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范文

时间:2023-02-24 18:31:26

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慧校园;智慧特征;物联网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的兴起到广泛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也随之适应发展,进入智慧校园阶段。在这一背景下,深入分析智慧校园的智慧特征,了解智慧校园的内涵,对于智慧校园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智慧校园的发展历程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近十年得到快速发展,并进入了数字校园建设。教育信息化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现代教育体系的核心手段,是高素质、全能型人才整体培养的内在要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是为了构建新型教育体系,以适应和体现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实现个性化发展。

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阶段,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了数字校园、网络校园、智慧校园3个阶段。而智慧校园的构建是以集成和应用大数据、物联网、智慧终端、云计算等各项高新科技技术为基础。当前我国步入大数据时代,在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的校园,实现智慧校园的基础条件就是对校园信息的挖掘、分析、管理、整合。

2 智慧校园的内涵

智慧校园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将设备因素、环境因素、资源因素、社会因素及人的因素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校园系统的有效手段。智慧校园主要以互联网为基础,充分利用各项信息的相关性特征,结合各平台的多样化信息传递手段及时有效地提供双向交流平台,进而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是通过信息技术来改变师生和学校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数字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即时可见,互联协作,并为决策分析提供支撑的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从技术上来看,智慧校园即通过感知技术、挖掘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结合校园网络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自动图书管理系统、智能化学习系统等,全面建设具有便捷性、及时性、高校性、综合性的院校。

3 智慧校园的智慧特征

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形态,是数字校园在各种新兴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下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智慧校园能对校园物理环境全面感知,对师生群体的学习进行智能识别,同时也包括对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的智能识别,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衔接起来,以实现教育教学环境的智能开放以及便利舒适生活环境的建立,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实现以人为本和深度融合。智慧校园有如下特征:

3.1 智慧资源

智慧资源共生共享是智慧校园资源建设的核心,学习资源的建设、共享、管理和使用是智慧校园的核心基础。智慧校园为学习者提供完善的网络平台,作为知识存储、分类与分享手段,帮助创建各种资料和信息,实现资源的整合、分享和创新。通过智慧校园知识管理的知识系统,让整个资源库中的信息与知识透过创造、分享、整合、挖掘、分析等过程,不断地回馈到资源系统内,形成学校智慧循环,推动学校资源创新。

3.2 智慧学习

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让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开展,逐步泛在化。突破实践空间限制,个体与群组可以突破交流协作方式,实现有机互动线上线下结合,学习讨论课上课下结合,现实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结合。构建开放的、多维度的学习与科研空间,具备支持多模式、跨时空、跨情境的学习科研环境。

3.3 智慧分析

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采集智慧校园海量数据,对资源进行挖掘与推荐分析,通过构建数据挖掘模型,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融合,同时开展合理设计及分析,以形成预测方法的智能推理,最终实现决策、管理与控制的智能化。

3.4 智慧感知

智慧校园的网络基础更强调移动互联和物联网,要为校园中人一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为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的应用提供宽带、泛在的基础网络条件。各种智能感应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随时获得各种监测信息,从而能够实现对现实中各类因素的习惯特征的感知,从而实现人与物的互动,全面感知校园环境和师生活动状态,并能通过模型智能的建立对一般规律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3.5 智慧融合

智慧校园的智慧融合体现在校园内部融合和外部融合两个方面。智慧校园内部融合体现在学校的各项业务之中,以云计算和大数据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挖掘与分析,推动实现各项业务中应用的个性定制,达到随时随地随需的个性化应用,推动实现智能融合,通过智能推荐来提升管理决策的能力,以发挥智慧校园整体效能。智慧校园外部融合是在学校与外部社会的智慧融合,网络时代校园必须与社会接轨,通过和外部世界的交流互通来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创新发展。外部融合的具体活动包括学校之间的交流互通,学校和企业间的学习借鉴,多种手段的学习培训。通过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技术进步发展趋势和教育变革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学校的发展规划,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发展。

4 结语

智慧校园范文第2篇

智慧校园“智慧”何在?我利用网络查阅了“智慧”一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很显然,智慧是指人所拥有的一种创新创造的能力。我认为,“智慧校园”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提升校园中人的智慧,实现人的智慧发展。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和思考,我有了以下三点认识。

其一,人类正在由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迈入智慧时代。

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琳曾在文章中写道:“智慧时代是人类正在迈入的时代,信息时代是智慧时代的子集,智慧时代将是漫长的历史,如果将智慧时代比作多幕话剧,那么信息时代只是该话剧中的序幕。所以应该说,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现在正在步入智慧时代。”我认为该观点是有道理的,信息时代特别强调信息的作用,但信息不一定是知识,海量的信息经过筛选、重构、积淀等被转化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知识动力,知识只有不断增长才能提升人类的智慧水平。

正如智慧时代刚刚拉开序幕一样,智慧校园也刚刚起步,将伴随着智慧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其二,运用智能化工具和软件是校园的“智慧”表现。

智慧的核心在于创新创造,智能化的工具和软件正是信息时代人类智慧发展的成果。当下,各类机器人不断涌现,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机器人的出现,为人类带来许多便利,并为各行各业提供了难以想象的高超服务。更让人惊喜的是,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机器人已经问世。深度学习技术是对人脑的一种模拟,用多层神经元构成的计算机神经网络,它可以搜集信息,并根据搜集到的信息产生相应的行为。深度学习还和增强学习相结合,正深刻地改变着机器人领域。轰动全球的“阿尔法狗”就是增强学习的产物,它依据跟棋手下棋或跟自己对弈的输赢情况,自主学习并摸索出更优的下棋策略。

所以说,我认为智慧校园建设中,应选择合适的智能化工具和软件让校园有“真正智慧”的表现。

其三,智慧校园应该为培养人的智慧发展创设优良生态。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学校是一个微生态教育系统,要使学校焕发生命活力,获得可持续发展,就要以人的发展为主线,研究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成长的环境和状态,整合和协调学校内部各种资源、环境和关系,使之达到最优的状态。智慧校园是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能全面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学习情境,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有效支持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和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正如IBM公司提出的Smarter Planet,即更透彻地感知、全方位地联通、高度的智能化。

