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医生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14 03:06:01

咨询医生年度工作计划

咨询医生年度工作计划篇1

客服部以二个效益为中心,以三个满意为基础,上下齐心,咨询成功率与预约成功率都有了提高。现结合XX年工作实际,将XX年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规范咨询工作:

(一)拟定咨询科室各种规章制度

包括咨询服务标准,咨询部考核细则,电话回访服务标准,咨询部工作范畴,咨询部工作要求等,细化各个具体工作的服务标准,咨询部的基本工作规范等

(二)规范咨询业务技巧,增加咨询成功率:

十月第一周咨询成功率在18%左右,预约成功率在43%;到目前为止,咨询成功率约50%,预约成功率达60%以上,咨询及预约成功率均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前期的业务技巧培训及咨询服务的规范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1.专业知识的学习:

a、每周一次由咨询医生进行讲课,培养咨询医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讲课医生能最大限度地掌握该项专业知识

b、每结束一期培训进行一次专业知识考核,考核成绩由科室各位曾讲课的医生进行评定

c、每月拨打其他医院的电话进行总结,从他们的咨询中揣摩、了解、学习其它医院的咨询技巧,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发挥

2.定期召开咨询记录讲评会议

a.定期抽查每个咨询人员的咨询记录,重点在于讲评总结,及时指出咨询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咨询质量

b.咨询医生的技巧和营销的交流,各个咨询医生对其它人咨询的评价

c.个人对自己的咨询记录进行分析

d.每周一次进行咨询成功率及预约成功率的统计,及时分析曲线变化原因,找出重点,分析各个细小环节的问题

3.完善咨询病人回访机制:回访机制主要应用于预约病人及就诊后病人,应用后从当初的43%的预约成功率提高至74%,有了大幅度的上升

a.对于当时预约病人,发送预约号;未就诊的病人,发送咨询的电话号码

b.第二天对于第一天预约病人就诊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未就诊的病人,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其未就诊原因及就诊动态,及时进行再次营销

c.如因电话忙碌而掉线,第二天发送致歉信息,再次开发追踪

d.每天二次(早九点前,晚四点)发送提醒就诊的信息

(三)根据个人特点及工作要求进行岗位调整

网络咨询及电话咨询有不同的特点,根据网络咨询和电话咨询量的比例,适时进行岗位调整

二.做好各类信息收集,及时进行分析反馈

自十月份起拟定了各种报表,包括广告信息统计,本部门的各类数据统计,导诊各类数据统计,初诊信息来源码统计,外院营销信息收集

1、按医院要求做好各类信息的收集工作:

a.本院广告信息收集、广告监播;

b.外院的营销手段收集;

c.咨询电话信息收集

d.初诊信息收集

e.专档管理,保密原则

2、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要及时准确进行统计,及时向医院各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各类并确保数据的准确;

3、根据医院经营工作要求对各媒体所投放的广告进行效果分析并提出建议;

三.建立客户服务档案:

将病人进行分类管理,分为预约病人,初诊病人建档

1.录入制度:

a.每天收集一次,确保数据及时录入;

b、就诊后病人资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联系方式、就诊疾病

2、建立回访制度:

回访方式包括短信问候及电话回访二方面

a、制定回访标准,统一回访的内容,对回访医生要进行专业和技巧培训,确保回访的工作质量;

b、有计划分步骤:

配合企划部经营部做好病人满意度调查,每天五人,主要以预约病人为主

对回访结果及时反馈分析总结,上报相关领导,特殊病例当时应反馈

四.网络咨询工作

1.qq咨询资料库及商务通资料库的建立,使回答更具专业性,且可以直接复制,节省时间

2.预约回访问题

1)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电话号码,并进行详细分类登记,预约后即通过短信发送预约号,对于个人预约后未就诊病人,与电话咨询一起参与回访,了解未就诊原因,进行再次营销。

2)将qq进行分类管理,及时公布及发送活动信息。

3.咨询人员的专业性及积极性的问题:

由专人回答商务通及qq咨询,一月更换一次,有利于新鲜感及积极性的建立

在林院长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在其它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如导诊,检验,b超,x光及临床各科室),客服部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以求实敬业的工作态度,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更多工作总结:

咨询医生年度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 心理咨询/治疗师人员;需求;预测

中图分类号:R749.055,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12-0942-06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12.013

A prediction for requirement of counselors/psychotherapists in China

QIAN Ming- Yi,CHEN Rui-Yun,ZHANG Li-Li,ZHANG Zhi-Fe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QIAN Ming- Yi,E-mail:qmy@pku.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predict the future requirement of counselors/psychotherapist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counselors/psychotherapists.Methods:The persons in charge of surveyed 130 organizations in 19 provinces all over the country were surveyed by administrating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to gain their understandings of the current and future estimation of counselors/psychotherapists' working conditions in the corresponding bining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data and the actual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situation in China,this research used literature study,sample survey and ratio of health care staffs and population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number of the future practitioners.Results:Sample survey suggested the increase rate of counselors/psychotherapists was 12% in general.The sample survey also suggested the current number of counselors/psychotherapists for every 10000 university students was 1.891 in 2007,and this number would increase to 4.232 in 2015 with the increase rate of 14.27%.This research made an estim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data and estimated the current number of counselors/psychotherapists for every 10000 residents was 0.38,and this number would increase to 0.92 in 2015 with the increase rate of 12%,while the predic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was consistent with sample survey.Conclusion:It is still hard to get the ideal ratio of practitioners to residents 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China in near future.This research would give some insight to reach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counselors/psychotherapists,which can serve as basic data to frame the relevant policy and optimizing the human resources in the field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Key words】 counselors/psychotherapists;requirement;prediction

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已有百年历史,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专业发展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尽管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事业有了快速发展,但我国受过系统专业培训的心理治疗和咨询专业人员匮乏的现象依然严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加,社会、民众对于心理健康专业工作的需求日益增加。

我国的心理治疗与咨询自1980年以来,不断得到发展。专业人员从无到有;从数量很少到有相当数量的人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这期间发展非常迅速。2002年对中国当时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的全职和兼职人员的估计数目仅为10,000 到 20,000人[1]。2002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资格的试行规定,2003年进行了第一次考试[2];2002年卫生部和人事部对在卫生部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作出资格考试方面的规定,并于2002年10月第一次考试[3];2007年2月中国心理学会批准了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的建立[4]。这三个标志性事件提示,中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发展已经开始步入职业化的进程。

目前中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尚无确切的数字,从2003年至2007年底,近10万人员通过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心理咨询师考试。国内其他经过不同训练,从事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可能为几万人。得到咨询师证书的人群,仅其中部分人员真正进入了这一专业领域,有些人则没有从事有关工作。我国现有的专业人员的比例相对于我国13亿人口而言数量太少,面对公众对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的巨大需求,专业人员严重匮乏。相对于中国的庞大人口数目,有学者认为需要有200万的心理治疗师[5]。目前的从业人员数目还远远不足以满足民众对专业化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卫生系统人力的合理需求与配备,是卫生人力开发研究的重要环节,可供使用的卫生人力预测法有很多,其中健康需要法、健康需求法、服务目标法和人口比值法是WHO推荐使用的方法。由于在我国的心理卫生服务中,难以获得全国性的较为准确的患病率、发病率资料,从而难以得到平均每人每年预期发病和患病次数等进行预测所需的变量,因此目前难以使用健康需要法、健康需求法和服务目标法。

