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歌曲范文

时间:2023-03-05 22:29:24

校园歌曲

校园歌曲范文第1篇

引言

“校园歌曲”这个名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台湾传入大陆,之后便被人们广泛接受和采用。全国许多音乐报刊纷纷开辟“校园歌曲”专栏,国内还出现了以刊发中小学、大中专学生演唱的校园歌曲新作品为主的《校园歌声》杂志。1993年文化部少儿司、国家教委基教司、中央电视台、团中央少年部、全国少儿艺委会还联合发起了“校园歌曲首次征集评奖活动”,获奖入选的30首歌曲如《装扮蓝色的地球》(陈镒康词,侯小声曲)、《国旗颂》(佟文西词,龚耀年曲)、《唱不完的欢乐歌》(肖树文词,韩贵森曲)、《老师最理解我》(李严词,傅馨曲)等至今仍在全国许多学校传唱。

近年来,为了适应跨世纪素质教育的需要,让孩子唱自己的歌,让青少年获得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各种类型的校园歌曲征集活动不断开展,“校园歌曲热”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为了推动校园歌曲创作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开展,需要用相关的文艺理论来加以总结,笔者作为专门从事“校园歌曲”编辑出版的音乐工作者,常常不能不思考许多问题,比如什么是校园歌曲?校园歌曲有哪些基本特征,它与别的歌曲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它在创作上有哪些特有的技法和要求……

下面,我想就上述一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意见,与读者朋友、老师们、同学们共同切磋,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广泛关注。

校园歌曲的界说

什么是校园歌曲?这是创作者、演唱者、欣赏者、编辑出版者以及教学者等应首先弄清楚的问题,为此笔者查阅了一些词典书刊,关于对“校园歌曲”的解释大约有以下几点:

1、《中外著名歌曲欣赏》(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的解释是“7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青年学生对社会上矫揉造作的流行歌曲很不满。一些音乐素养较好的大学生,自己写词谱曲,歌词大部分是描述青年人的生活,抒发自己的理想,寄托自己的情思。曲调一般较简朴,深受青年学生的欢迎。由于这类歌曲是从学校流传到社会上的,所以人们称之为校园歌曲”。

2、《音乐知识词典》(甘肃人民出版社)则直接解释道:“校园歌曲就是指台湾青年学生们自己创作、编写、演唱和伴奏的歌曲。”同时还说明“这个名称由台湾杂志社1978年4月首先创用,以后也称‘校园民谣’、‘现代民歌’、‘乐府民风’以及‘创作歌谣’等”。

3、《亲情真情――关于当前少儿歌曲创作的思考》(《中国音乐教育》95年第六期)一文认为“校园歌曲一般指适合大、中、小学生演唱的歌曲”。

以上这些解释的优点是:①前两种能帮助人们了解“校园歌曲”这个名称产生的背景以及此类歌曲的一般特点。②第三种指明了校园歌曲的对象是大、中、小学生,并强调要“适合大、中、小学生演唱”。但由于我们所指的“校园歌曲”已远远超出了“台湾”“青年学生”“70年代创作”等范围,因而前两种解释显得特别“狭义”。而这些解释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下定义”(界说)。逻辑学原理告诉我们: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叫概念的内涵,以判断形式出现揭示概念内涵的方法叫“定义”(或界说)。上述各种解释并没有明确地揭示出“校园歌曲”这个概念的内涵,因此它的外延也让人产生了一些疑问:

第一,如果以“学生创作、从学校唱到社会,人们都如此称之”作为定义概念来给“校园歌曲”下定义,就会给人造成一种误解,那就是其他专业、业余词曲作者创作的,如1993年“中国校园歌曲”征评入选的作品(如《校园的风》、《上学歌》等)就不能称之为“校园歌曲”了,因为作者不是学生,也不是从学校唱到社会上去的,而且如果这个“定义”成立的话,还会误解为凡校园里的人写的和唱的歌曲就是“校园歌曲”了。

第二,如果以“表现了青年人的生活、思想感情、曲调简朴”来下定义,似乎可以让人认为这类歌曲就是“校园歌曲”了,但这里仍有一个逻辑问题,因为青年人包括的范围很广,除了校园青年外,还有农村青年、部队青年,以及工厂机关青年等,显然“校园歌曲”不可能表现所有“青年人的生活、思想感情”,如果真如此,那么表现少儿学生“生活、思想感情”的歌曲岂不统统不算“校园歌曲”了吗!显然仅仅以某个年龄段歌曲的特点来界说校园歌曲也是不准确的。

第三,如果“校园歌曲就是指台湾青年学生70年代中期以来创作的那些歌曲”,那么这种时间、地域、群体的限制会使“校园歌曲”这个词语的涵盖变得非常的狭小,这与中国校园歌曲创作演唱的实际情况相距太远。事实上我国校园歌曲创作演唱等实践活动并非只存在于台湾,也并非70年代才开始,只不过以往没有使用“校园歌曲”这个名称罢了。早在20世纪初叶,我国从“学堂乐歌”起就开始了“校园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活动,从沈心工的《体操――兵操》(1902年)到李淑同的《春游》,从聂耳的《毕业歌》到贺绿汀的《清流》,从周郁辉、寄明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到乔羽、刘炽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等等,这些地地道道的学校歌曲如果按上述狭义的解释就不算“校园歌曲”了。而对我国“学校歌曲”与“校园歌曲”两个名称实际已互相通用的情况,需要对“校园歌曲”有一个广义的解释。

第四,以“适合大、中、小学生演唱”作“校园歌曲”的内涵,较前面几种解释有了一定合理性,但也有不妥之处。因为许多优秀的革命歌曲、军营歌曲、乡村歌曲、工矿歌曲,通俗歌曲也都适合学生演唱,如《太阳出来喜洋洋》和《游击队歌》就曾做过小学和初中的音乐教材,而前者是乡村题材的四川民歌,后者则为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适合学生,也适合工人、农民、士兵等演唱。《祝你平安》、《爱的奉献》、《弯弯的月亮》等也非常适合大中学生演唱,但它们则是优秀通俗歌曲。因此以是否适合学生演唱,作为下定义的依据也不理想。

那么究竟什么是校园歌曲呢?

