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公司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1 10:41:22

咨询公司年度工作计划

咨询公司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企业需要以战略制胜,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对企业进行前瞻性管理。而全面预算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制订起着导向作用。通过全面预算,企业决策者能够有效控制企业运营成本、削减开支、改善经营状况,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更多的盈利。

一、从战略看预算的问题

中国外运集团是国资委所管理的大型中央国有企业,是中国物流市场的领先企业之一。目前下属1000余家国内外经营实体,包括一家香港上市公司(HK0598:中国外运)、一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600270外运发展)以及中外运敦豪等众多合资合营公司。集团在2001年开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但一直存在预算和集团战略脱节的情况。具体表现为:

1、集团总部缺乏与各经营单位讨价还价的能力。由于总部没有将战略目标体现在年度预算中,各单位预算目标往往是根据其自行上报的数据来确定,在与各单位的沟通过程中,总部缺乏主导权。

2、各单位的预算通常与短期财务目标相联系,往往是上一年度数据的简单加成运算,其结果与战略规划中的长期目标缺乏衔接,同时也忽视客户、内部流程以及无形资产的战略价值。

3、由于缺乏与业务战略的联系,集团其他部门很难参与到预算中来,仍然存在财务部为编制预算而编制预算的现象。

2005年以来,集团总部对自己的定位开始从财务管控转变为战略管控。集团聘请了麦肯锡、罗兰贝格等专业咨询公司,重新规划和明确了集团的战略目标。并成立了专门的战略管理部门,将集团的战略管控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正是在这样一种战略导向的系统管理和总体思路下,中国外运集团近年来积极探索,在推进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实施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以全面预算保障业务战略的落实和行动计划的执行,通过合理分配资源,加强集团整体的计划、协调、沟通和学习,并收到了一定成效。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中国外运集团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的实施经验。

二、将战略翻译成财务指标

CFO的一份重要工作,就是将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翻译成财务指标,然后分解给各经营单位。

中国外运集团的三年滚动规划中确定了一些基本的指标:例如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指标。在预算工作开始之前,CFO所领导的预算工作小组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将这些指标分解到各经营单位(事业部)中。

由于外运集团经营单位众多,产品线复杂。为此在分解时,我们首先将这些经营单位区分为投资中心和利润中心。

对投资中心(例如在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合资合营公司等)的预算目标包括反映投资回报每股收益,反映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资产使用效率的总资产周转率等目标。

对利润中心:在将这些指标分解时首先需要与战略管理部门共同确定各产品线的战略。然后借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不同的产品线,设计不同的指标体系。例如对于中外运快运和E速等处于培养期的产品,预算目标的分解就比较侧重于发展能力指标,例如要求年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而对于一些成熟的产品,例如海运和航空货代业务,则更加侧重于给公司产生更多的现金流量。

在预算目标项目选取上,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总结出如下经验,希望对CFO有所帮助:

将预算目标分为两类:结果目标和过程子目标。结果目标一般为重要的经营目标,如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过程子目标一般为实现结果目标必然要完成的补充目标,如销售收入、利润增长投资比、新产品收入增长率等。这样就可以充分体现预算的过程导向作用,充分体现集团的管理重点、导向与约束,避免因目标缺失而使下属单位偏离方向。

举例:预算结果目标和过程子目标(见表1)。

对不同单位设定不同的基本指标之后,集团总部还需要将这些指标分解成具体的目标项目,包括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具体的分解方法是在借鉴杜邦体系思路的基础上,通过指标树分解过程中串联起各类指标,最终分解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基础目标。同时考虑到现金指标的重要性,在指标树中加入现金指标。指标树的分解方法如下图所示:

举例:结果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的分解方法(见表2)。

三、年度工作计划报告书――高效沟通的工具

中国外运集团预算目标的下达过程主要包括“一下、一上、沟通确认、二下”四个环节,预算目标值确定的时间周期可长达近三个月,使用的工具有:工作计划报告书及相关附表(见表3)。

在预算目标沟通阶段,需要各经营单位提交集团总部下个年度的工作计划报告。工作计划报告书的内容包括下年度总体目标与经营方略、销售计划、成本计划、投资计划、人力资源计划、财务计划、所形成的目标测算以及需要的资源支持等。工作计划报告书有以下作用:

1、起到上下沟通协调的作用。将各单位预算数字中所包含的预算目标确定的思路和依据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作为上级公司审核、调整预算目标的支持,从而提高沟通的效率。

2、反映计划编制的思路和各业务计划编制时相互之间的衔接关系,起到衔接目标与资源的桥梁,辅助判断资源分配合理性的作用。

3、工作计划报告书的编制过程本身就是经营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过程。

工作计划报告书在各经营单位的编制流程如下:

总之,年度工作计划报告书反映了以目标为起点配置资源的过程,提高了上下沟通的效率。

四、电子表格的应用

在软件选取方面:虽然EXCEL提供了非常灵活的使用方式,非常适合中小型企业编制预算时使用,但对于大型企业,则存在数据管理分散,难以有效协调和管理整个组织共同参与预算等问题。而对于一些国外专业预算和绩效管理软件,实施和培训成本又比较高。最后,中国外运集团在综合考虑培训成本、使用经验以及与目前账务系统衔接性等方面,在预算中沿用了央企广泛采用的九级报表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B/S架构下的预算系统,实现了数据的集中管理。

在预算表格的设计方面:由于全面预算会产生大量数据,为了便于管理信息的高效传递,使预算产生的相关管理信息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和程度,满足不同信息需求者对于预算审核、执行和反馈等信息的需求,为此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表格:计划表、预算表和上报集团管理表。

1.计划表

一般由各事业部统一制订格式,以EXCEL文件和相关说明在部门之间流转。主要功能是将工作计划报告书中产生的业务信息,转化为预算所需信息的桥梁与纽带。预算是经过一定程度技术处理的管理工具,其信息的归集和分解体现出管理思维的变化、过程控制的需要和资源配置的导向,因此专业部门往往难以根据业务预测的信息直接填报预算的表格,计划表正是帮助业务人员先对自己熟悉的业务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归总与初步加工的有利工具,进而成为生成预算信息的基础。

2.预算表

由计划表生成的业务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表,是预算管理的载体和主要信息平台,而各种计划表则千差万别,格式体例各异,充分体现业务流程的特征和需要。在设计预算表格的过程中,充分融合了计划表的信息产生脉络,但不是计划表的重复与简单加总,而是根据预算过程管理的多层次多角度需要进行浓缩与提练,形成了预算表格体系,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涵盖了从预算目标一直到预算分析与考核的全部程序与流程。

3.上报管理表

上报管理表是预算表格的再次提练与浓缩,旨在向集团总部提供最为直接和最为简练的业务和财务信息。既有供管理层与集团公司审核平衡的预算管理表,如预算目标表,分为传统产品与新产品的损益表,这些上报表直接从前述表格选取;还有反映各指标或是各预算项目之间关联度的,需要在原有报表基础上提炼生成的管理表,如营销网点投入表,既可以反映出铺设网点的规模,又可以反映网点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关系。因此上报管理表是为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和业务状况进行研判的有利工具。

计划表、预算表和上报管理表不是三个独立分离的表格体系,而是相互紧密衔接的一整套表格系统,浑然一体、环环相扣。计划表提供最底层的基础业务数据和信息来源,在预算表格中形成财务预算数据和财务会计报表预测,最终精炼为蕴含丰富业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的上报管理表,从而为管理层指导业务活动,重新对业务计划进行信息的输入,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预算表和上报管理表均应该上报集团总部,但是真正供管理层平衡审核的表格是管理表,其他表格用于集团汇总以及问题备查。

预算表格的设计体现了对预算流程方面的控制。在预算报表设计的过程中,为确保预算表格编制具有操作性,笔者简单的总结了以下几点:

1.预算表和管理表可以适应集团各个成员单位的情况,计划表各单位可在一定规范要求下自行改进与补充

由于外运集团所涉及的业务线众多,各个单位个性化设计要求与集团整体通用化设计思路经常处于矛盾和两难的境地。因此,我们在设计整个预算编制体系时遵循了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对于重要的事项和业务单元给予最为充分的关注,使得处于预算表格顶层的上报管理表可以适应集团各个成员单位的情况,而底层的计划表各个单位则可以在一定规范要求下自行改进与补充,以适应本单位的具体业务特点。

2.加强表格项目的钩稽关系,表格设计环环相扣

预算编制体系是一个具有缜密内在关联性的完整体系,还表现在预算表格的具体项目之间也存在着严密的钩稽关系。例如内部交易价格,在不同经营单位之间,应当是协调一致的。

3.与会计核算相一致,保证预算执行与分析的可行性

预算的执行与分析反馈必须主要依赖于财务数据的支持,这就决定了设计预算表格时必须尽可能地依托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以保证各种预算信息能够通过会计核算系统产生。

(作者为中国外运集团总公司预算及分析主管,ACCA会员)

咨询公司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管理;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1

一、中小化工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小企业大公司病。很多中小企业为把企业做大,不是把精力用在产品开发,扩大产量和开发市场上,而是在机构上先升级,车间改分厂、车间主任改厂长、科长改处长。管理层次增加,使非生产人员增加,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在管理方法上也沿用大企业方法,如管理人员不熟悉计算机操作,又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听说ERP流程管理很好,就盲目引入,结果没有运行多久就不用了。

(二)重集权,轻放权。这在民营企业尤为严重。民营企业老板一般都是靠改革开放初期凭胆大和开放政策,从贸易或小作坊发展起来。他们始终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观念,信别人不如信自己人。这就导致一个现象:对下属的看法不客观,管理人员频繁更换。

(三)重计划,轻落实。管理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就怕半途而废。许多中小企业花大力气甚至请咨询公司帮助制定完善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全厂的目标展开措施。可是计划制定后就松劲,不去落实,变成了纸上谈兵。计划是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使管理有序,若不去落实就等于没有计划。

(四)重生产经营,轻基础管理。基础管理包括各种资料、计量、定额管理和安全环保管理等等。一般中小企业只重视生产经营报表,对基础管理资料不重视,到需要各种取证时才想到基础管理。基础管理的资料不但是分析问题,考核业绩和取证的重要依据,也是正常工作的保证程序。

(五)盲目相信教科书、管理讲座、咨询公司。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有一套理论,应用它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是必要的。现在管理的文章,理论讲座很多,有些中小企业老板看了几篇文章或听了几次讲座,当时就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回来在自己的企业实行。请咨询公司也是这样,他指出企业存在的问题,也提出解决的方案。拿到诊断书发现这些问题自己都知道,只是没有去做而已。

所有成功企业的经验都不相同,要说相同的就是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所有失败的企业教训只有一个,管理不切合企业实际。

二、中小化工企业管理的特点

中小化工企业在管理上有不同其它行业的特点:第一,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生产指挥中心,它应能协调全厂各部门。第二,品牌效益对企业影响不大,不必在广告上花大力。第三,物耗、能耗占产品成本比重很大,人工成本占比重很低。第四,人才很重要,20%的人员有创造80%的效益。第五,产品生产有关联产品产生,在成本管理上比较复杂,必须应用管理会计的技术理论指导成本管理。

三、中小化工企业管理

正因为中小化工企业在管理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使许多民营企业老板容易进入误区。本文就中小化工企业管理要从哪几方面入手谈一点看法。

