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题范文

时间:2023-03-15 10:10:50

小学奥数题

小学奥数题范文第1篇

1 裂项抵消法

裂项抵消法就是用数学算式中的一部分分数拆散互相抵消,从而使计算简化。如:

计算:213-712+920-1130+1342-1556。

因为712=13+14,920=14+15,1130=15+16,1342=16+17,1556=17+18。所以我们可以用裂项抵消法进行计算。

解:213-712+920-1130+1342-1556

=213-(13+14 )+(14+15)-(15+16)+(16+17)-(17+18)

=213-13-14+14+15-15-16+16+17-17-18

=2-18

=178。

2 同一相约法

同一相约法就是用数学算式分子中的每两个数相加和得同一结果,再与分母进行约分,从而使计算简化。如:

计算:1+2+3+4+5+6+5+4+3+2+1666666*666666。

这道题直接计算分子的和与分母的积是比较复杂的,只有找到分子与分母公

有的约数,通过约分才能使计算简便。分子中1+5=2+4=3+3=6。

解:1+2+3+4+5+6+5+4+3+2+1666666*666666

=(1+5)+(1+5)+(2+4)+(2+4)+(3+3)+6666666*666666

=6*6666666*666666

=1*1111111*111111

=112345654321。

3 借来还去法

借来还去法就是有时为了计算方便,先要借用一个数求和,最后又要减(还)

掉这个借来的数。如:

计算:1+12+14+18+116+132+164。

这道题如果用通分计算显得很复杂,因而我们可以先借一个164,两个164相加等于132,两个132相加等于116,两个116相加等于18,两个18相加等于14,两个14相加等于12,两个12相加等于1,两个1相加等于2,最后用2减去(还)164即可。

解:(1+12+14+18+116+132+164+164)-164

=2-164 =16364。

4 错位相减法

先观察数字,如果后面数字和前面数字存在倍数关系,可以把原式看作一个整体,先乘倍数,再减去原式。如:

计算:

11128+2164+4132+8116+1618+3214+6412。

通过观察,相邻的两个数,后面的数字是前面的数字的两倍。可用此方法解答。

解:设

S=11128+2164+4132+8116+1618+3214+6412(1)

将上式两边都乘2可得:

2S=2164+4132+8116+1618+3214+6412+129(2)

用(2)式的两边减去(1)式的两边,得:

S=129-11128

所以原式=129-11128=127127128。

5 加数相约法

在一个数学算式中,为了使计算简便,让分子分母能约分,可以使分子或分母相加同一个数。如:

计算: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

通过观察,分子中,如果每个数均加1,那么就与分母完全相同,这样就使计算简便。

解: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

=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

8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

=1-83986+3986+3986+3986

=1-11993

=19921993。

小学奥数题范文第2篇

这项原本起源于中学生的数学竞赛,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素养,因此在中学生中开展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不知从何时起,“奥数”和小学升学搭上了关系,现在有很多小学生正在对此趋之若鹜。提起“奥数”,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繁”、“难”、“偏”、“深”等字眼。由于它本身大大高于教材难度,因此能够真正在“奥数”上取得成就的孩子屈指可数,更多的孩子为了择校花了大量时间在“奥数”补习上,却没有太多收获,特别是小学生极容易造成厌学情绪。而且,由于出题者片面追求难度,导致很多小学“奥数”题需要初中乃至高中的知识才能解答,甚至有些题让家长们也苦思无解。因此,社会对“奥数”杀声一片,认为“奥数”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但是,是不是“奥数”本身就该背负上“应试教育”的骂名?是不是“奥数”都是一些毫无意义的题目,对于孩子的数学思维没有一点价值呢?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判“奥数”死刑前,我们审慎地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奥数”其实也与小学教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对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有一定的价值。就苏教版教材而言,单元练习中的“思考题”“找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内容中就包含了“奥数”方面的知识,比如涉及到“速算”“植树问题”“排列与组合”“逆推法”“抽屉原理”等,不过难度上有所降低,只是初步涉及与应用,姑且称之为“类奥数”问题。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往往教到这些内容时,学生们感觉比较吃力,内容难以理解。遇到这类问题,少数学过“奥数”的孩子往往能够较快得到答案,但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学此类问题,要找到它们的融通之处,把握数学思维的内涵,使两者相得益彰,孩子们就能成为“奥数”的受益者,而不是受害者。

下面以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找规律”为例,谈一谈如何适度把握课本中的“类奥数”问题的教学,有效发挥其教育价值。

一、经历探究过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间隔现象的规律”(如图1)。也就是奥数中的“植树问题”。间隔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间隔现象的要素不多,规律比较浅显,适宜四年级学生探究。“找规律”的教学要点是“找”,让学生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从变化中寻找不变,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本课关键点所在。因此教师的教学至少要达到三个层次:(1)观察若干个具体现象,体会它们的相同特点,初步感受间隔规律;(2)摆学具,体会规律的必然性;(3)带着初步认识的规律重返生活,拓展思维。

基于以上考虑,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在复杂的情境图中发现夹子与手帕、小兔与蘑菇、木桩与篱笆这些相关事物都具有“一个隔着一个排列,并且两端物体相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数出各相关事物的数量,从而发现“排在两端的事物总比中间的事物多1”这一现象。学生此时已经形成对规律的初步感受,接下来可通过进一步的活动验证其广泛适用性。如摆一摆或者画一画(两个圆中间夹一个三角形),看看三角形的个数与圆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这里可以适度进行变式,隐去中间物体,感受物体与间隔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存在这种规律的现象。经历这样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验证过程,学生便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一间隔排列”规律的基本模型。

