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28 16:31:00

职业素质发展

职业素质发展范文第1篇

作为素质结构中最为根本部分的大学生隐性职业素质,对其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表现:

1.从宏观方面看。

第一,隐性职业素质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显性职业素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的训练来获得。然而,若想要专业技能转化为职业技能,进而职业技能转化为生产的效益、社会的效益和工作的成果,就需要有诸如责任意识、职业精神、务实态度、创新思维和协调配合等隐性职业素质的支持,都需要依靠隐性职业素质来促进人的职业发展。在当前社会时期,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对职业发展固然重要,但这些只是工作的一种工具,他们的隐性职业素质对他们的职业发展的成败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显性职业素质,可以依靠隐性职业素质去慢慢地习得、弥补,而没有了隐性职业素质,再好的专业技能都只是劳动中的工具,人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隐性职业素质影响着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持续性。实践证明,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有限的,并且很可能被快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因此,一朝一时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可能让大学生终身受益。但是,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治学态度、发展意识、永恒追求等隐性职业素质,却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具有持续性、发展性的影响,具有强劲的、不竭的推动作用。隐性职业素质可以应对未来社会职业变化的需要,可以使大学生勇敢面对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并不断地进行自我知识的更新,进行各种资源的整合,最终推进大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隐性职业素质影响着大学生在未来多变职业环境中的拓展能力。大学生走上社会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或许都要经历大大小小的挫折与失败,面临各种艰难与困苦、竞争与压力,而这些都需要大学生们有坚强不屈的品质,不怕吃苦的态度,敢于面对困难、应对挑战、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积极竞争的精神;大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职业岗位不太可能是终生不变的,人们需要适应工作环境、适应岗位变迁、不断拓展工作的新领域、创造性地进行工作,这些都是对未走上职业岗位大学生的隐性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大学生,其工作技能可能很高,但若没有谦虚谨慎的态度,没有包容、密切合作的精神,没有勇敢、敢于担当的品格,没有友善、无私助人的品质,就不会有大的职业成就。所有这些,都是在未来复杂的社会中,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隐性职业素质。

2.从微观方面看。

第一,隐性职业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当前金钱至上、功利充斥的社会环境中,具有良好隐性职业素质的大学生,能够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与使命,有利于他们在职业选择中响应党的号召,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艰苦岗位,树立科学的择业就业观,实现有社会价值的人生追求。

第二,隐性职业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充满着情趣与快乐。一个只有职业技能的人,只能作为一个劳动者、生产者来生存,为了谋生而工作。而一个具有隐性职业素养的大学生,其情趣追求是丰富的,他们往往将职业的发展看作自己的精神追求,当作提升自我价值的平台。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开阔的,职业生活是快乐的,职业发展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他们事业的追求,人生价值的体现。

第三,隐性职业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建立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个体处于人类社会环境,要与人接触,与人交往,并通过人际关系,构筑起自己良好的职业发展氛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具有良好隐性职业素质的大学生,其在人际交往方面应当是和谐的,在对待人、接触人中应当是包容的、理解对方的,应当是友好的、善待对方的,应当是协调的,顾全大局的。深厚的隐性职业素质,奠定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实现了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今后社会生活的精神满足。

二、积极加强大学生隐性职业素质教育,推进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当前,应当从大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出发,重视隐性职业素质的培养,以此推动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1.全方位加强隐性职业素质教育,积极构建高校隐性职业教育体系。隐性职业素质主要涉及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当前,高校应当结合社会对大学生隐性素质的要求,从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出发,将隐性素质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多方位参与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教育工作,构建党政工团全方位育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密切结合,互动发展育人的体系;应从发挥德育课题主渠道的作用,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增强大学生对未来社会职业的体验,使他们在职业认知、职业操守、职业精神、职网2。‘3年7月下业行为方面,提高认知,增加实践机会。

2.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隐性职业素质发展环境。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是构成隐性职业素质的基本构成部分。高校应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培养学生情趣、净化学生心灵出发,倾勺打造学校的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社区公寓文化,加强教育教学设施投人,推进文体场所建设,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将物质层面的信息,向大学生传递大学文化,辐射大学精神,诊释大学理念,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品位,提高他们的隐性职业道德素质。

3.将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作为隐性职业素质提高的重要方面。在隐性职业素质中,人文素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育人过程中,要在做好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大力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不但理工类学生要开设人文教育课程,即使文科类学生也要针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职业修养、职业精神、职业操守等方面的教育,通过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同时,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人格品质、敬业精神、集体观念、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隐性职业素质的教育。