在本研究中,主要使用人力/人口比值法,并且结合在调查中收集的专家预测情况提出对我国2010年和2015年的心理咨询/治疗师的配置并进行可行性的分析。其中这里的心理咨询/治疗师的操纵定义是指正在医院、大学中学、私人诊所或其他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相关机构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员。人口比值法既可用于卫生人力需要量预测,又可预测人力供应量,且简便易行。采用此法只要掌握了预测人力人口比指数就可计算出目标年度卫生人力数。假设的人力人口比值,可以参考其他国家经验,也可以根据本国正在采用的行之有效的人力人口比值。但是这个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不能解释卫生人力在供需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能回答提供的结果能否满足社会需求;由于计算过程中没有引入服务的概念,难以了解卫生人力内部结构及提高产出量和改善工作效率等在人力规划中的作用[6]。

本调查研究正是在国内心理治疗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进行的。结合国外标准和中国实际需要,通过有关专家关于人力资源需求的咨询,采用文献收集法、调查法和人力/人口比值法,旨在了解我国未来心理治疗人类资源的需求,为科学地制定培训人员计划及对心理治疗专业人员的发展和规划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全国地区以方便取样以及尽量覆盖面广的原则选取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各省份中选1~2个城市的5所医院(至少2所综合医院,2所精神病专科医院)和5所大学,仅对其主管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涉及的地区及机构包括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河北、福建、广东、吉林、河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云南、宁夏、广西、内蒙古和重庆。总共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0个机构。因调查实施过程中,部分省或直辖市未能够寻找到所需医院或学校的心理门诊负责人,因此在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学校及医院负责人人数略有不同。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0份。受试所属的机构类型及基本情况见表1。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对发达国家的心理治疗与咨询师人数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时收集与文献资料相关的该国家的人口数据,统计出专业人员与居民人口的比例。

1.2.2 调查法

采用自编问卷于2007年对心理治疗门诊或中心的负责人进行调查。课题组成员根据研究的需要,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课题组多次讨论并对几个心理门诊负责人进行了预测,修改了部分项目。自编问卷包括3部分:专业工作现状及需求估计,专业人员的现状及需求预测估计,其他相关问题。本研究内容涉及:(1)单位心理门诊负责人对2001、2004和2007年各类型单位中服务对象群体和专业人员之间的比例的估计,对2010年和2015年单位中服务对象群体和专业人员之间的比例的预测估计;(2)单位心理门诊负责人对2001、2004和2007年单位现有专业人员情况及其对未来2010年和2015年单位专业人员需求的预测情况。

1.2.3预测方法

使用人口比值法的预测模型和专家预测的方法,对2010年和2015年心理卫生专业人员人力资源进行预测。综合预测模型和专家预测的结果,提出2010年和2015年专业人员的配置数据。本文人力配备计算公式为:未来卫生人力需要量=目标年人力÷人口比×目标年人口数[6]。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6.0进行统计。用描述性统计来获得单位内心理咨询/治疗师的基本情况描述,方差检验以考察组间差异。另外基于人力/人口比值法进行简单的代数运算获得预测数据。

2 结 果

2.1 用文献法得到的发达国家心理治疗专业人员的人力资源情况

美国在2005-2006年对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发现高校中心理咨询/治疗师与学生的平均比例为1∶476[7],而美国咨询心理学会(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ACA)认为高校中心理咨询/治疗师与学生的最佳比例应该达到1∶250[8]。

在奥地利2001年的调查中,全国有心理咨询/治疗师共5301人[9],根据奥地利当年人口数量8,032,926[10],心理咨询师/治疗师与居民的比例约为1∶1515。

2.2 用调查法得到的国内心理治疗与咨询人力资源结果及需求预测

2.2.1受试报告的心理咨询/治疗师和服务对象人群比例现状及对未来的预测

本文服务对象人群并非指狭义的到心理门诊或中心求助的人员,而是广义的心理咨询/治疗师所面对的人群,既包括需要求助的人员,也包括未来可能求助的人员。由于医院的服务对象存在跨省跨地区求医等,所以医院无法把握其服务对象的群体大小,进而难以估计专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比例的大小。所以,这里只报告大学中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对专业人员与服务对象比例的现状和所需的估计。根据大学中心理咨询单位负责人的估计,心理咨询/治疗师与大学生的比例2007年为1∶5287.16,高校心理咨询的负责人们预测到2010年该比例将为1∶3478.27,而2015年则为1∶2363.77。

2.2.2受试报告的心理咨询/治疗师的配置状况及未来需求的预测

在现状及未来预测中,三种不同单位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2)。由单位负责人的预测结果推算在从2001年到2007年间,在综合医院和精神科医院的专业人员的人数增长率在12%,而在大学里则增长率约为14.27%。对增长率的计算将在后面进行对需求的估计时利用到。

2.3采用预测方法结合文献法、调查法的结果对我国心理咨询/治疗师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

假设我国人口不变,以国家统计局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为标准,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30628万人[11];同样假设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不变,以教育部公布的我国2005年在校大学生1400万人为标准进行估计[12]。由于我国人口和在校大学生在数量上都呈现向上增长的趋势,所以实际需要的心理治疗师应比本研究估计的更多。

2.3.1以美国和欧洲标准进行的人力资源估计

如果以奥地利2001年的调查结果中居民与专业人员的比值作为标准,即专业人员:居民人数达到1∶1515,我国全部居民共需要86万专业人员。

此外,根据人口比值法预测,我国在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人员要达到美国2005年的专业人员与学生比例的标准(1∶476),需要专业人员29412人。按照美国咨询心理学会(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ACA)推荐的标准(1∶250)则需要56000人。

2.3.2以调查法得到的心理治疗与咨询单位负责人预测的结果

对于医院的专业人员的情况在此难以通过受试的回答获得比较准确的总体预测数据,主要是专业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比例值难以获得。但是,每个单位中专业人员的数量的变化则是可以比较客观准确获得的,从而计算出来的专业人员的增长率12%可能也更为客观可用,在后面的综合估计中会需要用到这个受试提供的数值进行计算。

根据在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负责人的预测,2010年在我国大学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的专业人员将达到4024人左右,而2015年将达到5925人左右。根据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单位的负责人估计的专业人员与学生比例,到2007年我国大学中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人数在2647人左右。

2.3.3采用预测方法结合文献法、调查法的结果对我国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人员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

综合人口比值法和专业单位负责人预测的结果,对我国2010和2015年的专业人员配置进行预测,综合考虑以下条件:(1)对于在学生群体中需要配备的心理治疗师/咨询师的人数,本研究采用了专业单位负责人对于2007年的估计的专业人员和服务对象的比例,而后通过使用由单位负责人报告的单位中专业人员的数量从而获得增长率的数值,进而估算出2010年和2015年的情况;(2)对于在居民群体中需要配备的心理治疗师/咨询师的人数则综合考虑人口比值法和专业单位负责人的估计的结果,并且结合培训的可能性等多种因素提出估计值。具体的估计如下:在2007年,近10万通过咨询师考试者中有1/3,即3万人从事该方面的相关工作,另外保守估计在全国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医院约有1.5万,中小学约4000人,其他在企业、私人公司等1000人,从而全国约有5万专业人员,以此为基数,按照本研究发现的各单位负责人对专业人员增长估计中得到的年增长率12%,推算出2010年和2015年的专业人员数量。预测结果见表3。

3 讨 论

3.1 目前我国的心理治疗与咨询的专业人员现状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研报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研报告,系全国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数据分析中心于2007年1月向教育部呈交的报告。显示,2006年下半年对1304所高校进行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调查中,发现各校共有238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0563名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接受调查的学校中,90%的学校拥有至少一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育部直属高校中,100%的学校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见本研究中大学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单位负责人对2007年大学中配备的专业人员的估计是比较准确的。

