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17:50:05

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

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一)重点:盘活存量,制定规则,阳光评聘

1.盘活存量是指在深入调查摸底、情况明了的情况下,对现有岗位设置总量进行盘点,把岗位由相对充裕的区域、单位或学科向相对紧缺的地方倾斜,使之总量再平衡,起到自主调节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之间的有机融合。这是两者有机融合的基础。

2.制定规则是指在吃透国家相关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规范、有效的并与岗位设置相辅相成的评聘规则,包括过去已取得职称但尚未得到相应聘岗人员的过渡办法和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合二为一的评聘实施方案。这是两者有机融合的核心。

3.阳光评聘是指中小学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评聘过程中必须做到“五坚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坚持与中小学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两者有机融合的保障。

(二)难点:统一认识,稳步推进

1.统一认识。

无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还是岗位设置都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内容,与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由于全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国家允许在政策大原则下,结合实际组织实施,因此结果会因地、因事、因人、因时而异,如果在评聘过程中两者没有做到宣传到位、规范有序、阳光操作,老师们要真正理解国家政策设计初衷、统一认识并非易事。统一认识是两者有机融合的前提。

2.稳步推进。

无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还是岗位设置,全国各地推进时间和力度因地而异,这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正是因为如此,既得利益群体和未得利益群体之间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因此各地在试点的基础上何时推进、如何推进、力度多大等都直接影响到评聘工作的推进和教师队伍的稳定。这是两者有机融合的关键。

二、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与岗位设置有机融合的思考

(一)必须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教育、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和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协调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与岗位竞聘工作,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国家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从鼓励教师主动从教、专心从教、专业从教、终生从教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与岗位竞聘工作。

(二)必须摸清底数,盘活存量。

教育、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和学校必须根据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摸清两个底数,一是本单位(系统、地区)专业技术岗位核准和使用情况,特别是岗位空缺情况;二是本单位(系统、地区)申报计划申报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情况。原则上本单位的岗位空缺情况与申报职称人员通过情况要大体一致,也就是要做到评聘有机融合。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采取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调整职称评审通过率等有效办法,最大限度用好、用足、用活现有岗位资源,优化队伍结构,妥善解决职称评聘矛盾。

(三)必须吃透精神,制定规则。

教育、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和学校必须根据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制定岗位竞聘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竞聘对象、具体竞聘岗位及数量、占空岗比例、竞聘条件、量化评价标准和方法程序、组织领导和具体要求等。

(四)必须先行试点,稳步推进。

教育、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和学校必须走群众路线,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全校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同时按程序报批。另外,在全面组织实施前,必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系统进行试点,取得经验、条件成熟后再稳步推进,切忌一刀切。

(五)必须阳光评聘,全程监督。

教育、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和学校必须做到阳光评聘、全程监督,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保持中小学职称评审政策连续性,切实搞好评聘衔接,保证整个教师队伍的稳定、保证教学秩序正常。必须强化监督,建立上下监督、内部监督、社会监督机制,保证政策执行不变形走样,评聘结果权威公信。

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教师学习共同体 微博 教师专业发展

微博作为目前非常流行的交互平台,以其简单的表达方式、多样的信息方式以及“订阅式”的交互方式等特征在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过程中占有极大的优势。纵观当前基于微博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大多数是关于前期的构建及平台的设计研究,而对于后期的应用、教师教育的参与度及需求态度等情况并未做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宏观、微观两个层面调查微博在构建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过程中的应用情况,得出微博应用的优势及不足,以期探索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指导策略。

一、基于微博的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界定

基于微博的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本文界定为:以广大中小学教师作为参与主体,以合作交流为基础,借助微博这一网络平台,实现其共同愿景的学习团体(包括领域专家、优秀教师及同辈教师)。在这个团体中,教师们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地传播、分享、转载能促进教师专业领域发展的微媒体,以创建一个有机和谐的协作学习环境。从宏观角度来说,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强调整个社会的学习化趋势,其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从微观角度来说,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主要从地区、学校、年级来划分。

二、宏观层次调查研究过程及结论

1.对两大微博中关于学科间的典型微群进行研究并统计结果

(1)在新浪微博中有许多关于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微群,随机取样研究的微群是“中小学教师交流圈”,其成员人数为222,共发言数为260。对该群参与人数、发言数、发言内容的比例及活动数进行统计,统计时间从2011-3-20至2014-10-20。统计结果如下:

其成员中参与人数为64人,共发言163条。该时段中参与人数共占其总人数的28.69%,发言条数占总条数的62.69%。此结果显示出微博中大多数成员参与率较低,说明教师们更愿意分享他人的心得、学习资源等,而不是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统计结果将发言内容分为教学资源、教师教育分享交流、教师职称论文、其他(涉及与教师不相关的)四部分,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图1显示此微群中有关教学资源和教师交流的发言占较大比例,说明微博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教师们乐意用微博来分享教学资源或是教学心得。微群中共包含群内话题6个,而且每个话题的参与人数都非常少,教师们并没有就一个话题进行深入探讨,这说明教师们并没有真正利用微博进行协作学习。

(2)在腾讯微博中有关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微群中,随机取样研究的微群是“小教教师群”,其成员人数为68,共广播数为106。对该群参与人数、发言数、发言内容的比例及活动数进行统计,统计时间从2012-1-10至2014-10-30。

成员中参与人数为26人,共发言70条。该时段中参与共占其总人数的38.23%,发言条数占总条数的66.04%。统计将发言内容分为教学资源、教师教育分享交流、教师职称论文、商业目的(涉及与教师不相关的)四部分。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此结果显示微博发言中有关教学资源的仅占11%,而140个字之内的求教师职称论文、教师心得或广告占了89%,这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无太大促进,仅是利用了微博便捷性的特点,并无深入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层面。该群中分享文件为7个文本文件,其中3个已注销,其余四个为教师职称论文方面的文本文件。该结果显示有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群共享文件非常少,反而只是注重职称论文。可见微群管理员及微群成员并没有充分利用微博这个平台来进行专业学习。

2.对两大微博中关于学科内的典型微群进行研究并统计结果

(1)在新浪微博中,关于学科内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微群中,随机取样研究的是“小学英语教学”,其成员人数为350,发言数为206。由于其主要针对小学英语教学,发言较之学科间教师共同体更具有针对性,故不对其发言内容做统计。主要统计其群内话题及发言数及其促进教学的品质。统计结果如下表1所示。

上述微群主要针对小学英语教学,由于其针对性较强,故专业化内容较学科间微群高,从群内话题可看出,话题都是围绕英语学习来展开,但不足之处是参与讨论的教师并不多,并没有形成自发有序的讨论组。

(2)在腾讯微博中,关于学科内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微群中,随机取样研究的是“语文教师”,其成员人数为64,广播数为26,共享文件数为6。由于其主要针对语文教学,发言较之学科间教师共同体更具有针对性,故也不对其发言内容做统计。主要统计其群内共享及下载数及其促进教学的品质。统计结果如下表2所示。

在微群中除了发言外最能体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便是群共享文件了,由上表可看出,该微群共享文件仅为6个,其中4个都是关于杂志征稿的,而且下载共享文件的人很少。这说明在教师微群中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微博这个平台来实现资源共享。

三、微观层次调查研究过程及结论

微观层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次问卷共发放300份,收回293份,参与调查的教师来自大同的几个中学,来自10个不同的学科,初一、初二、初三教师所占的人数分别是102、100、98,男女比例是43.6:56.4,调查对象中78.2%在39岁之下,89.7%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1.教师对于微博的态度与意识

87.2%的教师有自己的微博,其中44.9%的教师加入了校内教师群,另外32.1%的教师还通过腾讯或新浪加入了校外教师群。82.3%的教师表示,为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自己愿意加入新的教师微群。而且对于问卷中“微博能有效地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您是否同意”该题中,57.7%的教师选择同意,25.6%的教师选择了一般,其余选择了不同意。以上数据说明教师对微博并不排斥,反而有较乐观的态度和意识,并且大多数愿意接受用微博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2.教师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和使用情况

对于“您在微博上主要做什么”这个问题,教师们选择查资料的占25.6%,专业学习的占23.1%,通信和娱乐的占32.1%,浏览信息的占19.2%。如图3所示。

以上数据中四者比例较均匀,但选择通信和娱乐与查资料的占了半数以上,选择进行专业学习的不足四分之一。统计结果中仅有19.2%的教师选择了“经常在微群中发起讨论、回复”,55.6%的教师选择“很少”。以上数据说明大多数教师没有真正用微博来进行专业学习,他们在微博中多数处于被动地位,主要进行通信娱乐或查找学习资源,并不是积极主动地利用微群发起一个话题或讨论,多数处于观望状态。

3.制约微博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主要因素

对于这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45%教师选择“课业任务繁多,无时间”,25%的教师选择“支持平台不足”,13%的教师选择“无兴趣”,17%的教师选择“其他”。如图4所示。

以上数据表明课业任务繁多和支持平台不足是制约微博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主要因素,这与学校的管理制度密切相关,现代社会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故教师会用更多的时间花在学生身上,而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协作学习。另外,学校的联网设备不足,并没有做到每个教师具有一网的电脑。此外,年龄偏大的教师对微博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认为传统的“线下”协作方式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其他阻碍微博构建教师共同体的因素是,部分教师更偏向于使用其他社会性软件。

4.教师进行协作学习促进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调查显示,除了微博之外,教师们进行协作学习促进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教师QQ群、中国教师研修网、教育博客、Wiki及传统的“线下”协作学习等。教师们非常重视相互的沟通,他们希望通过网络来相互交流观点,分享材料。当然,他们也不排斥传统的教师“线下”协作模式,相反他们觉得教师之间面对面讨论交流更能促进教师对某一主题的深刻认识,更能增强教师之间彼此的信任感。

