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思想随笔范文

时间:2023-03-05 12:54:53

叔本华思想随笔

叔本华思想随笔范文第1篇

关键词:悲观主义 痛苦 四圣谛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1860年)德国哲学家。作为意志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叔本华早年在英国和法国接受教育,能够流利使用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欧洲语言和拉丁语等古代语言。他最初被迫选择经商以继承父业,在父亲死后他才得以进入大学。

他在理智的孤独中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部作品受到了印度哲学的影响,被认为是将东方和西方思想融合的首部作品,但发表后无人问津。叔本华这么说他的这本书: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引起轰动,叔本华称"全欧洲都知道这本书",在第三版序言中写道:当这本书第一版问世时,我才30岁,看到第三版时却不能早于72岁。总算我在彼德拉克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 叔本华在最后的十年终于得到了声望,但仍然过着孤独的日子。陪伴他的是一条叫"世界灵魂"的卷毛狗,有人说这个名字是用来讽刺黑格尔,也有人说不是。1860年叔本华因肺炎恶化去世,他在遗言中说:希望爱好他哲学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独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学。

作为一个著名的悲观主义者,他的生活却并非完全隐遁,并且有些自私。但在某些方面他可称为性情中人:谈过恋爱;也曾被称赞为一个诙谐且能侃侃而谈的人;他每天阅读伦敦的《泰晤士报》;脾气火暴,曾把一个女裁缝推下楼梯(因为受不了她的吵闹并且多次劝阻都没有效果,他为此还特意写过一篇论噪音)并造成她残疾,因此叔本华需要按季度付给她终生补偿。

在叔本华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叔本华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几乎全部哲学理论。这本书的前提是《纯粹理性批判》、《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以及 他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更确切的说,这本书的主旨是作为表象但最终作为意志的世界,而不是将两者并列的。在这本书中,叔本华试图解决康德哲学遗留下的难题。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不同,叔本华保留了物自体,并将其定义为意志。所以这整部书都是为了阐述这一思想的,他从写下这本书到去世为止坚信自己已经解决了世界之谜。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新诠释了充足理由律,解释为什么现象世界必须通过充足理由律来了解;第二部分提供了意志显现的细节,它是一种既不满足又不停止,盲目的冲动,要求人从自身存在本质即欲望之中解放出来;第三部分试图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即艺术中获得一种短暂的慰藉;第四部分以伦理学和禁欲主义的形式提供一种可能获得拯救的方式。

对于叔本华而言,世界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表象,一方面是意志。主体是认识一切而不被任何事物所认识的,是世界的支柱,我们每个个人正是这样一个主体。而客体则是我们通过先验的时空范畴去认识的事物,比如我们的身体。他认为一切表象的存在源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其一是感性和知性,其二是意志。

人的一切行为是由意志活动和行为活动两方面构成的,在叔本华看来两者是具有同一性的。这里好像他犯了个错误,即我们通常认为想做某件事和去做某件事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这是曲解了叔本华关于意志的定义。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活动不是感性和知性,既思考过程的那种活动,因为这种活动属于表象和物自体即意志无关。

而引起人们注意的还有叔本华悲观主义式的人生哲学。在他的视野中,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的世界是无穷的痛苦与无尽的磨难。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

大多数形而上学习题所宣扬的痛苦、不幸是否定之物的观点,在叔本华看来是极其荒谬的。他认为:“痛苦、不幸恰恰就是肯定的东西,是引起我们感觉之物。而所谓好的东西,以及所有的幸福和满意,却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只是愿望的取消和痛苦的终止。”(引自《叔本华思想随笔 382》)

叔本华将人与动物的痛苦程度做以对比,得出结论:提高了认识力使人的生活变得比动物的生活更加痛。他认为回忆与期望加深了痛苦的程度:“对于动物来说,现实的痛苦也就是重视现实的痛苦,哪怕这种痛苦无数次反复出现,他也永远只是现实的痛苦,跟他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没有两样,这一现实的痛苦也不会累积起来。”

但可以肯定的是叔本华认为认识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痛苦的。痛苦只是与意志有关,他不外乎就是意志受到抑制、阻碍;但对此的附加条件确实这种抑制和阻碍必须伴随着对抑制和阻碍的认识。

叔本华也提出了痛苦的解脱的方法在叔本华看来,人生是痛苦的,痛苦是人生的本质。但是,纵然人生的本质是痛苦的,在细节上也会显现喜剧的意味。而对如何摆脱痛苦,叔本华也给了我们明确的解答。他认为,摆脱人生痛苦的方式就是进入理念的世界。理念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中间环节,把本质与现象连接了起来,把认识从意志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这就是审美状态。就如同我们欣赏一部悲剧电影,电影情节跌宕起伏,主人公的命运坎坷多变,在大是大非面前,主人公身上发出闪亮的光辉,我们被这部电影深深地吸引,幻想着成为电影中的主人公。可是如果这些事件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和自己产生了联系,我们便不会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剧情的变化了,反而会感慨自己命运的坎坷、生活的无助,希望这些考验人性的悲情事件远离我们。电影结束后,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又回到了现实世界,作为生命个体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故事,与现实发生关系,与他物发生关系,与命运进行争斗,为实现自己的愿望、欲望而活在叔本华所说的痛苦之中。审美状态是摆脱痛苦的暂时的解决方式,它只能使痛苦消失在审美的瞬间。“而要得到永久的解脱,就要彻底地否定生命,就要走禁欲之路。”在这里,我们不再解释禁欲之路究竟指的是什么,单就字面上来看,永久的解脱方式就是彻底地否定生命。

在笔者看来,叔本华的人生苦痛论打着人世苦痛的幌子,在向世人揭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他将积极的生存法则掩盖在消极的文字之下,以消极的表象思索着积极的意志。他认为人在以一种苦痛的生存方式度日,之所以会苦痛是因为人们有欲望、有追求,这种痛苦正是人们为提高生活质量、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能够诗意化地生存,所必须经过的历程。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是否深受印度宗教影响,在汤用彤看来叔本华的哲学只是有着东方因素罢了:“严格地说, 叔本华既不信奉吠陀学说, 也非佛教徒。他的哲学确实披着东方学究式的外衣。但是, 叔本华哲学无非就是德国浪漫主义时代的合乎逻辑的产物。他的自然主义方法也无非就是18 世纪经验主义的遗产。他的神秘憧憬和美妙向往至多表达了欧洲中世纪的情感。至于东方智慧的精髓, 叔本华终未登堂入室。”(引自《叔本华思想中的东方因素》)。这种观点笔者十分赞同,在笔者看来,叔本华的人生哲学以人的“苦”为主,这与印度宗教尤其是佛教确实不谋而合,但深入了解佛教中的“苦”和叔本华所说的“苦”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而对于“苦的摆脱”两者更是有着自己的不同见解。

四圣谛是佛陀成佛之后,在印度鹿野苑初转时所给予的教授。是对人世间困苦的阐释。四圣谛(Cattāri-ariya-saccāni,谛的意义就是真理)即:世间的苦(苦谛Dukkha-sacca)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谛Samuday-asacca),说苦的消灭(灭谛Nirodha-sacca)和灭苦的方法(道谛Magga-sacca)。

四圣谛中的第一圣谛是苦的真理。佛陀说:“知道痛苦。”佛陀不只关心那些明显的、切身的、容易认出来的痛苦,他对痛苦的定义又还包括了我们长期的不安定性——“人无我”以及“法无我”——这些我们平常都没有察觉到,而他们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佛教中所谓的痛苦,就是不明白事物真正的本性而去做、体验和拥有这些事物的过程。人们会设法去除掉严重的痛苦,但在佛教看来他们选择的方法往往是伪装的另一种痛苦。知道自我是不稳定、没有本质、它本身就是痛苦,就了解了第一圣谛。四圣谛的意思也不是像许多人所想的:“生命是痛苦。”而是:“知道痛苦。”

第二圣谛是集谛,即痛苦的成分,基本上分为三种:行苦、苦苦和坏苦。痛苦起于我们不明白自己的本性是没有痛苦的,这种无明以及它所引起的与实相的分裂,造成“行苦”。佛教认为,不明白自己的真实本性又想要了解,我们便创造出家的本性——自我,它的本质是痛苦。自我基本上就是不稳定,再加上渴望证明自己真实存在,因此他一直都不自在,渴望有什么能让他稳定、让它感到真实——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苦苦”。第三种痛苦就是坏苦——变易之苦。基于我们的“恶行”和相信贪欲能给我们带来。

而怎样消除痛苦,就是第三和第四圣谛。第三圣谛即灭谛——痛苦的止息。灭谛并不是说我们具有天生的痛苦,然后用一些方法或依靠修行,使这痛苦停止。而是告诉我们:痛苦并分真实存在。在第四圣谛即道谛中,佛陀开出了处方,他能让我们疾病消失。

不难看出叔本华的苦与佛教中的苦都强调了人生的整个基调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但这样明晰的说法都并不是消极的,悲观的。叔本华解决痛苦的方法,还是与佛教有所不同。佛教既然作为一门宗教,就有着自己的宗教性,有着一系列的、系统的摆脱痛苦的修炼法门。而叔本华还并未提出这样的解决方法。这可能也是人们说他没有掌握佛教精髓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1.

[2]叔本华.叔本华思想随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

[3]宗萨钦哲仁波切.佛教的见地与修道[M].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05.

[4]阿姜查.无常[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8-07.

[5]吴奕菲.论叔本华的人生痛苦观[D].

