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管理工作意见范文

时间:2023-03-18 16:45:57

研究生管理工作意见

研究生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第1篇

第一条:为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毕业生(含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维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凡取得毕业资格的,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就业。

第三条:毕业生是国家按计划培养的专门人才,各级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应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有执行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和根据需要为国家服务的义务。必要时,国家采取行政手段,安置毕业生就业。

第四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贯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的方针。在保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其他国家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工作。

第五条:国家教委归口管理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其他部委(以下简称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地方)负责本部门、本地方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职责分工

第六条:国家教委的主要职责:

·制定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法规和政策,部署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

·组织研究并指导实施全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收集和全国毕业生供需信息,组织指导和管理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

·编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计划,制订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计划和部委、地方所属高校抽调计划;

·负责全国毕业生就业计划协调工作,管理全国毕业生调配工作;

·指导、检查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全国毕业生调配工作;

·指导、检查毕业生就业工作,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部门派遣本地区高校毕业生;

·组织开展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

·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研究和宣传工作;

·检查毕业生的使用情况。

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委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教委的统一部署,提出本部门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工作意见;

·及时向国家教委报送所属院校毕业生就业计划和本部委需求信息;

·组织协调所属院校的毕业生供需信息交流活动;

·制订并组织实施所属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计划;

·组织开展所属院校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

·负责本部门毕业生的接收工作,了解和掌握毕业生的使用情况;

开展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教委的统一部署,提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工作意见;

·负责本地区毕业生的资源统计工作,并按时报送国家教委;

·收集本地区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并及时报送国家教委;

·制订本地区所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计划并及时报送国家教委;

·组织管理本地区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

·受国家教委委托组织实施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并负责毕业生的调配派遣和接收工作;组织开展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

·检查、监督本地区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开展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完成国家教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

·根据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和规定以及学校主管部门的工作意见,制定本学校的工作细则;

·负责本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工作,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地方调配部门报送毕业生资源情况;

·收集需求信息,开展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负责毕业生的推荐工作;

·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提出毕业生就业建议计划;

·开展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负责办理毕业生的离校手续;

·开展与毕业生就业有关的调查研究工作;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职责;

·及时向主管部门报送毕业生需求计划,向有关高等学校提供需求信息;

·参加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如实介绍本单位情况,积极招聘毕业生;

·按照国家下达的就业计划接收、安排毕业生;

·负责毕业生见习期间的管理工作;

·向有关部门和学校反馈毕业生的使用情况。

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

第十一条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由国家教委统一部暑,各部委和地方应按照统一部署具体指导所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第十二条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分为就业指导、收集信息、供需见面及双向选择、制订就业计划、进行毕业生资格审查、派遣、调整、接收等阶段。

第十三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般从毕业生在校的最后一学年开始。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一般应在每年11月—12月向主管部门及有关高校提出下一年度毕业生需求计划,11月—5月与毕业生签订录用协议。

第十五条毕业生的就业活动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毕业生联系工作时间应安排在1月—5月,春季毕业研究生可适当提前。

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毕业生鉴定

第十六条毕业生就业指导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

第十七条毕业生就业指导重点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突出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宣传。

第十八条毕业生就业指导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可采用授课、报告、讲座、咨询等多种形式。

第十九条毕业生就业指导要与毕业教育相结合,教育毕业生以国家利益为重,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自觉服从国家需要,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

第二十条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和《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对毕业生做出组织鉴定。

第二十一条毕业鉴定主要包括毕业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这些基本情况要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对无误后归档。档案材料应在毕业生派遣两周内寄送毕业生报到单位。

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

第二十二条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是落实毕业生就业计划的重要方式。各部委、各地方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负责管理和举办本部门、本地区的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其它部门不得举办以毕业生就业为主的洽谈会或招聘会,举办省级上述活动要报国家教委备案,跨省区、跨部门的有关活动须报国家教委审批。

第二十三条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举办或校际联办毕业生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高等学校在毕业生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第二十四条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未经学校同意,毕业生擅自签订的协议无效。

第二十五条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要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时间应安排在节假日。

第二十六条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不得以赢利为目的向学生收费,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

就业计划的制订

第二十七条国家教委直属学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其他部委所属学校毕业生主要面向本系统、本行业就业,地方所属学校主要面向本地区就业。根据招生“并轨”改革的进程,有关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所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第二十八条制订就业计划的原则:

·遵循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和规定;

·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优先保证国防、军工、国有大中型企业、重点科研和教学单位的需要;

·来源于边远省区的本、专科毕业生,只要是边远省区急需的,原则上回来源省区就业;

·师范类毕业生原则上在教育系统内就业;

·定向生、委培生按合同就业;

·实行招生“并轨”改革学校的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

·毕业研究生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就业;其他类型毕业生按国家有关规定就业。

第二十九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计划每年编制一次,毕业研究生就业计划分为春季和暑期两次编制。就业计划按部委、地方和高校各自的职责分工经上下结合,充分协商形成;有关部委和地方负责审核、汇总所属学校毕业生就业建议计划,并按时报送国家教委;国家教委审核、编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计划。

第三十条毕业生就业计划经国家教委审核下达后,各部委、地方、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调配、派遣工作

第三十一条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和高等学校按照国家下达的就业计划派遣毕业生。派遣毕业生统一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以下简称《报到证》),《报到证》由国家教委授权地方主管毕业生就业调配部门审核签发,特殊情况可由国家教委直接签发。

第三十二条国家招生计划内招收的自费生(含电大、函授等普通专科班)毕业后自主择业,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单位的由地方主管调配部门开具《报到证》。

第三十三条对于华侨和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毕业生愿意留大陆工作的,学校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三十四条免试推荐和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毕业生,在学校就业计划上报后提出不再攻读的,应回家庭所在地就业。

第三十五条符合国家规定申请自费留学的毕业生,要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并按规定偿还教育培养费,经批准后,学校不再负责其就业。派遣时未获准出境的,学校可将其档案、户粮关系转至家庭所在地自谋职业。

第三十六条对残疾毕业生学校应帮助其就业,确有困难的,按有关规定由生源所在地民政部门安置。

第三十七条学校应在派遣前认真负责地对毕业生进行健康检查,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让其回家休养。一年内治愈的(须经学校指定县级以上医院证明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以随下一届毕业生就业;一年后仍未治愈或无用人单位接收的,户粮关系和档案材料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办理。

第三十八条结业生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或自荐,找到工作单位的,可以派遣,但必须在《报到证》上注明“结业生”字样;在规定时间内无接收单位的,由学校将其档案、户粮关系转至家庭所在地(家居农村的保留非农业户口),自谋职业。

第三十九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要在七月一日后派遣毕业生(春季毕业研究生例外)。

第四十条在派遣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改派的,按上列原则办理:

·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用人单位之间调整的,由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审批并办理改派手续;

·跨部委、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整的,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统一报国家教委审批并下达调整计划,学校所在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按照调整计划办理改派手续。

·毕业生调整改派须在一年内办理,逾期不再办理有关调整改派手续。毕业生就业后的调整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办理。

接收工作及毕业生待遇

第四十一条毕业生持《报到证》到工作单位报到,用人单位凭《报到证》予以办理接收手续和户粮关系。凡纳入国家就业计划的毕业生,地方政府不得征收其城市增容费。

第四十二条毕业生报到后,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毕业生所学专业及时安排工作岗位。

第四十三条按国家计划派遣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不得拒绝接收或退回学校。

第四十四条毕业生报到后,发生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处理,不得把上岗后发生疾病的毕业生退回学校。

第四十五条毕业生就业后,其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工龄从报到之日计算。

第四十六条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其档案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工资待遇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但工资标准原则上应不低于国家规定。

违反规定的处理

第四十七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部委、地方和学校就业部门,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建议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不按要求和时间报送生源、需求计划的;

·不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派遣毕业生的;

其他违反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定的。

第四十八条对违反就业协议或不履行定向、委托培养合同的用人单位、毕业生、高等学校按协议书或合同书的有关条款办理,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九条对擅自拒收、截留按国家计划派遣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由其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对有关负责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毕业生,由学校报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批准,不再负责其就业。在其向学校缴纳全部培养和奖(助)学金后,由学校将其户粮关系和档案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不顾国家需要,坚持个人无理要求,经多方教育仍拒不改正的;

·自派遣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三个月不去就业单位报到的;

·报到后,拒不服从安排或无理要求用人单位退回的;

其他违反毕业生就业规定的。

研究生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第2篇

一、领导高度重视,进一步明确改革任务和目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上海市委、市政府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高度重视,明确部署,把制定《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作为2004年十项重点工作的第一项,成立了起草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历时半年多,形成了《若干意见》,并经市委全会审议通过。《若干意见》从上海发展的全局和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了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提出了十二项改革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意见》印发后,上海市韩正市长批示:“此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市发展改革委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2004年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要点”,目前,已印发各区县政府和市各委办局。

二、明确工作定位,加快职能转变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根据市委、市政府“三大一综合”(大思路、大项目、大政策和加强综合)的要求,更加突出综合性、全局性的特征,更加强化综合平衡、统筹协调的职能,更加贴近发展、贴近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改革职能从体制上得到进一步加强。

1.加强发展和改革互动融合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加强综合平台功能,一手抓谋划发展战略,一手抓推进体制创新,坚持在发展中贯穿改革思路,在改革中坚持发展取向,有重点、有步骤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保证各项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2.加强改革的综合平衡和统筹协调功能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注重发挥总体协调指导的作用,加强改革方案的调查研究和系统设计,强化对各部门自主推进改革的综合协调,做好专项改革之间的衔接,梳理区县改革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3.建立健全有效推进改革的日常工作机制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强与各委办局、区县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了联系人制度和定期会议机制。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的年度改革工作意见,坚持编制年度性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强化操作性和年度工作目标。选择若干重点改革进行过程跟踪、实施协调和效果评估,逐步建立改革政策和方案实施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改革工作目标预期实现。

三、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积极推进改革

1.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上海市以电气集团改制重组为突破口,积极推动控股公司和大企业集团改革工作;以投资多元化为主要方向,抓住完善分配制度这一关键环节,逐步深化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目前,上海市正在推动轻工控股公司所属改制企业下放,探索国有控股公司转制改革的多样化模式,推进控股公司的进一步改革。主要做法是:(1)市区联手,形成合力。将现有企业进行分类,将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推向市场,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2)整建制下放。保留完整的资产链、产品链,管理链。(3)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首先选择6家企业在普陀区试点,然后逐步扩大。目前,轻工控股集团已与普陀、青浦、松江等区县签订了有关协议,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下一步将继续多种模式推进控股公司和大企业集团改革,加快企业集团非核心业务和非主营板块的中小企业改制重组。

2.实施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验

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是中央赋予先行推进教育事业加快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机会。上海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工作:探索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推进上海市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部级高职高专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探索建立研究生招生选拔、培养模式和成本分担新机制,以及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和激励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开展专题调研,制定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 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等。目前,浦东新区已列为全国现代学校制度试验区。

3.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上海市抓住中央确定上海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的契机,以文化企事业单位、文艺院团改革为切入点,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一是推进政府机构与文化事业单位的脱钩,加快实现新闻出版系统“局社分离”,加强和改进行业管理。二是组建和筹办上海文化领域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小组及其办公室,推进新一轮文化领域国有资产委托监管和授权经营。三是计划制定实施“文化发展基金会项目资助实施办法”,建立公益性文化项目资助机制和经营性文化项目投资机制框架。四是完成新华发行集团、世纪出版集团和电影集团的改制转制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有关媒体的转制工作。目前,改革正在一批试点项目上着力推进。

4.市容环卫体制综合改革

上海市市容环卫体制综合改革从体制、机制和费制上联动入手,已形成方案并开始实施。基本完成市、区(县)作业服务单位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的工作;组建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统一运作市属作业服务单位,加快实现市容环卫领域事企分开、管理与作业分离;进一步理顺市区街道三级职能分工,下放市容环卫管理事权,实现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推进作业服务企业改制转制,吸引社会单位进入作业服务市场;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招投标制度等各项制度,规范市场行为,加强行业监管;建立单位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促进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市场化。

