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随笔范文

时间:2023-03-21 15:29:41

小学教育随笔

小学教育随笔范文第1篇

从教经历中,一定会遇到一些学习习惯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往往对待学习缺少激情,对待老师的引导教育,难以持续进步,最终无法真正转变。对于这样的学生,我认为应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经过持续激励来进行教育。

小Z平时听课不太认真,总是不自觉地走神,课下作业也总是拖拖拉拉,经常完不成,成绩也一直处于下层。一到五年级一直都是这样的状态,尝试过多种方式进行教育转化,效果却总是昙花一现。作为教育者,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用心教育转化这样的学生,如何真正改变他的这种不良习惯,还需要一个长效机制来真正改变他的习惯。

这天上语文课,板书课题后,我回头看到第二排的小Z正回头看向后面的同学,平时提醒过他多次上课要专心,此刻我不想再提醒。我对学生们说:“课堂上如果有同学发言,大家可以像小Z这样回头注视着发言的同学,这样听课既有效,又能表现出对发言同学的尊重。”小Z有点脸红,马上转身做好,注意力一下子又回到了课堂,我向他投以赞许的目光。小Z心领神会,听课的状态明显提升了。课堂的一个简单的提问,我首先将目光投向了听课认真的小Z,在我的示意下,小Z缓缓举起了左手,我像发现了新大陆,马上指名让他回答。一句不太流畅的发言同样赢得了我的表扬:“今天小Z听课真认真,发言也很有自信,好样的!”一句中肯的评价好像一簇小火苗,一下点燃了小Z听课、发言的热情,一节课下来,小Z共举了7次手,我特意让他发了4次言。下课后,还能感觉到小Z的神采飞扬。

按说,这节课对于小Z来说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通过鼓励成功激发了他的内在动力,课堂上表现足够积极,听课也足够认真,但对于他平时散漫的习惯,这还远远不够。要想改变一种习惯, 必须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持续反复的过程,才能得以稳固下来形成新的习惯。所以第二天一上课,我又特意提醒:“上节课小Z等几位同学表现积极,相信大家这节课能有更好的表现。”这节课,小Z举了5次手,发言3次,中间还有两次走神被我暗示,但总的来说听课的状态很好,发言质量和信心都有提高。课下正好和小Z走到一起,我又一次肯定了他课堂上的表现,并给他暗示作业也要积极去完成。这种鼓励我还在持续,而且要一直延续,在小Z没有真正形成积极的学习习惯之前,我会倍加小心地呵护他内在的那团小火苗,从课堂上蔓延到课堂外。

小学教育随笔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练笔;语文教育;思路解析;教育改革

一、探讨随文练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存在形式及教学步骤

随文练笔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因其在理解、阅读以及写作方面的多重提升作用,因而广泛受到各界教师的青睐。而对于不同地区的教学模式的差异以及所用教材的不同,教师们所采用的教学形式也会存在着差异之处,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他们都分别探讨了更适合自己学生的随笔形式,一下进行分条列举和解读:

(一)根据经典范文或是国学经典文章进行文本的仿写

根据经典作品进行仿写的大致形式主要以句型句式的仿写;段落结构的仿写;通篇仿写;根据主体思想进行仿写,这四类为主。

句式句型的仿写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出句子的成分构造,并明晰整个句子的字面意思以及其背后的情感表达,令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仿写。段落结构的仿写是指根据教师所传授的分段原因,以及段落大意,进行整体结构上的模仿。通篇模仿是指学生根据课堂内容,对整体课文会有大致的思维和理解,在此基础上,融合句式仿写以及段落仿写,进行通篇的模仿。立意仿写是指学生必须明晰所选经典作品的含义以及情感表达,并根据此情感以及含义进行自己理解的表达。

(二)对于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引导和启发,并令其进行原创写作

原创性写作的突出表现是教师教导学生对于所学的课本作品进行思维的拓展,在教室的引导之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延展性的创作。此类写作练习的形式为对文本空白的补充;对文本中故事情节的拓展;根据文本中给出的图片进行想象力的创作;将自己设想故事中的主人公进行改写等。这种原创类的随笔写作不仅能提升学生对于课本中文章的理解度,同时对于其自身写作水平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也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三)根据已有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深入剖析,写出类似于读后感的随文作品

这类对于文本进行深化的写作训练主要包括的形式是,对学生在阅读文章中故事情节时所迸发出的情感进行捕捉和引导,并指导其写出具有自己独特想法和感情在内的随笔作品,此外还有引导学生进行文末续写和以主体文本为基础进行读后感创作等其他形式。

二、对目前小学教育中的随文练笔的教学思路进行及解析分析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收集探索以及对实践教学操作的总结,以多层面的角度对于目前小学教育中的随文练笔的教学思路的进行解析和分析。

(一)对于“写作”二字的含义理解较为模糊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以及实践考察可以发现,在校教师在研究语文教学,包括写作教学在内的施教模式时,大多更注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和培养,而对于写作的方面并没有果断的关注,因而会有临时起意向学生布置随笔写作的做法,而对于学生真正需要写些什么,以及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的相互融合也理解尚浅,这就会出现,教师为了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而硬凑出一份随文作业的情况。

(二)教师对于随文练笔作业的布置缺乏时机以及时间安排上的考虑

1.对于写作练习的安排应把握时机

在随笔类的写作安排上应注重时机的把握,充分做到使学生能够读写结合,提升综合能力,在狭义理解上,这对于学生提升其写作撰文的水平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同时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在广义理解上,这对于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能动性都有着关键的效果呈现和作用。

2.应对学生给予充足的习作时间,不盲目求快

通过对实践课堂的调研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将随笔练习的时间安排在每节语文课的最后几分钟,匆匆布置的练习,匆匆完成的写作,并不会对学生写作水平产生实质性的提升。部分学生会因时间的紧迫匆匆了事,而不注重自己的写作质量,这样对于学生充分理解习作题目及含义是没有积极性的帮助的。