四、对于微博构建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结论

1.微博应用于构建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优势

第一,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受学科的限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想要加入的教师微群。

第二,微博简单易操作,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对硬件设施的要求也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没有博客或教学研修网、Wiki那么高。

第三,微博尽管有字数的限制,因为在被调查发言中,每条发言不长,节省了教师的宝贵时间,教师只需利用课间或课下很短的时间便可自己的动态。

第四,微博上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更容易满足个人学习目标,如“小学英语教学”群中有许多共享的教学视频、网站、文本文件等。

第五,提供协作的机会,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克服孤独感。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他们身处教育系统,有着相同的压力和社会责任,其目的性较高校教师来说更明确,更容易产生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2.微博应用于构建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不足

第一,无论是网上微群中有关学科间、学科内教师群还是实地调查的教师群,教师的参与度不够,三者中教师的参与比例分别为28.69%、38.23%、19.2%。学科内群的教师参与度相对较高。

第二,教师在微群中的交互深度不够,如根据对学科间两个微群的发言内容统计,发言关于教学资源和分享交流的不足50%,另外在学科内的两个微群中群话题的参与人数和共享文件的下载人数都非常少,有许多是1。因为微博有限的表达内容使我们难以在思想观点的表达上形成连贯性,难以实现对问题的追踪,因此难以使问题得到深入的讨论。

第三,缺乏管理机制,如在微群广播中有许多与学习无关的商业活动,这种现象应该制止,群中的管理员也应该定期地发起话题和活动,争取让所有教师都参与进来。在实地调查中也发现,有的学校未给教师搭建良好的网上交互平台,这些问题都需要改进。

五、改进措施及展望

1.对于微博构建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改进措施

第一,微博首页一般都有注册与登陆、发言、图库、广场、微群、应用、话题等导航栏,这对于教师发表感慨、分享心得趣事或大家参与讨论都方便快捷,但微博字数限制的特点对于中小学教师深入参与专业知识的学习支持不够,因此应该增加一项类似长微博的导航栏,便于教师发表长博文,既实现微博功能又实现博客功能。

第二,广大中小学教师应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以及对于微博的态度和参与度,上述的调查研究结果表面有许多教师也认可微博,但参与度还很低,只有真正参与到集体中才能真正融入一个教师共同体中。

第三,设置合理的微博版面。合理的版面可以让教师轻松上手而且易于资源的整合,如果是零零散散的资源,教师很可能出现疲劳。

第四,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微博中应包含普通教师、学科带头人及学科领域内专家、教育行政机关管理者三大部分。微博管理员应由领域内专家或学科带头人来担当,他们有权删除无意义的微媒体,以净化群内风气,促进群内教师专业发展成员;应定期发起活动和话题,让群内成员都参与进来。另外,群体成员也应该自觉遵守群约定,积极地参与其中,为群组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学校应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一定的时间及平台,定期对教师们进行信息素养培训,并为学校配备相应的网络设备,对教师进行适当的监督及奖惩。

2.对于微博构建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展望

国内将微博作为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平台尚处起步阶段,其中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一个良好的基于微博的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共同的愿景;第二,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于微博的态度和参与度;第三,设置合理的微博版面;第四,良好的管理机制;第五,良好的监督与奖惩制度。

本文根据研究现状提出此五点微博构建中小学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改进措施,但由于自身专业能力有限和操作能力不足,难免存在不足,希望在后续研究中能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丽清.微博虽“微”足值道尔[J].东南传播,2009(11).

[2] 张曼,瞿.基于微博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交互支持平台设计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1(6).

[3] 张彦美.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4] “中小学教师交流圈”新浪微博[EB/OL]:.

[10] 缪红燕,吴祥辉.微博时代教师形象的解构与重构[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11] HIRSCHE,EMERICKS.Teacher working conditions are student learning Conditions:A report on the 2006 North Carolina Teacher Working Conditions Survey[EB/OL],2006(11).

[12] Johnson.S.M,Donaldson.Overcoming the Obstacle of Teacher Leadership[J].Educational Leadership,2007(6).

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乡村教师;职称评定;问题分析;解决措施

我国乡村中小学教师在相对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仍坚守在基础教育的第一线上,理应得到社会尊重和公平待遇,尤其在职称评定方面更应得到与城镇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一样公平公正的评审标准。为弄清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产生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笔者深入到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某乡村中学和小学进行了细致调查研究。

1我国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概述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是通过对教师思想道德素养、教学工作能力等的一系列综合评价来确定教师职称等级的一种制度。教师的职称不仅关系到教师工资的高低,更是职业价值的标尺,对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更是如此,既有精神层面的慰藉,也是物质生活的依托。我国于2009年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起试点范围扩大。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鼓励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进入中小学教育领域,2013年,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表示,计划在2014年全面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正式施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等级设置上,中小学教师在职称等级上将分为正高级、高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此外还辅以相对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1]

2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乡村中小学教师自我发展意识与能力的欠佳,所在学校的相关管理不尽科学,地区经济落后等都使乡村教师发展得不到社会的有力支持和公平对待,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也就伴随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职称评定工作中指标不均衡、标准难度大以及评定方式不完善。

2.1职称指标分配不均衡

乡村教师晋升机会少是其普遍反映的问题之一,像学校这种事业单位,尤其是乡村学校中高级职称指标普遍偏紧。在调查问卷中显示,该小学的初、中、高级教师职称的比例为7:2.5:0.5,中学为6.5:3:0.5,两所学校的中高级职称教师都很少,因为指标分配是根据该校现有职工总人数和相应级别职称人数确定,也就是各级别的职称数是有固定数量限制的,如果已经达到或超过这个标准,上级也就不再分配给学校名额。然而这些乡村中小学本身教师数量就少,所以具备中高级职称评定资格的教师迟迟得不到分配指标(见图表1)。同时依照惯例,指标是人事部门按照省市县乡逐级下放,往往是城镇学校多于农村学校,重点多于普通,这种方式容易产生对职称指标的截留与挪用。水平资质相当的教师能否更快的评上高一级职称,就要看自己处于什么水平的学校了,这种情况会使越来越多的现农村教师想办法转入条件和机会优于乡村的城镇学校,同时应届大学毕业生也都更青睐于工资高、发展机会多的城镇学校,从而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的年轻师资供应不稳,教学质量下降,加剧城乡间师资力量的不平衡。

2.2职称评定标准难度大

在职称评定中,城乡中小学教师有着同样的评定标准,但由于地区经济和其他方面发展的落后,恰恰是这种“平等”带来了评比中的不平等。我们在调查咨询中发现,评定中高级教师职称标准的难度大使得这里的乡村教师面临着与其他地区乡村教师同样头疼的难题。第一,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难度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国家对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掌握水平要求也提高,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对于教师的应聘及职称评定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想要晋升中高级职称,计算机等级证书是晋升之路上的一道坎。而对于部分地区的乡村教师来讲,有的甚至连电脑都没摸过,别提参加更深难度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了。第二,难度大。论文是我国教师职称评定标准的重要一环,它反映教师在所处学科领域的科研水平及见解,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教师对本学科的理解掌握程度。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中,对于参评中高级职称的教师都要求在教育教学类CN期刊上独立发表本学科教研论文,或正式出版教育教学著作,或参编经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地方课程等。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中反映很多大学教师涉嫌学术论文抄袭,那么本身水平就不高的乡村教师来说,要写一份如此高难度的论文很是为难。问卷显示,此中学的中学教师在职期间发表文章著作三篇以上的占9%,一篇到两篇的占15%,剩下的近70%没有文章发表经历。笔者在调研中还看到,乡村学校很少有一定规模的阅览室,更不必提图书馆了,很多教师都是资料无处查,图书无处找,写一篇具有学术性质的论文真是难上加难。而且写论文需要有大量时间。在农村,通常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往往“身兼数职”,在一些小学,一个老师往往要承担一整个年级甚至多年级的教学,除了超额完成教学工作外,部分本地教师还得在农事繁忙期间兼顾农活。

2.3职称评定方式不完善

现在的教师职称评定一般以专家评审为主,评审组由本市重点中学优秀教师和教研室的教研员组成,评审现场会有多位评委打分,打分前各评委会互相交流。调查中有一多半的教师认为其评审方式不完善,由于职称评定是教师间激烈的竞争,它不光是教师社会地位的体现,更与利益相挂钩,所以经常会出现部分教师弄虚作假的现象,部分参评教师会在提前通过非正常手段达到为自己加分的目的,而评审组很难在短时间内对教师的各项资料进行严谨的分析,自然会对找过“关系”的教师有较深的印象。同时,评定方式的不完善还体现在缺少必要的监督机制,在评定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无记名投票方式,难以对评审团队进行监督。

3解决乡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问题的主要措施

3.1均衡分配职称评定指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2]职称数量和等级应向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一线教师队伍倾斜,落实《教师法》中关于教师职称“定期晋升”的规定。第一,提高乡村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对符合评比职称的乡村教师予以政策上倾斜,让符合一定标准的教师都能够在职称上有所收获,改善论资排辈、年轻教师评不上职称的现状。第二,对负责下发职称指标的各级部门进行严格规范和监督,对擅自截留职称指标的更要严肃处理,不能让那些符合标准的乡村教师无职称可评,要让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3.2合理制定职称评定标准