(一)增产降耗管理。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使效益最大化。根据中小化工企业的特点,在产品有销路时,增加效益的有效办法就是提高产量。化工产品产量增加和人工成本,固定费用等不成正比,所以提高产量的边际效益很大。要提高产量,必须把生产能力比较低的工序进行改造、扩建。能达到时间短、投入小、见效快的效果;降低消耗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生产控制稳定,不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术水平,用先进的工艺装备和控制技术来改进现有装置。自控技术能使操作的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稳定,又能减轻劳动强度,同时还能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

(二)抓好20%人员的管理。中小化工企业20%的人创造80%的效益。正是有这样的特点,要求工段长以上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化工生产要求持续改进才能使产量增加,消耗降低、质量提高。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主动地去思考,去创新,去改进。

(三)应用科学理论和有效管理方法。中小化工企业有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1.变动成本管理法。目前企业实行制造成本制度,在产品成本中包含设备、厂房折旧、车间费用等固定费用,变动成本就是把这些固定费用挤掉,让成本与产量直接成正比。这对管理者生产经营决策的效率提高很有作用。产品售价高于变动成本部分就是贡献毛益。化工产品价格变动大,经常会有低于制造成本的售价。只要有贡献毛益,通过提高产、销量来增加效益。2.量本利盈亏平衡点分析法。这是非常实用的生产科学决策方法。既可以了解保本产量,又可以知道保本的售价;也可以在成本倒逼时控制大宗原材料价格。3.ABC分类管理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重点和一般,以有区别地实施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四)安全管理。谁都知道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很重要。但有的化工企业往往就是会上强调几句,会后就不了了之。到事故发生时就批评下属不重视安全。发生事故一般都是责任事故,责任人都是一线操作工人。怎么使一线员工安全生产这根弦始终绷得很紧,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对发生事故要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发生的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查出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及相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对安全管理要认真,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四、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咨询公司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堵”与“疏”; 授权; 管控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34.3;G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0-0123-04、

一、“堵”与“疏”的辩证关系

中国古代夏商周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分别受命于尧、舜二帝负责治水。鲧逢洪筑坝,遇水建堤,采用“堙”的雍堵办法,然九年水不息;禹大胆改用疏导和堰塞相结合的新办法,“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历时十三年之久,终于有效治伏了洪水。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鲧治水堵而成,禹治水疏而太平”。

鲧采用“堵”的治水办法相当于在管理工作中确定规则,遇到问题就制定制度来防范问题再次发生,但就像治水一样,问题会不断地出现,制度也永远制定不完;“疏”的方法相当于制定原则、规则,引导问题在合理范围内有序地前进[ 1 ]。“疏”应该作为管理的主要手段,在疏导的基础上,还要用“堵”的办法来治理顽水,即不服从管理的地方要设立“高压线”,违反了就要处罚,以控制机制的方向、流程和节奏。管理工作中要“疏”“堵”结合,“疏”比“堵”更重要。变“堵”为“疏”是一种哲学智慧,凡事皆有因果,堵的往往是事之“果”,关键是要通过“疏”来解决事之“因”。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目的而在其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如果这些方法、手段与措施以“堵”为出发点,往往会导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现象;倘若在内部控制中辩证地利用“堵”与“疏”的关系,以“疏”为先导,以“堵”为保障,往往会实现端本澄源的效果。

二、西安欧亚学院内部控制的做法

(一)西安欧亚学院内控的发展历程

内部控制不是一蹴而就,是有阶段性的。创办于1995年的西安欧亚学院起步阶段在招生宣传上支出巨额费用,同时对校园硬件建设也进行了大量资金投入,以招生、校园扩建为管理核心。起步阶段的西安欧亚学院以求生存为主,处于出现问题再解决的状况,财务以预防现金流风险为主,财务管理的原则是能省则省。2001年开始,处于规范时期的西安欧亚学院从规模效益型建设向质量内涵型建设转变,学校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招生,教育质量被提上议事日程。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重点体现的是授权批准内控、文件等级内控、财产保全内控等制度,主要停留在资金和实物控制阶段。2005年,受资金来源持续单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就业体制改革、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调整等因素影响,民办高校被迫进入追求质量、内涵、特色的转型发展。2006年,处于转型时期的西安欧亚学院聘请专业咨询公司,梳理并形成了学校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制定了“四四二”中长期发展战略,提出“基于质量、经营、声望三大战略,组织建设与管理体制及信息化两大支撑的战略体系”。2011年,西安欧亚学院全面推行以授权为基本特征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将人事、财务等核心权力下放。

2006年以前,西安欧亚学院内部控制主要体现的是“堵”,基于控制而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2006年以后,西安欧亚学院落实“疏为先行,堵为保障,疏堵结合”的内控理念。梳理战略,明确目标,实施授权管控,学校对于二级学院及职能部门管理模式体现的是“疏”到“堵”的转变,下放管理权限给各部门更多的自控权利。作为内控实施的主体,财务部门内控的切入点不再是钱,而是事情,内控跟着事情走,钱一定也是跟着事情走,即深入进行业财融合,基于学校运营价值链的层面,对业务进行前期引导、合理规划,有效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即内控实施手段体现的是合理的“疏”,必要的“堵”。

(二)基于“疏”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1.明确内部权力运行机制

2011年西安欧亚学院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了 “分权制衡、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具有外部性”的特点。强化董事会与校长办公会的分级目标管理职能,规范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机制,明确校长和校长办公会的行政职能和运行规则。建立专家治学模式,在学院层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学术委员会对课程设置、专业规划、学术评价等重大学术事务进行集体决策的运行机制。这一系列的组织机构优化,使得学校在通往既定目标的道路上各部门之间责权利清晰明确,确保各司其职,相互促进、互为制约,为内控奠定良好的组织环境基础。

2.实施以授权为核心的二级学院治理模式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本质是民办高校内部管理层级之间权力、责任、利益等资源的重新配置与制衡。2011年西安欧亚学院启动以授权为核心的内部管控模式,《分院管控模式调整实施方案(草案)》,将人事、财务、业务管理等权力在学校和二级学院之间进行重新分配。现在,财务管理职能由过去的学校集中管控模式调整为以二级学院费用“小包干”制为核心的授权管控模式;员工招聘需求、人员薪资待遇等人事管理主体职能均下放给二级学院实施自主管理。各二级学院在发展规划、专业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业务驱动式预算管理、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拥有了很大的自,极大地调动了二级学院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推进大部制改革,构筑以服务为导向的新型行政职能系统

为了明确教学与招生、就业及其他职能模块的关系,西安欧亚学院将职能处室从条块分割的职能制转向全面协同的流程制,如将过去的“评估建设办公室”和“教学督导室”两个处室,整合为现在的“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结果评估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职能割裂的教务处原有的九个科室,整合为教研发展、教与学、教学运行和注册考试四大中心,使组织机构面向服务对象和工作流程来设置。职能处室角色定位由原来的管理者向服务支持者转变,中心业务职权逐步向二级学院下沉。

(三)基于“疏”的战略规划落地措施

西安欧亚学院将战略转变为战略关键绩效指标,通过扩张、提升,明确每个指标在特定时期内需要达到的目标,即确定年度战略目标及工作任务,年度终了,形成预算反馈及战略检讨,为后面年度战略任务及资源匹配提供参考和依据。西安欧亚学院战略分解如图1所示。

董事会根据学校战略目标,分解出学校层面高层管理团队及分管校长的年度绩效目标,并明确考核激励办法,绩效考核对于推进各二级学院及职能处室的年度任务完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二级学院及职能处室采用波多里奇绩效指标体系,建立本部门绩效评估体系,推行目标管理。这种突出面向未来和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管理的实施,能确保二级学院及职能处室与学校统一目标,实现多方协同发展,避免出现“板块”化管控模式所带来的弊端,见图2。

(四)“堵”“疏”结合的财务控制活动

伴随着学校授权的层层推进,在给予二级学院更大经费管理自的同时必须进行有效的财务管控,确保做到“放而不乱”。对此西安欧亚学院在持续加大对二级学院管理层财务培训力度的同时,以全面预算为核心,通过业务与财务融合,与二级学院共同梳理业务规划、提炼关键业务、建立与之匹配的财务模型,设置相应业务、财务绩效考核指标,跟踪各学院计划执行全流程,进行分析、反馈,帮助二级学院不断进行战略规划的修正,最终确保二级学院战略与学校战略一致并有效落地。

1.完善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西安欧亚学院实现战略目标的保障体系,是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工具,是整合人、财、物、信息的有效手段,在支持学校战略落地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始终围绕学校战略目标,基于现实与未来的考量,学校将未来十年战略分解成三阶段,形成“四四二战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阶段性目标分解到每一年,确定年度目标及年度工作要点,二级学院及各职能处室根据学校年度工作要点确定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各部门员工根据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个人工作计划,通过层层分解、层层疏通,逐步将战略分解到不同部门及个人。而对于预算的编制流程,是由做事的人或部门根据事项进行预算,然后采用逐级求证、上报审核流程,即部门领导与员工之间、上下级部门之间、部门与预算管理办公室及绩效管理委员会之间要进行反复沟通和论证,最终确定预算数据。在预算审核过程中,将预算审核权由预算委员会下放至主管校长;预算委员会只负责审定总体经费及进行预算争议处理,大大缩短了预算审核时间。预算内经费执行过程中,二级学院教学经费经其院长、财务处长签字即可执行。

为了确保教学投入,西安欧亚学院的预算编制按照教学与非教学分类确定。预算编制方法以零基预算为主,定额预算为辅,定额与零基预算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每年重复性固定费用的事项,如电话费、组织建设费、社团活动费等采取定额预算进行编制,其余事项采用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基础上的零基预算进行预算编制。编报顺序上采取教学部门优先编制,职能部门按照教学部门的需求再进行编制的顺序,在财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障教学费用的投入。经费执行过程中增加按季度进行二级学院经费执行分析反馈环节,内控考核的主要依据就是预算的执行情况,一般情况下各部门的预算应该严格按照审批后的预算执行,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资金使用情况。

2.推行“刀刃计划”

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做事,该投必须投,不该投的绝对不浪费,好钢使在刀刃上,不以“堵”,即财务控制为导向,而是关注战略成本,通过“疏”,即业务流程再造,实现费用结构优化,这就是欧亚学院“刀刃计划”的核心思想。

以前的资源配置与工作计划不匹配,分属两张皮,二级学院为了钱而要钱,占用资源。实施“刀刃计划”以来,西安欧亚学院引入财务模型进行资源分配的控制,如“教学业务经费分配模型”。该模型引入非财务指标,能够较全面地对二级学院进行综合评价,以“认同过去,激励未来”为原则,对历史做得好(预算管理能力强、计划与预算匹配度高、投入产出比高、绩效表现优)和战略匹配度高(办学方向对、有强烈意愿、有明确工作思路、工作计划细致、可操作性强)的学院重点投入,从而引导各二级学院更加关注自身业务发展规划与学校战略的匹配,关注目标达成与资源消耗的关系,使各二级学院或职能处室领导从要钱、花钱,转变为主动关注投入产出关系。通过该模型的应用,教学经费投入的结构更加符合学校战略的要求,经费使用效果较以前有了明显提升。

