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范文

时间:2023-03-14 18:06:55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 顶岗实学生 劳动者 劳动关系 劳动者权益保护

自200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确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进一步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后,高职院校普遍都建立了“2+1”的办学模式,即两年在校学理论,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然而,这一办学模式实施几年来,大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劳动者权益被侵害却成为一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2006年5月黑龙江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邵振彬测量实习伤害案、2010年6月天津某大学学生张某装修实习伤害案以及2010年11月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陶闯案都是因为他们是实学生而被劳动部门以及司法机关认为不符合就业条件,不具有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实习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由于双方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其权利义务关系也不受《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因此,实学生的权益无法得到合理的应有保护。笔者认为,仅以大学生的“学生”身份和有关不确定的规定而简单的将实学生排除在劳动者之外而不予以劳动保护不仅不符合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精神,而且缺乏法律依据的。

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可以同时享有受教育权和劳动权,顶岗实习的大学生“学生”身份并不排斥“劳动者”身份

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上述规定是我国宪法对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和劳动权的确认,我国公民对这两种权利的享有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因此,从法理的角度上说,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作为劳动者非但不冲突,更已经宪法确认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二、从劳动法的角度可以判断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顶岗实学生具有劳动者资格

顶岗实学生在顶岗工作期间是否具备劳动者资格是关系到其实习期间权益是否能够得到劳动保护的前提。目前,从我国司法实践来看,不管是劳动部门还是司法机关普遍认为实学生不符合就业条件,他们不具有劳动者资格。有些学者也认为,实学生还是在校学生,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尚未进入就业领域,其身份是学生,不是劳动法上的劳动者。笔者认为,不分析顶岗实习的具体特点,仅以大学生的“学生”身份而简单的认为他们不具备劳动者资格,是不符合劳动法及其法理的相关规定的。对于劳动者的含义,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但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理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能够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独立给付劳动并获得劳动报酬的自然人。对于劳动者应具备的法定年龄,我国《劳动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于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能力,从保护劳动者利益出发,作出了具体排除性规定。不具有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大体有四类:(1)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3)精神病患者;(4)行为自由被剥夺者或受到特定限制者。从上述法律规定及法理可以看出,我国现在的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都已超过16周岁的法定就业年龄;在一年的顶岗实习工作期间,尽管其身份是学生,但他们具备了根据企业生产、服务的需要支配自己劳动能力所必要的行为自由,可以自己的行为去实现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且绝大多数顶岗实学生在顶岗工作期间能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接受实习企业的实习劳动管理,提供了自己的劳动,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其参加实习劳动的行为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因此,顶岗实学生应该具备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资格。

三、大学生顶岗实习具有劳动就业的属性,顶岗实习关系应属于劳动关系

顶岗实习关系属于劳动关系的认定对实学生的权益保护至关重要。判断实学生是否与实习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有两类情形:一是订有书面劳动合同并用工;二是未定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实际用工。为充分保护劳动者权益,针对第二种情形,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还专门了《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存在如下情形视为劳动关系:第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第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劳动规章制度适用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第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实习有多种形式,如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对于大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关系是否是劳动关系,应区别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界定。笔者认为:如果实习学生只是到实习单位观摩、协助实习单位员工做一些辅的工作,不独立完成某种工作,其提供的实习工作不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这种跟岗式的实习显然是学校课堂学习的企业延伸,学生在企业实习学习中尽管也要接受企业的(实习学习式的)管理与指挥,但不存在接受企业对企业员工式的管理、指挥和监督,因此,这种实习生的身份是“学生”,而不属于“劳动者”,这种实习关系当然也不是劳动关系;如果实习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按照实习协议和企业的管理规定,顶岗实习的大学生在顶岗实习劳动过程中都要服从实习单位的安排、指挥,接受其管理,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他们要在岗位上利用企业提供的劳动条件独立地或在师傅指导下连续完成企业安排的某种工作任务,其提供的实习劳动是实习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并不断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据调查目前绝大多数顶岗实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能够获得一定的报酬,有的报酬还不低(笔者所在学校的10级电子商务专业58人在上海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实习几个月月均工资达4800元,最高者一月12000元)。从顶岗实习的上述特征和《通知》的规定可以看出,尽管一年期顶岗实学生没有与实习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他们已经与实习单位之间形成了一年期的事实劳动关系。很多学校将这一年期的顶岗实习阶段叫做“实习就业”阶段。“作为法律意义上之事实劳动关系,其劳动力的有偿使用除了在当事人之间缺少一纸书面合同外,其余的要件均为合法,即它是一种形式要件不合法而实质性要件均合法的劳动关系。”

四、将“顶岗实习”简单地视同“勤供俭学”而否认顶岗实习关系的劳动关系性质是错误的

目前,无论是一些企业、劳动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还是人民法院以及有些法律工作者、学者认为顶岗实习学生不具有劳动者资格,实习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法律依据是原劳动部1995年颁发的《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第十二条规定,即“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笔者认为:以此条规定作为依据认为顶岗实习学生不具有劳动者资格,实习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大学生顶岗实习行为与大学生“勤工助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教育部和财政部2007年6月26日联合下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对“勤工助学”的认定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该办法第四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第六条规定:勤工助学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同意,不得聘用在校学生打工。学生私自在校外打工的行为,不在本办法规定之列。由此可见,勤工助学必须在学校的组织下,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同意所进行的打工行为。而顶岗实习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2+1”教育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2年,第3年由学校组织或学生个人联系到专业相应对口的企业,带薪顶岗完全履行其岗位的全部职责,然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的一种劳动实习学习活动。可见,“顶岗实习”与“勤供俭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行为。况且在劳动关系的认定依据上,在我国《劳动法》刚刚实施的1995年颁发的《意见》与2005年的《通知》的精神明显相悖,也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明显不符,不能完全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在此类司法实践中一些企业、劳动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甚至是一些法律工作者以《意见》为依据,片面地将“顶岗实习”简单地视同“勤供俭学”从而否认顶岗实习关系的劳动关系性质,进而不给于顶岗实学生劳动者保护是错误的。

五、结语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范文第2篇

高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的争点在于该类实习生的身份界定,他们到底是属于学生还是劳动者? 显然,如果试图在劳动法律制度框架下实现对高校实习生劳动权益的保护,他们应当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然而,这个问题在相关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中都存在巨大的分歧与困惑。

学生与劳动者身份是否兼容

实习期间,由“实习生”这一特殊主体构成的法律关系是复杂的。该法律关系的主体牵涉到高校、实习单位、高校学生,内容上涉及各自的权利义务,客体包含实习生的行为、智力成果等。在缺乏相应规范支撑的情况下,对该类法律关系的性质认定和处理都还相对模糊,争议集中体现在对高校实习生之学生身份与劳动者身份之关系认知,理论上有“兼容说”和“不兼容说”两种对立的观点。

“身份不兼容说”的基本观点认为高校实习生应属,!于学生而非劳动者身份,故高校实习生之权益受侵害不应简单纳入劳动法律制度的保护,而应寻求新的、多元化保护机制。该学说的主要依据是:

1. 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不能将社会学意义上的“劳动者”简单引入劳动法范畴,否则会导致劳动法调整对象无限扩大。实习本质上仍然属于教育的组成部分。高校实习生所有的档案、户籍关系都在学校,其组织管理归学校,其行为自由受到限制,很难获得劳动者的身份。另外,实习生在实习单位实习并不会签订劳动合同,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并不属于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

2. 有学者通过对相关法规的解读认为,根据 1995 年原劳动部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 12 条的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显然,劳动法强调的是因就业形成的劳动关系,实习只是学习的一种补充形式,根本不可能视其为就业。据此,该学者认为“这从根本上排除了( 高校实习生) 适用劳动法的可能性”.

3. 另有学者基于劳动法律体系的保障措施进行分析,认为劳动法包括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如劳动合同制度、基准工资制度、休息休假制度、保险福利制度等。如果将全日制大学生也作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势必牵涉到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社会保险缴纳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将大学生纳入并不合时宜,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现行各劳动法律规范也都没有将学生纳入进来的考虑。④“身份不兼容说”从我国现行劳动法律制度出发,从劳动法调整对象、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保障措施等若干方面,认为高校实习生应属“学生身份”而非“劳动者”身份,大学生因其主体资格的特殊性无法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除通过传统的民法规范,例如违约、侵权的路径进行保护外,可采取的措施还有: 尽快出台规范高校实习生的单行法规; 地方教育部门应履行职责,督促实习协议的签署; 推行责任保险。⑤持该学说的学者还认为,政府应该加大监管力度,

必要时把签订实习保障协议纳入实习生进入市场实习的规则之中,制定详细的就业市场准入规则,不断规范就业市场,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通过培训或签订责任书等方式,督促部分单位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切实加强政府在该方面的调控与监管力度,为大学生实习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的建议等。⑥与“身份不兼容说”相对应的是“身份兼容说”,持该学说的学者们从宪法及劳动法律法规的角度,分析认为高校实习生应属于“劳动者”身份。其主要观点是: 1. 有学者从宪法确认公民劳动权的角度、平等权、大学生弱势群体地位以及利益冲突平衡等角度出发,阐述高校实习生劳动者身份的合理性。⑦该观点认为,大学生实习期间劳动权益受《劳动法》保护不应存在障碍,高校实习生作为宪法意义上的劳动者身份与其他劳动者是一样的,只是由于其在校生的身份在劳动法律的具体适用上存在特殊性。

2. 有学者根据我国劳动法律的规定,分析认为成为劳动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年龄条件,即最低就业年龄为 16 周岁; 二是具备劳动能力条件。我国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包括在高等学校就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其明显具有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满足最低就业年龄 16 周岁的要求; 从完成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任务来看,也具备了相应的劳动能力。而且,前述《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下称《若干意见》) 第 12 条并未排除大学生适用劳动法律规范。“高校学生实习”不视为就业,只是表明其在法律上不视为“就业”,因为客观情况特殊,或者在立法时不便于法律调整,从而将大学生的实习行为调整为暂不由劳动法规范的状态。规则条文中“不视为”、“可以不”等表述,均预留了未来可以立法补充的空白。

3. 另有学者分析《劳动法》第 2 条的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 以下统称用人单位) 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认为该条表明,我国现行《劳动法》并没有把学生排除在该法的保护范围之外。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中和其他劳动者一样处于弱势地位,如果依据《若干意见》拒绝给学生以保护,不符合劳动法的立法精神。而且《若干意见》颁行于 1995 年,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色彩,已与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现实不符,应进行适当调整。

4. 还有学者认为,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005 年的《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 1 条的规定,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因此从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构成要件分析,高校实习生为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服务,符合“从属性”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已经具备了事实劳动关系的构成要素。实习生劳动争议案例分析理论上的争议必然反映到法律实践之中。尽管高校实习生权益侵害案并未多见于法院审理,但有限的法律文书,既真实反映了高校实习生的身份困境,同时,也清楚地表明司法实践对其身份认定的基本态度,并且,高校实习生身份分类识别的解决思路渐行渐近。

