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1 02:15:18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1篇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二、课文解读

教材处理: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感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解读“我、地坛、母亲三者关系”。第一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生命的感悟是课文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梳理相关线索:为什么去古园?古园中哪些景致引发了作者怎样的强烈的感受?引发作者怎样的思考?思考的结果怎样?第二是感受亲情,他是什么时候体会到母亲的关爱的?母爱给他生活以怎样的启示?从母爱与爱母的层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生存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在学法上,对于长篇散文作品的阅读分析,需要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让学生在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分别研读两个部分的内容,力求准确把握每部分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意思。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能真正读懂这篇课文,学会主动去审视生命,品味亲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2008年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让我们记住了很多奥运健儿,同学们一起来说说他们的名字。

学生回答积极。明确:杨威、程菲、郭晶晶等。

师:但是,同学们知不知道,同年的残奥会也开得非常成功,同学们又知道多少残疾运动员的名字呢?

学生基本回答不出一个名字。

师:看来,我们对残奥会关注得并不多。是的,平时,我们给予残疾人的目光太少。而实际上,他们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他们身上有太多的精神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其实,不仅在体坛,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他们拼搏的身影。在中国文坛上,就有这样一位身残志坚的作家――史铁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品读《我与地坛》。

(二)整体感知

师:昨天,我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任务,熟悉课文,并让大家搜集作者的资料,制作成PPT。下面,我们请第一组同学来展示他们的预习成果。

学生PPT展示:作者简介,图片等。

师:设想如果厄运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会如何应对?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可能大多数倾向积极,教师适当提一些消极意见让学生反驳,在对比中加深印象。

师:刚才我们只是设想,然而,命运却和史铁生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却失去了双腿。面对残疾,史铁生也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勇敢地活了下来,而且,从前面同学展示的史铁生的照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始终是微笑着的。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他是如何走出人生的低谷的呢?他的心路都留在了字里行间,让我们一起到《我与地坛》中去找寻答案。

(三)研习课文

《我与地坛》贯穿全文的总体思路就是他的心路历程:追寻、解答。

第一部分

师:首先,他思考追寻的是什么问题呢?即:他在地坛公园里想了哪三个问题?请同学们默读6、7小节,归纳出来。

明确:1.我该不该死?2.我为什么要出生?3.我该怎么活?

师:问题出来了,答案在哪里?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来寻找答案:

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那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地坛是明清时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神圣而庄严,有四百多年的辉煌与荣耀,然而现在的地坛是一副什么模样呢?课文第三节中有一段描写,听老师读第三节,找出描写句子。思考讨论:

1.对地坛特征的描写要抓住哪几个关键词?

明确:剥蚀、淡褪、坍圮

2.这样的地坛给了你什么感觉?

明确:荒芜

3.而此时“我”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明确:失魂落魄、残废

4.现在,请同学结合地坛的特点来谈谈“我”为什么喜欢去地坛?

明确:曾经庄严神圣的地坛被人们遗忘了,双腿残废的“我”似乎也被世间遗弃了,史铁生看着这同样命运的地坛,似乎找到了一个同病相怜的朋友,很快的,他消极颓丧的精神状态和荒园融为一体了。

5.当史铁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地坛中时,他开始专注于这里的一草一木,昆虫雨露,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中的景物描写,听读后大家思考:此时在地坛里除了荒芜冷落,他还看到了什么?用文中的句子。

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6.为什么并不衰败?

明确:地坛里的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等,它们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虽然都很微不足道,可它们都在努力按照自已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它们并不在意自已栖息地的“荒芜”,而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反而使这里不再“衰败”。

7.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给了史铁生怎样的启示?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明确:虽然地坛被淡忘、被肆意雕琢,但生命的轨迹终究不能改变;从而引申到对生命的思考,虽然身体残疾,但精神不变,决不能轻言放弃!要直面现实,珍爱生命。地坛给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

于是,我们有了第六节中关于生死问题的答案:

1.我该不该死?明确: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2.我为什么要出生?明确: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地坛帮助史铁生解决了关于生死的问题,那最后一个问题:该怎么活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并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的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那么,史铁生一开始就理解母亲吗?两位同学给我们演绎了史铁生另一篇纪念母亲的作品《秋天的怀念》(节选)。

情景剧表演

师:谢谢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从刚才同学们的演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史铁生一开始并不理解母亲,只是时时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运,从而肆无忌惮地伤害母亲,而等他真正读懂母亲,知道了“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要加倍的”以后,母亲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于是就有了对母亲的重新认识,以及对母爱的更加细心的体察。这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二部分内容。

第二部分

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思考问题: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明确:儿子残疾,又沉默寡言,独自上地坛,情绪变化无常,使本已痛苦的母亲更增了悲伤和恐惧,却又不知道为儿子做些什么。

2.面对儿子出的难题,母亲是怎样做的?从书中找出母亲的言行,可以互相讨论,请同学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提名回答。

3.从这些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面对人生的苦难她采取了怎样的态度?

明确:苦难、顽强;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注定活得最苦;意志坚忍的母亲。

“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4.母亲对待人生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怎样的启示?这正回答了前面遗留的问题:怎样活?母亲用实际行动给了他答案。

讨论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地承受苦难,要坚忍地活下去!

师:史铁生并不是一开始就理解母亲,随着思考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自己的一生。母亲以她的活法,无言地告诉了“我”应该以坚韧的意志直面艰难的命运,以深沉的爱关注痛苦的人生。可惜“我”直到母亲因病去世后才隐隐感觉到了心里的失落。下面请同学们齐读史铁生的一段内心独白,第14小节。

母亲已经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留给作者的只是无尽的追忆。

回头看看我们的生活,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段叛逆狂妄的阶段,可能我们有些同学正处在这样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以伤害亲人和破坏自己的生活为个性,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长大才懂得亲人当时的心碎和无奈,但往往那时亲人已经不在。所以,我们应该抓住现在问一声,爸爸妈妈你们好吗?下面,请欣赏由女生小组给我们带来的关于母爱的颂歌!

(四)课堂总结

地坛和母亲,他们就像两条腿架起了作者的残缺的身躯:在地坛,作者度过了绝望而狂躁的青年时光,了悟了生命存在的意义,成熟了他日后深刻的思想;而母亲,以她那毫不张扬,单薄而伟大的身躯,在儿子面前展示了“生存”这一命题的真谛所在。可以说地坛是“物”对作者的启示,而母亲是“人”对作者的启示。我们甚至可以说,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而母亲是“我”心目中的地坛。正是地坛和母亲,给了他生的勇气和希望,让失去了双腿的作者不仅重新站了起来,而且能坚定、稳健地迈开步伐,走向生命的辉煌。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这篇课文的学习,也能从史铁生身上获得启迪,去关注生活,关爱亲人,思考并成就人生的价值。

(五)作业

师:让我们在享受生命的同时也为创造这美好生命的人做些什么吧,回去后每人给父母写一份家书,内容涉及享受生命,懂得感恩。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2篇

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体味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作家简介(课件展示)

2.朗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放背景乐——洞箫曲《忆故人》)

3.欣赏文章第一部分(课件展示)

(放背景乐——洞箫曲《忆故人》)

进入古园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古园,古园是怎样的古园呢?

