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价格范文

时间:2023-02-23 02:15:05

原料价格范文第1篇

1.1原料乳价格波动过大不利于奶牛养殖业发展如果原料乳价格过低,奶农将不堪成本压力,减少投入,甚至会杀牛、倒奶,造成奶牛存栏下降,原料乳供不应求。例如,2000年至2007年上半年,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原料乳价格并没有相应提高,奶牛养殖业亏损严重。据农业部统计,2007年全国约40%的奶牛养殖户出现不同程度亏损,平均每头奶牛收益比2006年减少1500元;另外,2007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推动牛肉价格上升,因此导致“杀牛卖肉”。提高原料乳价格会刺激奶农的养殖积极性,但原料乳价格过高,一些国内乳企将减少原料乳收购,转而进口奶粉,再制成常温奶、酸奶等。虽然2013年国内原料乳价格居高不下,但从长期来看,这种高价的维持不一定使奶农受益。2013年,欧洲平均奶价是3.15元/kg,成本为1.80元/kg,奶农接受价格是2.40元/kg,欧洲的原料乳成本和价格远远低于国内[2]。当国外奶源紧张状况缓解,新西兰奶粉从“肉毒杆菌”事件阴影中走出,我国下调部分奶粉进口暂定税率的规定开始实施,一些国内乳企为降低成本会继续转向国外奶源。另外,原料乳价格过高,奶农会盲目扩大饲养规模,市场饱和后又将出现新一轮的倒奶、杀牛情况。

1.2原料乳价格波动过大将抑制乳企发展原料乳是乳企的原料,价格降低会减少乳制品成本,但原料乳价格过低会抑制乳企技术创新的动力。原料乳适当提价会促使乳企为化解成本压力而采用新技术,进行产品升级等。例如,2010-2012年,贝因美公司旗下高端产品市场占比从7.9%提高到9.3%;2013年,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和光明乳业高端产品市场占比均比上年有大幅度提高。但如果原料乳价格过高,乳企难以消化高昂的成本,必将推高乳制品价格。2013年,三元乳业收奶成本最高上涨了50%,蒙牛乳业部分区域收奶成本上涨18%[5]。同年,伊利、蒙牛和光明的普通纯牛奶涨价超过30%[6]。自2013年8月开始,在龙头乳企带动下,其他乳企纷纷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乳品价。另外,原料乳价格上涨幅度大还会导致乳企打价格战,进行无序竞争,行业利润空间大减,继而使奶农亏损。

1.3消费者是原料乳价格波动的最终承担者原料乳价格波动最终会通过终端产品传导到消费者身上。据有关监测数据,2013年以来,全国塑袋装纯牛奶价格一直呈上涨走势,其中8月份以来价格涨速较快。与1月1日相比,12月27日的塑袋装纯牛奶全国日均价格上涨17.7%。全国约9成省区市塑袋装纯牛奶价格上涨,其中北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价格涨幅在3成以上[7]。如果原料乳价格过低,会导致奶农减少饲料投入,甚至添加违禁物质,降低原料乳质量,影响乳制品安全,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对国产乳制品的消费信心。

2保证原料乳价格合理、稳定的政策建议

2.1科学制定乳业发展规划,规范原料易,建立监测和预警机制供求关系是影响原料乳价格的主要因素。要保证供求平衡,必须综合考虑区域发展规划、消费者对乳制品需求情况、饲草饲料和土地等资源条件、乳制品进出口状况等,科学制订乳业发展规划。要规范原料易,加强对合同执行情况和奶站的管理,放宽奶源的地方性保护政策,使原料乳价格变化体现成本、供求关系,反映市场规律。同时,要建立饲料和原料乳价格及乳制品进口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饲料和原料乳价格波动异常及乳制品进口激增对原料乳价格波动的影响。

2.2建立合理的原料乳价格形成机制,实行第三方独立检测制度要尽快完善原料乳的计价体系,以此作为制定原料乳价格的法律依据。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奶业协会、奶农合作组织、乳企和奶农等参加的原料乳价格形成机制。实行原料乳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在首先确保在乳业中居于最重要地位,但现实中又是弱势群体的奶农利益的基础上,兼顾乳企和消费者的利益。实行原料乳收购的第三方独立检测制度,真正实现原料乳收购的以质论价。

