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价值观范文

时间:2024-04-19 09:55:34

如何培养价值观篇1

关键词:价值观;爱情观;道德观;是非观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14-02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价值观的树立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而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是大学阶段的重要的价值取向

新生们初到大学,觉得一切都是新鲜的,认为可以放松学习,干更多自己想干的事情,参加更多的社团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这种想法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但他们却不能合理地去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他们认为如果社团活动做得好,就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通过社团可以结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可以帮助解决很多事情,甚至成绩不理想也可以解决。他们认为学习能力已经不重要,更喜欢在社团干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实质上他们是在逃避学习和上课。每到学校或社团有一些重要活动,比如办晚会、迎新活动等,就会有很多学生以各种理由向老师请假,并且认为老师理所应当准假,殊不知,他们来上课还不一定能听懂学会,尚且需要自习复习去巩固;而不来上课,又不去自学复习怎能学会呢?也有一些学生不参加社团活动,但却热衷于做一些兼职或小生意,现在的网络发达了,有些学生利用微信、微商来赚一些生活费,似乎是为减轻父母的负担,实则耽误了学习的时间,并且分散了很多精力。他们不知道在大学里更应该做的是什么,更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这就需要班主任及学生管理工作者帮助学生认清孰轻孰重,认识到他们当前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就是好好学习,求得真学问,得到真知识。

2.要有正确的爱情观,爱情观是价值观的一种表现形式

(1)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爱情是美好的。有的学生由于自己的特殊经历认为爱情是痛苦的、是靠不住的,甚至厌恶婚姻,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改变偏激的认识,思索或了解父母婚姻不幸的原因,在自己将来的生活或婚姻中尽量避免这些“原因”的出现。只要自己心中充满阳光,充满激情,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关心对方,尊重对方,公平对待对方,相信自己未来的生活是美好的,自己的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同样能收获美好的爱情。

(2)要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恋爱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的品格。尤其是女孩子在恋爱中一定要理智,一定不要被一些花言巧语所迷惑,更不要轻易地以身相许,要学会保护自己,做什么事都要把握分寸。恋爱中不管男女都不能贪恋对方家的钱财和权贵,否则最终易招致伤害。只有自己足够优秀且又诚恳对人,才会具有更大的魅力,才会收获稳稳的爱情。作为学生学习是首要任务,自己最本分的事情都做不好,何来为对方负责。在生活中,不少人对爱情抱着一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态度。这其实是一种不太负责任的态度,也是一些人为自己错误行为辩护的说辞。既然是爱对方,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给对方一生的幸福,与对方长相厮守,相濡以沫。如果恋爱都抱着“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态度,怎能收获真正的爱情和幸福?

(3)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美好的爱情是纯真、专一的。爱情是纯真的,是不能带有功利色彩的,为达到某一目的而恋爱,只会毁掉爱情,最终伤害自己。爱情具有排他性,需要专一、忠诚,确定恋爱关系后要忠于对方,“脚踏两只船”要么两手空空,要么招火烧身。陶行知说过:“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

3.加强道德修养,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思想保证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网络介入学生的生活,改变着学生的道德情操。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加强道德修养,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做人的第一要位就是修身养德。德是方向,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如果一个人能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那么他的价值取向一定是受人认可、受人尊敬的。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对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用。然而现在的大学生不太注重道德的修养,没有明确的信仰。这就要求班主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加强他们的道德修养。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大学生恪守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深入理解这些道德规范的含义,使之真正深入内心,落实到具体行为上。

4.明辨是非,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保证

当今社会千变万化,各种思潮此起彼伏,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误解导致当今大学生是非观念混乱。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前提,是非观也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才能知道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我们难免困惑、彷徨、失落,不知如何是好,这都是人生的正常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多分析、多比较,遇事沉稳、冷静从容,从而做出正确选择。

5.务实,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实现保证

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务实的态度,即使我们的价值取向是对的,我们的目标是正确的,但如果缺乏务实的态度、扎实肯干的精神、踏实做人的素养,我们的价值观同样是空虚的。当我们的目标确立以后,就要真枪实弹地干,不可总是纸上谈兵。要努力做到言行合一,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就是要求我们不仅要博学,要思辨真伪,更要努力实践,付之于实际行动。当下社会环境稳定和谐,大学生们要抓住这大好的时机稳扎稳打、夯实根基、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我们的价值。不管是现在的求学还是将来的创业,都不能心浮气躁、朝三暮四。要想成功,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大学生应该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样我们的价值才能实现,我们的价值观才能熠熠生辉。

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每个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实践,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求真务实,勤于思考。明辨是非,以社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切实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贾东城,李云捷,王俊英.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45―47.