2007 年发生的郭懿诉江苏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案( 下称益丰公司案)和 2009 年审理的北京恒紫金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劳动争议案( 下称恒紫金公司案),均历经劳动仲裁和法院审理,对高校实习生身份识别的认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上述两案对高校未毕业学生的工作身份在劳动仲裁和法院审理中均经历了几乎一致的劳动者身份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最终其劳动者身份得以肯定,法院文书中体现的理由是:

1. 劳动者主体合格。实习生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就业年龄,具备与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第四条,并未将在校学生排除在外,故学生身份并不当然限制其作为普通劳动者加入劳动力群体。

2. 签订劳动合同或存在事实劳动合同。实习生均按照规定或约定内容为相应公司付出劳动,公司向其支付劳动报酬,并进行管理,完全符合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

3. 明确了在单位的具体岗位和职责,劳动时间也是确定的,不是单纯的大学生兼职或学习劳动技能。

4. 两案中的高校学生均明确表示了就业求职的意向,并得到了相关公司的认可。这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不存在欺诈、隐瞒事实或胁迫等情形,也没有违反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 双方利益也不存在重大失衡,不应视为显失公平。 但是,前述两案中的仲裁文书均表明,未取得毕业证的在校生,未完成学业并取得学历证明,在校期间到公司从事工作,仅作为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不属于《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劳动者,不是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并建立劳动关系的适格主体。该仲裁意见虽然最终经法院审判得以纠正,但其反映的对高校实习生劳动者身份分类识别的思路值得借鉴。

前案表明,即将毕业的大专院校在校学生以就业为目的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且接受用人单位管理,按合同约定付出劳动; 用人单位在明知求职者系在校学生的情况下,仍与之订立劳动合同并向其发放劳动报酬的,该劳动合同合法有效,应当认定双方之间形成劳动合同关系但是,我们同时也应当认识到,很多情况下高校实习生并不能完全达到前述案件具备的劳动者身份确认条件,应当客观地认识“实习”的一般含义。一般认为,实习是指“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运用和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辞海》中将实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之一来解释。2007 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7]2号) 中也明确了实习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

所以,本文认为,为此要明确特定的高校实习生成为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的基本条件,高校实习生的劳动权益也应当得到保护,为此应建立完善的制度。概言之,高校实习生劳动权益的保护应考察其实习目的及具体实习行为的实质,将其身份识别为“劳动者”和“准劳动者”,并构建相应的二元法律结构。

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的二元法律构造

正确判断高校实习生的身份定位,需要恰当厘清高校实习生的行为演化。不可否认,一般情况下,实习是学习的延续,高校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工作经历,往往难以达到熟练员工的程度,但是,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实习已成为一个必须的环节,同时,当今的大学培养模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已初步具备合格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以实习的名义低成本地使用在校学生已被很多企业乐此不疲地采用,实习生的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客观上,实习生越来越接近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但是,由于法律规定的欠缺,需要恰当的解释方法,形成合理的法律构造,以保护高校实习生合法权益,并兼顾用工企业的利益。法律保护的二元构造可对权利的“侵害或限制之间达到衡平性的目的”.

目光在事实与法律规范间“来回穿梭”是法律适用的普遍特征。

其中的法律解释应遵循使法律适应时代精神的客观目的标准,一是需要以“法的客观目的,如平等保障、公正裁决、根据最佳地考虑现有利益的原则对规则进行‘衡量’”; 二是应推动任何法律都追求“‘符合实质的’规则”.判断高校实习生的身份特点,需要立基于实习目的、实习约定、实习保障等具体情形,并通过对实习生和用工单位之间进行“利益衡量”得以实现。

在符合年龄等条件的基础上,实习生能否具备劳动法上的劳动者身份,本质上是由其行为内容决定的,也反映了用工单位和实习生的实习目的,当实习目的、实习约定、实习保障等得到细致分析,实习生的身份归属将逐渐清晰。

前文郭懿诉益丰公司具有一定的标本效应。作为高校实习生的郭懿在实习过程中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郭懿自身具备基本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作为药学专业的即将毕业的学生,与用工单位江苏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在专业上是相适应的,也有证据表明,益丰公司是以招聘员工的名义使用实习生的,郭懿也明确表达了求职的愿望,故从双方而言,求职作为实习的目的是清晰的,这样的实习可以认为就是入职前的培训。

二是郭懿与益丰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该合同横跨郭懿的实习期及毕业后,明确规定了岗位、报酬、福利待遇等内容。裁判文书中亦未见对郭懿劳动能力、劳动事项等方面的否定性评价,故可认为这种情形下,实习生具备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身份。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并非所有的实习生都符合前案郭懿所具备的特点,故统一判断其劳动者身份存在障碍。客观地说,不应对所有实习生都一味坚持其符合现行劳动法上的劳动者身份,这也是对实习生和用工单位之间进行“利益衡量”的结果。

“利益衡量”作为法学思考方法,以价值相对主义为基础,注重双方具体利益的比较。利益衡量论的首倡者加藤一郎教授指出,“对于具体情形,究竟应注重甲的利益,或是应注重乙的利益,进行各种各样细致的利益衡量以后,作为综合判断可能会认定甲( 或乙) 获胜。”

法的价值实际上是法所蕴涵的目的和使命,是人类、立法者认为法律能够体现、能够承载、能够实现他们的理想或者追求。在所有法的价值中凸显着多方面的意义,体现了法的基本精神、法的终极使命、法的最终目的,从根本上决定着法的作用。

最终,法律落实到对权利、义务的调整。衡量高校实习生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利益,并非仅指二者之间的经济利益,而是指其应有法所保护的权益,当然,二者的现实利益也是应当考虑的一个部分。前文指出,我们不应当简单地否认实习中很强的学习成分,很多情况下,高校实习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学校学习的延续,将学校学习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积累实践经验、提升操作能力。这种情况下,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甚至还承担实习费用、有些还支付实习工资,故一味强调高校实习生的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身份,可能会伤及企业的利益,间接地也会减少高校学生的实习机会,最终伤害的也是高校学生的利益。

所以,就解决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的路径而言,有观点提出应采取平衡性保护的方针,既体现大学生劳动的价值和劳动过程中应有的利益,又不加重企业的负担,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 既要明确高校在大学生维权中的责任和义务,转变高校对于大学生实习的认识,明确目标和定位,又要使用人单位认清人力资源的价值,切实负担起社会责任,避免在大学生权益受损时因归责不当导致无人负责的消极结果。

故而,本文提出高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应采二元法律构造,正是基于利益衡量的考量。对,!高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进行二元法律构造设计,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高校实习生的身份归属进行区分,划分为“劳动者”和“准劳动者”两类,并分别纳入不同的法律保护范畴。将高校实习生区分为“劳动者”和“准劳动者”,其标准主要是考察实习协议、实习目的以及具体的实习工作。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代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很多时候,实习生对企业的贡献并不弱于正式员工,在这种情况下,应倾向于对高校实习生的保护,认可其劳动者的身份。有调查表明,无论是高校推荐的实习单位还是大学生个人联系的实习单位,高校、大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极少约定实习期间所产生的智力成果的权益问题,这也为后来引起争议留下隐患。现实中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创造出具有一定价值的智力成果并不少,例如编写的软件、做出的发明创造等。只是由于大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或者是因为大学生处于劣势无法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导致这方面的问题没有突显。

此类情形下,一旦产生与高校实习生相关的劳动权益纠纷,应认可其劳动者身份,这也符合权益保护倾向于弱者的法解释原则。将高校实习生身份归属分类为“劳动者”和“准劳动者”,系基于实习生的实际工作内容而定。对于“劳动者”显然应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畴,而对于“准劳动者”,则需要借助劳动法的理念,通过相关政策关注并以细致的实习协议予以保护。“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和权利的保障只有依赖于法律才能得到真正实现”,所以,从维护劳动力市场有序这个角度出发,

地方政府的政策性文件、规章以及高校构建的实习协调平台应该对高校实习生劳动权益的保护发挥法律的“护航”作用。 1. 地方政府颁行规范性文件扶持高校学生实习,广东省 2010 年颁布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 2010 年 3 月 1 日施行)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实学生,《条例》本着学校组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 3 条) ,突出学校的组织责任和全社会保障学生实习的责任,且将企业接纳大学生实习由先前的社会责任上升为一种法律义务( 第 8 条) .《条例》的另一突破是采取措施缓解企事业单位组织实习的经济压力( 第 6 条和第 5 章) ,从而激发其接收实学生的热情和动力。就反对将大学生认定为劳动者的观点而言,其主要出发点在于这会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而当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企业进行制度上的激励时,就容易形成企业和实习生双赢的局面。

2. 高校自主建立实习协调平台,督促实习协议的签订,协调实习生劳动权益的保护。高校是组织学生实习的中枢单位,在目前仍缺乏充分制度支持的现状下,高校在这一领域应当更有作为。一般来说,实习可分为按教学计划的实习与以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前者往往由高校各院系组织,而后者往往由学校行政部门进行组织。目前看来,相对于按教学计划安排的实习,以就业为目的的实习更能发挥实习对于学生就业的推动作用。在这方面,南京大学与多个实习项目,如苏州工业园区等建立了就业实习项目合作关系,在学生自愿前提下,由南京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负责组织进行。同时,在自身制度设计方面,南京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在全国构建高等院校中第一个专门致力于大学生就业时( 包括实习) 相关权益保护的工作机构---南京大学学生就业权益部,针对实习项目拟定《南京大学学生参与就业实习项目管理办法》以及相应的申请表,为实习项目的开展提供可行的服务支持。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范文第3篇

一、大学生社会保险法制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国大学生从年龄上来看绝大多数都是18周岁以上,在民法上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享受民事权利的自然人。从法理上来说,父母对于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子女就没有继续抚养的义务。由于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在学校脱产学习,没有参加工作没有经济收入,在遇到意外困难时经济上无力应对,受教育权乃至生存权都没有法定的保障。换句话说,我国大学生的生存权与受教育权还是构建在父母无私奉献的传统文化和道德基础之上,而没有构建在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之上。我国社会目前四类需要重点保障的人群: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外地流动人群、在读和失业的大学生[2]中,2011年实施的《社会保险法》中明确规定了失地农民、外地流动人员和下岗职工均纳入社会保险法的保障范围,但却未规定将大学生纳入社会保险法的保障范围。大学生社会保险制度成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空白地带。

大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发生因工受伤,不能按照普通社会保险中的工伤保险来处理,因为大学生不是工伤保险的适用主体,谁该承担医疗费用,现在没有明确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兼职、校内体育活动意外等伤害的发生,仅有的商业平安险杯水车薪无法保障到位。2005 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废止了大学生的婚育禁令,赋予了大学生婚育自,但对其生育津贴、产假、生产费用没有做任何规定,大学生不能享受到任何生育经济保障;大学生毕业后如果较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没有缴纳过失业保险费也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大学生医疗保障虽然有规范性文件规定参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适用,也存在程序繁琐、保障水平低、报销额度低、刚性不足等问题,大学生一旦得大病所有经济负担就全部落在单个家庭肩上,尽管可以有校园募捐和社会募捐,但不稳定不确定,保障明显不足。

