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月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2 14:59:02

项目月度总结

项目月度总结范文第1篇

为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加强重点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的管理,突出计划指导性,落实计划实效性,提高计划完成率,使公司重点工作得到全面的落实。并使之适应公司主客观条件变化的实际需要。为保证重点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以下简称“计划”或“总结”或“计划和总结”)实现闭环管理,使编报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编报职责

1.1总经理

1.1.1负责审批公司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1.1.2负责审批副总经理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版权所有

1.1.3负责审批各副总经理和综合管理部提交的绩效考核建议。

1.2各副总经理

1.2.1负责各自的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的编报。

1.2.2负责审批和点评分管部门的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1.2.3负责根据分管部门的月度工作完成情况提出绩效考核建议。

1.3各部长

负责组织编报本部门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1.4综合管理部

1.4.1负责根据经总经理审批后的副总经理和部门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组织编报公司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1.4.2负责月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督查、检查、落实,并根据督查、检查、落实的情况,提出绩效考核建议,提交总经理审批后执行考核。

2编报依据

2.1计划

⑴年度工作计划拟定工作。

⑵检查、督查发现的需要组织改善的问题。

⑶各级领导临时交办工作。

⑷认为需要列入的工作。

2.2总结

⑴月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⑵各级领导临时交办而未列入月度工作计划的工作。

⑶认为需要在总结中体现的其他未列入月度工作计划的工作。

3编报类别

3.1公司月度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及分析。

3.2各副总经理、各部门月度工作计划和计划完成情况及分析。

4编报责任人

各副总经理、各部部长、综合管理部

5编报程序

5.1各部门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⑴各部门将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交本部门分管副总经理审批,并由分管副总经理确认需列入公司月度计划的项目。

⑵各部门每月28日将经分管副总经理审批后的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报送综合管理部。

5.2副总经理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⑴各副总经理将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交总经理审批。

⑵各副总经理每月28日前将经总经理审批后的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送综合管理部。

5.3公司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⑴综合管理部将各部门和副总经理的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进行综合,编写公司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⑵综合管理部每月底之前将公司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及绩效考核建议送总经理审批。

⑶综合管理部将编制完成的公司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下发各公司各领导、部门部长。

6管理规定

6.1月度工作计划项目数量应控制在4~6项之间,按总分10分执行权重。项目分值权重由编报责任人自行分配,每项工作一般不得超过3分(含),也不得低于1分(含),可设定为1.5~2.5分。每分分值为60元。直接上级可对权重分值分配做出调整。

6.2对于所报项目为日常工作当中所必须进行的项目,一律视为无效项目,所分配分值视为0分。总权重分值按确认项目的实际分值核定。

6.3月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的编报必须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要求和进度完成(遇休息日提前)。每延期一日考核0.5分,从10分权重中扣除。延期三日(含)以上,视为未完成,权重分为0分。

6.4对虚报月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行为,一经查实,除该项目权重分为0分外,另追加该项目权重分值一倍的考核。

6.5综合管理部将通过不定期的督查、检查,对月度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适时进行抽查,以督促相应工作计划的按时完成。

7除外责任

对于第6条各款行为的考核,如公司另有处罚决定时除外。

8其他说明

8.1本管理办法自2006年5月25日起实施。

8.2本管理办法由综合管理部负责起草和解释。

9附表

附表1:《月份工作计划》

附表2:《月份工作总结》

附表1:

月份工作计划

序号

工作计划项目

权重

责任人

是否公司计划

拟完成时间

1

2

3

4

5

6

编制部门版权所有

编制人

编制

日期

分管副总经理审批

经理

审批

附表2:

月份工作总结

序号

月度工作计划项目

计划项目完成情况

权重

责任人

完成时间

1

2

3

4

5

6

其它需要列入的工作项目完成情况

编报部门

编报人

编报日期

分管副总经理审批

绩效考核建议:

经理审批

绩效考核:

项目月度总结范文第2篇

所谓建筑安装企业项目月度核算是以工程项目部为主体,对项目部每月产值的完成、成本的发生、资金的收付等经济运行情况做出真实反映和核算的经济活动。是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细化和创新,对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实现项目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建筑安装企业工程项目实施月度核算的理由

首先,目前,绝大部分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实行竣工结算制度,通常所承建的大型的建安工程项目工期都较长,同时,受传统项目管理意识的影响,大多数施工项目部都是粗放式的管理,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其次,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太多,除了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设计修改、工程变更等等,还会出现许多不可预测的变动因素,如:材料价格的上涨、建筑市场中不正当竞争等都严重的影响着工程的进度、质量和经济效益。实施项目月度核算,加强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对策措施,做到防范在先。第三、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合同模式及所需设备材料市场的价格、采购过程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导致项目的实际成本和经济效益情况大都在竣工结算时才能准确反映。而实施工程项目月度核算,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反映项目的经济运行情况,可以使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竣工结算前就比较准确的预测项目经济效益情况,对于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现项目的效益目有重要的作用。

施工管理和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两个重要内容,是保证工程使用价值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实施项目月度核算,可以使两者统一于项目的经济效益之中,是实现项目成本由“做了算”向“算了做”转变的重要途径。

二、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月度核算的具体做法

项目月度核算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过程。为了真正达到项目成本过程的有效控制,保证月度核算的顺利实施,必须在成本核算核算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总结分析三个方面做了充分的大量的工作。这样,在项目最终竣工结算之前,工程项目可根据月度核算的实施对项目的经济效益情况有基本的预测,并以次作为依据,采取积极的措施,争取经济效益。

1. 项目月度核算的事前准备(项目成本的事前控制)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责任是项目月度核算的保障

建立项目月度核算的组织领导体系,明确第一责任人,将月度核算的具体工作按职能明确到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管理人员。建立项目成本管理制度、体系和职责要求,同时明确考核奖惩办法,为项目月度核算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2)深入理解合同内容,制定对策措施是项目月度核算的基础

工程项目部人员深入理解合同条款及其相关内容,对过程中存在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制定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以利于规避各种风险,通过工程索赔提高项目经济效益。这是项目部做好月度核算的重要基础。

(3)实行目标控制、确保经济效益是项目月度核算的目的

在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对项目进行成本预测,明确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签订经济风险承包责任状,为施工中的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2. 项目月度核算的具体实施(项目成本的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项目月度核算的主要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也是工程项目部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体现。

(1)加强对材料、人工成本的控制,控制过程成本

建筑安装工程项目中,设备材料成本约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70%,是组成项目成本的首要因素,人工成本约占整个工程造价的15-20%,也是一项重要因素,有效的控制人工费和材料费显然是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

人工费的控制:工程项目应不断完善人工费结算和支付的流程,保证人工成本核算的依据更加充分和准确;加强对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管理,确保项目的质量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控制。

材料费的控制:工程项目应通过合理控制“价差”和“量差”双管齐下的手段来控制材料成本,同时对控制施工过程中材料消耗也是十分重要,杜绝丢失浪费现象的出现,有效的控制了材料成本。

某项目合同造价2471万,目标成本2668万,预亏197万,其中包括:

①部分材料设备合同报价中漏项87万元。

②钢材及有色金属涨价增加70万元。

③人工费让利40万元。

项目部通过实施月度核算采取有效的措施分解和有效的控制成本,节约了人工费和材料费的成本:

①合理的安排工期,和施工工序,减少了不必要的窝工和工时的浪费,节约人工成本近30万。

②通过对材料设备价格招标比价控制了“价差”、杜绝现场浪费控制了“量差”,材料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项目部材料成本扭亏136万。

(2)计提“预计费用”,夯实项目月度成本

由于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如施工用水用电等、工程变更、设计修改等诸如此类的不确定因素,工程项目部应将这部分已发生但未能及时记录、反应的费用按照工作量的完成情况和合同约定的计提比例进行预先计提,每个月如实进行反应,在竣工结算时按实调整。使工程项目的月度核算更趋于真实。

(3)增设相对指标,反映比例关系

此外,工程项目部将相互关联的各个指标的相对关系每月如实反映出来:各项成本与产值(或已确定产值)的比例、收取资金与产值(或已确定产值)的比例、工程款和材料款的支付与人工费和材料费的比例等等可以项目负责人对成本的发生与控制、项目工程的资金情况可以一目了然,为做好月度核算的分析提供了依据。

该项目某月8月份月度核算报表中:累积施工产值为1039.72万,同期发生人工成本89.68万,只占总产值的8.63%,人工费所占比例显然过低。经过核查分析得知:项目部当月完成的消防报警系统工程、防火泥封堵、空调系统内水处理清洗加药装置等均为一次性包干工程,工作量共计约358.30万,这部分产值已统计,人工费却没有记录,所以造成该月人工成本比例偏低。