这样的数学化过程,也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思维得到有效提升。

二、淡化公式记忆,注重数学思想

“奥数”中的植树问题通常会将规律以三道等式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即:(1)两端都种:物体数=间隔数+1。(2)一端种一端不种:物体数=间隔数。(3)两端都不种:物体数=间隔数-1。甚至要求学生记忆,在今后解题时直接套用公式,达到表面的快速、高效。有时,我们在听课中也看到有的老师特别热衷于此,认为这3个公式一出,便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看似是走了捷径,其实却摒弃了学习数学的核心价值。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获得所必须的知识,关键是理解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解决问题。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死记硬背并不能形成良好的数学能力,那又何谈活学活用呢?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应急于总结解题公式,而应该以追求规律本身的数学思想为根本。苏教版教材第49页第3题和第4题(如图2)其实是“植树问题”的两种不同情况,教材希望学生对两题进行对比,体会前者是不封闭的情形,后者是封闭情形,两者间隔物体个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有所不同。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为了突破教学的难点,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明白,无论哪种排列方式,其本质依然是符合一一间隔排列规律的。“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其实暗含着“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时,这两种物体的个数一样多;当两种物体不一一对应时,这两种物体不一样多。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孩子发现、体会并运用这样的数学思想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套用公式来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符号代替树木,分别表示出两种不同的情况(如图3)。从(1)到(3)教师可以做一个排列的渐变。学生通过观察鲜明形象的示意图,感受到当三角形和圆没有首尾相接时,三角形比圆多一个;当两者围成一个封闭图形时,又加入了一个圆,三角形和圆的个数应当是相等的。这样借助具体形象理解题意,可以发展学生的符号化思想,使学生的思考由形象上升到抽象,由特殊上升到一般。

当然,也不是说不可以总结公式,而是应当在学生充分理解、有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之后再让学生自主地去总结。此时,我们不妨借鉴“奥数”中关于植树问题的归纳和总结,图文并茂地展示给学生(如图4)。

数学的学习应当是充满理解性的,绝不是公式的堆积。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既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消化吸收,还要重视对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领会把握,数学思想方法是交融在知识中的,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三、把握学生的起点,适度引进有价值的“奥数”题

好的题目,不仅不会损伤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反而能够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望,获得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作为老师,既然和学生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奥数”打交道,那么不妨做个有心人,筛选出符合他们认知基础且“跳一跳,摘到桃”的题目提供给学生,为我们日常教学增加营养。在教学“找规律”这个单元时,可以引入一些与本单元数学内涵相同的“奥数”题以增加相应的变式练习。如:

(1)“爬楼梯”——小明爬楼梯,每上一层要走12级台阶,一级台阶需走2秒,小明从一楼走到四楼共要多少时间?

(2)“锯木头”——有3根木料,打算把每根锯成3段,每锯开一处,需用3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时间?

(3)“敲钟”——有一个挂钟,每小时敲一次钟,几点敲几下,钟敲6下,5秒钟敲完,钟敲12下,几秒钟敲完?

……

这些题目虽然是经典的“奥数”习题,但和本课的内容连接紧密,并且融合了生活情境,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多元地促进其理解和建构数学模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奥数”固然有其弊端,但是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它在思维培养、解题训练方面的作用。教材中的“类奥数”问题恰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优质素材,教师应当重视其教学价值,把握住教学的度。这个度应当是重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建立数学模型,以简单的模型贯穿始终,从而帮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学会思考并解决复杂的问题。同时,作为一个智慧的教者,不应当因噎废食,而应巧妙地采用拿来主义,让“奥数”中的精华为我们常规教学添翼长腾飞之翅。

小学奥数题范文第3篇

小学阶段是人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对儿童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影响。学生应当作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要有积极性,儿童的求异性、广阔性和联想性是思维的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对学生的特性进行培养和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1 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是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攀学习和思考;例如:在:一年级《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义的依托,虽然是二年级小学生,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了上述练习。而后,教师又出不3=3+3+3+3+2,让学生思考、讨论能否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呢?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予以点拔,学生列出了3+3+3+3+3+2=3 X 5-1=3 X5-1=3 X 4+2=2 X 7......虽然课堂费时多,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利用“障碍性引入”、“冲突性引入”、“问题性引入”、“趣味性引入”等,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在学生不断地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他们一环接一环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间题。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学生列举了生活中见过的角,当提到端角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到底如何认识呢?我让学生带着这个“谜”学完了角的概念后,再来讨论认识端角的“角”可从几个方向来看,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获得新知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与深入探讨。

2 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一一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加乘之问都有内在的联系。如189-7可以连续减多少个?应要求学生变换角度思考。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看问题,使所学知识有所升华,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进行了求异性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顺向思维,而不习惯于逆向思维。在应用题教学中,在引异学生分析题意时,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推导出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十分注意在题目的设置上进行正逆向的变式训练。如:进行语一言叙述的变式训练,即让学生依据一句话改变叙述形式为几句话。逆向思维的变式训练则更为重要。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正逆向思维的对比训练,将有利于学生不囿于已有的思维定势。

3 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爪,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小学奥数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奥数;理性回归;小学生学习生活及心理;新课标

一、奥数现状

我们周围的小学奥数训练已经从素质教育扭曲到应试教育,疯狂的奥数热给整个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及心理造成一定不好的影响。已有数据表明奥数仅适合于大概5℅的人去学习,而在一些小学90%以上的五年级学生正在疯狂学奥数,低年级也有60%的学生补过奥数。家长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进名牌初中,接受最好的教育资源,纷纷把孩子送进奥数培训班,只为在择校时增添一些砝码。择校是一个双向选择行为,从学校的角度看,每所学校都需要优秀生源,以提高学校的声誉,随着小升初考试的取消,学校把奥数作为评选的门槛。当奥数作为择校的敲门砖时,奥数的学习就已经严重异化和变味了!奥数本身的价值在于锻炼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只有正确地看待奥数,适度的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数学人才,促进数学这门学科的创新发展!