(三)对于学生随笔作业课后评判的重视度不足

从实践教学中可以调研到,部分教师对于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评价及课后作业批改并不是很重视。教师在面对学生习得的随笔作品时的处理十分随意,并没有对其进行认真的评价,也并没有对其提出明确的指导性教诲,因而就会大大降低整个练笔练习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对于学生的习作水平的提高也没有实质性的价值。

因而作为一名不仅重视学生成绩同时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语文老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恰当且必要的评价,并对评价存有正确的认识,从鼓励学生进步的角度出发,给予其学习的热情以及信心。

三、针对目前的教学形式弊端,对于提升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思路的可行性建议

充分利用课外阅读的作用提升学生的随笔写作能力,不仅在课内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将课外阅读与校内教学相融合,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读物的品读和摘抄,学生在进行这类练习的同时,会潜移默化地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写作储备,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写作能力。

优化小学校园的书香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具备浓厚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使其身临其中时,便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热情,设定譬如读书角、书香阁等语文的朗读活动中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总结

根据新课标教学要求,在小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教师对于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的重视,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在相关练习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水平。因而,随文练笔作为小学生写作练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大程度上地发挥其作用,就是十分有必要值得探讨和分析的话题。本文从学生以及教师的角度对于相关的教学举措进行了解释和分析,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如何更有效率地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有所帮助以及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韦林枫.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3.

[2]史志仙.小学叙事性作品教学中小练笔设计、实施与评价[D].杭州师范大学,2015.

小学教育随笔范文第3篇

一、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的主要特点

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的主要特点决定着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的选择。中小学骨干教师群体开展科研与专业研究者研究存在着差别。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状态决定了他们的研究与专业研究者在研究目的、过程、方法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其自身特点。

1.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以实践反思为主要取向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研究取向是应用知识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研究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以理论研究和系统构建为主的思辨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是教育教学规律,注重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目标是改进教学实践。笔者曾经就广西2004—2008年实施第二期“园丁工程”的骨干教师成员为对象展开调研,调查表明,认同“中小学教师搞科研的选题取向主要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科研来源于实践,最终应用于实践”观念的教师比例达90%。在调查问卷中,骨干教师们对于“您觉得中小学教育中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回答的顺序依次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69%),教法和学法(58%),学生厌学、后进生转化、学生辍学(52%),考试制度的改革(42%),如何实施素质教育(22.6%),教材改革(16.6%),减负(5.95%),教学的基本理论、方针和政策(3.5%)。这表明教师们关注的更多是微观层面的改善,对于宏观层面的改革与发展关注和研究较少,这也符合作为教学一线人员的常规心态。因此,中小学骨干教师的科研主要是以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为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来开展研究,研究属于自己的真问题。

2.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中心环节,也是教育理念及教育改革实验方案实施的主要阵地。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成果都是产生于课堂,各种教育教学思想、理念、观点也都会在课堂实践中产生碰撞;各种教育教学的新方案和新设想,也都需要通过课堂来实施、检验和完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和角色置身于教学课堂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去分析、审视、体会和探究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开展的教育科研才会更具有生命力。因此,教师们在进行教育科研时,无疑都是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最终目的也是将教育科研的研究成果落实到课堂中。

3.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以校本研究为主要内容校本研究既是一种教育研究的理念,也是一种教育研究的模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一线教师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研究主体,教师们在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式选择上,自然就会以反思本校教学实践、教学现象、教学经验为主,通过选择校本个案研究、行动研究或叙事研究,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4.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的成果形式多样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果形式的物化表象形式也正在与时俱进、日渐丰富,这也更符合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质。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果物化呈现方式,不仅是传统的形式——专著或者论文,还出现了更多地以教育随笔、教育小说、教育叙事以及现代的新传媒方式(如博客)等方式作为教师科研的成果物化形式,从而使得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果物化形式呈现多样化。

二、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育科研选题的实践针对性不强中小学骨干教师们教育科研的选题来源,通常来源于两大渠道:一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课题申报,二是教师所在学校自行设立的科研课题。无论是哪一种渠道,在目前的科研活动体现中,都还是存在着较强的随意性,缺乏针对性,有的与研究者本人条件不符,有的选题还是仅从教师的兴趣出发,缺乏连续性和规划性,与教育教学实践及理论的问题需求联系不紧密。

2.教育研究过程中的失范现象较多完整的教育研究过程,通常包括一系列完整的环节:确定选题、论证、立项、实施、鉴定和结题等环节,这个过程是研究的过程,也是提高中小学整体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过程,是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素质的过程。但是,在实践中发现,教师教育科研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开题热,过程冷,结题延期”的现象,研究过程中还存在急功近利、形式主义思想的影响,从而导致在教育科研过程中表现出的规范性不足、随意性较大等失范现象;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没能形成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的习惯,临时突击的现象还比较多,使得研究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调研不充分,资料不全面,在结题前不顾质量匆忙赶“成果”的现象还是存在不少。

3.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较少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所在。目前,中小学骨干教师们教育科研呈现出的最终成果形式还是以论文居多,研究成果的形式比较单一,研究的无效性现象仍然存在不少,主要表现在:有的成果过于浅显,没有理论深度,对问题研究不够深入;有些理论成果已明显落后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一些已成定论的或已失去现实意义的、过时的理论细节仍在进行不厌其烦的论证;提出的教育思想及观念是口号式的,缺乏学术水准,缺少学术厚重感;有不少研究成果是借鉴他人的成果,缺乏新意,只可谓是“新瓶装旧酒”,成果体现出较大程度的“基本雷同”“如出一辙”。上述表现,使得教师们的科研成果难以得到教育实践的接受和应用,也就导致了科研成果无法真正在教学实践中转化,更谈不上指导教学实践。

4.教育科研活动缺乏团队合作在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形式上,以教师个人研究的形式居多,团队实质合作不多,难以形成多学科“兵团作战”的联合攻关局面,课题组团还有很多“假团队”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小学教师职业具有“分科进行、单科独进和单兵作战”的特点,致使教师们习惯于独来独往,彼此孤立封闭,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很少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其次,不少教师出于工作业绩或者职称评定等自身利益方面的考虑,对科研的合作采取抵制或冷漠的消极态度。这样的现象,不能适应新课改目标的实现,阻碍着中小学新课程开发,也阻碍着教师教育科研的发展。