通过相对指标的增设和分析,可以清楚的反应项目各类成本的发生和结构是否合理,有利于项目部很好控制成本。

3. 项目月度核算的总结分析

项目部通过对全过程月度核算出的实际发生的产值-成本-资金等与目标值进行对比、系统分析,可以同步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情况,为争取最后的结算利润提供时间保障和物质基础,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事后控制。工程项目月度核算的实施结果也是检验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效果的最终检验标准。

由于施工过程中月度核算的实施,是项目部真正做到成本的动态控制,该项目在结算的结算造价3264万,实际成本2983万,实现利润281万,降本率达8%。项目扭亏为盈,为企业创造了利润。

三、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月度核算的好处

1. 月度核算的实施使项目经理更清楚过程中的经济运行情况

作为工程项目第一责任人,通过工程项目月度核算的实施,可对每月项目的产值-成本-资金的运行有了更充分的了解,更清楚的掌握过程中项目成本控制的效果、发现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有效的纠正或防范措施,保证项目管理成果。

2. 月度核算的实施促进了工程项目部基础管理水平的提高

建筑安装工程项目推行项目月度核算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全员参与的全方位管理手段:在时间上它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从招投标阶段的投标报价到施工过程中对人、材、机、费用等的控制,直至竣工结算阶段;在空间上它覆盖到每个岗位。所以做好月度核算是以项目部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为基础的。相反,月度核算也促进基础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不仅改变了传统项目部成员对成本管理的随意性,同时强化了项目部的基础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系统性。

3. 月度核算的实施提高了项目部履约能力,增强项目风险意识,

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实施月度核算中,可督促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将过程中所发生工程变更及同期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并保证确认资料的有效性。这些工作都是以对工程合同有详细的了解和掌握为基础的,因此,通过月度核算的实施,使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履约能力有了提高的同时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

4. 月度核算的实施为顺利项目竣工和结算奠定基础

建筑安装工程项目通过月度核算的实施,不仅在经济效益上有利于项目的竣工结算,而且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部保留了完整的工程资料,为项目顺利竣工、资料归档也提供了物质和时间上保障,可以及早通过各项验收和顺利结算,尽早形成债权,尽快的收回工程款,才能确经济效益的真正实现。

项目月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创企业 经营计划项目管理 PDCA循环

企业经营计划管理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一个动态、循序的过程,为了实现企业的综合目标而实施的一项管理工具。在X企业创业初期,公司发展较快,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为了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逐步将公司的整体目标进行任务分解,并督促公司各业务单位和各职能部门围绕企业的整体目标开展工作,提升协同与合作的效率,提升公司的整体运行效能,决策层决定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导入经营计划管理项目。

该项目体系属于软性项目管理的范畴,从公司的组织层面来分析,涉及公司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等全体组织层面。从公司的业务层面来分析,涉及各业务单位和各职能部门。从公司落地实施的角度来分析,涉及公司的年度经营计划、半年度经营计划、季度经营计划和月度经营计划等。因此,经营计划管理项目一个复杂程度高、涉及面较广、实施周期长的综合管理项目。

一、经营计划项目管理的特点与过程控制

作为初创企业,X公司需引进一系列的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工具,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因此公司项目的导入与落地管理至关重要。

1.企业经营计划管理特点

从企业经营计划管理工作的特点来分析,该项目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在组织内部管理上具有首创性;

(2)从项目总体目标性上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3)从项目时间性上具有周期性;

(4)从项目可行性上具有动态滚动性。

因此在项目确定导入企业管理之初,明确了公司中长期战略目标与本年度的经营目标之后,着手经营计划项目落地实施的周期管理。从PDCA管理循环,做好该项目的实施控制与管理。

2.经营计划项目管理的PDCA管理循环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最早提出的,最早应用于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在企业经营计划管理的过程中同样适用。持续运转的企业经营计划管理是制订计划和组织实现目标的管理过程,按照PDCA循环,周而复始的运转。

PDCA是计划 (Plan)、执行 (Do)、检查 (Check)和处理 (Action)等四个环节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简写,PDCA循环就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与处理的顺序进行目标管理,并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的科学程序。在企业经营计划管理中PDCA循环可以解释如下:

(1)P(Plan)——计划。是公司经营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从公司宏观与微观来看,宏观可以理解为战略目标的制定,从微观可以视为企业年度、季度或月度经营目标的确定以及行动方案的制定;

(2)D(DO))——执行。是各成员企业或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运作,是年度、季度或月度实现计划中的工作内容。

(3)C(Check)——检查。是企业经营计划过程中阶段性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4)A(Action)——效果。就是企业经营计划管理对阶段性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好的结果加以肯定,或者模式化或者标准化以适当推广;未完成的计划或事项要加以总结,并提出改进;这一轮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二、PDCA循环在X公司经营计划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X公司经营计划项目管理PDCA循环的重要环节与步骤

(1)X公司经营计划工作的现状

经营计划项目管理是X公司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主线。公司的经营计划管理包括年、季、月工作计划、费用预算计划等各专业单项工作计划,在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工作计划的实施主体与责任人、完成时间、工作量不够具体;完成工作计划的措施不够细化;工作落实不及时;执行检查监督不到位;完成结果不反馈;工作不交圈,达不到闭环管理的要求,绩效考核不完善,经营计划项目落实效果不佳。

(2)PDCA循环在经营计划管理中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

在X公司经营计划项目中PDCA循环的具体步骤与方法如下:

①P:计划阶段 第一根据现状,找出问题。第二找出原因,确定因果。第三确立主要原因,分析比较。第四制定措施计划:确定制定措施的目的,确定预期实现的目标,确定由实施责任主体、完成时间与完成标准和完成方式与方法。

计划P公司年度计划,利用公司目标战略、部门工作计划、费用预算、绩效考核等工作,制定公司的经营计划。

②D:实施阶段第五执行实施措施计划。

执行D是指公司的方案进度追踪、预算控制以及达成率的确认与管理、经营计划会议、书面报告经营报告等,定期召开经营计划会议或预算回顾会等。

③C:检查阶段第六检查计划执行结果,纵向、横向检查。

评核C是指经营计划会议、书面报告,财务报表、沟通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绩效确认等,绩效面谈、会议表报系统,定期考核。

A:总结阶段 第七针对结果进行总结与考核,积累经验与教训。第八将未解决或新出现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总结与改进A是指将考核结果通过“奖励与惩罚、奖金设计、福利、旅游、荣誉” 等形式,改进经营活动,同时将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3)PDCA循环在X公司经营计划管理中应用

按照PDCA循环,在实际经营计划管理工作中设计了“部门月度经营计划与总结”流程。具体操作过程:

公司月度经营计划会议、例会、调度会、协调会等各类会议安排的工作、提出的工作措施、对各类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需落实的工作和临时性工作,全部实行月度经营计划总结与计划。组织部门以“部门月度经营计划与总结”的形式,将工作任务下达至各责任单位,并将其报送到考核部门进行备案。

组织部门 在“部门月度经营计划”中明确编制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明确工作任务是什么、什么时间完成、达到什么标准和要求,明确主责单位和责任人以及配合单位与责任人等等。组织部门从任务制定、工作布置、总结、检查、考核进行全程管理。

责任单位在既定的完成时间周期内,实事求是的填写“部门月度经营总结”,将工作完成情况、采取措施及总结的经验,将未完工作进行原因分析与说明,由责任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组织部门根据“部门月度经营总结”与实际任务完成情况对责任单位提出考核意见,由分管领导签字后报考核部门落实考核。

对未完成的工作任务,由组织部门与责任部门重新在下月工作中列出“部门月度经营计划”。考核部门负责对组织部门、责任单位的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2.促进PDCA循环良性推进的措施保证

(1)强化经营计划各个环节的管理,尤其是其中的绩效考核与奖惩环节,将PDCA循环管理形成闭环;

(2)优化PDCA循环管理的频率和形式,提升经营计划项目管理的效率与工作效能;

(3)将目标管理与PDCA循环结合的更加紧密,做好公司的长中短期的战略目标与经营目标,同时要求业务单位和职能单位做好目标分解,在组织层面和时间跨度上形成环环相扣的PDCA循环。

三、结论

PDCA理论是一套严谨完整的科学方法和工作程序,是经过多年与众多行业反复验证的科学管理工具。对于初创的企业,公司管理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各项任务落实不足、运行效能差,各责任单位与责任人对经营管理工作认可不足,PDCA循环不仅帮助企业建立系统的项目管理流程,而且可帮助监督检查各个环节,控制落实不足和其他突发事件的风险。