我国社会保险法律体系尚处于设立初期,存在规则分散、规范性弱、缺少权威性、系统性和稳定性等不足,但也正是因为社会保险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才允许各种单行保险法律制度先行先试,根据社会实际需求,逐步实践并成熟起来,大学生社会保险具有管理集中方便、受众综合素质高等特点,方便建立起比较成熟完备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这一现状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保险制度的推出。此外,2008年国务院《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意见》,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了《社会保险法》,201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这些社会保险配套法律规定的出台,为大学生社会保险制度的立法奠定了基础。2014年全国人大代表吴明兰建议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明确学校和学生的法律关系,明确赔偿金额等相关问题。

二、大学生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内容

1.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2008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宣布将所有在校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但是目前国家只有一个实施意见,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各地具体实施过程中都难免存在不尽规范的地方,需要全国人大上升为法律规范。现有的大学生医保制度只能保障大学生最基本的医疗,对重大疾病保障程度远远不够。商业性的学生平安保险的运行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大学生医保平安保险保障较少的部分或两者均未覆盖的地方成了盲点:如大学生身故保障严重不足,重疾给付十分有限,对大学生校内运动造成的伤害保险也明显无力。

笔者建议,人大立法的关键条款应体现以下内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政府的主导下,以政府出资为主,学校适当补贴为辅,提高大学生基本医疗标准,设立大学生大病医疗基金,通过建立大学生医疗救助公益组织和建立校园互助医疗保险基金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引进商业保险运作模式运行社保基金,并以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在大学生中建立起“小病靠学校、大病靠社保、商保做补充、公益基金多帮扶”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学生医疗保险服务体系[3]。

2.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大学生毕业后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工作没干多久就又失业的情况很普遍。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给学生家庭造成经济负担的同时也给社会增添了不稳定因素。而这种情况我们目前的社会保险却无能为力,因为现行失业保险制度规定的参加条件必须是,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并已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人大立法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可以在校毕业的头一年由政府出资学校出面为毕业生办理失业保险,毕业后如未能顺利就业可以在统筹区域内社保局领取失业保险金,需要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学生,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同时由社保部门协助大学生完善个人信息,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定期组织参加就业培训和辅导。一方面缓解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体现社会与政府对毕业大学生的关爱;另一方面减轻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的具体工作量,减少人力资源浪费;第三方面整合更新就业信息,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3.建立大学生生育保险制度

2007年,国家计生委、教育部、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取消了在校大学生的生育限制,赋予了大学生结婚生育的自,近几年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阶段)在读期间结婚生子的情况逐年增加,大学生生育所面临的产假、生育津贴、医疗待遇等问题在制度上还是空白,要确保大学生生育问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大学生生育保险制度非常必要。据悉一些城市社保部门对大学生生育给予一次性包干生育费用1000~1500元不等,这杯水车薪的生育费用还常因信息不畅通或程序繁杂等原因不能实际发到学生手中。建议人大立法在参照各省《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基础上,明确将大学生也纳入生育保险的范畴;明确该项保险个人不缴纳费用,由国家拨付足额经费保障;明确大学生生育也应当享受相应的生育津贴与产检生产费用报销等保险权益。提高立法等级,统筹地方规定,以社会保险确保大学生生育权利到位。

4.建立大学生实习伤害保险制度

根据教育部相关研究机构 2012 年抽样统计分析,每10万名实习学生发生一般性伤害的约39.9 人,其中导致死亡的约 3.96 人[4]。其他如实习单位不签订实习协议、实习缺乏安全卫生保护、实习单位不支付实习学生报酬、学生被“放羊式实习”等问题也屡见报端。如何救济实习中受到劳动伤害的学生,现实中纠纷争议较大,也存在理论研究欠缺和制度供给不足。教育部近三年连续在工作要点中强调:要加强实习实训安全管理,落实学生实习责任保险政策。而顶岗实习学生人身伤害的处理办法只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和教育部、财政部、保监会联合《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通知》两份规范性文件,但这两份规范性文件都只针对中专学生,而不是大学生。大学生顶岗实习面临的风险得不到妥善解决,损害了学生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顶岗实习的实施,制约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推进。

通过立法建立大学生实习劳动社会保险制度,首先是设立学生劳动伤害社会保险基金,实行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合理负担,不排斥社会募捐、社团资助、企业赞助等形式。基金的筹集必须以法律作保证,约束筹资者各方的义务和经济责任、权利和利益关系。这样才能确保实习劳动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赔偿内容及额度可以参照但不等同于工伤保险的赔偿内容及额度[5]。这样有利于学生劳动伤害救济走出劳动法救济困难和民法救济局限的法律适用尴尬局面。

三、大学生社会保险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社会保险立法的体例选取问题,有以下几种路径可供选择。

其一,地方人大先行制定大学生社会保险的地方性法规。如顶岗实习、生育保险,在配套性、实施性的地方性法规中明确,或者先行先试制定创制性的地方性法规。

其二,将其中内容规定在《社会保险法》之中,专章单列其中内容,相对于一共才98条的《社会保险法》而言,此种选择对于大学生社会保险制度来说,只能是简单处理,原则规定。

其三,将大学生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直接参照适用到现有的社会保险法律体系之中,增加大学生特殊规定条款,与其他受雇群体一起纳入现行社会保险配套法之保险对象范畴。

其四,大学生社会保险单独立法,即设立单行法。大学生因为经济状况的特殊性故其制度原则与其他社会劳动者有所区分,应在大学生群体内部实现社会化统筹,而并非全社会统筹。大学生社会保险单独立法,使得大学生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能够得以真正落实,这也是教育法治的一项重要环节。

注释:

[1]2015年度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总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3]李云辉:《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分析及制度探析》,南昌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唐政秋、刘建兰:《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风险防范新探》,载《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第8期。

[5]乔颍:《顶岗实习劳动伤害保险制度探析》,载《职教通讯》2014年第10期。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生;身份定位

为了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示及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要求,切实规范和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维护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提升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稳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积极迎接工业4.0的挑战,[1]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要实现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与主导教学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工学结合”。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由于相关立法滞后,大学生顶岗实习的法律身份确认与定位无法可据。理论争执与司法实务无序的尴尬严重妨害了对顶岗实习生合法权益的保护,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职业教育的稳健发展,加强“工学结合”模式下顶岗实习生法律身份确认与定位研究已提上日程。

一、顶岗实习生身份界定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经验借鉴与理论传承的基础上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与主导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加强对顶岗实习生的身份确认与权益保护研究已成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种现实社会诉求。

(一)理论研究的分野

由于我国劳动法规与教育行政法规对于顶岗实习生的身份确认没有明确的规定,因而学术界的理论争执与司法实务界的自由裁量、判决结果不一致的局面在所难免。当前对于顶岗实习生的法律身份确认在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全面“否定论”,一概否定高职顶岗实习生的劳动关系劳动者主体资格;二是全面“肯定论”,顶岗实习生的劳动关系劳动者主体身份毫无疑问;三是中间路线的“折衷论”,认为某些情况下高职顶岗实习生的身份构成劳动关系劳动者主体身份,但其他不具备劳动者构成要件的情况下顶岗实习生的身份不具备劳动关系劳动者主体资格。全面“否定论”、全面“肯定论”与骑墙的“折衷论”争执的分野导致司法裁判的无序,普通人士意见不一,专业人员又各执自见,顶岗实习生的身份确认与权益保护无据可循,局势较为混乱。[2]

(二)司法实务的尴尬

由于立法没有明确的规定,学术研究尚无定论,顶岗实习生的身份定位与权益保护在司法实务中表现得非常尴尬,其中“洋快餐店涉嫌非法雇用大学生事件”[3]与“女大学生改写在校大学生不具备劳动者资格的历史”[4]就是典型的司法实务尴尬。2007年广州媒体报道的“洋快餐店涉嫌非法雇用大学生事件”最具代表性,其间劳动法学者、实务界人士、相关利益集团、新闻媒体都参与了这场争论,但最终以洋快餐店为代表的用人单位胜诉,但问题并没有结束。随后“女大学生改写在校大学生不具备劳动者资格的历史”案件,2007年发生的郭懿诉江苏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案,[5]2009年审理的北京恒紫金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劳动争议案,均对高校实习生身份识别的认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6]前一案例改写了历史,后两案对高校未毕业学生的工作身份在劳动仲裁和法院审理中都经历了劳动者身份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最终其劳动者身份得以肯定,具体理据是:主体适格、意思真实、内容合法、具备法定的形式或事实劳动关系。

顶岗实习生的身份究竟属于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主体身份、还是仅具备学生身份,或是两者兼具,其判定的具体依据究竟又是什么,这既是保护顶岗实习生合法权益的个性诉求,也是保障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社会诉求,必须从法理、法律上予以明确。

二、顶岗实习生身份定位立法现状及法理剖析

要对顶岗实习生的法律身份进行准确定位与合理确认,首先必须对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兼职、勤工俭学等概念进行区别与界定,如果不对相似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与清晰的区分,就会导致法律分析与法律推理的矛盾,进而造成对顶岗实习生的身份定位不清、法律适用混乱,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的混乱局面。厘清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兼职、勤工俭学等概念的区别与差异是一切问题研究展开的逻辑基点,诸多理论争执得不到一致结论,究其原因是逻辑展开的基点不一,关于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兼职、勤工俭学等概念的厘析在《高校学生实习的身份界定与法律适用》一文中已作详细剖析,不再累述,现仅从顶岗实习生身份定位之视角展开探讨。

(一)立法现状与法律推理

“否定论”法律理据与法律推理。“否定论”的主要理据是在几个规定不明确、不具体的条例与办法基础上进行法律推理的结果,依据是劳动部1995年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劳动部1996年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第61条第1款;国务院2003 年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颁布新的《工伤保险条例》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3 年发的《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第七条规定。其基本理据是劳动部1995年意见,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1996年办法规定学生实习发生伤亡事故的,可以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给一次性待遇;此后国务院2003年,2010年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对实习生工伤事故的认定问题并没有提及。

根据劳动部1995 年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及《工伤保险条例》立法内容的演绎与更替,通过法律推理认为顶岗实习生不具备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其具体理据一是劳动部1995 年颁发《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已明确规定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不与实习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因此无法获得劳动法的保护;二是劳动部1996 年颁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学生实习发生伤亡事故的,可以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其后修正的《工伤保险条例》及执行意见则删去了相关规定。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法律规定可以推定顶岗实习生不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

“肯定论”法律理据与法律推理。其主要根据是1955实施的《劳动法》的第2条和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第4条,基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劳动立法对劳动者的界定采取消极主义的立法体例即立法不直接对“劳动者”一词的内涵进行界定,而是通过规定外延的方式来界定劳动者。通过《劳动法》第二条的概括列举与《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条排除的方法,明确五类人:公务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而顶岗实习生并不包括在内,据此可以推定,顶岗实习生理应具备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主体资格。