[2]蒋明军,徐松如,王珊,等.“80后”与“90后”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7):32―36.

如何培养价值观篇2

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如何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下面,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开辟情感教育渠道的做法。

一、研读教材,挖掘情感教学的素材。

数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它不仅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许多数学“新发现”凝聚着许多数学家的毕生精力和心血,有的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我国,也出现了许多数学家为数学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具有情感教育意义的素材,如: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杨辉三角,勾股定理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热爱数学,努力学习。

二、尊重学生,营造情感教学的氛围。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最好的教学是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课堂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操作、实验动手能力。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教师不包办代替。

首先,教师应由一个学习的控制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无论是学习问题的提出,学习问题的设计,学习方式的选择,还是学习小组的组成,学习结果的预想都要贴近学习的实际,充分参与到学生中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教师应由一个学习的预设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合作者。不能在每一次的学习过程中,都让一群毫无准备的学生去面对一个经过充分准备的教师,要将学习当作学生与教师共同设计并共同完成的一个过程。再次,教师应由一个学习的权威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和信息的传递者,还应该是一个顾问、参谋和引导者,真正做到“经验共享”与“教学相长”。

三、师生交流,搭建情感教学的平台。

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渗透情感教育,关键靠我们老师去把握和调控。如:在情景中激发学习兴趣;在探索中锻炼坚强意志,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合作中养成团结协作精神;在反馈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及时地给学生的正确回答、奇特设想、大胆创新以肯定的评价,并辅以丰富多彩的表情和眼神以及恰当的手势语言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的热情。

让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场所,课堂教学靠师生双边活动、生生互动来完成。学生充分地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提高辨析、表达能力,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能大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思维,培育情感教学的核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思考的学问。思维是情感教学的核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提出“三个借助,三个转化”。即“借助表象,实现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借助图画和方程,实现生活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借助说理,实现思维无序性向思维逻辑性转化”。

1、借助表象,实现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所谓表象,是指过去知觉的对象和现象在头脑中产生的印象,它既能以直观的形象来反映现实,又有一定的概括性。教学时,教师应把抽象知识“物化”成学生摸得着、看得见、可操作的具体材料。通过眼、口、脑、手多种感官参与,建立丰富的表象,促进思维的内化。

2、借助图画和方程,实现生活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

3、借助说理,由思维无序性向思维逻辑性转化。初中生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抓住某个字句作为思维的依据,因而导致错误百出。我们把学生这种思维称为“思维的无序性”。为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加强了数学语言的说理训练,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用语言叙述、概括出需要解答问题的数量关系,对部分问题,学生列式后,还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出为什么这样列式,其依据是什么。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数量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推理,从而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五、张弛有度,提高情感教学的成效。

“学生的课外负担重,实际上是由学生课内负担轻而造成的”。大题量,满堂灌,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奴隶,学习的奴隶,这不但压抑、束缚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还会使学生身心疲惫,最终导致厌学。

新课程改革,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使学生课上高效,课后轻松。而要想让学生课后轻松,课堂上就必须紧张。这“紧张”,不是指精神的紧张,不是指害怕、胆怯,而是指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上,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能静下心来,聚精会神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研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紧张”最好的方式是“考试”,因为“考试”是独立的、有目标的、有责任的、必须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任务。

同时,我们要为学生减轻课外学业负担,课堂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即:“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这样,学生才能从观众变为演员,教师才能从演员变为导演,学生的课业负担才能减轻,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地进入课堂这个主阵地。

如何培养价值观篇3

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通常会忽视其他非智力方面因素的培养。其实,在实施教学的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也非常重要,它是培养创新型、发展型、健康型人才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是针对特殊身份的孤儿学生,老师身兼父母的职责,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更是义不容辞。

大量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意志品质、情商心态等非智力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该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出发点,以课标为指导,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培养和提升。那么,初中历史教学中该如何有的放矢地培养孤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充分发挥教师身教的作用,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工作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为人师表。”这既是对“身教”作用的高度概括,又是对我们教师的殷切希望。尤其是孤汉⒆拥睦鲜Γ身上的责任和担子就更重一些。教师的立场、观点以及价值取向等决定了他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制约着他对教材德育因素的挖掘;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责任感,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穿着、语调、手势等,也往往被学生所效仿……所以教师责任重大。为此,需要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观点,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精通所教学科,多阅读相关书籍,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这样学生才会由衷地信服,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其次,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学生,都能做到公平公正,才能树立起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再次,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这样才能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掌握历史规律,才能被学生接受、信任、支持,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实现教育的德育功能