5.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上海抓住三个关键点来推进此项工作。一是有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成立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及其常设机构,在教育、房地资源等15家公众关注度高、公益性强、公共权力大的部门先行实施政府信息公开。二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扩大“告知承诺”范围,推动市政府公布的38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度;推进企业年检制度改革;深化审批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和专项改革试点;根据国务院公布保留并设定行政许可的500个审批事项,抓紧落实清理,对上海市确需保留的个别事项,提出相应办法;加强后续管理工作,做好行政许可规定清理后的有关管理衔接等。三是继续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综合执法,从原来的10个区县扩大到所有区县;考虑进行上海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机构之间的职责分工;从食品卫生管理领域着手,探索试行经济领域某些方面的综合执法。

6.加快推进郊区“三个集中”

研究生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硕士点 本科生导师制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93-02

本科生导师制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鲜词,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内就有不少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教育制度;国内重点大学如北京大学等也在2002年率先试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到目前为止,全国高校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已超过160所,但大多是有硕士点或博士点的重点高校。而对于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非硕士点高校,由于学科建设薄弱,学校物质条件与软环境条件也较差,学生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在非硕士点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对其进行个性化和专业的指导,无疑更有利于提高本科生教育的整体质量,更加有效地促进非硕士点高校教学科研和素质教育的共同提高。

1 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和特征

本科生导师制是特别针对大学本科生而设立的一种本科教育制度,是由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旨在加强对学生思想、学习、心理和能力等方面的引导,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制定自己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计划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1]。本科生导师制主要特点就是以个性化教育为基本手段和以专业教育为重点。本科生的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以个别引导和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挑选一些实践能力强、学习悟性高的优秀学生,在重点指导其专业学习的同时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1]。

2 非硕士点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和意义

对于具有硕士授权点的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为学校高水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学科发展资源,其所创造的育人环境对学校的整体发展,特别是对教育质量的提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科生在这类学校可享受到学校高水平学科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条件与软环境条件,能够在其中及时地吸取新的思想,掌握新的发展。但对于非硕士授权点的高校来说,由于学科建设薄弱,学生难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在非硕士点高校,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对其进行个性化和专业的指导尤为重要。事实上,非硕士点高校大多是师资较紧张的普通教学型高校,特别自高校扩招以来,随着课堂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与学生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学习管理工作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在非硕士点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不仅可以在制度上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还可以在实践中推动高校的师德建设。高等学校的每门课程都具有育人的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的职责[2],大学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教书匠”,他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导师制可以让教师去深入的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需求,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养,“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教师的敬仰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对高校来说,也有利于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所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推动学生、教师和高校多赢的一种制度。

3 非硕士点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条件和具体模式

本文选取了笔者所在的一所非硕士点高校―― 韩山师范学院(以下简称“韩师”)为例,调查了其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愿望。通过调查,我们认为韩师已具备了实施“本导制”的基本条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多种形式联系学生的制度条件

韩师向来注重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修订了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配套实施文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2011年下发《韩山师范学院中层干部联系教学班级工作意见》,推行中层干部联系教学班级制度,充分发挥党政领导干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推进关爱学生工作。还有已形成制度的“院长早餐会和院级领导接待日”等活动,为学院领导直面学生,和学生直接沟通提供了平台。韩师这种多种渠道、各类层次的联系学生的制度,有助于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3.2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硬件条件

韩师作为一所师范院校,有较完备的基础教学实验条件和多元化的实习实践基地,目前学院有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教育技能实训中心、示范教育实践教学基地、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各类实习基地80个,其中专业实习基地有14个。除了教学实践实习硬件条件之外,韩师还拥有各类科研平台30多个,其中有部级科研平台“粤东分析测试中心和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潮学研究中心”,校级重点实验室“环境化学应用技术研究所和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韩师学生依托这些教学示范中心和实验室,积极参与课外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

3.3 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软件条件

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软件条件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师资力量。近些年,学校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了一系列“强师工程”建设,特别是通过“申硕”建设的开展,与院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现已有4位教师取得了汕头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资格,20位教师取得了华中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资格,7位教师取得了云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资格,学院已累计招收培养了28名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为我院教师积累了宝贵的“导师”经验。除此之外,目前我院已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0个校级重点学科,重点学科的梯队成员大多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是学院获取院外科研项目的主力军,也是启动各类科研平台,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提升学院办学层次的主要力量,这些教师在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都会主动吸收一些优秀本科生参与到实验或调研中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根据我院的办学特点和客观条件,笔者认为可以实行本科生“社团导师制、德育导师制和项目导师制”这三种模式。

3.3.1 社团导师制

大学的学生社团是释放大学生激情与魅力的地方,也是锻炼和展现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平台。韩师现在共有63个学生社团,其内容涵盖文化艺术、学术实践、公益服务、体育运动等,吸纳了近三成的在校大学生。一般在新生入学时期,各社团也开始招募新团员,新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或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加入,社团成员可以是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组成,一般是采用由高年级学生领导或指导低年级学生的组织模式。采用“社团导师制”,将韩师已有的专业教师和学生管理干部进行整合,由专业的导师来指导相关领域的社团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强社团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防止管理上的松散、无序和建设上的低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自由、平等和民主的对话与互动,有意识地进行思想的碰撞、观念的交锋和行动的导引,能够促进社团成员潜质的有效开发和长足进步,培养在某一特定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3.3.2 德育导师制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为本科生配备了专职的思想政治辅导员,专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辅导,但是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同时还承担着繁琐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诸如宿舍管理、助学贷款、评奖评优等,对大学生的思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我院的专职辅导员基本上是按1∶300的师生比配备的,而且都是由一些刚大学或研究生毕业的年轻人担任,在指导比自己只小几岁的学生面前,自然显得经验不足,这些年轻的辅导员平常还要承担着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因此,在我院有必要引入“德育导师制”,借助现已推行的“中层干部联系班级制度”,遴选一批作风正派、热爱学生、责任心强的中层干部担任德育导师,这些中层干部具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一般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由他们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指导将更有说服力,可以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学习乃至生活方面的指导。

3.3.3 项目导师制

大多数本科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感到很茫然,普遍认为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没什么用,对这些专业课没兴趣,完全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被动的去学习。项目导师制无疑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项目,让学生在开展项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自己需要学习什么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有什么用、应该怎么活用这些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项目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设立科研项目,指导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吸纳学生为研究助理,带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这对导师来说可以更好地“以身示教”,把实验平台转化为教学课题,达到更好的说教效果;对学生而言则能使其较早地涉足本学科的实验前沿,加深其对学科理论的消化与吸收,并为其继续深造打下基础。这种指导方式一般是对高年级的优秀学生适用,我院多数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已采用这种方式指导学生,并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助其顺利考上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另一种是为学生自己主持的研究课题或各类竞赛项目配备导师。现在全国大学生各类竞赛项目很多,为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提供了很多平台,我院已制订了《韩山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积极鼓励广大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在科研立项方面走出了一条学院塔台、教师指导、学生唱戏的路子。近十年来,我院已有734项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包括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通过学院立项,并获得资助,其中有360多项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级别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奖。

4 结语

总之,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融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面向地方、面向各行各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涂春花.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新载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3):39-41.

[2] 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5):80-84.

[3] 丁林.高校深入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三个关键问题[J].教育研究,2010(9):106-109.

研究生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对策;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1-0072-03

我国自1991年正式设立专业学位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迅速,已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教育部2009年《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提出了具体工作意见,改变了原有专业学位教育以非全日制在职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的格局。目前,我国已设置工商管理硕士、建筑学、工程硕士等39种专业学位[1],累计招生达到100余万人,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专业学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未来。为了促进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水平稳步提高,必须了解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育现状,积累经验,发现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有针对性地改革制度,采取措施。因此,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能够为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问卷调查设计了工程硕士导师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两种。工程硕士导师问卷共10个问题,分为选择题和主观题,内容包括导师的基本情况、教学方法、学位论文形式、考核方式、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问卷共30个问题,分为选择题和主观题,内容包括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基本情况、培养情况、满意度等几个方面。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汇总表

回收的141份全日制工程硕士调查问卷,涉及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技术、材料工程、软件工程、环境工程、集成电路工程、光学工程12个工程领域,各领域被调查人数如表2所示。

表2 全日制工程硕士各领域调查问卷回收情况汇总表

问卷分析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选择题主要采取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各选项的频数和频率并进行比较;对于问答题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总结出最具代表性的建议和问题。本文将导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有选择地删减部分问题,并将问卷的一些选项进行合并和归类。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基本情况

在基本情况方面,主要了解工程硕士入学考试的总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68.8%的工程硕士认为自己在选择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综合素质”,23%的工程硕士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80.3%的工程硕士认为,他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特色“非常了解”或“基本了解”;67.4%的工程硕士认为,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的选拔方式、考核内容“非常突出”或“比较突出”专业学位人才选拔的特点。可见,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报考前对专业学位的类型和培养目标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环节,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其培养目标的实现。调查结果显示,58.8%的工程硕士认为所学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很适应”或“基本适应”,也有41.2%的工程硕士认为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不太适应”或“不适应”,如表3所示。在课程教授方式上,对于“你所学专业核心课程任课教师主要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可多选)”的答题中,73%的工程硕士选择“课堂讲授”,42.6%的工程硕士选择“案例教学”,46.8%的工程硕士选择“实验、实践”;在同一问题调查教师时,80.6%的教师选择“课堂讲授”,55.6%的教师选择“案例教学”,52.8%的教师选择“实验、实践”。由此可见,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授课方式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案例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也在增加。在对教师的“您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上课和给学术型研究生上课有何不同(多选)”的问题时,33.3%的教师选择“没有不同”,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全日制工程硕士教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表4所示。在“你认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应亟待加强的课程”选项中,59.6%的工程硕士和38.9%的教师选择“加强实践类课程”,31%的教师选择“增加专业基础课”,超过20%的工程硕士选择“加强人文社科类课程”。可见,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的合理性比较一般,应进一步加强实践类课程建设并增加人文社科知识,构建具有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

表3 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情况

表4 教师给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研究生上课的不同

(三)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环节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核心是专业实践,它贯穿着课程教学和论文工作两个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相关文件明确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1]。在“学校、学院以及导师方面是否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问题中,58.9%的工程硕士选择“否”,这直接反映出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环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选择有实践机会的41.1%的工程硕士中,只有57.7%的工程硕士选择提供的实践时间为“2个月以上”。在“你认为实习或实践对你哪些方面提升比较明显”时,“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今后工作的适应”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排在前三位。通过调查发现,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既有导师对实践环节重要性认识不够的原因,也存在缺乏能够有效实习实践机会的企业的原因。

(四)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研究生导师

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双导师制。让有深厚理论基础、较丰富指导经验的校方导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丰富基础理论及一定指导能力的各行业部门的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共同承担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在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关于导师的调查中,所有全日制工程硕士都有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符合双导师制的要求。在对指导效果的调查中,有76.6%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回答“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几乎没有指导”,这直接反映出目前企业导师形同虚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又一重要环节,学位论文的质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硕士培养的整体质量。但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应该有别于学术型硕士。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在“你的学位论文或者你了解到的本领域毕业生学位论文的形式”的问题中,选择“科研论文”、“案例分析”、“调研报告”、“设计方案”的分别占53.2%、17.7%、15.6%、13.5%,这也与工程硕士教指委要求的“学位论文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指导意见相一致。因全日制工程硕士还没有毕业生,因此,没有设置学位论文质量的题目。