从2003年至2009年底,已经有16.4万人通过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心理咨询师考试,获得咨询师证书(2007年底的数据是约10万人获得了证书)。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真正从业的人员数目尚无法确切获得,估计获得咨询师证书的人员中有1/3,即5.3万人从事该方面的相关工作。另外保守估计在全国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医院约有1.5万人,大中小学约4000人,其他在企业、私人公司等1000人,从而2009年全国约有7.3万专业人员。而本研究综合估计中预测2010年所需的居民配备的专业人员约有7万人,而大学中配备人员约有4000人,总约7.4万人。由于本研究预测采用的人口基数是2005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而实际上人口的基数在2010和2015年都会较2005年有增长,所以,本研究预测的2010年的数据与实际的2009 年的数据接近,部分证明了预测的有效性。

从整体上看,数值的估计都是比较保守的。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些负责人在预测时本身就结合我国现实情况考虑,而且他们可能考虑的不仅仅是量的方面,还更注重质方面的情况,所以预测得到的数值较小。第二个方面是,随着对心理专业方面的重视,专业人员数量的增长率应该是会有所提升的。还要指出的一点是在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专业人员中实际上有不少是兼职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的,专职与兼职人员的比率约1∶5,这是高校心理治疗与治疗从业者的比例得到的估计值 ,所以实际的专业人员会更多。最后还有一个影响的方面是,除了医院的心理治疗专业人员之外,在医院估计的服务对象生活的社区,还有一些在心理咨询中心,私人开业的心理治疗诊所,为企业员工服务的咨询公司,在公安、部队等单位工作的专业人员未计算在内。这部分专业人员目前数量尚不清楚,但却是专业人员增长最快的部分。但是由于本研究的数据收集计划并没有更多涉及这部分内容,所以可能需要今后的调查研究补充这一片的空白。此外,本研究中的部分数据存在离散程度较大的问题,例如各个单位的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的数量(见表2)有的数值标准差较大,这很可能是由于收集数据的单位本身的规模大小不同的影响造成的。

从本文医院和大学的比较看,全国高校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服务的范围更广,专业人员与被服务对象的比例更高。这实际上得益于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的引导和措施得力。从1994年起,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就了一系列文件,对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做出了明确指示,并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空间、人员编制、资金等方面纷纷落实到位,从而保障了这一工作在高校的实施开展。

从本研究的结果看,目前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人员的数量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相比,所占比例太少,远远无法满足民众对心理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本研究基于2007年的数据,2008年和2009年两年,专业人数增长的比例比以往任何年度都高。按照目前情况看,本文对专业人员增长的速度估计的是比较保守的,实际从事这个领域工作的人员更多。即使如此,专业人员与民众的比例仍然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即便是专业人员数量快速增加,专业人员的质量仍不尽如人意。需要尽快促进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的专业之一,按照科学的方式培养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材以提高专业人员素养,满足社会与民众的需要。

我国心理治疗和咨询人员与人口比例的理想的状态,是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现有水平,即约每千人一个专业人员的比例(类似于奥地利现在的发展水平),以此计算,我国需要约86万专业人员。这个理想状态,目前还难以实现。按照本研究的预测,到2015年,我国的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人员数量可达基本满足民众需求的水平。当然,要保证专业人员的年增长速度为12%甚至更高,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开展。如,(1)在政府部门确立对心理治疗和咨询人员进行管理的部门,以政策和体制的确立为推动心理治疗工作的开展和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2)加大培训人员的力度,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3)合理规划,在专业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好地合理、充分利用已有人才,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心理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3.2加强政策规划,合理使用专业人才

由于现有人才缺乏,在医院、社区及学校开展心理治疗和咨询工作,应对其人员的使用进行合理规划,对未来专业人员的发展及相关工作的开展制定前瞻性的计划。如果政府部门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可更好地考虑人才使用和发展战略。

从宏观的角度看,应开展规划研究,考虑在未来5到10年的心理治疗人才规划和发展战略。例如,如果我国要达到对城镇人口每5000人、3000人和1000人,农村每1万人、5000人和3000人一个专业人员,各需要用多少时间,各需要专业人员多少人?从微观的角度看,未来发展当专业人员数目到达什么水平,需要将专业人员引导到不同工作的分类专科之中(例如区分专门从事对老人、儿童工作的心理治疗师;专门治疗焦虑障碍、抑郁症、进食障碍、物质依赖、人格障碍的治疗师等)?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可为民众的心理健康提供基本保障。而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专业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使用。而心理治疗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规划是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给与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Qian M.Psychotherapy in Asia:China[M].∥Pritz A.eds.Globalized psychotherapy.Vienna:Facultas Verlags-und Buchhandels AG,2002:465-47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1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指南:精神病学专业、心理治疗学专业[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

[4]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标准[J].心理学报,2007, 39:942-946.

[5]肖泽萍,施琪嘉,童俊,等.谁适合作心理治疗师?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人员资格的讨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142-143.

[6]汤敏,杨淑香,吴秀云.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方法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7):1478-1480.

[7]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State Nonfiscal Public Elementary/ Secondary Education Survey 2005-2006.U.S[R].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6.

[8]Institute of Medicine.Schools and Health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Office of Public Policy and Legislation[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8.

[9]Pritz A.Globlized Psychotherapy[M].Vienna:Facultas Verlags und Buchhandels AG,2002.

[10]奥地利驻华大使馆.奥地利国家概况-人口[OL].[2009-1-13] .

[11]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口统计[OL].(2006-3-16)[2009-1-13] http:∥news.省略/20060316/n242327577.shtml.

[12]教育部.中国在校大学生[OL].(2005-11-11)[2009-1-13] http:∥news.省略/c/2005-11-11/09277412457s.shtml.

咨询医生年度工作计划篇3

1.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回收机构问卷158份,服务提供者问卷701份,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99.7%。调查的机构中有39所三级医院,75所二级医院,44所一级医院,且多数为综合性医院和公立医院。调查的服务提供者包括医生413名、护士288名。医生的平均年龄为(40.39±8.70)岁,护士的平均年龄为(43.37±7.84)岁。

1.2PAC服务的筹资通过对相关知情者的访谈发现,PAC服务的业务开展主要依赖于项目支持,医院层面仅提供人员的配置,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

1.3避孕节育及PAC服务卫生人力资源158所医疗机构中从事计划生育服务的技术人员共2497名,其中三级医院平均26名,医生、护士平均各为16名和10名;二级医院平均17名,医生、护士平均各为10名和7名;一级医院平均4名,医生、护士平均各为3名和1名。从职称和文化程度分布来看,三级医院职称分布明显优于一级和二级医院;从年龄分布来看,二级和三级医院人员配置更年轻化。各级医疗机构计划生育相关技术人员职称、学历和年龄构成分布见表1。通过对相关知情者的访谈发现,很多访谈对象反映科室编制不足,医护人员明显缺额,通常一个人要兼职提供多项服务,工作负荷较大。在知识需求方面,27.8%的PAC服务提供者需要流产方式的选择知识、77.5%的PAC服务提供者需要流产后并发症的管理知识、74.3%的PAC服务提供者需要避孕方法选择相关的知识;76.2%的PAC服务提供者需要获得咨询技巧方面的指导。

1.4PAC服务卫生信息系统目前,计划生育信息登记主要依赖于纸质文档,且各医院的登记形式不同。机构调查显示,53.2%的医院缺乏流产后咨询指南和记录表,23.4%的医院缺乏随访登记本,88.6%的医院缺乏满意度反馈本。