4.充分发挥师德师风对学生隐性职业素质的影响作用。在高校育人中,教师的专业素质、学术水平,对大学生的学业水平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教师的个人修养、行为风范、道德礼仪、人生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一个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崇高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严格的教风学风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将“润物细无声”地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思想道德、价值追求、科学精神等产生着重要影响,这对于他们的隐性职业素质的提升都具有巨大作用。

5.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锻炼机会,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大学生隐性职业素质提升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大学生社会化程度提高的过程。因此,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引导和组织他们多参与各种形式、各种层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认知社会,在社会认知中体验人生,并从中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对当前国家的经济社会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对当前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以提高他们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认识,从而有利于他们自觉、自愿、自主地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

职业素质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临床护士;职业发展;素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09-01

在社会发展和医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护士应当注重人的身体、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健康需求;应当为公众提供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应当与被服务的个体、群众进行有效沟通。因此,一个称职的护理工作者在其职业生涯中需要进行知识技能、职业素质的综合培养。

1 护士在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护理人员资源配置严重不足。随着医疗指标的变化,治疗与护理数量随之增加,护理人员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据卫生部对全国400多家医院的调查显示,三级综合医院病房护士与床位比为1∶0.33,最低的医院仅为1∶0.26,在护理人员编制上,基层大多数医院达不到国家卫生部规定的1∶0.4的床护比例标准[1]。护理人员不足的结果导致了护士的劳动负荷加重,病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

1.2 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是构成护士工作的压力因素。 护理是一项需要很大体力、智力支撑的工作,长年累月的夜班、倒班、加班,使护士的生理机能衰减,出现诸多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尤其是长期夜间轮班的护士患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的机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

2 护士职业生涯的路线和策略

2.1 职业生涯路线:职业生涯路线是指一个人选定职业后从什么方向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向专业技术方向发展,还是向行政管理方向发展。

2.2 职业生涯策略:职业生涯策略是指为争取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措施。护士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设计采取相应的措施[2]。在护士阶段,护士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从事常规性工作和担任较重的工作负荷,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护师阶段,护士还要继续加强专业基础训练,同时通过积极的专业学习及时的更新知识,还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在主管护师阶段,要精通自己的专业,能在核心刊物上,能为低年资的护士开展护理讲座,从事大专以上学历新上岗护士的带教工作;在副主任和主任护师阶段,能够参与到护理教学和护理管理中,能够解决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并且有较强的护理科研能力。

3 护士的职业素质要求及其培养方法

3.1 以风度和仪表,体现护士良好的职业素质:护士应着装整洁、态度可亲、性格开朗、言语谦逊、精神饱满、步履轻捷、动作轻柔、观察敏锐、既温文尔雅,又意志坚定。另外,要热爱本职工作,对病人点头致意,一声问候,它表达了对病人的尊重和礼貌,真诚的微笑,可缩短病人与护士的心理距离,给病人以平静、安祥、友善、愉悦的感受,是给病人安抚和关怀的象征。

3.2 以良好的心境,体现护士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在工作中努力培养虚心好学,扬长避短,不骄不躁,不懈不馁的作风。注意情绪的控制,自我完善,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反思总结,听取教训。学会保持平衡的心理,情绪稳定,心胸宽广,善于谅解别人。护士在工作中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有计划工作,巧妙交替脑力和体力劳动。尽可能减少压力因素的侵袭[3]。

3.3 以扎实的护理知识,体现护士业务素质的提高:护士必须具有扎实的医学护理学基础知识及全面的基本技能。要不断用所学知识,满足护理对象的需要,为护理对象提供优质服务。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并能够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具备不断提出新方法、新思路、新知识的能力。为了满足不同层次护士对业务的需求,我们可以分层次的对不同学历、不同资质的护士进行业务培训。即大专护士应以护理新技术、新理论、职业礼仪、健康教育、沟通与交流为主;本科学历以上护士应以护理心理学、护理科研、专科护理、政策与法律、危重症监护、护理营养学培训为主[4]。

3.4 以爱岗敬业精神,体现护士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护士的品德修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有着特殊的使命,即保存生命,减轻疼痛,促进康复。在为病人服务时要做到“五心”即对待病人热心、接受意见虚心、解释工作耐心、护理工作细心、一视同仁出以公心;“三及时”即观察病情及时、治疗处置及时、临床护理及时;“四满意”即病人满意、医生满意、同行满意、病人家属满意。

4 结果

通过对临床护士的职业发展及素质培养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护理工作即是一个平凡的工作,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因此,护士行为礼仪及职业素质水平就更加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护理人员,除要求具有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求具备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人际沟通等社会知识,同时要不断地全面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掌握良好的职业礼仪新标准,深刻地理解和感悟护理工作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5 结论

