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方案范文

时间:2023-02-22 08:36:29

乡村振兴方案

乡村振兴方案范文第1篇

一、创建范围

本方案争创对象为全区所有乡村,69个行政村。

二、创建标准

“美好乡村”根据创建成效、示范引领等各类效应,将村庄创建目标分为五个等级。

(一)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精品示范村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总创建村总数的30%,采用末位淘汰制。创建村超额完成《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本村具有“可学性、可看性、可复制、综合性”等示范引领区域地位,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引领示范项目、模范做法、独到模式等创建工作内容。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二)美好乡村精品村:创建村达到《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产业发展初见雏形,乡风文明得到彰显,乡村治理有效可行,乡村建设美度适宜。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三)美好乡村整洁村:创建村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村庄产业有一定发展思路。

(四)美好乡村清洁村:创建村在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村庄干净整洁;二是基本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有序。

(五)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成功的村庄为进一步提升示范引领效应,将“美好成果”源源不断的转化为“美好经济”,达到增强广大村民获得感为民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强,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为景美,形成村庄健康持续发展为人和,可以申请申报创建“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

三、准入条件

申报“美好乡村”创建的行政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村庄已编制完成村庄规划、创建策划、环境提升专项设计。

(二)村级组织廉洁务实,村级班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高。

(三)美丽乡村经营工作思路明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潜力大,经营有基础,村庄发展规划科学先进。

四、创建名额

2020年度拟评选27个“美好乡村”,其中经营示范村3个,精品示范村4个,精品村5个,整洁村5个,清洁村10个。

五、奖励标准

参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六、创建步骤

(一)宣传动员(2020年2月—2020年4月)。通过公示栏、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鼓励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积极申报。区振兴办根据当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下达指令性申报村庄目录,各镇(街道)向区振兴办报送指令性申报及自愿性申报村相关资料,区振兴办会同相关部门对提出申报的村进行初审,初步确定创建对象。

(二)创建推进(2020年5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确定创建对象,各镇(街道)对照创建目标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创建工作。

(三)考核验收(2021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区级相关部门对确定的创建对象开展考核验收,形成考核验收结果,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定。

(四)资金拨付(按进度)。分阶段拨付创建奖励资金(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2020年度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副区长袁敏为领导小组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德市旌委办〔2020〕24号)相关责任部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振兴办,负责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开展创建工作;各镇、街道成立相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创建工作。

(二)广泛宣传动员。创建工作要坚持面向群众,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参与进来,通过多种媒体渠道积极宣传,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乡村振兴方案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按照“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梯次推进、一个不落”的总体思路,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为创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和幸福美好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谋划布局,制定方案(2020年1月—3月)。组织镇政府、包保单位(部门)和行政村乡村振兴召开一次专题对接会议,共同研究制定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职责,列出任务图、进度表,实施“网格化”包保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各行政村做好各类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推进厕所改造和宣传工作,确保顺利实施并完成目标。各行政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须报镇政府审核把关后再做实施。杜绝举债建设,各行政村要加强资金管理与使用,经管站做好资金监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好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确保在时效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二)宣传发动,全员参战(2020年4月—6月)。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全员参战开展春季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整治范围覆盖中心村、社屯和庭院。落实好宣传动员工作,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农民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实行网格化工作机制,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头。不断推进“三治”体系建设,完善“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等制度。继续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展演等群众参与性活动。全面建设“一谷一城”,完成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成工作指标。完成春季栽种植花卉和绿化美化工作,提前谋划好种植地块、种植品种和种植设计。各村落实好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产业发展项目落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三)补齐短板,积极推进(2020年7月—9月)。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畅通沟通渠道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查漏补缺分析解决。重点围绕“四好农村路”工作要求,全面完善农村路网建设。开展夏季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实施秋季花卉栽种植工作。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形成“比、赶、超”工作氛围,全镇乡村环境基本达到从“整洁”向“美丽”目标提升。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引领农户开展“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创建活动,院落达到“五净一规范”标准。加强文化建设,结合村屯历史禀赋,发掘文化内涵,将文化融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之中,结合村屯实际建设“村标”。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打造以本村历史典故、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红色教育、英雄名人等为主题的村史馆。