(二)推理结论与法理剖析

“否定论”结论之法理剖析。一是概念等同。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第4条规定的勤工助学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的顶岗实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律性质不同,不能完全等同,如果把两者简单等同进行法律推理,结论的正确性肯定值得怀疑;二是法条误读。劳动部1996 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是一个选择性条款,即可以不签,也可以签,只要签订了劳动合同就属于劳动法的保护范畴,郭懿诉江苏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胜诉就是例证;三是推理错误。1996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61条规定学生实习发生伤亡事故的,可以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其后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对高校大学生实习情况没有明确规定,其实际是体现了我国劳动者概念界定采取的是消极主义的立法体例,劳动者概念的内涵不确定、外延开放立法体例有利于法官在具体司法实务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不过分加重企业负担,也能加强对顶岗实习生合法权益的保护。

“肯定论”结论之法理剖析。“肯定论”通过1995年劳动法第2条的概括列举与1996年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条的间接排除方法,证明顶岗实习生只要具备了主体适格、意思真实、内容合法、具备法定的形式或事实劳动关系,就具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主体资格。当然“肯定论”结论证明顶岗实习生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的可能性,但不能据此推论大学生实习、顶岗实习、兼职、跟岗实习、勤工俭学等行为都属于劳动关系。如果这样会片面加重企业负担,劳动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王文珍认为简单地将兼职大学生纳入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处理不好,极有可能背离初衷。[7]

三、顶岗实习生身份定位立法建议

顶岗实习生法律身份定位的立法模式概言之为两种路径,其一是自上位法明确其身份,再通过下位法细化,以增强可操作性;其二是从下位法开始分情况明确身份,确定适用法律,条件成熟时再订立统一的上位法。权衡两者利弊及可能性与可行性,对于“工学结合”模式下顶岗实习生法律身份定位立法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状况,宜采取第二种模式与路径较为科学与合理,自下而上,先根据现实诉求制定地方条例、行政法规,条件成熟时再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对顶岗实习生的法律身份予以明确,保护其合法权益,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一)域外经验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加强对顶岗实习生合法权益保护是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立法路径之一,借鉴与移植国外立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有助于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

德国建立了比较规范、完善的顶岗实习法律制度体系,德国法律对学生实习的企业选定有着严格的限制,并且通过法律规范进行明确的规定,保障实习学生的合法权利。具体举措有:受教育者与实习单位签订职业教育合同,明确责、权、利;实习生有权获取劳动报酬;实习生的休息权;顶岗实习学生可以享有工伤事故保险待遇等。澳大利亚关于顶岗实习的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澳大利亚推行“学徒制”的顶岗实习模式;雇主与学徒地位平等;培训费用企业支付;重视合同的合法性;职业教育经费国家拨付等。[8]这些国家经济发达、职业教育模式成熟、立法相对完善,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切实的保障。但这些经验,我们不能盲目照搬,只能选择性借鉴与学习,而且还要根据我国具体实际实现本土化,只有这样才能适用。

(二)国内立法路径

首先是根据经济与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加强地方行政法规的制定,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诸如广东省制定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条例明确规定了实习、见习协议方面的法律问题,通过签订三方实习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严格执行,以保护顶岗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其次是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与企业的承担能力,适时制定地方法规,把顶岗实习生的保护纳入工伤保护范畴。目前明确将实习生排除在劳动者适用范围之外的省份主要有重庆、山东、云南等省份;明确将顶实习生纳入劳动者保护范围内的省份主要有海南、山西等省份,这些省在省工伤保险条例中明确将顶岗实习生纳入工伤保险保护范围内。最后是在经济发达,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成熟时,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法等上位法中明确将顶岗实习生纳入保护范围内。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维护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合法权益,2016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明确区分了勤工俭学、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概念,并对实习组织、管理、考核与安全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但是对顶岗实习生的身份确认与定位还没有具体规定。根据现行法规学生顶岗实习的身份定位主要分为劳动者主体资格与民事主体资格两种,对于不具备劳动者主体身份的通过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协议约定各自的责、权、利。对于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的顶岗实习生合法权益保护则可以通过劳动社会保障法进行保护。随着经济与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立法将日趋完善,高校顶岗实习生的身份定位、权益保护与法律适用将会更加明确规范。

参考文献:

[1] 万长松,张茜萌,产业进化论视野中的工业革命4.0[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3-19;

[2] 王志雄,高职顶岗实习生法律身份定位与权益保护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6):126-128

[3]、[7] 董保华,陆胤,企业雇佣在校大学生相关法律问题探讨[J]中国劳动,2007(6):25-27

[4] 亚生,女大学生改写在校大学生不具备劳动者资格的历史[J] 工友,2009(9):34-36

[5]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0 年第 6 期案例,郭懿诉江苏益丰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案

[6] 王丽娟 王 莹,高校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的二元法律构造[J] 学海,2014(6):152-156

[8] 黄亚宇 雷世平,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立法的完善[J] 职教通讯,2014(25):25-30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高级人才培养模式 实习就业 思想教育指导

一、目前大学生实习状况

目前各大专院校把大学生实习时间定得越来越短。从1―6个月不等渐渐改为大部分实习时间都在1―3个月之间,造成实习时间短、学习走形式、工作无保障等问题,严重困扰广大实习生。而企业招聘实习生至少在3―6个月以上,形成了明显的供需矛盾。企业在实习生的工作内容、报酬及用工保险等方面确实难以筹措。现在企业都懂得珍惜人力资源,一般会把实习和用工结合起来考虑,并在实习生工作期间就开始将来正式用工计划,比如实习期代替招工试用期,根据实习成绩确定留用人员。[3]

我们下面来分析上海某公司的招聘实习生启事(原件):

Job Title: IT Intern(IT部门实习生)

Location: Shanghai

Job Description:

1.客户端电脑的基本维护

2.客户端电脑上网以及基本网络排错

3.基本硬件故障排除和维修

4.基本网络管理

5.电话系统支持

6.根据文档指导安装并设定的应用软件

7.应用系统支持及客户化

Requirements:

1.计算机或相关专业本科或研究生在读学生(研一尤佳)

2.熟悉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的操作及排错

3.熟悉网络管理及排错

4.熟悉网站开发及管理,有ASP,网站开发及经历者优先

5.熟悉数据库开发管理,如SQL Server,Oracle,MySQL等

6.具有良好英文书写和沟通能力,CET.6者优先

7.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及实践

从上表我们了解到企业当前招聘使用实习生的大致信息。比如:工作范围、学历、专业、英语等要求。

让实习生感到困惑的是,要寻找1―3个月的实习单位几乎不可能。于是只有参加学校安排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训,所谓校内实习基地实训大部分只是在校内各系部办公室打杂,仅对师范专业学生有一些方便。于是一些学生索性躲在家里,找熟人帮忙在实习表上盖章签字以示已经参加实习,实习成绩和和单位意见还可以自己草拟。也有些学生实在难以找到实习接收单位,便免费找家单位自愿服务几天完成任务以拿到实习证明。这样也方便了那些准备专升本或考研的大专或本科毕业生。还有些学生用学生证直接参加单位用工招聘,说明原因,把试用变换成实习,试用即实习合格后再返回学校等待毕业,获得毕业证书后立即到单位报到上班。

学校在安排实习方面也有困难。如安排实习时间3个月以上,学生有意见,认为交了学费包括住宿费等应该在校多学习;安排实习单位,学生有意见,认为单位或岗位不理想,或实习报酬离自己预想的要远,不如自己找实习单位可靠。

强调英语听、说、写流利。而学生在校练习一般很被动,局限性大,语言环境不够,只限于教室里上课时的练习,对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无帮助。

小结:目前大学生实习工作流于形式,学校应予充分重视,时间安排合理,以免实习生被迫弄虚作假,并创造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条件。

二、实习实训工作两面性

一方面,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企业往往都要求大学毕业生有工作经验。他们实习时间短,锻炼不够,经验积累不足,将来无法胜任工作;对行业里的知识根本无法深入接触,更别说全面掌握,甚至是刚上手就得离开,没上手也不得不走。但很多人也认为,只要心态端正,即使打杂也能通过各种细节来学习社会知识和生产知识。实习期间应该多做事、多锻炼、多吃苦、多观察、多记录、多积累经验。实习时间长和学到真本领并非成正比。

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求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全才,因此可以节省企业对新人的培训教育开支,比如英语方面,如果实习生能经过简单培训,就能立即使用英语上岗工作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方便。实习时间的长短和岗位固然是重要因素,而实习生能否学到本领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热情。企业会节省开支,尽量不给或少给实习生工资,因为实习生不但做不了什么具体工作,而且要让企业安排师傅额外带徒弟学习实践知识。这就增加了企业负担。企业往往认为是学校或学生明显受益。

学生认为,他们在实习工作中实际上还是做了很多打杂的事情,做了不同程度的帮手,也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最新科技发展知识、前沿大学研究理论和先进科学管理理念运用到了企业。比如英语知识,尽管在校学习的是普通专业英语,在实践使用时离企业的要求还是有一些差距,但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因此,既然使企业得到了隐形收益,就应该得到相应报酬。例如,等同于试用期工资待遇的报酬。

由于没有强制性的规定,许多企业都没有跟实习生签订用工合同,发生事故或引起纠纷对双方都比较麻烦。实习生更担心如何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如工资、休假、安全、看病、交通、推销、出差、调研等。[1]

大学生去企业实习和见习的心态还是很健康的。用人单位和实习生双向选择,确定实习后实习生的去留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是十分明确的。

小结:学校既应从实习单位考虑工作便利等因素,比如要加强实习前后专业英语学习与实习工作需要的衔接,又应从实习生方面考虑实效、利益和安全等因素,尽量消除双方矛盾。

三、实习就业心理教育指导管见

大专院校把实习就业心理指导课程作为毕业生必修必选课开设很有必要。在教育部的关怀下,各院校都建立了大学生实习就业和创业指导中心,配备了专职的心理教师指导和鼓励毕业生正常参加实习、正确选择就业、积极勇敢创业。高校实习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大学生实习就业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校实习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需要日益专业化、职业化,例如实习导师、职业指导师、人才测评师、高校订单式就业指导人员及职业规划专题培训,形成多层次、多类别、多专题的立体化培训教学模式。

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市场需求萎缩,各种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实习就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必须提升毕业生实习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针对性,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择业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由于毕业生个人成长因素受到家庭、社会等集体环境影响,不可避免地在毕业生中出现形形的消极负面心理,不劳而获、投机取巧、不择手段谋取他人或单位钱财等不法行为时有发生。有的利用谈朋友、恋爱、结婚骗取钱财,有的利用计算机、手机、网络等高科技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有的绞尽脑汁算计亲朋好友、近邻同乡甚至是自己昔日的老师同学,也有的傍大款、当二奶或把结婚当成出路。社会上流传的说法是,把知识当成手段,争取一夜暴富、少拼搏十年甚至是几十年来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英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往往把追求出国当作奋斗目标。对很多大学生而言,挣大钱成了唯一目标,进名企成为流行时尚,考公务员成为热门潮流,入党也成了找工作更便利的敲门砖。