(师生共同诵读:“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又是怎样的“我”呢?

(师生共同诵读:“两条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去……”,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我”眼中“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

(师生共同诵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我”在古园中的沉思

(师生共同诵读:“一个人,出生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

“沉思”时的古园

(师生共同诵读:“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4.欣赏文章第二部分

(放背景乐——洞箫曲《忆故人》)

母亲是怎样的母亲呢?

(师生共同诵读母亲的几个“知道”)

“我”对母亲的设想

(师生共同诵读:要注意对“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这句话诵读语气的处理)

“我”的“沉郁和哀怨”

(师生共同诵读“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再也不能来这园中找我了。”注意此处对“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的语气处理)

印象中的母亲

(师生共同诵读,注意对几个“看见”句以及最后一段的语气处理)

诵读说明:

文章中有许多近乎排比的句式深切的表达了作家浓郁的感情,需要反复的诵读才能够体会,教师自身必须注意到这一点。因为有的感情作为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可能体会并不是很深,但如果教师能够将那种浓郁的深情读出来的话,学生定会理解的。

5.拓展训练——搜集信息

利用网络搜集有关本文的分析鉴赏资料。

第二课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1.分析鉴赏文章

让学生分析鉴赏文章的第一部分,可分成若干组讨论,并由一代表作总结陈述。鉴赏重点既可以是语言表达方面的,又可以是文章所阐释的对生命的感悟。如果学生鉴赏的重点是有关语言表达的,教师则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鉴赏语言来体味语言背后所蕴涵的情感。

学生发言后,教师可结合数据库中有关教材分析的内容作相应的总结。

2.能力训练

让学生将上述的分析鉴赏结论进行总结,当堂完成一篇短小的文艺评论。

教案点评:

本文所蕴涵的作家对生命的深沉感悟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品味出来,机械的设置思考题目引导学生回答可能会导致学生感悟能力的丧失(因为设置的思考题目可能并不是学生所感悟到的)。

课堂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品味文章的语言和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3篇

第一课时,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我与地坛部分的教学,初步感知了作者的人生遭遇和对生命的思索。第二课时,我准备让学生以小组研讨的方式来赏析,且通过品味语言来深入领悟散文的主题。

课堂上,学生的讨论很热烈,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推选一个代表站起来发言,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我发现大家的赏析目光主要放在母爱的伟大上,学生沉浸在对母爱的感动中,学生认为这就是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而对于文中大量笔墨叙写的对生命重要启示的话语,几乎没有心思体味,当我问到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有紧密联系吗,学生似乎很迷茫,我趁热打铁,赶快出示幻灯片即我预设的关于文中生命思考的一系列问题,并要求他们再次细读课文画出对生命有启示的话语,。于是这堂课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下面就是我们师生围绕生命话题而进行的讨论:

教师:文中我与母亲和第一部分有必然的联系吗?如果没有,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来写我与母亲并把它和第一部分一同放在我与地坛的课题之下呢?

学生甲:作者是在地坛里思念自己的母亲的。

学生乙:文中所记述的事都发生在地坛里啊。

学生丙:我交给母亲的一个难题是去不去地坛公园。

教师:母亲是如何对待这个难题的呢?作者理解母亲的做法吗?

学生甲:是有变化的,应该算理解了吧,作者先是叛逆不顾母亲的感受,到后来痛悔自责。

学生乙:作者整日在地坛公园揣摩母亲的心理感受,在无数个黑夜后的白天,白天后的黑夜,……

教师:大家的讨论好极了,在本文后面的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心路变化的过程,是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启示了作者。

教师:母亲面对苦难的态度和本文的主题有紧密联系吗?

学生:通过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作者明白了怎样活的问题,像母亲一样坚毅勇敢的面对命运交给我的难题。

教师:所以两部分是统一的整体对吗?

学生:第一部分解决了关于死的问题。第二部分解决了为什么要出生的问题。

教师:至此,母亲与地坛已经融为一体了,她们用无言的方式启示了作者。所以学习本文我们要从母爱的感动中走出来,站在理性的高度上,去领悟作者对于生命的深沉思考。

教学反思:

我认为,要上好一堂课,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把课上的精彩,必须要注重课堂讨论这一活动,应该把讨论引向深入,从而真正的读懂文章的主旨。那么如何将讨论引向深入呢?

(一)立足文本,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搭建平台

如对本文中的命运的讨论,为了使学生讨论更深入,教师需要为他们搭建一个可利用的平台。提问时更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疑问点和思维的发散点。

(二)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课前细致的预设使本该动态生成的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就统一而言,预设和生成又是相互统一的,所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科学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这种预设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的预设,同时又是一种富有弹性的开放性的预设。教师预设时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生活。

(三)处理好人文与文本的关系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4篇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都是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按部就班的。对教师来说,从阅读教材、寻找参考资料、备课、写教案,甚至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都是一种固定的程式。对学生来说,从预习、听课、笔记,到复习、练习,也构成了一个定式,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趣,何言创新?而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中国“死读书”这个千年老传统,使我们的老师不再只教“教材”和学生不再只学书本,都开始走进了生活。学生可以从书本的学习走向生活的学习。通过学习,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生存及生活的本领。而且研究性学习从根本上说,学习是宽松的,是打破了按部就班的教和学的程式,让师生从按部就班式的被动学习走向富于创新精神的主动学习。正是这种方法让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在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一文时,我以“‘用生命书写生命’——走进史铁生”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和学生一起通过观看史铁生逝世现场追悼会,聆听读者及作家对史铁生的作品及人格精神的评述,了解史铁生生前的生活,感悟作家史铁生的生命哲学和对母爱的解读。我再引领学习《我与地坛》时,围绕“你们心中的史铁生是怎样的一个作家,你觉得史铁生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展开研究性学习,学生积极探讨,合作交流,课堂上呈现出热烈讨论的氛围。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师生以往的教与学的方式,课堂一下就活跃起来。