首先历史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重要场所,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参与者与引导者。因此,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喧宾夺主,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等具体学情,创设民主的、宽松的、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一种新型的“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意融入主动参与,尤其是那些经历很多挫折与磨难的孤儿学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让他们也能踊跃起来,参与进来,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创造条件。

其次要以教材为基础,不断地拓展教学空间,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享受“成功”的体验,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内部动因。因此,在初中历史课上,教师要不断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角度思考,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成功的探究活动和聪明才智的展现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信心,当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失败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果学生勇于主动探究时,那么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就得到了发展。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中“成功”的体验,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再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之余,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事,为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夯实基础。为此,教师就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生理、心理以及学习发展的需要,去了解每一个孤儿的特殊经历,以便有针对性地事半功倍的去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中通过相互沟通、交流、互补、互助,学会看他人的优点,找到自身的不足,学会夸奖与赞美,去感受团体的力量,最终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潜能

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促使其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三、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科的德育渗透

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培养,历史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历史学科知识不仅综合性强,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而且有血有肉有情感,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因此要充分挖掘教材,利用教材中的有效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和熏陶。例如,在讲述《长征》一课时,让学生去感受共产党人的乐观与执着;在讲述《血肉筑长城》一课时引导学生树立对国家、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讲述四大发明的影响时,教育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讲述黄海大战一目时,邓世昌为国捐躯的壮举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讲述世界大战时,让学生充分认识战争的残酷,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在讲述张骞凿空西域、郑和七下西洋等内容时,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世界史观及国际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传承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精神。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情操得到了陶冶,情感得到了升华。

如何培养价值观篇4

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低年级起,教育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其正确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2、中年级起,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完善劳动习惯,提升劳动的社会价值。

3、高年级起,教育学生体验田间劳作,进行劳动实践,满足劳动需要,提升劳动的实用价值。

(来源:文章屋网 )

如何培养价值观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138-01大学教育观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只有反映大学教育本质和发展规律,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才是科学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教育观,就是为了树立科学的大学教育观。社会主义大学教育观核心问题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大学,怎样建设好社会主义大学,怎样培养合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和谐教育观起着引领作用。和谐教育观就是对和谐教育总的、根本的看法,也就是对什么是和谐教育,怎样进行和谐教育,最终如何实现和谐教育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领和谐教育观:

1.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导。高等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大学教育还要注重人的自身发展的问题,要通过大学教育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发展高等教育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教育与发展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等方面的关系。这些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

2.大学自身树立和谐的观念,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导。每一所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基本形成了相对明确的和谐教育观。一所大学的办学思想的设定、培养人才的思路、专业设置的模式、学生和教师管理理念等方面的价值取向、设计目标应当是一致的。如教学型大学的责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研发以及创新服务,文化方面重点解决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文化思潮和社会问题;大学人与大学之间的和谐,大学人充分认同他所工作、学习的大学,非常愉悦地工作、学习并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大学为大学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宽松、良好的条件;大学人的自身和谐,即大学人的身心和谐。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科学发展教育观。科学发展教育观是指教育如何发展的一种认识,特别是对教育如何和谐、有序、健康发展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科学发展教育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如何确定一个大学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就是说,大学如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而发展的问题。由于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各地经济发展的快慢决定了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改变这种不平衡性,依靠改革开放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也靠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大学教育既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又要从大学人自身得到全面发展角度考虑,来设置大学类型的层次和大学课程体系。

二是进行大学教育体制改革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引导。大学数量上的增长、规模的扩张、结构的变化、质量的提高和效益的增进都是建立在正确的教育规律基础之上的。只有大学的规模、大学的结构、大学的质量、大学的效益之间互相协调发展,才能真正起到推进大学教育的科学有序发展的目的。

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树立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一些大学的教育观严重扭曲,亟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遵循大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使大学教育真正走上正确发展之路。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才培养观。

大学的任务应该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人,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发展,更是办好一所大学必须解决的问题。大学人才培养观是大学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教育观的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

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引领大学人才培养的理念。大学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