实施“刀刃计划”的另一项关键要素是推行成本管理,西安欧亚学院与北京诺亚舟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搭建适应欧亚战略规划的ABC成本分析体系。首先按照院系、专业、学制等来定义成本对象,在此基础上按照招生、教学、就业、后勤等大类再细分小类,随后确定各类作业所消耗的各项资源,包括工资、福利费、社保、公务费、业务费、折旧费、修缮费等。选择合理的成本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属于成本对象专属资源耗费,可以直接计入到各作业中心;其他带有公共性质的资源耗费,需要进行资源动因的分析后分配计入各作业中心。作业成本法将学校各项期间费用更为精确地分配到各个成本对象中,有利于查看各项资源消耗情况,可以更为详细地分析间接费用增减变动的原因;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找到成本增加及变动原因,让内控更加有效率。其次可以在作业单位之间形成榜样和竞争,让各业务单元自发主动地去进行内控,还可以让业务单元更关注资源使用效率,最终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

3.展开基于业财融合的二级学院财务管理

西安欧亚学院在给予二级学院更大经费管理自的同时,有必要进行有效财务管控,为此财务部门推行财务专员制。财务专员除了承担财务处岗位的基本职责外,还需要和对接的二级学院领导及业务执行人员进行沟通访谈,熟悉各学院的业务内容,这样可以实现业财语言的趋同。在此基础上,推行业务与财务融合,协助二级学院实现对其业务规划的全面梳理和明晰。通过与二级学院共同梳理业务规划,提炼关键业务,建立与之匹配的财务模型,设置相应业务、财务绩效考核指标,跟踪二级学院计划执行全流程,进行分析、反馈,帮助二级学院不断进行战略规划的修正,最终确保二级学院战略与西安欧亚学院战略保持一致并有效落地。这样既实现了学校对二级学院财务管控的目的,又实现了向二级学院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个性化财务服务,帮助其挖掘业务增长潜力,支持其业务的发展和目标的达成,最终实现学校与二级学院总体综合质量与效率提升的目标。

三、总结

在内控建设过程中,西安欧亚学院历经三到五年,梳理了其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及“四四二”中长期战略规划,确立“质量、经营、声望”三大战略,深化战略内容,提出“组织建设与管理体制及信息化”两大支撑的战略体系,为学校管理及内控明确了方向。学校完善内部治理Y构,明确内部权力运行机制,推进大部制改革,构筑以服务为导向的新型行政职能系统,实施以授权为核心的二级学院治理模式,这一系列“疏”的改革措施为内控奠定了良好的组织环境基础。为了有效地促进战略规划的落地,学校通过建立闭环的预算资源管控体系,最终将绩效、计划、预算在同一张表单中体现,实现三者的有效协同,确保学校与二级分院之间目标的一致性。为了鼓励二级学院的积极主动性,学校推行基于业财融合的二级学院的财务管理,协助二级学院提升财务管理的能力,最终通过“刀刃计划”等成本控制措施,实现事项的有效控制。传统的财务控制主要体现的是“堵”,是以“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为逻辑,是基于单项事件的控制。西安欧亚学院财务控制的核心是“疏”,是基于“办多少事,给多少钱”的逻辑,体现的是围绕组织战略的业务,而非单纯财务的综合优化改进行为;不是“挣钱”,是“发展”;不是“省钱”,是“优化”,是以为组织带来效率的持续改进和效益的持续提升为出发点。

内控是实现目标的工具,不是束缚思想及行动的枷锁。从“堵”到“疏”内控观念的转变,是管理重心由职能管理向战略管理型的转变,是管理职能由管理控制向决策主持型与管理控制型相结合的转变,是管理对象由资金管理向资金与资源管理相结合的转变。

【参考文献】

咨询公司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内涵建设;项目管理;PMO

当代,多数组织需要依靠不断实施项目来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组织不仅重视提高项目责任人的个人技能,更加重视组织整体的项目管理能力建设。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采用PMO(ProjectManagementOffice)即项目管理办公室,其最早作为企业应对多项目管理的机制,然后逐渐推广应用到政府、高校中。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解决战略实现和项目管理问题,积极探索PMO在高校内涵建设项目管理方面的应用。

一、PMO在组织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理念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对PMO的定义:“PMO就是为创造和监督整个管理系统而负责的组织元素,这个管理系统是为项目管理行为的有效实施和为最大程度的达到组织目标而存在的”。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认为:“PMO是一个组织为了集成所有的项目经验而设计的一个共享资源。这种资源可以为组织各个部分服务。项目管理办公室是在项目的分析、设计、管理和总结评价阶段建立组织能力的一个关键来源。”总体上看,PMO是协助组织或项目责任人完成战略目标或项目目标的部门或机制,将项目管理与组织战略相结合,用科学的方法优化配置组织的资源,提供专业指导及组织协调,包括计划编制、资源配置、项目监控、结果评价等功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组织需要面临的问题和业务在不断增长,普遍需要同时管理、运作多个项目。组织不仅要满足单个项目实行项目管理的需要,而且还要保证所有项目的实现,从组织的整体目标出发平衡众多项目之间的资源和利益分配。多项目管理就是指在组织中同时管理、协调多个项目的选择、评估、计划、控制、执行以及收尾等各项工作,使所有项目的综合执行效果达到最优的项目管理方式。多项目管理包括两类:“同类”的项目群管理和“不同”的项目组合管理。1.项目群是同类项目进行集群,最终创造超出集群个体项目总和的价值。项目群管理提供完整的框架和系统的方法,解决同类项目由于具体目标差异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管理成本增加等问题,为实现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提供了保障。2.项目组合管理是从组织整体出发,有机配置不同类型的项目,优化资源配置和功能结合,达到效益最大化,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高校内涵建设项目管理PMO应用模型

高校多项目管理融合了战略管理、资源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内容,从高校发展战略的实现出发,通过对多个项目的协调管理来实现高校目标,而单项目管理注重项目本身的计划、执行及控制、具体的产出成果。高校单项目和多项目的区别和演变如图1。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工艺美术为特色的艺术设计类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内涵建设是指以落实学院深化综合改革方案、“十三五”改革和发展规划、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为指导和依据,以提升应用型艺术类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层次为主要目的,优化学院政策、经费、空间、人才等资源配置,将学院中长期发展战略、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开展专业建设、科研建设、师资建设、实训建设、海外交流、学生发展、信息建设、“非遗”传承等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领域的重点软硬件建设项目,进一步增强学院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产业服务的综合实力。目前,学院内涵建设涉及学院战略、经费预算、二级管理、专业建设等方面,其项目数量较多、承担机构多、建设方向多、合作单位多,对项目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项目管理本质上是高校战略规划下的多项目管理问题,既包含项目群管理,也包含项目组合管理。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项目,进一步提升学院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学院积极探索PMO在高校内涵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在统筹规划、机构设置、制度建设、资金管理、人才培养、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学院于2012年设立了“专项管理办公室”,2015年机构变更为“发展规划处”,PMO机制逐渐从纯粹的“项目管理”转变为“战略规划+资源管理+项目管理”。2016年学院健全了《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内涵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了内涵建设管理办公室设在发展规划处(学院PMO应用模型如图2)。

三、高校项目管理面临的具体情况分析

(一)高校项目管理的主要特点;高校项目管理与企业项目管理相比,具有不同的环境和要素,因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运用PMO机制的具体方法和内容也是不同的。1.追求目标不同。高校项目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基本上是由国家教育部和地方教委批准、授权开展的,追求的是高校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2.经费来源不同。高校项目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资金计划性很强,预算计划一旦下达往往不能调整,且项目资金下拨与实施计划可能不一致。3.机构性质不同。高校项目的实施机构是教育及学术单位,高校首先实施的是教学计划,而不是项目计划,因此项目计划与实施必须适应教学计划及工作。(4)实施人员不同。高校项目是在事业编制及机制内来完成的,基本人员是教师、行政人员及部分学生,不能随意地引入体制外人员,只可以酌情聘请部分专家。(二)高校项目管理面临的瓶颈;高校项目管理与企业项目管理相比,还不是很成熟,缺少完善的管理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瓶颈。1.项目贯彻高校战略的能力有待提升。高校战略是高校计划和实施项目的总指导,理论上不应该存在脱离高校战略的项目。但是,由于各部门、各专业所处具体环境的不同,相关负责人对高校战略的理解并不相同;或者,由于内部小团体利益的原因,项目对高校战略执行不彻底;或者,由于负责人能力的原因,项目实施不到位等,都会造成项目无法完全贯彻高校战略。2.项目按照计划实施的能力有待提升。高校项目管理的明确性往往没有企业项目管理严苛,所以部门高校项目没有明确的计划,或者经常变更计划,或者缺少具体责任人员,造成项目不能按时完成或者不能完成既定的目标或者超出预算计划,这不利于高校整体工作的有序推进。3.项目高效使用资金的水平有待提升。高校项目资金基本上来源于财政拨款,没有明确的经济效益目标,而是以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较为模糊的指标来衡量收益,同时缺乏良好的预算编制、资金使用、采购管控、财务审计等机制,这就造成了高校项目使用资金没有明确的经济责任制,资金的投入和产出很难进行详细的比对,从而导致高校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很低。4.项目责任人的能力与态度有待提升。责任人是高校项目实施的关键,其素质直接决定项目的成败。部分项目责任人存在能力问题,不足以胜任项目管理职能,导致项目实施举步维艰;部分项目责任人态度不端正,过多的将项目当作名利手段,导致项目与高校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脱节。5.项目效益和成果评价方法有待提升。任何项目都必须有明确的实施目标和评价方式,公正合理的评价将有利于改善项目后续的工作和今后项目的选择。当前高校项目一方面计划中缺少明确的实施目标和成果展现,另一方面管理中缺少可统计可分析的量化指标体系,造成很难清晰地判断项目实施的好坏优劣及完成度。(三)高校项目管理的对策建议;1.制定项目指导规划方案。学校层面的项目指导规划是依据高校整体战略来制定的,凡是符合指导规划方案的项目,均应予以优先申报审批和资源支持。详实的项目指导规划,明确了项目开展方向和实施要求,有利于高校项目申报执行高校战略要求,可以以有限的学校资源推进战略发展。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应以内涵建设重点项目为基本抓手,大力推进学院中长期发展战略并将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工作有机结合。2.建立项目引导规范制度。在分管院领导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职能部门的引导能力和规范能力,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组织和完成分管领域的具体重点项目,含机制建设、组织申报、监管或实施、日常管理、服务及验收等,重点完善和创新分管领域的项目立项机制、过程监管机制、验收评估机制。3.完善项目资金预、决算及使用规范。完善项目预算管理,内涵建设管理办公室与财务处负责组织构建内涵建设资源与方向配置框架(主要是经费预算),具体的项目必须制定明确资金使用预算及各类子项目预算(重点是设备、耗材及服务采购)。完善财务报销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采购制度,实行公务卡制度,加强合同管理。完善项目决算管理,明确项目的经济责任,由监察审计室对各项目经费使用进行内审,形成审计报告,作为项目结题的重要依据之一。4.建立项目责任人的管理及培训机制。实行项目责任人负责制,充分发挥部门负责人、专业主任、优秀教职员工在项目中的担当,逐步形成遴选、培养、任用、考评及退出制度。加强项目责任人培训工作,就项目规划、申报流程、档案管理、资金使用、评价体系、各级会议精神等方面进行不定期的培训,采用会议、讲座、咨询、现场指导等形式进行。5.完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审制度。各项目申报时,必须明确列出项目预期成果和效益,通过审批后作为项目评价的直接对象。鉴于高校项目评价不明确的特点,PMO将逐步完善评价量化指标,减少定性指标的使用。同时,完善评价机制,包括项目成果评审和资金使用评审两个方面,完善专家评审队伍建设和财务审计队伍建设。

四、PMO在高校内涵建设项目管理中的职能

(一)战略制定;贯彻教育政策,结合学院需求,制定改革与发展战略,明确设定发展目标、思路、任务和举措,形成发展规划和任务体系,为学院各类项目建设提供明确指导方向。(二)制度建设;推进内涵建设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加强规范和引导,协助职能部门建设分管领域的项目机制,以适应学院发展的需要。(三)项目组织和推进;构建内涵建设资源与方向配置框架,推进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开展项目计划、预算、实施、调整、检查、验收等工作。(四)咨询支持;加强调研考察、交流学习、建言献策和信息研判工作,为学院决策提供参考,为部分项目提供咨询和支持。(五)事务协调;做好学院领导、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专业之间的上传下达工作,根据领导指示或各部门需求开展具体协调工作。(六)信息建设促进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动申报立项、过程管理、验收评估及相关全方位信息进入网络平台,提升管理效率。总的来看,高校利用PMO机制,可以提升高校战略制定和实现能力、项目计划和管理能力、资源配置和使用能力。当然,也应该规避一些PMO可能产生的问题,比如变成一种纯粹控制的官僚机构,增加了管理成本,但是却对项目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持;或者没有获得高校管理层的足够支持,对职能部门和项目承担部门没有足够的协调能力,因而碌碌无为;或者被充当为管理层的咨询机构,而缺乏充分的管理服务抓手,降低了项目管控能力。

参考文献:

[1]傅珊珊.关于提升高职院校专项经费项目管理水平的建议[J].经营与管理,2015(7):155-157.

