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英语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2 04:40:26

专业英语课程总结

专业英语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专业英语课程;认知状况;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234-02

一、引言

2001年9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本科院校应该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并要涉及到一些高新技术的专业。争取在三年内,这些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人型才,而双语教学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有效的途径(石慧,201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199) 以下简称《大纲》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规定专业英语教学不再是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还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

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王白英(2013)和王培等人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高校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尽相同,虽有一部分人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可是因为其他原因,如缺乏对英语的兴趣、对专业英语的时间投入较少和专业知识基础不好等导致专业英语学习效果不好;还有部分人的英语水平根本就达不到大学英语四级,另外精力投入不足,努力程度不够。这样较差的英语基础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

陈华(2013)对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比较明确、投入的时间少,没有形成晨读的习惯、班级内部英语学习的氛围不理想;关于一些英语基本技能方面,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量少、口语表达能力很弱、写作能力较弱等问题突出。对于这些问题他提出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应该需求进一步巩固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够使英语教学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深入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口语的交际能力,要把英语当作一种交际工具,能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有利影响等措施。

以上是对于双语教学的研究,这些对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主要对两个班级,一个班级已经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一个班级还未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对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必要性的影响因素,最后利用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二、变量选择与计量模型

本文研究采用的数据是来安徽财经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两个班级大学二年级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一共发放60份问卷,实际回收5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是91.67%。58%以上的受访学生认为开设此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受访学生中61%的学生是女生,39%的样本是男生,女生样本比男生多。受访者的平均年龄是21.78岁,最大的是24岁,最小年龄是19岁。受访者最近一次的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的最高分是556分,最低分是0分,明显最低分和最高分的差距是非常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异。英语水平的差异较大,对于大学生接受专业英语知识也有较大的影响。受访学生中63%是来自农村的生源地,比来自城市的学生多26%。在60位受访者中,51%的学生已经接受了专业英语课程,49%的学生还未有专业英语课程。55%的受访者会选择将各种已经学习的课程,如社会保障、西方经济学、数学、统计等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归纳、贯穿到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中。本文使用变量的定义和描述性统计见表1.

本文采用Logistic模型检验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必要性的影响因素。模型的因变量是受访者关于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必要性的认识,如果认为非常有必要,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自变量为个人特征变量。自变量包括个人的性别、年龄、最近一次参加大学英语四级的成绩、出身、是否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以及是否将各种已经学习的课程,如社会保障、西方经济学、数学、统计等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归纳、贯穿到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中。具体计量模型如下:

(1)

方程式(1)中,左边的表示第表示r个受访者对于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必要性的判断,它是受一系列因素影响的隐函数,其实际值是我们无法观察到的。

三、实证结果

表2是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必要性的计量回归结果。性别变量的系数值是-0.1462,这表明对于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态度上存在性别的差异,男性对开设此课程的重视度比女性高。这样现象原因可能是在财经大学中,男生的开拓思维能力比女生强,;男性和女性在认知能力和专业兴趣方面也存在着差别,男性在技术和实验等方面明显优于女性,并且相对于男性来说想象力更加丰富,他们更加理性化,注重实践能力,因此学习专业英语效率比女生高,而女生对待专业英语课程一般都是在于兴趣爱好和学习要求。这一发现给学校开展专业英语课程给与一定的提醒,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该注重男性和女性的差别,积极发挥男性的优势,想办法改变女性的学习劣势状况,以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年龄变量的系数值是-0.0084,这说明年龄变量对是否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影响成负相关的影响。即随着受访学生年龄的增长,则认为开设社会保障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在不断的降低,反而年龄较小的受访学生对开设社会保障英语课程的意愿比年龄大的学生要大。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教育投资的折旧率也在不断增加,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同一个班级内年龄较大的学生比较更多的关注将来的就业,他们认为自己太大了,和年纪小的同学比较以后在考研肯定是出于劣势。就年龄这点来说,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对年龄偏大的同学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明白,在大学中的学习,年龄不是问题所在。反而年龄越大更应该加大丢知识的渴求。

受访者最近参加的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的系数值是0.0008,大学英语成绩变量的结果表明,这表明大学英语成绩这个变量对同学选择社会保障英语课程呈正面影响,即大学四级英语成绩较高的同学,认为社会保障英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较高,反而大学英语成绩较低的同学很少人赞同开设此英语课程。社会保障英语课程,是以英文为载体的课程,它是借助英语这个语言工具,结合规范的实证分析的经济学方法,将本专业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点都融入进去。这相对于中文课程,不仅需要具备较好的额英语基本功,还应该具备大量的和社会保障相关的专业英语的知识。因为中国之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学生深受其害,他们在英语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方面有着比较目扎实的基础,但是,英文口语交流和听力明显较差,有些学生甚至在日常生活的英语交流都无法进行,大多的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都是“哑巴英语”,好多学生根本就不敢张口说英语,这对于英语的学习来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即使具备一定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多数也只是英文较少字数的短文阅读和写作,对于长篇英文阅读和写作则有较强的恐惧感和不适应。良好的英文功底需要长期的积累,不仅在英语的写作和阅读方面需要加强,发音和口语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学习生活保障英语课程的基础。这就要在将来的专业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英语水平,根据学生的具体英语能力进行教学。否则,盲目的开设社会保障不仅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学生出身这一变量的系数值是-0.0119这样的数据表明学生的生源地为城市户口对开设此课程起到正面的作用。这样的计量结果表明户口在城市地区的学生与户口在农村的学生相比较而言更倾向于开设专业英语新课程。生源地为农村地区的学生与城市地区的学生相比较而言,后者在大学之前接受的教育条件比前者更加优越,他们的英语基础比较好,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对专业英语课程更加给予肯定。但是在现实中开设此课程是对全部学生开设的,来自农村的学生更应该重视此课程,在将来的学习中弥补之前的不足,教育工作者也应该重视这点差别,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是否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这一变量的系数值是0.1253,这表明已经在进行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生更加肯定此课程,反而那些还没有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生对此课程的肯定不及前者。可能是因为已经在接受此课程的学生在上这一课程的过程中对专业英语课程的了解不断的加深,更加清楚和明白这一课程的意义。而那些还没有开设这一课程的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感知上,只是从朋友、老师或网上得到的片面了解。