(六)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满意度

这部分主要调查研究生对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指导教师以及实践环节的满意程度。在这四个方面,分别有85.1%、78.7%、92.2%、54.4%的工程硕士选择“满意”或者“基本满意”。“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学方式枯燥化,导师的指导不多以及实践对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等。可见,虽然大部分全日制工程硕士对工程硕士教育满意度比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三、完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能否快速高效发展,主要取决于广大研究生导师和各级管理干部对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态度,取决于广大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视程度。在“您对自己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否满意”的问答中,32.2%的导师回答“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只有导师的观念中形成高度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共识,才能从源头上消除专业学位低于学术型学位的偏见。因此,必须通过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导师培训会、导师以及研究生座谈会、管理干部培训会等各种渠道和方式,以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深刻阐释和宣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意义,使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观念深入人心,并自觉运用新的评价标准来看待和衡量新型培养模式。作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也要转变思想观念,走出工程硕士学位含金量低、社会认可度不高的认识误区,要看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势――与市场结合紧密、职业性强、应用性强[2]。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导师

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要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目前,学校导师虽然已经分类建设,但专业学位校内导师工程实践经验缺乏,校外导师理论基础薄弱,缺少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不能完全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已提出“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思路:把学校的教师培养成工程师,把校外的工程师培养成教师。此外,对于校外导师要在工作时间上有保障,对导师的职责包括授课、讲座、论文指导、教育实践指导、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加以明确,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监督。

(三)加强课程建设,重视课程教学

目前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专业性不足、实践性不强、课程量不够、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差别不大等问题。通过第五次全校性教育教学大讨论,在广泛征求企业专家、导师、工程硕士研究生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关于修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提出“工程导向,双师指导,模块设计,强化实践,提高素养”的修订原则。从各学院提交的培养方案分析,新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能够有机结合,能够充分结合行业需求,反映工程前沿;在工程概论和技术前沿方面设置2学分32学时,聘请企业专家开设课程;设立综合素养模块,课程包括工程伦理案例分析、西格玛管理、统计分析方法、生产作业管理、财务报表及其分析、知识产权与法规等,使研究生掌握系统的专业领域知识以及相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提高人文知识素养,从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此外,工程硕士还应该加强专用教材和案例库建设,在一年一度的研究生课程建设立项中给予政策倾斜。

(四)重视实践教学,广泛建立产学研基地

在新修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3年制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训练累计应不少于1年,2年制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训练累计应不少于0.5年。”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实践环节仍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薄弱环节。目前,学校已经建立18个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合作企业达到70余家,但远不能满足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要。今后,一方面,要通过挖潜和扩容等方式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努力为全日制工程硕士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产学研基地的管理制度,与合作企业共同加强对产学研基地的管理,充分发挥校外产学研基地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的积极地位[3]。

(五)加强管理,完善教育规章制度

要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育质量,必须引入科学的管理手段,重视过程管理,实施动态控制,使管理者重视培养质量的意义,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工程人才。目前,我国工程硕士的大政方针与宏观管理层面上,要遵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的领导,日常管理则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执行。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又是相对独立、具有“独特个性”的专业学位体系,因此,我国设立了专门的教育管理组织――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工程硕士政策咨询和质量监督。教育指导委员会还组织了若干专家研究组,以及40个领域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协作组,因此,集中了一批专家、学者,这样在一定制度的保证下,集成了更强的综合管理能力[4]。学校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组织方面已经设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门管理机构,由研究生院负责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制定、组织实施与学位授予工作。但学院相关领域并没有专人负责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包括工程硕士的学生事务等日常工作都与学术型研究生一起由研究生秘书统一管理。此外,在学校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中应设置专门的模块,对专业学位教育进行信息化管理,这样既提高了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也可通过统计信息及时了解学校工程硕士教育的现状,作为决策依据。此外,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培养、学位方面的规则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制定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Z].教发[2009]6号.

[2]潘建波,李安萍,郭登峰.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机遇、挑战、出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

[3]朱永龙,张振刚,张茂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1).

研究生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第5篇

第一条为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毕业生(含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维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凡取得毕业资格的,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就业。

第三条毕业生是国家按计划培养的专门人才,各级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有执行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和根据需要为国家服务的义务。必要时,国家采取行政手段,安置毕业生就业。

第四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贯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的方针。在保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和指导毕业生到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其他国家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工作。

第五条国家教委归吕管理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其他部委(以下简称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地方)负责本部门、本地方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六条国家教委的主要职责:

制定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法规和政策,部署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

组织研究并指导实施全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收集和全国毕业生供需信息,组织指导和管理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

编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计划,制订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计划和部季、地方所属高校抽调计划;

负责全国毕业生就业计划协调工作,管理全国毕业生调配工作;

指导、检查毕业生就业工作,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部门派遣本地区高校毕业生;

组织开展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

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研究和宣传工作;

检查毕业生的使用情况。

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委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教季的统一部署,提出本部门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工作意见;

及时向国家教委报送所属院校毕业生就业计划和本部委需求信息;

组织协调所属院校的毕业生供需信息交流活动;

制订并组织实施所属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计划;

组织开展所属院校毕业生教育、就业指导工作;

负责本部门毕业生的接收工作,了解和掌握毕业生的使用情况;

开展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教委的统一部署,提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工作意见;

负责本地区毕业生的资源统计工作,并按时报送国家教委;

收集本地区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并及时报送国家教委;

制订本地区所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计划并及时报送国家教委;

组织管理本地区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

受国家教委委托组织实施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并负责毕业生的调配派遣和接收工作;

组织开展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

检查、监督本地区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开展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完成国家教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

根据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和规定以及学校主管部门的工作意见、制定本学校的工作细则;

负责本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工作,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地方调配部门报送毕业生资源情况;

收集需求信息,开展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负责毕业生的推荐工作;

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提出毕业生就业建议计划;

开展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负责办理毕业生的离校手续;

开展与毕业生就业有关的调查研究工作;

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职责

及时向主管部门报送毕业生需求计划,向有关高等学校提供需求信息;

参加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如实介绍本单位情况,积极招聘毕业生;

按照国家下达的就业计划接收、安排毕业生;

负责毕业生见习期间的管理工作;

向有关部门和学校反馈毕业生的使用情况。

第三章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

第十一条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由国家教委统一部署,各部委和地方应按照统一部署具体指导所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第十二条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分为就业指导、收集信息、供需见面及双向选择、制订就业计划、进行毕业生资格审查、派遣、调整、接收等阶段。

第十三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般从毕业生在校内的最后一学年开始。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一般应每年11月-12月向主管部门及有关高校提出下一年度毕业生需求计划,11月-5月与毕业生签订录用协议。

第十五条毕业生的就业活动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毕业生联系工作时间应安排在1月-5月,春季毕业研究生可适当提前。

第四章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毕业生鉴定

第十六条毕业生就业指导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

第十七条毕业生就业指导重点进入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突出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宣传。

第十八条毕业生就业指导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可采用授课、报告、讲座、咨询等多种形式。

第十九条毕业生就业指导要与毕业教育相结合,教育毕业生以国家利益为重,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自觉服从国家需要,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

第二十条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教育《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和《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对毕业生作出组织鉴定。

第二十一条毕业鉴定主要包括毕业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这些基本情况要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对无误后归档。档案材料应在毕业生派遣两周内寄送毕业生报到单位。

第五章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

第二十二条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是落实毕业生就业计划的重要方式。各部委、各地方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负责管理举办本部门、本地区的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其它部门不得举办以毕业生就业为主的洽谈会或招聘会。举办省级上述活动要报国家教务案,跨省区、跨部门的有关活动须报国家教委审批。

第二十四条经共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未经学校同意,毕业生擅自签定的协议无效。

第二十五条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要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时间应安排在节假日。

第二十六条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不得以赢利为目的向学生收费,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生。

第六章就业计划的制订

第二十七条国家教委直属学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其他部季所属学校毕业生主要面向本系统、本行业就业,地方所属学校主要面向本地区就业。根据招生“并轨”改革的进程,有关部季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所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第二十八条制订就业计划的原则:

遵循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和规定;

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优先保证国防、军工、国有大中型企业、重点科研和教学单位的需要;

来源于边远省区的本、专科毕业生,只要是边远省区急需的,原则上回来源省区就业;

师范类毕业生原则上在教育系统内就业;

定向生、委培生按合同就业;

实行招生“并轨”改革学校的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

毕业研究生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就业;

其他类型毕业生按国家有关规定就业。

第二十九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计划每年编制一次,毕业研究生就业计划分为春季和暑期两次编制。就业计划按部委、地方和高校各自的职责分工经上下结合,充分协商形成;有关部委和地方审核、汇总所属学校毕业生就业建议计划,并按时报送国家教;国家教委审核、编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计划。

第三十条毕业生就业计划经国家教委审核下达后,各部委、地方、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第七章调配、派遣工作

第三十一条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和高等学校按照国家下达的就业计划派遣毕业生。派遣毕业生统一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以下简称《报到证》),《报到证》由国家教委授权地方主管毕业生就业调配部门审核签发,特殊情况可由国家教委直接签发。

第三十二条国家招生计划内招收的自费生(含电大、函授等普通专科班)毕业后自主择业,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单位的由地方主管调配部门开具《报到证》。

第三十三条对于华侨和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毕业生愿意留大陆工作的,学校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三十四条免试推荐和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毕业生,在学校就业计划上报后提出不再攻读的,应回家庭所在地就业。

第三十五条符合国家规定申请自费留学的毕业生,要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并按规定偿还教育培养费,经批准后,学校不再负责其就业。派遣时未获准出境的,学校可将其档案、户粮关系转家庭所在地自谋职业。

第三十六条对残疾毕业生学校应帮助其就业,确有困难的,按有关规定由生源所在地民政部门安置。

第三十七条学校应在派遣前认真负责对毕业生进行健康检查,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让其回家休养。一年内治愈的(须经学校指定县级以上医院证明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以随下一届毕业生就业;一年后仍未治愈或无用人单位接收的,户粮关系和档案材料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办理。

第三十八条结业生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或自荐,找到工作单位的,可以派遣,但必须在《报到证》上注明“结业生”字样;在规定时间内无接收单位的,由学校将其档案、户粮关系转至家庭所在地(家居农村的保留非农业户口),自谋职业。

第三十九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要在七月一日后派遣毕业生(春季毕业研究生例外)。

第四十条在派遣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改派的,按下列原则办理:

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用人单位之间调整的,由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审批并办理改派手续;

跨部委、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整的,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统一报国家教委审批并下达调整计划,学校所在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按照调整计划办理改派手续;

毕业生调整改派须在一年内办理,逾期不再办理有关调整改派手续。毕业生就业后的调整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章接收工作及毕业生待遇

第四十一条毕业生持《报到证》到工作单位报到,用人单位凭《报到证》到工作单位报到,用人单位凭《报到证》予以办理接收手续和户粮关系。凡纳入国家就业计划的毕业生,地方政府不得征收其城市增容费。

第四十二条毕业生报到后,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毕业生所学专业及时安排工作岗位。

第四十三条按国家计划派遣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不得拒绝接收或退回学校。

第四十四条毕业生报到后,发生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处理,不得把上岗后发生疾病的毕业生退回学校。

第四十五条毕业生就业后,其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工龄从报到之日计算。

第四十六条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其档案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工资待遇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但工资标准原则上应不低于国家规定。

第九章违反规定的处理

第四十七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部委、地方和学校就业部门,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建议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不按要求和时间报送生源、需求计划的;

不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派遣毕业生的;

其他违反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定的。

第四十八条对违反就业协议或不履行定向、委托培养合同的用人单位、毕业生、高等学校按协议书或合同书的有关条款办理,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九条对擅自拒收、截留按国家计划派遣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由其义不容辞部门责令改正,并对有关负责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毕业生,由学校报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批准,不再负责其就业。在其向学校缴纳全部培养费和奖(助)学金后,由学校将其户粮关系和档案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不顾国家需要,坚持个人无理要求,经多方教育仍拒不改正的;

自派遣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三个月不去就业单位报到的;

报到后,拒不服从按排或无理要求用人单位退回的;