智慧校园的建设就是要为培养创新创造之人提供环境、资源、课程、评价、服务等方面智能化的生态支撑。

智慧校园范文第3篇

集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于一身的智慧校园,在高校中有很多应用,对日常的教学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大大降低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有了智慧校园,无论在什么环境都能统一界面,提高了教师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体验。

北京智慧校园显魅力

在首都基础教育迈向现代化,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目标和创建世界城市、智慧城市的关键时期,由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建的“北京数字学校”,打造师生更好的共享、共用全市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服务平台,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学生和家长提供21个学科9500节数字化名师授课资源,探索现实学校与虚拟学校的无缝衔接,打造信息时代背景下、具有首都特色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

北京数字学校平台同时面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提供服务,建立数字校园群、远程优质课程超市、同步课程直播、互动英语学习、网络名师名校长交流群、家长沟通网络等交流学习渠道和平台。其建设内容包括门户网站、资源中心、学习中心、校园生活虚拟平台、移动应用平台、虚拟教研平台等。

通过建设北京数字学校平台,北京市的教师、学生、家长可以随时随地、按需获取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与应用服务,使得数字学校的应用和服务更加高效、人性,更加贴近应用、贴近师生、贴近服务,与用户如影随形。

在移动应用平台,校园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教学资源移动点播与推送服务,从小学到高中,涵盖各个学科。老师与学生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无论使用手机、笔记本还是个人电脑,都可以迅速连入“北京数字学校”,观看课程的视频资源,将校园课堂延伸到随时随地。此外,通过智能抽取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网易、新浪等教育门户资讯和学习资源,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全方位获取教育教学资讯服务和个性化的资讯订阅服务,包括政策解读、专家答疑、中考招考、高考招考、新浪公开课、网易公开课等等。

在虚拟教研平台,基于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音视频等多类讯息,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开展两人或多人的虚拟化教学及在线辅导,用户之间可以通过留言或站内信等功能,跨越时空,取得无时不在的联系,感受彼此真实的存在,获得全新的互动学习体验。

杭师大校园信息化全面路线

杭州师范大学与IBM就智慧校园项目展开合作,迈出了千里长征的第一步。据介绍,杭师大在智慧校园领域的起步较晚,起步水平较低,因此,杭师大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希望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高校比较流行的软件,来提高学校在教学管理、人才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水平。据了解,国际排名前十的高校全部应用了PeopleSoft校园解决方案,这套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了十余年,是一套完全学分制的成熟的校园管理软件,而这套软件在国内还未被接受。

PeopleSoft校园解决方案,从学生入学考试、招生录取,在校学习期间的所有活动,到毕业成为校友,进行全程的信息跟踪,是一整套的校园管理软件。IBM在信息咨询方面十分擅长,帮助杭师大进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建设校园信息化系统。杭州师范大学是国内首家全校范围应用PeopleSoft校园解决方案的高校,这套软件目前正在实施当中反响良好。此外,杭师大也将在人事管理及财务管理领域有所提升。PeopleSoft人力资源解决方案与国内传统的人事管理有一定差别,它从人才的招聘、录用、培养等多种思想来建立系统,更加详细、系统和全面。在财务管理方面,杭师大将尝试引入校园ERP应用。ERP的传统应用是企业级的应用,而国内也曾有几所大学的二级学院开始在财务方面应用ERP,但如杭师大在全校范围内应用的尚属首例。PeopleSoft解决方案在这几个产品之间会进行数据的整合,并不是各自孤立的系统,这样能有效地消除和规避了信息孤岛的出现。

重点打造信息安全

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实现了宽带互通、信息和资源开放共享、向全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信息系统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何确保教育信息化平台向全社会提供优质的资源和服务,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中创云安全服务平台针对教育信息化安全建设方面的问题,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帮助教育机构完善应用安全防护体系,保障应用业务的安全性、可用性。

管理方面,平台提供高效的统一监控管理工具。管理员可以统一监控和管理主机服务器和web应用系统,使管理员全面了解服务器和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状态,当安全事件发生时,系统通过管理界面、邮件、短信等多种方式向管理员发出告警信息,通过详细的告警日志,准确定位告警事件所在的主机和应用系统。通过自动化的监控巡检及预警大大降低了管理维护的日常工作量,有效节约了资源和人力成本。

平台的部署方式是由教育厅构建的一个云安全服务中心,中心部署安全服务监控管理平台、安全云资源库、网站内容安全扫描服务器,在各院校信息中心应用服务器上安装防护精灵,通过校园局域网部署的中心与云安全服务中心进行通讯。这样的部署模式可以大幅度降低各高校建设信息化安全建设的成本,由教育厅建设和运维云安全服务中心,对各院校网站服务器及web应用系统进行统一的监管,平台为各院校管理员建立独立账户,对各院校自身的网站和应用系统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设置。各院校不需要再单独购买应用安全防护系统,也不必投入过多的人力进行日常的安全运维管理工作。

智慧校园范文第4篇

上海智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智隆),是中国专业的教育信息化服务提供商,中国智慧校园的倡导者。

智隆信息是注册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上海智隆的整个团队伴随高教行业发展7年,持续专注于教育信息化领域,致力于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校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帮助学校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信息化帮助高校由“管理型大学”向“服务型大学”转变。

自成立以来,上海智隆一直秉承“打造教育行业的劳斯莱斯品牌”的经营理念,“尊重客户、尊重员工”的企业文化,坚信自有产品可以为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提升创造价值。通过持之以恒地提升自身能力,不断满足用户需求和提升服务质量,上海智隆在实现与客户的共同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发展成为中国智慧校园领域技术服务的领航者。

借鉴国内外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团队需要精通学校业务,且要持续稳定,才能为高校打造“量身定制”的最佳解决方案,并在实施后取得最佳效果。智隆信息一直高度重视每位客户的价值,积极倡导并推行“适合的,才是有价值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力争为用户建设精品项目,充分满足客户的期望,并在不断完善项目工程。客户满意,才是智隆人的追求。