叔本华思想随笔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叔本华;天才;表象;意志;直观

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叔本华,是众所周知的悲观者,作为一个孤独的思想家,注定了他的哲学也是孤独的。一直以来母亲对父亲那样冷漠,继而父亲早逝,便埋下了叔本华痛恨女人的种子。幼年全家环游世界带给了叔本华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土伦兵工厂里劳役犯人所经受的痛苦令他震撼,直接刺激了他对痛苦敏感和吸引力的产生,也是他哲学思想的产生的首要条件。到达瑞士,叔本华又被大自然所震撼,勃朗峰给他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影响着他对审美的思考。勃朗峰的顶峰整日乌云密布,偶尔晨光曦微,穿越云际的曼妙令人心旷神怡,启发了后来天才伦的产生。他惊叹:“这个世界不可能是一个善者所为,而是魔鬼的作品。”

一、直观――天才的首要工具

一般人的直观能力只能依据自己三分之一的智慧为限去理解事物,而天才有三分之二的智慧,在认识事物时,表象能力还有剩余,而且对于意志目的毫无用处,若是达到一定高度还是会影响到意志的目的,这种状态即所谓天才异于常态的素质。所以天才的本质在于智慧的异常剩余,异常剩余全部用在为人类服务上去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认识力的过度剩余,最显而易见的是在直观的认识中,由另一个形象再现出来。好多的艺术家都呈现出天才的迹象,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艺术创作之间的距离很近,活动形式简单,表现出来也相对于容易,艺术品能源源不断的产生。相反,从概念中产生出来的东西只不过是干才的作品,纯粹是理性的模仿,是为了满足当前大众的需要。

二、想象、空想――天才的第二工具

纵观世界经典之作必定是有条有理的加以整顿、加工和反复修改,才能呈现出来彻底的认识,这个过程必然需要空想的支撑。直观的世界给空想提供了认识的源泉,是天才不可或缺的道具。有空想的人就会有呼唤灵感的力量,呼出来的灵感如果又是在恰当的时机表现出来就会是经典之作,而那些没有空想习惯的人就像是附在岩石上的贝壳,只是坐以待毙的等待,苦苦羡慕可以自由活动的动物。

在想象、空想中获得灵感,那时的情形就是智慧摆脱了意志的羁绊而自由奔放,在短暂的世界能够独立自发的活动。此刻的智慧完全脱离自己的根源――意志,仅仅集中于一个意识形态,在这瞬间所谓不朽的作品就产生了。这就是天才的关键所在,普通人一直在诚惶诚恐的服从于意志,他们的思想只是考虑意志和目的的关系,其他的压根就想不到,也不会去想。

三、意志和智慧想分离――经典艺术品的产生

平常人一生都沉浸在意志的漩涡和喧嚣中,他们的智慧充满着生活中的事物,但是他们却完全不能理解生活和事物到底是怎么回事。天才却与之相反,他的智慧已经脱离了意志的利害,客观直接的将世界和事物融会贯通。画家把眼前的自然景物绘画出来,是经过所谓的熟虑。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普通人好比是被铁线控制的木偶,天才就是幕后的操纵者,他不但能够感知舞台上的一切,而且也是唯一一个希望离开舞台到观众席上看戏的人。

对于天才,意志的明了性经过无数的阶段慢慢上升,最终达到一个点,脑海中会闪电般产生很多疑问,继而就产生了哲学家、艺术家。这个过程首先要清楚认知世界和自身的关系,再进一步思考两者,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智慧为了取得最大化的优势,他不得不脱离意志,同时意志和智慧的分离也是天才和疯狂很接近的症结所在,所谓的艺术大师艺术天才都是人们口中的疯子。

四、无功利性――天才作品的特质

天才是智慧的自由活动,是智慧脱离意志单独存在,所以天才的创作是没有任何实利目的的产品,更不能拿实用的标准来衡量。音乐的演奏,哲学的思索,画家的绘画等纯粹是为作品本身。“非实用”是天才作品的特质,是荣誉的标志,是为了自己的存在而创作。而普通人所做的任何东西都是为了维持我们的生存和生活的方便,因此在欣赏大师绘画作品和哲人的思想时可以使我们胸襟开阔,忘却一切的穷困烦恼。

一般人的智慧往往用在自然指定的场合,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认识个体的意志和事物的关系。天才的大脑则属于世界。主宰普通人的是意欲,天才是注重认识,所以两者很难形成共同的语言更难相处。由于天才作品的无功利性,因此他们的作品大多会和时代抗争不相适合。天才的能力和理解力都是高人一筹,不能为常人所理解认识,就如同天才射出去一支箭,箭头的去向常人看不到,只有等他们的后代子孙才能发现,到那个时候普通人才忽然认识和理解它。如同尚福尔所说:“人才的评价,好比是一颗钻石,在某种程度内的大小、纯粹度才有一定的标价,超过此范围则既无市场又无买主”。

五、小孩子――某种程度上的天才

在众多的天才中男性的比例占大多数,这就初步反应出天才的根本条件是强烈的感受性,因为女性大多数是主观的。这一感受性和孩童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在小的时候小孩子的智力是远远大于意志的欲望,儿童时期可以说是一生中不可再有的纯洁幸福时代,是人生的伊甸园。

从整个人生看来,在青春期以前所看到、学到的知识和见解确实比以后要多。在孩童时期的可塑性很强,一旦进去青春期,占主导的意志就开始占上风向。除了部分的意志需要外,还有很大部分的剩余,从而使得他们的认识活动占据优势位置。孩子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天才,天才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小孩。两者接近的特征表现出来的就是天真、朴素和崇高的纯真,这也是天才的基本特征。据说很多的天才都是被称之为大小孩:黑格尔、歌德、莫扎特等,天才看外面的世界就是纯粹、客观去欣赏。相比之下普通人他们只是感觉到了主观的趣味,抱着某种动机和功利性的目的,他们完全的沉着理智,这样的刻板的认真在天才和小孩子脸上是看不到的。

当然每个人都有过孩童的时期,在那个时候大家的脑神经系统和智慧是卓越的,都是爱学习、爱理解、能把握事物的特质。在孩童时期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可是经过青春期的淘汰,剩下的就是寥寥无几,只有得天独厚的人才能保持一生,这便是少之又少的天才。

无论是天才还是其他什么,世间的万事万物终归可以和哲学有着一丝丝的渊源,我所了解到的知道的也仅仅是哲学的冰山一角罢了,只能很浅薄的阐述一下自己的对天才的认识:首先不再去辩证天才到底是不是天生的,但一个人,如果在人生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真性情,知道自己所关心所在意所喜欢的是什么,那么就有天才的潜质。天才的关键就是在幼年的时候全身心的去感受这个世界并积极的思考,随着成长将其转化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叔本华是个孤独的人,他认为的天才是受着非理性主义的支撑,反对理性一直反对理性必然注定了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不为大众所支持。所以天才在现实中,是癫狂的,找不到有共鸣的人,始终孤独的存在。(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叔本华,叔本华思想随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迪迪埃・雷蒙,永恒的作家叔本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商务印书馆.2012.

叔本华思想随笔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叔本华;悲观主义;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64

西方传统哲学家常把人看成理性的动物,而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意志是一种求生存的欲望冲动,意志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无法满足的欲求是痛苦的,所以世界的本质就是痛苦的。“生活是一件悲惨的事情,我将用一生来思考它”。叔本华是一位用悲观的态度去看待人生的哲学家。

1 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思想背景

19世纪的欧洲是理性主义的王国,而主张非理性主义的叔本华哲学思想受到了极大的排斥与质疑。但这仿佛在叔本华的意料之中。他说:“人生过得很快而了解得慢,因此,我不会活着看到我的声誉。我们常听说‘学术共和国’,但还不曾听说过‘天才共和国’”。

我认为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叔本华原本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但是1805年其父亲去世,叔本华与母亲的关系也一直不睦,之后与黑格尔同台竞技的时候受到了无比冷漠的待遇。所有这些悲痛的经历更促使叔本华进行更深入的哲学反思和探究。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总体的思路就是人受意志奴役,人的欲望无穷无尽,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而人的一生无论欲求什么,到头来都是虚空。人不停的重复和上演着上一代人的悲剧,人生就是无限的悲剧循环,所以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一场苦难。根据叔本华的痛苦人生观,痛苦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无论任何阶级,无论任何种族。人的命运就是困乏、痛苦、哀怨、折磨和死亡。

2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

人的一生是欲望的一生。叔本华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而意志又是与理性不符的。人的一生有无穷无尽的欲望,欲望没有终点,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不满足的一生,而实现欲望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历无尽的坎坷与磨难而这些荆棘又给人的心灵带来创伤。快乐只不过是一时的假象,而痛苦才是对人一生的诠释。而叔本华又进一步提出,人之所以有无穷无尽的欲求,是因为人类有无尽的需要,所以人的一生也是欠缺的一生,所以说人生是痛苦的。有人对叔本华的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人的欲求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叔本华说:“人因为他易于的满足随即消除了他的可欲之物而缺少了欲求的对象,那么,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袭击他,即是说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会成为他不可忍受的重负。”即使欲望可以得到满足,那人生也是痛苦的,就像现在蔓延的虚无主义一样,充斥着无聊和空虚,这是一种更加深刻的痛苦。虽然叔本华本人并没有直接指我的哲学就是悲观主义哲学,但是就像尼采说的那样,叔本华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痛苦和悲伤。

叔本华说人出生的时候就在哭泣,这就好像在宣布人的一生都是痛苦的。人生而有罪,但是这并不是说人没有生活的意义了。求生的意志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人还是可以想办法免除痛苦的。叔本华的观点是既然人的痛苦来源于人的无限欲求,那只要抛弃欲求,就可免除痛苦。叔本华提出了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暂时的,就是借助艺术的观审法;另一种就是通过禁欲来求得永恒的解脱。叔本华认为在艺术的殿堂里人能获得一种慰藉,能安慰我们的痛苦。而艺术是超功利的,在这种暂且摆脱了现实欲求的境况中,人能够暂时避开痛苦。可是,这也只是暂时的,人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的欲望世界中,还是会沉浸在无边的痛苦中,要想使人生远离痛苦,就要放弃一切欲望,从有欲过度到无欲,人无欲也就没有坎坷,没有失望,没有痛苦。这就是叔本华禁欲的真正内涵。

3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许多人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评判为消极和落后,认为他的痛苦人生观是与我们生而愿意追求幸福快乐是背道而驰的,是不相符的。我们不能随意将叔本华下这样一个简单的定义,而是重新审视他的哲学思想,以科学的意味来探究其思想价值。叔本华的思想不是不找边际的空想与感伤,而是针对现实的。如今,我们处在一个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增加了我们的知识储备,开阔了视野。因为我们看得更远,所以需求也就更多了。许多欲望就像天方夜谭一样遥不可及,这也就增加了痛苦,所以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思想对我们所处的社会,对我们自己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具有反省人类自身、揭示人性自身局限,关注人生的自我拯救的功能。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竞争激烈,攀比之风屡禁不止,有些人基于现实的无奈,得不到自己欲求的东西就埋怨父母甚至报复社会。而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就是要让我们分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以一种更客观更真实的角度去看待自身,看待他人和我们所处的社会。叔本华试图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一致的。

我想我们不必过多的苛责叔本华的悲观与片面。他表明人生是痛苦的,不是要我们消极避世,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不知道明天和灾难哪个先来临,我们能做的只有认清事实,更加冷静的面对人生,面对每一次的困境与挫折。叔本华带给我们的是更坚强的内心和更舒适的生存状态。

叔本华提出的解决人生痛苦的方法是禁欲。而我们平常讲人有七情六欲,我们无法做到完全的禁欲,但是作为现代人,我们可以通过艺术欣赏或者认识欲望而控制欲望。不做欲望的奴隶,处于一种主动的状态,有所为有所不为。没有终结的欲望所以要一直前进,清醒理智的面对人生困境,而不是自欺欺人,盲目的快乐,也不是消极避开困难与痛苦。叔本华的思想有其局限性,但是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与现代人以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对于人生,更清晰的了解其实质不是为了结束人生,而是寻找适当的生活方式,成不喜败不忧,胜不骄败不馁,达到一种达观的生活状态。这对于我们来说无不是精神的宝藏。

叔本华有着极大的勇气和意志,敢于向传统理性主义挑战,以犀利的眼光看待世界、人生。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也使他排斥历史乐观主义。这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意义也非常巨大。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根据叔本华的思想,这些现象也是我们过度的欲求造成的严重后果。所以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尽最大努力避免过度的欲望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困境。

叔本华说:“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可以忍受的现在,包括最平凡无奇的,我们无动于衷地听任其逝去,甚至迫不及待地要打发掉的日子。”作为一个现代人,尤其是一个大学生,我经常通过打游戏,看泡沫剧,睡大觉的方式来打发时间,也感觉无聊,但是又找不到更有趣的事情。叔本华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即使最平淡无常的一天也应该好好珍惜,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使每一天能变得更加充实。

参考文献

[1]叔本华.叔本华思想随笔[M].韦启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刘景泉.从康德到叔本华[M].广州:广州文化出版,1990.