其他违反毕业生就业规定的。

第五十一条对利用职权干涉毕业生就业或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工作人员,由主管部门或同级纪检、监察部门依法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五十二条本规定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系批按照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研究生计划招收的具有学籍、取得毕业资格的本、专科生(含招生并轨招收的学生和招生并轨前招收的国家任务生、定向生、委培生、自费生及电大、函授普通专科班学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含统分生、定向生、委培生、自筹经费生)。

第五十三条各有关部委和地方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家教委备案。

第五十四条本规定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研究生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第6篇

第一条为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毕业生(含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维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凡取得毕业资格的,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就业。

第三条毕业生是国家按计划培养的专门人才,各级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应共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有执行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和根据需要为国家服务的义务。必要时,国家采取行政手段,安置毕业生就业。

第四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贯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加强重点、兼顾一般和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的方针。在保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其他国家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工作。

第五条国家教委归口管理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其他部委(以下简称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地方)负责本部门、本地方毕业生就业工作。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六条国家教委的主要职责:

1.制定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法规和政策,部署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

2.组织研究并指导实施全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3.收集和全国毕业生供需信息,组织指导和管理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

4.编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计划,制订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计划和教委、地方所属高校抽调计划;

5.负责全国毕业生就业计划协调工作,管理全国毕业生调配工作;

6.指导、检查毕业生就业工作,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部门派遣本地区高校毕业生;

7.组织开展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

8.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研究和宣传工作;

9.检查毕业生的使用情况。

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委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1.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教委的统一部署,提出本部门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工作意见;

2.及时向国家教委报送所属院校毕业生就业计划和本部委需求信息;

3.组织协调所属院校的毕业生供需信息交流活动;

4.制订并组织实施所属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计划;

5.组织开展所属院校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

6.负责本部门毕业生的接收工作,了解和掌握毕业生的使用情况;

7.开展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1.根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教委的统一部署,提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工作意见;

2.负责本地区毕业生的资源统计工作,并按时报送国家教委;

3.收集本地区毕业生的需求信息并及时报送国家教委;

4.制订本地区所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计划并及时报送国家教委;

5.组织管理本地区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

6.受国家教委委托组织实施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交负责毕业生的调配派遣和接收工作;

7.组织开展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

8.检查、监督本地区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9.开展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10.完成国家教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九条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

1.根据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和规定以及学校主管部门的工作意见,制定本学校的工作细则;

2.负责本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工作,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地方调配部门报送毕业生资源情况;

3.收集需求信息,开展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负责毕业生的推荐工作;

4.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提出毕业生就业建议计划;

5.开展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6.负责办理毕业生的离校手续;

7.开展与毕业生就业有关的调查研究工作;

8.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职责:

1.及时向主管部门报送毕业生需求计划,向有关高等学校提供需求信息;

2.参加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如实介绍本单位情况,积极招聘毕业生;

3.按照国家下达的就业计划接收、安排毕业生;

4.负责毕业生见习期间的管理工作;

5.向有关部门和学校反馈毕业生的使用情况。

第三章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

第十一条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由国家教委统一部署,各部委和地方应按照统一部署具体指导所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第十二条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分为就业指导、收集信息、供需见面及双向选择、制订就业计划、进行毕业生资格审查、派遣、调整、接收等阶段。

第十三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般从毕业生在校的最后一学年开始。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一般应在每年11月-12月向主管部门及有关高校提出下一年度毕业生需求计划,11月-5月与毕业生签订录用协议。

第十五条毕业生的就业活动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毕业生联系工作时间应安排在1月-5月,春季毕业研究生可适当提前。

第四章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毕业生鉴定

第十六条毕业生就业指导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

第十七条毕业生就业指导重点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突出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宣传。

第十八条毕业生就业指导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可采用授课、报告、讲座、咨询等多种形式。

第十九条毕业生就业指导要与毕业教育相结合,教育毕业生以国家利益为重,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自觉服务国家需要,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

第二十条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教委《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和《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对毕业生作出组织鉴定。

第二十一条毕业鉴定主要包括毕业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这些基本情况要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对无误后归档。档案材料应在毕业生派遣两周内寄送毕业生报到单位。

第五章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

第二十二条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是落实毕业生就业计划的重要方式。各部委、各地方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负责管理和举办本部门、本地区的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其它部门不得举办以毕业生就业为主的洽谈会或招聘会。举办省级上述活动要报国家教委备案,跨省区、跨部门的有关活动须报国家教委审批。

第二十三条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举办或校际联办毕业生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高等学校在毕业生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第二十四条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未经学校同意,毕业生擅自签定的协议无效。

第二十五条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要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时间应安排在节假日。

第二十六条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不得以赢利为目的向学生收费,不得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

第六章就业计划的制订

第二十七条国家教委直属学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其他部委所属学校毕业生主要面向本系统、本行业就业、地方所属学校主要面向本地区就业。根据招生"并轨"改革的进程,有关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所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范围。

第二十八条制订就业计划的原则:

1.遵循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和规定;

2.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优先保证国防、军工、国有大中型企业、重点科研和教学单位的需要;

4.来源于边远省区的本、专科毕业生,只要边远省区急需的,原则上回来源省区就业;

5.师范类毕业生原则上在教育系统内就业;

6.定向生、委培生按合同就业;

7.实行招生"并轨"改革学校的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

8.毕业研究生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就业;

9.其他类型毕业生按国家有关规定就业。

第二十九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计划每年编制一次,毕业研究生就业计划分为春季和暑期两次编制。就业计划按部委、地方和高校各自的职责分工经上下结合,充分协商形成;有关部委和地方负责审核、汇总所属学校毕业生就业建议计划,并按时报送国家教委;国家教委审核、编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计划。

第三十条毕业生就业计划经国家教委审核下达后,各部委、地方、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第七章调配、派遣工作

第三十一条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和高等学校按照国家下达的就业计划派遣毕业生。派遣毕业生统一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生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以下简称《报到证》),《报到证》由国家教委授权地方主管毕业生就业调配部门审核签发,特殊情况可由国家教委直接签发。

第三十二条国家招生计划内招收的自费生(含电大、函授等普通专科班)毕业后自主择业,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单位的由地方主管调配部门开具《报到证》。

第三十三条对于华侨和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毕业生愿意留大陆工作的,学校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三十四条免试推荐和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毕业生,在学校就业计划上报后提出不再攻读的,应回家庭所在地就业。

第三十五条符合国家规定申请自费留学的毕业生,要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并按规定偿还教育培养费,经批准后,学校不再负责其就业。派遣时未获准出境的,学校可将其档案、户粮关系转至家庭所在地自谋职业。

第三十六条对残疾毕业生学校应帮助其就业,确有困难的,按有关规定由生源所在地民政部门安置。

第三十七条学校应在派遣前认真负责地对毕业生进行健康检查,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让其回家休养。一年内治愈的(须经学校指定县级以上医院证明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以随下一届毕业生就业;一年后仍未治愈或无用人单位接收的,户粮关系和档案材料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办理。

第三十八条结业生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或自荐,找到工作单位的,可以派遣,但必须在《报到证》上注明"结业生"字样;在规定时间内无接收单位的,由学校将其档案、户粮关系转至家庭所在地(家居农村的保留非农业户口),自谋职业。

第三十九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要在七月一日后派遣毕业生(春季毕业研究生例外)。

第四十条在派遣过程中出现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改派的,按下列原则办理:

1.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用人单位之间调整的,由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审批并办理改派手续;

2.跨部委、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整的,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统一报国家教委审批并下达调整计划,学校所在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按照调整计划办理改派手续。

3.毕业生调整改派须在一年内办理,逾期不再办理有关调整改派手续。毕业生就业后的调整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章接收工作及毕业生待遇

第四十一条毕业生持《报到证》到工作单位报到,用人单位凭《报到证》予以办理接收手续和户粮关系。凡纳入国家就业计划的毕业生,地方政府不得征收其城市增容费。

第四十二条毕业生报到后,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毕业生所学专业及时安排工作岗位。

第四十三条按国家计划派遣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不得拒绝接收或退回学校。

第四十四条毕业生报到后,发生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按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处理,不得把上岗后发生疾病的毕业生退回学校。

第四十五条毕业生就业后,其工资标准和福利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工龄从报到之日计算。

第四十六条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其档案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工资待遇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但工资标准原则上应不低于国家规定。

第九章违反规定的处理

第四十七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部委、地方和学校就业部门,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建议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1.不按要求和时间报送生源、需求计划的;

2.不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派遣毕业生的;

3.其他违反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定的。

第四十八条对违反就业协议或不履行定向、委托培养合同的用人单位、毕业生、高等学校按协议书或合同书的有关条款办理,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九条对擅自拒收、截留按国家计算派遣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由其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对有关负责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毕业生,由学校报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批准,不再负责其就业。在其向学校缴纳全部培养费和奖(助)学金后,由学校将其户粮关系和档案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1.不顾国家需要,坚持个人无理要求,经多方教育仍拒不改正的;

2.自派遣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三个月不去就业单位报到的;

3.报到后,拒不服从安排或无理要求用人单位退回的;

4.其他违反毕业生就业规定的。

第五十一条对利用职权干涉毕业生就业工作或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工作人员,由主管部门或同级纪检、监察部门依法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五十二条本规定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系指按照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研究生招生计划招收的具有学籍、取得毕业资格的本、专科生(含招生并轨招收的学生和招生并轨前招收的国家任务生、定向生、委培生、自费生及电大、函授普通专科班学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含统分生、定向生、委培生、自筹经费生)。

第五十三条各有关部委和地方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家教委备案。

研究生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前的旧中国,研究生教育非常落后,发展非常缓慢。1935年,当时的“国民政府”颁布了《学位授予法》,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硕士生、博士生需在大学或研究所学习,研究两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并经教育部复核通过,才能获得硕、博士学位。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战争状况(内战和抗日战争)各高校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无法实施博士生培养工作,只招收了少量的硕士研究生。从1935年至1949年,旧中国共举行9届学位考试,授予硕士学位232人[1]。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研究生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但经历了坎珂曲折的过程。当国家政治经济发展顺利时,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发展比较顺利,当国家政治经济发展遇到挫折时,高等教育便受到干扰和破坏,发展不够顺利。

一、1949年到1956年,是研究生教育的启动期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全国掀起了经济建设的高潮,国家非常重视各类人才的培养。1951年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大学和专门学院设立研究生部,修业年限为三年以上,招收大学和专门学院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与中国科学院及其他研究机构配合,培养高等学校的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关于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国家文件,目的是为大学培养教师,为科研机构培养高级科研人才。1953年,国家高等教育部了《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暂行办法(草案)》,采取苏联的“导师制”。这两个重要文件的颁布,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见表1)

从表1可见,由于1953年颁布了关于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文件,招生数增加很快。1956年,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要大力培养科技人才,研究生招生数比前两年有较大增加,1956年全国研究生数是1949年的9.2倍,1956年在校生数是1949年的7.7倍,达到4 841人。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也适应并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1957年到1958年,是研究生教育的挫折期

在当时“左”倾思想路线影响下,全国在政治上开展了以反运动为中心的阶级斗争,在经济上开展“”运动,加上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撤走,以及20世纪60年代初国内又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给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困难,教育事业包括研究生教育受到严重破坏。虽然1957年高等教育部制定了《关于今年招收4年制研究生的几点意见》,但由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因素未能真正实施(见表2)。

从表2可见,1957年和195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仅334人和275人,远远低于1956年的招生数。当权者错误的指导思想,社会的波动等因素干扰了教育的发展,导致研究生教育滑坡。

三、1959年到1965年,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探索期

这一阶段,已结束了“反”斗争和经济上的盲目发展。国内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所以1959年以后,研究生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每年招生数都在一、两千人以上。但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其中1963年招生数减至781人,1964年后,又恢复到一千多人(见表3)。

