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职业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4-04-18 09:53:30

如何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如何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篇1

关键词: “双轨”规划 成长规划 育人规划

自1998年的高校“并轨”、扩大招生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在社会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没有相应增长的背景下,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学生相继毕业,一年多于一年。此时,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而且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是高校重点研究的问题。

目前,毕业生盲目就业的问题十分严重。经常有大量毕业生直到临近毕业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还没有一个大概的定位,简历的制作基本处于一种无知状态。招聘会上,许多应届业生乱投简历现象屡见不鲜,签订三方协议后,毁约的现象也经常发生。针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大、自我认识不充分、择业盲目等不良现象,我院制定了新型的就业指导措施,利用“双轨”规划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步步为营”,以绝对的实力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之林。

一、何谓“双轨”规划教育?

“双轨”规划即为学院的“育才规划”加上学生的“成才规划”。“育才规划”是学院根据学校、系部及学生的特点制定的职业指导课程,全面、深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育才规划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专业、了解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择业、创业、就业观念。育才规划课程的构建以实用性、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为原则,对学生实行分阶段职业指导:一年级开设择业指导课;二年级开设创业指导课;三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

“成才规划”是指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制定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二、“双轨”规划之间有何关系?

“育才规划”是学院面对全体学生的宏观教育,而“成才规划”则是学生个体对自身的微观设计,两者平行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首先,“育才规划”是“成才规划”的基础。学生刚步入大学的校门,难免对大学生活感到新鲜,而对自己的学校,专业,甚至自己本身并没有很深刻的认识,没有能力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学院及时按阶段给予“育才规划”教育,即择业指导,让学生在入学适应教育以后,就对学校、对专业、对自身有整体的认识,能够根据专业特点、自身能力、兴趣等具体情况“量身定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由此可见,学生的“成才规划”建立在学院“育才规划”基础之上。

其次,“育才规划”调控“成才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级的提高,基础知识的丰富,自身能力的增强,学生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将职业生涯规划作及时的调整,学院的“育才规划”教育在这个过程当中起着很好的调控作用。学院在二年级、三年级分别给学生“创业指导”和“就业指导”,在各种教育课程、专业讲座等的教育、感染下,学生的思想可能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而改变自己原先制定的生涯规划,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或是对原来规划作适当补充。如,有一名学生原来根据专业特点、自身评估给自己职业生涯定位为高级工程师,但在经过学院深入的育才教育,听了老师的创业指导教育后,他改变了原来的想法,想在毕业五年后就开创自己的公司,职业定位由原来的高级工程师就转变成了高级管理者。可见,学院的“育才规划”教育确实给学生的“成才规划”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

再次,“成才规划”反作用于“育才规划”。当今,大学生的“成才规划”已经成为各大院校重点关注内容。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话题也到处可见,许多院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或是专题报告与讲座。但不少大学毕业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缺乏进行规划的具体技巧。所以不少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或冷眼相对,或茫然无以适从,或使规划流于形式,或不顾主客观条件任意随自己的兴致“规划”,这都会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的应有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这个时候需要学院给予相应的合适的“育才”教育,同时又根据成才规划的独特性与阶段性对宏观的育才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成才规划的结果使育才规划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细化,让其更适合学生的发展。目的是在多次调整以后,找到一个最好的结合点,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术精湛、适应能力强、团队精神足的优秀毕业生。

三、如何实施“双轨”规划教育?

“双轨”规划具体实施的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教育活动,学生在“育才规划”的基础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成才规划”,再根据学院“育才规划”不同阶段的教育对自己的生涯规划作适当的补充和调整,目的就是将自己培养成高素质的毕业生。

“育才规划”第一步:择业指导。一年级的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是一次重大转折。此时,大多数学生对大学感到无以适从,不知道如何学习,不知道如何走好三年的大学之路。虽然选定了专业,但并不一定了解它、热爱它,对于所学专业相对应职业群的素质要求,更是一片茫然,因此,学院在大一开展择业指导课显得尤为重要。

一年级的“择业指导”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放在“学生所学专业今后就业情况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上,重点应放在“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全面认识自己和社会”等问题上。新生在入学适应教育期间,对他们进行学校、专业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学院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基本要求,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认识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群及相关职业群的素质要求,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巩固专业思想,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如何在接受“择业指导”教育以后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呢?大一阶段,应该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人才库”档案,记录学生的特点、兴趣、职业能力倾向等内容,然后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院的育才教育已经使学生加深了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了大学生学习专业的自学性,使学生树立了专业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为将来制定的职业目标打下了基础。由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一般首先选择的是大学生某专业方面的特长,大学生迈入社会后的贡献,主要靠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实现。如果职业生涯设计离开了所学专业,无形当中就增加了许多“补课”负担,个人的价值就难以实现。因此,大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要精深、广博,除了要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或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相近的若干专业知识和技术。

学生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评估,准确的进行职业分析,确定职业目标,制定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然后根据规划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学习,努力提高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育才规划”第二步:创业指导。把“创业”作为学院育才规划的第二步是时展的要求,是学生在激烈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创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就业思路提供了广阔的成才天地,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和市场已不可能再给学生一个现成、舒服的职业,学生要靠自己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谋取职业。本阶段教育的内容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重点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挫折教育,还包括创办小型企业的基本条件和步骤,等等。

大二阶段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鼓励他们通过参加各项活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如鼓励学生参加兼职工作、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如参与学生科研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同时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以充实自己;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并要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部分学生在创业指导后会改变其原先生涯规划,而有的学生则坚持原来制定的生涯规划,只是在某些细节方面做了更深层度的细化。

“育才规划”第三步:就业指导。无论是育才规划,还是生涯规划都是为了学生的就业,这才是最重要的任务。现在劳动就业制度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既给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广阔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给学校、家庭和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就业指导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学生要实现就业,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懂得求职就业的有关知识和技巧,以调整心态为主线,使学生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式,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主动与被动等关系。掌握求职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在摸清社会经济和就业市场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实际作出职业决策,尽快地适应社会,转变角色,找到自己的职业位置。

这个时候再回首看看自己入学时候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自己有没有根据学院“育才规划”教育及时对“成才规划”进行适当的细化或调整?自己是否按照规划要求一步一步走来?是否达到了自己的预期要求?是否让自己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毕业生?是否能够以一定的能力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之林?