项目月度总结范文第4篇

1.1对计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计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层对计划管理重视不够,这是因为新建发电企业由于营利空间较大,管理层在考虑问题时,往往更多是保证安全生产需要,在资源配置时显得过于“大手大脚”,成本因素常常被忽略,没有精打细算观念。二是部门领导对部门的计划管理工作重视不够,部门的计划工作更多的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要求而做的工作,不能真正用来指导部门开展工作。三是计划项目的实施,随意性较大,缺乏有效的审批流程。

1.2公司目标传递不到位

公司目标不能得到有效传递,最多只能传递到部门;部门对公司的目标不能做到层层分解,层层落实,进行有效细分;部门不能把目标有效传递到班组和个人。部门制定计划时,未能有效针对公司的目标和重点工作计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安排布置到人,各岗位基本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日常工作,对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不能有所侧重。职能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缺乏全年工作目标之间的沟通,使得上下左右之间的工作配合不够顺畅。

1.3计划编制整体质量不高

公司在编制各年度工作计划时,流于形式,实际指导意义不大;年度专项计划的编制,随意性、简单抄袭、审查不到位;月度计划编制不系统,年度计划和月度计划、部门计划和员工岗位计划不能有效衔接;计划编制格式不规范,目标不具体。

1.4计划缺少全过程的动态

管理计划管理没有形成一个闭环管理。过程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计划工作常常出现有头无尾的现象,对计划编制、审批、执行、监督、检查与考核等环节不能进行有效管理。

2新建发电企业建立完整计划管理体系的对策

2.1提高计划管理意识

首先必须提高管理层的计划管理理念,作为最为基础的管理工作,计划为龙头的管理理念必须建立起来。要通过制度的建立、优化和落实来保证计划管理工作,要通过不断的培训强化计划管理理念,通过绩效的导向建立计划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总目标的实现。计划管理就是要求企业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阶段与环节的活动,都必须服从于企业的目标与要求。计划管理是以全企业、全过程和全员管理为特征的,即是由企业全体职工都参加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检查。企业的生产经营总目标及其计划均分解落实到每个人,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工作计划,并且都能纳入企业统一计划的轨道。计划管理的具体实现必须通过管理工作目标化和计划管理系统化来进行。

2.2要实现公司年度目标的有效传递,必须要建立以公司年度综合计划为基础的计划管理体系

(1)公司年度综合计划;(2)部门年度主要工作任务计划;(3)岗位年度工作计划;(4)专项工作计划;(5)部门月度工作计划;(6)岗位月度工作计划。这一计划管理体系的完善,将可以做到计划管理所希望的:逐层有计划、人人有计划、事事有计划、时时有计划,公司的目标也基本上能达到有效传递。

2.3实现公司年度目标的有效传递

2.3.1部门对公司年度目标的有效传递公司目标的有效传递,部门是关键。部门一是要围绕公司的年度目标、重点工作和生产经营目标责任状的要求,根据部门职责制定部门全年的重点工作任务计划,细化分解公司的年度目标和重点工作;二是要根据年前制定的各专项工作计划(如:检修计划、技改、反措、安措、培训等),根据时间次序的安排,进行详细分解,落实到具体时间节点和岗位上;三是要结合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去年部门工作情况制定部门本年度需要改进的主要工作。

2.3.2岗位对部门目标的有效传递个人要根据部门的全年主要工作任务计划编制岗位的全年主要工作任务计划。岗位全年工作计划最好由两部门组成:一是日常固定的工作任务;二是阶段性的工作任务。

2.3.3月度计划对全年工作目标的有效传递年度计划的落实主要体现在月度计划上,部门要根据职责范围,提交责任范围的月度计划工作,由公司计划职能部门统筹后形成公司的月度计划;在落实公司的月度计划项目时,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落实到各岗位。

2.3.4平行岗位之间的“目标”传递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目标的传递也可以说是任务的传递,包括平行岗位之间工作任务的互相传递和要求。例如年度招投标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就需要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目标任务传递:(1)全年各项工作计划(如:大小修项目、技改、特殊项目)确定后,全年的招投标计划就要根据前述的计划进行编排;根据招投标制度(如项目费用大小)的要求,项目实施部门应提交本年度需招投标的项目清单传递给经营部;(2)经营部根据招投标项目编制全年的招投标计划,明确配合部门需提供的资料的时间节点,计划形成后传递各部门;(3)各相关部门和岗位根据该计划有次序开展工作,各施其责,从而实现部门之产、岗位之间的目标传递。

2.4实现计划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计划管理必需是个动态的管理,计划的制定下达、执行、检查、反馈,要有个全过程的跟踪直到闭环。

2.4.1计划执行的监督

计划一旦制定,就一定要执行,体现计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计划职能部门可用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督。(1)加强对部门月度工作计划编制的监督:各年度专项计划一定要分解到部门的月度工作计划中,通俗讲,就是说各专项工作计划的某一项任务,一定能在部门的某一个月度工作计划中能找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监督这些专项计划有没有得到落实;(2)加强对专项计划项目执行的监督:对于一些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执行的计划项目,要有部门和公司分管领导的批准手续。

2.4.2计划编制、审批监督

计划制定阶段要严谨、客观、实际,而不是为了应付而随便定的计划。计划部门要加强对计划的编制、审批环节的监督,督促各职能部门在计划编制阶段严加管理、在计划审批环节严格控制。

2.4.3计划完成情况的监督

加强对部门月度工作和专项计划完成情况汇报的监督。部门的月度计划要严格执行,每月都需要详细汇报月度计划项目的完成情况,客观原因不能完成的,要根据制定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同时,要建立专项计划的定期汇报体系,做到每季有小结、年终有总结,定期梳理专项计划的完成情况;同时,要加强计划项目完成质量的监督,通过专业技术人员、部门仍至分管领导对计划项目的完成质量进行监督。

2.5规范计划编制流程、提高计划编制水平

2.5.1完善专项计划的相关制度

各职能部门要通过各专项计划管理制度的完善,从定义上明确计划的内容和性质,明确计划编制的程序、内容、时间节点等要求。例如技术改造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每年年中就开始准备明年技改的编制工作,规定了技改计划应如何编制,明确技改项目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定了技改项目的审批流程等等。有些新企业,由于概念的模糊,计划编制时往往把一些日常工作列入到年度计划中,不能突出重点,因此,要通过专项的管理制度,明确应编入计划的内容,使得计划简明扼要、更具体、有可操作性。

2.5.2要加强历史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作为专项计划编写的依据

计划编制的几个阶段中(确定目标、认清现状、研究过去、确定计划前提条件、确定方案),认清现状和研究过去,都需要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计划的编写,是对未来的预判,所以必然需要在总结历史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估算,才能使计划趋于合理、准确。计划编写的数据,来源于对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结果。计划的编写要注重平时工作的积累,年度计划的编制准备工作,不是短短的半个月、一个月或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也不是纯粹拍拍脑袋就可以想清楚的,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日积月累,记录下来。比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把一些一时不能根本解决的缺陷记录下来,作为下一年度设备维护计划的一部分;要把往年发现的一些对人身安全或设备安全存在着隐患而一时又不能整改的记录下来,作为制定安措或者反事故措施计划内容;要统计一年来备品备件的消耗情况,作为每年的零星采购计划、备件采购计划的参考;要把每一年氮气、CO2、氢气、水、滑油等大宗材料的具体使用情况,比较详细的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作为大宗材料采购计划的依据;要把平时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想法记录下来,进行思考研究,作为明年技术改造计划的项目。

2.5.3部门月度计划的编写

月度工作计划,一定要有效传递、分解、执行全年的工作任务的作用。公司月度工作计划,应突出公司的工作重点,例如比较重大工作、需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较重要的专项工作(如技改项目)等等。部门的月度工作计划,应能指导部门的月度工作,实现部门月度工作目标。部门月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应与公司的总体计划、部门间的工作计划、部门各岗位个人计划有机结合。月度工作计划的编写,要统一规范要求,计划的基本要素要具备,计划的内容应简单扼要,目标详细具体,责任部门要分清,完成时间要明确。

3结论

计划管理是新发电企业必须重视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新发电企业在计划管理体系尚未完善的状况下,本文针对企业在计划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具体的看法,为新发电企业不断完善计划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必须提出的是,由于电力生产的特殊性(受调度的影响),往往成为某些否定计划管理作用的借口,因此,加强对计划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至关重要;同时,在生产管理实践中要不断的完善企业的计划管理体系,使企业目标有效传递;加强基础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和计划管理的动态监督管理,是计划管理的重要保障。