在是否希望本课程将各种已经学习的课程,如社会保障、西方经济学、数学、统计等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归纳、贯穿到本课程的学习中这一变量的系数值是0.3572,这样的数值表明希望本课程将各种已经学习的课程,如社会保障、西方经济学、数学、统计等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归纳、贯穿到本课程的学习中的学生更倾向于开设这样的英语课程。原因可能是他们对整个知识框架了解较清楚,对各个学科脉络之间关系了解较深入。他们更希望可以借用另外一门课程来丰富自己的知识。而那些不会归纳的学生对那些已学知识认识的不够透彻,还不清楚之间的联系,因此对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四、总结与建议

本文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是否有必要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对认为是否有必要开设专业英语态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为了使课程专业英语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打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教师需要积极的创造互动的课堂环境,积极与英文不好的同学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兴趣,还会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第二,区分清楚专业英语课程和英语课程之间的差别。导致学生不接受社会保障英语教学的原因之一就是对社会保障专业英语课程和普通的大学英语课程之间的区别和关系没有很好的把握。第三,改善教学方案。教师应该针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 陈思本,大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反应,高教探索,2007年第3期.

[2] 石慧,论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15期.

[3] 王晶晶、张莉力、白丽娟,基于专业英语教学实践的关于双语教学方法的思考,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年第15期.

[4] 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1期.

专业英语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 汽车专业 英语课程 教学现状 调查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0150-03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仍以基础性教学为主,而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应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高职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技能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所有这些任务、目标和要求都迫切需要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结合起来,真正使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实现无缝对接。汽车专业英语课程就是在这样的要求下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技能性强的新兴课程。本文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思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与其他院校合编的调查问卷,共35道题。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了解学生对汽车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观念和态度;二是了解学生对汽车专业英语课程学习的自我评价;三是了解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四是了解教学环境与条件;五是了解课堂教学;六是了解汽车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制与使用。2012年10至12月,课题组将《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发放给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91份,回收186份,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达97.38%,有效率达97.38%。发问卷时,所有受试者都结束了一个学期的汽车专业英语的学习。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调查问题:你认为有无必要开设汽车专业英语课程?结果显示:认为有必要的占69.89%,认为没有必要的占18.34%,选择无所谓和不知道的占11.83%。另一问题:你认为学习汽车专业英语对你将来的工作有用吗?认为有用的占55.91%,认为用处不大的占34.95%,选择没有用或不知道的占9.14%。这些数据显示,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学习汽车专业英语是有必要的,而且知道对他们将来的工作是有用的,这样教师也了解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明确的,也确定了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

学生对汽车专业英语课程学习的自我评价调查如表1所示。由表1可看出英语成绩不及格的占46.78%。高职学生的英语成绩差,这是事实,因此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汽车专业英语这门课程时,对于听说、阅读、翻译和专业词汇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特别是翻译和专业词汇,分别占到54.84%和51.61%。

(二)汽车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情况。课程设置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并简要规定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英语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大一上学期开设,56~64学时,每周4节。调查问题:如果开设汽车专业英语课程,你希望什么时候开设?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入学就直接开设的占29.57%,认为学完公共英语课程的占21.51%,认为与公共英语课程同步的占26.88%,认为通过外语等级考试之后的占22.04%。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各种情况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当。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应考虑公共英语、汽车专业主干课与汽车专业英语之间的关系,做到三者之间的无缝衔接。

公共英语教学应为汽车专业英语教学作好铺垫,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英语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侧重于有关专业技术的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某一职业岗位应用英语的能力。同时,由于汽车专业英语与职业方向联系紧密,教学中需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背景,因而汽车专业英语还要与汽车专业课程有机联系。一般在主干专业课结束后开设,以利于运用专业英语作为工具,来说明或表达相关职业中的问题。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英语教育与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英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而是与职业紧密联系的一种技能,让学生了解学以致用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英语的必要性。

(三)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环境与条件。详见表2。

表2显示,汽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在安装了多媒体设备的传统教室上课的占45.16%,而在现代多媒体上课的只占19.89%,这表明现代教学的多媒体技术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提高。另外,汽车专业英语教师队伍方面,英语专业毕业的占34.95%,英语专业毕业又懂专业知识的占33.87%,和学生认为理想的汽车专业英语教师60.75%的比例相差26.88%,这说明汽车专业英语教师的短缺。目前,大部分高职普遍缺乏既懂汽车专业知识又能应用自如地进行英语教学的专门汽车专业英语教师。因此,就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一是英语专业教师虽然英语语言功底扎实,听力口语俱佳,但一接触到专业知识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二是专业教师中英语较好者,虽专业功底较深,但缺乏英语教学专业培训,很多教师在发音、口语等方面存在缺陷。因此,不论是哪一类专业英语教师,要想真正教好专业英语课程,还都需要接受培训。

(四)汽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情况。调查问题:你的教师上汽车专业英语课时,使用的教学方式是( )。认为阅读与翻译结合的占30.11%,认为阅读与翻译为主,辅以听说的占51.08%,认为听说读写译综合练习的占12.90%,认为听说为主,辅以读写的占4.89%。这些数据显示,授课教师所选教学方式与学生在另外一题的比例不谋而合,这一题为“你希望教师在汽车专业英语课堂中采用哪种教学模式?”认为采用综合模式教学的占68.82%。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模式是大部分学生可以接受的。

调查问题:你对目前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满意程度。认为很满意的占7.53%,认为满意的占68.28%,认为不满意的占19.35%,认为很不满意的占4.84%。这一组数据显示,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水平持不满意态度的只有少数,这与学生的英语基础差有很大关系。这组数据也表明汽车专业英语教师基本能胜任该门课程的教学。

调查问题:你认为目前汽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特别欠缺什么?认为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占30.11%,认为引发学生思考的训练的占23.12%,认为必要的汉语翻译的占23.66%,认为专业课知识信息量的占24.73%。这一组数据显示,汽车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主要欠缺的是教学活动和课堂训练,这表明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同的讲解内容可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多媒体”教学、交际法、“以写促学”法等,只要适合课堂都可加以借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五)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教材使用情况。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工具,是语言输出的主要来源。教材的质量和对学生的合适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面对高职教育的突飞猛进,给不同层次的高职学生提供质量高又合适的教材很值得重视。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和2012级使用的教材是由本院的英语教师文艳玲和汽车专业教师谭克诚合编的《图解汽车维修英语》,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的具体使用情况见表3。