1.5PAC服务设施设备配置158所医院中,有109所医院(69.0%)自报有独立安静的咨询室。在PAC服务具体设备的配置方面,多数医院自报配有避孕药具样品(93.2%),并提供免费的(94.6%)、口服避孕药(81.8%)和宫内节育器(91.2%)。50.6%的医院设有专门的宣教室,宣传资料多为宣传手册和知识挂图,视听设备和科教碟片配置率较低。

1.6PAC服务提供目前,提供流产后健康教育服务的机构有147所,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有149所。服务对象主要是流产妇女本人,仅有约30%的医院为流产妇女及其配偶共同提供服务。在健康教育和咨询内容方面,多数医院侧重于告知流产后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对于避孕药具的介绍和咨询涉及较少。流产后健康教育服务及咨询内容见表2。多数医疗机构能为流产妇女提供免费或自费避孕药具,类别多为(97.4%)、宫内节育器(98.7%)和口服避孕药(82.1%),杀精剂(41.0%)和皮埋剂(5.8%)等较少提供。在随访服务方面,88.6%的医院提供流产后随访服务。随访次数多为1~2次(73.6%),时间多在1个月之内,6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率较低。从随访内容来看,多数询问其流产后身体和月经恢复情况(97.9%),近期随访询问其避孕药具使用情况(67.9%)。

1.7PAC服务绩效考核158所医院中,57所机构(36.1%)有专门人员负责对PAC服务进行评估。评估多为每季度1次(56.1%),考核内容依次为流产登记表审核(93.0%)、随访登记表审核(73.7%)、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情况(63.2%)、现场观察(59.6%)、咨询记录表审核(54.4%)和服务对象咨询后意见反馈(24.6%)。其中,31所机构表示服务质量与医务人员绩效奖金相关,占这57所医院的54.4%。通过对相关知情者的访谈发现,目前针对PAC服务质量的考核主要由项目资助方进行,医院不再组织专人考核。多数医护人员称当前的PAC服务对其收入没有影响或没考虑过此问题,少数研究对象反映PAC服务使其收入减少。

2讨论

本研究显示,81.0%的调查机构自报能够开展PAC服务相关的健康教育、咨询、避孕药具提供和流产后随访,与左云霞等在国内3个城市的调查结果一致。然而对照《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中的相关建议,当前的PAC服务仍存在诸多问题。《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中明确要求务必告知患者早孕流产后2周即可恢复排卵,但是仅62.6%的医院能够传播该信息;约43.0%的医院没有患者复述咨询内容的环节,这表明当前的咨询服务仍多是医生在不了解患者实际情况下单方向地提供知识,并没有达到医患间相互沟通的程度,不利于患者的理解和行为转化;随访周期短,缺乏长期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上海市各级医院计划生育服务相关技术人员配置紧张,与曲江斌和李颖等研究结果一致。设施配置方面,69.0%的医院已经设立了独立安静的咨询室,多数医院也配置有宣传手册和免费避孕药具,均为PAC服务的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仍有84.5%的医院缺乏相应的视听设备和74.3%的医院缺乏健康教育光碟,指南和登记本的配置率也较低。从卫生筹资和绩效考核来看,当前的PAC服务主要由项目资助方提供资金并进行考核。上级部门没有对医院进行资金支持,医院也没有落实配套的考核机制,这些均不利于医院提供规范化的PAC服务。

因此,在上海市全面推广优质的PAC服务,规范医疗机构的PAC管理方式和服务提供模式是很有必要的。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的基础上对具体的PAC服务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并将PAC服务成本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拨款中予以消化,或按照PAC实际服务量折算为门诊量进行补助拨款;此外,医院也应适当增加岗位编制,也可以返聘相关专业人员专职从事PAC服务;还要完善考核制度并安排工作人员对PAC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并将考核结果与PAC提供者的奖金挂钩,以保障服务的公平性和公益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此外,医院内部要加强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可利用局域网与门诊电子系统整合并规范登记内容,以便更好地进行咨询和随访登记工作。本研究采用定性访谈和定量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维度对上海市的避孕节育和流产后保健服务的管理现状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服务提供者的抽样没有充分做到随机化,使得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倚。本研究主要基于填报的问卷和相关知情者口述,缺乏对避孕节育机构日常工作的实际观察。在后续的研究中,将采用观察性研究的方法,补充并支持研究结果。

咨询医生年度工作计划篇4

一、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优生工程的必要性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近年来,经过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低生育水平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全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一直稳定在5‰以内,对**市“三个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将成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面仍面临不少的问题和挑战。据统计,我市每年发现肉眼可见的缺陷儿(孕28周-出生7天内)约为450例左右。由于受监测手段和诊断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部分出生缺陷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发现。根据国内外出生缺陷统计数据分析,出生7天内仅能发现实际缺陷儿总数的1/3-1/4。若以此推算,我市每年出生缺陷实际发生率约为15‰,缺陷儿约为1500例。目前,我市出生缺陷的种类主要为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神经管畸形等。出生缺陷的发生不但容易导致婴幼儿死亡,而且大部分生存下来的婴幼儿将来可能成为终身残疾,这将给家庭和个人造成痛苦,给国家和社会造成负担。因此,全面普及优生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优生意识,采取干预措施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各部门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积极实施优生工程,提高优生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总体目标

(一)育龄人群优生优育科普知识普及率2008年达85%以上,2010年达90%以上,其中新婚夫妇及孕产妇优生优育知识普及率2008年达90%以上,2010年达95%以上;

(二)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优生咨询服务网络,新婚夫妇和孕妇的遗传与优生咨询服务覆盖率2008年达80%以上,2010年达85%以上;

(三)全市自愿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率2008年达60%以上,2010年达90%以上;

(四)育龄妇女孕前保健及优生四项检测率2008年达80%以上,2010年达95%以上,对阳性对象的咨询服务率达98%以上;

(五)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99%以上,孕妇早孕建卡率达90%以上;

(六)高危人群产前筛查率2008年达20%以上,2010年达40%以上;

(七)住院分娩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

(八)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8%以上;

(九)病残儿家庭再生育优生监护率达100%;

(十)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0%以上;

(十一)加强对残疾儿童的康复治疗,提高残疾儿童的康复率;

(十二)加强妇女孕期劳动保护,严格落实妇女孕期享受特殊劳动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落实率达98%以上。

三、主要原则

(一)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原则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关系,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纳入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倡导政府投入,免费推行优生工程。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有效推进优生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教育先导、社会参与原则以公众教育为先导,动员育龄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优生宣传和健康教育,真正使优生知识深入城乡和社区,提高广大育龄群众参与优生工程的自觉性。

(三)预防为主、突出重点原则以预防严重和高发的出生缺陷为重点,突出做好孕前-围孕期优生咨询指导、孕期保健服务和产前诊断工作。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各区市、各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本地出生缺陷发生的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制定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具体措施,注重组织和培养优生专业技术队伍,发挥当地技术和人才优势,分级分类地组织实施。

(五)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原则坚持以广大育龄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按照不同群体和个人的需求,选择使用效果肯定、群众易于接受的预防技术和措施,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

四、主要任务

(一)加大优生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自觉参与优生的意识

1.宣传的主要内容

晚婚晚育、优生优育、自主婚检等文明、进步、科学的婚育观念;国家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生殖健康科普知识、出生缺陷的严重危害性及其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各种性病和艾滋病的防治等。

