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06:01:39

艺术欣赏论文

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欣赏趣味优化

[1]189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一种高级的潜在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审美需要即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当人的其他非审美需要得到相当的满足之后,那种整合的审美需要才能逐渐被主体意识到,从而化为人们追求美的积极动力,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活动便随之产生。但是由于艺术趣味的差异性,又使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活动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一个人的艺术趣味决定了其艺术创作或欣赏活动的方向,同时艺术趣味的健康或病态、进步或落后亦决定了其艺术创作或欣赏活动的优劣,因而,艺术趣味是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当代世界美学艺术辞典》中对于艺术趣味的定义如下:“艺术趣味使之人以相应的方式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艺术趣味是个人(社会)艺术经验的概括,主要是在艺术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但是不能认为艺术趣味只是派生与艺术客体的品质和与艺术客体接近的强度。在艺术趣味的形成和确立上,许多东西取决于一个人本身的生物心理特点:艺术感知能力,对于这一方面的过分强调唯心主义美学得出艺术趣味的本性以个人的天赋特性为基础的结论。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观点,艺术趣味的感性基础是受客观因素制约的。按伏尔泰的说法,艺术趣味是一种特殊的“对艺术中的美和丑的敏感”。艺术趣味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除了艺术经验外,还有个人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个人一定的社会群体属性和阶级属性、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兴趣和需要的不同等。艺术史上常有某些艺术家由于思想和艺术立场的不同而不能接受其他艺术家创作的情况,列夫托尔斯泰曾否定莎士比亚的创作,斯塔索夫对布留洛夫的回话持批判态度,柴科夫斯基否定勃拉姆斯的音乐。这并不等于说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艺术趣味不高,而是在他们高度发展的趣味中存有某些片面的成分。趣味的多样性对艺术趣味中的个人判断与集体判断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有影响,千百年来,唯心主义美学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从少数人出发”的观点,这种观点把贵族“艺术行家”的个人主见同“大众”的意见加以对立。但也有与此完全不同的观点,即以“多数”表决的方式机械地解决艺术作品价值的问题。但是,无论哪一种观点都不能真正决定趣味判断的高低,真正的高低只能取决于对趣味水平客观的判断,但是要为真正客观的艺术趣味而斗争,必须始终注重讲求论争的文化修养,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论争者的趣味人格。

通过以上对艺术趣味的分析,可以看出,艺术趣味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艺术趣味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即表现为主体个性的差异和时代、民族、阶级的差异。

主体的个性特征,由先天与后天,生理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所造成,因而是千差万别的,而这种差异性又给艺术趣味打上了深刻的印记,使艺术趣味也呈现出个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形象感知的差异和内容领悟的差异两方面。主体各感觉器官敏感程度的不同以及感官功能发展的不平衡是引起形象感知差异的主要生理原因,此外还有复杂的心理原因,如知觉不同,分析型和综合型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析综合型对于事物的感知会有不同的结果,即由于生理心理上感知的差异,造成了个体形象感知的差异。再者,由于不同的主体对具体美感对象的态度、关系不同,感受时主体的选择方向、敏感程度、注意程度以及记忆联想的具体内容亦会有很大差别,因而其感受时的领悟和情感反应也就各不相同。同时主体对于某一艺术门类的形成、技巧和手法的熟悉程度,也直接影响到对艺术作品的体验和领悟的深度。

艺术趣味除了其存在主体个性特征的差异,不同时代,民族和阶级的艺术趣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特定时代的人们,由于受到时代特定的实践内容和社会思想的影响和制约,会形成特定时代的审美思想,并在这种审美理想的指导和规范下,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趣味。不同的民族由于其生活习惯、思想文化传统和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使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心理各相歧异,其艺术趣味也就随之不同。由于阶级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不同的阶级,以其经济利益为基础,再结合不同的民族和时代特色,便形成自成一体的政治、思想、伦理和道德观念,同时亦形成了不同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

其次,艺术趣味除了其存在差异性外,亦存在着共同普遍性。艺术趣味欣赏的主体是人,人是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做为一定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家庭关系及宗教关系等诸多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其艺术趣味就不能不包含和体现着其特定时代、民族和阶级的共同审美要求和趋向。正如黑格尔所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也就是说艺术趣味的共同性不仅存在于特定的时代、民族和阶级中,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级亦存在着共同的艺术趣味。当然艺术趣味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并非截然分开,二者相互渗透,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既然艺术趣味存在着差异性和共同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和优化艺术趣味时要看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既要注意其差异性,又不能忽视其共同性。在优化艺术趣味的具体措施方面,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要优化艺术趣味首先要培养和提高欣赏者的艺术感知能力。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必须以直接感知的方法去感知对象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感知所得信息总和的85%以上来自视听感官,正如马克思所讲的“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知觉则是在感官的基础上对事物整体和综合的把握,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人们只有具有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才能对艺术作品具有较强的感受能力,才能真正领略到艺术美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期待,并形成健康浓厚的艺术趣味。同时艺术感知能力的提高和审美欣赏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避免停留在庸俗或低级趣味的作品之上,而是转向典雅艺术,从而使艺术趣味得以优化。超级秘书网

第二,要优化艺术趣味,要求欣赏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思想修养,如此才能更好地深入艺术作品深层,体验艺术的巨大魅力,获取更高级的审美愉悦。只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为指导,才能使人不致满足沉溺于低级庸俗时的津津自得,同时得益于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艺术规律的独特把握,使欣赏主体能够充分自由地想象、回味、轻咂、细品作品的深邃,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获得一种“高峰体验”,达到一种至高境界。好的作品能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可以净化人的灵魂,而正是由于艺术作品如此强大的魅力,才吸引着无数的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为开拓和体验一个又一个艺术巅峰而努力和超越。

第三,由于艺术趣味的差异性,要求艺术家们根据不同的艺术趣味创作出符合不同审美需要的作品,以适应趣味多样化的要求;同时人们求新立异的心理也影响艺术趣味的多样性。犹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物种的变异产生了物种的多样性,进而才有了自然选择和优胜劣汰,艺术作品也需要有多样性来人的视觉和感官。因为,如果艺术作品单一,长此以往,欣赏者对此类艺术作品的趣味就会减弱甚至消失,因此艺术需要变异。一些美学家曾认为美在新奇,主张艺术家要善于发现,选择新的角度、途径和方法形式去创造新的艺术风格,“一部艺术史实际便是风格史,所谓风格史,也即是自我感受的变迁史”。如在文学中,新词丽句,怪字僻语、独特比喻等易于产生陌生感和新鲜感,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某些形式主义文学理论主张写作要选择异于日常语法规范的词汇和句子。但是若单独为追求关注而在艺术创作上孤投一掷,又会使艺术陷入畸形和扭曲的病态。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只有艺术家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出不平凡的内涵,才能真正引起欣赏者的共鸣。看米勒的《拾穗者》,恍惚之中,自己已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在金色的夕阳下,正置身于归家的途中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精神文明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作为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亦愈来愈被人们倾注了更多的感情。但是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艺术界亦是异彩纷呈,艺术作品好劣不等,参差不齐,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对人们的艺术欣赏的选择性加以规范和引导,培养健康稳定的艺术消费群体,而非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同时要优化艺术趣味,政府主管部门也要对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加以规范和引导,禁止低级庸俗的艺术品流入市场。