表3数据显示,目前所使用的汽车专业英语教材与专业的相关比例达到90%以上,难易程度也正好符合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只有19.89%的学生对教材不满意,基本上达到编写教材的目的。今后,在更新教材的过程中,应注意教材层次的多样性,注重实用,在内容设计上进一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因为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所以对教材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且,现有的高职汽车专业英语教材比起本科生使用的教材还是缺少更多可选择的经典教材。

三、对策

结合上文的调查结果及其相关分析,笔者认为应通过以下策略促进高职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发展。

(一)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将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五大技能与汽车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模拟学生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与英语有关的问题,如阅读操作说明书、用英语向外商介绍汽车的基本构造等,加以分析总结,并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来淡化专业英语的枯燥性。可以考虑引入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二)工学结合,深度融合。教师应将英语学习与汽车行业的各种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以汽车知识和技能为内容的英语语料来提高学生的各种英语技能;使学生(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51页)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获取汽车领域各种信息,达到英语应用能力和汽车后服务行业职业岗位能力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开发适合高职学生英语水平且符合能力岗位需求的汽

车专业英语教材。可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学生编一些与实际汽车维修、技术应用密切联系的案例性校本教材,如维修仪器设备的英文说明书、操作说明、维修手册等;针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增加一些汽车商务英语方面的教材。

(四)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学院可选派教师进修,到国内各汽车外资企业学习,甚至到国外留学,这样,既能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又能增强其实践操作技能,适应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同时,还需要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

总之,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每一位英语教师去研究和解决。在教学中,正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英语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形成和提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推进汽车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刘黛琳,张剑宇.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

[2]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3]刘杰.高职ESP教材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基金项目】2013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3JGB418)

【作者简介】文艳玲(1975- ),女,湖南永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英语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

专业英语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1.1课程设置轻实践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企业开始走上国际舞台,所以它们要求电商专业的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能力,特别是专业英语的实践能力。可据调研结果显示,多数电商企业都认为现阶段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虽然也通过了A/B级考试,但其专业英语实践能力还是较低,不太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这与该课程的设置只重视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有着莫大的关联。

1.2教学模式陈旧

据调研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与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专业课程比较起来,喜欢上英语课程的同学本来就不是很多。再加上,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英语课程从大学一年级一直学到大学三年级,虽然课程的名称和内容不相同,但是教师们的教学模式都是很类似的,无非就是老师在课上讲讲单词和词组,再翻译翻译课文,做一做练习题。对于这种没什么新意的教学模式,学生们早就提不起兴趣来了,所以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也就没有热情了。

1.3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电子商务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在多数学校里该课程的考核方式都是笔试。教授该课程的教师们却认为,仅以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考评方式非常不科学。因为这种单一的考评方式既不能体现出电子商务英语课程的特点,又难免会使学生养成平时不认真学习,期末考试前突击老师给出的“重点范围”以求考试能够过关的坏习惯。

2高职电子课程商务英语课程改进的措施

2.1改进课程设置

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将英语语言的学习与电子商务知识的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将学生原有的大学基础英语知识拓展到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范畴,同时对于学生原有的电子商务知识也进行了温故而知新。因此,改进原有课程的设置应该以专业英语教育为主线,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尽可能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以职业岗位中可能遇到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英语知识的有效结合为课程内容,主力抓好专业英语的实践教学,务求学生学完此课程后,能够熟练掌握电子商务英语的常用术语与惯用语法,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电子商务信息处理与业务操作。

2.2创新教学模式

陈旧的教学模式不能唤起学生们学习电子商务英语的兴趣,探索开放式教学模式很重要。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首先,教师需要调动起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那么除了上好第一节课以外,还可以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入不同的电子商务英语小故事。例如:教师在讲授电子营销(ElectronicMarketing)时,就可以引入Google搜索引擎和eBay网站的趣事。其次,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转变自身的角色,不能再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应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法、任务驱动法、交际法等等。再次,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电子教学平台模拟实际的工作情景,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强调学生“能说会做”,成为专业英语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达到高职学生学习专业英语所要求达到的实用目标。最后,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满腔热情、风趣幽默的谈吐、准确的发音和清晰的讲解,并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课件和视频文件,力求使学生觉得学习专业英语是一种享受,并且能够学习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2.3改革评价方式

电子商务英语课程的考评方式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即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而做出的评价。在平时授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形成性评价。即当一个单元学习完毕之后,学生们就会被分组来进行在线单元测试,该测试可以由电子教学平台提供。在测试的过程中,不仅仅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们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能力行为来进行点评打分,不同的小组之间也要根据他们完成的情况来互相打分,而且每个学生也会被要求给自己打分。这样一来,评价的主体也变成多元化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了。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结束后对最终结果所进行的评价,即期末考试。教师们可以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考核的知识点要全面、要具有代表性,而且尽量不要给学生们在考试前划范围,以免使学生养成不良习惯。

3高职电子课程商务英语课程改革的总结

我国高职电子商务英语的教学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英语实践能力并不强,不能完全满足电子商务企业岗位的需求。为了弄清楚电子商务英语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问卷调研,在将调研结果整理、分析之后,总结出了三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即改进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和改革评价方式。

笔者在与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英语课程的任课教师们协商之后,试着将改革措施应用到2013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目前看来教学改革的成果还是显著的,学生们对电子商务英语课程更加感兴趣了,其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专业技能也更加熟练了。但是,电子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今后,笔者将会继续探索电子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技能和职业素质,以期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

专业英语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技工学校;珠宝专业;英语课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较早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的购买力日益增强。珠宝一类的奢侈品在昔日鲜有人问津,如今却成为人们生活必备的装饰品和礼品。相应的,我国的珠宝行业迅速发展,其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要求珠宝相关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熟练的外语,从而在珠宝进口、买卖和收藏鉴赏等行业可以充分发挥职业技能,更好地与国际珠宝行业从业人士进行交流。面对这种状况,设有珠宝专业的技工学校纷纷为珠宝专业学生开设英语课程,但受限于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学生英语处于“哑巴英语”阶段。文本针对技工学校珠宝专业英语课程,总结了现在的教学现状,并提出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以供相关专业教师参考。