在这期间即1961年,中央政府颁发了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60条”,对研究生培养做了具体规定。1963年,教育部召开了高等学校研究生工作会议,讨论并通过了《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草案)》、《高等学校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几项原则规定(草案)》以及5个配套文件,对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专业设置、外语学习和考试、经费、编制、助学金以及学籍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暂行条例(草案)》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经验,反思了苏联模式存在的问题,如,基础知识不够深厚、缺乏科研能力的训练等弊端;强调“建立和健全研究生培养制度,是我国自力更生地培养较高水平的高等学校师资和科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招生措施”。这一时期为探索中国式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以下几条共识:采取导师个别指导与教研室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纠正了只跟随苏联专家学习一、二门课程的做法;重视课程的系统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结合,同时还要求研究生参加一定的政治学习和规定的生产劳动;在组织管理上,实行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具体培养工作由学校、教研室和导师分别负责;研究生招生计划、专业目录、培养原则、毕业分配等均由国家统一规定。这四条经验对推动研究生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1966年到1976年,是研究生教育的破坏期

1966年~1976年,中国爆发了“”,全国性的“内乱”,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正常秩序,教育事业也深受其害。1966年6月,高等教育部发出通知,宣布1966年、1967年的研究生招生“暂停”。从1966年7月到1976年底,国家高教部、教育部已被解散,处于瘫痪状况,大多数研究生导师被戴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而遭到批判,研究生学位制度被视为“滋生修正主义的温床”受到抨击,研究生招生被中断12年之久。数百万知识青年被赶到农村、工厂去劳动,“”严重破坏了全国的教育事业,导致人才培养的断裂。有些学者把这阶段教育遭到的破坏及笫二阶段教育遭到的挫折,归咎于教育紧跟政治、紧跟形势,是教育“适应论”、教育“功利主义”的结果。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和武断的。教育是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与社会政治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错误路线主导下,在混乱的政治、经济形势下,教育不可能成为一方净土,教育不可能脱离社会、独立于社会之外,我们不能把棍子打在教育和教育机构的身上。

五、1977年到1985年,是研究生教育的恢复期

十年“”动乱结束后,经过拨乱反正,抵制和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思想路线,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方略,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参加经济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教育事业也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研究生教育得以恢复。1977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关于做好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了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应具有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科学实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1978年1月,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197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意见》,决定将1977年、1978年两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合并,1978年正式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全国招考研究生报名人数达6.3万人,招收10 708人;到1980年,全国在学研究生已达2.1万多人(见表4)。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规定我国实行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研究生教育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1981年后,国务院及学位委员会又制定了《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等一系列关于研究生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学位授予的负责单位,学位中新的原则程序,学位的课程、学分要求,论文的答辩流程、规范等。研究生教育迅速恢复发展,走向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采取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培养研究生。除招收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外,1984年开始举办研究生班,培养高等学校师资。在国家计划外,允许接受部门和地方委托培养研究生,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如表4所示,198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突破了2万人,1985年高达4万余人,在校研究生数达到6.7万人。在恢复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度发展过快,研究生培养规格比较单一,重理论,轻实践,忽视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忽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一阶段由于全国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复苏,教育为适应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研究生教育也有了较大发展。

六、1986年至1998年,是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发展期

1986年,国家教委《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提出“稳步发展,保证质量”的方针,明确在控制数量的同时,重点要调整好结构,培养模式应多样化。从此,我国研究生教育开始突破传统的重基础、重理论的单一模式,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发展是硬道理”的鼓舞下,极大地激发了生产力的大发展,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各行各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扩大研究生培养数量”。“完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制度”。“大力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研究生教育在稳步发展,但发展速度较慢,跟不上1992年以后经济迅猛发展的步伐。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了《关于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将硕士生分为国家计划培养硕士生、国家计划定向培养硕士生、委托培养硕士生和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四类。招生选拔办法则分全国统一考试、单独考试、推荐免试三种。该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中央省市及招生单位在研究生管理工作上的权责,对招生计划拟定、考生报名、考试录取、作弊处罚等具体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补充完善。它标志着我国硕士研究生管理体制走向成熟,这一阶段研究生教育稳定发展,适应了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见表5)。

七、1999年到2009年,是研究生教育大发展阶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中国经济以10.6%以上的年增长率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因此迫切要求教育大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但直到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8.6%,于是在1999年6月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人决定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同年,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决定,高等学校包括本专科和研究生层次在内要大幅度扩招。199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为9.2万人,比1998年增长30%。2009年招生数为51.09万人,2011年招生数为56.02万人。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3%,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校大学生总数从1998年的643万人发展到2009年的2 979万人, 2011年的3 167万人。在校研究生数,从1998年的约20万人发展到2009年的140.49万人,2011年的164.58万人(其中高校在学博士生27.13万人,在学硕士生137.46万人,全国培养研究生单位755个,其中高校481个,科研机构274个)。截止2011年,我国共培养出40万名博士和240万名硕士。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骨干力量,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见表6)。

八、2010年以后,调整研究生结构,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

在此之前,中国主要立足于培养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研究生。对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要求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对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要求是:“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的成果。”在精英教育阶段,研究生培养以学术型为主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主要为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输送人才。但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了,如果仍然以学术型为主,毕业后就业就很困难,而且大多数用人单位迫切需要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研究生结构要作调整,即保留一部分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主要由研究型大学承担,大多数高校和专业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研究生,即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研究生。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在发达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早就有了,而且规模很大。如,1987年美国的硕士专业学位已达500多种,博士专业学位47种。2000年,英国就已经在33个学科开设了153个专业博士项目[2]。中国研究生专业学位发展历史不长,198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次讨论了设立专业学位的问题。1991年设置了第一个硕士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然后又设置了建筑学硕士、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199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了黄达等学位委员提出的“关于按专业授予专业学位证书的建议”,将我国学位类型分为两类: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授予方式也分为两种,即学术学位按学科门类授予,专业学位按专业学位类型授予。标志着专业学位制正式建立[3]。1996年,国务院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对专业学位设置目的、特点、层次、审批、培养、管理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搭建了稳定的制度平台。1999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召开首次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的地位和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有硕士专业学位39种,博士专业学位5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每年以5%~15%的速度递增。2009年8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招生单位逐步减少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数量,在2009年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减招5%~10%,用于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2010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占整个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比例已达到24.67%。教育部还要求增招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将改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在职攻读学位为主的状况。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将逐渐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研究生教育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进一步转变。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步形成了两种形式,一是招收在职人员的非全日制学生,二是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全日制学生。

为什么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各行各业对知识、科学技术、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二是当今世界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愈加突出。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的主要驱动力,我国必须加快建设成自主创新型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而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是企业创新中最具能动性的战略要素。我国以往的研究生以学术型为主,大多流向科研、教育领域,而数以万计的企业迫切需要大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满足企业创新对人才的需求。三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高校扩招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仍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导致供大于求,发展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减少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有助于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研究生教育经历了八个阶段,经历了与社会政治、经济“同甘苦、共患难”的曲折的发展过程。它昭示高等教育与社会应构建什么样的关系?有人认为,高等教育不应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应“突破”和“超越”“适应论”,高等教育应“回归认知理性、建设完善的学术市场”,否定高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性”。还有人主张大学要远离社会,远离市场,保持自己的独立性[4]。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不切实际的。从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八个阶段看,每一个阶段都是与社会现状相适应的,都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决定的。其中第二阶段的挫折,尤其是第四阶段“”的动乱,教育的“适应性”因而遭到了破坏,其它六个阶段由于社会呈上升发展态势,教育的“适应性”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教育因社会的存在而存在,不可能脱离社会、远离社会。任何一个国家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不能因为国家在某一阶段政治经济发生过偏差和失误而否定教育的适应性。教育的失误是由执政者和决策者的错误造成的。大学在某些方面可以“与社会保持张力”,可以具有超越社会和引领社会的功能,发扬大学的批判性和创造性,但大学不可能改变国家的大政方针,及政治体制和经济基础。大学应主动适应于并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才有生存权和生命力。这是大学的外部规律。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应按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如学生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师发展等规律办学,应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规律,而不能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办学。这是大学的内部规律。因此,潘懋元教授关于高等教育的“两个规律”,即“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是完全符合客观现实的。

参考文献

[1]王慧﹒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透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6):86-91.

[2]田学真,等﹒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继续教育,2012(2):13-16.

[3]洪煜,等﹒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和改革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2(7):41-46.

研究生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第8篇

一、2010年上半年教育工作总结

(一)教育民生工程得到较好实施

继续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10年春季全市104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继续实施义务保障机制改革,惠及学生415265人,其中小学273012人、初中142253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12998人,全部为特教和初中学生。截止2010年5月31日,全市补助公用经费预算资金累计到位16888.38万元,其中中央10891.2万元,省级4644万元,地方承担1353.18万元,全市公用经费到位7814万元,到位率为46.27%。

认真做好中职学生资助工作。市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组织检查组定期对三县及我市中职学校的中职资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认真查阅各校的文件资料、资助对象审核、公示与审批程序、资金发放及免学费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截止到2010年6月份,财政共下拨2010年春季学期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389.39万元(含市属9所学校224.6万元,县属11所学校164.79万元),其中市级配套74.51万元,县级配套13.18万元都已到位。自2010年春季学期开始,我市严格按上级文件的要求,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改进助学金发放模式,实行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由拨到各校帐户改拨到市教育局会计结算中心,由中心通过银行将助学金拨付到学生银行卡,保证国家助学金及时足额发放。

(二)以校舍安全工程为重点的教育项目建设进展顺

1、全面启动实施校舍安全项目工程。组织专家技术指导委员会对全市校舍安全抗震鉴定工作进行了再自查。6月初我市的鉴定工作在省组织抽查中,全部验收合格。目前,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完成了数据采集、排查鉴定、规划编制等工作,并与11所市直学校签订了工程目标责任书,整体工作正稳步、有序推进。

2、完善三年规划,建立校安工程项目库。4月份以来,我市根据省校安办统一部署,进一步完善三年规划,落实了09年、2010年年度实施计划,安排了2011的计划,按项目建设轻重缓急的排序建立了工程项目库,三类重点校舍全部安排在3年内,非重点校舍计划在5年内完成。规划、项目库和年度计划能有机联系,09年和10年项目实施严格遵守年度计划安排和项目库的排序。项目库已经通过省校安办的审核通过。

(三)均衡教育发展稳步推进

1、特色学校创建成效显著。市教育局先后出台了《蚌埠市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蚌埠市普通初中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修订)》以及小学、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五河新集中学通过了市级示范中学评估组的考核验收,被正式命名为市级示范中学;做好蚌埠二中、怀远一中申报省优秀示范高中和五河二中、固镇二中申报省示范高中工作,督促指导学校细化学校管理、深化办学内涵、规范办学行为,全面细致做好迎查工作,以学校创建为契机,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学校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严格规范办学行为督查通报和月报制度,全面加强规范办学行为的督查,各县区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加强对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的管理,并定期开展本辖区内规范办学行为情况检查。市教育局加强对假期补课和晚自习情况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全市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晚自习和周末补课情况突击检查,对检查中部分学校存在的违规补课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上半年,我市规范办学行为网上平台管理工作答复率100%,被省教育厅通报表彰。

3、招生管理工作改革不断深化。出台《2010年蚌埠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幼儿园、小学、初中招生管理。进一步完善学区划分,做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区全覆盖。制定印发了《2010年蚌埠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实施方案》《2010年蚌埠市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完善我市普高招生方案,确保招生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今年,我市进一步提高计划内分解指标比例,省级示范高中拿出70%的计划内指标分配至各初级中学,并在均衡市一、二、三中生源上进行了尝试,首次进行三校联合自主招生,在初中毕业生志愿填报进行了分流指导。

4、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科学保教,提高质量,进一步推动各级各类幼儿园规范办园。开展全市幼儿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推动了幼儿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加强对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保教质量和办园效益,制定并印发了《蚌埠市幼儿园评估指标体系》,对幼儿园各项工作做出了全面细致的要求;积极组织参加2010年庆世博全国幼儿体操、游戏表演比赛活动,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形式科学开展一日保教活动,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5、农村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根据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市教育局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了我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办法》,并把省民生办分配的建设项目数,分解落实到县(区),严格按照省教育厅总体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全市各县区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狠抓落实。各项目建设点不断完善留守儿童之家设备设施,配备了专兼职管理人员,加强日常管理,健全管理规章制度等,确保项目建设进程稳步推进。