参考文献:

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条标准:“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三、意态,要飞动;四、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标准看帖;五、才学,书法以外关系;六、气象,挥朴安详。”

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的参考。如果进一步加以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

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各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二、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

字姿可以而且应该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不可忽略必须把字的重心“稳住”。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依然稳健如新。有些书法欠佳的字,平躺在纸上似乎四平八稳,不偏不倚,但如果一竖起来,则往往东倒西歪,中心不稳。因此,要判别字的重心如何,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纸竖起来,看看它有没有“倒塌”。

三、字势是否自然

宋代王安石有一句论书名言:“不必勉强方通神。”所谓“不必勉强”,就是历来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们都一致强调的要“自然得体”。王羲之在给他的儿子王献之传授书法经验时说:字要“自然宽狭得所”,“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独擅一家之美”,关键在于“天质自然”。

四、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得恰倒好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若是画蛇添足,也会有损于整幅作品的艺术性。

五、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

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继承性,书写者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度。但是,仅有继承,甚至与古人写的一模一样,还称不上真正书法艺术,充其量只能是他人的“奴书”,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在评论和欣赏书法作品时,要看作品中能否正确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六、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适当地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与作者书写时的心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艺术风格常随作者的年龄和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书法家可以由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情而写出不尽相同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作品来,如颜真卿中期写的《多宝塔碑》,是在和平环境的得意之中写就的,字势端重浑厚,清晰悦目,成为楷书中的代表作;他晚期写的《祭侄文稿》则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儿不幸身亡之中写就的,悲愤之情夺腔而出,于是,出现了笔画浓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涂涂改改的粗犷、潇洒的风格,成为行书中的代表作。因此,一定要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评论和欣赏,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七、欣赏书法要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要防止以实论实

中国的书法具有象形性,字形是由特殊的线条笔划结构而成的,对于这样一种特殊的艺术,如果仅仅以实论实赋予一点想象就体味不出其中的妙处。所以,历代的书法家们总是以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书法艺术以合理的比喻。如王羲之把“横”、“竖”两划分别比喻为“如孤舟之横江诸”,“若春笋之抽寒谷”。梁武帝形容萧子云的书法为“书如危峰阻目,孤松一枝,荆可负剑,壮士弯弓,雄人猎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比喻萧思话的书法为“低腰,仙人啸树”,这就把两种艺术风格截然不同的书法十分形象地描绘出来了。

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条标准:“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三、意态,要飞动;四、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标准看帖;五、才学,书法以外关系;六、气象,挥朴安详。”

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的参考。如果进一步加以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

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各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二、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

字姿可以而且应该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不可忽略必须把字的重心“稳住”。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依然稳健如新。有些书法欠佳的字,平躺在纸上似乎四平八稳,不偏不倚,但如果一竖起来,则往往东倒西歪,中心不稳。因此,要判别字的重心如何,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纸竖起来,看看它有没有“倒塌”。

三、字势是否自然

宋代王安石有一句论书名言:“不必勉强方通神。”所谓“不必勉强”,就是历来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们都一致强调的要“自然得体”。王羲之在给他的儿子王献之传授书法经验时说:字要“自然宽狭得所”,“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独擅一家之美”,关键在于“天质自然”。

四、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得恰倒好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若是画蛇添足,也会有损于整幅作品的艺术性。

五、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

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继承性,书写者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度。但是,仅有继承,甚至与古人写的一模一样,还称不上真正书法艺术,充其量只能是他人的“奴书”,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在评论和欣赏书法作品时,要看作品中能否正确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六、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适当地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与作者书写时的心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艺术风格常随作者的年龄和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书法家可以由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情而写出不尽相同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作品来,如颜真卿中期写的《多宝塔碑》,是在和平环境的得意之中写就的,字势端重浑厚,清晰悦目,成为楷书中的代表作;他晚期写的《祭侄文稿》则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儿不幸身亡之中写就的,悲愤之情夺腔而出,于是,出现了笔画浓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涂涂改改的粗犷、潇洒的风格,成为行书中的代表作。因此,一定要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评论和欣赏,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七、欣赏书法要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要防止以实论实

中国的书法具有象形性,字形是由特殊的线条笔划结构而成的,对于这样一种特殊的艺术,如果仅仅以实论实赋予一点想象就体味不出其中的妙处。所以,历代的书法家们总是以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书法艺术以合理的比喻。如王羲之把“横”、“竖”两划分别比喻为“如孤舟之横江诸”,“若春笋之抽寒谷”。梁武帝形容萧子云的书法为“书如危峰阻目,孤松一枝,荆可负剑,壮士弯弓,雄人猎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比喻萧思话的书法为“低腰,仙人啸树”,这就把两种艺术风格截然不同的书法十分形象地描绘出来了。

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4篇

了学习环境,拓展了学习空间,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不断地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其缺陷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教师教学主导性被弱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总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预设将课程相关信息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在上课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关于教学内容和授课过程的框架,上课时教师基本上按照这个框架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的,这很容易使教师受到束缚,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削弱教师教学主导性的发挥。对于艺术欣赏课来说,如果按课件设计依次呈现教学内容,本来应有的教师现场的即兴表演、示范、演讲、讨论等就会被一些已经安排好的音像以及现成的结论展示所取代,表面上看似乎热热闹闹,实际上把教师讲课变成了课件演示,教师成为教学中的配角,失去了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的地位,与学生失去了互动和交流,拉开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毫无生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信息量繁杂引发审美疲劳。的确,多媒体技术巨大的信息容纳功能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学习的空间,改善了学习环境,但是过多地采用音乐、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材料来充实和补充教学内容,必定会造成教学内容的繁杂,重点内容无法突显。有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展示更多信息,只能加快速度,从而忽视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节奏,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感悟艺术作品,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艺术相关问题,艺术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不仅无法抓住重点,反而会丧失兴趣,引起审美疲劳。

三是,忽视课程内容关注外在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有些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课件本身的形式上,比如模板的选择、图片的运用、音乐的穿插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与变化,力求课件形式的完美,甚至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意中牺牲一些相当重要的内容,为课件而课件,逐渐模糊了教学目标,远离了教学内容,只能给学生留下课件精美的印象,对于应该了解的艺术作品及其深层含义仍然一无所知。