由此,我联想到作文课这样试一下说不定会有好的效果。于是,我把这样的尝试应用到写作训练上了。我们学习了《我与地坛》的节选课文后,我就进行了以“生命的品质”为题的作文训练。我采用多媒体进行指导练习:首先,我播放背景音乐《神秘园》,投影了史铁生18岁下放当知青时的照片,并解说:这是18岁的史铁生,风华正茂,生气勃勃;又投影了史铁生坐轮椅在地坛里的照片和文句。接着,我让学生结合课文《我与地坛》谈谈“史铁生的生命品质”。最后,我引出了这次作文的题目,并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可以围绕这些进行选题:多角度构思,丰富素材,精巧结构,等等。学生从感兴趣的社会、自然及生活中选取一个研究专题,如人、水、植物、动物等方面,搜集有关资料,积极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出现了许多佳作。有写成议论文的,有同学把奉献视为生命的品质做为中心论点;有写成记叙文的,有同学揭示了宽容是生命最美的品质的主旨;有写成夹叙夹议的,阐述了真善美成就了生命的高贵,使生命放射耀眼的光华的深刻哲理。有一位同学结尾是这样写的:“在木香花如雪的洁白中,在木香花沁人的芬芳巾,外婆一路走来,把朴素、善良、勤劳的品质保留至今,传承给我。当然,我也会毫不犹豫地把这美好的生命品质继续传承下去,使之永远芬芳。”文章把木香花的品性与外婆的品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花喻人,读来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之感。本文还给予我们的写作启示:从熟悉的人和事中发掘闪光的素材。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学生一篇篇材料丰富、赋有内涵的文章诞生了。我感到学生从依赖老师的学习转变为自主的学习。而且教师在整个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一是教师从中指导、点拨。教师年长些,有一定的生活阅历,见识广些,他有能力指导。二是师生共同学习,相互切磋。研究性学习的不少课题是全方位的,是较前卫的,你当教师的不与学生一起学,怎么行?更可喜的是,学生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增强了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对于完善学生的基本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这次研究性学习使我惊喜地发现:它能有效而成功地开掘学生的智能潜力,让学生从注入知识的学习走向开掘智能的学习,从整齐划一的学习走向充分个性化的学习。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兴趣是会创造奇迹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从兴趣出发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把选择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自己,每位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研究某项课题和项目,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智能。事实证明,人一旦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以后,他就能无往而不胜。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让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气与活力。

总而言之,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模式并不完全是相互排斥,但二者相比,研究性学习更能适应当今的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气与活力。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M入了全面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突出特点就是信息的共享性。在信息化背景下,要求学生只按照课本来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趋势。

一、阅读是我们不断从外界获取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阅读作为我们从外界获取知识的最有效手段,一直以来都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实施以来,阅读教学以更加全面的要求和更加具体的理念深入语文课堂,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丰富阅读题材等多个方面着手,切实将阅读教学保质保量地贯彻执行,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阅读是获取语言知识最有效的途径,也是现代教学中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语言归纳能力等多种技能的重要手段。语文课本在指导学生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但是课本内容毕竟有限,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的便捷方式,搜集阅读材料充实知识。

二、信息化时代为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1.更新了课本阅读的方式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课内阅读教学一般采用领读、泛读、讲读、朗读、默读等方式,这种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而言可能有很大帮助,但是却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就是阅读的品质非常低。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者精心选择的文章,不管是用词、造句、写景、抒情,还是论断用词都非常优美。可是单纯的阅读很难将学生的情感信息进行带入与升华,更难以引起他们对于人生的深度思考。史铁生老师的《我与地坛》是一篇感情真挚的叙事散文,每次读来都会令人眼眶湿润。单纯播放朗读我总觉得缺少些什么,于是我将《我与地坛》的电视视频引进了语文课堂,通过视频的播放学生对作品的整个背景信息、写作基调有了全面掌握,后来再让学生阅读课文他们自然带了更多感情进去,比单纯阅读带来的效果都要好,再后来学生自己改编了一个小品,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对自我的剖析都展示给了大家,教学效果非常好。

2.拓宽学生课外阅读的渠道

目前来看,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参与度较低。除了在教师要求下阅读一些推荐书目之外,很少有学生会自主搜集一些精品文章进行阅读和学习,学生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一次偶然的尝试让我对拓宽学生课外阅读的知识面有了新的感悟,余光中老师是我国的散文大家,他的很多作品我甚至不知该用何种方式来给学生讲解才可以把里面的内容讲出来。在教学《沙田山居》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去网上搜集资料先了解一些余老师的信息,然后在课堂上采用茶话会的方式展开教学,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我没有参考教参也没有带教案去按部就班地讲解。我发现,在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百度的相关索引给了学生很多启示,有人在搜索过程中顺便阅读了汪国真老师的《热爱生命》,“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当这句诗从学生口中说出时,我很庆幸我没有按照教参先分析人物生平再讲解课本,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搜索,去理解,借助互联网来阅读和学习,比教师讲授生动得多,深刻得多。

3.便捷的互联网让阅读更具色彩

阅读的开展方式并不是只有读书这一种方式,聆听也是阅读的一项重要展开方式,在聆听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知文字的魅力,还有助于调动更多的器官:耳朵、大脑、手等,都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之中。《读者》是多年来一直伴随我身边的心灵读物,里面的很多文章温暖朴实且涉及面非常广,高考中也有好多次都是节选《读者》的文章来作为考试题目,足见其巨大影响力。《读者》的微信公众号也创办得非常好,里面有一个功能是文字聆听,每天都会推送一些美文让电台主播为大家阅读,我们既可以自己看,也可以在音乐背景下静静聆听。于是在我的鼓励之下,学生都爱上了这个公众号,有时候没有那么多时间阅读他们就在路上边走边听,还有很多学生的小随笔就是针对里面的文章有感而发的。有声阅读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更多的知识,也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既可以对素材多一分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练笔的良好习惯。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实施,相信还有更多惊喜等着我们去发现和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观察和引导学生,根据学生的需求去安排更多的阅读素材和阅读方式,让他们自己去发掘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陈银.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5(23).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6篇

思若泉涌,笔下方能汩汩滔滔。高一的学生总觉得日子平淡,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却忽略了生活中许多可以为文的材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研读名家作品、高考满分作文等,先引导学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再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思索体悟。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表达出真情实感。

【策略说明】

通过朗读、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中品味,思中升华,跳出小我,心怀大爱,表达出生活中最真实的情感。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理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微小事。

2.指导学生思考,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最真实的感悟。

3.引导学生跳出小我,心怀大爱。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微小事。

2.指导学生思考,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最真实的感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跳出小我,心怀大爱。

【过程设想】

一、导入

课前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我们学习过的必修一的课文里,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篇?为什么?