2.3健全乳企与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目前,乳企与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合理,一旦市场波动,乳企首先保护的是自身利益,降低原料乳的收购价格,限制原料乳收购量,不能实现风险共担。乳企与奶农之间应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体。另外,要引导和鼓励奶农建立合作化组织,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并着力培育一批现代职业奶农队伍,加强奶农在原料乳定价中的话语权。

原料价格范文第2篇

论坛期间,新申集团以静态展的方式展示了“2014~2015春夏新申亚麻流行趋势”和服装设计师孙林设计的亚麻时装,让到场嘉宾亲眼目睹了新申旗下“麻元素”亚麻面料、“新申”高级定制与服装设计的完美融合。

原料标准要先制定

原料与产品价格配套体系的建设,与原料标准的制定息息相关。随着亚麻行业工艺、设备、产品质量的更新与提高,行业对亚麻原料的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哈尔滨继佳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闫俊毅认为:“标准要跟得上行业的发展,并要及时修订。标准是企业生产的指导性法规,生产型企业必须按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必须保证出厂产品符合标准要求。标准是贸易之间发生质量纠纷的处理依据,有关执法机构要按标准进行裁定,因此制定完善的标准非常重要。”

由于亚麻原料目前没有标准,所以原料的交易也难以用一个“优质优价”的标准统一衡量。

浙江金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任维明在会上用“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来表达自己对于亚麻原料质量和标准制定的看法,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制定亚麻标准需要行业共同努力。打成麻的质量标准客观上是存在的,因为在交易的时候大家都依靠自己的经验去判断亚麻的价值,如果把大家分散的标准统一起来,让欧洲的打麻场和国内的纺纱企业一起协商,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麻农的种麻兴趣,也有利于促进亚麻原料的公平交易。”

郴州湘南麻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平南同样非常关注行业的规范发展,他表示:“黄麻企业要着力拓宽新兴市场领域,并规范市场行为,实现行业自律,建立互惠互利的市场共赢体系。未来行业需建立区域性价格体系,按照产品品种和实际价值制定黄麻产品指导价格,建立市场资源、市场信息共享机制,使各企业在公平良性竞争中产生出新的活力。”

标准建设需多方考虑

制定亚麻原料标准,亚麻纤维的检测技术是绕不开的话题。

论坛上,杜祺介绍了亚麻纤维的性质和特点,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亚麻纤维的形态特征和测试方法。“亚麻的质量可以从纤维的均匀性、光泽、颜色、纯度、密度、强度、弹性、热能性、吸水性、耐酸/碱性、耐光性、抗微生物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杜祺对于亚麻原料的定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每块土地所生产的亚麻都有自己的特征,因为即使在同一块土地上,每个角落的土地成分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均匀性到处存在。此外,在雨季,亚麻植物会遇到强度较大的雷雨,它们会面临倒伏的风险,这样在一块土地上的亚麻质量也会不一样。最后,在定价时还要面临欧元贬值的风险。”

“由于日本近年从中国大量进口了优质廉价的麻纱、麻布和成品,促进了麻纺产品在日本的普及,并让日本消费者有机会体验和享受到麻纺产品的优越性。实际上,日本的麻纺产品市场从5年前的金融风暴后,开始走向低潮。再加上两年前的日本地震,使得市场雪上加霜,至今没有完全恢复。但是随着市场重新认识天然纤维,日本从欧洲进口的麻纺成品、面料有所增加。”香山学说。

价格体系建设事关市场

截至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麻纺织企业有282家,2012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30.74亿元,其中麻纺企业加工工业产值199.35亿元,麻织企业加工工业产值212.99亿元,比2011年有两位数的增长,实现利润21.67亿元,比2011年增长1.97%,销售利润率降到5.1%。

许吉祥在会上提出:“在这个背景下,行业首先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公平合理的价格体系,促进麻纺织原料和产品营销市场稳定发展;第二,积极重视提高麻纤维和麻产品品质,做到优质优价,促进麻纺织供销市场兴旺发达;第三,加强麻纺织原料企业与生产麻纺织产品的企业之间友好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为扩大麻纺产品的消费市场,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多次强调拓展内需市场的必要性。