在高教行业,所谓“标准”的产品很难适应学校的日常管理和业务应用。产品只是基础,各个高校都会有自己的管理方式和使用习惯。作为一家专业的信息化服务企业,上海智隆会根据学校的业务需求及管理模式,为学校专门定制符合实际业务的应用系统。上海智隆深刻理解学校的业务和实际需求,能够为学校提出合理的信息化建议并提供配套服务。

上海智隆不仅提供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还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咨询服务。

上海智隆智慧校园的核心基础平台包括智隆统一门户平台、智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智隆公共数据平台、智隆数据交换平台、智隆校园移动门户。

智隆学生工作综合管理平台包括招生管理系统、数字迎新管理与服务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宿舍管理系统、团委管理系统、就业管理与服务系统、离校管理与服务系统、校友服务系统等。

智慧校园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慧校园;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1-6967-04

1 概述

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演讲,首次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此后全世界普遍接受了数字化概念,并引出了“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概念。步入新世纪,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总体来看,我国的“数字校园”建设大概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第一个阶段,简单的资源“数字化”。大量文字和数字资源上网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第二个阶段,业务工作的“流程化”。在此阶段中教务系统、办公系统等各类业务工作系统开始出现,传统的部门工作开始转向网络流程;第三个阶段,业务数据的“共享化”。业务工作的“流程化”产生了大量的业务数据信息,而相关部门对这些数据信息的需求直接催生了业务数据的“共享化”。从实用研发层面,所谓业务数据的“共享化”也就是应用系统与数字资源的整合优化。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都处于此阶段中。另有一些高校已经完成了此阶段的建设,开始探讨和摸索智慧校园的构建。比如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厦门大学等等。江苏警官学院在完成数字校园三期的建设后,也开始智慧校园的规划设计。

2 智慧校园概念解析

相对而言,智慧校园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只有深入理解了它,才能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智慧校园构建方案。

2.1 定义

毫无疑问,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进化版本。而如同数字校园一样,智慧校园也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构建的角度、层次不同,对智慧校园的理解和定义也不尽相同。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沈洁、黄宇星从比较宽泛的层面解释:智慧校园“是一种将人的因素、设备的因素、环境及资源的因素以及社会性因素,在信息化背景下有机整合的一种独特的校园系统。它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的相关性为核心,通过多平台的信息传递手段提供及时的双向交流平台,提供结合网络、技术、服务的智能的综合信息服务,全方位地实施教育信息化。”[1]

南京邮电大学的宗平等则从更加细节的层面解释: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而构建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新型智慧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基于数字环境的应用体系,使得人们能快速、准确的获取校园中人、财、物和学、研、管业务过程中的信息,同时通过综合数据分析为管理改进和业务流程再造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通过应用服务的集成与融合来实现校园的信息获取、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从而推动智慧化的教学、智慧化的科研、智慧化的管理、智慧化的生活、以及智慧化的服务。”[2]

2.2 特性

无论对智慧校园的哪一种解释,概括起来,都包含以下几个特性[3]:

1)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络。通过有线或者无线,互联网络覆盖校园每一个角落,智慧校园支持所有需要上网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连接。

2)全面感知的校园环境。从人员到物品,从校园各类资源(水、电、气等)一天的运行消耗到个人一天的轨迹,智慧校园通过无处不在的传感器、摄像头及各种系统平台,能够随时随地客观的感知、捕获和传递有关人、设备、资源的信息。

3)广阔开放的学习环境。智慧校园将为师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得知识的获取不再局限于课本,师生的互动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智慧校园将为校内师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支持全天候的在线学习,支持校内任意地点任意人员的互动交流和探讨。

4)智能化的数据处理。依托于数字校园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存储基础,智慧校园将建构出各类实用的数据挖掘模型,建立预测方法,同时智慧校园能够综合各方面及时新鲜的数据、信息、规则等内容,通过智能推理,做出快速反应,改被动分析为主动应对,更加突出智能化特点。

5)个性化的应用服务。智慧校园更加重视个性化服务理念,任何人都能灵活配置自己所需的功能应用以及喜爱的界面风格。智慧校园的整体架构依然采用SOA理念,面向服务。

3 数字校园基础上的智慧校园构建

智慧校园由数字校园进化衍生而来,智慧校园的构建也不可能脱离数字校园,因此功能完善、架构稳定的数字校园是智慧校园构建的基础。而对于智慧校园的构建,笔者认为最现实和可行的是采用“裹粽子”的方式,在数字校园基础上层层叠加、精心修补。

3.1 数字校园构建现状

各个院校数字校园的构建状况不尽相同,该文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

由下至上,该架构模型共分为五个层级,分别为基础设施层、业务系统层、数据交换层、流程服务层和信息服务层。基础设施层解决网络互通、服务器软硬件部署相关问题。基础不牢固、不安全,架构的整体就不稳定。在基础设施层采用了IPV6技术和Vmware虚拟化技术保证了网络、服务器运行的稳定和高效。二层是业务系统层,它是高校数字化校园运行的主体,和学校各个业务部门工作都有关联,包括教务、教学、学工等等,各个业务系统之间保持相对独立,但又有关联,而关联它们的就是数据交换层和流程服务层。数据交换是从数据表、数据字段层面保障信息准确及时的传递,具体技术包括企业服务总线技术(ESB)和消息机制(EQ)。而流程管理则是从更高级的代码流程层面保证业务系统间相互的沟通互联,主要通过流程管理器技术(BMP)来实现。数据交换和流程管理最终都是服务于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数字化校园所有数据汇合共享的地方,它既是数据的接收者又是数据的提供者,是数字化校园系统正常运转的核心所在。数据中心包含数据处理的两个阶段:数据共享和数据归档。最后是信息服务层,为用户提供各类信息的WEB展示。纵贯数字化校园架构模型所有层级的是两个保障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包括数字化校园的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策略、安全组织、安全评估、安全技术等;信息标准体系包括信息、技术标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运维保障体系等。

目前,江苏警官学院数字化校园系统运行正常。相比较传统的校园管理,数字化校园至少具有以下一些优势:

1)信息获取及时透明。门户管理平台集成了各业务系统的信息功能,任何部门的通知新闻都能够立刻显示在校园内网界面中。

2)内部办公高效节俭。多个业务系统的使用,使得数字化办公基本代替了传统的纸质办公。无论教师、学生还是行政管理人员只需要上网就能获知最新的工作消息,而且任何一个业务部门通过本部门业务系统就能随意抽取到所需的其它部门提供的数据,大大提高了办公的效率。

3)校园生活便捷有序。一卡通系统集成了日常校园生活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如门禁、饭卡、水卡、电卡等等。一张校园卡就能解决师生的吃、用、住、行,反应在数字校园系统中就是一串清晰变化的数字。校园生活也变得简单而有序。

4)学习空间逐渐拓展。师生们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登陆数字校园后,进行沟通、交流、学习和下载资源,还能在线练习和提交作业。校园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和课上的45分钟,数字校园系统大大拓展了师生们学习的空间。

当然,除了优势之外,目前的数字校园系统也存在许多的缺憾,大体上有以下几点:

1)数据中心的功能不够强大。数据中心是数字校园的核心部件,是维系数字校园运行的动力之源。未来,海量的数据要通过数据中心来处理和安置,没有科学、长远的设计和规划,数据中心势必成为整个数字校园或智慧校园运行的最大瓶颈。

2)学习平台的架构不够完善。现在的学习平台大多死板僵硬,缺少“动感”。所谓“动感”一是指“互动”即师生间的互动沟通,探讨交流;二是指“移动”即师生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登录平台;三是指“联动”即学习平台和所有的资源平台(如图书馆、课程网站等)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3)数据来源的层次不够细密。由数字校园总体架构模型可以看到,目前的中心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大业务系统,且仅限于关系型业务数据,数据来源的层次不够细密。比如说校园环境数据(设备、植物、教室等)、人员流动数据、视频监控数据、个性WEB应用数据(博客、QQ心情、人人网等非私密空间)、其它学习和娱乐相关的数据等等都未被适当引用。

4)校园数据的利用不够充分。部分校园数据被存储后未做进一步加工处理,从而失去其特殊的价值,成为无用的电子垃圾,浪费空间和资源。

5)个不够周到和全面。数字校园系统中虽然也有个性化的处理,比如区分了教工和学生的页面构成,但方法太过简单和粗糙,无法突出每一个人的“个性”。比如师生近期的关注点、学习或者工作的重点等等。且界面无法变换更新,缺少灵活性。

3.2 智慧校园的整体构建

智慧校园整体构建是以已经建成的数字校园为基础,以弥补数字校园系统的缺憾和不足为目标,融入“物联网”的应用,并突出“智能化”特点。其总体架构模型例图2。

智慧校园架构模型是在数字校园架构模型的基础上做了部分的修改和升级。从下至上依旧分为基础设施层、业务系统层、数据交换层、流程服务层和信息服务层,在最上层构造上多了一个终端服务层。每一层都分别做了或多或少的调整。比如基础设施层,在校园网内新融入了移动网络和物联网络;业务系统层,更细致的划分出典型业务系统和非典型业务系统,同时突出校园学习环境的建设,以所有与科研、学习相关的系统为基础,利用云技术手段,构建基于云服务的互动学习及资源共享平台;数据交换层和流程管理服务于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是以大数据概念进行构建,包括了非关系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关系数据的存储处理,所有数据通过Hive-Hadoop集群进行深度挖掘分析,最后汇总数据和分析结果导入关系数据库中以联机分析的方式为客户所调用;信息服务层新增个平台,在统一信息门户中灵活调用;最后是终端服务层,在固定终端之外,新增了移动终端,通过定制的校内移动终端平台高速访问智慧校园。

3.3 智慧校园局部构建分析

由图2智慧校园总体架构模型图可以看出新构建的系统至少有两大区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其一是数据中心;其二是基于云服务的互动学习及资源共享平台。

1)大数据中心的构建

大数据中心的构建将是智慧校园构建的重点和难点。大数据中心功能架构例图3所示。

在未来,针对非关系型数据的存储和查询已是必然的趋势。互联网时代,完全的关系型数据库已越来越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势。该文考虑在大数据中心内的交互区综合应用两种方式的数据库存储,所有的业务系统根据各自需求进行选择性存储。交互区内的数据再经过订阅抽取,归入大型数据仓库系统中按照主题分类建立深度分析模型。在深度分析模型中,分析结果将不仅仅为简单的“是什么”和“怎么样”,而且要解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复杂问题,包含了查询统计、分析预测和自动控制等功能,突出“智能化”特点。这里的大型数据仓库系统是基于Hadoop(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技术的Hive(Hadoop下的SQL解析引擎)系统,即图3中的Hive-Hadoop集群。经过Hive-Hadoop集群深度挖掘分析之后的数据和分析结果重新导入专用关系数据库中,供系统和用户使用。前端工具不再承担分析功能,仅仅实现数据和结果的可视化查询[4]。

2)基于云服务的互动学习及资源共享平台构建

基于云服务的互动学习及资源共享平台将为智慧校园内泛在的学习提供可能。例图4。

平台以云服务的方式融合了所有学习与科研相关的系统的资源,再经过优化的检索处理,通过各类终端以个性化的方式提供给不同的用户,真正实现按需服务和全天候服务。所有的资源都不会被浪费。同时平台综合多种互动方式如语音、视频、在线留言等等,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交流畅通可靠的交流场所。教师还能应学生的要求随时安排在线考试或者在线作业,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平台的实现采用SOA架构以及Websrvice技术,通过组件方式灵活组合和调用各类资源。基于云服务的互动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将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师生们的学习需求和表达需求。

4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和蓬勃生机,而如何将先进的技术与高校的管理、教学完美结合则是每一个高校信息化建设参与者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该文对智慧校园的考虑和构建受当前技术发展所限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随着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智慧校园的构建必将更加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沈洁,黄宇星.智慧校园及其构建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6):122-125.

[2] 宗平,朱洪波,黄刚,等.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5-19.

[3] 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4):12-17.