奥数是心理、生理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学习的,过早的让小学生接触高中知识,让他们陷入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状态,只是加重学生身心负担。这不是对思维的训练,而是对童年的扼杀。现在不仅奥数低龄化而且全民化,已经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发展成民生问题。盲目强迫孩子上奥数班,使大多数小学生过早地背负学业负担,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奥数而抵触反感学校的数学教育。小学奥数调查小组针对小学奥数对小学生正常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以及哪一种数学训练题更适合小学生”等问题,展开了问卷调查和个案采访。接受调查的小学生大部分都正在学习小学奥数,或者曾接触过小学奥数。

因此他们对小学奥数是有切身感受的,他们基本上都会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认真完成问卷。还有一部分是网络问卷,我们团队在中国调查网了我们的问卷。最后我们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到了初步解决方案及对社会各界提出的建议和倡议。

二、调查结果分析

在我们的调查得到的数据中,喜欢数学的小学生大约有60%,而对奥数学习感觉麻木甚至讨厌奥数的小学生约占55%。这说明喜欢数学并不代表会喜欢奥数,这说明很多小学生其实对奥数不感兴趣,更谈不上学好奥数。在我们的数据中约有75%的小学生要花至少一小时学习奥数,这并不包括回家做作业的时间。其中58.7%的学生是被奥数挤占了玩乐时间,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有时会玩比会学更重要,在适当的游戏中他们可以拥有更多在童年应培养的素质但我们的家长却忽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喜欢奥数才能有动力去学好奥数。所以家长不应该强迫小学生去学习奥数,不能只是考虑到了奥数学好后就能够顺利地敲开名校的大门,还要考虑到奥数更深一层次的用处,比如奥数对扩展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发展数学等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学习奥数对学校数学学习的影响

有的小学生认为奥数对他们有一些帮助、数学成绩有所上升。但更多的小学生学习奥数后数学成绩没有明显地提高,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奥数对于学校数学学习不但没有帮助,反而有害处。在心理上,很多小学生学过奥数后对数学更加麻木,甚至更加厌烦。只有很少一部分变得喜欢数学。对于小学生为什么学习奥数后数学成绩没有提高,我们认为很大一部分小学生并不适合学习奥数,他们并不能接受奥数中的一些思维方式和解题思路。从调查可以看出小学生面对奥数题更喜欢趣味题,也就是说大部分小学生喜欢探索数学当中趣味和秘,并不喜欢一味的难题。由于在问卷中我们不要求受调查者解答数学题目,我们只需要测测他们对不同题的第一感受和本能反应,不料77%的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趣味题。小学生对奥数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反感,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带含有一些故事情节的题目,一些可以激发兴趣的数学题目。

四、奥数的真正内涵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下面有几种小学生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尤其是在学习小学奥数时运用广泛。

(一)直观的数学思想

直观的数学思想就是解奥数题时,如果能合理的、科学的、巧妙的利用具体的定理、公式将奥数问题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可使同学们容易搞清数量关系,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解题。

(二)符号思想

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的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在小学奥数中,体现最突出的就是方程的思想。

(三)假设思想

假设思想是一种常用的推测性的数学思考方法。利用这种思想可以解一些填空题、判断题和应用题。如果题目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无从下手,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最后找到正确答案。

(四)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是数学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把甲问题的求解,化归为乙问题的求解,然后通过乙问题的解反向去获得甲问题的解。

(五)枚举的思想

枚举的思想在小学奥数中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在进行归纳推理时,如果逐个考察了某类事件的所有可能情况,从而得出一般结论,那么这个结论就是可靠的,这种方法叫做枚举法。

(六)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是充分利用“形”把一定的数量关系形象地表示出来。即通过作一些如线段图、树形图、长方形面积图或集合图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量关系,使问题简明直观。

奥数能够培训同学们主动探究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样的学生在以后的各个方面都会很优秀。由于社会上不理性的奥数热潮,在奥数教育中思维的培养和方法的训练只是变成了机械的做题,背记方法。以及学校间的恶性变相竞争,使得奥数被“妖魔化”。

五、采访案例:“灼烫”的小学奥数,“烫伤"了小学生的心

经过多日的问卷调查和个案采访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小学奥数热对大部分孩子生活,学习,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专门采访了几位家长。有位姓连的阿姨谈了很多她自己的看法,现在的小升初数学卷子里就有很多奥数题,很多小学生为了考进一个重点初中被逼去学。“有一天去接孩子,顺便捎上邻居家的孩子小白,对他说:“明天周六,你们终于可以睡懒觉了!” 小白一下子哭起来,最后才得知,原来孩子的妈妈给孩子报了两个奥数班,双休日排得满满的,孩子的负担太大,正常的小孩子每天休息8-9小时对他们来说就是妄想 ,学校的作业本来很多,再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无疑是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和快乐童年。我们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看得“长远”,他们只是觉得孩子考上好的初中就会有一个好的前途。我就不这么看,我的孩子数学学的挺好的,但我们没叫他报奥数班,我征求完他的意见,就给他买了趣味数学题让他看,自学一些奥数,练练数学思维,孩子很轻松,而且效果很好!”说着她笑得很开心。

部分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报班学奥数,主要是她妈妈要求,理由是“不学奥数就别想考进重点初中”,小学生只能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下屈服。70%-80%的小学生根本就不喜欢奥数,而且报班也听不懂,他们整天抱着一种痛苦甚至厌恶的情绪去学习奥数。发问卷时,好多小学生一听是奥数,投来厌恶的眼神,他们显得很烦,“我不喜欢,我妈偏要我报,我讨厌奥数!”当时小学生的眼里流漏出一种被控制的无奈和强烈地呼救。

奥数真正的价值被埋没了,所谓的锻炼思维,启发智慧却带来的却更多是迷惑,痛苦和惶恐,这种灼烫的奥数热已经烫伤了好多小学生的幼小的心灵, 面对小学生的惶恐,父母如何理性判断小学生的真正需求?面对学生迷茫的眼神,老师该如何正确“授业解惑”而不是简单“授之句读”?面对一阵高过一阵的奥数热,教育部门的改革怎样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我们调查小组,分析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六、关于给奥数降温的建议

第一,对于家长,面对年幼的孩子,在为他们“好”的同时,请不要忘了征询孩子的意见。请理性分析你所做的努力是否真的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也可以慢慢教会他们如何面对问题、思考问题;但您的孩子在小学奥数的学习中收效甚微时,请停止您对他的的奥数培养,这不仅浪费了他获取其它能力的时间,也磨灭会消磨他对数学的兴趣;如果想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可以询问老师寻找一些适合小学生的趣味数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培养数学思维也可以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第二,对于老师,现在的教学要求启发式教育,引导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育者,应该多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用心解决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帮助他们快乐地生活和学习;而不是去推荐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学习奥数。一位合格的小学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在6-12岁心理发展特点:直观动作思维到形象具体思维再到逻辑思维的思维水平的过程,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让更多的小学生走适合他们年龄的学习和认知道路。