近年来,改革开放和高等护理教育的开设推动了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临床路径、循证护理等诸多新理论形成和加入,以及多元文化护理的发展,护理人员学历层次的提高和计算机网络在医院中的应用,都对护士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求临床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并加强其培养,才能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满足人类健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徐安芬.聘用护士职业态度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3,5(8):14-17

[2] 王卫红.护士职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7年第8期

[3] 袁玮、姚蕴伍.护理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初探[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10

职业素质发展范文第3篇

职业道德,是社会上各行各业对从事本行业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员工日后从事自己的职业时约束自身的行为准则,会计行业员工职业道德的缺失大多是因为没有收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导致整体素质普遍不高。会计行业的发展需要有素质有创造力的会计人才,企业的财务稳定也需要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在招聘会计的时候,大多说公司往往过于注重应聘者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很少有公司会对应聘者的职业道德进行测试和考核,这就导致了一大批想要从事会计行业的应聘者在进入一家公司之前往往不会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而是只看重自己业务能力的学习,长此以往,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会计职业道德不该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频频发生。除此之外,会计从业人员本身的发展也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作为基础。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在自己的事业之路上得到理想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

(一)竞争激烈,会计从业人员就业压力大

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绝大的生存压力,市场化的形势下,很多行业都通过自己的手段来谋得利益。作为审计信息的会计从业者,往往就会在对公司审计的时候,收到被审计公司不合理的要求。而一部分会计从业者就会选择接受,然后为被审计公司制造假账,帮助被审计公司脱离危险,从而获得不法收入。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会计行业的整体形象。

(二)受利益驱使现象严重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飞快,互联网等高科技事物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在金钱上的死于越来越重。作为每天都和金钱打交道的行业,会计从业者面对的是利益的诱惑,这就导致了一些会计不顾道德的束缚和法律的限制,为了一己私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监守自盗现象频出。

(三)会计工作环境不够完善,惩罚力度过轻

由于会计独特的工作性质,导致会计经常是在人后,独自在办公室里进行枯燥的报表核对、进行支出收入计算的枯燥工作,缺少一定的监督。一部分会计利用这样的工作环境私自对公司的账目进行篡改,从而通过做假账来得到非法的收入,这种行为十分缺少一个行业本该具有的纪律性。而且,现在企业对会计犯错误之后的惩罚力度普遍过轻,这也是会计从业者屡教不改、犯罪现象层出不穷的一大原因。

三、改变新形势下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的途径和建议

(一)对企业的建议

1、加强会计监管,净化会计环境

加强监管的力度是保证会计行业长足发展的必要举措。政府应该不断重视会计行业职业道德的问题,加强对会计行业违法犯罪的惩罚力度,颁布严格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严格查处,不让任何一名犯罪者逍遥法外,行业可以出台行业规定来限制考核,严格资格认证和执业水平,企业也应该给予高度重视,通过不断的净化会计行业的职业环境,来使会计行业的整体精神面貌得到提高。

2、加大惩戒力度

应该把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加以创新,让会计在工作时候可以不再一个人管理一切的账目,而是采用第三方监管等制度,设立第三方监察审计机构,严格执业道德教育和行业入职教育,规范执业行为,在会计出现违反现象之后进行严厉的惩处,从源头上杜绝会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

3、转变企业对待会计从业人员的选拔态度

企业应该加强对会计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不是只一味的关注会计在工作中产生的业绩和会计的工作能力,比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企业应该定期的进行员工的职业道德培训,这样才能建造起良好的企业精神风貌。

(二)对从业者的建议

职业道德教育是对会计从业者最起码得到的束缚,只有得到了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从业者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用到的束缚自己,不被金钱的利益所诱惑。首先,要把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作为必修课让每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其次,要加强法律对会计行业职业道德的监管,积极宣传与会计行业相关的法律知识,让会计从业者加深对法律底线的感触。最后,要积极向会计从业者弘扬会计行业中优秀前辈们的精神,充分发挥榜样作用,让会计从业者能够学习积极的思想,并向着积极的思想不断靠拢。

四、结束语

在一定程度上,会计代表着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和精神面貌,一个企业的会计能否保持自身的规范,有着良好的素质,是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在新形势下,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好坏不仅影响着就业者的职业前途,还影响着广大企业未来的走向与发展。我们一定要大力发展会计行业职业道德的建设,抓住重点,完善规范,从方方面面着手,讲会计从业者的素质当作会计行业中最重要的事情来狠抓、严抓,才能彻底扫除一切会计监守自盗,道德败坏的现象,换会计行业一个干净的环境,给企业以更好地发展。