一、珠宝从业人员英语需求使用分析

珠宝相关行业涉及范围较广,从原材料开采、珠宝加工、珠宝鉴定到珠宝销售等诸多关节都离不开拥有专业理论知识的珠宝从业人员进行跟踪或指导。我国的珠宝行业需要与国际接轨,要求我国珠宝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专业外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珠宝行业。而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来说,其英语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1.珠宝原材料开采环节

原材料开采环节是珠宝加工的开端,目前,在我国的云南和东北等地有丰富的珠宝原材料矿藏。开发矿藏需要采用离子注入机和ICP-MS大型设备等测试仪器。目前,我国的开采设备在研发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大部分开采设备采用国外进口设备,而相应的设备操作和维修人才更为稀缺。由于珠宝专业从业人员英语水平较低,较难阅读相关设备的英文说明书及维修材料,所以矿场多雇佣国外专家和技术人员以达到对设备的更好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采矿成本,不利于我国珠宝原材料行业的独立发展。同时,我国设立在非洲和东南亚的采矿企业也急需英语人才。

2.珠宝加工和珠宝鉴定环节

与珠宝原材料开采环节类似,珠宝加工和珠宝鉴定环节也需要一定数量的进口高精尖设备以达成珠宝的打蜡、倒模、抛光、电镀和切割钻孔的过程。类似钻石、翡翠原石和黄金等原材料价值较高,丝毫的误差会给加工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这更加要求珠宝加工人员可以熟练地与设备生产国技术人员沟通,以完成珠宝产品的精确加工。此外,随着消费者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珠宝设计技法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更新,珠宝加工人员应不断学习新的审美观念和操作技能。这要求珠宝加工人员定期阅读西方时尚周刊、珠宝设计刊物和珠宝加工技巧的学术刊物。由于珠宝设计和加工刊物较多,但被完整翻译引入国内的刊物较少,珠宝从业者需自行学习和阅读英文原版刊物,以提升审美水平。

3.珠宝销售环节

珠宝销售环节是整个珠宝产业的终端,是行业利润的直接完成者。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业和旅游业日益发达。统计显示,2014世界珠宝销售总额达2000多亿美元,中国以600多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名第一,这其中包括零售额及出口总额。我国俨然成为珠宝出口大国。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对珠宝批发销售人员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技工学校珠宝专业英语教学的不足

目前,我国开设诸如宝石学、首饰设计和珠宝商贸等专业的院校将近四十所,其中技工学校占了一半。所有院校的珠宝专业均开设了专业英语课,同其他行业英语课相似,珠宝专业英语课在课程设置和上课方式等方面均存在不足。

1.教学方式传统

部分院校的珠宝专业英语课程仍遵循初高中英语课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互动环节较少,将考试成绩作为英语考核的唯一标准。部分教师甚至认为专业英语课程只是为学生打下英语基础,更多的专业英语词汇应从未来的工作中获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照本宣科,对知识不加分析,一味灌输的情况依然存在。

2.教学内容与珠宝行业岗位需要相脱离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但大部分院校无法做到这一点,技工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与珠宝行业岗位需求相脱离,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将知识真正运用到工作当中。在珠宝专业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侧重讲解繁琐的语法课程,但语法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广泛,其难度也过高,并不适合技工院校学生学习。

相对于基础英语,珠宝英语词汇中涉及大量珠宝原材料开采、珠宝加工设计和外贸过程中的专业词汇。可以认为,珠宝专业英语词汇是矿产、机械、化学、加工和商务英语的综合,巨大的词汇量需要学校设置更多的课程,由教师引导学生记忆并设定使用场景进行训练和复习。但是,目前大部分技工学院将课程安排为专业技术课程或实践课程,对专业英语课不够重视,甚至每学期的专业英语课不到十课时。在学校对专业英语课不够重视的情形下,英语教师也将课程内容化繁为简,忽略了大量英语词汇。

三、提高技工学校珠宝专业英语课程质量的方法

1.培养学生提前预习、团队合作的学习习惯

由于珠宝专业英语涉及多方面专业知识,词汇量巨大,单凭课堂时间无法讲解全部专业词汇。教师应在每学期的第一堂课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配讨论词汇的任务。在此后的每一堂课,要求小组成员在全班学生面前讲解本组在本周学到的专业词汇,并由组员编排涵盖珠宝专业词汇的场景进行模拟对话。小组讲解词汇时,其他组做好记录以便进行期末考核。这种课堂形式不仅摒弃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并且在增加词汇量的同时也锻炼了口语。

2.每学期开展专业英语实践教学活动

如上文所述,目前专业英语教学存在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了使课程符合实践所需,教师应向学校方面申请,由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实践岗位,学生在岗位中体验一段时间后,再回到英语课堂中,总结实践经验,而教师应根据学生实践经验当堂进行英语教学。以“珠宝商贸专业英语”课程为例,其具体实施过程分为四步;首先,轮流指派一名学生进入某珠宝出口商贸公司,体验珠宝贸易跟单员的一天。然后,学生需要一边工作,一边记录贸易来往英文邮件内容并跟随接待人员接待外商。最后,学生回到英语课堂,讲述体验,并由教师讲解学生记录下的英文邮件内容等。实践教学活动对英语课时数量提出更多的要求,院校应适度增加英语课时量。

3.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英语课程中,英语教师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知识的成果。大多数情况下,技工院校珠宝专业英语教师的专业为英语专业或珠宝专业,专业技能单一,教学水平有限。提高珠宝专业英语教师水平应做到三个方面:首先,技工院校应组织全体专业英语教师进行教学水平的考核和培训,通过对教学水平的培训提高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提升综合素质。其次,院校应通过开设英语技能培训班或指派到校外听课等方式提高珠宝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以提升珠宝专业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最后,院校与就业合作企业联合,为英语专业出身的珠宝专业英语教师提供珠宝专业兼职岗位,使英语教师在实践岗位上得到锻炼,从而将实践与英语教学结合,了解珠宝行业规则,明确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将英语课程与实际岗位结合。

4.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

大部分技工院校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尤其是英语知识。当英语教师在珠宝英语专业课堂中讲解知识时,部分学生有听不懂、看不懂的状况,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并没有把专业英语的重要性与未来就业相联系。针对这种状况,英语教师可采用“分班式”教学方法,将基础较弱的学生分为B班,基础牢固的学生分为A班。在B班课程中,教师应以讲解基础知识为主,适度增加珠宝专业英语知识,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在未来就业中的重要性。在A班课程中,教师可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实行小组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或实践活动教学法等,培养出未来珠宝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针对不同方向的珠宝专业,如珠宝首饰营销和鉴定方向的学生,就着重加强学生的口语能力;而对珠宝首饰工艺专业的学生,则重点强化他们的翻译能力。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使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长足发展,不失为一种具有实效的做法,能真正体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宗旨。

