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普培训范文

时间:2023-10-25 11:34:56

小学科普培训

小学科普培训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方针与目的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实践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科教兴碚、人才强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扬县政府主导效果,充分调动全社会力气一起参加,大力增强全区公民科学本质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具体发展,为加速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城区和社会主义新乡村建立,为推进富民兴碚、构建调和打下坚实基本。

二)工作方针

全民参加,县政府推进。提高本质,促进调和。

三)工作目的

科学技能教育、传达与普及有长足发展,2020年。公民科学本质建立构成比拟完善的组织施行、前提保证、监测评价系统,公民科学本质在全体上有大幅度提高,到达全市提高前辈程度。

科学技能教育、传达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年。公民科学本质分明提高,超越全市均匀程度。公民基本构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法,科学本质工作机制及社会各界一起推进科普工作的格式初步构成,科学本质建立基本工程(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本开拓与共享、群众传媒科技传达才能、科普基本设备)初步坚持,公民提高本身科学本质的时机与路子分明增多。

二、公民科学本质建立四大行动

一)未成年人科学本质行动

中小学开设新科学课程,具体提高基本教育阶段学校科学教育质量。制订《区中小学生科学本质建立施行意见》落实科学本质教育目的与任务。开展学龄前科学发蒙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的质量,使中小学生把握基本的科学常识与技艺,培育科学的立场、感情与价值观。坚持中小学科学教育评价机制,监测学校科学教育质量。

与校表里科学教育机制互相联接。积极组织我区中小学生参与全市甚至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电脑制造活动、青少年机械人竞赛、大手拉小手科技传达行动、宋庆龄少年儿童创造奖等科学教育活动。普遍开展课外科技兴致小组、校园科技节、社区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普遍开展校表里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坚持科技界和教育界协作推进科学教育发展的机制。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开展面临面的科普活动。应用严重科技事情、科技热点问题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普及维护生态情况、节省资本动力、心思心理健康、安全避险等常识。增强“珍喜欢生命、远离”和“崇尚科学文明、对立愚蠢迷信”宣布道育。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大纲〉通知》〔〕9号)精神,普遍开展中小学安全常识教育。加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能的兴致和喜好,初步看法科学的实质以及科学技能与社会的关系,培育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协作、综合运用常识处理问题的才能。进一步增强和改良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合的建立和治理工作,为未成年人建立校外活动平台。

乡村中学开展通俗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分流教育,提高乡村未成年人科学教育程度和质量。普及乡村任务教育。有前提的学校推进“双证”绿色证书、卒业证书)教育工作。充分应用乡村中小学现代长途教育平台,开展乡村科学教育。增强乡村校外未成年人非正轨教育,组织开展科学常识、生活才能、生产技艺等方面培训,提高其科学本质。增强乡村中学卒业生的技艺培训工作,协助他把握1―2门农业生产适用技能或职业技艺,培育其改善生活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才能。

注重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本质中的主要效果,增强未成年人家长科学本质培训。家庭教育中倡议指导式、鼓舞式、互动式、示范式的教育方法。

用优异、有益、活泼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新闻出书、播送电视等宣传机构和有关文明集团要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常识传达力度。为未成年人的健康生长营建优越的社会情况。

应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高级院校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本,整合我区科学教育资本。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本质服务;增强区青少年活动中间、区妇女儿童活动中间、区科技活动中间等综合型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合的科普教育功用,充分发扬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效果。

二)农民科学本质行动

促进农民协作经济组织、乡村专业技能协会的发展。乡镇一级应稳固完善以科学普及为首要任务的科协组织,并装备专职或兼职干部。坚持健全乡村科技教育、传达与普及的组织收集。增强农业技能推行机构、乡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协作经济组织、乡村专业技能协会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发扬其在乡村科普中的效果。要经过财务支撑、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财产政策指导等办法。

构成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用机制。依据乡村的实践状况,普遍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普活动。深化开展科技文明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农技推行月等活动。扩展和健全农业专家学者、科技服务团和科普意愿者步队。有针对性地开展维护生态情况、节省水资本、维护耕地、防灾减灾常识宣传,倡议健康卫生、科学文明的生活方法,对立愚蠢迷信、成规陋习,构成讲科学、喜欢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优越习尚,促进社会主义新乡村建立。

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浅显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以“农业财产化百万工程”为依托,开展农业适用技能培训。涉农部分、科技部分、群团组织要结合绿色证书工程、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活动。深化施行“十百千科技人才下乡村行动”科技进村入户”等活动,传达适用技能,培育有文明、懂技能、会运营的新型农民。总结推行乡村党员干部现代长途教育、农业播送学校、乡村致富函授大学的经历,完善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培育乡村青年的科技创新才能。力争在十一五”末全区乡村适用人才到达10万人。

积极开展农民工的指导性培训、职业技艺培训和岗位培训。加速坚持县政府扶直、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开展乡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艺培训。依照《―年区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推进乡村劳动力转移和持证上岗就业。鼓舞各类培训机构自动与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署合同,开展“订单”培训,对农民工进行定向培训。十一五”时期,坚持一批掩盖全区的农民工培训基地和劳动力供求市场信息网。

推进全国科普示范区创立工作。经过开展创立活动,深化科普示范创立活动。持续开展市、区级科普示范镇(街道)村(社区)家庭(户)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立。推进《科学本质大纲》区的贯实,提高重点人群科学本质、加强基层科普服务才能、优化科普工作的社会情况等方面获得明显成效,推进我区全民科学本质不时提高。

贯彻中国科协、财务部结合施行的科普惠农兴村方案”探究并坚持我区乡村科普工作鼓励机制。经过“以点带面、典范示范”方法,积极探究坚持乡村科普工作鼓励机制。十一五”时期。评选、挑选、引荐、表扬一批有突出奉献、有较强区域示范效果、辐射性强的乡村科普提高前辈集体和小我,提高表扬条理和奖励力度。全区各部分要结合本身工作加大对乡村科普的支撑力度,带动更多的农民提高科学文明素养,把握生产劳动技艺。

三)城镇劳感人口科学本质行动

深化开展“科教进社区”活动,普遍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创新社区科普活动的机制和方法。增强社区科普组织、科普学校建立,普遍开展社区科普教育和培训,重点倡议和普及节省资本、情况维护、污染减排、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常识,促进经济增进方法的改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法的构成。

施行职工技艺提高方案,增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围绕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坚持现代企业准则。开展以提高职工生产技艺为目的的技能创新活动,普遍开展操作竞赛、技能交手、科技常识竞赛等职工教育培训。深化“讲幻想、比奉献”厂会协作”等活动,提高企业职工本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进企业技能创新和技能提高。各类企业每年技艺培训审核判定人数应不少于技能工人总数的20%坚持关键工种、关键岗位“首席工人”首席技师”职业技艺带头人”等职衔,并赐与响应待遇。每两年评选一次“区优异职业技艺带头人”

协助退役兵士加强竞争择业和自立创业的才能。持续抓好退役兵士职业技艺培训。

培训内容以民工实践需求和用工单位、工程需求为主。增强进城务工人员技能培训。交通、建筑、工商、劳动等行业和部分要注重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艺程度和顺应城市生活的才能。倡议并鼓舞月均匀运用进城务工人员到达100人的用工单位或造价1000万元以上工程项目标建筑工地坚持按期培训准则。

提高赋闲人员的就业才能、创业才能和顺应职业转变的才能。5.增强赋闲人员再就业培训。

四)指导干部和公事员科学本质行动

坚持提高指导干部和公事员科学本质的学习、培训准则。区委党校和行政学校等干部培训学校要将提高学员科学本质列入教育方案,坚持指导干部和公事员科学本质提高机制。组织、人事部分要将党政指导干部和公事员的科技常识学习归入干部实践学习方案和党校培训规划。采取切实办法加以落实。各单位在创立学习型单位中要把科技常识学习作为主要内容。组织、人事部分在公开选拔指导干部以及公事员录用测验中,要列入与科学本质要求有关的详细内容。

开展相关常识的学习培训,协助广大干部完善常识构造,提高科学文明本质,提高科学决定计划和科学治理的才能,并以指导干部和公事员科学本质的提高带动全民科学本质的全体提高。要将科普宣布道育归入全区情势政策宣传内容,增强指导干部和公事员科学常识、科学精神、科学办法的教育。每年组织举行面向各级指导干部的科普申报会。党政指导干部和公事员要带头参加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和科学留念日等科普活动,自觉提高本身科学本质。

三、公民科学本质建立基本工程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本工程

增强科技教员营业培训,增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员步队建立。坚持中小学专兼职科技教员步队。坚持科技教员步队的不变。增强中小学教员的科学教育培训,将教员科学教育归入教员持续教育之中,采取多种路子开展营业培训。增强乡村教员科学教育培训,提高乡村教员科学本质。鼓舞在碚高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坚持全民科学本质教育研讨中间,为我区中小学培育高本质科学教育教员。鼓舞指导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参加我区科技教员培训工作和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指导工作。充分发扬我区青少年科技指导员协会的效果,发展强大青少年科技指导员步队。区级每年培训中小学科技指导员教员50人次。