我认为要界说“校园歌曲”这个概念,应该重温一下逻辑学的一些知识,即:“概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一类对象撇开其非特有的属性,抽出其特有属性概括而成。特有属性为一类对象所共有,反映着一类对象的本质。”(引自《中学语文教师手册》逻辑部分――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校园歌曲”有很多属性,但为“校园歌曲”所共有的,反映着这一类对象的本质的不是“校园里的人写的唱的”“表现青年人生活思想情感”等等,而“校园歌曲”的特有属性应该是:反映校园生活,主要表现校园里的学生(或老师)的生活 思想感情并与教育密切联系,其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词曲等)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相适应。为什么这些才是校园歌曲的属性呢?理由如下:

(一)一切文学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毫无疑问,歌曲艺术也必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由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歌曲所直接描写、歌唱的生活现象――题材也就具有多样性。校园歌曲所主要反映的生活显然不可能是军营生活、乡村生活、企业生活等,而是学校范围里的生活。

(二)校园歌曲所表现的主要对象――学生是一个包含了儿童、少年、青年的群体,由于年龄层次的差异,他们在生理、心理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其思维方式,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均有明显的不同。“校园歌曲”在具体的创作中就不能不考虑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其作品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如歌词语言表达,旋律的音调,节奏、音域、调式、调性等)也就必须与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相适应。如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创作的歌曲《上学歌》,表现了刚入学的孩子好学上进、愉快舒心的思想情感。歌词通俗明白、曲调简洁明快、音域一个八度内、五声宫调式,特别上口,每当孩子们唱着“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时,就会着迷和动情。但是中学的少年儿童们却对这首歌不屑一顾,让他们唱会被认为是贬低和不尊重,同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词含义深刻,音域达十二度,曲调婉转动听,是一首特别受大中学生欢迎的优秀的抒情性校园歌曲,若拿去教低年级小学生唱,他们难以理解,也唱不下来。

其他成人歌曲,虽然也要考虑各自的特点,但就歌曲要适应不同年龄段特征的要求来说均没有象“校园歌曲”那样强烈。一首《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工人歌曲各种年龄层次的工人都能唱。一首《我是一个兵》的军营歌曲,新老战士都爱唱。《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农村题材的抒情歌曲更为农民群众所喜爱。而校园歌曲却难以做到让幼儿学生、儿童学生、少年学生、青年学生都能接受。所以说“歌曲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要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相适应”也就成了校园歌曲的另一个“特有属性”。近年来全国许多“校园歌曲征集评比”活动均要求在作品上注明适合哪一个年龄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就是考虑到了“校园歌曲”的这个“特有属性”。

另外,由于教师与校园、与教育、与学生密不可分,我认为把“教师歌曲”划分到“校园歌曲”的范围内比较合适。(当然也可能有别的划分法)。

以上分析得知了“校园歌曲”这个概念的内涵(特有属性),根据逻辑学界说(下定义)的方法,于是可以给“校园歌曲”下这样的定义:

校园歌曲就是指反映校园生活,主要表现学校学生(或教师)的生活思想感情并与教育密切联系,其作品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相适应的歌曲作品。这是歌曲体裁的一种。

这里还须说明的是,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的儿童和青少年均在学校受教育,反映他们的思想感情,实际上一般也就反映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校)等校园里的学生的思想感情,具有了“校园”“教育”“年龄适应性”等特点。因此大多数儿童歌曲、青少年歌曲实际上就是校园歌曲。比如郭沫若、马思聪的《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管桦、李群的《快乐的节日》、李幼容、寄明的《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等。但又不能说一切少儿歌曲都是校园歌曲,例如电影《少年犯》的插曲《心声》,表现的是少年罪犯思恋亲人并决心重新做人的思想感情,也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但与普通学校里的少年则有本质区别,虽然是首好歌曲,但却不是校园歌曲。又如电视剧《济公》的插曲虽然用童声伴唱,但这与校园生活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故也不能称之为“校园歌曲”。总之“校园歌曲”中可包含少儿歌曲,但少儿歌曲不等于就是“校园歌曲”。

校园歌曲范文第2篇

70十年代,校园歌曲在台湾兴起并迅速流行起来,形成一股校园歌曲热,也产生了一批以叶佳修为代表的优秀校园歌曲创作者。叶佳修擅长的风格是“校园民谣”。最擅长的是将乡村的一个个美好碎片信手拈来,拼合成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他描写的是天人合一,是一种平和冲淡的美丽。跟着他的旋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碌碌浮生苦蝇营之余的一种休憩,也是对少年浮动的心一种安抚。叶佳修创作了近千首歌曲,其中《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都是校园歌曲的代表作。而校园歌曲里最出名的是罗大佑的《童年》,几乎整整一代青年都是唱着《童年》步入成年的。从1974年的崛起到1980年的顶峰,台湾共产生了300多首校园歌曲,其后日渐式微飘散在空中。

