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真在校园里跃动

时间:2022-09-22 12:30:09

让童真在校园里跃动

在株洲市天元区,有这样一所学校:创建于1994年,曾是天元区第一所城市窗口学校,与天元区高速发展如雨后春笋般的新校来比,似乎让人忘却了这所伴随新区成立而创办的城市“老校”;同样是这所学校,在遭遇办学的“滑铁卢”之后,致力于“童年第一”特色文化建设,仅仅花了3年多时间,便走出了办学的低谷,重新迈入了优质、特色、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这就是天元区滨江小学。

日前,记者专程走访了这所正在完美蜕变的幸福童年学校。

校长生日。成了幸福童年校园建设的节点

农历2009年12月19日,接近寒假,寒风夹雨,这一天也是新校长何利到任滨江小学近一个学期后过的第一个生日,与往年生日不同,她的心中大雨滂沱。

事情还得从湖南省均衡教育现场会说起。

2009年下半年,滨江小学搭上了省合格学校建设的头班车,学校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观。寒假前何校长得到一个偶然的消息,天元区教育局将在次年三月份承办湖南省均衡教育现场会,已提前进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区内四个承办校,有一所因客观困难不能参加。如果滨江小学能搭上这班车,顺势改造,将是多么难得的一次机会啊!何校长既兴奋又忐忑,她摸清了情况之后,心里有了明确的思路,马上向区教育局提出了“创造条件上”的申请。可是,当她兴致勃勃来到区教育局,得到的却是“滨江小学暂时不搞”的一纸批文,热切的期待被泼上了一瓢冷水,她走出教育局大门,不想回学校,在大雨中漫无目地徘徊,泪水和着雨水流淌。要知道,若再缓一年,学校就会失去一年的发展机遇。时不我待,不能轻言放弃。当天下午,她鼓起勇气走进局长办公室,再次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和校园文化强校的思路,最终,局长被她说动了。

靠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滨江小学很快实现了“旧貌换新颜”:从2009年至今,学校已投入200多万元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办学条件全面提升,高品位的功能室、先进的会议视频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交互式电脑电视触摸一体机、校园全覆盖的班班通,以及“以爱育美,美美与共”的校园文化,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方便齐全、布局精美、温馨典雅的成长环境。2012年,天元区人民政府再度斥资750万元,着手重建滨江小学综合楼,今年秋季开学将投入使用,不仅能实现6个班270个学位的扩容,还为纵深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绿色童年校园提供更好的办学条件。

副校长张涧欣于2002年来到滨江小学工作。她见证了现任校长何利带给学校的巨大变迁。说来也还真巧。细心的张涧欣发现,滨江小学的每一个重大日子,恰好都赶上了何利的生日。均衡教育现场会校园文化工程的正式启动,改扩建综合楼奠基开工仪式,都刚好是在何利生日当天举行的。“学校上下都感谢上级派了这样一个充满智慧、温文尔雅、静心办学的好校长,是她带领滨江小学走出了低谷。”张涧欣饱含感情的一番话,竟然让何利流下了感慨而欣慰的泪水。

鲜活课程,成了增长师生生命能量的舞台

张涧欣的另一个身份是一名音乐老师。“尊重、保护、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是我们的一贯坚持。”她讲了这样一件事情。2010年暑假军训期间,五、六年级的学生反映“一军训就总是站军姿,太乏味了”。她清楚,孩子们希望有新鲜的东西。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孩子们对军训教官休息时耍的一套搏击操很感兴趣。她灵机一动,尝试着先让孩子们学几个动作,竟然颇受欢迎。于是,她让军训教官先把动作要领传授给体育老师,再逐一教给孩子们。当天,记者一行在学校操场上,观看了男生搏击操表演,孩子们所表现出的那种精气神,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在开足开齐学科课程的基础上,除了男生搏击操课程,滨江小学还增设了阳光体艺、女生腰鼓、国学、写字、口语、思维训练等课程,形成了生动鲜活的课程体系。男生搏击操、女生腰鼓、国画等已成为学校的精品特色课程。

学校一直在尽力拓展、丰富课程体系。2010年下半年,滨江小学开设了以“大众、大家、大学”为宗旨的滨江讲堂,迄今已开办至第17期。教师们登台论道,谈古论今,纵横捭阖,成为滨江小学的一道独特风景。他们的选题不拘一格,包罗万象,比如《中西文化的差异》《服饰的巧妙搭配》《阅读:守住心中的一股清泉》等,极大地拓展了师生的视野,也引发了师生们的反思。

对于各类课程评价标准,何利也有自己的看法。比如腰鼓、搏击操等活动课程的评价,一定要有这三项内容:学生的参与面、学生的参与度,活动的创新性。她说,这既是老祖宗有教无类思想的落实,更是滨江“美美与共”文化的体现。