国家对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近年来从未停歇。新华社北京2015年9月2日电,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完善评价标准,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职称制度,具体评价标准条件要对农村教师适当倾斜。[3]笔者认为,对乡村教师评价标准的倾斜应体现以下三方面:第一,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与城镇教师的标准分离。乡村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应符合实际情况,降低论文、计算机、英语等证书级别要求,尤其在偏远地区应取消对一定等级刊物发表数量上的要求。人事部职称处郑富仕说,1986年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转发的原国家教委中小学教师职务实行条例中提出,论文并不是必要条件,现在这种“轻教学,重论文”的做法,是简单操作、照搬高校的做法,根本没有考虑到中小学的职业特点。[4]第二,取消“工龄论”“奖状论”。一些并不擅长科研的一线乡村教师,往往他们的教学方法更受学生欢迎,却在评定过程因为工龄或证书没能得到肯定,所以乡村教师的评定标准应淡化工龄以及所谓的“带头人”“优秀公开课”等奖项,而是根据工作态度以及取得的教学成绩综合评定。第三,“软硬”结合考察。学校教育工作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还有精神知识的传播,担负着育人的任务。农村学生相比于城市学生更需要教师在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引导,所以对参评教师的考察要软硬兼备,注重个人能力的同时,应将个人素质的考核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3.3规范职称评定方式及过程

2011年7月1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会表示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将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5]对于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这样的改革不仅需要落到实处,还需要根据乡村教师评定工作中暴露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来不断完善内容形式:第一,要规范专家评审制度。最大限度减少评审中的外部利益及人情因素的干扰,可以跨地区选聘专家及优秀教师入选评定队伍,不断更新队伍成员,对评审人员的身份进行保密。第二,完善评审监督机制。引入社会监督,向公众公开评审的程序,全面推行评审结果公示制度,有序操作,规范执行。第三,创新评价方法。在新的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创新评价机制,改革和创新评价办法,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方式[6],所以在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定中我们不仅可以组织参评教师进行现场授课、答辩等,还应大胆创新,多听听学生的评价,将学生作为一个主体引入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中。总之,乡村教师的权益如果得不到保障,他们的努力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就会使城乡教育资源分配越来越不均衡。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保证评定中的公平性,做到客观实际透明。妥善解决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定问题是促进教育资源城乡均衡的重要步骤。为了我国乡村基础教育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给那些默默坚守在乡村讲台第一线上的教师们以相关政策,去重视并支持他们。

作者:丁山 杜桂娥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思琴.教育叙事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问题再审视[J].教师教育论坛,2014,(12):50.

[2]刘奕湛.我国将改善农村基层边远地区工作教育的待遇[J].农村实用技术,2010,(26):28.

[3]新华每日电讯.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N].中国新闻,2015-09-03(8).

[4]叶万军.中小学教师评职称论文并非必要条件[J].教师博览,2000,(4):30.

[5]王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带来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11-09-25(3).

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有一件事,让我头痛又内疚了好几年。我曾在家乡当过中学教师,便接连不断地有家乡的同事、老师托我帮着发表教学论文。因为,按照规定,中小学教师晋升职称,必须有一篇或几篇在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否则,一票否决。于是,那些年,我的一项业余生活便是找熟人、托关系,帮着他们。但几年下来,也没能发表几篇,一再辜负他们的重托。

后来了解到,在省城工作的老乡、同事、同学中,有着同样烦恼的大有人在。因为,全省各地几乎都有这样的职称论文规定。我逐渐明白,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全省中小学教师多达70多万人,为了评职称都要;另一方面,全省省级教育刊物只有两三本,一年总共五六百篇。于是,便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现象,诸如请客送礼发论文,高价买论文,论文造假,等等。一些教师的精力不是用在教书育人上,而是用在东抄西凑编造论文,请客送礼上。学生喜欢、大家公认的好教师不能晋升职称,靠歪门邪道的却评上了职称。

奇怪的是,这种不正常现象,“人人心中有,记者笔下无”,很多年来竟然没有记者报道和反映出来。2003年5月下旬,我等到了一个事件性由头,随即写成消息《中小学教师饱受论文之苦》,把这一现象报道出来。稿件见报后,全省各地中小学教师反响强烈,政府人事部门、教育部门密切关注。在接下来的连续报道中,教师、教育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发表看法,提出意见建议。面对强大舆论压力,教育和人事部门不得不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作出调整,取消了一些不科学、不合理规定。

获奖作品《开会不需都要一把手》一稿的采写,也历经长时间的“发酵”过程。2005年3月,省级机关先进性教育活动进入民主评议阶段,山东省委常委召开座谈会,征求省直部门意见建议。省发改委主任倪永康心直口快,直言不讳地提出意见。他算了一下,2004年省里要求他这个“一把手”参见的会议有156个,再加上中央来人要陪同,他这一年全泡在会里了。他还讲到,据他了解,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的“一把手”也都整天忙于开会和事务性应酬,没有时间和精力到基层搞调研。

我当即意识到,这是个很有价值的信息,是个好题目。但严格的审稿制度,不容我把这一信息写进会议报道中。此后两个多月中,我时常记起倪永康的牢骚话,“156”这个数字一直在心里跳来跳去,挥之不去。经验告诉我,这个题材一定不能放弃。我开始考虑策略和技巧。如果只把牢骚话报道出来,也能引起反响,但态度太消极,效果不好。这时,我忽然想起了当时参加座谈会的省委书记张高丽的一句话。倪永康谈了自己的意见后,张高丽说,省委提出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就是管这种事的。于是,我来了个反面文章正面做,采访了省委有关部门,写成《三个体系明职责腾出精力搞调研――开会何需都要一把手》一稿。见报后,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不久便出台文件,要求精文简会,让领导干部从文山会海和应酬中解脱出来,深入基层搞调研、谋大局。

科技下乡已搞了多年,我也参加了很多次科技下乡报道活动。头几次,我饶有兴趣,一心想抓点好新闻。可我很快发现,几乎每一次都重复着同样的故事:农业部门或农科院所召集一些科技人员,带上几箱子科技明白纸和图书,由领导带队,大小车数十辆,浩浩荡荡开进乡镇大集或村里,先是上面领导讲话半小时,后是地方领导答谢讲话半小时,接下来是发放科技明白纸和图书10分钟,专家坐诊10分钟,转眼到了午饭时间,觥筹交错两个小时,最后酒足饭饱凯旋而回。效果怎么样,我问过农民。他们说,我们这里种棉花,可带来的明白纸和图书讲的是果树问题;他们那里是畜牧养殖基地,可带来的资料大多是种植业方面的。缺少针对性,明白纸成了无用纸,被农民扔得纷纷扬扬,四处飘飞。后来,农民朋友还告诉我,一些单位和人员竟然借科技下乡之名,卖起了假种子、假农药,坑农害农。

发现这一问题后,我再也不去参加科技下乡活动报道了。这事让我思考了很久。我想,简单地报道政府部门和科技人员怎么作秀,如何搞形式主义,意义不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怎样将科技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使科技人员与农民成为利益共同体,让科技知识真正进入农村,是我采访和思考的重点。经过长时间思考和多方采访之后写成的通讯《科技下乡莫作秀》,夹叙夹议,既反映了科技下乡存在形式主义作风问题,又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办法,获奖自在情理之中。

另外,获奖作品《一些地方仍在搞两田制》、《北京管到了山东菜地头》、《重视农药残留问题――朱春泗写给省长的一封信》等,也都是积压心头良久、酝酿了好长时间写成的。

我常想,写作这类新闻作品,其心理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心理活动类似,是一种创作冲动,不吐不快。作为一个视野宏阔又有着良好职业精神的记者,让你关注和思考良久的问题必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也必定是重要的新闻题材。这时,要思考的是如何充分、完美地表现题材的技巧,包括发表时机、新闻由头、表现形式等等。有了上述两个条件,写出来的一定是一件有影响的作品。

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福建省;农村师资;教师流动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7-0009-03

师资合理流动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然而,农村师资超常量外流严重削弱了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瓶颈。理性审视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现象,采取相应对策,扭转农村中小学教师超常量外流局面,对办好农村中小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概况

2008年福建省小学在校生2471464人,其中农村小学在校生1311091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53%。与2007年相比较,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少了15.7%,农村教师减少了417%。农村小学生师比从2007年的15.1:1下降到2008年的13.6:1。

2008年福建省初中在校生1512936人,其中农村初中在校生629789人,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41.63%。与2007年相比较,农村初中在校生减少了3.4%。2008年农村初中教师占初中教师总数的41.58%,其中,调入1568人,调出2732人,净调出人数是1164人。2008年农村初中生师比是15:1,与2007年生师比17:1比较,生师比相对下降。

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在校生748828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在校生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14.51%。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教师52531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教师占全省普通高中教师总数的14.48%。农村普通高中生师比14:1,与2007年生师比16:1相比,有所下降。从农村高中教师的调入与调出来看,2008年农村高中教师净调出36人。高中学生增加26.6%,教师反而流失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特点

(一)师资呈单向性流动为主

根据对2009年农村初中校长培训班141位校长的问卷调查,141所农村初中三年内调出790人,占10%,辞职138人,占1.74%。根据对参加2010年1月第一期农村校长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工程的76位校长的问卷调查,有教师调动的学校66所,占87%,近三年内共调出教师637人,占教师总数的11%,辞职33人。从流向上看,教师调动是从农村流向县城,从靠近城市的农村流向发达城市,从非重点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办学条件差、待遇差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和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学校。流动情况在农村各地区的分布不均衡,比较偏僻的贫困地区流失的情况反而较少;而距离城镇较近的地区流失情况反而严重。

(二)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出居多

根据对2009年农村初中校长培训班141位校长的问卷调查,141所农村初中有高级教师727人。仅占教师总数的9%;而农村师资外流,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以本科为主。根据对参加校长培训班的76位农村小学校长的问卷调查,农村小学调出教师的职称绝大多数是小学高级或者一级,年龄绝大部分在35岁以下,学校领导班子和热门学科教师流失率偏高。三明市清流县某农村中学,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9岁,近十年没有分配一位新教师来,而两年内优秀教师调动或者借用达到13人。近两年三明市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论文评审遭淘汰论文比例达到10%,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村教师。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农村教师流失之后,剩余教师素养不高的问题。