[2]李红宇.以项目管理办公室为核心的“211工程”建设项目组织结构[J].高教探索,2005(2):52-53.

[3]王梦昀,李纪珍,齐民安,左家平,楼莉.项目管理办公室:概念、发展历程与职能[J].技术经济,2012(4):21-25.

[4]孙军,黄丹.多项目管理及其应用实例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3):87.

[5]骆,马红霞.项目管理发展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5(5):28-29.

[6]戴敏.项目管理办公室的应用绩效及战略规划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5.

[7]马振伟.研究型大学项目管理办公室(PMO)作用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4.

[8]中国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咨询公司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理论教育工作

(一)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高度重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成立机构,制定计划和方案,完善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科学决策水平、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成为全市唯一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为推动劳动保障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了理论保证。

一是高度重视,建立机构。局党委和局属各单位都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亲自主持学习活动、亲自选择学习内容、亲自做好理论辅导、亲自检查学习笔记、亲自选择调研题目。二是制度健全。建立并完善了学习日制度、集中研讨制度、考勤登记制度、自学制度、学习计划制度、调研制度等,实现学习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三是学习有计划、有方案、有措施、有检查、有落实。坚持学习日制度,规定中心组每月5日、机关干部每周五下午为学习时间,持之以恒,雷打不动。全年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机关干部集中学习40次。学习日可串但不得取消,如有事不能按时参加学习的,必须向一把手请假,得到批准后,再及时进行补课。四是学习内容丰富,注重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实效性。学习内容包括政策理论、业务知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市场经济等。学习形式多样,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参观学习、专题培训、警示教育、外聘专家辅导、交流研讨、轮流讲课、撰写调研文章等方式。每人写学习笔记1万字、心得体会3篇、有价值的调研报告1—2篇。五是开展读书活动,个人有读书规划,规定每年每人读一本好书,定期交流心得体会,推进读书活动开展。六是大兴调研之风,领导班子成员领题调研,成立社会保险、就业再就业、劳动关系和医疗保险等调研小组,围绕劳动保障工作实际,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并撰写调研报告和论文。

(二)理论宣讲活动

一方面,聘请理论专家开展理论宣讲和辅导活动,如邀请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处杨处长讲工用工备案知识,请大连重宝商务咨询公司老师讲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知识;另一方面,组织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开展宣讲,如各局长、副局长、工伤保险科、劳动工资科、仲裁科、劳动保障监察科培训业务知识等。

二、新闻舆论宣传工作

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是做好新闻报道的信息传递和记者采访的协调配合工作。二是接受大连市级及以上新闻单位记者采访前,能及时与市委宣传部沟通,核实记者身份,汇报采访内容。三是积极利用市本级媒体开展宣传活动,全年在媒体宣传20次。其中,就业洽谈8次,培训工作2次,慢性病2次,创先争优活动4次,局长访谈3次,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次。四是对外宣传8次,其中省、大连电视台各1次,大连日报1次,大连劳动保障5次。五是及时全额完成重点党报党刊征订任务。六是及时上报舆情信息和报告,积极为《瓦房店工作》提供稿件,并做好杂志领取工作。

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一是积极参与城市精神征集活动,上报征集内容,并广泛开展践行城市精神讨论和学习活动。二是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学习活动,邀请宣讲团宣讲。三是积极开展文明行业活动,先后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窗口”、“三优文明窗口”活动,以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为目标,落实服务窗口的服务标准和考核要求。四是认真做好省、大连市、瓦房店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申报工作。其中,局获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医保中心获得大连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社保中心获得瓦房店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赵世武、宫明升获得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四、思想政治工作

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相关政策法规宣传。一是在行政服务中心设政务公开公示板,详细标明工作职能、经办事项、办理程序、依据、办结时限、收费标准等,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二是在一楼大厅设立宣传板、电子屏,随时宣传劳动保障政策。三是印发《政策汇编》、宣传单夹报宣传等,随时宣传劳动保障相关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四是开展政策咨询和送法到企活动,各局长分别带领工作人员深入全市各类企业,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受到企业欢迎。五是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厂长经理、劳资干部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座谈会,宣传相关政策。六是组织机关干部参观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

同时,注重培养、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开展优质服务窗口评选活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选树了医保中心为省优质服务窗口单位、文兰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等9个单位为大连市优质服务窗口,形成弘扬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重视和加强国防意识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制度规范,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组织开展受国主义教育活动。

五、文化建设工作

一是积极参加市里组织的徒步走、植树、运动会、排球比赛等活动,积极打造文化瓦房店。二是设立宣传板,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图书室、活动室等文化阵地和场所。三是举办味运动会、歌唱比赛、登山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四是引导和扶持离退休老干部歌唱队,定期开展活动。五是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活动中,在全市做了《关爱民生、亲情服务》经验介绍,并做了幻灯片。

六、队伍管理建设

咨询公司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预算管理;项目型企业;预算编制

一、引言

关于预算的编制,现有的各种预算研究文献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论述。但是,在这些论述中,普遍存在比较明显的工业企业假设,即预算的编制是以工业企业为假设,以产品销售、产品生产、材料采购、人员招聘、设备投资等为主线,讨论预算的编制过程。但是,在企业预算管理实践中,必须注意到一个事实: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工业企业在整个经济中的重要性在逐渐降低。

部分提供劳务服务的企业,其所提供的劳务服务,具有明显的项目特点。企业业务的承接、管理、核算等都是以项目为单位。企业的业务,由很多个项目组成,项目管理是企业业务管理的核心。在本文的研究中,称这类企业为项目型企业。如房地产开发公司、施工企业、系统集成企业、设计院、研究院、监理公司、定制型软件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等。本文将以项目型企业为例,研究预算编制。

二、项目型企业预算编制的特点和难点

(一)管理者与业务层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项目的管理重心在项目组或基层业务单位,容易造成企业的管理部门,特别是财务部门对企业的业务不了解,处于信息劣势,在预算编制中处于被动地位。这种信息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容量的信息不对称;二是项目成本率的信息不对称:三是项目进度的信息不对称;四是项目现金流的信息不对称。

(二)客户的不稳定性导致预测的困难

项目型企业的客户所对应的项目采购,对于客户来说,往往具有一次性的特点。这种特点使得企业的客户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这种客户的不稳定性导致了预测的困难。有的企业甚至在年初编制预算时,还没有特定的客户基础。更谈不上项目,导致预算的编制比较困难。

(三)会计核算不规范,历史数据难以作为预算编制的依据和参考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项目型企业要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八。但是,在这类企业的操作实际中,一方面是受原有的行业会计制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限制。真正能够按照准则要求进行核算的企业很少,大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很不规范。既不能满足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企业预算管理的需要。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本没有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归集。缺乏同类项目的历史成本数据;二是收入的确认没有坚持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跨期严重,预算的编制基础不规范;三是收入和成本不配比,难以进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三、项目型企业预算编制的程序

针对上述内容,项目型企业的预算编制,要以项目为基础,按照市场销售预算、项目预算、人工成本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费用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的流程。编制企业的年度预算。

(一)市场销售预算

一般来说,销售预算包括销售量预算、销售价格预算和销售费用预算三个方面,其中销售量预算和销售价格预算是企业销售行为为企业带来资源的预算,而销售费用预算是企业销售行为耗费资源的预算。对于一般工业企业来说,销售量预算和销售价格预算一般是根据产品、目标市场、客户等因素编制的,而销售费用则是按照不同的费用项目编制的。但是,对于以项目为单位的企业来说,销售预算的编制方法和内容有较大的不同。项目型企业的销售量预算和销售价格预算,合并为企业的项目合同额预算。

项目型企业编制销售预算,一般应该经过如下步骤:首先,要对目标市场进行预测,这种预测主要包括项目的多少、项目的总体金额等;其次,要设定企业的投标成功概率或市场占有率;最后,要根据前两个步骤对市场和企业内部资源的预测和设定,编制企业的年度销售费用预算。

(二)项目预算

项目预算是以责任中心为对象,以项且为基本单位,编制的项目收入、成本、现金流预算,项目预算是项目型企业预算的基础。

编制项目预算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把项目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上一年度已经开始但没有完工的项目。这类项目的合同金额、预计成本总额、已经完工百分比等参数是已知的,编制收入、成本预算时,只需要确定在预算年度,项目的累计完工进度,并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用预计完工进度所对应的应确认收入减去已经确认的收入,就是预算年度的收入预算;用预计完工进度所对应的预计成本,减去已经发生的成本,就是预算年度的成本预算。关于项目现金流入预算,应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相关的合同条款和项目的预计进度等因素,逐笔预计能够收回的现金流。关于项目的现金支出预算,则要根据项目成本预算和综合付现率等因素来编制。

2 编制预算时,已经中标、签订合同,或在预算年度肯定能够取得的项目。这类项目预算编制的重点是确定项目的预计总成本、预计总收入和预算年度预计完工百分比。在确定这些预算参数的基础上,根据预计总收入和预计完工进度,计算确定收入预算;根据预计总成本和预计完工进度,计算确定成本预算。

3 在编制预算时,还不能具体到项目,但根据企业的年度预算目标值、市场情况和企业内部资源情况,企业应该取得和能够取得的项目。对于这类项目,应该在测算的基础上,核定项目的利润率并根据企业的预算目标值等因素编制预算。

(三)人工成本预算

在项目型企业中,人工成本预算是成本预算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工成本应该分为基本人工成本预算和挂钩人工成本预算两部分。其中基本人工成本预算是指和责任中心的预算业绩表现没有关系的人工成本预算,按照责任中心的人数、基本工资等因素核定;挂钩人工成本是按照公式核定的Y/∑Y1×B0部分的人工成本,其大小是责任中心预算指标表现的函数。