[4] 覃雄派,王会举,杜小勇,等.大数据分析——RDBMS与MapReduce的竞争与共生[J].软件学报,2012,(1):32-41.

[5] 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12):1-7.

智慧校园范文第6篇

关键词:校园管理 智慧管理 层次管理

一、校园智慧管理相关概念梳理

1.智慧

智慧从狭义上来讲,就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某种基于神经器官的一种高级综合能力,它包括感知、知识、联想、记忆、分析、判断、情感、中庸等方面。智慧从广义上来讲,就是人们对于事物能够迅速、灵活正确理解和解决的能力。这就是为何有的人知识丰富、智慧不足,难有大用;而有的人知识不多,但却无所不能,成为奇才。由此可见,智慧就是一种综合能力。

2.管理

管理从字面上讲就是“管”的领域,“管”字带有规范的意思,带有以一定方式进行约束的意思,也有做出某种安排的意思。管理涉及到人、才、物、时间、信息等的管理。管理是有依据的、有思想、有原则的,同时管理是有秩序的。

3.校园管理

校园管理很明显是管理学一个下位概念。具体到学校就是针对管什么,如何管,何时管一类问题给出具体回答。比如,像工厂、企业等单位一样,学校当然也要管人,具体说就是师生员工。但对于“如何管”的问题的回答与一般管理会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学校的“产品”是人,而且“产品”参与“生产”和管理过程。所以,校园管理可能更多要顾及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内容。

二、对校园智慧管理的看法

1.校园智慧管理应该以规范管理为基础

前面提到,管理涉及到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等的管理;管理是有依据的、有原则的、有秩序的。因此,由办公室、总务处、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年级部组成的一个上规模的部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更应该规范管理。人们常说:“管理就是引领,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沟通与协调”。要规范管理,作为学校的各个部门就要有引领意识、服务意识和沟通、协调意识。比如,年级部不仅要有3年的整体目标引领,还要有每一阶段的目标引领和教育教学要求引领;要培养和管理好一批用心、踏实、能干的班主任队伍;要发挥好教学经验丰富、善于沟通的备课组长引领作用;要鼓励年青教师积极参与年级各个工作小组的工作,要想办法调动年级全体教师(近百人)的工作积极性;要及时掌握每天各教学环节(包括早读、上课、大课间、眼操、自习、校本课程、晚自习、晚就寝等等)的动态,发现问题并及时想办法解决;要坚决执行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分配的各项任务,并协助完成相关工作;要及时处理学生、家长和老师反映的突出问题等。而作为学校的其它管理职能部门不仅要目标引领,要有沟通、协调意识和服务意识,更要有全局意识。职能部门不仅仅要做好本部门内的常规工作(如以教务处为例,其常规工作包括校历、课程表的编制、大型考试的组织、评教、教学评估、学籍管理、和教材、教辅、教学辅助设备等的订购等),更要承担起整个教学管理的责任,做好学校领导的助手,做好年级部工作的后盾,发挥视导职能,督促检查相关工作,协调指导三个年级部门日常的运作。

2.校园管理怎样才会更有智慧

校园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选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发挥学校中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的作用,以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师资水平,学生来源和素质相对地讲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常量,但管理却是一个变量。智慧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会明显提高,反之,管理跟不上形势,教育教学质量会停滞甚至下降。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们必须实行智慧管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向管理要质量。

3.要使校园管理科学化,要有智慧,并用管理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需要实行层次管理。特别是对于规模大、班级多、中层机构多的学校更是如此。校园的管理包括校级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客观存在着从属和等级关系。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明确在管理中的从属和等级关系。高层的问题由高层来解决,中层的问题由中层来解决,基层的问题由基层来解决,一点也不能混淆。只有这样,学校这个系统的功能才能达到最优化。根据系统论中的层次原则,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根据确定的系统目标,向下一层次发出指令信息,并检查考核指令信息的执行结果;二是解决下一层次各个系统之间的横向不协调问题,以达到系统的动态平衡。至于下一层次系统怎样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那是下层次管理者自己的事情,应该由他们发挥自己的才干去做。上一层次的管理者一般不予干涉,只需要最后考核就行了。也就是说,上一层次只管下一层次,下一层次只对它的上一层次负责。管理者做管理者的事,让各层次做各层次的事。

其次,校园管理应该具有前瞻性、选择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文化性等。一方面,我们的管理队伍应该是“先遣队”而不应是“救火队”。比如,为了迎接2020年新一轮高考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施行,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就应该具有前瞻性,在师资配备、教学安排方面应该具备长远战略眼光,在高一、高二、高三3个年级部的运作方面要提前有所规划。这样,我们的教学工作就不至于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在对重大问题科学决策时,我们需要有不同的备选方案做支撑,这样做的决定才可能更科学。在常规管理中,为了减少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为管理服务。比如,我们学校现在的成绩管理系统、门禁系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等,由于采用了先进信息管理技术,大大减轻了老师们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学校要不断向前发展,我们的管理必须具有可持续性。为此,我们的管理不应因人而异,而是需加强制度建设,让制度去管理。我们的管理应充分调动各层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给他们提供不断发展的空间,让他们有成就感。最后,我们的管理还应具有文化性。我们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旗帜鲜明。如果在物质层面去激励大家有难度,我们就应毫不吝啬地从精神层面,从职业发展层面去保护大家的工作热情,毕竟,智慧是一种综合能力,有情感因素在里面。

总之,智慧就是一种综合能力;管理是有依据的,有思想、有原则的,同时管理是有秩序的。由于校园管理与一般管理相比有其特殊性,它可能更多要顾及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内容。校园管理若要有智慧,应该以规范管理为基础,同时校园管理应该实行层次管理,让管理者做管理者的事,各层次做各层次的事。同时,做事时要有前瞻性、选择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文化性等。这样,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就一定会井井有条,校园的管理水平就会不断向前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保持稳定并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楚廷.学校管理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柳斌.创新教育实施指南[M].华龄出版社,1999,10.

