开始,在全行业举行了导游员资格考试、旅行社经理任职资格考试、领队证考试和饭店总经理考试等,通过一系列资格考试,选拔了一大批旅游专业人才。

(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面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新经济时代的挑战,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总量不足,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截止目前,全县旅游从业人员总量超过3600人,占人口比重的1.8%,比全国平均水平的6.1%低了4.3个百分点。人才总量的不足,远远制约了全县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人才供给主要来源于社会招聘,目前*只有一家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了一个旅游相关专业,2006至2008年三年间总共招生才100多名,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求,供需之间存在较大的缺口。同时由于其它行业的强有力竞争,目前旅游行业的吸引力正在减弱,旅游行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据初步统计目前旅游从业人员缺口高达30%,外岛的情况尤其严重,矛盾日益突出。按目前情况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县将增加高星级酒店三至四家,与此相应,对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必将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对于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但是,旅游人才供给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旅游业对人才要求的发展速度,旅游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建设不适应、旅游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

2、结构不尽合理,人才整体素质偏低。⑴学历结构不合理。在全县旅游人才队伍中,以高中(中专)学历者为主,很多外地员工只有初中学历,大大限制了我县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接受调查的星级饭店、旅行社45名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中,专科以上学历人员仅占28%。由于我县旅游人才中低学历者、低职称者比例较大,导致部分人员在各项工作中表现一般,影响了才能的发挥。⑵专业对口率低。从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方面来看,目前在岗在职工作人员专业对口率不到30%;从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来看,基本都是半路出家,限制了行业总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旅游作为涉外行业,管理人员外语水平普遍较低。在我县现有的人才队伍中,高、尖、专人才严重缺乏,所学专业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⑶部门分布不合理。旅游人才部门分布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部门、星级酒店和旅行社,占全行业人才总数的90%,旅游景区(点)、旅游开发公司及其他涉旅企业人才仅占10%,人才分布严重不平衡。⑷专业结构单一。目前旅游人才专业基本集中在饭店管理、餐饮管理等传统专业,一些新兴旅游服务行业所急需的人才,如旅游电子商务、会展策划、旅游媒体宣传、旅游规划、旅游市场开发和营销人才等都非常缺少。

3、培训工作滞后。旅游教育培训工作落后于旅游业发展需求,使各类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不多,知识、信息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我县游人才队伍的整体能力有些弱化。企业对人力资源培训重视不足,80%以上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支出占企业营业收入不到1%,培训所涉及的面和层次不平衡,培训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培训创新较难。

4、用人机制有待于完善。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不够完善,存在普遍重使用轻开发,轻培训少激励,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人才利用率不高。业绩与薪酬不挂钩,不能体现人才的价值,没有处理好资历、职位、能力、智慧、贡献等要素在薪酬分配体系中的关系。激励手段单一,物质激励越来越成为主要手段,没能和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精神激励相结合,缺乏个性化激励方式。此外对人才的选拔机制、保险机制也不够健全,在实施中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到位。

5、人员流动频繁,人才流失大。被调查的员工中在该企业工作时间在1年内占80%,跳槽非常频繁,流动性强。其中,流动性最大的是服务人员,其次是中层管理人员,如部门经理,这类人员的流动往往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员工个人认为引进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依次是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与条件改善、个人发展机会、企业发展前景、培训与提高机会,对人际关系以及领导的信任方面也较为关心。另外由于其它行业的强有力竞争造成旅游行业的吸引力正在减弱,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船舶修造业,从规模、薪水和福利上都胜于旅游业,造成旅游从业人员和储备资源流失严重。从2005年至2008年,*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班生源逐年递减,而金海湾、常石集团等定向班却是好几人争取一个入学名额的状态。

(三)旅游人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社会因素制约。在欧美国家,旅游服务行业是一个非常惹人羡慕的职业。而在*,由于地域因素以及生产力落后等原因,行业基本薄弱,群众对这个行业存在不同程度偏见,多数人认为是吃青春饭,是伺候人的工作,根本没有什么前途可言,很多从业人员都把从事这个行业当作暂时和无奈的选择,从业信心严重不足。女员工们一旦结婚或者怀孕就纷纷离开了工作岗位。旅游服务行业受社会尊重程度低下导致潜在从业人力资源匮乏。

2、受观念因素制约。思想观念上对人才资源开发重视程度不够。表面重视人才建设与实际运作差距较大,普遍重视旅游资源开发、资金项目引进、市场促销、经济指标的完成,重视企业的经营管理,轻队伍的培训、规划和整体性开发工作。旅游企业的业主用人观念落后,理念有待于更新,企业管理者重员工的使用、轻培训和激励。

3、受人才体制因素制约。目前的人才机制无法充分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人才利用率不高,大部分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在评价机制、选拔机制上有待改善。

4、受政策因素制约。主要是对人才的倾斜程度不够。一是尚无系统的旅游人才开发规划和配套政策,二是对已有的一些人才优惠政策缺乏有效的落实和监督。旅游行业的行政管理职权比较分散,使之在行业管理的许多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更谈不上对旅游人力资源进行卓有成效的开发性管理。

三、加强*县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针对我县游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从长远来看,要建设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更要解放思想,大力引进人才。

(一)加大正面宣传,提升行业的社会及经济吸引力

政府、旅游企业应加强与电视、广播、报刊等主要媒体的合作,加大对旅游行业动态的报道力度,通过宣传、奖励、推进行业自律等各种形式,倡导服务光荣理念,改变社会对旅游行业的偏见,提升行业的社会认同度,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旅游业,从根本上解决旅游人力资源匮乏的局面。近年来,我县通过《*旅游风景报》、*旅游网等途径及时介绍*旅游的最新发展。2007年我县还评选出旅游行业十佳服务明星,在评选过程中进行了登报公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让老百姓对这个行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关注。

(二)大力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培养

1、进一步抓好旅游行业重点人才的培养。紧紧围绕我县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抓好四大队伍建设,推进旅游业全面发展,提升旅游业整体水平。⑴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把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放在首位,重点抓好行政管理者队伍的能力建设,尤其是要根据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旅游政策制订、依法行政、旅游市场开拓、旅游产品开发和行业管理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建设。通过各种形式为行政管理者创造和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使其不断拓展与更新知识结构,增强创新精神,增长工作才干,全面提高旅游业行政管理者队伍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从而建立一支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创新的旅游行政管理者队伍。⑵职业经理人才队伍建设。由于*旅游企业经营者基本都是非专业人士,尤其星级酒店对职业经理人的需求比较强烈,但是现有的职业经理人人数非常有限。部门要大力营造有利于职业经理人集聚和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一方面要抓好企业现有经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升,通过高层次的专业化训练,优化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推动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制定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标准、选择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完善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营造起职业经理人集聚的良好氛围。⑶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目前旅游业的状况,当务之急需要培养和引入旅游市场营销人才,通过丰富的营销理念和手段打破饭店和旅行社等客上门的状态,缓和过度的淡旺季差距。其次经验丰富的旅游规划专业人才、旅游电子商务人才、会展策划人才也是重点引入的方向。要大胆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专业技术人才到重要技术岗位锻炼,使其早日成长,培养年轻人才的创新能力。通过各种渠道招收外地大中专毕业生到*工作,补充新鲜血液;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使专业人才进得来、留得住。⑷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服务质量,关系一个地区的对外旅游形象。要把提高职业道德标准、服务技能和外语水平放在首位,通过开展技能比武、在职教育、常规培训、技能考证等方式,全面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旅游服务技能人才自主创新,提高服务技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旅游服务总体水平。

2、广泛开展主题培训活动,深入开展企业培训。每年确定一个培训主题,08年我县旅游行业培训主题为标准化建设。旅游培训应引向深入,取得实效,全面带动我县旅游行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促进旅游教育培训、人才培养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促进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培训是提升工作效率和减少员工流失的重要手段。企业要改变短视的做法,制定人才发展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特别在经费方面,要将其营业收入的2%-3%用于员工培训。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各类专题培训和短期轮训班,不仅要关注企业适应市场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系统储备能力,也要充分结合员工职业发展的需要和职业生涯的规划,以此培养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

(三)加大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

当前,*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首先要稳定人才队伍。有效激励和保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是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

1、改革薪酬福利体系。目前,我县旅游行业普通员工月收入在1000-1500之间,多数被调查的员工认为自己的收入水平与外系统同学、朋友相比处于一般水平,但是劳动强度较高,福利状况较差。切实提高普通员工的薪酬和福利水平是关系旅游业长远发展的问题。对于普通员工,要在薪酬体制中引入宽带薪酬机制,即薪酬与职位和绩效同时挂钩;对于高管层次员工,构建以经营业绩为核心的多元分配体系。要实行高素质旅游人才收入与经营业绩直接挂钩,拉开分配档次,允许他们获得较高的薪酬,逐步实行以年薪制、配股制、期权制为中心的激励机制,更好地调动高素质旅游人才的积极性。当然,也要把物质报酬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树立旅游人才的良好形象。

2、建立员工参与授权管理体系。调查显示,授予员工一定的权力,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使员工受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充分发挥,能更大程度地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平时要多和员工沟通,多为员工创造发展的空间和不断成长的机会。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是促进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立完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和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为维护人才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与劳动部门的合作,健全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

4、完善人才奖励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机制。各级旅游主管部门要建立人才奖励制度,对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对员工培训工作中取得卓越成效的优秀企业予以奖励。