三、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1.提升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中小学教师的主业是教学,加之待遇并不高,致使他们已往的学习热情与研究意识都不强,再加上缺少有针对性的训练,缺少教师平时的积累,问题意识比较弱。必须要建立和健全长效培训制度,完善教师们的知识结构,帮助他们反思教学行为,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动态,以便更敏锐、更准确地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并通过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与对策。研究需要厚积薄发,需要有较深的理论根基,才有可能使得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工作开展豁然开朗、水到渠成。

2.强化教师科研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的培养和强化是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实现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1)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教育教学现象分析,透过现象进行归纳、提炼,挖掘本质,从而形成独到见解。(2)鼓励教师撰写原生态的随笔。所谓原生态的随笔,就是鼓励教师把工作中一些对自己有所触动的、认为有记录价值的事件随手记下,没有格式上的要求,也不用顾及逻辑层次,篇幅可长可短。记录原生态的随笔,目的是积累研究材料,培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敏感度,提炼出有价值的课题。

3.加强教师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1)加强科研选题的指导。选题决定着教育科研的方向和水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现象和过程更为复杂,提出的问题更多:如何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如何转变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针对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如何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以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育科研选题避免以下问题的出现:避免“求大求全”、“求新求洋”,内容空洞,不符合中小学实际的倾向;避免课程的“时髦化”倾向,不盲目追随热点问题,重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避免重复研究和低层次研究。有了长远的科学的选题思路,教师才能够持续地进行研究,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2)加强行动研究的指导。骨干教师们都有丰富的教育研究的经验和机会,要使教育研究的思想、观念及成果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得以实施,必须要加强专业理论者的指导力度,以确保实践的针对性。在行动研究中的指导可以做到分层次指导:针对年轻教师,以学习或模仿学科领域较为成功的教学经验、积累教学理论和实践为主,促使其尽快在教学上入门;已有一定实践经验积累的中年教师,主要以引导围绕学科建立,开展小课题研究为主,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针对经验丰富的中老年骨干教师,着重帮助其总结教学经验,归纳、反思、凝练自身的教学特色。(3)充分掌握现代网络技术。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科研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空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便捷地搜集、掌握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弥补区域科研活动的局限,更好的凸显教师个性化特征。博客网络体系的建立,更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体会、启示以及教学实践中有效的方法、措施、方案等提炼出来,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中,以课堂教学点评、教学案例、教育叙事等方式付诸博客平台,让同行专家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启迪,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因此,网络互动平台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张扬教师个性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空间。

4.培养教师团队合作精神当下的教育科研活动,更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才能解决复杂的教育教学现实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综合化特征,也要求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紧密地合作,形成教师专业共同体,发挥所有共同体成员的智慧,从事教育科研。在这个教师共同体中,大家能共同分享各自的信息、经验和成果,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因此,要通过系统培训,不断增强和培养教师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小学教育随笔范文第4篇

摘要:“信”、“达”、“雅”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物化追求的基本境界。“信”就是成果呈现要准确;“达”就是成果呈现要符合逻辑;“雅”就是成果呈现要精美。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表现形态,都宜自觉地按照“信”、“达”、“雅”的基本思想进行成果物化,既追求内容的科学,又追求形式的完美。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物化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1)12-0030-02

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物化是指研究者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来表现对特定研究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经验。成果物化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者普遍感到困难的一项工作。明确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物化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成果物化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求真、求实、求美是物化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客观要求,“信”、“达”、“雅”则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物化追求的基本境界。

一、信

“信”就是成果呈现要准确。来源于实践,并归宿于实践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显著特点。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物化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将成果从“实践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完成这一转化,通常需要研究者从实际的实践状态中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认识、技术、方法抽象出来,转变成为以文字(包括论文、量表、案例等)或实物(如教具、学具等)为基本载体的物质形态。因此,成果物化必须把握“实践”这一基本立足点,真实、完整、明确地揭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程序、方法和结果。

“信”必须要体现“从实践中来”的基本思想。它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是否以真实的实践作为成果产生的基础;二是物化后的成果能否准确地反映实践所蕴含的本质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是对成果内容的质量要求,关注的是以真实的实践性为基础的成果的准确性。“信”是对成果物化的最基本要求,体现的是研究者在实践中对问题的本质认识、对教育规律的把握与遵从程度。只有达到了“信”,对“达”和“雅”的追求才会具有实在的根基。

完整、准确地呈现科学的、真实的实践是对“信”的核心要求。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真实实践、思考进行恰当、准确的反思是达到“信”的重要前提。在进行成果物化时,研究者要着眼于对研究的真实实践、思考的反思,着力于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本质思想、观点、做法,思考、揭示这些内容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明确它们的基本特点,分析它们在整个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思考如何才能科学、完整地把它们表达出来。

二、达

“达”就是成果呈现要符合逻辑。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是研究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反映,这种逻辑性体现为对教育规律的发现与遵从。因此,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物化来说,成果的物质形态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必须要体现、遵循人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对具体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物化来说,“达”体现为以流畅性为基本表征,以逻辑性为基本内核。

“达”是以实践的逻辑性为基础的,是实践的逻辑性的重要表现,重点反映实践是否符合人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它包括成果内容的逻辑流畅和表达的语言流畅两个方面。内容的逻辑流畅重点是要反映研究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与方法。表达的语言流畅重点是要运用简洁、明了的教育学语言来描述所取得的成果,体现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内容的逻辑流畅是表达的语言流畅的基础,是“达”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因此,“达”是为实现“信”服务的,是实现“雅”的重要前提之一。能否反映实践的基本逻辑,能否揭示研究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能否反映成果的实践操作性是判断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是否达到“达”的要求的重要标准。

实现“达”的关键是从研究实践出发,揭示、构建科学的成果表达逻辑。优秀的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往往具有“主题明确、线索清晰、事理结合、逻辑建构”,“多层次、多形态”的特点。因此,“达”的逻辑流畅包括成果整体的流畅和局部的流畅两个方面,二者是以局部的流畅为基础,以整体的流畅为归宿的。整体与局部之间必须相互呼应、相互支持。实现整体的流畅,需要根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与程序,理清不同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依据不同成果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物化策略;实现成果局部的流畅,需要明确成果表达的视角、切入点,做到整体与局部相呼应,个体为整体服务,局部为整体服务。