具体推进本质教育的施行。积极推行任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科学课程,构建学校科学教育系统。充分发扬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效果。具体落实中小学新课程方案,逐渐推进高中科学课程变革。发动和组织高级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加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立、教育办法变革和科学教员培训。完善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员资历认定,制订学校科学教育评价规范,将学校科学教育归入学校的综合评价,将学生科学本质归入学生综合本质评价。

充分教育仪器设备、音像设备、核算机等教育器材。积极发展乡村中小学现代长途教育,增强学校特殊是乡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本设备建立。坚持健全学校科技活动室、实行室、藏书楼。乡村中小学具体建成卫星采取站和核算机教室。

构建分歧职业、分歧工种、结构合理的职业技艺培训基地。加强在碚高级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用。鼓舞和支撑科普场馆、社区学校、明技能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增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的科学教育教材建立。

二)科普资本开拓与共享工程

促进原创性科普作品的创作。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法,坚持有用鼓励机制。加大对优异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积极组织参加“市科学技能普及工作奖”作品征集活动。扩展对获奖作品的宣传,吸引和鼓舞社会各界参加科普作品创作。坚持科学技能研讨开拓新效果实时转化为科学教育、传达与普及资本的机制,鼓舞我区科技工作者面向社会撰写科普读物,进行科普讲演和传达。制订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舞和吸引更多社会力气参加科普资本开拓,增强科协与科技治理部分及首要科普资本支配部分的协调,加大科学研讨资本和科学普及资本的统筹,扩展我区高校、科研机构的实行室、大型科研配备的科普应用率。增强区科普协会组织建立,加大科普创作力度。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归入相关专业业绩审核范围,科普创作作品可归入新闻、出书等相关系列职称评定范围。

享用相关财产发展扶持政策。增强科技、教育部分与高校、新闻媒体协作,积极发展科普文明财产。将科普资本开拓归入新兴文明(构思)财产目次。扶持科普类播送、影视、动漫内容的开拓和制造,推进科普创作的市场化、财产化。

充分维护常识产权,严厉执行相关律例、规章和规范。发明公共科普信息资本公道运用的法制情况。

三)群众传媒科技传达才能建立工程

知足群众对科学常识的需求。鼓舞、支撑新闻媒体开设“科学与生活”等科普栏目,加大媒体科技传达力度。增大电视、播送、报刊、网站科学常识的播出时间、数目和版面。提高科普宣传质量。新闻媒体的科普宣传要进一步切近群众、切近生活、切近实践,要实时应用严重科学事情、科学热点问题进行科普宣传,提高新闻媒体科普宣传的层次与质量。积极打造在科普宣传上有普遍影响的媒体精品。

坚持并扶持我区有特征、掩盖率高的科普网站;大众信息网、县政府网站和各本能机能部分网站要加大科普、科技宣传力度,打造科技传媒品牌。促进科技信息和科普常识的传达。

大力扶持科普出书物在乡村和偏僻地域的刊行工作。鼓舞编印面向乡村和偏僻地域的科普材料、科普宣传品并免费向群众发放。

指导大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法应对突发事情。提高我区媒体关于公共卫惹事件和严重天然灾祸等突发事情的反响才能。

四)科普基本设备工程

规范科普设备的建立与治理。充分发扬我区现有科普教育基地的效果,发扬现有科普设备的效果。完善科普教育基地治理方法。各有关部分要增强对科普教育基地的指导和服务,对现有科普设备进行机制变革和更新革新,充分内容、改良服务、激起生机、发扬效果,知足大众参加科普活动的需求。年,完成一批重点科普教育基地的革新建立,扩展我区科普教育基地数目。逐渐坚持和完善科普场馆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优惠或免费开放政策。

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备建立和运转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发扬藏书楼等公共文明设备的效果,将区科学宫即科学本质教育活动中间(暂命名)建立归入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立方案。拓展和完善其科普教育功用。十一五”时期,至少建有一所综合性、多功用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合,对已建成的青少年活动中间等校外教育活动场合要加大公益性科普设备投入,拓展和完善其科普教育功用,使其充分发扬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科普效果。体育场馆要免费或优惠向青少年科普活动开放。

充分发扬各基本设备的资本优势,拓展和完善现有科教文明基本设备的科普教育功用。坚持科研院所、重点实行室、工程技能中间按期向社会大众开放、开展科普活动鼓励准则。整合应用社会相关资本。发展科普教育基地。整合各行业系统活动科技服务资本,坚持“活动科技馆”为城乡社区、学校特殊是乡村地域供应科普服务。

年,增强基层科普设备建立。增强科普画廊和科普活动室等社区基层公共科普设备建立。全区每个社区要建有一个科普活动室(或科普学校)一个科普画廊。增强村庄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建立,提高乡村基层科普服务才能。年,力争全区100%行政村建成“一站一栏一员”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村庄科普员)并有用发扬效果。深化推进和施行“十百万万基层文明设备建立工程”乡村播送电视“村村通”工程和乡村片子放映“2131工程”加速施行“农家信屋”工程,构成全掩盖的出书物公共借阅收集,推进乡村经济科学发展。

四、保证办法

一)对境表里机构和小我兴办公益性科普事业,完善政策律例。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鼓舞科普事业发展税收政策有关精神。群众传媒增强科技传达、昌盛科普创作,高校科学教育、传达与普及专门人才培育,科普文明财产等制订相关政策,对综合类科技科普报纸和音像成品、科普基地、科普活动、科普捐赠、科普设备建立等科学传达、普及活动在市场准入和税收上赐与优惠,对科技馆、向大众开放的气候站和高校、科研机构向大众开放的科普场馆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

二)加大科普经费的投入,加大经费投入。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能普及法》和《市科学技能协会条例》有关规则。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区、镇两级财务预算,保证《全民科学本质行动方案大纲》顺畅施行。各有关部分和单位要依据各自本能机能,增强指导,落实责任,推进《全民科学本质行动方案大纲》施行。鼓舞社会力气兴办各类公益性科普事业实体、捐资建立公益性科普设备和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并享用国家和市的有关优惠政策,逐渐构成财务拨款、单位投入、社会资助和普遍吸纳境表里机构、小我资金的多渠道科普经费投入机制。

三)为我区科学传达、科学普及、科普场馆培育专业人才。要依照《公事员法》增强科协的机构和组织系统建立,支撑科协按章程自力自立地开展活动。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大学生和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参与公民科学本质建立的积极性,发扬他专业和技能专长。支撑科技专家自动参加科学教育、传达与普及,促进科学前沿常识的传达。增强步队建立。开展多种方式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增强营业学习,提高在职科学教育、传达与普及人员的科学本质和营业程度。支撑在碚高校开设科学传达、科学普及专业。

四)制订并施行《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方法》市区科学普及工作奖励方法》坚持完善科普兼职人员和意愿者鼓励办法,坚持完善鼓励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科学普及工作的表扬奖励力度。表扬奖励在公民科学本质建立中作出主要奉献的小我和组织。

五)并将其归入我区社会发展目标系统。坚持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区大众科学素养查询、评价,做好监测和评价。坚持我区《全民科学本质行动方案大纲》施行的监测目标系统。并提出响应对策和建议。

五、组织指导

各部分、镇街一起推进施行。区全民科学本质工作指导小组组织指导、统筹协调、监视检查《全民科学本质行动方案大纲》施行工作。区全民科学本质工作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科协)负责有关日常详细工作。全民科学本质行动方案大纲》区委﹑区县政府的统一指导下。

制定本系统全民科学本质工作方案,区全民科学本质工作指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自觉把《全民科学本质行动方案大纲》施行工作归入响应工作规划和方案。发扬各自优势,协作共同,抓好各类人群的科学本质提高工作。

小学科普培训范文第2篇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高度重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本系统的科学素质行动,将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和“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列入教育局工作计划。要确定一位副局长分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局办公室为牵头处室,基础教育处和职业与成人教育处为责任处室,负责布置和开展具体工作。基教处要有一名干部为兼职联络员,负责与各部门、学校联系协调工作。

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认真组织广大干部和教师学习《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方案》,认真贯彻落实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下发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增强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任务的教师队伍,建立教育系统科学教育与培训和科技辅导员的骨干教师队伍,表彰科技教育先进个人。组织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组织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师上岗培训,开展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合作开展*市科技教育论文评选活动和课题研究,组织教师自制多媒体教育软件比赛,不断创新提高,争取在国家、省级相关比赛中获奖。

4.加强中小学生科普宣传教育。积极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重视新课程改革实验、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深化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内容、教法改革,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科技、环保、安全等宣传教育,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大手拉小手、小手牵大手”科技传播活动,让科普知识进家庭、进社区。充分发挥*教育信息网和科普基地的科普宣传作用。实现全市中小学科普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

5.加强中小学生科技教育活动。合作开展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组织举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小学生航模锦标赛、中小学生电脑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论文评选活动,不断开拓,不断提高,争取在国家、省级相关比赛中获奖。