职业素质发展范文第4篇

本文分析当前职业院校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细化工作职责、创新教育方法、突出职业院校特色等方面提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方法,以期完善职业院校素质教育机制。

关键词:

素质拓展;机制;创新;特色

一.素质拓展工作概念

素质拓展工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以实行多领域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堂;第二部分为第二课堂辅助实践环节。

1.第一课堂主要指的是大学公共选修课。指高校在必修课之外设置的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具有远见卓识、批判性思维、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体现学科交融、文理渗透的通识教育课程。

2.第二课堂辅助实践环节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实践技能训练,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利用课外时间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学科竞赛、学术讲座、科研训练项目、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技术开发、社团活动及各类社会实践,取得学术研究成果,具有一定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形式的优秀成果,从而提升个人的素质能力。

二.素质拓展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素质拓展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学生能够根据个人职业规划,选择素质拓展项目,提升素质能力。不过目前高职院校素质拓展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素质公选课课程比例不平衡,大多数高职院校社会科学类占比较大,艺术体育类和自然科学类占比较小;第二,质量监管体制需完善。目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学生出勤率不高,教师责任性不强的现象;第三,教师对素质能力重要性认识不够。素质教育师资队伍是决定高校素质教育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一支思想信念坚定、教学质量优良的专间结合、功能互补的教师队伍,是落实素质教育计划的组织保证。

三.素质拓展工作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大宣传。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是提高素质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可以通过宣传板、专题讲座、素质能力宣传周等形式加大对素质拓展工作的宣传。

2.细化素质教育机构工作职责。素质教育部是负责素质教育工作的主导机构,只有主导机构明确职责,才能更有效的实现规划管理。该机构的职能应明确为两大块:学科管理和教务管理。在学科管理方面,应成立学科委员会,对各个学科课程、社团的通识教育模式、质量进行把控监管。在教务管理方面,有专门人员负责课程管理、学分获取等教务工作。

3.以学生为主体,确定学生需求。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同样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于素质公选课、实践活动的需求,进而调整工作方案,实现教育内容与学生需求,社会需求三方面最大范围的契合。

4.实现素质公选课多元化。联合兄弟院校扩大师资规模。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固定部分选修课,灵活设置其他选修课开课次数。扩大师资队伍,实现素质公选课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艺术体育类课程比例趋于平衡。

5.创新教育方法。开通网络课程、网络社团,使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学习相关课程,参加社团讨论等活动,最后以论文或答题的形式完成考核,获得素质拓展学分。网络课程、活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其灵活性、新颖性受大学生喜爱,且节省了空间、人力、财力,但针对学生群体性,部分学生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不法分子煽动等特点,应指定专门的教师对学生的网上活动进行引导、教育。

6.突出职业院校素质拓展工作特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实现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伟大使命。要实现这一使命,职业院校也应在素质教育领域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在素质公选课中重视职业技能课程建设与质量提高,加强对职业技能类社团活动的指导,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证书,或者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并安排专业老师给予辅导,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夯实基础、狠抓教学质量、培养本土高素质人才”。

四.总结

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中国高等教育在基础理论的教育方面并不薄弱,但在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却有一定差距。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加强素质教育,以使得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更优,能够更好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产力和创造力。

职业素质发展范文第5篇

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提升

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教师后备力量。因此学前专业学生必须深刻认识到幼教职业的内涵和职责,加强职业文化素养。专业教师可以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培养学生学前教育教学意识,鼓励他们自觉发掘自身水平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设置相关课程教学目标训练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符合工作岗位和职业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特色。

职业素质将直接影响学前专业学生的职业表现,他们今后教学实践中与幼儿沟通交流技巧,心理承受素质,情绪控制能力将是幼教活动成败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让其对于知识的认识上升到理性与感性结合的程度,使得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有力促进学生思想素质和职业素养的进步和提高。例如有不少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幼儿园、托儿所开展幼儿教育发展状况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使他们深层次地认识到我国幼儿教育现状,发现自身具备职能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有能力的院校甚至专门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分析农村教育方式的优劣,以及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积极探索农村幼儿教育改革的可能性。以上种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培养了他们艰苦卓绝的精神,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助于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

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1.教学方式改革

①注重教学实践环节

针对学生基础薄弱和实践能力缺失的问题,高校可适当增加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课程质量。首先要求高校专业教师具有扎实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而且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其次,在学前卫生学课程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学前卫生学中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定义可以利用幻灯片或者视频演示的形式展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此外,教师要科学地组织、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开拓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环节在于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生理卫生实习,上岗实习等,例如当学习到儿童疾病预防相关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社区、卫生院开展有关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和原因调查。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做好前期资料收集,组建团队以及制作活动方案的工作。实践活动的进展中,教师要协助学生记录数据,整理和分析资料,指导学生撰写调研报告。