(三)优秀教师外流引发生源外流

师资外流的直接后果就是引发优秀生源流失。城市、县城高(完)中与农村高(完)中形成鲜明的反差。龙岩某县城一所独立高中,目前已经扩展到90个教学班,每个年段20~28个班,一个年段有1500名左右的学生。福州某校也有类似情况,为了应对不断膨胀的学生数,一年新招聘青年教师就达到30多人。城区高中教育的绝对优势,对农村普通中学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龙海某农村中学2008年高一只招了279人,临近的某农村中学只招了150人左右。泉州某农村中学,每届学生都有辍学的,最多的曾出现一届辍学100多人。

(四)师资外流的负面影响较大

外流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主要接收地区的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都大大高过流出地,造成教师队伍的严重振荡,人心浮动。特别是年轻教师感到十分困惑和茫然,既看不到学校的希望,也看不到自己的前途;有的教师一边保留着教师岗位,一边干起了“副业”;还有一些教师干脆不打招呼就辞职走人,使学校领导措手不及。学科骨干流失,使得留在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三、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问题分析

(一)守望岗位与心理落差的交织

农村年轻教师大多是20世纪70~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从本质上说,他们接受过高层次的教育,深受父辈的影响,还是能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但他们讲究更多的是付出与回报的效率比。影响农村教师稳定的因素主要是农村学校提供给农村教师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其实农村教师并不怕苦,他们害怕的是没有希望,得不到认可。故而要解决农村师资均衡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如何让教师留得住和好教师愿意来的问题。

(二)乡土情结与血缘连结的缺失

目前农村教师分为三类:一是通过招考进来的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二是中青年的中师毕业生,后已进修大专或者本科,这部分人很多已在学校中层以上岗位;三是老年教师,从民办转正,这部分教师已经不多了。福建省农村普通中学教师占全省中学教师总数的32%,35岁以下的农村中学教师占农村中学教师总数的65%;农村小学教师占全省小学教师总数的60%,35岁以下的农村小学教师占全省农村小学教师的43%。这些35岁以下的教师大部分是招考来的,由于他们是外来人,缺乏乡土情结与血缘连结,无论是个人价值观还是个人生活都无法真正融入农村,总是希望早日离开农村,迅速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三)学校管理水平与教师发展的矛盾

福建省中小学校长中,特级教师149人,占校长总数的0.92%。高(完)中校长级教师占全省担任校长职务的特级教师总数的54%,其中正职校长占了64%,而初中校长中仅有7位是特级教师。小学校长级教师56人,占小学校长总数的0.5%。普通初中校长中具有硕士学位的仅8人。

具有专科学历的初中校长占总数的26%。调查的76位农村小学校长中,特级教师仅4人。小学校长中,中专(中师)及以下学历的占小学校长总数的34%。由于学校管理水平问题,部分中老年教师不求进取,一些年轻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甚感担忧,对学校管理现状不满,这也是造成教师流动频繁的原因之一。

四、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的措施及建议

(一)现有的“控流”措施

一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2008年底,福建省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提高到城市学校水平,城市、县镇、农村初中学校统一按员生比1:13:5配备教师;小学在校生200人以上的学校按员生比1:19.5配备教师;在校生31~200人的学校按班师比1:1.7配备教师;在校生10~30人的至少配备2名教师;在校生10人以下的配备1名教师。全省增加6500个编制,优先用于补充农村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到2011年底前为农村小学足额配备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教师,使所有农村小学都能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课程。

二是实行“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体制。2009年底,福建省政府颁发《关于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实施意见》,福建省逐步实现县(市、区)域内公办学校教职工人事关系“收归县管”;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师资校际交流制度,促进校长、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原则上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一定年限的教师都要进行交流,每年交流人数要达到应交流人数的10%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支)教一年或在薄弱学校任教三年以上的经历,其中城镇义务教育学校40周岁以下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任(支)教两年以上的经历。

三是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2008年,福建省财政支出中1/4用于教育,教育财政支出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确保县C市、区)域内农村教师待遇不低于城镇教师待遇;设立农村教师奖励基金,对长期在农村从教、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适当提高农村学校(含教学点)中、高级教师岗位的结构比例和农村教师在各级各类评先表彰中的比例;在农村地区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实施农村紧缺教师代偿学费计划,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及以下中小学任教的,可直接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一级。

四是实施农村教师(校长)培训工程,不断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强化福建教育学院培训、教研功能以及在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启动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到2012年底前将全省农村教师(校长)轮训一遍。2009年福建教育学院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达10546人次,共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29个,培训校长3385人次;共举办教师培训班91个,培训中小学教师7161多人次。其中,举办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班55个班次,培训3760名农村教师;独立举办农村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工程3个培训班,培训239名农村中小学校长。

(二)进一步“控流”建议

一是建立农村教师服务期制度。在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的优惠政策前提下,对新补充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和靠农村优惠政策评上高一级职称的教师,教育主管部门都需要制定服务期制度,在聘用中给予明确规定。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可以率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方便的地方试行城乡教师双向、定期流动制度,所有教师无条件在城乡学校之间流动,以便彻底杜绝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乡镇领导都要关心农村学校工作,共心农村教师生活,并对他们的工作绩效进行年度评估。

二是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共享机制。福建省三明市12县市区几乎都实行教师“上挂”与“下派”制度。“上挂”就是把农村学校的教师送到城市学校学习培训,通过“上挂”学到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达到参考式培训的目的。“下派”就是把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派到农村学校支教,让“下派”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做示范,把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传授给农村学校的教师,通过教师的相互交流,达到城乡师资统筹和教师培训的目的。对于能到农村任教三年,且成绩突出的,应予以特别嘉奖。

三是建立农村学校校际协作教研制度。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相比,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都处于劣势。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参与课改,进行教研。各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因为学校背景条件、师资、生源类似,有很多共同点,教师有共同语言,容易形成教研氛围,具有“相携性”的特点,可以形成横向跨片区学校的协作,围绕共同的教学问题、学生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当然,也有必要定期邀请城区优秀教师对农村校际协作教研进行指导,避免低水平的协作,不断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福建省;农村师资;教师流动

师资合理流动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然而,农村师资超常量外流严重削弱了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瓶颈。理性审视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现象,采取相应对策,扭转农村中小学教师超常量外流局面,对办好农村中小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概况

2008年福建省小学在校生2471464人,其中农村小学在校生1311091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53%。与2007年相比较,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少了15.7%,农村教师减少了417%。农村小学生师比从2007年的15.1:1下降到2008年的13.6:1。

2008年福建省初中在校生1512936人,其中农村初中在校生629789人,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41.63%。与2007年相比较,农村初中在校生减少了3.4%。2008年农村初中教师占初中教师总数的41.58%,其中,调入1568人,调出2732人,净调出人数是1164人。2008年农村初中生师比是15:1,与2007年生师比17:1比较,生师比相对下降。

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在校生748828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在校生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14.51%。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教师52531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教师占全省普通高中教师总数的14.48%。农村普通高中生师比14:1,与2007年生师比16:1相比,有所下降。从农村高中教师的调入与调出来看,2008年农村高中教师净调出36人。高中学生增加26.6%,教师反而流失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特点

(一)师资呈单向性流动为主

根据对2009年农村初中校长培训班141位校长的问卷调查,141所农村初中三年内调出790人,占10%,辞职138人,占1.74%。根据对参加2010年1月第一期农村校长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工程的76位校长的问卷调查,有教师调动的学校66所,占87%,近三年内共调出教师637人,占教师总数的11%,辞职33人。从流向上看,教师调动是从农村流向县城,从靠近城市的农村流向发达城市,从非重点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办学条件差、待遇差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和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学校。流动情况在农村各地区的分布不均衡,比较偏僻的贫困地区流失的情况反而较少;而距离城镇较近的地区流失情况反而严重。

(二)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出居多

根据对2009年农村初中校长培训班141位校长的问卷调查,141所农村初中有高级教师727人。仅占教师总数的9%;而农村师资外流,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以本科为主。根据对参加校长培训班的76位农村小学校长的问卷调查,农村小学调出教师的职称绝大多数是小学高级或者一级,年龄绝大部分在35岁以下,学校领导班子和热门学科教师流失率偏高。三明市清流县某农村中学,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9岁,近十年没有分配一位新教师来,而两年内优秀教师调动或者借用达到13人。近两年三明市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论文评审遭淘汰论文比例达到10%,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村教师。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农村教师流失之后,剩余教师素养不高的问题。

(三)优秀教师外流引发生源外流

师资外流的直接后果就是引发优秀生源流失。城市、县城高(完)中与农村高(完)中形成鲜明的反差。龙岩某县城一所独立高中,目前已经扩展到90个教学班,每个年段20~28个班,一个年段有1500名左右的学生。福州某校也有类似情况,为了应对不断膨胀的学生数,一年新招聘青年教师就达到30多人。城区高中教育的绝对优势,对农村普通中学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龙海某农村中学2008年高一只招了279人,临近的某农村中学只招了150人左右。泉州某农村中学,每届学生都有辍学的,最多的曾出现一届辍学100多人。

(四)师资外流的负面影响较大

外流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主要接收地区的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都大大高过流出地,造成教师队伍的严重振荡,人心浮动。特别是年轻教师感到十分困惑和茫然,既看不到学校的希望,也看不到自己的前途;有的教师一边保留着教师岗位,一边干起了“副业”;还有一些教师干脆不打招呼就辞职走人,使学校领导措手不及。学科骨干流失,使得留在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三、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问题分析