四是,课后设计缺失。目前多数多媒体教学只注重课前的备课及教学设计,只要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整理出来,并结合多种信息组合在课程中呈现出来就算结束了,至于课后学生如何进行复习,如何进行课后的拓展学习,如何完成作业,如何进行平时的考核,教师很少关注,因而也很少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去考虑这些问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课堂学习艺术的时间毕竟很有限,留下的课后时间和空间的空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不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使一些教师忽视了它真正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更明确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是结合教学内容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为教学本身服务的。无论其设计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使用多年,但整体运用水平不高,多数教师只是做到将图片、音像及文字材料按照事先准备的提纲整合在一起,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挖掘、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对信息的分析选择、信息的再次加工、信息的合理利用仍然处于初级状态,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要求。另外,多媒体技术与教

二、目前,普通高校中多媒体技术与各类课程

有机结合,以它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和丰富性,改善了教学环境,提升了教学效果,为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多媒体技术与艺术欣赏课程的有机结合,更为高校非专业艺术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是,多媒体技术将课程中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聚集起来,通过整合构成一种声画并茂、视听全面、动静变化的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营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学习环境。它以生动活泼的画面、富于趣味以及声情并茂的展示,彻底改变了过去欣赏课中音乐欣赏只靠录音机,美术作品只有少数范图,教师只凭一张嘴介绍分析作品的尴尬局面,使课堂变得更富吸引力。

二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容纳更多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除了各类艺术作品之外,还有大量的涉及艺术学科前沿和新艺术潮流等信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超越时空的新的艺术世界,拓展了认识艺术、感悟艺术、理解艺术和研究艺术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视听等感觉器官,强化了艺术学习的效果。

三是,多媒体技术为艺术作品的欣赏提供了多样的呈现方式,无论是音乐作品还是美术作品都可以以更多的形式引入课堂,比如对于绘画作品欣赏,既可以直接用多媒体展示作品进行介绍,也可以用有关于作品的故事等视频播放展开,还可以借助一些有关的音乐材料加以展示等,这些多样化的引入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快进入课程情境,从多个侧面和角度去感受和体会,从而获得对作品的感悟,更好把握作品真正的内涵。

四是,多媒体技术所具有操作的快捷性,既使某些教学环节得以精简,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又可以将经典艺术作品反复呈现,为学生接触艺术作品提供充足的机会,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教学效果。尽管多媒体技术在艺术欣赏教学中优化了学习环境,拓展了学习空间,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不断地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其缺陷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教师教学主导性被弱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总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预设将课程相关信息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在上课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关于教学内容和授课过程的框架,上课时教师基本上按照这个框架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的,这很容易使教师受到束缚,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削弱教师教学主导性的发挥。对于艺术欣赏课来说,如果按课件设计依次呈现教学内容,本来应有的教师现场的即兴表演、示范、演讲、讨论等就会被一些已经安排好的音像以及现成的结论展示所取代,表面上看似乎热热闹闹,实际上把教师讲课变成了课件演示,教师成为教学中的配角,失去了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的地位,与学生失去了互动和交流,拉开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毫无生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信息量繁杂引发审美疲劳。的确,多媒体技术巨大的信息容纳功能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学习的空间,改善了学习环境,但是过多地采用音乐、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材料来充实和补充教学内容,必定会造成教学内容的繁杂,重点内容无法突显。有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展示更多信息,只能加快速度,从而忽视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节奏,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感悟艺术作品,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艺术相关问题,艺术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不仅无法抓住重点,反而会丧失兴趣,引起审美疲劳。

三是,忽视课程内容关注外在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有些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课件本身的形式上,比如模板的选择、图片的运用、音乐的穿插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与变化,力求课件形式的完美,甚至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意中牺牲一些相当重要的内容,为课件而课件,逐渐模糊了教学目标,远离了教学内容,只能给学生留下课件精美的印象,对于应该了解的艺术作品及其深层含义仍然一无所知。

四是,课后设计缺失。目前多数多媒体教学只注重课前的备课及教学设计,只要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整理出来,并结合多种信息组合在课程中呈现出来就算结束了,至于课后学生如何进行复习,如何进行课后的拓展学习,如何完成作业,如何进行平时的考核,教师很少关注,因而也很少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去考虑这些问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课堂学习艺术的时间毕竟很有限,留下的课后时间和空间的空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不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使一些教师忽视了它真正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更明确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是结合教学内容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为教学本身服务的。无论其设计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使用多年,但整体运用水平不高,多数教师只是做到将图片、音像及文字材料按照事先准备的提纲整合在一起,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挖掘、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对信息的分析选择、信息的再次加工、信息的合理利用仍然处于初级状态,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要求。

四、另外,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设计结合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设计的结合仅限于课堂内容,既缺少对技术运用前的充分准备和认真思考,又缺乏课后多媒体技术如何发挥更大作用的探索,即在欣赏课教学设计时对如何全面发挥媒体技术的作用还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无法展示其更多优势。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改善艺术欣赏课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充分关注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应该体现于整个的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备课时教师应将学生实际状况、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技术通盘考虑进行教学设计,要特别注重讲授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同时要对教学中不同知识如何展开以及音像图片等信息的穿插运用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媒体制作时必须进行认真考虑。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媒体播放和展示的进度,同时可以改变策略,或者采取现场示范演唱的方式,或者邀请同学演唱的方式,或者以提问研讨的方式等调整教学节奏,为学生营造一个深入体验艺术作品的空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要利用多媒体所包含的各类信息引导学生加入到对艺术问题的探究和讨论中来,比如,在讨论戏曲面具创作的基本规律时,通过媒体展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面具,引导学生对面具及人物特征之间关系进行思考和讨论,得出面具创作的基本特征,并结合这一认识让同学们自己设计面具,在整个过程中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二是,开发多媒体艺术实践功能。要改变欣赏课教学中单一地展示音像图片资料、边看边讲解的程式化授课方式,应该在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多设计一些艺术实践的环节。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亲自实践,动手画一画才能感受到笔墨的魅力,才能了解色彩的和谐,才能明白构图的独特;拍过照片才能了解光线与色彩变化的微妙关系,等等。也就是说,艺术实践是欣赏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被忽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自拍视频制作、卡通动漫的制作以及微电影的拍摄等,还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媒体进行新的绘画、歌曲等作品的创作。这些实践活动巧妙地把学生的实践体验和鉴赏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对美的体验,激发其想象力,提升其创造力。