项目月度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经济效益;综合计划;集约管理;经营计划

1实施电力企业经营计划的背景

计划管理是规范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平衡、控制、协调、监督的作用。公司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整套综合计划管理的做法,使各项工作都形成了从计划制定、执行、监督检查到评价的闭环管理。计划与财务预算和专业需求的互相统一是综合计划能否有效执行的核心问题,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平衡、控制、协调、监督的作用。公司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整套综合计划与财务预算和项目间衔接的做法,使计划、项目与预算间形成了编报理念一致、原则一致、口径一致、数据一致、进度协调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了综合计划管理应有的作用。

2内涵和主要做法

2.1内涵

2.1.1综合计划管理的理念。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离不开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而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同业对标创一流工作的不断深入,计划管理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企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需要计划管理的指导。因此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下理念:一是计划的刚性管理理念;二是紧密衔接理念,从制定、执行、监督考核和总结评价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使公司整体工作按照计划安排,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确保实效;三是“重奖重罚”理念,通过严格的考核促进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提高。2.1.2综合计划管理的范围和目标。综合计划管理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到生产、经营、行政各个部门和专业,从时间范围上来说,包括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和周计划。从内容方面来说,年度计划包括全年工作目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划以及专业指标和工作计划,具体包括安全指标、线损指标、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成本三费等具体指标分解计划以及电网建设及技改计划、固定资产零星购置计划、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电量与线损计划、科技进步项目计划、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精神文明工作计划等多类内容。季度和月度计划包括重点工作计划、指标计划、资金开支计划、电网建设和技改计划、运维检修计划和专业管理工作计划。周计划指各部门根据月度计划制定的本部门的周工作计划。综合计划管理的目标:通过计划管理统揽全局工作,协调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提高专业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2.2综合计划管理的主要方法

在落实公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利用综合计划平台分解每项指标和工作。公司综合计划管控实现了上一年度对下一年度的预安排、年度结合公司综合计划正式分解、季度控制关键指标计划和月度细化指标控制节点的管理模式;在层级上实现了公司总体计划控制,部门(单位)逐级落实,每个部门和岗位均落实指标计划和工作节点,同时直接穿透至县公司;在范围上涵盖了公司电网规划前期、项目建设管控、生产和营销服务、资产经营、企业文化和党群建设、班组管理、重点工作和同业对标等公司全方位的工作。

2.3主要流程说明

节点1:组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每年10月中旬下发年度计划调研与分步提报的安排意见,明确对明年工作计划进行分步调研与提报的实施意见,提出对专业计划制定的具体要求。年度计划从调研到定稿共分部门调研、提出计划初稿、专业小组集中审查、领导小组讨论通过等四个阶段。通知中明确提出,对于凡涉及到资金的项目计划,无论是电网方面还是经营管理方面都要说明详细原因、必要性并附资金使用明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同时提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需求说明,对大修、公共设施维修等各类生产项目,各单位在上报时都要按轻重缓急把项目分出A、B、C三类,便于领导决策和资金合理控制使用。节点2:将年度计划各项目标和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制定部门年度计划控制目标,并纳入公司统一的绩效考核。公司通过出台《预算管理实施细则》《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规章制度,将计划管理与财务预算、资金开支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强化了计划管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监督控制作用,使计划管理真正成为企业一切工作的主线;每年组织与各部门签订的《内部绩效责任书》,内容包括重点指标和重点工作,其中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的重点指标和工作内容均纳入了责任书中,进一步维护了年度工作计划的严肃性。节点3:组织将计划分解至月度工作计划具体实施,对因内外部环境客观因素的变化,导致不能执行或需变更时间执行的工作项目计划以及未列入工作计划任务书但又必须开展且需花费资金的工作项目或虽然列入工作计划但资金不足的工作项目,组织办理变更和追加手续。节点4:组织对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考核意见。组织成立经济责任制考核工作小组,根据绩效考核中关于综合计划管理的考核标准,到各部门进行现场考核,重点对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材料领用、工程管理等进行检查,考核结果与工资收入挂钩,每月兑现。节点5:各部门于每年年末对本年度相关专业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提报至归口管理部门。节点6:归口管理部门汇总相关专业工作完成情况并提交。节点7:汇总年度计划完成情况,形成总的总结评价报告。节点8:领导小组对总结评价报告进行审批。节点9:将审核通过的总结评价报告予以。节点10:将有关资料整理归档。结束流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年初下发的工作计划可能与工作实际有所偏离,为此公司设置了计划调整这一环节。每年的10月,根据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对年度计划进行局部调整,调整流程同年度计划制定流程基本一致。

2.4确保流程正常进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2.4.1完成工作的组织机构。综合计划管理组织机构设领导小组和专业小组。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组成;专业小组由分管副总经理任组长,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计划专职和各归口部门负责人组成。2.4.2组织机构中各层次职责。第一,领导小组:审核批准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和年度、月度综合计划、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组织协调解决计划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二,专业小组:负责组织集中审查论证专业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和年度、月度综合计划,审核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第三,综合计划的牵头部门:负责制定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及管理流程,汇总并初步调整平衡综合计划,组织召开计划会议,对计划管理全过程实施监督检查并做出总结评价。第四,归口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并初步审查各相关部门年度和月度综合计划,并组织实施。第五,相关部门:根据归口部门安排,结合自身所担负的职责,立足本公司实际,于规定日期前形成本部门工作计划初步意见,计划员负责上报至归口部门。2.4.3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及岗位人员能力说明。第一,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司年度、月度综合工作计划和部门提出的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第二,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审查分管范围内归口管理部门提报的相关工作计划,审核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第三,负责人:组织制定综合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及时发现并提出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理顺综合计划管理程序。熟悉电力企业计划管理的全过程;掌握电力计划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有关法规及制度;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综合协调分析判断能力及专题论述的文字表达能力。第四,各归口部门负责人:组织归口范围内的部门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开展计划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提出计划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计划管理主管部门及时沟通。熟悉电力企业计划管理的全过程,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控制能力。第五,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开展本部门计划管理工作,以计划管理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按照公司计划管理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对因客观原因不能完成的工作计划提出变更申请,对因工作需要必须开展且花费资金的计划外工作项目提出追加申请,具有较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控制能力及专题论述的文字表达能力。第六,计划专职:参与制定综合计划管理有关文件,从专业管理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对其他部门在计划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不断改进计划管理;按时组织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计划,并组织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掌握电力企业计划管理的方法和有关法规及制度,熟悉计划管理的全过程,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及专题论述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第七,各部门计划兼职:按照公司综合计划管理相关规定,配合部门负责人开展本部门计划管理工作,按时将相关工作计划上报至归口管理部门。熟悉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专业管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2.4.4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综合计划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加强综合计划管理的考核与控制是实现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这些工作和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与控制,有效提高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建国,侯邦安.试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目标模式[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0(8).

[2]高丽华.浅议企业预算管理中的超越预算模式[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4(1).

项目月度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经济效益;综合计划;集约管理;经营计划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0-019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0.093

1 实施电力企业经营计划的背景

计划管理是规范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平衡、控制、协调、监督的作用。公司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整套综合计划管理的做法,使各项工作都形成了从计划制定、执行、监督检查到评价的闭环管理。

计划与财务预算和专业需求的互相统一是综合计划能否有效执行的核心问题,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平衡、控制、协调、监督的作用。公司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一整套综合计划与财务预算和项目间衔接的做法,使计划、项目与预算间形成了编报理念一致、原则一致、口径一致、数据一致、进度协调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了综合计划管理应有的作用。

2 内涵和主要做法

2.1 内涵

2.1.1 综合计划管理的理念。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离不开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而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同业对标创一流工作的不断深入,计划管理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企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需要计划管理的指导。因此综合计划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下理念:一是计划的刚性管理理念;二是紧密衔接理念,从制定、执行、监督考核和总结评价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使公司整体工作按照计划安排,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确保实效;三是“重奖重罚”理念,通过严格的考核促进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提高。

2.1.2 综合计划管理的范围和目标。综合计划管理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到生产、经营、行政各个部门和专业,从时间范围上来说,包括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和周计划。从内容方面来说,年度计划包括全年工作目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划以及专业指标和工作计划,具体包括安全指标、线损指标、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成本三费等具体指标分解计划以及电网建设及技改计划、固定资产零星购置计划、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电量与线损计划、科技进步项目计划、职工教育培训计划、精神文明工作计划等多类内容。季度和月度计划包括重点工作计划、指标计划、资金开支计划、电网建设和技改计划、运维检修计划和专业管理工作计划。周计划指各部门根据月度计划制定的本部门的周工作计划。

综合计划管理的目标:通过计划管理统揽全局工作,协调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目标,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提高专业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2.2 综合计划管理的主要方法