如何培养价值观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德育;思想政治教育

自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凝聚中华民族价值共识,提升中国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战略任务。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要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15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逻辑主线,将“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贯彻于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学内容之中,并最终提出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的教学目标。可以说,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时代问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适应时展特点提出的新要求。如何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能够适应时代需求、教育需求、学生需求和发展需求,如何增加课程的实效性,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是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一门课程,也可以说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课。它具有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在实现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过程中,更应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与价值情感的体验。课程的特点要求高校注重开展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情境中认知理论,深刻理解,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优化自身的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锻炼和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经过2015年全面修订之后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并成为课程的逻辑主线。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必须将其系统地落实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中。一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来培育和践行,价值观教育仅仅依靠课堂讲授是远远达不到效果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身体力行实现内化于心,这样才能外化于行。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专题体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设计以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教学专题体系,是有效实施和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前提与基础。这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紧密结合,一切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内容才是关键所在。可以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中,各章、节、目的教学主题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一定的契合度,如何更加鲜明地体现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实践教学专题体系,是高校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基于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框架体系和知识结构,可以设计以下六个实践教学专题内容。“专题一”:人生蓝图的畅想与描绘。这一专题的内容主要来自绪论部分,在这一专题中,要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重大意义以及科学内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大学生在总体上对核心价值观建立整体认识。课时可选择两个学时,主要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和了解的教学目标。“专题二”:理想信念的坚守与追求。在这一专题中,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识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正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使大学生认识到二者的内在统一性。“专题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彰显了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爱国”这一价值理念,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个人与国家之间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大学生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是如何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平等、公正问题,这使大学生能够结合时代背景更好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平等、公正”这两个价值理念的深刻内涵。“专题四”:人生价值的追问与创造。在这一专题中,课程对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生,如何创造人生价值提出了思考。这其实也是在解答“人的一生如何努力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问题,正彰显了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价值理念。在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尚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同时,高校教师也可以将“自由”的理念引入人生观中。“专题五”:道德的传承与实践。这个专题,可以说与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最为丰富。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与源,学习与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正是帮助学生认识核心价值观从何而来,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品德修养,与核心价值观中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一致的,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倡导体现了公民个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专题六”: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这一专题,包括教材的最后三章法律基础方面的内容。

三、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虽然内容是基础,决定着形式,但是形式是否适合也直接影响着内容的发展,一个好的形式当然会对内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专题体系,就必须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有序持续开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各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情况并不乐观,实践教学内容比较单调,缺乏吸引力,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因此,在课程教学设计中,要精心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教学计划,形成系统性、全方位、整体性的统筹安排。唯有这样,才能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其次,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空间。高校教师应该明确实践教学应包括课内和课外两个教学空间,既指课堂内开展的案例讨论、视频分析、演讲朗诵展示、情景剧表演等活动,也包括课堂之外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实践教学的创新上,需要解决的是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应意识到实践教学空间必须得到拓展,必须超越课堂,走出课堂,最后回归课堂,着力构建内外兼修的实践教学形式。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集体开展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制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分钟微视频。实践活动安排在专题五“道德的传承与实践”中,活动主题是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理念。活动由教研室统一策划安排,由任课教师在任课班级进行组织实施。具体要求如下:(1)大学生利用手机或摄像机等设备拍摄身边的真人真事,要能寓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理念,不刻意伪装,不弄虚作假。(2)将全班学生分成10人左右的小组,策划、收集素材、拍摄、剪辑等任务由各小组分工完成。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核心价值理念为拍摄主题,完成时间为一周。(3)各小组将完成的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并由小组代表负责阐释作品寓意。教师评选出优秀作品,并推荐到学校网站及其他媒体进行宣传,倡导全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爱国”这一主题中,某一组学生拍摄了升国旗的场景。又如,在“友善”这个主题中,某一组学生拍摄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场景。这种情景式的体验,留给大学生触及内心的感悟,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更为深刻而真实。最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育合力。具有实效性的实践教学,应该是教学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与有机组合。(1)教学资源的共享。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推进,需要集中共享校内或校外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充实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并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完成,这需要各个部门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通力合作,建立良好、畅通的沟通机制。(2)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联动。实践教学活动涉及学校、社会和家庭多个领域,除了学校之外,实践活动更需要社会及学生家庭的支持与参与,唯有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合力。(3)制度、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活动的开展需要各方面的有力保障,校方应切实从制度、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实践教学最大的保障,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4)教学改革创新的动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发展需要与教学研究互动共进,教学研究成为创新实践教学形式的动力和手段,同时,活动的开展也为教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素材,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只有实现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良性互动,才能增强课程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作者:陈玲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王荣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拓展与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2016(01).