学院实行“双轨”规划这样的教育方式,将“育才规划”和“成才规划”完美结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进一步提高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双轨”规划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不断的实践、谋和、创新;需要学生、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把我们的毕业生打造成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理论和实践能完美结合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建富.职业指导[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陈绍奇,叶梓效.毕业生就业指导[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郑桂年.职业规划与成功就业.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如何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篇2

(阿荣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 阿荣旗 162750)

【摘要】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因此从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特点,来思考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在分析了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做法,详细阐述了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具体过程,包括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指导学生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和制定实现职业发展目标的行动计划等内容,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合理定位,科学树立职业人生目标、正确选择职业。

关键词 指导;人生目标;职业生涯;规划

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巨大的挑战:严峻的就业形势,日新月异的职业环境变化,中职生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等制约了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因此,如何使学生从入学之处就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取向,使他们对职业角色要求更具自我价值现实性,即如何开展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潮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基础,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身心健康,能成为未来社会中可持续发展的劳动者。对职教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职业选择的能力,这也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1 要引导学生分析自我加以定位职业生涯规划是规划自己的未来

中职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理想和志向,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对自己的将来有所规划。明确的理想和志向是成才的基本前提。进入职校后,就是“准职业人”了,而且很快就要步入社会、步入职业的大门,这时,应该对自己的将来有所考虑、有所预期。只有明确了自己将来想要干什么,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我们应立足于整个人生来思考、规划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把自己的职业规划与未来的人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有发展潜力和职业竞争力的人。

其次,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还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以及自己的长处短处,只有明确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才能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既不高估自己,又不妄自菲薄,从实际出发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职业生涯时,要与自己的个性倾向、心理特征及个人能力特点等方面相结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

2 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现实条件,确立职业生涯目标

在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目标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现实的社会环境,在客观认识自身条件、现实环境及其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合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选择要从了解自己开始。只有对自己的能力、兴趣、个性、价值观等有了比较清晰和明确的认识,才能够切实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目标,只有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才能使自己理性地面对纷繁复杂的职场,在规划职业生涯时走出盲目从众、眼高手低、无所适从的误区。

其次,制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时还要综合考虑社会因素,如了解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当地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哪些人际关系资源有助于实现职业理想等,形象地说,就是要做到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就是要知道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天时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是机遇,可遇而不可求,必须做好准备,待机而动;地利,就是要了解本地区的经济特色和未来发展趋势,尽可能利用区域的经济发展机遇;人和,就是要了解你的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熟悉你所在学校教师和你的同学、朋友在内的人际网络,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并善于从人际网络中寻找对自己未来职业有积极意义的成员,多向他们学习,多与他们交流,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益的成分。

3 根据个人需要和现实变化,不断调整职业发展目标与规划

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需要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变化、不断反省,从而修正职业生涯目标,改进职业生涯策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效果以及客观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检查与修正。检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检查职业理想是否有偏差。职业理想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没有正确的职业理想、积极向上的信念,事业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理想和信念,反映着一个人的胸怀、情趣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职业生涯的目标和方向。

二要,检查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否有变化。环境是制约职业目标设定与职业理想实现的外部条件。个人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就业形势,往往影响着我们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所以,根据自己所处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是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

三要,检查职业目标定位是否合理。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必须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个人的职业目标一定要同自己的能力、特点及工作适应性相符,同时还要符合社会发展变化,过高或过低的目标都要及时修正。

四要,检查措施是否落实。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

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中职生要想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与时俱进,灵活调整,不能一次把终身职业生涯的每一个细节都确定下来,而要在实施中去检验规划的效果,及时诊断职业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并对规划进行调整与修正。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合理、更有意义,我们的职业理想才有可能实现。

4 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

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即具体的职业和生活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详细的发展措施。例如:计划采用什么措施提高学习、工作效率?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哪些业务能力?采取什么办法开发自己的潜能等等,而且计划措施必须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即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而制定的可行性计划。具体操作时,我们可以要求一年级学生根据自我认识拟定初步的职业方向;二年级学生围绕职业选择提高基本素质,打好知识基础;三年级学生要为提高全面素质和能力,考取相关资格证书而努力;并注重求职技巧、工作技能的培养。

总之,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职场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做自己人生的总设计师,了解自我,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是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因此,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为学生提供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所必需的态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成功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S].

如何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篇3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作者简介:王艳敏(1981-),女,河南濮阳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咨询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0-0052-02

人类已经步入21世纪,崭新的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知识成倍增长、技术日新月异,竞争和发展成为社会与经济的重要特征,人力资源开发、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逐渐成为组织提升其综合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要素。对于个人而言,传统的相对稳定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呈现出多变性、竞争性与复杂性等特征,个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越发重要和迫在眉睫。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历上没有优势、经验又不足,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获胜,成就自我的职业生涯?这是一个需要加以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应成为中职生提升就业针对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修课。但事实上,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较为滞后,且还没有引起中职院校的重视。

一、职业生涯规划内涵的认识与理解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包括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本文探讨的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即个人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与发展潜力、外界机遇与制约因素以及对机遇与制约因素发展变化的预测,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制定发展计划、学习计划以及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包括行动的具体策略与进程等。通俗地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如何把“我想做的事情”与“我能做的事情”有机结合起来,在社会的需求下如何实现的问题。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大力发展的关键阶段,中职生迫切需要对其职业生涯进行规划。那么,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实际上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学生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中心的综合性教育活动。

据有关调研发现,目前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尚处于自发阶段,表现出:在职业生涯发展定位上存在盲目性、对自我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追求偏颇、对自我职业生涯发展潜力认识模糊以及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偏弱等特点,需要加大引导力度。