《小狗包弟》中,巴金先生抒写了自己对小狗包弟的怀念和对自己行为的愧疚悔悟;《纪念刘和珍君》一文,鲁迅先生表达了对刘和珍君的惋惜与尊敬,对反动政府和文人的痛斥;《记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作家梁实秋抒发了对梁启超先生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从同学们的回答里我们发现,这些感动我们的课文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洋溢着浓郁的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是文章的生命和灵魂。唯有真情流露,才能打动人心。因此我们倡导在作文中写作真情。

那么,真情写作应该以什么为写作对象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一起走进史铁生的名作《我与地坛》,去找寻真情写作的对象。

二、 名家作品鉴赏

1.学生自读《我与地坛》(节选),思考:作者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写了对母亲的愧疚,还有对母爱的颂扬。

2.提问:作者为了表现真挚无私的母爱,写了哪几件事情?

【明确】写了母亲送我出门时的语言动作,写了母亲在地坛焦急的寻找我。母亲因为想给儿子更多空间,宁可自己担心,宁可焦急寻找,也从不阻拦我去地坛散心。母亲不但在生活上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更在精神上给予了我理解与体恤。作者选取的这几件事情有什么共同特点?他们都是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俗话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生活其实是一个“金矿”,只要你细细用心咀嚼,那些看似平凡、细小、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能闪烁出动人的光芒。 真情写作,不用搜肠刮肚去找寻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不妨就写生活中触动我们心弦的那些细微小事。(板书:细微小事显真情)

3.提问:作者为了表现对母亲的愧悔之情,又写了什么内容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在朗读中思考品味。

①生齐读,师范读。

②指名回答。

③【点拨】我们刚刚读的这三段文字,都是作者的心理活动,是作者对深沉母爱的所思所想,是作者的人生感悟,在对母爱后知后觉的痛悔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中,史铁生终于领悟到母亲永不放弃的爱是那份来自生命本然的牺牲精神。因为有了对小事的思考感悟,是文章显得情长而味永。所以我们不妨向我们的作家学习,在生活中发生了感动我们的细微小事后,用理性来沉淀情感,经过思维的深化,写出最深刻的感悟来升华情感,从而使我们的真情写作来得更加厚重而深沉。

(板书:生活感悟诉真情。)

在找到真情写作的两个对象之后,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我们同龄人的作品《他们》,去寻找真情写作的第三个对象。

三、满分作文赏析

1.研读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他们》,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

①作者写了关于“他们”的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②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引导我们关注社会上容易被忽视的群体,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明确】

① 写了民工子女进入大城市后的学习和生活,再现了他们的精神面貌。不仅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理解,更展现了对他们的尊重和敬意。

② 【投影】丰子恺漫画《护生画集》:

丰子恺站在众生平等的立场上,描绘了植物被剪去枝桠时的痛楚,饱含同情与怜悯;咱们学过的杜甫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作者怜惜百姓的痛苦,发出的悲天悯人的呼唤。不管是满分作文《他们》,抑或是丰子恺的漫画,或者杜甫的诗句,都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板书:悲悯情怀传真情。)

【投影】悲悯情怀是一种普遍关注人性、人类生存状况的人道主义情怀。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换言之,悲悯情怀是指我们的目光不只看到一己的得失,还能关注到所有的生命。真情写作,就要跳出小我狭隘的天地,心地无私,关心他人,甚至对他人的苦痛感同身受,或者描述社会现实,让人们听到弱势群体的苦痛与呼唤从而伸出援助之手,在文章中表现年青一代的良知、责任与担当,这也是写作的重要社会意义所在。那么,请你回忆一下,在你的生命体验中有过怎样的“悲悯情怀”?(生回答)同学们不妨把这些悲悯情怀写入我们的文章。

四、当堂练笔

1.真情无处不在,相信同学们的生活中一定有过诸多真情。那么,请同学们拿起你的笔,尽情的倾吐吧。接下来,我们学以致用,请从“细微小事”“生活感悟”“悲悯情怀”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个一百五十字左右的片段。

2.学生习作展示品评。

五、课堂小结

贾平凹先生说过:“人生得也罢,失也罢,要紧是心中的一泓清泉不能没有月辉。”如果我们把写作当成情感的表达,如果我们始终坚持真情写作,用细微小事中的感性、生活感悟中的理性、悲悯情怀中的人性来彰显真情,我们就一定能写出感动人心的文章。

【板书设计】

细微小事 显

生活感悟 诉

悲悯情怀 传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依据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精神,目前实验区实施的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所选的文本比传统教材丰富了许多,也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个性化发展。但是,面对文本丰富的语文教材,与有限的教学课时数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我们如何处理教材呢?我认为,设计“小专题”教学,使之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教育性,在“乐”、“行”、“活”、“思”中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依据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精神,目前实验区实施的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所选的文本比传统教材丰富了许多,也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个性化发展。但是,面对文本丰富的语文教材,与有限的教学课时数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我们如何处理教材呢?众所周知,丰富的教材内容不等于丰富的教学内容,“课文只是例子”,我们不能用教教材的眼光去处理教学内容,而应该用教材教,以“小专题”的创新设计理念处理教学内容,尤其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所谓“小专题”,就是指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自身情况和学生实际,“灵活适度”地处理教学内容,并通过反复阅读理解文意,再对课程内容采取增、删、改、合、立等手段设计专题,利用二、三个课时进行探讨,使学习走向深入,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评价。这种“小专题”教学,探究角度要新,论题开口要小。中学生因视野、经验和能力所限,不宜探究那种大而泛之的论题。在“小专题”教学设计过程中,既要促使学生动口、动眼,也要促使其动手、动脑,让多种感官协同“作战”;既要促使学生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又要促使其实践操作、亲身体验。总之,“小专题”教学设计要有利于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小专题”教学,“设计”而有所得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小专题”教学的设计必须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教育性,使之对教学内容不断创新。

一、“小专题”设计讲究趣味性——“乐”中求发展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性,是促进个性化发展的“剂”。因此,“小专题”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看专题的论题内容就有兴趣,就跃跃欲试。这样才能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不愿”为“情愿”。如学习《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时,在学完苏轼和辛弃疾词后,我与学生们讨论出一个共同探究的问题:“在宋词史上,苏轼和辛弃疾如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请课外阅读他们的其他作品,收集相关资料,以‘我看苏辛词’为小专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探究成果与其他同学交流。”然后学生根据任务分组活动,最后用一节课进行交流。