在落实公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利用综合计划平台分解每项指标和工作。公司综合计划管控实现了上一年度对下一年度的预安排、年度结合公司综合计划正式分解、季度控制关键指标计划和月度细化指标控制节点的管理模式;在层级上实现了公司总体计划控制,部门(单位)逐级落实,每个部门和岗位均落实指标计划和工作节点,同时直接穿透至县公司;在范围上涵盖了公司电网规划前期、项目建设管控、生产和营销服务、资产经营、企业文化和党群建设、班组管理、重点工作和同业对标等公司全方位的工作。

2.3 主要流程说明

节点1:组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每年10月中旬下发年度计划调研与分步提报的安排意见,明确对明年工作计划进行分步调研与提报的实施意见,提出对专业计划制定的具体要求。年度计划从调研到定稿共分部门调研、提出计划初稿、专业小组集中审查、领导小组讨论通过等四个阶段。通知中明确提出,对于凡涉及到资金的项目计划,无论是电网方面还是经营管理方面都要说明详细原因、必要性并附资金使用明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同时提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需求说明,对大修、公共设施维修等各类生产项目,各单位在上报时都要按轻重缓急把项目分出A、B、C三类,便于领导决策和资金合理控制使用。

节点2:将年度计划各项目标和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制定部门年度计划控制目标,并纳入公司统一的绩效考核。公司通过出台《预算管理实施细则》《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规章制度,将计划管理与财务预算、资金开支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强化了计划管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监督控制作用,使计划管理真正成为企业一切工作的主线;每年组织与各部门签订的《内部绩效责任书》,内容包括重点指标和重点工作,其中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的重点指标和工作内容均纳入了责任书中,进一步维护了年度工作计划的严肃性。

节点3:组织将计划分解至月度工作计划具体实施,对因内外部环境客观因素的变化,导致不能执行或需变更时间执行的工作项目计划以及未列入工作计划任务书但又必须开展且需花费资金的工作项目或虽然列入工作计划但资金不足的工作项目,组织办理变更和追加手续。

节点4:组织对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考核意见。组织成立经济责任制考核工作小组,根据绩效考核中关于综合计划管理的考核标准,到各部门进行现场考核,重点对工作计划完成情况、材料领用、工程管理等进行检查,考核结果与工资收入挂钩,每月兑现。

节点5:各部门于每年年末对本年度相关专业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提报至归口管理部门。

节点6:归口管理部门汇总相关专业工作完成情况并提交。

节点7:汇总年度计划完成情况,形成总的总结评价报告。

节点8:领导小组对总结评价报告进行审批。

节点9:将审核通过的总结评价报告予以。

节点10:将有关资料整理归档。结束流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年初下发的工作计划可能与工作实际有所偏离,为此公司设置了计划调整这一环节。每年的10月,根据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对年度计划进行局部调整,调整流程同年度计划制定流程基本一致。

2.4 确保流程正常进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2.4.1 完成工作的组织机构。综合计划管理组织机构设领导小组和专业小组。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组成;专业小组由分管副总经理任组长,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计划专职和各归口部门负责人组成。

2.4.2 组织机构中各层次职责。

第一,领导小组:审核批准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和年度、月度综合计划、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组织协调解决计划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专业小组:负责组织集中审查论证专业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和年度、月度综合计划,审核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

第三,综合计划的牵头部门:负责制定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及管理流程,汇总并初步调整平衡综合计划,组织召开计划会议,对计划管理全过程实施监督检查并做出总结评价。

第四,归口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并初步审查各相关部门年度和月度综合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相关部门:根据归口部门安排,结合自身所担负的职责,立足本公司实际,于规定日期前形成本部门工作计划初步意见,计划员负责上报至归口部门。

2.4.3 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及岗位人员能力说明。

第一,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司年度、月度综合工作计划和部门提出的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

第二,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审查分管范围内归口管理部门提报的相关工作计划,审核计划变更申请和追加资金计划申请。

第三,负责人:组织制定综合计划管理有关文件,及时发现并提出综合计划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理顺综合计划管理程序。熟悉电力企业计划管理的全过程;掌握电力计划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有关法规及制度;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综合协调分析判断能力及专题论述的文字表达能力。

第四,各归口部门负责人:组织归口范围内的部门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开展计划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提出计划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计划管理主管部门及时沟通。熟悉电力企业计划管理的全过程,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控制能力。

第五,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开展本部门计划管理工作,以计划管理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按照公司计划管理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对因客观原因不能完成的工作计划提出变更申请,对因工作需要必须开展且花费资金的计划外工作项目提出追加申请,具有较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协调、控制能力及专题论述的文字表达能力。

第六,计划专职:参与制定综合计划管理有关文件,从专业管理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对其他部门在计划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不断改进计划管理;按时组织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计划,并组织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掌握电力企业计划管理的方法和有关法规及制度,熟悉计划管理的全过程,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及专题论述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第七,各部门计划兼职:按照公司综合计划管理相关规定,配合部门负责人开展本部门计划管理工作,按时将相关工作计划上报至归口管理部门。熟悉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专业管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2.4.4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综合计划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加强综合计划管理的考核与控制是实现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这些工作和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与控制,有效提高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建国,侯邦安.试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目标模式[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0(8).

项目月度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IT外包;服务分包;项目分包

1 概述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IT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在IT行业中普遍采用外包的方式组织生产。IT外包一般分为服务分包和项目分包两种形式。

2 服务分包和项目分包的区别

服务分包是指项目承包商(总包人)在实施项目时吸纳具有相应资质的服务分包商参与开发、实施等,共同完成业务系统建设的活动。

项目分包是指项目承包商(总包人)将其所承包项目中的非主体业务通过书面合同形式并经业主同意,发包给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项目分包商完成的活动。

其中,服务分包具有及时性、定期性,按人、级、量和价结算的特点。为保证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服务分包更倾向于对“人”的管控,且不需要业主方的同意,法律也未禁止服务分包。服务分包和项目分包的对比见表1。

3 服务分包流程

鉴于以上服务分包与项目分包的区别,以及服务分包的优势,通过实践经验,以及IT审计、IT治理的要求,总结出了服务分包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服务分包工作流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十三个环节。

3.1 计划阶段

(1)制定服务分包计划。a.年度计划。需求部门根据年度项目清单,逐一分析用人需求,提出部门年度服务分包计划。分季度列出预计需求人数、预计签订合同额、预计利润等。人力资源部根据经营指标和人力资源配比,审核部门年度服务分包需求。并汇总形成公司年度服务分包需求计划(按季度滚动修订)。b.月度计划。每月初5日前,需求部门提出部门月度服务分包计划。包括项目信息、人员级别、数量、时间等信息。项目管理部根据项目进度、预算等情况审核月度服务分包计划。人力资源部汇总形成公司月度服务分包计划。

3.2 采购阶段

(2)签订框架协议。根据框架招标结果,物资部与中选供应商签订服务分包框架协议。并且为供应商开通信息管理平台账号。

(3)人员准入。a.提出需求。需求部门提出《服务分包申请》。包括项目信息、预计收入、预计用人计划、已用人员数量、人员需求数量、资格要求、需求原因、工作内容、配置方式(新增、调配)等。b.审核需求。人力资源部根据月度服务分包计划审核《服务分包申请》。计划外服务分包申请先由项目管理部审核,再由人力资源部汇总,并将月度服务分包计划准确率纳入需求部门绩效考核。c.需求。根据审批通过的《服务分包申请表》,物资部在信息管理平台上公开服务分包需求信息,供应商可以凭账号密码登录系统后查看。d.收集简历。人力资源部收集供应商推荐的简历,并进行初步筛选。e.组织面试。人力资源部对于筛选通过的简历,组织外包人员面试。f.初审评价。人力资源部先对外包人员进行初审评价。g.技术评价。需求部门对外包人员做技术评价。h.复审评价。对于高级别的外包人员,人力资源部会同项目管理部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复评。

(4)核定级别。人力资源部根据外包人员初评、技评、复评结果,最终确定其级别。

(5)确定价格。对于每个外包人员,根据其定级结果,物资部与供应商再次进行谈判,针对此人员实际的技术能力、工作经验等,在不高于框架招标结果中相应级别的人员单价的原则下,通过谈判确定此人员的最终单价。在价格谈判过程中,对于优质供应商或者响应及时率高的供应商予以适当照顾。最终确定的单价经公司领导审批后,物资部与供应商签订《服务分包确认书》,双方签字盖章。

3.3 结算阶段

(6)核定工作量。外包人员每天在VP系统中报工(包括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项目经理审批。同时,人力资源部统计外包人员考勤,包括请假、加班等信息。每月项目管理部从VP系统中导出外包人员报工工时及所在项目信息,然后根据人资部提供的请假、加班信息对工时进行调整,确定外包人员工作量。