(四)建设人才信息工程。

建立旅游人才资料库,搭建信息交流平台。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相关行业的合作,建立有效的旅游人才资源统计体系。在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和旅游专业网站开设旅游人才信息、旅游就业信息栏目,人才供需预测、人才政策信息;加强对人才流动的动态监测,提高信息有效性;建立完善配套的旅游人才评价体系;并与人才库链接,完善人才信息化建设,为旅游人才的自由择业和旅游企业择才提供平台,加强对旅游院校基本情况、旅游行业培训情况和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年龄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状况的统计工作。

(五)出台实质性的旅游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

旅游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旅游市场

为更好地理顺我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旅游行业指导、检查和监督管理关系,积极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综合治理、质量监督、行业自律、工作联动和奖惩机制,我局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管理的通知》、《××县旅游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县旅游系统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旅游宾馆饭店行业规范、创卫大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文件,进一步完善旅游行政执法责任制。

1.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对全县2家国内旅行社进行年检;对6名导游进行了年检;对3家星级饭店进行年度复核。积极开展“春节”、“十一”黄金周和“五一”、“中秋节”等小长假旅游执法综合大检查。对全县2家旅行社、3家星级饭店以及部分农家乐依法进行了检查,出动检查人员30余人次,向相关涉旅企业发出口头和书面整改意见17余条。

2.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为规范我县服务行业的职业行为、提高全县服务质量,举办了1期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培训班。此次培训涉及前厅、客房、餐饮等各个专业技能,参训人员共50余人。这是××旅游系统中对服务行业培训规模较大、质量最高、效果最明显的一次短期培训,培训结束,还对培训合格人员办理相应的旅游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对我县旅游工作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从而提高了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认真受理旅游投诉,继续完善旅游投诉体系

1.认真贯彻执行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相关文件精神,严格按照《云南省旅游执法工作程序》,依法、及时、公正处理旅游投诉。2008年受理旅游投诉1件,办结1件,妥善解决了2起旅游纠纷工作;接受旅游咨询电话40多人次。

2.健全涉旅企业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员和县级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员管理机制。对全县8名质监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把8名质监员分为星级饭店、旅行社二个小组,从而进一步发挥县旅游质量监督员和企业质监员的作用。

3.坚持旅游投诉电话*24小时畅通,及时处理旅游投诉和游客工作,确保所有投诉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得到有效处理。

(三)狠抓旅游安全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1.年初对各景(区)点、旅游饭店、旅行社在开展旅游工作中的安全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组织相关部门重点开展“春节”、“五一”、“十一”节前安全大检查和旅游道路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以及百日安全督查行动,对全县涉旅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全面认真地检查,参加检查的人员78人次,发出书面整改意见和建议2条,提出整改安全隐患4个,提供旅游安全咨询服务5人次。在黄金周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三个黄金周期间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3.做好“6月法制宣传月”活动。6月9日,在县政府门口参加了对旅游安全管理等法律法规知识作了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结合我县“双创”工作,加强了宾馆、饭店的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并在8—10月三个月间狠抓宾馆饭店卫生、消防、安全等工作。

4.即时向市旅游局上报汶川大地震和雨雪冰冻天气我县旅游受灾情况和旅行社退团情况。做好了奥运期间我县旅游安全、维稳工作。进一步督促涉旅企业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涉旅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投入有保障,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具备,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职工安全知识教育面均应达到100%。

2008年,我县无一例旅游安全事故发生。

(四)积极开展行业精神文明和标准化建设工作

1.积极宣传贯彻××旅游行业2008年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工作;组织召开全县星级宾馆、旅行社总经理、监督员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讨论活动。

2.与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开展加强我县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我县2家星级饭店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称号。

3.2008年,新聘任饭店内检员6人,新评定2家二星级饭店、对3家宾馆饭店进行了创星工作指导。

(五)认真做好旅游统计工作

1.2008年,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0361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4.12%;实现旅游总收入665.9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99%。其中海外旅游者211人次,国外旅游收入5.27万元,国内旅游者103399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60.63万元.

2、对我县涉旅企业统计人员进行了两次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完成了“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的统计分析、总结、报告工作,同时完成了市上布置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30份。

二、存在的困难

1.执法体系不明确

××旅游局属事业单位,没有行使行政执法权利,对旅游市场管理存在滞后,希望各级领导给予重视,明确单位执法体系,使我局在行业管理综合执法工作上有益开展。

2.代步工具缺

××旅游景区(点)过于分散,随着旅游业的稳步发展,景区(点)建设加大投入,星级饭店逐年增加,对旅游行业管理、综合执法难度加大,希望市上给予配备旅游执法车辆。

3.办公设备退化

随着普洱市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业培植、发展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收集、保存大量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旅游景区、景点打造,旅游宣传促销等多项工作,需更新及购置先进的办公设备。

4.行业管理经费困难

××旅游局从成立以来只安排有人头办公经费,其余费用一事一报,开展旅游行业管理工作很被动,希望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每年下拨管理经费,保证旅游行业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5.加强培训旅游服务人员。旅游服务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服务行业接待资格认定和培养高素质旅游服务人员的工作,以适应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

旅游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企业;人才需求;培养方向;培养层次一、研究的目的、对象、方法与内容

本研究旨在了解广东旅游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为改革和完善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供决策依据,进而探索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案。

本次研究调查时间是2012年10月16日至11月6日,调研的对象是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顺德六个城市11家旅游企业的从业人员。本调研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访谈法和文献法。调研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调研广东旅游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二是调研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各岗位对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总共发放问卷119份,回收119份,回收率100%,其中无效试卷为2份,采用EXCEL电子表格和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此外还访谈了企业管理层和一线资深员工21人次。

27.6%二、旅游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分析关于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主要从人才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三个方面进行调研,以此为基础,整理归纳为旅游企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

(一)关于旅游企业对人才专业知识要求的调研结果

问卷调研结果显示,旅游人才需要的知识结构要求按重要性的均值由小到大(即由最重要到不重要的顺序)排列前四位为:旅游政策法规知识、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急救知识、旅行社市场营销知识,其他方面详见表5。

接受访谈的实践专家认为旅行社专业需要增设《电子商务》课程和计调方面的知识;景区则应该开设针对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方面的课程,以满足景区企业的需求;此外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比重,他们认为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比例为6:4比较合适。

(二)关于旅游企业对人才能力要求的调研结果

问卷调研结果显示,旅游人才需要的能力结构按重要性均值由小到大(即由最重要到不重要的顺序)排列前四位为,沟通表达能力、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其他方面详见表4。表4旅游企业从业人员所需要的能力分类统计

接受访谈的实践专家对旅游人才的能力结构有以下看法:

一是旅游从业人员最重要的能力是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而中职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还有待培养。

二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比较差,不能按照岗位要求调整自己的状态,适应岗位的能力比较差。

三是学习能力、自我规划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很重要。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规划能力的人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比较大;适应新的工作任务或工作岗位最重要的能力是心理调适能力和学习能力。以上所述的学习能力、自我规划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与专业能力无关,但却是影响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最关键的能力,而学校教育往往忽视对这些能力的培养。

(三)关于旅游企业对人才基本素质要求的调研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旅游人才需要的基本素质按均值由小到大(即由最重要到不重要的顺序)排列前四位为:服务意识、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职业素养。其他方面详见表3。

三、调研结论与建议

(一)调研结论

旅游企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已经有明显的变化,更加强调以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抗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意识为主要特征的职业能力,也非常重视文化基础对于从业人员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

旅游企业岗位分工日渐细致,各个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有相应的区别,但整体区别不大。

(二)建议

1.关于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未来旅游行业企业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会增加,中职学校需要和未来旅游企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相适应,顺应未来旅游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变化,旅游专业培养的人才规格应该相应调整,不能只停留在初级工层次,应该定位为中级工水平。

2.关于人才培养规格与学制的调整

和企业岗位(特别是导游岗位)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相匹配,中职学校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的设置均要根据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做出调整,相应增加一些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旅游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各方面要求十分复杂和丰富,而中职学生在校时间较短,难以满足人才形成较高素质的要求,特别是导游方向,我们建议要延长学制。

3.关于课程体系的重构

为了培养符合旅游行业需要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打破现有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构建新课程体系,依据课程性质实施部分一体化教学,由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

4.关于教育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

为了全面推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机制也应相应改革,体现“综合职业能力评价学生、教学效果评价教师、贡献水平评价学校”的理念,将课程考试和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推行“1+2”双证书制,实习学分制,多主体、多方面、多层次、多元化的考评。教学评价不能仅限于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评价,还要涉及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各方面。

[本文为2012年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中国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旅游专业调研报告。]

(作者单位: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2012年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2]广东省旅游局.广东旅游年鉴2010[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1.

[3]广东省旅游局.广东旅游年鉴2011[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2.