技工院校珠宝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今后原材料开采、加工、设计和销售等需要对外交流和阅读英语专业文献等场合加以应用。教师应摒弃复杂的语法教学,从基础出发,将授课的重点放在实际应用上,针对岗位进行教学。在英语的听、说、读、写中有所侧重。在课程中,应培养学生提前预习、团队合作的学习习惯,针对课程脱离实际的情况开展英语实践教学活动,并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而技工院校则应提高对专业英语的重视,对教师加强培训,增加英语课时数。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英语课程满足珠宝行业实际岗位的需求,培养出能促使我国珠宝业与国际接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雯雯.论技工院校英语教学与专业技能的针对性[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12(44):101-102.

[2]张莉.浅谈技工学校英语教学需落实的基础性任务[J].职业,2014,35(12):150-151.

专业英语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专业英语;衔接

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需要认真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不仅要考虑社会对这方面的需求,还要考虑这门语言学科具有哪些特点,并将在改革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到。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现状进行分析,试图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与专业英语课程相衔接,以此来改革高职公共英语课程。

一、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

1.学生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层次不一,层次低的学生占很大的一部分。有的学生层次高、理解力强,经过学习能够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的测试,有的学生理解力稍差些,能够达到英语三级的程度,在英语方面最差的学生对于讲授的内容难以理解。教师在给学生讲公共英语时,一方面要讲课本上所规定的内容,a另一方面还要讲以前英语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尽管很多学生都明白英语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地影响,也能够努力地学习英语。可是,因为对英语的理解力太差,经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并没有取得进步,所以有可能产生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加之这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不当,对老师当天的讲课内容不能完全吸收,时间一长,就与其他英语层次高的学生拉大了距离,从而使其对学好英语的信心逐渐减弱。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现状,迫切的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2.学生的需求与公共英语教学的脱节

学生在高职院校需要经过三年的学习,前两年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最后一年是在校外实习。一些学校所规定的实习时间要大于一年,这样一来,就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的时间更缩短了。学生普遍希望在缩短的课堂英语学习中,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能够与自己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联系。专业英语课程在第二年在开始教授,且每七天讲一次,只讲一学期,其学习的时间远低于公共英语课程。全校的所有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对学校各科的全部学生都是一样的内容,有不少内容几乎与高中英语的内容一致,教学方式也不灵活,教师在课堂一味地要学生死记一些单词。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不能专心学习英语。而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的方式也和高考如出一辙,对于学生来说,英语的实用技能并没有得到提高,高中时期的哑巴英语在大学还是同样的延续了下来。

二、如何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与专业英语课程的衔接

目前,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主要强调对基础知识的完善。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早在没有上大学之前就开始了,并经过了多年的学习。而专业英语教学却是在大学的二年级才开始接触的,因为基础英语学习的时间很长,且没有取得较好地进步,学生对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与信心会逐渐减弱。针对以上提到问题,我们需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把两种英语课程在教学上结合起来,将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即在课堂上同步进行两种英语的教学,在保证公共英语教学效果的前提下,缩小它们的教学时间差距。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在教学上进行彻底地改革,尤其改革目前的教学方法,才能处理好两种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1.教学方法的改革

适合地教学方法对学好英语有很大地帮助,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在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些有效地教学方法。例如有层次教学法、译文教学法、沟通教学法、讲练教学法、作业教学法等等。在英语课程的教学上,笔者觉得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会更有效果。改革后的英语教学中,仍然要重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讲练教学法、译文教学法等,来讲授词汇语法句型。在讲授与专业英语有关的知识时,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作业教学法、沟通教学法比较适合,这样可增加双方的互动性,使学生能多做英语交流,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改革教学大纲

改革目前大纲的内容对完成公共与专业两种英语课程的衔接有着很大地作用,只有先健全大纲的内容,才能顺利地衔接。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应用水平是实现衔接的一个主要任务。大纲的新内容应以学生为中心,分析学生的现实需求,重新制定教师的教学计划。这样一来,对学生的英语应用技巧需做新的规定,英语教学的目标也该调整。目前的大纲对英语应用方面的教学规定较少,新的目标应多增加些如何提高学生在各个场合,特别工作场合下英语应用能力的内容。而且,新的大纲要具有高度地灵活性,要给教学者一定的选择权力,并允许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适当地做些改变。因为,对于英语应用技能的培养有时很难固化和量化。大纲的制定应该以基础英语知识学习为主,但同时也应对某些专业领域的英语应用技能作出弹性的规定。

3.改革教材内容

教材是联系教与学之间的纽带,教学大纲的实施离不开教材,好的教材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为衔接好公共与专业两种英语课程,教材的内容不应太单一,内容要涉及到各个专业,但要学生以本专业的内容为主来进行基础英语的教学,公共英语的内容里要涵盖本专业的英语语言,以使学生专业知识增强。而现行教材对各专业没有很 好地做出区分,其内容多为一些较短的文学作品,与学生的专业缺乏必要地联系,对学生今后将从事的工作帮助较少,不是学生希望学习到的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全面改革的新形势下,其英语课程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应引起高职院校管理者的重视。尤其要改革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课程,以实现新的教学目标。不要将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当作两个完全独立的部分,要将它们看作是一个整体,使它们能很好地衔接起来,这是目前高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

[1]杨建慧.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6):12-14.

[2]黄静.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科技信息. 2011(14):22-25.

专业英语课程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 医学应用型人才 大学英语

【Abstract】For meeting the individual demand of students and social economy developing, we innovated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ar system, improved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and met practical needs, so as to cultivate the medical applied talents.