在亲身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有关知识,还能学习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谨慎的科学研究精神,提高实践探究能力,加强专业职业素质。

②积极开展技能训练活动

由教师结合学前卫生学课程中相关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操作技能的训练活动。比如,在教学常见意外伤的处理办法和常用护理方法的知识时。教师除了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制作“专业医护人员处理不同意外伤的办法和不同护理方法”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播放相关医学视频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互相分组,以同学为对象实践教师教授的急救训练活动。在技能训练活动中,教师要做好教学培训,有条件的可以聘请专家、职业人士进行教学示范。其次教师要注意对训练活动的组织管理,保证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有序、科学地组织和管理训练。

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普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前卫生学课程也不例外,这种形式往往导致教学过程枯燥单调,学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考虑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实践活动,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质疑,并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升思维活动的空间。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或采用情景模拟训练,组织小组合作式学习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强化其实践能力及教育教学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技能发展。

2.学前卫生学教学成果评价体系改革

①多样化的考核形式

为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融会贯通能力,可采取随堂作业、情景模拟等多元化的形式。一方面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检验他们对于理论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考核学生解决问题和实际运用能力。

②注重职业素质的评价

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特点,评价过程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知识,还要考虑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是否表现出敬业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够与幼儿和谐相处。评价的结果应该全面体现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刺激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显著提高。

职业素质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职业规划 ;职场环境 ;职业素质 ;教育指导和引导

随着高校的扩招,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也在变化,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各高校新开设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使应届毕业生能够在离开校园后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心理去勇敢面对即将到来的职场挑战。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首先要帮助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了解并适应大学生活。要帮助大学生明确大学期间的任务:学什么?怎么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只有明确了学习任务,才能有目的地去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定位。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教育的实施者。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要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新生在进入大学后,对专业知识的不了解,对专业方向的不清晰,都会导致学生对专业的迷茫和不解。所以,越早指导,对学生越有用,要鼓励学生珍惜大学生涯,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拓展视野,开阔眼界。

1 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开启人生的重要一步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高校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对将来的职业的定位也更加的重视。从全国范围来看,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新生入学后或者是毕业前,在课程设置上都做了职业生涯的规划,据不完全统计,80%的学生对于高校此举表示高度认可。他们认为,这样有利于在校期间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市场需求,为将来的就业或者择业指明了方向。

2 帮助学生认知世界,了解职业环境,做好岗位环境的分析,探索职业内涵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多变的市场环境。我们的高校在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要引导和带领全体学生了解市场环境。这里指的市场环境不是单纯的外部环境,而是综合环境——大环境。有报告显示,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中,创新人才和创新思维有了明显的上升。大多数的学生不再满足于毕业以后找工作,而是将眼光定得更高,有了创新意识,有了创业的愿望。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大,就业环境压力的增加,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就业和创业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号召,为在校大学生或者社会青年提供就业创业的环境。前段时间国家总理考察了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创业小镇“菁蓉镇”,这显示出政府对创业的态度和决心。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职业素养量化而成“职商”。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在生活中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优劣: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它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人们看不见的,但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因此,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

4 培养良好的职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高效的沟通是开启职场大门的钥匙。面对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要做好学生专业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要在校期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现在的大学生个性开放,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初入职场,面对复杂的职场环境和人事关系,往往会措手不及,甚至无法应对。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是在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所必备的条件,也是顺利跨入职场成为职场新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5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职业道德:在于职业,根植于道德层面。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一课。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学生爱岗敬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

职业素质发展范文第7篇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会计人员应该是学无止境的,因为与工作相关的财会、税务类知识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所以应该继续学习,并且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要不断深化对专业的理解,不断充实专业知识,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持续提高胜任能力的过程。注册会计师考试也应当充分体现不断提高、不断积累的规律,并使不同阶段的要求有所差异。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以后可以继续参加国内的其他执业类考试,比如注册税务师考试、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等。会计是经济活动的语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际化程度的加剧,以及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巨大进步,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国际趋同将是大势所趋。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并在内地与香港间实现等效认同,为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注册会计师更应通晓国际事务,从这点来考虑也可以考虑参加国外类似证书的考试,国外证书在国内认可程度比较高的包括: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不仅是国际内部审计领域专家的标志,也是目前国际审计界唯一公认的职业资格。CIA需经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 简称 IIA)组织的考试取得;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ACCA成立于1904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国际会计师组织。ACCA的国际地位举足轻重,联合国确定其环球课程时,亦是以ACCA的课程作为蓝本;美国注册会计师(AICPA),AICPA全球最大,约40万会员;国内懂美国准则且具备AICPA资格的人才缺口约为25万,且AICPA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人均年薪超过40万;AICPA资格被亚洲国家视为荣誉及权威的象征。另外,对于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员来说也可以考虑继续学习职称的内容,在企业工作对于职称有比较高的认可度,中级职称的考试对于注会人员来说难度不大,取得中级会计师职称并且具有高级会计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后,就可以报考高级会计师。