(一)守望岗位与心理落差的交织

农村年轻教师大多是20世纪70~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从本质上说,他们接受过高层次的教育,深受父辈的影响,还是能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但他们讲究更多的是付出与回报的效率比。影响农村教师稳定的因素主要是农村学校提供给农村教师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其实农村教师并不怕苦,他们害怕的是没有希望,得不到认可。故而要解决农村师资均衡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如何让教师留得住和好教师愿意来的问题。

(二)乡土情结与血缘连结的缺失

目前农村教师分为三类:一是通过招考进来的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二是中青年的中师毕业生,后已进修大专或者本科,这部分人很多已在学校中层以上岗位;三是老年教师,从民办转正,这部分教师已经不多了。福建省农村普通中学教师占全省中学教师总数的32%,35岁以下的农村中学教师占农村中学教师总数的65%;农村小学教师占全省小学教师总数的60%,35岁以下的农村小学教师占全省农村小学教师的43%。这些35岁以下的教师大部分是招考来的,由于他们是外来人,缺乏乡土情结与血缘连结,无论是个人价值观还是个人生活都无法真正融入农村,总是希望早日离开农村,迅速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三)学校管理水平与教师发展的矛盾

福建省中小学校长中,特级教师149人,占校长总数的0.92%。高(完)中校长级教师占全省担任校长职务的特级教师总数的54%,其中正职校长占了64%,而初中校长中仅有7位是特级教师。小学校长级教师56人,占小学校长总数的0.5%。普通初中校长中具有硕士学位的仅8人。

具有专科学历的初中校长占总数的26%。调查的76位农村小学校长中,特级教师仅4人。小学校长中,中专(中师)及以下学历的占小学校长总数的34%。由于学校管理水平问题,部分中老年教师不求进取,一些年轻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甚感担忧,对学校管理现状不满,这也是造成教师流动频繁的原因之一。

四、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的措施及建议

(一)现有的“控流”措施

一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2008年底,福建省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提高到城市学校水平,城市、县镇、农村初中学校统一按员生比1:13:5配备教师;小学在校生200人以上的学校按员生比1:19.5配备教师;在校生31~200人的学校按班师比1:1.7配备教师;在校生10~30人的至少配备2名教师;在校生10人以下的配备1名教师。全省增加6500个编制,优先用于补充农村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到2011年底前为农村小学足额配备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教师,使所有农村小学都能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课程。

二是实行“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体制。2009年底,福建省政府颁发《关于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实施意见》,福建省逐步实现县(市、区)域内公办学校教职工人事关系“收归县管”;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师资校际交流制度,促进校长、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原则上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一定年限的教师都要进行交流,每年交流人数要达到应交流人数的10%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支)教一年或在薄弱学校任教三年以上的经历,其中城镇义务教育学校40周岁以下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任(支)教两年以上的经历。

三是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2008年,福建省财政支出中1/4用于教育,教育财政支出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确保县C市、区)域内农村教师待遇不低于城镇教师待遇;设立农村教师奖励基金,对长期在农村从教、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适当提高农村学校(含教学点)中、高级教师岗位的结构比例和农村教师在各级各类评先表彰中的比例;在农村地区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实施农村紧缺教师代偿学费计划,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及以下中小学任教的,可直接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一级。

四是实施农村教师(校长)培训工程,不断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强化福建教育学院培训、教研功能以及在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启动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到2012年底前将全省农村教师(校长)轮训一遍。2009年福建教育学院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达10546人次,共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29个,培训校长3385人次;共举办教师培训班91个,培训中小学教师7161多人次。其中,举办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班55个班次,培训3760名农村教师;独立举办农村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工程3个培训班,培训239名农村中小学校长。

(二)进一步“控流”建议

一是建立农村教师服务期制度。在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的优惠政策前提下,对新补充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和靠农村优惠政策评上高一级职称的教师,教育主管部门都需要制定服务期制度,在聘用中给予明确规定。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可以率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方便的地方试行城乡教师双向、定期流动制度,所有教师无条件在城乡学校之间流动,以便彻底杜绝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乡镇领导都要关心农村学校工作,共心农村教师生活,并对他们的工作绩效进行年度评估。

二是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共享机制。福建省三明市12县市区几乎都实行教师“上挂”与“下派”制度。“上挂”就是把农村学校的教师送到城市学校学习培训,通过“上挂”学到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达到参考式培训的目的。“下派”就是把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派到农村学校支教,让“下派”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做示范,把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传授给农村学校的教师,通过教师的相互交流,达到城乡师资统筹和教师培训的目的。对于能到农村任教三年,且成绩突出的,应予以特别嘉奖。

三是建立农村学校校际协作教研制度。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相比,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都处于劣势。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参与课改,进行教研。各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因为学校背景条件、师资、生源类似,有很多共同点,教师有共同语言,容易形成教研氛围,具有“相携性”的特点,可以形成横向跨片区学校的协作,围绕共同的教学问题、学生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当然,也有必要定期邀请城区优秀教师对农村校际协作教研进行指导,避免低水平的协作,不断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福建省;农村师资;教师流动

师资合理流动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然而,农村师资超常量外流严重削弱了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瓶颈。理性审视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现象,采取相应对策,扭转农村中小学教师超常量外流局面,对办好农村中小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概况

2008年福建省小学在校生2471464人,其中农村小学在校生1311091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53%。与2007年相比较,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少了15.7%,农村教师减少了417%。农村小学生师比从2007年的15.1:1下降到2008年的13.6:1。

2008年福建省初中在校生1512936人,其中农村初中在校生629789人,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41.63%。与2007年相比较,农村初中在校生减少了3.4%。2008年农村初中教师占初中教师总数的41.58%,其中,调入1568人,调出2732人,净调出人数是1164人。2008年农村初中生师比是15:1,与2007年生师比17:1比较,生师比相对下降。

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在校生748828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在校生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14.51%。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教师52531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教师占全省普通高中教师总数的14.48%。农村普通高中生师比14:1,与2007年生师比16:1相比,有所下降。从农村高中教师的调入与调出来看,2008年农村高中教师净调出36人。高中学生增加26.6%,教师反而流失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特点

(一)师资呈单向性流动为主

根据对2009年农村初中校长培训班141位校长的问卷调查,141所农村初中三年内调出790人,占10%,辞职138人,占1.74%。根据对参加2010年1月第一期农村校长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工程的76位校长的问卷调查,有教师调动的学校66所,占87%,近三年内共调出教师637人,占教师总数的11%,辞职33人。从流向上看,教师调动是从农村流向县城,从靠近城市的农村流向发达城市,从非重点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办学条件差、待遇差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和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学校。流动情况在农村各地区的分布不均衡,比较偏僻的贫困地区流失的情况反而较少;而距离城镇较近的地区流失情况反而严重。

(二)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出居多

根据对2009年农村初中校长培训班141位校长的问卷调查,141所农村初中有高级教师727人。仅占教师总数的9%;而农村师资外流,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以本科为主。根据对参加校长培训班的76位农村小学校长的问卷调查,农村小学调出教师的职称绝大多数是小学高级或者一级,年龄绝大部分在35岁以下,学校领导班子和热门学科教师流失率偏高。三明市清流县某农村中学,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9岁,近十年没有分配一位新教师来,而两年内优秀教师调动或者借用达到13人。近两年三明市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论文评审遭淘汰论文比例达到10%,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村教师。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农村教师流失之后,剩余教师素养不高的问题。

(三)优秀教师外流引发生源外流

师资外流的直接后果就是引发优秀生源流失。城市、县城高(完)中与农村高(完)中形成鲜明的反差。龙岩某县城一所独立高中,目前已经扩展到90个教学班,每个年段20~28个班,一个年段有1500名左右的学生。福州某校也有类似情况,为了应对不断膨胀的学生数,一年新招聘青年教师就达到30多人。城区高中教育的绝对优势,对农村普通中学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龙海某农村中学2008年高一只招了279人,临近的某农村中学只招了150人左右。泉州某农村中学,每届学生都有辍学的,最多的曾出现一届辍学100多人。

(四)师资外流的负面影响较大

外流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主要接收地区的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都大大高过流出地,造成教师队伍的严重振荡,人心浮动。特别是年轻教师感到十分困惑和茫然,既看不到学校的希望,也看不到自己的前途;有的教师一边保留着教师岗位,一边干起了“副业”;还有一些教师干脆不打招呼就辞职走人,使学校领导措手不及。学科骨干流失,使得留在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三、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问题分析

(一)守望岗位与心理落差的交织

农村年轻教师大多是20世纪70~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从本质上说,他们接受过高层次的教育,深受父辈的影响,还是能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但他们讲究更多的是付出与回报的效率比。影响农村教师稳定的因素主要是农村学校提供给农村教师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其实农村教师并不怕苦,他们害怕的是没有希望,得不到认可。故而要解决农村师资均衡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如何让教师留得住和好教师愿意来的问题。

(二)乡土情结与血缘连结的缺失

目前农村教师分为三类:一是通过招考进来的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二是中青年的中师毕业生,后已进修大专或者本科,这部分人很多已在学校中层以上岗位;三是老年教师,从民办转正,这部分教师已经不多了。福建省农村普通中学教师占全省中学教师总数的32%,35岁以下的农村中学教师占农村中学教师总数的65%;农村小学教师占全省小学教师总数的60%,35岁以下的农村小学教师占全省农村小学教师的43%。这些35岁以下的教师大部分是招考来的,由于他们是外来人,缺乏乡土情结与血缘连结,无论是个人价值观还是个人生活都无法真正融入农村,总是希望早日离开农村,迅速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三)学校管理水平与教师发展的矛盾