如何培养价值观篇7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在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人文氛围的滋养或熏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学识才华等精神收获的总和,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学识、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可见,人文素养对个人品质的塑造和文化修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中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如何呢?中学生逃课、厌学、打架、抢劫、跳楼自杀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的中学生走上违反法律的不归路。这些充分说明,当下在广大中学生中存在不少因严重缺失人文素养而导致道德下滑等恶劣现象,必须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那么,对于广大中学生而言,加强人文素养对他们的人生发展有何意义呢?

首先,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塑造中学生健全的品格。长期以来,学校教育都是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受此影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哪些是考点,哪些是非考点,教师只是单线条式的灌输给学生,而对教学中涉及到的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帮助的内容却很少讲解。在这种只偏重教学内容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只会想到所学内容对他们考试的作用,而根本不会考虑自己学过的知识对他们的人生发展意味着什么,久而久之,学生的人文素养就会缺失,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加强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是要试图改变传统教学的陋习,使学生知道通过学习他们获得了什么?获得的知识究竟对他们有何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认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有助于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

其次,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学生通过受教育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下,中学教学忽视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导致部分学生价值观发生偏向。读书无用论、上学找不到工作等消极思想充斥头脑,致使他们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听课不认真、抄作业,整天碌碌无为。更有甚者,有些同学做一些违纪、违规等有失学生身份的事情,严重脱离了教育的目标。加强人文素养有助于重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避免消极观念对学生的侵蚀,使他们能够正视现实,树立崇高的学习目标,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须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从历史中汲取养分。”从中不难看出历史教育的确对培养人的人文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传递思想和情感,教会学生一种审视问题的方法,使其能够正确应对周围的困难与挫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文素养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课堂实施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自己的人文情怀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品味学习的价值,体会知识在丰富他们精神世界中的作用,进而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

如何培养价值观篇8

关键词:德国;学前教育;教育理念;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到底应该教些什么、幼儿应该学些什么?这是我国近年来对学前教育思考的重点。文章对德国学前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做出详细介绍,希望对我国的学前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一、基本理念

(一)对教育的认识

学前教育是一项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积极参与的社会活动,只有在双方互动、主动营造友好交际环境的前提下,教育才能顺利开展。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来看,学前教育应放眼到更深远、更广阔的层面,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个人发展,即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以保障其日后积极正面的个性塑造。第二,互动培养,即培养孩子与同龄人和成年人的互动和交际应变能力。第三,注重文化,即孩子应当将哪些社会价值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应对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一系列合作。第四,培养认知,即孩子至少应当掌握哪些知识,才能在全球化背景下游刃有余,并能凭借这些知识开展自己的人生规划。第五,其他影响维度,即在培养孩子的其他能力(如决策能力、社会责任承担能力等)过程中为其创造更多的机会。

从上文来看,教育应该把重点首先放在对孩子基本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然后,孩子再通过这些已经形成的基本能力和价值观学习具体的知识。德国学前教育认为,能力比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因为基本能力和价值观能帮助孩子从容应对纷繁复杂的变化,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和社会互动,应对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挑战。同时,能力的培养不能踽踽独行,而应始终结合特定的教育内容,将其置于当下环境和社会交际之中。由此,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获得密不可分。广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基本能力为孩子在信息和知识的海洋中提供方向,进而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和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同时,家长在孩子的人生决策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将长期影响孩子是否能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学习观。

此外,孩子将会通过多渠道发展基本能力、形成价值观和获取知识。而这些渠道可能只是在形式上有正式(如中学、高校、幼儿园、音乐学校、艺术学校)和非正式(如家庭、同龄人、朋友圈、媒体)之分。因此,所有能够提供教育的地方都应该引起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由此,教育是各个知识渠道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结果。这些知识渠道从孩子一出生起就已经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除了教育机构之外,家庭和同龄朋友圈被认为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教育渠道。

(二)教育的核心目的

在知识型社会中,教育与学习是开放的、贯穿一生的主题。然而,在人的一生中,最初的六年和小学阶段被认为是最佳的强化学习和个人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过程与大脑的可塑性、可变性和适应性紧密相关。在此期间,孩子对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得越多、越巩固,他们将来的学习过程一般就会进展得越轻松,他们也越容易取得成功。因此,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能够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石。

对学前教育核心目的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强化自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应当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自我管理并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在最大程度上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应当为他们创造承担社会责任的机会。例如,让孩子学会对自身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负责;为孩子创造发表意见和进行选择的机会,增强他们积极参与对话的意识,鼓励他们为自己或为他人作出决定;给孩子布置任务并赋予他们相关的责任,培养他们为自己和他人承担责任的能力。