原料价格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原料 采购价格 控制 问题 探讨

近几年来,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各种生产用材料、半成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新的挑战。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核心的竞争优势以及持久的发展下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性价比正在成为越来越有力的措施。

一、目前企业原料采购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它们对采购价格造成的影响

通过对当前企业原料采购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措施来降低企业原料采购的价格,同时也是我们控制材料采购价格必须实施的关键步骤。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并没有把采购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来对待。虽然在国内的大中小型企业中,原料采购一直作为企业的重点管理内容来对待。但切实做到将原料采购上升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来对待的企业是少之又少。将原料采购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是从整体上对采购工作进行计划与管理,这对于企业的供应链建设以及供应链的整体成本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企业往往将购买最低价格的原料作为采购管理的目标,这种做法的片面性最终导致了企业存在着供应渠道过于单一、缺乏对供应商的综合评价、采购过于集中从而出现受制于人的现象。

2.原料采购缺乏有效的信息支持,应对市场变化无法做出快速的反应。原料采购的决策取决于准确有效的信息支持,只有企业在采购中能够时刻掌握住市场变化的信息以及原料的价格动向才能在采购中取得主动的优势地位。但是,在当前的企业采购决策中,决策者往往依靠以往的采购经验或者是简单的市场价格咨询来进行采购价格或者是标底的制定。这种做法往往使企业在采购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从而增加了采购的成本。

3.忽视对供应商的科学管理以及双方关系的经营。在企业大宗物资材料的采购中,往往通过招标的形式来选择具体的原料供应商。这种方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原料采购的价格,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多处于生意上的合作关系或者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双方都想从采购行为中获取最大的利益,这也成为了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也是经常出现企业刁难和苛刻对待供应商以及供应商偷工减料或者采用不正当手段来应对企业的根源所在。因此,以双赢的目的来对待供应商,并将此作为双方合作的基本出发点,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才是有利于企业控制采购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关于企业原料采购价格的控制方法

通过我们对企业原料采购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的分析与探讨,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控制企业原料采购的价格,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论述一下。

1.加强采购人员的控制与管理。采购人员是企业采购工作中的实际执行者和操作者,加强对采购人员的控制与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采购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具体的做法是对采购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对采购人员的培训应该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加强对采购人员工作能力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围绕着采购中所运用的一些谈判技巧以及询价、报价和磋商的相关知识、技能。此外培训中还应该注重采购人员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公关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主要以增强采购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以及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为主,从而让他们站在企业利益的角度上来实施规范的采购工作。

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主要以建立规范的采购制度为根本,首先,规范采购的工作流程,原料采购应该由生产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仓储负责人共同申请,然后由公司管理层进行审核并经过财务部门进行预算,最后由采购部门制作采购计划和采购方案,经批准之后在进行切实的操作。其次,对采购部门里的一些直接采购人员施行轮岗制度,以防止他们与供应商形成稳定的利益关系。最后,严格监管采购招标的过程,坚决杜绝暗箱操作或者是裙带关系形成的采购行为。

2.加强对供应商的评价与管理。在企业采购行为中,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一直是企业采购中的重要内容。对供应商施行动态的评价,对于企业选择最为合适的供应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评价的主要指标有:供应商的服务质量、经济实力、资信状况以及对合同的履行能力等企业软件指标以及其产品质量、生产能力、物流能力等企业的硬件指标。对供应商的管理主要是建立供应商档案并定期召开供应商会议,讨论下一季度企业的原料采购状况以及这一季度供应商所供材料的质量状况、价格状况、合同履行状况等等。对于不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供应商应该及时的进行更换,从而确保材料采购能够达到最大的性价比。

3.严格执行原料验收制度,把好原料的验收关卡。原料入库前的检验也是采购中的重要环节,其具体的作用是检验材料在质量、数量是否与采购合同相符,并对原料的性价比、合格证书以及各种单证做最后审核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事项主要有:首先,按照采购规格书对原料进行质量、数量、规格、类型等质保的严格检验。其次,检验送货发票价格是否与合同价格相符,避免供应商以次充好或者是肆意改动供货价格。最后,对原料的合格证书、原产地证明等相关单据进行核实与检验,确保原料的综合质量。