旅游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智慧旅游;旅游从业人员;调研报告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面向‘智慧旅游’时代的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3B348)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6日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逐步发展,旅游产业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兴的增长突破口,国家对旅游的发展重视程度逐渐加深,我国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旅游资源的发展也逐步与新时代下的科技手段接轨,形成旅游与信息技术依托发展的新型服务模式,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并借助已有各种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个性化的服务,如何融合旅游、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对于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题组对此展开了实地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

一、调研内容

“智慧旅游”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

二、调研对象

(一)行业主管单位:湖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原湖北省旅游局)、武汉市旅游局的管理人员。

(二)旅游及相关企业:湖北省中国旅行社、湖北省中国青年旅行社、远洲酒店集团、深圳前海深港经济开发区、武汉黄鹤楼公园管理处、艺龙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青岛黄岛开发区等企业的工作人员。

(三)高职院校: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长江职业学院、湖北职业学院、湖北青年职业学院、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负责人。

(四)游客:参加武汉国际园艺博览会的团体游客和散客。

三、调研方式

专家座谈、实地访谈、调查分析。

四、调研时间

2014年7月~2015年12月。

五、研究目标

(一)通过调研,了解“智慧旅游”业态的发展趋势和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围绕课程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手段的实施情况,探讨 “智慧旅游”、“智慧教学”的新模式和融合点。

(二)借鉴国内兄弟院校关于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发经验,提出更符合“智慧旅游”发展趋势的思路。

(三)聚焦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的融合等,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六、调研分析

(一)旅游人群普遍化。以我国《宪法》为基础制定的《旅游法》的正式颁布为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同时,旅游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的支柱行业,国家也逐步实施相关优惠、便利的政策保障旅游行业的逐步发展。旅游不再只是高收入群体的特权,当今的旅游市场主要以普通群众为主要的消费人群,旅游形式也逐步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休闲的一部分,这也是旅游人群普遍化特点的重要体现。

(二)旅游行程多样化。目前,居民旅游最常见的几种形式主要有:旅游团旅游、自驾游、个人游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步增长,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不仅旅游的形式多种多样,同时旅游的行程更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有调查表明,我国50%以上的普通居民出游通过互联网等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旅游攻略查询和购买旅游出行票,其旅游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国内游,近些年来国外游也逐渐成为我国旅游的新增长点。

(三)游客需求体验时尚化。随着近年来散客旅游、家庭旅游、自助游、自驾游、老年游、留学游等各种特殊旅游和专题旅游的逐渐增加,旅游市场逐步细分、游客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已不再满足于旅游公司设定的旅游线路和旅游服务水平,而是更加关注这个旅游过程是否让人感到开心和快乐。标识、解说、安全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也使游客更多的选择散客、自主和自助的方式出行。旅游企业需要从更深层次来开发人们的旅游需求,根据人们的年龄、职业、爱好等不同情况来组织具有特色的个性化旅游产品来面对不同的市场;在旅游产品设计上,需要改变旅游方式,注重安排丰富的娱乐活动以增加游客的参与热情。对于游客来说,智慧旅游是将互联网与旅游相连接的纽带,即利用电子导航,将位置服务加入旅游信息中,让旅游者随时知道自己的位置;在确定位置的同时,在网页上和地图上会主动显示周边的旅游信息,包括景点、酒店、餐馆、娱乐、车站、同伴位置等;点击(喜爱的网页,了解网页的详细情况,为旅游者选择的余地;最后经过在线了解和分析,游客可以直接在线预订(客房/票务)。

(四)旅游业发展特征和趋势。旅游企业从单纯的旅游产品开发和销售转向更加关注游客体验,重视各类媒体上的游客体验分享;行政管理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整合各方的旅游资源上,将信息技术和旅游融合,帮助旅游企业寻求更高的商业价值和附加值;由以往单一的旅游景区内部管理转变为开放协作和对外服务,融合智慧城市的各种资源,如视频监控、无线网络、3G/4G、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资源,对景区资源进行宣传和保护,以促进旅游的长期平稳发展;从工作人员到旅游企业,都会将促进行业发展,建设开放、和谐的旅游生态环境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智慧旅游作为旅游发展中的新型旅游攻略,不仅为游客量身制定最实际的交通路线,而且还依据游客的个人爱好、兴趣形成便捷的旅游攻略。例如,喜爱美食的游客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得准确的美食地点;喜爱旅游小饰品收藏的游客,也可以寻找到自己喜爱的旅游小天堂。随着新科技手段的逐步更新与发展,智慧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出行旅游的好帮手,智能化的科技发展也逐步提升了游客旅游的价值,提升了旅游互动体验质量。智慧旅游将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转变。

(五)旅游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如何让旅游产业更加智慧,离不开行业、公司、个人的努力和投入。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智慧旅游”不仅方便了游客,同时也是旅游从业人员向着专业、先进的服务发展的重要体现。随着产业融合,旅游从业人员需要兼收并蓄,踏实勤奋、待人有理有节、善于沟通、与人为善、知识面宽泛、精通外语等也成为了必备条件,也就是说,现在的旅游从业人员要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对于一个复合型的旅游从业者来说,要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关注和随时准备接受改革和变化、思路广阔、守时并惜时、有计划的生活和工作、了解和尊重、有可依赖性和被信任感、敢于挑战等。

1、能够实现游客“一对一”的旅游体验。“智慧旅游”最直接的效果是游客可以享受“一对一”的旅游体验。“智慧旅游”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更加专业化,综合素质要求更高。旅游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与游客进行前期互动掌握游客的旅游需要,为游客制定完备的旅游计划。例如,针对老年游客,旅游从业人员需要为他们的旅行准备充足的水和食物,并且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机票预订和酒店住宿安排等,让旅客真正体会到“一对一”的服务。

2、能够对游客提供系统化、自动化的旅游服务。随着科技手段逐步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旅客的旅游要求也逐步提升,旅游从业人员应当及时更新自身的旅游知识和相关的旅游数据,掌握最新的旅游信息,为旅客的出行做指导,同时旅游的宣传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旅行社,旅游从行业人员注重把握网上旅游营销,准确的把握旅游热潮,形成旅游服务的系统化和自动化,提升旅游的服务质量并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旅游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职业经理人;胜任特质;维度评定;MTA;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167-03

职业经理人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1],主要指向专门从事企业高层管理的中坚人才,因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优秀的职业操守、果断敏锐的决策力、较强执行力以及综合协调与管理能力而备受现代企业的推崇。伴随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职业经理人应运而生,作为培养旅游行业精英人才重要依托的旅游高等院校,在探索旅游管理硕士(Master of Tourism,以下简称为MTA)的育人理念和教育模式等方面,为旅游职业经理人的培育提供了有机“土壤”。近年来学界对旅游职业经理人的关注度明显增强,但较多从市场培育的角度,将目光聚焦于对职业经理人培养模式、成长机制、发展现状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而就中国学者开展的MTA相关研究而言,较多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主,如黎洁较早引入了北美一些高等院校开设的旅游管理硕士相关课程,将其归纳为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题研究与学位论文三个部分,并指出与中国MTA课程设计的区别[1];李东芳介绍了英国最早设立旅游和酒店管理本科阶段学习的萨里大学,分析了该校设置的MTA课程,指出该校在探索MTA教育模式中的办学特色和优势[2]。此外,翁钢民从旅游业和旅游管理学科特点嫁接角度,探讨了MTA的培养目标,论述了MTA的教学模式,进而提出改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施策略[3];邓爱民等归纳了国外研究生教育的四种主要模式,即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和教学式[4];吴必虎等相关学者还对中国旅游专业的教育发展现状,包括部分知名旅游院校的MTA培养质量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5-6]。总体来看,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催生了业界对旅游职业经理人的较多关注,而蓬勃发展的旅游高等教育事业也推动学界对MTA相关教育课程、教育模式等的更多学术关怀。但是,能从旅游职业经理人胜任特质的视角出发,架构MTA教育模式与旅游职业经理人培育的双向互动研究尚且薄弱,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加强。事实上,旅游职业经理人对于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已成共识,但对其胜任特质的定量测度和科学评价却仍存缺口,而这对于健全旅游职业经理人的评价体系、健全职业经理人的行业规范机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为此,本文拟从实证研究角度,构建旅游职业经理人胜任特质维度的评价模型,以此来探讨MTA育人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新思路。

一、研究设计

1.相关概念界定。胜任特质的概念源于“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曾倡导的“管理胜任特质运动”(Management competencies movement)[7],至20世纪70年代,被作为正式概念经由著名的组织行为学家David McClelland提出[2],主要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特征。就旅游人才的胜任特质研究而言,国内学者宋焱琼(2009)借鉴了Spenser提出的经理人胜任素质模型,将其运用到酒店职业经理人的胜任素质特征研究中,认为该特征应囊括团队领导与人际技能、职业操守、自信心、分析与创新能力、个性影响力、信息收集能力、服务意识、竞争意识、目标导向和学习能力等内容[8];田喜洲等从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等多维度分析了旅游创业者应具备的胜任素质[9]。归结起来,本文将旅游职业经理人的胜任特质界定为具有较好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自觉将个人动机、行为及其价值观与旅游企业的工作绩效相匹配,通过付诸工作实践,为企业尽可能地获取最大的绩效产出,并由此实现个人价值的特殊品质。

2.量表设计。研究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7-10],罗列出旅游职业经理人胜任特质的19项内容和名称,以李克特5分制量表形式呈现在问卷设计的题项中。其中,1分表示非常不重要,2分表示比较重要,3分表示态度中立,4分表示比较重要,5分表示非常重要。

3.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结合的方式,利用SPSS17.0和AMOS18.0软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此构建旅游职业经理人胜任特质的评价模型。在发放正式调查问卷前,设计预调研问卷,邀请旅游行业专家对其进行讨论和意见反馈,由此对部分题项内容和语句表达方式进行修正,进而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实际调研面向江苏省500名旅游职业经理人展开,共回收问卷454份,其中有效问卷427份,问卷有效率达94%。