6.形成科技方面办学特色。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和科普宣传,逐步形成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各县(区)争创1至2所科技方面的特色学校。

7.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加大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中小学多媒体进教室比例要进一步提高,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装备一批通用技术专用教室。

小学科普培训范文第3篇

为认真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省政府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我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着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现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把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重要举措。切实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是贯彻党的*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重要举措,是建设创新型省份、培养“创新创业创优”新一代江苏人的基础性工作。各级教育、科技行政部门与科协组织和广大中小学要从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作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重点任务,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领导和规划,集成力量和资源,创新方式和方法,务求普惠广大青少年学生,增强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效。

二、进一步明确我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二)指导思想。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普及与提高并举、普及为主”的原则,突出抓好科普教育、科技活动、队伍建设、资源整合、保障机制等关键环节,努力形成学校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政策保障有力的学校科学教育新格局,着力构建加强青少年学生科学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新江苏奠定坚实的公民素质基础,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目标任务。“*”期间,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1.所有中小学新科学课程全部落实,科普教育全面展开,力争使城市和农村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比例分别达到85%和70%以上。

2.各类科技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所有中小学都有科技教育的活动基地(场所),基本形成适合中小学生的普及型、系列化的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体系,建成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示范性、高水平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品牌项目、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科学实践活动示范基地。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和专兼职科技辅导员队伍。

4.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明显提高,科学创新意识普遍增强,涌现一批具有较好创新素质和潜质的优秀中小学生。

5.家长和社会各有关方面参与学校科学教育的工作机制健全,形成有利于中小学开展科学教育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我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三、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全面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活动

(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中小学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全省所有中小学开齐开足科学课程(含高中技术课程,下同),提高科学课程的实施水平。切实加强科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按规定开齐上好所有科学实验课并分组安排实验。注重在相关学科中强化和渗透科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和掌握科学方法。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中设计安排科学教育专题,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高度重视学龄前儿童的科学启蒙教育,积极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与实践活动。

(五)广泛开展中小学科普教育活动。各地各校要积极开展以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为内容的科普教育。每年组织“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节”和以科普为主要内容的班团队活动,围绕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能源、生态文明建设、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专题深入开展科普教育。认真组织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科普宣传周”和“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普通中学和职业学校普遍开设“科学家(或科技专家)讲座”,有条件的中小学要建立“少年科学院”。

(六)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与实践活动。各地各校要坚持因地(校)制宜、重在普及、遵循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开展科技教育与实践活动。中小学要积极开展科技夏(冬)令营、科学考察、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科学论文评比、科学实验、科学技术信息传播、种植饲养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普遍建立科技社团或科技兴趣小组,积极开展具有广泛参与性、较高普及性的科技竞赛活动,重视开展示范性和创新性的科技竞赛,并努力发现具有较好创新素质和潜能的科技创新人才苗子。省每年举办“高中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五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中小学生科技竞赛”和“职业教育创新大赛”等系列科普竞赛活动,并努力打造省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的科技活动品牌。

(七)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广泛开展科普教育进农村学校系列活动,省有关部门每年组织“快乐科学校园行”、“科技大篷车”和“流动科学宫”等科普进农村学校活动,努力满足农村中小学生的科学知识需求,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各地各校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开展“科教兴农”、“送科技下乡”活动,普遍开展初高中毕业生实用技术培训,使每一个走向社会的中学毕业生都能掌握一门致富技术。

四、着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中小学科学教育水平

(八)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科学课程新教师的培养,鼓励并支持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和通用技术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新师资。要配齐配足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师,满足全面实施新科学课程的需要。强化科学课教师的培训,将科学教育课程教师培训作为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省、市、县分级培训的要求,全面提升科学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加强中小学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期间,全省各中小学(含职业学校)都要配备1名以上的专职或兼职的科技辅导员;三星级以上的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省级优质初中和小学要尽可能配备专职科技辅导员,市、县教育部门和乡镇都要设1名中小学科技总辅导员,负责对所辖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督查等;各级科协要积极组织广大在职和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担任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加强科学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大学生和符合条件的社会有关人员担任中小学科学教育志愿者。要在工作、生活、进修、职称评定和考核评优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努力稳定、不断提高专职科学课教师队伍和科技辅导员队伍。中小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承担课外科技辅导工作应核定工作量。

(九)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基地建设。强化现有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有条件的地区可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基地。“*”期间,每个市和县(市、区)都要建成一个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并配有适合中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设备设施(如机器人工作室、科普活动室、计算机室等)。积极鼓励和推进社区、乡镇建设青少年科学活动室,为区域内中小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教育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健全省、市、县(市)的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示范基地命名制度,每两年命名一批省级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示范基地。

(十)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设施和资源建设。切实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全省所有中小学都要建成合格的科学类课程实验室,满足中小学生科学课程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需要。有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建科学工作室,省三星级以上普通高中都要创造条件建立创新实验室。职业学校要建立技术创新工作室。各中小学都要进一步充实和配备科学实验仪器,特别要重视农村中小学和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合格实验室建设。中小学图书馆藏书必须配备15%以上的科技类书籍。要在各级科技馆建立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机器人、科技模型、未来工程师科学工作室和计算机活动室等。

创建江苏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网站,开发科学教育资源库,充分利用“校校通”网络平台对中小学生实施科学教育。组织编写和推荐一批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满足科学教育需要的科普读物。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有针对性地指导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

(十一)充分利用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各级科技类博物馆、青少年科技场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及其它校外科普教育基地,要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供学生参观和参与科学实验,支持和配合当地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各级科协和所属学会要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支持参与中小学科技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离退休科技人员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电视、电台和报刊杂志等媒体的作用,面向中小学生开设科普专题节目,努力形成良好的科普教育氛围,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

五、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合力

(十二)加强对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教育、科技和科协等部门,要把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负责中小学科普教育的职能部门和人员,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集成相关力量与资源,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形成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合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组织领导、牵头负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职责,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加强指导、积极推进。各中小学校要把科学教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重点,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十三)努力增加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经费投入。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要从我省率先建设创新型省份、培养新一代江苏人的战略高度,不断加大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经费投入。各级教育行政、科技管理部门可通过设立专项,增加科学教育投入。学校要在公用经费中安排落实好科学教育经费。要积极争取社会捐赠和资助,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格局。“*”期间,省将在体育公益金返还资金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各地青少年学生科技类场馆建设的补助和对各地各校开展科学教育工作的奖励。省还将设立专项经费,对评选表彰的“江苏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经予一定的奖励。

小学科普培训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全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围绕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三、主要工程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推动学校科学教育的开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教育活动,增强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

措施:

1.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推进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课程,逐步推进高中科学课程改革;城乡中小学应积极开设科学课程,深化科学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改革科学教育评价制度,定期监督科学教育质量。

2.建立中小学科普活动组织,指导未成年人课外科技活动。中小学普遍成立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电脑作品制作竞赛”等科技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普活动,增加未年人接受科普教育的机会。继续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普报告团老区行”、“大学生暑期帮扶行动”、“科普希望快车”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大学生走进农村、社区和校园,直接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科普教育。组织开展未成年人科普知识竞赛活动。

4.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位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加强现有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的科普教育功能。设区市、县(市、区)应建立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场所。鼓励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和高校设置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普教育场所和设施,并对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有条件的社区应建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

5.鼓励和支持大众传媒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扩大未成年人接受科普教育的渠道。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农民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措施:

1.突出农村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实施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努力办好农村村干学历教育、乡村管理大专班和农村致富培训班,做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

2.突出农村基层科普网络建设。稳定和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扶持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扶持农技协的改革与发展,构建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科技进步。开展福建省“百强”农业技术协会创建活动。

3.突出农村科普载体平台建设。依托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乡(镇)化技术学校、文化站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大力推动农村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站、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开发和充实适应需求、富有特色的展示教育内容。

4.突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大力加强县级科协能力建设,支持县级科协配备科普车和加强办公手段自动化建设,增强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科技人员服务、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服务的能力。

5.突出农村科普活动项目开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入开展“院士专家八闽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巾帼科技致富培训工程”、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969155农业服务热线、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教兴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组织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到农村为农民服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辅导活动,宣传和推广先进适用的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

6.开展农村科技和科普先进、示范创建活动。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户和福建省科普先进县(市、区)、乡镇等创建活动,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它们的示范作用。

7.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按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要求,在全省评选、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辐射性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带动更多的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劳动技能,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8.发挥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高等、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成人教育机构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在全省各县(市、区)建立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室和教学实践基地。

9.依托星火培训基地和星火学校开展星火科技培训。以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为重点,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训,造就一批新型农民和种田能手;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重点,开展农民工非农产业就业技能培训,并注重供需对接,积极开展星火科技培训。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意识、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适应城市社会和自身发展要求。

措施:

1.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对劳动科技教育培训进行专门的规划、组织和监督实施;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合理分工,加强合作。

2.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各行业的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

3.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和“阳光工程”,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继续推进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4.开展科教进社区活动。以城镇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在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5.加强企业科普。在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着力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鼓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发明创造和工业设计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

6.建立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在职业培训中,加大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容。