第三,对于社会,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有责任去积极主动地对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提出建议促进奥数教育的改革。当然首先应该是理性地面对奥数热,而不是被动地被媒体舆论所左右;也不是在奥数热潮初期盲目跟风,在报道之后又一味批判,没有理性看到奥数价值,也没有认识到如何正确学习奥数;而是能在舆论面前保持理性,正确判断奥数热,是为了身边的小学生,也是为了社会的将来。

第四,对于相关政策,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许多政策,是否可以保持有效还有待观察,即使明令禁止奥数加分也不能彻底平息奥数的疯狂热潮,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升学体系来取代奥数在升学选拔优势生源地地位,即使没有奥数还有奥英等其他类别的竞赛。如何制定一套符合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公平的教育制度,让小学生能在享受快乐童年的同时还可以使基础文化知识得到发展和训练,这是一项甚至有慎的艰巨的任务,虽不能一蹴而就,但我们相信它一步步前进。

当然面对那些不合法的奥数补习班应该采取更加严厉的惩治手段,但作为家长是不会那么做的,他们只希望自己的小学生能学有所成,而小学生又没有这个能力去举报。所以政府应该寻求有效的监督群体去惊醒奥数的迷蒙,理性地宣传以唤醒家长,同时完善小学生的监督举报措施,加强他们防范意识,这些都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努力。简单关闭奥数补习班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奥数有它存在的价值,而且这本身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我们全体社会成员一起携手为灼烫的奥数降降温,使奥数教育重回正确轨道,绽放属于奥林匹克数学的魅力和光辉!

【参考文献】

[1]赵二鹏.浅谈小学奥数中的数学思想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0,(02).

[2]郑昌荣.小学奥数卸下镣铐跳舞[J].华章,2007,(11).

[3]周继光.小学奥数热过了头[J].教师预览,2004,(4).

[4]高丛林.小学奥数的教育价值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09,(20).

[5]石常秀.奥数热现象背后的心理学意义[J].当代教育论坛,2005,(24).

[6]承瑛.被妖魔化的小学奥数[J].内蒙古教育,2007,(06).

[7]李叶风.小学奥数热的冷思考[J].教育探索,2009,(11).

[8]易南轩.数学美拾趣[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9]朱月龙.心理学改变你的生活[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小学奥数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奥数 紧箍咒 小学生

奥数是一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建议设立的国际大赛,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组织学生参加,但只限于高中生和数、理、化、生、信息技术5个学科。小学和初中从未搞过类似的比赛,现在小学生们学的所谓奥数实际上与奥赛的内容差异很大,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奥数的内容体系。奥数热的成风实际上是打着奥数的牌子搞应试教育。更为可悲的是昧着良心为自己赚黑心钱,不少学生也在奥数热中无法及时调整心态,一旦遇到挫折就受不了,有的甚至走向极端。

本人就我市小学生学习奥数热及市场上出现的奥数教材存在的种种问题,发表如下几种看法以飨读者,供参考。

一、学奥数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大家都去学

学奥数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大家都去学,奥数其实是适合尖子学生读的,不应该被大面积铺开,否则只会加重学生负担。因为奥数比数学教学大纲要难得多,因此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管他们处于什么年龄阶段,都不适合去读,因为这只会让他们感到难上加难。但是对那些对数学有兴趣并且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学奥数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这可以给予他们一个提高的机会。在学生中约有3%的人智力超群,对这些尖子学生来说,可以引导他们去向一些有趣而又有难度的问题进行挑战。但是对其他学生来说,就完全没有必要强迫他们去学习奥数,学习奥数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最好在初中学习平面几何开始为好。我在数学奥林匹克小冠军书上看到几道三年级水平测试题目,要求学生按规律填空:1, 3, 6, 10, ( ), 21, 28, 36, ( ).其实,这几道填空题涉及到高中有关等差数列的知识,虽然三年级学生凭观察、猜测也能填出来,但其体现的数学知识点他们是很难理解的。孩子抽象思维的发育有一个年龄的起步期,过早地被唤醒并不是件好事情,现在有许多在数学上并没有什么天赋的孩子就是被过早地拔高了。

二、奥数书上怪题、难题、“毒题”多

在小学奥数书上有这么一道题: 有6个人都生于4月11日,都属猴,某年他们岁数的连乘积为17597125,这年他们岁数之和是多少?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本科生无解。求教一理工名校硕士,他智商高达140分,仅0.5%人群能及,却也费了好些时间才解出。就是这道题,在那些铺天盖地的小学奥数培训班里,被用来折腾大批年仅10岁左右的普通小学生。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专家怒斥:奥数是数学里的杂技,对小学生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有人借以在孩子身上赚钱!用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来衡量的话,奥数题都属于偏、难、怪题、毒题,严重违背课改精神,有很多内容其实是建国以来多次课改被删掉的内容,对孩子学习数学并无实际益处。奥数是数学里的杂技,是极端重思维轻技能的“旁门左道”,有点像脑筋急转弯,偶尔玩玩是可以的,开拓一下思路,但如果成天钻这个,那就是在钻牛角尖,只对偏才、怪才有意义,而对于大量的普通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盲目从众钻奥数,非但连边都摸不上,还有可能钻出神经病,还会误了孩子,因为让孩子钻那些连大人都觉得困难的难题,会让孩子总处于失败的心理中,长此以往,学习的积极性会严重受挫。

三、反复失败伤害小学生自尊心

某校10岁女孩参加奥校考试结束后哭了,因为她估计自己只能考30分,这和她从小学一年级起每次奥数考试的成绩差不多,她非常沮丧,特别是看到“陪读”三年的妈妈也流泪时,她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人”。 中国社会调查所研究员何华彪指出,强迫数理逻辑智能不强的孩子学奥数,会破坏他们正常的思维,导致心理问题。何华彪近年来专门从事儿童学习和问题青少年矫治教育的研究,他发现问题青少年大多存在偏激、钻牛角尖等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源于不断的心理暗示,比如“你不行”、“你应该可以做好的”、“你不这样将来怎么办”,这些看似合理的暗示却给青少年心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到:“今天又攻了一天奥数,好累啊……四道题我只会做一道,唉!这样日复一日,人生多少烦恼!”。妈妈以为儿子的日记只是小孩子的夸张。孩子心里的苦,其实许多父母并不理解。如果反复的失败会伤害儿童自尊心,继而产生自卑心理,我们如过分强调容易拔苗助长将孩子引入歧途。造成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思维的发育奥数热,正反映了众多家长和学生现阶段不成熟的教育消费心态。这也是全社会的通病。

