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药物咨询

时间:2022-06-14 01:09:48

中药的药物咨询

摘 要 综合分析中药在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合理使用中药,并实时更新合理使用中药的知识和相关技能。

关键词 中药 安全性 禁忌 损害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024

Abstractto mak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potentialsafety hazard for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o indicate rational use of medicine,and to provide real-time updates for knowledge and skills relevant to rational use of medicine.

Key wore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afety;contraindication;impairment

药物是人们防病治病的武器,用药必须安全可靠。祖国医学很早就认识到用药的安全性问题,古代医家对“药”和“毒”有深刻的认识,根据“药”和“毒”的辩证关系分类,区别对待,主要表现在中药煎煮方法、给药途径、药物炮制、药物制剂、用药疗程、服药方法、用药剂量以及用药禁忌等。其中用药禁忌还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禁忌、服药的饮食禁忌。笔者通过对我院患者用药咨询分析,药师教育患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正确辨证施治,选择药物。如感冒,众人皆认为乃小疾也,自行购药者较多,但是感冒也分许多类型,有风寒、风热、感寒湿滞、表里双感、气虚感冒,如表里双感可选用解表化湿药物,如霍香正气丸(水、液、胶囊);而气虚感冒就不应用专事疏散的药,一般的感冒药疗效并不好,当扶正驱邪,益气解表,补中益气丸还适之;但是如果辨证有误,风寒感冒使用外感风热的药物,可使病情轻则贻误病情,重则可使病情急转直下,无法挽救。

二,煎煮中药,通过我院药房粗略统计,部分年龄人(80后,90后)不知中药如何煎煮,药师应告知正确的煎煮方法,而其中最主要是附片、草乌、川乌等有毒药品一定要先煎去麻才能服用。

三,合适的用药剂量能达到治疗目的,有些中药的作用与用量有关。如甘草1~3g能调和药性,5~15g能益气养心,大量服用或小量长期使用,患者可出现水肿、低血钾、血压升高等;大黄1~5g泻下,小剂量0.05~0.3g收敛而便秘;长期使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紫雪丹、至宝丹等,会因蓄积而出现慢性汞中毒,胖大海作为饮料长期泡服,可致大便溏泻、饮食减少、脘腹痞闷、消瘦。阿胶、熟地、玄参等滋味厚腻,易滞胃膈;黄芩、黄连、黄柏苦寒,易伤脾阳;川芎耗气、红花破血;都不可用量过大。

四,配伍禁忌。我国应用中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思想在《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中就记载有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分类的原则,对于中药配伍的“十八反”、“十九畏”均已流传至今。这是每个中医药工作者都熟知的,而自购药的患者却不熟悉,并且临床上经常有患者想早日康复,既服中草药又加用西药和中成药,引起药物性损害还不知道;还有一些西医医生也不清楚中药的配伍禁忌,有时处方中几种中成药也存在有中药的配伍禁忌;在临床需要药房中药师给予指出;另外中西药合用时,中药与西药分别间隔半小时至一小时服用,并要嘱咐患者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及时与医师和药师勾通。

五,特殊人群用药安全咨询。有些中药对肝功、肾功有影响,肝肾功能不全要避免使用对肝肾损害的中药;糖尿病人有些中药也不能服用,如龙眼肉、大枣等;高血压病人服用的中成药含有西药降压成分,要注意不能中西药合用;老年人、婴幼儿服中药效果俱佳,也要注意合理用药。以下分别简单叙述。

对肝功有影响的中药

可致肝细胞损害的中药:主要有黄药子(又名黄独)、苍耳子、千里光、鱼胆、雷公藤、棉花子、艾叶、篦麻子、蟾酥、木薯、广豆根、北豆根、砒石、苦楝子、黄药子、石榴皮、地榆、密陀僧(又名黄丹)、铅丹、铅粉等。其中苦楝子、黄药子、篦麻子、雷公藤煎剂等如超量服用,可致中毒性肝炎,出现黄疸、胆肿大、肝区疼痛等症状。苦楝子所含的苦楝素、苦楝萜酮内酯可刺激和损害肠胃黏膜,过量吸收后损伤肝脏,并能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损害,甚至休克和呼吸中枢麻痹。密陀僧、樟丹及铅粉,系铅的氧化物,临床经常遇到因服含有密陀僧的偏方而中毒的病例,临床现象有腹痛、肝肿大,轻度黄疸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上升等,有的患者被误诊为病毒性肝炎而住院。

可致胆汁瘀积型肝炎或混合型肝损害的中药:主要有苍耳子、绵马贯众、黑面叶、蓖麻子、望江南子、红茴香、金果榄、百花丹等。部分药用植物种子中含有毒性植物蛋白,具有细胞原浆作用,如苍耳子、蓖麻子、油桐子、望江南子等;苍耳子主要成分油苍耳苷、苍耳醇、苍耳酯等,脱脂后水浸液可提出一种含有葡萄糖和鼠李糖苷样物质,具有毒性作用。