又如,教学《祝福》一文,应整合《孔乙己》、《故乡》、《药》、《狂人日记》等小说,抓住情节的曲折变化及深刻意蕴,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唤起学生的人生思考,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我设计“谁杀死了祥林嫂”小专题探究,指导学生将人物分析指向其悲剧的人生及悲剧产生的原因。这种着眼于情节和主题的“小专题”设计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引发学生对人物性格、人生经历、祥林嫂与周围人的关系,以及鲁镇的文化背景进行整体透析。学生在对诸多细节描写的解读中可以发现,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某个具体的人杀死了祥林嫂,也不能完全将悲剧归罪于封建礼教,应从鲁镇的“多神教”文化背景中挖掘“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传统文化是如何互相配合,把这样一个善良、勤劳的无辜女人逼上绝境的。小说超越了《狂人日记》对封建礼教的单维度的批判,从多维度对传统文化中的违背人性的因素进行反思。另外,还可以从“看”与“被看”的人际关系角度,透视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从具体语言中品味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人性中残忍的一面,唤起学生的悲悯心,呼唤人性的回归。

这种“小专题”教学中的问题探究,不必过分重视学生探究的结果,而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快乐学习中求得个性化发展。

二、“小专题”设计注意实践性——“行”中求发展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确,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其实用性、价值性,才能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因此,“小专题”教学的设计也要注意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取得第一手材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实现认知的第二次飞跃,即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如走进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文本,通过增、删等手段设计以诗译改诗(词)实践活动“小专题”教学。

1.走进文本,感受以诗译改诗(词)实践活动。

(1)默读“古为今用、学写歌词”知识短文(听《涛声依旧》歌)

问题:与张继的《枫桥夜泊》相比,歌词保留了哪些意象?韵脚怎样?

(2)感受李煜《虞美人》译改成的现代诗。

问题:揣摩哪些意象,展开了适当的想象?

(3)明确译改诗词的要求(见幻灯片略)

焦点:①用现代语言再现古诗词优美的意境和优雅的语言;②关注译改诗作韵律的和谐、语言的精练。

(4)《青玉案·元夕》释题

①辛弃疾简介;②元夕——元宵节。

2.品读文本,指导以诗译改诗(词)实践活动。

(1)诵读《青玉案·元夕》,把握其主旨。

1)读后感受是什么风格的词?

丽词:宝、雕、香等;细节:蛾儿、雪柳、黄金缕(婉约)

2)有人说,此首词从内容上属豪放派,那么,豪放的按纽在哪里呢?并说明理由。(探究问题)

参考:①揣摩艺术形象。如苏轼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中的“白头翁”,《定风波》中的诗人的形象;②知人论世: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政治主张。

(2)示范译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译改现代诗句(见幻灯片略)

2)译改现代诗句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见幻灯片略)。

(3)品读译改“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点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揣摩“花”“树”意象,展开想象。

①“花”“树”——焰火

②“没有吹开……吹放……吹落了……”句式说话。(改)

(4)仿译改“宝马雕车香满路”

1)宝、雕——华贵(换)香——胭脂香(添)

2)学生参与译改(见幻灯片略)。

(5)学生互相译改“凤箫声动……”“蛾儿雪柳黄金缕……”(见幻灯片略)

3.拓展文本,开展以诗译改诗(词)实践活动,把你最喜爱的唐诗(或宋词)译改成现代诗。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译写诗词。此时学生胸中涌动的必定是实践中所得的真知实情,笔下流淌的必然是实践后的欢快与欣慰。学生在完成这一专题教学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感觉器官,也锻炼了思维器官,而且培养了与人合作、收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综合能力。

三、“小专题”设计重视开放性——“活”中求发展

1.“小专题”教学如何开放?

(1)教学观念上要开放。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课本,放眼课外,放眼社会。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应该放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充分利用必修与选修课程的语文资源,以及课外的语文资源,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小专题”教学的开放最重要的就是要更新教育观念。

(2)教学内容要开放。“小专题”既可以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也可以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还可以与社会活动“接轨”,题材要广泛,思路要开阔,让学生有“自由驰骋”的空间。

(3)教学的形式要开放。“小专题”教学主体形式可以是或读或练,或摘或录,或写或画,或唱或演,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表达的需要自由选择。

(4)完成“小专题”探究任务的方式要开放。完成“小专题”探究任务的方式要多样化,可查阅、访问、观察、实践……可独立自主完成,可几个同学合作完成,甚至可以请他人帮助完成。

(5)完成探究学习任务的时间要灵活开放。有的可以利用周末,有的可以利用假期;有的可以在一、两天内完成,有的可以在一个月内完成,甚至可以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完成。最后,用一、两节课进行展示交流。

(6)检查评估“小专题”教学的方式要开放。检查评估“小专题”教学方式有检查型、展示型、汇报型、交流型等。评估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合作共事、共同提高的过程。

2.开放“小专题”教学的益处

总之,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是有层次差异的,只有开放的“小专题”教学,不搞一刀切,才有“活”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才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各尽所“知”探究学习,各尽所“能”完成探究学习任务,才能保证展示“小专题”教学内容丰富多姿、教学形式多样纷呈。如教《我与地坛》的第一部分为例。这一部分情真意切,细腻生动,充满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文章大段地描写了地坛衰败的景象,生动地揭示了作者由死亡走向新生的心路历程。我把这部分设计为让学生拟小标题的专题教学。具体操作:步骤一,让学生为此部分拟小标题,每组推荐1~2个小标题;步骤二,从所推荐的小标题中评选出最佳标题,并陈述理由。

要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学生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认真细致地阅读文本;二是思考地坛对于作者的意义;三是所拟的标题简洁凝练。经过认真地阅读思考,学生完成步骤一,拟出了如下小标题:“地坛——我的精神家园”、“荒芜的生命在地坛里重新开放”、“我与地坛有个约会”、“走进走出”、“地坛中的生与死”、“心灵的复活”、“上帝的苦心安排”、“地坛——我第二个人生起点”、“突出重围”等。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由发言,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标题,并陈述理由,最后相对集中在这几个标题上:“走进走出”好在双关形象,耐人寻味,有吸引力;“荒芜的生命在地坛里重新开放”是作者从苦难中解脱出来,获得新生的诗意表达,突出了地坛对作者丰厚的馈赠;“突出重围”,既表达了苦难的深重,又展示摆脱苦难的不易,而最终又成功的心路历程。

3.通过设计“写颂奖词”小专题教学,激“活”传记教学内容和形成。

高中选修课程中,像那些词浅意丰又充满浓烈情感的课文,学生似乎能读懂文章,其实很可能因只停在文字的表面而无法抵达文章的灵魂深处。如《传记选读》第一单元“今朝风流”教学,其中“基本阅读”有《在哈金森工厂》、《铁肩担道义》、《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扩展阅读”有《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遨游建筑天地间》、《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我是这样设计“小专题”教学的。

步骤一:展示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丁晓兵的颁奖词:20多年来一直是英雄,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逆境中挣扎起程,在顺境中保持清醒。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让学生明确颁奖词的写法基本上遵循“概述+评价”的叙写方式。