四、奥数热,”烧”遍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周六早9时至11时,参加奥数学习;下午13时至15时,在班里进行奥数试题培训;周日早9时至11时,参加奥数习题练习;下午13时至15时,教师讲解奥数试题……”这是家住我市某小区一个10岁的小同学双休日的“课程安排”。当别的小朋友都在开开心心地迎接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当许多同学都在父母的带领下在公园尽情玩乐的时候,这位小同学却时时刻刻在面对着纷繁的奥数试题。在我市众多小学生中,像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奥数和英语、琴棋书画等许多特长培训一样,成为孩子们休息日必不可少的“加码”内容。据我了解到,如今在我市小学教育圈里,奥数算得上是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我对我们市某个小学四年级做过调查。结果是67%的小学生表示曾经参加过奥数学习,其中36%的学生表示目前仍在坚持学习奥数。奥数,如今俨然成了小学生的“必修课”。因为试卷上的‘拔高题’他们都不会做”。据了解,在一些小学的数学考试中,试卷最后经常有那么几道所谓的“附加题”、“拔高题”,其中绝大多数是奥数题。这位家长透露,奥数班多是由各学校的数学老师亲自讲课,这其中的学问是不言而喻的。根据我市如今奥数热的现象,本人认为存在如下四大误区,奥数持续热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小升初时,名校看重奥数成绩,由于小升初一律取消考试,挑选学生主要是靠素质教育报告单和各种获奖情况,奥数上如果能占点优势无疑就多了一项砝码;二是部分社会办学的辅导班借机炒作,让家长不明就里;三是家长的从众心理,其实多数家长对奥数并不了解,也不管孩子是否对奥数有兴趣,但一交流发现人家孩子都上了奥数班,生怕自己孩子漏掉了,就一味跟风把孩子送到奥数班;四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总希望孩子能多学点东西,为今后竞争多加点砝码。

小学奥数题范文第6篇

奥数是一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建议设立的国际大赛,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组织学生参加,但只限于高中生和数、理、化、生、信息技术5个学科。小学和初中从未搞过类似的比赛,现在小学生们学的所谓奥数实际上与奥赛的内容差异很大,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奥数的内容体系。奥数热的成风实际上是打着奥数的牌子搞应试教育。更为可悲的是昧着良心为自己赚黑心钱,不少学生也在奥数热中无法及时调整心态,一旦遇到挫折就受不了,有的甚至走向极端。本人就我县小学生学习奥数热及县场上出现的奥数教材存在的种种问题,发表如下几种看法以飨读者,供参考。

一、学奥数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大家都去学

学奥数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大家都去学,奥数其实是适合尖子学生读的,不应该被大面积铺开,否则只会加重学生负担。因为奥数比数学教学大纲要难得多,因此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管他们处于什么年龄阶段,都不适合去读,因为这只会让他们感到难上加难。但是对那些对数学有兴趣并且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学奥数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这可以给予他们一个提高的机会。在学生中约有3%的人智力超群,对这些尖子学生来说,可以引导他们去向一些有趣而又有难度的问题进行挑战。但是对其他学生来说,就完全没有必要强迫他们去学习奥数,学习奥数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最好在初中学习平面几何开始为好。我在数学奥林匹克小冠军书上看到几道三年级水平测试题目,要求学生按规律填空:1, 3, 6, 10, ( ), 21, 28, 36, ( ).其实,这几道填空题涉及到高中有关等差数列的知识,虽然三年级学生凭观察、猜测也能填出来,但其体现的数学知识点他们是很难理解的。孩子抽象思维的发育有一个年龄的起步期,过早地被唤醒并不是件好事情,现在有许多在数学上并没有什么天赋的孩子就是被过早地拔高了。

二、奥数书上怪题、难题、“毒题”多

在小学奥数书上有这么一道题: 有6个人都生于4月11日,都属猴,某年他们岁数的连乘积为17597125,这年他们岁数之和是多少?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本科生无解。求教一理工名校硕士,他智商高达140分,仅0.5%人群能及,却也费了好些时间才解出。就是这道题,在那些铺天盖地的小学奥数培训班里,被用来折腾大批年仅10岁左右的普通小学生。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专家怒斥:奥数是数学里的杂技,对小学生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有人借以在孩子身上赚钱!用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来衡量的话,奥数题都属于偏、难、怪题、毒题,严重违背课改精神,有很多内容其实是建国以来多次课改被删掉的内容,对孩子学习数学并无实际益处。奥数是数学里的杂技,是极端重思维轻技能的“旁门左道”,有点像脑筋急转弯,偶尔玩玩是可以的,开拓一下思路,但如果成天钻这个,那就是在钻牛角尖,只对偏才、怪才有意义,而对于大量的普通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盲目从众钻奥数,非但连边都摸不上,还有可能钻出神经病,还会误了孩子,因为让孩子钻那些连大人都觉得困难的难题,会让孩子总处于失败的心理中,长此以往,学习的积极性会严重受挫。

三、反复失败伤害小学生自尊心

广州县某校10岁女孩区晴在广州县奥校考试结束后哭了,因为她估计自己只能考30分,这和她从小学一年级起每次奥数考试的成绩差不多,她非常沮丧,特别是看到“陪读”三年的妈妈也流泪时,她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人”。 中国社会调查所研究员何华彪指出,强迫数理逻辑智能不强的孩子学奥数,会破坏他们正常的思维,导致心理问题。何华彪近年来专门从事儿童学习和问题青少年矫治教育的研究,他发现问题青少年大多存在偏激、钻牛角尖等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源于不断的心理暗示,比如“你不行”、“你应该可以做好的”、“你不这样将来怎么办”,这些看似合理的暗示却给青少年心理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四年级的陈昭庆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到:“今天又攻了一天奥数,好累啊……四道题我只会做一道,唉!这样日复一日,人生多少烦恼!”陈妈妈以为儿子的日记只是小孩子的夸张。孩子心里的苦,其实许多父母并不理解。如果反复的失败会伤害儿童自尊心,继而产生自卑心理,我们如过分强调容易拔苗助长将孩子引入歧途。造成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思维的发育奥数热,正反映了众多家长和学生现阶段不成熟的教育消费心态。这也是全社会的通病。