6、党政领导干部教育督导考核有力促进教育优先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省教育厅联合颁发的《关于开展2009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的通知》精神,市局成立督导组对县区党政干部进行督导。继续实行“教育经费倒查制度”,督促政府依法投入。由于今年各县(区)均把优秀等次作为工作目标,努力达到“两个比例”、“三个增长”,2010年追补教育经费达3144万元。其中,固镇县追补386万元,怀远县追补1623万元,五河县追补718万元,龙子湖区追补88万元,蚌山区追补189万元,禹会区追补16万元,淮上区追补124万元。

(四)以德育为首的素质教育成果丰硕

1、大力实施“德育提效工程”。市教育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年初制订实施“德育提效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构建学生主体参与、实践过程体验、反思实现内化、主题活动巩固的德育体系,全面落实以专题教育为重点的各项活动。组织开展第二届省文明城市、首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创建工作;举行“辉煌六十年”为主题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召开纪念91周年暨表彰大会和庆祝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在全市青少年中深入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举行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征文、演讲比赛;与团市委、环保局联合在全市开展“绿色生活,有你有我”保护母亲河行动系列活动。开展“文明在行动,环境大整治”文明创建活动。

2、启动蚌埠市德育示范学校考评验收工作。考评验收工作成立两个考核组,分别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两家单位牵头。考核组专家按照《蚌埠市德育示范学校考评细则》的要求,对全市28家申报学校2008年以来德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考评。。

3、艺术教育形式多样。举办了蚌埠市创建省文明城市、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暨庆祝“六一”学生文艺调演,组织开展全省中小学优秀体育(录像)课评选并选拔优秀作品上报省厅参加评选。

4、继续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严格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和大课间活动,扎实推进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的创建。举办了2010年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改革平稳有序。

5、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充分发挥质量评估对教学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组织三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查考试,加强对小学阶段教学质量监控研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命题、审题制度,进一步提高命题质量。精心组织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五)职业教育稳步发展

1、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大赛为抓手,突出职业学校学生技能训练。市教育局联合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和市人社局等部门于今年3月举办了2010年蚌埠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经过层层选拔,三县和市区11所中职学校共208名学生,参加了11个大项26个专业项目的技能竞赛。共评选出一等奖49名,二等奖69名,三等奖83名,优秀指导教师奖34名,优秀组织奖8个单位。在4月份举行的省级大赛中,我市代表队荣获4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总分列全省第四,一等奖数列全省第五。本次竞赛是我市历年来参加省级技能竞赛取得的最好成绩,充分展示了我市中职学校良好的教学成果。

2、切实抓好中职招生工作。印制《蚌埠市201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报考指南》,免费发给初中毕业生,蚌埠市属地的所有职业学校都在指南中具体介绍了学校2010年招生计划、办学条件、招生专业、费用减免优惠政策及就业承诺。广泛宣传职业教育。参加各区、县中考工作会议,宣传职业教育政策,对初中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进行职业教育政策和职业教育优势进行宣讲,指导分流;各初中学校安排2-3个课时对学生进行高中阶段分流指导。

(六)、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1、顺利完成教师资格认定工作。2010年,国家教育部对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首次实行网上报名加现场确认的方法。我市共有1049人在网上报名,经过市教育局现场确认,正式受理911人的申请,其中401人为高校应届师范类毕业生。5月中旬,市教育局组织对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510名社会人员进行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及专家审查,测试和审查分为高中、中专、初中、小学、幼儿园等5个层次及语文、数学、英语、机械制造等27个学科进行。经专家审查,市教育局依据教师资格认定管理系统生成的证书编号为合格教师办理了资格证书,并已全部发放到位。

2、开展了新教师招聘工作。(1)硕士研究生招聘。2010年局属学校计划招聘50名硕士研究生,应历届硕士研究生共350名报名,其中有来自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的170人,是历年来我市中学招聘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最多、考生综合素质最好的一次。共有217名考生应考参加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笔试,各学科按招聘计划数1:5比例确定167名人员参加面试。各招聘学校分别组织了面试、体检和政审,共43名硕士研究生录取到局属学校任教。(2)本科层次教师招聘工作。根据市编制部门最新审批的用人计划,局属学校今年将招聘36名本科学历层次的教师。目前已完成招聘的笔试组织工作,即将开展面试、体检和政审等工作。

3、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稳妥实施。2010年春节前,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我市各县、区经过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均已兑现了基础性绩效工资,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拥护和支持。

4、市区中小学新编制重新核定分配下达。根据市教育局提出的市区中小学编制重新核定方案,市编办已经正式批复下达了市区中小学新编制。市辖各区结合新编制核定工作,进行了区属学校的布局调整;按照“定机构、定编制、定人员”的三定标准,开展学校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清理工作。

5、切实抓好“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上半年,市教育局开展“校长进入社区访问、教师进入学生家庭访问”(两进两访)活动,以开放的形式、真诚的态度践行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使命,诠释育人是教师最基本、最核心职责的内涵。构建学校、社区、家庭综合教育网络。树立了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良好形象。

6、七中高中部教师分流工作全部完成。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在综合考虑局属中学教师需求和2009年接收七中分流教师的数量等因素的情况下,对七中高中部14名教师进行妥善分流。截止目前,七中高中部和职业学校所有教师均已分流完毕,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市政府制订的三年分流任务。

7、慰问赴四川松潘支教教师。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从2008-2010年,我市连续三年选派教师赴安徽省对口援建的地震灾区——四川松潘县松潘中学支教,每年3人,共9人。2009年选派了蚌埠四中高中地理教师刘运良、蚌埠九中高中历史教师丁东、五河一中高中生物教师杨思想。今年5月,组成以市政府领导为组长的慰问考核组,于5月底之前完成了对我市选派支教教师进行慰问和业务考核。

(七)学校安全工作扎实有力

为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我局在全系统开展了“安全年”活动,做到一月一主题,确保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上半年全国接连发生了多起针对学校、幼儿园学生的暴力安全事件,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深入动员,迅速开展排查行动,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保证了校园安全。

一是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学校安全工作大检查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切实加强人防、物防,重点抓好学校门卫管理工作,同时协调驻地公安部门到校开展安全防范知识讲座和重点时段的巡查。各校根据自身实际,充分运用主题班会、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二是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学校门卫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校园,严格进出学校人员登记,严防不法分子破坏活动。为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门卫安全防范能力,市教育局为局属学校门卫统一配备了钢叉、防刺手套、橡胶棍和催泪喷射器等安全保卫工作必备的器材。三是规定学校提前开门时间,不得把提前到学校的学生关在学校大门之外,减少大批学生在学校门口滞留成群,减少安全隐患。四是加强与辖区公安机关的联系。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尽快安装监控设施,并与公安联网。五是在全市教育系统集中开展了安全隐患再排查再整改活动,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积极行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努力把安全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八)教育系统自身建设有新气象

1、加强系统宣传信息工作。年初,印发了《关于加强教育系统宣传信息工作的通知》,制定了《蚌埠市教育系统宣传信息工作考核奖励暂行办法》,召开全系统教育宣传信息工作大会,与各学校、部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职责,狠抓落实,进一步扩大了教育宣传影响,树立了教育良好形象。

2、继续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市教育局在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抓好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市级第二批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评选工作,2010年上半年,全市有5所中小学被评为市级“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1所中学被评为首批省级“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

3、做好政行风热线等工作,树立教育良好形象。2010年上半年共组织政行风热线广播上线5次,处理群众投诉、咨询20件,参加政行风面对面电视节目一期,受理日常群众电话投诉7起,化解了一些突出矛盾。特别是6月初完成的市纪委、市纠风办和市电视合录制的政风行风面对面电视专栏节目播出后,据市电视台专门统计,为目前同类节目收视率第一,观众反响热烈,较好的展示了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良好形象。

4、职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活跃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展示蚌埠市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风采,教育工会组织基层工会教职工参与多次影响较大的校内文体活动外,并且注意在活动中发挥教育系统优势,宣传、树立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2010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推进基础教育稳步发展

1、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全市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估,在各校自查整改的基础上,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督导评估。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阶段课改成果,深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开展市级特色学校创建;指导省级特色学校创建,督促指导开展省优秀示范高中以及省示范高中的创建工作,促使我市义务教育逐步实现高位均衡。开展先进教务处评估认定工作,对各县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申报的学校进行评估认定。

2、认真做好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各项工作,做好2010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招生管理,向社会公布全市各小学招生地段,做到地段全覆盖。严格控制择校,规范学籍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学生电子学籍,以校为单位建立专项招生名册,分类统计服务区内就读学生和借读生信息,保证统计资料真实、准确。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严禁利用法定假日违规补课;严格收费管理,禁止收取与择校相关的任何费用和实物。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形式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规定。

3、启动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化达标验收。努力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定期督查考核。建立与市人大、政协工作进展通报制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继续实行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

扎实做好涉及教育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民生工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力争全市公用经费到位率为100%。龙湖教师新村二期作为教育系统的民生工程,下半年加快建设进度。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下半年指导局属事业单位根据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正式工作人员数量等因素综合确定本单位的岗位总量,并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实行动态管理。岗位设置优先满足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等工作的实际需要,严格控制非教学人员岗位。

2、按照市人事调配的有关政策,对局属学校人事调配条件进行适当调整,并结合局属学校编制和人员需要情况,完成2010年局属学校人事调配工作。

3、加强调查研究,做好省厅关于职称评聘的调研工作,完成2010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完成第二批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评选工作。

(三)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

1、切实加强市、县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和领导,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完善市级统筹管理、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落实市级政府在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资源和统筹经费等方面的职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新突破。抓好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实现职业学校招生比去年增长5%的目标,保持职普比大体相当,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

2、进一步打破地区、部门、学校类型界限,推动各类职业教育资源联合重组。围绕优势学校、优势专业,采取划转、合并、迁建等办法,力争组建若干所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

研究生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第9篇

(一)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制订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推动各地各校和有关部门落实相关任务和责任。建立贯彻落实与监测评估机制,开展约束性指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评估。编制教育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导各地各高校科学编制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加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

2.精心实施重大教育发展项目。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特殊教育学校提升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社区教育行动计划、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扩大教育开放行动计划等10项重大项目,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切实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设。研究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力求可操作、可监测、可评估。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项目进度、质量和效益。

3.稳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积极动员全社会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稳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构建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抓好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探索闽台高校教育交流合作新模式、建立和完善民办教育扶持政策、建立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和办法等6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组织实施10个方面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指导各地各校科学制订完善试点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落实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及时跟踪了解,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加强分类指导,总结成功经验,积极宣传推广。鼓励各地各校因地(校)制宜,找准工作突破口和着力点,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形成上下结合、全面联动的教育改革局面。

4.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持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调动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扩大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的覆盖面。继续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深入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第十一届文明学校考评推荐工作。完善具有教育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5.切实维护学校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先行学校、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和安防能力建设,完善学校安全稳定长效工作机制。开展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考评。加强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继续开展“三项教育”和各类防灾抗灾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定期开展学校及周边安全督导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抓好寄宿制学校安全、校车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饮食卫生安全管理,预防和遏制重大校园治安案件和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深入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做好工作,依法按政策及时化解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抓好教育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

(二)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1.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指导县(市、区)编制幼儿园三年建设规划。加快发展公办园,重点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实现农村每个乡镇、城市每个街道至少有一所公办园目标。扶持和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性学前教育机构。

2.多渠道补充幼儿师资。制订并颁布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全省幼儿园教师编制核定工作。通过扩大幼教师资培养规模、转岗培训农村小学学科富余教师、招聘非幼教专业师范毕业生、引导培训非幼教专业高校毕业生等方式,多渠道补充幼教师资。启动实施“农村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园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3.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制订举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基本条件,实行幼儿园年检制度,坚决治理无证办园和乱收费。坚持科学保教,推进0-3岁婴幼儿教育指导工作,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三)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9.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构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教学质量诊断、反馈指导和改进教学质量监测机制。推进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推行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初中校做法。依托省市农村课改基地校,抓好课改样本校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继续加强课改网站建设,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参与网络学习交流。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