三、雅

“雅”就是对成果的呈现要精美。任何科学真理只有借助恰当的表达方式,才能为大众理解、掌握和应用。成果的表达方式往往制约着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能否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认同、接受。恰当而精美的表达,可以进一步增添成果的特色,使成果更容易得到其他研究者、应用者的理解和认同。因此,“雅”反映的是研究者对成果精益求精的追求。

“雅”是对成果形式的要求。形式应当为内容服务。因此,“雅”以“信”、“达”为前提和基础,为展现“信”、“达”服务,并与“信”、“达”一起提升成果的品质。“雅”包括成果的表现载体和具体的表达语言。成果的表现载体可以分为文字类作品和实物类作品两种基本类型。文字类作品主要体现为论文、随笔、案例分析、图表等。实物类作品主要体现为教具、学具、实物模型等。在中小学教育科研实践中,借助文字类作品来物化成果的较为多见。

实现“雅”的关键是从实践出发,选择恰当的成果表现载体和准确的表达语言。达到这一要求的基本前提是在成果的逻辑呈现基础上,客观分析不同成果的基本性质与特点,以研究中创新点的凸显为重点,运用恰当的形式和精确、优美的语言对成果进行表达,以最大程度地展现成果的亮点。就文字类作品的表达来看,可以选择的方式有理性表达和事实描述两类,并具体分为论文、随笔、案例分析、图表、实物、教具等体裁。无论选择哪一种表达方式,都应当追求科学的谋篇布局,且观点表达要鲜明,用词用语要力求准确、简洁明了,尽可能运用读者熟悉的语言,以便广大的同行或读者阅读、理解、应用,而少用生僻字、词,切忌凭空杜撰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词语来对成果进行表达,给人以艰深晦涩的印象。简单地说,深刻性与生动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是“雅”在实践中的基本体现。

成果物化的质量不仅直接反映了研究实践的科学性,而且直接制约着中小学教育科研能否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领导的理解与支持,也决定着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能否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推广应用。“信”、“达”、“雅”,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规定了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物化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共同构成衡量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物化的质量标准。其中,“信”反映的是成果内容的质量要求,是追求“达”、“雅”的前提和基础。“达”、“雅”是对成果的表达逻辑和表现形式的要求,是“信”的外在表现。每一位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者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物化时,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表现形态,都应自觉按照“信”、“达”、“雅”的基本思想对成果进行物化,既追求内容的科学,又追求形式的完美。

小学教育随笔范文第5篇

其实,“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是教师们可以经历的重要门径,藉此此,教师们可以找到教育研究的幸福之路。教育随笔与教育论文,都是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但是它们的思考方式不同,因此“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过程,是教师思维方式不断优化的过程。而思维方式的优化,对教师发展乃至整个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我们所要经历的不仅仅是“写作之路”,更是“教育之路”。

那么,“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这条路该怎样走呢?

一、聚焦问题

教育写作不是一种“写作技巧”,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无论是写“教育随笔”还是“教育论文”,我们都要不断地思考一个问题,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我的这篇论文需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是你的论文的价值,也是你的论文的“灵魂”。而问题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随笔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地“聚焦”,逐步形成的。

2006年9月,当时我在市教育局教科室工作,为了开展“课堂观察”的研究,不断地走进中小学课堂。开始,我将研究的过程以“随笔”的方式记述,写了《用课堂观察改善教研活动》、《寻找一种适合学校的课堂观察方式》、《课堂观察应该在协作中进行》、《观察主题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等八十多篇随笔。2007年1月份,我开始“聚焦问题”,思考“我在回答什么问题”。比如要回答“课堂观察究竟有什么意义”,就写《课堂观察的四重意蕴》;比如要回答“课堂观察的关键点在哪里”,就写《课堂观察的四个关键要素》;比如要回答“课堂观察究竟应该怎样做”,就写《课堂观察的操作要求》……这些文章可以称之为“毛坯式论文”,是在大量的“随笔”的基础上形成,是在随笔的基础上不断地聚焦于“我要回答什么问题”而进行的思考,每篇思考都聚焦于一个“问题”。2007年5月下旬,在对15余万字教育随笔不断“聚焦问题”的过程中,我完成了《课堂观察的基本理念与初步实践》一文,对一线教师、普通学校开展课堂观察的基本理念与初步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回答,后来,这篇文章在《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9期发表,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是漫长的,也是不断生成的,但有一种规律是很明晰的,那就是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就是不断“聚焦问题”的过程,当我们聚焦了“问题”并能够作出自己的回答的时候,“教育随笔”也就走向了“教育论文”。

从教育随笔中聚焦问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对原有随笔的聚焦式叩问,研究自己原先的随笔,寻找主题,在原先的“随笔”中提取出“论文”来;另一种是围绕“问题”,有意识地进行系列化、专题性的随笔写作,最后凝聚成“论文”。前者是从“无心”到“有意”,后者则完全是一种“自觉”的类似于“课题研究”的过程。既可以从多篇随笔中聚焦问题,也可以从一篇随笔中聚焦问题,还可以从点点滴滴的“碎片式”随笔中聚焦问题,比如笔者发表在《中小学管理》2012年第7期的《核心价值观:团队建设的第一主题》一文,就是从我微博上的片言只语中“聚焦”而成的。

二、提炼观点

“聚焦问题”,相当于找到了文章的“题目”,明白了我的论文要写什么;而“提炼观点”,则是在考虑“从哪些方面去回答问题”。“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难度最大的、至为关键的就是“提炼观点”这一步。“提炼观点”,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就是对规律、经验的“发现”的过程,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我们的“观点”常常藏在“随笔”中间,我们对于自己的“好东西”,也常常会熟视无睹,而要写好论文,我们必须善于将他们“提炼”出来。