四、奥数热,”烧”遍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周六早9时至11时,参加奥数学习;下午13时至15时,在班里进行奥数试题培训;周日早9时至11时,参加奥数习题练习;下午13时至15时,教师讲解奥数试题……”这是家住我县某小区10岁的王国小同学双休日的“课程安排”。当别的小朋友都在开开心心地迎接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当许多同学都在父母的带领下在公园尽情玩乐的时候,小王国却时时刻刻在面对着纷繁的奥数试题。在我县众多小学生中,像小王国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奥数和英语、琴棋书画等许多特长培训一样,成为孩子们休息日必不可少的“加码”内容。据我了解到,如今在我县小学教育圈里,奥数算得上是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我对我们县某个小学四年级七班做过调查,结果是67%的小学生表示曾经参加过奥数学习,其中36%的学生表示目前仍在坚持学习奥数。奥数,如今俨然成了小学生的“必修课”。因为试卷上的‘拔高题’他们都不会做。”据了解,在一些小学的数学考试中,试卷最后经常有那么几道所谓的“附加题”、“拔高题”,其中绝大多数是奥数题。这位家长透露,奥数班多是由各学校的数学老师亲自讲课,这其中的学问是不言而喻的。

根据我县如今奥数热的现象,本人认为存在如下四大误区奥数持续热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小升初时,名校看重奥数成绩,由于小升初一律取消考试,挑选学生主要是靠素质教育报告单和各种获奖情况,奥数上如果能占点优势无疑就多了一项砝码;二是部分社会办学的辅导班借机炒作,让家长不明就里;三是家长的从众心理,其实多数家长对奥数并不了解,也不管孩子是否对奥数有兴趣,但一交流发现人家孩子都上了奥数班,生怕自己孩子漏掉了,就一味跟风把孩子送到奥数班;四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总希望孩子能多学点东西,为今后竞争多加点砝码。

小学奥数题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小学生;奥数;数学思维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以数学为内容,以高中生为对象,是国际公认水平最高的数学竞赛. 我国从1956年开始组织中学生参加竞赛,但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的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反复强调:严禁任何地方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严禁任何中小学和校长、教师参与举办奥数班,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教师的工作负担. 然而,受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家长千方百计送孩子参加包括奥数班在内的各类补习班. 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笔者根据近30年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小学生奥数的内容

现在社会上统称的小学奥数,确切地说叫“华罗庚杯小学生数学竞赛”,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小学数学中的难题;二是弱化后的高级数学知识;三是基于一定思维逻辑创作出来的数学趣味题,如图形拼接、火柴棒游戏、数阵图等.

二、小学生奥数热的成因

据网络调查,我国有60%以上的小学生曾经或正在接受奥数学习. 也就是说,即便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压态势下,从家长到学生参加奥数学习班的热情依然不减. 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学习奥数对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有帮助. 相对于常规的小学数学教育,奥数教学的内容更深,一般都需要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数学意义进行分析和归纳,进而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用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用数学观念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提高.

二是名校在“小升初”过程中对奥数成绩的偏爱. 小学升初中取消统考后,不少名牌中学似乎都与奥数结了缘. 有的通过社会力量开办的奥数辅导班变相选拔学生,有的对在“华杯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提前录取,特别是清华、北大等国内知名大学对在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高中生免试录取,进一步巩固了家长“学好奥数前途无忧”的思想.

三是学生家长的从众心理. 从网络调查的结果看,73%的家长对什么是奥数并不了解,之所以送孩子学习奥数,主要是同事、朋友的小孩都在学,生怕自己孩子不学奥数在将来的升学和就业中吃亏. 因此,不管孩子对奥数是否有兴趣,都要送孩子学习奥数.

三、奥数学习对小学生素质的要求

从小学生奥数的内容不难看出,奥数是在课内基础知识上的提升,考察的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内容比数学教学大纲要难得多,被称作数学里的“杂技”. 如同不是所有孩子都会“杂技”一样,不是所有想学奥数的孩子都适合学习奥数.

从笔者近30年小学数学教学的经验看,学习奥数的小学生应具备以下特征: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突出的自学能力;强烈的独立意识;超常的记忆力;超常的心算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富于创造性;高远的志向和抱负. 也就是说,奥数只适合那些对数学特别感兴趣、有较好的数学基础且学有余力的学生(这类学生仅占小学生总数的3%),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由于基础数学知识不牢,占奥数大部分内容的难题、怪题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长期处于失败的心理中,从而挫伤自尊心,继而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孩子思维的发育. 强迫这些数理逻辑智能不强的孩子学奥数,会破坏他们的正常思维,进而导致心理问题.

四、对小学生学习奥数的建议

尽管从青少年健康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国家不主张小学生参加所谓的奥数班学习,但对那些数学逻辑智能强的孩子,是否送他们参加奥数班,必须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孩子对数学有无兴趣. 二是孩子学习奥数进步不大怎么办. 建议小学三年级以上、对数学有特殊兴趣的孩子参加本校教师免费举办的校内数学兴趣班,即便数学成绩进步不大也没关系,通过奥数学习可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五、结 论

综上所述,小学生学奥数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大家都去学奥数. 对数学有特别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小学生,学习奥数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但小学生应到三年级再开始学习,并最好参加本校教师义务举办的数学兴趣班. 但对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根本没必要“赶热闹”学习奥数,否则将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王朝尘.对小学生参加奥数的看法[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1(8).

[2]王少芬.对小学生奥数学习的利弊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6).

[3]赵二鹏.浅谈小学奥数中的数学思想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0(2).

[4]古工.小学奥数题难住成年人[J].机械管理开发,2009(4).

小学奥数题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奥数热;奥数;小学生

作为一种素质教育的典范,奥数在各国都被热力推广,但是在我国,奥数的本原却发生了改变. 奥数让小学生们的负担变得更加沉重. “奥数热”暴露出了许多教育问题,例如教育公平、择校热,等等. “奥数热”已经是全国人民都关注的问题.