二、研究分析

1.信度和效度检验。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调研样本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由此确保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经分析发现,巴利特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值为2033.105,P值检验结果为0,小于显著性系数0.05的判别标准;KMO检验系数为0.834,大于0.7的检验标准,由此说明样本数据符合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标准,适合开展进一步的因素分析和论证。

2.探索性因素分析。为探索旅游职业经理人胜任特质的不同结构维度,运用SPSS17.0软件对19项测量题项进行降维的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依据因子载荷值大于或等于0.5以及特征值大于1的判别标准,共提取4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学习能力(以下命名为F1)、组织能力(以下命名为F2)、领导能力(以下命名为F3)和自我协调能力(以下命名为F4)。其中,F1公因子的子维度包含阅读、逻辑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F2包含管理能力、语言能力、时间掌控、组织协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F3包含指挥力、说服力、谈判能力、决策力、人际交往技能;F4包含善于聆听、情绪控制、理解他人、自我调适。

3.验证性因素分析。基于上述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研究结果,采用AMOS18.0软件对四个公因子及其对应的测量指标构建的维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模型基本适配指标中,估计参数未出现负的误差方差,且t值都大于1.96的显著性水平,潜在变量与测量指标间的因子载荷值也都介于0.5~0.95之间,没有出现较大标准误差;整体适配度拟合来看,RMR、GFI和RMSEA分别为0.053、0.893和0.076,达到适配标准;增值适配度指数NFI、RFI、IFI、NNFI、CFI分别为0.906、0.925、0.916、0.908、0.913,都大于0.9的适配标准;简约适配度指数PNFI、PCFI、AGFI、PGFI分别为0.738、0.692、0.802、0.699,都大于0.5的适配要求。此外,结构模型检验中所有观测变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检验值都在0.5~0.95之间,也达到模型拟合的标准。综合以上检验指标,认为旅游职业经理人胜任特质的四维模型基本符合结构模型的适配标准,因为模型能够被接受。

三、研究分析

基于胜任特质四维模型的分析结果,从MTA育人理念出发,认为中国旅游高等院校在探索MTA育人模式上,应着力从以下四方面培养旅游职业经理人的综合素能。

1.学习能力维度:构建灵活多元的层级式学习机制。针对旅游职业经理人胜任特质中的学习能力维度,倡导构建灵活多元的层级式学习机制。注重对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摒弃传统以学科为导向、以学术研究型人才为高等教育单一人才培养目标的育人理念,而应更多结合旅游行业的用人标准和职业体系规范,考虑为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一个灵活而又逐层递进、具有较强层级效应的学习模式。比如,规定学习者在完成了某个阶段的在校学习任务后,给予其一段时间,开展旅游市场的实际调研。在此期间,学习者既可以根据自己预先设计的调研内容开展有目的的学习,也可以通过到旅游企业一线岗位去实践而从中获得实战经验。之后,再让学生“回归”校园,对于实践阶段的学习体会进行汇总和反馈,可以在学生中间开展相互研讨和经验交流,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对旅游行业不同岗位或实践领域的认知和理解。同时,还可参考国外MTA课程编排中将学生实习设计为一门专门课程的做法,分阶段、分批、分单位地安排学生去实习,并要求校内导师和校外岗位指导教师对学生开展及时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学生应按照学校和企业双重规定的岗位实习任务顺利完成学习内容,并在返校后参与实习岗位研讨会,相互交流心得体会,撰写并提交实习研究报告,由此才能获得该课程的学分。

2.组织能力维度:架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针对旅游职业经理人胜任特质中的组织能力维度,尝试在MTA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融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比如,教学设计中要求学生提交一份调研报告或一篇学术论文时,可以考虑将报告的主题、形式、设计思路、设计方案,从头到尾,全部交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从旁的辅助者和监督者。学生既可以将已经习得的一些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运用到该调研报告或学术论文的写作中,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等信息化手段搜索到一些具体个案或资料,还可以自己预先设计一个调研方案,到某一具体企业或部门,开展实际调研和访谈。在此过程中,尤其注重提升学生自组织、自协商、自我解决问题能力,让他们自己开展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互相提供参考建议,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领导能力维度:优化职业素养的育人理念与行动范式。针对旅游职业经理人胜任特质中的领导能力维度,在MTA教育模式的探索中,应着力突出职业素养教育,优化育人理念及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行动范式。首先,塑造学生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专业实践等方面的良好品行和纪律,让其自觉形成爱岗敬业的进取意识。其次,以旅游职场卓越人士的典型或精典个案,引领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职场价值观,并适时邀请行业精英来校授课,与学生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志向,帮助他们尽早适应旅游行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并最终成为优秀的旅游职场精英。“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开展紧密的产、学、研互动,和社会知名旅游企业、旅游政府部门等开展紧密的合作,是拓展旅游高等院校MTA教学课堂实践的重要依托。

4.自我协调能力维度: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开展实践型学习活动。针对旅游职业经理人胜任特质中的协调能力维度,在MTA教育模式的探索中,考虑增设一些就业培训的相关课程。比如,建立学生就业信息库,收集整理与学生就业相关的各种信息,主动与社会知名旅游企业联系,针对性地向企业提供旅游优秀毕业生的人才信息。再如,建立专门的学生心理咨询室,学生就业培训和咨询中心等部门,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旅游行业的用人需求标准,提升学生自我协调与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增设素质拓展的相关教学内容及课程,可以借鉴旅游企业常开展的一些团队素质拓展活动,将其穿插运用到MTA的职场化教学场景中来,设计以团队协作形式开展的实践型学习活动。比如,旅游景区规划的相关教学内容,可以穿插一些实践互动环节,以分组形式,安排学生到景区开展实地体验,从管理者和游客的不同视角,发现旅游景区在规划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并开展小组讨论和总结,由此提出景区未来开发建设的合理化建议。该过程不仅切实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实际认知水平,而且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协作的优势,逐渐适应团队运作、集体协商、有机协调的工作环境,从而为自身协调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

四、结论和讨论

当前,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职业经理人的需求愈发强烈,本文从构建旅游职业经理人胜任特质维度模型的视角,探索MTA教育模式在提升旅游专业人才学习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以及自我协调能力等方面的新范式,这对于培养符合时代所需的旅游职业经理人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但是,从调研样本来看,主要针对江苏省内的旅游职业经理人展开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深入了解省内旅游职业经理人的需求现状、该行业的用人标准等提供参考借鉴,但能否将该研究成果推广至不同区域、不同从业背景以及不同专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范畴,仍有待于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黎洁.论国外旅游MBA和旅游管理硕士课程设计[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2):72-74.

[2]李东芳.英国萨里大学旅游管理硕士教育的特色[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32-134.

[3]翁钢民.试论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J].教学研究,2003,(4):315-317.

[4]邓爱民,黄鑫.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初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2):51-53.

[5]吴必虎,黎筱筱.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J].旅游学刊,2005,(12):9-15.

[6]王慧敏.2000年以来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8,(11):67-69.

[7][美]迈克尔・D・波顿(Mickle・D・Voton).大话管理100年[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8]宋焱琼.经济型酒店职业经理人胜任特征模型研究[J].现代商业,2009,(3):166-167.

[9]田喜洲,谢晋宇.我国旅游业创业者胜任素质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2011,(10):63-68.

旅游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6篇

一、旅游行业的范围及旅游行业人才的界定

什么是旅游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旅游卫星账户(TSA)”分类方法,对我国旅游业范围进行界定,旅游业大致可以包括下列9个方面:(1)客运交通;(2)住宿业;(3)餐饮业;(4)旅游旅行中介;(5)旅游吸引物;(6)商业零售业;(7)文化体育娱乐业;(8)旅游咨询业;(9)旅游装备制造业。

这样的分类大致可以表明,旅游从业人员主要应该包括在这些行业工作的人员,但是由于旅游行业的庞大以及与其他行业的相互交织的原因,这些行业中的旅游从业人员实际应该分成两类:

第一类别:旅游通用职业人才。通用职业是指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分工趋向庞杂和交融,职业边界模糊,一些职业扩散演变为一般或者通用的工作技能。在旅游通用职业人才类别中,这些职业人才既可归属于旅游行业,也可分属于社会其他行业,如工程设备、会计、计算机网络、美工、采购等专业技术人才。

第二类别:旅游特有职业人才。特有职业人才指必须具备较高的旅游行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职业素质的人才,并且主要在旅游行业就业的,如饭店职业经理人、计调、导游、餐厅服务人员等。

旅游通用职业人才可以由社会其他机构培养,而旅游职业教育体系应该关注的是旅游特有职业人才的培养。

二、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和对旅游专有人才的分析

由于旅游人才的多层次和多方位性,决定了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一个教育体系中才能实现。图1的教育体系框架示意图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既包括办学的层次与内容,也包括办学的体制与机制,突出了职业性(或行业性)、应用性、开放性和终身性的特点。

在这样一个体系中,旅游教育关注的是最具旅游内涵且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旅游人才的培养。基于《旅游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中国旅游教育年度报告》(2012年)等调研论证,目前自中职、高职(专科)、本科到专业硕士,旅游特有职业各层次人才培养相衔接的职业岗位主要有:

旅游接待业类服务与管理岗位群,该类岗位分布于酒店、餐饮、交通、景区、各类旅游服务综合体等多种旅游服务与管理机构中’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最普遍的就业岗位,如酒店、餐饮等机构的接待人员、服务员等。