大陆的校园歌曲基本是台湾校园歌曲的传承和模仿,大陆的校园歌曲虽多,质和量都无法和台湾校园歌曲同日而语,其中高晓松和老狼合作的《同桌的你》以及《睡在上铺的兄弟》,是大陆校园歌曲的巅峰。

每个人都是从校园中走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过无处安放的青春。当青春成为记忆,我们甚至不知道是岁月湮灭了青春,还是青春湮灭了岁月。只是伤感那一个个不可复制的瞬间,已经随风飘散成一个个碎片,总也构建不出一幅完整的画面。

校园歌曲帮我们拾捡的就是被我们弄丢的青春画面。一首歌,一个平凡美丽的小故事,故事中的角色,是他,还是曾经的你?昨日的阳光,洒在曾经青春的脸上,纵然已经变了模样,纵然你可以装作想不起过往的年少轻狂,那些藏在岁月缝隙里的欢笑,是否还会在你的心里激荡?

每次听校园歌曲,总是想起那些迎风流泪,对月感怀的稚嫩时光,那时候,总是在认真的烦,总是在傻傻的想……时过境迁后,你甚至回忆不起那些悲天恸地的感伤。原来,那些当时不得了不得了的感觉,都是青春和我们开的玩笑!

青春,总是和爱情有关,那个花开的时节,我也曾有个青梅竹马的少年郎,如今在哪里呢?已经被岁月带走,散落在天涯的某一处随时可以找到但永远不会去找的地方。多年以后偶遇他父母,他父亲爱怜地轻拍我的头,说:“这个人,这个人,本来应该是我家媳妇的!”我吃了一惊――怎么会这样?难道……原来相逢真的不能太早,太早的相逢注定只能是一场错过。他都如何回忆我,以及我们之间那份纯纯的情感?难道青春注定青涩,爱必得忧伤?席慕容说:“含著泪 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曾经多少次弹着吉它唱着歌,回忆起迷迷糊糊的童年。顽皮的青春;懵懂的青春;冲动的青春,那么无知又那么快乐!不是我们无忧无虑,而是不知道忧虑为何物。那时节,我们还不懂什么叫忧伤,最大的忧伤就是“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年盼望长大的童年。”现在,我有了一张“成熟与长大的脸”,那些回不来的葱茏岁月却已经远去,只剩下一个个剪影,保存在我们的心间。

我想,每个人在听校园歌曲的时候,总会或多或少的联系到自己,校园歌曲是他的,你的,也是我们的!也许,这就是校园歌曲的魅力,因了这个原因,无论正在青春的,还是不再青春的,都喜欢校园歌曲。

我喜欢伴着校园歌曲的旋律回望青春。但忽然有一天,听着听着我发现,我们来回哼唱的都是那几首校园歌曲,不是我们恋旧,而是很久都没有新创作的优秀校园歌曲了,现在还在流行的校园歌曲中,最新的也是两三年以前的创作了。于是,心有点微微的痛,一如当初发现再深的回忆也挽不回那些青春时光的感觉。

校园歌曲范文第3篇

好像这种题材的容量变大了,歌曲变多了。其实,也是我们的口味变重了。大概从《同桌的你》开始,这种更加直白的表述方式更加迎合了校园(应该是大学)。而那种淡淡的味道,开始被更加浓烈的味道所取代。所以,当我在一个小学生口中听到《爱情三十六计》的前奏时,隐约中校园的背景已经变得驳杂了。

更完整的称呼应该是叫:校园民谣。这个词应该是乡村音乐派生出来的。朴素、简约、忧伤、自在,是这一类音乐的主导色调。

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的《乡间的小路》,到“在我地盘这,你就得听我的;把音乐收割,用听觉找快乐;开始在雕刻,我个人的特色;未来难预测,坚持当下的选择”的《我的地盘我做主》,这里几乎能够看到校园歌曲的完整变迁。从乡村风到都市化,从自然到自我,从简朴到刻意,这种我们只能认可的时代性替代掉了那种可以一唱众和的场面,而这种基于物质的自在还是自在的原意吗?

教育的都市化最终把乡村变成一条野路子。

青春痘初见的校园急切地模仿着电视剧开始自己的爱情排练。“隔壁班的那个女孩子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似乎我们的懵懂年月到如今已经一代代变得短暂。

歌曲的穿越现象也很普遍。低龄学高年,中学学大学,大学奔社会,宁要伪时尚,不要老乡村。社会化、商业化把校园变成了声音市场。

《兰花草》、《捉泥鳅》、《蜗牛与黄鹂鸟》、《外婆的澎湖湾》,这些东西要么找不到了,要么在“拆迁”。早期校园歌曲的清新气息被如今的感伤所取代,生活化的场面被空洞的励志所替代。中学时代的音响背景被压榨没了,然后,实用性被植入脑海,哪怕是一首歌也要考虑它是否与某个考题有关。

认知的短板最终搭建起一个世界观的矮墙。我们也慢慢地将自己变成附庸、氛围和帮凶。或许说得浅一些,我们将成为自我而“有用”的人,却丢弃了自在和有趣的部分。

即使还能够保持带有校园歌曲味道的诸如《隐形的翅膀》和《听妈妈的话》这样的歌曲,整个歌曲中也充斥着明显概念化的味道,已经远离了早期校园歌曲中完整的生活气息。显然,这是时代背景在作祟,而我们面对孩子所做的音乐努力,更多的是一种乏力无神的构造。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这是事实。那种“草鞋是船,爸爸是帆,奶奶的叮咛载满舱”的时代已经被“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对着钢琴说话,别人在玩游戏,我却靠在墙壁背我的ABC”所取代。我们不再需要遥远的意味,而需要更加具体的生活技能。