[3]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李瑜青.叔本华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5]黄文前.意志及其解脱之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6]陆杰荣,王本浩.从痛苦到超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7]毛瑞芹.试论叔本华的痛苦观[J].作家杂志,2009,(6).

[8]Bryan Magee,The philosophy of Schopenhauer[M].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vised edition,1997.

[9]王建伟.叔本华的人生哲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8.24.

[10]李瑜青.叔本华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叔本华思想随笔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叔本华;意志;人生哲学;苦痛;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073-03

叔本华是德国的一位人生哲学家,他在世期间一直致力于人生各种问题的哲学思考,开创了唯意志主义哲学及生命哲学流派。

在1819年叔本华发表了他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哲学主要探讨的是世界和人类的本质及本源问题。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事物是意志的现象或表象,意志与表象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叔本华的意志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对后来哲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反理性主义。从他所理解阐释的这种生存意志出发,本来应该得出的是一种“意志主宰一切的行动主义”,但是叔本华却抛弃了德国的古典哲学的思辨传统,从一种非理性的方面来寻求一种新的出路,得出了一种“人生是苦难”的人生观。他认为,人生就是意志的表现,意志是无法满足的,而人生却总是追求着这无法满足的东西,所以人生难免是痛苦的。也正是基于这方面的原因,有人将他的哲学思想称之为悲观主义哲学。

总而言之,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开创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人。在他的哲学中关于意欲与人生之间苦痛的探讨以及从中提出的“意志”、“本能”、“痛苦”、“死亡”等内容有着广泛而深刻的价值,叔本华的哲学实际上开创了近代西方人生哲学的先河。

一、意志在世界中的悲哀

叔本华的“意志”这个词的意思不同于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决断”、“下决心”、“欲望”和“动机”等等。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世界的内在内容,是世界的本质生命,可见的世界现象也只不过是意志的镜子。因此,生命不可分割地伴随着意志,因为意志而存在,有意志也就有生命和世界。

(一)生存意志

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史上一个很重要的转折性人物,生存意志是叔本华意志哲学的一种主要体现。在他看来,世界上存在着的万事万物都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的,而其基础是一种非理性的、盲目的、永动不息和永不疲惫的欲望冲动。而这种欲望冲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求生存的欲望冲动,叔本华把它称为“生存意志”。这是一种奋斗不懈、百折不挠的生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自发的活动力,是一切欲望的根源。所以,这种生存意志的基本要求在于获得食物从而满足生存,在于发展自身以求美好的生活,在于占有异性从而得以繁衍后代。这种意志具体可以体现到人、动物、植物以及无生物各个方面。也就是说,不仅仅只有人的躯体及其活动才是生存意志的表现和创造物,动植物甚至无机物也是生存意志的表现和创造物。具体地说,例如“人的生理活动,是意志的客观化和具体化,动植物的生长,磁针指北及物体落地等所有的自然现象, 都是意志在起作用。肉体是意志的产物;血液,是由我们所说的生命的意志所推动,在人体造起了血管;求知的意志建立起了脑髓;饮食的意志发育为消化系统。人们为了食物、为了婚姻、或为了子女所做的艰苦奋斗,其动机不是思想,而是需求生活,或更为丰富的生活的一种半意识的意志,也就是生存意志。”①总而言之,宇宙的一切都是生存意志的外化或表现。

(二)生殖意志

生殖意志是生存意志的延续,生殖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联结着子孙的保存,而亲情又联结着,从而使种族的生命得以绵延持续。“种族”自身只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它只有在个体中赋形才能存在,对于意志来说也只有在个体中才能存在,而且意志的本质经过客观化之后会表现出一种根深蒂固的种族意识。在意志客观化这个过程中,叔本华认为存在着两个发展阶段,分别是最低阶段和最高阶段。最低阶段通常体现在普遍的自然力量中,表现为奋进和冲动,最高阶段则体现在人类的活动方面,以一种理性的介入为表现。

对于人们的生殖意志,叔本华认为,的满足甚至也只不过是对于自己生存的一种维护,它所占用的时间非常的短暂。而且意志的本质就是努力,努力是因为缺乏欲望,因而当眼前的欲望获得满足之后,新的欲望就会接踵而来,欲望是无穷尽的,但是满足却是有限的,所以人们就会这样无休无止的奋斗挣扎下去。同时他还指出,爱情是造化用以骗人的,婚姻只是爱情的一种磨损和消耗,所以最终势必归于幻灭。也就是说在生殖活动中依然不可避免的包含着死亡的因素。

总而言之,在叔本华看来,无论是生存意志还是生殖意志, 这两者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虚幻与死亡。人生只是一场灾祸。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他的一种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

二、尘世的苦难和生存的虚空

对于人生无常以及苦难的咏叹一直是西方文化史、哲学史始终不绝如缕的一个精神旋律,但是叔本华却让这种人生的悲剧性,主要是痛苦和一种生存的虚无得到了最为清晰、最令人惊骇也同样最令人绝望的评析。

(一)从自然到人生的痛苦

叔本华所强调的“痛苦”与我们在日常中的使用是有区别的,在“痛苦”的承受者和应用范围上已经无限扩大了,其根本目的在于,用一种哲学思辨的方式去尽力揭示其于生命的必然性和本质性。

“痛苦”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是一个逐级突出的系列:第一个级别是最简单的自然现象,然后是植物最后到动物,意志在每一个级别上都体现为一种冲动和挣扎,而这一切的挣扎和努力,无论程度怎样都是一种所谓的痛苦。对于叔本华而言,他更关心痛苦对于人和生命的必然性和本质性的研究探讨。

叔本华认为,人生就是一种痛苦,而且一个人所感受的痛苦与他的生存意志的深度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生存意志越强,人就会越痛苦。人之所以活着,靠的正是一种生存的欲望冲动,但是就欲望本身而言,就是一种不满足,因而结局必然是痛苦。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痛苦的世界,这是叔本华人生哲学的基本出发点。

(二)人作为肉体和精神的存在

“人,无论其多么地进化,无论其理性怎样地发达,无论其在多少方面都绝对地优于动物,但在叔本华看来他最终地和根本地只是与动物无异的肉体的生命存在。”②叔本华认为,肉体的存在即是痛苦,人这种生命现象在所有的生物中需求是最多的。叔本华把意志在追求目的的时侯受到阻碍称之为痛苦,把意志达到目的的状况称之为幸福。所以说,痛苦是经常的,而幸福却只是暂时性的。因为人的追求永无止境,如此说来,痛苦成了人生的本质。而人作为一种肉体的生命存在就不得不经受着各种需求、短缺和自我保全的痛苦,甚至是在最终面临死亡这样的悲剧性结局。

肉体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是不同的,前者包含和滋长着欲望。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欲望和需求的化身,是无数欲求的凝聚。人在穷困匮乏和不安的情形下带着这些欲求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必然总是会充满忧虑。

人作为精神的存在则包含着更加复杂的意义和内涵。从这个方面理解,即使欲望和需求得到了满足,也不意味着从此摆脱痛苦。对于叔本华而言,他承认欲望的满足能产生瞬间的快乐,但绝对不能带来真正的和永恒的幸福。他认为,一方面,欲望得到满足,幸福转瞬即逝之后,又会出现新的欲望和需求,新的痛苦也便会接踵而至。也就是说,欲望在得到满足的同时苦难也得以延续了下去。而另一方面,人,是由那些很难满足的需要构成的东西,人的欲望就算得到一时的满足,可怕的空虚和无聊也会迅速袭来。“生存所具有的全部形式,都在向我们展示着生存之虚空。它展示于现实存在物所存在的唯一形式――转瞬即逝的现在中;展示于所有事物之偶然性和相对性中;展示于分离却坚实存在的持续变化中;展示于没有满足之不息欲望中;展示于生活离不开的努力奋斗所带来的一个又一个的沮丧中。”③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叔本华认为生命能够得以存在,它的全部基础便是转瞬即逝的现在,它以一种永恒运动着的形式存在于我们人类所生存的本质之中。一个人无论是幸福还是悲惨,他的生命也都只是不断消逝着的当下瞬间。

三、叔本华人生哲学的文化内涵

叔本华宣称,人生是痛苦的,而且在他看来,人生痛苦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受着意志的支配和奴役。与此同时,他从人生的悲苦进而整个地否定人生,否定人类生存的意义。但是他之所以宣扬人生的苦难,目的却是要找到一个可靠的指南针来指导人生,从而把人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

(一)人性的得失

“人具有一半的动物性。一个人如果心性高的话,是可以提升自己的。心性不高的人幸福和快乐的唯一源泉便是他的感官嗜好,充其量过过一种舒适的家庭生活,与自己的伴侣在一起俗不可耐地消磨时光。即使教育也不能扩大这类凡夫俗子的精神价值。”④叔本华认为,世界是相同的,但是各人却大异其趣。这和人们的追求以及人的价值观和心灵之间存在着差异有着必然和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内在的生命性质是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满足的直接源泉,我们整个感性、欲望的存在和思想的变化则会使我们感到不满足。自己的观念、感受和意欲是一个人能够直接感受得到的,但是外在世界的影响却能够使我们领悟它们。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事实:有些时候,同样的一件事情,对于有才能的人是一种有意义的冒险和挑战,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单调乏味、毫无意义。每一个人都根据着自己特有的个性或诗意或狼狈地生活着。

叔本华还认为,生命本质上即是痛苦,人在意志的支配和奴役下一直在试图寻找些什么,但每一次寻找的结果都是发现自己原来是与空洞同在的,所以最后不能不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原来是一大悲剧,而世界的内容却全是痛苦。而且更重要的是,人却总是对痛苦异常敏感,而对快乐麻木不仁。人在幸福的时候,往往会显示出满不在乎,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甚至以为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只有当他遇到阻碍或不幸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幸福的难能可贵。从某个方面看,这就是人性中存在的偏见所导致的。