7.支持发展科普旅游。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科普资源,以科普教育基地为主要依托,将科普与旅游紧密结合,面向城镇劳动人口开展科普旅游。支持发展科普旅行社,为城镇劳动人口科普旅游提供服务平台。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增强领导干部、公务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能力。

措施:

1.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纳入培训规划。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教育规划和相关计划的重要内容,在制定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政策法规中,体现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应增加学员科学素质培训内容。

2.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各级机关学习培训制度应体现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鼓励支持各级机关开设科普宣传栏、科普图书资料室,在广大公务员中大力普及科学知识。

3.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科普活动。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科技发展动态和提高科学素质的专题报告。

4.发挥有利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高科学素质的平台的作用。充分利用全省科普场馆、科普期刊、科普教育基地、学术年会、院士专家八闽行、“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等科普资源和平台,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接受科学思想、科学知识教育提供服务。

5.将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纳入综合素质的考核内容。在公务员考试录用、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测试环节,列入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

(五)科学教育与培训工程

目标:

加强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

措施:

1.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中小学和农村化技术学校科学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尤其重视县及县以下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教师。

2.建立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

3.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教授协会的作用,动员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公务员和企业事业单位管理者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各县(市、区)要建立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组织,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4.加强科学教育研究。按照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更新课程内容,提高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材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5.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特点和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先进适用技术、职业技能、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编写教材,并逐年出版。

6.加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室、电脑网络教室、科技活动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7.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科技馆等科普场馆、社区学校、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目标:

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集成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建立科普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措施:

1.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网络平台。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资源,构建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2.促进科普创作的繁荣和发展。扶持和鼓励原创性科普作品创作,表彰优秀科普作品,开展优秀科普作品推介、展演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作品的影响。

3.支持和鼓励面向公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的科普创作。鼓励并组织创作公众普遍关注的卫生保健、生活常识、致富技术、环境保护等科普作品。

4.加强科普创作队伍建设。以省科普作家协会等为骨干力量,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和造就一批科普作家及热心创作的科普工作者,构成我省科普创作队伍的主体。

5.建立健全科普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和交流机制。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七)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目标: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公众通过大众传媒接受科普教育的渠道明显增多。

措施:

1.发挥广电在科普宣传的作用。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应安排科普专栏固定节目,继续办好“走进科学”、“农家新事”等电视、广播科技栏目。

2.在报刊开设科技、科普专栏。办好《福建科技报》、《科学与文化》等综合性科普报刊,使其成为我省报刊科普宣传重要阵地。由省科协指导和协调,定期设计出版适合城镇、社区、学校、农村等公共场所张贴的科普宣传挂图。

3.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等综合网络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海峡科学网》、《福建科技网》等专业科技网站扩大科技新信息、新知识内容,建立网上“虚拟科技馆”,开发科普教育游戏软件,提高科技传播的吸引力、时效性和覆盖面。

4.积极开拓科普宣传领域。利用电视、电影、声像、摄影、戏剧、文艺等传播形式,增进科普教育的效果。

5.编撰科普重点人群科普读本。鼓励编写适合本省青少年、农民、城镇务工人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需要的科普读本。

6.提高各类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各类媒体要加强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普宣传报道。

(八)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目标:

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新旧结合,各具特色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

措施:

1.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多渠道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的公共投入。

2.加强科技馆及科普活动场所建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场馆及设施的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投资计划。设区的市和县(市、区)应当建立科技馆和科技活动中心。乡(镇)、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科普画廊(橱窗)、科普活动室。在社区和街头设立科普画廊(橱窗)的,有关部门应当免收有关费用。

3.支持和鼓励社会办科普事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投资兴建科普场所、提供科普展品和教具、维护场所运行等方式兴办科普事业。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团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继续命名和表彰省科普教育基地和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4.支持基层科普设施及功能的改造和完善。引进和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科普活动项目、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吸引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5.支持和发展科普展品巡展。鼓励科技馆定期为乡村、社区、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举办科普展品巡展,提供科普服务。

6.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科普场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专业科普场馆,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四、保障条件

(一)政策法规

建立和逐步完善我省科普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党政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及公民的科普责任、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推动我省科普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为科普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贯彻实施《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促进各地制定本地区科普发展的具体政策。

——协助各级人大、政协对执行科普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视察,严格执法检查监督,保障科普法律法规实施到位。

(二)经费投入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科普经费投入,为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将科普专项经费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投资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增加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科普资金扶持,保障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

——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科普工作。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科普产业,落实国家有关减免税费等具体政策。

(三)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化人才,发掘兼职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加强理论研究,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落实激励专兼职科普工作者的相关政策。为科普工作者在科普研究、科普创作、学术交流、出国考察、技术培训、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申请科普项目经费和奖励等方面提供政策引导与服务。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予以表彰和奖励。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通过高等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培养大批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专门人才;改革文博专业课程内容,为不同类型科普场馆培养适应性广泛的专业人才。

——增强科技界的责任感,支持科技专家主动参与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促进科学前沿知识的传播。

——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理论研究,加强国内外、省内外及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把握基本规律和国际发展趋势,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实践提供指导。

五、组织实施

——成立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领导。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建设。

——地方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将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业绩考核。

小学科普培训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全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围绕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三、主要工程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推动学校科学教育的开展,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教育活动,增强未成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

措施:

1.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推进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课程,逐步推进高中科学课程改革;城乡中小学应积极开设科学课程,深化科学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改革科学教育评价制度,定期监督科学教育质量。

2.建立中小学科普活动组织,指导未成年人课外科技活动。中小学普遍成立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电脑作品制作竞赛”等科技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举办各种类型的科普活动,增加未年人接受科普教育的机会。继续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普报告团老区行”、“大学生暑期帮扶行动”、“科普希望快车”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大学生走进农村、社区和校园,直接面向未成年人开展科普教育。组织开展未成年人科普知识竞赛活动。

4.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位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加强现有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的科普教育功能。设区市、县(市、区)应建立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场所。鼓励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和高校设置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普教育场所和设施,并对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有条件的社区应建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

5.鼓励和支持大众传媒加大科普宣传的力度,扩大未成年人接受科普教育的渠道。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农民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措施:

1.突出农村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实施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努力办好农村村干学历教育、乡村管理大专班和农村致富培训班,做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

2.突出农村基层科普网络建设。稳定和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扶持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扶持农技协的改革与发展,构建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科技进步。开展福建省“百强”农业技术协会创建活动。

3.突出农村科普载体平台建设。依托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乡(镇)化技术学校、文化站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大力推动农村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站、科普人才队伍的建设,开发和充实适应需求、富有特色的展示教育内容。

4.突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大力加强县级科协能力建设,支持县级科协配备科普车和加强办公手段自动化建设,增强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农村科技人员服务、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服务的能力。

5.突出农村科普活动项目开展。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入开展“院士专家八闽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巾帼科技致富培训工程”、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969155农业服务热线、科技入户、科技110、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教兴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组织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到农村为农民服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辅导活动,宣传和推广先进适用的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

6.开展农村科技和科普先进、示范创建活动。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户和福建省科普先进县(市、区)、乡镇等创建活动,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它们的示范作用。

7.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按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要求,在全省评选、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辐射性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带动更多的农民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劳动技能,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8.发挥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高等、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成人教育机构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在全省各县(市、区)建立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室和教学实践基地。

9.依托星火培训基地和星火学校开展星火科技培训。以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为重点,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训,造就一批新型农民和种田能手;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重点,开展农民工非农产业就业技能培训,并注重供需对接,积极开展星火科技培训。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意识、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适应城市社会和自身发展要求。

措施:

1.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对劳动科技教育培训进行专门的规划、组织和监督实施;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合理分工,加强合作。

2.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纳入各行业的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

3.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和“阳光工程”,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继续推进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4.开展科教进社区活动。以城镇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发挥社区在提高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5.加强企业科普。在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着力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鼓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发明创造和工业设计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

6.建立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在职业培训中,加大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容。

7.支持发展科普旅游。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科普资源,以科普教育基地为主要依托,将科普与旅游紧密结合,面向城镇劳动人口开展科普旅游。支持发展科普旅行社,为城镇劳动人口科普旅游提供服务平台。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工程

目标:

增强领导干部、公务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能力。

措施:

1.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纳入培训规划。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负责人培训教育规划和相关计划的重要内容,在制定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政策法规中,体现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应增加学员科学素质培训内容。

2.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各级机关学习培训制度应体现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鼓励支持各级机关开设科普宣传栏、科普图书资料室,在广大公务员中大力普及科学知识。

3.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科普活动。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科技发展动态和提高科学素质的专题报告。

4.发挥有利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高科学素质的平台的作用。充分利用全省科普场馆、科普期刊、科普教育基地、学术年会、院士专家八闽行、“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等科普资源和平台,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接受科学思想、科学知识教育提供服务。

5.将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纳入综合素质的考核内容。在公务员考试录用、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测试环节,列入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

(五)科学教育与培训工程

目标:

加强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

措施:

1.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中小学和农村化技术学校科学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尤其重视县及县以下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教师。