(四)真抓实干,实现目标(2020年10月—12月)。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开展秋冬季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完成好市委、市政府年终考核工作任务。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完善环境综合整治长效工作机制,常态化保洁与管护工作得以加强,确保全年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积极谋划下一年度项目申报和各项工作任务筹备工作。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包村领导、包保单位(部门)主要领导、村书记要亲自抓,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落实工作。

(二)广泛宣传发动。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要及时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工作部暑和要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完成任务。

(三)精心组织实施。镇包村工作组、包保单位(部门)、行政村要按照镇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工作,严格执行和完成好本实施方案制定的阶段工作目标和任务。

四、工作内容

(一)人居环境整治

结合省委、省政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20条标准开展工作,镇域内环境整治主要包括道路两侧、河道河岸、沿街店铺、农贸集市、景点公园、群众活动场所等公共区域,确保规范有序、应拆尽。各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点(社屯组所在地、农户庭院)—线(道路两侧、河道河岸)—面(中心村所在地、村民居住集中区)相结合原则,做到视野范围内无杂物、垃圾清运及时、日常保洁到位、环卫设施完好外观整洁,边缘地带积存垃圾“清零”。各行政村要落实好辖区内的绿化工作,按照年初定购计划,完成花卉栽种植工作任务。对公路、村路和巷路沿线围墙、栅栏、房屋等进行整修和美化,精心打造图文并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振兴工作内容的文化墙。加强亮化设施的维护保养,行政村要消除街路的照明死角。进一步强化保洁员作业监督,增加环卫设施建设和投入,抓好设施管理、维护和使用。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

全面加快“一谷一城”建设,因地制宜选择出适合当地特色与资源禀赋的产业发展路径,要结合当地优势,走产业发展道路,多重渠道切实增加村民经济收入。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发展“订单农业”,发挥好农村电商平台作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与意识,提高农民群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集体经济收入

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村级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2020年全镇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继续保持在10万元以上。

(四)乡风文明建设

不断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体系建设,使乡村治理取得成效。继续推进党员“双联”工作方式,使农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注重培育良好家风,以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乡风。注重培育新型农村带头人,加强村三委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大力开展“三好一庭院”“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等创建评比活动。结合村民生产生活实际,修订完善通俗易懂、群众认可、易于执行的村规民约。注重村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结合村屯实际建设“村标”,打造主题村史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等。推行家风家规家教和文明创建活动等,用文化活动形式承载主旋律、凝聚向心力。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体现乡村地域特色和农耕文明。

(五)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厕所革命”,2020年整村推进村、村厕所改造。同时,完成乡镇垃圾中转站和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围绕“四好农村路”工作要求,全面完善农村路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各村积极申请资金和项目,加大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使村容村貌得到改善。

(六)绿化美化亮化

推进完成花卉定购工作,充分利用镇村道路两侧空地进行栽种植花草,确保统一协调,实现整镇、整村、整屯绿化美化全覆盖。同时,完成绿美示范村建设工作任务。按照安全、节能、实用和便民原则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加强设施管护力度,力争实现街路照明全覆盖。

五、工作职责

(一)镇包村工作组职责内容

实行镇领导班子成员包保行政村工作责任制,对所包行政村工作负责。将本年度的工作内容制作图表“挂图作战”进一步夯实“河长制”和“路长制”责任沟通包保单位(部门)和行政村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在常态化整治的基础上,每季度组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落实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岗位责任制和工作实施方案。帮助包保村谋划、研究好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帮助行政村收集整理好大会战行动时的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作为制作全镇乡镇振兴VCR的素材使用。