10.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制订中职中小学德育三年提升计划,全面实施《学校德育工作测评方案》,持续开展品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安全教育活动,建立学校德育工作动态管理数字平台,健全学校德育考评机制。在全省中职学校全面开展“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启动万名骨干班主任、千名心理健康和生管教师、百名德育名师培养培训计划,建立一批中职中小学德育骨干实训基地。制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指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达标学校创建活动。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评选省级示范基地。制订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规范管理办法。加强青少年养成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学习困难学生档案,加大帮扶力度。

11.加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广泛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高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制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标准。组织举办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组团参加全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公布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重视改善学生体质状况。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加大对传染病防控、食品(饮用水)卫生的督查力度,开展控烟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举办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庆祝教师节文艺晚会及新春音乐会,推进高雅艺术和乡土艺术进校园活动。完善大学新生军训和高级中学学生军训工作制度。

(四)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切实缩小校际差距。推动中小学布局与城镇发展同步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按标准配置教学仪器设备、体育艺术教学器材和图书资料。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推行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鼓励优质学校组建教育集团,促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倾斜,改善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小学免试就近入学、小学升初中招生划片或电脑派位等办法。妥善处置闲置校舍。

2.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加强远程教育硬件建设,探索构建以县为中心的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丰富省级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资源条目,力争覆盖省内中小学主要学科和主要版本。构建高效开放的农村教师远程培训体系,完善项目县(市、区)远程教育工程服务体系。

3.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适当增加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制度,继续实施“免费营养早餐工程”。指导县市做好中小学预算编制工作。

(五)创新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1.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推动职教集团实质性运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制度,扩大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规模。创新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深化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价模式。办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加强中职学校面向社会职业培训的管理和指导,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继续抓好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2,完善县域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积极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示范专业和改革创新重点专业。鼓励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重点推进机械、通信、建工等省级行业公共实训基地及设区市综合性或区域特色专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3.完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贯彻省政府批转的《关于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协调各地和有关部门落实各项措施和优惠政策,指导中职学校用足用好政策。加强中职学校规范化管理,开展办学资质重新登记注册工作。启动新一轮中职学校合格评估和县级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评估。进一步加强专业设置统筹管理,指导各设区市制订区域专业结构调整工作规划,增设紧缺专业。加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教学工作分类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学校学籍变动每月“零报告”制度和教育行政部门学籍变动定期巡查制度。

(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公布支持高校重点增设专业名单,组织开展年度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组织开展人才培养培训调研,制订实施海洋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师范教育等人才培养培训专项规划。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高校建设一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等,资助1000个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深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区改革与建设工程。建立高校内涵建设主要指标监测机制。组织开展教授为本科低年级学生授课情况、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专项检查。组织开展本科高校教学水平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工作。组织开展新建院校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检查。组织开展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专业的评估工作。推进地区大学新校区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4.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技师、医生、教师、优秀文科人才培养计划等,推动高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模式。实施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试点项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轻纺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领域,推动高校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办学,建设一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推进大学“政府、高校、企业和中介”四位一体的工程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试点工作、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工作。

5.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制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的意见。组织大学、师范大学、农林大学和医科大学开展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推进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建设与高校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点工作。组织开展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工作。

6.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实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高校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创新团队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校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计划”。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建一批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力争在省部级以上平台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组织省内外高校参加第九届“6?18”活动。举办“高校科技服务海西”活动。推动“蓝火计划”落户龙岩。开展高校科研成果奖励评选活动。继续做好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积极参与决策咨询。

(七)统筹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终身教育

1.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调整优化普通高中布局,向市区、县城集中办学。加强优质高中内涵建设,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鼓励普通高中开展富有特色的课程建设、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及各类教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开设与职业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

2.切实抓好特殊教育。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提高特教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继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开展特教标准化学校评估,推动市、县两级落实特教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做好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推动开设学前班,推进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开展“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试点。开展省级特教片区教研工作,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3.重视支持民族教育。制订加快民族教育发展意见,加强农村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建设,完善少数民族中学生升学考试照顾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完成中央下达的内地班、高中班扩招任务,加强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好教育对口库区工作。

4.积极发展终身教育。加强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协调机构建设。筹建开放大学。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和施教机构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建设网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社区教育推进计划。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培育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继续实施社区教育机构“十百千”计划和社区教育队伍“百千万”计划。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开展终身教育宣传表彰活动。

(八)认真落实教育惠民举措

1.认真落实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基本完成重点区域无设防和非重点区域C级及以上危房重建任务。新建、改扩建169所公办幼儿园,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新建和改造特教学校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在对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的基础上,实行中职学校一年级学生免除学费。完善大学生、普通高中学生国家助学金制度,扩大普通高中资助覆盖面,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高中生助学金标准。实行全省城乡低保家庭入园幼儿保教费补助。新增学位4.5万个,解决新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超大班额”问题。

2.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继续实施“选调生”、“选聘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建设,把创业就业教育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加强创业就业课程指导教师和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开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做好首届部属师范院校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落实应征入伍毕业生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退役毕业生专升本等服务工作。

3.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规范助学金发放行为,做好中职学生资助卡“统一办理、集中支付”工作。加强助学资金的监管,全面开展高校、中职和高中学生资助资金管理检查工作。健全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中学和中学民族班少数民族学生助学资金管理制度。完善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

4.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档案。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公办学校充分吸纳、与当地学生享有同等义务教育政策。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和中招录取的办法。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5.推进高招录取办法改革。完善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艺术类专业考试办法,实行“高职单招”“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推进普通高校招生改革,开展高校按大类招生试点,规范加分政策。探索部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加大招生信息公开力度,做好考试命题、试卷安全保密工作。做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推进“专升本”衔接。

6.做好地区大学新校区管理服务工作。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拆迁交地工作,完成省重点项目建设年度任务。加大地区大学新校区环境建设和整治力度,加快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步伐,提升大学新校区整体形象。稳妥推进教师生活区限价商品住房销售管理工作,积极做好配套中小学建设工作。

(九)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以“学纲要、强师德、树形象”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召开师德建设经验交流会。评选表彰一批师德标兵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大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全面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2.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师资特岗计划、农村紧缺师资代偿学费计划,加大农村紧缺学科师资补充力度。研究制订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意见。实施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计划,开展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经济困难县农村教师培训。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做好百名教学名师和千名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工作,开展百名名校长、千名骨干校长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建立一批名师工作室。继续实施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名师送培下乡”活动。开展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达标评估工作。

3.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设置“特聘教师”岗位,鼓励中职学校吸收行业企业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和技师级以上人员担任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支持职业院校面向企事业单位聘请专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担任兼职专业教师。建立健全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实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建立健全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促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发展。

4.积极推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订高校领军人才引进与资助计划实施办法。做好国家“”和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推荐申报工作。继续实施闽江学者奖励计划。启动实施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优秀青年博士开展科学研究、优秀中青年教师访学研修或到海外高水平大学深造、实验室技术骨干人员到重点实验室和大中型企业进修学习。深入实施闽台高职院校联合培训师资计划。

5.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制订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办法,完善中小学新任教师全省统一公开招聘工作。出台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闽侯等11个试点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工作。修订教师职称评审文件,推进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工作。实施教育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规范民办学校教职工聘用合同和档案管理。

(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1.深化教育交流与合作。推进综合实验区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和大学新校区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建设。推动省重点建设高校与高校的优质学科专业资源在合作举办二级学院,推进“大学”筹建工作和“产业创新联合研究院”组建工作。促进交大、大学在厦门共同举办研究院。加强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与教学资源基地建设,继续实施校校企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办好“三个论坛”、“三个大赛”、“三项活动”等闽台教育交流合作活动,举办青少年文体比赛、学生夏令营和文化交流等系列活动。加强与地区各层次教育的双向交流,推动高校与知名大学合作举办教育机构。

2.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资源,推进高中外合作办学。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创办国际学校。积极参与国家“海外名师项目”,吸引更多外国文教专家、海外高层次人才来闽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积极发展海外华文教育,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推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建设。设立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和出国留学奖学金。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十一)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

1.推进依法治教。制订“六五”普法规划。做好全省教育系统行政执法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和试卷命题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工作,做好行政复议和诉讼工作。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教育系统法制培训工作。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做好学前教育的立法前期工作,配合做好学校安全管理、老年教育等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推进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加大对职称评审、招生考试、教师招聘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

2.提高经费保障水平。配合有关部门依法落实增加教育投入的各项政策。做好全省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的统计监测和年度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通报工作,完善推动地方政府落实教育投入法定增长的激励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教育事业。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完善中小学财务核算和管理体制,逐步健全中小学财务机构。建立健全义务教育阶段上下级之间经费投入约束反馈机制。加强高校和厅属单位财务管理,开展专项经费绩效考评工作。

3.深化教育督导工作。做好“双高普九”的过程性指导及验收工作。修订完善“对县督导”评估标准,开展17个县(市、区)“对县督导”和“督导考核”省级评估。以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为重点,全面实施乡镇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制订“教育强县”评估说明和创建规划,组织开展试点评估。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为重点,落实常规督导与随机督导相结合的学校评估制度。围绕全省教育工作重点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

4.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严肃查处违规举办重点校、重点班行为。加大对违规组织学生节假日集体补课的查处力度,规范中小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的家庭作业量、考试次数和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建立规范办学情况通报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学用书规范管理,完善教辅材料审读推荐机制,规范教辅材料的征订发行及优惠让利公开透明工作,做好免费教科书发放和循环使用工作。督促各地各校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5.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研究制订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意见。清理并纠正歧视民办教育政策,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做好非营利民办高校办学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做好独立学院过渡期工作,推动独立学院规范办学。

6.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组织开展第十四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推动新闻媒体、行政机关、学校、公共服务行业人员参加普通话培训和测试,逐步推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展二、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做好首批部级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的抽查和推荐工作。举办“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第三届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第四届高校学生普通话大赛、两岸中小学生语言文字夏令营活动。

7.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教育主干网建设。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资源库建设。加强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和培训。加快推进“金教工程”建设,建成全省视频会议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幼儿园和高校毕业生管理平台。加快中职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和中小学新课程管理系统升级。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中职学校数字化仿真实训教室建设。

研究生管理工作意见范文第10篇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年全省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确保全省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9.5%以上,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8%以上,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1%以上,盲率降至8%以下,青壮年文盲率降至2%左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4%以上;适龄幼儿入园率达91%以上;力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9%以上。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一)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认真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制订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推动各地各校和有关部门落实相关任务和责任。建立贯彻落实与监测评估机制,开展约束性指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评估。编制教育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导各地各高校科学编制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加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

2.精心实施重大教育发展项目。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特殊教育学校提升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社区教育行动计划、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扩大教育开放行动计划等10项重大项目,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切实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设。研究制订项目实施方案,力求可操作、可监测、可评估。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项目进度、质量和效益。

3.稳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积极动员全社会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稳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构建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抓好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探索闽台高校教育交流合作新模式、建立和完善民办教育扶持政策、建立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和办法等6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组织实施10个方面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指导各地各校科学制订完善试点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落实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及时跟踪了解,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加强分类指导,总结成功经验,积极宣传推广。鼓励各地各校因地(校)制宜,找准工作突破口和着力点,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形成上下结合、全面联动的教育改革局面。

4.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持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调动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扩大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的覆盖面。继续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深入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第十一届文明学校考评推荐工作。完善具有教育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5.切实维护学校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先行学校、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和安防能力建设,完善学校安全稳定长效工作机制。开展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考评。加强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继续开展“三项教育”和各类防灾抗灾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员工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定期开展学校及周边安全督导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重点抓好寄宿制学校安全、校车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饮食卫生安全管理,预防和遏制重大校园治安案件和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深入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做好工作,依法按政策及时化解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抓好教育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