在实习前,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和必要的心理教育指导成为学校极其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位于首要地位。年青人不喜欢说教,但讲道理能使他们明辨是非。因此,必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无产阶级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观、科学发展成才观。他们懂得权衡利弊,比较暂时的利益和长远的得失将使他们选择后者。在校学好文化理论知识可以为他们喜爱的专业方向奠基铺路,外语作为一门工具将成为他们事业上必不可缺的重要工作交流条件和成功伴侣,实习是必要的积累经验的工作方式。通过实习,大学生们将熟悉基本工作环节,了解产品生产制造加工流程,掌握一般的操作技能。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在校学好知识,在实习中学好技能,改变命运依靠知识,知识创造财富,一专多能,以便将来匹配社会多元化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为建立和谐社会和强大的现代化国家做好充分准备。遵纪守法,做合格的革命事业接班人。[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小结:学校应当加强实习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实习就业择业观念,脚踏实地、切合实际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和发展前景。英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应该发挥语言优势服务于本职工作。

四、实习生实践操作意见

为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就业机会,广东2010年3月1日颁布《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必须按一定比例接收大学生实习和见习。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学生实习。在学生实习期间,学校、实习基地和实习学生应当签订三方实习协议,实习单位应当按照同岗位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向学生支付实习报酬或给予实习补助。对于毕业生在毕业后一年内未能就业的,安排自愿参加就业见习。条例还对见习期限、生活补贴等都作了详细规定。此举在全国开创先河,值得各地仿效学习。[2]

在思想上,教育大学生要谦虚谨慎,虚心向实习单位师傅学习。在校培养学生向同学学习长处、向老师学习方法的态度,在工作中认真学习同事们的经验,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变化中探索规律,在行动中创造价值。实习是学习的延续和深化,是学习的实践和测验,是工作的演练和基础,是专业知识的体现和运用。工作是学习的另一种方式。在工作中学习技术,在工作中检验理论,在工作中进一步创新发展理论和技术的结合,产生更高级的知识和结晶。工作环境是终身学习的摇篮,工作态度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学习毅力是工作顺利的必要条件,学习计划是个人成才的桥梁。

在认识上,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个人职业生涯的探索和规划。在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与职业规划操作的结合方面,形成成熟的分科类供需见面会、行业专场招聘会、区域性就业市场活动、高校内部小型招聘会四种形式相结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以校园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目前仍然是高校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落实就业岗位的最重要渠道。

在形式上,指导大学生重视信息服务,这是毕业生顺利求职、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加强网站建设,不断增加服务模块,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上报、网上派遣、学历鉴定查询、就业信息、网上简历投递、视频招聘、就业指导服务等多项功能,提高影响与效应。开通网络学堂和手机短信平台,建立集就业管理、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多位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系统,大大提升信息化水平。

在技术上,就业工作要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和突出位置,有专项经费的投入,讲究实习就业的质量(包括薪酬、专业对口率、稳定性及事业发展预期空间等),确保学生实习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分析人才分布的平衡性,对大学生的实操技能、就业诚信、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进行合理评价。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要有机衔接,提高实习导师和就业指导老师的工作能力,深入长期开展市场需求调查和就业跟踪研究分析,科学专业地保障实习就业工作沿正轨进行。

在内容上,要在高校中普及和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这既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又符合党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工作,继续贯彻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山区志愿者服务计划”及“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国家和地方项目,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城市社区建设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强化创业意识、丰富创业知识、健全创业心理、提高创业能力。就业指导服务要“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加强校企合作,做好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求职技巧。另外,还要注重安全就业。

在组织上,加强教师队伍素质教育,提高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紧密度,落实就业政策到位,建立卓有成效的实习基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毕业生感恩母校,服务社会,报效祖国。[4]

学好英语是时代的要求。培养大学英语高级人才是改革开放深化的条件。英语是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发展领先水平的国家,各行各业都需要熟练的高级英语人才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为企业对英语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大学毕业生要重视实习阶段的训练,把实习过程作为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克服实习期间容易产生的焦躁情绪,把实习实战作为应用英语的冲刺阶段,为就业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五、结语

建立完善的大学毕业生实习就业择业体制,确立大学英语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包含科学的实习就业机制,从社会安定的战略高度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实习计划:给你一个“三赢”的理由[N].楚天都市报,2006-06-01.

[2]“大学生实习制度”开辟和谐就业路[N].中国教育报,2006-11-29.

[3]2006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N].北京青年报,2006-10-27.

[4]杭言勇,朱巍.构建实践教育体系初探――基于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4-25.

[5]顾秉林.秉承实践教育传统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1-2.

基金项目来源和批准文号: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三批立项项目,桂教高教[2007]109号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范文第6篇

一、大学生打工的概念辨析

大学生打工经常被称为“大学生兼职”或“大学生勤工助学”,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不准确的。首先,兼职是指在一个人已经有一份工作的前提,又在这份工作以外的时间从事第二份甚至多份工作的工作状态。而大学生是在坚持学业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份工作。所以很显然大学生打工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兼职。其次,大学生打工和勤工助学也是有区别的。勤工助学是高校组织本校的学生参加校内的助教、助研、助管、实验室、校内产业和后勤服务及各项公益劳动,并且向劳动者支付相应报酬的活动。而大学生打工是学生未经学校批准私自在校外工作的行为。所以,大学生在校外打工不属于勤工助学的范围之内。再次,大学生打工的行为和大学生实习也不同。大学生实习是大学专业知识学习的一种延续,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而且学生实习一般是没工资的,即失去经济上的利益而且获得的是经验上的利益。所以说实习主要追求的是经验上的利益,而大学生打工不仅仅是为了知识和经验,更主要的是获得经济利益。综上,大学生打工和勤工助学、实习是不同的,它是大学生为单位提供劳动,以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行为。

二、打工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关系的法律定位

打工的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目前这个问题还存在很多争议,但是要想通过法律途径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打工的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所确立的关系属于民法意义上的雇佣关系。理由是根据原劳动部1995年出台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他的意见》第12条“在校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在校大学生为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另外一个观点恰好相反,认为打工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理由是现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原劳动部《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他的意见》中关于大学生勤工俭学的规定早就已经过时了。现在很多大学生打工已经超出了勤工俭学的范围,在某些情况下已成为某些大学生谋生的手段,其工作量之大、工作时间之长并不亚于用人单位的正式员工,所以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应该属于劳动关系。

要准确地把握打工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就必须明确劳动关系和民事雇佣关系的联系和区别。从历史事实上看,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是从民事雇佣关系中逐步分离出来而形成的一种独立的社会关系。民事雇佣关系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使它和其它生产方式相区别,不在于生产商品,而在于商品是它的产品占统治地位的、决定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二个特征是“剩余价值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个特征“首先意味着,工人自己也只表现为商品的出售者,因而表现为自由的雇佣工人,这样,劳动就表现为雇佣劳动”要实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二个特征的目的就必须使“自由工人和他的生产资料分离”,从而使失去生产资料的工人把他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卖给资本家,资本家把够得劳动力作为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生产剩余价值。这也就产生了大量“自由”的劳动者的需要。所谓自由劳动者,是指每一个劳动者可以“自由”地把他的劳动力出卖给任何一个雇佣他的人,这就产生了雇主与受雇人之间的雇佣关系,这种雇佣关系成为资产阶级民法调整的对象,即称为民事雇佣关系。但是,这种将雇佣劳动关系纳入民法调整的前提是,当时资产阶级普遍认为,这种雇佣关系是一种“自由地”契约关系,契约双方当事人是处于平等地位交换各自的财产(一方是劳动力,一方是工资)。但是,随着产业革命的发生和工厂制的出现,工人与工厂主再也没有了平等可言,工人越来越处于劣势地位,工人和工厂主之间的劳动关系不再是“自由地”劳动关系,也不再是平等的契约关系。在工人阶级的斗争下,资产阶级政府不得不考虑重新立法以调整这种不平等的劳动关系,自英国1802年颁布《学徒的健康即道德法》后,劳动立法的范围逐渐扩大,至20世纪逐步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由上述事实可见,劳动关系与民事雇佣关系的本质区别是: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地位是不平等的,用人单位在经济地位上处于优势,劳动者则处于相对的劣势;在民事雇佣关系中,双方是自由、平等的,即双方在订立民事雇佣契约时可以平等的进行协商。也正是基于此,;劳动关系才被独立于民事法律关系之外,纳入社会保障法律部门,成为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因此,对于打工大学生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区别对待。如果大学生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了比较稳定和正式的关系,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和工作报酬等,这些大学生除了一个学生的身份外和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者没什么本质区别,那么应该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理应纳入到劳动法的调整范围。而大学生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与用人方订立协议,进行家教、促销等相对短期的打工活动而形成的关系则应该属于民事雇佣关系,受民事法律的调整。

三、大学生打工权益保障的法律困境

如果在打工期间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那么应该怎么保护?在我们现有的法律框架下遇到了巨大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目前的现状是劳动法对打工大学生的权益保护的排斥。原劳动部1995年出台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做出了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导致我国司法实践中把在校大学生与用人方之间的兼职关系长期毫无区别地排除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之外。但是,笔者认为劳动部的这个规章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状况。

另一方面,我国关于大学生打工的法律规范分散于《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渊源中,目前尚缺乏调整这种法律关系的专门规定,不利于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并且给司法实践带来极大的不便。

四、大学生打工的法律保障的建议

目前很多公司特别喜欢雇佣在校大学生打工,不仅因为“成本”低。而且因为大学生缺少法律“保护伞”。由于没有针对大学生打工的特定法律,一旦发生纠纷,勤工俭学的“天之骄子”只能忍气吞声。因此,对于打工的大学生们来说,打工时要提高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在打工时一定要核实有关信息,弄清中介的真实性,干活前一定要签书面合同,一旦发现被骗或者出现纠纷时,应该及时向执法部门举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上当吃亏。

为维护打工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首先,应该制定专门的法律保护打工的大学生。如公务员虽然不适用《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但是却受到《公务员法》的特别法保护。大学生作为参与生产实践的一个特殊群体,应制定专门的法律对大学生打工群体进行保护,如《大学生打工法》对大学生打工给予专门的保护。其次,地方人大有权在不违反上级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部分地方政府有权在不违反上级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政府规章保护大学生兼职的行为。通过规定,弥补目前法律规定的不足,使大学生打工得到更好的保护。 最后,完善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定。 比如《劳动合同法》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最高工时、工资待遇、试用期、合同的订立和解除等做了规定。另外,劳社部发的《劳动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若干问题的意见》对非全日制用工的确立和解除、待遇和社会保险、争议处理和行政管理等做了更为详细的规定。但是《劳动合同法》和《意见》的规定仍有不足,需要改进。比如《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当事人双方可以订立口头合同。《意见》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在一个月一下的,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订立口头合同。这样会导致在发生纠纷时,大学生很难证明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而一旦劳动关系不能证实,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保护。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仍存在一定缺陷,对大学生校外打工的保护力度不足。我们应当不断完善法律规定,使大学生既能通过打工得到锻炼,又能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兼职:为迈向社会“热身”[N].中国教育报,2003-3-5(3).

[2]李晓元. 论贫困大学生的权益与法律保障[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3]孙瑞灼.“底薪门”事件击中法律软肋[J].就业与保障.2007.7.

