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范文

时间:2023-03-11 12:06:53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范文第1篇

北平市是1949年1月31日和平解放的,虽然北平解放了,但是新中国尚未成立,北平市仍未更名。同年10月1日新中国庄严成立,并且定都北京,北平市理所当然地更名为北京市。新中国成立前后对于城区的行政区划没什么大的改动,基本上仍然按照解放前的区划划分。至今我家仍然保留着1950年出版的北京市地图,当年“凸”字形的城墙依然健在。市区内共分12个区,并且依照地理习惯,以前三门为界,前三门以北为内城,共分7个区,笼统地说是第1区-第7区,这7个区又分别称作内一区……内七区。前三门以南称外城,外城共分5个区,即第8区-第12区,这5个区又分别称为外一区……外五区。

1952年对城市区域划分作了调整,共分7个区,内城(即前三门以北)分4个区:东单区、东四区和西单区、西四区。外城共分三个区即:前门区、宣武区和崇文区。1958年对原有的7个区进行调整,外城撤销前门区,分别并入了宣武区和崇文区的地域。内城将东单区和东四区合并为东城区,将西单区和西四区合并为西城区。这样就形成了4个城区的格局。不久前又撤销了崇文区和宣武区,分别并入东城区和西城区,使中心城区成了两个区的格局。

其实,早年的北京城的城圈儿以内也是分成两个区域,明清两朝时期,北京也是首都。俗话说北京城的地界算是皇上脚底下,当年主管京城地方工作的衙门是顺天府,顺天府就相当于北京市政府。顺天府这个机构位于今天交道口的西侧,东城区教育学院的位置。以前北京也是以中轴线为界分为东西两地,东城隶属大兴县,东城的衙门就在今天东城公安局的位置,因此多年来这条胡同一直叫“大兴县胡同”,据说如今该胡同的名字已经把“县”字取消了。

早年中轴线迤西隶属宛平县,当年的县衙所在地是今天的平安大街路北,东官房以东地段,也就是说相当于如今妇女报社以东的地段。现在的妇女报社解放初期是全国妇联所属的妇女干部学校,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这里由3个院落组成。3个院落均系古建筑,东头挨着龙头井那个院落是清洁队所在地,当年在这个门楼的某个位置上还有宛平字样。据说在30年代某年的正月十五,这个院落还搞过烧火判儿的活动。至于妇女干校和清洁队之间的那个单位是干什么的就想不起来了。

行政区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行政区划;分权化;改革

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便开始通过向地方政府下放权力来使得地方政府具备较为广泛的财权与事权等方面的权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地方行政区划的改革,同时传统以突出中央控制属性与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目的的地区行政区划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2000年中国开始大中城市撤县设区的改革,广州、杭州、南京等很多大中城市均试图通过撤县设区来整合资源,协调社会发展,提高城市发展实力[1]。现阶段,中国的行政区划改革直接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目前很多学者均从不同层面分析了中国的行政区划改革,但对两种不同的区划改革机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了针对现阶段中国两种区划改革发展的机制研究。

1、现阶段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实践研究

第一,撤县(市)设区。撤县(市)设区。是中国大城市不断适应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将更加广泛范围内的行政建制转变为城市型的行政建制手段,比如上海市撤销上海县与宝山县等,但初期的撤县(市)设区规模相对较小。在进入21世纪后,中国开始大范围撤县(市)设区,并将此举作为推动区域发展、提高中心城市实力的重要途径开始贯彻执行。据相关数据显示,仅统计2000年1月开始到2004年8月时间段内,中国32个城市进行了34次行政区划合并,撤销县市43个,其中东部沿海省份占到24个城市分25次撤销县市共计34个,且撤县(市)设区城市大多以非农人口累计大于50万人口的大城市为主[2]。对于撤县(市)设区的原因,目前主要流行有三点,其一,即扩大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最大化的完善城市产业布局与发展模式;其二,不断整合县级单位的经济发展力量,以扩大中心城市的规模,解决市管县中的矛盾;其三,协调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的基础社会建设,减少不同行政单位之间的矛盾与摩擦,降低重复建设。

第二,扩权强县。相对撤县(市)设区来讲,扩权强县具有更加广泛的理论基础,以“强县、撤地、分省”为发展思路的扩权强县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在裁撤地级市的基础上,取消市管县的模式,实行省管县与城乡分制,逐步将中国行政管理机制过渡到中央―省区与直辖市―县市―乡镇四级管理模式,突出乡镇自治。现阶段中国的行政区划体制的主要问题是市管县的管理机制的劣势与弊端,提出扩权强县,取消市管县的发展模式,实行省管县,是依据中国城市发展与广域城市行政建制的特点提出来的,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包括形成省―县―乡三级体制,进一步放权强县,健全县级政府的职能等。综合分析行政区划改革内容与改革步骤可以发现,现阶段学术界形成的统一认识包括如下三个发展阶段,其一,重点强县,赋予县级政府相当于地市级政府的经济与社会管理审批权力,不断强化县域经济发展;其二,撤地,即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方由省直接管理县,县市与所在地级市不断脱钩,地级市在保留其行政级别的基础上将智能重点集中在中心城市建设上;其三,分省,即划小省的管理范围,增设省或者直辖市。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04年8月,中国已经开始实施强县扩权的省份包括浙江、山东、湖北、附件、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南等八个省份[3]。

2、中国行政区域改革机制研究

不管是撤县(市)设区还是扩权强县,实际上都是对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的反映,因此在分析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这种改革放置于整体政治经济发展与变革的大背景中。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在行政分权的基本框架下展开的,两种行政区划发展的差异性只表现在实施主体的不同方面,其根源与机制是相同的。

第一,对市管县体制的分析与理解。通过对撤县(市)设区与扩权强县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种行政区划改革均起源与中国市管县的体制弊端。首先以实现城市最大化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市级政府主要看到的是市管县体制中县相对独立的地位对市发展空间的限制,以及围绕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利益实现而形成的市县之间的矛盾,因此市必须要通过集权来消除市县管理体制矛盾,撤县(市)设区便成为市政府的必然选择。而且经济发展越迅速,市县矛盾越突出,撤县(市)设区的举动越被认可。其次省政府作为更大层面的管理主体,其管理对象包括市和县,这种多元管理对象使得省政府必须要对市县两种主体进行综合考虑以最大化的满足自身的利益。省政府对于市管县的体制更为看重的是中心城市的带动能力相对较差的状况,因此从促进多元主体发展繁荣省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省政府需要下放权力,扩权强县。

第二,单中心体制下的集权分权理解。首先撤县(市)设区虽然有效解决了城市发展空间的问题但管辖区域的扩张又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政府的回应性降低,进而抑制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满足中心城市发展空间需求后,撤县(市)设区将成为城市内部分全框架设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其次扩权强县在推动地方发展的同时,也增多了行政管理的等级,强县扩权作为省域范围内的梯度分权模式,要突出市县之间的管理权限处理。

3、结论

撤县(市)设区和扩权强县作为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重要发展与实践方向,是中国特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外在实践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其背后的机制是类似的。虽然单中心体制中集权与分权均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但分权仍然为行政区划改革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中国未来行政区划的调整与改革,还需要充分结合中国实际政治经济发展背景,进行更为审慎严密的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罗震东.中国当前的行政区划改革及其机制[J].城市规划,2005(8):29-35.

[2]邹树彬.行政区划改革:焦点、态势及走向[J].社会科学研究,2007(4):46-51.

行政区划范文第3篇

第二条行政区划应保持稳定。必须变更时,应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的原则,制订变更方案,逐级上报审批。

第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

第四条下列行政区划的变更由国务院审批: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省、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

(二)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以及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

(三)自治州、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

(四)凡涉及海岸线、海岛、边疆要地、重要资源地区及特殊情况地区的隶属关系或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

第五条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批准变更时,同时报送民政部备案。乡、民族乡、镇的设立、撤销、更名和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六条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的撤销、更名、驻地迁移,由依法批准设立各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审批。

第七条变更行政区划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变更的理由、范围,隶属关系,政治经济情况,人口和面积数字,拟变更的行政区域界线地图,以及县级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含行政公署)的报告或意见等。

第八条各级民政部门分级负责行政区划的管理工作。各级民政部门在承办行政区划变更的工作时,应根据情况分别同民族、人事、财政、外事、城乡建设、地名等有关部门联系洽商;在承办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划变更的工作时,应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定。各级民政部门,应建立完整的行政区划档案。

第九条本规定由民政部负责解释。

行政区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变化;影响

Abstract:Since1997,theadministrativedivisionofcitiesinChinaisbeingadjustedfrequently,esp.theurbanizedareas,andthereasonsaremainlyoutofthedemandsofgovernment-leadingurbanizationandthedevelopmentofeconomic..Thisarticlestudiestheprocessofadjustmentofadministrativedivisionsinourcitiessince1997,andanalyzewhatithasaffected.Generallyspeaking,theadjustmentofcityadministrativedivisionhashadgreateffectonthedevelopmentofeconomy,societyandpoliticalcivilizationandontheurbanization.andoncities’administration.Meanwhile,thereexistssomeseriousproblems.