这不仅仅是对于遗失生活的感伤,当被带入另外的生活情境时,我们被改变的部分并不会对以后的生活提供完整的自我调整的意念,有的只是自我哀怨的物质现状。艺术能够提供给我们生活意识的多元,它的起点是音响画面的丰盛,而这一旦去除,那个年龄所能够展示的多彩将不复重现。也就是,童年已逝;或者叫激素化成长。

从早期简约的四二拍、四四拍,到如今以八六拍为主的节奏中,我们走向更缠绵的季节。栀子花开,开了就行,而它开在哪个季节已经毫无意义,最好它在每个季节都开,温室里也好。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朴树《那些花儿》)

“湖水是你的眼神,梦想满天星辰,心情是一个传说,亘古不变地等候;成长是一扇树叶的门,童年有一群亲爱的人,春天是一段路程,沧海桑田的拥有。”(四个女生《心愿》)

或许吧,只有难辨真假才是真实的。我们试图听到更加多样的音响时,成长后关于自然的那些记忆,会不会在更远的年岁忽然海市蜃楼般地涌现?那时,我们再度忆起那“闪亮的日子”里,校园的歌声中,除了感伤也许还有未来隐约的、依旧光亮的画面。

校园歌曲范文第4篇

调式是指按一定关系(如稳定与不稳定)连结在一起的几个音(通常不超过七个)组成的一个以主音为中心的体系。它是从丰富生动的旋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又对旋律有着制约作用。在世界各民族音乐丰富多样的调式中,我国校园歌曲常采用的调式则主要是自然大小调、五声性调式中的宫、商、徵、羽等调式(角调式用得极少)。

1.大调式与宫调式

大调式、宫调式一般都具有明亮的色彩,很适合表现青少年一代明朗、乐观、活泼、向上的特点,故在校园歌曲中运用最多。例如:《1949―1989全国获奖少年儿童歌曲选》共1 24首,大调式宫调式歌曲就有87首。《’93全国校园歌曲征集获奖作品集》共30首,大调式宫调武歌曲就有22首。聂耳的《毕业歌》吸取了外国革命歌曲的因素,在宫调式的基础上揉进大调式的音调,适应了歌曲内容表现的需要,开创了我国校园歌曲宫,大调综合运用的先河,其后的《队歌》、《我爱北京天安门》等一大批歌曲都具有这种调式特点。

大调式、宫调式也可用于表现悲壮激越的情绪(如《国际歌》)。如《童工苦》(立平朱勤词以卓汪玲存德曲)

此歌曲用宫调式并放慢速度表现了童工在旧社会苦难生活。由此可知大调式、宫调式有一般用法,也有特殊用法。

2.小调式与羽调式

小调式、羽调式色彩一般较柔和暗淡、很适合表现抒情性强的柔和优美的情景或富有民族特色的场景。如《让我们荡起双桨》用了七声羽调式塑造了情景交融,优美如画,轻盈柔和的音乐形象。又如《装扮蓝色的地球》(陈镒康词侯小声曲)

此歌综合运用了自然小调与和声小调,借鉴了摇滚音乐的一些手法和风格,以多变的节奏(密集细分与宽松舒展结合,切分与休止相间使用等),愉悦跳动的旋律表现了学生们关心人类生存环境,热爱并美化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徵调式、商调式

徵调式具有大调色彩,商调式介于大、小调色彩之间(用清角为三音时为小调,用变徵为三音时则是大调)。这两个调式常用于民族风格较浓郁的校园歌曲中,并常常交替运用。

此歌曲表现的是贵州民族地区山寨校园里的学生热爱通往校园的山路,热爱家乡的纯朴思想感情。一、二段结束在商调式上,第三段则转入徵调式结束,具有浓郁的贵州民族(苗、布、汉等)音调特色。

4.调性的运用

调性是指调式的音高位置。校园歌曲一般使用升降记号较少的调性,如包含在C、G、F、D、B、A、E等调中的大小调式和五声性调式,因为这些调性在琴上弹奏或伴奏比较容易,如果用五线谱固定调视唱也易于唱会,方便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转调是展开音乐、丰富歌曲调性色彩的重要手段。在一些成人艺术歌曲或较大型合唱作品中常用转调手法求得音乐的发展和调性对比,深化作品的情感内容。但是在校园歌曲中则一般很少转调,一是篇幅不大,不需要更大的展开:二是我国校园歌曲多用简谱记谱,学生主要是首调概念,唱转调旋律有一定难度。但就具体作品而言,在歌曲的局部地方使用离调和调式交替手法则不少见。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全曲为C羽调,但在第一段终止处则交替到B徵调:

形成开放终止,导向第二段的副歌。另外也可看到运用民族音乐中以宫为徵(变宫为角)或以清角为宫的近关系转调(或离调)手法。如《迎着太阳唱太阳》(肖树文词韩贵森曲)

在一些专供具有一定合唱水平的青少年宫合唱团演唱的校园歌曲中,由于篇幅较大,演唱者接受能力强,则需用转调手法。如组歌《景顿童话》中的《赶街歌》(张俊词鲍元恺曲):

校园歌曲范文第5篇

音调是指较短的有表现力的旋律片段,有着特定的内容、风格和高度的概括性。一首完整旋律可由一个主要音调或几个相关联的音调构成。校园歌曲的音调一般具有口语化、民族化、多样化以及质朴动听,易唱易记等特点。