旅游活动类服务与管理(如观光、度假、旅行等)岗位群,该类岗位主要分布于旅行社、旅游在线服务商等旅游服务机构中,如导游、导购、旅行社计划调度、综合业务人员等。

旅游项目策划与管理类(如旅游产品策划、景区策划、旅游营销策划等)岗位群,该类岗位主要分布于节庆会奖公司、旅行社、旅游在线服务商、酒店、旅游规划咨询公司、景区管理公司等旅游服务与管理机构中,如各类旅游服务机构的旅游产品策划师、景区项目策划师、景区规划师等。

新兴旅游业态类(如旅游电子商务、智慧旅游等)服务与管理岗位群,该类岗位主要分布于酒店、景区、旅游中介机构等企业中,是伴随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而兴起的新业态中的工作岗位。

根据问卷调查,这些现代旅游核心人才的学历结构如表1所示。

三、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与创新的核心是建立分层次的培养模式

基于旅游人才在技能和层次上的多样性,旅游人才的培养应该分层次进行。表2是对旅游人才分层次培养的思考。

旅游职业教育体系除了要对旅游人才分层次培养外,还应该根据各层次旅游人才需求量,由目前的纺锤形分布改变为金字塔形分布(图2),位于塔尖的是高级人才,顺次为中级人才,最基层是数量众多的初级服务操作型人才。各层次的人才需求除了数量上的差异,对业务规格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各层次人才不仅在培养目标上要有所区分,在培养模式上更要有很大差别。

1.高级管理研究型人才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旅游业对高级人才的要求是能够站在前沿引领行业发展,能够开发潜在资源,能够创造企业效益,能够规范和制定行业标准。职业分布上包括教师、理论研究者、高层管理者、高级顾问、高级策划师、高级导游等。学历分布上主要集中在硕士以上及优秀本科生。对于高级人才的培养,理论素养是基础,开拓能力、创新能力、驾驭能力是重点,采取知识学习、理论研究和行业深度参与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

2.中级管理服务型人才实行教学经营一体化培养模式

旅游业对中级人才的要求是熟悉企业的运作,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率先垂范,调动基层员工积极性,保持企业稳定,提高服务效率。中级人才职业分布上包括:中层管理者、中级导游、策划师、咨询师、高级厨师等。学历分布上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和一部分本科。对于中级人才的培养,专业技术是基础,经营能力是重点,在培养模式上专业教学与在实习企业经营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运营,为专业教学创造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

3.初级服务操作型人才实行工作本位学习培养模式

旅游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7篇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向市人大常委会林主任、敖主任及市人大城环资委各位领导多年来对*旅游业发展和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20*年以来全市旅游工作的主要情况和20*年的旅游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作个简要汇报:

一、20*年以来的主要工作

20*年以来,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关心、支持、帮助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旅游组织中心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以张坝、佛宝、黄荆三大旅游区开发建设为重点,突出旅游精品打造、旅游项目招商、旅游线路统筹、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行业管理,着力推进了全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20*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80.01万人次,同比增长7.93%;实现旅游总收入38.23亿元,同比增长26.09%。今年1季度,我市旅游业虽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仍保持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年多来,我们突出抓好了以下六方面工作:

1、持续开展旅游课题调研。20*年以来,我局先后组织相关人员到区县和涉旅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并前往四面山、黑山谷、碧峰峡、上里古镇、海螺沟、桂林等省内外景区考察学习;完成了《对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思考》、《加快把*建设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旅游组织中心研究》和《加快佛宝景区开发建设的调研报告》等多篇调研文章。今年3月,围绕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加快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旅游组织中心”战略部署,与市委政研室组成联合课题组,完成了《着力突破*旅游招商困局》调研报告,得到了市委书记、市长*以庄、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小端的充分肯定。同时,为认真贯彻省政府53号文件精神,我们通过认真调研,结合*实际,代市政府起草了《加快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旅游组织中心的实施意见》,该文件即将在近期出台。

2、着力推进旅游精品打造。佛宝、黄荆、张坝已列为全市三大旅游精品进行重点打造。20*年,市政府新增1000万元旅游发展资金集中用于打造佛宝旅游快速通道,今年4月底,该项目已全面竣工。黄荆景区国债建设项目—古蔺至黄荆公路、游人解说中心、停车场、步游道等工程已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全长58公里的古赤路基本完成,黄荆景区的整体策划和控制性详规已通过评审;投资1420万元的太平四渡赤水国债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目前正积极组织实施二期项目工程。

3、旅游宣传促销成效显著。一是以节促销。20*年以来,我市成功举办了佛宝夜郎古道风情歌舞表演、天仙洞枇杷节、民歌节、方山佛教旅游文化节、“9?27”世界旅游日和20*首届中国(*)古镇文化旅游节尧坝古镇分会场、玉龙湖放生节等旅游节庆活动,通过利用这些重大节庆活动的举办,为我市旅游造声势,树形象。二是采取请进来战略,先后邀请了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上海考察团、广州地区最具组团实力的旅行社和媒体考察团、深圳媒体采风团前来我市进行旅游采风踩线。三是媒体促销。去年,与*日报社联合开展了第二届*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与华西都市报、*电视台、*日报、*晚报签订并实施宣传*旅游合作协议,与电信公司合作开通114*旅游服务热线,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全方位宣传*旅游。四是外出促销。精心积极组织各区县旅游局、重点旅游景区以及主要星级饭店分别参加了苏州20*国内旅游交易会、成都第八届中国西部博览会、青岛亚太国际旅游博览会、广东茂名旅游推介会、齐齐哈尔旅游产品说明会和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等活动,认购展位10余个,共接待全国各类客商60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和光盘12000余份。外出推介既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又学习了外地先进经验。

4、实施旅游线路统筹战略。20*年,我市实施以线路统筹为中心的“1333”发展战略,坚持以线路整合资源,以线路开拓市场,深度整合白色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旅游资源,策划打造“中国名酒金三角(*—宜宾—遵义)国际旅游专线”,先后邀请了上海考察团、广州地区最具组团实力的旅行社和媒体前来我市进行旅游采风踩线,切实加大对专线的营销力度。

5、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20*年,按照“策划一批、储备一批、推荐一批”的要求,充实了*旅游招商项目储备库。先后组织各区县、重点旅游企业到外省市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参加了重庆20*第十一届渝洽会、宁波旅游投资洽谈会、上海客商*投资座谈会、上海投资说明会等,并在省、市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上招商信息,先后引进浙江国际旅游集团、山东国窖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广之旅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帝豪花园酒店、*顺通集团、康辉旅行社、广东联华国际集团等多家投资商前来我市考察、洽谈投资项目。去年,通过招商引进了佛宝玉兰山1号地投入800万元新建三星级宾馆和总投入8000万元的古蔺兰尊宾馆。今年,江阳区张坝景区后河滩土地整理项目招商成功,有力地推进了张坝景区的开发建设。同时,纳溪凤凰湖旅游招商项目已进入实质性谈判。

6、扎实推进旅游行业管理。一是加强旅游市场整治。组织开展了以安全为重点的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检查,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重点开展了以打击“零负团费”、虚假广告、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欺客宰客等严重扰乱旅游市场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了一些违法违规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二是加强旅游行业监管。对全市导游人员、旅行社管理人员和门市部设立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组织开展了旅行社年检、导游人员年审和A级景区、星级饭店的评定与复核工作。三是深化旅游诚信体系建设。为从源头上治理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在全市旅游行业启动了“抓行风、树形象、讲诚信、促发展”旅游行风建设活动,建立旅游诚信监督、评价和公告制度,对个别旅游企业不诚信行为进行了通报批评。

全市旅游工作取得的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市人大常委会关心支持的结果。

当前,我市加快旅游业发展既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也面临较大挑战,存在着许多困难,与旅游业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够,精品、名牌旅游产品较少;旅游配套水平不够高,交通、接待等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旅游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等。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去正视这些问题,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把我市旅游产业不断推向前进。全力提高休闲度假旅游后发优势,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

二、20*年的旅游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

(一)总体思路

站在新的起点上,20*年我市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一个中心:加快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旅游组织中心。立足四个突破:在建设旅游通道上求突破,在强化宣传促销上求突破,在推进招商引资上求突破,在开发旅游商品上求突破。突出六大抓手:抓区域合作,抓线路开发,抓精品打造,抓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抓市场主体,抓行业管理,努力推进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重点工作

今年,我市旅游工作主要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1、全面完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20*年,我们启动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今年,要落实各项具体修编工作,努力将*市旅游总体规划修编成为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旅游创新发展的重要文献。

2、聘请专业策划机构编制景区旅游项目策划

20*年,我市将继续围绕1—2个重点旅游景区,市、县两级共同投入经费,聘请专业机构策划包装景区旅游项目,力争景区项目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加大项目的推介和宣传力度。

3、加大对珠三角中远程客源市场的开拓

20*年,将加大对以深圳为首的珠三角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5月16日,*至深圳旅游包机航线开通。围绕深圳旅游包机项目,我市已与深圳鹏城康辉旅行社策划了*旅游在深圳的合作宣传推广方案。下半年,我市将实施宣传推广方案,加大*旅游在深圳地区的宣传,扩大*旅游在珠三角地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4、加快旅游景区的上档升级和争创品牌