【Key words】Curricular system; Medical applied talent; College English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应用型本科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学科为基础,以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点是“应用性”。本科应用型人才是指能较好地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够顺利完成理论的应用转化的人才。其本质特征,决定了必须构建以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英语教学亦应服务于该目标。英语作为全球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和实用英语,可以直接了解国外前沿的科技进展、管理经验和思想理念,并有助于国家间的文化交流。

二、课程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制约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根据2009年蔡基刚课题组对国内高校学生和教师抽样调查结果,总结起来,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脱节,不能学以致用。2.课程设置不合理,费时低效,教学内容重复。3.教学手段效率不高。4.应试教育明显,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有限。因此,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三、课程体系改革

1.基础英语课程模块。整合语言知识课程和语言技能课程。在语言教学的同时,摆脱传统的知识型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同时,重点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即听说能力。同时,适当压缩通用英语必修课的学时,使学生能够有时间选修学术英语,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的。

2.科技学术英语课程模块。学生完成基础英语阶段的学习后,直接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会有一定困难。科技英语和学术英语不同于专业英语,但在文体、句法结构、构词法等方面和专业英语有很多相同点。所以在实施专业英语阶段教学之前,所以我们将科技英语和学术英语(医学方向)设为必选课模块,开设两个学期,作为基础英语阶段向专业英语阶段的过渡和衔接课程。

3.医学专业英语课程模块。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作为高等教育的大学英语教育,工具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专业英语教学为学生将来在专业领域的工作、科研、深造打下良好基础,增强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作为医学院校,以往专业英语只在第五学期开设,但随着扩招和英语教师医学专业知识的不足,开设的学校越来越少。本次课程体系改革,在学生第五、六学期开设84学时的医学专业英语课程。采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英语》(临床篇)教材,并配以医学英语视听说材料进行教学。

4.通识英语课程模块。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该模块主要以拓展学生文化及商务方面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与艺术鉴赏力,为将来参加国际交流与跨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跨文化交际、演讲的艺术、英文电影欣赏和商务英语等课程。

四、实践效果

1.本次课程改革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根据我院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在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时聘任医学专业,又有留学背景或有给外国留学生教学经历的教师承担课程,由于每名医学专业教师承担课时较少,一般1-2个单元,因此讲授起来即精又好,很受学生欢迎。也有部分英语教师学习过基本的医学专业知识,掌握一些专业英语词汇,他们经过培训,完全能够胜任和专业教师共同承担的医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同时,英语教师与医学专业教师同时备课,英语教师的医学专业知识也得到了提高。

2.课程体系的多元化提高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生普遍能够主动与外籍人员交流,且在交谈过程中表现的自然、放松。对于文化价值观等话题,他们也能够积极参与,顺利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医学专业英语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医学英语》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医学英语词汇基本的构词法、读音和相关的专业术语,并能够初步阅读本专业的文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专业英语课程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专业英语 教学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1 专业英语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通过近五年的教学,笔者发现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效果较差。罗毅等对安徽、浙江、江西的6所(二类和三类)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其结果基本上代表了全国高校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如大部分学生对教学效果不满意,课堂上教师仅使用阅读或翻译法,教师不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授课以汉语授课为主。然而王宗英等研究发现,学生原本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是有极大兴趣的,多数学生希望开设本专业的学术论文阅读,36.9%希望开设经贸类的专业英语。因此如何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迫在眉睫,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尝试总结如下改进方案:

2 改进方案

2.1 调整开设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授课学期

马丽亚针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300名学生进行的研究显示:70%以上的学生希望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获取专业知识;将近70%的同学认为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后应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因此,比较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将专业英语教学放在第四学期进行。比如学生在入校后的第一学期参加四级考试,第二学期参加六级考试,那么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就可以开设大学专业英语课程,当然西部四六级过级率较低的高校可以适当推后设置。

2.2 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可结合不同专业分级别、分层次进行课程设置。积极开设适用性广、带有共性的选修课,如中高级英语口语、时事英语、应用文写作等,作为过渡性课程为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做准备。缪相林等提出应在专业课的教学计划中设置专业基础英语课和专业英语课。这样两个层次的专业英语课可帮助学生较扎实的掌握专业英语知识。

2.3 整合教材

为使专业英语课程内容充满趣味性,应充分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注意知识内容与专业背景、专业知识的联系,结合学科的前沿性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自觉关注。因此,应整合多本教材,避免文献内容的单一性。

2.4 调整教学内容

除讲授基本专业词汇和文献资料以外,还应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如可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写作及英文文献的查阅进行讲解,也可增加实用的应用文如简历、求职信、英文招聘广告的讲解,使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充满乐趣。

2.5 改进教学方法

李金亮等研究发现认为,实现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工匠式”向“探究式”转变是大学各领域教学的主要基调。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由传统的传递式向“交互式”和“生成式”转变。杨娜提出“任务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马丽亚也认为“任务式”教学法在专业英语教学中会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2.6 教学手段

现代的多媒体等声像工具为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英文原声电影、歌曲、英文网站等经过筛选都可以作为课堂内容,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前提下,让学生感受到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更大的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2.7 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刘益真提出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一名合格的专业英语教师至少须具备以下五种角色:一是教师;二是课程设计师;三是合作者;四是教学研究者;五是测试与考核者。因此,专业英语教师的角色始终贯穿于整个专业英语的教学,涉及到教学的各个方面。

2.8 考核方式

目前很多高校专业英语课程的考评方式都是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加考勤成绩)和考试成绩综合评分,然而平时作业和考试其实主要都是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因此这种考核方式无疑会使学生只注重阅读和翻译,对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无法全面衡量。可见,这种考核方式并不完善。因此,笔者建议除笔试外,还可增加口语考核,平时成绩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小型情景剧、主题演讲、等方式来评定。

3 结语

大学专业英语课程是基础英语教学向专业领域过渡的关键环节,尽管目前国内高校的专业英语教学现存问题较多,然而,从已有文献资料来看,关于该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在大量进行,可见,专业英语教学工作正得到多方位的重视,除了任课教师外,还有很多教学管理者及专家学者也在关注,这增强了我们对专业英语教学前景的期盼。希望以上改进措施能使学生改变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现状,使得21世纪的高等院校能够培养出更多英语水平高专业知识强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毅,李红英.论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外语电化教学,2008(1).

[2] 王宗英,郭高攀,艾国平.大学英语后续教学课程设置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12(6):113-115.

[3] 马丽亚.大学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专业英语)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新西部,2011(9):204-205.

[4] 缪相林,傅斐,李尚忠,朱玉梅.普通高等院校开展专业英语教学有利于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09(12S):7-8.

[5] 杨娜.关于城市规划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福建教育研究,2011(2):95-96.