2.宣传方式

(1)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的大众传媒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公益性宣传,真正使优生科普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关注优生的良好氛围。

(2)发挥各部门优势开展宣传。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通过设立优生咨询门诊,开通热线咨询电话和网上咨询等,向育龄群众提供个性化的宣传和咨询服务。宣传、人口计生、卫生、环保、食品药品监督、民政、劳动、教育、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计生协等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要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宣传和咨询活动。

(二)开展婚前和孕前医学检查

1.倡导开展婚前医学检查。采取多种形式动员围婚期青年自觉进行婚前医学检查,提倡由政府出资免费提供婚检服务。对检查中发现应禁止结婚、因患有疾病需暂缓结婚、可以结婚但不宜生育或需要选择性别生育的服务对象,医务人员应向当事人说明原因,提出预防、治疗或采取其它相应医学措施的建议。

2.提倡开展孕前医学检查服务。医务人员在健康教育、咨询及了解一般情况的基础上,征得夫妻双方同意,通过医学检查,掌握准备怀孕夫妇的基本健康状况。同时,对可能影响生育的疾病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不宜生育或需要选择性别生育的,应向当事人说明原因,提出预防、治疗或采取其它相应医学措施的建议,并开展随访服务。

3.免费开展孕前优生四项(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检测。自**年起由市、区市政府出资免费为城市无业和农村合法生育的育龄妇女提供孕前优生四项检测服务。“十一五”期间,积极探索将城区职工孕前优生四项检测纳入生育保险。如在检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进一步进行确诊,指导治疗,并提供持续的随访服务。

(三)开展优生咨询指导

建立健全优生咨询指导服务体系,在市、区市、镇(街)三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建立优生咨询门诊,开展咨询服务。咨询医师应根据服务对象的一般情况和相关医学检查的结果,对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按照普遍性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对服务对象进行孕前、孕后的咨询指导。帮助服务对象了解和掌握优生基础知识,选择适宜的受孕年龄并做好孕前准备,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毒物,远离有毒有害工种和各种传染源,减少不良环境因素对胎儿的影响,指导其按时参加产前检查,动员有家族遗传史的育龄夫妻积极参与出生缺陷风险评估和遗传与优生咨询等。

(四)加强孕期保健

1.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市、区市、镇(街)三级孕产妇保健服务网络,指导并督促育龄妇女怀孕3个月内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接受个性化的孕期保健指导。动员怀孕的育龄妇女主动根据围产保健的有关要求,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合理搭配孕期营养,科学进行家庭自我监护。

2.积极开展产前诊断。经批准开展产前诊断的服务机构应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产前诊断质量。其它医疗保健机构应积极配合,做好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工作。对经诊断确有严重畸形的胎儿,经本区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并征得孕妇本人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后,实施终止妊娠手术,以减少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

3.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管理。对在早孕建册及产前检查中发现有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遗传性疾病、不良孕产史、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等情况的孕妇,应进行重点指导,适当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并采取必要的产前检查手段,尽可能地避免出生缺陷的发生。对病残儿母亲申请再生育的,应加强优生指导和孕期监护,建立和完善病残儿再生育家庭优生管理档案。

(五)加强产时保健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进一步提高接产质量和服务水平,严密观察产程,及时、科学地处理各种产时并发症,坚持实行新生儿科医生进产房制度,降低新生儿产伤、窒息和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六)积极开展新生儿疾病的筛查和治疗

设置产科的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规定》的要求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各妇幼保健机构和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和智力测查。对已发生的出生缺陷儿,接产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及时向缺陷儿父母或其家人提出检查和治疗意见,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七)建立和完善出生缺陷监测网络

建立和完善以区市妇幼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为中心、其他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为监测点的出生缺陷监测网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区市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负责指导、督促辖区内的医疗保健机构和镇(街)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做好出生缺陷监测的相关工作,并建立和完善出生缺陷登记、统计和上报制度,及时、准确、系统地收集、登记、整理、分析优生四项检测、B超检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分娩后发现的所有缺陷儿的有关信息资料,及时发现各种出生缺陷的发生、变动的原因和分布特点,以确定区域内出生缺陷的预防和研究重点。

(八)开展出生缺陷的防治研究

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和相关科研机构应加强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医疗保健信息和计划生育服务信息之间的资源共享,建立优生工程系统化管理综合服务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各部门之间育龄妇女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围产儿保健和出生等有关信息的共享。加强对全市出生缺陷信息的分析研究,引进和吸收国内外遗传、生殖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重点加强对严重、高发、致残性出生缺陷防治技术的研究。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及应用,积极推广简便易行的适宜技术。

(九)加强病残儿童的康复治疗与康复训练工作

进一步加强病残儿童医疗康复和康复训练机构的建设,为各类病残儿童提供医疗和康复训练服务,对贫困家庭的病残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帮助其早期治疗、早期康复训练和早期教育。

(十)改善环境质量

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改善饮用水质量。全面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使居民生活环境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加强对食品药品,特别是各类营养保健品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五、保障措施

(一)明确部门职责,建立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

优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科学。优生工作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建立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优生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建立部门定期通报制度,共同做好优生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支持、参与优生的各项活动。

(二)加大投入力度,为优生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实施优生工程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基础性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级政府应将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投入作为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

1.加大优生重点科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各区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医疗保健机构应加大对优生重点科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渐配齐和更新实施优生工程所必需的仪器设备,确保优生工程高质量、高标准的推进。

2.保障免费筛查项目的经费投入。各区市要积极推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大力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四项检测。有条件的区市要逐步探索实行包括产前筛查等项目在内的优生系列化免费服务,为全面推进优生工程提供保障。

3.加大对贫困家庭优生的支持力度。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为贫困残疾儿家庭减免部分或全部康复治疗及手术等费用。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咨询医生年度工作计划篇5

【摘要】 目的 探讨我院门诊开展用药咨询工作,促进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门诊2011年 1月~12月汇总的药物咨询表格,共计3000人次。参照陈新谦的《新编药物学》目录中药品类型进行分类。结果 推荐用药、药物用法用量的咨询人数最多,其次分别为不良反应、配伍禁忌、药品效期、适应症等。结果 医生向药师咨询推荐用药、药品配伍和不良反应的比例相对较多,护士的用药咨询主要集中在药物配伍、不良反应及药品效期。结论 通过门诊用药咨询、指导,不仅可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规范用药疗程,更加合理的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用药咨询;合理用药

药物咨询工作是临床医护人员向患者耐心讲解用药指导方案,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可以提供临床合理用药不可缺少的工作途径[1 2]。本院药师在门诊解答患者有关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价格等问题,还在大厅设立了合理用药咨询服务台,每周1次安排药师集中解答患者的用药问题[3 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门诊用药咨询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 2010年 1月~12月汇总的药物咨询表格,共计3000人次,从涉及咨询人员类别、用药意见接纳程度、药物的种类及内容分类等方面进行统计。药物分类参照陈新谦的《新编药物学》目录药物类型进行分类,对于某一种药物的不同用途,以及在咨询中的问题、咨询人等进行归类划分。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对我院门诊用药咨询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分别按照药物咨询者的年龄、咨询来源、科别、咨询内容及药物类型、答复率分别进行统计。2  结果2.1  用药咨询结果3000人次分类(如表1)

表1用药咨询结果3000人次分类2.2  医师护士患者在各类咨询中分布情况(如表2)