20*年,继续围绕张坝、佛宝、黄荆三大精品旅游区的开发,加快国宝窖池、尧坝古镇、方山景区、法王寺、四渡赤水太平渡等景区的开发建设力度和上档升级,力争将国宝窖池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5、加强对旅游行业主管人员的培训

20*年,将重点围绕队伍建设,加强对旅游行业主管部门人员的培训,通过学习再教育、考察、培训等方式,提升旅游行业主管部门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培养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旅游管理人才队伍。

6、举办系列重大旅游节庆活动

上半年,我局指导泸县举办了玉龙湖放生节和古蔺县菜花节。下半年,我市将举办方山黑脸观音旅游文化节和古蔺四渡赤水漂流大赛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为我市旅游吸引人气,提高知名度。

7、实施《*市旅行社宣传促销奖励办法》

去年,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市旅行社宣传促销奖励办法(试行)》。今年,我市将认真实施该办法,做强做大*旅游企业,培育市场主体。

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下,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瞄准目标,用好政策,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合力推进*旅游发展的新跨越。

以上汇报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指正。

旅游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8篇

近日,带着以上问题,我们对京沪粤三地旅游协会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调研基本情况

京沪粤是我国市场化改革步伐较快的地区,也是我国旅游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在地方党委与政府的支持下,三地行业协会的工作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旅游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京沪粤旅游协会依托现有力量,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围绕行业管理需要,进行专题调研

旅游业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强的行业,加强行业管理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为此,上海市旅游协会2001年开展了《关于上海区、县旅游办成立旅游协会的若干意见》、《关于旅游定点单位行业转轨的初步设想》、《上海饭店业的问题及对策》、《关于成立上海导游员协会组织的意见》等方面的专项调研;深圳怖旅游协会向深圳市政府提交了《关于深圳酒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关于深圳市旅行社业的几点意见》等调研报告;广州市旅游协会结合当前的旅游市场治理整顿,进行了导游问题等专项调研。这些调研报告和建议,为地方政府决策起到了参考借鉴作用,受到了好评。

(二)配合市场治理整顿,制定行业自律文件

"市场治理整顿"是国家旅游局*年的中心工作。根据要求,为了积极配合旅游行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发挥有效渠道作用,三地旅游协会也重点进行了行业自律文件的出台工作。如: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出台了《北京地区饭店业诚信公约》、《北京地区导游员诚信公约》、《北京地区旅游区(点)诚信公约》、《北京地区旅行社同业诚信公约》;深圳市旅游协会出台了《深圳市旅行社业"六不准"公约》、《深圳市旅游须知及责任赔偿细则》、《深港旅游企业规范经营、开展优质服务联合务忘录》等行业自律性文件。

(三)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供多元服务

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是介绍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适时开展宣传促销是各级旅游部门、旅游企业的重要工作。随着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的转变,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已无暇承担具体的旅游接待事务,并大多把接待工作交给相关协会。近年来,北京旅游协会已承担了各地到北京促销的接待工作,广东也为四川、江西等地前来促销的旅游界提供了周到的咨询和接待服务。

在推广和开发旅游产品方面,各地旅游协会也同样做了不少工作。如:上海组织旅行社、景区(点)的会员与周边省市进行了数次行业交流和大规模宣传促销活动。广东省旅游协会结合地域特点,开展了"吃在广州"和如何丰富广州游线路的调研;通过举办"南昆山生态旅游文化节",帮助南昆山开展旅游扶贫,受到地方政府的热烈欢迎;他们还与香港"翡翠台"举办了"全球华人小姐评选活动";深圳旅游协会联合相关部门在口岸等公共场所、三星级以上饭店设立了近百台旅游信息查询台,完善了当地的服务接待功能。深圳旅游协会每年均在深港两地召开大规模旅游新产品推介会和新闻会,先后组织接待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菲律宾等国的旅游新闻界访深团,不失时机地宣传推广深圳旅游业的整体形象。

(四)维护企业利益,营造良好经营环境

维护本行业企业的利益是协会的根本任务之一。由行业协会出面协调解决直接涉及企业利益的问题,有利于与相应主管部门交涉和与相关利益者讨价还价,也更符合入世后我国市场主体的行为规则。在这方面,目前虽然职能与能力有限,但协会还是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做了不少工作。如:北京市旅游协会在公园门票涨价、出租车涨价、饭店背景音乐著作权待方面,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使一些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深圳市旅游协会利用与香港、澳门旅游协会的友好关系,为深圳市各旅行社成功地追讨了香港一些旅行社拖欠的团款近千万元,切实维护了旅游企业的权益。

(五)组织管理经验交流,协助会员单位提高经营水平

传播管理信息、提高行业素质、帮助会员单位应对市场竞争特别是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始终是我国行业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深圳市旅游协会所举办的"优质服务规范及经验交流会"、"饭店节能技术推广及经验交流会"、"21世纪饭店业发展的趋势等行业指引和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受到会员单位的普遍欢迎,树立了行业协会的形象和威信。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京沪粤地区旅游协会做了相当的工作,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业协会建设在我国还只是刚刚起步、初具雏形,从总体上说,还有很多根本性的问题有待解决。

当前,各地旅游行业协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一)工作目标不明确,职能发挥不到位

中国旅游业是较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因此,各相关协会自成立起,便有较多的适应我国市场化改革需求的因素。在章程里,各协会都将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服务列为自己的宗旨。问题是面对企业、行业和政府的多种需求,行业协会对于自己应该和能够提供哪些服务、协会的服务与政府的服务有哪些不同、现阶段协会服务对象最急需的是什么等,认识得似乎并不是很明确。外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统一。尽管各地协会做了不少工作,但总的感觉,协会开展的活动仍是对行政主管部门工作的拾遗补缺,自身独立的工作目标不明确,与之相应的职能也不到位。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企业对政府的管理职能依赖性还很强,另一方面说明协会尚不成熟。

(二)协会建设缺乏总体指导规划,结构布局不尽合理清晰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行业协会已经初步形成了区域与行业结构的框架。从区域结构看,全国、省、中心城市和少数县均成了旅游行业协会;从行业结构看,按旅游要素组成的各种专业协会已分布在各区域的不同层次上。这种框架的构建模式既存在一定的效用,但也导致了协会机构重复设立、协会业务覆盖范围交叉,协会工作相互矛盾、会员单位无所适从的症结,有的企业被要求参加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协会,从而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了行业协会的形象。

同时,由于不同层次的旅游协会间分工与协作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工作重点没有区分,使得工作没有形成合力,有时还会出现争会员的内耗。

(三)队伍建设缺乏激励约束机制,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年龄老化日趋严重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感到,一方面,各地旅游协会大多未建立正常而必要的人员录用、考核、培训、晋升、淘汰和退休机制,更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影响了协会工作的开展和协会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各地旅游协会的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人员老化现象较为严重,不少协会缺乏专职专业人员,兼职人员、聘用人员居多,专职人员的老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专业素质上,协会不仅缺乏高素质的业务骨干人才,现有人员也缺乏专业化培训。以上问题已直接影响到协会服务质量的保障与协会的持续发展。

(四)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会费收缴存有难度

行业协会就其本质而言是非营利性组织,协会的经费主要应来自会费和提供相关服务的收入。协会的开支应包括全体工作人员的报酬、办公经费和开展服务的费用。

目前,各地协会的经费基本上是靠收取会费和政府有限的拨款。《民政部、财政部关于社会团体收取会费的通知》规定"会费标准为300元至2000元",这对于目前行业协会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行业协会的正常业务开支,往往是杯水车薪。

上海市、广州市与深圳市旅游协会由于会员较多,并且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收缴会费,从而为会员服务和举办活动时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大部分协会由于经费不足的原因,限制了一些必要服务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协会经费不足--服务量不够、质不高--会员不愿缴纳会费"的恶性循环。另外一个原因是,多年来各地协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会费收缴制度,会员拖欠会费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调研的省市情况看,会费收缴率仅在60%~70%。经费不足已成为影响行业协会为会员服务和寻求自身发展的瓶颈之一。

三、协会发展思考

针对本次调研和各地旅游行业协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参考全国其他行业协会发展经验,我们对中国旅游行业协会发展进行了认真思考,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加强协会建设:

(一)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职责

行业协会是企业自己的组织,其设立的使命与宗旨,就是"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服务",但如何完成使命,落实目标,获得各方认同,则是长期困惑我国行业协会的问题。

根据有关研究报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提供的服务,从根本上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举联合之力,帮助企业和行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二是进行技术与管理创新,帮助企业提高素质和竞争力;三是从长远利益和整体层面上为企业和行业发展争取最好的外部环境(包括政策支持和舆论氛围)。针对中国市场机制发育的状况,专家们认为,现阶段行业协会在保护国内市场、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竞争行为、配合政府建立良性的市场秩序方面,也应发挥基础性作用。

在"促进社会发展、繁荣经济"的统一目标下,政府与行业协会提供服务的区别主要在于:政府侧重于全社会的宏观调控目标,工作方式具有依法和行政强制性的特点;行业协会则更突出企业与行业利益,工作方式则主要采取市场化手段(一是民主,二是自律),对市场的变化反应比较灵敏。此外,两者的经费来源也有根本不同:政府靠纳税人提供的财政收入作为经费来源;协会则主要以自己提供的服务换取收入。因此,随着入世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到位,客观上要求我国行业快会进行准确的定位和科学工作目标的制定,同时围绕着自己的工作目标,强化相应职能,承担起政府可以不管、不宜管的事务、政府不适宜行使的职能以及企业需要而无法实现的职责。