二、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职业生涯规划是社会经济变革对从业人员的普遍要求

20世纪后期以来,全球的经济结构、经济形态与经济增长方式等呈现出许多新的时代特征:①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等主要由市场需求决定。企业必须紧瞄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或服务,这导致人才需求的易变性,人们的职业从单一化、终身化的职业走向综合化、多样化职业,这要求人们不断提升自我的职业应变能力。②产业结构呈现新面貌,第一产业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第二产业更新速度加快,第三产业“高新化”特征日益突出,这均要求从业人员不断更新和提升自我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加之,我国实施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自和个人的职业选择权逐步得到承认与落实,这意味着“人职”互适主要通过组织与个人的双向选择完成,以实现“双优双赢”的目的,这也需要切实引导个体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找准自我的职业锚。如何选择职业,如何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如何成就一番事业这是每一位中职生特别是中职毕业生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二)实施职业生涯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本质任务的要求

我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任务应该在重视学生就业的基础上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因为重视学生就业以就业为导向并不意味着片面追求职业技能的培养。倘若仅从就业的角度认识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则会忽视教育的本质属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职业教育在担负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素质任务的同时,还应承担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使命;另外,就业导向不是指一次就业,而是指多次就业,不是暂时性就业,而是贯穿个体生涯发展的始终。为了避免单纯强调就业而导致对人的培养的工具化倾向,必须把就业纳入到个体的整个生涯规划之中,并把个体的职业发展看作是动态的,终身的过程,进而实现人的社会性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发展能力、职业专业技能、职业纪律观念、职业规范要求;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目标、选择自我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管理自我职业生涯发展过程等能力;终身学习、自我心理调适等能力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以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及自身发展的需求,为学生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获得人生的愉悦感、满足感与成就感服务。

(三)职业生涯教育有利于中职学校品牌、信誉的建立

职业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讲就是就业教育,2004年4月,教育部文件《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职应以就业为导向。其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周济反复强调,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自从国家提出就业导向以来,大多数中职学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如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中职生就业成了检验学校质量的试金石。这不仅反映在中职学生的就业率方面,同时,还反映在就业的质量方面,即其学生所就业的企业的类型和层次,更重要的是它还反映在一个学校的学生的职业发展方面。

(四)职业生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竞争力、创造力,促成中职生成功实现自我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著名的“人生需求”理论,指出人的需求从低级向高级层次推进,人生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生的成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特定的职业中去谋求。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决定不同的人生,因此,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中职生最终必将走向社会,他们只有在社会中寻求和争取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最能发挥自己才华的职业,才能充分获得相对竞争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体现自我价值。

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岗位的优势已成为评价中等职业院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还是以专业学科为体系,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尚未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突破口,在现有教育体系注重专业技能和成功素质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更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

三、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转变观念,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从观念上要走出把就业指导等同于就业安置的误区,转变思路,充实内涵,把就业指导的重心转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职学校应开设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来教育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意向、职业潜能、职业素质,尽早确立职业道路和职业目标,从而调整知识结构,弥补实践技能的欠缺,增强综合素质。

(二)建立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制

1.改变目前只在毕业生中进行的就业指导的做法,开展全程性的职业生涯指导。从学生进入职业学校那一刻起就开始分阶段、分重点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

2.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应纳入必修课程体系,并注意职业生涯指导内容的全面性。

3.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制度,最好全员参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有效整合一切资源,不仅学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包括班主任、辅导员、学生本人及学生家长,都要参与到职业指导中。学校尤其要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获得有关学生发展的信息,这对于了解并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涯规划具有重要作用。

4.在对毕业生群体开展就业教育与指导的同时,注意个体教育与指导,体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个性化设计要求。

5.开展多种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不断修正规划,体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动态特征。

6.建立职业测验与咨询服务机构,并创造实践机会,为中职生寻求自己的职业生涯架构桥梁。

(三)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专家化队伍

我国部分职业学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大多数是党政干部,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同时兼做就业指导工作。这样的安排不利于学生职业规划的发展。建议应设立专职教师,加强专业化、专家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四)改革现行的教育制度

首先,建立入校后选专业制度。这就要求我国中职学校应大力进行由专业招生向学科大类招生转变,允许学生在了解学科建设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其次,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再次,在教师的帮助下,建立学生自主选课制度。学生自主选课可以帮助中职生不断修正和更新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应在加强和改进中职生就业和创业指导课教学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应积极开设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并使之不断完善,同时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实现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以促进中职毕业生适应人才市场就业竞争的需要,适应就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实现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孟万金.职业规划[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岳维华.席东梅.就业导向,导向教学[J].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6).

如何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篇4

一、样本学生访谈情况

不管对学校、还是社会,就业问题都是人们讨论的第一话题。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研究者都将重点放在怎样改善就业环境、学校从哪些方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等方面,而对毕业生自身对就业的看法有所忽视,尤其是层次较低的院校表现更为突出。基于此,笔者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探索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匹配问题。质化研究专家JaberF.Gubrium建议,“线性主题(Liner-Topic)的深度访谈(In-DepthInterview)样本数在28-40为宜,这样可以保证研究的集中度和有效性(Concentrationand Effectiveness)”。也就是说,只要保证样本有效,30左右的样本较可行。同时,考虑到地方高校大学生多以本科生为主,其次是研究生,还有大专生,故本研究共选取22名本科生、10名研究生和8名大专生作为此次深度访谈的对象。其中男性学生18名,占被访谈学生的45%,女性学生22名,占55%。为了保证访谈的深度性,采取半开放式访谈方式,被访谈对象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阐述,时间大约为一个半小时。具体而言,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如何认识职业规划;对自身所学专业及就业倾向、职业意愿的认识;对就业意愿、就业能力与择业情况的了解。通过对样本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毕业生普遍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在此次访谈中发现:在被访谈的40名毕业生中,对自己职业发展有模糊想法和认识的大学生有21人,占52.5%,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的有7人,占17.5%,只有剩余的30%的大学生有过自己的职业规划,但真正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只有10%。大学生是其职业规划的关键,决定着职业规划实现的成败。但目前大学生大多实践经验不足,对职业了解甚少,缺乏职业感、职业意识淡薄。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求职经历,只是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些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活动等,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缺乏合理的估计,缺乏竞争意识和紧迫感。甚至有些学生还直接“复制”、“借鉴学习”他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没能把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导致其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科学性、针对性,无法实现。