2.建立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

3.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老教授协会的作用,动员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公务员和企业事业单位管理者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各县(市、区)要建立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组织,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4.加强科学教育研究。按照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更新课程内容,提高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教材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5.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特点和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先进适用技术、职业技能、现代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编写教材,并逐年出版。

6.加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图书室、电脑网络教室、科技活动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

7.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科技馆等科普场馆、社区学校、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目标:

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集成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建立科普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措施:

1.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网络平台。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资源,构建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2.促进科普创作的繁荣和发展。扶持和鼓励原创性科普作品创作,表彰优秀科普作品,开展优秀科普作品推介、展演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作品的影响。

3.支持和鼓励面向公众生产生活实际需求的科普创作。鼓励并组织创作公众普遍关注的卫生保健、生活常识、致富技术、环境保护等科普作品。

4.加强科普创作队伍建设。以省科普作家协会等为骨干力量,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和造就一批科普作家及热心创作的科普工作者,构成我省科普创作队伍的主体。

5.建立健全科普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和交流机制。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七)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目标:

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公众通过大众传媒接受科普教育的渠道明显增多。

措施:

1.发挥广电在科普宣传的作用。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应安排科普专栏固定节目,继续办好“走进科学”、“农家新事”等电视、广播科技栏目。

2.在报刊开设科技、科普专栏。办好《福建科技报》、《科学与文化》等综合性科普报刊,使其成为我省报刊科普宣传重要阵地。由省科协指导和协调,定期设计出版适合城镇、社区、学校、农村等公共场所张贴的科普宣传挂图。

3.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等综合网络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海峡科学网》、《福建科技网》等专业科技网站扩大科技新信息、新知识内容,建立网上“虚拟科技馆”,开发科普教育游戏软件,提高科技传播的吸引力、时效性和覆盖面。

4.积极开拓科普宣传领域。利用电视、电影、声像、摄影、戏剧、文艺等传播形式,增进科普教育的效果。

5.编撰科普重点人群科普读本。鼓励编写适合本省青少年、农民、城镇务工人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需要的科普读本。

6.提高各类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各类媒体要加强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的科普宣传报道。

(八)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目标:

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新旧结合,各具特色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

措施:

1.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多渠道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的公共投入。

2.加强科技馆及科普活动场所建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场馆及设施的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投资计划。设区的市和县(市、区)应当建立科技馆和科技活动中心。乡(镇)、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科普画廊(橱窗)、科普活动室。在社区和街头设立科普画廊(橱窗)的,有关部门应当免收有关费用。

3.支持和鼓励社会办科普事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投资兴建科普场所、提供科普展品和教具、维护场所运行等方式兴办科普事业。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团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继续命名和表彰省科普教育基地和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4.支持基层科普设施及功能的改造和完善。引进和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科普活动项目、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吸引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5.支持和发展科普展品巡展。鼓励科技馆定期为乡村、社区、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举办科普展品巡展,提供科普服务。

6.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科普场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专业科普场馆,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四、保障条件

(一)政策法规

建立和逐步完善我省科普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党政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及公民的科普责任、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推动我省科普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为科普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贯彻实施《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促进各地制定本地区科普发展的具体政策。

——协助各级人大、政协对执行科普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视察,严格执法检查监督,保障科普法律法规实施到位。

(二)经费投入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科普经费投入,为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将科普专项经费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投资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增加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科普资金扶持,保障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

——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科普工作。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科普产业,落实国家有关减免税费等具体政策。

(三)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化人才,发掘兼职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加强理论研究,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落实激励专兼职科普工作者的相关政策。为科普工作者在科普研究、科普创作、学术交流、出国考察、技术培训、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申请科普项目经费和奖励等方面提供政策引导与服务。对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予以表彰和奖励。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通过高等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培养大批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专门人才;改革文博专业课程内容,为不同类型科普场馆培养适应性广泛的专业人才。

——增强科技界的责任感,支持科技专家主动参与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促进科学前沿知识的传播。

——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理论研究,加强国内外、省内外及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把握基本规律和国际发展趋势,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实践提供指导。

五、组织实施

——成立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领导。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建设。

——地方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将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业绩考核。

小学科普培训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升我县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建设,构建和谐,谱写小康新篇章,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县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取得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县公民科学素质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到年,全县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明显提高,在处于领先地位。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最具基础的问题,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普遍树立和落实。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全民共识,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

_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明显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决策水平和工作能力显著增强。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更加牢固。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等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初步形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组织实施、机制保障、基础设施、科普创新、队伍建设和考评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政府推动,各负其责,全面参与的大科普格局。

二、开展四大主要行动

根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在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1、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深化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教法改革,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确保学校科学教育质量。把农村未成年人科学教育作为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重点。

2、开展课外科技教育活动。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重点组织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科技竞赛”等科技竞赛活动,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快乐科学校园行”、“科普大篷车”、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中学生进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

3、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把科学素质教育成效纳入“五好文明家庭”、“文明职工”等评比标准,鼓励重视子女的科学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母亲素质工程”、“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等活动。

4、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发挥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角色;积极利用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作用,建设社会化科普教育基地。

5、建立健全青少年科技教育考核激励机制。把科学教育实施情况及其成效作为合格学校验收、星级学校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发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导向作用。

牵头部门:县教育局

责任部门:县科协、团县委、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关工委、县妇联、县科技局、县文化局、县广电局、县卫生局、县地震局。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实施农民培训工程。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围绕科学生产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继续开展农民培训工程,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创业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能力。利用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农民培训,期间力争达到实用技术培训30万人次、劳动力转移和创业培训5万人次。

2、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功。深入开展科普宣传周、科普日、送科技下乡等大型科普活动,开展“百名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等活动。

3、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普示范体系。继续开展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户等创建活动,建设一批集推广、培训和示范于一体的科普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4、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扶持30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培训发展新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培养一支专群结合的农民技术员队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支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促进农村科普体系建设。以“一站一栏一员”(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建设为重点,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和科普队伍,不断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

牵头部门:县农业局

责任部门:县委组织部、宣传宣传部、县委农工部、县水务局、县农业开发局、县林业局、县科技局、县教育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文化局、县广电局、县卫生局、县科协、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1、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围绕走新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提高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适应城镇化加速的新形势,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将有关科学素质的要求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建立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在职业培训中,加大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和各类各业人员的在岗培训、组织教育。

2、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培训、技术创新和发展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广泛开展“文明职工”、“讲理想、比贡献”、“职工职业技能大练兵”等活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全面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

3、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大力开展科普示范乡镇、社区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等阵地作用,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科普宣传,积极创建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社区学习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

牵头部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部门:县委宣传部、县经贸委、县教育局、县发改委、县人事局、县建设局、县科技局、县文化局、县广电局、县交通局、县卫生局、县工商联、团县委、县妇联、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县国土局。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1、加强对干部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训。实施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着力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能力。实施“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增强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到年将科级以下公务员轮训一遍。

2、建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教育和培圳机制。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创建学习型机关、干部培训教育和公务员录用考试的重要内容。将提高科学素质列入培训教育规划和相关计划的重要内容。党校(行政干部学校)要将提高学员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落实。

3、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普及。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积极参与科普活动。

牵头部门: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

责任部门:县委宣传部、县委党校(县行政干部学校)、县级机工委、县科技局、县科协、团县委、县妇联。

三、实施四大基础工程

配合上述行动计划,期间重点实施以下基础工程: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1、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中学科学教育教师培训工作,重点培训全县各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小学专任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达到90%,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达到80%,

普通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或进修教育硕士课程达到30%,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100%。

2、加强科学教育辅导员与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各学会特别是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作用,动员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参与科学教育与培训。建立中小学专兼职科技辅导员队伍,重点开展对农村科技辅导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的作用,组织有大学学历的青年担任中小学科技教育志愿者。

3、加强科学教育研究。按照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4、加强中小学校科学教育设施建设。全县中小学都建有合格科学实验室,义务教育阶段有条件的学校建有科学工作室,县中学、马坝高级中学要创造条件建立技术实验室,确保技术课程的开放。在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中,要确保科普占有相当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因地制宜建设富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场所;建立一批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

5、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普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科普场馆、社区学校、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增强职业学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等单位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牵头部门:县教育局

责任部门:县科协、县人事局、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委、县科技局、县农业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委党校、县直机关工委、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1、加大科普资源开发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制定重大科普作品选题规划,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调动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纳入业绩考核范围;鼓励和支持科普创作、科技传播专业团体发挥作用。

2、促进科普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中国数学科技馆,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校校通”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集成国内外现有各类科普信息,通过互联网等方式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科普服务,不断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加强科普信息网络建设,钟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送到基层。

牵头部门:县科技局、县科协

责任部门: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广电局、县政府网站、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委、县文化局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l、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科普大蓬车》栏目,《今日》增加科技栏目版面,向公众传播科技动态和科技知识。引导支持科技教育频道、科技专栏、专版、科普网站大胆创新,提高质量,使其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媒体精品。

2、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科普宣传。提高各类媒体对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及时以各种方式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牵头部门:县委宣传部