2010年10月开始,我聚焦了一个问题:关于课堂教学目标。这个问题看似老生常谈,但在教学中却存在着极其严重的问题。我开始深度卷入教研活动,与老师们一起观察与研究“教学目标”所存在的问题,一起研制教学目标及落实,两个月的时候,我撰写了关于教学目标的系列随笔20篇,5万余字,记述每次参加活动的收获与体会,在这样的随笔写作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提炼”观点,提炼了一系列的观点。比如,我们发现,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我们总是喜欢“先考虑方法”,先考虑“我应该设计一个什么情境”、“我的课件该怎样做”, 而不是“先考虑目标”——我在随笔中描述这个现象,而在最后形成的论文中,我是这样表述观点的:“教学设计时目标意识缺失:不讨论‘要去哪里’,专门讨论‘怎样去’”。——这就是从现象到“观点”。之后,我又提出“教学过程中目标意识缺失:以己昏昏,如何使人昭昭”、“教学评议时目标意识缺失:不断在解决‘点’上的问题,无法替代系统的改善”等观点来描述关于教学目标现状的认识[2]。这些观点不是从别人的什么著作上抄来的,而是我对自己的随笔进行研究后提炼出来的。这里我也建议大家在提炼观点的时候,不要依赖于书本上的“理论”,要善于要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观点。

1.“关键词法”是“提炼观点”常用的方法。观点通常是用句子、词组来表达的,而“句子”与“词组”是由“关键词”组成的,所以,在“提炼观点”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关键词法”。有时候,提炼了关键词,也就提炼了“观点”。比如2004年6月23日,我参加了一个由两个学校联办的关于“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观察”的主题沙龙,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边听边思考,记录了11个关键词,这11个关键词好像“书签”一样记录在我的笔记中。第二天,我写了一篇随笔《关于课堂观察:我的11枚“书签”》,对这11个关键词进行简单的展开,这11个关键词是:主题、坚持、改变、日常、情境、系统、质量、反思、多元、合作、自我。这些“关键词”就是“观点”,在写作论文的时候,我又表述成“基于主题”、“关注情境”等观点[3]。

2.“提炼观点”要坚持“从实践出发”。我们在写作论文的时候,为什么常常会感觉没有新意,就是因为没有养成“从实践出发”的思维习惯。论文是以“观点”的方式来呈现的,但这些“观点”的背后一定蕴藏着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在“背后”、在“随笔”中,但正是它们培育了“观点”。我们千万不能先有“概念”再去套“实践”,而是要立足实践,在对实践的解读中提出观点,要善于发现“随笔”所蕴含的智慧。我们有一位老师写了一个“随笔”:《骑牛比赛》一课的教学反思,题目叫《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形象化》。反思了两项内容: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理解“技艺高超”;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野性大发”。我研究了一下文本内容,发现这则“反思”的主题并不是“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形象化”,而是举了一些“联系”的例子,我帮助她提炼一下,是四种“联系”:一是句中联系(“公牛”与“骑手”),二是文中联系(“好几个”与“只有一个”),三是文外联系(与前一课“高手”一词的联系);四是与生活联系(“野性大发”一词理解)。这样,整个的“反思”就有了“观点”:《在联系中学习语文》。这样,“教育随笔”也就走向了“教育论文”。

三、架构结构

直面教育实践,这是老师思维的长处;但是,缺少系统思统,习惯于“点式思维”,这是老师易有的思维弊端。架构结构是“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思维变化。如果我们把论文比作是一幢房子的话,“观点”好像是“砖瓦”;如果我们把论文看作是一条项链的话,“观点”好像是“散落的珍珠”。能不能把“观点”逻辑性地组织起来,决定了“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工作能不能最后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论文与随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结构化程度的不同——随笔当然也有内在的结构,而论文是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结构化了的,论文写作是一种结构化思考。

如前述的随笔《关于课堂观察:我的11枚“书签”》,后来,我又将在这11个关键词在“结构化思考”下修订成12个,并进行了归类,形成了《基于教师主体的课堂观察的有效开展》的框架结构:全文分四个方面展开:(1)明确目的:质量、改变、自我。具体观点表述为:聚焦质量、促进改变、成长自我。(2)把握特征:主题、情境、反思。具体观点表述为:基于主题、关注情境、精于反思。(3)掌握方法:多样、系统、灵活。具体观点表述为:倡导多样、系统思考、灵活运用。(4)优化文化:合作、日常、自觉。具体观点表述为:走向合作、走向日常、走向自觉。[4]这四个方面是对整篇论文的构架,这个结构是用来说明“文题”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对论文中每一个观点的阐述进行“结构化”架构,关注“观点”与“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各部分之间形成有逻辑关系的结构。

“结构化”是论文最主要的表达特征。如果说“提炼观点”是“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基础工作、核心准备的话,那么,建立“有逻辑的结构”则是“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临门一脚,这临门一脚使“教育随笔”走向了“教育论文”。架构结构是一种系统思考,这种思维方式的建立,必然会提升教师对教育实践的思考能力。当然,特别欣喜的是,这样的思考能力是从“教育随笔”中开始的,这就意味着我们所架构的结构、建立的系统思考不会是空洞无物的“空架子”,不会是对日常教育生活的回避与漠视,而是一种超越意义上的理性回归:让我们对日常教育生活、日常教育实践看得更加明白。

四、磨砺语言

从“聚焦问题”、“提炼观点”、“架构结构”到“磨砺语言”来说明“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的过程,是“从大到小”的一种叙说线路。其实,我们在进入写作之中开始动笔的的时候,首先遇到的是“语言”问题。“教育随笔”与“教育论文”的语言特征是有些不同的,如果“主题关”、“观点关”、“结构关”都过了,“语言关”过不了,那么,我们仍然不能“从教育随笔”走向“教育论文”。

语言的功夫,是最没有秘诀的,只有靠多练习、多揣摩,才能改变的,但我们也不必认为论文写作一定要摆出一付“论文面孔”,在我看来,“论文”语言也可以在规范之外有各自的风格的。关于“磨砺语言”,我们要注意三个特性:

(1)结构化。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需要语言的结构化。教育论文阐述观点与教育随笔在“结构化程度”上是不同的,一个观点怎样展开,一个小节怎样展开,也要考虑到“结构”——是分哪几步展开的,这展开的几步有什么内在的关联?——这种“结构”,这种“阐述的顺序”,有时候要通过“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再次”等标明,有时候是内隐于其中的,但一定是有明确结构的,必须杜绝“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无主题变奏”。

(2)规范化。教育论文的语言要特别强调规范化,除了遵循一般的语言规范之外,还要注意避免三种情况:一是过于“随意化”,相关“术语”、观点的用词、表述方式前后不一致,一会儿一个说法,或者为了“创新”去生造词汇;二是过于“情境化”,缺少“读者意识”,教育论文的可能读者是报刊的读者,是不知道写作者背景的人,因此,要使用“规范化”的表述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就我们学校来说,也经常会看到“只有自己学校的人才看懂的论文”,这样的文章只能发表在“校刊”、“校报”上,而不能成为公共知识传播的“论文”。

(3)风格化。教育论文的语言也是可以风格化的,我们老师在写作教育论文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在写作教育随笔时的语言特色丢弃掉,其实,只要我们的语言有规范化、结构性的“保障”,在这样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论文语言风格也是完全可以的,当然,“风格化”是一个高要求,也是一个长远的追求。

从教育随笔走向教育论文,也许是很多老师渴望做到的,其实也并不难。当你从随笔中“聚焦问题”,就能解决“写作方向”的问题;当你学会“提炼观点”,就能解决一个“写作内容”问题;当你学会“架构结构”,就能解决一个“文章组织”的问题,当你学会“磨砺语言”,就能解决一个“表达方式”问题。从教育随笔到教育论文,是一条在尝试之初需要经历很多痛苦的路,但一旦你经历了,“入了门”,你所得到的就将远远不是几篇论文,而是一个更精彩的教育世界。

参考文献:

[1]秦志强.胸藏万竿竹 下笔任翕张——谈教育随笔的写作[J].江苏教育研究,2012,2B(第58页).

[2]张菊荣.教学目标:一个老生常谈而又时被忽略的话题[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1,(4).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11,(9)全文转载.

[3]张菊荣.基于教师主体的课堂观察的有效开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9(1).

[4]张菊荣.基于教师主体的课堂观察的有效开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9(1).

小学教育随笔范文第6篇

关键词:幸福;童年;教育;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00-02

童年,是人生记忆的开源,是滋养今后疲乏心灵的泉水,是孩子自由探索世界的自由时期。然而,现在孩子的童年承担了太多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责任。有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的书包重量平均3.5公斤,初中生书包平均重5.5公斤。这既增加了孩子的负担,也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在沉重课业负担的重压下,他们还有多少幸福与快乐可言?基于以上考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有必要作出一些思考,应当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幸福的童年。

一、转变更新教育观念

近年来,小学生多数存在“六多六少”的情况:教课书多、作业多、课时多、、考试多、竞赛多、补习多;睡眠时间少、德育活动少、文体活动少、培养生活能力的活动少、创造性活动少、自主性活动少。这种情况使得孩子们的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大,不仅剥夺了少年儿童的童心和乐趣,而且严重阻碍着少年儿童的发展,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而还孩子们一个幸福童年、进行减负的前提条件就是转变与更新小学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观念。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深对减负的认识,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减负并不意味着降低教学质量,而是在更为科学合理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进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孩子的快乐不能用成人世界的价值衡量,他们童年的快乐通常远远高于认识了多少字,或者又背了多少首唐诗更深远更重要。作为老师,首先需要保证的便是每节课的课堂质量,防止课堂知识课后补,学校学习回家补的恶性循环现象。严格按照科学的课程方案进行课程安排,规划学生课外作业量,留余充足的课后时间和节假日让学生自由安排。

第二,减负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帮助学生从机械的书本教育走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教育实际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把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钻研教材教法和丰富文化知识之中,以保证在课堂上用更少的时间换取更高的教学效率。赋予孩子一个幸福童年,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艰辛,它要求教师精心备课,精心选择教学,以更为乐观和负责的心态引导孩子快乐学习。

二、为孩子营造快乐学习的良好氛围

小学阶段,孩子被动开始接受各种智力、体力、知识的训练,并且被认为是一种负责任的远虑,目的在于保护孩子在将来的激烈竞争中不致落败。但如果能引导孩子主动且自发感受到学习的深刻快乐,他可能未来建立了一条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通道。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当设身处地考虑孩子长远的发展,正确作出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教学打下了理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班里孩子的特点设计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式,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模式,激发孩子自主探索学习之路的热情。教师也应当及时通过随笔的形式总结教育的经验与方法,不断根据现实情况作出调整与改进。我们需要坚信的是:刻苦学习培养的是及格,快乐培养的是出色。

三、积极举办课外活动,加强素质教育

有人说过:“和孩子的相处不是科学,而是艺术”。在培养孩子理性科学头脑的同时,不应忽略感性且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培养。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努力保持孩子纯真的那部分,对他们进行充分理解;又要放弃他们身上肆意的那部分,成为一个公正的仲裁者。为孩子们创造出自由的时间营造幸福的童年,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法国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轻松,他们认为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并不是唯一任务,学习是学生全部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在于生理与精神的共同发展,而学生的精神生活应当全面在在学习、文体活动、社会实践、课外阅读、劳动、制作活动、友谊交往等多方面体现出来。

四、完善教学考核评估制度

教学考核评估制度在于为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决策提供科学的信息和依据,从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实现教育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学考核评估制度应当坚持全面化的评估内容原则,在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体现终结性评价。应当改变过去单纯以考试分数和由此折算的等级来对学生进行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评价孩子的综合素质。建立适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合理、完整且操作性强的评估制度,树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观念,帮助学生充分发展其个性与特长。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小原国芳曾提出的“全人教育”理念,即尊重学生个性的原则,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原则,这个理念应当得到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班里孩子的特点设计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式,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模式,激发孩子自主探索学习之路的热情。教师也应当及时通过随笔的形式总结教育的经验与方法,不断根据现实情况作出调整与改进。我们需要坚信的是:刻苦学习培养的是及格,快乐培养的是出色。创造出自由的时间营造幸福的童年,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法国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轻松,他们认为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并不是唯一任务,学习是学生全部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在于生理与精神的共同发展,而学生的精神生活应当全面在在学习、文体活动、社会实践、课外阅读、劳动、制作活动、友谊交往等多方面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曹海燕.小学“减负”政策树于现状与问题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5).