1、音调的口语化

歌曲音调首先来源于生活音调,校园歌曲也不例外。人说话的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可随感情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时代、环境、年龄、性别、性格、民族和地域等差异,人们语调更丰富多样,这是歌曲音调创作的基础,也是校园歌曲音调口语化的根源所在。许多低年级歌曲的音调就是从孩子朗诵歌词的声调中加工提炼出来的。如上面曾列举过的《小小的船》。此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歌词是语文课本中的儿歌,歌词抑扬顿挫的声调与旋律的音调的起伏变化大体一致,符合孩子的口语,加上旋律音程单纯、故孩子容易唱。再如《毕业歌》,也是从青年学生朗诵声调和语调中提炼而成的,因而朗朗上口,极受学生们的欢迎。

2、音调的民族化

民族民间音乐语言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并积累起来的文化宝藏,是人民生活情绪和思想感情的直接反映。这些民族民间音乐语汇(包括民歌、儿歌、民族器乐曲、戏曲音乐、民间歌舞等)是中华母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创作(包括校园歌曲音调创作)的其本来源之一。许多成功的校园歌曲之所以受到学生欢迎,就是因为灵活运用了民族民间音调,如《小竹桥》《李光迪词石刚罗洁索夫曲》

这是小学四年级教材,主要表现苗汉少年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曲中揉进了苗族民歌音调,明亮、活泼而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一直受到学生的欢迎。此种例子还可举出很多很多。特别是综合运用我国五声性调式音调特点,创造了优美动听旋律的歌曲不胜枚举,如《歌唱二小放牛郎》、《卖报歌》、《采蘑菇的小姑娘》、《读书郎》、《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等。音调的民族化是校园歌曲音调创作的优秀传统,应不断发扬光大。

3、音调的多样化

清末民初,我国学校开设了“乐歌”课,由沈心工、李叔同等音乐教育家介绍,填词、配歌、西洋大小调风格的歌曲开始在我国校园中传播。其后一个世纪以来,不少作曲家,音乐家也借鉴了大小调作曲方法和大小调音调。并与中国的五声、七声调式相结合,创作了不少深受学生老师及群众欢迎的校园歌曲和其他歌曲,如《毕业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哦十分钟》、《歌声与微笑》、《知识就是力量》等。这些作品的产生,使我国校园歌曲的音调变得丰富多样。

校园歌曲范文第6篇

音域和音区是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也是歌曲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歌益必须根据不同对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有关作品的音域和音区。因此音域音区的多层性也就成了校园歌曲的一个重要特点。

1、根据各年龄段的音域来确定作品的音域

①童声期。少年儿童学生在变声之前,不分男女都叫童声,这种声音纯净、柔嫩稚气,近似女声,幼儿歌曲《快乐的小舞曲》(晓洪曲)就只用了五度(12356),孩子演唱时不费劲。6―7岁(小学一二年级)音域c’-c。(或大d。)八度左右,《上学歌》就只用了八度(12356i)。《粗心的小画家》《爷爷为我打月饼》等也在八度内,孩子均能自如地演唱。8―12岁(小学中高年级至初一年级),音域扩宽为a―e2,可达十二度左右(常用音域仍为c’一d。)。这一时期少儿歌曲特别多,《队歌》音域b―d。。《我爱北京天安门》音域c’一d。。《中学时代》音域b―d。……这些优秀的校园歌益都注意了儿童的音域特点。定调合理,所以能长期在儿童学生中传唱。

②变声期,12―14、15岁(初中阶段)。这是音域最不稳定的时期。此时由于声带变化,儿童的声音变粗、变沙,变低沉,高音上不去。相对说女孩变声不很明显,时间不太长(几个月)。而男孩的声音变化大,时间长(一两年),音域渐渐比女孩低五至八度,这时给他们写的歌曲音域最好在八度以内,并在调高上留有余地。施光南作曲的《多么美》就只有八度:

该曲很适合变声期学生唱。为了拓宽音域,一些校园歌曲采用了齐唱加二部合唱的方式,齐唱部分音域不宽。合唱时分高低声部,男女声均可在适合的音域内,演唱不困难,并可以增强歌曲表现力,培养学生和声听觉,适应于变声期学生的需要。

⑧变声后期,十四、五岁――十七、八岁(初三至高中)。这一阶段的男女声的声音渐渐稳定,男声低八度,齐唱有混声效果。但与成人声音相比仍不成熟。根据音质音色音域的差别,男女声可分高低声部。(女高音音域cl_f2或g。),女低音g-d2,男高音c-f(或g。)男低音G-c(或d。)。1993年中国校园歌曲征集入选的高中生歌曲,如《国旗颂》、《为你十六岁祝福》等均是齐唱与混声合唱。《唱不完的欢乐歌》为女声领唱合唱,《高中生的夏天》则为男声合唱,这些歌曲都注意了各声部的音域,齐唱时音域不宽(7-2),高低各声部都能达到,合唱时音域则拉宽,发挥各声部的特点,学生均能达到。

④春声期,十八――十二、三岁(大学阶段)。其音域与其他成年人基本相同,声音稳定,表现力强。例如《大学生圆舞曲》是领唱与混声合唱,总音域c-g2,各声部都比较容易演唱。