智慧校园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校园;云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2-0015-03

【作者简介】倪凯颜,江苏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江苏无锡,214000)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从电子传播到网络传播,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引发教育从里到外深刻而意义深远的变化。当全球信息化发展大潮深刻影响和改造整个社会之际,教育的新图景又悄悄在我们眼前铺展开来。云计算、移动互联、社交网络、智能终端等技术的应用,使智慧校园应“云”而生。面对数字原住民,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观和价值观,改变教育行走方式,建构可感可操作的智慧校园,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软硬兼施”,架构云环境

显而易见,智慧校园的建构首先必须基于充分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真正给教育带来革命性影响的不是大量独立计算机进入校园,而是十多年来互联网进入校园,其汇聚的海量教育信息,促使现代教育变得几乎不能有一天离开网络。而如今,移动通信、wifi技术及便携智能终端的普及,开启了智慧教育篇章,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随之悄然发生变化。

智慧校园云环境的架构,包涵无线网络覆盖、智慧教室建设、智能终端配备、门户网站云平台建构等基本设施设备的建设。

首先,学校要实现无线网络全校或局部地区的覆盖。学校敷设无线网络,可以利用这种融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为一体的技术破除有线束缚,使原本固定地点、固定设备、固定网络的教育行为变得随时随地;孤立信息、孤立资源被云存储、云分享所融合,获取与分享信息资源、交流沟通变得易如反掌,“信手拈来”。

其次,学校要建设相应的智慧教室。智慧教室可以建成全校班级共享的专用教室,供进入该教室的师生使用;也可以基于BYOD方式,建在相应的普通教室,供该班级师生随时随地使用。教室中至少要配置无线投屏器和投影机――IOS系统平台可以采用Apple TV+HD高清投影,Android或Win8系统平台可以采用Miracast(Widi)+HD高清投影――形成全班共享屏,供师生讨论、共享信息等使用。条件许可的话,可以为每个合作小组配上无线投屏器+HD高清电视,形成小组分享屏,供小组合作学习使用。如果教室中能配置一台移动小车就更好,实现教室内所有智能终端同时充电,有的移动小车可以无须通过无线网络就实现同时给所有终端下达任务,便于教育APP的统一安装、统一管理等。

第三,学校要配置一定数量的智能终端。在全校共享的智慧教室中,要有至少供一个班级学生学习所需的智能终端,最好人手一台。教师要拥有相应的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实现移动办公、移动教学。若能采用BYOD方式,不仅为学校减轻很大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终端,这一电子书包会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丰富,有利于学生随时保存、整理、完善自己的学习信息与成长记录,有利于集成并分析数据,积极利用数据。

第四,尽量实现学校门户网站的云平台建构。门户网站是智慧校园架构的重要平台,目前大多数学校都采用Web版本的系统平台,虽然也能部分实现智慧管理,但其超链接方式下的动态交互、数据集成等已经跟不上智慧校园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云计算构建的教育云平台,能将学校、家庭、社区等网络设备、平台、软件、数据等整合为公共云资源,被教育教学所用。因而,学校门户网站要尽量采用基于云计算插片功能的“一站式”云平台,通过统一用户认证、统一操作界面、统一管理组织,实现学校对外动态信息、对内教育教学管理、教师研修培训、学生成长记录、家校联系沟通等都集成在这一数据资源池中,形成学校资源信息云体。通过传统PC端,或装有相应APP的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终端,生活其中的师生、家长,可以成为一个个信息分享节点,从垂直报送与获取,变成横向协同与分享,如获取水、电般自如获取资源与服务。

二、多管齐下,实施云管理

有人说,三项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社交网络)加起来化学反应,就催生了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云管理。基于云环境,学校可以多管齐下,实施新的管理方式,把校内人员很多时间和精力从繁杂的日常管理活动中解脱出来,把碎片化时间积极利用起来,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管理品质与效能。

通过学校门户网站办公OA,学校可以在云平台建立起一个对内开放、实时互动的管理系统,构建动态校本管理文化,集成精确的数据管理信息空间。笔者所在学校的办公OA就形成了六大功能模块:含公告、通知、公文流转等的日常信息管理;含用车、报修、室场使用、外出请假等的日常调度管理;含教师任课、班级课表、全校课程以及课程表维护的课程管理;含教师基本信息、获奖信息、全校通讯录、教师博客等的教师信息管理;含学生花名册、学籍卡、评语输入、成长日志、成绩输入与分析等的学生信息管理;含学校信息、班级动态、学科资源、家校互动等的班级家园管理。

比如,学校要举办“体育节”,无须召开各个层面的工作布置会议,只需把活动方案到门户网站云平台“公告”中。一方面,通过账号主动登录网站的师生、家长可以知晓,另一方面,学校智慧APP会将方案主动推送给每一位获得权限分配的教师与家长,双管齐下,相关人员就能根据方案各司其职,自主开展工作。活动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都能用文字、照片、视频等,记录并上传至云平台,实现过程记录、即时分享、互动评论、数据集成等。待“体育节”闭幕,关于活动的综合报道可以轻松完成,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更全面更生动的过程记录,有效地实施了管理,促进了师生发展,更有利于家校形成教育合力。

这一基于云平台的管理信息空间,作用于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使校内公务、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家校互动等各个方面在云平台得到分布与协同管理,实现上下级之间更迅捷的沟通,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调,实现师生与家长高效便捷沟通,使学校管理更趋规范化、自动化、民主化,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

三、混合学习,创生云课堂

一所智慧云校,仅有云管理的实施,是不完整的。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主阵地,云课堂是智慧校园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云课堂”,起初是指基于SAAS模式的一种高效、便捷、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形式。现在,云课堂有了新的指向,即在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学生通过云计算、移动互联、社交网络、云学习平台、智能终端等技术与设备,随时随地、高效、快速地与教室内或异地的老师“面对面”互动交流、学习探究等。