小学教育随笔范文第7篇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1.教育科研成为一种形式。“校校有课题”是现代化学校督导验收达标的内容之一。有些学校为了通过验收,会在市、区相关部门选个课题进行立项,选题不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不是学校真正需要通过科研解决学校、教师的实际问题的,经过短时间、浅层次地研究,让会撰写结题材料的人员组织课题结题材料,最后通过鉴定,取得结题证书。在这样的学校,教育科研就是一种形式。

2.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不切实际。有些学校教育科研选择的课题比较宽泛,大课题中会关联着一系列小问题,这样的课题研究只能是浅尝辄止。真正的研究多为“小题大作”。切合学校实际的脚踏实地的研究,所产生的辐射、互动、连带作用,远胜于浮于表面的、面面俱到的研究。还有的学校追求新的“动向”或“潮流”,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教科研缺乏主体意识,缺乏对自身面临问题的捕捉能力和洞察力,缺乏应对自身问题的勇气和智慧。

3.学校、教师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存在认识误区。“校校有课题,人人有课题”一般作为科研兴校的重要标志。科研以课题的形式来表现,可以使研究有明确的方向,课题研究成果也会较为突出地体现出来。但科研不是课题的代名词,尤其是中小学科研,随机的、偶发的、情境的、个别的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针对具体、特殊的问题进行系统化反思,虽然不一定在课题范围内,但同样是重要的、有深刻价值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占主流地位的研究并非课题式的研究,而应是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对疑难问题的研究。

4.教师对教育科研成果存在认识误区。有些教师课题结题报告不会写,认为科研成果就是发表、获奖的论文。其实结题报告就是对课题研究的全面总结,论文只是教师教科研活动成果的一种表达方式,甚至不是主要方式。专业研究者主要需要借助于论文这种文体表达出来,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也有自身独到的问题表达形式,如案例、反思、随笔等,都是教师教科研活动的过程记录,也可以是教科研活动结果的体现方式。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向

1.解决学校自身实际问题。中小学教育科研要有清晰的问题意识,明确认识到借助科研解决学校的哪些问题,怎样的研究活动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学校要准确找出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与教师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问题,带领教师们主动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有效方法。

2.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是通过科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分享教师们好的教学经验,积聚教育智慧,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性状态中解放出来,引导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学校的教育科研要紧紧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来展开,带动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名师。

3.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中小学教育科研要为学校发展提供后劲,在解决学校当前问题的同时,提出后续努力的方向,明确后续科研要探索的路径,通过持续不断的科研,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需要学校将教育科研活动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将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持续动力。

三、中小学教育科研改进的建议

1.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研究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或困惑,如,如何促进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心理;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互动中生成;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能兼顾到学生集体和个体的协调发展;如何在教育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等。

2.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捕捉研究的问题。中小学教师长期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的现场,经常看到、听到、感受到真实的教育现象,对这些事实现象的研究,是提升教师教育智慧的最佳途径。可以说,真实的教育实践场景既是研究得以进行的主要依托,同时又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所在。正是教育场景蕴含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有待研究的问题。

3.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研究的问题。学校如何突破目前发展的瓶颈,需要深入思考后,确立明确的科研课题。教师个人的发展是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个人的专业提升与学校的整体变革也常常是结为一体的。教师在把个人的成长发展乃至个人的命运与学校或学科的发展规划及面临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发现许多问题有待于自己去解决、去研究。

4.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些研究。教师不仅引导、促进儿童学习知识,同时也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研究者,学校领导要引领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不断积累教育智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5.提倡教研员带领教师们做些研究。市、区教研员有一定的学科实践经验、见课听课多,同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教研员可以用科研课题为主线,引领一线教师进行主题教研活动,每场教研活动都紧紧围绕研究主题展开。这样日常的教研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教师参加每场活动后都能随时改进自己的工作,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也在不断增长,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在研究中脱颖而出,随后他们可以开始立项进行自己的深入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宝成教授曾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科研无论对学校还是教师来讲都很重要,科研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教师自身的发展,正所谓“科研兴校,科研强师”。

小学教育随笔范文第8篇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的,实际上是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7日公布的“对2013年度开始使用高中各科新教材”的审定结果。

此次审定主要以高中一、二年级教科书为对象。这批新高中教材,在2009年日本中小学基础教育国策从“宽松教育”转向“新学习指导要领”时开始编制。

“新学习指导要领”教育国策中,强调日本的中小学教育要重新重视“提升学习水平”,每周授课时数要提高至超过原标准的30小时,并认为中小学原有学习内容必须大幅改进,对教科书的一些较高难度知识限制也应废除。

结果根据“新学习指导要领”教育国策,通过审定的教材都在时隔40年后首次大幅增加分量,所有10个主要科目教材平均页数增加12%。

其中,厚度增加最明显的是数理科和英语。数学教材平均页数增加了27%,理科教材增加了17%,英语教材增加了25%。

另外,活用知识与能力部分也受到各科新教材重视。语文科增加了随笔创作等内容,世界史增加了核能争议等内容,各科中也增加了对日本本国相关传统文化的介绍。

此前的2009年和2010年,日本的小学新教材、初中新教材,根据“宽松教育”到“新学习指导要领”教育基本政策的改变,已分别完成审定——至此表明,日本从小学到高中的整个基础教育体系,已彻底放弃减负减压的“宽松教育”政策,开始实施增负加压的“新学习指导要领”政策。

减负减压的“宽松教育”,从开始实施至寿终正寝,踉踉跄跄在日本刚好走过了10年——

2002年的日本中小学,贯彻“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开展适应每人个性化”的宽松教育改革,课程数量与内容都删除了约30%。

其改革目标是减轻学习负担,提供宽松环境,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然而改革的阵痛与效果,却出乎政府预想。许多教师和家长纷纷反对,认为大幅削减课时和内容,已导致学生知识水平普遍下降,同时未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