2、以易于演唱的音区为主,难唱的音区为辅

在人声的音域里,又有高中低音区的划分,例如童声a_d1为低音区,e~_b2为中音区,c。fz为高音区,与春声期的人声音区划分大致接近(男声低八度)。一般来说校园歌曲都以易于演唱的中音区的音为主,以高音区和低音区的音为辅。如果总在高低两端打转,学生很难演唱,效果也不太好。如《让我们荡起双桨》,中音区的音(1=bE 1 2345)出现62次,而高音区的音(671)只出现14次,低音区的音(567)只出现10次。有些合唱歌曲为适应高潮的需要,高声部会较长时间在中高音区旋转,低声部会较长时间在中低音区旋转,如《大学生圆舞曲》的第二段(参见西师出版社《声乐曲选新编300首》)高声部高音区音(1=“B§jj÷)出现41次,中音区出现13次,低音部的音区也相对提高,这种进行是为了获得明亮饱满的和声色彩,与混声合唱音域相符合。但就是这种情况下最高音“6”也只出现两次,这种手法多出现在春声期的校园歌曲中。在儿童歌曲中极少运用。

校园歌曲范文第7篇

题材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能够表现主题思想的具体社会生活现象”,也“泛指作品描写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引自《文学理论基础》――上海文艺出版社),校园歌曲的题材特征主要是由构成歌曲的音乐文学(歌词)来体现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样的,词作家对丰富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提炼,赋予某种思想意义后就可以成为歌曲的题材。题材又可有重大题材和一般题材之分。“突出主旋律,力求多样化”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也是校园歌曲创作的基本原则,根据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以及青少年学生的具体特点,我国校园歌曲在题材上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一、题材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校园是专门进行教育的地方,通过校园歌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艺术审美素质就更显得比别的部门更重要。年轻一代是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希望所在,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去教育青少年,将其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校园歌曲创作应突出的“主旋律”。

校园歌曲创作,特别强调思想性和教育性,这是有着光荣传统的。追忆产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学堂乐歌”,其题材内容大都表现了爱国、反帝、反封建、提倡科学民主的思想内涵,突出了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如表现富国强兵思想的《体操――兵操》(沈心工填配),抒发爱国情感的《黄河》(沈心工词曲)《祖国歌》(李淑同编配)等。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产生的《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等歌曲更鲜明地举起了反帝爱国的旗帜,号召同学们去“战”,去“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做“社会的栋梁”,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可以说这是校园歌曲的不朽之作。新中国建立后,具有高度思想教育意义的校园歌曲更层出不穷,例如1950年产生的《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郭沫若词,马思聪曲),1961年产生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周郁辉词,寄明曲),以及《我们多么幸福》(金帆词,郑律成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杨因词,李群曲)、《我们的田野》(管桦词,张文纲曲)、《咱们从小有礼貌》(刘风词,李群曲)、《我们美丽的祖国》(张名河词,晓丹曲)等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向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学生进行了爱祖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以及树立共产主义道德观、人生观的教育,展现新中国年轻代的精神风貌,反映了校园生活的本质。1993年的“中国校园歌曲”首次征评入选作品,不但包含了幼儿、小学、初中生的歌曲,也有了高中生的校园歌曲,象《国旗颂》(佟文西词,龚耀年曲)《深情的爱》(倪维德词,严金董曲)《我爱金星我爱党》(张振芝词,达松曲)等,也都表现了当代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时代的思想感情。产生于八十年代的一批优秀的大学校园歌曲,如《知识就是力量》(陈克正词,常元冉曲)《校园的早晨》(高枫词,谷建芬曲)等则充分地反映了拨乱反正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青年学子们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勤奋学习,蓬勃向上的思想感情,对鼓舞青年学生抢回被“”耽误的时间,立志成才,投身“四化”建设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对音乐社会功能的精辟概括,一首好歌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确实具有独特的作用(当然一首坏歌对社会的危害也是巨大的)。现在我们进入了新世纪,党中央发出了“西部大开发” “全面建设小康”等号令,校园歌曲的创作更应该发扬光荣的传统,以更加深刻的思想教育内容和更加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去鼓舞青少年学生投身到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去。

二、题材具有多样性、广泛性

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重大题材外,还应关注一般题材,在突出“主旋律”的同时,还要力求”多样化”。当代青少年一代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他们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还要参加许多社会实践活动。课堂上他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听从老师教诲,课堂外他们轻松、活泼、需要开心地娱乐。运动场上的竞赛,少先队、共青团的活动吸引着他们一 他们有共同的思想倾向,也有各自的感情世界。他们与父母兄妹、与老师同学等各有交往。他们有同学情、师生情、亲友情要抒发。为了满足学生的心愿,题材必须尽可能广泛多样。只要内容健康,对学生身心有益无害都可以表现。

在我国校园歌曲的创作实践中,就产生过一大批表现青少年学生多方面生活情感的歌曲,如小学生的《早操歌》(管桦词,瞿希贤曲)、《快乐的节日》(管桦词,李群曲)、《挖野菜》(黄书田词,许春源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乔羽词、刘帜曲)、《嘀哩嘀哩》(望安词,潘振声曲)等。中学的如《哦十分钟》(陈镒康词,范真真曲),《走向大自然》(王天虹词,王玉田曲)、《为你十六岁祝福》(田景安词,罗斌曲)、《我为教师唱支歌》(侯瑞生词,倪承为曲)等等。大学生的如《大学生圆舞曲》(张友胜词,银力康、张强曲)《忘不了你那一片深情》(施光南词曲)等。这些歌曲展现了校园生活的多彩画面,表现了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感,体现出了题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三、题材的差异性、选择性

校园歌曲所表现的主要对象――学生,是一个由不同年龄段儿童、少年、青年构成的群体,由于各个年龄段在生理心理方面呈现着很大的差异,在生活情感、兴趣爱好、接物待人、观察思考、接受能力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就使得校园歌曲的题材具有了差异性和选择性。