2.提高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

入学前,孩子掌握的学习方法能为其日后的终身学习做准备。通过有针对性地督促孩子学习,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内容、思考过程和对学习的掌控、调节能力有初步认识。要提高以上这些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需根据孩子所处的特定情况配合相应的训练。

3.提升应对变化和压力的能力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发现,有些人虽然经历了不幸的童年、命运的打击或是窘迫的生活境遇,但是他们仍然能够茁壮地成长,并保有积极的心态,然而在同样的情形下,有些人则饱受心灵创伤。一项有关“抗打击能力”的研究很好地解释了这类现象。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后者缺乏前者所拥有的某些性格优势,如积极的思维方式、创造力、信任感、自我反思能力、社会能力和必要的社会交际资源。这些品质是保护人们身心平衡的“缓冲器”,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这里提及的抗打击能力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人们想要获得这种能力,其家庭关系和受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三)学习与游戏的关系

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正是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将自己与所处的世界联系起来。游戏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行为目的具有纯粹性,其二是能改变主体与现实的联系。在游戏时,孩子能够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发展自身的行为能力,甚至是创造力。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会简单地扮演人生的不同阶段,或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富有独创性地加工、整合与重塑。因此,游戏有助于孩子在社会大环境中成长,锻炼能力和塑造个性。

游戏的形式要视孩子的年龄段、成长状态、兴趣爱好和自身需要而定。游戏是孩子内心感受和经历的外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游戏形式的难度也要相应提高。在游戏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和行为方式取决于诸多因素,如不同的游戏材料、成年人的帮助等。

德国学前教育专家认为,游戏与学习并不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而是同一事物的正反两面。两者之间同大于异、紧密相连。游戏与学习都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户。自由游戏的过程常常也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因为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在学习如何去玩。甚至许多项目的开发灵感就是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的。在学前教育阶段,对于自由游戏和有计划学习的传统区分如今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学习的过程往往包含着自由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也会独自思考学习内容或者和其他孩子讨论有关学习的话题。

二、主要内容

德国相关教育计划指出,在学前教育阶段应当着重引导孩子获得一些基本能力,即在与其他孩子、成人交往过程中,孩子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性格特点。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个人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以及应对变化和压力的能力。

(一)个人能力

1.自我感知能力

在培养自我感知能力方面,要注重孩子的自尊和积极的自我认知两个方面。

自尊是人对自身特点与能力的积极评价。良好的自尊往往是建立自信的前提,譬如,当孩子感到自己很讨别人喜欢时,他就建立了一定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学前教育需要培养孩子如何对自己感到满意,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另外,自尊的提高可以通过成年人对孩子的认可与评价,或是通过其他孩子友好的行为来实现。

自我认知,即孩子对于自身的了解。这种了解包括许多方面,如“学习能力的自我认知”,即孩子需要认识自己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绩效和能力;“社会能力的自我认知”,即孩子需要认识自己与他人交际的能力;“情感能力的自我认知”,即孩子需要对特定情境下内心的感受有所领悟;“身体素质的自我认知”,即孩子需要了解如何使自己保持健康的体魄。在此,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有助于促进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意识。就以上四个不同的自我认知方面,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分别给予孩子积极的回馈、主动倾听他们内心的感受、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注重仪容整洁。

2.自勉能力

自勉能力也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被细分为自主能力、能力的感知、自我调节能力和好奇心的培养。

自主能力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求,人们渴望能够自行决定做什么事,或者怎么做。人们往往不希望被外在的陌生力量所控制,而是能够独立掌控自己的行为。孩子同样希望在行事上有自,同时,他们期待能有机会来体验这种自,从而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因此,学前教育应当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他们自行决定想做的事情,以及如何去做。

在能力感知方面,孩子和成年人一样都希望能感受到自己具备某些能力。这就需要学前教育工作者针对每个孩子的能力,为他们布置力所能及的任务。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孩子能够体会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自我调节能力是指孩子要学会独立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此作出相应评价。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首先教孩子如何计划、观察和控制自身的行为,然后通过评价孩子的行为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能力有高有低,所以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个性化的能力标准。

最后,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够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将会对他们的教育和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认知能力

德国孩子学前认知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思考能力、记忆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前教育阶段是孩子认识事物的最初阶段。幼儿教师会带领孩子通过自己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多方位地感知事物,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来描述事物(如大小、重量、温度、颜色、明亮程度),从而培养他们对事物最初的感知能力。