(二)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1.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指导县(市、区)编制幼儿园三年建设规划。加快发展公办园,重点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实现农村每个乡镇、城市每个街道至少有一所公办园目标。扶持和规范民办幼儿园发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性学前教育机构。

2.多渠道补充幼儿师资。制订并颁布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全省幼儿园教师编制核定工作。通过扩大幼教师资培养规模、转岗培训农村小学学科富余教师、招聘非幼教专业师范毕业生、引导培训非幼教专业高校毕业生等方式,多渠道补充幼教师资。启动实施“农村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园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3.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制订举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基本条件,实行幼儿园年检制度,坚决治理无证办园和乱收费。坚持科学保教,推进0-3岁婴幼儿教育指导工作,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三)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9.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构建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教学质量诊断、反馈指导和改进教学质量监测机制。推进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推行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初中校做法。依托省市农村课改基地校,抓好课改样本校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继续加强课改网站建设,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参与网络学习交流。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

10.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制订中职中小学德育三年提升计划,全面实施《学校德育工作测评方案》,持续开展品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安全教育活动,建立学校德育工作动态管理数字平台,健全学校德育考评机制。在全省中职学校全面开展“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启动万名骨干班主任、千名心理健康和生管教师、百名德育名师培养培训计划,建立一批中职中小学德育骨干实训基地。制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指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达标学校创建活动。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评选省级示范基地。制订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规范管理办法。加强青少年养成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学习困难学生档案,加大帮扶力度。

11.加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广泛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高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制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标准。组织举办省第十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组团参加全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公布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重视改善学生体质状况。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加大对传染病防控、食品(饮用水)卫生的督查力度,开展控烟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举办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庆祝教师节文艺晚会及新春音乐会,推进高雅艺术和乡土艺术进校园活动。完善大学新生军训和高级中学学生军训工作制度。

(四)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切实缩小校际差距。推动中小学布局与城镇发展同步规划、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按标准配置教学仪器设备、体育艺术教学器材和图书资料。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推行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鼓励优质学校组建教育集团,促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倾斜,改善农村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小学免试就近入学、小学升初中招生划片或电脑派位等办法。妥善处置闲置校舍。

2.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加强远程教育硬件建设,探索构建以县为中心的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丰富省级基础教育资源中心资源条目,力争覆盖省内中小学主要学科和主要版本。构建高效开放的农村教师远程培训体系,完善项目县(市、区)远程教育工程服务体系。

3.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适当增加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制度,继续实施“免费营养早餐工程”。指导县市做好中小学预算编制工作。

(五)创新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1.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推动职教集团实质性运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制度,扩大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规模。创新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深化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价模式。办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加强中职学校面向社会职业培训的管理和指导,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继续抓好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

2,完善县域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积极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示范专业和改革创新重点专业。鼓励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重点推进机械、通信、建工等省级行业公共实训基地及设区市综合性或区域特色专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3.完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贯彻省政府批转的《关于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协调各地和有关部门落实各项措施和优惠政策,指导中职学校用足用好政策。加强中职学校规范化管理,开展办学资质重新登记注册工作。启动新一轮中职学校合格评估和县级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评估。进一步加强专业设置统筹管理,指导各设区市制订区域专业结构调整工作规划,增设紧缺专业。加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历教育教学工作分类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学校学籍变动每月“零报告”制度和教育行政部门学籍变动定期巡查制度。

4.全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鼓励各地各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指导和开展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18个县(市、区)开展职业教育专项改革试点及70所中职学校21个专业的专业规范化建设、专业改革和课程改革试点。组织7所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开展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推进中职与高职教育贯通。支持和指导综合实验区职教园区建设。

(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1.推进高水平高等学校建设。深入实施重点建设高校建设工程,启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厦门大学“985工程”、“211工程”和大学“211工程”建设。推进新一轮省部(办)共建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工作,推动农业部与省政府共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组织实施一般本科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办学水平提升计划。推进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遴选4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推动大学建立研究中心。加快推进高校债务化解工作。

2.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公布支持高校重点增设专业名单,组织开展年度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组织开展人才培养培训调研,制订实施海洋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师范教育等人才培养培训专项规划。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高校建设一批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等,资助1000个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深入实施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区改革与建设工程。建立高校内涵建设主要指标监测机制。组织开展教授为本科低年级学生授课情况、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专项检查。组织开展本科高校教学水平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工作。组织开展新建院校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检查。组织开展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专业的评估工作。推进地区大学新校区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4.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技师、医生、教师、优秀文科人才培养计划等,推动高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模式。实施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试点项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轻纺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领域,推动高校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办学,建设一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推进大学“政府、高校、企业和中介”四位一体的工程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试点工作、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工作。

5.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制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积极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的意见。组织大学、师范大学、农林大学和医科大学开展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推进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建设与高校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点工作。组织开展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工作。

6.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实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高校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创新团队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校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计划”。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建一批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力争在省部级以上平台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组织省内外高校参加第九届“6?18”活动。举办“高校科技服务海西”活动。推动“蓝火计划”落户龙岩。开展高校科研成果奖励评选活动。继续做好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积极参与决策咨询。

(七)统筹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终身教育

1.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调整优化普通高中布局,向市区、县城集中办学。加强优质高中内涵建设,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鼓励普通高中开展富有特色的课程建设、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及各类教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开设与职业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

2.切实抓好特殊教育。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提高特教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继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工程,开展特教标准化学校评估,推动市、县两级落实特教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做好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推动开设学前班,推进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开展“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试点。开展省级特教片区教研工作,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3.重视支持民族教育。制订加快民族教育发展意见,加强农村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建设,完善少数民族中学生升学考试照顾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完成中央下达的内地班、高中班扩招任务,加强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好教育对口库区工作。

4.积极发展终身教育。加强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协调机构建设。筹建开放大学。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和施教机构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建设网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社区教育推进计划。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培育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继续实施社区教育机构“十百千”计划和社区教育队伍“百千万”计划。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开展终身教育宣传表彰活动。

(八)认真落实教育惠民举措

1.认真落实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基本完成重点区域无设防和非重点区域C级及以上危房重建任务。新建、改扩建169所公办幼儿园,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新建和改造特教学校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在对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的基础上,实行中职学校一年级学生免除学费。完善大学生、普通高中学生国家助学金制度,扩大普通高中资助覆盖面,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高中生助学金标准。实行全省城乡低保家庭入园幼儿保教费补助。新增学位4.5万个,解决新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超大班额”问题。

2.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继续实施“选调生”、“选聘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建设,把创业就业教育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加强创业就业课程指导教师和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开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做好首届部属师范院校免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落实应征入伍毕业生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退役毕业生专升本等服务工作。

3.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规范助学金发放行为,做好中职学生资助卡“统一办理、集中支付”工作。加强助学资金的监管,全面开展高校、中职和高中学生资助资金管理检查工作。健全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中学和中学民族班少数民族学生助学资金管理制度。完善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

4.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建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档案。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公办学校充分吸纳、与当地学生享有同等义务教育政策。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和中招录取的办法。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5.推进高招录取办法改革。完善普通高校招生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艺术类专业考试办法,实行“高职单招”“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推进普通高校招生改革,开展高校按大类招生试点,规范加分政策。探索部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加大招生信息公开力度,做好考试命题、试卷安全保密工作。做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推进“专升本”衔接。

6.做好地区大学新校区管理服务工作。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拆迁交地工作,完成省重点项目建设年度任务。加大地区大学新校区环境建设和整治力度,加快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步伐,提升大学新校区整体形象。稳妥推进教师生活区限价商品住房销售管理工作,积极做好配套中小学建设工作。

(九)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以“学纲要、强师德、树形象”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召开师德建设经验交流会。评选表彰一批师德标兵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大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全面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2.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师资特岗计划、农村紧缺师资代偿学费计划,加大农村紧缺学科师资补充力度。研究制订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意见。实施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计划,开展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经济困难县农村教师培训。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做好百名教学名师和千名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工作,开展百名名校长、千名骨干校长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建立一批名师工作室。继续实施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名师送培下乡”活动。开展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达标评估工作。

3.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设置“特聘教师”岗位,鼓励中职学校吸收行业企业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和技师级以上人员担任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支持职业院校面向企事业单位聘请专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担任兼职专业教师。建立健全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实施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建立健全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促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发展。

4.积极推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订高校领军人才引进与资助计划实施办法。做好国家“”和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推荐申报工作。继续实施闽江学者奖励计划。启动实施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优秀青年博士开展科学研究、优秀中青年教师访学研修或到海外高水平大学深造、实验室技术骨干人员到重点实验室和大中型企业进修学习。深入实施闽台高职院校联合培训师资计划。

5.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制订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办法,完善中小学新任教师全省统一公开招聘工作。出台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闽侯等11个试点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工作。修订教师职称评审文件,推进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工作。实施教育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规范民办学校教职工聘用合同和档案管理。

(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1.深化教育交流与合作。推进综合实验区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和大学新校区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园区建设。推动省重点建设高校与高校的优质学科专业资源在合作举办二级学院,推进“大学”筹建工作和“产业创新联合研究院”组建工作。促进交大、大学在厦门共同举办研究院。加强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与教学资源基地建设,继续实施校校企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办好“三个论坛”、“三个大赛”、“三项活动”等闽台教育交流合作活动,举办青少年文体比赛、学生夏令营和文化交流等系列活动。加强与地区各层次教育的双向交流,推动高校与知名大学合作举办教育机构。

2.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资源,推进高中外合作办学。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创办国际学校。积极参与国家“海外名师项目”,吸引更多外国文教专家、海外高层次人才来闽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积极发展海外华文教育,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推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建设。设立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和出国留学奖学金。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十一)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

1.推进依法治教。制订“六五”普法规划。做好全省教育系统行政执法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和试卷命题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工作,做好行政复议和诉讼工作。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教育系统法制培训工作。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做好学前教育的立法前期工作,配合做好学校安全管理、老年教育等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推进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加大对职称评审、招生考试、教师招聘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

2.提高经费保障水平。配合有关部门依法落实增加教育投入的各项政策。做好全省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的统计监测和年度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的通报工作,完善推动地方政府落实教育投入法定增长的激励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教育事业。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完善中小学财务核算和管理体制,逐步健全中小学财务机构。建立健全义务教育阶段上下级之间经费投入约束反馈机制。加强高校和厅属单位财务管理,开展专项经费绩效考评工作。

3.深化教育督导工作。做好“双高普九”的过程性指导及验收工作。修订完善“对县督导”评估标准,开展17个县(市、区)“对县督导”和“督导考核”省级评估。以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为重点,全面实施乡镇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制订“教育强县”评估说明和创建规划,组织开展试点评估。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为重点,落实常规督导与随机督导相结合的学校评估制度。围绕全省教育工作重点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

4.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严肃查处违规举办重点校、重点班行为。加大对违规组织学生节假日集体补课的查处力度,规范中小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的家庭作业量、考试次数和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建立规范办学情况通报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学用书规范管理,完善教辅材料审读推荐机制,规范教辅材料的征订发行及优惠让利公开透明工作,做好免费教科书发放和循环使用工作。督促各地各校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5.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研究制订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意见。清理并纠正歧视民办教育政策,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做好非营利民办高校办学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做好独立学院过渡期工作,推动独立学院规范办学。

6.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组织开展第十四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推动新闻媒体、行政机关、学校、公共服务行业人员参加普通话培训和测试,逐步推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展二、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做好首批部级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的抽查和推荐工作。举办“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第三届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第四届高校学生普通话大赛、两岸中小学生语言文字夏令营活动。

7.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教育主干网建设。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资源库建设。加强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和培训。加快推进“金教工程”建设,建成全省视频会议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幼儿园和高校毕业生管理平台。加快中职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和中小学新课程管理系统升级。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中职学校数字化仿真实训教室建设。

上一篇:审计法制工作意见范文 下一篇:健康教育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