(二)生与死的纠缠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所提出的对于人生和死的看法十分有启发性。在他看来,人生就是一个上好了发条的钟摆,每个人自降生始到死去都在重复的演奏着已经演奏了无数遍的音调。而且他认为,死亡本身并不是灾祸,人们之所以怕死,不是因为痛苦,死与痛感无关,而是害怕个体的毁灭和个体生命意志的消亡。在这个过程中,他特别提到了“自杀”,而且认为,这是一种非正常的死,是个体自己选择的,包含着一种个体的主体意志。尽管自杀在表面上提供了将人们从痛苦的折磨中得以解脱的方式,但是对叔本华来说,他并不提倡。“自杀”是个体的一种逃避,更是一种弱者的表现,原因在于个体自身的欲望没有能够得到满足,基于对现实的一种不满促使其选择了毁灭自身的肉体。但是,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自杀能够达到肉体的毁灭,但是却不能让这个个体生前所产生的欲望的意志一起趋于毁灭。所以,在叔本华思想里,“自杀”不仅不能够让个体得以解脱,反而会在某种程度上放大存在于个体之中的欲望。

在当今的社会中,在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不经意的把自身的欲望看的特别重,人们太在意于个人欲望意志的满足,却忽略了欲望满足之后等待我们的空虚和无聊。正如叔本华曾指出的,一切的快乐都是以愿望为先决条件的,愿望如果获得了满足,快乐就会随之停止,一旦失去欲望的对象,无聊便立刻袭之而来,无聊与痛苦同样的令人难以忍受。所以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病态的追逐”,这是相当可怕的。其实,欲望并不是魔鬼,而主体自身对于欲望的病态的这样一种追逐才是恐怖的。

人类因为理性的存在,必然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而且这种恐惧是独立于一切认识之上的。人类的最大灾祸便是死亡的威胁,最大的恐惧是来自对死亡的忧虑,最能吸引我们关心的是他人生命的安危,最害怕看到的是执行死刑。无可否认,人们对于生死的决定最会让人感到紧张和恐惧,但是,生命只是一种存在,而死亡在叔本华看来也仅是一种非存在,世上存在着一种超越生命的东西,如果我们仅仅就因为害怕死亡就惶惶不可终日,忧思重重,这就显然太愚蠢了。

(三)痛苦的解脱

叔本华宣称“人生是苦难”,而且从这一基本命题出发,认为人生的智慧就在于真真切切地认识到人性是险恶的,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悲剧,人世间的一切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的东西,人们所谓的幸福也不过就是令人们能够免遭痛苦、无可奈何的生活享受而已。因此在他看来,“人们应该禁绝一切欲望,抛弃一切世俗的利益和要求,去除一切现实生活及现实的理想和目的,抛弃一切理性和科学的概念,以及以理性为基础的一切道德规范而进入无我的境界。这样,人们就可以超脱现象世界而进入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世界,也才会有自己的自由。”⑤尽管人生是苦难的,注定了要经历悲苦,但是叔本华也给我们提供了应对之策,告诉了我们应对苦难的方法。在禁欲主义中,他找到了希望,他认为,欲望是导致痛苦的根源,而禁欲则不仅仅只是一种针对物质享受的苦行,更加是一种针对心理欲念的精修,是摆脱痛苦的一种最为彻底的方式。所谓的禁欲具体可以理解为:故意摧残生命意志,主动放弃生命享受,弃绝的满足和自愿地承受生命中的一切痛苦。叔本华建议我们选择禁欲主义,使自己能够从执着于对象的关系中解脱出来,超离主客两分的表象世界的结构,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一种涅的境界。人的一生,在叔本华看来,是人们认识人生之苦的这样一个过程。而人只有在年纪大了,饱经过风霜苦楚之后才会更加真切的认识到这样一种人生的悲苦。基于此,叔本华告诉人们要修身养性、顺应自然、忘却悲苦、克制欲望。这也正是他人生智慧中的处世之方。

叔本华就是这样一直致力于人生各种问题的哲学思考,他是一位伟大的人生哲学家,他的哲学是有关“智慧”的学问,是有关生命和生命意义的本体存在。在叔本华的思想里,他否定现实世界的本质性,但又认为作为本质世界的意志是一种不会停止的、盲目的冲动。他抛弃了德国的古典哲学的思辨传统,从一种非理性的方面来寻求一种新的出路,得出了一种“人生是苦难”的人生观。在叔本华看来,生命的本质是痛苦的,这痛苦来源于意志的盲目和非理性的冲动而产生的永无止境的欲望,他以一种灰暗的眼光凝视这个未曾给他温暖的世界,他的悲观主义使得人生显得如此灰暗,也在始终折磨着自己的心灵。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生就没有任何希望,他之所以宣扬人生的苦难,目的却是要找到一个可靠的指南针来指导人生,从而把人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他的哲学包含了一种强烈的愤世嫉俗的意味,但也有一种不甘寂寞的创造精神。虽然从总体上呈现悲观主义的倾向,但对其进行深入地批判和反思,对于我们思考人生以及相关问题还是具有深刻的价值和启发意义。

注 释:

①马莉.意志在世界中的悲哀――论叔本华意志论中的悲观主义哲学[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02(1).

②金惠敏.意志与超越――叔本华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70.

③李小兵.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叔本华随笔和箴言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19.

④叔本华(著),罗烈文(译).人生究竟有何不同[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1.

⑤叔本华(著),罗烈文(译).人生究竟有何不同[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3.

参考文献:

〔1〕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叔本华.人生究竟有何不同[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

〔3〕李小兵.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叔本华随笔和箴言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4〕金惠敏.意志与超越――叔本华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马莉.意志在世界中的悲哀――论叔本华意志论中的悲观主义哲学[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02(1).

叔本华思想随笔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生哲学;悲剧文学;二元论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042-02

一、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及其现实关照性

叔本华告诉我们:“在本质上,人生就是一个形态多样的痛苦、惯常不幸的状况。”在叔本华式的悲观主义宿命论和决定论的基调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得出他对人生的参悟、洞悉和明察。这一绝对到让我们不敢报以丝毫怀疑态度的坚定陈词,开启了我们隐蔽的、被驱逼已久的灵魂,带领我们去挖掘思想体系中几近消失殆尽的精神援助、自我确认和解脱以及反省启蒙。尼采曾经这样评价叔本华:“你想知道叔本华对我的帮助吗?他使我有勇气并自由地面对人生,因为我的脚发现了结实的地盘。”

在他的世界里,人的生存意志,就是一种欲望。生命意志束缚了理性与行为,肯定了无止境的欲求。一方面,人在争夺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欲望的满足,而当一个欲望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欲望,人总会有新欲望的产生,所以就一直处在不断的痛苦之中。另一方面,当人的欲望不能满足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因此,不管欲望是否得到满足,世界对于人来说都是痛苦的。“人生就是在痛苦和虚无这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生存而劳作奔波时,你是痛苦的;当你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你就会感到无聊。”这就是叔本华的钟摆理论。

叔本华是一个把人生看透了的人,他对人生的分析鞭辟入里,直抵骨髓,也只有真正的智者才能做到如此。当然看透人生的人不止他一个,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那样用独立的哲学体系阐释出来。叔本华终生未能当成大学教授,而是以“个体户”的身份从事哲学研究的。正因如此,他的著作少了许多晦涩与玄奥,多了几分明快与清新。也正是在这种明快与清新中,他对我们的生存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准确的透析的揭露。

二、叔本华“宿命论”、悲剧文学和作家宿命一脉相承

叔本华给我们勾勒和描绘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悲观和宿命的生命图景。生活对我们的许诺如此之多,然而真正履行的又寥寥无几。在这一世上,无论是谁,都得为自己的存在遭受惩罚。许多人一提起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就通常认为与其性格有关:愤世嫉俗、傲慢狂躁、狭隘自私、孤僻冷漠、偏执少爱。因此他的思想经常受到排斥,特别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们通常将其论调归为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化身。但实际上,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绝不是失望无聊颓废的悲观主义,而是一种哲学的智慧的悲观主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具有反省人类自身、提示人性自身局限、关注人生自我拯救功能的作用,基于他自己所处的时代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自私和贪婪本性,从个别到一般而引起人类普遍命运的思索。不妨回到悲剧文学和文学家的命运这两个视角当中,在这里他的观点又何尝不是得到了切实的认证。

文学家多对生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敏感的发现,因此更容易看透人生,从而想通过文学这一角度在心灵的层面去消除和解决问题。在古往今来的历史岁月中,悲剧一词始终都是漫漫文学长河中无法被替代的一种文学样式,悲剧文化现象是人类创造中最具魅力的部类之一。那些悲天悯人、呼天抢地的悲剧作品,一直被视为雅正而崇高的体式,被称为艺术海洋中的艺术之冠,文学宝山中的文学之塔,是一切文学艺术和全部意识形态的集中表达,是全部人类心理与生存状态的直观呈现。

文学的目的在于推动我们的想象力,为我们启示“观念”。换句话说就是以一个例子来说明“人生和世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成为一名文学家的先决条件是首先要洞悉人生和世界。他的见解深刻与否,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作品的深度。真天才和大作家们往往要陷入一段长期的绝望生活。文学和人生有着近亲联姻的关系。文学就是人生的写照,文学中反映出人的宿命,叔本华的诸多观点都在一系列文学作品中得到了证实。人为了揭示宿命而创造文学作品,人看透了宿命所以企图从文学中寻求解脱。比如,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一生对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悲剧研读不已,并深受叔本华悲剧意识影响,认同近代科学思想上的怀疑派论调,悲观宿命的人生见解在他的作品中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本是一个集美丽纯洁、善良质朴和仁爱容忍于一身的少女,然而在命运的一次又一次无情的践踏后,不得不饮恨离开了这个世界。

正如说本华所说:“我们总是生活在一种期待更美好的状态之中,同时又长长后悔和怀念往日的辰光。”道路的坎坷和曲折是一个既定的并且恒久的事实,当很多作家发现通过文学表达的方式也不足以消除心中的苦闷,不足以改变人生的悲剧终结时,便选择了自杀。纵览古往今来风云叱吒的文坛,已有多少才子佳人因为文学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海明威,老舍,傅雷,杨朔,三岛由纪夫,海子,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三毛,顾城・・・・・・这时人们才发现,原来文学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不能治疗人沉浸在痛苦中的感受。文学家本身的实际生命再一次证明了悲剧文学和人生宿命是互相映射的关系,文学作品(包括悲剧和喜剧)证明了人的悲剧宿命。

三、对悲观人生的解决之道

叔本华认为人类为了摆脱痛苦而不断地寻求解脱的方法。解脱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意志的暂时否定――艺术;二是意志的绝对否定――禁欲。艺术正是人类获得精神上暂时解脱的最好方法。真正的艺术是超功利性的,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着都超出生存意志和功利主义的要求。艺术的作用在于使人获得短暂的解脱,尤其是作为诗的顶峰的悲剧和作为艺术最高形式的音乐。