(四)资本性支出预算

资本性支出预算是指企业在计划年度内长期资产的购置及处置预算。在编制项目预算时,会有相应的资源需求预算。一般来说。资源需求包括人力资源、设备和软件资源、现金流资源三个方面。其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通过人工成本预算满足;现金流资源的需求,通过项目现金流预算和财务预算满足;而设备和软件资源的需求,则需要通过资本支出预算加以满足。

(五)管理费用预算

管理费用预算是对企业管理部门耗用管理资源的预算。一般来说,在编制管理费用预算时,可以将管理费用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折旧及摊销费用

编制预算时,考虑现有资产、资产增减、折旧政策等因素,重点需要考虑的是预算年度新增资产、减少资产和可能的折旧政策的变化。在费用定义上,折旧和摊销费用一般应该作为非责任费用。在有的企业,

如果产生折旧和摊销的资产(如办公室等)是约束性预算资源,在各责任中心之间的分配存在冲突,那么,把折旧和摊销费用作为责任费用进行考核,能够有效缓解资源紧张的问题。

2 工资及工资性费用

编制预算时,应该根据部门人员基本情况、工资水平、各种附加费的计提比例和基数等因素考虑编制预算。值得指出的是,职能部门的预算考核,一般不应该和工资直接挂钩。所以,管理费用中人工成本预算的编制就相对简单,人工成本预算属于非责任费用。

3 房租、物业等合同费用

编制预算时,应该根据已经签订的合同、已经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或房屋面积等驱动因素确定。关于费用的定义,应该坚持和折旧、摊销费用相同的处理原则。

4 审计、咨询、律师、宣传等劳务费用

对于这类费用,在编制预算时,应该严格贯彻如下原则:①已经有合同的,按照合同编制预算,但对于费用的较大变化,应该说明原因;②没有合同的,预算的编制应该严格坚持业务导向和成本驱动的原则,即先确定工作计划,后编制费用预算。在费用的定义中,这类费用不能作为简单的责任费用进行考核,而应该和费用支出所取得的效果进行统一评价与考核。特别是对于成本支出金额较大的,要做成本支出结果的效益评价。

5 业务招待、会议、差旅、电话、办公、水电、车辆等费用

此类费用是管理费用中控制弹性最大的费用。在编制预算时,应该坚持先确定费用总额,再明确费用分配原则,最后确定部门费用预算的原则。需要指出的是,管理费用预算应该按照费用项目和费用所属部门编制。在一般的预算管理理论中,常常强调费用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和控制费用预算的重要性。但是,根据笔者长期从事预算管理咨询所作的统计显示,在中国企业的管理费用中,真正的部门可控费用介于10%~20%之间,80%以上的管理费用,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预算的编制。只需要根据有关的成本动因和计算参数,计算确定费用预算即可。

(六)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就是在汇总项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收八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相关的资产负债预算并最终完成企业的预算报表。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主要是预算汇总的过程。

咨询公司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特约撰稿:白长虹(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 训(南开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

孙 曜(和君深度营销咨询团队项目经理。高双咨询师)

吕 嵘(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咨询顾问)

林 彬(北京正略钓策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总监)

智慧支持:苗锡哲(中国海洋大学凯顿策划研完院院长)

“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还未结束,秋风。落叶却已在不知不觉中飘荡在天空。与此同时,一个词语也扑面而来――秋后算账。其实,在这里没有丝毫的贬义,因为这是企业每年都要进行的季节性大考,其成绩决定着企业乃至个人的来来命运。这是企业的一笔年度总账。

实际上,这个年度考试涵盖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对销售、生产、利润等方面的考核。但是,执行中却会包罗万象――比如,对不同营销战略的企业如何进行自我评估?又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该如何进行自我考核?再如,企业中的不同层级人员谨言慎行怎样进行考核……

营销战略VS评估要素

何 训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生老病死。万物枯荣是自然的规律,而企业也必然存在其生命周期,从初创期到发展期,再从成熟期到转型期,正如同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周而复始。当然,如果发展不当,也可能会走向万劫不复的终结路。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生命周期会经历初创。成长,成熟和转型(再生或衰退)四个阶段。评判这四个阶段的两个维度是企业的灵活度和控制力,随着企业不断地成熟,企业灵活度就会随之下降,而控制力先是随着企业管理的完善而上升。但是。当出现创新意识下降,组织开始僵硬时,可控性也就随之下降了。只有两者交汇时,企业才处于最优的发展阶段。

企业的生命周期决定了不同阶段企业的营销战略目标和任务,过早的成熟和过慢的反应都会使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猝死。这就需要企业洞察市场变化的天时,观测企业发展的气候,进而抓住不同时期的营销评估要素,随后进行自我考核,量终实现调整和发展的目的。

一、营销的战略选择与评估要素

1.初创期。在初创期,企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组织结构简单。沟通便利。产品也比较单一,公司整体的效率很高。一般情况下,企业主要采取专业化或集中化的营销战略,即专注于自身的单一产品结构特征,不断地优化产品质量。另外,这个阶段主要采取私人关系与经验模式的销售方式和产品导向的营销模式,以此获取市场信任。在市场方面基本处于被动销售的状恋下,营销的目的主要是促成更多的消费者注意、使用本产品,以此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因此,需要评估的要素主要包括:产品知名度、顾客对新产品的满意度、新消费者数量,产品宣传反应,目标市场拟合度,市场份额的增量、新产品收益、新产品收入所占份额等。

2.成长期。在这个时期,企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企业开始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始以市场为导向。提供更多的产品线,满足不同类别的需求。同时,也开始制订不同的市场营销策略,并积极铺设营销网络,营销团队也在迅速扩张。在这个阶段,企业一般会采取多元化的营销战略。包括同心多元化、纵向多元化和水平多元化等形式。但随着企业的盲目扩张,一些病症也体现出来:比如,产品线的横向和纵向深度扩张,往往缺乏科学和系统的规划。又如,仍然以产品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点,且缺乏对市场的深刻把握和理解。再如,营销网络的扩张缺乏系统规划,往往造成不必要的人员和资金的巨大浪费。此时,营销战略的评估要素主要是:新市场的份额、新增渠道数量、渠道贡献率、分销渠道维护,新产品占有率、新增市场份额、销售额,销售量,毛利率等。

3.成熟期。经历了成长期的洗礼,企业的市场型驱动组织已经初显优势,企业在注重销售额和利润的同时,已经关注品牌建设。通过渠道控制和终端建设,企业更加能够与渠道商形成协同合作关系,对市场变化的反应也更加敏感。在这个阶段。企业应该采取以顾客为导向的客户关系管理战略,开展品牌驱动战略。通过分析顾客价值.在进一步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并在品牌战略的实施下,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品牌溢价。这时候,企业的营销评估要素主要有,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品牌认可度,消费者投诉率,销量的市场份额、净利润、市场营销成本等。

4.转型期。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众多企业最容易发生营销战略错误,思维僵化、制度繁多、集中于内部权力争斗等问题,并会因此陷入转型期中的管理陷阱,最终导致企业步入衰退期。而当企业居安思危,通过不断变革来保证企业的创新和活力时,就会使企业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在市场中发挥作用。同时,通过营销模式的升级和改进,就可以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螺旋式上升。在此阶段,企业的营销战略一般会采取归核化和基于顾客价值链的营销战略。企业开始专注于核心能力的塑造,剥离不能赢利的产品线,退出不具有竞争力的市场,开始归核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并在市场和顾客的双重驱动下,打造顾客价值链战略等,从而成功实现企业的转型。这个时期的营销评估要素主要有:新市场占有率,新产品占有率、研发费用占销售的比重、品牌价值、新产品利润率、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

二、企业营销战略的评估与控制活动

企业的营销战略评估需要通过控制活动来保证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控制活动包括3个方面:营销控制标准的制订、营销绩效的衡量和调整措施的实施。(见图1)

根据营销控制的不同侧重点与运用范围,营销管理部门可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营销控制方法。

1.年度计划执行分析。包括销售分析、市场份额分析、顾客态度跟踪分析、营销费用率分析以及财务分析。这些分析适用于高层主管和中层经理对年度营销总结进行控制,考核整个企业或某个部门(或地区)的营销绩效。

2.盈利性分析。主要用于测定各类产品在不同地区、不同市场,通过不同分销渠道销售的获利能力,帮助市场营销主管人员决定哪些产品(或市场)应予以扩大,哪些应缩减以至放弃。

3.营销审计。通过对企业的营销环境,营销目标。营销策略、营销组织等加以综合、系统地检查与考核,以确定营销活动的难点所在,寻求新的营销机会,并提出行动计划与合理建议。

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伐兵和攻城均属于企业的营销战术问题。对具有大智慧的企业来说,在做营销战略选择的谋划时,必然要做好企业营销工作的总结和评估,以此找到关键要素,从而提升营销水平,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大成。

营销策略VS考核重点

孙 曜

现代企业的竞争,在很多时候体现的都是营销策略的竞争,而营销策略左右着企业发展的基本走向。从企业的考核层面来看,营销策略不同,其企业评估和总结也必然迥异。

一、四种“1P+3P”的营销模式

在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理论中,4P组合以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为中心,形成了营销策略的框架。实际上,4P组合具有内在一致性.即四个方面能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矛盾。事实上,策略必须有战略统领,这样各策略之间才会有共同的目标和原则,因此就形成了四种“1P+3P”的营销模式。

1.以产品为核心的“1P+3P”模式。在4P理论中,产品被放在了首位,可见其重要性,它是营销工作的基础。实际上重要的是产品策略,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产品策略也不仅仅是简单地为顾客提供尽量高的性价比,而是要有一个足以在市场制胜的产品策略。早年的福特汽车,只生产黑色T型车。它以最低的制造成本满足了普通大众购买汽车的需求,从而造就了早期的成功。后来,通用汽车根据汽车消费多样化的趋势,提出了为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提供不同档次汽车的产品策略,并因此超越福特。我们再看看国产手机,成就TCL等国产手机的也是产品策略的成功,以及以产品为中心的“1P+3P”组合运用。手机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到了普及阶段,手机消费的主流人群已不是大款或者高收入人群,而是普通大众,且以年轻人居多。此时,手机的关键不再是功能或者质量.而是款式。

2.以价格为核心的“1P+3P”模式。在中国市场,在很多时候,价格因素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其他因素。从“总成本领先”被迈克尔・波特作为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之一看,价格对国外的高消费成熟市场也同样重要。这些年,价格仍然是国内所有企业的竞争利器。

3.以渠道为核心的“1P+3P”模式。这种模式又叫深度营销,深度营销是将渠道作为战略层面来经营,其工作的重点是深化客户关系,把渠道工作做扎实。因为以前的营销模式大多是广告运作加总,厂商对渠道缺乏控制力,现在则要求业务员把工作做到终端,所以叫做深度营销。从组织运营层面看,它使企业的组织建设,包括组织文化、理念、管理机制等向流通领域延伸,使企业的所有资源处于有组织的管理状态下,并能统一协同于营销网络的建设上来,最终产生积累效果,提高系统效率。从市场行为看,它还使其他3P能以渠道为核心,在渠道的基础上组合并展开有效协同,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自功效,使之产生营销效果的积聚性和持续性。