一、“奥数热”现象出现的原因

造成“奥数热”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三点.

第一,教育的不公平.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当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 但是当前的教育却并非这样,仍然有许多学校存在着重点初中以及重点班级. 这种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必然会导致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

第二,家长盲目跟风.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肯在教育上投入,他们会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奥数培训班. 他们重视教育非常正确,但是不考虑自身经济条件,只是盲目跟风,将孩子送去参加奥数培训班,提高孩子进入重点初中的可能性.

第三,择校机制. 它可说是导致“奥数热”的直接原因. 经过调查所得,家长们之所以会不顾一切地送孩子参加奥数培训班,是因为都希望孩子可以进入重点初中. 而现今的择校机制凸显了奥数在择校时的重要性,这就让家长们格外重视奥数的学习.

二、“奥数热”的特点

通过研究发现,“奥数热”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低龄化和全面化.

据统计,三、四年级的学生中参加奥数学习的有60%~70%,五年级学生中有90%参加了奥数学习. 甚者,有的小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去参加奥数培训.

随着“奥数热”的越演越烈,据媒体报道:北京市2003年的小学中有半数以上的小学生参加了奥数学习. 突然之间,不论是数学特长生还是数学学习一般者或是数学学习困难户都开始了奥数学习.

三、奥数训练带来的好处

奥数是肯定能够给小学生带来好处的,它的思维方式能够活跃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更善于动脑,乐于动脑. 奥数的学了在孩子们的小学时期就能带来很多好处外,也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畅通无阻.

奥数训练能够提高对数学的理解能力、解题能力,看到数学的实际作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力,从而真正提高数学成绩. 对数学的理解是学好数学的真谛,这不是任何技巧能代替的. 对小学生而言,数学能力的提高才是他们在以后数学学习生涯中的重中之重.

通过一系列数学题的练习,让学生获得一些新的解题决策技巧,也可以看作是在新的情境下的数学思维,通过解决一系列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不仅限于获得新技巧. 这能够为小学生们在初中学习函数时打下基础.

据调查发现,奥数学得好的学生学习习惯基本都很好. 学习奥数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 最重要的一点是小学生在习惯上的可塑性比较大,即使有不好的习惯也来得及改,因此,在小学时代让孩子们学习奥数是非常适合的.

四、“奥数热”现象带来的危害

学习奥数的好处毋庸置疑,但是同时奥数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 它的危害不仅影响到了小学生们,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父母、家庭.

很多国家开设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具有数学潜质的天才少年,为了对孩子进行适度的启智教育,为了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和兴趣. 但是在中国,“奥数”的本质却彻底被歪曲,与其真正的主旨背道而驰.

许多学生在一年级起就被家长逼着参加奥数班,他们表示自己就是去那里坐着,其实什么也没有学进去. 学生难以领悟到学习奥数的乐趣,学习奥数对他们而言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对家长而言,参加奥数班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三四个奥数班. 每逢周末,就是家长带着孩子风尘仆仆地行走在各个奥数班之间的时候,这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孩子,都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小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知简单的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据研究,只有5%智力超常的儿童适合学习奥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首先,它会让大多数孩子产生挫折感 ,他认为他不行,他很笨,这个对孩子的发展是很大的伤害. ”

小学生们过早地涉及奥数这个与他们素质、能力都相距甚远的东西,并不会带来多大好处,反倒很可能会抹杀掉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在他们以后的学习中将一直学习数学,现在为了一时的利益而让他们参加奥数训练,虽然成绩可能一时有提高,但是非常不利于他们将来数学的学习,会影响他们的中考、高考,甚至是他们的人生,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奥数其本身并没有很大的问题,通过学习奥数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学理解能力,活跃数学思维. 但是,随着“奥数热”的升温,它更多的是与教育公平、择校相联系,成为进入重点初中的砝码. 笔者认为,奥数教育应该及早回归其本身,重新拥有属于它的数学之美,活跃学生思维,让学生们通过奥数燃起对数学的好奇与兴趣之火.

【参考文献】

[1]徐韶峰,霍良.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2]袁新民.“奥数热”的反思[J].理论导报,2012(9).

小学奥数题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学生;奥数;必要性

近几年来关于小学生是否有必要学习奥数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众说纷纭。有人说,学习奥数的好处多,通过奥数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从而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拿到相应的奥赛奖励还能成为孩子上好中学的敲门砖……有人说,学习奥数没必要,学习奥数是加重了小学生的学业负担,题目过难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我认为,探讨小学生是否有必要学习奥数,作为小学生的引导者,需要先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与小学奥数学习

人们经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没有数学思维的参与,就没有进行真正的数学学习,而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在思维和情感品质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奥数升华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这一职能,因为奥数培训常常是通过解决一些有趣的、结合实际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所以奥数活动是一项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数学兴趣的活动。

二、让孩子学习奥数的动机是什么,这样的动机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学习动机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向:为什么学(目的)以及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决定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是否持之以恒;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不良的学习动机会影响到整个学习过程,不仅会导致学习态度差,而且对学生的自信心的保持也不利。

若孩子学习奥数的动机是认为自己是班级甚至是学校的佼佼者,数学成绩不差,奥数也一定能学好。或是若是奥数获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家长或是学校就会有很高的奖睿我一定要获得这个奖励。在这样的动机下学习,学生的心理总处于焦虑中,对一道题,学不会就恐慌不已,学会就感觉终于松了一大口气。心情总处于高度紧张当中,无法体会到奥数学习中的乐趣和奥妙,奥数中的思想就难以得到沉淀和融合。

但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正确引导,让孩子先明确学习奥数的目的,鼓励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研究的活动中来,不一味追求结果,体会奥数学习当中思考的快乐,这种情况下孩子一般会慢慢地喜欢上奥数,越学越有信心,进而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三、您的孩子是否学有余力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学习奥数,如果不尊重学生的自身条件和教育规律,不仅不会得到预想的效果,而且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学习奥数的前提之一是占用很多的课余时间,现在社会辅导班一次奥数辅导时间在1~2小时。若是放到周一到周五晚,会占用孩子一个晚上的时间;若是放到周末,则是半天。由此可见,奥数学习需要占用大量时间。如果您的孩子对学校日常教学任务感觉刚合适,或还稍有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若还坚持让孩子拿大部分时间参加奥数学习,对仍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身体和精神的摧残。但是如果您的孩子对学校的学习感到非常轻松,有空闲时间,想尝试探索奥数的学习,那是需要支持的。