Keyword:cities;adjustmentofadministrativedivision;change;effect

1997年以来,我国城市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但城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现行的城市行政区划设置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旧有的城市行政区划已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约束。因此,有必要对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使之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城市的发展。

1关于城市行政区划问题的研究综述

行政区划是国家权力的空间或者地域的分割和配置,包括地域范围、等级层次及行政中心的划分等。行政区划是国家结构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是中央政府统治和管理全国各地的一个有效手段,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我国对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了频繁的调整,以使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行政区划调整的频繁与行政区划研究的日益深入,行政区划调整的研究在国内正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在行政区划调整的理论研究领域,已经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自1997年以来,有很多学者对中国的行政区划调整内容进行了研究。据粗略的分析,主要可分为行政区划调整的理论研究和行政区划调整的专项研究。

国内学者对行政区划的理论研究比较深入,也比较全面。谢元鲁(2000)总结了中国历代政区制度变迁的特点。他认为,中国历代政区制度在二千年左右的历史变迁与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即历代政区的变迁呈现继承性与变革性的共存,设置政区的等级和密度受人口、形势、经济影响很大,县级基层政区较为稳定而一、二级政区变动较为频繁,边疆政区设置受民族因素强烈影响而出现与内地政区的差异。李刚(2001)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行政区划的变革。汪宇明(2001)对中国城市地区行政区划体制的改革进行了研究。他首先研究了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体制,以及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的矛盾,接着指出了城市地区行政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改革的重点,即创新城市地区行政区划管理的法律制度,协调市制与省制、县制等广域型政区的关系,改革与创新城市地区行政等级制度与通名制度,建构城市地区之间的协调管理机制。戴君良(2001)对市领导县体制进行了研究,他主张适当划小省份,逐步撤销地级管理层,乡镇逐步向基层自治转变,最终形成省县(市)二级制的地方行政体制。汪宇明(2002)再次对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体制进行了研究。他指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很快,崛起了大批建制市,但中国的城市绝大多数是城乡合治型的广域型行政区,城市建制与行政隶属关系转型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因此,中国城市行政区划管理体制需要创新,以促进中国城乡社会结构转型,全面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陈雄,李植斌(2003)分析了城市化中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区划调整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他指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有城市型政区的改革与调整问题。刘君德(2004)对中国转型期凸现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分析,指出必须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打破行政区划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王英津(2005)分析了市管县体制的利与弊。市管县体制实施了20多年,有其积极的功效,但也有很多消极影响。他认为,市管县体制的未来改革思路是在缩省的基础上将其取消,但目前尚不具备取消的条件;将来可以通过一定的过渡机制,按照稳中求进、由点到面等原则逐步加以改革。罗震东(2005)认为分权化改革推动了中国地方行政区划的变革,撤县(市)设区与扩权强县成为当前中国行政区划实践的两个主要方向。肖金成(2005)对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中国省,城市以及县行政区划的改革思路。刘君德(2006)指出必须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健康发展。他认为减少层次、合理幅度、规范功能是我国政区改革的总方向;中国的政区制度应当回归《宪法》确立的省县主体结构;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立城市政区新模式;新的城市政区体系是近期政区改革的重点。李晓杰(2006)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当代行政区划层级与幅员改革的必然性。马彦琳中国城市型政区的发展趋势是以“城乡分治”为指导思想,逐步取消“市管县”体制。而且还需改革设市模式。

在进行行政区划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有不少学者对行政区划调整中的专项进行研究。有的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的模式和先进经验介绍到国内,有的就某一区域或具体的城市展开研究,有的对行政区划调整产生的某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冯春萍(1999)对伦敦、巴黎、东京三大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行政区划组织和管理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希望能为上海城市的规划管理提供借鉴。在某个具体的区域研究方面,汪宇明,刘君德,戴君良(2000)对上海大都市区行政区划体制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上海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直辖市,受政区空间与行政区划体制的制约,发展面临一系列的矛盾。解决行政区划矛盾的政策性思路一是内部改革,充分发挥现有政区空间的潜力;二是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联合政府,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内解决国际大都市的政区空间问题,以便形成上海创建国际大都市的区域互补优势。在行政区划调整产生的影响方面,赵红红等(2002)对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城市滨水区开发进行了分析。刘君德,陈占彪(2003)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行政区划体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目前的行政区划格局造成了长三角的区域分割和行政壁垒,打破行政区域对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严重制约和束缚是十分必要和急迫的。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划分行政区,提出了长三角地区行政区划的模式。周婕,邓飞(2004)分析了行政区划调整对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的影响,魏立华,阎小培(2004)详细地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和行政区划的关系,谢涤湘等(2004)则研究了“撤县(市)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对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影响。范今朝(2004)对1979年以来浙江省的行政区划调整变更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了浙江行政区划调整的原因及所产生的作用,并对中国未来的行政区划走向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政策建议。施镇平(2005)对解放以来的上海行政区划调整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行政区划调整后上海城乡关系的变动,祥,李莉(2005)研究了行政区划变动对宁夏中北部城市群结构变化的影响。龚敏,洪木妹(2006)对厦门与漳州两地经济增长进行了分析,提出缩小这两地经济增长差距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靠政府力量推动行政区划调整完成厦漳合并,促进中心城市的建设发展。吕宪军,王梅(2006)分析了南京市的行政区划调整特别是行政级别调整对城市扩张造成的影响。陈钊(2006)认为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他以四川地级行政区划调整为例分析了这种影响。操世元(2006)研究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行政壁垒。他指出,要打破行政壁垒,必须注意弱化行政区划观念,建立共同的市场规则,克服不同地区政策和体制的落差,挖掘地域共同的文化资源。

21997年以来我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状况

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空间安排,是国家权益的地方配置。行政区划调整变更的内容按具体情况可以分为以下6类[21]:建制变更;行政区域界线变更;行政机关驻地迁移;隶属关系变更;行政等级变更;更名和命名。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地方一次行政区划变更,可能只涉及上述6类中的一项,也可能涉及几项。

截至1996年12月底,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第一级:31个省级单位――3直辖市、23省、5自治区;第二级:335个地级单位――218地级市、79地区,30自治州、8盟;第三级:2858个县级单位――717市辖区、445县级市、1522县、118自治县、49旗、3自治旗、3特区、1林区[29]。1997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行政区划调整比较频繁,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总体来看,我国的行政区划调整虽然频繁,但是省级行政区划相对稳定。1997年,设立了重庆直辖市,撤销了原重庆市,这是我国省级行政区划调整的一个较大变动。1997年,我国收回了香港,建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又收回了澳门,建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1999年以后,我国省级政区就包括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本文主要谈论的是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因此,省级政区之中,除了4个直辖市之外,其余将省略不谈。

1997年至今短短10余年的时间,我国的行政区划调整变更相当频繁,前述6类情形均有涉及,但突出表现在城市化地区和“市”建制的设置上,尤以建制变更最为突出,影响也最大,故下面的分析主要以此展开。建制变更各级政区均普遍出现,包括地市级、县(市、区)级和乡镇(街道)级等。现将县级以上政区调整状况列表说明如下。

表11997以来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调整情况(单位:个)

Tab.1Adjustmentofdivisionofadministrativeareasinchina

since1997(above“county”lovel)

地级县级

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合计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合计

1996218793083357174451522118493312858

1997222723083327274421520117493312862

1998227663083317374371516117493312863

1999236583073317494271510117493212858

2000259373073337874001503116493212861

2001265323053328083931489116493212861

2002275223053328303811478116493212860

2003282183033338453741470117493212861

2004283173033338523741464117493212862

2005283173033338523741464117493212862

2006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1997-2006年整理。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1997年以来的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大体上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这里的阶段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即该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政区调整模式,但并非仅局限于该时段;此前此后都仍有该类政区设置方式出现)。

2.1建制变更调整阶段(1997-2003年)

这一阶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发展、城市化迅速推进的时期,而这是与行政区划及其管理体制的调整密切相关的。因此,这一阶段也是我国地级市建制增加最多,同时也是地区数量和县级市、县数量减少最多的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同时撤销一个地区(盟)和一个县级市(或者县、自治县)来设立一个地级市。仅1997年,就撤销了7个地区和7个县级市(县、自治县),建立了7个新的地级市。如山东省撤销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设立地级聊城市;河南省撤销商丘地区和县级商丘市、商丘县,设立地级商丘市;湖南省撤销怀化地区和县级怀化市,设立地级怀化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撤销玉林地区和县级玉林市,设立地级玉林市;撤销贺县,设立贺州市;贵州省撤销遵义地区和县级遵义市,设立地级遵义市;云南省撤销曲靖地区和县级曲靖市,设立地级曲靖市、撤销玉溪地区和县级玉溪市,设立地级玉溪市。此后每年,建制的变更调整更加频繁,每年都有一些的新的地级市建立。1996年底,我国共有地级市218个,到了2003年底,共有地级市282个。7年我国新增了64个地级市,平均每年增加9个。1997年至2003年期间,每年增长的地级市数量都比前一年要多。如,1997年,我国增加了4个地级市,1998年增加了5个,1999年增加了9个,2000年更是增加了23个,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级市建制数量增加最多的一年。2000年后,地级市增长的趋势有所减缓,但数量仍有很大增长。2001年我国增加了6个地级市,2002年增加了10个,2003年增加了7个。

在这一阶段,主要的设市模式是撤销地区和县级市(县、自治县)来设立地级市。因此地级市数量增加了,地区、县级市(县、自治县)的数量都相应地减少。1996年底,我国共有地区79个,到2003年底,共有地区18个,共减少了61个,平均每年减少9个;1996年底,我国共有县级市445个,到2003年底减到了374个,共减少了71个,平均每年减少10个;同时,我国县的数量也有很大的减少,从1522个减少到2003年底的1470个,共减少了52个,平均每年减少7个。