4.以推广为核心的“1P+3P”模式。品牌战略流行了很多年,而在很多时候却被简单地执行成了“广告轰炸”,但在目前的消费环境下,这种策略却能经常奏效,比如脑白金就是典型的例子。实际上,所有以品牌运作为主的企业,都可以以品牌推广作为营销的主线,而其他方面的策略都围绕品牌进行。甚至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也可以理解为这种模式,即以传播来整合营销策略,而传播的内涵其实与4P中的促销并无本质区别。因此,整合营销传播的创新是理论层面上的,在实践操作层面,仍然无法超越4P组合的范畴。很多快速消费品领域的跨国公司,比如可口可乐、宝洁等,其营销都是以品牌,也就是以广告宣传作为核心来运作的。

二,不同的考核侧重点

分析清楚不同营销策略的企业类型,我们就可以按照上述的策略重心对年度工作进行考核。(见表1)

营销工作的年终考核,一般分为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

在量化指标中,我们通常会考虑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利润率、库存、应收账款、营销费用分析等业绩与费用的指标,通过不同的指标来反映整个营销工作的各个方面完成情况,并找出工作中的不足,然后结合非量化指标做出一个周全的绩效评估。最后,再根据年初的绩效考核计划,进行绩效评估,最终落实到营销的各个部门与个人绩效,通过奖励与惩处的方式对年度营销工作进行评价。因此,指标的选取就显得十分重要。

实际上,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利润和利润率反映了营销总体工作的完成情况,是衡量一个企业绩效的最主要考核指标,无论以哪种营销策略为核心的企业,都要将这些指标作为考核的核心指标。区域销售完成率主要是用来反映各个销售分区完成的销售计划情况,同时反映各个区域销售额对公司总体销售的贡献,通过与费用投入比例的关系,就可以知道各个区域对公司利润贡献多少,反映出利润绩效的大小。销售产品结构指标主要说明营销部门能否根据公司的产品导向进行销售,以达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要求。而平均单价则说明特价产品与低价产品销售占比情况,在对营销部门进行销售评价时,就要考虑利润导向。库存和应收账款则是营销部门实际销售效果与账面收益的比较,能够充分说明营销工作的实际成果。

非量化指标主要是对营销部门的工作态度。信息反馈及时性和准确性、周边部门的配合度等情况进行评价,一般我们建议权重最多占到20%,而量化指标为80%,这样才能较好地进行评价。

细化指标是根据前面对不同营销策略为主的企业在进行年终评估时,除了考虑通用指标,还需要根据企业所采取的不同营销策略,而进行有侧重点考虑的评估指标,以便于对营销工作做出更客观和切合实际的评价,以保证营销策略的准确性。

在对营销部门做出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后,我们就要对整个营销部门进行系统的总结,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做出第二年的营销工作计划与预算。实际上,在年度营销工作总结中,我们主要是评估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通过不同的考核指标,区分未完成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同时,要避免过分强调实际业绩,而是要通过不同的考核指标设立,客观地对营销部门进行评价。不要因为销售额完成就认为销售工作做得好,也不要因为销售额未完成就对营销工作做出不满意的评价。另外,对好的方面要进行表扬,继续提高;对于差的方面要反思不足,分析是主观原因还是外界客观原因造成的。如果是主观原因,该如何避免;如果是客观原因,在下年度工作计划中就要充分加以考虑,制定出合理的目标。

管理特征VS关键绩效

吕 嵘

企业从诞生到成长,再到壮大,都需要经历创业期、成长期、保持期和成熟期(转型期)这四个发展阶段,而企业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经营管理特点。(见表1)由此将会产生不同管理特征,于是也必然产生相对应的、不同的绩效考量因素和目标。

企业在进行年度总结时,需要根据企业在这一年所处的发展阶段,对经营

绩效与管理绩效进行客观评价。即基于不同阶段的内部管理问题与危机,以及经营财务需求这两类分别评价企业的绩效。前者主要是对人力资源部与企业管理类部门进行的业绩评价,后者主要是对市场部与销售部等部门进行的业绩评价。

一、非财务性(管理性)关键绩效考量因素

1.创业期。创业期的企业成长源自企业家的独到眼光和创造力,企业的内部管理也主要是由高层管理者采取集权控制。随着企业的成长和员工人数的增加,事事都要靠创业者本人直接监督的局面已无法维持。这时,企业可能会遇到领导危机。企业急需一位强有力的。善于管理的领导人,以便引进必要的管理方法和技能,否则将限制企业的成长。因此,在这个时期,企业管理方面的关键绩效因素是:核心人才的招聘、配置或核心管理技能的培养。

2.成长期。经过创业期后,企业开始适应内外条件,所以有一段较长时间的稳定发展时期,企业规模快速扩大,组织结构进一步复杂化。此时,又会出现新的危机,高度集中的组织结构使中层管理人员感受到过多的限制。而此时,高层领导还习惯于集中发号施令,这样就会产生自危机,解决自危机的途径就是实行分权管理。此时,企业成长的关键在于对内部管理进行规范,由创业者的个人控制到逐步靠管理体系来控制。这个阶段,企业管理方面的关键绩效因素是:内部制度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团队的搭建、责权体系与绩效体系的建立、管控体系的建设(集分权体系设计优化)等。

3.保持期。企业通过分权管理获得了一定时间的增长,企业规模已经较大,形成了稳定的盈利模式,收益稳定。同时,由于管理复杂度不断地增加,还会面临新的危机,那就是控制权危机。企业放权给基层和各独立经营单位后,如果没有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就会出现“一放就乱”的情况,总部的战略、计划、有关政策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解决控制危机的途径是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寻求适当的控制。因此,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内部稳定性和扩大市场。这个时期,企业管理方面的关键绩效因素是:内部管理体系的建设(如计划、预算管理系统)、公司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

4.成熟期(转型期)。企业在规范化的方向下,会有一段较长时间的稳定发展时期。在此阶段,企业规模大,管理体系完善,拥有广泛的控制系统、规章和程序。原有业务稳定或开始衰退,大企业病盛行。企业开始面临新的危机,即文牍主义危机。其主要表现是:企业中各种规章、条例、计划、报表等书面文件越来越多,管理结构越来越僵化,灵活性较差,创新受到束缚,横向协调困难.管理效率下降。解决这一危机的途径是减少繁文缛节,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和协调进行管理等。这个阶段,企业管理方面的关键绩效因素是:内部运营流程再造、组织结构优化、企业文化建设、团队建设等。

人力资源部门、企业管理部门等是对管理类问题的绩效提升的主要责任部门,不同阶段的组织管理特征与面临的问题不同,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侧重点也不同。

二、财务性绩效考量指标

企业要实现长期的战略绩效,除了要关注上述不同阶段面临的主要管理性问题与危机,并解决与控制外,还要关注内部经营财务绩效。即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来进行经营绩效的评价。企业绩效衡量指标可以分为成长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和资金营运能力指标。

1.创业期与成长期。企业在创业与成长期的经营特点是产品和服务拥有巨大的成长潜力,为了发挥这一潜力,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来进行产品开发、改进新产品和服务,建设和扩大相应的生产设施等配套系统。此阶段,企业整体财务目标是企业的增长能力,主要强调在新市场、新客户、新产品和服务中获得销售额的增加,并维持适当的开支水平,以支持产品和流程开发系统,强化员工能力和开拓新的营销、销售、分销渠道。此时,衡量企业成长能力的财务指标是:收入增长率,以及目标市场、客户群体和地区的销售增长率等。

2.保持期。企业进入保持期时,经营业务处于平稳的发展状态,企业期望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继续进行项目投资的主要宗旨是消除发展中的“瓶颈”因素,提高生产能力或持续改进。此时,企业要衡量的整体财务目标是企业的获利能力,强调传统的财务指标,如资本报酬率、营业收入和毛利等。因此,衡量企业获利能力的财务指标是:经营收入、毛利,以及投资报酬率、资本报酬率、经济增加值等。

3.成熟期。企业的业务进入成熟期,企业要收回前两个阶段的投资,不再进行大量投资――只要足以维持设备和生产能力即可,而无需扩大或增强新的能力。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使现金回流最大化,完善营运资金的运作。其财务目标是拥有经营现金流量(折旧前)和减少对营运资金的需求。此时,资本报酬率、经济增加值、营业收入等会计指标,对企业的意义不大,而衡量企业资金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是现金流量。

如上所述,企业不同阶段的财务绩效指标,在进行年度评价的时候,多数需要销售部门来完成,因为销售人员对公司业绩的灵敏度相对较高。

三个层级VS三种绩效

林 彬

长期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企业在对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一些明显的误区,其中绩效考核工作被割裂是最典型的误区之一,这种割裂一方面体现为绩效考核体系与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不能有效对接,另外一方面,绩效考核体系本身没有系统性,绩效考核方法没有根据被考核对象不同而进行区分,考核结果也不能客观反映企业各层面的实际经营管理现状。

有效的绩效考核系统必须从企业的战略出发,与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紧密结合,构建包括经营者绩效,管理者绩效、员工绩效三个层级人员的绩效标准。(见图1)

实际上,需要根据公司年度发展策略和年度经营计划来制定经营者的绩效标准,根据部门职责和部门工作计划来制定管理者的绩效标准,根据岗位职责和岗位工作计划制定员工的绩效标准,这样就与企业经营计划管理系统紧密结合,形成绩效接力棒,有力地促进了公司战略的实施。

一、经营者绩效:做正确的事情

经营者绩效的定义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诠释。最早,经营者绩效是利润的代名词,所以对于经营者绩效的考核就非常简单,财务报表就完成了绩效考核。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营者绩效的定义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经营者绩效已经从单纯为股东获取利润逐渐演变成为包括员工和客户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创造是可持续的。这种定义的变化让经营者绩效考核成为一个管理难题,企业对相关利益者的价值贡献该如何评价;企业满足相关利益者的价值追求会不会损害股东的利益?

平衡计分卡的出现为破解经营者

绩效考核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其创始人认为,公司价值要保持可持续以及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经营者的绩效指标将不再只是体现在财务报表上.也要体现在客户、内部运营和学习成长三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学习成长、内部运营、客户和财务等四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了公司价值增长的内在逻辑体系。(见图2)

二、管理者绩效:正确地做事情

管理者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要保证准确理解公司经营决策者的经营思路和目标,同时要发动下属一起实现公司各项经营管理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管理者需要做很多工作,包括编制计划、分配任务以及跟踪执行情况,从质量、成本和效率各方面满足公司的经营要求。

管理者的工作绩效可以从很多方面得到求证,然而全面衡量管理者的所有业绩将会大大增加考核成本。关键绩效指标(KPl)的绩效考核方法则体现了管理学的20/80原则,从管理者的各项工作表现或结果中寻找最关键的考核指标,这些指标来源于公司整体的业绩指标分解,与部门职责流程以及管理者工作计划密切相关。(见图3)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客观评价,最终评价管理者能否实现正确地做事。

三、员工绩效:执行是金

员工是公司战略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的基础,任何好的战略目标都需要层层分解成为员工的日常工作。只有这样,战略目标才能真正落地。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是企业战略实施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员工工作的多样性使得绩效考核很难用一种统一的方法。

以目标管理(MBO)为基础的考核方法被证实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员工绩效考核工具之一。通过在考核期的最初设置工作计划、工作过程中的指导和跟踪、在考核期结束对业绩进行回顾等三个环节,对员工绩效进行全程的管理。(见图4)目标管理与企业经营计划系统自然对接,操作简单,管理者通过目标管理过程可以判断员工工作与企业整体是否保持一致,员工则可以从目标管理过程中寻找自己的绩效改进方向,从而可以持续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编后语]