那么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应该怎样具体地改变悲观主义宿命对我们的影响呢?首先,人要获得自主闲暇,但又不觉得无聊,必须自愿节制欲望,随时养神养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艺术创造。这个艺术创造不是为了某种商业目的或是利益,而是纯粹的艺术。其次,懂得遗忘。当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当人有了更多可供支配的财富和时间后,往往更容易生出很多事端来。再次,学会孤独,叔本华认为孤独是天才者的表现,是一个人内心丰富的象征。一方面可以减少交际带来的无聊,另一方面避开和那些讨厌的人见面,更少地引来敌意或者恶毒者的攻击。

总的说来,要达到一种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的能力,把对这个世界的外在关注转移到对自己内心的关注上来,实现由外向内的转化。我们要学会献给自己好心情,自己喜欢自己,做自己的伯乐,使别人的喜怒哀乐与我的喜怒哀乐统统“无关”(包括最亲最爱的人)。我们要懂得尊重自己的内心,不歇斯底里地追逐成功,不趾高气昂地崇敬未来,不轻易羡慕任何他者,不和自己的灵魂赛跑,而是去过一种缓慢的生活;懂得装点生活,解压自我,不苛求完美,不求全责备,寻找个人独处时的内心安谧,让平和成为使用最广泛的情绪。正如作家高伟所说:“允许自己不完美,虚荣心抬头,一天一天老下去,允许自己不开心。然后下定决心不自怜。找时间学习把生死看开的智慧,并且和这个天大的对手化敌为友。然后,继续悲观,把悲观侍弄得活色生香,不再故意去想活着的意义。”

参考文献:

叔本华思想随笔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叔本华思想;音乐作品;伦理学意蕴

亚瑟・叔本华(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他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先河,而其理论的中心环节是悲观主义的同情伦理学。叔本华的哲学摧毁了西方学界的理性中心论,转而关注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等伦理学问题,并将悲观主义发展到了极致,认为人生即痛苦。叔本华认为“生前与身后的两种‘不存在’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死亡就没有哲学”。①

同时叔本华是个涉猎广泛的美学家,他对音乐、绘画、诗歌和歌剧等均有研究,他把艺术看作是解除人类痛苦的一种途径。在其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叔本华对柏拉图表示了敬意,在该书中讨论了艺术以及艺术的积极意义,他指出艺术能摆脱意志无处不在的诉求,而这种艺术的表象和柏拉图的理念有相似之处。

叔本华饱读诗书,上至希腊经典,下至当代文学,甚至在东方哲学传统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对艺术的影响之大,近代哲学家中恐怕也只有尼采才能望其项背。本文将以瓦格纳、和柴可夫斯基这三位作曲家的三部作品为例,分析叔本华思想在这些作曲家作品中的伦理意蕴。。

一、瓦格纳的《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

――“我们可以藉由音乐所表达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旋律,聆听到意欲内心最深处的声音。”②

瓦格纳41岁(1854年)时拜读了叔本华的名著《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将音乐视为“组成全部世界本身的意欲的直接客体化和复制品”这一论断,深深吸引了瓦格纳,于是构思了那部极具叔本华风格的杰作:《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共三幕,第一幕男主角特里斯坦奉康沃尔国王、自己的叔叔马克之命,迎接将成为康沃尔王国皇后的爱尔兰公主伊索尔德,而特利斯坦与伊索尔德很早就已相识并相恋,他们决定以毒药来结束这一切。然而,侍女布兰甘妮却以代替了毒药,暗恋顿然化作了不可遏制的热恋,任何约束都不复存在了。

第二幕,暮色笼罩下的宫中花园,马克国王打猎未归。夜晚来临,疯狂的爱恋在夜的黑暗中激涨,伊索尔德不来到花园同恋人私会。一对被爱所点燃的情侣紧紧拥抱在一起,沉浸爱河的这对恋人忘记了时间,黑夜过去,白昼已来临。他们的恋情被归来的马克国王发现,梅洛特的剑刺入了毫不躲避的特里斯坦的身体。

第三幕,菩提树下,濒死的特里斯坦期待伊索尔德的到来。他终于听到了他所渴望的熟悉的声音,在伊索尔德的温柔怀抱中,特里斯坦满怀内心的喜悦而死去。这时,马克国王得知之情,宣布饶恕他们。伊索尔德凝视着死去的爱人,她满怀殉情的欢乐倒在特里斯坦的怀里,沉入到永恒的黑暗之中。

瓦格纳将男女主角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扔进了叔本华式冷酷盲目的意欲世界里。叔本华认为看一个人是否道德,主要的判定依据是看他能否牺牲自己、帮助他人。而男女主角的最终结局――为爱殉情,符合叔本华式的话语体系,悲情恋人正是以这种方式将痛苦的情感化为尘土。

二、的《第五交响曲》之 “小柔板”

走向死亡其实就是人生的真实目的。面对死神降临,一切皆已注定。人生的整个过程都只是定数及其展现罢了。③

古斯塔夫・出生于1860年,正好是叔本华逝世的那一年。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他真正可归属和认同的故乡,在上帝的国度中,又非他真正可安身立命之处,他只有不断地追寻,而他所创作的乐曲记录下了他心灵飘泊的过程。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最崇拜的歌剧作品之一,因此从《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那段令人悲恸的“小柔板”中,可以发现《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影子,不断地用地狱的气息点缀着天堂,并将两者交织在一起。

“小柔板”仅用竖琴和弦乐演奏,采用了他为五首吕克特诗歌之三“我消失于这个世界”而作的旋律。将这部作品作为爱情宣言和求婚信物献给了现实生活中的“伊索尔德”――爱尔玛・辛德勒,辛德勒也同样爱着这位“特里斯坦”,于是不假思索答应了这场婚事。可后来发生了悲剧性的转变,几年之后爱尔玛红杏出墙,仿佛是命运催促走向坟墓的最后一鞭。直到作曲家离开人世的那一刻,辛德勒才幡然醒悟,原来才是自己真正深爱着的“特里斯坦”。

的音乐对绝大多数普通听众来说,是冗长、枯燥的,很少有人能安静地坐上一个多小时来欣赏他音乐中传达出的反复无常、绝望和病态般的痛苦。但这首“小柔板”却是例外,音乐舒缓宁静,仿佛倾诉着隐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情感。

在精神上似乎是不属于这个物质世界的,这可能来自自身所经历的人生痛苦,自他成长开始一直到他生命的结束,无时无刻不在经历亲人的死亡。在的音乐中除了悲观之外,死亡的阴影一直伴随他到生命的终结。而在个人的归属上,曾经说过,他是三重意义上无国籍的人:在奥地利人中,他是波西米亚人;在德意志人中,他是奥地利人;在地球上所有的民族中,他是犹太人。这也决定了在精神上无所归依的流浪状态,他像是无家可归的孩子,在世界上漂流。除此之外,在音乐指挥事业上的成功并不能掩盖他在作曲上长期处于不被欣赏而造成的抑郁倾向,这种压抑使人联想到瓦格纳,但瓦格纳终究在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帮助下,实现了自己为之终身奋斗的理想。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从欣赏瓦格纳的态度中,多少可以发现一个天才对另一个天才的憧憬和敬仰之情。

《第五交响曲》完成于1902年,这年的春天,和爱尔玛结婚,去乌尔特湖畔的麦尔尼格度过了夏天。在乌尔特湖畔,有一个林间小屋,每当他要作曲的时候便孤身一人隐居在小屋里,在极度宁静的氛围中构思他的作品。新婚的喜悦似乎并没有改变内心,他只能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第五交响曲》共分为五个乐章,前两个乐章构成了乐曲的第一部分;后三个乐章构成了乐曲的第二部分。第四乐章也许是所有的音乐中最纯美的乐章,音乐表达了那种罕见的、人类的精神品质,是有深刻信仰的人才能感受到的神明一般的透彻。作品中没有音乐中经常表现出的人生的苦难和厌世的情绪,而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

在“小柔板”中所表达的境界也就是空的境界,人终究会消失,只有神明永存。

三、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

――卡隆,你不要来阻止,这是为所欲为者的意思,不必多说了。④

《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交响曲》,于1893年10月在圣彼得堡首演,作曲家亲自指挥,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部生前演出过的音乐作品,九天后作曲家逝世,该作品成为作者的绝笔之作。标题Патетическая(Pateti?eskaja)的俄语意思为“激情”、“情感”,现在出版的乐谱使用法语Pathétique的译名“悲怆”。

《第六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最具悲剧和忏悔性质的作品。第一乐章开始于一种沉闷压抑的气氛。之后管乐部分突然涌起,随着声音强度的增加,整个旋律交给了弦乐组,生命与死亡、存在与虚无、光明与黑暗在此达到高潮。接下来,旋律又落在了一把小提琴上,好似船夫卡隆正载着听众摆渡在冥国的阿刻隆河上。往昔那些快乐与悲伤的记忆,伴随着一曲无法舞蹈的华尔兹。在最后一个乐章中,生命的力量试图做出最后的搏击,但这一切越是激烈,就越显徒劳。渐弱的终曲给人一种遁入墓穴,就像但丁所描绘的地狱的感觉。从虚空中来,回到虚空中去,以暗淡和绝望的音色所写成的乐章,预示着悲剧的结局,最后由大提琴奏出如葬礼曲般的旋律,在无限凄寂当中结束。

柴可夫斯基的这首临终遗作就像是为自己准备的安魂曲。如在第一乐章中引用了俄罗斯东正教安魂曲中的简短乐句,第四乐章中非常规使用的柔板以及刚开始紧张的和弦和结束时的死亡之光。作曲家在日记上为这四个乐章作了注解:青春、爱情、失望、死亡。这首交响曲传达出作曲家所认为的永恒真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生活中所有的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

的交响曲时而阳光明媚、时而悲观哀叹,的悲观不同于柴科夫斯基的悲怆情绪。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有着更多个人情绪上的宣泄,而则是在宣泄中充满了虔诚的宗教拯救情绪。

四、结语

叔本华的同情伦理学是以他的意志本体论和直观认识论为前提的。他将人的本质归结为意志,将意志抬高到本体论的高度以取性本体论,人生的痛苦都源于意志之间的争斗和意志的永不满足,人的一切不道德的行为也是来源于此。 在叔本华看来,利己主义是开端,同情伦理是展开,最高境界则是禁欲的神秘主义。在这一体系中,核心是痛苦、无聊的人生本质,而对生命意志的否定则是必然的结论。纵观叔本华的整个伦理体系,虽然是以悲观主义为前提的,但他所提倡的诚实、忠诚、高尚的道德风尚,在今天仍然具有普遍伦理的意蕴。

注释:

①叔本华.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M].第二卷第四十一章,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

②叔本华.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M].第一卷第五十八章,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

③叔本华.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M].第二卷第四十八章,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

④但丁.《神曲》“地狱”[M].王维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1]叔本华.叔本华论生存与痛苦[M].齐格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叔本华思想随笔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小说《人性的枷锁》 女性 悲观主义人生观