(二)包保单位(部门)职责内容

包保单位(部门)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好包保责任,完成好包保工作任务。帮扶好包保行政村工作,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每季度开展的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行动和栽种花卉等日常工作任务。加大资金、项目和物资帮扶投入力度。

(三)行政村职责内容

行政村对辖区整体环境卫生负总责,负责村屯环卫设施建设,对村属垃圾清运车辆及环卫设施日常管养。通过村规民约等有效形式宣传、引导、教育农户做好“门前三包”和“门内达标”工作。村三委成员和党员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头从自家做起,庭院环境卫生达到“五净一规范”标准。做好保洁员作业监督巡查工作。谋划和实施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好产业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六、资金来源

包保单位(部门)积极帮助包保村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各行政村自筹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的原则,确保专款专用。

七、考核评比

乡村振兴方案范文第3篇

“三类村”建设工程,就是根据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把全乡12个行政村的乡村振兴建设,按照合理比例划分为达标村、先进村、标兵村三个类型来推进,利用3年时间集中攻坚突出短板,实现乡村面貌大变样、农民生活大提升。

一、总体要求

(一)建设思路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聚焦提升农村整体面貌阶段性目标,集中攻坚卫生整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四个方面突出短板,实行政府主导、村级主责、农民参与、部门包保、社会支持推进机制,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组织镇村干部和群众实干苦干3年,实现乡村面貌大变样、农民生活大提升,努力让全镇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

(二)基本原则

镇村联动,村级主责。上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镇里负责总体统筹推进,重点抓好谋划设计、督促检查、考核验收。镇党委和政府承担建设主体责任,组织村级具体实施推进。

聚焦重点,分类推进。着眼补齐现阶段农村突出短板,集中攻坚卫生整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四个方面,分类别、分领域探索可行路径和多元建设模式。

规划先行,要素配套。充分考虑各村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差异,区别制定各类村建设规划,配套落实财力物力等要素。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杜绝形式主义,严控脱离实际的举债建设。

全程监管,质量为重。建立健全全程考核机制,科学评价和验收每年度建设任务和每项工程质量,确保“三类村”建设工程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理念,真正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三)建设目标

“三类村”建设工程,利用3年时间集中攻坚。从2020年初全面启动,至2022年底全面验收。分类确定建设标准,按年滚动推进,全程对标对表考核。通过点上不断突破,推进面上整体跃升,进而实现乡村面貌大变样、农民生活大提升的阶段性目标。

标兵村。3年创建1个,占行政村总量8%左右。其中,2021年完成1个。主要选择综合发展水平走在前列和脱贫攻坚取得突出成效的行政村,以打造全面小康标杆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为核心,通过抓提升、上水平,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振兴。

先进村。3年创建7个,占行政村总量58%。其中,2020年完成2个,2021年完成2个,2022年完成3个。主要针对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后劲潜力比较好的行政村,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核心,通过抓硬件、攻弱项,实现基础设施基本配套。

达标村。3年创建4个,占行政村总量33%左右。其中,2020年完成2个,2021年完成1个,2022年完成1个。主要针对基础比较薄弱、发展相对滞后、内生动力不足的行政村,以彻底改变脏乱差面貌为核心,通过抓“六清”、补短板,实现村屯常年干净整洁。

二、重点任务

(一)标兵村

1.卫生整治。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做到有队伍、有设备、有经费、有监督、有评比、有奖罚,屯内屯外没有卫生死角,实现村屯卫生常年干净整洁。全村农户无害化厕所改造完成85%以上。