表2医师护士患者在各类咨询中分布情况3 讨论

咨询医生年度工作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要求,通过全面启动实施出生缺陷干预行动,最大程度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促进全县人口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出生缺陷干预行动,使人口出生缺陷干预引起社会各方关注,群众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意识得到明显提高;新婚对象婚检率逐步提高;社区相关业务人员培训合格率达到80%;干预对象相关知识普及率达到95%;重点人群孕前检测率达到80%;孕妇孕期检查率达到90%。到*年底,基本形成以计生服务网络为基础、以专业服务机构为依托的出生缺陷干预体系,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家庭响应的优生优育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出生缺陷干预服务全覆盖。

三、主要任务

(一)大力开展优生优育宣传活动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出生缺陷宣传倡导,营造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预防意识。整合新婚学校、优孕学校、人口学校、市民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群众优生优育的知识水平和行为能力。

(二)积极开展优生优育咨询指导服务

充分发挥部门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的优势,建立完善以卫生医务人员为宣传服务骨干,以人口计生、妇联、民政等组织网络为依托,以相关部门积极参与为基础的出生缺陷干预宣传倡导和咨询服务系统,将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咨询指导服务工作纳入优生优育和家庭计划生育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有出生缺陷儿家庭的宣传服务、引导筛查等工作,建立“一对一”上门服务咨询跟踪记录,深入家庭引导其接受或开展针对性的咨询指导服务。

(三)创建出生缺陷干预咨询指导服务示范点

各乡镇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点、社区综合服务站和家庭计划指导室等,创建出生缺陷干预咨询指导服务示范点。示范点的主要要求是:具有一定资质的医务人员,建立区域内比较齐全的咨询服务记录档案,有一定数量的能够开展优生优育指导服务的志愿者队伍。

(四)组建专家和咨询指导员队伍

县人口计生委要会同卫生、民政等有关部门组建一支由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遗传学、心理学等方面资深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为本县开展出生缺陷干预行动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各乡镇要组建一支服务能力较强、服务态度优良的咨询指导员队伍,分级、分批开展相关业务培训,逐步提高咨询指导员队伍的指导水平和服务水平。

(五)做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相关信息收集整理

要依托现有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社区网络齐全、迅速等优势,在及时了解掌握社区居民的婚姻和生育动态信息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从新婚人群—准备怀孕人群—出生缺陷儿—出生缺陷儿父母再生育人群—出生缺陷儿打算生育人群—出生缺陷儿受教育(康复)人群的信息库,一旦发现遗传性疾病高危人群,重点做好预防出生缺陷的指导服务工作。

(六)组织开展免费孕前检测部分服务项目试点

县人口计生委要会同卫生局组织开展孕前检测服务部分项目的试点,通过政府购买部分项目的运作方式,为部分重点人群免费提供咨询指导和部分项目的检查服务。孕前检测服务后要对当事人进行跟踪随访,使其与孕产期保健、科学育儿等服务相衔接。

(七)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交流与合作

通过对外学习和考察,开拓视野,争取开展各种相关合作项目,努力借鉴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方法,创建完善本县出生缺陷预防工作机制和服务方式。

四、工作步骤和职责

整个出生缺陷干预行动分为四个方面:

(一)婚前干预,重宣传教育

继续大力做好婚前医学检查的宣传、引导和服务工作,认真把好“三关”。一是科普知识前移关。县人口计生委、卫生局、妇联要配合教育部门积极开展以生命健康为主题的青春健康教育,宣传倡导科学、进步、健康的生活方式。各乡镇要加大对社区内未婚人员和流动未婚人员正确认识婚育文明和自觉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围婚期人群的认知度、知晓率和科普素质。二是婚姻登记关。县民政部门要积极做好育龄青年婚姻登记前自觉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宣传、劝导工作,不断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的比例。县人口计生部门要充分发挥婚姻引导和咨询服务作用,为前来进行婚姻登记的人员及时发放以婚姻健康、优生优育为主题的宣传资料。三是婚前检查服务关。县卫生部门要为自觉接受婚前医学检查人员提供优质、温馨、周到的服务。对有遗传倾向或可能潜伏疾病隐患的重点人员,加强指导和跟踪服务,为该部分人员提供可以接受的最佳方案。

(二)孕前干预,重上门服务

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围绕出生缺陷干预行动的主题,利用各自网络加大宣传和服务的力度,努力提高每一户怀孕家庭对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普及率,自觉参加孕前检查。县卫生部门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加强优生优育宣传教育服务工作,并指定专门机构提供孕前检查服务,让自觉参加孕前检查人员知情选择。县人口计生部门要将孕前检查项目纳入政府资助的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新婚人群和育龄人群提高对出生缺陷的认识。

(三)孕中干预,重咨询引导

县卫生部门要为每一位孕产期妇女建立健康教育服务档案,做好孕产期妇女的定期访视工作,掌握有关信息,及时甄别或筛查出具有遗传疾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动员开展孕前检查和孕中监测或中止妊娠。县人口计生部门和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基层工作网络健全的优势,发动计生志愿者做好对孕产期妇女及其家庭的资料发放、咨询等活动,通过教育、引导已孕夫妇远离高危环境,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纠正不良生活和生育习惯。

(四)孕后干预,重康复指导

对已出生的缺陷儿,并在医学上期望可康复期内而自愿要求进行矫治的家庭,县卫生部门要积极为出生缺陷儿进行康复矫治,尽力改善出生缺陷儿的生活质量。县民政、残联等部门要努力为低收入家庭出生缺陷儿的康复募集医疗和康复费用,并充分发挥残疾人康复中心的作用,为出生缺陷儿获得必要的康复训练创造条件。县人口计生部门要将出生缺陷儿康复矫治工作,纳入生育关怀活动之中,做好出生缺陷儿家庭的扶助工作。县教育部门要抓好特殊培训学校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智障儿童和青少年生活自理、自我保护的能力。

五、工作计划

到*年底,全县分三个阶段推进出生缺陷干预行动:

(一)第一阶段(*年1月—*年6月),为准备启动阶段

在本县2008年开展《提高崇明出生人口素质,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提出任务和措施。组建出生缺陷干预专家和咨询指导员队伍,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宣传倡导和健康教育,选择1—2个乡镇进行试点。

(二)第二阶段(*年7月—*年6月),为全面推广阶段

继续广泛开展出生缺陷干预的宣传倡导和健康教育,大力普及出生缺陷预防科学知识。创建管理服务示范点,加强咨询指导员队伍能力建设,深化出生缺陷干预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三)第三阶段(*年7月—*年12月),为评估总结阶段

以自评、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出生缺陷干预行动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深化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奠定基础。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高度重视出生缺陷干预工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确保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建立由县人口计生委、卫生局、民政局、教育局、财政局、妇联、残联、计生协会等部门组成的优生优育工作和出生缺陷干预行动联席会议,联席会议下设工作小组。每工作阶段召开1次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出生缺陷干预行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安排部署相关工作。每季度召开1次工作小组会议,沟通协调有关情况,确保扎实有效地推进出生缺陷干预行动。

(二)加大投入,保障实施

出生缺陷干预行动需要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装备。县财政要加大开展优生优育和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经费投入,每年确保出生缺陷干预宣传倡导、重点人群孕前检测和建立出生缺陷干预信息库等经费落实到位。县卫生部门要从区域内选择一个医疗单位作为出生缺陷干预孕前检测项目的定点医院,配置相关的仪器设备,具体负责全县的孕前检查和出生缺陷干预筛查工作。

(三)加强培训,实施评估

咨询医生年度工作计划篇7

关键字:药学咨询 信息化 必要性

当前,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药市场的竞争要求医院药学工作模式与时俱进,我国医院药学服务正由传统的保障供应型向为患者提供负责任的药学服务转变,目的是让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经济和安全的药物治疗。药物咨询则是医院全程化、个体化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多年来开展门诊药物咨询,我们认为这种直接面向患者的药学服务模式是可行的、有效的。