三是,进一步研究和挖掘多媒体技术的潜力,使其应用在课内外全面展开。高校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欣赏课多数为选修课,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课程时数都非常有限,只关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发挥作用还远远不够,应该让其在课外自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都是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活动的重要时空段,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积极开发多媒体技术,努力创建课外的艺术学习新环境。可以通过建立艺术学习网络平台,将课程介绍,课件以及相关学习内容放到网络上,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设置艺术论坛,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某些艺术问题展开讨论,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借助网络建立学生学习考核评价电子档案,既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能够帮助教师公正地进行学习考核。另外,可以将更多艺术学科研究最新动向及当前流行的新艺术介绍等信息引入,让艺术欣赏不只停留在经典作品上,还能够跟上时代的变化,让学生打开眼界,真正爱艺术,懂艺术,学会用最美的心创造未来的人生。当然,还可以利用网络传递学生自己的文化艺术活动信息,比如社团文艺活动、专家讲座实况、学生的艺术作品展等。一句话,就是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让艺术学习全面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形成更符合学生及学校实际的艺术教育的良好环境,为学生艺术素质的提升发挥更好的作用。

四是,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升教师媒介素养。媒介素养简单说就是我们面对各种大众传媒信息时的理解、评价、选择、创造、加工等能力,这其中辨别选择能力和创造制作能力对承担艺术课程的教师尤其重要,因为目前各种媒介为艺术欣赏课程提供了众多的信息和素材,从艺术作品到各种评论,从艺术发展趋势到各种新艺术等应有尽有,极其繁杂,筛选和利用信息的问题就成为一个关键。艺术教师首先应该参加相关培训进一步提高对媒介的认识,正确理解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学会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媒介信息,以减少负面信息的影响。其次,是要有意识地多接触媒介传播信息,积极利用各种方式交流信息、知识和经验,加强信息互动以及提升对信息的辨识能力,以便筛选和利用。再次应该接受专门的媒体技术使用的培训,全面提升对媒体技术的运用和开发能力,更好为教学服务。最后,除了艺术方面的知识和素养以外,还应学习其他相关方面的知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这也是强化媒介素养的重要基础。

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5篇

课题名称:

舞蹈艺术欣赏

—— 一门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课程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了诸多发展趋势,包括: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技术革命、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人类生存方式、文化价值观念 、文学活动以及艺术文化等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

我之所以会选择《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作为我关注的问题,是因为我觉得,在这个变化多彩的社会中,我们这些正处于毕业阶段的高师音乐系学生应多学习专业以外的多面知识,以不变应这万变的复杂社会。

虽然《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并不成为我们系的一门必修课程,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专业课程。“舞蹈艺术欣赏”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是如此的紧密,对舞蹈中各种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对音乐系不同专业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从我自身的体会来说,舞蹈艺术欣赏对学习舞蹈专业很有帮助,对舞蹈艺术作品的反复领悟、探究、剖析形式美以及构成美的技法,不仅直接培养了舞蹈艺术欣赏能力,为自己的表演和创作寻找到坐标,而且对舞蹈专业工作者来说,也是一种受教育的过程,是开阔眼界,学习并借鉴他人舞蹈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变化万千的舞蹈世界中不仅要通过自身的实践,还要多看、多听、多鉴赏,因此,《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必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更要成为我们音乐系的一门核心课程。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一、开头

⒈由学习者在《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中的课堂表现引发我对学习者的调查;

⒉学习者的态度是由于《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本身的几大特殊性所导致,分别是:

① 学习者——本系各个专业学生;

② 课程时间的安排——大四的第一个学期;

③ 课程的性质——非必修(选修)的专业课程;

二、⒈ 舞蹈艺术欣赏的概念;

⒉ 分析舞蹈艺术欣赏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⒊ 特别提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对舞蹈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⒋ 从感知方面来谈欣赏舞蹈的三个层面 :

①形象感觉 ②体验想像 ③探究领悟

⒌舞蹈艺术欣赏的审美价值;

三、结尾

呼吁全系学生要用更为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 为什么《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不能得到重视?

2. 什么是舞蹈欣赏?

3. 舞蹈艺术欣赏与其他艺术有没有关系?

4.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对专业学习者有没有作用?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网上、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

2、请教指导老师黄平副教授,确定选题方向;

3、与同学共同讨论本课题,互相交流意见;

4、写好开题报告;

5、根据已选题目进一步搜集资料,并拟好论文提纲;

6、论文写作;

7、论文修改并定稿。

进度安排:

1、9月10日——10月30日 依据论文参考选题,作好论文先期搜集工作;

2、11月1日——11月20日 选题,写开题报告;

3、11月24日——05年3月6日 开题报告定稿,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

4、3月6日——3月20日 论文写作阶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5、3月20日——5月10日 修改论文阶段;

6、5月10日——5月15日 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田静主编 《中国舞蹈名作赏析》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490-1999

[2] 汪流 《艺术特征论》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

[3] 科林伍德 《艺术原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4] 选自《全国舞蹈教育研讨会文集》中黄小明著《试论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 》

[5] 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6] 贾作光《贾作光舞蹈艺术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7] 于平著 《中外舞蹈思想教程》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4

[8] 王宏建主编 《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相关推荐:

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艺术欣赏;情感体验;感知;想象;移情;共鸣

1 概念

1.1 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就是通过欣赏主体(观众,读者)对欣赏对象(艺术形象、艺术意境)的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由浅入深,情理结合,得到审美愉悦和陶冶。

1.2 情感体验

1)情感。情感是指对情绪的主观感受或主观体验,是个体对自身精神需求和人生价值体现的一种心理过程。

2)体验。体验是个体亲身的体会、精微的体察,又带有经历的反省、察验和深刻的感受,它是主体独特的觉知,是心理活动中的一种主观成分。

2 理论

2.1 艺术欣赏中的心理过程

艺术欣赏的审美认知过程,是按照“欲望――感知――想象――移情――满足”的心理模式来建构的。从这一心理结构可以看出,人的欲望是艺术欣赏的心理动因,人的感知、想象、移情、理解艺术欣赏的心理要素,人的满足是艺术欣赏的终结。在这一心理运动的感知、想象等心理要素在欲望的支配下,从欣赏对象中选择和捕捉与欲望需求相对应的审美信息进行交流和认同,使自我在心理上获得平衡和满足。作为艺术欣赏心理动因的欲望,主要包括求美欲望、认知欲望、情感欲望和道德欲望几种。

感知是艺术欣赏的基础。色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说的是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是通过视觉、听觉等不同器官的作用而发生心灵感应的。感受能力就是个体心灵对感性存在形式的外在意蕴的敏感程度,感受能力强的个体对艺术作品有着优越的敏感性,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的深层意境。例如,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要求对音响、艺术组合、音乐形式的总体感觉良好;对视觉艺术的欣赏要求对审美感觉的整体把握,这往往构成直觉感悟的前导。这里的感受能力只是基于对象表层的心理活动,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在它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进一步探知,从而发生第二信号系统连锁性的反应。这就是从感觉越入知觉的过程,个体通过自己的认知图式对艺术作品的各部分和属性进行整体的反映,在求索作品呈现的物态化意象的同时,通过理性的参与,获得艺术作品的内层意蕴的领悟。