地级市多为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中等规模的城市,地级市下可设立市辖区。1997年至2003年,我国增加了64个地级市,因此,市辖区数量也有很大的增加,既有由原来的县级市的行政区域改设为市辖区,也有由县级市改设成一个或几个市辖区,还有由县撤销了改为市辖区等。1996年底,我国有市辖区717个,2003年底就增加到了845个,共增加了128个,平均每年增加18个。同时,我国县的数量由1996年底的1552个减少到了2003年底的1470个,共减少了82个,平均每年减少14个。这些被撤销的县大多被建成了市辖区(也有一些县升级为县级市)。例如,1997年以后,上海撤县建区的步伐不断加快。1997年,撤消金山县,与原石化地区合并成立新的金山区;1998年,松江县撤县建区;1999年,青浦县撤县建区;2001年,南汇、奉贤两县同时撤县建区等。另外,在大量设立市辖区的同时,我国也有一些市辖区被合并,如,2000年上海市合并了黄浦区和南市区,成立了新的黄浦区;也有一些市辖区被撤销,如2003年福建省撤销厦门市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厦门市思明区管辖等。

另外,也有一些城市撤区设县,如1997年江西省撤销萍乡市上栗区,设立上栗县;1998年湖北省撤销荆州市江陵区,设立江陵县等。还有一些县升级为县级市,如1997年安徽省撤销了宁国县,设立县级宁国市;湖北省撤销了汉川县,设立县级汉川市等。也有撤销地级市设立市辖区的情况,如1998年云南省撤销地级东川市,设立昆明市东川区等。

2.2城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阶段(2004-2006年)

1997年至2003年,我国行政区划调整主要表现为建制变更,这是我国行政区划比较大的调整。2004年以后,我国行政区划没有大的调整,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基本稳定,行政建制数量、类别基本没有变动,只是调整一些城市的部分行政区划。这一阶段,前述六项行政区划调整类型都有涉及,但主要表现为行政机关驻地迁移、隶属关系变更、更名和命名,其余三类情况较少。这一阶段,我国只新增了一个地级市。2004年,甘肃省撤销了陇南地区和陇南县,设立了地级陇南市。同年我国增加了7个市辖区,其余的行政区域数量基本没有变动。2005年我国行政区划调整更少,成为1978年以来县级以上行政建制数量、类别唯一没有变更、调整的一年[30]。这一时期我国的行政区划已基本上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不会再进行大的调整。

3.十年来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分析

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总的来看,我国近20年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的迅速推进,是与行政区划的调整改革分不开的。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有着深远的经济与社会效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显示出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1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国的政治体制仍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因此必须对我国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我国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有着许多不同的发展动机,但相对而言,城市型政区的改革更多源于经济层面的发展动机。就推动经济发展而言,“城市”越来越扮演着比单纯的企业组织或其他级别的政府更为积极的“领头雁”角色。城市政府通过提业布局和经济规划、招商引资、提供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等一系列“产品”,使“城市经济”正成为一个区域经济腾飞的主要形态。因此,我国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重点在城市型政区(地级市、县级市、镇和市辖区)。为了顺应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在不同阶段,采用多种方式,尝试理顺城市型政区的管理体制,以保证和推动城市化进程。如先后采取地、市合并,市(地级市)领导县(县级市)的体制来加强和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适应大都市发展的需要而调整和增加市辖区的建制;撤并乡(镇)建镇、设立街道等以促进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等。综观1997年以来我国发生的行政区划调整案例,除了1997年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重庆市升格为我国第四大直辖市外,一般都是县改市、县改区或大中城市辖区内的区划调整,表现为明显的城市化趋势。而近年来上海市、杭州市和广州市的区划调整,更显示出国际化大都市或区域都市化的趋向,这大大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这可以从1997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水平迅速提高来证实(表2)。

表21997年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

Tab.2ThelevelofurbanizationofChinasince1997

年份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城镇人口/万37304394494160843748459064806450212523765428356212

城市化率/%30.4831.9133.3534.7836.2237.6639.0940.5341.7642.9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

*这里的城市化率采用城镇人口与全国总人口的比值。

从表2可以看出,2006年较之1996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其中,又恰恰在1997—2003年建制变更调整(撤地区和县级市或县改地级市)阶段,城市化水平提高最快(将近10个百分点),充分说明了两者的互动。

3.2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

行政区划调整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客观需要,也是政府主动运用以拓展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的战略手段。如上海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直辖市,受政区空间与行政区划体制的制约,发展面临一系列的矛盾[15]。要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对其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拓展其发展空间。因此,上海市于1997年撤消金山县,与原石化地区合并成立新的金山区;1998年,松江县撤县建区;1999年,青浦县撤县建区;2001年,南汇、奉贤两县同时撤县建区;从2000年开始,上海郊区乡镇合并的工作也全面展开。经过行政区划调整,上海市的面积有显著扩大,1996年底,上海市的建成区面积为412.27平方公里,征用土地面积97.2平方公里;到了2005年底,建成区面积为819.9平方公里,征用土地面积为97.2平方公里,总面积增加了472.93平方公里,使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有了很大的拓展,使上海进一步向国际大都市战略目标迈进。

行政区划调整也是城市政府为辖区内各地区和部门重新定位经济社会职能的有效途径。促进本市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需要政府统筹配置辖区内的各种资源,最大幅度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其中最基础的手段就是对辖区内政府部门各自的地理边界重新划定,为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高效利用突破空间的限制。如2005年广州市将东山区并入越秀区,实行强强联合,大幅提高新越秀区作为大广州的商贸中心的职能和地位,而对原先两区内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有利于提升新越秀区的社会吸引力。再如对原先单纯性的经济开发区域分别设立南沙区、萝岗区,就是为该地区增加提供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实现单纯经济区域向综合行政区域的转型。

3.3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降低城市行政成本

行政区划调整是城市政府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举措。过去,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下设置的多层级政府部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构与职能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1997年以来,我国撤销了很多县级市(县)设成市辖区,直接对市辖区进行管理。这减少了城市的行政层级,也减少了城市的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从而就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效率。政府机构和行政人员越精简,行政效率就越高,管理成本就越低,反之亦然。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撤县设区、以及对市区的合并,如2000年上海市黄浦区和南市区的合并、2004年南宁市部分城区的撤并和2005年广州市东山和芳村两区的撤并等,都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力举。而现代交通、通信、网络与电子行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推进,为政府管理创造了便利的条件,这也将大大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

从1997年以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升和政治文明的进步等方面来看,总体说来,城市行政区划这一上层建筑的调整是适应了城市发展的实践的,成就也是主要的,从行政区划上解决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问题,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中心城市的发展。但是,近几年来城市行政区划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行政区划调整中应该引起进一步重视。如有的地方行政区划调整的整体规划工作做得不够好,有的调整事项基本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从长远、从全局上去考虑某项行政区划调整。市辖区调整没有具体标准,不利于精减市辖区范围,也不利于科学合理地设置市辖区。在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中还存在个别地方追求机构升格、干部升级的问题,还有少数大中城市把调整行政区划作为解决市县矛盾或大市与小市矛盾的主要措施甚至唯一措施[31]。在今后的行政区划调整中,应该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尽量解决,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新的模式,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能完全适应现实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需要的行政区划体制,来促进城市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元鲁.试论中国历代政区制度变迁的特点.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89-94.

2李刚.略谈新中国行政区划的变迁.文史杂志,2001(1):10-11.

3汪宇明.再论中国城市地区行政区划体制的改革.改革与战略,2001(5):26-32.

4戴君良.行政区划应实行省县二级制――关于逐步改革市领导县体制的思考.中国改革,2001(9):38-39.

5汪宇明.中国的城市化与城市地区的行政区划体制创新.规划研究,2002(6):22-25.

6陈雄,李植斌.城市化中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区划调整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求实,2003(6):39-40.

7刘君德.中国转型期凸现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分析.理论前沿,2004(10):20-22.

8王英津.市管县体制的利弊分析及改革思路.理论学刊,2005(2):84-87.

9罗震东.中国当前的行政区划改革及其机制.规划研究,2005(8):29-35.

10肖金成.关于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初步思考.经济研究参考,2005(26):

11刘君德.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健康发展.经济地理,2006(1):3-5.

12李晓杰.从历史的角度看当代行政区划层级与幅员改革之必行.江汉论坛,2006(1):91-93.

13马彦琳.城乡分治与城乡合治——中国大陆城市型政区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54-58.

14冯春萍.国际大都市行政区划组织与管理模式.上海城市规划,1999(3):39-43.

15汪宇明,刘君德,戴均良.上海大都市区行政区划体制研究.人文地理,2000(6):5-8.

16赵红红,阎瑾,朱江.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城市滨水区开发――以顺德市德胜河两岸城市景观概念性规划设计咨询方案为例.新建筑,2002(5):59-61.

17刘君德,陈占彪.长江三角洲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思考探索与争鸣,2003(6):12-14.

18周婕,邓飞.行政区划调整对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的影响.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2):146-148.

19魏立华,阎小培.快速城市化中城市规划和行政区划的关系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规划研究,2004(2):48-50,76.