四、您的孩子是否有兴趣学习奥数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您的孩子对学习奥数充满兴趣,学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毕竟奥数的学习是个持续枯燥的过程,学习的内容大多是高于正常教学的内容,其中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方法都是较为深奥的。而且学习的时间是在正常教学之外,可以说奥数的学习会占据很多学生的娱乐时间。如果参加奥数学习的学生没有兴趣作为基石就很难坚持学习,甚至因为长时间高难问题的训练产生消极作用,导致厌学。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知道,小学生可以学奥数,但并不是每个小学生都适合学奥数。同时,小学生学习奥数要在各方面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奥数教师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对小学奥数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数学素质。所以要选择有专业素养的奥数教师。他们宽阔的视野,较强数学教学能力,不仅在教学伊始能尽快带领学生感受到奥数的精神;同时教师在奥数教学过程中,也会注意联系小学实际和学生实际,能有重点地选择教学内容,而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同时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真正领悟到奥数精神的真谛,并通过不断地训练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

以上论述表明了笔者对小学生学习奥数的基本观点:适当、适度的奥数学习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训练有帮助。但要在一个长时期里通过奥数的学习达到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达到开发小学生的智力的目的。这就需要家长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动机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教学,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思考过程而不是只看分数结果,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本之外获得更大的思维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杨芳.小学奥林匹克数学: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06(5).

小学奥数题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数学阅读 能力培养 小学奥数教学

一、概述

(一)概念界定

奥数即奥林匹克数学,这项国际性竞赛活动的内容为数学,它集中体现了我国的素质教育思想。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小学奥数。

阅读是“阅读主体对读物的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复杂的心智过程”。数学阅读是通过对数学符号、图形、文字语言的相互转换,学生内部形成一系列的信息编码和加工过程,实现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并进行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解决。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将语言识别与转换、信息筛选、逻辑推理等在内的能力总和。

(二)奥数与数学阅读关系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奥数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旨在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看待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用数学语言和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二、小学奥数的现状调查

(一)方法概述

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实证研究的步骤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

2.收集相关资料,整理归纳。

3.建立《小学生奥数学习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然后进行访谈。

(二)研究对象

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学校程度不同,学生对待奥数学习的认识也不同。分别抽取x市重点、普通及私立学校各一所,各70名,总共发放问卷210份。按学段分:小学低年级70人,小学高年级140人;按性别分:男生123人,女生87人。回收208份,剔除无效问卷8份,有效率96.2%。问卷调查后,选择一些学生进行访谈。

(三)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包括六个方面:奥数学习的兴趣、奥数学习的动机、对奥数的关注度、奥数学习的形式、奥数学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奥数学习材料的阅读。

(四)结果分析

1.奥数学习的兴趣

选择“很感兴趣”、“比较感兴趣”、“没兴趣”的学生各占总人数的17%、36%、47%。数据分析:一半多的学生对奥数学习感兴趣,他们认为奥数学习十分有意思;也有学生认为有些解题方法在学校课堂教学是涉及不到的;一部分学生认为奥数的解题技巧让他们产生极大的兴趣,等等。

2.奥数学习的动机

选择“自身爱好”、“父母要求”、“学校要求”、“其他”的学生各占总人数的35%、57%、4%、4%。数据分析:其动机主要来源于外界的要求,只有三分之一多的学生学习奥数是因为自身爱好。他们提到当地重点初中或者普通初中的重点班在招收学生的数学测试卷中会涉及奥数题目,没学习过奥数就会在考试中处于劣势;不过也有学生提到家长希望因此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一部分是为了参加数学竞赛,等等。

3.对奥数的关注度

选择“经常”、“很少”、“不关注”的学生各占总人数的39%、56%、5%。

4.奥数学习的主要形式

选择“辅导机构”、“家人辅导”、“教师教学渗透”、“自学”的学生各占总人数的67%、10%、12%、11%。学生的奥数学习主要通过外界的辅导教学,很少是自己自主学习。

5.奥数学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选择“很大”、“比较大”、“没有”的学生各占总人数的25%、27%、48%。

6.奥数学习材料的阅读

选择“独立自主思考”、“教师带领下读题”、“其他”的学生各占总人数的35%、57%、8%。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看到一道题目时找不到解题思路,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完题目后他们就能立即解决问题。

(五)结论

1.学生对奥数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外界。

2.奥数对于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有明显影响,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学生是否擅长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程度越高的学生,奥数的学习对学习成绩有越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研究

数学阅读能力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在参考了以往对于数学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一线优秀小学教师进行访谈,数学阅读能力在小学奥数学习中的渗透以下方面入手。

(一)数学阅读材料的形式

数学阅读材料的形式和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对于奥数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教师在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时,要尽量清晰明了;奥数题目应该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奥数来源于生活,学生可以使用所习得的奥数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深刻体会到奥数学习内容的“有用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学习材料,适时指导,使他们的数学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数学阅读能力是奥数学习中必备的能力。新课程改革是对以往教学中主要由教师读题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摒弃,其提倡的是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及独自解决问题为特征的数学阅读学习。

四、结语

数学阅读能力在小学奥数学习中的渗透,重点是让小学奥数的教学回归到真实生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伍青生.五年来上海市小学生校外奥数学习状况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15(4):27.

[2]邹文武.关于“疯狂奥数”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3(3):10.

[3]喻平.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2.

[4]杨红萍.数学阅读及其教学研[D].南京师范大学,2010.

[5]余建伟,岑岗,范露萍.小学奥数自主型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计算机时代,2009(8):50.

[6]李叶峰,梁蓉.小学奥数热的冷思考[J].教育探索,2009(11):52.

[7]张晚籽.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数学阅读[J].教学与管理,2005(3):53.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4.

上一篇:小学教材范文 下一篇:路政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