专业英语课程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调整依据

众所周知,课程设置在整个人才专业培养方案中处在重要核心地位,其可以直接反映一所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办学水平,也将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合理科学的课程设置应该是在不断调整中更贴近市场需求,并受到学生所欢迎的课程设置。这里,我们所说的合理科学其实只是相对于某个特定时期或特定范围内较适用的一次课程设置而已;而一个相对合适的科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是集各开设的课程一个统筹而又能相得益彰的课程体系的总和。科学合适的课程设置总是在不断改革和调整当中的。在此,我们就关于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英语课程设置的调整依据作一初步研究和探讨。

要想了解关于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调整的依据,我们必须先要了解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依据和要求。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首先是以国家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颁布的关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为基本依据来制定的。在《基本要求》里对高职护理学生的英语能力、英语教学的基本课时等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其次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应该是综合考虑到这个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教学规划,并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知识目标而制定的;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也是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对象的层次以及各院校的教学环境及师资力量等因素息息相关的。

由上所述,我们在对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要依据以下几方面来作相应的调整。

一、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调整要以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颁布的关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在《基本要求》里明确规定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其中对于高职高专生的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实行分级指导。A级是标准要求,B级是过渡要求。”我们在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中和调整中都必须始终遵循着这个基本要求。就此,笔者了解到安徽三联学院在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和调整中灵活把握了“必须”和“够用”这两条原则。“必须”原则具体体现在英语课程课时设置满足了上述《基本要求》中的最低学时数180学时,从而在学时上更好地保证了其他专业课的开展;理论学时也从原先的150学时调整为130学时而相应地增加了听说读写等实践课时,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既遵循了《基本要求》,也顺应了医护国际化的趋势;基础英语课程也根据需要调整到高职阶段中第一、二、三学期进行,从时间上为高职护生从第四学期起完成至少不低于8个月的临床实习提供了保证。

二、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调整要以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重要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从根本上决定着课程体系的设置,而课程设置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1]通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是将重点放在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上面,高职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是让学生最终能胜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和保健护理工作,而英语课程则属于素质文化公共基础模块范畴,相对于护理医学的专业模块,英语课程这门公共课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是在为专业服务。换句话说,英语课程在整个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方案中的定位便是为专业服务的,其课程设置应该紧紧围绕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知识目标来制定。其实在前文提到的“够用”原则中,已经体现了这一主旨。如何既能做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又能让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护理人才,这便是我们研究一个动态调整高职护理英语课程设置的真正意义所在。

三、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调整要以国内外的护理教育和护理行业的现状为导向。随着护理行业越来越呈现出市场化、国际化、社区化等多种趋势,尤其在中国加入到WTO后,全球的经济、文化不断交流和融合的背景下,国内的护理教育必将受到很大影响和冲击。我们在调整课程设置时务必要适应这种新形势,以就业为导向,借鉴国内外护理教育的先进经验,适时适度地调整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很显然,护理课程设置中的英语课程也包含在人才培养方案其中。

四、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调整要以高职护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为参照依据。在研究调整课程设置方案中,我们不能忽视学生这个关键的主体。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对英语的接受能力和要求不尽一样。同样的护理专业,高职生和本科生能力和水平总体上必定有差距;高职护理专业里也同样存在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因材施教则要对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不同类别的专业,不同能力的学生要区别开来,就要全方位地对英语课程设置进行综合的调整及至创新。例如,我们可以在保证课程设置相对是稳定的情况下,我们不妨适当地为底子薄能力差的学生增加英语选修课的学时等举措。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高职生总体层次呈现下降的趋势的背景下,在专业方案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如果在同类别同层次的护理院校中英语各方面的考核仍能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那么这种调整方案仍不失为一次成功的调整方案。

五、高职护理英语课程设置调整还应该考虑到师资队伍的力量,教学条件等其他因素。有力的师资队伍是调整英语课程设置的保证,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设施等教学条件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保障。反过来,英语课程设置的调整也依据这些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的是否完全胜任或具备。如果没有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提供的保障来谈调整,那也只是空谈而已。

这里,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安徽三联学院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至少到目前为止应该认定是一次成功的范例,当然包括英语这门课程的设置调整。学院为更好地适应对高职护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曾数次开展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整的工作会议和论证报告,不断结合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及时调整了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在高职生总体层次呈现下降的趋势的背景下,三联学院2010级与2011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实用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中一次通过率分别为96.5%和88.5%,远远超过全省实用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的平均通过率。同时,在不久前公布的2013年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中,三联学院护理系2010级189名学生全部考试合格,合格率达100%,这是很难能可贵的。由此可见,三联学院护理专业的英语课程设置在改革调整的过程中总体来说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

总之,高职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调整必须在既有的课程设置实施一定阶段的基础上,以同样不断调整中的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为导向,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深入地总结、探讨和论证,力争使这门课程调整越来越趋向合理实用。

参考文献:

[1]彭玉高,秦索娜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 中华护理教育 2006.12.(3)

基金项目:

专业英语课程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城市轨道交通 专业英语 课堂教学模式

2013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及装备展览会的举行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期。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教学改革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1]。城市轨道交通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流通部门,在其专业背景下具备服务性质,这种特征突出了专业英语课程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但是在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教学手段单一、教材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亟需深化。

一、调查与数据分析

为探索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笔者对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在校生与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1.在校生的调查情况

调查的在校生包括598名2011级、2012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控制专业与运营专业学生。主要调查内容有:(1)学习专业英语课程后是否了解专业英语对未来工作的帮助;(2)学习专业英语的目标是否明确;(3)对专业英语课程的意见与建议。

调查的结果发现调查对象中高达83.9%的学生不了解专业英语对实际工作的帮助,有75.3%的调查对象不明确学习专业英语的目标。

2.毕业生的调查情况

调查的对象包括2013届就职于南宁轨道交通公司或广州地铁公司的毕业生。主要调查内容有:(1)在工作后是否了解专业英语的重要性;(2)在校期间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对你的工作是否有帮助;(3)你认为什么专业英语技能对你最实用。

调查的结果显示,有超过八成的毕业生认为专业英语对实际工作岗位有重要的意义。几乎所有学生认为英语学习中,“听”、“说”技能对他们最重要。

3.调查结果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1],在校期间他们普遍对英语学习持抵触态度,多数学生认为基础英语重要的原因是英语考级的需要,而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大多数学生的目标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而已。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绝大多数毕业生才意识到了专业英语在职位晋升、工作业绩、学习进修等方面的重要性。