福建省中小学校长中,特级教师149人,占校长总数的0.92%。高(完)中校长级教师占全省担任校长职务的特级教师总数的54%,其中正职校长占了64%,而初中校长中仅有7位是特级教师。小学校长级教师56人,占小学校长总数的0.5%。普通初中校长中具有硕士学位的仅8人。

具有专科学历的初中校长占总数的26%。调查的76位农村小学校长中,特级教师仅4人。小学校长中,中专(中师)及以下学历的占小学校长总数的34%。由于学校管理水平问题,部分中老年教师不求进取,一些年轻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甚感担忧,对学校管理现状不满,这也是造成教师流动频繁的原因之一。

四、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的措施及建议

(一)现有的“控流”措施

一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2008年底,福建省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提高到城市学校水平,城市、县镇、农村初中学校统一按员生比1:13:5配备教师;小学在校生200人以上的学校按员生比1:19.5配备教师;在校生31~200人的学校按班师比1:1.7配备教师;在校生10~30人的至少配备2名教师;在校生10人以下的配备1名教师。全省增加6500个编制,优先用于补充农村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到2011年底前为农村小学足额配备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教师,使所有农村小学都能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课程。

二是实行“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体制。2009年底,福建省政府颁发《关于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实施意见》,福建省逐步实现县(市、区)域内公办学校教职工人事关系“收归县管”;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师资校际交流制度,促进校长、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原则上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一定年限的教师都要进行交流,每年交流人数要达到应交流人数的10%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支)教一年或在薄弱学校任教三年以上的经历,其中城镇义务教育学校40周岁以下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任(支)教两年以上的经历。

三是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2008年,福建省财政支出中1/4用于教育,教育财政支出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确保县C市、区)域内农村教师待遇不低于城镇教师待遇;设立农村教师奖励基金,对长期在农村从教、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适当提高农村学校(含教学点)中、高级教师岗位的结构比例和农村教师在各级各类评先表彰中的比例;在农村地区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实施农村紧缺教师代偿学费计划,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及以下中小学任教的,可直接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一级。

四是实施农村教师(校长)培训工程,不断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强化福建教育学院培训、教研功能以及在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启动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到2012年底前将全省农村教师(校长)轮训一遍。2009年福建教育学院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达10546人次,共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29个,培训校长3385人次;共举办教师培训班91个,培训中小学教师7161多人次。其中,举办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班55个班次,培训3760名农村教师;独立举办农村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工程3个培训班,培训239名农村中小学校长。

(二)进一步“控流”建议

一是建立农村教师服务期制度。在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的优惠政策前提下,对新补充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和靠农村优惠政策评上高一级职称的教师,教育主管部门都需要制定服务期制度,在聘用中给予明确规定。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可以率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方便的地方试行城乡教师双向、定期流动制度,所有教师无条件在城乡学校之间流动,以便彻底杜绝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乡镇领导都要关心农村学校工作,共心农村教师生活,并对他们的工作绩效进行年度评估。

二是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共享机制。福建省三明市12县市区几乎都实行教师“上挂”与“下派”制度。“上挂”就是把农村学校的教师送到城市学校学习培训,通过“上挂”学到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达到参考式培训的目的。“下派”就是把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派到农村学校支教,让“下派”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做示范,把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传授给农村学校的教师,通过教师的相互交流,达到城乡师资统筹和教师培训的目的。对于能到农村任教三年,且成绩突出的,应予以特别嘉奖。

三是建立农村学校校际协作教研制度。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相比,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都处于劣势。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参与课改,进行教研。各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因为学校背景条件、师资、生源类似,有很多共同点,教师有共同语言,容易形成教研氛围,具有“相携性”的特点,可以形成横向跨片区学校的协作,围绕共同的教学问题、学生管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当然,也有必要定期邀请城区优秀教师对农村校际协作教研进行指导,避免低水平的协作,不断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

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范文第8篇

一、重点、实事项目 区文化中心:3月14日区领导再次召集教育文体局、规划分局等相关部门对区文化中心进行深入研讨,对其选址及内部功能定位再次进行了商议。东渚文化中心:完成50%的吊顶和管线铺设工程量,并继续进行内部地面贴面和墙面粉刷。东渚市民广场:基建设施及地面绿化等全部竣工。

二、教育工作

1.规范办学行为:继续做好区内中小学校执行“三项规定”、落实“五个严格”、保证“一小时运动”情况督查工作。

2.加强校园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做好非法幼儿园整治相关工作;做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开展学校口腔卫生项目及春季传染病疫情督查工作;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工作,并召开了区校园安全工作会议;做好校园安保财政下达指标分配工作。 4.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积极做好实验中学与加拿大苏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相关工作;深化与美国代顿大学、旧金山大学等交流合作;做好区内国际学校聘用外教审核工作。

5.德育工作:做好“杨云龙基金”评选、苏州市“光彩事业教育奖励金”评选、区第三届“阳光少年(团队)”评选推荐工作;完成全区高中军训总结并上报;组织台湾专家来区作“大脑与品德教育”专题讲座。

6.考试考务工作:做好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苏州市中考英语听力与口语自动化考试(模拟)、苏锡常镇四市高三年级一模考、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口语测试相关工作;做好全区初中毕业生学籍审核和中考报名工作。

7.教科研工作:做好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评比推荐工作;做好微型课题结题工作;做好市教师网络团队选拔

、中学物理教师优秀课评比、幼儿园名师讲堂活动、小学二年级口算比赛相关工作。

8.人事管理工作: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完成职称论文评定结果梳理及反馈工作;完成区内中小学教师职务情况统计工作;完成招聘的在职教师户口迁移工作。

9.启动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年检工作。

10.做好区生源地资助管理中心的相关工作。

11.做好苏州市第六届阅读节的申报工作。

12.做好首批省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申报推荐工作。

三、文体工作 2.统计、申报工作:扎实做好苏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相关工作;继续做好《苏州市基层文化标准化建设评选、命名》前期申报工作;做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申报工作。

3.文化市场管理:配合全市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及假冒产品活动,组织开展全区“扫黄打非”行动;推进网吧“单改连”工作;对校园周边的网吧、书刊、音像制品等进行专项检查,重点加强盗版教材及教辅读物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环境。

4.文物工作:联合市考古研究所完成华山地下文物抢救性挖掘工作(目前苏州发现的第二大战国墓现身);协助镇湖街道开展万佛寺修复工作。

四、其它工作

1.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区域共建”活动。

2.明确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11年度专题学习计划,组织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3.召开全区教育文体系统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教育文体系统2011年党建工作要点。

4.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的及维稳工作。

5.加快区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

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诚信教育;教师诚信建设;德育

诚信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仍时有发生:考试作弊、作业抄袭、说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心理、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社会环境影响、家庭环境影响等。而其中,教师作为教育者,他们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其行为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学生诚信,教师本身必须诚信。本文就教师队伍诚信问题和教师诚信建设展开研究。

一、教师队伍主要诚信问题

(一)人际交往失信

1.对学生

在师生交往中,师生双方是平等的,应相互尊重,诚信是一项基本原则。但在现实中,有一些教师经常许诺,但从不兑现,而且还不以为然。另外,有些教师存在着对学生和对自己标准不一的现象。学生迟到会要求说明理由,检讨错误,自己迟到却从不解释。

2.对同事

个别教师与同事交往时不够坦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背地里说人坏话;有的教师与同事交往时也存在不守时、不守诺的现象。

(二)教育教学失真

1.教学活动失衡

主要表现为教师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随意调课、占课和教学错位等。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一些教师出现随意调课、占课的行为。从出发点而言,他们是为了能更好地完成自己学科的教学,深入讲解难点,加快教学进度。但他们不事先通知,不向学生解释,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首先,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学效果不佳。其次,对学生的不尊重,成为学生诚信教育的负面教材。也有一些教师上课马马虎虎,补课风风火火。虽然相关部门三令五申禁止有偿家教,但在高收入的利益驱使下,仍有教师铤而走险。

2.教学成果掺假

主要表现为公开课演戏、资料掺假、虚报成绩等。为了公开课教学能“成功”,有的教师会要求学生踊跃举手,不论是否能回答;有的会预先将重难点演练一遍;有的让平时表现欠佳的部分学生滞留在办公室。这样,公开课成了“表演课”。在各项荣誉、职称评定材料中掺假的行为也存在。在某次全市各科成绩统计中,某所中学某一学科成绩较同类学校高了近20分,这一分数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3.学术研究造假

主要表现为数据、素材造假和论文剽窃等。在学期期末论文中,出现个别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应付了事的情况。在职称论文中,“借鉴”他人论文结构、拼凑、为支撑自己观点捏造数据,甚至在他人文章上署名。

二、教师队伍诚信缺失的影响

(一)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1.伤害学生自尊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尊心越来越强,他们渴望平等,渴望理解,渴望被尊重。而教师的诚信缺失,在与学生交往中的种种失信行为会使学生感觉自己不被重视,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导致学生心理变化,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2.诱发学生不良行为

由于教师的诚信问题,可能会引发学生以下的不良行为:一是道德方面的,如撒谎、偷窃、舞弊等,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二是抵制教师的行为,由于学生对教师失去信任,会做出一些抵抗教师的行为,如上课扰乱课堂秩序、无故旷课等;三是交际障碍,学生对他人缺乏信赖,害怕上当而出现交际障碍。

(二)对教师群体的影响

教师常被人们称赞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近年来,教师的“光辉形象”也常常遭到来自学生、家长、社会的质疑。其中反映的主要师德问题有:第一、管理学生失当,伤害学生心理;第二、收受学生家长好处;第三、热衷有偿家教。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排除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最主要的是小部分教师没有真正履行师德规范,没有忠诚于自己的事业。而这小部分教师的失信行为严重抹黑了教师职业,使得教师原有的“权威”和“光辉”的形象每况愈下。