当然,衡量一门课程开设得是否成功,学生和家长最有发言权。学生会用学习表现和学业成绩给出答案,家长也会通过不同的形式将信息反馈给学校。

采访中,我们随机选择了几位到校接孩子放学的家长进行座谈。

五年级二班学生朱雅妮的妈妈说,在学校老师的引导下,女儿喜欢上了吹笛子。朱妈妈发现,这不仅没有影响女儿的学习,反而陶冶了孩子的情操,更好地激发她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更让朱妈妈感到惊喜的是,有一天女儿竟然主动翻出《弟子规》读起来,还写下了读后感。“看来,在学校浓郁的阅读氛围的熏染下,女儿确实喜欢上了阅读。这一定会让她终身受益的。”说起这些,朱妈妈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彬彬的父母自小离异,和爷爷一起生活。彬彬自幼患上了自闭症,6岁时被送到滨江小学随班就读,至今已有5年时间。“孙子喜欢在课堂上捣乱,有一次甚至将教室墙壁上刚刚贴好的立体字给掰掉了。”提起彬彬给学校师生带来的这些困扰,爷爷有些歉疚,但当他说到学校师生给孙子的关爱时,他又显得那么欣慰:“何校长和全校师生从未对我孙子区别对待,他们极力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并且耐心地教育培养他。现在彬彬基本上能跟上其他孩子的学习节奏,语言沟通能力较之前也有了很大提高。每逢寒暑假,彬彬都会经常嚷着要到学校去,因为学校里有真正关心、爱护他的老师和小伙伴啊!”

活力教育,成了引领师生快乐成长的风标

“如果说孩子的生命个体如同小草树苗,那么,小学校园就应该是这些小草树苗生长的庭院,庭院里不仅应该土地肥美,风调雨顺,还应该自然灵动,别有情趣,处处弥漫着草长莺飞的生命气息。唯有这样,教育才能成为顺应生命生长规律、有道德有良知的教育。”何利的工作簿上写有这样一段感性的文字,道出了她对“绿色校园”的理解和向往。基于这样的认知,她提出了“童年第一”“以爱育美、各美其美”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建设绿色童年校园的目标,大力推行活力课堂改革,至今已有3年多了。她说,现在特别喜欢在校园内行走,看到校园内处处洋溢着孩子们喜欢的韵律、涌动着生命的欢欣,她内心充满了喜悦。

不光是何利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在滨江小学采访的短短一天时间里,也一直被孩子们身上进发出的热情、率真、快乐所感染。

在滨江小学的活力课堂上,这种感受尤为深刻。

我们随机听了五年级二班的一堂英语课。授课女教师名叫肖璇,曾多次在国家和省级竞赛、赛课活动中获奖。她的课堂紧凑和谐、活力四射,有很强的内在韵律感。肖璇当堂讲授的是Unit3 My birthday。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一年中的4个季节、12个月份的英语单词,每个月当中每一天的序数词运用,以及对“Ishis birthday in……?”“what’s the date?”两个句子的熟练运用。其间,肖老师巧妙设置了分角色朗读、角色展示等口语训练以及听力训练环节。整堂课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主动学习、思考发问、踊跃答题、认真互动,肖老师只是在关键节点或连缀,或引导,或修正,或小结,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当3个学习小组的比拼即将分出高下之时,课堂内的竞争几近白热化,学习气氛也被推向高潮。

教研主任谭建红告诉记者,学校实施活力课堂改革,其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这与学校“童年第一”的办学理念高度契合。3年多来的活力课堂改革,学校始终没有偏离这个宗旨。比如,学校研究的“任务驱动・三学两测”教学基模牢牢抓住了两个维度的实践:如何给学生提供有趣、有价值、有挑战性的任务,以激发学生“想学”“爱学”的动机;如何科学指导学生达到“会学”的水平,以提高教学质量。这两个维度的考量,突出了“学”,把课堂还给学生,保证了每一个孩子自我表达、自我展示、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权利,符合童年身心发展规律。

在滨江小学,不光在课堂上能够感受到这样的活力进放,校园活动也是异彩纷呈。“花开艺苑周周秀”就让我们感到惊喜连连。

“花开艺苑周周秀”,是滨江小学的一个特色校园文化展演品牌活动。学校办公室主任兼大队辅导员郑文芝介绍说:“花开艺苑周周秀”始于2010年上半年,每周五在学校的雅趣园举行一次展演。一般包括诵读类节目,唱歌、舞蹈、独奏等艺术类节目,创新类节目,比如时装秀、魔术、三句半、相声、小品、轮滑等。这不仅是全校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也是学校检验绿色校园建设成果的平台。”

其实,在何利到任滨江小学校长后的一段时间,尽管学校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合格学校的创建验收,构建了科学完备、生动鲜活的课程体系,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却仍然上不去。2010年,学校还遭遇了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情。

2010年,株洲市教育局抽考了滨江小学的数学学科,结果三项指标排名均靠后。这让何利有些着急,但她无法一下子准确找到症结所在。于是,她让全体教职工盯课堂,自己也全天候守在教室。很快,大家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大部分孩子在课堂上根本未听课。这让学校班子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仅硬件设施先进、课程体系完备、教师诲人不倦还不管用,必须得抓养成教育。

经过几年摸索,学校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工作经验,如成功实施综合学科教师担任班主任、双班主任的模式;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结合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推行养成教育目标分解的做法。即每天一个习惯,每周解决一个问题,每月进行一次点评,每年达成一个目标,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比如,从2009~2010年的“序”、2011年的“净”、2012年的“静”到2013年的“轻声慢步”,目标递进,小处切入,点滴处深入,一步一个脚印。现在,学生军训、一年级新生家长培训、毕业典礼、一日习惯培养均已成为学校有效的德育形式。

上一篇:从贵族走向平民 下一篇:白云生处有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