提高英语能力

2009年注册制度进行了改革,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注册会计师成为新的目标。但客观地讲,中国注册会计师水平与国际水准相比,还是不高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会计职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前,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在吸引世界各地投资者的同时,中国的优秀企业也走出国门,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投融资活动,这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国际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也需要在人才选拔的考试中,逐步体现这方面的要求,英语水平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全面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英语测试水平及国际认可度,以注册会计师在英语环境下应有的职业胜任能力为标准,通过测试,重点选拔能够在英语环境中从事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国际化人才,将英语水平测试打造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走向国际“通行证”的重要标志

重视审计与税法

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审计人员拥有丰富的审计知识和审计经验,长期以来,我国审计受管理体制、职能定位、单位领导、人员素质、法律法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足够的权威性,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从审计自身分析,很多企业存在审计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许多人误认为审计在工作目标上没有特定要求,审计无所谓“风险”可言;或者认为审计,即使出现工作上的误差或疏漏,也无须承担“风险”。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审计必然陷入一种被动和无所作为的困境,内部审计工作更无从谈起。这对参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来说,审计风险加大,对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从1990年代初的深圳原野、长城机电、海南新华等案件到近年来的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等系列造假案,无不与注册会计师串通舞弊、合谋造假,致使独立审计不仅未尽到客观、公正的监督鉴证职责,反而充当了公司违规造假欺骗投资者的帮凶有关。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作为注册会计师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并进一步提高风险导向审计的执业素质。风险导向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风险评估的各种分析方法要求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行业知识(包括市场、研发、生产等方面),这对注册会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该是复合型人才,不但要掌握一般常用分析工具,还要接受现代管理知识和行业专业知识训练。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审计理论和实践经验,还要具备必需的管理学知识和经济学知识,能够运用系统的、战略的观点充分了解、分析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状况,对有可能导致企业会计报表错报风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与评价。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要求相关人员不仅要具备会计、审计等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懂得法律、市场、管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这对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2010年1至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83080亿元,其中,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73202亿元,增长23%;据此计算,税收收入仍占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2010年占比为88%,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对企业而言,税金则是一种负担,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影响。企业要降低纳税成本,就要求会计人员精通税法。所谓精通,不仅是看了税法政策,而且要看懂,更重要的是会活学活用。

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素质与职业道德

职业素质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职业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揭示了教师职业的价值标准与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关系。

一.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楷模

教师要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千万不能把教育对象当成实验品。要在传道、授业、解惑与发现、研究、创新中不断的历练自己的品德,陶冶情操,提高自我修养,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要全面理解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了解人才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依法治教,维护教育的尊严和地位。要有宽大的胸怀,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以情感育人,以道德育人,以智慧育人,以人格育人,充分体现崇高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情感和职业责任感,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师高尚品德,极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师的教育、研究对象是“人”,其职业职能不能规格化、规范化的重复工作,而是动态化、发展化的创造性工作。面对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师能随时做出理智的思想、不断完善教师的智慧和教师的能力。社会是发展的,只有顺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先进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在科学和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专项”的教师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综合型、创造型、复合型、创新型才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

教师要在日常的学习研究中,养成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塑造美的习惯;既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又有健康的心理审美意识,更有巧妙的教育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教师要能用美的教育文化、艺术、情操、品德去影响学生,陶冶学生,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善于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发现学生的语言美、行为美、思想美,进而去肯定、欣赏、赞赏他们,使学生在刻苦学习的同时,又能获得美的享受;使自己真正成为引领学生走向成长,走向成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楷模。

二.做具有开拓能力的专门人才

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品质。良好的教育品质是形成教育开拓各项能力的前提。教师的教育视野及其视域内涵决定了教师良好教育品质。从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自觉学习,不懈追求,努力创新,追求卓越的职业习惯;从教育的多维的视角来说,对当代的教育教学思潮、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流派、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背景式的、全景式的、反思式的、回应式的、挑战式的梳理和归纳,为实施科学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寻找切实有效的依据;从专业实践的个性化发展来说,不满足于现在的书本知识,而是把书本知识化为感性知识、体验性知识、生活性知识,甚至是问题化知识、智慧化知识,实现知识观和知识传授的飞跃;不满足于传道、授业和解惑,而是自然、巧妙、有效地把知识、技能、智力的发展与情感、态度、习惯、融合起来,转识为智,转识为能,转识为情,实现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飞跃;不满足于对学科知识或实践活动的建构,而是通过情感性思维、建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使独特的思维见解、开放的创造心智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教学的内容和手段,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个性和品格的全方位提升,实现人才观和教育理性的飞跃。