(二)不少毕业生自我认识片面 在被访谈的40名毕业生中,只有5人即12.5%的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和能力,大多数学生只是片面地分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没有涉及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适应性等。世纪人才某资深咨询师也曾经指出,当今的职业人在分析“自我”的问题上是需要补课的,目前多是分析工作、分析老板、分析家庭,而很少分析自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祯教授的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调查显示只有11.6%的大学生接受过“个性特长和职业兴趣”的测试。可见,目前不少大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片面化,心理不成熟。

(三)半数以上毕业生缺乏职业准备,职业目标模糊 俗话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只有做好了职业准备,才有可能抓住机遇。此次深度访谈表明:60%的大学生在择业时存在沟通障碍,且求职简历千遍一律,缺乏自身优势和特点的介绍。52%的大学生没有研究过想要从事行业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企业文化等。甚至有些大学生为了追求大城市、大单位、高工资,不惜放弃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虽然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过相应的兼职工作,参加过多种职业技术资格考试,但其目的不过是向用人单位证明自己的学习技能,并没有把这些真正应用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中。

(四)一些毕业生职业规划与行动相脱节 访谈中发现,一些大学生早就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相应制定了自认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但并没有认真执行,甚至怀疑自己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操作性不强。很多学生存在着如果万事俱备,我便去执行的心理,过分追求最佳计划,在规划中面面俱到,忽略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灵活、多变的动态特征。

二、大学生专业素养与职业匹配路径

从以上分析可知,虽然地方高校周边的就业环境对其毕业生就业倾向有不小的影响,但就毕业生自身而言,其就业态度和就业能力明显影响就业意愿,而其就业意愿与就业倾向和最终的就业情况呈正相关关系。如何能提高毕业生专业素养、职业规划等与职业相匹配程度,进一步改善地方高校就业难的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毕业生应从自身做起,在就业意愿、就业倾向以及就业能力上予以提高,主要建议和策略如下:

(一)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针对访谈中发现当前大学生择业中存在的以上问题,首先要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增强自身规划的主观意识,有效合理的进行规划,其整体规划如图1所示,具体而言,可以考虑如下步骤:

图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图

(1)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及就业意愿。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路线时,首先要弄明白的是:“自己将来最理想的生活是什么”,它是发自内心的最热切、最渴望达到的结果,是一种期望的未来或意向。在树立职业理想时,大学生应该考虑自我形象、家庭背景、健康状况、人际关系、兴趣爱好等因素。因为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可能从事的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强烈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美好构想和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起着调节和指南的作用。职业理想关系到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以及选择这种职业的原因。

(2)对自身进行准确评估。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之前,首先要做到“知己”,即清楚的知道自己“有什么兴趣爱好”、“学什么专业”、“性格特征如何”、“有无创新精神”、“能否吃苦耐劳”、“身体状况如何”、“学习基础如何”等,要明确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现在做什么”、“将来想做什么”,对自己有一个深刻、全面的了解。自我评估,又称自我解剖,即自己通过各种信息和测评体系确定自己职业兴趣、价值观等自我了解、自我认识的过程,这包括对自己思维方式方法、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学识技能、智商情商等方面的评价。具体讲,大学生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如图2)评估自己:表现自我(外貌、性别、年龄等)、发展自我(学校、专业、成绩、经验等)、动力自我(兴趣、价值观、需求)等、个性自我(性格、能力、气质等)、品德自我(进取心、责任心、忠诚度等)。

(3)对不同职业有一定的认知与评估。对于大学生而言,应多方面、多渠道了解职业的种类、性质、特点、要求及职业发展前景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以合理规划。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职业越来越多、职业变迁越来越快,职业的要求不断更新。职业评估要求大学生对“什么是最热门的职业”、“自己的职业兴趣是什么”、“未来职业的工作内容、环境、任职条件是什么”等要素做出正确的评价。具体步骤如下:一是分析职业的种类。我国的职业分类结构通常包括四个层次,即大类、中类、小类和系类。其中大类是根据工作性质不同进行的分类,如政府官员和企业经理、销售工作者、服务工作者、专家、技术人员及相关工作者等;中类是根据职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使用的工具设备、加工和运用的技术及提品和服务的种类等相同要素划分的;小类是按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技术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的。二是要了解具体职位的任职资格。如自己最理想的目标职业有哪些、目标职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是什么、所学的专业适合什么职位,自己可以胜任什么职位等,要有充分的了解。三是结合自身专业进行分析。如会计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了解与会计有关的专业资格,还要了解与之相关的金融、统计、证券、保险、仓储等职业资格,甚至可以了解秘书、推销等职业资格。

图2 大学生自我评估结构图

(4)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即是分析各种职业外部环境因素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社会环境而独立存在,大学生也不例外。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快速变迁、市场竞争的加剧,无不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大学生如果能很好的利用外部环境,将有助于其职业规划目标的实现。大学生外部环境分析应该包括对其所处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行业环境、企业环境等进行的综合分析。

(5)确定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确定是职业生涯规划成功实现的核心,犹如海洋中的灯塔,指引着你避开礁石通往成功的彼岸。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时,要以自我评估、职业认知和环境评估为基础,其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职业生涯目标通常可以根据目标的实现时间长短分为短期目标(1~3年)、中期目标(3~5年)和长期目标(5~10年)。当然,每个人的条件不同,目标也不会完全相同,但确定目标的方法是相同的。在制定职业生涯目标时,至少要考虑“兴趣、性格、特长、价值观与职业的匹配”、“内外环境与职业的匹配”,且同一期间的目标不宜过多,要具体明确。

(6)设定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当职业确定后,职业发展路线的选择是多样的,可以走行政管理路线,也可以走专业技术发展路线,也可以先技术再行政或先行政再技术。因此,在职业规划时必须设定职业规划路线,通常的职业规划路线分三个步骤进行(如图4所示):首先,确定自身的目标取向(通过对自己兴趣、理想、价值、成就动机等因素的分析获得);其次,确定自己的能力取向(通过对自己性格、特长、技能、学历、阅历、智商等因素的分析获得);再次,确定自身的机会取向(通过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分析获得)。最后,综合分析以上因素,确定最可能实现的、最理想的职业目标和最佳职业生涯发展路线。