4.采取灵活多变的采购方式,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采购方式的选择是对供应链进行优化与管理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根据原料市场上的价格变动,来合理的调整企业的采购结构。在市场价格下降时,可以避开供应商从市场上采购大宗的原料,这对于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有着很大的作用。此外,分散采购与集中采购相结合的方式既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用料也能适当的调整采购的价格,这也是企业控制采购价格的有效方式。

三、总结

原料价格范文第4篇

供应量大于需求量

由于天气状况欠佳、油料种植积极性下降等因素影响,我国油料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出现回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11年我国大豆、油菜籽播种面积分别比2010年减少86.6万公顷和27万公顷,产量分别下降158.3万吨和58.2万吨,产量降幅分别为10.5%和4.45%。同期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略有增加,但增量远远小于大豆和油菜籽的减产数量。

尽管2011年我国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作物减产,但由于油脂油料进口数量较大,国内食用油总体供应形式宽裕。2010/2011年度,我国进口大豆5234万吨,较前一年度增加200万吨,这是我国大豆进口量连续第7个年度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同期,我国食用油生产量为2051万吨,较前一年度(下同)增加19万吨;进口量为814万吨,增加8万吨,总供给量达到2869万吨。该年度食用植物油食用消费量为2515万吨,增加215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量为250万吨,增加22万吨,总消费量达到2765万吨。

国际油脂油料价格下跌

进入2011年,国际油脂油料价格并未延续2010年下半年的快速走高势态,价格振荡走跌。2011年上半年,加拿大温尼伯交易所菜籽油价格在550-608.3加元/吨振荡运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豆油价格在54-59美元/磅振荡运行。下半年,欧美债务危机加剧,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弱势振荡,加之南美大豆播种期天气良好,尤其9月下旬以来,巴西大豆出口加快以及美国大豆供给好于预期,国际油脂油料期价出现回落。11月底国际豆油、菜籽油期货价格与年内最高点相比降幅均超15%。

自9月国际油脂油料期价走跌以来,进口价格也随之下滑。9-11月国内主要港口一级豆油现货价格平均跌幅为5.25%。而棕榈油市场此前受马来西亚产量及库存减少担忧支撑,曾试探性上扬,但最终受整体经济担忧的拖累,冲高回落,截至目前主要港口24度棕榈油报价较9月初下跌2.5%。菜籽油、玉米油、花生油等受原料成本支撑较豆油而言跌幅较小。

油企利润较低封杀价格下跌空间

2011年国内食用油厂利润水平较低甚至为负,其中菜籽油压榨利润减少,而花生油压榨亏损现状仍未改变。具体来看,国内菜籽油集中面临进口菜籽和菜油价格冲击,国产菜籽压榨利润空间不断缩小。据测算,2011年10月份,国内主产区的油菜籽压榨利润每吨约亏损76元左右,而2010年同期压榨利润约为349元/吨。此外,主产区花生油压榨利润持续亏损。10月份,主产区花生压榨利润每吨亏损1089元,而近三年平均利润约为272元/吨。正是由于生产企业压榨利润较低,导致9月份后,在进口原料价格下滑情况下,食用油零售价格依然坚挺。

后期油脂进口量增长,市场供应充足,在消费增速逐渐回落情况下,国内油脂油料供需基本平衡。但受油脂生产企业压榨利润偏低等因素支撑,食用油价格不会出现大幅走跌行情,预计2012年食用油价格将呈现振荡运行势态。

油料进口量继续增加

南美大豆播种期天气良好,2011/2012年度南美大豆产量预计比前一年度增加50万吨。同时,加拿大统计局预计,2011/2012年度加拿大油菜籽产量将创纪录新高,比2010/2011年度增产132.7万吨,增幅为11.2%。国内市场,受国内大豆产量继续下降,压榨能力大幅增加以及植物油和蛋白粕消费需求增长影响,后期我国油脂油料进口量将继续增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1/2012年度我国大豆压榨量为5900万吨,同比增长7.2%。预计2011/2012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将达到或超过5600万吨,同比增长7%,我国植物油进口量将达到830万吨,其中豆油和棕榈油进口量增加,菜籽油进口量下降。我国油料进口数量不断增加,填补国内减产的空缺。