(7)结算人工费。物资部根据每个外包人员的工时、单价计算出人工费,按供应商口径编制《服务分包月度人工费结算单》,按项目口径编制《服务分包月度人工费项目成本分摊表》。

(8)结算差旅费。根据项目需要,外包人员提出出差申请,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部分别审批。财务资产部审核外包人员出差的往返交通票据,并计算出差天数,按出差地区标准计算差旅补贴。物资部汇总外包人员交通费和差旅补贴信息,按供应商口径编制《服务分包人员月度差旅费结算单》,按项目口径编制《服务分包人员月度差旅费项目成本分摊表》。

(9)签订结算单。《服务分包月度人工费结算单》《服务分包月度差旅费结算单》经财务资产部审核后,由物资部分别与各供应商进行量、价、人的确认,并双方签字盖章。

(10)支付劳务费用。物资部向供应商收取发票。财务资产部收到发票后,按资金计划付款,并将《服务分包月度人工费结算单》《服务分包月度差旅费结算单》附在财务凭证后归档。

3.4 反馈阶段

(11)预警项目成本。财务资产部每月按部门核算每个项目的月度成本,编制《财务统计月报表》,并通知项目管理部、需求部门。项目管理部根据月度项目成本,监控项目预算,做预警提醒。需求部门根据已发生的项目成本,及时向人力资源部提请调增或调减外包人员,并按季度对部门年度服务分包计划提出修订。人力资源部按季度修订公司年度服务分包计划。

(12)考核外包人员。需求部门反馈外包人员工作情况,向人力Y源部提请调高或调低外包人员级别。人力资源部对于使用超过一年的外包人员,一般在每年年初,根据用人部门的反馈意见对其重新发起定级、定价流程。

(13)考核供应商。需求部门反馈供应商配合情况,外包人员工作情况。人力资源部反馈供应商对服务分包需求的响应及时率、响应质量。项目管理部反馈工时准确情况。物资部收集各部门的反馈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核,编制《供应商季度考核报告》。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流程开工服务分包工作可以有效加强IT企业服务分包管理,规范服务分包流程,强化过程管控,规避审计风险,实现服务分包工作的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提高服务分包工作效率,提高管理精益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晨鑫.合理优化企业IT基础架构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284.

[2]高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桌面虚拟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4):93.

[3]佘品慧.IT外包服务关键因素研究[J].科技展望,2016(3):253.

[4]金桂永,戴普军.IT外包服务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2):258.

[5]王建军,赵金辉.关系与IT外包绩效:服务质量调节的中介作用[J].科研管理,2015(8):104-111.

[6]马瑞强.云计算对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附加值提升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5):61.

[7]邵文浩.项目管理在中国IT外包服务企业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29):107-108.

[8]郝立涛.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综述[J].科技经济市场,2014(3):89-90.

项目月度总结范文第8篇

当前,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依托于政策优势呈现迅猛发展之势。以传统能源为主的煤矿企业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全面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协庄煤矿通过创新节能环保管理模式,建立并高效运行节能环保网络体系,将矿井所有用能单位及管理部室纳入体系内,形成平面交叉、立体交织的网状管理结构,并通过定期召开节能环保月度例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有效地推进了节能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创新节能环保管理模式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协庄煤矿是山东新汶矿业集团主力矿井之一,于1958年建井,1962年12月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120万吨,1989年改扩建后达到180万吨。由于是高耗能企业,该矿存在侧重于正常连续生产、相对重视降低生产原材料成本的管理。在过去,矿井的节能减排工作指标一直是领导肩上的重任,是职能管理部门的事情,基层单位在抓节能减排工作时缺乏合理的组织,始终没有发挥出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抓节能减排“上紧下松”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了矿井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并建立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与现代管理模式相结合的节能环保管理新模式,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及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煤矿企业节能环保管理的必然选择。

二、协庄煤矿创建节能环保网络体系的实施步骤

协庄煤矿依据国家、地方和煤矿节能环保管理相关要求,分析生产实际情况,制定了节能环保网络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借鉴PDCA循环模式,方案详细部署了建设实施四个步骤:计划阶段、实施阶段、自查阶段、体系运行。

(一)策划阶段

1、建立制度体系。协庄煤矿不断加强和完善各项节能环保管理制度建设,管理做到有依据,工作做到有标准。

2、明确工作目标。煤矿企业应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增长,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和碳捕捉等技术,促进煤炭企业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3、完善组织领导。矿成立节能环保领导小组,由矿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各生产专业副总工程师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明确节能环保领导小组的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矿井节能环保网络体系的建设工作。

(二)实施阶段

1、建立体系结构。节能环保网络体系涵盖我矿39个生产单位及管理部室,每个单位行政正职为网络单元负责人。体系内下设节能环保网员45人,主要由单位的技术员或业务骨干担任,具体负责本单位网络体系建设工作。这样,39个单位形成平面交叉、立体交织的网状管理结构。

2、构筑交流平台。矿每月定期组织召开节能环保例会、经验交流座谈,打造经验交流平台。节能环保月度例会由总经济师主持,各单位节能环保网员、环保科技中心相关人员就矿井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细致的探讨,提出下一步技能环保部署和工作安排。

(三)自查阶段

矿每半年召开一次总结会。会议由总经济师主持,各专业分管副总、各单位节能环保网员、环保科技中心相关人员参加,旨在对节能环保网络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后,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改进措施,确保了节能环保网络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四)体系运行

1、节能环保月度例会制度

(1)体系内各单位上报月度工作总结。体系内各单位对当月节能环保工作开展情况作精炼总结。月度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剖析本单位的生产全过程,从施工工具、施工工艺、能源消耗、材料消耗、能流转换、人员构成等方面,查找能耗高、效率低的工艺、装备或地点;总结上月节能环保项目实施后产生的效益,月度的材料消耗、生产单耗、岗位人员数量等的变化,挖掘节能潜力,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根据专业实际,提出对矿井生产有益的节能环保合理化建议。

(2)体系内各单位填报《协庄煤矿节能环保项目月度计划表》。体系内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及工作特点,填报《协庄煤矿节能环保项目月度计划表》。矿环保科技中心对重点项目、重点单位进行扶持,与专业部室成立了联合攻关小组,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形成强大的合力,搞好技术攻关,通过研究新的工艺、新方法、新工具,以达到提高劳动效率,优化生产系统,减少材料消耗的目的,促进下一步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节能环保网络体系持续高效运行的显著成效

项目月度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两精益 三机制 双反馈

电网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经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电网企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电网企业由政府垄断控制,垄断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电力作为商品,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电网企业作为电力市场的有效载体,其良好运行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电网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在逐渐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中实现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已经成为电网企业的重大课题,其解决的核心便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建立。

一、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现状

目前大多数电网企业采取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即以企业整体效能价值目标为中心,对各项指标进行编制、平衡、控制、调整、监督及考核等全过程的管理模式[1]。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在推进企业整体运作方面卓有成效,实现企业内部良好的资源优化配置,但是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在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仍显露出以下不足:一是综合计划管理的指标体系不够完善,二是综合计划管理的反馈机制不够健全,三是综合计划与各专业计划指标的关系不够明确。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针对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不足进行了改进,逐步形成了以指标精益分解和项目全面覆盖为基础、以月度综合计划管理为主要管控方式的“两精益三机制双反馈”综合计划管理体系,使公司的综合计划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公司经营发展及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两精益三机制双反馈”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概述

“两精益三机制双反馈”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改变原有专业管理为主的模式,转变成以综合计划为龙头,融合公司运营监控指标,与专业管理密切结合的方式,同时优化投资结构,科学安排投资规模和项目,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和效益,构建指标和项目的“两精益”管理模式;实施月度综合计划管理,建立季度经济活动分析制度,发挥两级决策机制作用,建立月度指标分析、季度经济活动分析及五位一体保障机制的“三机制”模式,同时以“双反馈”确保分析结果的反馈作用,进一步提高计划管控力,提升综合公司计划管理水平(综合计划管理体系详见图1)。

三、“两精益三机制双反馈”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方案设计

(一)实施“两个精益”

指标体系是综合计划管理的核心,贯穿于综合计划管理的每个环节。国网公司以卓越管理战略思想为指导,实施指标分解与设置管理精益化、综合计划项目储备管理精益化为主要内涵的“两个精益”。通过对指标体系的优化设计,增加运营监控类指标及部分核心过程指标,加强过程管控以确保公司目标的实现;在公司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公司项目储备管理实现全口径覆盖、全信息化管理,围绕强化管控的目标,应用电网发展诊断和经营诊断成果,实现企业战略和规划、计划与预算工作的有机衔接。

(二)建立“三个机制”