图3 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确定图

图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线图

(7)实施、评估、反馈和修正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是计划变成现实的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由于个人所处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往往会使事先设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与现行的实际情况相偏离,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进行评估、反馈和修正,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使职业规划更好的符合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校保障机制 高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门槛,肩负着引导培训学生和向社会进行人才分流的双向作用。为此,高校应加强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其枢纽作用。为确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施,高校不但要从观念上进行指导,还要在组织、制度、教师队伍等方面给予保障。具体情况如下:

(1)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将其与学生就业工作一起来抓,成立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鼓励大学生参与职业规划,形成学校重视、就业指导中心指导、广大同学积极参与的局面,促进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当然,学校还要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2)建立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非所有的教师都可以胜任,学校需要配备一支精通专业知识、高能力、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不断的在大学生中间开展职业指导、职业咨询、职业推荐等服务工作,使其成为学生的“职业导航教师”。

(3)构建完备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首先,各个高校应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系列课程。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要让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的相关理论知识外,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大学生规划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同时,时刻关注就业过程中人才需求的变化及企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创新,加强模拟式、案例式、演练式、现场式等教学方法,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指导。目前,大多数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或实习指导课都集中在毕业之前的一个月到半年之间进行,效果较差。职业规划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分步实施完善而富有层次的规划教育体系。最后,高校要搭建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得以实现的平台。高校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社会实践或实习基地,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专业理论的学习有效的结合,让学生体验各种职业的同时,完成对自身及外部环境的充分认知。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利用寒暑假期,组织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等。

当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短期的、固定的,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的、变动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努力。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高校会计创新教学模式问题研究》(编号:2012-QN-405)、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编号:[2011]-JKGHAB-0120)与河南省社科联项目《河南省地方高校会计教师教育问题研究》(编号:SKL-2013-2643)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姚伟龙、郑圆:《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2期。

[2]周娜、闫建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较》,《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3]雷华宇:《全国首届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调查报告》,《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7期。

[4]罗双平:《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8期。

[5]张建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沈小平、陈长生:《高职会计与审计专业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20期。

如何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篇5

[关键词]乡镇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8-005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课题“乡镇初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验研究――以三水区西南街道健力宝中学为例”(课题批准号:2013ZJK04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福辉(1966―),男,广东佛山人,本科,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健力宝中学教师,中学一级;田元元(1983―),女,湖南常德人,硕士,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健力宝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李升祥(1977―),男,广东佛山人,本科,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健力宝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一、研究背景

(一)国家、广东省、佛山市纲要落实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今后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把“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佛山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规划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要到2020年将佛山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社会建设和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人才,学生的发展存在个性的差异。基础教育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有明确的人生规划与奋斗目标?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理想,规划职业生涯?要想让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将来想从事的职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二)健力宝中学实际校情的需要

我校是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的一间普通乡镇初级中学,学生生源是在个别优质学校提前录取之后再按地段派位的,学生的起点较低,素质参差不齐。近四年,我校学生毕业后入读中职类学校的平均比率高达73.8%。

学校开展了《我很想规划未来,但不知道该如何做》的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想但是不知道如何规划未来的学生占78.8%,而仅有8.2%的学生在面临重大问题时能果断做出决策。由此可见,学生自身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不足,能力薄弱,急需外界加强教育与引导。为了帮助他们尽早了解职业常识,做好职业规划,确定未来的生活道路,我校开展了乡镇初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验研究。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职业生涯教育的概念出现在 20 世纪70 年代的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职业教育改革运动主张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帮助个人建立切合实际的自我观念,实现与个人才能相适应的职业生涯目标,强调学校学生本位和工作本位的学习。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学校教育和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存在以下几个共性: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被列入课程计划,以法律的形式强制实施;第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早,并在基础教育阶段(包括学前教育)就已经开始实施;第三,政府、社会、学校齐抓共管,多方形成合力。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部分在大学阶段,也被称为“就业指导”。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都设有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仅有少数几个省份和地区,如山东临沂、河北石家庄、贵州黔西南等开展了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探究。

尽管这些地区已经展开了实践研究,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不系统。与大学、高职、中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比,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太过稚嫩,大多停留在简单的问卷调查或几个学科教学的课例上。除此之外,多数探究仅在某个年级,并未在三个年级中形成较为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二,不全面。研究内容还较少涉及师资力量建设、教学对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实效性等方面。第三,不深入。我国对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多以“初探”为主,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如仅停留在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问题的层面上,而对具体应如何进行操作、如何进行课程设计等实践问题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

三、研究意义

(一)学术价值

职业生涯教育在我国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实施状况有很大差异。基础教育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相比发展较慢,任务比较艰巨。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学术界理论甚少,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学生探索职业发展兴趣,谋求人生发展方向,并促进其完整人格、提升生命价值的活动。初中教育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初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应用价值

在初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理性地认识自己,使其对各类职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判断,初步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一个大的选择方向。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学生就能有效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迈向成功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在初中阶段通过与中职、高职院校合作,建立科研共同体,实行初、中、高联通互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和明确未来的职业目标,同时还能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因此,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框架与实施策略

(一)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

第一,乡镇初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模式。通过搜集和借鉴已有的相关资料,研究和构建乡镇初中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模式,探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程序及操作策略。可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同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来制定可操作性的开展模式。

第二,影响初中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针对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查找我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调查的内容主要是依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操作性定义,编制调查问卷,尝试从我校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对自我的定位及职业生涯规划设想与计划等方面展开调查。可结合各年级学生的不同情况编写不同的调查问卷,然后根据调查结果深入了解影响初中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本身等各个方面的原因。

第三,设置乡镇初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活动课程,并研发相关的校本教材。学校每月安排8个课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每周开展2个课时的教育活动。校本教材的编写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研发一套资源丰富、案例充足、符合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标准和教学要求的校本教材,对于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总结实践成果,探讨乡镇初中与中高职联通互动的初中生职业生涯教育模式。