1药物咨询服务工作需求条件

1.1为什么要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工作

药物咨询是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条件下能够开展且行之有效的一项工作,有利于医院药师职能的转变和地位的提高。我院是一所市级医院,在门诊量较大的时间段, 患者与医师和药师接触的时间有限, 对医师或药师的交代不理解或有疑问的患者常常不知所措。开展药品咨询服务是门诊诊疗过程中的必要补充, 可满足患者的需求, 也得到医护人员的认可。

1.2 咨询药师所具备的素质与条件

首先,药师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 是一个完整鲜活的社会人, 应具有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 其次, 药师是一个职业人, 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当药师进入药物咨询室时, 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要采取一系列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药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不断学习, 更新知识,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才能更好地应对不同患者的各种问题。我们通过对病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的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增强自信心,与患者的沟通更有成效。

2计算机信息化帮助完善咨询系统

2.1处方分析信息化

系统接收经光电自动阅读机或键盘快捷输入的处方后,根据内部储存的药品信息库对处方殊药物或贵重药品进行检索,对药品剂量、用法、抗生素使用评价、配伍禁忌等逐一分析,按处方中提供的用药关系审查合理用药,告诉药师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从而减少不合理用药。

2.2临床处方信息化

计算机系统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提供患者每天所需药物治疗的相关数据,尤其对老年人、婴幼儿及孕妇用药方案进行设计,实现高精度的药物治疗,大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3计算机控制给药信息化

电脑控制给药系统是一种按需要给药系统。如输液监护仪可自动控制药物注射的剂量和速度。“人工胰脏”就是用微电脑自动控制胰岛素的注入时间、剂量和速度,达到更好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对血压用电脑控制甚为平稳,用药量可大大下降。

2.4临床用药信息化

根据药品信息库,能检索常用中西药物的潜在性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症、减量慎用症及常用注射液的pH值、配伍变化、成人剂量及老幼折算等功能。还可查询、显示出患者近期用药情况,以监测是否按医嘱用药。该设计是应用于医疗卫生作为前瞻性用药监护和回顾医疗质量分析的工具[1]。

3 开展药学咨询工作的必要性

3.1 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

由于医学治疗学范围内已出现的新药物猛增和治疗学各分支领域中的新知识的猛增,使得繁忙的临床医生根本无法跟上这种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因此在治疗用药方面势必出现许多不当之处。特别是对新药的了解和应用更是如此,使得本来可以使患者受益的药物不能产生益处,本来不应发生的不良反应却发生了,此外无效药物的滥用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是惊人的。本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患者着想的思想”,药师积极主动开展药学服务和药物咨询,与医护人员间进行相互沟通和学习。医学与药学知识的相互促进拓展,都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新的药学服务模式。

3.2 是患者诊疗过程的必要补充

我院作为一家市级医院,门诊量较大,患者与医生及调剂药师接触时间较短。由于旧的医疗体制使患者的自我药疗意识较差,过分依赖医院和医生,患者很难对所用药品有全面了解,由掌握丰富药物知识的药师进行药学咨询,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可缓解医生及调剂药师的压力[2]。

3.3 是合理用药的需要

药师通过咨询工作可以积累丰富的用药实践经验、监测和发现药物的新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给临床。同时药师作为医药专业人士可以把药品应用的建议和意见反映到医院的药事委员会,从而起到信息桥梁的作用。通过咨询服务还可以发现患者与临床医师不配合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还可以向患者提供生活上心理上的服务,扩展医院外延功能。向患者提供各层次、全方位的药物知识宣传,推进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适用性和经济性[3] 。

4 改善和加强药学咨询服务的策略

4.1 转变服务观念

药剂科应把事务性的工作和专业技术性工作区分开,按学历和职称对药学人员的岗位和职责进行细分,使药师有时间和精力与患者交流。

4.2 药师下临床,开展药学查房

药师在与患者随时保持联系和沟通,对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最有意义。先确定几个临床科室,药剂科选派几名药师每天早上去科室查房,具体时间与医师查房时间错开,主要目的是加强与患者交流,收集和分析患者药物应用中的信息,积累经验,并及时向医师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3.3建立评价沟通质量的指标

患者满意度调查,包括药师的服务态度、药师的专业能力、药师的素质、患者受到重视的程度、患者疑问的解决程度等。患者依从性调查,患者依从性表现为按医嘱、按时、按用法用量、按序程用药,不依从表现为自主停药、超过或低于正常剂量用药等。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有很多,应结合各种因素综合评价。患者药物知识调查,通过现场询问或问卷方式,调查患者对相关药品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的知晓程度,考察沟通的效果[4]。

5 小结

开展药物咨询是增进药师与患者沟通、协助医生和患者更加合理使用药物、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一项重要工作。药学咨询工作是医院药学工作向技术服务型转变的重要起点,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迈向优质服务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 叶青 唐翎 建立计算机药物信息咨询系统,提高临床药学服务水平[J] 《现代医院管理》 2005年3月第1期总第7期

[2] 潘洁 朱军 赵珊珊 孟丽丽 目前开展医院内药学咨询服务存在的问题[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7年9月第24卷第8期

[3] 万朝霞,李丁民,刘素英 门诊药房咨询服务与合理用药[J] 《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5月第6卷第15期

咨询医生年度工作计划篇8

1 3G工程师

行业背景:电信的高成长性和行业垄断使其一直为暴利产业,新技术的层出不穷让电信行业的高福利,高薪酬、工作稳定的诸多优秀条件持续下去。据计世资讯的相关研究报告,2007年国内3G人才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奇缺。通信行业3G标准投入运营以后,每年将为我国创造80万-100万个左右的新增就业机会。

薪酬指数:目前该行业中普通员工的平均年薪约5万元,在无线增值服务行业里的一些精通2,5G技术的人才年薪都在10万元左右,最高级别员工年均薪酬已超过70万元。预计2年之后3G工程师的基本年薪会在15万~20万元。市场的火爆需求和高位运行的薪资无疑使得3G工程师成为2007年火爆职业之一。

成功通道:今年业内各大公司都有意增加投入,招揽3G工程师人才。目前这个岗位最受欢迎的有两类人才,一是有着海外留学背景或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另一类是拥有综合素质的技术人员,即既懂互联网又掌握电信技术的人员。相关人员想要顺利入行,需要做好充分的技能、经验准备。

2 高级旅游策划人

行业背景: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指出,中国旅游及旅游行业增长速度位居全球第四,未来10年中国旅游及旅游行业年增长率将达10.9%,潜力巨大。2007年中国旅游及旅行业将创造1360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和541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对GDP贡献达2892亿元人民币。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约600万人,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800万人以上,人才缺口至少在200万人以上。以导游人才为例,全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合格导游仅8万多名,特级导游只有数十名,高级导游仅有几百名。

薪酬指数:导游的工资水平按不同的级别在6万~10万元之间,其他部分按项目奖金发放,高级别的项目经理年报酬在20万元以上,并有机会成为公司合伙人。

成功通道:随着人们对个性化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旅游策划人的职业前景日益显露。与普通导游不同的是,高级旅游策划人要随时把握旅游市场的最新趋势,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出个性化的旅行计划,并监督实施。旅游策划人的职业要求比较高,从业者通常需要有导游或旅行社工作经验。此外,具有境外旅游策划、项目开发,组团调度等能力的是旅游行业目前炙手可热的关键人才。