三.做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师的职业与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精神:一是人生的义务感。教师的价值在于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报效国家,最终是一生为人的成长、成功服务;二是历史的责任感。教育是关乎民族、国家前途的大业。千秋功业,系于教育。三是育人的使命感。人是民族之本、国家之本,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是人类赋予教师的最为神圣的使命;四是强烈的人生抱负和理想追求。

教师不但需要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素养,而且需要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素养,更需要有丰富的情感素养和不断的创造素养;不但要有效地进行知识传授,而且要有效地进行情感传递,更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创造欲;不断的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要让学生理解、认识科学文化知识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但要面对全体学生,而且要面对各种身心素质、智力发展条件有差异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动机,充分利用他们的智力和情感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体察学生的心灵世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不但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文化的传播者,情感的传递者,智慧的播种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学习者,课程改革的探索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更要成为建设人力资源的参与者。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

[3]肖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M].岳麓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邱月盈(1982.11-),女,河南省驻马店人 ,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国画;

职业素质发展范文第9篇

一、形势和任务要求必须提高队伍素质

电视新闻事业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行业。随着新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广播电视的设备更新将更快、传播形式将更新、科技含量将更高、用人机制将更活。因此,广电从业人员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将更多,面临的压力将更大。目前,听众、观众有“三高”的特点,即文化层次高、欣赏水平高、期望值高。他们心中想的、期待的广播电视是传达政令的“喉舌”、了解世界的“窗口”、休闲娱乐的“舞台”、指挥生产的“顾问”、推广技术的“红娘”、脱贫致富的“桥梁”。要想提高收听、收视率,必须提高节目质量,而要提高节目质量,又必须以提高队伍素质作保证。

二、新形势下队伍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般来说,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其基本要求:一是电视新闻工作者要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成为电视工作的专家,而且要成为“杂家”。三是电视新闻工作者要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楷模。

三、提高队伍素质的途径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提高素质,必须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与时俱进。

(一)努力拓宽学习途径。一是向书本学。要认真研读有关书籍和杂志。二是向媒体学。通过向各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学习,可以了解一个时期的宣传报道重点,学习报道方法、报道形式和播音、主持技巧。三是向领导和同事们学。学家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敬业精神等。四是向人民群众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是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获得真才实学、全面提高素质的大课堂,记者要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

(二)努力丰富学习形式。一是个人自学。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应主动挤时间学习各类知识,这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形式。二是集体学习。单位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好集体学习,由领导授课带动学,专家辅导系统学,运用典型对比学,寓教于乐促进学,拉手结对帮助学,考试考核检验学。三是集体研讨。可通过研讨会、观摩会、讲评会等形式,组织大家围绕好的文章、节目进行集体研讨、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四是送出去培训。可以分期分批选送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制作人员分别到对口院校、上级媒体进行长期或短期培训。

(三)注重改善学习方法。学习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要求精。由于平时学习时间有限,需要学习的内容又很多,因此要有选择地、突出重点地学。二是要求实。党的理论和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理论都是完整的科学体系,浮光掠影,心猿意马,浅尝辄止,是学不到真东西的。三是要求新。要不断研究新情况、学习新知识、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四是学以致用。只有运用了,才能更快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了,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四、要具有勇于开拓的勇气和努力实践的精神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主动深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第一线,把笔触、镜头、版面对准基层,切身体验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倾听普通百姓的意见心声。通过新闻报道,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使新闻宣传真正起到“鼓”与“呼”的作用。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主动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形象。只有素质提高了,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绩;也只有队伍素质提高了,广播电视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快速发展。

职业素质发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岗前;职业素质;培养

当前,中国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奇怪局面,大学生辛辛苦苦几年学习最终不能深得企业厚爱,企业面对堆积如山的简历则很无奈,真正留下成为一家人的寥寥无几。针对这种突出的供需矛盾,笔者课题组做了一项关于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自我培养和岗位群对员工职业素质要求的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自我看重的前两位是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企业首先看重的前两位是职业精神(包括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规范意识、服务意识)、职业能力(包括执行能力、表达能力、专注力、社交能力)。供需双方看法的脱节是造成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随着现代职场观念的深入,越来的企业更加重视员工职业素质的高低,他们认为职业素质是保证个人能够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生命力。