认知能力培养的第二个侧重点即思考能力的培养。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的思维能力相对简单,通常会将事物不合理地泛化,或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或是偏执于事物的某一方面。有时,孩子的思维是矛盾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基于这样的前提,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给孩子布置相应的思维训练题来提高他们的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引导方式,如结合实验、讨论来展示和解释相应的内容。

学龄前的孩子尤其具备良好的识别能力和方位记忆能力。但是,他们的复述能力处于初步形成阶段,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准确性尚有欠缺;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准确定位和搜索能力还有待提高。此时,学前教育恰好给孩子提供了记忆训练的渠道。比如,幼儿教师会要求孩子复述故事情节,叙述自己一天的生活,重复学习内容等。记忆力的训练同样也能够通过一些游戏来实现,将玩耍与学习相结合,更有利于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记忆能力。

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还应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孩子要学习如何分析其面对的问题,如与他人的社交冲突、交通事故等;其次,学习罗列并权衡自己的解决方案;最后,学着选取相对较好的解决方案,并将其付诸实践,考察这个方案是否会取得成功。在这里,幼儿教师的重要职责在于鼓励孩子独立地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他们一同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另外,“从犯错中吸取教训”也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一部分。所以,在学前教育过程中要建立所谓的“犯错文化”,即犯错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过程,而不应当仅把犯错看作是能力欠缺或粗心大意的表现。

创造力主要体现为孩子在音乐、艺术、语言、创新等领域的独创性的表现。在这些方面,幼儿教师需要尽可能地激发孩子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去创作曲子、讲述富有创造力的故事、描绘自己的构想等。

4.身体素质方面

孩子对自己身体素质方面能力的把握,通常也会提上学前教育的议程。首先,孩子要学习注意个人卫生;其次,幼儿教师要教授孩子如何判断食品的卫生状况;最后,教师要引导孩子构建合理、健康的膳食结构。

另外,在身体素质能力的培养上,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孩子掌控自己身体的紧张程度。当孩子面对任务的时候,他们要学着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到紧张、兴奋的状态;完成任务之后,他们更要学习如何使自己的紧张和兴奋的情绪重新回归到平和状态。

(二)社会行为能力

1.社会能力

学前教育中所涉及的社会能力主要包括孩子与成人的良好关系、共情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于冲突的掌控能力。

在幼儿园中,孩子会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比如,在与其他成人建立社会关系时,教师会引导孩子学习如何平等、尊重地与人交谈,并介绍一些基本的社会礼仪。

共情能力的培养在学前教育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共情能力是指人们身处别人的角度来理解别人、推想别人的做事动机和感受的能力。同时,孩子也要学会在对话的过程中去证实对对方心理感受的猜测。

交流能力已经成为在当今社会中取得成功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德国幼儿园中,孩子就要学着如何交流,如何借助手势、表情等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他们也要学习如何让别人把话说完,倾听别人的观点,并提出质疑。

在德国幼儿园中,孩子还将学习如何与其他孩子和成年人开展合作。合作的内容可以是多样的,如一起玩耍,合作完成一个项目等。在此过程中,孩子要学着与他人共同协商,一起制定计划,并将协商好的计划付诸实践,最后总结经验。

孩子之间常常发生冲突。所以,学前教育阶段正是让孩子学习如何化解冲突的好时机。在幼儿园中,孩子将学习如何避免冲突的激化、如何远离他人挑起的激动情绪、双方如何达成妥协。同样重要的是,孩子也要学会扮演中间人的角色来干预、调停其他孩子之间发生的冲突。

2.树立价值观和培养个人定位能力

在学前教育中,帮助孩子竖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他们的个人定位能力将为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培养该能力方面,幼儿教师的侧重点在于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对其他价值观和信仰保持公正的态度、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孩子通过对不同社会归属的向往,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幼儿教师在此期间要向孩子展示不同的价值观,如基督教或其他符合德国宪法的价值观,并与孩子讨论这些价值观分别代表着什么意义。

基于每个孩子不同的价值观取向,教师还需引导孩子对异于自己的价值观保持公正的态度。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价值观、看法和习俗的不同不可避免。因此,孩子在幼儿园中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来自其他文化背景和与自身价值观相左的同龄人,这样更有助于他们认识和了解不同的价值体系。在这方面,如何帮助孩子对本国文化产生归属感也是学前教育培养的重点。