咨询公司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摘要:项目管理作为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已在工程建设中得到普遍应用和发展,而应用于工程设计在我国还不普遍,石化设计行业应用较早,且较为成熟,但水电设计行业尚处于探索、总结和完善阶段。根据工程设计管理模式的变化,结合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在龙滩、三板溪、向家坝、虎跳峡等大型水电工程实施设计项目管理的情况,对水电工程设计实施项目管理进行探讨,有利于提高项目质量,降低成本,提高设计院的竞争力。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运用企业有限的资源,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优化,以实现顾客利益的最大化。现代项目管理涉及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和集成管理九大知识领域,以及项目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收尾五个过程。20世纪,受鲁布革冲击,我国工程投融资体制、建设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逐步推行”项目法“施工和建设项目监理制,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项目管理也逐步在我国得到重视和应用。目前,项目管理应用于工程施工已较为普遍,但应用于工程设计正处于探索、总结和完善阶段。设计管理模式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代,设计院作为事业单位,只需完成政府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行业特点非常明显,垄断色彩十分浓厚,设计院无需竞争,只需按国家计划和规程规范完成任务即可,因而造成重技术而不重管理和效益的局面。推行设计单位技术经济责任制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后,设计单位开始迈入市场,促使其从重技术而轻管理及效益逐步向重视管理及效益转变。石化行业设计单位顺应这一形势,率先推行设计项目管理,并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成熟、规范。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设计单位改制为企业,设计企业面临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设计单位按照改制的要求,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成为“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近似行政管理的设计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设计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水电设计项目管理在推行水电水利设计项目管理方面,我国有些设计单位已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也各具特色。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南院”)作为一家以水电、水利勘测设计科研服务为主导,涉及工民建、市政、交通、电力等行业的综合性勘测设计研究单位,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保证国家大型重点项目勘测设计质量和进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中南院对龙滩、三板溪、向家坝、虎跳峡等四大水电项目的设计工作开始实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组织形式中南院在龙滩、三板溪、向家坝、虎跳峡工程中实行以“项目管理为中心、专业管理为基础、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实行院长领导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制定了相应的项目管理办法。根据各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院长在全院范围内选聘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在院长授权范围内,代表院对外处理与项目有关的一切重大事项,负责与业主、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工作联系;对内全面负责项目的勘测设计科研进度、技术、质量和成本控制;并接受院经营、财务、质量等职能部门的指导、检查、考核和监督。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设总、计划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及辅助管理人员等组成。对已开工的项目,在施工现场成立了设计代表处,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全面负责现场设代工作。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计划的制定、跟踪、监督和调整,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严格按照院有关规定,制定各种配套措施,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按照院核定的成本定额,严格控制项目成本;根据各生产部门所完成的工作量、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的好坏,在院宏观调控下,完成勘测设计科研费用的内部分配。项目管理的实施四大工程的项目管理实施主要是对计划、质量和经费的控制。(1)计划管理。各项目部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编写项目总体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季度执行计划,分阶段下达各生产处执行。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并随时检查,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发现偏差及时纠偏。同时,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或各种外界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进度计划,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2)质量控制。为确保设计产品质量,各项目部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来管理各工程的质量工作,各生产部门对各工程的质量工作接受项目部和院质量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项目部和院质量职能部门对工作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均有权进行检查、考核和奖惩。同时,各项目部接受院职能部门对项目质量工作的督促和检查。各项目部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奖惩制度,与院质量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定期或不定期对设计产品质量进行抽查,结合业主、施工单位的反馈意见,对设计产品质量进行评价,根据全年质量情况分别给予奖励或处罚。此外,各项目部聘请院内外高级咨询专家,对关键的技术问题和重要的设计产品进行咨询和把关。(3)经费管理。按照院项目管理办法规定,项目费用包括项目经理部费用、勘测设计科研费用、专项费用、外委费用、项目经理奖等,院职能部门按院有关规定核定,项目经理部统一归口管理。项目经理具有项目部经费、专项费用、对外分包科研试验、专题研究外委&经费、项目经理奖分配的审批权或决定权;在院宏观控制下,勘测设计科研费用的内部分配,按所完成的工作量、进度、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的好坏,由项目部进行分解。项目管理实施效果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1)保证了项目勘测设计进度和质量,促进了工程开工和建设,提高了业主满意度。项目部代表院与业主保持紧密的联系,能及时了解业主的要求,遇到问题能迅速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业主好评。(2)调动了设计人员的积极性。项目部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各设计人员完成设计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项目部在进行奖励和分配时,向贡献大的技术骨干倾斜,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方式,调动了技术骨干的积极性。(3)提高了设计院的管理水平。实施项目管理提高了设计院工作效率、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为企业未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奠定了基础。总之,通过实践,中南院初步树立了项目管理理念,积累了一些项目管理经验,但仍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完善。实行项目管理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形成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最基本的、不易被模仿的、内在的竞争力,它凝聚在企业核心产品和优质服务之中。工程项目是设计单位生产的产品,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企业的竞争直接体现为项目的竞争。通过项目的良好管理、运作,企业更易建立自己的品牌,实现品牌战略,培养高水平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实现人才战略。品牌塑造和人才培养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两个重要方面。(1)项目管理是设计院实行其战略管理的基础。战略管理是指制定有关企业未来方向的决策,并将这些决策付诸实施的动态管理。无论设计单位实行何种战略,其面向顾客和市场的产品——项目的完成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项目实践的增加,以及设计行业的自身特点,在同行业内,设计院仅靠技术已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大力推进管理创新,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走管理效益型发展之路成为必然。根据国际经验,勘测设计单位必然由目前单一的勘测设计向具有设计、采购、建设总承包能力的国际型、综合性工程公司或专业型设计事务所发展,但无论综合性工程公司还是专业设计事务所均离不开项目管理。(2)实行项目管理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设计单位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而忽视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行项目管理后,形成单个员工的综合管理体系,员工的技能在一个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积累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实行项目管理后,项目经理的责权明确,对项目进行统一宏观管理,统一归口对外。而且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目标的特定性,对项目经理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有利于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实行项目管理,企业可形成一定层次的、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梯队;反过来,各种类型的人才又能在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优势。(3)项目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企业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项目团队在有限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特定的目标,需要团队成员的积极努力、团结协作。这有利于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高绩效团队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过程中必将变革组织结构,对企业文化产生冲击。因此,企业需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对人的价值工程的管理,建立“学习型企业”,重视员工的参与和授权,增强企业凝聚力,积极引导项目管理文化的建设,形成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合。(4)实行项目管理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和品牌塑造。按照价值链理论,项目实施从合同谈判、计划制定、任务分解、产品设计、服务过程以及项目完工,均是项目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实行项目管理后,项目经理将充分发挥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综合作用,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进行控制和协调,并根据项目总体目标和各阶段分目标适时跟踪、检查,发现偏差及时进行纠正,确保项目“利润、成本、质量、进度、安全以及客户满意”等目标的实现,并力争项目价值最大化。同时,实行项目管理后,项目团队将十分注重项目的实施,力争设计优质精品工程,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塑造。品牌塑造是企业实现价值追求的首要和必然的步骤,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项目部的组建形式为充分利用设计院内外两种资源,设计院需根据设计项目的门的职责分工。在矩阵式组织中,设计人员处于项目部和生产处室关注的焦点,存在“多头领导“现象,而且水电项目设计有其特殊性,容易导致项目优先次序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冲突。为此,需明确项目经理和生产部门经理的职责,保持二者间适当的权利平衡,并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如,加强项目管理培训,完善院项目管理办法,组建院项目管理办公室等。(1)建立严格、科学的绩效评价与考核体系。严格、科学的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对项目部、生产部门和各职能部门的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都将起到促进作用。(2)抓紧建立合理、可行的项目分配制度。为切实解决项目设计生产中劳动经费的分配问题,实现低成本高效益,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水电项目设计生产定额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水电工程各项目差异大,技术要求不同,建立设计生产定额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目前中南院正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3)加强经验交流和项目管理后评价。水电设计行业应用项目管理还缺乏成熟的经验,需要认真研究国外大型设计咨询公司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加强与兄弟设计院的经验交流,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建立和完善项目后评价体系,以促进设计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项目管理制是目前国际设计咨询公司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它融合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为提高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成本,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设计院实施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是设计院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咨询公司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运用企业有限的资源,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优化,以实现顾客利益的最大化。现代项目管理涉及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和集成管理九大知识领域,以及项目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收尾五个过程。20世纪,受鲁布革冲击,我国工程投融资体制、建设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逐步推行”项目法“施工和建设项目监理制,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项目管理也逐步在我国得到重视和应用。目前,项目管理应用于工程施工已较为普遍,但应用于工程设计正处于探索、总结和完善阶段。

设计管理模式的变化

在计划经济时代,设计院作为事业单位,只需完成政府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行业特点非常明显,垄断色彩十分浓厚,设计院无需竞争,只需按国家计划和规程规范完成任务即可,因而造成重技术而不重管理和效益的局面。推行设计单位技术经济责任制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后,设计单位开始迈入市场,促使其从重技术而轻管理及效益逐步向重视管理及效益转变。石化行业设计单位顺应这一形势,率先推行设计项目管理,并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成熟、规范。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设计单位改制为企业,设计企业面临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设计单位按照改制的要求,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成为“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近似行政管理的设计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设计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水电设计项目管理

在推行水电水利设计项目管理方面,我国有些设计单位已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也各具特色。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南院”)作为一家以水电、水利勘测设计科研服务为主导,涉及工民建、市政、交通、电力等行业的综合性勘测设计研究单位,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保证国家大型重点项目勘测设计质量和进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中南院对龙滩、三板溪、向家坝、虎跳峡等四大水电项目的设计工作开始实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组织形式中南院在龙滩、三板溪、向家坝、虎跳峡工程中实行以“项目管理为中心、专业管理为基础、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实行院长领导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制定了相应的项目管理办法。根据各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院长在全院范围内选聘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在院长授权范围内,代表院对外处理与项目有关的一切重大事项,负责与业主、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工作联系;对内全面负责项目的勘测设计科研进度、技术、质量和成本控制;并接受院经营、财务、质量等职能部门的指导、检查、考核和监督。

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设总、计划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及辅助管理人员等组成。对已开工的项目,在施工现场成立了设计代表处,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全面负责现场设代工作。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计划的制定、跟踪、监督和调整,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严格按照院有关规定,制定各种配套措施,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按照院核定的成本定额,严格控制项目成本;根据各生产部门所完成的工作量、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的好坏,在院宏观调控下,完成勘测设计科研费用的内部分配。项目管理的实施四大工程的项目管理实施主要是对计划、质量和经费的控制。

(1)计划管理。各项目部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编写项目总体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季度执行计划,分阶段下达各生产处执行。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并随时检查,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发现偏差及时纠偏。同时,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或各种外界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进度计划,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2)质量控制。为确保设计产品质量,各项目部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来管理各工程的质量工作,各生产部门对各工程的质量工作接受项目部和院质量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项目部和院质量职能部门对工作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均有权进行检查、考核和奖惩。同时,各项目部接受院职能部门对项目质量工作的督促和检查。各项目部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奖惩制度,与院质量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定期或不定期对设计产品质量进行抽查,结合业主、施工单位的反馈意见,对设计产品质量进行评价,根据全年质量情况分别给予奖励或处罚。此外,各项目部聘请院内外高级咨询专家,对关键的技术问题和重要的设计产品进行咨询和把关。