综合计划是公司既定的年度发展目标,实现年度目标,过程管理十分关键。实施月度综合计划管理,提高计划管控力,是提升综合计划管理水平和实现综合计划目标的有效方法。

在综合计划过程管理中,公司通过构建月度分析和季度经济活动分析预警机制、两级决策机制、五位一体协同保障机制在内的“三个机制”,实现综合计划管理的月度过程管控,并通过预警机制在综合计划实施过程中及时给出指标落地的偏差,极大地提高了计划实施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强化“双反馈”

公司通过加强综合计划的闭环管理,建立包涵月度指标分析反馈、季度经济活动分析反馈的“双反馈”,进一步强化反馈作用和闭环整改力度,确保综合计划指标和综合计划储备项目的实施过程可控、在控,以月度总结、季度总结的形式保障综合计划管理这艘大船的航向。

四、“两精益三机制双反馈”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具体实现

(一)精准事前计划编制

综合计划编制的准确性与否决定着公司整体战略能否全面实现,因此为提高综合计划编制的准确性,宜采取指标历史趋势分析及各单位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分析的方法来优化综合计划指标设置,融合运营监控指标,强化综合计划项目储备管理的全口径覆盖、全信息化管理。

1.综合计划指标精益化管理

在指标体系建设上,根据精益管理需要,将国网下达的综合计划指标开展指标体系分解与设计研究,融合运营监控类。将单位分类,包括分公司、有限公司、成本单位、子公司和检修公司等五类。基层单位指标包括电网建设、资产质量、供电服务、经营业绩等四类。公司本部增加购电类和损益类。

电网发展指标中,设置工程资金需求指标以便提前掌握下月资金需求情况,为融资及资金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设置电网工程建设节点和工程前期节点,为公司掌握下月新开工、投产工程预期以及前期节点进度提供依据。

资产质量指标中,设置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以便掌握子公司单位指标安排进度情况;设置应收电费余额指标来掌握电费回收预期。

供电服务指标中,设置城市和农网的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指标,是为了能够对该指标进行过程控制,避免偏离年度目标。

经营业绩指标中,设置售电量、购电量、线损率指标以便掌握电力市场预测情况以及各单位指标安排;为了优化售电结构,实现公司均价目标,设置售电均价指标;设置销售收入、内部利润、可控费用等指标来了解各单位预计财务指标情况,为公司整体掌握预算指标进度提供依据。

设置购电类指标是公司每月的月度电厂电量交易计划安排,是测算购电成本的依据。

设置损益类指标体现公司利润总额进度的总体安排,达到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的融合。

2.综合计划项目的全口径储备及全信息化管理

在项目储备管理上,一是根据公司规划和电网规划,结合经营发展要求,梳理项目需求,细化到年度项目,超前开展各专业投资项目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形成逐年度的前期项目库;二是规范可研论证、评审、批复工作,保证储备项目合理、程序规范、批复有效,储备项目与规划前期在工作流程和工作时序上紧密衔接;三是实事求是、优选项目。综合考虑投资能力、效益投资等因素,坚持实事求是先急后缓的原则,结合前期工作进展情况,优选项目列入年度投资计划,保障项目按计划节点实施;四是建立健全项目储备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启动编制工作,建立形成月通报和检查机制,适时召开阶段性成果汇报会,形成工作常态机制。

(二)强化事中过程管控

事中过程管控作为全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有着直接的影响。事中过程管控的前提是编制月度综合计划来实现年度综合计划的细分。月度综合计划的编制下达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层单位编制月度综合计划,第二阶段为本部审核基层单位月度计划并形成公司月度综合计划。事中过程管控的内容即月度综合计划的有效执行,其执行过程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重点指标执行情况分析(又称异动分析),主要对售电量、售电均价、线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为公司月度工作例会指标分析奠定基础,第二阶段为月度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分析,需要对年度综合计划目标执行情况及月度综合计划执行情况都进行分析。最后,对月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1.建立月度分析和季度经济活动分析预警机制

运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月度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构想的指引下,中国电力企业信息化正在获得快速发展,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月度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在大大减少管理环节的同时也会极大地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电网公司应该通过信息化系统建设构建较为完整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 建立综合计划管理信息平台,设置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绩效考核标准与控制措施,综合平衡各项指标,以实现指标分层和归口管理。

创新企业运营能力指标体系。传统的电网企业运营能力评价主要通过同业对标、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等来实现,然而由于同业对标、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等缺少评价标准极易造成结果的不客观性,因此,重新设计一套更加客观的、面向能力评价的方法变得非常必要。基于以上的不足,公司从有别于现有评价体系的全新视角出发,选择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改进能力、永续发展能力作为企业运营能力评价的内容,在完成对评价指标梳理改进以及评价标准设计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权重设置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设置,最后对企业运营能力做出综合的定量评价(企业运营能力指标体系详见图3)。该企业运营能力评价体系极大地克服了传统的电网企业运营能力评价中普遍存在的主观臆断性,创造性地实现了电网企业运营能力评价的客观化与标准化。

创新指标评价预警机制。决定电网企业整体运营情况的基本指标一般为运营绩效、业务运营状况、资源利用情况三个方面,而决定这三个指标的优劣均可以由管理波动性、成长水平高低两个维度进行描述,因此可以利用波士顿矩阵的变形,设计电网企业指标评价预警机制,以此全面掌握公司整体运营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公司指标评价预警机制详见图3)。公司指标预警机制的应用将提高电网管理人员的分析和战略决策能力,同时帮助他们以前瞻性的眼光看待问题,更深刻地理解企业各项业务活动之间的联系,及时调整企业的业务投资组合,收获或放弃萎缩业务,加大在更有发展前景的业务中的投资,紧缩在没有发展前景的业务中的投资。

2.构建两级决策机制

在项目决策阶段对项目的可行性做出正确的判断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对工程项目的长远经济效益和战略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电网企业在决策环节应制定项目决策管理办法,具体做法如下:一是设立两级项目决策管理机构,严把项目入口关,提升项目计划安排的科学性、准确性;二是逐项制定各专业项目节点计划,实施项目专业平衡会制度,强化项目计划过程管理,确保计划执行刚性;三是建立月度总额计划指标体系,开展指标月度计划管理;四是在计划执行中,及时掌握国网公司相关政策变化,处理好各部门指标间平衡关系,推动各项指标调整,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三)做实“双反馈”,及时修正计划偏差

综合计划闭环管理是整个管理体系的必要反馈机制,确保系统偏差能够得到及时的发现、反馈和整改。为加强月度指标跟踪分析的管理,需对综合计划月度跟踪分析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月度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材料的及时性和质量、月度指标异动情况分析材料的及时性和质量。在季度经济活动分析平台中引入企业运营能力动态评价和运营监控点评,逐步形成以公司年度综合计划为指导,以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为抓手,以企业运营能力监控为基础的反馈、评价管理体系;充分利用经济活动分析平台,动态监控企业运营能力指标,及时准确开展阶段性点评,促进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建立以业务计划管理为主线,覆盖公司全部基层单位,融合财务预算,与企业负责人考核相配套的管理新模式,使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两精益三机制双反馈”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以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的现代公司战略目标为中心,结合公司提出的“两个率先”发展目标,围绕公司年度综合计划,以综合计划指标与项目过程精益管理为基础,实现业务计划与预算融合,通过市场预测、业务计划、预算安排、计划下达、过程监控执行、闭环反馈和评价考核等手段,确保了公司年度发展目标的实现,优化了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极大地提升了电网企业的管理效率,为企业实现最终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项目月度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两精益;三机制;双反馈

作者简介:王莹(1979-),女,民族:汉,籍贯:辽宁,学历:硕士,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

电网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经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电网企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电网企业由政府垄断控制,垄断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电力作为商品,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电网企业作为电力市场的有效载体,其良好运行至关重要。随着中国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化,电网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在逐渐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中实现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已经成为电网企业的重大课题,其解决的核心便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建立。

一、电网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现状

目前大多数电网企业采取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即以企业整体效能价值目标为中心,对各项指标进行编制、平衡、控制、调整、监督及考核等全过程的管理模式[1]。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在推进企业整体运作方面卓有成效,实现企业内部良好的资源优化配置,但是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在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仍显露出以下不足:一是综合计划管理的指标体系不够完善,二是综合计划管理的反馈机制不够健全,三是综合计划与各专业计划指标的关系不够明确。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针对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不足进行了改进,逐步形成了以指标精益分解和项目全面覆盖为基础、以月度综合计划管理为主要管控方式的“两精益三机制双反馈”综合计划管理体系,使公司的综合计划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公司经营发展及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两精益三机制双反馈”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概述