《人性的枷锁》中蕴涵了叔本华丰富的哲学思想,作品主要刻画五位女性形象,这五位女性形象通过主人公菲利普来描述,这些描述中体现了叔氏女性观、观和人生观,即悲观主义的三个方面。作为一部由欲望引起的悲剧作品,它极具代表性地反映了叔本华对毛姆创作思想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毛姆对人性的关怀。悲剧人物的痛苦和这痛苦的摆脱是叔本华的悲剧理论的核心,叔本华认为一切生命在本质上即是痛苦。人的全部本质是欲求和挣扎,而一切欲求的基础是需要、缺失,也就是痛苦。一切欲求皆出于需要,也就是出于缺乏,所以也就是出于痛苦。这一欲求一经满足也就完了;可是一方面有一个愿望得到满足,另一方面至少就有十个愿望得不到满足。在他悲观的人生哲学中,对女性的观点也是悲观的,女人在其眼中毫无美感可言。她们对艺术没有任何天赋,只是为了种族的繁殖而生存。在他看来,人们眼中神圣的爱情,不管所呈现的外观是如何的神圣、灵妙,实则,它的根柢只是存在性本能之中,那是经过公认的,带有特殊使命的性本能。

在菲利普的人生中,他先后遇到了五位女性,这些女性中有人爱他,而有人被他所爱。然而,这五位女性最终的命运都是悲剧。菲利普第一个遇到的是威尔金森小姐,对于菲利普来说,这位小姐无疑太老了。尽管作者并没有明确交代她的年龄,但我们可以从作者对她外表的描述来判断出她的年龄。在他们发生关系之后,菲利普马上就感觉到她很令人反感:“这样的事是非常滑稽的。她又老又平庸,他对她的幻象马上展现在他面前,她满脸皱纹,憔悴又化了妆的脸,穿着与她的地位和年龄都不相称的连衣裙。想到这些他马上打了个寒颤,他突然觉得自己再也不想跟她见哪怕一次面,也不能忍受自己竟然会有跟她接吻的想法。”(Maugham,1991:150)在这样的厌恶中,他离开了她,而且再也没有见过她。这与叔本华的观不谋而合,叔本华认为:在达到享乐之后,任何一对恋人都可经验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望,并且会惊讶着,他们如此热衷追求的,除的满足外,竟再也得不到什么。(叔本华,2003:59)第二个是樊妮普里斯,这是一个没有天赋的艺术学生。此人物正好体现了毛姆在看待女性的艺术天赋这件事上也与叔本华有着统一的看法:我们不能对女人期望太多,就以美术来说吧,在绘画的技法上,男女同样适合,但有史以来,即使最卓越的女人也从未在美术方面产生任何一件真正伟大或富独创性的成就,在其他方面,也从未给世界留下任何具有永恒价值的贡献。(叔本华,2003:231)由此可以看出,樊妮普里斯的悲剧是必然结果。在主人公菲利普眼里,她是个邋遢的人,主人公并不喜欢她,仅仅是同情她的境遇。她一厢情愿地认为菲利普喜欢她,只要他跟别的女孩子说话,她就嫉妒、生气。不幸的是,她根本没有成为画家的天赋,她由于固执,最后自杀了。直到她死了菲利普才真正理解她所有的行为。最终樊妮普里斯没有从菲利普身上找到幸福。第三个是米尔德丽德。这是让菲利普迷恋的女人,他爱她爱到甘愿为她做出任何牺牲,也总是会在她需要时给予帮助。但米尔德丽德一点也不爱他,她戏弄他、欺骗他、利用他。需要他时,甜言蜜语、百般温柔;不需要时,毫不留情、一脚踢开。在他最终了解了她也明白了这一点时,就再也不留恋这份爱了。第四个是诺拉。诺拉是菲利普所遇到的为数不多的好女人之一。她爱菲利普,关心他还照顾他。然而那时,菲利普正陷于对米尔德丽德的迷恋中,所以他并没有对诺拉纯真美好的爱情给予相应的回报。当他放弃了米尔德丽德又重新回到诺拉身边时,诺拉已经准备嫁给另一个男人。事实上,这是她被菲利普抛弃之后所能作的唯一选择。菲利普最后遇到的女人是莎莉,这也是主人公最后选择的女人,他们在小说结尾时结婚了。她给了菲利普家的感觉,让他想跟她生活在一起,但她并不是那个让他爱的女人。莎莉的悲剧在于她拥有婚姻,而她的婚姻中却没有爱的影子,有的只是主人公对家和安逸生活的渴望。因为她能给予他所需要的这一切,所以她成为了他最终的选择。

主人公菲利普与这五位女性的联系很复杂,菲利普与这五位女性的关系都没有善终。此外,贯穿整篇小说的是毛姆为读者精心准备的困住菲利普的的枷锁。枷锁无疑是整篇小说的主线。对于菲利普来说,与所有女人的关系的目的就是。叔本华的观认为:所有的恋爱,不管所呈现的外观是如何的神圣、灵妙,实则,它的根柢只是存在性本能之中,那是经过公认的,带有特殊使命的性本能。(叔本华,2003:219)菲利普的就是他的欲望,换句话说,欲望就是他的枷锁。而这五位女性的枷锁也来自于欲望。威尔金森小姐的枷锁源于她对菲利普的,而她与菲利普的关系就是纯粹的性关系。樊妮普里斯的枷锁是她对菲利普的,以及她对成功的渴望。诺拉的枷锁是她对菲利普深深的爱,她爱菲利普但菲利普不爱她,这样的爱情变成了让她痛苦的枷锁。在叔本华的人生观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人生之所以会有痛苦,是因为人们会产生无止境的欲望。一个欲望出现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痛苦,而当欲望实现时,满足感带来的快乐也是短暂的,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新的欲望和欲望带来的痛苦。因为人们不可能消灭欲望,所以人生必然就是痛苦。(叔本华,2003:11)菲利普与威尔金森小姐及樊妮普里斯的关系预示了随后而来的菲利普与米尔德丽德的关系所形成的枷锁。这把枷锁让菲利普回想起曾经爱过他的三个女人,是否自己也让她们经历了同样的痛苦,带上了同样的枷锁。“他的思绪回到了过去,他想知道是否威尔金森小姐和樊妮普里斯也经历了跟他一样的痛苦折磨,他陷入了深深地自责中。”(Maugham,1991:278)毛姆也让格利福斯给了米尔德丽德一把同样的枷锁。尽管菲利普不能找到他自己的枷锁的原因,但他能理解米尔德丽德的:“如果你爱他爱到无法割舍,那我可以尽我所能地忍受你对他的这份爱。”(Maugham,1991:367)在失去了格利福斯之后,米尔德丽德的枷锁变成了钱,她的欲望也是得到更多能够让她生活下去的钱。菲利普与莎莉的关系在整部小说中是最有意义的。这段关系与他和米尔德丽德的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别是莎莉对他的爱,她的欲望就是和菲利普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最终她也得偿所愿。在那时,菲利普之所以选择跟她结婚,其真相就是他厌倦了漫无目的的漂泊,他需要一个家还有一份爱。“似乎所有东西都从他的指缝间溜走了,他想要抓住比这世界上其他东西要重要的东西”。(Maugham,1991:606)他需要家的温暖和妻子的爱,但他并不打算去爱别人。尽管他们的婚姻看起来是幸福的,但这桩婚姻所有的只是欲望,菲利普渴望稳定而莎莉渴望有个依靠。这样的欲望注定了他们的人生将会在这些欲望中继续痛苦。

毛姆通篇运用了叔氏悲观主义理论阐述了五位女性的悲剧人生。因其有轻视妇女的观念,毛姆在此就塑造了五位可悲的女性。可以说在她们与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中,占了很大的成分,她们中有的是被主人公所爱,而有的是爱上了主人公。有为了生存委身男人的,最终流落街头,成为街头的;有为了艺术奋不顾身的,最终没有取得任何成就,以死收场。每一位女性最终都没有善终。她们的人生就是悲剧,就是女性的悲剧,她们有不同的欲望,而欲望导致人生必定充满了痛苦。通过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来解读毛姆的这部作品,我所看到的是人生就是一场悲剧,而人的生命意志是盲目的、非理性的,人的欲求永无止境,最终欲望不可避免地导致人生充满痛苦和不幸。

参考文献:

[1]Maugham,William Somerset.Of Human Bondage[M].London:Bantam Classics,1991.

[2]波伊尔著.梁识梅译.天堂之魔――毛姆传[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

[3]陈淑华.《人性的枷锁》中的自然主义倾向浅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4]段建军.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在《人性的枷锁》中的体现[J].外国文学,2007,(4).

[5]段建军.情感的缺失与补偿――毛姆《人性的枷锁》中菲利普的心理解读[J].飘逸的想象,2002,(1).

[6]段建军,杨丽.在失落中寻求爱的寄托――评析毛姆《人性的枷锁》中菲利浦的情感历程[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6,(1).

[7]籍晓红.毛姆小说《人性的枷锁》解读――浅谈小说的主题及深层含义[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6).

[8]罗宾・毛姆著.薛相林,张敏生译.忆毛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0

[9]马小强.从《人性的枷锁》看人性[J].社科纵横,2006,(1).

[10]孟庆枢,杨守森.西方文论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1]申利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我国毛姆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1,(4).

[12]叔本华著.陈晓南译.叔本华论文集[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

[13]叔本华著.金玲译.爱与生的苦恼[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

[14]叔本华著.李成铭等译.叔本华人生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15]叔本华著.李小兵译.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叔本华随笔和箴言集[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社,1988.