图1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

(二)具体实施策略

1.多方借力,创新模式

学校以职业教育“五年一贯制”为契机,与中职高职院校形成“科研共同体”。通过邀请中职专业教师给初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高职院校教授进行专业理论指导,结合“五年一贯制”的中高职贯通培养实践模式,减少初中生心理上的迷茫,使他们意识到合适自己的人生路径,从而对升学或就业有清醒的认识,同时激发他们的职业兴趣,引导他们做好相关的人生规划。通过让学生到中、高职院校及企业参观学习,建立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等方式,探索初中、中职、高职联通互动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2.分层实施,形成体系

七年级,利用班会课开展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生涯教育渗透到德育中;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教育讲座,参观中职学校或企业,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职业内容,了解自我,并制定和建立职业生涯发展档案。

八年级,建立“双师型导师制”社团。佛山市科研协作共同体单位派出专业教师对学校各方社团进行指导,这些教师既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知识辅导,又对对该专业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九年级从两方面来开展。一方面是学生毕业发展选择指导,引导学生对升普通中学还是升职业中学做出选择;另一方面借助社团活动,充分发挥“双师型”导师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使学生侧重专业方向的规划,顺利完成中考志愿填报。

3.特色社团,提升活力

根据学校的实际校情,建立特色社团,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活力。我校的社团特色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从中高职院校引进了“双师型”的导师,既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指导,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2)与广东省部分中高职院校形成科研共同体,每个社团均与相关职校的有关专业进行对接,学生毕业后可优先选择进入该校的该专业进行深造。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2六个特色社团

例如,我校的影视传媒社团,是以“心灵相约”“微电影”两个小组为基础的社团。参加社团的学生经过辅导老师的培训,参与了我校广播剧“心灵相约”与“微电影”学生作品的制作。其中,“心灵相约”广播剧在学校每周二、周四早晨播出,“微电影”学生作品则在佛山电视台三水分台“童心向上”栏目播出。此外,我校的影视传媒社团还与职业学校的影视传媒专业进行了对接。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而实践是获得创新的唯一途径。创意实践社团的创立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为自己未来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该社团由辅导教师向学生介绍发明创作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自己想出创意,动手操作,并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学生作品可择优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另外,该社团是与职业学校的物理与自动化专业对接的。

4.丰富课程,选择多样

当前,单一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应建立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努力提高它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给学生更多的自。

根据调查,我校有32.3%的学生选择了“了解自我,挖掘潜力”课程,有“科学规划学习与生活”课程需求的学生占22.6%,有“了解社会与职场”课程需求的学生占19.7%,有“升学规划”课程需求的学生约占15.5%,其他需求的学生占9.9%。丰富的课程体系将扩大学生的选择面,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队伍中来,从而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我,挖掘自身的潜力,提升对未来生活的科学规划能力。

五、研究成果

以中国知网作为文献数据库来源,检索到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文献共2045篇,我们对文献进行分类统计,以此为基础分析我国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的内容、角度、方法等,并对国内相关文献按调查分析、课程开发、学科渗透、实施路径四大方面作了简要综述,文献综述――《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综述》发表在《课程教育研究》上。

参考美国《国家职业生涯发展指南》(初中篇)以及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任卓毕业论文《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研究》中的《初中职业生涯规划问卷》,对健力宝中学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整理成文――《乡镇初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对策》。

“乡镇初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验研究”课题作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强师工程项目之一顺利开题,邀请到了省、市、区、街道的相关教育专家前来指导。

分年级不同方式开展实验研究;组建了“影视传媒社团”“创意实践班”“3D工作室”“平面设计兴趣小组”“小小化学家”“形体健美班”六个“双师型导师制”社团,积极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加入到相关社团;邀请各类人才来校讲座指导,组织学生参观各类职业学校和企业。

六、总结与展望

在乡镇初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学生的自我认识度较好,但他们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陌生,使得在乡镇初中开展此项教育需要更加个性化、系统化和长期化。学校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潜能,引导学生及早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其自我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任卓.初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2.

[2]虞凯.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有效路径探索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如何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篇6

【关键词】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

人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上进之心,人皆有之”,这些都有一定道理。然而,事业的成功,并非人人都能遂心如愿,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怎么做才能使事业获得成功、实现人生价值呢?职业生涯规划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

一、职业生涯规划涉及的有关概念

所谓职业,是指人们从事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从个人角度来说,职业是个人获得经济收入的来源,是个人维持家庭生活的手段;是个人在社会劳动中从事具体劳动的体现,是个人贡献社会的途径;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手段,是个人获得名誉、权力、地位和金钱的来源。从社会角度来看,职业的存在和职业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存在和社会活动;职业劳动创造出社会财富,从而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职业的分工是构成社会经济制度运行的主体,职业也是维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控制的手段;职业的运动比如职业结构的变化、职业层次间矛盾的解决,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

“生涯”一词由来已久。从广义上来说,生涯即是指一个人的一生从始到终的整个经历。在英文里,“生涯”(career)指古代的战车,后来逐渐引申为道路,即人生的发展道路。这也是我们在职业方面所说的狭义的生涯概念。美国职业生涯管理专家Super.D.E(萨珀)认为,生涯是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个过程,生涯的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

职业生涯也称为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负担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和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具有方向性、时间性、空间性,但不包含在职业上成功与失败或进步快与慢。这就是说,不论职务高低,不论成功与否,每个工作着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也被称作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职业生涯规划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两个方面。在任何社会、任何体制下,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更为重要,它是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真正动力和加速器。其实质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的过程。简单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意思就是: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组织,想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如何通过你的学习与工作达到你的目标。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和意义