20谢涤湘,等.“撤县(市)设区”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汇刊,2004(4):20-22

21范今朝.1979年以来浙江省行政区划调整变更的过程及作用——兼论中国未来行政区划改革走向.经济地理,2004(4):449-453.

22施镇平.解放以来的上海行政区划调整及城乡关系变动.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2):105-107.

23许阳,许晓东.黄河的“重庆”、中国的“芝加哥”—关于包头城市的目标定位与行政区划.中国•包头职大学报,2005(2):110-112.

24祥,李莉.行政区划变动与城市群结构变化研究――以宁夏中北部城市群为例.人文地理,2005(5):51-55.

25龚敏,洪木妹.厦门与漳州两地经济增长分析:兼论行政区划调整与中心城市建设.东南学术,2006(1):35-41.

26吕宪军,王梅.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扩张研究――以南京市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06(1):67-72.

27陈钊.地级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四川省为例.经济地理,2006(3):418-421.

28操世元.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的行政壁垒.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0):85-89.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1997).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

30民政部《二五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行政区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区划改革

所谓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为了实现其政治统治和行政管理,对其所管辖的领土进行行政区域的划分。而这种行政区域的划分是分级的,即将国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各异的行政区域和地方,并在各个区域和地方设置相应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以行使国家和执行国家任务。用一句话来概括,行政区划是国家权力的空间或者地域的分割和配置。

一、我国行政区划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行政区划工作,陆续对全国的行政区做出了重大的调整,最终形成了现今的行政区划体系。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设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目前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存在四大明显问题:省级行政区数量偏少、范围偏大、人口偏多;省级行政区规模差距悬殊、层次混乱;省级行政区管理幅度小;省级行政区边界犬牙交错,破坏了自然经济区的完整性。因此,省制改革成为了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重点。

二、省级行政区划改革

(一)省级行政区改革的原则

1.处理好“改革”与“稳定”关系的原则

现行省区制存在的种种弊端,需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改革。但同时改革又涉及多方利益关系,是一个复杂又敏感的问题,如果盲目频繁地变更,容易造成民心浮动,社会不安定。因此,一定要注意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既不能过于谨慎,也不能草率盲目行事。

2.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合理化的原则

从方便行政管理、提高行政管理效率这一要求出发,我们在进行省级行政区划改革时就必须处理好层次与幅度的关系,如果管理层次过少,幅度过大或是层次过多,幅度过少,都不利于实施高效的行政管理。就中国目前的行政管理而言,省区普遍存在层次过多、管理幅度过少的问题,这就不利于上情下达、下情上通,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助长了。因此改革的方向理应减少层次、扩大管理幅度。然而如果改革层次过少、幅度过大,就会出现管理上“鞭长莫及”的情况,也不利于行政管理。因此,省级行政区划改革要注意防止以上两种偏向,科学把握好管理层次和幅度,以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3.行政区划围绕经济中心的原则

省级行政区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省级行政区划的划分应围绕经济中心,服从和促进经济建设的需要,省级行政区的设置与调整必须尽可能考虑与自然行政的经济区相协调,并贯彻有利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4.规范统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

省级行政区划改革必须符合《宪法》《组织法》等相关法律规范,有秩序统一地进行。然而,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地区差异很大的国家,省级行政区划改革应根据各地不同的条件和特点,因地制宜,不宜搞“一刀切”。

(二)省级行政区改革的依据

1.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合理设置省级行政区的数量和空间分布

我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地区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较好,地势比较平坦,土地肥沃,经济发达;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山地高原居多,多数土地较为贫瘠,经济落后。与之相适应,东部地区人口密集,通讯运输网络发达,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经济容量大;西部地区则人口稀少,通讯运输网络欠发达,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容量小。

根据上述自然条件所形成的人文地理条件特征,东部地区省级行政区划数量的设置理应较为密集,而西部地区省份(自治区)数量的设置则可以较少。因为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设置是不应以自然空间的广阔或狭小为依托的,而是以自然地理因素给人们提供的适宜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为基础的,设置依据主要是人口的数量和分布、经济活动量的大小以及便于经济社会活动的管理等等。

2.根据人口数量,合理设置省级行政区的规模

省级行政区划改革,原因之一就是现行省区范围过大、辖区管理人口过多,导致了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低下和行政管理成本上升。因此合理设置省区的人口数量、管理层次、幅度、规模等是改革的重点,需要进行科学的设置。

(三)省级行政区改革的制约因素

1.现行经济布局的制约

我国现行经济布局的形成,主要是依据现行省级行政区特定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等客观环境逐步发展而来的,突出表现为地区差异很大,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而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即使是在同一省级范围内,这种不平衡也是大量存在的。这是由于我国大部分省的幅员十分辽阔,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根本不可能辐射到经济落后地区所造成的。这种现状必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维持,如果在改革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草率匆忙地实施改革,必然要对现行的地方经济利益格局产生强烈的冲击,同时将进一步拉大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目标是要消除地域差别,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但现行地区性经济差异的广泛存在,为省级行政区划改革设置了诸多的障碍。

2.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制约

从全球范围看,国际社会正经历着一场精简机构与职能重塑的“政府再造”运动。而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将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简机构,职能重塑作为政府治理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政府机构改革走向完善,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行政区划的改革,需要行政机构改革的成果为条件和铺垫。从省级行政区划改革所必须具备的各项前提条件看,行政机构改革的顺利完成,对改革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省级行政区划改革,不仅仅是省级行政单位的管辖范围在幅员、人口等方面的缩小,它还涉及相应行政机构的设置、行政职能的转换等等。如果机构改革不到位、行政机构设置不对应和政府行政职能权限不明确,就无法为行政区划改革创造前提条件。目前行政管理的模式是按现行行政区划的要求设置的,无论是机构设置的类型、相应机构的职能、机构的隶属关系、机构的权限要求,都与省级行政区划改革后机构设置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度就成为了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一大制约因素。

3.居民传统观念的制约

行政区划变革不但要考虑经济因素,还要考虑地区原则、语言原则和历史原则。虽然从理论上,很多省区在设置上不合理,但现行省制已经运行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以传统省区为中心的地方文化、地域观念及思维定势,当地居民群众已经对省制划分有了很深的认同感。而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观,甚至在某些社会活动中成为集团结合的基础或标志。这种居民传统的地域认同观念,恰恰成为了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障碍之一。省级行政区划的改革,必须打破传统的地域界限,让人们转化传统的地域身份认同标志,这在目前还是很多居民无法接受的。中国历史表明,省制改革调整必须充分尊重和听取广大民众的意见,决不可随意进行激烈的调整,否则只会起相反作用,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4.省级行政区划改革面临的高昂边界调整成本的制约

我国行政区划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行政区划多有变迁;因种种原因,行政区划的边界线比较模糊。我国省界线上还有部分省区有争议,多以习惯线,省、市、县界矛盾成为影响我国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在此,国务院也全面部署全国各地勘界工作,对省、市、县行政区的界线进行首次全面勘定。经过长达十多年的艰辛工作,完成了全国省、市、县陆地行政区域界线勘定任务。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的省界法定勘界工作之时,如果再轻易地变动,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是前功尽弃、毫无价值。从这一点来看,重新调整省区界线的巨大成本,与现完成的省级政区勘界成果之间存在的很大矛盾,具有一定的不可行性和操作性。

(四)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基本思路

1.改革的前提准备

(1)逐步完善行政机构的改革

实行适应于省级行政区划改革要求的相应的行政机构设置,建立一整套符合省级行政区划改革要求的政府行政管理结构体系,是保证改革成功的重要条件。政府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方向,应当是机构设置的明确化、职能的专一化、隶属层次的扁平化,这也就是省级行政区划改革所要求的基本模式。其具体要点为:①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应当向专一化的方向发展,即政府行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且所行使的职能权力有明确的区分;②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的网络化。它要求政府在行政机构的设置上突破以往那种地域管辖性结构特征,在整体机构网络下不断完善运作体制和操作职能,并注重横向协调职能;③行政机构隶属的扁平化,即减少机构隶属和过渡层次,以提高整体运作效率。省级行政区划改革要付诸于实践,必须巩固行政机构改革的成果,并在实际操作中充分显示出这一适应现代化进程要求的机构职能优势。所以说完善行政机构的改革是省制改革的首要前提条件。

(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调整经济布局

我国现行经济格局的不平衡,是制约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经济布局在空间范围内的逐步平衡、合理,为省级行政区划改革创造客观条件,是一个需要采取多项措施的综合性战略。我认为政府可采取以下应对性措施:①利用现行行政区划的特点,通过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②通过产业结调整,利用各地优势建立新兴产业,填补落后地区的经济空白;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人文资源;④实行跨区生产要素的流动,完善各项资源的有效配置。

2.深入的讨论

有关行政区划改革的探讨早在10多年前就展开了,近年来诸多媒体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对中国的省制改革也出现了许多虚实不一、难以辨别的论述,但总的来说讨论还不够深入,社会关注程度还不高。我认为行政区划改革的讨论应充分实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广泛吸引地理学、行政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各方面人士参与,尽可能开展实事求是、有理有据、针锋相对的讨论,以利于讨论的深入。

此外还应加大对社会的宣传力度,让民众清楚省级行政区改革的重大社会意义和价值,对改革的难度和难题做好思想上的充分准备,以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率,减弱民众传统观念的阻碍。由于省级行政区划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讨论到了一定阶段,更要尽可能把民众吸引到讨论中来。