步骤二:再次阅读课文,捕捉触动你心弦的点点滴滴,推选出“最能触动你心弦的传中人物”。

步骤三:将选取相同的传中人物的同学组成同一推选小组,进行质疑探究,形成相对统一的意见,进而写颁奖词。以下是同学们探究的部分成果:①革命老前辈邓小平,他为了寻找革命真理,从1921年至1923年只身来到法国,我们不会忘记领取救济金时的号码236,他经受了巴黎失业辗转的艰辛,饱受了物质的贫困、工作的辛苦,在困难中依然执著、乐观、好学,在磨难中勤奋、聪慧、锐志。正因为他的不畏艰辛、不懈努力,正因为他的乐观、聪慧、执著,才成就了共和国改革的今天,才描绘了我们美好的明天。②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在敌人白色恐怖的关头,他临危不惧,坚守战斗岗位;在身陷囹圄时,他关心党的事业和同志的安危;走上绞刑架之际,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为党献身。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生内涵,使我们懂得了生与死的意义:死与生同是生命的一部分,生死相间,才成就无死无终的大生命……③袁隆平是千千万万农民不会忘记的名字,共和国也不会忘记的名字。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我们忘不了与弟子们一起嚼着干馒头,喝着清泉水,美滋滋地吃起夜餐;我们忘不了挽起袖子,露出古铜色的双臂,袒露着“刚果布”,哼着小夜曲;更忘不了海南岛日日夜夜寻找野生稻的身影。他有大禹治水般的意志和不怕艰苦、积极进取、勇于突破、认真执著的治学精神,书写了千千万万农民梦想的华章,铸就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通过设计“写颁奖词”小专题教学,激“活”传记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走进传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其精神情感生活,陶冶学生情操,锤炼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小专题”设计追求教育性——“思”中求发展

教育事业是未来的事业,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我们要以对明日建设者的要求来指导和确定今日的教育教学方法。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千万不能重术轻人。据此,“小专题”教学的设计也必须具有教育性,力求学生在探究“小专题”的学习过程中,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使之受到教育。如以了解李清照为小专题教学,学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这是一首典型的婉约风格的作品,学生大多了解她的婉约词风,但却很少知道李清照也有很大气的豪放风格的词作。于是,我们组织学生学习她的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学习她的诗《夏日绝句》,让学生看到诗人另一面思为国尽力而怀才不遇,感项羽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豪壮气概,愤只顾逃命苟安的南宋君臣的怯弱畏葸。这样,树立在学生心中的李清照就是一个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备受相思之苦的闺中女子,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思国报家的慷慨志士。又如,学习《传记选读》,可设计为“寻找名人足迹”、“名人录”等小专题教学,让学生收集伟人、名人、英雄的故事、图片、个人简介,寻找他们成长的足迹,学习他们感人的精神,思索自己怎样做人,找到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路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适当地设计此类“小专题”教学,开展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便能收到文道结合、相得益彰之效。

总之,教育是一个过程,高中语文课程“小专题”教学正是教师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只要精心设计、长期坚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就会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昱.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6)

2彭玉华.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案内容创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1)

3赵谦翔.课外拓展成败攸关[J].中学语文教学,2008(3)

4李锡林.新课标下的语文新课型新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3)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8篇

提升自我,感染学生

当今,少部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存在较多的问题,这固然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也往往和教师的德育能力欠缺有着直接关系。教师一般都认为学校德育工作是德育处和班主任的事务,与自己没多大关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备课,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来设计课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实则指的也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事实上,许多教师守着固有的教育观念,仍然把教授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当作教育的重点,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德育目标。某些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而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可以看出有些教师在激烈的竞争中已丧失了师道尊严,为了一个“利”字,不顾学生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我们应当以丰富的精神生活给孩子做出榜样。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在道德上才有权利来教育学生。只有自身道德修养令学生惊叹折服,才能对学生一言九鼎,俯首乐从。”

语文教师任课时间较长,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多,而语文教学能起到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因此,语文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应不断用教师道德规范对照检查自己,剖析自己,加强自我修养,自我教育,使自己成为道德的守望者,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性。

把握课堂,渗透德育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小学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行“三案六环节”新的教学模式,即“学案、教案、巩固案”和“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和迁移应用”,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如在学案介绍作家作品时,针对学生对作家生平经历感兴趣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查阅、学案补充的方式和学生共同探明作家生平,尤其一些关于德育因素生平要重点点评,以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

比如《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多次想到自杀,但最终还是面对苦难,顽强地活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笔者在教学《我与地坛》时,当进入到迁移应用环节,先让学生看MV《懂你》,创设氛围,时长大约2分钟。然后再让学生联系课文、歌词,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这样学生不仅感动于这位轮椅上的作家对生命的执着和祈祷,也带着深深的敬意,去解读母亲,怀念母亲,从而引发启迪,提升灵魂,为爱我们的人更好地生活。

而在合作探究环节,笔者常常采用小组互助模式,让学生发现别人的优点,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养成互相协作的习惯,逐步形成合群的心理学品格,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古人说:“文以载道,道在其中。”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操行和道德素养。中学语文教材,都是经过专家、学者们精心挑选的美文,这些文章中可以说每一篇都蕴含着对祖国、河山、人民的深情,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优秀品质,蕴含着仁人志士的美好节操,积淀着人世间的真善美的情感。作为教师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S富的情感来影响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在“润物细无声”中,使学生既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又得到人生哲理的武装。

课外辅助,美化心灵

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课外的周记、作文等载体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学生生活中的遭遇、体验作为德育的切入点,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有位学生在周记中倾诉:班主任硬性规定不准看课外书籍,而自己从初一就开始看课外书,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为此笔者写下了如下的评语:“我最佩服有理性的人,而你就是这样的人,只要你能保证所看的书籍质量较高,并能把握看书的时间,稍微读些也是无可厚非的。”

有的学生还会在周记中流露出与同学相处、异往、家长管教、自信不足等思想困惑。一般笔者都会通过评语交谈、个别交谈、课内讨论等方式引导他们正确解决这些困惑,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正确对待挫折、友谊、情感。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本为主线,结合课外辅助,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充分地、积极地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只要教师齐心协力,就能教育出思想品德高尚而又学识渊博的学生,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9篇

一、打破常规,以本为本,以本带点

在一轮复习中,打破原先从必修一到必修五,从必修到选修的老套路,把课本的复习分为三大部分――文言文复习,现代文复习和诗歌鉴赏复习。复习以课本为依托,以基础知识为根本,同时渗透高考考点。