三、教师队伍诚信建设措施

(一)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是继续教育。1999年9月13日教育部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八条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扩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可见师德修养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现实中,教师继续教育方式有:远程网络培训、各地教委组织的假期培训和讲座、各校的校本培训(包括讲座、读书会、教研组活动等)。各校可以《中小学师德规范》为学习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具体活动,如专家讲座、优秀教师事迹报考会、征文等,组织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真正忠诚于自己的事业。

(二)加强外在约束力

1.诚信的维系离不开健全的法制

从法理上讲,诚信缺失本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当失信成本远远低于收益时,行为主体就可能选择失信。在教师队伍诚信建设中可以依据的法律法规有:《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民法通则》等。在倡导诚信行为的同时要惩治失信,加大失信的成本,从而用外在法律法规强制规范教师的行为。

2.诚信的维系离不开大众传媒的监督

任何事件一经大众传媒的曝光后,就会引起相当大数量的民众的关注,而民众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来看待。因此,此类事件经大众传媒曝光后,民众会自发地对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主体做出否定的评价并拒绝与其交往。而人是社会性的,不能脱离群体孤立存在,被其他社会成员否定孤立意味着将面临灭顶之灾。同时,大众传媒可以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媒体的持续关注会推动事件真相的揭露。因此,大众媒体作为个人诚信的监督方式具有权威性。

(三)发挥校长的作用

1.领头羊作用

“师德建设工作的成效高度取决于校长对其持以怎样的观念,是培养良好师德的向导。”在教师队伍诚信建设中,校长必须确立起正确的观念,以此引领教师。校长首先要对教师队伍诚信建设相关理论有清晰的认知。其次,还要针对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形成较客观的印象。最后,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形成自己的观念,以此来引领教师队伍诚信建设。

2.率先垂范作用

榜样示范是校长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师德建设工作上最易奏效。我国素有“以令率人,不若身先”的说法。作为学校的领袖,教师的带头人,校长的言行时刻被教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会效仿。在教师队伍诚信建设中,校长凡事以身作则才能给教师以积极的影响,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同时也需要校长将诚信道德观念持之以恒。

(四)完善相关机制

1.教育教学成果评价机制

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或教育相关部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会以量为考核指标,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上交学期论文1篇,评职称时,发表或获奖论文要求达到一定的数量。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教师为了完成一定的数量,其质量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出现抄袭、剽窃、低水平重复等现象。因此,在考核时,既要考虑数量,也要考虑质量,对于抄袭、剽窃、低水平重复等学术不端行为予以处罚打击。

2.建立教师个人诚信管理机制

西方个人诚信管理机制是从完善个人诚信档案管理开始的。在我国,金融方面个人诚信记录已逐步建立,个人诚信问题将影响信贷等。教育部门的人事管理正逐步电子化,建立个人电子档案。以这两方面为基础,可以建立和完善教师个人诚信档案管理机制,保存教师诚信原始记录,处罚有不良记录的,使不良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甚至清除出教师队伍。

3.第三方评价机制

在当今社会教育评价中,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集“运动员”、“裁判员”于一身的情况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评价机构必须具有独立性,独立于学校、教育职能部门和教育成果运用部门。”第三方评价更客观、公正、科学。当然,教师队伍的诚信建设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自身、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良好的教师诚信形象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促进学校诚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彦有,陈正言,秦继忠.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再认识[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0(3):98-100.

[2]魏昕,博阳.诚信危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15-316.

[3]原魁社.诚信:铁笼内外[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133.

[4]古云佩.中学校长在师德建设中的角色研究———基于中部六省调研中学校长的分析[D].临汾:陕西师范大学,2012,35.

[5]古云佩.中学校长在师德建设中的角色研究———基于中部六省调研中学校长的分析[D].临汾:陕西师范大学,2012,37.

[6]赵金卓,熊珊珊,刘赟.高校教师诚信档案管理系统实践研究[J].科技信息,2009,(15):412.

[7]冯永潮.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J].教育研究,2002,(1):63-64.

中小学教师职称论文范文第10篇

迄今为止,各职称系列(专业)仍沿袭传统的、滞后的职称论文规定,评价效果不甚理想;乃至评价机制本身的缺陷,所带来的导向偏差及其负面作用,已经直接影响到职称评审的质量和声誉,须予以认真反思。

职称论文规定,涵盖了所有职称系列(专业)中、高级职务,界面过大,层面过宽,不切实际。

国家制定并实施的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卫生技术、各类教师、经济专业等计29个职称系列(专业)。目前为止,会计、审计、统计、经济、卫生等专业中级职务任职资格,采取“以考代评”获得,论文条件被自然免除,其余的仍要求论文作为申报评审的必备条件之一。

评价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确需执行同一性、普遍性的评审标准,方可起到综合平衡的作用。但是,切不可忽视不同职称系列(专业)之间、即使同一职称系列(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差异性、特殊性。

仅举科学研究人员与艺术专业人员为例。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工作性质有较强的探索性、挑战性和创见性。其研究课题、水平能力、创新思维、应用价值、科研成果、业绩贡献等,通常以学术论文、论著等方式反映出来。对科研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尤其破格申报副研究员、研究员的对象,要求高水平、多篇数的专业论文,实不为过。但是,艺术专业职务(艺术等级)则不然。

它所囊括的编剧、作曲、导演、指挥、演员、演奏员、舞台美术设计、舞台技术、美术、文学创作、艺术管理、电影放映等,门类繁多,情形各异,问题复杂。岗位性质和特征,明显表现为实践性、经验性、创意性,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造诣、艺术风格、创作技巧等,主要靠实践历炼和长期积累,并得到社会、业内认可;更何况舞蹈演员等专业人才的峰值期,还受制于生理性等客观原因。艺术系列规定,凡申报评审艺术专业中、高级职务任职资格,须分别在省级以上、部级刊物上发表2、3篇本专业论文;破格申报演员、演奏员专业高级职务,应有2篇本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有关文艺刊物发表等,这些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

职称论文规定,助长了偏重的刊物级别、发表篇数、名次排序等攀高之风。

固然重要,但不能视同或等同科技成果本身。其道理很简单,如三峡水利工程、杂交水稻推广等都具有重大科学意义,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然而并非表现为大量的学术。

但是,各职称系列(专业)的论文要求,太偏重的刊物级别、发表时间、发表篇数、名次排序,太看重这些表层性、易见性的外在形式;对破格晋升对象更是层层加码、框框甚多,惟恐本职称系列(专业)“矮人一截”,有失体面。如,高校教师职务评审规定,凡破格晋升副教授职务,要求在正式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出版10篇以上论文,均应独立撰写或第一作者署名。教授职务本应体现教书、授业、育人。其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实验工作量的完成结果及其业绩表现,乃是核心的评审标准、重要的破格晋升条件。同样,卫生专业技术系列(专业)评审医师职务,应侧重于医师的临床医术、经验和医德。诸如体育教练员、工艺美术专业人员、翻译专业人员、广播电视播音人员等,也都属于类似情形。

重论文数量、重文凭“产地”,极易趋同概念化。即把“两文”硬件简单相加,导致了评审标准和评审质量的降低。盲目追求论文篇数的做法,忽略不计论文质量的结果,直接影响了论文的价值性和贡献率;“以量界定”而不是“以质取胜”的潜规则,间接影响到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建功立业。据业内人士坦言:目前,毫无价值或价值甚微的论文,发表得太“乱”、太“滥”,约估高达80%左右;反之,高“含金量”的一篇论文,可谓“以一抵十”。

职称论文规定,诱发了利益驱动,导致抄袭剽窃论文的行为和现象屡见不鲜。

由于论文在职称评审的总“盘子”

里占有主要“份额”,且评聘与待遇挂钩,一些人为了评上职称,既长“面子”,又多“票子”,受功利驱动,托人情、拉关系、雇“”;社会上甚至冒出专门炮制职称论文的“经销商”。

此外,论文造假竟然在原本“一方净土”的高校、科研等部门滋生蔓延,影响恶劣,令人遗憾而痛心!有的教师在网上下载论文,偷梁换柱,移花接木,旋即变成自己的;有的学者为了拼凑应急,居然把早期专著,肢解为若干篇系列等等。

论文造假还悄然波及到编教材、办讲座、评奖项等其他学术腐败。就连一些功成名就的专家学者也因公然抄袭剽窃他人成果而东窗事发。据报刊披露,原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美籍华人学者杨杰,在博士点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申报材料中,把2004年发表于《肺癌》(LUNGCANCER)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列入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清单。经查办,杨杰被解除同济大学教授职务,将不再承担任何教学事务。可见,通过行政、经济、法律、道德等诸种手段,加大论文打假力度势在必行。

职称论文规定,催生了不当竞争、利益均沾,致使正确的价值观和学术观受到影响和破坏。

凡开展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各职称系列(专业)主管部门,都规定了申报材料要求和报送截止时间。论文要在哪一级刊物发表、什么时间发表、发表的篇数和字数能不能达到规定要求,这些都成了一些申报者伤透脑筋又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桩“心病”。特别在环节上,为了赶时间、抢速度,煞费苦心,各显神通,悄然演绎着一股不当竞争的“暗流”涌动。有关系或肯花钱的人,即使文章不佳,内容雷同,一年内可以在不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若干篇论文;而没有门路的人,也想方设法,四处活动,其情形不亚于政界上的“跑官要官”。

论文作者与出版单位之间,按照不成文的“契约”进行交易,“互利双赢”。一方为评职称而写论文,不但没有稿酬,反而“倒贴”,刊登一篇论文须花费500元至800元不等,且价位一路攀升,据媒体透露,有些医生,则让医药代表花钱搞定某些医学刊物;另一方“屈尊”谋利,有辱斯文,凭关系、分时间、定篇幅,异化为“交费论文”,有价值论文却被缓登、不登。