如何创新性地加强学生岗前职业素质教育,着力打造学生的素质,以增强他们的社会竞争实力和适应职业岗能力?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实施:

一、从宏观层面上,系统性构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体系

(一)素质教育进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明确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要求。分析并构建实现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图,使得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更加全面和具体。二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教育教学内容不仅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服务,还要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为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学习与自我发展能力服务。

(二)素质教育进课程大纲。充分开发各类课程的素质教育元素,发挥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要求课程大纲必须以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的四项素质的综合提高和五项能力综合发展为目标,以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自主性”为原则,加大改革力度,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考评机制。

(三)素质教育进第一课堂。规定教师对每个教学单元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明确教学内容的知识、能力目标,更要明确素质拓展目标。在确定每节课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同时,强化每一节课的素质培养点。将素质教育寓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之中。素质教育的“三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学院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涌现了一大批实施素质教育卓有成效的新思想新举措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二、从中观层面上,将第一、二、三课堂融合,全方位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在企业的用人标准中,文化课学习成绩与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学习能力、职业发展潜力相比,后者更被看重。因此,要解决此矛盾,学校要着力全方位通过“三堂融合”的力量,打造符合企业要求的“准职业人”

(一)搭建校企合作育人的平台,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积极营造“校园职场化”环境氛围。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一是引进企业的精神文化。以讲座、论坛、联谊、主题班会等形式,将诚信、人本、尽职的道理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引进企业的管理文化。通过参观、学习、实习、讲座等形式,将企业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规章制度等与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严谨态度和安全意识结合起来,建立起富有企业特色的学校管理模式。

(二)创建受学生欢迎的系列化品牌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存在着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脱节,无法纳入专业教育整体环节之中;职业教育的特色不明显,活动层次比较低等问题。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改革学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紧紧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高职特色,增加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构建以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学生活动模块。根据以上工作的要求,建立思想素质学生活动模块、职业素质教育学生活动模块、身心素质教育学生活动模块。思想素质学生活动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主要形式有:业余党校学习、政治理论型和公益服务型学生社团活动、文明修身活动、社会实践等;职业素质教育学生活动模块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培养学生专业发展上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形式主要有:科技文化节、校内外各专业的技能竞赛、专业实践、学生创业活动、专业讲座、专业学习型学生社团活动、企业参观顶岗实践等。身心素质教育活动由各类课外文化和体育活动、兴趣爱好型社团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成。如笔者所在学院的品牌活动有“挑战职场模拟招聘大赛”、“魅力CEO经贸文化节”、“职场博文大赛”、“十佳职场精英简历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等有着明显职场性质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找寻真正的职场感觉,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职场素质和职业感。

三、从微观层面上,为学生特别成立——“大学生职前实战训练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实践转化能力

笔者所在学院经过多年的调研和准备,针对即将毕业学生的需求,特别开发设计了名为《“挑战职场、赢在未来”大学生职前实战训练营》项目(以下简称“训练营”),该训练项目在著名企业培训教育机构的直接指导下,以实战训练课程为主,理论知识课程为辅,融合互动式授课、素质拓展、实战模拟等多种形式,旨在通过2—3天特训,让营员得到前所未有的情感交流和能力提升,更加全面了解自己,相信自己。训练营的讲师团队为校内老师和校外讲师,部份来自各企事业人力资源部门,深谙企业招聘理念与流程,还有领先企业的优秀职员和前辈与参训营员们面对面分享招聘、求职经验。

该项目推进共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课程设计时改变固有培训观念及形式,“面授课程+实战培训”强调实用性、有效性,使营员通过最有效的方式学习职场新人应具备的“心法”和“技法”第二阶段,由第一阶段产出的“心法+技法”,透由实操性技能内容课程活动使营员体验到“特训营”对于自我职业发展的深层意义,做到实际能力和认知提升。第三阶段,课程设计中设立“观察员”角色,观察学员学习状况及个人特质,由表格形式提交致笔者所在学院就业中心,作为推荐优秀人才给企业的可靠性参考信息。第四阶段,营员以职业生涯规划来思考,以职业人的态度Attitude、技能Skill、知识Knowledge三个面为出发点,通过“学习+训练+实习”的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自身职业素养与能力。通过四个阶段的推进,目的是实现学生从“准职业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以及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方烨.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促进高职学生就业[J].硅谷,2008(18):151.

[2]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高等职业教育,2007(1):4-8.

[3]韦进.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5):49-50.

作者简介:

董慧(1978—),女,江苏盐城人,硕士,讲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研究方向:素质教育。

上一篇:法学矫正教育范文 下一篇:道路安全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