智慧教室的建构让数字化学习(简称“e学习”)成为可能。e学习课堂中,学生可以自主搜集、加工、整理资料,可以随时在电子书上圈画批注,也可以小组合作,围绕某个知识点、话题跟帖讨论,分享感悟,还可以通过绘本表达、争辩交流、直接推送思考过程等分享思想,深入探究,提升面向未来的关联与搜寻能力、知识管理能力,以及分布与协作能力等。另外,云平台在线测评系统,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练习、检测的平台,能即时知晓对错,促进其反思矫正,为教师减轻了大量批阅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提供了准确的即时分析反馈的依据,便于教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从而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与策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实践探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传统课堂教学可以被变革,但不会被完全取代,集传统学习与e学习优势于一体的混合学习,越来越多地为广大学校所接受。将二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创生云课堂获取最佳学习效果,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沟通无限,实现云家联

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校携手,相互协作,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积极利用智慧校园云平台,通过移动互联技术与智能手机等设备,建立学校与家长之间实时沟通的纽带,能实现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全方位互动。不仅让家长更了解学校和孩子在校情况,也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让家长成为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伙伴,使家校共育方式也与时俱进,掀开新的篇章。

笔者所在学校携手科技公司,自主研发了一款“爱葵花”智慧APP。教师可以实时上传图片、视频、音频等记录学生每天的成长,也可以在平台上公告、通知、咨询等信息,让家长即时了解,还可以根据每个学生每天的不同表现或者出现的问题,与家长进行点对点互动交流。

智慧校园范文第8篇

关键词:智慧校园;校园一卡通;发展方向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113

1 前言

当前高校信息化的进程正由“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演进。数字校园建设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数据整合与应用集成两个方面[1],大多数学校都已建设了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数据交换等信息化基础平台,以及统一数据标准之上的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数字校园对学校传统的业务流程及教学模式产生了一些变革,但是整体上仍是侧重管理,服务模式单一,对师生的服务支撑较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校园逐步升级到智慧校园的发展阶段。

2 智慧校园的特征

2008年,美国IBM总裁彭明盛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随后,国内学者相继提出了“智慧校园”的概念和建设思路。有的学者强调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作用,即以物联网为基础,打造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有的学者认为智慧校园是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通过物联网的智能感知,分析识别个体特征,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综合业界专家的观点,智慧校园应具有以下特征[1-3]:

(1)对师生学习、生活等个体特征的感知和传递;

(2)校园各种网络包括有线、无线、传感网络的泛在与互通;

(3)各业务系统的智能融合;

(4)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和决策支持;

(5)为师生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

3 校园一卡通与RFID

智慧校园以物联网作为智能感知的手段,物联网技术包含二维码、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全球定位、激光扫描等。一卡通就是一个典型的RFID应用,校园卡作为射频标签,分布于各个一卡通应用子系统上的读卡器就是射频阅读器,各应用系统软件收集数据并作进一步处理。目前我校一卡通系统包含(或对接)了餐厅消费、浴室水控、门禁管理、图书借阅、机房上机、教室讲台刷卡开柜、大学生体测、自助打印复印等二十多个应用,通过记录师生的刷卡行为,可以统计、分析师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个体特征,为实现智慧校园的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提供大数据基础。

4 校园一卡通与校园高速泛在网络

目前我校已经建设了高速的校园以太网以及覆盖学校教学、办公区域的无线网络,一卡通网络与校园网络深度融合,骨干网多采用VLAN隔离,接入层多为物理专网。一卡通的应用除了使用校园的有线网络,还利用了WiFi、以及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我们在室外体育场的管理中,应用了基于校园无线网的手持pos,通过刷卡进行身份认证,并经由无线网络实时上传流水。在办公室门禁管理中,我们应用了基于Zigbee的电子门锁。利用Zigbee协议低功耗、自组网的特性,刷卡门锁采用电池供电、无线联网,可以进行远程授权、流水实时上传。我们开发了一卡通网上服务平台,提供了网上充值和在线缴费的功能;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了一卡通手机客户端,提供了手机充值和缴费的功能,满足了师生个性化的需求。

5 校园一卡通与其他应用系统的智能融合

我们已经利用一卡通系统的第三方接入接口(用于C/S开发)和WebService接口,广泛集成了校园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和电子支付的功能。在智慧校园时代,我们更注重多业务系统的智能融合。在教室讲台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中,我们进行了多媒体中控与教务系统以及一卡通的三方对接,实现了多媒体中控根据教务课表授权,任课教师在课表规定的时间和教室能够刷卡打开多媒体讲台,免除教师课前向物业借钥匙的繁琐程序。在新建的研讨型教室中,我们同样对教室门禁、多媒体中控和教务系统三方进行了对接,根据课表授权本节课的师生刷卡进入教室;同时任课教师刷卡时,门禁控制器给多媒体中控一个启动信号,自动开启多媒体设备。

6 校园一卡通与大数据挖掘

校园一卡通已经广泛集成了校园各个应用系统,师生在使用校园卡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记录。这些数据中蕴涵了与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相关的行为偏好和活动规律,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可以更好的洞察师生的个体需求,从而合理调配学校资源、改善决策,为师生提供智能的、个性化的服务。

7 结束语

校园一卡通作为RFID的一种典型应用,在校园身份认证、师生日常行为感知、大数据收集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智慧校园时代,通过与其它应用系统智能融合,一卡通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4(324):35-39.

[2]黄荣怀等.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04):12-16.

[3]王燕.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模型及典型应用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332):88-92.

智慧校园范文第9篇

丰师附小始终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跨学段、跨学科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记录、评价和管理,打造智慧课堂,建设数字校园。

智慧课堂。我校2002年就将数字表决终端EZclick引入课堂。这种数字化教学模式及时、清晰地展现了学生的学习轨迹,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从而客观、准确地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做出整体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反馈调控。但它仅是数字终端,并不能形成一对一式的教学。自2012年3月三、四年级530名学生使用了iPad以后,我校多维数字化教学模式逐渐成形。这种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1)教师与学生人手一台iPad,所有的学习内容与教学内容都被这个学习终端所承载,iPad紧紧地把教师和学生连结在一起。(2)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资源、课件,全以电子书的形式输入到学习终端中。在一对一的交互式学习过程中,教师用电子书讲授,学生用电子书学习。这既改变了教材的呈现方式,也改变了学生赏析的方式、课件的演示方式,最终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方式。(3)学生人手一机,将动态的教学过程用iPad来承载,同时记录了学生个性化学习过程的轨迹,如预习轨迹、赏析轨迹、作业轨迹、评价轨迹等。(4)EZclick能够记录学生选择目标的正误,而iPad记录下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分析学生的学情至关重要,它与EZclick的表决结果配合使用,结果可以用学习过程加以诠释,能够准确地判定学生学习过程的偏差。(5)多学科参与的多维数字化学习模式,使数字课堂变得立体化、多样化。它改变了学生参与音乐的程度,学生可按照喜好来选择不同的参与方法,最终实现对音乐的感悟,它也改变了学生的绘画方式、对色彩的认识和选择,省去了许多模糊的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美术的速度。劳动课中使用iPad,则可以达到虚拟课程的效果,实现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实施的劳动课程。