[4]谢怀拭,陈明俠.劳动法简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

[5]暑期打工别忘签协议[N].北京青年报,2002,8(3).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学生实习 身份界定 法律适用

[作者简介]王志雄(1971- ),男,湖南衡阳人,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顺德 52833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181-02

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内在辩证关系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变革,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直接导致了高校财经体制的变革,高等教育经费由国家独自承担转变为由国家和个人共同承担。基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大学生实习与打工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教育行政法规与劳动法规立法的相对滞后,大学生实习与打工的法律身份界定比较尴尬,导致法律适用及权益保护的困窘。理论与法律适用的矛盾,使大学生实习与打工能否具备劳动者身份成了焦点问题,文章拟以高校办学形式与劳动法律关系构成要件为基点,以大学生实习为视角,对大学生实习的法律身份与法律适用进行理性探讨与实证分析,以澄清理论上的误解、解决法律适用的矛盾,切实保护实学生的合法权益。

一、实习内涵的分析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采用合理的标准、科学的方法对大学生实习、见习、勤工俭学、打工、兼职等概念进行界定,是对实习、勤工俭学、打工、兼职等行为进行法律身份定位的先决条件,如果不对相关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与清晰的区分,就会导致法律分析与法律推理的矛盾,进而造成法律适用的混乱。

实习。指高等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大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运用和检验,锻炼工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以实习人员是否与实习单位形成劳动关系为标准,实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实习人员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实习;另一种则为实习人员与实习单位未建立劳动关系的实习。以是否完全履行岗位职责为标准,可分为顶岗实习与教学实习。顶岗实习是指《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2+1”的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第3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3~6个月,然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教学实习是学校正常教学的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就业见习。指各级人民政府或者人民团体组织毕业后一年内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到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进行就业适应性训练。2006年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其目的在于有计划地组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帮助其尽快实现就业,就业见习制度设立的目的在于促进未就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新的通道。

勤工助学。最先源于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对“勤工助学”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同意,不得聘用在校学生打工。学生私自在校外打工的行为,不属于勤工助学。

打工与兼职。大学生打工与大学生勤工助学属于不同的概念范畴,勤工助学必须是在学校的组织下进行,而打工大学生大都未经学校的统一组织和管理,属于私自外出打工,不在勤工助学范围之内。勤工助学的资金来源是按照国家规定设立的“勤工助学基金”,其专门用于支付校内勤工助学活动中的劳动报酬,是以资助经济困难学生为目的。而大学生私自外出打工则属个人行为,不在国家优抚资助政策范围内,只是个人向雇主或用人单位提供劳务或劳动的一种行为。“兼职”并不是法律用语,而是一种工作状态,指一个人已经拥有一份工作,又利用这份工作之外的时间从事第二份乃至两份以上的工作。兼职者所从事的工作,可以是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范的劳动关系,也可以是雇佣关系。大学生私自外出务工,从法律层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严格地说并不属于兼职,大学生作为在校学生的身份与职员身份是有根本区别的,大学生的这种行为归到打工类别更趋合理。

二、实习类型的区分与法律身份的定位

1.实习类型的区分。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实习通常分为教学实习与专业实习。教学实习是学校专业教学的一部分,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巩固与延伸,主要特征是在实习过程中,有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场所可以在校内实训室,也可以在学校实习基地进行,学生岗位不确定,实习主要目的在于完成教学任务;专业实习是指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岗位的主要占有者,只是起辅助和次要的作用,岗位上主要的工作仍然由以前的工作人员完成,具体指导工作由在岗人员完成,一般无报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实习则分为教学实习与顶岗实习。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实习与普通高校学生的教学区别不大,但由于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侧重点不同,高职院校学生教学实习的时间相对长,通过教学实习学生一般要求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为后续的顶岗实习奠定基础;顶岗实习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的“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文件精神而设置的,是实施工学结合的必由之路。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原在岗职工退出岗位的具体操作,由新来的顶岗实学生负责,原岗位人员只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带队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安全管理及思想教育,顶岗实习一般都有一定的报酬。

2.法律身份的定位。要分辨大学生实习的法律身份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劳动者主体身份还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民事主体身份,先决条件是对劳动关系的内涵及其劳动者的判定标准予以确定。由于我国劳动行政法规对于劳动关系的内涵及其劳动者的判定标准的规定采取间接列举加排除的方法,容易造成理论探讨的分野与法律适用的无序。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劳动关系一般具备三个特征:从内容看,劳动关系以劳动给付为标的;从当事人地位看,劳动关系强调当事人双方的从属关系;从主体身份看,劳动关系乃雇员和雇主之关系,劳动关系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即依照劳动法律规范参与劳动法律关系,并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法中的劳动者是与劳动力使用者相对应的一方主体,是按照法律和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相应报酬的自然人。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关于劳动者界定也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界定的主要标准不同。英美法系以“控制”作为主要标准;大陆法系则以“从属性”作为认定标准。英美法系主要借助判例法,大陆法系则通过成文法确定劳动者的认定标准。我国劳动者的概念包括广义与狭义的劳动者,前者指具有劳动者主体资格的自然人,即宪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后者指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即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

就教学实习而言,属于专业教学的一部分,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与巩固。在校大学生实习期间与学校的关系属于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与实习单位属于一种教育管理关系,在实习过程中为实习单位提供一定的劳动,是进行实际学习的一种必需手段,具有无偿性质。参加教学实习的大学生法律身份不属于劳动者这一观点已成定论,分歧不大。但对于普通高校学生的专业实习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法律身份定位的争议还颇为激烈,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办学形式与培养方式不加区分,要么全部肯定、要么全部否定。二是受权威专家既定标准影响,盲目否定。有些学者认为大学生不是职业劳动者,并因此否定大学生的劳动者主体资格。三是因概念混同和法条误读形成认识上的分野。有人对大学生实习、打工、勤工俭学不加区分,认为可以等同,并以1995年原劳动部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否认大学生的劳动者地位。要判定大学生实习是否具备劳动法律关系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参照英美法系“控制”说与大陆法系“从属性”标准,借鉴日本、中国台湾的立法经验,立足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应包括以下要件:是否有劳动合同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是否遵守或适用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否完全取代在岗职工的岗位;是否有偿及工作时间的长短。以此为依据,普通高校学生的专业实习一般不具备劳动者的主体,如有从业资格要求的医学类与财会类等专业的学生,从事专业实习但没有从业资格不能完全取代在岗职工的地位,还会增加在岗职工的责任与负担,学校或实习生可能还要向实习单位支付实习费用,这种专业实习学生不具备劳动者的主体资格;但没有从业资格要求的理工科学生在具备上述条件进行专业实习可能具备劳动者的主体资格。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原则上满足上述条件,实习学生具备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如果某些专业或岗位有特殊资格要求,那么这类实习不能称之为顶岗实习,只能归到教学实习。

三、法律适用的对接与合法权益的保护

1.劳动者主体的法律适用与权益保护。高校学生实习具备劳动法律关系的劳动者主体资格,且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劳动报酬、社会保险、最低保障工资、最高工时、知识产权归属、商业秘密保护、工伤认定、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等纠纷时,具体适用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伤保险条例》等。

对于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近年来我国立法进程较快,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相对都比较完备。问题的结症点在于如何找到连接点,使大学生实习法律身份与劳动者主体资格对接,最后适用准据法。主要纠结点有两个:一是劳动部于1995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第12条“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据此认为大学生实习不具备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其实质是对大学生实习、见习、勤工俭学、打工等概念的误解与混同,也是对法条断章取义的错误解读。二是1996年劳动部试行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第61条规定:“到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实习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生发生伤亡事故的,可以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2004年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及2010年修改的《工伤保险条例》再也没有类似规定,这也是认为大学生实习不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依据之一。1996年制定了相关规定,此后的相关法条没有类似规定是用人单位与学校、学生利益博弈的结果,不同省份在制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时出现了不同的规定就是证明,不能作为否定大学生实习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的依据,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肯定会对该问题做出统一、规范、明确的规定,现阶段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2.民事主体的法律适用与权益保护。高校学生实习如果不具备劳动法律关系的劳动者主体资格,在实习过程中产生报酬、实习条件、商业秘密、人身伤害等纠纷时,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侵权责任法》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对于不具备劳动关系劳动者主体资格学生实习的权益保护,主要通过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协议进行约定,如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则适用相关法律的规定。国家税务总局2007年公布的《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5条规定:“接收实习生的企业与学生所在学校必须正式签订期限在三年以上(含三年)的实习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通过三方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权利与义务是规避法律纠纷的有效途径之一。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受到人身伤害,如果学校、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签有实习协议而且协议中对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伤害赔偿问题有明确约定,可直接按照协议处理;如果双方没有签订实习协议或虽签有实习协议但仍无法解决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伤害赔偿问题,则可按照民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在高校学生实习过程中,如果不具备劳动关系,对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一般采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如果学校未能尽到教育管理义务,学校承担责任;如果实习单位未能尽到安全教育管理义务,由实习单位承担责任;如果学生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也应承担责任。

[参考文献]

[1]董保华,陆胤.企业雇佣在校大学生相关法律问题探讨[J].中国劳动,2007(6).

[2]亚生.女大学生改写在校大学生不具备劳动者资格的历史[J].工友,2009(9).

[3]张勇.大学生的实习权益保障及制度构建[J].教育评论,2007(6).

[4]钱小敏.论“兼职大学生”的法律身份[J].时代经贸,2008(2).

[5]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3).

[6]王全兴.劳动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7]谢增毅.劳动关系的内涵及雇员和雇主身份之认定[J].比较法研究,2009(6).