根据我国国情和中国旅游行业协会的具体现况,在行业协会三项工作目标中,我国旅游协会当前应将工作重点聚于帮助旅游企业提高素质和竞争力以及加强行业自律方面,并兼顾其他。因为这方面的工作一是企业改善经营和市场发育的需要;二是比较微观,不便于政府直接介入。

(二)接受政府授权,相对独立开展工作

针对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社团迅猛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中央、国务院从1996年以后相继出台了多个文件,提出加强对社团的管理,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切实负起责任。由于发挥行业协会在市经济条件下的作用在我国还是个新的课题,地方省、市主管部门对协会的管理往往沿用传统的行政办法,对一些并非重大的具体事务管得过细,对中介机构授权不足,使行业协会难以摆脱政府附属机构的地位,不利于拓展我国行业协会的业务活动空间。

行业协会是经过注册的法人单位,在目前行业主管部门已对协会人财物有效管理的体制下,是否允许各协会根据行业发展与会员单位的需求,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对那些经过协会理事会同意、已列入年度计划的会议或活动,建议可简化报批程序,实行备案制,支持并允许协会开展不违反国家规定的创收活动。

(三)积极发挥自律管理作用

对本行业的企业和市场秩序进行自律性管理,是行业协会重要的职能之一。但是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协会的自律性管理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推动协会尽快形成有效的自律性管理机制,政府的指导与扶持是必不可不的(如:支持行规行约的出台,出台一些引导和鼓励协会加强自律的政策与办法)。

(四)明确区分重点,形成工作合力

加快我国行业协会的建设,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行业协会机构与职责的重复交叉、行政色彩浓厚等问题,则来自计划经济的影响,调整协会架构需要依靠法律法规和属地主管部门的推动。从工作角度分析,我国旅游协会目前按发展程度与发挥作用,已大致形成了两个层次:一是行业协会(专业协会)的联合会,主要职责是为各专业协会提供服务(如:中国旅游协会、深圳旅游协会等);二是专业协会,直接服务于旅游企业(如:旅行社协会、饭店业协会等)。

作为行业联合会,较为理想的状态是把工作重点集中在协调行业关系、研究产业政策、指导协会工作等行业重大问题,开展调研,提出政策建议,协调国际交流等方面。而专业协会则更应注重对企业与政府的双向服务,关注本行业在改革发展中的政策制定、市场问题以及企业管理、价格、培训、对外交流等综合性管理制定课题。至于专业协会下的各个分会,一般是侧重于为会员单位提供专业。但受各种条件所限,不同层次的协会进入理想状态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在目前情况下,旅游行业协会要发挥龙头优势,用高端服务吸引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企事业单位入会,努力扩大在中国旅游行业中的影响。从长远发展看,不同层次的协会要提高各自的专业化工作水平,形成各具特色的差别化竞争优势,争取将会员覆盖面逐步扩大50%以上的中国旅游企事业单位,使旅游行业协会在中国旅游市场发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注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人才

为协会配备相应人才是加强协会建设、发挥协会作用的根本措施之一。随着我国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协会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旅游行业协会要加快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形成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合理比例;通过招聘等手段,吸引一些年富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协会;对现有人员要加强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协会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中,要注意针对不同类型协会的工作特点,综合性协会宜以管理型人才为主,专业协会宜以服务型人才为主。协会要建立真正拥有活力的人才管理体制,形成一池活水。同时,在综合性协会中要探索政府公务员与协会工作人员挂职交流制度,并建立完善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另外,中国旅游协会要积极促进全国各省级旅游协会的建设,加强中国旅游协会与各省级协会以及省级协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尽快建立中国旅游协会网络,使中国旅游协会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旅游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模块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一、前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农业学校所在地是玉林,其旅游产业形象日趋明显,旅游经济进一步凸显,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城市田园风光景色秀丽,很多村庄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发展乡村旅游颇有潜力。近年来,该市旅游部门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推动现代农业与山水、生态、民俗、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农家乐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迅速。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玉林对具备旅游和观光农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对于人才的素质、技能要求也逐步提高。人才需求由原来的单一技能型人才向复合型、全面型、国际型转变。但由于原来的人才培养手段单一,原有的专业设置存在缺陷致使学生的知识和智力全面发展存在障碍,学生所掌握技能单一。所形成的职业能力具有局限性,技能缺乏延展度和缺少专业技能核心能力,缺乏继续学习、创新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以课程体系改革作为载体推进中我校旅游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以素质为基础,以技能为本位,为旅游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

二、明确课程体系改革主要目标

学校针对社会行业及企业的需求变化,以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为目标,进行课程开发,拓展专业领域,坚持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原则,以素质为基础,以技能为本位,重点培养能适应高标准酒店、旅行社、景点服务等旅游部门需要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在经过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然后在与企业专家研讨的基础上,得出典型工作任务,并描述本专业学习领域;再经过试点班级试行,专家的论证后,再形成相对成熟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第一年的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为目标;第二年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的岗位实操能力为目标;第三年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

三、课程体系改革实施过程

(一)邀请企业专家加入,成立课程改革小组

实施课改,需要团队的力量,因此首先成立了课改小组。课改小组成员的结构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按1:1比例构成。企业专家为11位,来自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景区和酒店。目的是有利于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及时为课程改革工作提供可靠信息。

2.本校教师有专业课和公共课教师按2:1构成。专业课教师8位,公共课教师5位。目的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在专业教师和公共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教育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型人才。

(二)明确责任,各司其职

成立课改小组后,明确课改小组成员责任,各司其责,发挥所长。责任具体分配如下:

1.企业行业专家职责

(1)积极参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努力完成团队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2)定期参与教学专题研讨会、交流经验等活动。

2.专业课教师职责

(1)协助带头人工作,积极参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主持或参与编写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建设、课件库、教学录像、习题集、教学案例、实验室配套建设;主持或参与该课程的课程标准;

(3)立足课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4)定期参与听课、评议、教学专题研讨会、交流经验等活动,并做好记录;

(5)定期召集学生座谈,及时掌握教学质量信息,搞好课程评估、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质量评估监控工作。

3.公共课教师职责

(1)服务与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提高,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强教学有效性和征对性。

(2)主持或参与编写相关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

(3)定期参与听课、评议、教学专题研讨会、交流经验等活动,并做好记录。

(4)定期召集学生座谈,及时掌握教学质量信息,搞好课程评估、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质量评估监控工作。

(三)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课程改革小组制定调研计划,到本地相关旅游事业单位以及各星级酒店、旅行社、景点等进行行业、企业调研,了解旅游行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技能要求,分析、研究我校旅游专业教育教学与行业人员素质的关系。课程改革小组成员在深入调研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调研报告,为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四)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邀请当地旅游事业单位以及各星级酒店、旅行社、景点等11家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与旅游专业全体教师一起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参会的实践专家是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严格挑选,平均有10年以上行业工作经历,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与丰富中、基层实践经验。

在实践专家研讨会上,运用头脑风暴法,实践专家介绍自己的实践工作经历并总结自己职业发展历程中各阶段所担任的典型工作任务,之后进行分组讨论、集体汇总,最终得出了旅游服务与管理(农业观光经营)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之后,专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进行论证,对于职业岗位职责、职业素质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要求,并做出相关修改,形成典型工作任务表。

(五)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情境,进而得出专业课程

在实践专家会上,实践专家已经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科学的描述,专业教师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情境,进而得出专业课程。

(六)成立试点班级,将“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成果投入试验性实施

成立试点班级,将“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成果投入试验性实施。创新“体制改革试点班”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合理开展才艺类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最后对于试点班级课程合理安排听课次数,召开教学研讨会,对试点班级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

(七)实施校企对课程体系改革的双监控、双评估的质量监控

由企业、行业专家、学者组成队伍,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发挥在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调整方面的顾问、咨询、信息交流的作用,并参与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论证工作。“双监控”是指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对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双评估”是指学生的实训和实习的成绩和表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评估。

四、结语

旅游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10篇

2017年SEM行业现状调研报告

一、总体样本概况

这一次,我们回收了1363份有效问卷,这个样本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整个行业的情况。

其中男女总比例为2:1,SEM行业中男女数量差异不会太大,但男性数量还是占优势,占总体三分之一。

而值得关注的是,女性从业人员中,有2/3是乙方人员。

学历上,SEM从业人员以大专和全日制本科人员为主,分别占总体46%和37%。虽然有少数硕士以上学历人员,但与互联网其他领域相比,从业的学历门槛偏低。

地域分布上,北、上、广(整个广东省)人员加起来占了总体将近一半,其中广东省最多,其次是北京、上海。

二、甲方调研报告

1)基本情况

此次参与调研的人群,在从业时长上,每个年龄段覆盖都比较均衡。

值得一提的是,在从业2年以内的人群中,我们发现有11%是30岁以上,这也说明了有一部分人是在30岁左右及以后才开始进入SEM行业。而这部分30岁半路出家的SEMer中,有59%为一线专员。可见SEM行业对于入行的人员包容性较强,无太多门槛。

尽管2017年医疗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大降温,但从业人员仍高居榜首。只是相对2017年医疗行业一枝独秀的状况,今年医疗行业的整体占比下降了很多,从35.54%将至24.05%。而教育行业人数有了较大提升,紧随其后占据人口第二大行业的位置。