职业生涯设计或规划,简而言之是对人才与职业进行匹配与再规划过程。职业生涯本身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变化过程。职业规划不是应变之策,而是经营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目标之所以有用,仅仅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方向,才能激励人们去奋斗,并积极创造条件去实现目标,以免漫无目的随波逐流。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个人进行正确分析。通过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重新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在职业竞争中发挥个人优势;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提供前进的动力;明确自己的优劣势,不断完善自己使个人价值增值;全面了解自己,增强职业竞争力,发现新的职业机遇。成功地把握自己、扮演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自己得到适应发展,所以职业生涯规划能解决“潜能发挥”的问题。正确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有效的行动,化解人生发展中的危机与陷阱,使人生事业发展获得成功,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职业生涯规划能解决“社会角色”的稳定问题。当然,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只有与组织的发展相一致、相吻合,才能发挥其作用,产生其效力。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职业生涯管理是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满足人才需求,留住人才,减少对外界人才依赖性,增强企业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搞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才华与潜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成长。制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应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充分理解组织的愿景,把个人发展的需求与组织发展的规划相结合,从而确定符合实际的员工职业生涯目标。搞好企业人力规划,处理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留住人才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借鉴和听取职业生涯规划专家意见、与当事人密切沟通、了解职场内外社会环境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和职业目标,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的过程。它是一个人一生规划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初的专业选择和最初的职业选择特别关键。

(一)从专业选择开始

一个人完成基础的高中或初中学习,准备进入大学或职业学校,选择某一特定专业学习,为今后做职业准备的阶段,通常被称为职业准备阶段。这是个人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是决定能否赢在起点的重要阶段,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虽然一个人最初选择的专业并不代表他未来的职业,但在经过职业生涯规划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选择,会为人一生的事业奠定基础。如果未来的职业和所学专业一致的话,那么我们的职业生涯将更加精彩。所以处在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其核心就是根据自己的现状,确定是沿着提高职业技能的方向发展还是上大学继续深造。在选择的过程中,应该弄明白下列问题:

一是想做什么?未来希望做什么?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同样,一个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人通常什么也做不好。所以,确立一个具体的职业目标和专业方向,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是选择专业的前提条件。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认清自己。这是一个自我分析的过程。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倾向、身体状况、专长、思维能力等,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了解,为自己将来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

二是能做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

清楚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是选择专业的必备条件。仅仅凭兴趣、爱好去选择是不全面的,因为有些职业所必备的个性能力特征,并不只是有兴趣就能干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个性特征,有自己的长项、弱项,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恰当地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学业和专业方向。例如,空间能力强的人适合于从事机械制造、工程设计、建筑等理工科的专业,以及与其相对应的职业;语言能力强的人适合于学习语言文学、文字编辑、翻译、文艺创作等专业,以及与其相对应的职业。选择最好的并不是合适的,选择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三是社会需求什么?

在明确自己想做、能做的专业领域和事业方向的同时,还应兼顾考虑社会的需求和未来发展前景等外在因素,这是专业选择是否成功的基本保证。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在最初选择专业时,一定要综合权衡、统筹考虑,正确分析处理好专业冷与热、目前就业市场需求大与小、名校不适合专业与非名校适合专业等矛盾,力争做到在择己所爱、择己所长的同时择社会所需,目光长远、理智地走好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

(二)谨慎进行初次职业选择

一个人完成大学或职业学校专业的学习,根据社会需求和自己的能力、愿望准备选择职业的阶段,通常被称为职业选择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它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如何起步,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成败。好高骛远,只会是一事无成;妄自菲薄,将会悔恨终身。这一阶段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充分做好自我评价和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与自己兴趣、能力匹配,与所学专业领域方向一致、符合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的理想职业。这一阶段要求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重新审视、评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由于年龄、资历以及社会发展变化等原因,最初选择专业时制定的职业目标可能会有比较吻合或比较抽象甚至有所偏差等多样结果,经过几年专业学习,对自己进行再一次的职业定位,设立阶段性的职业发展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二是正确处理好理想职业与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

一般来说,最初在成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基础上经过慎重、理智选择的专业,与几年后重新审视、评估的职业目标,其可选择的职业方向应该是基本一致或差距不大的。一旦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了偏距,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好理想职业与现实需求,高薪高福利目标与低薪低福利职业之间的矛盾。那种单纯以追求更高的职务和更多的薪水为目的的选择,只能是短期的目标,短期的目标很容易产生短期的行为,最终导致失败。我们要坚信,从事自己相对能力最强、兴趣最大,同时也是社会很需要的职业,是最能使自己成长、进步的职业,也是最容易使自己获得成功的事业。

三是善于从小事、从最具体的职业岗位做起。

一件大事是由一千件小事组成的。只要这种小事、具体事与自己的最终职业目标一致,有利于个人职业目标的实现,都可以选择确定为自己的最初职业岗位。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件可以由若干件小事组成的大事,立足于小事,才能成就大事,正如古人所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最基础的小事、最艰难的事情做起,虽然暂时小一点、难一点,但从长远看,既可以锻炼能力又能积累宝贵的经验,是为迈向高层奠定基础的必要过程,是实现长远职业目标的最好开端。

对企业来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精密的工程。要做好这个工作,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经验、学历、热情、责任,更需要严谨的思考、科学的方法体系、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等等。在职业生涯设计体系上,大致形成了如下认识:

对员工的个性特征、倾向性及发展潜能进行测定和评价;在了解员工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为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进行目标设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等;经常性地与职业指导师、人力资源专家开展关于员工职业发展的谈话交流,评析案例,听取专家意见;开展基于员工个性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发;关注职场信息,与人才市场等机构取得联系,了解各种职业信息及职业发展动态,如职业特征及职业要求,就业需求状况等。

职业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施展抱负之基、成就自我之途。个人发展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公司建立以人为本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目标体系,帮助每个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使企业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实现未来的愿景。完全没有规划的职业生涯是注定要失败的。

参考文献:

[1]周文霞.职业生涯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

[2]洪向阳.10天谋出好前途——职业规划实操手册[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5.

[3]郭蓉.职业生涯规划[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6.

[4]张莹.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

[5]杜泽炎,李春苗.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10.