叔本华思想随笔范文第8篇

我们应该了解清楚掌握知识的确切自然顺序,这样,才能够讲究方法地、以符合这种顺序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到这个世界的事物及其关联,而不会一味向他们灌输一些荒唐的见解—以后要消除它们都是很难的。首先,我们必须防止孩子运用那些他们无法对应清晰之概念的字词。不过关键之处始终在于直观认识必须先于概念而至,而不是颠倒过来—但这恰恰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不幸情形,就好像小孩出生时脚丫先伸出来,或者写诗歌时先写韵脚一样!因此,当小孩的头脑里面还很缺少直观印象时,概念和定见,甚至偏见,就已经打印在小孩的头脑里面。以后,这些孩子就把这些现成的工具套用于直观知识和经验。其实,概念和定见应该是直观认识和经验的结晶。直观印象是丰富多样的,因此,它们在简洁和快捷方面,不是抽象概念的对手—后者很快就把事情概括打发,所以,要纠正那些先入为主的概念必须花费很长的时间,或许这工作永远也无法完成。因为直观知识在各个方面都与先入为主的概念相抵触,所以,我们的直观所告诉我们的东西预先就被认定是片面的,或者干脆遭到否定。人们对直观认识视而不见以保护先入为主的观点免遭伤害。所以,许多人经常终其一生都受着自己定了型的思想的压迫,这些思想也就是由荒唐的念头,古怪的想法、怪癖、狂想和偏见所组成。的确,这种人从来没有尝试过从直观和经验中总结出基本概念,因为一切概念从一开始就都现成地提供给他们了。正是这一原因使无数这样的人变得那样肤浅和乏味。所以,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应该坚持采用合乎自然的培养知识的方法。概念只能出自对事物的直观;起码,概念不可以由非直观素材加以证明。这样,小孩只获得了为数不多的概念,但这些概念却都是精确和有充足依据的。他们就会采用自己、而不是别人的一套标准衡量事物。他们也就不会沾上众多千奇百怪的观念和想法。要驱除这些东西起码需要以后的大半辈子的人生经验和教训。他们的精神思想也就一劳永逸地摆脱偏见和习惯于对事情的清晰、透彻的判断。一般来说,在孩子们从生活原型中了解到生活之前,他们不应该从其复制件中认识生活的任何方面。因此,不要匆匆忙忙只是把书本放在孩子们的手中,我们必须让他们逐步地了解事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注意引导他们获得对这现实世界的纯粹的认识,让他们永远直接地从现实世界里提取概念,并根据现实把这些概念组织起来,而不是从别处,从书本、童话故事或者别人的谈话里获得这些概念,然后就把这些现成的东西套在现实生活当中。否则,他们的头脑就将充满虚幻的东西;他们就会在某种程度上错误地理解现实,或者会削足适履,徒劳地根据那些虚幻的东西来重塑现实,并因此在理论上,甚至在实际中步入歧途。早年灌输进头脑的虚幻的东西和由此产生的偏见所造成的损害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在往后的日子里,世事和人生所给予我们的教训就不得不主要用在消除这些偏见方面。根据狄奥根尼斯的记载,甚至安提西芬尼做出的回答,也是依据上述这一道理:“当被问及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时,他回答说:‘学会忘掉坏的东西。’”

(摘自《叔本华思想随笔》,韦启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本文节选自《论教育》,标题为本刊所加。)

注: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

叔本华思想随笔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伊利亚随笔》;兰姆;人生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11-0186-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2.04.056

1.查尔斯·兰姆简介

说到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人们不禁想到令他享有世界文学声誉的那两本薄薄的小册子《伊利亚随笔》及续集以及他和姐姐玛丽合著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其传世名作《伊利亚随笔》,是一段以赤子般的天真谈笑人生意义的街头漫步者与世界的对话。

1820年,《伦敦杂志》(The London Magazine)的编辑约翰·司各特前往拜访一位以记账为生的四十五岁男子,此人名字叫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司各特的目的是请兰姆就自己的日常生活写些随笔,他答应的稿费高出寻常两三倍,而兰姆却并未接活。此前,兰姆的确写过一些随笔,但没有写下去,原因是不惯于为发表而写自己的身边琐细。兰姆并不觉得自己是伟大的作家,因为他知道伟大的作家是怎样的(他是看着柯勒律治和华兹华斯等人如何成为伟大的作家的)。兰姆的缺陷在于他从不把眼光投到伦敦之外,他坚持为文学而文学的主张,在书斋里讨生活:“我情愿让自己淹没在别人的思想之中……除了走路,我便读书,我不会坐在那里空想——自有书本替我去想。”(兰姆,1987)司各特之请恰恰是要兰姆进行思考,为众人的消费而思考,兰姆只想假借他最喜欢的作家的语言来思考,不管怎样,两人据说达成妥协。当年8月《伊利亚散文》的第一篇问世。兰姆借“Elia”(“Elia”为兰姆在南海公司一个同事的名字)为笔名在《伦敦杂志》和其他刊物上发表随笔作品,连续10余年,后来辑成两集《伊利亚随笔》(Essays of Elia, 1823; Last Essays of Elia, 1833),包括60余单篇。这些随笔作品题材平凡,但写法别致,发表后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长期以来一直被公认为英国随笔的典范性作品。

2.《伊利亚随笔集》简介

在他的代表作《伊利亚随笔集》和《伊利亚随笔续集》中,他笔下的伊利亚——其实也就是他自己,是一个年过半百、辛勤工作36年、刚刚退休的公司小职员、老单身汉。口吃让他“早年被剥夺掉在高等学府娱情怡性”的机会,现在仍时时成为朋友们的快乐源泉。他身无余财,爱说俏皮话,天生一副“大大咧咧、习焉不察的脾气”,身体时好时坏,“讲到学问,我比起别人来整整少知道一部百科全书”,以至于“有时候,我也纳闷,自己知识如此贫乏,怎么能安然度过半生,并未丢人现眼”。(兰姆,1987)酷爱读书的他很清楚天才的模样,知道自己就是那种被嘲讽的“永远阅读别人,从不被人阅读”(蒲伯,1997:2)的不可救药的凡夫俗子,却仍然爱书如痴。在许多人看来,“那个退了休的老傻瓜还能有什么盼头”?可是,他却认为“从名义上说,我的确度过了五十个年头。可是,如果你从这五十年当中刨掉那些并非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别人耗去的岁月,你就可以看出我现在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哩”。岁月倏忽而过,老年已至,他还没有做好死亡的准备。他留恋生命、害怕死亡,仔细掐算自己有限的时光,“好像守财奴一样花几个小钱也觉得心疼”。精心打点每一个日子,读书,交友,回忆,写作,为活着的每一天饮酒高歌……生活于天才周围、推崇天才却不因天才的光辉自惭形秽。知道自己平凡,平凡到在芸芸众生中几乎难以找到足以自夸、自豪的东西,有时甚至是到了可笑、可怜的程度,却不因平凡而甘于平庸。自知、自爱、自强、自尊,且不说在当时精英文化大行其道的年代,就是在今天,主张、宣扬、保持这种平民文化心态也是极其难能可贵的。这种面对人生的态度和勇气,也并非每颗心灵都能具备。兰姆选择了用自己的回忆、世事观感和见闻,以凡人的视角写凡人的生活、展现凡人的悲欢苦乐。

《伊利亚随笔》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种种景象,涉及人生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谈书、论画、评戏、说牌、叙旧、说梦、追忆、怀古、写病、拾轶——喧哗烦闹的伦敦是他全部灵感的源泉,他从城市里的芸芸众生和平凡小事中寻找富有诗意的东西。正是因为兰姆随笔中的主人翁多是这样一些小人物,《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指出兰姆是“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下层队伍——职员、簿记员、教师、雇佣人以及伊利亚为之辩护的所有脑力劳动者的代言。”(鲁宾斯坦,1988:295)他作品中多描述一些“在无声的挣扎中生活的多数人”,是由于兰姆本人一生社会地位的平庸。在这些随笔中,依稀可以见到烛光杯影、万家灯火的除夕之夜,可见衣衫褴褛、行乞街头的老丐,听得到伦敦热闹熙攘的市声,也听得到扫烟囱的孩子找活时如“啾啾”鸟鸣的吆喝声。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描写,表达态度、隐藏智慧。在日常琐事中昭示重大命题,使兰姆散文在整体风格上委婉谦和、举重若轻。似乎在拉家常间,你认识了伊利亚,也认识了自身,认识了生活和人生。其笔下的伦敦真实亲切,富有人情味,这种对都市文化的钟爱是兰姆散文的一大特色。

兰姆的幽默艺术人所共赏,为评论家们所称道。在《伊利亚随笔》中,他给我们描述了一个除了有着几缕忧郁怀旧之外,面带笑容、幽默机智的伊利亚。但现实生活中的兰姆又是怎样的呢?为了更好的解读《伊利亚随笔》我们首先要了解兰姆这个命运坎坷、遭遇不幸的人,从而了解他的人格和魅力。

3.现实生活中的兰姆

查尔斯·兰姆(1775-1834)生于伦敦一个贫寒人家,其父为法学院执事索尔特充当助手及家仆。兰姆自幼好读书,索尔特家藏书任他广泛浏览。7岁入伦敦基督慈幼学校,与诗人柯尔律治、亨特同学,自此与柯尔律治结成终生莫逆之交。兰姆的《三十五年前的基督慈幼学校》(1813)一书,即这一段生活的回忆。在校时兰姆成绩斐然,原拟升入剑桥大学深造,但由于他口吃不利于言,于14岁辍学自谋生活,无缘大学。17岁进入东印度公司任簿记员,直至1825年退休。20岁时,他遭到失恋的打击,精神曾经一度失常,在精神病院住了6周的时间,方得复原。然而,随后是极为疼爱他的姐姐因为遗传原因,精神病发作,竟拿起剪刀误杀了他们的母亲。这个家庭的变故,彻底改变了兰姆一生的道路。兰姆为了照顾他的疯姐姐,决定终生不娶,与疯姐姐共度余生。玛丽发病时住疯人院,平素家居则头脑清醒,与他合作著述,对他的文学事业大有助益。这些不幸的遭遇,使他的生活过得极为艰辛,然而并没有压垮他对生活的热爱。他是苦命人,却又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兰姆当时虽默默无闻,但交游者大多是著名文人,其中包括葛德文、哈兹里特、胡德、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等人,这种珍贵的友情成为兰姆一生中生活的动力和乐趣。

4.《伊利亚随笔》具体名篇欣赏

在这么坎坷的命运中,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善良的查尔斯当时依然非常乐观。有着如此乐天性格的人写出来的散文会是什么样的呢?那种文字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英国式幽默,但并非那种令人暴笑的幽默。这种幽默不但使人愉悦,而且使人心酸。这种幽默饱含着人生的痛苦,却能以通达的态度来看待这些生活的痛苦从而醒悟。用我国散文家梁遇春的话来说,兰姆的作品是一剂“止血的良药”,它能用“飘逸的想头,轻快的字句,把很沉重的苦痛拨开。”这些特点用一句话概括来说就是“含泪的笑”。(以上引自《伊利亚随笔》序)幽默的背后是无限的凄凉和沧桑,兰姆往往在写作中用对比、比喻、引用、反语来强化这种“泪与笑”的效果。兰姆以可笑的、自嘲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这位文学大师“只因物喜,不为己悲”,将生活的艰辛吞入腹中,写出快乐的文章。以豁达、宽容的态度和同情之心来对待人生,这种才智和胸襟,感人至深,令人叹惋。下面我们在《伊利亚随笔》一些具体的名篇中来体会。

在他的随笔《扫烟囱小孩礼赞》中,他“怀着一片同情的眷念”,记述了那些“在岁末的清晨,在那砭人肌肤的寒气里……高踞在烟囱顶端,以此为小小讲坛,向人类进行一场坚忍不拔的说教”的扫烟囱小孩。“对这些小不点儿——这些满身污垢的小人儿——这些外表乌黑但心地纯洁的孩子们——对他们我总是心生怜爱之情。”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其实兰姆幼年时家境贫寒,少年时便迫于家庭经济的压力而去公司求职谋生,供养家人,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的经历。这些经历,只是让兰姆更加同情起这些年幼的孩子们来。兰姆的同情心还表现在后面的一个情景之中。“去年冬天,我像平常一样匆忙在切普塞街上往西走,脚下一滑摔了个仰面朝天。”当他忍着疼痛和羞愧爬起来的时候,却发现“一个扫烟囱的小孩正淘气地看着我笑。”“这一滑稽的景象让他笑出了眼泪,附着在可怜的布满血丝的眼角;他的眼睛由于哭得太多加上烟熏变得通红,可总是闪着苦中作乐的快乐的光芒……”而“我生性腼腆,最怕别人当众嘲笑。那些市井之徒没见过世面,看到一位绅士不小心摔跤或是长袜上有污渍就喋喋不休、乐个没完,最令我反感。”而此刻在兰姆看来,若不是考虑到有损绅士风度,他真的愿意再次跌倒,做上一整天的笑柄,只为让这个扫烟囱的小男孩开怀一笑。这是怎样一种宽容和深沉之爱啊!