2)薪酬篇(你们最想看的PART)

甲方人员平均薪资为6695.14元,这是基于上方样本情况得出的总体数据。而薪资高于6K的人员,仅占总体的25%。如果你的薪资是6000元,那么你已经打败全国75%的SEMer。

平均薪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行业,平均值为8187.50元;最低的是医疗行业,平均值为6152.08元。

从薪资端占比来看,4K-8K这两段薪资段其实在各个行业(除了金融行业)中占比都差不多是50%,区别较大的是4K以下和10K以上的部分。2.5-4K段占比最大的为建材家居行业,其次是其他和医疗行业;而10K以上占比最大的,是金融行业,其次是电商行业紧随其后。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游戏行业和旅游行业样本量低于15,数据不具备代表性,就没有放在图表中。但数据结果可以透露,游戏和旅游两大行业此次调研中,平均薪资分别是7475元和7454.55元。

由此看来,金融、电商、游戏、旅游,四个行业的薪资水平相对较高。

从地域来看,北京平均薪资水平领跑全国,上海紧随其后。而广东的薪资并未像北上广的名头那样跻身前三,而是落后于四川、福建和浙江,仅排名第六。

从薪资段来看,万元户除了北京、上海占比较高,山东没有,在其他省份的占比都比较接近。而4K以下的薪资段在各地域之间则有较大的差异:北京、上海、福建最少,河南、山东、陕西、安徽占比最多。

另外,河北、湖北、辽宁、云南、天津、重庆由于样本较少,数据不具参考性,所以未列入比较。

SEMer薪资与从业年限呈明显的正相关,即从业年限越长,薪资越高。但令人惊奇的是,5年以上资历的SEMer还存在4K以下的薪水,可以推断在SEM行业中,薪资除了年限,更多与实际能力和地域有关。

从每年平均薪资来看,2年和5年是涨薪幅度较大的两个节点。

3)行业差异篇

2017年对于SEMer来说是变化重大的一年,因为年中的一些事故,导致政策调整,广告位减少。

在竞价推广政策调整之后,项目遭受灭顶之灾的比重最大的是游戏、金融,其次才是医疗;受影响较大,淘汰了一批中小竞争者的占比较大的行业分别是医疗、旅游和金融行业;所有行业普遍存在调整后竞价成本提高的现象;相比之下,能独善其身的行业是游戏和生活服务。

其中,游戏行业因其内容的多样性,在政策调整中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主要与游戏性质有关。

团队平均人数最多的行业,毋庸置疑是医疗行业,平均团队人数为4.4人,69%的医疗团队有4个人以上。而稍次之的是旅游、金融、婚纱摄影和招商加盟,平均团队人数在3人以上。平均团队人数低于2的,只有除上榜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金融行业平均投放预算最高,其中日均预算万元以上账户占比高达50%;医疗和旅游行业日均预算万元以上账户占行业40%。而电商行业的日预算分布非常均匀,万元以上账户的占比相对不多,但薪资偏高,可见薪资和账户预算并无明显的直接关系。

而账户数量上,旅游行业和医疗行业中,超过半数团队有6个以上账户。生活服务、建材家居和其他行业1个账户占比相对较大,在这三个行业以外的行业中,2个及以上账户数更加普遍,而游戏行业最少有两个账户。

而各个行业在咨询工具的选择上,也有明显的差异性。

医疗行业过半机构选择商务通,而53客服在婚纱摄影行业也有压倒性的优势。教育行业对咨询工具的选择比较多样化,各工具分布较均衡。除了医疗、婚纱摄影,和分布比较均匀的教育、游戏行业,百度商桥在余下的行业中,都占据相当比重,尤其是建材家居和其他行业。而营销QQ在游戏、金融和旅游行业中,受到的青睐对于余下的行业。

3)SEMer工作内容

此次调研数据是在今年年初收集的,当时的绝大部分SEMer对于信息流广告还是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了解,但是观察如今信息流广告对我们工作的渗透,相信如今摸索中的比例会有所扩大,而对信息流0基础的比例会持续缩小。而推广对象上,80%的SEMer是以网站着陆页为主,仅20%人员工作中涉及到了APP推广。

在SEO方面,超过六成SEMer对SEO有点基础,而21%的SEMer可以同时胜任SEOer的工作。对SEO无基础的SEMer是绝对的少数派。

除了搜索引擎渠道之外,今日头条、腾讯社交广告(广点通和微信朋友圈)以及联盟类DSP是SEMer工作中涉及到最多的媒体。仅7%的SEMer工作中未涉及到除搜索意外的渠道,可见渠道多元化和整合营销已然是数字营销非常明显的趋势,而多接触推广媒体,也是SEMer的必然方向之一。

而未来一年内,SEMer最看好营销渠道,首先认同度最高的当然是SEM搜索引擎推广渠道,其次是信息流/DSP广告,另一个认同度较高的营销渠道是自媒体营销。这三个方向,一个是SEMer老本行,一个是新兴移动数字广告形式,另一个迎合了如今内容营销的大趋势。而SEO、社会化媒体等昔日PC时代举足轻重的营销渠道,认同度逐渐式微。

4)SEM投放偏好

百度在现有投放的搜索引擎媒体中,仍然占有绝对优势,仅2.51%的企业没有投放百度竞价。而搜狗已经赶超360,以微弱优势占据第二位置。神马的投放占比已过半。而谷歌由于国内政策原因,暂时只能是极少数派。

在匹配方式上,最受欢迎的是短语匹配,收到了六成从业者的青睐。广泛匹配这种高端玩家的玩法,显然不适合大多数人。而随着长尾理论的推出和渗透,也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从业者选择精确匹配。另有12%的从业者选择分匹配模式出价。

使用调价软件的从业者接近6成,而调价软件的市场大部分被百度的系统自带免费工具(排名倾向出价模式等)占据。付费市场中,市场份额最大的一次是品众和RANK,博雅立方、艾德思奇和一些小而美的品牌在争夺剩余的8%市场。

5)SEMer职业满意度与发展规划

SEMer超过一般人无近期跳槽意愿。而所有甲方人员的跳槽方向上,将近5承认选择继续待在同行业甲方公司,36%选择其他行业的甲方公司,仅13%的人员想要跳槽至乙方。

而未来长期的发展方向上,甲方人员的选择呈多样化:超过四分之一的SEMer选择向营销或运营的岗位发展;三成SEMer计划学习其他数字营销领域知识,横向扩充知识面。决定未来改行,离开数字营销领域的人,仅占1%,说明从业者们对于数字营销领域已经形成了习惯和依赖。

6)SEMer成长现状

百度认证是目前国内SEM唯一具备一定含金量和权威性的职业认证(谷歌也有认证,但是在国内谷歌Adwords认证的用处远不如谷歌自家的GA分析师认证,而GA分析师偏向网站分析)。目前行业持证上岗的人员不多,仅占19%,而35%人员近期有认证需求。

大家目前最想提升的能力是数据分析,其次是投放策略把控能力。

而对于自我提升,大家更喜欢的方式是通过关注相关公众号以及线上的视频课程,另外还有通过行业的社群进行讨论。

对于付费课程的态度,超过九成人员愿意为提升技能而付费,其中37%的从业者表示只要课程有价值,不会太在意课程价格。

三、乙方人员调研报告

1)乙方样本情况

此次乙方一共回收365份有效问卷,其中来自百度体系的人员占据了半壁江山。另外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员,是来自广告公司。

从公司类型上看,各类公司分布较均衡,其中区域商人数略占优势。

从业年限上,2年以内萌新占大多数,其中1年与2年人士人数相当。而71%的乙方人员为一线专员。

2)薪资篇

乙方人员的平均薪资为5886.99元,相比甲方的6695.14元,略低一些 。其中,薪资高于6K的人员占总体的33%,较甲方的25%要高出一些。可见,甲方人员薪资的差距较大,而乙方的薪资分布相对更集中。

国内四大媒体平台中,百度平均薪资最高,搜狗薪资高过360,神马和谷歌平台样本数偏少,未超过10人,结果不具参考意义。

第三方公司薪资比媒体方普遍更高。

媒体直营分公司与KA商薪资水平相当,在乙方公司类型中占优势,广告公司次之,但与前两者相差不大。区域薪资与前三者有一定差距,但区域覆盖了大量二三线城市,不同于分公司、KA集中在一线城市,平均薪资有差距是必然。

不同于甲方的是,对于乙方人员来货,工作前三年,每年薪资都会有稳定在千元左右的增长,但是在第五个年头会有突破性的上涨。乙方人员可谓酒越陈越香,需要经验和资历的积累。

3)职业满意度与规划

乙方跳槽意愿的比例,与甲方出奇地一致,都是对半分,而不跳槽略胜于跳槽。在跳槽方向上,超过六成的乙方人员准备转向甲方公司,仅24%愿意继续从事乙方优化。

而对比上下图,我们发现发展方向上,愿意继续在乙方的比例有45%,远高于跳槽方向中的24%。我们猜测,乙方人员对于乙方从业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认同的,只是基于当下的工作情况来说,他们倾向于认为甲方的工作会更加舒适。

4)乙方发展现状与成长意愿

乙方人员的问题比较多样化,不像甲方人员高度集中在某几个问题。而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不能及时了解行业情况和动态,这实际上是人脉问题。

上一篇:机构市场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健康行业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