3 汽车美容师

行业背景:汽车业的利润中,有50%来自于汽车服务项目,其中汽车美容因属经常性项目更不可小视。目前,上海拥有经营资质的汽车美容店几百个,而“无照”美容店则有很多。专业汽车美容技术人才紧缺,已经成为汽车美容行业的共识。不仅街边规模较小的汽车美容装饰店缺乏专业的人才,就连一些4s店也缺这样的技术人员。所以可以预测,汽车美容师,在2007年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仅上海市就需要5000人,而目前只有几百人。

薪酬指数:刚进这一行的汽车美容师起薪2800元,业务越好,奖金越高。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汽车业的行业利润,是全社会各行业平均利润的两倍。国内汽车生产业的利润在30%以上,甚至高达35%。而目前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最高在10%~15%之间。基于这样的行业背景,作为汽车服务行当之一的汽车美容从业者的薪酬必然也将随着汽车行业总体火爆行情而持续火热。

成功通道:纯熟的技术,善于学习的态度,还要掌握职业化的工作流程,以及团队的配合,才有可能磨砺出真正的优秀的汽车美容师。

4 高级咨询师

行业背景:咨询业进入成长初期后增长速度将达到100%~200%。而未来几年的咨询行业必然会以高于两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需求无可估量。

薪酬指数:据业内薪酬调查,咨询业在各行业薪资中属高位,其中咨询总监以22万年薪拔得头筹,即便是级别较低的咨询员,平均年薪也有6万元。据调查,上海高端领域咨询服务业收入位居榜首,高出其他行业30%。

成功通道:咨询业无疑是高智力人才聚集的代表性行业,聚集了众多的高学历人群、海归人才,名校的MBA更是备受业内知名公司青睐。咨询业往往被称为MBA的后续教育,参与对企业的咨询过程,接触复杂的Case,认识接触行业圈子里的朋友,对个人将来的发展十分有利,很多人做了几年咨询后即被企业挖走,一般可进入企业的管理层。当然,进入跨国咨询公司并不容易,录取比例通常只有千分之五。这一行业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但一旦立足,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不失为火爆行业之首,如果能进入世界顶尖的管理咨询公司,如埃森哲、麦肯锡、波士顿等,自然就能成为人人羡慕的金领,

5 医药销售

行业销量:国内目前有4000家以上的制药企业,而且在华外资制药公司相当多。2007年销售人才仍将居于医药行业招聘需求首位,需求井喷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各企业加大了对市场的投入,争相推出新产品抢占市场份额,使得人手吃紧。

薪酬指数:2007年,这类人才需求量更大。如今,医药销售人才的年薪在6万元左右。医药销售的收入回报尤为高,特别是业绩好的销售代表,年薪20万元的比比皆是。预计2007年医药行业的薪酬增长幅度高达8%~9%。而且国内的药业公司给员工提供多样化的福利方案,对年轻的员工提供短期性质的福利项目,对年龄较大的员工加强养老以及医疗方面的福利项目。

成功通道:医药销售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不但要对自己辖区内的药品零售店进行公司的产品宣传,入店培训、理货陈列、公关促销这样的日常工作,还要负责处理客户服务问题,包括给用药者必要的指导。伴随医药销售行业的逐步规范,行业大量需要在医学科班出身、学术知识和销售技巧两方面同时具有专业化水准的医药代表。因此,具有营销或医药专业知识技能、团队意识强的营销管理专才将是制药企业争抢的目标,职业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6 高级物流师

行业背景:随着中国物流业急速发展,预期在未来5年市场需要100万名专业物流管理人员,人数是现在的20倍。相关统计显示,目前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学学历以上的仅占21%。许多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很少受过专业的培训。

薪酬指数:行业薪酬调查表明,物流行业中低层岗位薪酬并不高。工作第一年月薪多为1000~1500元,工作3年以上才能突破3000元大关。职位越往上走,薪酬越呈现出飞速增长的态势。业务主管有3000元左右的月薪,到了部门经理,就快速升至8000~10000元;而高级物流经理年薪可以达到50万~100万元不等。此外,企业性质不同,薪水标准也有差异,如国有企业高级物流经理年薪为20万~40万元,同样职位在中外

合资企业则可能达到百万元以上。

成功通道:与传统意义上的铁路、汽车等物流行业相比,现代物流行业所涉及的方面要多得多。除了常见的第三方物流外,还包含了信息流和电子商务。传统意义上的物流人员如司机,采购员、仓库保管员等早已满足不了现代物流企业的要求了,因此出现了新兴的职业物流师。物流师如获取ILT物流职业资质证书或美国注册物流师CTL证书,或者学习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将会让薪酬有较大的飞跃。

7 网络媒体人才

行业背景: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据权威部门估算,单就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网站、各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网站,门户网站等从事网络编辑的人员而言,就多达300万人,未来十年内,网络从业者需求将呈上升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30%。

薪酬指数:目前,大的门户网站的网络编辑的月薪在5000元左右,中等职位的收入在8000~10000元。而当整个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越来越多的时候,从业人员会有一个更好的回报。

成功通道:2007年会有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网络媒体业,传统的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中记者编辑转入网络传媒后,其对新闻的把握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优势更加明显。因此,精晓计算机技术、兼具传统媒体从业经历的资深记者、编辑,其晋升通道被看好。

8 景观设计师

行业背景:目前,全国已有数万名景观设计人员,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大城市。然而,整个行业的人才缺口还是很大,达20万人。

薪酬指数: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景观设计的需求不断扩大。需求旺盛加上专业本身的含金量,景观设计师的收入也很高,年收入可达12万~50万元左右。

成功通道:景观设计师的从业平台主要在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尤其是北京和上海。随着世博会的临近场馆建设,城市开发,轨道交通拓展,旧城区改造等重大建筑工程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上海需要大量景观设计师。包括2010年的世博会园区。城市轨道交通以及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大量的开发商去外地投资开发,在外省市购置地块建楼,这些都推动了整个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同样,北京的申奥成功也为景观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娴熟技术加丰富的工作经验,是成为该行业精英的不二法则。

9 游戏策划师

行业背景:眼下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游戏玩家,可以玩的游戏也成百上千。随着游戏市场前景的蒸蒸日上,游戏正在跨进高雅的艺术殿堂,已成为继文学、戏剧,绘画、音乐等之后的第九艺术。游戏职业也成为目前中国职场最火爆职业之一。但游戏业的异常繁荣难掩专业人才的匮乏,全国缺口量达10万人。

薪酬指数:一个好的游戏,最主要的不是技术而是策划。因此,各大网络游戏运营商都在争相招进新人。据悉,目前游戏策划人才的待遇非常优厚,大多数网络游戏公司的策划岗位年薪都在10万元以上,多的甚至高达百万元。但即便如此,仍然是人才难求。

成功通道: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把游戏当成工作与玩游戏有本质的区别,游戏策划对从业者的要求很高,不但要了解国内外行业发展的态势,还要具备相当的技术功底,能将艺术和市场结合起来。

10 职业规划师

行业背景:我国目前从事职业规划,职业指导的专业人士数量非常有限。全国大约有50家职业咨询机构,2000多个就业指导中心,1.8万个职业介绍所,10万名从事就业服务的人员。其中,已取得职业规划师资格的不足500人;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的只有1万人,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400人。

薪酬指数:职业规划师的身价不断攀升,收入也从先前的不稳定开始步入稳定高薪群体,业务能力强的职业规划师年薪约在18万元左右。

上一篇:乡村医生儿保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医生考核手册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