进口成本预计下滑。未来几个月到货的进口大豆成本处于下降通道。据测算,2011年12月到货的进口大豆平均成本为4230元/吨,今年一季度到货的大豆成本进一步下降,订货成本较低的大豆价格仅有3800元/吨。在进口大豆成本下降背景下,食用油生产成本将有所回落。

消费告别高增长

食用油后期供应有保障。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1/2012年度我国食用植物油生产量为2172万吨,较前一年度增加121万吨,进口量为830万吨,总供给量达到3002万吨。该年度食用植物油食用消费量预计为2700万吨,增加185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量预计为275万吨,总需求量达到2975万吨。

原料价格范文第5篇

“中国・柯桥纺织指数”20110704期价格指数收盘于109.44点,与上期相比下跌了0.39%。

本期价格指数与年初比上调4.56%,去年同比上调14.14%。本期从一级分类品种中显示:原料类、坯布类、服装面料类、家纺类、服饰辅料类价格指数不等量下跌,拉动总类价格指数小幅下滑。

二、本周价格指数运行情况分析

1、油价回升聚酯原料价格疲软,棉花价格跌幅加大。国际原油价格回升,但上游聚酯原材料市场价格依然走软,例如PTA华东市场现货较低商谈价6月24日在9200元/吨,至7月1日在9030元/吨;江浙半光切片现货现款承兑较低商谈价6月24日在11850元/吨,至7月1日在11725元/吨,价格呈现小幅下滑走势。国内棉花价格跌幅加大,例如国内328级棉6月24日收报24421元/吨,至7月1日收报23927元/吨,下跌494元/吨。

2、开机率下降纺织业绩下滑,下调进口关税加速棉价下跌。①资金紧张生产成本优势不再。近期下游纺企的资金紧张已经成为了首要问题,使得全国各地纺企整体开机率下降。增加产品附加值,才能对冲价格优势消失所带来的劣势。②国家下调纺织原料进口关税加速棉价下跌。由于纺织原料进口税率的大幅下调,加速了棉花期货价格下跌,市场消费的心理是“买涨不买跌”,目前客户观望心态加重,下单量锐减,进口税率下调影响了棉花原料的供需。

3、服装面料价格指数继续下跌,夏季大众面料下滑明显。近期,轻纺城传统市场营销逐日走淡,服装面料价格指数继续小幅下跌,夏季大众面料成交下滑明显。服装面料中的纯棉面料、涤纶面料、涤氨弹力面料、粘胶面料、锦纶面料成交量价呈现不等量下滑走势,拉动服装面料价格指数继续小幅下滑。夏装大众面料现货成交下滑明显,涤纶FDY喷织印花雪纺、118DFDY针织印花两面弹T恤布和人棉布大众花型现货成交下滑明显,部分中小经营户现货成交呈一定幅度下滑走势。

三、下周价格指数展望

预计后市传统交易区和公司化交易区面料成交仍将夏秋品种互动,预计后市夏秋创意面料营销仍将局部走畅。因外需不足,内需提振乏力,夏装面料现货成交将继续下滑,中小经营户夏季大众现货成交将继续呈一定幅度下滑走势,夏日常规淡季局部显现。

本期粘毛面料类、花边类、锦棉面料类、涤棉面料类、时尚面料类价格指数涨幅位于前五位,销量比上期不等量增加,部分代表品单价不等量上扬是主要因素。

原料价格范文第6篇

记者了解到,某啤酒巨头单成都和沈阳的利润加起来就有6亿元,但其全国市场的全部利润却仅有3亿元。

今年以来,原辅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给啤酒行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啤酒生产原料中的大米价格涨幅为50%,麦芽涨幅为15%-20%,其他相关项目成本也在上升,如煤涨价30%,包装物涨幅20%,运输物流成本也大幅提高。

价格扭曲

“这次大麦国际性涨价,一吨原料上升约100元,对目前吨酒平均利润只有百余元的中国啤酒企业,尤其中小企业压力非常明显。”上述人士认为。

据农业部的统计数据,一季度,我国大麦进口30.9万吨,同比下降56.5%。大麦在啤酒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在30%至40%,进口大麦大幅涨价,对啤酒企业成本造成直接的影响。