责任部门:县广电局、县文化局、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务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1、加强科技馆等科普设施建设。把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投入,加强科学规划,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功能互补、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科普场馆网络格局。拓展和完善现有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面向群众、充实内容、改进服务、激发活动。落实科普场馆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免费或优惠开放的措施。

2、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性科普场馆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专业科普场馆;落实有关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3、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在城乡社区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科技活动中心、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远程科普宣传教育终端设备等设施。加大青少年校外科普场馆、基地建设,建立社会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争取配备小型科普宣传车,以“流动科技馆”形式为广大农村、城市社区、中小学校提供科普服务。加快“农家书屋”建设,使其成为农村重要科普阵地。

牵头部门:县科技局、县科协

责任部门: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委组织部、县建设局、县国土局、县经贸委、县教育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

四、建立和完善四大支撑体系

(一)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落实和执行有关政策法规,明确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有关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的政策法规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制定表彰奖励政策,表彰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加强科普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制定鼓励和吸引境内外机构、个人独资或合作兴办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机构的优惠政策。

(二)健全经费投入体系。坚持政府引导,鼓励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县乡政府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科普经费达到全国科普示范县的标准,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根据承担的科普任务,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通过有效运用政府的引导资金,促进全社会增加对科普事业的投入。根据现行税收规定,对科技场馆、各人氏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开展的公益性科普活动实行优惠政策。落实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定,积极培育市场,推动科普文化产业发展。

(三)构建人才队伍体系。通过培养专业化人才,发掘兼职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在职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培养一批熟悉科技发展和公众科技需求的记者、编辑队伍。加强中小学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科普专职人员技术职务评定工作,提高专业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鼓励各界人士参加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逐步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兼职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一)健全组织领导体制。县政府负责领导《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实施工作,成立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动员部署和检查监督。各乡镇、各成员单位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制度。要结合实际,制定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计划,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要把全民科学素质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纳入业绩考核。

(二)加强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要按照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总体部署,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小学科普培训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小学科技教育 教学经验 启示

一、发达国家推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将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纳入法律规定

通过制定和完善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的规划和政策法规,将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纳入法律规定,明确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的重要地位,是世界各国开展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的普遍做法。如美国早在1985年就开始启动了“2061计划”, 克林顿执政期间又推出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和科学普及。英国在1988年出台了《英国1988教育改革法》,将科学列为核心课程,将技术列为基础课程中仅次于现代外语的位置。日本政府颁布的《教育基本法》第2条提出,“在一切场合、时间,都必须实现教育目的”;其他涉及少儿校外教育的法律法规如《图书馆法》、《博物馆法》、《儿童福利法》等,都为少年儿童享受应有的社会权利、保证其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凸显科技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和针对性

推进中小学生科技教育内容创新,凸显中小学生科技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是国外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的主要特色。国外的中小学生科技教育工作大都以激发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为目的,这也决定了它们的教育内容必须注重趣味性和针对性。针对性能保证中小学生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和方面了解科学、接触科学、探究科学,有助于增强科普对中小学生的吸引力和新鲜感。国外提高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有几种方式。一是抓住重大科技事件的时机开展科普。例如,美国能源部利用“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进行反物质探测(机上搭载的阿尔法磁谱仪是能源部下属科技人员制作的),组织首都华盛顿市的高中生通过卫星与机上宇航员对话,讨论字宙反物质探测方面的科学问题。二是利用名人效应开展科普。中学生中追星族很多,这是因为处于这一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有崇拜名人的心理需求。既然如此,让名人参与科普,就有利于吸引中小学生参加。例如,在美国航天节这一天,国家航空航天局主任丹尼尔・高尔丁通过因特网与全世界的中小学生实时交谈。三是通过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科普内容。如美国公共电视台制作的儿童教育节目“芝麻街”中渗透了不少科普含量,美国还有一些设计得非常好、科普效果甚佳的电子游戏,比如名为“市长”的一种电子游戏。

(三)注重科技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对国外中小学生科技教育工作的研究发现,他们的中小学生科普并非完全是整体划一的,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科普活动都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的。事实上,在中小学生这一大目标群体中,不同性别、年龄、背景的中小学生在科技兴趣和能力上会表现出不同的次群体特征。比如,与男孩相比,女孩普遍对科技缺乏兴趣。因此,要使整个国家的中小学生科技教育工作获得最优表现,就必须在开展面向广大中小学生的科普的同时,根据不同中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和需要,开展一些专门的、有针对性的科普活动,做到一般与具体的有机结合。中小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及在科技活动方面的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的。国外近年来特别注重对小学三年级至初中年级学生(9-14岁)的科普教育。因为根据研究,很多学生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始对科学失去兴趣的,因此,美国等国家对面向小学三年级至初中段学生的科普抓得是相当紧的。

(四)重视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儿童的科学引导作用

家长和保姆是儿童的第一教师。在国外,对儿童及早开始科学启蒙教育正成为一种时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发挥家长、保姆等与儿童接触紧密的成年人的作用。国外科技博物馆针对周末家长陪孩子到博物馆参观多的特点,很注重举办一些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的动手型展览活动。

(五)强调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

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融合,有助于解决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低,教师教学方法单调死板以及教科书存在的局限性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实施的非常规科学教育计划就非常强调科普与学校科学教育的联系。该计划之一是要使科普项目的有关设计方案和材料能被中小学教师所利用。为此,它鼓励科普项日机构聘请中小学教师参与项目开发,担任项目顾问小组的成员、编写科曾项目的学校外伸材料等,很多科普项目大大丰富了学校的科学教育。英国研究委员会近年来通过鼓励科学家、研究人员到中小学校开展活动,来支持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发达国家的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博物馆、研究机构和大学在培训中小学教师方面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科技博物馆为教帅举办研讨培训班,帮助他们掌握基于探究的科学教学技能。研究机构和大学实验室为教师提供研究实验培训,甚至让教师参加一些见习研究。通过这种培训及活动,教师们会把学到的科学探究活动带到课堂,了解基础科学概念与实际研究间的联系,并把这种联系的认识传递给学生。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科技教育存在的瓶颈和问题

小学科普培训范文第8篇

一、科技馆教育传播的要素分析

教育传播学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重要交叉学科,对科技馆教育有重要指导意义。教育传播学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和受教育者。因教育信息和教育媒体与本文研究的内容关系不大,下文将重点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角度阐述:

1.教育者。科技馆教育者应该由三类人群组成:教育管理者,负责研究科技馆教育理论、策划和组织实施教育项目等;资源建设者,研发学习资源,包括展品及配套的学习单、教材和指导手册等;学习指导者,包括辅导员、实习生、志愿者等。教师群体有丰富教育经验和教学资源,应充分参与科技馆教育传播工作。

2.受教育者。科技馆的受教育者,依年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及需求不同,可重点分为以下几类群体:①学生群体,可细分为儿童、少年和青年三阶段,是科技馆最为重要的受众群体。科技馆应依学生群体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及需求特点等进行教育活动的开发和实施。②家庭群体。据统计,科技馆参观受众中有超过50%是亲子家庭,即“家庭群体”。③科普教师群体。是科技馆受教育者的重要部分,他们一方面接受科技馆各种教育资源并参与教育培训;同时也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流动展的种子教师,承担起教育传播者的角色。④社区群体;⑤其他群体。如偏远地区的受众、行为能力障碍人群、有特殊需求的专业人士等。国内科技馆发展的30多年,一直将学生群体以及以青少年为主的家庭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忽略了教师群体的作用。本文重点围绕教师群体进行分析。

二、国外部分科学中心科普教师项目的情况介绍

(一)美国探索馆的教师项目

1.师范学院。“师范学院”启动于1998年,其对象是初、高中的科学科教师,包括初教者项目(两年以下初、高中科学或数学科教师)、暑期学院(新教师和在职教师)以及领导者项目(丰富教学经验的教练和导师)三个层级。这三个项目相互重叠构成对科学教师的完整培训体系,通过持续的周末讲习班、先进的暑期学院以及互联网资源在线支持来实现。

2.探究学院。这是职业发展项目中最受欢迎的项目,将探究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授课。探究式学习工作室和研讨会适合职业进修者、管理者、首席教师、国家教育改革领导者、校外教育者、大学社团等各种学习者。此外,该项目还在线教学指南供课堂教学实践者使用,指导探究式教育实践。

3.展览教育资源共享。成立于1999年,其目的是帮助每个合作方学会如何将展品作为教学工具进行使用并设计活动或展品。该项目还会依合作方需要开发工作室,包括如何加强讲解员素质、如何设计活动,如何开展教师职业进修项目。

(二)芝加哥科工馆的教师项目

1.教师教育课程,面向学校教师免费开放,包括连续5天的暑期培训课程和学期中6次课程培训,内容涉及生命、地球、环境和宇宙科学等。通过该课程,老师可获得科学课程的课件、材料和视频。参与系统培训的教师还可获得科学教育专业硕士的学分并得到中学科学教育机构的认可。