在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中发现,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满意程度低,他们的建议与意见多数为:应增加课时、应增强专业英语的应用训练、应在课上详细说明专业英语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1.明确教学目标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改革应从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开始。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属于新兴产业,在该方向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学校和教师尚未完全掌握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职业需求,重视专业技术课程而忽视专业英语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一来,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就无法统一认识,难以明确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2],在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始终贯彻这一目标,同时应结合行业实际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充实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企业实际运作案例的讲解,明确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强调专业英语的实用性、强调专业英语为专业服务的特征等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专业英语对职业的帮助,体会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创新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高职院校的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在此背景下,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不应当局限于教材的讲解、文章的阅读,词汇的记忆,更应当重现实际的工作场景,锻炼学生应用专业英语的能力,这就要求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创新。

笔者借鉴专业技术实训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2011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的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创新进行了尝试。利用多媒体、专业教具等设备作为载体,以模拟实际工作情景的方式组织了“英语实训”。尝试方法是先在课堂上任务,任务类型分为服务型与技术型两种;学生确认任务后利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去探索解决方法,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在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过程中自己缺乏某一方面的专业英语知识。

通过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强调了专业英语“应用”的本质,学生表示不但深刻理解了专业英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学习英语的方向和动力。

3.转变评价方式

在绝大多数高职85 院校中,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课程的评价方式沿袭了基础英语,即以笔试为主要评价标准,考查点是“读、写、译”。这种考核方式无法满足岗位需求,甚至误导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认知[3]。

将评价的重点转移到课堂教学上是有必要的。结合创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跟踪评价。课上评价的考查点是“说、用”,这正契合了实际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英语教学应当坚持以职业为导向的原则,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强调岗位对专业英语的需求,既可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能够使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工作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闵丽平.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8(2): 12-13.

[2] 牛东育. 基于ESP理论的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海外英语. 2013(7):96-98.

[3] 娄志刚,苏姗.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22(3): 101-103.

专业英语课程总结范文第10篇

物流英语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尤其是对于国际物流方向的高职学生来说,就业方向是国际贸易的物流岗位,物流英语课程就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学生对物流英语课程的兴趣,使学生爱上这门课,能听进去学到知识,掌握使用英语解决物流问题的技能,情境化教学成为物流英语课程的教改重点。

【关键词】

物流英语;情境化教学;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化

很多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都开设物流英语课程,而目前的物流英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老师讲的内容学生听不进去,看不懂物流专业词汇,对整篇的物流文章感到头疼等等,进而不听课甚至不上课。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对专业英语有抵触心理;

(2)专业性强,英语词汇和文章相对难度较大;

(3)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相对较弱;

(4)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物流英语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尤其是对于国际物流方向的高职学生来说,就业方向是国际贸易的物流岗位,物流英语课程就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学生对物流英语课程的兴趣,使学生爱上这门课,能听进去学到知识,掌握使用英语解决物流问题的技能,情境化教学成为物流英语课程的教改重点。新课程改革下的物流英语教学应该与行业结合紧密,充分体现了高职英语教育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理念。

1 物流英语课程情境化教学的研究思路

情境化教学就是以工作任务情境驱动教学和学习。针对物流英语课程的情境化教学即按照国际贸易实际业务的真实流程中涉及的物流工作,设计任务情境,进而形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

1.1 改革教学内容,把枯燥的长篇文章变成实际的工作任务。把专业英语知识糅合在实际工作任务中,加强训练,举一反三

以在出口业务中的租船订舱这一环节为例:任务情境是出口方已经备货完毕,着手与船公司联系,安排租船订舱事宜;教学任务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租船订舱这一环节的主要专业英语词汇和英语表达方法,学习任务是学生要掌握用英语缮制相关的单据,如商业发票、装箱单、订舱委托书、托运单等,掌握单据中各项目的基本知识和专业词汇的使用,并能灵活运用到其他单据中。如在托运单中的Shipper、Consignee、Notify Party,这是在很多的运输单据中都涉及到,如海运提单等,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和运用。

1.2创新教学组织模式,实施6P教学法

6P教学法是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组织模式。第一个P代表Project,表示教师根据要完成的工作布置任务;第二个P代表Problem,表示学生尝试完成任务,在其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问题和疑惑;第三个P代表Process,表示教师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思路示范完成任务的必要知识点和基本的专业词汇;第四个P代表Play,表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入岗位角色,自己动手在模拟情境中学习;第五个P代表Practice,表示学生独立操作练习;第六个P代表Purify,表示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使用6P教学法,学生在掌握了业务程序后,对物流英语课程内容有基本的了解,找出自己看不懂的专业词汇和句子;教师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在学会方法和技能后实现独立完成简单的专业英语操作,直至复杂的文章,达到独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既体现了教学做的密切结合,又反应出教师指导由详至简,而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由低到高,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学习物流英语的兴趣,进而在听说读写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2 物流英语课程情境化教学的实践

本人在连续三年的物流英语课程中,坚持把情境化教学融入课堂,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力争使用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物流英语的兴趣,加强对专业术语词汇的掌握和对专业文章的阅读,以及物流工作岗位的日常对话沟通能力。总结以下几点:

2.1以小组教学的方式,改变学生以往的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与互动的内容,实施奖惩措施。任务驱动的教学内容,小组完成任务则与奖励,未完成则与惩罚。以学生可接受的奖惩方式,寓教于乐,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气氛中培养学习兴趣,逐步提高专业英语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2.2改革考试方式,加大平时成绩的比率,把考试的重点放在日常课上的听说读写的表现上,分别把物流英语的听说读写给固定比例的成绩,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全面进步。

2.3遵循“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原则,以实用为基础,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物流英语课程内容的调整和完善,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自助式学习为主,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使学生充分体验物流英语学习的魅力和乐趣。

在使用以上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还应结合物流岗位的实际特点,加强对岗位职责和内容的理解,使其在掌握物流岗位基本操作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物流英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改变学生以往的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培养学生参与活动、团队合作、相互竞争等现代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永悦,刘宏宇.应用研究型教学模式改进物流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2)

[2]关高峰.物流专业英语教学探讨.《探讨与研究》,2009(8)

上一篇:职业规划课程总结范文 下一篇:企业管理课程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