(一)文言文复习。本着细致、全面、扎实的原则,在编制学案时,以全篇课文入案。在文章上直接标出重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翻译等让学生填写,这样既落实了基础知识点,又给学生提供了不断亲近文本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语感。在复习课本知识点的同时,随时补充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虚词、120个实词的一词多义以及重要句式的归类;以文言文中名言名句的背诵为平台,根据文章的不同思想内容和作者补充相关的课外名言名句;在每个学案的最后给出一篇含有相关知识点的精短、有趣、富含哲理的文言小短文,既培养了学生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又完善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

(二)现代文的复习。重点挑了必修课本中的13篇文章,依据它们的不同语言、文体特点分类整合,结合高考考点编制学案。通过对教材的二次挖掘,可以暗示学生,高考离课本不远,试卷上的文章没有读过,但考点都是从课本上来的。让学生树立起做现代文阅读的信心,同时也告诉学生课本上的现代文不是学习中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培养能力的基石。根据这个方法,编制“分析文章思路结构”“归纳中心要点”“鉴赏文章语言、表达技巧”“归纳内容要点、中心思想和作者观点”等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课本渗透考点的教案,既让学生找到了读课文的动力,又使他们加深了对高考考点的认识,让学生的学习思路更清晰、更明确。

(三)诗歌复习。诗歌复习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作者、不同流派找出相应的高考链接点。复习诗歌时,另一个效果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写鉴赏语。每个单元选一篇学生熟悉、表现手法典型、思想感情有一定深度但不太难把握的诗歌,交由学生写鉴赏语。通过一篇小小的鉴赏语,会发现学生诗歌鉴赏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正是答诗歌鉴赏题时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共同来改正完善错例,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养成了整体把握诗歌的好习惯,同时对写作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二、课本挖掘,分点训练,逐步提升

一轮复习,课本是根本。对作文来说,课本也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尤其值得老师和学生去挖掘一下。

(一)挖人物,挖史实。很多学生一写作文就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结果还是“无米下锅”。其实,素材就在身边:课本中很多文章中人物的事迹,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比如,围绕话题“人生的境遇”,联系课文可以探求它丰富深刻的内涵。在逆境中更有机会反省自我,承受寂寞,养精蓄锐,获得新知。如,通过《我与地坛》中的史铁生,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沉默而深厚的母爱;通过《报任安书》中的司马迁,体会到了生命价值。所以,在带领学生复习课本时,要注意指导学生整合课文中的素材。

(二)巧借课文语言,丰富自己作文的语言。很多诗歌和古文的语言很美,在写作文时多化用或引用,能很好地为自己文章的语言加分。同样是写陶渊明,可以说他是一位与世无争、恬淡适然的隐者,也可以写他是一位“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的隐者,或是一位“采菊东篱”“衔觞赋诗”的隐者。表现一个人物的性格或主张,就让他自己的诗歌或语言说话,这可以让学生的文章既真实有说服力,又有文化底蕴。

(三)要以课本中结构规范的佳作来指导学生写作,用文章中的观点锻炼学生的思维。如,《十八岁和其他》中小标题的运用。再如,《拿来主义》《师说》等典范议论文的构思技巧等,都值得老师和学生好好探讨学习。借鉴课本上的典型课文,对学生进行作文结构和逻辑思维、感性思维训练,把作文教学渗透到常规复习课堂中。让学生养成适时练笔的好习惯,也不失为一个提高学生写作文积极性的好方法。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案 设计

一、活动概况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全省中学语文教育水平,推进我省语文教师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贵州省首届中学语文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通知》(黔教办基〔2007〕273号)文件,由贵州省教育厅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省教科所承办了“首届贵州省中学语文教师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本次活动,全省六个市、州、地共有参赛作品1537篇。所有参赛作品按初、高中分组,经过专家认真的初选和终选,最终总共评选出一等奖15名,二等奖45名,三等奖80名。分析本次参赛教案的情况,大致有如下特点:一是所涉教学题材广泛,有的教案是以某一具体文学作品为中心设计的,也有的是以具体的语文知识点、语文能力、综合素养等为中心设计的。二是内容丰富,在参评教案中,以文学作品教学类的为例,就涉及了古今中外各类体裁的文章。三是深入程度高,上述每个地区除了市、县一级的学校外,基本上都有来自乡镇中学的教师参加,初中组还有不少村中学教师参赛。四是参赛教师人数多,年龄层次分布合理。以此次参评教案作为样本,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我省中学语文教师教案设计和制作的实际状况。

阅读与分析所有参评作品,结果表明,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我省语文教育具有较大的影响。参评的教案都或多或少地表现了课改的意识,例如:在教案中体现人文关怀的意识、知识与能力并重、注意课外知识的拓展、引入“多元解读”的思想、注意课后作业的开放性等,体现出我省语文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不少参评教案中存在的诸如没有或不够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能很好地体现“师生间的对话”精神之类的问题。

二、分析认识

在经过语文课程改革的一系列影响之后,我们知道,今天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不再是权威的教育者、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具有民主意识、尊重学生、能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策划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是学生独立赏析、理解、思考活动中的点拨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是能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人……长期以来,教案一直是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因此成为语文教育活动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心,甚至是不少学校衡量教师工作质量的一个标准。究竟该如何认识教案呢?结合对本次参评作品的阅读和评选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

1.一个教师能不能上好课,关键在于是否备好课,而不是教案写得好不好,教案不能等同于备课。但是,设计合理的教案,对于教学的成功具有积极的意义,认真地设计教案,是语文教师专业技能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教案作为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术前准备”,它反映了教师与教学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可能是多角度、多视野的,记录这个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搜集、整理和选择有关的教学资料,扩展教师的视野,发展教师的思维,有效地提高教师备课及继续学习的自觉性。同时,它也是教师对教学活动如何展开的构思,以文本的形式表现这种构思,使之成为教师业务工作中的“备忘录”,可以较好地避免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同时提高教师工作的理性程度,使之更加专业化。今天,有人提出“零教案”的构想,不少教师以此为据,否认教案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这是不理智的,同时也不符合“零教案”的初衷,需要指出的是,“零教案”不等于“无教案”,而是更多地强调“心案”,强调“胸有成竹”式的“腹案”――内在准备。总的来说,无论是“纸案”还是“心案”,倡导者无疑是重视课前的准备的,而“教案”作为这种准备的重要体现,也无疑是有益于教学的。