(3)经费管理。按照院项目管理办法规定,项目费用包括项目经理部费用、勘测设计科研费用、专项费用、外委费用、项目经理奖等,院职能部门按院有关规定核定,项目经理部统一归口管理。项目经理具有项目部经费、专项费用、对外分包科研试验、专题研究外委&经费、项目经理奖分配的审批权或决定权;在院宏观控制下,勘测设计科研费用的内部分配,按所完成的工作量、进度、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的好坏,由项目部进行分解。

项目管理实施效果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1)保证了项目勘测设计进度和质量,促进了工程开工和建设,提高了业主满意度。项目部代表院与业主保持紧密的联系,能及时了解业主的要求,遇到问题能迅速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业主好评。

(2)调动了设计人员的积极性。项目部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各设计人员完成设计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项目部在进行奖励和分配时,向贡献大的技术骨干倾斜,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方式,调动了技术骨干的积极性。

(3)提高了设计院的管理水平。实施项目管理提高了设计院工作效率、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为企业未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奠定了基础。总之,通过实践,中南院初步树立了项目管理理念,积累了一些项目管理经验,但仍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完善。

实行项目管理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形成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最基本的、不易被模仿的、内在的竞争力,它凝聚在企业核心产品和优质服务之中。工程项目是设计单位生产的产品,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企业的竞争直接体现为项目的竞争。通过项目的良好管理、运作,企业更易建立自己的品牌,实现品牌战略,培养高水平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实现人才战略。品牌塑造和人才培养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两个重要方面。

(1)项目管理是设计院实行其战略管理的基础。战略管理是指制定有关企业未来方向的决策,并将这些决策付诸实施的动态管理。无论设计单位实行何种战略,其面向顾客和市场的产品——项目的完成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项目实践的增加,以及设计行业的自身特点,在同行业内,设计院仅靠技术已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大力推进管理创新,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走管理效益型发展之路成为必然。根据国际经验,勘测设计单位必然由目前单一的勘测设计向具有设计、采购、建设总承包能力的国际型、综合性工程公司或专业型设计事务所发展,但无论综合性工程公司还是专业设计事务所均离不开项目管理。

(2)实行项目管理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设计单位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而忽视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行项目管理后,形成单个员工的综合管理体系,员工的技能在一个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积累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实行项目管理后,项目经理的责权明确,对项目进行统一宏观管理,统一归口对外。而且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目标的特定性,对项目经理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有利于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实行项目管理,企业可形成一定层次的、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梯队;反过来,各种类型的人才又能在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优势。

(3)项目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企业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项目团队在有限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特定的目标,需要团队成员的积极努力、团结协作。这有利于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高绩效团队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过程中必将变革组织结构,对企业文化产生冲击。因此,企业需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对人的价值工程的管理,建立“学习型企业”,重视员工的参与和授权,增强企业凝聚力,积极引导项目管理文化的建设,形成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合。

(4)实行项目管理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和品牌塑造。按照价值链理论,项目实施从合同谈判、计划制定、任务分解、产品设计、服务过程以及项目完工,均是项目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实行项目管理后,项目经理将充分发挥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综合作用,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进行控制和协调,并根据项目总体目标和各阶段分目标适时跟踪、检查,发现偏差及时进行纠正,确保项目“利润、成本、质量、进度、安全以及客户满意”等目标的实现,并力争项目价值最大化。同时,实行项目管理后,项目团队将十分注重项目的实施,力争设计优质精品工程,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塑造。品牌塑造是企业实现价值追求的首要和必然的步骤,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项目部的组建形式为充分利用设计院内外两种资源,设计院需根据设计项目的门的职责分工。在矩阵式组织中,设计人员处于项目部和生产处室关注的焦点,存在“多头领导“现象,而且水电项目设计有其特殊性,容易导致项目优先次序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冲突。为此,需明确项目经理和生产部门经理的职责,保持二者间适当的权利平衡,并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如,加强项目管理培训,完善院项目管理办法,组建院项目管理办公室等。

(1)建立严格、科学的绩效评价与考核体系。严格、科学的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对项目部、生产部门和各职能部门的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2)抓紧建立合理、可行的项目分配制度。为切实解决项目设计生产中劳动经费的分配问题,实现低成本高效益,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水电项目设计生产定额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水电工程各项目差异大,技术要求不同,建立设计生产定额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目前中南院正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咨询公司年度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设计管理模式的变化

在计划经济时代,设计院作为事业单位,只需完成政府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行业特点非常明显,垄断色彩十分浓厚,设计院无需竞争,只需按国家计划和规程规范完成任务即可,因而造成重技术而不重管理和效益的局面。推行设计单位技术经济责任制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后,设计单位开始迈入市场,促使其从重技术而轻管理及效益逐步向重视管理及效益转变。石化行业设计单位顺应这一形势,率先推行设计项目管理,并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成熟、规范。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设计单位改制为企业,设计企业面临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设计单位按照改制的要求,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成为“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近似行政管理的设计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设计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水电设计项目管理

在推行水电水利设计项目管理方面,我国有些设计单位已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也各具特色。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南院”)作为一家以水电、水利勘测设计科研服务为主导,涉及工民建、市政、交通、电力等行业的综合性勘测设计研究单位,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保证国家大型重点项目勘测设计质量和进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中南院对龙滩、三板溪、向家坝、虎跳峡等四大水电项目的设计工作开始实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组织形式中南院在龙滩、三板溪、向家坝、虎跳峡工程中实行以“项目管理为中心、专业管理为基础、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实行院长领导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制定了相应的项目管理办法。根据各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院长在全院范围内选聘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在院长授权范围内,代表院对外处理与项目有关的一切重大事项,负责与业主、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工作联系;对内全面负责项目的勘测设计科研进度、技术、质量和成本控制;并接受院经营、财务、质量等职能部门的指导、检查、考核和监督。

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设总、计划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及辅助管理人员等组成。对已开工的项目,在施工现场成立了设计代表处,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全面负责现场设代工作。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计划的制定、跟踪、监督和调整,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严格按照院有关规定,制定各种配套措施,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按照院核定的成本定额,严格控制项目成本;根据各生产部门所完成的工作量、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的好坏,在院宏观调控下,完成勘测设计科研费用的内部分配。项目管理的实施四大工程的项目管理实施主要是对计划、质量和经费的控制。

(1)计划管理。各项目部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编写项目总体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季度执行计划,分阶段下达各生产处执行。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并随时检查,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发现偏差及时纠偏。同时,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或各种外界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进度计划,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2)质量控制。为确保设计产品质量,各项目部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来管理各工程的质量工作,各生产部门对各工程的质量工作接受项目部和院质量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项目部和院质量职能部门对工作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均有权进行检查、考核和奖惩。同时,各项目部接受院职能部门对项目质量工作的督促和检查。各项目部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奖惩制度,与院质量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定期或不定期对设计产品质量进行抽查,结合业主、施工单位的反馈意见,对设计产品质量进行评价,根据全年质量情况分别给予奖励或处罚。此外,各项目部聘请院内外高级咨询专家,对关键的技术问题和重要的设计产品进行咨询和把关。

(3)经费管理。按照院项目管理办法规定,项目费用包括项目经理部费用、勘测设计科研费用、专项费用、外委费用、项目经理奖等,院职能部门按院有关规定核定,项目经理部统一归口管理。项目经理具有项目部经费、专项费用、对外分包科研试验、专题研究外委&经费、项目经理奖分配的审批权或决定权;在院宏观控制下,勘测设计科研费用的内部分配,按所完成的工作量、进度、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的好坏,由项目部进行分解。

项目管理实施效果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1)保证了项目勘测设计进度和质量,促进了工程开工和建设,提高了业主满意度。项目部代表院与业主保持紧密的联系,能及时了解业主的要求,遇到问题能迅速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业主好评。

(2)调动了设计人员的积极性。项目部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各设计人员完成设计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项目部在进行奖励和分配时,向贡献大的技术骨干倾斜,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方式,调动了技术骨干的积极性。

(3)提高了设计院的管理水平。实施项目管理提高了设计院工作效率、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为企业未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奠定了基础。总之,通过实践,中南院初步树立了项目管理理念,积累了一些项目管理经验,但仍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完善。

实行项目管理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形成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最基本的、不易被模仿的、内在的竞争力,它凝聚在企业核心产品和优质服务之中。工程项目是设计单位生产的产品,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企业的竞争直接体现为项目的竞争。通过项目的良好管理、运作,企业更易建立自己的品牌,实现品牌战略,培养高水平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实现人才战略。品牌塑造和人才培养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两个重要方面。

(1)项目管理是设计院实行其战略管理的基础。战略管理是指制定有关企业未来方向的决策,并将这些决策付诸实施的动态管理。无论设计单位实行何种战略,其面向顾客和市场的产品——项目的完成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项目实践的增加,以及设计行业的自身特点,在同行业内,设计院仅靠技术已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大力推进管理创新,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走管理效益型发展之路成为必然。根据国际经验,勘测设计单位必然由目前单一的勘测设计向具有设计、采购、建设总承包能力的国际型、综合性工程公司或专业型设计事务所发展,但无论综合性工程公司还是专业设计事务所均离不开项目管理。

(2)实行项目管理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设计单位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而忽视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行项目管理后,形成单个员工的综合管理体系,员工的技能在一个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积累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实行项目管理后,项目经理的责权明确,对项目进行统一宏观管理,统一归口对外。而且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目标的特定性,对项目经理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有利于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实行项目管理,企业可形成一定层次的、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梯队;反过来,各种类型的人才又能在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优势。

(3)项目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企业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项目团队在有限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特定的目标,需要团队成员的积极努力、团结协作。这有利于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高绩效团队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过程中必将变革组织结构,对企业文化产生冲击。因此,企业需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对人的价值工程的管理,建立“学习型企业”,重视员工的参与和授权,增强企业凝聚力,积极引导项目管理文化的建设,形成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合。

(4)实行项目管理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和品牌塑造。按照价值链理论,项目实施从合同谈判、计划制定、任务分解、产品设计、服务过程以及项目完工,均是项目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实行项目管理后,项目经理将充分发挥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综合作用,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进行控制和协调,并根据项目总体目标和各阶段分目标适时跟踪、检查,发现偏差及时进行纠正,确保项目“利润、成本、质量、进度、安全以及客户满意”等目标的实现,并力争项目价值最大化。同时,实行项目管理后,项目团队将十分注重项目的实施,力争设计优质精品工程,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塑造。品牌塑造是企业实现价值追求的首要和必然的步骤,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项目部的组建形式为充分利用设计院内外两种资源,设计院需根据设计项目的门的职责分工。在矩阵式组织中,设计人员处于项目部和生产处室关注的焦点,存在“多头领导“现象,而且水电项目设计有其特殊性,容易导致项目优先次序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冲突。为此,需明确项目经理和生产部门经理的职责,保持二者间适当的权利平衡,并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如,加强项目管理培训,完善院项目管理办法,组建院项目管理办公室等。超级秘书网

(1)建立严格、科学的绩效评价与考核体系。严格、科学的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对项目部、生产部门和各职能部门的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2)抓紧建立合理、可行的项目分配制度。为切实解决项目设计生产中劳动经费的分配问题,实现低成本高效益,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水电项目设计生产定额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水电工程各项目差异大,技术要求不同,建立设计生产定额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目前中南院正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上一篇:财务主管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商场保洁年度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