这些事实已是不争的、公开的“秘密”,群众多有烦言。知真、从善、爱美,乃学界人士孜孜以求的价值观和学术观,一旦被扭曲或长时间受到侵蚀和影响,若不及时遏制,将在知识领域造成更严重的学术腐败。

职称论文规定,涉及到的评价方式,过于陈旧、封闭,适应性差,灵活度不够。

目前,职称论文的评价方式有三种:即论文鉴定、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论文鉴定和论文评审长期沿用至今,形成普遍使用和基本手段的主流评价方式。

论文鉴定方式,要求送审者的代表作隐去姓名、单位等标识后,由相关系列部门负责送交两位专家进行鉴定,并按照规定时间及要求,写出定性评语,确定等级意见。专家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鉴定结果大相径庭。提交专业组或评委会评审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外,论文鉴定费虚高不下,社会传闻颇有微词。

论文评审方式,一般由相应的专业组或评委会,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对申报者的论文进行审阅评议。鉴于专家鉴定意见,极易产生先入为主的“沉锚”心理效应,或被专家鉴定意见所左右,或专家鉴定意见替代了专业组或评委会评审意见。此外,高校、中小学、卫生系列等专业组或评委会,每年一次性集中评审对象多达七、八百人甚至上千人,在评审量大、时间要求紧、工作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论文评审过程中难免出现“前紧后松、外紧内松”的起伏波动。有的评审对象戏言:

“论文能否过关,一靠评委脾气,二靠个人运气”。

论文答辩方式,是改革职称评价机制的新举措,值得充分肯定和倡导。

但目前仅适用于破格晋升和“选优”对象;在论文答辩的实体和程序规定方面,缺少开放性,技术含量低,答辩时间太仓促等,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职称论文规定的改革

俗话说“矫枉不可过正,过犹反倒不及”。“叫停”职称论文规定,既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利于深化职称改革。

的数量和质量,是代表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科学界定职称论文的适用范围,采取哪些有效的评价方式,扭转“为评职称而写论文”、“以职称论文多寡论大腕”的不良风气,使论文评价效果真正得到社会、业内认可。

职称论文规定,要适应不同职称系列(专业)、不同专业技术职务层次的特点和需要。就论文的实用性而言,哪些职称系列(专业)更适合它的要求呢?

目前29个职称系列(专业),按照专业技术岗位性质和职责任务,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属于研究型。主要从事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图书、资料专业人员,文物、博物专业人员,出版专业人员。第二类属于研究专业型。既有较强的研究成分,又需要较丰富的专业经历;如,高等学校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经济专业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新闻专业人员、会计专业人员、统计专业人员、审计专业人员、律师、公证员。第三类属于专业技能型。岗位特质凸显实践性、经验性和技巧性;如,体育教练员、工艺美术专业人员、艺术专业人员、档案专业人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小学教师、技工学校教师、翻译专业人员、广播电视播音人员、海关专业人员、船舶技术人员、航空飞行技术人员。

一般意义上讲,研究型和研究专业型的职称系列及其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专业技能型的高层次人才,列入论文的适用范围和对象较为合适。

职称论文规定,要突出论文的价值性。换言之,求其精、患其滥。旨在激发、鼓励、支持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撰写大量新水平、高质量、有价值的论文;不能简单地、片面地强调论文数量、或没有发表、登载论文的刊物级别等,掩饰或取代论文质量;切忌忽视论文在部级或省级学术会议上宣读获奖,被引用、检索或被引用多次等相关要素;对极有价值的原创性论文,应予以特别优惠对待。

职称论文规定,要发挥与时俱进的引领功能。尊重论文主体,尊重智力成果,尊重科研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就;论文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既有常规性,亦有超常规性,乃至为“自选动作”预留空间;多视角、全方位地公平、公正评价论文的实用性、价值性,激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

基于上述分析和思考,按照分类管理、动态管理的原则,本文拟提出以下四种基本模式,改变以往那种“一刀切”、“齐步走”的做法和弊端。

模式之一:“以评为主”

研究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所从事研究领域的某一方面应当有一定或全面的开创性研究。其知识积累,理论修养,熟悉并掌握国内外研究领域现状和发展趋势,创新业绩成果等,没有穿越时空隧道、耐得住寂寞的坚韧精神,是难以做到的。对申报中、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非但不能放宽论文条件,而且要适当提高评审标准。即规定任现职以来,应撰写并发表较高水平、较多篇数及字数要求的本专业论文,提交相关专业组或评委会评审。

发表本专业论文的报刊目录等予以明确,便于人事部门进行资格预审。如,申报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中、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须在《社会科学权威学术报刊目录》之列。

长期以来,部分系列主管部门要求论文代表作送审,此举事倍功半,不仅程序繁琐,费时耗资,且封闭性强,弊多利少。其做法应逐步淡出,适时取消。解决论文代表作的实用性、价值性的途经和方法之一,可以由若干名同行专家组成的论文鉴定小组,对论文进行梳理分类,集中审阅,形成合议性意见,提交相关专业组或评委会评审认定。

此外,有分正高的系列(专业),申报正高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对象数量少,评审标准高,作用影响大,论文质量仍以相关专业组或评委会评审为主。

模式之二:“以考代评”

研究专业型的专业技术人员,绝大多数专业性强,适用性广,分布面宽,在高层次人才队伍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大,且系列排序多居较突出位置。

如果评价方式能贴近实际,针对性强,公信度高,解决好论文的实用性、价值性问题,将对职称评审工作产生很大影响和推动作用。

前述提及会计、审计、统计、经济、卫生等专业中级职务任职资格,采取“以考代评”获得,论文条件已自然免除;高级职务任职资格,实行“考评结合”机制。

由此推及,可以试行论文“以考代评”模式。即由省职改办会商有关系列主管部门,委托省人事考试机构,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论文或类似论文科目考试办法。如为应试者提供相关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等,以进行论证和提出对策为主要内容,检测、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字写作水平。适用对象为高校教师、农业技术人员、新闻专业人员、律师、公证员,高级经济师、副主任医师(药、技、护),以及工程系列的建设工程、信息技术工程、工程技术等技术性、通用性较强的部分专业申报中、副高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论文考试成绩合格,作为评审条件之一;、论文代表作送审等相关规定和程序予以免除。

模式之三:“以辩代评”

专业技能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应重在实践经验、业务技能、艺术造诣、传艺带徒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以及特有的风格、影响和威望被同行认可程度。从岗位特质和人才特点看,申报评审中、副高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不宜设置的门槛。

不作为必备条件,并不意味着忽视或放弃对此类专业技术人员的逻辑思维和写作水平的要求,而是寻求切合实际的评价方式,客观而全面地反映他们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中小学校教师培养了质量高、数量多的优秀生、特长生,撰写具有较高水平的教案分析报告、教研成果总结、有关素质教育或德育教育的经验总结;工艺美术人员结合设计、创作、参评作品,撰写具有一定水平的创作体会等凝结智慧与经验的文章,从某种意义上讲,与虽已发表但毫无价值的论文相比,“此地无声胜有声”。有关业务工作报告和经验总结,只须经所在单位或部门确认系本人独立撰写,即可作为专题答辩材料。

答辩工作由同行专家小组承担。

根据申报人所提供的专题答辩材料,以业绩成果、创新潜能、文章价值等为主要内容,开展互动式答辩和量化式测评,由同行专家小组讨论,形成答辩结果的书面意见,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决定优劣取舍,相关专业组或评委会不再进行论文评审。

对专业技能型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以辩代评”模式,既能发现具有真知灼见的优秀人才,又能爱护、稳定和凝聚一大批真才实学、爱岗敬业的专业技术骨干。

鉴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信息资源不对称、人才结构不合理等实际情况,现阶段,“以辩代评”模式同样适合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如卫生系列(专业)申报评审副高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临床医师的病例分析报告,药、技、护人员的业务工作总结等,都可以作为专题答辩材料,由同行专家小组进行答辩认定。

模式之四:“辩评结合”

论文答辩反映动态性、直观性的特征;论文评审具有静态性、间接性的属性。因适用范围和对象不同,评价效果各有利弊。两者之间如何兼并包容,优势互补,值得探索与尝试。

“辩评结合”模式,即采取论文答辩与论文评审相结合的方法,从具体措施和优惠政策上,发现和选拔各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适用于极有价值的论文和特定的评审对象。

众所周知,在科学研究、生产活动和管理实践过程中,创新是分层次的,改进和完善是一种创新,原始创新才称得上高层次创新。各职称系列(专业),凡申报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任现职以来撰写有创见性、高水平的本专业论文,在省(部)级以上CN刊物发表;或在省(部)级以上专业技术学术会议上宣读获奖,被引用、检索或被引用多次,经同行专家小组专题论文答辩,达到高水平等级评价标准,即可提交专业组或评委会评审认定。确属极有价值的论文,可作为正常晋升或破格晋升的重要依据,论文数量不作硬性规定。

为了推动行业建设,适应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发展的特殊需要,对特定的评审对象,也可以采取“辩评结合”模式。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现代管理是我国经济领域的5个重点行业。目前,致力于提高重点行业的运用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头戏”。

凡重点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获得明显经济效益;申报评审中、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本专业在省级部门准印证的专业刊物,或在省级学术会议上交流;申报评审正高职务任职资格,需有一篇本专业论文在CN刊物发表。但是,特定对象的论文答辩,须有一整套较严格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答辩内容以专门知识理论、运用研究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同行专家小组的答辩鉴定意见,送交专业组或评委会评审认定。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村教小学教师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