2.教师实习项目,面向伊利诺斯技术学院和芝加哥州立大学学习教育的学生。他们在芝加哥科工馆工作6周时间,参与教育项目的策划实施、观众辅导等。

(三)安大略科学中心的教师项目

1.教师专业发展项目,通过体验式讲习班,加深教师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再传给学生。这为教师提供提问、讨论并分享的机会。

2.教师学习资源提供项目,提供教师指南、展览查询、课程、电影或展厅相关资源等供教师下载,还提供若干活动,如新型教师资源,提供展厅展品的探索指南;展览/项目探究,为部分项目、讲习班等提供专题展览探究活动;同时还包括如实地考察小提示、学校课程评估表等其他信息。

(四)新加坡科学中心的教师项目

1.专业教师研修班,以实验室为基础并包括大量的动手项目,教师可以依据一定的规则设计不同活动项目,学科内容包括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厨房科学和数字媒体等。同时,还会分享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科学兴趣的各种方法和途径。

2.科学交流与创新教学研讨会,这为教师提供与专家进行科学交流的机会。它与传统课程不同,除注重教学策略、课程评估外,还关注其教育理念如何应用于实践;并鼓励教师创造新的、展示科学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

三、我国部分科学中心科普教师项目的情况介绍

(一)台湾地区科技类博物馆的教师项目

1.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老师项目

科博馆设置科老师(自然科学辅导教师),高、中小学内担任自然科学教学或具有服务热忱的老师都可申请成为科老师。其职责包括担任义务联络员,负责学校与科博馆之间的联系;协助师生到馆参观或研习活动,随队辅导教学活动,促使学校运用馆内资源开展活动;推广科学教育活动,参与活动规划与推广。

2.台湾自然科学教育馆的科普师资培训课程

科教馆举办常态化的科普师资培训课程,主要面向全台湾的国小教师或本馆科老师免费开放,性质上是国小教师的在职进修课程。内容上配合自然与生活学科各学期单元进度设计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延伸。培训课程分三类:①主题式师资培训,围绕某一大主题进行为期3天的培训课程,采取滚动轮换方式更新;②科普式师资培训,开展一次性体验活动,完成某一知识点的小制作任务;③种子教师培训:接受科技馆的先期培训后,负责培训学校教师,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科技馆的展品和教育项目资源,进行科技馆教育项目的推广。

(二)中国大陆地区科技馆的教师群体活动

在中国大陆,仅中国科技馆、广东科学中心及厦门科技馆开展教师群体活动。中国科技馆的教师活动分两类:(1)科普教师专项培训:对象为各区县青少年科技馆工作人员和北京市中小学科学课老师;内容包括教育理论及演示实验、科技小制作、科技魔术等。(2)团体预约教师培训:针对学免的团体教师进行培训,介绍科技馆可提供的教育资源,如参观路线、实验演示、学习单、活动室活动等。广东科学中心的教师群体活动也分为两类:(1)在线资源提供,如学生工作纸、专项探究活动、室外展项定向探寻活动等电子资源;(2)联合教育部门、师范高校、中小学等开展交流培训活动,内容包括科普教育资源介绍、交流校外科学教育活动的教育理念以及探索课余科学教育的方式和内容等。厦门科技馆会对其培训中心外聘的科学课老师进行教学培训,这些外聘老师多为各中小学的科学课老师。对其进行的教学培训也会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能力。

四、国内科技馆学校教师项目的发展建议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国内科技馆教师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内容和形式较为受限。而国外科学中心的教师项目则呈现出专业化、多样化、层次化的特点。本部分结合我国科技馆发展现状,对教师项目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一)明确科技馆(科学中心)的功能定位

国内科技馆应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学校科学教育资源的提供中心和科普教师群体的培训中心。欧美科学中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学教育资源已成为馆校结合合作模式的重要保障。如展品资源可作为教学用具,课程、培训等是教师技能发展的重要途径,科普教育人员成为学校的重要合作伙伴,网络资源成为教师学生自主探究的知识宝库。我国科技馆要想与学校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应努力将自身打造为学校科学教育的资源提供中心。同时,科技馆应担负起中小学科普教师培训的职责,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升科普教师的理论修养和实践水平。

(二)充分认识到教师项目的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项目的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是正规教育中的重要群体,拥有完备的知识体系、教学经验和媒体使用能力。同时,他们也将成为科技馆科普教育的传播者,一方面,参与科技馆组织的科学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承担起“种子教师”角色,完善科普教师的培训链条。他们既是教育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实施者和评估者,对活动开展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分阶段、分步骤的组织教师活动

国内科技馆应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科学中心在教师项目的先进经验,在结合本馆可利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层次化、多样化的科普教师活动。

1.初级阶段应努力将科技馆打造为科学教育资源的提供中心。基于此,除了开展对团队预约教师的培训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如官网、微博、微信)新媒体手段来完善学习资源提供项目,如学习单、展项信息、活动信息、电影或展厅等资源;还包括专题探究活动、活动评估表以及问卷调查等。

2.中级阶段应努力将科技馆打造为科普教师群体的培训中心,包括教师交流会和教师培训两种形式。在这一阶段,应与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及中小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引领作用、高等院校的优秀科研成果和教师资源及中小学校的科普教师力量,推动科普培训和交流活动的开展。

3.高级阶段应开展如美国探索馆的师范学院、探索学院等内容。此时,培训对象已不局限于培训科普教师,学校管理者、国家教育改革领导者、校外教育者都可能成为培训的对象;活动内容扩展至完整的课堂活动、系列化的培训体系、结合探究理念的探究工作室和研讨会等。这是对科学中心的高水平要求,目前在我国科技馆中还比较难以实现,是一个较为长远的发展目标。

作者:张彩霞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馆

参考文献:

[1]《创新我国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对策研究》课题组.《创新我国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对策研究》结题报告[R].中国科学技术馆,2011.

小学科普培训范文第9篇

2013年,放飞梦想活动呈现出了校园与社会活动双发展的特色,又有了很多新的亮点和成果,让活动更加多元化、更富生命力。

1.新套材的开发与推行

2013年,放飞梦想推出全新纸飞机套材,以“低成本、高质量;小飞机,大智慧”为设计理念,共分为10种不同型号的纸飞机,通过简单的取材和精良的设计,让更多孩子有机会通过动手操作模型,激发他们对航空知识的兴趣,寓教于乐。活动还拍摄制作了专门的制作视频,以视频形式,对初级教师进行操作指导,代替初级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培训水平。新套材率先在10所波音少年航校中推行,以取材简单,富于创新而受到热烈欢迎,已有学校将其列入本校课程教学当中。

2.双轨式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一直是放飞梦想活动的重要内容,阶梯式教师培训则是提高活动整体水平的必要方式。2013年,教师培训分为双轨,即针对普通学校基础培训及拓展以及针对波音少年航校的创意思维培训及拓展。

对于基础学校,2013年放飞梦想共组织4次大型教师培训,让各区选择就近参加,大大提升了授课和听课效率;并在航模比赛之前集中培训,为老师们打下稳固的基础。

对于少年航校,今年活动将10所学校作为纸飞机套材试点,为航校组织了4次教师培训,并走访丰台、顺义、朝阳等区县,考察套材教学效果,听取教师们的意见。让科技教师走进中国科技馆,接受科技教学专业培训,并将10所学校作为北京航展活动上的主力,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

3.科技馆系统(中国科技馆+外地科技馆)

(1)航空科普大讲堂:4次大讲堂活动,亲子形式。

(2)航空科普教室:对培训科技馆人员进行培训辅导,定期给学生讲授纸飞机制作。

(3)外地科技馆系统:在成都成功举行大讲堂活动,受到当地科技馆欢迎。

4.启动仪式+全年活动

2013年是活动的第二年,5月9日活动在拉萨市第一小学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作为第一个进入高原的航空科普活动,放飞梦想收到了师生的广泛欢迎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肯定,主办方领导以及共青团自治区委员会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拉开了全年活动的序幕。9月2日~3日,地区教师培训在拉萨教体局举行,来自22所学校的近4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人员带领老师们动手制作,讲解模型性能及原理,并进行了现场试飞。

5.北京航展创意纸飞机比赛

9月25日,10所波音少年航校代表队参加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航空展举行的少年航展,成为北京航展上最闪亮风景,不仅为航展增添了公益色彩,也向所有人展示了波音少年的风采,波音少年代表还将自己绘制的涂装飞机赠送给了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成为媒体报道的亮点。

6.少年宫新宫落成活动及中小学生科技节

5月29日,作为唯一受邀的企业性公益活动,放飞梦想参加了少年宫新宫的落成活动,接受了中央领导的视察。8月3日~5日,放飞梦想参加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并在期间举行了创意纸飞机大赛,对外正式了全新纸飞机套材。科技节也使用放飞梦想套材组织了千人大型比赛,无论是套材内容、趣味性、创造性都得到了教委领导的一致好评。

7.“为爱上色 放飞梦想”