3.方案的形成

经过深入讨论后,改革就可以进入到方案形成的阶段。目前,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方案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类。一是“虚省制”,即虚化省级行政机构的职能,省仅仅作为中央政府的派驻机构,其主要职能将被下放到地市一级,省只是作为沟通中央政府与地市级政府的协调机构。二是“缩省制”,即扩大省级的数量,缩小省级行政区的范围。实行改革后的省,取消地市一级的政府行政机构,由省直接管辖县。纵观省级行政区划的多元主张,每一种都不无道理,都旨在克服我国现行省制的弊端,促进政治制度建设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但是到底采取那种方案,具体如何实施,最终还是由政府制定。在制定之前,政府应先结合社会讨论的热点和分歧,组织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等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避免先入为主。到了条件较为成熟,有关机构就可组织力量制定改革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可以是一套方案,也可以是两套或三套方案。方案形成过程还应适度公开并有节奏地进行公开及讨论。经过多番论证和修订完善后的最终方案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最高决策。

4.实施渐进式改革

鉴于省级行政区划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很大的改革,这就要求必须采取渐进式改革的战略,按照不同省份的客观条件成熟度,实行逐步到位的推进。预计用5-10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完成试点——扩大试点——全面铺开的渐进改革过程。根据我国国情及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条件的地区差异,试点和扩大试点应在牵扯较少、讨论意见较为一致的地方首先进行。如海南、湖南等。而民族自治区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牵扯面广、问题较复杂的地区,改革则宜在全面铺开的最后阶段进行。实行渐进式改革可以减少社会振动,避免许多制约性因素的干扰,最大限度地消除改革的负面效应。

三、小结

改革省级行政区划,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由于时机条件、动态数据等方面的欠缺,本文在这方面的探讨仅限于思路的设计。但是可以设想,经过15-20年的酝酿和实施,中国将出现稳妥、合理、相对协调的一级行政区。为期间或紧随其后进行的县、乡政区改革提供条件和方向,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提供廉价高效和更为得体的行政空间舞台。

参考文献:

[1]刘君德,冯春萍,华林浦等.中外行政区划比较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郑为汕.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6.

[3]王敏.我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10.

[4]刘君德,靳润成,周克瑜编著.中国政区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行政区划范文第6篇

根据组织上的要求,我集中时间,到城市口几个工作部门和市城区一些地方,做了一段调查。我感到,随着城市持续扩容提质,规模越来越大,内涵越来越丰富,城市工作也显得越来越复杂,各方面所反映的问题日渐增多。我们的城市工作应当摆脱小农经济的惯性影响,超越细枝末节的医头医脚,对一些事关大的格局和长远发展的问题,做一些宏观和理性的思考与把握。此次调查所涉及的诸多问题中,市城区行政区划的矛盾较为突出和带有根本性,研究解决起来也最不容易。

调整市城区行政区划的三个方案

方案一 缩小鼎城区辖区,新辖区以武陵镇为中心,连带斗姆湖、石门桥及周边几个乡镇;鼎城区原辖大部分乡镇分别划归周边区县,灌溪、白鹤山等江北周边乡镇划归武陵区。此方案调整主旨是将武陵镇转变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市辖城区,而不再是一个实为“农业大县”的城关镇,以实现一江两岸,同一体制、同等待遇和同步发展。调整难点是,鼎城区改变区县隶属关系的乡镇中,干部群众心理调试的不确定性与实际融合问题。方案的优越性在于,涉及调整的区乡(镇)机构变动很小,相当部分乡镇归并邻县,也暗合将来“扩县缩省”的取向。

方案二 第一方案基本不变,在其基础上增设德山区。德山区以德山开发区为中心,辖德山、石门桥、康家吉等,形成一市三区的格局。此方案的优势是,一市三区的行政区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城三区发展规划及一城三片的城市自然组团形态高度吻合,是最有利于三地相对独立、竞相发展的,也是最符合城市长远区划走向的,是一步到位的方案。其缺陷是新增一个建制县级机构,报批工作浩繁。

方案三 以沅江为界,武陵、鼎城二区划江而治。德山划归鼎城区,鼎城区江南部分亦剥离部分乡镇,归并到邻近县,江北部分归并到武陵区及邻近县(市)。此方案优点是,鼎城区在城区的辖地扩大,实力增强,减少了乡村拖累,有利于形成南北两岸比翼齐飞的发展势头。新的矛盾主要是德山开发区降级管辖不利,同时影响了**难得的一城三片组团发展格局。

以上三套方案,共通之处是把武陵镇及其周边地域变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市城区,不同之处在于德山的抉择:一是维持现状,二是独立成区,三是充实江南城区实力。综合来看,德山独立成区的第二方案最为理想,以武陵镇为鼎城区主要区域的第一方案最为便捷,以德山充实江南城区实力的第三方案影响最为复杂。如果决心实施调整,我倾向于保证第一方案,力争第二方案。调整市城区行政区划的缘由

缘由之一 江南城区日见边缘化,与“一江两岸,共同繁荣”渐行渐远。早在XX年底,市委、市政府就作出了“江南江北,共同繁荣”的重大决策,后又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在城市创建的压力下,我们甚至跳出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的约束,给江南城区实施了特殊的管理和一定的投入。但时至目前,“共同繁荣”仍然只是一种美好的想法。“12.21”火灾后我辗转桥南,更加重了这种印象。江南无论道路、绿化、排水、市政等基础建设和城市形象、城市管理等各个方面相差甚远,鼎城区有同志讲大致相差一到两个五年计划。江南城区的边缘化趋势也在继续。鼎城区有关负责同志初步框算,江南城区在江北城区购房的约有5000户,全区七成左右的科局乡镇干部已在江北购房。武陵镇约有三四成的餐宿接待和娱乐休闲活动被吸附到了江北。调查中大都认为:城区行政区划的不尽科学与相应的财政体制,是江南江北发展难以均衡的制度。作为城市一个区的鼎城区实质上仍是一个农业大县,而一个财政捉襟见肘的农业大县的城关镇,又怎么可能与年城建资金数以亿计的江北城区齐头并进哩!有同志讲,可越过行政层级管辖,市里直接投资建设武陵镇。实践证明其决策压力和行政关系的协调成本、资金使用的管理成本都不小。可谓“口将言而嗫嚅,足将行而趔趄”。

缘由之二 武陵、鼎城、德山、柳叶湖四区之间的掣肘日渐剧烈,反映了界限设置的变动需求和空间缓冲的客观要求。此次调查中,各区之间由于区划限制而产生矛盾且难以协调的反映甚为集中。比如柳叶湖的保护和发展,如果不把鼎城区的花山、占天湖和白鹤山等区域纳入,其生态空间则会大打折扣。柳叶湖的一位负责人对这些地方时或出现的挖山建房现象,更是抱憾遥望,心痛不已。德山开发区的负责人谈到德山的管理,反映了与武陵区街居机构的协调成本,同时,对开发区的发展也提出了朝鼎城区石门桥扩大地域的要求。江北城区的垃圾处理场、公墓区及火葬场和江北城区防洪圈的完善等许多工程项目都要在鼎城区白鹤山乡境内建设。市建设部门反映,他们在道路建设、管网配置、供水供气等方面常常受制于各自区划的束缚,总是放不开手脚,冲不出“围城”。

缘由之三 鼎城区名不副实,城郊比例失调。鼎城区作为市辖区,实际上仍是一个农业大县。从城市布局角度看,也可视为城市郊区。但这个郊区显然太大了。目前,市城区人口60万,鼎城区人口剔除武陵镇还有约80万;市城区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鼎城区面积约XX平方公里。市中心城区处于一个诺大郊区的包围之中,比例悬殊过大,在全国来看也不多见。城区,无论是现在,抑或《城市总体规划》中近百万人、用地八九十平方公里的将来,还是未来人口超百万的更远规划,都消受不了两千平方公里的郊区。这样的郊区,实际上就只能是长期遥望城市,而与城市无缘的纯粹农业区域。它既遏制了武陵区乃至市中心城区对外的辐射功能,亦减弱了其吸纳功能。

缘由之四 鼎城区区域经济未能充分享受城区经济的赐予,又失去了农业经济的转移实惠,行政运行比较艰难。鼎城区的同志介绍,鼎城区县改区后,并未享受到与武陵区一样的事权、财权划分的好处。以城建投资体制为例,鼎城区就没有纳入市城区统筹。这些年来,鼎城区通过非体制渠道做工作,共争取城建投入8000万元,修一条路也不够。本有市城区之地利的江南城区,非但不能借势发展,反而与一般县的城关镇也相形见绌——除了桥头一圈人头攒动的市场外。大量由城区管理要求和利益趋使的行政行为,又使鼎城区业已存在的经济要素、城市资源和近郊经济增长点,向江北城区转移、集中和划归。如居民消费转移,公交线路经营权、出租车经营权等城市资产的集中,再有柳叶湖、南坪岗、河伏等新兴城区的

接连失去,建于南坪岗的火车站市场群,对桥南形成了市场分割甚至恶性竞争。此外,据鼎城区政府一位负责人比照邻近农业大县框算,这些年,因县改区而损失的上级对农业水利等农业生产和农村公用事业的项目投资,每年以千万计。设置在鼎城境内的五六座过桥过路收费站,也增加了全区行政成本和社会经济成本。