粗略估计一下,每吨啤酒的成本价格至少增加了60元。“这也就是说,一个年产量100万吨的企业,每年的总成本将增加6000万元,而一个年产量在200万吨的企业,总成本将增加1.2亿元。”资深啤酒行业人士闫治民介绍。

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啤酒业平均千升酒利润为70 元,行业利润最高的企业也不过420元/千升,也就是千升酒利润最高的企业单箱利润也就4元左右。

正如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群所说:“就啤酒行业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

华润雪花市场总监候孝海就分析到:“行业仍然缺乏退出机制,一些中小啤酒企业由于税收等因素,尽管亏损多年,但依然有生存空间。”

转嫁成本

联合证券发表报告认为:啤酒企业的毛利率水平近五年来都非常稳定,并没有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

该报告还指出:“主要啤酒企业的毛利率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上,如青岛在30%左右,燕京在25-27%,重庆啤酒较高,在35%左右。燕京是由于销售价格核算中不含酒瓶,故毛利率较低。”

这是因为“啤酒企业在积累了多年的管理运作经验后,对成本管理的能力大有提高,加之规模提高之后带来的规模经济,对成本上涨的消化能力大大增强。”

如雪花啤酒实行集中采购制度,对全国的38家子公司所需的大宗原材料统一招标采购,增强了对供货商的谈判能力。

青岛啤酒率先在行业内提出优化品牌结构,以青岛啤酒为主要的全国性高档品牌,辅之区域中档品牌,在不明确提价的情况下实现利润率增加,消化了成本上涨压力。目前燕京啤酒和华润雪花啤酒也都采取了类似的策略以转嫁成本。

根据AB啤酒公司的研究,未来10年高档啤酒市场的增长率仍会保持在20%以上,而低端市场仅6%。2003年以来,高档酒市场增幅最大,复合增长率是28%,而普通酒的复合增长率仅为9%。燕京啤酒凭借总产量20%的高端啤酒实现了50%的利润。

原料价格范文第7篇

原料市场波动的影响

中国的巨额顺差已经不让人吃惊,让人吃惊的是,在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都受高油价困扰,导致贸易盈余减少,逆差增加的时候,中国的贸易顺差竟然丝毫不受影响,甚至连增速都没有减慢的迹象,为什么呢?

巨额的贸易顺差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特征。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中国的对外贸易以加工贸易为主,并且加工贸易到目前为止依然有利可图。加工贸易适应了中国庞大的从业群体的自身特点,增加了从业者的收入,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第二,中国对外出口产品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达国家几乎绝迹,中国接受的是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部分为生活必需品,发达国家的进口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因此,中国的贸易顺差才不断扩大。

近期贸易顺差的扩大,还有另外三个因素。首先,国际市场上原油、铜、铝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提高了发达国家出口到中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成本,导致中国进口减少,而中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受此影响不大。其次,由于加工贸易增值不断提高,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流向制造业。贸易顺差中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外资企业的出口。再次,近年来美国扩大了对华禁售产品的种类和范围,特别是民用技术的出口限制。进口减少也是贸易顺差增加的重要原因。

顺差的两难后果

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增加了贸易摩擦,也让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一般来讲,顺差的60%会转化为外汇储备,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增加。

也就是说,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反而会进一步增加中国外汇储备,使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不降反升,这点确实让人意外。

如果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中国很可能落入“麦金农的两难”。按照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对东亚地区的高储蓄两难问题的分析思路,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外国会抱怨本国的贸易顺差是不公平的,是由于高储蓄国家被低估的美元汇率造成的。

而另一方面,本国的美元持有者则会担心对于本币的升值期望不断加强会带来持续的本币购买,最后导致本币升值。在这两方面的持续作用下,本国的利率会不断下调,最后接近于零。在这种条件下,政府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不断升值就会导致严重的通货紧缩,直至最后陷入零利率下的流动性陷阱,正如1970年代以后的日本;而如果不升值则会引发外国的贸易制裁。