2005年起,“宽松教育”仅推行两年多后,已于实际实施中发生摇摆。面对日益加剧的未来就业与升学压力,中小学家长不得不给孩子进行大量的校外补课,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抱怨压力,各地学校也开始要求执行“宽松教育”政策的灵活性,政府不得不开始作政策修补。

至2007年,“宽松教育”在日本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已名存实亡,社会各界开始讨论新的教育改革方案。

小学教育随笔范文第9篇

一、健全管理机制是校本教研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

1.成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学校成立了“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全校的校本教研工作。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理论学习组”与“实践指导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结构充分考虑到职务、年龄、学科之间的优化,保证领导力量和教科研水平。

2.健全校本教研制度

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大马小学教科研管理制度》《大马小学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制度》《教研组成员学期工作要求》等相关

的制度。校本教研活动校长负总责,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使教研活动有章可循,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二、教师间互助与个人反思相结合是

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1.反思――将文本理论和专家理念内化为个体的理论素养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一种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是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的过程。写教学反思既可以防止教育机智、教学感语的流失,教学中的“缺陷”与“遗憾”的忘记,也可以为我们今后的经验总结、进行行动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还可以促使教师有效地进行自评、自查、自省、自改,达到自主提高的目的。为此,我们强调教师勤写教后反思或随笔,及时记录教学过程成功、失败之处,记录课堂意外收获,做好课后“备课”。教后反思书写形式上灵活多样,篇幅上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一定要有实效性。就这样,教师们在学习着、思考着,总结着,隐性的教育思想得以充分激活、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李莉娟、杜月霞两位教师的教学随笔曾获市一、二等奖。

2.加强教师间互助,实行教师间优势互补

教师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其基本形式有: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深度会谈等。

(1)信息交换:我校把每个单周的周二放学后定为教研组同伴互助交流时间。教师把个体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带到集体来解决、讨论。教师们在讨论中分析教学现象,交流教育教学方法,并把自己的或和他人的观点对比、提炼、内化。

(2)经验分享: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学校切实把握好新教师的“入门”关、青年教师的提高关、骨干教师的发展关。为了扎实开展这一活动,学校为青年教师找“师傅”,并签定师徒结对协议,规定学艺内容和要求。听课要求:每学期徒弟听师傅的课不得少于4节,师傅听课不得少于8节,听后共同探讨教学得失,总结成功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总之,积极探索以校为本的教研新思路、新方法,是一条切实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可发展之路。“路漫漫其修远

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在校本教研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小学教育随笔范文第10篇

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可见,教育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教育科研的引导作用。参与教育科研工作是现代教师的一项主要任务,教师必须树立且强化教育科研意识,学习教育科研和教育科学理论,认清教育科研的层次,主动缩短教育工作与教育科研工作的距离,增强从事教育科研的信心。因此,研究和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已成为促进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当务之急。

2006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纲要》,《纲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旨在进一步推动教育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教育改革。无疑《纲要》是推进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对教育科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广大教育者对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管理必须摆到应有的位置上。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要立足实践,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要关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倡导教师要以实践者的视角,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等。有效推进中小学教育科研,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是基本前提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地深入发展,教育理论地不断更新,要求教师要具有更高的素质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深层次的矛盾仅凭经验已很难应对,中小学教师要意识到只有通过教育研究才能找到新的途径和方法,要转变观念,树立和增强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自觉性,要以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新课程的实施当中。其实,教育科研并不神秘,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就是教育科研活动的组成部分。关键问题在于教师是否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探讨、总结、创新。朱永新教授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路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用教育理论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为此我们要立足于平时每一节课的教学与研究,勤写教后随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与课题的探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艺术,这就是在搞教育科研。就学校而言,要有目的地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引导教师对教育活动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形成关心科研、积极参与科研的强烈的意识,养成科研的习惯,真正由“要我研究”发展为“我要研究”。

二、培训、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是必要条件

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一是引导和督促教师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开展多种科研培训,例如邀请专家举办科研系列讲座,使教师了解和掌握科研知识,把教师送出去,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形式的讲习班和研讨会,学习先进经验,提高业务能力,举办教育科研经验交流会,开课题研究汇报课,请校内科研取得成绩的教师介绍自己的经验体会,树立科研标兵,让大家学习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培训,激发教师科研热情,使教师了解相关的教育科研知识,丰富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二是有意识地吸收、鼓励教师承担或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帮助教师从教育实践中选定研究问题,从小范围、易操作的领域开始,循序渐进,逐步使教师养成从事教育科研的正确方向和科学态度,熟悉并遵循教育科研的步骤,掌握并熟练地运用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做课题的过程中培养教育科研骨干,让骨干教师承担课题,在做课题的过程中学习教育科研的方法,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提高理论修养、提高研究水平。

三、完善教育科研机制是基本保障

制度是规范管理的一种手段,建立一系列相应的制度措施作为保障,才能使教育科研有章可循,参与人员有章可依。因此学校要加强科研制度建设,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一方面中小学校要建立常规的教育科研领导机构及职能教科室,以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选题、立项、论证、研究等工作。校行政会议要经常讨论如何落实学校的科研工作,研究学校的重大科研课题,不断发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研究的方向和策略。另一方面学校必须建立相关科研工作的条例和规章制度,使对科研的组织管理、计划管理、过程管理、评价推广管理、经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尤其不容忽视的是要调动教师科研的主观能动性,对实施科研工作并且有实效的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奖励,支持教师的研究,引导更多的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

四、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出发是搞好教育科研的关键

必须明确的是,中小学开展的教育科研并非强调经典意义上的教育研究,而是顺应教育改革的潮流,与中小学校校长、教师的知识背景、工作特点和思维方式相适应,倡导与本校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强调以解决问题为研究的契合点,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解决日常生活实践问题。实践也表明,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是研究课题选择的最重要的源泉,作为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者,应该优先选择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不良倾向、薄弱环节及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同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践性特征也必然推动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思维方式,改善自己的工作。

五、校本研究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班主任教育随笔范文 下一篇:叔本华思想随笔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