缘由之五 调整城区现行行政区划是市委市政府曾多年努力未果的历史任务。

勾勒**撤地建市以来的轨迹,即可明了这段历史。

——1987年10月,原**地委行署拟定撤地建市初始方案:设鼎城区(包括现在的武陵区和武陵镇及周边乡镇)、德山区和津市区。此方案因牵涉增设德山一个县级区划,民政部告之尚需请示xx领导,等待批复。

——1988年1月,xx批准现行方案。当时,由于原地市之间竞争活动加剧,地委行署指示,满足条件,“抓紧时间,改了再说”。于是,后来拟定的现行方案得到xx批复。值得注意的是,当时xx批复的武陵区范围就包括了武陵镇及其石门桥、斗姆湖、康家吉等四镇五乡;鼎城区辖其余36个乡镇,区政府驻地不变。后来,由省地协调,但未全部实施。

——1988年3月-1991年12月,市政府要求重新调整区划未果。在这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市政府先后七次向省政府、民政厅和国家民政部行文请示或专门汇报,要求调整现行城区区划。其方案是:恢复**县,武陵区、鼎城区以沅水为界划分行政区域。其方案要点是恢复**县,特别是德山划归鼎城区,江北乡镇划归武陵区。1989年3月21日,民政部批复称:经xx同意,鉴于**市的行政区划变更时间不长,近期内不宜再作新的变动。重新调整区划的努力至此告一段落。

当时,撤地建市刚刚完成,就要求重新调整区划的背景原因是:由于撤地建市过程中的急于求成,“致使在城市设区与**县建制这一关键环节上出现了失误”(引自《常政报〈1993〉25号》文),一市两区实际上还是过去的一小市及一大县,体制和发展中的矛盾出现。一方面,市城区一区独大,市区合一,职能重合,市区间的矛盾让市委、市政府头痛。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原**县干部群众,对始建于汉高祖5年、承载21XX年多年历史的**县一朝消失,一片哗然,抱憾不已,也对在全国颇负盛名的农产品基地县的形象和地位感到忧虑。于是,纷纷~,反响强烈。

——1993年6月,市政府行文省政府,再次提出调整区划,仍然未果。此次方案为:增设德山区,辖武陵镇、德山、石门桥、斗姆湖、康家吉;恢复**县,政府驻地不变;扩大武陵区。此次动议之后,市城区行政区划的大局调整问题,终因屡屡受挫,而无人再提。

光阴荏苒,这一搁置就是12年,从撤地建市起算,已长达17年。**再次调整行政区划的时空环境,又要重新认知与把握了:古老的**县终于无情地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历史的缠绵情感在现实的政治力量面前终归是柔弱无力的——鼎城区的概念却已渐入人心。由此,恢复**县的情结,在调整区划中已不足虑了。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张和城市质量的迅速提升,如何按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界定区划,如何实现共同繁荣、统筹发展,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却大大凸现出来了。再按照行政区划管理层的经验说法,一项新的行政区划的调整运行XX年以上,其利弊得失通常就看得比较清楚了,这也就有了再次调整的可能性。于是,这项历史任务也就摆到了我们面前。

结束的话

行政区划,国之大政。行政区划是国家结构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是中央政府行使全国行政管理的基本路径。调整行政区域,为行政大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此,历代为政者力求稳定,但现实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其交通、通讯等技术的变迁与发展,又不断地对行政区划提出变动的要求。行政区划的历史也就成为了一部相对稳定和绝对变动相统一的辩证前行历史。

勿庸讳言,调整行政区划,工作量浩繁,决策要求高。有人形容为“捅马蜂窝”,也有人说是自找麻烦,还有人讲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次调整,几年才能步入常态。这些说法,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入木三分,有见地的。但是,我们还可以从更高一点的层面和境界来看,**市调整城区行政区划,是为了实现城市各板块均衡和协调发展,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科学发展。先进的制度容纳和孕育先进的生产力,制度创新具有宏观性和根本性,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要远高于各种微观的创新。记不清是哪一位北京的理论工作者说过:古今中外历史表明,哪块地方、哪个民族能否发展,一是看水,二是看制度。此话确有让人思考之处。因此,制度建设也是政绩,虽然一时不那么抢眼,甚至还有些碍眼。在某些特殊的背景下,当旧的制度设计明显障碍社会运行时,制度创新的政绩价值也会更加重大和长远。我认为调整**市城区行政区划,就是这样的制度创新。

行政区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行政区划改革,原则,基础,内容,实施

所谓行政区划,一般而言是指一国的统治阶级为了更好的统治和管理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诸如经济、文化、政治等将本国的领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和区域的一项国家制度。我国著名的行政管理学学者夏书章教授认为,行政区划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各领域、各部门的专家、学者通力合作是完全必要的。 笔者认为行政区划和一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密切相关,前者以后者为依据,并且是对后者的确认和体现。从此种意义上说,行政区划属于国家形式问题,而国家形式问题的研究对于“国家”等宪法的基石范畴的研究又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行政区划是重要的宪法问题。但是宪法学界似乎对该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此开展的研究并不太多。当然,行政区划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一篇文章里面根本无法全面说清楚,笔者只是在中国有可能在近期启动行政区划改革的背景下,就行政区改革的原则这样一个“小”问题略抒己见,以期能抛砖引玉。依照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一、原则之“基础”

行政区划改革的原则决不能凭空产生,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提出行政区划改革的原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只有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才会使得我们提出的原则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

1、 行政区划改革原则的提出必须基于中国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前提。

如前所述,国家结构形式对行政区划具有重要的影响甚至是决定作用。我们

知道,对一个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起决定作用的是历史和民族因素。一般而言,国家统一的历史长而且在本国历史中占主导地位,那么该国就会采取单一制,如法国。另外,单一民族国家多采取单一制,如日本;多民族国家,如果民族关系简单、融洽也往往采取单一制。就中国而言,不管是从历史因素还是从民族因素考虑,都应当采取单一制。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的行政区划有本质的不同。单一制国家多是中央集权制,行政区划的主导权在中央;联邦制国家多是地方分权制,在进行行政区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地方的意志和利益。笔者认为,中国的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基本上不会改变, 所以行政区划的改革也只能是在此前提下进行。

但是中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本质上不改变,并不是说没有任何新的元素注入。我们应当注意到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上有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有学者们认为的在一些传统上实行地方自治的国家逐渐加强中央集权,而在一些传统上中央集权程度较高的国家则逐渐加强地方分权。 中国是世界国家大组织中的一员,而且与世界接轨是我们现在的主要指导思想;而且中国毕竟是56个民族的国家,民族之间的差别客观存在,同时中国疆域辽阔,区域差别很大,不可能像单一民族的小国那样实行单一制,所以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要注入新的元素。

中国的单一制在新的形势下要有所改变,也可能融合联邦制的一些元素,要充分注意地方的不同与差异,这些都会对行政区划改革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行政区划改革的原则不同于行政区划的原则。

行政区划改革的原则要充分考虑行政区划的原则,要以此为基础。但行政区划改革原则是指导“行政区划改革”的原则,是对原来的行政区划进行的可能是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可能是对原来的行政区划原则的修正甚至是否定,所以两者是不能等同视之的。目前,在中国的宪法学界对行政区划原则的认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大多包括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便于行政管理和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和参照历史状况等原则。

3、“平衡”和“发展”是行政区划改革原则的核心。

现代的关键不在于分权,不在于民主等等,而在于“平衡”。在国家性质上体现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以及统治阶级之间的妥协,是为了保持“平衡”。在政权组织形式上进行的权力划分,是“平衡”的体现。国家结构形式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断调整也是为了保持两者间的“平衡”。在中国,实际上一直也很重视“平衡”问题。如曾经讲,中央的权力大了就向地方放一放,地方的权力大了就向中央就收一收,这就是一种“平衡”思想的体现。所以,在转型时期进行的行政区划改革,要考虑到中央与地方的平衡、不同地域之间(如东、中、西部以及南、北方)的平衡、经济、政治和文化历史间的平衡等多种因素。

行政区划之所以改革就是因为现有的行政区划出现了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所以行政区划改革的原则就是要保证一系列的改革设计方案使得改革后的行政区划能适应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趋势,最终推动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发展。否则,这样的改革原则毫无意义。

二、原则之“内容”

基于上述的认识,笔者认为行政区划改革的原则有以下几个。

1、 区域平衡原则。

区域平衡原则是一个带有综合性质的原则,是指实现在中国的东、中、西部

和南、北方有差别的地域之间,各地的人口以及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相对平衡。

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简单用一句话描述,就是从中国沿海的东部到内陆的中部再到广袤的西部,地势越来越高,面积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少(主要是指西部,中部的人口密度几乎不低于东部),经济越来越穷。三大区域之间在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要求我们在进行行政区划的时候,应充分正视这一现实,并做合理的区别对待。但一直以来的行政区划,似乎更有利于东部地区,有力的证据就是中国的四大直辖市,东部占了三个。我们注意到最近几年进行的西部开发,对西部的行政区划有所倾斜,如在重庆设立直辖市(可能会有人对设立直辖市就是倾斜的观点有不同看法,笔者在后面会说明理由)。但是,似乎把中部地区给忽略掉了。中部六省(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有四亿人口,基本上是农业地区,是中国的中心地区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所以不管是重视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还是整体上要提高中国的经济水平,或者其他原因,中部地区在行政区划的时候都应该认真考虑。有很多资料表明中部这几年与东部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有一些发展指标已落后于西部。 另外,西部地区还存在一个西北和西南的问题,西北和西南在各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这也需要平衡考虑。