“放飞梦想”项目联手立邦“为爱上色”公益项目,为万泉寺小学重新粉刷了全部校舍的内墙和外墙,并精心设计了以“放飞梦想”为主题的墙画,并参加了10月22日万泉寺小学科技节开幕式,学生们以科技艺术节的形式,全面展示他们在科技和美育学习方面的累累硕果,包括未来工程师、航模、飞机涂装、纸飞机、模拟飞行等内容。

2013活动大事记

3月24日 中国科技馆启动仪式

4月7日 西总布小学航空科普大讲堂

4月26日 东区教师培训(顺义、平谷、怀柔、密云)

5月9日~10日 启动仪式

5月12日 成都四川科技馆航空科普大讲堂

5月17日 西区教师培训(石景山、门头沟、房山)

5月29日 少年宫新宫落成活动

6月7日 东南区教师培训(朝阳、通州、丰台)

6月14日 东北区教师培训(昌平、延庆)

6月21日 城区教师培训(东城、西城、海淀)

7月14日 中国科技馆航空科普大讲堂

8月3日~5日北京中小学科技节

8月4日 创意纸飞机大赛

9月2日~3日 教师培训

9月6日 航校教师培训

9月13日 航校教师培训

9月25日 北京航展纸飞机比赛

10月10日 顺义区下校

10月14日 朝阳区下校

10月20日 为爱上色 放飞梦想活动

11月3日 航模比赛

小学科普培训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青少年科普创新

目前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参与面和教育面比较广泛,涉及学习、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呈现出时代性、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等特点,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科普资源利用率不足、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如何更有效地促进中小学科技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我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有新作为、上新台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分析。

1福建省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现状及成效

1.1 依托政策支持,营造青少年科普教育良好氛围

2009年以来,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联合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政策文件,为各中小学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营造青少年科普教育良好氛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2 建立协作机制,推广全省性青少年科技活动

近年来,我省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主题,由省教育厅、省文明办、省广电局、团省委和省科协联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以“节能”、“节水”、“节纸”、“低碳”为主题的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这些以小组、班级或学校为单位组织的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重在从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行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技能的训练,不仅提高了青少年个体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激发了青少年的团体合作意识,培养青少年的团结协作能力。

此外,每年的科技周、科普日活动中,青少年都是重要的受益群体。不少学校纷纷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全校性的科技节、科普周或科普日活动。在组织开展各类青少年科普活动基础上,我省还组织开展了各类青少年科技类竞赛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五项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电脑机器人竞赛和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等,为学有余力的青少年提供更多成长空间。特别是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一项全省最大规模的中小学生科学探究和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的综合性科技竞赛,为中小学生、科技辅导员和中小学校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和交流平台。作为各类中小学科技活动的汇总,每年都有100多个科技实践活动项目参加我省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其中,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约评出30个省级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并推荐10项参加全国性竞赛。从2008年起,我省已连续4年有项目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全国十佳科技实践活动”的称号。

1.3 抓好阵地建设,强化青少年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科普场馆是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开展校外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是为青少年提供科普服务、增强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目前,全省已建或建成的科技馆17个,部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6个,省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40个,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45个,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83个,每年接待青少年学生突破50万人次。完成两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学校的评审,共创建科技教育基地学校65所。到2015年,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和福建省科技基地学校都将达到150个。

1.4 加强培训工作,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科技辅导员队伍

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离不开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辅导员队伍。我省通过组织培训班、现场交流会、科学考察及科教论文、作品评选等活动,提高科技教师的辅导水平,推广先进科教经验。平均每年培训科教工作者和科技辅导员近3000名,征集200多篇科教论文、100多件作品。在全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竞赛等青少年科技竞赛举办期间,我省都组织大量科技辅导员观摩团赴参赛现场进行观摩学习。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电脑机器人竞赛培训中,我们改变了以往单纯专家授课的方式,更注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现场实训演练,得到了科技辅导员的一致好评。此外,我们还重视培训效果的跟踪反馈,每年都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及时了解学员对培训班组织及教师授课情况的满意程度,征集有益意见,不断提升培训班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同时,我们还依托省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根据各个设区市的需求选派科技专家、一线优秀科技辅导员进行授课,提高基层科技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不断发展壮大科技辅导员队伍。

1.5 发挥地缘优势,推进闽台青少年科技交流工作

在闽台青少年科技交流工作中,特别是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们已连续7年邀请台湾地区师生来闽参加创新大赛的展示和竞赛活动,为两岸师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促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和沟通。该活动已经成为促进闽台民间科技教育交流的平台。今年,金门、马祖和台中共有7个项目参加第27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同时,我们还连续七年邀请省创新大赛台湾项目的学校领导、科技辅导员组成代表团参加闽台青少年科技教育论坛活动,与我省中小学科技辅导员交流青少年科教经验,推进两岸青少年科教事业的交流合作。

2我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存在的不足

我省在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2.1 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公众对科普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不少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或学校领导对科普教育的重视不足。同时,由于缺乏相应有效的奖励和考评机制,专职科技辅导员在职称评聘中处于相对劣势,他们从事课外科技活动的额外工作量难以得到足够肯定,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获得的成绩无法得到充分认同,这大大影响了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进而影响了各个学校参与科技活动的水平。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长更是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尺,轻视甚至阻止青少年参与各类科技活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了限制了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发展。

2.2 青少年科普教育发展不平衡

由于地域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我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福州、厦门、泉州等市的经济基础较好,对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也相对重视,各中小学开展各类科技活动的积极性较高,科技竞赛活动的成绩也比较好。而有的地市在这方面相对较弱。二是学校发展不平衡。在目前教育资源分配尚不平衡的大环境下,城区中小学开展科技活动的基础相对较好,而农村中小学校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科技辅导员的配备相对不足,有的甚至形同虚设。三是科技辅导员水平参差不齐。从总体上看,我省科技辅导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实需要。不少学校由各科任老师临时担任。这些科任老师由于本身专业和授课时间的限制,他们自身业务水平和指导能力存在缺陷,对科技活动的认知不足,也就影响了学校科技活动的开展。

2.3 科普场馆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

我省科普场馆平台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无法满足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需求。主要表现在科普场馆设施数量不足,地区分布不平衡,科普产业展品和展教开发程度比较低。同时,我省科普场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各类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间的信息沟通相对较少,缺乏整体性的引导和宣传,处于相对零散发展的状态,特别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兴办科普场馆的规模和数量都比较小。高校、企业的科普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2.4 青少年科普教育经费不足

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分配下,很多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专项经费难以得到保障。由于资金不足,他们无法购买或者添置新器材。在科普场馆建设、科普设施更新方面同样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像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这样的专门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需要不断更新设备和器材,才能吸引周边学校或社区青少年的经常性关注和参与。而这些持续性的高消耗、高投入正是不少地区不愿兴建工作室的重要原因。从总体上看,社会资金对青少年科普投入不足,主要依靠各级财政的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开展。

3开拓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青少年科技活动是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繁荣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需要政策和资金的配套支持,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和参与。要充分整合校内外科普资源,从政策、宣传、人才等各个方面加强指导和引导,共同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3.1 加强青少年科普宣传工作

省科协从今年年初开展了“选树典型”的活动,重点对一批成绩优、影响广、经验好的科技辅导员和学校进行专题宣传报道,分批分步骤宣传和推广他们的典型事例和经验,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动我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

3.2 发挥各类学会和专家的资源优势

要充分发挥各类学会的专业优势,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配合和协作,邀请各学科专家为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目前,我省泉州市在这方面已经做了积极的尝试,率先建立了校外兼职科技副校长选派制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鼓励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深入校园,已选派了科技副校长154名,推动了泉州市中小学科技活动的开展。

3.3 整合社会科普资源,健全青少年科普教育网络

在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技设施和场馆建设的同时,要充分整合校内外科普教育资源,发挥科技馆、博物馆、动植物园、科研机构和科技创新园区等社会资源优势,对各类科普教育场馆和资源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将相关内容简介编印成册或将门票汇集成册,对前来参观的青少年采取一定的优惠措施。同时,要加强对青少年科普基地的管理,保障对青少年科普基地的财政投入,为基地配齐配足相应的管理人员或科普志愿者。要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科普资源的功能,从政策和资金上鼓励更多科技设施和场馆的展品以流动巡展的方式深入县城、深入农村、深入乡镇,为更多的农村中小学生展示先进的科普仪器、传播最新的科普资讯,让他们更直观地体验科学、感悟科学、享受科学带来的神奇魅力。

3.4 建立科学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指导和评估体系

目前,我省出台了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的相关文件,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内容、形式、保障和奖励措施也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因此,我们有必要组织专家对青少年科技活动进行深入的、系统性的分析,探讨可供参考和借鉴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模式,进一步扩大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覆盖面,提高活动的整体水平。同时,要建立完整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成果评估和奖励体系,对青少年科技活动阶段性成果进行及时的总结、宣传、表彰和推广,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牛灵江,翟立原主编.青少年科学探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

[2] 刘健,陈红,张萍.基于科普场馆整合的科学课程建设[J].中国科技教育,2011(9).

[3]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科协《关于加强中小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见》[Z],2011年

作者简介:

上一篇:产品电路设计范文 下一篇:现代音乐教育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