对肾功有影响的中药

植物类:①含生物碱类:近年来发现,不但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均可导致急性肾衰,而且含上述中药的一些制剂也可引起肾损害甚至急性肾衰。如含雷公藤类中成药有雷公藤片、雷公藤总苷片、昆明山海棠片等,剂量稍大时即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腰痛和肾脏叩击痛。一般在服用数日后可出现少尿型急性肾衰。临床应用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对已有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避免使用此类药物。②含其他成分类: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等均含马兜铃酸,中毒可致肾小管坏死出现面部浮肿,渐至全身水肿,尿频尿急,甚至出现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而死亡。含蛋白类(巴豆)、含挥发油类(土荆芥)、含皂苷类(土牛腾)、含蒽酰苷类(芦荟)和含其他苷类(苍耳子)等也可以导致急性肾衰。患者需遵从医嘱慎服,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动物类:①斑蝥类:斑蝥的肾毒性极强,主要含有斑蝥酸酐,超量内服或外用制药不慎均可引起中毒。因毒性强,发病迅速,若治疗不及时可致肾功能不能完全恢复或死亡。②其他类:蜈蚣、蜂毒等也具肾毒性,应用时要严格控制剂量。可引起急性肾衰的含动物类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蚂蚁丸、蛔虫散。对此类药物中毒,如发现早、治疗及时,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恢复。

矿物类:①含砷类:砒石、砒霜、雄黄、红矾,以及中成药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六神丸、砒枣散等,均含砷元素,被服用后可水解成3价砷离子,对机体的毒性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危害神经细胞,使中枢神经中毒,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临床表现有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和转氨酶升高、黄疸、血尿、蛋白尿等肝肾功能损害。②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红粉,以及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安神补脑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丸等,均含汞元素。被服用后可水解生成2价汞离子,后者被机体吸收后迅速弥漫到各个器官和组织,过量服用可产生各种中毒症状。泌尿系统表现为少尿、蛋白尿,严重者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人用药

有些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含有西药成分,如消渴丸、消糖灵、糖维胶囊,含有西药格列本脲,服用消渴丸等药,严禁同时与其作用类似的西药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吡脲同时服用,以免降糖作用过强,导致低血糖。

中药药酒及含乙醇的中成药与磺脲类降糖药同服时,也会导致低血糖或头晕;严重者可出现昏睡等酩酊反应;长期或过量服用药酒的同时,又用胰岛素,所含乙醇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降糖的作用,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和不可逆性神经系统症状,这是因为药酒中的乙醇在氧化时,能阻碍甘油、乳酸和某些氨基酸转变为糖异生过程,胰岛素也是抑制糖异生的作用,二者联用作用增强,导致上述严重不良反应,故无论白酒或药酒,都不可与胰岛素通用。

老年人用药

老年人体弱多病,一人往往有多种疾病,临床上经常也是多种药齐上,但老年人病情复杂多变,若药物使用不当,可使病情急转直下,甚至无法抢救,故首先明确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对有些病症能不用就不用药;要辨证论治,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用药要从最小剂量开始,中药虽然活性成分含量低,作用缓和持久,但慢性病人长期用药时,要注意不要选择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用药因人而异,最好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另外老年人爱用滋补药,也要严格遵照中医理论,按需行补。

婴幼儿用药

中药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对于婴幼儿常见病、疑难病,中医中药有独特的疗效,但婴幼儿许多器官和组织未发育成熟,新陈代谢旺盛,故婴幼儿用药要注意及时,用量要轻,宜用轻清之品,并辅佐健脾和胃和凉肝定惊药物,宜饮食调理,不要用滋补品。

合理使用滋补药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总感觉体力精力不足,想用些滋补药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但不分气血、阴阳、寒热、温凉,滥用补药,中医还讲究按季节时令使用滋补药,春平补、夏轻补、秋润补、冬大补,冬季人体的阳气潜藏,滋补药物易于吸收,使体质得到增强,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如果忽视季节时令,春夏大补,则容易上火,出现口干、咽燥,甚至引发新的病症。婴幼儿生机旺盛,不宜用滋补品,否则会使机体阴阳失衡,伤及脏腑气机。

讨 论

上述材料只是临床上用药的冰山一角,有些中药对心血管、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有些有致癌作用。药师应该告诉患者如何合理使用中药,既要治好疾病,又避免机体受到损害,注意用药安全有效;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以及肝功肾功不全者,要定期检查,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服药后可检测血糖、血压,密切关注药品对机体有无损害。药房药师要随时加强更新知识,了解药物成分,告知患者少而精的用药原则。中药品种繁多,成分复杂,有些中药含有生物毒素,用之不慎将对人体造成伤害。目前对许多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机制尚不清楚,中西药合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

2 王丽霞,李力,等.含西药中成药的安全使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2,2(4):211-214.

3 全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教材.2007.

上一篇: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桂枝茯苓胶囊在妇产科临床应用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