智慧文化。丰师附小的数字德育是数字课堂的延续,是以校园网为载体的数字校园文化的建构,于2013年初开始使用。丰师附小校园文化的核心任务是数字校园和智慧文化,其关键为“数字”和“智慧”。校园文化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有智慧的小学生,做优秀的中国人,即具备知识储量,善于思辨,具有创造性,并且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智者,为学生成为有智慧的人奠定基础。校园文化整体结构分为一个智慧、三大主题、六个维度、十个时间段(如下图)。

智慧课堂、智慧文化是丰师附小数字校园的发展特色。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学校的数字化管理也将有一个质的飞跃。在学校未来的数字化管理中,将突出使用的简约性、检索的智能性、归档评价的科学性。我们将继续运用科技手段,让每一位学生在现代化环境中学会思维,增长智慧,传承文化,展示特长,实现自我价值。

智慧校园范文第10篇

“信息孤岛”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它的存在让很多高校头痛不已。

目前有两种解决的思路,一种是将所有的应用系统推倒重来,重新构建学校的信息系统,统一规划、统一架构、统一开发。第二种思路是承认现实,保留已经成熟的应用,通过数据整合中间件和共享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实施交换和同步,达到消除数据孤岛的目的。

前者是革命式的,试图彻底解决问题。但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投资太大,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投入,绝大多数学校无法承受。同时,目前没有、未来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公司,可以对学校的所有业务都理解透彻,并且开发出绝对一流的产品。

实际情况是,存在很多的专业公司,他们在学生管理、师资管理、财务管理、图书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资源建设、办公自动化等不同的领域浸润10多年,产品日臻完善。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各个业务部门各自选择本业务的最好的软件产品,而学校的信息中心负责做数据与应用的整合。

成都康赛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康赛)就是一家这样的专业公司。成都康赛的部级重点新产品DCI是一款企业级数据清洗与整合中间件,无需编程即可解决学校的数据孤岛问题,已经应用到数十个高校。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成都康赛还是目前唯一拥有数据清洗与整合中间件的厂商。

服务型数字校园

自1996年至今,成都康赛一直扎根于高校信息化的研究和建设,经历了第一代数字校园从纸质文档向电子化的蜕变,也经历了第二代数字校园从单机向计算机网络的集成,同时引领了第三代数字校园的数据高度统一的升华。

在数字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建设与应用的不对称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投资的困惑,很多学校投资建设了各种系统,学生参与应用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如何运用科学规范的管理,使高校的信息资源能够有序的运转,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呢?

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服务型数字校园成为数字校园建设的新标准:移动计算延伸了数字校园的服务,云计算促进了数字校园的推进速度,社交计算改变着教与学的模式――人人教人人学,随时教随地学。缩小城乡差别,填平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的局面正在形成。

目前,成都康赛的数字校园解决方案获得相关领导部门的广泛好评,其自主研发的特色产品“康赛企业级数据清洗与整合系统”DCI一直备受业界瞩目。该系统极大地改善了教育行业数据的冗余和不一致,解决了教育行业信息化的难题――“信息孤岛”。同时,还通过数据的集中与共享,降低了各单位的IT总能耗,达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康赛公司自主研发的“康赛普教管理云平台软件”顺利取得中央电教馆检测通过证书,并成功入选《数字校园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智能化“迎新生”

与传统的本科院校,尤其是“211工程”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新生报到程序复杂,为了能让前往求学的学生满意,学院规定新生可在报名时任意转换专业。

某高校在报到当天,有许多新生都要求转换专业,最多的达到前后共转换四次,这看似简单的手续,在智能化迎新过程中却涉及学费、宿舍、班级、课程等种种数据的整合与实时共享。成都康赛在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对这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早有预见。成都康赛自主研发的数据清洗与整合平台DCI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DCI拥有强大的数据清洗能力,能做到在新生转换专业后,财务、宿管和教务处的数据自动更新,实时同步,为学院教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大大减轻了工作量。

短短三天时间,学校就把原本复杂繁琐的新生报到工作全部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学院领导实时、准确、形象地看到了迎新统计结果,并对结果做出重大决策,这在以往的迎新过程中根本不能实现。与往年相比,数字校园为学校老师大幅减少了工作量。全校领导以及师生对项目建设成果都非常满意,对成都康赛的开发人员和实施人员的工作非常认可,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智慧计算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因材施教――二千多年前孔圣人的理念到现在仍然是教学的至理名言,然而现在一位老师一般要面对上百名学生,要记住每位学生的名字尚且需要很长时间,更何况掌握每位同学的学习特点?

有了大数据,因材施教将变得容易。大数据不仅仅记录了每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类细节数据,更重要的是,智慧的计算可以挖掘出每位同学的学习习惯,分析每位同学的优点和缺点,而老师要想获取这些信息只需要一个可以接入互联网的笔记本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广,广大师生在课堂以外的生活也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下智慧的计算可以分析每位用户的朋友圈,每一篇博客文章,甚至每一天的心情符号,了解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和生活圈的范围,这为教师更加关注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智慧的计算为教育舆情监控提供了全天候的服务。大数据可以为教师随时呈现网络上的教育舆情热点,包括传播趋势、主流观点、关键人物、关键地区等,为决策、把握教育风向标,及时了解民意,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上一篇:高中英语听力范文 下一篇:智慧农业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