想象和移情是对感知的升华过程,是艺术欣赏的关键。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以对作品的感知和作品本身内容提示为出发点,以个人经验为基础,把欣赏者的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统一起来,形成新的作品意象。移情是把自己对某事某人的情感转移到当前事物上来,善于移情的个体能够产生由联想到的经验诱生出的喜怒哀惧的情绪体验。这正是“一百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以上的心理过程使欣赏者的各种欲望得到了满足,从而使自我心理上获得平衡和满足。

2.2 艺术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1)情感体验的核心――共鸣

所谓共鸣,就是欣赏者在对欣赏对象的具体感受的基础上,进而深深地被欣赏对象所感动、所吸引,从而在欣赏主体与欣赏对象之间,从情感、意志到思想达到了契合一致。这时,欣赏者与创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爱其所爱,憎其所憎,同悲欢,共休戚。当我们把感知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某质上时就会唤醒我们的“预备情绪”,将我们引向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瞬息生活”,这标志共鸣情感的到来,达到了与艺术创作者的心境共鸣。欣赏者对欣赏对象进行情感体验时,必须达到某种程度的共鸣状态,才能获得对欣赏对象的深入把握和领悟,真正受它的感染。

(2)情感体验的主要方法

情感体验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情感体验,即对客体内涵的充分理解,准确把握感知上的体验;二是建立在想象与联想基础上的体验;三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体验,要去寻求情感体验的依据,这种方法理性多于感性,有助于体验的深入和内涵的把握。

2.3 在音乐、文学、影视艺术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1)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感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也是一个产生共鸣的过程。可以说,音乐欣赏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交融的过程,再音乐欣赏中,作为客体的音乐作品将自身的感性特征呈现给欣赏者,以丰富多变的音响作用于人的听觉;作为主体的欣赏者不断的将自身的情感和想象投放到作品中,用幻化的意象去充实音乐的内涵,于是各种情感体验产生了。当我们听到阿炳的《二泉映月》时,深沉回环的旋律,徐缓多变的节奏,仿佛是一位流浪艺人讲述自己的不幸身世,倾诉自己的痛苦和愤懑,当那种苍劲悲凉的音调和欣赏者的情感经验结合时,主客体情感迅速交融,而逐渐形成共鸣,于是,同情之心,反抗之情油然而生。而当我们听到歌剧《卡门》中的《斗牛士进行曲》时,紧凑的节奏,辉煌的音响,表现斗牛士埃斯卡米罗在热烈的掌声中入场那种昂扬的斗志和兴奋的神态,使欣赏者不自觉的感到热血沸腾,精神振奋。

(2)文学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人具有七情六欲,接触外界事物必有所感,而有感必有吟,有吟必有情,这是自然的客观存在。这种存在又因其强弱深浅形成不同的情感力量存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所以切实抓住和体验文学的情感,是文学鉴赏的核心所在。文学欣赏中的情感体验来源于人的需要,人有三大精神需要,求知、审美、交往,文学欣赏活动是人的审美天性的一种体现,它有以下几种心理起因:自我认同的满足、现实缺憾的补偿、情感交流的合群、归属、自我价值的提升等。有了以上几种心理起因,欣赏者就会在文学欣赏中更易与作者产生某一方面的共鸣,他们的情感交融也使欣赏者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当我们读朱自清的《背影》时,通过对父亲爬月台时背影的描写,我们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期待以及恋恋不舍之情,从而想到我们的父亲,一种感恩、崇敬、甚至是愧疚之情油然而生;当我们读到诸葛亮的《出师表》时,又被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而深深感动;我们会为宝黛之间的爱情扼腕,也会为岳飞精忠报国而感叹。正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体验和经历:爱情的温馨、离别的孤独、不幸时的忧伤愤懑,所以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很自然的找到了宣泄和共鸣。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不仅使我们领略到作品的佳美,也使我们获得一种愉悦心神的精神享受。

3 结论

“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对艺术的欣赏即是通过欣赏者与艺术家的对话来达到二者之间情感的共鸣,从而使艺术作品的价值得以升华,也使欣赏者得到心灵的享受和慰藉。我们要在生活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增加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以达到更好的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杜书瀛.谈艺术欣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35(03)

[2]李亚娟.艺术欣赏过程中儿童的情感体验[D].优秀硕士论文.

[3]邓琴蓉.试论散文欣赏中的情感体验[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0,21(04).

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改革;考核方式

音乐欣赏课教学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欣赏教学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是整个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

年轻的大学生不可能都有很好的歌唱水平,很高的演奏技巧,很强的识谱能力,学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音乐家,但他们每个人都有欣赏音乐的权力。他们都有艺术欣赏的需要,有参与艺术欣赏活动并获得审美愉快的权利。

如何使学生从欣赏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产生对音乐的喜爱,从中得到乐趣,是音乐教师不遗余力的追求。笔者在近五年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大胆创新,初步尝试一些教学改革。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讲述、学生用耳朵聆听。主要依靠教师讲述音乐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所欣赏的音乐内涵。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传承了多年。它的优势在于教学效率较高,课堂秩序较好。但也存在不足,例如,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注意力不能集中。

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让学生不仅用耳朵聆听音乐,还要学会用心灵感受音乐,用语言来表达音乐的魅力。大学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正处于青春洋溢的活跃时期,他们对音乐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个性的追求。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只是单纯的讲述者,而更应当成为正确的引导者。要积极鼓励学生,无论多么复杂的音乐,都是心灵的表达。让他们尝试着全身心投入地聆听,细细地品味,大胆地想象,真诚地交流,把音乐转换成语言,描述音乐带给自己的心灵体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受能力,同时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交流各自感受的时侯,陶冶了情操,提升了个人的艺术修养与品位。

二、教学内容的扩展

经典的音乐曲目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必然有着它独特的魅力。然而,当我们的脚步跨入新世纪的大门时,禁不住回首遥望,20世纪这一百年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在音乐的领域里,人们面对丰富多彩、标新立异、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音乐,是那样的惊讶和迷茫,向往和期待,困惑和不解。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把音乐的感官表现发展到了极致,音乐语言既有的传统表现手段几乎用尽。这时,创立新的艺术观和新的音乐语言就成为必然了。在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经典作品的基础之上,尝试着把音乐题材和内容不断拓展,加入更多新鲜的、具有时代特点的音乐形式,比如流行音乐、民族音乐、音乐剧、电影音乐等等。

传统的音乐欣赏教材,内容比较陈旧,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大学生日益更新的欣赏要求。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情感充溢,活泼好动,内心生活趋于复杂,审美心理趋于浪漫,这种心理特征使得他们大为喜爱艺术,艺术欣赏的需要更为强烈。因此,在这些经典音乐的基础之上推陈出新,让学生不仅能欣赏到传统经典音乐曲目,更加能够满足他们追求时尚,跟紧潮流的时代要求。寻找最能代表时代特点的流行音乐,并在欣赏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魅力所在,激发他们追求欣赏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艺术、对生活的热爱。