中国南北方的气候和人文差异也是巨大的,这无疑对行政区划会有实际的影响。对于中国南、北方的分界,一种说法是以长江为界,一种说法是以秦岭、淮河为界。若以长江为界,那么武汉市既属于北方,又属于南方(汉口在长江以北,武昌在长江以南),这显然说不过去。若以秦岭、淮河为界,河南省大部属于北方,南阳和信阳两地又属于南方,事实上,南阳、信阳两地还是和北方保持着较大程度的相似性,甚至大体还是属于北方的文化圈。习惯上人们把河南划为大北方圈,把湖北划为大南方圈,但湖北的襄樊、十堰等地显然具有更多的北方特点。所以,笔者认为,将南方和北方以一条线(至少一般民众这样认为)作为分界,似乎并不科学。南北方之间存在着一个大的过渡带,因此,在行政区划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否则不利于各地发展。目前,北方地区的经济有两大特点,即重工业发达和传统农业经济主导,南方的重工业不是很发达而商品经济意识强于北方(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北方的大城市 比南方多而经济活力不如南方就可以证实)。所以,我们在进行行政区划的时候,不能搞一刀切,要针对不同特点做出不同的区划。

众所周知,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地方新疆比面积最小的海南省相差几十倍,同时人口最多的河南比人口最少的也相差几十倍。这种划分,显然与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如有利于经济建设、便于行政管理等是不符合甚至是矛盾的。因此,在行政区划改革时应考虑这一点。

须要说明的是,笔者所讲的区域平衡仅仅是相对平衡,一味讲绝对平衡是毫无意义的,只会使复杂问题过于简单化,最后反而更加复杂化。如为了追求人口的绝对平衡,非要将河南的人口划得跟海南一样多,只会使问题更麻烦,更复杂。

2、 经济发展原则。

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的行政区划也有一个原则就是有

行政区划范文第8篇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首先,结合中国地图,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和位置。

其次,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及地理记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首先,通过相关地图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比较,以获取地理新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和归纳的综合能力。

其次,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过程中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如北京是伟大祖国的首都;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怀抱;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学生特征分析

此时初中生经过七年级地理学习,拥有一定地理学习能力,但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善、情感的引导、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形式提高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能力。本节内容中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记忆及在地图里定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突出。另外,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本节内容是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最佳案例。

三、教学方法设计

本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本节课教学可以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和学生网络查找的教学方法。地图作为地理的眼睛需要教师通过课件方式表示出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教师指导和学生合作探究则是另外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堂最佳效果,在策略方法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四、教学资源准备

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师的教,可以将动画与PPT结合起来,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学,可以选择多媒体学习环境,并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增强其实效性和多元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引入

首先通过PPT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如祖国的方位、疆域及邻国等。然后通过提问学生家乡所在地,如在某某省(直辖市、自治区)某某县(县级市、自治县)某某镇(乡)引出本节课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新课讲授

首先通过教材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及演变,从而推导出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即省、县、乡三级,某些较大的市分为县、区等。截止2016年6月底,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2851个县级行政区,40497个乡级行政区。其中省级行政区是初中地理重点学习和熟知的内容。

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及简称是学习的重点。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学了解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分为多少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自学后得出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然后通过两首小诗并利用PPT上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实时展示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简称。

“京津港澳台东北黑吉辽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京津港澳台”中北京、香港、澳门和台湾是必须熟知的知识点。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西北地区包括陕甘宁青新五省区,西南地区包括云贵川渝藏五省区,是从大的区域角度认识,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的行政区划图及区位。

“两湖两广两山河沪苏浙皖赣闽鲁祖国北方内蒙古自古南海在海南”。“两湖两广两山河”是横贯我国南北的8个省区,两两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沪苏浙皖赣闽鲁”指的是华东地区的六省一市,便于整体认识,这里的鲁即“两山河”中的山东。最后的内蒙古位于我国正北方,海南在南海之滨。

省级行政区的位置认识是本节课的难点。首先让学生在透明纸上描绘出“中国的行政区划”,简单了解省级行政区。其次,通过教材中的活动题了解认识省级行政区,学生之间可以讨论研究省级行政区的形状进一步熟悉省级行政区。如青海省的形状像兔子,陕西省像兵马俑,山西省类似平行四边形,湖南和湖北像头上戴帽子等。

3.新课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了解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及设立。其中重点学习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分布,让同学们结合两首小诗内容并对照地图进一步熟悉了解。

4.作业布置

完成“中国的行政区划”填充册的本节内容,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查找本省行政区划地图了解家乡的行政区划现况。

六、教学评价设计

行政区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行政区划改革 “省直管县”体制 “市管县”体制

一、行政区划改革概述

(一)什么是行政区划改革

行政区划是一种有意识的国家政治行为,是国家行政结构体系的安排。国家为了其政权建立和行政管理的目的,根据领土大小、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人口分布、历史传统等各项因素,将领土进行合理的有层级的以及同一层级的划分,并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以此来形成行政区划的设置。

行政区划改革需要适应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是一种复杂且是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国家政治行为。它的变更频率影响着一个国家或者区域的社会、经济的稳定程度及发展趋势。行政区划改革的目标就在于解决或者完善行政区划设置的不合理,行政区域之间发展的冲突和制约,实现最大程度的合理的国家和地方间权力分配,实现资源的有效科学配置,实现经济、社会、政治的稳定发展。

(二)行政区划改革历史沿革

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改革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从整体上看,主要是随着朝代的更替来实现的。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了行政区划的萌芽了。从春秋中期,产生了县,随后的几百年产生了郡。到秦汉时期,郡县制得到了广泛的推行。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 沿袭东汉末年以来形成的州、郡、县三级政区制度。隋朝建立后, 隋文帝按照“存要去闲, 并小为大”的原则, 实行州县两级政区制。炀帝时, 又改行郡县两级制。唐朝在贞观元年, 按天下山川形式, 仿汉代体制, 分全国为10个监察区, 称为“道”,形成了道州县的布局。宋朝实行路府州县制度;元朝在全国共设有十一个行省, 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明初沿袭元朝旧制, 设立了十三个行省(布政使司),下辖府, 府领州,州领县;清朝的行省府(厅、州)县制度。1据统计,从秦至民国末2100 多年,我国地方政权有290 年为两级制,占13.6%;有610 年为虚三级制,占28.7%;有600 年为三级制,占28.2%;有276 年为三、四级并存制,占13%;有350 年为多级制,占16.5%。2

(三)当代行政区划设置

我国当代的行政区划设置一方面沿袭了历史传统,另一方面则是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形成了省、市、县、乡的行政区划模式为了发挥城市经济中心作用,带动农村,实现城乡互助,中国两次推行市管县体制,第一次是从1958年开始,第二次是1982年12月提出改革地区体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

行政区划的合理设置关系着行政的有效运行和可持续的发展,关系着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良性发展,所以这就要求行政区划不断地完善。对于当下行政区划的改革,目前主要有两种比较鲜明的声音。一是改革现有省制,调整行政区划,增加新的省份,可理解为“分省减层”;二是“扩权强县”,逐渐推行省管县体制,进而代替市管县体制,可理解为“分权强县”。3本文在这里仅仅讨论第二种声音即以“省直管县”代替“市管县”的问题。

二、以“省直管县”代替“市管县”的必要性

“省直管县”体制是指省、市、县行政管理关系由“省——市——县”三级管理转变为“省——市、省——县”二级管理,对县的管理由现在的“省管市——市领导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实行“省直管县”。实行省直管县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市管县体制(又称市领导县体制)是指由直辖市和较大的市领导县的行政区划体制。目前,“市管县”体制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的行政区划体制。

以“省直管县”代替“市管县”体制不仅是国家政策和国家法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基于“市管县”的缺陷所决定的。

(一)国家政策的要求

我国在十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通过十报告,可见我们党和国家对于行政区划改革的重视,尤其是在十报告中直接指出了“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提出了“省直管县”,为行政区划改革明确了具体的方向。

(二)《宪法》的要求

在《宪法》第三十条当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通过以上宪法条文可知,我国《宪法》实行的是省、县、乡的三级地方行政区划体系。宪法对我国地方政府所设层级的具体规定,清晰的表明了我国实行省—县—乡的三级地方行政权力模式。然而当下我国实际存在的是省—市—县—乡的四级行政架构模式,市的存在是特殊的。市的存在没有宪法上的具体规定和明确定位,缺少法律上的依据。所以,根据《宪法》的具体条文,市的存在应当是特殊性质的,而非普遍性质的,有必有对“市管县”的制度进行改革。

(三)“市管县”体制的缺陷的要求

1、阻碍了县域经济及其周边农村的发展

“市管县”体制设置的初衷是为了充分利用城市的优势,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对落后的县域实行一定方式的财政救助,缩小城乡差距。这种以中心带动周边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也确实具有实际的可行性。但是,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却与目标相差甚远。虽然确实有一些中心城市带动了一部分周边县域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市管县的作用是有限的,尤其对于一些偏远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越来越大。