如何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篇7

[关键词] 学业规划 高校 大学生

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桥梁,能否把握好短暂的大学生活,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职业道路及人生方向。然而,目前高校中也存在着少部分学生,学习懈怠、人生目标淡漠、学习动力不足等现象。因此, 如何引导学生摆正人生航向,完善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健康发展平台是我们当下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思考方向。

一、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学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近年来才提出的全新理念,是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阶段的细化和具体化。生涯规划是个人对影响自我开发的主观与客观因素进行辩证分析,从而确定未来的职业及事业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远目标,并对实现目标做出科学的预测与安排的过程。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职业、价值观等自身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选择发展道路,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制定在校学习的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发展需要拟定实现目标的步骤和具体实施方法的过程。

二、大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1.学业规划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大学生正处在职业准备和选择阶段,学业规划正是其职业规划的前期体现。通过学业规划,大学生能够认清自我及相关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社会实际需要规划好自己努力的方向。

2.学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学的学习模式以自学为主。学业生涯规划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

3.学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随着学业规划每一个目标的实现,大学生的思想及心态也会向着更积极的方向转变。学业生涯规划为大学生提供了完成学业的清晰蓝图,使其对自己学业的实现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达到自我完善。

三、大学生如何做好学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作为学业规划的主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条不紊地做好学业规划。

1.大学生实施学业规划的步骤

(1)学业目标选定。要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业生涯规划,就必须做全面的自我分析。选择社会需要且最适合发挥自身优势的专业方向和研究领域,把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社会要求干什么结合起来,并由此确定自己的学业目标。

(2)学业目标分解。学业总目标制定以后,要能自上而下进行分解,并确定各个目标实现的具体时间。由年学习目标具体细化至每一天,同时确保学业规划的严格执行。

(3)学业规划评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评估与修改,及时纠正前期规划中不合理的地方,如生涯路线的选择、阶段性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做到定期评估,分析原因与障碍,找出改进的方法与措施。

(4)激励与惩罚。制定措施,完成预期目标后对自己进行适当奖励,未完成预期目标则反躬自省,以确保学业规划更好地实施。

2.学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

大学一年级为适应期。新生入学后,应尽快熟悉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尽快实现学习观念和方法的转变,摆脱中学形成的依赖心理,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应注重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学习。

大学二年级为定向期。这一阶段,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规划专业知识结构,并围绕学业生涯规划重点培养专业相关素质,形成相对稳定的学业兴趣和目标。同时,通过兼职和暑期社会实践,加强实践技能和社交能力的锻炼。

大学三年级为冲刺期。学生在加强专业学习、寻找工作和准备考研、出国的同时,把目标锁定在与自身发展相关的各种信息上。同时,通过实习和兼职,培养职业适应能力。

大学四年级为分化期。在对自己的出路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可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个总结:检验已确立的学业规划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修补。在做好毕业论文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职业信息和求职技巧;积极准备求职应聘材料,做好面试及签约的准备。

四、学校如何组织做好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育

1.加强专业教育,培养专业兴趣

很多新生在选择专业时,盲目地选择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还有部分学生通过调剂到现读专业。这些都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对专业不了解或者不喜欢。因此,在新生刚入学时就应当进行专业教育,结合培养方案对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主要课程等进行介绍;同时,学校和学院应多组织一些专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分析报告会及就业市场的分析报告会,多开展与学业生涯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了解和认识所学专业。任课教师也应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对专业和专业背景的介绍,激发大家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业目标。

2.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指导工作队伍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才能进一步提升学业规划与职业生涯指导的水平,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队伍,并对这部分教师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尽快让每一位指导教师具备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任职资格。在学业生涯规划体系的建立和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借助每位教师的力量,形成以学业指导专业人员、辅导员和普通教师相结合的全员育人体制,多方面加强对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五、结语

目前,我院的《商学院学业指导手册》已在预实施中,今后我们将结合学院和学校的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紧紧围绕“学生素质综合化、培养方案个性化、成才途径多样化”的目标,继续完善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深入发挥其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旭 张海亮:浅谈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J].科技信息.2008.

[2]孙林元 李阳:当代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困境与出路[J].文教资料.2009.3

[3]廖智君 刘永中 余小英:大学生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的探索[J].现 代 教 育.2009.4

如何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篇8

一、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独立学院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足,许多学生在当初高考填报志愿时,混淆职业与专业的区别,选择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没有规划,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目前大多独立学院缺乏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没有正确的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多方面对独立学院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谋求到合适的工作,是每个毕业生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刻不容缓。

二、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其就业的重要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就业成功的机会。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发掘自我潜能,提升独立学院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合理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是独立学院学生通向成功的第一步。

三、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与主要内容

(一)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划分

独立学院学生求学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知识的积累,更是为了能够在职场上胜人一筹,因此对人力资本的的投资、积累就显得尤为必要。大学生涯按年级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大一为试探期,主要是要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其学习专业的自觉性,并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或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相近的若干专业知识和技术。同时,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人才库”档案,记录其特点、兴趣、职业能力倾向等内容;大二为定向期,要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活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同时,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三为冲刺期,在指导学生加强专业学习、准备考研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提高求职技能,培养独立创业能力。如加强和已毕业的校友联系,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加大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等;大四为分化期,要指导学生总结前三年的准备,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指导,聘请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人士为学生介绍各行业人才要求,让学生接受择业技巧培训,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提供用人单位的资料信息,组织参加招聘活动。

(二)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

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评估自我、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四个步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锚类型来选择工作,所谓职业锚就是一个人进行职业选择时始终不会放弃的东西或价值观。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职业生涯设计的具体步骤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位。定位是人生的起跑点,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在自我评价方面可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大学生视为是一种社会特有商品,在其独有的产品生命周期里我们要明确该商品的优势:学了什么、做过什么、最成功的是什么、忍耐力如何;劣势:性格弱点、经验或经历中欠缺什么、最失败的是什么;机遇:现在的就业形式、各种职业发展空间、社会最急需的职业;威胁(挑战):专业过时、同学竞争、薪酬过低。独立学院学生应根据SWOT分析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才能行之有效地把自己变成“金牛”。

2.确立目标。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

3.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等。

4.职业选择。职业选择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选择应注意:①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②比较鉴别,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③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④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5.实施策略。在职业确定后,向哪一路线发展,此时要作出选择。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须作出抉择,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职业生涯路线或预定的方向前进。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想。

6.制定计划与措施并付诸行动。在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后,制定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例如,为达成目标在学习方面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学习效率,在实践方面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增加哪些工作经验,在潜能开发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开发潜能等等。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上一篇:家政服务公司内部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公司薪酬福利制度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