“两精益三机制双反馈”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改变原有专业管理为主的模式,转变成以综合计划为龙头,融合公司运营监控指标,与专业管理密切结合的方式,同时优化投资结构,科学安排投资规模和项目,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和效益,构建指标和项目的“两精益”管理模式;实施月度综合计划管理,建立季度经济活动分析制度,发挥两级决策机制作用,建立月度指标分析、季度经济活动分析及五位一体保障机制的“三机制”模式,同时以“双反馈”确保分析结果的反馈作用,进一步提高计划管控力,提升综合公司计划管理水平。

三、“两精益三机制双反馈”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方案设计

(一)实施“两个精益”

指标体系是综合计划管理的核心,贯穿于综合计划管理的每个环节。国网公司以卓越管理战略思想为指导,实施指标分解与设置管理精益化、综合计划项目储备管理精益化为主要内涵的“两个精益”。通过对指标体系的优化设计,增加运营监控类指标及部分核心过程指标,加强过程管控以确保公司目标的实现;在公司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公司项目储备管理实现全口径覆盖、全信息化管理,围绕强化管控的目标,应用电网发展诊断和经营诊断成果,实现企业战略和规划、计划与预算工作的有机衔接。

(二)建立“三个机制”

综合计划是公司既定的年度发展目标,实现年度目标,过程管理十分关键。实施月度综合计划管理,提高计划管控力,是提升综合计划管理水平和实现综合计划目标的有效方法。在综合计划过程管理中,公司通过构建月度分析和季度经济活动分析预警机制、两级决策机制、五位一体协同保障机制在内的“三个机制”,实现综合计划管理的月度过程管控,并通过预警机制在综合计划实施过程中及时给出指标落地的偏差,极大地提高了计划实施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强化“双反馈”

公司通过加强综合计划的闭环管理,建立包涵月度指标分析反馈、季度经济活动分析反馈的“双反馈”,进一步强化反馈作用和闭环整改力度,确保综合计划指标和综合计划储备项目的实施过程可控、在控,以月度总结、季度总结的形式保障综合计划管理这艘大船的航向。

四、“两精益三机制双反馈”综合计划管理体系的具体实现

(一)精准事前计划编制

综合计划编制的准确性与否决定着公司整体战略能否全面实现,因此为提高综合计划编制的准确性,宜采取指标历史趋势分析及各单位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分析的方法来优化综合计划指标设置,融合运营监控指标,强化综合计划项目储备管理的全口径覆盖、全信息化管理。

1.综合计划指标精益化管理

在指标体系建设上,根据精益管理需要,将国网下达的综合计划指标开展指标体系分解与设计研究,融合运营监控类。将单位分类,包括分公司、有限公司、成本单位、子公司和检修公司等五类。基层单位指标包括电网建设、资产质量、供电服务、经营业绩等四类。公司本部增加购电类和损益类。电网发展指标中,设置工程资金需求指标以便提前掌握下月资金需求情况,为融资及资金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设置电网工程建设节点和工程前期节点,为公司掌握下月新开工、投产工程预期以及前期节点进度提供依据。资产质量指标中,设置资产负债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以便掌握子公司单位指标安排进度情况;设置应收电费余额指标来掌握电费回收预期。供电服务指标中,设置城市和农网的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指标,是为了能够对该指标进行过程控制,避免偏离年度目标。经营业绩指标中,设置售电量、购电量、线损率指标以便掌握电力市场预测情况以及各单位指标安排;为了优化售电结构,实现公司均价目标,设置售电均价指标;设置销售收入、内部利润、可控费用等指标来了解各单位预计财务指标情况,为公司整体掌握预算指标进度提供依据。设置购电类指标是公司每月的月度电厂电量交易计划安排,是测算购电成本的依据。设置损益类指标体现公司利润总额进度的总体安排,达到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的融合。

2.综合计划项目的全口径储备及全信息化管理

在项目储备管理上,一是根据公司规划和电网规划,结合经营发展要求,梳理项目需求,细化到年度项目,超前开展各专业投资项目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形成逐年度的前期项目库;二是规范可研论证、评审、批复工作,保证储备项目合理、程序规范、批复有效,储备项目与规划前期在工作流程和工作时序上紧密衔接;三是实事求是、优选项目。综合考虑投资能力、效益投资等因素,坚持实事求是先急后缓的原则,结合前期工作进展情况,优选项目列入年度投资计划,保障项目按计划节点实施;四是建立健全项目储备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启动编制工作,建立形成月通报和检查机制,适时召开阶段性成果汇报会,形成工作常态机制。

(二)强化事中过程管控

事中过程管控作为全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有着直接的影响。事中过程管控的前提是编制月度综合计划来实现年度综合计划的细分。月度综合计划的编制下达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层单位编制月度综合计划,第二阶段为本部审核基层单位月度计划并形成公司月度综合计划。事中过程管控的内容即月度综合计划的有效执行,其执行过程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重点指标执行情况分析(又称异动分析),主要对售电量、售电均价、线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为公司月度工作例会指标分析奠定基础,第二阶段为月度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分析,需要对年度综合计划目标执行情况及月度综合计划执行情况都进行分析。最后,对月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1.建立月度分析和季度经济活动分析预警机制

运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月度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构想的指引下,中国电力企业信息化正在获得快速发展,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月度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在大大减少管理环节的同时也会极大地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电网公司应该通过信息化系统建设构建较为完整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建立综合计划管理信息平台,设置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绩效考核标准与控制措施,综合平衡各项指标,以实现指标分层和归口管理。创新企业运营能力指标体系。传统的电网企业运营能力评价主要通过同业对标、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等来实现,然而由于同业对标、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等缺少评价标准极易造成结果的不客观性,因此,重新设计一套更加客观的、面向能力评价的方法变得非常必要。

基于以上的不足,公司从有别于现有评价体系的全新视角出发,选择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改进能力、永续发展能力作为企业运营能力评价的内容,在完成对评价指标梳理改进以及评价标准设计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权重设置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设置,最后对企业运营能力做出综合的定量评价。该企业运营能力评价体系极大地克服了传统的电网企业运营能力评价中普遍存在的主观臆断性,创造性地实现了电网企业运营能力评价的客观化与标准化。创新指标评价预警机制。决定电网企业整体运营情况的基本指标一般为运营绩效、业务运营状况、资源利用情况三个方面,而决定这三个指标的优劣均可以由管理波动性、成长水平高低两个维度进行描述,因此可以利用波士顿矩阵的变形,设计电网企业指标评价预警机制,以此全面掌握公司整体运营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公司指标预警机制的应用将提高电网管理人员的分析和战略决策能力,同时帮助他们以前瞻性的眼光看待问题,更深刻地理解企业各项业务活动之间的联系,及时调整企业的业务投资组合,收获或放弃萎缩业务,加大在更有发展前景的业务中的投资,紧缩在没有发展前景的业务中的投资。

2.构建两级决策机制

在项目决策阶段对项目的可行性做出正确的判断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对工程项目的长远经济效益和战略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电网企业在决策环节应制定项目决策管理办法,具体做法如下:一是设立两级项目决策管理机构,严把项目入口关,提升项目计划安排的科学性、准确性;二是逐项制定各专业项目节点计划,实施项目专业平衡会制度,强化项目计划过程管理,确保计划执行刚性;三是建立月度总额计划指标体系,开展指标月度计划管理;四是在计划执行中,及时掌握国网公司相关政策变化,处理好各部门指标间平衡关系,推动各项指标调整,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三)做实“双反馈”,及时修正计划偏差

综合计划闭环管理是整个管理体系的必要反馈机制,确保系统偏差能够得到及时的发现、反馈和整改。为加强月度指标跟踪分析的管理,需对综合计划月度跟踪分析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月度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材料的及时性和质量、月度指标异动情况分析材料的及时性和质量。在季度经济活动分析平台中引入企业运营能力动态评价和运营监控点评,逐步形成以公司年度综合计划为指导,以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为抓手,以企业运营能力监控为基础的反馈、评价管理体系;充分利用经济活动分析平台,动态监控企业运营能力指标,及时准确开展阶段性点评,促进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建立以业务计划管理为主线,覆盖公司全部基层单位,融合财务预算,与企业负责人考核相配套的管理新模式,使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两精益三机制双反馈”的综合计划管理模式以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的现代公司战略目标为中心,结合公司提出的“两个率先”发展目标,围绕公司年度综合计划,以综合计划指标与项目过程精益管理为基础,实现业务计划与预算融合,通过市场预测、业务计划、预算安排、计划下达、过程监控执行、闭环反馈和评价考核等手段,确保了公司年度发展目标的实现,优化了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极大地提升了电网企业的管理效率,为企业实现最终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韩俊雅.电网企业计划管理的现状分析研究[J].陕西电力,2007(2):72-74.

上一篇:项目研制总结范文 下一篇:会展项目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