2.“教案是教师根据教材和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所制订的施教方案,犹如演出的剧本、建筑的设计蓝图,它是教师备课后形成的书面结果,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这种定义,在语文学科领域有一定的代表性,长期以来,这种对教案的认识也普遍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认可,本次参评的教案,也有很多是在这种认识指导下的设计。分析上述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它首先是从教师的角度和立场来思考教学流程,比较突出教师主动、强调教师主体;其次,从“演出的剧本”这一说法,我们可以看到其对教学活动“演出性”的客观认识,而忽略了对课堂教学“真实性”的思考;而“建筑的设计蓝图”、“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的说法,则过分突出了教师及教案的权威性。阅读这一类教案,总的印象是结构完整、格式规范、设计紧凑,教师的“导演”意识较强,但却很少看到真正属于教师自己的见解或者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的余地,大部分设计往往会具有“剧本”的某些特性,除“真实感”、“现场感”不足之外,还表现出教案对教学活动的干预,体现出较强的指令性和规定性,教学过程相对僵硬,课堂教学的张力也因此而受限。这样的教学设计,明显表现出受前苏联影响下的指令性课程范示的某些局限,同时还透露出高考指挥棒、唯科学主义、名师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师生对话”等这些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其中常常受到忽视或得不到良好的体现,学习主体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过程原本的动态性,教学活动原有的生成性,教学流程中参差错落的互动感等都不能得到较好的表现。

三、对策思考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在制作教案时应该重视如下一些问题:

1.教案的制作,不应该是某一个教学内容即将开始前的临时产品,也不应该随着某一个教学内容的结束而终止。教师对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多维解读,集中思考,在多次的教学经历中反复实践,它不会一次成型,它是教师不断审视、反思的结果,甚至是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同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等各种对话的集中体现,因此,这个制作过程,就不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本次参评的作品中,教案《设置情景,活化课堂》记录了一堂写作课的教学流程,主题是引导学生感受细节,学会观察细节,描写细节。从形式上看,这份教案没有按照“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这样的格式来设计,它更像是一份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实质上,教师正是打破了传统教案的固定模式,认真思考了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一个对于中学生来说既急需掌握而又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何抓住细节、感受细节并进行细节描写,精心设置课堂情境,巧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师生、生生间的多维对话中自然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对该次教学的反思也颇具特色,由此可见,我们完全可以不被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编写”束缚,而是针对我们在教学中认真思考、反复求索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来制作,集中展现教师的语文素养、职业素养和教育智慧。

2.教案要体现教师的个性和特色。传统的教案,要求步骤完整,内容全面,重难点突出,格式规范等,几乎成了固定的套路,在我们努力寻找所谓的“规范”与“标准”的时候,教案的设计也在不觉中走进模式化的怪圈,于是照抄教参、抄袭教案、网上下载等行为也就不以为怪了。然而我们都知道,真正名家名师的课堂和教案都是无法复制和抄袭的,因为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各个不同的人,不同的知识结构、人生经历、兴趣爱好等决定了我们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我们对不同教学内容的独特理解。同时,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也是各个不同的生命存在,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的有益个性, 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备写教案的时候,还需要“备”不同的学生。尤其因为我们的教学内容,有很多是充满了生命力的文学作品,是提供给我们的开放的文本结构,那么作为教师,作为个性的尊重者、引导者,我们需要个性风采,包括独特的上课风格、自己的立场观点、自己的审美品位、自己的文化关注等。我们完全有理由不受外界影响,独立地鉴赏与判断,放飞自己的思维,让教师的个性风采会感染学生,身体力行地给学生做培养独立人格的示范。《马的世界》,以“马”为中心设计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初看教案,给人以内容繁杂之嫌,仔细研读,作者其实匠心独运。该设计不受教材编排、教学计划等的限制,根据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总揽全局,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剪裁,对课外教学资源适度开发引进,使学生在学习“马”这一具体事物、如何以“马”为中心话题进行口语交际的同时,还鉴赏了作为生物原型的马、诗歌中的马、说明文体中的马、散文家笔下的马……设计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又增强了语文课与人类文化、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我们说,这样的制作与设计,就是融合了教师各种素养、充满教师个性特点和个人风格的劳动。

3.不过分强调教案“教”的功能,注意“教案”与“学案”间的结合,真正体现“对话”的精神。上文提到,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教案”,主要反映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构思,一般是从教师的角度和立场来思考教学流程。可以说,这样的教案,主要是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学内容、看教学对象,设计教学方法,这就难免会有“教师中心”的偏颇。那么任由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方法等,完全地由设计“教案”转为设计“学案”又是否可行呢?美国教育家布鲁纳(J.S.Bruner)曾说:“为了儿童去牺牲成人或为了成人去牺牲儿童,其错误是相同的。”20世纪后半期,自从后现代主义以“一种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去看待教育问题以来,后现代主义教育提出了教育领域“去中心”的主张,建议消解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学生中心主义,建立起一种师生平等对话的新型关系。也就是说,在教育活动中,没有所谓的“中心”,师生之间不再是单一的先知与后知、传授与接受、控制与服从、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而是一种基于师生合作、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对话关系。后现代主义将师生关系视为一种对话,而对话追求的应该是相互理解,据此,在制作教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主动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的预期,自觉考虑“学案”的因素,科学地结合二者,使师生间的对话不是简单的教学信息的单向或双向交流,而变成思想与情感的沟通,精神的交流,灵魂的对话。获奖作品《我与地坛》讲究问题的设计、注重探讨的过程,纵观其教学流程,能感受到不同层次间的对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对师生间对话关系的探索。《南州六月荔枝丹》则注意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较好的“问题意识”,教案结构简洁、用语精炼,读来倒更像一篇“学案”。

4.要注意适度地“留白”。有的教案设计看似精湛严谨,但总容易给人留下“剧本”的印象,表现出设计者过于强烈的预期性、干预性和指导性,这就类似于家装中为了照顾功能的全面而最大限度地使用了空间。教师“导演”意识的作用,教案的“干预”和“指导”常常会影响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将师生的思维与活动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相对狭隘的领域,对实际教学活动中的“突发性”准备不足,大大减少了师生之间思想碰撞、精神交流的机会。大家知道,今天,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或者给学生一个怎样完美的结论,而是日益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发现意识、问题意识等,所以说:在设计中适当地“留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感悟空间,自学空间,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不断地超越自我是大有益处的。

总的来说,透过对本次参评教案的阅读,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改革在贵州所取得的成绩――教师教学理念发生的变化、一线教师的积极创新、教师的工作热情等,同时也注意到我们在课程建设理念、教学价值认识等方面尚存的局限。从当前课程发展的主要趋势来看,语文教案设计,只有走出“蓝图”的时代,依据真实的课堂,结合课改精神,加强设计者自身理论修养及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其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语文学科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项目基金:贵州省首届中学语文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组。]

参考文献:

[1]李克东等:《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潘涌:《指令性课程范式的终结与语文教师创新精神的解放》,《教育科学研究》,2002.12。

[3]布鲁纳、伟俊、钟会译:《杜威教育哲学之我见》,《教育研究》,1985.4。

[4]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

[5]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幼儿英语教案范文 下一篇:曹刿论战教案范文