最后,在学前教育中不可忽视一点,即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别人的尊重与认可,无论是否身患残疾,宗教、种族和性别是否相同等。因此,在德国学前教育阶段孩子需要学习如何为自己争取受尊重的权利,以及如何尊重他人。

3.承担责任的能力和相应的准备

在要求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方面,德国早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把该能力的培养列入教育计划中。首先,教师会引导孩子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里也包括对由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负责任。其次,孩子还需要学习如何对别人尽责,如对老弱病残人士伸出自己的援手,无论自己是否认识对方。最后,孩子还要学习如何对环境和自然负责,这一点尤其值得国内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借鉴。到6岁时,孩子就已经能够感受到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就要帮助孩子建立对自然的怜悯之心,让他们学会去体恤身边的动植物。孩子要学会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作出贡献。

(三)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

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是孩子有意识地获取知识和增强能力的基础,同时为今后的中小学教育和自主学习奠定基石。伴随着这种重要的能力和一些基础知识,孩子能够不断扩大与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有助于他们滤去一些无足轻重和繁冗的内容。如何有效地利用所学到的知识,不仅取决于内容的价值,同时取决于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如果获取知识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运用并解决实际的问题,那么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悉在什么情景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样不容小觑。不然,知识在应用方面就失去了灵活性,也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基于许多上述基本能力,如思考能力、记忆力、创造力、价值观、责任感和交际能力。最终,它将这些能力合理地组织、协调起来。

在德国学前教育阶段,孩子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培养重点落实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孩子要学会有意识地、自主地获取新知识。同时,对于新获取的知识不能囫囵吞枣,而是要在大脑中不断思考、分析和管理。第二,在上述基础之上,孩子还要学会如何应用所获得的新知识并把它迁移到新的应用环境中去。第三,在学习方法能力的培养上,还要注重孩子对自我学习过程的感知、把握和调节能力,即多元认知能力。

如上所述,学前阶段的学习目的并不是要获得大量的专业知识或具体技能,而是要让孩子感知学习本身,意识到他们学习了什么和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应对变化和压力的能力

德国学前教育阶段强调对孩子抗打击能力的培养,抗打击能力是孩子日后积极的心态、健康的体格以及良好的生活质量的基础。同时,它能够帮助孩子自如地应对日后生活中的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变化和压力。与之相反,缺少这种能力的孩子则会在性格上表现得相对敏感,尤其是在遭遇艰难的生活处境时,更容易陷入心理障碍、疾病、厌世、暴力、恐慌、抑郁的危险处境。

然而,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仅具备所谓的抗打击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教会孩子如何获得并始终保有这种战胜困难的能力。如果孩子面对艰难的生活境遇和挑战,能够表现出战胜困难和适应挑战的积极性并成功地战胜它们,那么这才真正体现出抗打击能力的意义所在。

这种能力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现象,它产生的同时伴随着滋生危险的因素(如精神负担、外界的压力等)和抑制危险的因素(如个人资源、保护措施等)。其中,抑制危险的因素对战胜困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有效地抑制心理障碍等的产生。抑制危险的因素是每个孩子独有的资源,如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自己的长处、积极的自我意识和有效的社会资源,包括家庭的庇佑和孩子本身所处的生活环境。

那些面对艰难的生活境遇仍然保有平和的心态,并且积极和自信的孩子普遍拥有以下个人资源: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和学习热情,积极的自我评估、自信心和一定的自我价值感,主动的自我管理、调节能力, 较高的社会能力(尤其具备同情心和社会角色换位思考的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幽默感,积极的思维模式和正面的人生价值观,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保持强健的体魄。

对于孩子而言,抗打击能力将他们与他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有效地联结起来。这种能力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获得,同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境遇的不同产生相应的变化。学前教育在这方面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获得抗打击能力,并借此应对各种变化和压力。该学习过程分为以下七个步骤。一是让孩子感知到自己处于一个充满压力的环境,二是让孩子了解自己在这种压力情况下的感受和反应,三是让孩子熟悉和练习积极的应对策略,四是让孩子对负面的应对措施有所认识,五是让孩子对自己的应对措施和掌控能力做出评价,六是让孩子试着对事情的结果进行控制,并改变那些消极的结果,七是让孩子最终培养对危险环境的认识能力,并学会自我保护。

经过以上学习过程,绝大多数孩子都有能力积极地应对人生中遇到的各种变化与压力,有效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具备相当的抗打击能力和自助能力。因此,在幼儿成长阶段就着手加强培养这种基本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上一篇:预防校园欺凌的意见范文 下一篇:初中物理校本研修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