更重要的是,市作为一级行政主体,为了自己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为了自己本身的政绩,其过多地投入到对于本身城市的建设当中,因此对于周边就忽视了。自己本身城市的建设就需要较高的投入,城市自身财政有限,就难以对县级财政及其周边经济的发展进行支持了。更为糟糕的是,市一级的政府为了自己本身的发展,往往会利用自身的行政优势,对于县级的及其周边资源进行抢占或者剥夺。“市管县”会演变成“市挂县”、“市卡县”,阻碍着县域经济及其周边农村的发展。所以,为了县域经济及其周边农村的发展,“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有必要的。

2、降低了行政效率,增加了行政成本

市一级的设置节省了省级管辖县级的行政成本,但是却作为增加的一级行政主体,作为省县之间增加的一个环节,大大降低了行政的效率,以此增加了整个行政系统的行政成本。县需要向省请示的工作,原本是可以直接与省进行沟通联系的,但是现在却只能先向市里请示,通过市里的审查,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与此同时,有时市一级为了自己的利益,可能将对于县有利的规定或者请示进行截留,削弱县域权力,增加自己本身的权力,限制了县以及周边区域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政府管理经验显示:政府层次增加一级,纳税人的负担就多一分,政务信息的上传下达就多了一道门槛,政策的贯彻执行就多一道藩篱。因此,扁平化———通过扩大政府管理幅度进而减少政府纵向层次的手段以达成对社会的管理,是未来政府行政组织的发展趋势。增加行政层级会导致政务信息传递过程的距离和时间都变长,进而信息在上传下达的过程中发生扭曲并造成失真的几率也成倍增长。4所以有必有进行“省直管县”的改革,减少行政层级,增加行政行政效率,减少行政成本。

三、“省直管县”体制的可行性

“省直管县”体制的改革并不是高屋建瓴的,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及实践基础的。我们可以从我国行政区划的历史传统、国内外的成功实践、以及基于行政效率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来探讨“省直管县”体制的可行性。

(一)我国行政区划的历史传统

在上文当中,介绍“我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的时候,我们通过历朝历代的行政区划设置,可以发现我国历史上更多的时候的行政区划设置是三级制的,所以我国省—县—乡的三级行政区划设置是有其历史依据的。由省直接对县进行领导管理,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在古代,基于交通及信息传递方式的限制,其政务效率是十分低下的。而现代,有着非常发达的网络信息传递方式,相对于古代具有非常优越的条件。古代尚能实现政务的管理,而我们现代的“省直管县”体制就更容易实现了。

(二)我国已有的成功实践以及国外的成功借鉴

“省直管县”体制的存在不仅是基于历史曾经有过的传统,而且也因为在当代中国已经有了很多的成功实践,还有国外的实际经验。我国在许多省市都有了成功的试点。世界上191个国家和地区的初步统计,地方行政层次多为二、三级,约占67%,超过三级的只有21个国家,占11%。当下我国已经有更多的地方实现了“省直管县”体制的改革,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海南省。

(三)有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根据管理学的理论,在管理规模既定的情况下,一般各国政府对地方的管理都会采用在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之间进行动态平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传递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政府在同等时间内所处理的信息量相对以往有了呈几何数的增长,一级政府目前应对的直接管理对象不断呈上升态势,这也为缩小管理层次提供了契机。行政层级的减少,增加了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了政务处理的效率。“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减少了市一级的行政信息拖沓,直接由省级传递至县级,节约了行政成本,也有效杜绝了市一级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现的“市卡县”“上传而下不达”局面的出现。

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建议措施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它不是单一的定向改革,而是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的配套改革。它需要同中国当下转型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匹配。如何有效的进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本文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大量的试点推行

在较难以全面展开“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情况下,通过大量的试点推行,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实际上,在当下全国范围内,有很多省市已经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省直管县”的试点了,例如湖北省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区,通过又省一级进行直接管理和支持,这些地区又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理、资源优势,很好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注意维护地级市的利益

在“省管县”改革过程中,必然会初级到地级市的利益,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打击。与此同时,地级市能够凭借行政级别上的优势,可能会利用权力对“省管县”体制进行干扰。进行“省管县”改革决不是将地级市同县乡相互之间孤立开来,而是解决“市刮县”、“市卡县”的局面,促进周边区域发展,尤其农村的发展。在推进“省管县”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维护地级市的利益,要考虑到地级市长远规划和未来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尽量减少改革进程中的阻力。

(三)县域整合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对于省级政府能否有效接管如此数目庞大的县(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县域整合可以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小县合并,另一种是大县扩权。我国县一级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人口密度等因素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县域经济发展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不论区域面积大小、人口多寡、经济实力强弱和职能繁简,各个县在行政编制和人员配备上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这直接导致了行政负担急剧升高,社会成本居高不下。这就有必要进行县域整合了。一方面,对于管辖范围小、人口少、经济不发达的小县进行合并,减少行政开支,增强县域的经济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对于经济发展较好,资源较为丰富的县域,可以赋予其更多的自治权力,并扩大其辖区范围,以此带动更大区域的经济发展。

五、结语

“市管县”体制的废除,“省直管县”体制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情。“市管县”有着自己的优缺点,“省直管县”体制也不例外。除了拥有自己的优势,“省直管县”体制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一方面,我国疆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不同地区所需要的行政体制也不尽相同,而且“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必然涉及大量精简政府机构,然而面对这严峻的就业局势,其影响之大,难度之高可想而知,所以,全面推行“省直管县”体制的时机尚未成熟;另一方面,“省直管县”体制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否则还会出现类似“市卡县”的局面出现,最后还是阻碍着县域经济、经济圈经济的有效发展。总之,以“省直管县”体制代替“市管县”是大势所趋,但是在整个体制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应当全局把握,科学谋划,从试点向全局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周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历史回顾》,载《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第4期。

2、宫桂芝:《我国行政区划体制现状及改革构想》,载《政治学研究》2000 年第2 期。

3、颜克伟、肖辉:《行政区划改革研究综述》,载《学理论》2010年第1期。

行政区划范文第10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行政区划管理工作的通知》(政办发〔〕304号),进一步加强我市行政区划管理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行政区划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手段,是政权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我市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合理布局,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在当前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速城镇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加强行政区划管理对于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我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于年结束,乡镇总数从116个减少到93个。目前全市实有乡50个,镇43个;街道办事处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71个;村民委员会1125个。自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有效整合了乡镇资源,提高了乡镇机关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了行政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体规划日趋合理,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集镇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明显增强,以强带弱、以优补劣的效果十分明显,乡镇的整体经济实力有了大幅提高,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成效进一步显现,为我市当前和今后城乡融合发展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各县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行政区划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稳妥处理未经审批而实际运行的街道办事处、擅自搬迁乡镇驻地和随意设立村民委员会的问题,严格执行行政区划管理的法规政策,确保我市行政区划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二、依法加强行政区划管理,严格审批权限和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国发〔〕8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进有关业务审批权限的通知》(政办发〔〕164号)等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县市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政府驻地迁移,由省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乡镇的设立、撤销、更名和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政府驻地的迁移,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意见,市州人民政府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方可设立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各县区政府要依照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行政区划审批权限和程序,认真做好行政区划管理工作,不得违反规定越权擅自审批和设立。对于不符合法规擅自设立的街道办事处,相关县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县实际,采取以乡镇管理社区或探索将原有的街道办事处改设为城市社区服务管理的职能机构,由县政府直接管理等办法解决。对于没有履行报批手续已迁移政府驻地的乡镇,相关县区政府要认真查找原因,开展自查自纠,提出整改措施,积极补办报批手续。对于确需迁移乡镇政府驻地的,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方,乡镇政府办公设施严重老化、办公场所属于危房以及国家重点(大型)建设工程需要等情况的,县区人民政府提出具体意见后,由市人民政府讨论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调整、设立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的,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区人民政府审批并报上级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备案。

三、坚持积极慎重的原则,加大科学管理力度

行政区划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关系我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敏感性强。科学合理的调整行政区划,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及行政管理效能的提高、为民服务能力的增强密切相关,必须坚持积极慎重的原则,既要保持行政区划的稳定性,又要使行政区划管理工作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防止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行政区划各项法规政策,在继续巩固撤乡并镇工作成果的同时,要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着力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及时摸底调研和论证,对符合条件的,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集镇建设规模、行政管理、以及历史沿革和群众生产生活习惯、意愿等相关因素,从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整合资源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利于城镇长远发展、有利于节约集约使用土地、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出发,多方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在科学慎重决策的基础上,严格按审批权限和报批程序,积极争取将乡改设为镇,切实提高行政区划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民政部门作为行政区划的主管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变更的考察、审核、申报工作,为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同时,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地名标志设置有关问题的通知》(政办发〔〕11号)要求,加快城乡地名标志设置工作,要在乡镇所在地和中心村设置明显的地名标志,为城乡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交往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加强领导,切实维护行政区划管理工作的严肃性

(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从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加强对行政区划管理工作的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及时研究解决行政区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民政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与编办、发改、财政、统计等部门联系协调,做到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不断提高行政区划的管理水平,共同维护行政区划的严肃性。

(二)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已经政府依法审批的行政区划数量进行统计,并以上年度(截至月底)民政部门核定的行政区划数作为下年度各部门、各单位工作使用的依据。

(三)行政区划具有法定的权威性,任何地方,部门、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对于未经批准设立的街道办事处,统计部门要暂时合并计算在正式认定的乡镇内,切实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上一篇:行政级别范文 下一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