三、考核方式的创新

音乐欣赏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在考核方式上采用了传统的写论文的方式。但是,这种考核方式存在着非常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弊端,学生普遍存在从网络上下载、抄袭论文的现象,几乎很少有学生能够真正写出自己的见解,因此考核效果很不理想。

据此现象,笔者先是将考核方式改为闭卷考试。所谓闭卷考试,就是教师出题,印刷试卷,学生闭卷答题的模式。但是,这门课程本身就是选修课,学生的考核效果依然不理想。最终,笔者将考核方式改为听辨欣赏的考试方式。所谓听辨考试,就类似于英语听力考试,把音乐作为考题让学生欣赏,然后写出对于该音乐曲目的的了解。改革以后的考核模式更加适应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效果。这种考核方式,学生也很喜欢,它更简便、直接地让教师了解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程的掌握情况,以及每个学生不同的理解程度,效果很好。

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艺术公选课 教学改革 措施与策略

近二十年来,我国高校扩招导致了整体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水平没有明显的提高,究其原因很多。很多高校在开设全校公选课程上严重缺乏艺术类选修课,学生就是想选修艺术欣赏课程而不得,即使有几门艺术类选修课也是僧多粥少,供不应求。还有一些艺术教师只不过把公选课当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因而缺乏积极主动性,不能保质保量完成。有的艺术学院从事艺术教学的领导与教师压根懒得开设艺术公选课,因为他们总是忙于自己的专业教学与创作,无暇顾及选修课的教学,也没有精力来开设艺术选修课。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没有真正重视艺术选修课的学习,往往都是因该课程轻松自在,容易混学分。总之,艺术公选课在高校的开设与教学很不理想,艺术公选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校艺术类公选课开设的现状与教学状况

首先是艺术公选课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于很多高校的领导对于艺术公选课的开设不够重视,因而缺乏严格统一的审核标准和规章制度。艺术专业教师对选修课不感兴趣,或者忙于自己专业教学与创作而无暇顾及。一些非艺术专业的教师仅凭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意开设,诸如电影艺术欣赏、书法欣赏、摄影欣赏之类的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艺术选修课程又缺乏标准的规范,教学内容随意性很大,没有一个统一规范化的课程统筹安排,致使艺术公选课程设置混乱无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在教学方面,很多教师为了教学环节的轻松,往往都是开设一些艺术欣赏课程,而不是具有一定深层次的艺术鉴赏类课程。很多艺术选修课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在上课时随意性非常大,教学内容不紧凑、无条理、没有深度。上课疏于对学生出勤的管理,致使课堂旷课、迟到者很多。大部分学生在选修课堂上也不很认真学习。第三,艺术选修课师资上出现的问题。很多艺术专业教师为了完成学院规定的选修课教学任务,为了职称评定和课时的需要而被迫开设艺术选修课,因为教学情绪不高,普遍存在应付教学的情况。加之教师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没有形成一个高质量的稳定的艺术公选课的教学队伍。第四、艺术公选课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导致公选课成为教学管理的盲区。因为艺术公选课开设的时间大都安排在晚自习、周末或双休日,是教学管理的真空,很多学生无缘无故随意旷课、逃课。教师也认为公选课无所谓,疏于管理。教师本身对该课程的不重视,自己随意调课、停课,教学无计划,备课不认真,教学不规范,期末考核也只是写点小论文走过场而已,因而教学质量得不到任何的保障。

二、高校艺术公选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高校各个专业教学都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专业性质特点,往往他们的思维都是逻辑性很强,而情感性思维较为缺乏,他们需要通过艺术选修课加以培养情商,因此为他们普及艺术知识,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更为急切需要。对于文科类专业学生来说,虽然他们不缺乏情感性的思维,但是他们很难在本专业课程中学习到艺术知识和艺术欣赏。为张扬大学生的艺术个性,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就需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启迪创新精神,提升创造能力,都离不开艺术修养的提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必要懂得一些艺术理论知识和艺术修养,这种综合素质的提高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音乐、美术、舞蹈、喜剧、影视等艺术类欣赏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艺术熏陶之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和品德的修炼。

加强高校艺术类公选课的改革有利于学校推进全面的教学改革进程。一个高校办学水平的高低,从它开设的艺术类选修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就能衡量出来。只有真正重视艺术类公选课的教学,才能启迪学生的思想和才智,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人文素养。把艺术类公选课重视起来,形成特有的教学优势,才能促进其他课程的教学全面改革。艺术类公选课教学与相对稳定的各个专业课程教学完美结合起来,彼此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推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高校艺术公选课教学的改革,也有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得学生的身心教育更趋于健全。大学教育不仅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的培育,把各个专业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增加学生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更好地适应现代大学教育。加强高校艺术公选课教学的改革,还可以把整个学校的校园艺术活动带动起来,积极开展校园文化节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出一种和谐、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气氛。

三、高校艺术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与策略

1、加强高校艺术公选课的课程体系建设。针对很多高校艺术类公选课课程建设不完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种状况,加强艺术类公选课课程建设势在必行。对学院艺术类选修课进行调研和论证,调研学生对于艺术选修课的需求情况,调研艺术学院教师开设选修课的兴趣、意愿和能力,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加大艺术类公选课教学软件和硬件设备建设,鼓励从事艺术专业教学的广大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选修课的教学,激励他们积极开设艺术类欣赏课程。作为学校要实行统一规划艺术类公选课课程体系,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学科、多领域的艺术公选课课程系统。如美术类课程可以开设中国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中国民间艺术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鉴赏等多门课程;音乐类课程可以开设中国通俗歌曲鉴赏、中国流行歌曲鉴赏、中国民间音乐欣赏、中国器乐鉴赏、外国音乐欣赏等课程;还可以开设世界经典摄影图片鉴赏、中国舞蹈艺术鉴赏、中国传统戏剧鉴赏、中外电影艺术鉴赏等等一系列艺术类公选课课程。这样就能大大满足全校学生对于艺术类公选课的需求,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作为承担艺术类公选课教学的教师要不断优化艺术课程体系,丰富艺术选修课的资源,积极探索和改革艺术类公选课的教学内容。