在他的另一篇散文《闲话读书》中,兰姆以伊利亚的口吻在这篇随笔中谈论了他对读书的种种看法,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兰姆自幼便好读书,因为父亲是法院执事索尔特的家仆,索尔特家藏书任他广泛浏览。后来进入督慈幼学校,成绩斐然,但因为口吃,无缘剑桥大学。兰姆一生博览群书,研究涉及艺术的各个领域。他是当时英国著名的莎剧评论家,一位不错的绘画评论家、书信作家。他与姐姐玛利合写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至今仍是全世界儿童喜爱的读物。渊博的学识在散文中厚积薄发的结果首先是思维灵动,迂回曲折,变幻多端。在他的另一篇随笔《牛津度假记》中,他有过这样的描述,“在校园里我可以充一充上流人,当一当大学生。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早年被剥夺掉在高等学府里娱情怡性的精神养料的人,在这所或那所大学里消磨一两周闲暇的时光是再愉快不过的事情。”接着他又写道:“我一本正经地给自己授予了硕士学位,说实在话,跟那种体面人物相比,我也差不多可以乱真。”虽然年幼失学,无缘大学,但却依然能以此幽默的口吻谈论人生中的遗憾。

《梦中儿女》是兰姆脍炙人口的另一篇散文。尽管《梦中儿女》只是一篇充满生活情趣的虚构故事,但却是兰姆关于家庭生活与家庭关系中最能打动人心的篇章之一。文章由一句平平的“孩子们总是喜欢听有关长辈们孩提时代的故事,他们喜欢以此来想象素未谋面的叔公或老祖母。一天晚上,我的孩子们依偎在我身边,听我讲述他们老祖母菲尔德。”开始,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温馨的、洋溢着天伦之乐的图画里。《梦中儿女》把现实与虚幻、泪水和欢笑、哀怜和幽默完美结合,读来时而令人忍俊不禁,时而令人唏嘘感伤,在娓娓道来中写尽了兰姆作为一个命运多舛的单身汉对美好生活的回忆与憧憬。全篇故事中只有老祖母的故事是真实的,约翰伯伯的故事半是虚构、半是真实,而两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和孩子们的妈妈是完全虚构的,因为他终身未婚。20岁时,他遭到失恋的打击,精神曾经一度失常,在精神病院住了6周的时间,方得复原。尽管他曾两次坠入爱河,但都未能走入婚姻。他盼望有个家,他喜欢孩子,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为了照顾自己患精神病的姐姐,终身未娶,和姐姐相依为命。虽然后来他和姐姐曾领养孩子,希望能够将晚年生活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但后来这个希望也随着孩子的结婚嫁人而破灭。因此,这篇故事中的孩子只不过是兰姆的浪漫而温存的梦境幻想而已。然而,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对孩子们的倾心热爱,加上他高超的写作才华,使得孩子们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兰姆在如梦如幻温馨而又伤感的讲述中透出一种像“忧愁微笑”(林语堂,1993:129)的动人力量,我相信,这是一颗善良的心所发出的含泪微笑,也是兰姆的散文深深打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魅力之源。

5.结语

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散文家梁遇春先生如此评价兰姆的散文:阅读兰姆的散文“定能启迪心智,涵养性灵,活跃思想,丰富情感,振奋精神,增加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因为兰姆的散文是作者的独白,我们虽然不一定能将作品和作家等同联系起来,却能够在他的作品中体会经历苦涩生活后,却依然达观的兰姆。他以宽广的胸怀和善良的心来面对苦难的生活,以美好诙谐的散文来打动世人。

参考文献

安妮特·T·鲁宾斯坦.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8.

查尔斯·兰姆.伊利亚随笔选[M].刘炳善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林语堂.八十自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129.

叔本华思想随笔范文第10篇

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们这一代人一出生,就有饥饿等着了。可是有一样东西缓解了我的饥饿感,那就是听姐姐给我轻声诵读她喜欢的书了。听着听着便把什么都忘了,包括恼人的饥饿感。许多年后读刘半农先生的《饿》,特别感动,觉得那个坐在门槛上“把一个手指头放在口中咬的孩子”就是我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姐姐读《闪闪的红星》,老期待着,漫山红遍的时候一切都好了。慢慢地我开始偷偷看姐姐看过的书,比如《剑》,写抗美援朝的,后来才知道作者是杨佩瑾。但印象没有《闪闪的红星》深,也许是因为一个写的是孩子,一个写的是大人的缘故吧。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姐姐没有时间读给我听我就自己看。七十年代初邻村建起了纸浆厂,整车的书从城里拉到了村里,什么书都有,只要你愿意看。姐姐淘回来很多书,有《小二黑结婚》《林海雪原》《欧阳海之歌》《新儿女英雄传》《星火燎原》等,有的我看了,有的我一直未看。徐中玉先生的《写作和语言》及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十年代版的《中国文学史》第一册、第三册,这几册书我一直保存至今。

那时候还小,基本逮住什么读什么。读到更多的书是我十几岁以后的事了,一次随大人走亲戚,大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见我无事可干,亲戚打开一个加锁的木箱子,哇,里面全是书!有整摞的杂志,有全套的《文艺学习》、全套的《星星诗刊》,我就在那时候看到钱谷融先生的《文学是人学》,后来杂志还给亲戚了,这篇文章却被我偷偷裁下来。还有多位作家谈写作的书,书名叫《作家谈创作》,中青社1955年版的,收录的是丁玲、老舍、周立波等二十余位作家的创作谈,他们的作品是怎么创作出来的,我总算多多少少明白了一些。

一踏进大学的门,没有书读的l境就算结束了。除了上课,我就泡图书馆,一两天一本书,一本书看枯燥了,就换另一本。八十年代初,美学大兴,凡美学的讲座我都听,朱光潜、蔡仪、王朝闻等人的书也看,还购买了克罗齐的书与黑格尔的书及《西方美学史》《当代西方美学》。特喜欢克罗齐的《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先生翻译的。这两本书在我案头放了好多年。其次看的最多的就是诗歌了。那时候朦胧诗方兴,我在中学写过一首诗的,只一首,只一首就“轰动”了。诗名叫《啊朋友,你可知道她为什么生气》,内容是虚拟的,主人公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因为太美,好多人对她嫉妒得不得了,得不到周围人的理解。语文老师讲评的时候用四川话给全班同学朗读了一遍,引得同学们满堂大笑。我当时发誓不再写诗歌了,文学社成立了,同学们纵容,我又对诗歌蠢蠢欲动了。什么郭小川的,艾青的,蔡其矫的,包括田间、贺敬之、柯灵的,包括马雅可夫斯基、歌德、海涅、拜伦、雪莱、惠特曼、聂鲁达的。最喜欢的是聂鲁达,他的《马楚比楚高峰》,读后内心特别震撼。另外要提的就是流沙河先生编著的《台湾诗人十二家》,十二位台湾诗人都堪称意象大师,这一点给我印象很深。读到更多国外的诗应该是大学毕业以后了,在赵毅衡先生编译的《美国现代诗选》里,我第一次接触到艾略特、庞德、斯蒂文斯、罗杰斯、肯明斯的诗。

大概九十年代初,我与诗歌的缘分就基本结束了,没有人强迫它结束。我开始研究新儒家,就读了梁漱溟、熊十力、贺麟、冯友兰、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钱穆及杜维明、成中英、余英时等的不少论著。我还系统地看了“二十四史”,就是在读“二十四史”时与明代大诗人李梦阳相遇了。李的作品要读,与他有关的人的作品也要读,包括李的门人、弟子、诗友、师友,乃至敌人。还得上溯三代,下溯三代。《一统志》《明实录》阅读量特别大。都是典藏书,复印受限制,我就手抄,直接成果是《李梦阳年谱》,那是李梦阳在国内的第一个年谱。

九十年代后期,我又开始重操旧业了,写随笔,也写散文。自第一本散文集出来后,写作的第一个困难期来临了。不能写,那就好好读,脱开写作读。西方的思想家包括哲学家的著作可以说都接触了,最受益的是尼采、本雅明、巴特、福柯、荣格、德里达、拉康等哲学大师与方法论大师及乔伊斯、贝克特、西蒙、格里耶、卡夫卡、伍尔夫等文学大师。基本方法还是我搞明人研究的方法,上溯三代,下溯三代。看尼采,不能不看叔本华。尼采亲口说过:“在莱比锡期间,他偶然地在一个旧书摊上购得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欣喜若狂,每日凌晨2点上床,6时起床,沉浸在这本书中,心中充满神经质的激动。”后来他回忆说,当时他正孤立无助地经历着某些痛苦的体验,几乎濒于绝望,而叔本华的书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现了世界、人生和他的心境。觉得叔本华好像专门为他写了这本书一样。看卡夫卡你得看克尔凯郭尔吧,看海德格尔你得看萨特吧,看波德莱尔你得看本雅明吧,看贝克特必须看乔伊斯吧,看贝克特顺带连法国新小说也看了。

只要你读书真的上溯三代、下溯三代了,总有读不完的书。这个大师方方读罢,那个大师早在等你读了。所以我在一个访谈里说,我不仅是艾略特、庞德、斯蒂文斯、罗杰斯、肯明斯诗歌的最大受益者,又是乔伊斯、贝克特、西蒙、格里耶、卡夫卡、伍尔夫小说的最大受益者,还是尼采、本雅明、巴特、福柯、荣格、德里达、拉康等哲学大师也可以说是方法论大师的受益者。在他们的启示下我解决了我文字的结构问题,也解决了我文字的叙述问题。关于西方的东西我最用心最醉心的,一是哲学典籍,第二是艺术,第三才是文学典籍。三者本身是互相勾连的,我的体会是,看一个看不出有多少用处,看三个就体会到它的大用处了。

这里我想告诉年轻朋友们的是,阅读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我们读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始终保持对阅读的恒久新鲜与恒久渴望。

作家小档案

杨永康 著名散文家,鲁迅文学院第22届中青年高级研讨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甘肃作家协会理事、甘肃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甘肃文学院荣誉作家、甘肃省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宁夏《黄河文学》中国当代知名散文家新作展栏目特邀主持、广东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给同学们的一句话:文学的独特性无可替代。

上一篇:小学教育随笔范文 下一篇:爱默生随笔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