2.基础设施。

(1)村内道路。所有自然屯之间主路全部硬化,实现屯屯通;所有自然屯内主路、干路、巷路全部硬化,实现户户通。

(2)排水渠系。各自然屯内可根据实际需要,规划建设排水渠系,主渠、干渠标准样式统一。

(3)院墙大门。每个自然屯都进行统一规划,实现农户院落整齐划一;每条街上的农户院墙、大门标准样式统一。

(4)路灯亮化。所有自然屯内主路两侧、广场周围全部安装路灯。

(5)村屯绿化。所有自然屯内主路、干路、巷路两侧全部栽树绿化;所有农户大门前、院墙边全部栽花种草;村部、广场周围绿化美化具有景观效果。

3.产业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产业链模式,村民能够从中实现多环节就业、多元化创收;高标准农田、现代种养园区、产地初加工、休闲农业等某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对当地现代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庭院经济形成“一村一品”格局,统一推行绿色有机生产标准,打造出1个区域知名品牌。

4.乡村治理。村党支部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战斗堡垒作用成效突出;村内政务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村务监督机制健全规范;村部必须高标准实现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六星一网”工程各项要求;村规民约健全并有效执行,村民自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全村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各类典型农户比例达到50%以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符合“五有”标准,全年开展活动不少于24次。

(二)先进村

1.卫生整治。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做到有队伍、有设备、有经费、有监督、有评比、有奖罚,屯内屯外没有卫生死角,实现村屯卫生常年干净整洁。有“厕所革命”任务的村,农户无害化厕所改造完成85%以上。

2.基础设施。

(1)村内道路。所有自然屯内主路、干路全部硬化;巷路砂石铺垫平整。

(2)排水渠系。各自然屯内可根据实际需要,规划建设排水渠系,主渠标准样式统一。

(3)路灯亮化。村部所在自然屯主路两侧安装路灯。

(4)院墙大门。各自然屯每条街上的农户院落整齐一致;主路、干路两侧农户的院墙、大门率先达到标准样式统一。

(5)绿化美化。所有自然屯内主路、干路两侧栽树绿化;主路、干路两侧的农户大门前、院墙边栽花种草;村部、广场周围绿化美化。

3.产业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一村一品”格局,与域内外龙头企业有效对接合作;以抗旱为主等生产设施显著改善,基本实现旱涝保收;至少创建1户规范运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组织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庭院经济实现全覆盖,基本实现定单生产模式。

4.乡村治理。村两委班子和谐有战斗力,落实上级决策成效明显;村内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村级政务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村规民约建立并规范执行,能够有效推进村民自治;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全村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各类典型农户比例达到30%以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符合“五有”标准,全年开展活动不少于18次。

(三)达标村

1.卫生整治。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做到有队伍、有设备、有经费、有监督、有评比、有奖罚,屯内屯外没有卫生死角,实现村屯卫生常年干净整洁。有“厕所革命”任务的村,农户无害化厕所改造完成85%以上。

2.基础设施。

(1)村内道路。所有自然屯内主路实现硬化;干路、巷路砂石铺垫平整,保证群众日常出行顺畅。

(2)排水渠系。各自然屯可根据实际需要,规划建设简易成型排水渠系,保证雨水及时排出屯外。

(3)院墙大门。所有自然屯农户的院墙完好整齐、大门端正整洁,保证院内没有废弃建筑物。

(4)绿化美化。所有自然屯内主路、干路两侧栽树绿化,保证成活率达98%以上。

3.乡村治理。村两委班子和谐稳定,能够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村级政务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村规民约建立并有效执行;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全村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各类典型农户比例达到20%以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符合“五有”标准,全年开展活动不少于12次。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镇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镇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各村各部门要主动认领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形成分线作战、合力推进的工作体系。

(二)落实建设计划。按照“三类村”建设标准,细化出每个年度的任务单、时间表、路线图。标兵村在选点布局上,优先考虑公路铁路沿线、旅游景区的行政村。加强“三类村”工程档案管理,逐步纳入农业大数据信息平台。

(三)优化要素配置。依据建设任务统筹调配人、财、物等要素,切实保障各村建设任务不落空。围绕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任务,精心谋划一批大规模项目,通过争取国家支持、吸引信贷投入和招商引资等途径,探索多元化建设模式。

上一篇:乡村振兴目标范文 下一篇:乡村振兴设计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