少年儿童学生(小学、初一、初二)直观、单纯、活泼、好动,小学歌曲就常见 “好妈妈”、“好孩子要诚实”、“金孔雀”、“小蜜蜂”、“我有个小书库”、“我有一本童话书”、“红领巾在胸前飘扬”等。初中生歌曲常见:“妈妈和我”、“登山”、“到郊外去”、“十四岁”、“地理课上”、“心连心手拉手”、“地球只有一个”、“名字叫希望”、“我们正是好年华”等。青春期的学生(高中大学)则热情敏捷、思维活跃、独立性强、富于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其歌曲常见,“青年志愿者之歌”、“青春永远”、“高中生的夏天”、“人生花季”、“共青团之歌”、“恩师难忘”、“中华儿郎”、“清晰的记忆”、“知识就是力量”等等。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来选取题材,才能为不同年龄学生所接受。

在这里,我想就歌坛曾出现把爱情题材作为某些校园歌曲创作重要表现内窑的倾向谈谈看法。

校园歌曲范文第8篇

教育工作者们想了很多办法,从中央到省市都在行动,2007年4月12日,文化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京联合召开了中国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会议,会议由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和中国音协共同承办,各大媒体参加了会议。七部委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推广计划,中央电视台和中国音协承办“全国少儿歌曲大赛”和“全国少儿歌曲电视大赛”,演唱内容为指定的中国音协征集推荐88首音乐作品,演唱方式分为“独唱”和“合唱”。

作曲家谷建芬为中小学生量身创作了“古诗词歌曲”,旨在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培养高雅的音乐素养,并走进校园。2006年启动以来效果良好,在北京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为听力、智力障碍者)和古城职业高中(这些未成年人来自单亲及特殊家庭,急需帮助的弱者),校园里兴起古诗词歌曲,到处听到的是《春晓》、《鹅》、《明日歌》、《出塞》、《游子吟》

最流行的诗歌是“爱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表演唱是“校园的早晨”

这一切让人们为之祝贺、欣喜,有了好的作品,有了正确的引导,一切担心都将会云开雾散。

校园歌曲范文第9篇

各地学校以多种形式纪念 《在延安文艺讲话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

五月的鲜花,红色的五月。2012年鲜花盛开的“红五月”里,一桩深藏在心中的红色记忆涌上我们的心头:70年前的五月,1942年5月23日,同志在延安的杨家岭,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在我国文艺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因此,“5.23”这个日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大众文艺历程别值得纪念的日子。

红歌唱响“红五月”。今年年初,河北张家口18所学校18个青少年英雄团队集体向全国在校青少年朋友和伙伴们发出关于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暨中华青少年传承延安精神活动年”大型学习实践活动的倡议,经媒体宣传播送,在各地许多学校引起热烈反响。《倡议书》中第4条提出:要以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红色歌咏活动。这一倡议得到广泛响应,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歌曲唱响校园。

据了解,各地许多学校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为契机,庄严启动“延安精神进校园”学习实践活动,呈现出中华青少年传承延安精神的动人景象。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第三十五中学举行的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暨“延安精神进校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气势浩大,场景壮观。以延安宝塔山和陕北黄土地作为大会背景板,很是耐人寻味。两侧的展板上,党的领导人、邓小平、、关于延安精神的论述,十分醒目,发人深思。仪式上,庄严创建了以的好战士张思德烈士的名字命名的少先队“张思德中队”和以的好儿子烈士的名字命名的共青团“支部”,还在初三年级命名一个最优秀的班集体为“延安精神班”。学校还公布了英雄团队评选办法、评选条件和《“延安精神进校园”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对此,之孙、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副部长毛新宇将军和93岁的老红军、警卫战士、张思德战友朱旭明,分别从北京和天津发来祝语给予祝贺和勉励。仪式上,全校师生齐声诵读他们的宣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继承传统、开拓创新,让延安精神永驻校园。仪式结束时,在《延安颂》的歌声中,数百个红色和百羽和平鸽腾空而起,直入蓝天……

校园歌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歌曲;影响;发展

1994年,一盒叫做《校园民谣》的磁带开始在大学生中风行起来。这盒磁带全部的音乐,都是由北京各高校在校大学生或毕业生创作的。这些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清鲜隽永,既有时代气息,又抒发年轻人的心声,尤其贴近大学校园生活,所以,在大学生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校园民谣”正式被定义,校园歌曲开始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著名的校园民谣歌手老狼看来,“所谓的校园民谣只能存在于高校,无法在都市里生存,因为都市里没有那样的土壤。”其所指“土壤”也就是校园文化。因此,校园文化在大的层面上决定了校园歌曲的创作和内容。

一、校园歌曲的精神特质

校园歌曲以流畅洒脱的曲调、明快爽口的歌词、简单易行的配器手法以及清新自然的口语化的十足学生味的吟唱风格,叙述出了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追求和烦恼。词、曲作者都是在校大学生或曾经是大学生,他们亲身经历和熟悉大学生活,并深谙其妙,而把对大学时代的美好时光的迫忆和对校园文化现象的理性思考融为一体,以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直抒出来。正如创作者们自己所言,在流逝的岁月里,他们因为浓结于心的情感被时代所遗忘而曾深深为之扼腕叹息。如今,校园歌曲则如间一缕清风徐徐拂面.使他们噪动不安的心灵得到些许安抚。比如《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又如《同桌的你》:“明天你是否会想起/今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此类民谣还有《团支部书记》、《青春》、《冬季校园》、《离开》、《寂寞是因为思念谁》、《把心儿融进琴声里》、《我们相识》等,从不同角度和一定程度上直抒出了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斑斓迷离和当代大学生那热诚而不失宁静、微妙而不故作矜持、单纯而不浮躁轻挑、烦闷而不丧失信心的心态。歌的内容反映的精神取向这也就是由校园文化直接造成的。因此,我们说,校园文化决定了校园音乐的发生,发展和内容及精神特质。