[8]董保华.劳动法——《劳工神圣》的卫士[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李鸿建.社会属性视角: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J].当代青年研究,2006(12).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经过多轮的修改,在广大民众的无限期盼中,国家新医改方案终于出台,并将大学生医保纳入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畴。本文就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现状以及目前正在推行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作了阐述,并就目前该项政策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作了简要的分析。

随着高等 教育 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招生规模显著扩大,到2007年,全国在校大学生已达到2300万人,其中包括计划内招生、计划外招生以及高职高专学生等。而同时,近年来大学生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原来的公费医疗及学生平安险远远不能满足 治疗 的需要。我们在网上或身边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现许多贫困的大学生因支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而发出求助,学校师生、社会团体以及媒体发起爱心捐助活动。大学生作为国家 发展 的栋梁,其健康状况、医疗保障状况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也正是基于此,今年两会后,经过多轮修改的新医改方案出台,其中一个亮点就是将大学生纳入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

一、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直至新医改方案出台之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并没有被纳入实质性的社会保障范畴,医疗保障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学生的医疗费用主要来源于两大方面:

(一)公费医疗

根据劳动保障部的资料,目前我国公费医疗制度始建于1952年,从1953年起,大专院校在校学生开始享受公费医疗。经费由国家财政按照计划内招生人数向高校拨发一定数额的包干医疗费用,医疗补贴标准从1994年至今都是60元/年。这部分医疗补贴只针对高校计划内的学生,计划外学生(二级学院、扩招及高职高专招收)、自费生以及委培生则不能享受此补贴。由此可见,这种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窄,非计划内招生的学生一旦得了大病,医疗费用都得自己承担,而这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计划外学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部分学生的医疗保障也越来越成问题。同时,这种医疗保险制度只对基本的医疗费用进行补偿,如常见处方药品,小额的医疗支出,门诊医疗费用等,存在保障范同小、水平低的问题。有人形象地将高校医疗机构比喻为“慈善机构”,渴了给点水,饿了给点饭,无法给予学生全面的医疗服务,对大学生的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

(二)学生平安险(学平险)

学生平安险是在校大学生可以购买的一种商业医疗保险。学平险包括死亡、残疾给付保险,住院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对于大学生,患大病的风险越来越高,而原有的公费医疗保障并不能有效地化解这一风险,况且对于很大一部分非计划内的学生还不能享受公费医疗,所以,大学生购买商业健康险可以作为医疗保障的补充。但学平险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由于它是商业险而非社会保险,故要求学生在投保前身体必须是健康的,所以身患疾病的学生,尤其是贫困家庭的非健康学生是被排出在学平险之外的。其次,对于学平险,各个高校缴纳的保费一般是每年20~50元,保费低,但保障水平也低,最高赔偿额度一般在2-6万元之间,赔付能力有限,对于重大疾病更是杯水车薪。还有就是学生对学平险的具体条款并不是很清楚,在索赔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需要自行先垫付医药费,事后凭借费用发票、诊断证明及病历才能得到补偿,这也无异于“雨后送伞”,给贫困家庭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全民医保”下的大学生医疗保险

(一)“全民医保”下的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概述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全民医疗保障体系,鉴于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种种问题,经过长期的调研和研究,借着本次我国新医改方案出台的东风,2008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终于下发了《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被正式纳入全民医保的范畴。该《指导意见》主要提出了以下三点意见:

1.基本原则:坚持自愿原则;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试点地区制定具体办法,对参保学生实行属地管理。

2.主要政策:(1)参保范围。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校(以下统称高校)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2)保障方式。大学生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按照属地原则通过参加学校所在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解决,大学生按照当地规定缴费并享受相应待遇,待遇水平不低于当地城镇居民。鼓励大学生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按自愿原则,通过参加商业医疗保险等多种途径,提高医疗保障水平。(3)资金筹措。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标准,按照当地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应标准执行。个人缴费原则上由大学生本人和家庭负担,有条件的高校可对其缴费给予补助。大学生参保所需政府补助资金,按照高校隶属关系,由同级财政负责安排。中央财政对地方所属高校学生按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办法给予补助。各地采取措施,对家庭 经济 困难大学生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及按规定应由其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通过医疗救助制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体系和社会慈善捐助等多种途径给予资助,切实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医疗费用负担。

(二)“全民医保”下的大学生医疗保险实施概况

继《关于将大学生纳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颁发以来,各省市积极响应,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项实施细则。在浙江,《在杭高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试行)》9月1号起实施。具体措施为:9月1日起,在杭高校大学生(外国留学生除外)每年只需缴纳30元钱(学生个人每年缴纳30元,同级财政补贴90元),住院生大病的医疗费就能报销,报销比例在70%一80%,且没有设定最高支付限额,也就是说,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得了严重疾病,即便住院医药费花了l5万元或更多,统筹基金始终是他们的坚强依靠,费用至少能报销80%以上。这个办法的出台,意味着杭州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医保”。

北京和沈阳两地对大学生医保t作也发出了量化通知:北京地区将把北京市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 教育 的全日制非在职非本市户籍的大学生,纳入到北京市医疗保险制度当中,标准与京籍学生相同。沈阳地区规定2009年级大学新生要100%参保,2008年级以前的在校大学生参保率不能低于40%。参保标准为:每人每年筹资80元,其中政府补助40元,个人缴纳40元,医保基金对每位参保大学生的年最高支付限额为l0万元,且该地区的参保学生在放假和实习期间都能享受医保。

经济 相对滞后的西北一带如陕西,根据当地经济情况,规定大学生医保的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不高于100元,其中,个人缴费不高于20元。且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当连续参保缴费。毕业后就业的,应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年限,可与其就业后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年限合并 计算 。同时指出,大学生在假期、实习、休学期间,可选择居住地或实习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部分,由统筹基金给予报销。大学生在校期问异地就医和转诊 治疗 ,按照高校所在市(区)城镇居民医保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 总结

将大学生纳入社会城镇居民医保范围的举措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正如本文所述,在这之前,与大学生医疗保险有关的是国家公费医疗制度和商业险学平险的补充。但是,根据现实情况来看,公费医疗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得了小病得不到报销,得了大病时报销的比例却又很小,加之此项制度只能报销一些特定的药品以及特定的 医院 ,在形式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未能享受公费医疗。学平险又由于是一种商业险,有在投保资格及理赔标准和程序上的种种弊端,大学生因此从中受惠有限。随着鸡肋似的“公费医疗”转变为社会医保,大学生虽然需要自己承担一部分费用,但是由此而来的方便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首先,社会医保覆盖范同广,保障高。该项政策惠及所有大学生,且没有象商业医疗保险那样的投保资格的审查,这给已经患病的大学生带来了春天的雨露;同时支付限额较高,甚至有些城市未设定支付限额,这对患严重疾病(如白血病等)的学生来说,无疑是生命的延续。其次,保费较低,基本上都在学生和家庭的承受范围之内,且确实有困难的还可申请其他途径的免交,真正惠及到了每人每户。再次,社会医保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保险,它在时间的延续上和未来的受益方面都要比商业保险更加完善,更加有效。此外,由于社会医保还可和以后自己工作时间段内的医疗保险、退休后的医疗保障直接挂钩,这也是普通商业保险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虽然大学生医保的推行带给人们诸多好处,但也不可否认,在制度和执行尚不成熟的今天,仍面临各种挑战。首先,对于新的大学生医保制度,不少过去享有公费医疗的大学生也有看法,因为医保制度,明显“有利于”患重大病症者,而一般的小毛病,则需要大学生自掏腰包付一定的费用,相比过去“不划算”,而且,有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身强体壮,没必要参加医保,缴纳一笔费用。所以在自愿参保的原则下,可能有一部分学生不愿参加医保。针对这点,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让他们树立保险意识,认识到这一制度对于保障更广泛大学生的利益其实就是每个大学生自身利益的重要性。适当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学习国外的经验,采取参加社会医保的措施,以保障所有学生的利益。其次,虽然目前各省市的保费较低,但对于一些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和家庭来说,仍然可能是笔不小的开支,甚至会影响到参保率。针对这种特殊家庭,国家和学校应该采取措施帮助该类家庭。最好,要加强对大学生医保的管理,让医保制度切实解决大学生看病的实际问题。比如对放假及实习期间的看病问题,虽然已有省份提出相应措施,但在全国还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削弱学生的投保积极性;还有就是学生关心的门诊看病问题,在全国的做法也不一致。门诊看病不能报销,以及有起付线等规定也无疑给学生看病增加了很大的支出;看病先自己垫付医药费再根据单据报销的做法同样也有“雨后送伞”之嫌,给学生家庭特别是困难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在以后的政策修订及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国外的经验,尽量考虑到光大学生的利益,使门诊、住院都参加医保,并且医药费由医院和医保基金直接发生关系,不需先行垫付。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范文第9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议

实践教学的本质特征是学以致用,使学生把自己已有的知识素养逐渐转化为能力素养的一种教学活动[1].21世纪以来,各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形势很严峻,旅游管理专业亦如此.因此,为了适应当下的形势,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需要慢慢地转化为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1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情况调查

1.1调查目的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对此,我们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意在了解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将平时所学理论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促进学校与社会以及相关行业进一步接轨,加强学生、学校与相关行业的交流,形成良性的“环形”的发展轨迹,推动三方的科学发展.

1.2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了解在校大学生(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对学校实践教学活动安排的意见与看法.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其中大二35份,大三35份,大四30份,有效问卷74份(大一在校学生还未参与任何实践教学活动,因此没有参与本次调查),大二33份,大三28份,大四13份(由于大四学生在外实习工作较多,因此有效问卷较少).

1.3调查内容及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大致由三部分组成,即个人信息分析、在校学生对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活动安排等的认知及收获、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看法和意见.通过这三个部分的调查,探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活动的意义.1.3.1个人信息分析此部分共分为四个调查方向,包括被调查者所属院系、专业、年级以及个人参与过的实践环节.通过这四个调查方向,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对策,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践活动的发展规划提供依据.1.3.1.1大学生参加实践课程次数统计实践教学活动的安排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至关重要,活动的实施也会随着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实践教学要以提升学生技能、创造行业价值为目标.因此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其实践课程的教学安排也不同,而在校大学生参加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实践课程的次数也会不同,其详细情况见图1.1.3.1.2实习环节分布统计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也是不固定的.主要包括景区、酒店等.这样多元化的方向也决定了我们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学会运用一些基本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就目前的数据而言,大学生参与过的酒店实习、景区实训和实地调查相对较多,其具体数据分析见图2.1.3.2在校学生对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活动安排等的认知及收获分析1.3.2.1大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统计旅游管理是属于应用型的,主要方法就是实践.笔者认为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应该推陈出新,根据现实情况改变传统思想,与时俱进.而合理的课程安排和良好的设施设备等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此次问卷通过四个方面调查了学生的满意度,即课程安排、设施设备、教学效果及实习前的指导.具体情况见图3.1.3.2.2实习中的收获和劣势统计通过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与了解.比如说导游实训课程,可以提高学生沟通交流及表达能力,以及处理实践中的突发事件能力.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能深刻体会到自己的优势、劣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未来择业之路起到了向导作用.问卷从大学生在实习中的所得来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1.3.3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看法和意见1.3.3.1毕业实习的有关问题统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一般是酒店实训.酒店实训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沟通技巧、交际技巧、销售技巧,也可以通过这些事情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条件的不足,从而改变自身而有利于长期的发展.而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此次问卷从实习的最佳时间和实习时长两个方面来调查分析,具体情况如图5和图6所示.1.3.3.2在校大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意见和看法针对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同年级的在校学生从调查问卷中反映了自己的问题和意见。大二:(1)多增加校内外的实习机会,注重实践,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同时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贯穿于实践中.(2)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时间必须增加,例如实习交流会等.(3)实习时间应提早安排.大三:(1)学校基本设施不够完善,达不到理想的效果.(2)增加外语口语课,提高学生口语技能.(3)实习时间较长,安排不够合理.(4)实习中工资待遇低,实习环境较差.(5)实习后可进行实习报告座谈会,共同分析交流学生在景区和酒店里的实习心得,通过沟通交流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大四:(1)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应紧密结合,根据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2)酒店实训中,可以进行岗位交叉培训,同时提高学生实习待遇.(3)合理安排毕业实习时间,为考研学生留出充分时间.

2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践课程安排较少,学生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实践性比较高,最好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实践教学打好基础.同时学校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工作实践机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强化所学的理论知识,促进就业率的提高.

2.2旅游管理专业设施设备、教学安排等有待进一步完善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是为社会提供人才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专业的实训课程(例如导游实训、酒店实训等)可以帮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以后工作做准备.所以专业设施的完善、合理的教学安排等有助于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提高.