2、加强艺术公选课教学质量的监控与管理。针对当前学生把公选课当成了混学分的课程、教师把公选课当成走过场的现状,学校要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对艺术公选课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首先要强化教学质量监督机制,有效掌控艺术公选课课堂教学状况。随着教室教学监控设备的不断完善,一般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艺术类公选课的教学,教室内大都具有摄像头监控教学,学校可以好好利用这一手段对公选课教学实施监控,不让公选课教学流于形式,杜绝教师随意停课、旷课、迟到早退现象的发生,也杜绝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随意放映与课程不相关的电影视频。当然这一做法有些被动,不能很好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但也不失为监控的唯一可行办法。师生惧怕教室摄像头的监控,就会认真完成教学与学习任务。其次,一些教学领导可以随机去各个公选课课堂上听课或抽查,也是促进艺术选修课教学监控的一个办法。第三、教务部门要严把艺术公选课教学质量关,可以组织专家和督导员随机课堂听课、打分,确保艺术公选课教学的严谨性、科学性,要求教师要有艺术公选课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讲义、教学课件等。同时要求教师必须确保课堂考勤制度,杜绝学生旷课、迟到、早退现象。

3、加强艺术选修课课堂教学和考试改革。教师在艺术公选课教学中,要改变以往那种只是简单的艺术欣赏形式,要结合美术、音乐、舞蹈、影视等各种学科的特点,坚持基础知识的讲授与艺术欣赏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对艺术基本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审美能力。在课堂教学上辅以艺术实践、艺术观摩、艺术展演、专题讲座等形式,将艺术选修课上得丰富多姿,趣味盎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互动环节,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另外还要加强考试制度的改革,一般教师在期末叫学生随意写一篇论文上交,就算公选课的结课总成绩了,这种做法太敷衍了事。学校可以采取统一安排试卷,统一组织考试的方式,让学生对平时学习不敢掉以轻心,更不敢随意旷课。同时教师做好平时考勤制度,把平时出勤率作为期末成绩的主体部分,让学生在心理上重视艺术公选课平时的学习。

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阅读习惯 论述文解题 技巧

一.强化学生的答题习惯

1.静心读题的习惯

俗话说:“心不静不读书”,很多学生在高考的过程中都存在一种偏急的心态,主要是担心答题时间不够,再加上论述文难懂,而不能静心的认真阅读。因此,教师要强化学生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疏解学生紧张急躁的情绪,要求学生静下心来耐心把文章看完,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提高阅读效率。根据近几年广东语文高考论述文的解题经验,发现很多时候答案就在文中,只要静心阅读,细心分析筛选就找到答案,如果阅读时心浮气躁往往容易看漏重要信息,影响答题效果。

2.带问阅读的习惯

在平时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初读论述文时毫无目的,第一次读只是出于答卷的本能――看内容。这样阅读对答题毫无帮助,也浪费时间。因此我们强调学生阅读论述文时,一定要先看看解题要求,了解文章的大致思路和关键内容,根据所要回答的问题,再带着问题去阅读,在边读的过程中边划起相关内容,如找出文眼、中心句子、关键字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3.分析比较的习惯

对题目进行认真分析比较是正确答题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对论述文的选择题就要强化分析比较。从过往的广东高考题研究可以看出,论述文选择题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项意思都相近,只有一两个字的差别便扭曲了句子的原意,有时因果颠倒、无中生有或张冠李戴,容易混淆学生的判断。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学生一定要勤于分析比较,多加思考,实在是无法分辨的,一定要多读几遍,在原文中找到正确答案为止。

二、运用技巧准确把握文意

学生知识面和阅历的局限性,加之论述文的理论较强、专业词汇较多,不容易把握论述文的文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技巧分析文章,解决这一难题。但是教师之前应该向学生强化议论文的结构规律知识: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让学生清晰分析思路和方法。

我们以2007年广东高考题论述文《创新与想象》为例,指导学生如何“读懂”。

1、首先整体阅读文章,把握语言材料,弄清文章结构、中心论点、论证结构的特点、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的特点、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分析文章新见解、新技术、新成果等,阅读时还要了解文章说明的对象的价值、作用、意义。

2、辨别文章重要文句,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等。理解文章的主要思路、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议论文的中心句或分论点多数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如在《创新与想象》中,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出文章的总论点和分论点,理解本文主要讲艺术和科学二者的辩证关系,感知到作者认为任何的创新都离不开科学的逻辑推理和艺术的想象创造力。

3、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性质、逻辑关系。按照文章的论证结构进行分层、并列,根据文章的内容,紧扣论述对象,分清时间、空间或事物发展来进行逻辑的划分。

在2010年广东语文高考题论述文《不可无“我”》中,文章共有7个自然段,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先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概况每段的大意,概况出①艺术活动中要有“我”的思想感情;②不能忽略“非我”的现实;③艺术创作要从“我”转为“非我”,反映客观现实;④艺术创作中要有“我”的思想感情;⑤以表演艺术辩证“我”与“非我”的关系;⑥艺术欣赏时保持“我”的个性;⑦艺术创作与欣赏过程都要有“我”的体验。通过分析,我们知道第1~3段讲艺术创作中的“我”与“非我”的区分,两者要兼而有之,第4~6段以举例的形式分别阐述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要保持“我”的思想感情,第7段是对4~6段的总结。这样一来,不仅对文章的思路一目了然,又掌握了论证的逻辑关系。

4、辨别文中标志性词语。可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关联词、过渡词、指代词,还有修饰限制词、分类列举的词等。有时表因果、转折、并列、递进或分类分层、举例的词语,也很重要,有利于理清文章结构思路、避免逻辑错误。

总之,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在高考考查定位十分清晰、明确:侧重基本阅读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从语言角度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对论述文作准确的理解。

艺术欣赏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钢琴教学;人文精神;培养;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00-02

人文精神教育理论自20世纪初引入中国,在我国产生了持续不断的影响。然而当下中国却面临着人文精神缺失的倾向,人们纷纷讨论在教育中如何培养和灌输人文精神,一度成为热门话题。如何提高音乐系钢琴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成为论文写作的主要缘由。作为一个高校钢琴教师,笔者一直在课题上倡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钢琴教学和钢琴演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如何加强音乐系钢琴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注重对西方音乐发展史和西方音乐家传记的学习和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另一方面增设文学欣赏、艺术欣赏和历史教育等跨学科人文课程,这样从多视野、多角度来理解和把握人文精神传统。通过对人文精神传统的灌输和培养,必将极大地提高我们音乐系钢琴专业学生的对钢琴演奏的感悟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个人品位和个人修养。

一、人文精神的界定与人文精神的变迁

人文精神(humanism)就是关注人的生活、人的情感、人的审美、人的价值和人的生命强调人性、人道和仁爱的精神特质,强调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以及人的平等、人的和谐。作为一种理想的精神状态,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当代大学生尤其显得重要,将对大学生的人生美好理想的追求提供精神力量,也是人文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凸显“以人文本”,将现代大学教育的人格魅力教育、人格魅力教育和个性魅力教育集于一体,不仅要求大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也要培养大学生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品质,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个人修养。