二、各阶段各个时期校园文化与校园歌曲的发展

在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中,以青年人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像一条清澈的潜流,于物质主义和消费文化中溯流前行,推动着校园歌曲的发展。校园文化对校园歌曲的促进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在校园里流行甚广的“打倒列强,除军阀,我们万众一心,齐奋斗”这首《打倒列强》的校园歌曲,是由一位佚名的词作者利用一首外国乐曲填词而成。这首出色的校园歌曲,正反映了当时辛亥革命已经实际失败,北洋军阀在各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进行祸国殃民的连年混战,因而遭到广大人民群众强烈反对的社会生活现实。到了三十年代初,学校里广泛传唱着:“天上多少小小星,颗颗结合光愈明。街上多少小小灯,灯盏分散光不分。我们全国多少人,也要团结不离群。要想打倒小日本,只要大家一条心”的歌声,这就是当时著名的校园歌曲《一条心》。它是九一八事件后,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团结一致打倒日本侵略者的社会生活的生动反映。

在四十年代的解放战争时期,在国统区的校园里,常常听到这样的歌声:“你的心肠和魔鬼一样的,别国在和平里复兴又建设,只有你成天的在内战上玩把戏,你这个坏东西,真是该枪毙!”另一首是卢肃同志早在抗日根据地创作的一个歌剧的终场曲《团结就是力量》,它在这时期国统区的校园里特别流行,它那“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灭亡”的歌声,正是反映了广大人民要反动独裁统治的强烈愿望。

进入五十年代的解放初期,王萃的《歌唱祖国》的歌声在校园里到处回荡,它反映出新中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面貌,表现了中国人民步伐豪迈勇往直前的气概。当时马思聪的《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及张文纲和沙鸥的《我们快乐地歌唱》都反映出了新中国少年儿童在美好可爱的祖国哺育下,在党和的关怀下幸福地成长,快乐地生活的情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类诞生于台湾校园的风格清新的民谣作品获得了广泛认同并受到了一大批青年的喜爱,这就是后来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校园歌曲。上世纪90年代,几乎涵盖了当时最经典校园民谣的音乐盒带――《校园民谣》发行,这是中国内地的校园歌曲第一次走出校园围墙。从此,《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高晓松、老狼等的声音,飘进千家万户。

然而,1995年后,校园歌曲迅速势微。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大学生,还受到了欧美流行音乐的影响。包括:60年代的西方民谣;70年代“卡朋特兄弟”的歌曲;80年代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保罗-西蒙的歌曲;90年代的四兄弟合唱以及“披头士”(beatles)乐队。此后,欧美的各派流行音乐更是如狂潮般涌入,而真正对校园歌创作者产生一定影响的大约仍是一些经典的、抒情的老歌、慢歌。

上面所列举的是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优秀校园歌曲和一些简要说明。这些作品和整个校园歌曲发展态势表现出了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它们都紧紧扣住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地反映出那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实际面貌,表现出当时校园里学生的精神气质。艺术来源于生活,是不同时期的不同校园文化造就了不断更新的校园歌曲。

三、校园歌曲的未来发展

上文所述,校园歌曲的内容和演进是由校园文化的演变而决定的,那我们让通过透析校园文化,试窥校园歌曲的未来发展。

有的人喜欢摇滚味的歌曲。他们认为,校园歌曲是时代的产物,校园歌曲是属于大学生不为生活负累、充满理想、简单纯洁的时代,而现在日渐快节奏、重压力的生活中,电子、摇滚元素音乐才是校园需要的,校园歌曲不可避免地风格变异。如今,这些印迹却在商品大潮的滚滚红尘中,日渐变得模糊和遥远,我们甚至很难听到一些旋律清新、歌词真挚、富有校园味道的声音了。虽然不可否认校园歌曲出现最初让人们耳目一新,但它强调青春的易逝,透露即将踏入成人世界的歌者对青春的挽留――青春依然真真切切,却一去不复返。

在商品大潮中,学子们不仅目睹了一些重大的社会变迁,同时自身也受到强大的冲击,在情绪与心态上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波动。如一首叫《方向》的歌曲中唱道:“如果没有姑娘不要悲伤/如果没有方向不要瞎忙/如果看不见太阳就去看月亮/如果看不见月亮就去买手电棒。”一股浓烈的无奈情绪浸透纸上,态度虽然消极了一点,但情感的流露可谓自然而真切。随着“大学社会化”的趋势,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多,在文化上的“共振点”也越来越多。这又使校园歌曲闯入社会歌坛并流行起来成为可能。

对于校园歌曲未来的发展,各人众口不一,各有看法。我认为,虽然1995年后校园歌曲逐渐势微,但是大家的校园歌曲梦并没有随之消散。人们在听了几年喧闹的R&B(节奏布鲁斯)音乐之后,清新淡雅的校园歌曲流行将是个趋势。

参考文献

[1]段峨眉.拿什么拯救你――校园歌曲[J].音乐天地.2004,(7).

[2]吴廷贯.我国校园歌曲中一个重要特色[J].中国音乐教育.1996,(2).

[3]楚辛.校园歌曲又热起来[J].音乐天地.1994,(9).

[4]一舟.真挚,清丽,不饰雕琢――谈校园歌曲[J].音乐天地.1994,(10).

[5]清晨.北方音乐.1995,(6).

上一篇:爆笑校园范文 下一篇:校园卡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