2.3毕业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且时间长

根据统计结果,在校大学生希望的毕业实习最佳时间以大四上学期的居多,而对于实习时长,大二至大四整体觉得在1~3个月更合适.合理安排毕业实习时间,为学生考研留出更充分的时间,从而培养更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4师生间沟通较少,实习中出现较多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注重实践性,其教学计划中安排有相应的实践课程及实习安排,而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过度依赖于导师,并且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少,因此导致其出现许多问题.

2.5学生口语交流能力弱

学校的毕业实习地点安排在上海、深圳、广东等一线城市的五星级酒店内,接触人群较广,但因其口语能力,尤其是外语交流能力弱,使其在实习中遇到不少障碍.

2.6实习环境较差,工资待遇低

部分学生反映其实习单位环境较差,待遇低,其部分实习机构多以牟取暴利为主,不重视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将学生长时间固定于某个岗位,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2.7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考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较强,因此需要一套完整、有针对性的质量监控体系和考评体系来监督管理这一类专业.

3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议

3.1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管理的重要性,创新管理理念

实践教学可以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较多的能力,比如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因此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应把它看作“辅”的课程来设置,必须要创新管理理念,教学计划要随时代而变,从而达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2011级与2012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其毕业实习时间安排并不相同,2011级毕业实习时间为大三下学期,2012级实习时间为大四学年.且针对2012级学生,毕业实习时间安排也不同,对于有意向考研的学生,时间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其他同学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根据不同年级,制订符合本年级的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好.同时,根据上一届的实习,找出学生在实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增加相对应的实践课程,提高下一届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2012级学生普遍反映其口语交流能力弱,学校可针对此种情况增设多种多样的口语课,并不断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我介绍或者演讲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

3.2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改革管理体制

旅游管理专业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经验都很丰富的老师.而提高师资水平可以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两种手段.“走出去”是指可以派教师外出进修,可以派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到南阳市区的中泰豪生、天润富瑞阁等比较知名酒店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服务规范,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引进来”是指学校可以对外引进专业人士到校内进行座谈或教学.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可以引进中泰豪生等知名酒店或宝天曼等旅游景区的专业人士来校,和学生们进行座谈交流或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

3.3创新实践环节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旅游学科的应用性强,因此必须有与之对应的实践教学模式相辅助.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模式的构建要形成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旅游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塑造在校大学生的旅游职业意识.同时,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要坚持以学生多元能力发展为原则;坚持人才需求的原则,将学生培养成适应企业与社会发展的旅游专业人才;坚持师生互相交流互动的原则,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坚持实践教学过程连续性的原则,重视实践教学活动.

3.4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必须加强对实践教学全过程的监控.校方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实习情况,还可以通过电话调查、班级的教学日志等了解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情况,从而达到对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

3.5不断完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实践教学的结果一般都是人为检验,导致旅游实践教学的考评不全面、不具体,所以应建立符合专业自身实际要求的评估机制.以南阳师院为例,旅游管理专业考评具有多样化,学校的教学设置把英语口语、笔试能力、实操水平、实习报告、论文和毕业论文均纳入考评指标中,按重要性划分为专业必修课和公共课,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完成对学生的全面考核.

3.6强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是保障学生顺利进行专业实习的重要手段.3.6.1建立专业实验室,进行教学演示与模拟训练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大一的时候会进行导游现场讲解模拟,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现场应变能力,为考取导游资格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校方应提供更多更先进的设施设备,以便每位学生上实训课时都能进行实践操作.另外,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学校可以积极推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新生校园讲解工作,给学生创造展现自我专业水平的机会.同时,应继续保持每年一次的导游技能大赛,支持和鼓励学生踊跃参加,使其在大赛中锻炼自己的能力.3.6.2依托旅游业相关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需要酒店、景区等各个实习基地的支持和配合,这样才能提高每个人的水平.比如学校组织大一学生外出进行导游实训,以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组织大四毕业班学生到上海巴黎春天、深圳皇庭等酒店进行酒店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3.7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能教育孩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纽带.因此,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异常重要.如在学生实习前,将学生进行分组,其导师可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实习前的指导与沟通;实习后可进行实习报告座谈会,师生共同分析交流学生在景区和酒店的实习心得,并通过沟通交流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3.8改善实习环境,提高待遇水平

已参与过毕业实习的部分学生反映实习环境较差,各方面待遇不够理想,不适合毕业后继续发展.建议实习单位不应以牟取暴利为主,而应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改善实习环境,尽量多与实习生进行交流与沟通.4结语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非常的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创新管理理念,跟随时展潮流,培养多技能、高素质的人才,提升并带动旅游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戴艳平.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以钦州学院为例[J].文学界,2010(8):282-283.

[2]张灿.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123-125.

[3]王斐斐,董志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2):52-56.

[4]魏洁文,吴俊.国外高等旅游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特征与借鉴[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115-117。

在校大学生实习意见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实习实践;法律素养

随着“互联网+”浪潮的袭来,电子商务、创客空间、众筹模式等一批新型商业模式迅速崛起,加上国家在政策层面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也被点燃。据我们的调查问卷,在受访调查的大学生,大学生愿意尝试在校期间或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72%。大学生在校期间选择创业实践已经是大势所趋,与大学生被动在实习单位实习实践已经有了很大区别。因此,必须适应大学生实践发展的新趋势,对大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作系统性区分和类型总结,重新探讨如何从大学生思想认识提高和大学课程设计的关系上保护大学生在实习实践中的合法权益。

1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的类型

大学生实习,是指在校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和检验,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学习过程。①随着大学生自主创业群体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也逐渐呈现自主性、自发性的新特点。因此,笔者将大学生实践活动分为被动型实践和主动型实践。

1.1被动型实践活动

笔者认为,所谓被动型实践活动是指在校学生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到学校指定的实习单位参加实习或者学生根据学校的实习要求,自主联系经学校认可的实习单位参与实习的实践活动。常见的被动型实践活动权益受损包括克扣、拖欠、拒付实习报酬或不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报酬;故意延长工作时间;指派学生从事推销等杂务而不给于足够的技能训练;不提供足够的工作安全和职业卫生条件;对实习生在上下班途中或工作中发生的意外受伤情形不予处理等。①

1.2主动型实践活动

所谓主动型实践活动是指在校大学生作为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通常是商事交易活动),自发地、主动地参与到某种社会关系当中,从而达到个人价值实现的一种实践形式。主动型实践活动相比于被动型实践活动的风险来源更加多元化,风险控制的难度也更高,学生不仅可以是权益受损的客体,也可以是权益损害的主体,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间接损害到自身的利益。目前,比较常见的主动型实践活动权益受损包括在商品买卖的过程中受到欺诈、勒索;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被要求赔偿;侵犯他人人身权或财产权被要求赔偿等。

2现行保护措施分析

目前,在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中法律规定的制度缺陷主要有四点:一是,教育部出台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但是上述制度文件内容主要还是政策性呼吁,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落地措施。二是,劳动部原《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曾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实习的大中专院校、技工院校、职业高中学生发生的伤亡事故,可以参照本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由当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给一次性待遇。但新制定的《工伤保险条例》废除了该条规定,同时未有配套措施出台。②三是,在被动型实践活动中,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并不明确,实习单位与学生之间往往不签订具体的实习协议,只能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甚至无法确定为某种确定的法律关系。四是,对新型主动实践活动是否在现有法律体系中规制还是单独制定法律没有具体规定。这些问题都是需要立法部门加以解决的。但是,仅仅依靠法律制度的完善并不能完全解决大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权益遭受损害的情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法律制度完善过程性与权益保护紧迫性的矛盾。通常情况下,法律制度的修改从意见提出到评估论证到程序决策,最后到通过实施,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耗时较长。另一方面,大学生参与实践实习的数量呈递增的趋势,面临的风险也更加多样化。第二,大学生群体的维权意识淡薄与法律规定操作性的矛盾。有调查显示,接近30%的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自身合法权益的相关的保障也难以得到实现,在调查者中只有13.9%的学生选择在受到侵害后选择各种途径进行维权,有86.1%的大学生选择忍气吞声。③因此,大学生实习实践维权难既有客观现实条件约束,更多的是大学生不愿意主张权利,或者在出现问题后选择逃避。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方式提高大学生更加关注权益保障,即使出台了相关法律,完善了法律制度,明确了大学生在实习实践中的法律主体地位,大学生也不会主动行使自己的权利。第三,高校实习管理制度与现实实习实践情况之间的矛盾。目前,高校在大学生实习实践中的主要职能还停留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单位,对实习单位如何安排实习生并没有主导权,总体而言,高校实习管理制度较为落后,与目前大学生实习实践的需求并不匹配。

3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是减少权益受损的现实选择

笔者认为,通过专门立法来解决大学生实习实践受损问题是中长期规划。各大专院校作为为学生传播知识和理念的教育场所,应当更多地从课程设计、实习生管理体制等方面着手,通过提高大学生在实习实践中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达到自我防御和主动防御的目的。

3.1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调查

根据笔者的调查,目前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普遍偏低,一是法律常识的普及率较低,二是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三点:首先,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利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也没有利用法律武器与实习单位进行争辩的勇气,学生会等学生团体代表学生维权的功能无法得到发挥;其次,当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即使希望通过合法手段与实习单位争取合法权益时,往往不清楚具体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运用哪些法律知识;最后,实习生或者主动创业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清楚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

3.2通过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减少权益受损的可行性分析

造成大学生法律素养相对较低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的教育体制为应试教育体制,大学生在高中阶段主要学习课本知识;二是,受整个国家法治环境的影响,民众法律意识普遍偏低,间接也影响了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尽管如此,笔者认为通过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减少权益受损具有可行性:一是,目前的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意识在逐渐增强;二是,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客观上为大学生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

3.3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具体措施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各高校要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因此提高学生法律素养的关键在于创新实习实践课程教育体系,将法律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符合国家最新的政策要求,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将法律常识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纳入学生的综合考核之中。第二,在课程的内容上增加常用法律和应用型法律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实习实践的类型对相关法律进行分类整理,比如对于参加用人单位实习的,应当掌握劳动法中关于安全生产、劳动强度、劳动保障等相关内容;对于主动型实践的,应当掌握合同法关于合同要素的一般内容,侵权责任法中对于侵犯知识产权问题的相关内容;对于与他人合伙创业的,应当掌握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的相关内容。第三,在教学模式上,减少知识点的直接传授,增加案例教学和互动讨论。可以结合学校学生的实习实践案例,以场景化的方式将实习实践中常见的问题与法律问题进行生动结合,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相关技能。第四,将法律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充分利用微信等移动社交工具,定期或不定期向学生发送关于实习实践法律常识的推荐。进一步发挥学生会等学生团体的作用,强化学生会的援助功能和维权主体功能。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大学生实习及其权益保障的法律与政策研究成果报告[J].大学(学术版),2011(9).

[2]李牧.高校学生实习伤害之法律救济[J].学生管理,2015(11).

上一篇:大学生实习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报社实习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