人文精神主要来自于西方,与东方文明中的家族统治、血缘传承所不同,人文精神对于人的重视高于一般的外在力量。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每个时期是不一样的。古希腊时代的人文精神有其特殊的特点,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对自然万物、人生百态的认识相对较浅,其对人的认识相对来说具有神秘的色彩,加之深受其神话影响,神人同形同性,因而其人文精神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所具有的特色,其人文精神与其信仰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联,对人的重视,对人感情的重视,以及对原始欲望的合理要求体现了古希腊人朴素的人文精神品质。到了中世纪,由于神本主义的影响,其人文精神带有强烈的神本中心主义特点,鼓吹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因而中世纪的人文精神具有某种压抑人性、压抑欲望的反人文精神倾向。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由于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再次强调人性而不是神性,强调人道而不是神道,宣扬平等思想,自由仁爱,反对阶级压迫,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感情,以此反对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和原罪思想,一方面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积极吸收古希腊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想,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积极吸收科学理性精神,崇尚科学和理性也成为人文精神的重要源泉。启蒙主义运动再次把西方人文精神推向高峰,直到20世纪,西方人文精神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与工业化时代到来形成密切关系,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于人不断追求对物质的占有,对财富的占有,因而其人文精神与以前注重物我两忘、精神自由的追求转变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加之科学主义盛行,人文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收到了物质主义的挑战。直到20世纪人们才开始反思过去几百年工业化主导的物质主义时代,人文精神传统的流失,给人们精神上带来的影响,因而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都力图呼吁对人文精神的回归和反思。

二、钢琴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措施

1.注重西方音乐发展史的人文精神传统

作为西洋音乐,钢琴诞生之日起就是充满着奇特、浪漫的历史,钢琴给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审美情趣,人类因为有了钢琴而充满着温暖、快乐的历史。现代钢琴的发明者是一个名叫克利斯托弗利,于1709年发明了钢琴。到了19世纪,钢琴成为风靡欧洲的乐器,经过百十年的改进、完善,钢琴与人类相伴,成为了人们最喜欢的乐器之一,被人称为“乐器之王”。因此,钢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追求创新、追求审美变化、追求人文传承的历史,钢琴的发展贯穿着人类孜孜不倦地超越自我,超越音乐的人文传统。

与此同时,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注重对音乐家传记的教学,这也是培养钢琴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举措。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不仅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一个重要的音乐评论家,创作了多部作品,如《贝多芬传》,通过他的传记,我们了解到一个的音乐家贝多芬传奇的一生,从贝多芬一生中,我们能感受到伟大的音乐天才对于音乐的热爱,从而我们能感受到更多的人文精神的精髓。与此同时,罗曼·罗兰所创作的伟大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部描写一个音乐家一生的小说,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一生为音乐而活,一生为音乐而奉献,是一部音乐长河史,让我们深深受到启发。从罗曼·罗兰的传记和小说,我们也能感受到罗曼·罗兰对音乐有着深深的热爱之情,他渊博的音乐知识和对音乐深刻的洞察与理解,把音乐看成是神圣的和永远的财富,这对我们加强学生人文精神传统的教育就是一个多么感人的例子啊。

2.增设西方文学欣赏与艺术欣赏的课程

大学音乐专业钢琴课程主要有基础专业课和基础选修课,以往我们的大学音乐专业钢琴课程主要集中于专业课的设置和培养,对于人文修养课程投入较少。要提升音乐系钢琴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个人修为,相关人文课程的增加就显得尤为必要。相关人文课程的增设,诸如中西文学欣赏、中西艺术史论等课程的投入,无疑将极大地提高音乐系钢琴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品质。文学欣赏和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旨在凸显以传递人文精神为主,强化对音乐系钢琴专业学生个人品位和文史修养的提高。通过人文课程的设置,以此提升学生感知乐理、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表演、反思和评价能力。通过文学欣赏与艺术欣赏,在钢琴教学过程可以围绕着相关问题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演奏钢琴过程中,插入相关知识和相关背景介绍,使得学生的音乐经验不断得到升华和提升,从而更好地获得感受钢琴的音乐美和创造美以及欣赏美的能力,以及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每一首钢琴曲背后都是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在我们欣赏每一首钢琴曲的时候,结合那个时代的文学、哲学、艺术和历史,对这首曲子形成多层次的欣赏视角,无疑会帮助学生感受创作者和演奏者内心深处的悲欢离合。此外,通过文学欣赏和艺术欣赏等人文课程的增设,学生在全方位感知每个时代的音乐和认知每个时代的变迁,学生反过来投入音乐实践过程中就能更好地认识音乐、享受音乐,并且不断地发展自己、超越自己,使得自己成为富有创作、富有激情的主体,使得钢琴技能培养和审美情趣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三、人文精神的培养对钢琴教学的影响

1.激发钢琴演奏的想象力和感悟力

加强音乐系钢琴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激发学生演奏过程中的想象力和感悟力尤其突出,因为学生有着丰厚的人文功底,则在理解钢琴和感悟钢琴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自信心和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任何一个钢琴天才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后天学习的,纵观所有钢琴大师,他们无一不是博览全书,有着丰厚的学养,在创造音乐的过程中,由于有着深厚的人文精神素养,总是能创作出美妙的乐曲,这与他们丰富的人文功底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又密不可分,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奇特的想象力、感悟力,都与他们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分不开。与此同时,由于注重对钢琴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他们的国际化音乐文化视野和综合学科知识背景则十分丰厚,对于文学、艺术和历史有着独特的理解和积累,因而跨学科驾驭能力对他们理解音乐提供帮助,而国际化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则使得他们对各国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十分深刻,而且有着尊重别国音乐、尊重音乐差异的态度,这无形中对他们钢琴演奏的感悟力和想象力有着巨大的支撑。

2.提高钢琴演奏的个人品位和修养

加强音乐系钢琴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激发学生演奏过程中的个人品位和个人修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人文精神的培养,首先,体现在对钢琴审美能力的培养,美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能力的体现。其次,由于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对钢琴的兴趣也十分浓厚,树立理解钢琴、感受钢琴、热爱钢琴和享受钢琴的兴趣,这是学生终身学习钢琴的内在动力。再次,人文精神的培养还十分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个人情感和体现学生个人的存在价值,这是学生学习钢琴、演奏钢琴独特方式的体现,只有个性发展,才会让学生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最后,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的培养,以及以人文本的音乐情怀,这是学生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又一动力。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每一个音乐学习者首先要学习的。中国是一个注重道德伦理法度的国家,我们的学生需要先从做人开始,正如古人所言,做人在先,学艺在后。任何一门学问,尤其是钢琴的学习和演奏,离不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个人修养作为内在品质,唯有这样,音乐大师才能产生,我们的钢琴教育才得以成功。

参考文献:

[1]邓阿宁.中西人文精神传统之比较.重庆社会科学[J].2005,(4).

[2]许倩.罗曼·罗兰音乐人文关怀的历史启示.音乐艺术[J].2011,(3).

[3]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上一篇:艺术世界论文范文 下一篇:本科美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