虽然麦金农教授所说的抛售美元购买本币的现象还没有出现,但这不等于问题不存在,中国人正在用不断增加人民币储蓄的方式带给人民币升值压力。

中国如何应对压力

解决贸易顺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调整国内的结构问题,即减少储蓄或增加投资。另一种是通过升值减少出口或增加进口。从长期来说,调整国内的结构问题才是缩小贸易顺差的根本出路。但是,改善储蓄和投资结构绝非一日之功。

从近期来看,贸易顺差的扩大无疑增加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执行难度。目前,预期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人民币对美元数次“破八”,升值压力越来越大。但升值带来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汇率问题包含两个方面:平价和体制。如果没有银行和外汇体制的改革,中国的汇率体制本身不能被贸然改变。也就是说,人民币在近期断无大幅升值的可能,那么缩小贸易顺差,减少外汇储备,目前最好通过增加进口的方式,这也符合中国和美国等出口国的共同利益。

原料价格范文第8篇

NO.1 化学原料制造

利润总额增长幅度:133.31%

投资价值指数:

国内经济增长较快和投资的快速增长,拉动了对化工产品的需求,并推动了化工产品价格整体提高,使得化工行业景气度明显上涨。2007年1~8月份,化学产品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实现1016.13亿元,同比增长52.27%,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提高了37.18个百分点。

化工行业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2007年1~8月累计利润增长速度达到133.3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10.59个百分点,增速遥遥领先其他化工子行业。引起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利润倍增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供给增长有限而下游需求旺盛;二是主要产品价格上涨明显;三是国际产品上涨带动国内市场价格上升。

NO.2 黑色金属矿采选

利润总额增长幅度:78.5%

投资价值指数:

2007年,在国际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和钢铁生产稳定增长的背景下,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持续大幅增长。1~8月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78.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74.96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相对钢铁行业利润的比值已上升到1∶8.14,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NO.3 水泥

利润总额增长幅度:65%

投资价值指数:

尽管受到原材料、燃料、电力、运输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2007年建材行业实现利润总额仍将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水泥行业生产经营情况良好,重点水泥企业产销率超过100%。2007年以来,水泥行业延续了2006年的复苏态势,继续保持量价齐升的格局。

我国全年水泥产量预计可以达到14亿吨,较2006年同期增长14%。1至11月,水泥行业利润总额已达206亿元,较2006年全年行业利润总额150亿元已增长56亿元,而同比更是上涨65%。2007年水泥行业发展形势总体向好。

NO.4 白酒

利润总额增长幅度:59.43%

投资价值指数:

2007年以来,我国饮料制造业效益继续好转,行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2007年1~8月,饮料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1.1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9.65个百分点。

其中,我国白酒行业增长表现优异,实现销售收入734 亿元,同比增长34%,超过同期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29%和26%的增幅。实现利润总额92.7 亿元,同比增长53.55%,白酒行业的发展进入了全面繁荣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低档白酒的消费量开始下降,而高档白酒成为商务交往、政务沟通的重要载体,消费量逐渐上升。高端白酒依靠特殊的文化底蕴和质量取胜,并带领整个白酒行业实现结构性转型,中国白酒将依靠其品牌和质量走向世界。

NO.5 农副食品加工

利润总额增长幅度:42.47%

投资价值指数:

受食品类价格持续上涨及其向其它领域传导的影响,2007年前8个月,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的工业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保持较高增长水平,且增速有所加快。1~8月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增长42.47%,但受制糖业效益明显下滑的影响,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4.15个百分点。

NO.6 造纸

利润总额增长幅度:37.77%

投资价值指数:

作为纸品生产与消费大国,我国造纸行业近年收入与利润呈现较快增长态势。2007年木材价格上涨幅度达到20%,高于10%的市场预期,造纸行业的生产成本压力明显增大,各纸种都呈现价格提高的趋势。2007年1~8月份,造纸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07.54亿元,同比增长37.77%,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7.99个百分点。

NO.7 纺织服装制造

利润总额增长幅度:29.08%

投资价值指数:

原料价格范文第9篇

1.1机械制造业要建设一个价格管理的队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刚刚起步时,其价格管理往往只是企业的财务人员自行管理的。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市场越来越广阔,价格管理仅仅依靠财务人员,这给财务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财务人员在价格管理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企业就根据现实情况,让懂得机械制造流程的人员协助财务人员共同进行价格管理。价格管理人员主要是负责原料采购时价格的管理、生产过程中价格的管理和销售环节的价格管理。随着市场越来越壮大,财务人员感到自己不能胜任价格管理工作。因为在进行原料的采购过程中,他们对产品的制作流程不是很清楚,对产品在生产过程究竟需要哪些材料也不是特别明白,因此在原料的采购过程中,他们常常会被原料供应商欺骗,采购了一些在生产过程中并不需要的原料,并且这些原料价格高昂,不利于财务人员进行价格管理。现在,懂得生产流程的技术人员加入价格管理的队伍中,他们可以帮助财务人员分清哪些原料是生产中必需的,而且他们对原料的价格也很了解,使原料的采购价格趋于合理,这就使产品的生产成本价格下降,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懂得生产流程的技术人员在价格管理方面起到技术性的帮助,他们对原料进行准确的价格定位,同时,财务人员擅长制作财务表格,可以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价格管理机制,财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促进了机械制造业企业的价格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1.2机械制造业要通过分析市场形势制定价格管理的策略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壮大,企业的采购项目也越来越多。企业应该极力地降低其采购成本。这时,企业要对原料市场进行准确的分析,确定好可信的供应商,且供应商不要只选择一家,要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将不同供应商的原料进行价格和功能上的对比,择优选择原料供应商。价格管理人员在进行原料市场调研后,对生产量过大的产品的原料,不能只依赖一家原料供应商,应保证开发多家供应商,这样不仅可以对多家供应商进行对比,择优选择,而且确保了原料供应商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原料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则通过降低原料价格来获利,因此,企业就可以买到价格更低的原料。但是,也不要选择过多的供应商,有些供应商规模小,提供的原料质量也不好,因此,要在充分了解原料市场的基础之上,进行原料供应商的选择。而且,原料供应商过多,也会造成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实力小、成本高的弊端。

1.3机械制造企业应该合理控制成本,降低销售价格要使企业经济效益获得最大化,这就要求价格管理人员对原料采购价格、生产价格进行严格的管理。有些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常常购买质量差的原料以节省成本,这是不可取的,这样对于产品的销售构成了威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应减少产品的售后质量索赔,价格管理人员应该对售后索赔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结语

随着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要想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则必须在价格管理方面下工夫,在采购优质的原料时进行价格成本的有效管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国内外的竞争中获胜。

原料价格范文第10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精神,规范原料奶收购价格秩序,防止原料奶价格大起大落,维护奶牛养殖企业、养殖户和乳品加工企业的合法权益,现就做好原料奶价格协调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抓紧建立原料奶价格协调机制。为加强对原料奶收购价格的指导,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奶业协会、奶业经济合作组织、乳品加工企业和奶牛养殖企业、养殖户参加的原料奶价格协调机制,按照产销加工各环节都能获得合理利润和质价相符的原则,综合考虑奶牛饲养成本、原料奶流通费用、乳品加工企业成本费用以及淡旺季节生产需求、质量差异情况等因素确定原料奶交易参考价格并由奶业协会定期公布,作为原料奶交易双方签订购销合同时的参考。当地价格、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指导,保证协调机制的正常运行。

二、规范原料奶交易行为。省级畜牧兽医部门要会同省工商部门制定统一规范的原料奶收购合同,明确原料奶交易的数量、质量要求、价格、计价标准和违约责任等,并配合工商部门指导监督原料奶购销双方遵照执行。要按照国发31号文件要求,加快建立原料奶质量第三方检测制度,逐步实现原料奶收购的优质优价。

三、加强原料奶市场监督检查。各地价格、工商行政管理、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对原料奶市场的监督检查。价格主管部门要重点查处原料奶购销过程中压级压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重点查处原料奶购销中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对奶牛饲养场的卫生监督管理,落实各项疫病防控措施,严厉打击滥用饲料添加剂、兽药、违禁添加物,以及违反规定使用兽药及抗生素、在奶牛饲料中添加动物源性饲料等危害牛奶质量安全的行为。

上一篇:化学原料药范文 下一篇:原料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